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 (No. 2219_ 曇寂撰 ) in Vol. 60

[First] [Prev+100] [Prev]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故。攝論云。法界者是一切淨法因故。又中邊
論云。聖法因爲義。故説法界。聖法依此境
生。此中因義是界義。二是性義。謂是諸法
所依性。故此經上文云。法界法性並亦然故
也。三是分齊義。謂諸縁起相不雜故。初一
唯依主。後一唯持業。中間通二釋華嚴大
疏第六十云。法界是所入之法。謂理事等
別。然法含持軌。界有多義。梁論十五云。欲
顯法身含法界五義故。轉名法界。一性義
以無二我爲性。一切衆生不過此性故。
二因義。一切聖人四念處等法。縁此生故。三
藏義。一切虚妄法所隱覆故。非凡夫二乘
所能縁故。四眞實義。過世間法。以世間法
或自然壞。或對治壞離此二壞故。五甚深
義。若與此相應自性成淨善故。若外不相
應。自性成殼。故上之五義皆理法界。復有
持義族義及分齊義。然持曲有三。一持自體
相。二持諸法差別。三持自種類。不相雜亂。
與法義同。族者種族。即十八界上二。並通
事理。分齊者縁起事法不相雜故。於中性
通依主持業。因唯依主。後六唯持業今此
法界者。廣大金剛智體。即a字法界體性。
一一諸尊皆悉以法界爲體。是體義。法界
者其體是五智五大。第十六二十六云。此阿者。
即是法界之性。以一切法本不生故。即同
法界也。以阿字故。餘水火風當知。亦是法
界清淨之性。從因縁起。而知本不生。以此
一一眞言之字加持而加持之。當知。此字
本性清淨也具縁品云。染衆生界以法界
之味。古佛所宣説。是名色義。第六十四云。
如世間綵畫不過五色。然更相渉有種種
深淺不同。巧惠者善分布之。出生萬像。無
有窮盡。法界不思議色。亦復如是。統而言
之。不過五字門。然亦更相發揮。成種種差
別智印。如來以普門善巧。圖作悲生漫荼
羅。乃至出生世界微塵數隨類之形。猶不窮
盡。若瑜伽行人得此中意者。當觸類而長。
自在施爲。寂滅眞如中當在何次。如偈中
所説且擧一途法門提其綱領耳以五
字五色。經緯交互以成一曼荼羅。謂之法界
圓壇也。又一一諸尊皆是毘盧遮那具體法
身故。即是法身之身分。是分義也。又四重
諸尊從法界體性而流出故。是因義。又法界
是諸尊所依性故。是性義也。又一一諸尊持
自種類不相雜亂。是分齊義也。因義唯依主
釋。性義通依主持業二釋。法界是諸尊之所
依。又法界即所依也。分齊義唯持業釋。諸
尊當體不雜亂故 圓壇者曼荼羅之異名。
第四二十九云。又曼荼羅是輪圓之義。集經第
三十二云。曼荼羅此云壇 此一一本尊
等者。第二十二十
七中
云。今以如來平等惠觀。從
因至果但是如來 一身一智行耳。又二十六
云。當知一切大會曼荼羅。皆是普門身。即是
法界身。即是金剛界身也






大日經疏私記第九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
且如有人下。釋經若有衆生已下文也。已
上約所乘法。故云聲聞乘道等。是約所現
身。故云現佛身等。上疏云。約菩提義有無
量無邊金剛印。約佛陀義即有無量無邊持
金剛者。即此義也。釋中有二。此下初示所
現大意。且擧世間三昧道。云志求五通等
也。抄出兩義。又指心云前自證圓壇今加持
世界壇云云又允當。讀者可知。今云。於
前所擧。四重圓壇無盡莊嚴中。且約初入。
擧第三院中五通仙成就。以顯餘諸尊。故
云且・如。且不盡之辭。如指斥之辭也 志求
五通者。演密云。謂如有人志心希求五通智
道。五通者神境・天耳・天眼・他心・宿住
三右云。或有宗習世間五通仙法者。聞佛
祕藏中具有迦葉瞿曇大仙等種種眞言。能
令獲得不思議神通。乃至如毘盧遮那住
壽長遠。彼便踴躍志求得入正法愚按。外
道離欲界貪等得五通也。此位斷惑與三
乘共十地中離欲地阿那
含也
同也。智論七十五
云。離欲地者。離欲界等貪欲諸煩惱。是名
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縁故得五神通 
即從大悲胎藏者。謂從中胎藏而現也。第
二十七云。乃至此蓮華臺是實相自然智惠。
蓮華葉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爲大悲胎
藏漫荼羅之體。其餘三重是從此自證功徳
流出諸善知識入法界門耳。又第三云。從普
門方便現第三重一切衆生憙見隨類之身
 現違陀梵士者。經音第十九十二云。毘
陀或言韋陀皆訛也。應言鞞陀。此云分也。
亦云知也。四名者。一名阿由此云命。謂醫
方諸事。二名夜珠。謂祭祀也。三名娑磨。此
云等。謂禮儀卜相音樂戰法諸事。四名阿闥
婆拏。謂呪術也。此四是梵天所説。若是梵種。
年滿七歳就師學之。學成即作國師。爲
人主所敬。梵天孫毘耶娑仙人又作入鞞
摩登伽經呉竺律炎與月支
優婆塞支謙譯
上曰。昔者有
人名爲梵天。修學禪道有大知見。造一
圍陀流布教化。其後有仙名曰白淨。出興
于世造四圍陀。一者讃誦。二祭禮。二歌
詠。四禳災 次復更有一婆羅門。名曰弗沙。
其弟子衆二十有五。於一圍陀廣分別之。
即便復爲二十五分。次復更有一婆羅門。名
曰鸚鵡。變一圍陀爲十八。次復更有一婆
羅門 名爲善道。其弟子衆二十有一。亦變
圍陀爲二十一分。次復更有一婆羅門。名
曰鳩求。變一圍陀以爲二分。二變爲四。
四變爲八。八變爲十。如是展轉凡千二百
十有六種雜心論法救造。宋天竺
僧伽跋摩譯
七日。四毘
陀經。一者億力毘陀。二者阿陀毘陀。三者
訓毘陀。四者三摩毘陀。毘陀者智也。有
夫所成。一學。二欲。三想。四辭。五説。六
星歴也最勝疏五本六五云。四明法。即四薜
陀論。舊云韋陀。或毘伽羅論。皆訛謬也。一
頡力薜陀。此云壽命。釋命長短事。二耶樹
薜陀。此云祠祀明。釋祀祠之事。三婆摩薜
陀。此云平明。平是非事。四阿達薜陀。此云
術明。釋伎術事述記一末七五云。吠陀者
明也。明諸實事故 梵志者。寶積經第二
音注云。波利婆羅理迦此云女
梵志
文句之二
記云。在家事梵名爲梵志。出家外道通
名尼乾輔正記第八二十六云。梵志者。事
於梵天志在梵天故云也私記八末二
十九
云。
問大論五十六云。梵志名一切出家外道。若
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涅槃疏云。梵
志是出家外道。又問梵志與婆羅門爲梵漢
異。爲異體。若云梵漢有涅槃疏云別
也。若云異者。瑜伽論以婆羅門即名梵志。
婆沙三十四云。婆羅門至彼王所王言梵
志從何所來倶舍十二光師疏。婆羅門此
云梵志。答唐梵異也。而章安且約一類分
其別耳。非謂一切。大經三十五。十仙之中。
闍提首那婆羅門。歸佛出家剃髮名婆私吒
梵志。不云出家。故約此也。彼疏釋婆私
吒云。此人本是出家外道。不俟剃髮。何以
知之。前文闍提云婆羅門。今婆私吒但云
梵志。梵志即是出家外道。所以更須施其應
已上然十仙中。犢子梵志等歸佛之後。亦
云出家。故知。梵志非必出家。其婆羅門亦
通出家。今對尼乾。且云在家。故大論三云。
在家婆羅門又云出家婆羅門 今違陀梵
志者。是在家外道也。愚按梵是梵言婆羅門
之略稱也。志即漢言。若依輔正説。是志求
義。今恐志與士通。即士夫義也 瞿曇仙等
者。第十六十一釋火天眷屬中云。當以諸
大仙而圍繞之。謂迦葉瞿曇仙等。皆次畫
之。並在火院之中。火院即三角壇。其中色
赤名赤院也。其印如前五通仙人説四圍
院印是也。此是梵行者祕記。若誦圍陀者。
見此手印。知是何論是何部等也。瞿曇仙
云云未建拏云云竭伽仙云云嚩私仙云云鴦竭
羅私云云 精勤不久者世間成就品所明聲
字觀位第一
無畏
也 成此仙身者。諸佛勝句第二
無畏
本尊三昧衆相現前位也。第十二十九云。此三
事等明見本尊故。當於自處作也。又即
自觀其身亦同本尊。以三事等故名世間
成就。爾時本尊及諸菩薩等隨想而現。隨念
而指其功無有益也 更轉方便者。方便
至隨問而答。然後入修學出世眞言之行。
不如此者徒謂三密本尊身語意也。世間
成就外觀本尊如世間
成就品
出世成就内觀本尊
如悉地
出現品
轉外爲内云更轉方便第十一十四云。
爾時薄伽梵復説此法句。於正等覺心而
作成就者。前品已説世間成就。送於行人
令至出世成就。是以於此中説用佛心
作出世成就之業。佛心謂如上眞言四字。隨
取一字作之。皆得也。作此成就當得出
世之果。正等覺心即眞言心也 即成毘盧
遮那身也者。謂第二正覺句自見心佛也第
二十三十云。乃至若外圓中明見本尊等。如
上方便。今内觀時即是自身作毘盧遮那等
本尊也。既如是與瑜伽理相應。即是隨分
成就也第十一三十二云。謂觀阿字令作
深黄色。其色相端正嚴好令人悦意。在於自
己心。又此字經云并點廣者。即是字上加
點義。増加即是廣也。於字外作四角金剛
標欄此欄同三股金剛。股更互相叉而作之。
於中置字。見此阿字已。即轉此字作毘
盧遮那本尊之形。即是自身現同本尊之像。
其像一依本印而作也。此佛通身有光。此
即菩提心中所見實相之佛。猶淨瑠璃中
内見眞金像。非同餘心數中妄想也如是
或現佛身等者。正釋若有衆生等文也。隨
類形聲等者。釋各各同彼等文。第十二十六
釋羅刹夜叉等眞言云。即用彼方言作
是云同彼言音也。種種威儀即密印。故
云隨類形聲悉是眞言密印也。或久或近等
者。菩提心義第二十七擧當段文畢云。此中
或久是次第入。或近是不定入。若云五種三
昧通皆開心實相門。一生成佛者是超入也
愚按。第六十五云。又入此深玄色時者。即
是如來自證中胎花藏。爾時見五智色。皆同
一法界色。何有淺深之殊。而諸衆生有漸入
者。有超入者。有頓入者。然其所趣畢竟同
歸。故云一切内深玄也漸入久也。超入及
頓入即近也。又第十五三十二云。果有二種。
一是可見法。謂現世而得成就。二者非可見
法。爲當來果法永無盡故。世世受果。展轉
勝進以至成佛可見法近也不可見法久
也。謂或久或近皆悉流入薩婆若海故云無
非毒鼓因縁也。毒鼓因縁者。第四三十二云。
謂造立此漫荼羅。是隨有見聞觸知。下至
擧手低頭一念隨喜。皆必定成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故阿遮梨雖不得差機誤授
爲作具夫灌頂。然繋珠毒鼓之縁豈當已乎。
故當運大悲心務令廣洽也問毒鼓因縁
本出涅槃。彼云除不横死者闡提也今亦爾
耶。答喩取少分。實非無異。豈上疏不言。
如一闡提必死人。乃至於救療因縁心不
怯弱。云何快然耶
故經云下合經也。一切智智道者即五種三
昧道經云或聲聞乘道等是也。第七云。若
更作深祕釋者。如三重漫荼羅中五位三
昧。皆是毘盧遮那祕密加持。其與相應者皆
可一生成佛。何有淺深之 一味者
謂一種淨菩提心味也。一一諸尊皆不離本
地常心阿字菩提心體。故云一味第六云。
此曼荼羅色義亦然。以法界不思議色染衆
生心。同一淨菩提味第十四二十八云。時執
金剛具徳者。猶手所持如來智印。即是具
足一切諸佛種種功徳。皆同一味。所謂如來
解脱之味。以彼智印同於如來。故云具徳
者也 解脱味即淨菩提心也。第十七十九
云。鉢羅是解脱義。第四十七云。波羅字者。波
是第一義諦。羅名爲塵。以一切皆入阿字
門故。即是塵垢本來不生。塵垢本來不生即
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所謂淨菩提心也
涅槃第五四相品
二十七
若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已。無愛無疑無愛無疑即眞解脱
解脱味者。漫荼羅無過上味義pra是第一義。
即無過上也故經云。皆同等者。依經顯文
四重諸尊不出法界。故云同一味也。而疏
約本尊與行者機感相應。釋同一味義。次
下疏釋分明也。意明。機有淺深故。成就有
久近。久近雖異等蒙無鼓因縁。何者。一切
衆生從本已來平等智身故。云經云皆同一
味等也。又解脱味者。第六云。謂深衆生界
以法界味古佛所宣説。是名爲色義者。猶
如世間染色能染淨疊使同味故。如云
袈裟味者。即是深作袈裟色也。此漫荼羅色
義亦爾。以法界不思議色。染衆生心同一
淨菩提味此中亦爾。解脱味者。即中胎藏
涅槃深玄色。三重諸尊色相差別。與中胎藏
不異故。云同一味等。又第六云入此深玄
色時者。即是如來自證中胎華藏。爾時見五
智色。皆同一法界色。何有淺深之殊。而諸
衆生有漸入者。有超昇者。有頓入者。然其
所趣畢竟同歸故。云一切内深玄色也
提涅槃名異體同。故倶名解脱味。具如追

所以然者下。明同一昧所以也。色心實相
者。色心當體法爾道理名爲實相。色即五大。
合爲色蘊。心即識大。開爲四蘊。所依五蘊
即是六大。六大即衆生本有理趣。是云實相
也。又色心即諸法故。色心實相者。即諸法
實相。諸法本初不生即阿字佛知見。第七
云。今此眞言門祕密身口意。即是法佛平等
身口意。然亦以加持故。出現于世。利益衆
生也。如來無礙智見在一切衆生相續中。法
爾成就無有缺減。以於此眞言體相不如
實覺故。名生死中人。若能自知自見時。即
名一切知者一切見者。是故如是知見。非
佛自所造作。亦非他所傳授也又色謂干
栗太。心即質多。干栗太是心蓮華臺。質多
即葉蘂開敷。即是本具曼荼羅無盡莊嚴也
 平等智身者。上云。法界者廣大金剛智體
也。此智體者。所謂如來實相智身又上釋
平等句云。今就此宗。謂修如是道迹。次第
進趣得住三平等處。故名爲句。即以平等
身口意祕密加持。爲所入門。謂以身平等
之密印語平等之眞言。心平等之妙觀。爲方
便。故逮見加持受用身。如是加持受用身即
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身。遍一切身者。即是行
者平等智身愚按。智身者本覺之異稱。一
切衆生等具故云平等也。起信云所言覺義
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虚空界。無所
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
法身説名本覺。義記云。欲明覺義。出纒相
顯故。云即是平等法身。既是法身之覺。理
非新成故。云及此法身名本覺。無性攝論
云。無垢無罣礙智名爲法身。金光明經。名
大圓鏡智爲法身等。皆此義也今色心實
相者。自性住。佛性平等智身者。至得果佛性。
因果體一。生佛不二故。云常是毘盧遮那等
也 非是得菩提等者。明法爾如是非是新
成也。圓覺第一云疏本三
十一
非作故無。本性
無故。疏云。非由我作觀行方得身心空無。
本性空寂元來無故 佛從平等心地等者。
佛謂能現佛身也。平等心地者。謂果上薩婆
若平等心地。謂從中胎藏流出三重無盡莊
嚴也。謂佛明見一切衆生具寶王性。故即
時生大悲心。從眞起用。從本垂迹也。此
中約三昧耶四義釋。上云色心實相等者。
是平等義。從本垂迹是本誓也。一發衆生等
者。即除障警覺也。理趣釋云。三昧耶者。漫荼
羅之異稱。今釋曼荼羅義故用此義也。三
昧耶四義。具如第九卷釋三三昧耶中
還用開發等者。明垂迹本意也。所以垂迹
者。爲欲令一切衆生。還開此心地得無盡
法寶也。所云唯以一大事因縁故。出現於
世者。此義也。第五云。次云成辨於大事
者。即是能成大事。成辨大事因縁。所謂開
示悟入如來知見又上云發起大悲胎藏
曼荼羅義也。又具縁品所明。大悲胎藏漫荼
羅者。令應度者引入大悲灌頂壇開發心
地大曼荼羅義也。即是大事因縁即是三昧
耶義也 妙感妙應者。妙謂不思議。不思議
即阿字義也。一切衆生色心實相。本具阿字
本不生理。謂之妙感也。佛已證本不生心
地故。起同體大悲。是離愛見從不思議法
性而起故。不出阿字門。謂之妙應也。感應
倶不離阿字門故云妙也 所生方便者。
行者心爲因。佛心爲縁。依感應因縁而所
生者。即大悲曼荼羅普現色身境界。今四句
推檢。畢竟不可得。故云不出阿字門也。第
云。且如行者於瑜伽中以自心爲感
佛心爲應感應因縁即時毘盧遮那現所喜
見身。説所宜聞法。然我心亦畢竟淨。佛心
亦畢竟淨。若望我心爲自。即佛心爲他。今
此境界爲從自生耶。他生耶。共生。無因生
耶。以中論種種門觀之。生不可得。而形聲
宛然即是法界。論幻即幻。論法界即法界。
論遍一切處即遍一切處。論幻故名不思
議幻也
譬如下。擧喩結成同一味義也。海梵云sa
mudramandra通同。故以爲喩也。大海喩法
性。波濤喩縁起也。迭爲能所者。能所即感
應也。正是明生佛不二同一味義也 所謂
鹹味者。喩解脱也。虚空藏所問經第三十六
云。譬如大海同一鹹味。菩提一味法。解脱
智亦復如是
復次執金剛下。已上約漫荼羅明一切智智
義畢。自下擧五喩明一切智智義。是念起
下五字門義故。重擧此喩也 大悲胎藏祕
密方便者。指心出多解。恐不當也。愚按。上
二十
五右
約一切智智發起大悲胎藏義故。云薩
婆若平等心地畫作四重圓壇也。是發起下
内心妙白蓮等四重曼荼羅義也。此下約五
大發起祕密方便。一切智智是曼荼羅自體。
五大即大悲方便。今大悲胎藏者。七日造立
曼荼羅。祕密方便者。具縁品所説擇地治地
乃至七日作壇行事也。一一方便不出五字
五大。故説五大喩發起下文也。具縁品初。
告金剛手言。諦聽今説修行曼荼羅行滿
足一切智智法門云云第三十六釋此文畢
云。且如下文云。先爲弟子擇地平地 若
論外事自如常釋若爲我倒凡夫。擇得一
念守齊種子心。治令平正。亦名治地。乃至
爲一生補處菩薩。擇去心中無明父母極細
之垢。亦名治地。由此言之。則經文一一言
下。治地之義。凡有幾重。例如十縁生句皆
漸次轉深不可窮盡也。執金剛作如是勸
請佛還以此印印之而後衍説。故云滿足
一切智智法門。若此地不滿則不能普爲
一切衆生作救護安樂也。又約内心祕密
曼荼羅者。大悲胎藏者。本具實相心地。祕密
方便謂五字門大悲萬行也。下菩提心種子
於大悲藏中。以此爲因。五大爲縁大悲
方便
縁相會成菩提樹王也。第四十九云。夫曼荼
羅者是發生義。今即名爲發生諸佛曼荼羅
也下菩提心種子於一切智心地中。潤以大
悲水。照以大惠日。鼓以大方便風。不礙以
大空空。能令不思議法性牙次第滋長乃至
彌滿法界成佛樹王。故以發生爲稱
所謂虚空地水火風也者。經空
西次第也。疏空西也。
抄云。順次對方兩箇建立也經是順次。疏
即對方。然經北西次第非是順次。讀者思之。
愚按。經文次第別有其義。何者初發菩提心。
次修萬行。由萬行故證涅槃果北方從涅
槃中示現八相西方方便
智義也
凡一代化議皆是
寂中事業也。所謂大寂涅槃建立大義是
也。今經次第即此義也。然今疏且隨言便。
示五大名云虚空地水火風。非必違經文
存別次第。故次釋中全與經同也。然於此
中論無畏不空異義者甚鑿矣。因辨。無畏
所立不可限東南北西。云何知者。第二十
二十七明五色中東南西北中次第也。第
二十一五佛次第。東南北西也。如是非一
準。唯是法門所顯各有標記。豈守一隅乎。
不空義亦應准
初句下釋虚空界喩也。虚空界者。演密云。
界即體性義。倶舍第一云。虚空但以無礙爲
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光記第一三十六云。
虚空但以無礙爲性。容受一切諸有爲法
故正理論云。虚空容受色等有爲已上
論文
雖言
容受。而不可説虚空體性在此在彼。無方
所故如眼識等。問若不礙故説名虚空。空
界色性亦不礙他應名虚空。解云。空界色
性雖非能礙而礙。破餘色障而開避故。
其體不生。世言虚空者於空界色説虚空
 如此即是毘婆沙義者。今所擧喩
是世間空界非是遍喩。故指云毘婆沙義。世
間虚空是無記性。故云無過無徳。婆沙七十
云。問空界云何。答如契經説。有眼穴
空。有耳穴空有鼻穴空。有面門空。有咽
喉空。有心中空。有心邊空。有通飮食處
空。有諸肢節毛孔等空是名空界。阿毘達
磨作如是説。云何空界。謂隣礙色。礙謂積
聚。即牆壁等。有色近此名隣礙色。如墻間
空。叢林間空。樹葉間空。窓牖間空。往來處
空。指間等空。是名空界○問虚空空界有
何差別。答。虚空非色。空界是色。虚空無見。
空界有見虚空無對。空界有對虚空無漏。空
界有漏。虚空無爲。空界有爲。問若此虚空
是無爲者。契經所説當云何通。契經説。世尊
以手摩捫虚空。告諸苾芻。豈佛以手摩捫
無爲而告弟子。答彼於空界説虚空聲。非
謂虚空手可魔捫。○有處問虚空。而答以
空界如品類足作如是説言。云何虚空。謂
有虚空無障無礙。色於中行。周遍増長。問
何故問虚空。而答以空界。答虚空微細難
可顯。空界相麁易可開示。以麁顯細。故
作是説抄云婆沙以擇滅無爲理喩世
間空者。恐不爾。婆沙倶舍等明三無爲。所
謂虚空擇滅非擇滅。然於虚空界中説虚
空聲者。以世間空界顯非擇滅無爲也。又
抄出多義皆不當也。愚按。經云虚空離分
別等者。與婆沙虚空無障無礙同。無過無
徳。故云如是毘婆沙等。然一切智智虚空
不爾。雖是無礙大異功徳。豈非法譬不
齊。爲會此義自問自答。以明虚空非是遍
喩也 如此等者。是自問也。重按。十四本
云。如毘婆沙義。此即是三字無之。今疏恐衍。
如義釋文尤善矣 今如來智身等者。第十
十九云。謂此無相無礙之法等同於空。無
量無礙無所不遍。然復有異義。所以者何。
若一切法直爾如空者。即是無過患無功
徳。今此中雖無相無礙猶如虚空。而具一
切如來眞實功徳無所不備。故次明第二
句義也。雖擧此空爲況。然有無量無邊離
相之徳。非虚空所能喩也
但取其少分下。自答也。涅槃第五疏本三
十三
云。
如來有時以因縁故。引彼虚空以譬解脱。
如是解脱即是如來眞解脱者。一切人天無
能爲匹而此虚空實非其譬。爲化衆生故。
以虚空非喩爲喩○非喩者如無比之物。
不可引喩。有因縁故可得引喩。如經
中説。面貌端正如月盛滿。白象鮮潔猶如雪
山滿月不得即同於面。雪山不得即是白
象。善男子不可以喩喩眞解脱。爲化衆
生故作喩耳。以諸譬喩知諸法性。皆亦如
今此少分者。取無過一邊用爲喩也
 此中相呪等者。抄約三大三句義云云
第十一云。一切智智之心。等空a無垢@a
無量a@m無礙a@h無有分別a+uH即是諸佛大空現
證之法此釋開三爲五。若攝三者無等
攝無垢。無礙攝無量。以爲三也。三句五智
是開合爲異也 世間易解空者。智論第六
十六云。問曰。若諸法十喩皆空無異者。何以
但以十事爲喩。不以山河石譬等爲喩。
答曰。諸法雖空而有分別。有難解空有易
解空。今以易解空喩難解空依婆沙等
説。虚空界是有見有對有爲等故。眼所見色
其相麁顯。故云易解空也。今難解空者。一
切智智法性大空。即是阿字本不生理。第六
二十二云。知空等虚空者。本來不生即是畢竟
空義。以自性淨畢竟
淨也
無際無邊
際也
無分別故。同
於大空。是故以世間易解空譬不思議空
其梵名者@akaza此云虚空。是世間易
解空也。二空梵名云zanya見述記
第一
是法性難
解空也
初云離一切分別等者。釋虚空義也。梵云
劫跛者。第二卷云。劫跛有二義。一時分。二
妄執然高雄記加分別義爲三義也。若
依次下釋。分別妄執是新舊之異。其義是一
也。即是離麁妄執也 次云無分別者。以
離麁妄名無分別。無分別即細分別。更生
分別者。謂既遣麁分別。還生細分別。麁分
別是有。細分別即空也。雖遣有空病亦生。
故云更生也。有空雖異倶是爲過。故次擧
尋伺等以爲例也。演密云。所以重言爾者。
劫跛已下應長聲讀之。應云劫跛夜帝。劫
跛者分別也。夜帝之言即是更義。謂分別上
更生分別也。此則於麁分別上更生細分
例如尋伺下正擧例。此有二 初尋伺者。唯
識第七曰。尋謂尋求令心怱遽。於意言境
麁轉爲性。伺謂伺察。令心怱遽。於意言境
細轉爲性。述記七本云。不深推度爲尋。深
推度爲伺 又如眼識等者。第十二云。
佛意又言。諸法盡猶心有。如人眼見色者。
眼根與色對不能了知青黄赤白等。次眼
識即生不定之慮。此青黄耶。次意識即分別。
分析言此是青黄赤白等種種衆相。但由心
分別而有也
舊譯下辨新舊之異也
喩意云下總釋虚空界喩意也。抄云。此句
通麁細。總句也者依智證義。此義不當。配
於三句各有所當。云何初句爲總句乎。今
解云。以無妄執分別故者。當經離一切分
別。疏疊新舊譯云妄執分別。以故二字第
五轉聲。加此言者。意明以離麁分別故。
還生細分別也。無分別者。即當經第二句。
無前麁分別名無分別。無分別還爲障。猶
如遣有還取空相。是云細分別。即是細障
也。亦無無分別者。即當經第三句。無前
無分別云無無分別。猶如空亦空。故喩
一切智智大空也。第六二十丁釋世間三昧
衆相現前。
有相有縁。
出世間三昧初二劫空
病未空
大空三昧
無亦
不可得
中。即與此三義同。文廣往見。抄擧
智證及演密兩義畢。自判云。抄義雖順守
護經。疏家釋無第三除遣之釋故。難爲指
南。智證了簡叶文歟愚按。此解不爾。二
義皆違疏意矣。演密云。言無分別者。遣
細分別也難云。離麁分別更生細分別
名無分別 無分別者是所遣。而此中無能遣
語。云何云遣細分別耶。彼若救言經上離
字流至無分別句。是能遣語者。此亦不爾。
疏主安一故字。云以無妄執分別故以故
字相隔故。離字不通次句可見。又演密云。
如上麁細二種分別雖遣。能遣空復増云云
云。疏主意離麁分別更生細分別。細分別
者。是麁分別家之能遣。而亦即空病。爲遣
此空病。次云無無分別。第二細分別即是空
病故。以第三遣之也。然演密麁細二分別
外。存一空病。違疏主意讀者可知。又智證
義解義釋。義釋文與疏不同。彼作以無
執分別故無分別亦無也。今疏亦無下
有無分別三字。兩文不同。云何智證釋契今
疏乎。智證云。無分別梵云劫跛夜帝。此細
分別等者。義釋無無分別三字故爲此解
也。若如解者。無遣細分別。故知違疏釋
也。又抄引守護云。離一切麁分別細分別及
無分別云云此文叶演密意。若依此文今經
可訓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云云 文
此解亦不爾。守護第三句。唯云無分別。無
捨遣無字。演密云雙遣云無無分別。與守
護經意不同耳。又檢明藏守護經。作遠離
一切麁細分別。何以故此虚空即心性故
無第三句無分別三字。抄所引本爲好也」
又如虚空下。已上逐文釋畢。此下疏主得經
意釋出別意也。是増長縁意也。又上約虚
空體。是約虚空用也。此中分字釋 又如
虚空下。謂a字義。a是空義。虚空無礙爲
義。體無礙故離種種顯形色也 無所造作
下。ka字義可知 而能含容下。za字義。za
本性寂義。本性寂故。能含容萬像也。此中
法喩有少異。唯是取少分相似也。喩中草
木生長。有情事業等。皆在于物。不在虚空。
虚空唯以不礙爲用。以不礙故草木生長。
事業得成也。合法中無量度門等。正是佛智
虚空一切智智之作用。第二十卷。所謂法身
有加持用者。即此義也。又第十十一丁云。所
謂阿字自體從本已來具無量自在力不思
議力當知法中無量度門等。當喩中不礙
義。佛智虚空非但不礙。自有加持用故。法
譬不齊可見 雖離一切相者。謂離麁分
別也。常無分別者。即無分別也 而無量
等者。無無分別義。即明大空三昧相故。云
而無量度門等也。第六二十云。及坐道場自
證心性時。即知如是等加持境界皆是心
之實際。爾時心不住相。亦不依空遣細
分別
照見空與不空畢竟無相無無
分別
而具一切相。
無量度
門等也
故名大空三昧。住此三昧者。即是
住於佛無礙惠。佛説是人一切智智究竟圓
滿第四十九云。如虚空離一切相。而含萬
像。離一切作而世間事業因之得成。阿字
門亦復如是。無相無作而具足無盡莊嚴。
成就普門不思議業云云又吉慶第九賛云。
逮見心明道時。即是初發心中便成正覺。
以除蓋障三昧普現漫荼羅身。即此義也。
又離一切相等者。是離一切過也。無量度門
等即萬徳成就也
第二句下。第二釋地大喩也。下云a字門
爲地。地是菩提心大地。東方發菩提心義。其
佛名寶幢佛。第四云。如東方寶幢佛。乃是
初發淨菩提心義也金剛頂云。東方阿閦
此云無動。無動即地大無傾動義也。亦不動
ak@sara。即眞淨菩提心。初a字義也。抄
云總有三義。此解不可。今略言之即有二
義。謂生長義。依止義。今經喩有依止義。疏
總有八義。一出生義。二依依止義。三不作
荷負念。四不念恩徳。五無有勞倦。六不喜不
憂。七深廣難測。八不可傾動。八梵云阿史
吒。八是a字數與地大義相應也。故釋中
亦有八風八心等義。又八辨肉團即八葉花
臺。是a字菩提心體。故a字爲種子也。應
思之。此中疏釋依大般若五百六十七説
五大及日月蓮華八喩中之五大文。用者往
見。又守護經云。亦如地大能爲一切世間
出世間。天龍八部依持而住。生長成熟。而無
厭倦此經説三義可見。經云天人阿修羅
依者。約初擧阿修羅攝八部衆。人天 部
總攝一切衆生。故喩中云一切衆生依也。
指心配解三大者。甚鑿矣
如世間下。初釋喩中有八義。如上辨之。此
下第一出生義 百殼等者。擧能生能依物
以顯所依地徳也。百殼者如勘注辨之 
卉木等者。法華樂草
品曰
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天台
疏云。卉是草之總名。木是樹之總稱。衆草
成叢。衆樹成林爲一切衆生下。次明依止
等七義。如文可知
一切智地下合法也。此中出四義。一出生
義。二依止義。三平等義。四不動義。其心平等
者。當喩中不喜不憂句。此攝第三四五三
義。不動句攝深廣難測義。故合八義以爲
四義。此四義即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四種a
字義也 大悲曼荼羅一切種子等者。約初
a字發心義。大悲曼荼羅者。謂果上曼荼羅。
此心開敷方徳莊嚴。稱云大悲曼荼羅。一切
種子者。三劫六無畏階次不同。各具十心皆
悉下菩提心種於一切智智地。三劫六無畏
各各種子。淺深有異故云一切種子也。且
約順世八心第一無畏。下疏云。即是最初微
識善惡因果故。名種子心也。又下疏云。如
最初種子離微塵計心垢時。即顯如微塵
計淨心勢力。雖云善種子生。其實即是不
生生。以是堅固性故。在衆生識心終不敗
亡。未至自心實際大金剛輪中間更無住
處。雖果復成種。展轉滋長然亦不出阿字
一一位中皆當准知矣。又第四二十九
云。夫漫荼羅者。是發生義。今即名爲發生諸
佛漫荼羅也。下菩提心種子於一切智心地
中。潤以大悲水。照以大惠日。鼓以大方便
風。不礙以大空空。能令不思議法性芽次
第滋生。乃至彌滿法界成佛樹王故。以發
生爲稱總意明。一切智地者干栗太本具
佛性也。大悲曼荼羅者是果徳也。所謂菩提
心樹王。一切種子者質多發菩提心也。一切
衆生皆具此性故。由此發菩提心成大悲
漫荼羅究竟果位也。此種子心從本有心地
而生。是出生義
即此諸乘下明依止義。是第二@a修行義也
 諸乘者。謂所乘法。上經所謂或聲聞乘等
五種三昧道是也 無量事業者。一一所乘
皆具三密及息災等供養儀軌。是云無量事
業也。如此等衆行皆依阿字心地進行。故
云所依止也。第三十四云。所謂自心自覺不
可思議法界出過一切心地。的無所依。如
世人擧趾動是。皆依於地。菩薩亦如是。依
心進行故。名此心爲地。以心尚有依止
故。未名正遍知。如來已度此微細戲論。進
趣都息故。名超趣心地也
於生死下明平等義a@m字成菩提義。第三
明自性平等無畏云。乃至於業煩惱等。都
無所縛。亦無所脱。故云得一切法自性平
等。爾時於有爲生死也無爲界涅槃二種厄縛
得蘇息處。即是眞言行者虚空無垢大菩提
心也有爲生死也。無爲涅槃也。其心平等
即自性平等也。行者證此心名爲正等覺顯
現。即是a@m字成菩提也。又第七十八云。復次
入多字門時了知諸法皆空故。不住生死
中。即此如如亦不可得故。不住涅槃中。爾
時行處盡息。諸位皆盡遍一切處。的無所
依。是名以不住法住於如來大住也
世間八風下明不動搖義。第四a@h字義也。除
蓋障眞言釋。涅槃點云不動之點。a@h即不動
義也。又華嚴五十四如來出
現品
云。如來應正等覺
示涅槃時。入不動三昧。世間八風者。佛地
論第五云。世間諸法略有八種。一利二哀
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如是八種總
有二品。四違名苦。四順名樂。生欣戚故
下疏明淨菩提心相云。譬如虚空不爲煙
雲塵霧之所染汚。其性常住離諸因縁。假
使八方大風吹盡世界。亦不能令其動。自
本初以來。常自寂滅無相非適今也。又第三
三十二云。復次淨菩提心。安住諦理。堅固不
動八方大風不能震動又智度第十七三十
云。八方風起。不能令須彌山動云云今八
方風喩違順八風。須彌者a字金剛輪大菩
提心體。顯菩提心堅固不動義也。又已上
四義約十心三句解者。第一出生義是種子
心。第二依止牙疱葉敷花結實五也。第三平
等受用果無畏依也。第四即殊勝決定也。又
初一句是因句。第二根句。第三四句即方便
究竟也。方便有二。初上轉方便受用無
畏依
次下轉
方便殊勝決
定也
第三句下。釋火大喩。下云羅字門爲火也。
釋喩中有三義。一無怯弱義。二無分別義。
三無厭足義也。復次下亦有三義。一平等義。
二除闇義。三温育義也。初三約實智。次三
約方便智。羅字是淨法界種子。其形三角。故
以三義釋也。是第二@a字火輪大悲萬行義
也。南方火徳ra字智門以爲其體。行必依智
故。以此火輪萬行燒無智薪。是寶生佛三
昧也。第十四第三釋十二眞言中a@m字云。兼
有長聲爲行。行即火輪。第二十二十八云。次
行赤。是火義。即同文殊之義。萬行以妙惠
爲導。不得離惠而有作也
譬如火種下。此中三義如文可知 火種者。
經云火界。四大或云四大種。或云四界。倶
舍頌疏第一二十六云。與所造色爲所依故。
故名爲種乃至能持自性故。名爲義。火種
體謂ra字門也。第十五十四云。以此羅字門
故得盡諸業淨除諸障。淨已得生白淨種
子也 如須彌山者。須彌是不動義。第十
二十云。須彌盧即是不動搖義。第九三十
息障品云。上想阿字。以此字爲金剛山。而
押之也。三千大千諸須彌山合爲一體。而
蓋其上又云。阿是金剛不動義不動即
實智惠。ra字義。必具相反義故。亦有動義。
動無明故。經云無智薪。無智即無明故。今
以須彌山喩無明也。息障品不動明王降
伏三千界主根本無明。即是ra字相反義。不
動本覺動即無明。無明即明。大乘實義也 
無有怯弱者。ra字三角大勤勇義。故一切遍
智印又名大勤勇印。大勤勇者即勇健菩提
心。第三卷云。住勇健菩提心者。勇健是雄
猛無怯弱義也 不作是念等者。無分別義。
無分別者。ra字門實智惠義也。仁王陀羅釋
云。羅字無垢無塵無分別義。第六二十二ra
字句云。諸過得解脱者。一切妄想分別ra
字無
分別
惠也
名之爲過。乃至即於如是一切過失
分別也皆得解脱。是故金剛身遠離百非也
ra字無分
別義也
熾然不息者。已下即無厭足義也。
法華火宅品云。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勝進
無厭足者。無厭足者是三角精進義。第五
十八云。三角是降伏除障義。謂佛坐道樹。以
威猛大勢降伏四魔。得成正覺。鮮白是大
慈悲色也。如來師子奮迅大精進力爲是事
因縁
如來智火下合法
燒一切戲論下無怯弱義也 戲論煩惱者。
戲論即分別。是根本無明。煩惱即末煩惱
也。經云無智薪唯擧無明。疏即根本杖末
雙出也。第八明護摩義中云。經云。煩惱爲
薪智慧爲火。以是因縁成涅槃飯令諸弟
子皆悉甘嗜即此謂也 乃至者攝無分
別義。縁待下合無厭足義也。無明是對智
慧之名。故云縁待。無明薪未盡。則智火精
進熾然不息。縁待既盡智火亦息。故云無所
依。是精進義也 亦無所依者。依薪火起。
依無明故智慧發起。無明即智之所依也。
起信云。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
不覺故説有始覺即此之謂也
復次下復三義也。貴賤同用者是平等義也
 能於暗夜等者除闇義也 迷惑顛墜者。
迷惑謂迷方也。顛墜者。玉篇云。顛山顛也。
又殞也。墜也顛墜即墮墜也。又韻會云。顛
仆倒也若依此義。顛與墜兩義。猶如言顛
倒也 悉能成就下温育義也。下云大悲火
界所温育故
如是一切智火下。合法也 聖者異生等者。
平等義也。ra字淨知見即本覺也。一切有情
皆等具之故。云平等有之。第十二十五云。此
囉字門者。即是淨智見之明燈。由此智目
覩心蓮華臺之實相。故速得成
於無始下。除暗義也 無始大夜者。即無始
無明也。ra字是大智明。無明即相反義也。唯
識述記第五末十七云。恒處長夜。夜是闇故。
無明恒有説爲長夜。若生死中無無明者。
便中明故云云或云大夜。或云巨夜。義皆同
也 今諸行人等者。第十二十六云。以羅字
門等淨此心故。生眞實智慧光故。即見古
佛所行之道。所謂祕密藏眞言門也。又下
疏云。法明者。以覺心本不生際。其心淨住
生大惠光明ra普照無量法性。見諸佛所
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 次第成就等者。第
三温育義。以ra字惠眼照見心明道時。滿
足一切佛法義也。下疏。今此菩薩以照見
心明道故。即時無礙智生。於一切法皆悉
現前通達無有錯謬。猶如明目者於日光
觀見種種諸色。雖無量大魔皆悉化作
佛身。各説相似波羅蜜。不動其少分疑網
之心。故經云。復次祕密主。住此際一切蓋
障。菩薩信解力故。不久勤修。滿足一切佛
第四句下釋風大喩也。下云阿字門爲風。
此中有六義。一消除。二清涼。三増長。四摧
破。五無依。六自在也。夫六數者ha字義也。
以六義釋。今略辨之。ha字因義故有六因。
風配北方。北云勝法。有六吉祥六成就等
義。羯磨金剛三胎相合數成二六。是北方事
業也。義決云。若欲種族得増長爐内作羯
磨印相有増長義
思之
karma中含kara黒色義。訶字
是風大黒色義也。故知。六是訶字數也。又涅
槃玄義記云。沙@sa者譯云六。胡法以六爲
具足義也六是成就數。故北方尊稱不空
成就。應思之。又訶字有増長消耗兩義
見第十
二四紙
消耗是涅槃義。増長是事業成就義。
所云大寂涅槃建立大義也。是故訶字涅槃
義。亦羯磨義。是不空成就尊三昧也
如大風下。第一消除義 煙雲等者。地藏法
身讃云。日月常無垢。以五種覆蔽雲與煙
等羅睺手及塵。如是心光明覆蔽以五垢。
貪愛・瞋恚・眠・掉擧與疑惑下合法中云。
滌除一切除蓋。即除蓋障三昧義也。第八
云。能焚除一切蓋障得大涅槃也今此
中亦爾。故消除次明涅槃清涼義也
大虚澄廓下。第二清涼義。大虚澄廓喩大涅
槃。三辰炳現喩三點祕藏。三辰謂日月
也 蔚蒸熱惱者。喩煩惱也。涅槃第六疏本二
十三
善男子譬如霧露勢雖欲住不過日出。日
已出已消滅無餘。善男子是諸衆生所有惡
業亦復如是。住世勢力不過得見大涅槃
日。是日既出悉能除滅一切惡業
能便卉木下。第三増長義。是風増長義也」
亦能摧壞下。第四摧壞義。第十四ha
門云乃至謂因業生種種増長滋茂之事。皆
得自在。若上安點即能壞一切因業等事

又如風性下。第五無依義
自在下第六風輪自在義。第九十五ha
云。如虚空中風自在旋轉。故名大力
來惠風下合法也。惠風者涅槃大惠風力也。
 滌除者合消除義。滌亭歴切。除也。淨也 
一切障蓋等者。謂五蓋障也。五障中亦有煩
惱障。今總別並擧也 遊塵者遊絲也。以
喩蓋障。謂能除風旋轉空中。故以遊塵爲
喩也
令證涅槃下合清涼義。下疏云。戒者梵云尸
羅。是清涼義。乃至獲除蓋障三昧時。心之
本性即是尸羅非造作法。不由他得。故云
住無爲戒也又復能令下合増長義 世
出世間者。順世八心以爲世間。違世八心已
上是出世間也。善法者謂五根也
摧壞下合第五喩也 無明大樹者。釋第三
劫中云。和三重微細百六十心煩惱業壽種
除。復有佛樹牙生。故曰等虚空無邊一切
佛法依此相續生樹梵云surumasu
也。ruma明也。即無明也。故云無明大樹。又
su妙也。ruma明也。妙明即菩提也。故亦云菩
提樹王。樹具明無明義。無明即明。當相即道
之喩也
而此無障下合第六自在義。訶字是無障礙
大菩提心也。下疏云。今此菩薩以照見心明
道故。即時無礙智生。於一切法皆悉現前
通達。無有錯謬云云 都無所依者。合第五
喩也。依即煩惱也。此無礙智風力消除一
切蓋障。故云無所依也
第五句下釋水大喩。下云。嚩字六門爲水。抄
分喩爲六義。愚按有八義。一流注。二潤生。
三本淨。四離淨。五滿願。六除熱。七難思。八
平等也。水數亦八也。apa@m水也。故知與a
數同也。八功徳水八大龍等皆水義也。又維
佛道品云。八解之浴池解脱是va字義。va
字亦有八數可見。水大西方成菩提。無量
壽三昧。亦方便智義也。第二十二十八云。次
成菩提白色即是圓明究極之義。又是水義。
如我昔所願。今在已滿足。化一切衆生。皆
令入佛道。爲是事故。是起大悲故也。經
云。歡樂者。梵云suto@sa千字文第五
明觀音相云。菩提身皆作住現法樂熈悦
微笑之容又喜無量心是觀音三昧。故知。
歡樂即西方法門。此中八義皆歡樂義也。如
水大下。流注。潤生。本淨三義。從高赴下者。
下化衆生大悲流注義。能潤草木等大悲相 
益義。本性淨者。即妙蓮不染義。文顯可知
無垢無濁者。第四離垢義也。理趣釋云。觀自
在菩薩手持蓮華。觀一切有情身中如來藏
性自性清淨光明。一切惑染所不能染自淨
由觀自在菩薩加持。得離垢清淨。等同聖
文離淨此文如次明自性離垢二淨可見」
悉能滿足下滿願義。上引第二十卷疏。法華
如我昔所願皆令滿足是水火義也。第十三
二十五諸奉教者眞言。visamayan@iye滿願也。
va字滿願義。可見 洗諸滓穢等者。第六
除熱義。第十二釋va字白色義云。或如水
精淨月之光普皆流注。凡有一切熱惱之患。
以此注之皆除云云 澄深難入等者。難思
義。va字是法性義。入甚深法性。是八地無
生忍義。華嚴三十八八地章云。入一切法本
來無生無起無相無成無壞無盡無轉。無性
爲性。初中後際皆悉平等無分別。如如智
之所入處。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
著。猶如虚空。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無
生法忍又下疏。明沈空相云。行者初觀
空性時覺一切法皆入心之實際。下不見
衆生可度。上不見諸佛可求。爾時萬行休
息謂爲究竟。若住此者。即退不墮二乘地。
不進得上菩薩地。名爲法愛生。亦名無記
乃至以蒙佛教授故。轉生極無自性心。
乃至心之實際亦得不可得。雖解脱一切業
煩惱。而業煩惱具存。至此不思議地乃名
眞離二乘地也經云入一切法者。謂入
法性。法性即心之實際。此處甚深難入。非
二乘有識之所測。故云眞離二乘也
於坑下明平等義水性平等以喩法性平等。
故經云初中後際皆悉平等。又理趣經云一
切法平等觀自在智印。又平等者大悲平等
義也。坑喩二乘無悲水。維靡所謂高原陸
地不生蓮華是也。埳喩卑下凡夫煩惱淤
泥。維摩所云卑濕淤泥生於蓮華是也。故
大般若云。又如世間坑埳之處水皆平等
於諸獨覺聲聞異生皆悉平等
如來智水下合法也。法中大分爲三。初從眞
下明方便智相。體無煩惱下嘆方便智徳。諸
有得之下明方便智益也。又具有八義。配
喩可知 從眞法界者合流注義。眞法界者
中胎藏也 流趣世間謂加持世界也。從中
胎藏而流出三重曼荼羅。是無量壽方便智
三昧也。第六十三云。青是無量壽色。既到金
剛實際。即以加持方便普現大悲漫荼羅。
如淨虚空中具含萬像 潤諸等持者。合
潤生喩也。法華藥草
喩品
 云。乃至密雲彌布遍
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
叢林及諸藥草○諸樹火小上中下各有所
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花果敷
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
差別機有三乘不同故。合法中云諸等
持。持持者梵云三摩地具如第一
卷記辨之
今此中意
本有菩提心云等持。禪要云。三摩地者更無
別法。直是一切衆生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
心者干栗太眞實心。h@rta體與hr@i@h字同。亦
即蓮華自性清淨義也。第十二十丁釋意處
中云。若能證此心處心中之心此即訶
栗太
即是
大決定心謂三
昧也
猶有此定故得入阿字門。
入阿字門故即能了知眞言行之與果也
意明。潤本有菩提心而令佛樹牙生也。又
最勝王經疏二末二十七云。准攝大乘。水喩
衆生有三摩地潤滑性故。現月等影。即水
鏡二倶喩生機即日月喩法如。法如之智光
喩本願。雖無分別。然由本願及衆生感力
故有應化。文三摩地潤滑性者。即干栗太
心性中va字水大徳也。又西方主定徳。故
無量印名妙觀察智印。故云潤諸等持也・ 
生助道法者。當喩中花字。維摩佛道品明七
覺云。覺意淨妙花今亦明覺分故。喩中
云生花也。助道法者。華嚴大疏三十六五七
云。惠解修習道及助道者。道即四地證智。
助道即菩提分法正理七十七八九云。乃至
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覺勝故説覺支増
覺謂菩提即盡無生智也。倶舍二十五十二云。
經説覺分有三十七。謂四念住。四正斷。四
神足。五根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盡無生智
説名爲覺。隨覺者別立三菩提。一聲聞菩
提。二獨覺菩提。三無上菩提。無明睡眠皆永
斷故。及如實知已。作已事不復作故。此二
名覺。三十七法順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
分法又華嚴大疏三十六上十四云。釋名菩
提是覺。分是因義。此三十七爲諸乘覺因故
云道品。品即是類。因爲果類故。抄爲諸乘
者。通三乘菩提。故倶舍賢聖品云。覺諸盡
無生。順此故名分。釋曰。覺者無明睡眠皆
永斷故。盡無生智爲此覺體。三十七品順趣
菩提名菩提分又智度十九問曰。三十
七品是聲聞辟支佛道。六波羅蜜是菩薩摩
訶薩道。何以故。於菩薩道中説聲聞法。答
曰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如佛
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悉
學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謂乾惠地乃至佛地。
是九地應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復次
何處説三十七品但是聲聞辟支佛法非菩
薩道。是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中。佛説四念
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訶衍。三藏中亦不説
三十七品獨是小乘法。佛以大悲故説三
十七品涅槃道。隨衆生願隨衆生因縁各
得其道。欲求聲聞人得聲聞道。種辟支
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
隨其本願諸根利鈍有大悲無大悲。譬如
龍王降雨普雨天下雨無差別。大樹大草
根大故多受。小樹小草根小故小受聖位
經云。若依二乘次第而説。若不具修三十
七菩提分法證得道果。無有是處。若證自
受用佛。必須三十七三摩地智。以成佛果
依此釋。則三十七智即修生智故。上
本有菩提。是明修生菩提心生也。又聖位經
云。最初於無上菩提心。由阿閦加持故證
得圓滿菩提心。乃至由金剛鈴菩薩加持故。
得如來般若波羅蜜音聲。聞者能摧藏識中
諸惡種子。以三十七内證無上金剛界分智
威力加持。頓證毘盧遮那之身由三十七
智證自受用身故。三十七智是自受用身之
因也。又華嚴大疏三十六上十六云。光嚴童子
經云。三十七道品是道場。捨有爲下結云。
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衆生。諸有
所作擧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
法矣。釋曰。意明。得道之處即是道場。萬行
得道即爲道場。即大菩提因也略出經因
菩薩云金剛道場。又云纔發心轉法輪智
道場梵云曼荼羅。第六十七釋曼荼羅壇云。
阿闍梨言若作深密釋者。四面方相正直均
平等。是四念處義。四門是四靜慮。亦是四攝
法。門標是四梵住。廂曲是四正勤。四維是
四眞諦。金剛線即是修多羅。以此蓮持三十
七品。作法門分齊也曼荼羅道場即是三
十七品也。又轉法輪即字輪。字輪即法曼荼
羅也。又維摩佛道品云。道品爲善知識善知
識者。曼荼羅諸尊解脱門善知識也。以要
言之。等持是本有菩提。即中胎藏本地常心。
助道法者三重諸尊也。若約衆生則心王心
數也。又本有菩提心開發時。以道品莊嚴。
即此中義也。第十二云。蘂具足者。謂蓮華
三昧之心。若開敷時無量法門無不具足。謂
六度。十八空。三十七品。禪定解脱。百八三
昧。五百陀羅尼門。如是等無量無邊無不具
足也 成大果實者。當喩中果字。即二轉妙
果也 利益群生者。喩中無當此文。經云。
爲諸天世人利益意明。由水大方便智
故。閏本有菩提心生助道法。成大果報。即
是利一切衆生也。二十卷所云。化一切衆
生。皆令入佛道義也
體無煩惱下。歎方便智徳也。亦即自性淨
義也 能離諸惑下。合離垢喩也 一相非
異者。解云。離垢則本淨顯現。本淨即眞如。
故云一相非異。述記第七末七十云。眞如亦
名爲相。無相之相。所以經言。皆同一相。所
謂無相濁梵云ka@saka。含一義。eka
也。@sa含相義。lak@sa相也。無濁即一相非異義

諸有得之下。明方便智益。亦含滿足饑餲
義也。諸衆也。凡也。小補韵會・徐曰・別異之
辭。又非一也 獲清涼定等者。合除熱義
也。va字即清涼定水也。大般若云。得聞如
是甚深般若。心獲清涼離諸熱惱第十二
va字云。凡有一切熱惱之患以此注
之。一切扇底迦法與白色相應。此中作也
 湛寂難思者。合第七難思喩也。下疏云。
言湛寂者。寂是不生義。謂五根煩惱及百六
十隨煩惱等。皆畢竟不生故名爲寂。湛者是
甚深義。譬如清潭萬仞證恬鏡徹臨視之者
不測淺深今明第三劫所證心之實際。謂
三劫之人同證本不生理。故名湛寂。然亦
非無淺深之異矣。今是明甚深般若義也
 證平等性者。合第八平等義也。是極無
自性心生義。亦即自性平等無畏也。亦是南
方平等性智也。前喩中云坑埳之處者。喩
二乘凡夫。明知。一切衆生等具此性。謂之
平等性也。又va字有不二平等義。出生無
邊門云。嚩字者愚夫法聖人法隨入不二
不二即平等義也
復次金剛手等者。上云爲欲發起大悲胎
藏祕密方便。復説五種譬喩。今對彼文云
復次也。下文五字義者。指悉地品滿足一
切智智明。及再説五字。眞實智品五字觀布
等文。觀布五字自成曼荼羅身。滿足一
切智智。故以此五喩發起下五字義也。眞
實品云。若於此教法解此廣大智五字一切
智智也
覺大功徳。説爲阿遮梨。即是爲如來。亦即
名爲佛。乃至持執金剛印云云此等名號。即
曼荼羅諸尊。所云一切智智法門。第十七釋
此等名號畢云。猶阿闍梨以阿字加其身
故。即是曼荼羅一切大會天等也。即是眞實
阿闍梨也 阿字門爲地等者。以今五喩
合會五字。如文可知
一切智性下。明内因縁也。一切智性者。在
纒佛性。仁王二諦品云。諸佛未成佛。與當佛
爲智母。諸佛已成佛即爲一切智。未得爲
性。已得爲智。青龍疏中二五三云。未得爲
性已得爲智者。因中障覆即爲佛性。果徳
顯現名一切智今一切智性者。一切智果
也。性因也。一切智之性依主釋也。又解一
切智者。衆生自心。上云。衆生自心品即是一
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爲一切智者一切智
即性持業釋也 如來種子者。此有二義。如
來果也。種子因也。第十二十一云。一切衆生
此心即是蓮華三昧之因云云從此種子生
三身果故。如來之種依主立稱。又一切衆
生色心實相即毘盧遮那平等智身。如來即
種子持業釋也。即是釋經。所謂因如來也 
一切智門等者。一切智者所入之處。門名能
入。五義即所詮。言此五字入一切智之門。
故云一切智門五義也 所謂不可思議等
者。總結也。不可思議不生不滅者。通因縁
兩字。不可思議不生不滅因者。上所云一切
智性。如來種子。如來種子者。本具五大。不生
不滅體。故云不思議之因。縁者上所云智
門五義。是祕密神力加持法門故。云不思議
不生不滅之縁。由不思議因縁得不可思議
不生不滅之果。是云菩提常住妙果。第十一
十一云。此眞言道不思議
因縁
即是不可思議法生
處。由不思議因故。得不思議果也五大即
五字。五字名法界。法界即不思議。不生不滅
體。所謂因是法界不思
議因
縁是法界不思
議縁
因縁所
生法不思議
果也
亦是法界。即此之謂也。又不思議
者阿字義。一切如來種子者。阿字本不生本
有菩提心也。五大五字其體a字。即不思議
縁也。所生之果亦阿字。毘盧遮那法身故。常
住妙果。因縁及所生果皆不出阿字門。故
云不可思議等也
金剛手觀知下。結成一段大意。爲次三句問
之生起也。獨一法界者。中胎藏心。即a字義
也。第十七二十六云。諦聰當分別道一道説法
門者。謂一切法不出阿字門。即是一道也。
道者謂乘此法而有所至到之義也。一道
者即是一切無礙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場
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獨一法
界。故言一也。於此一道中而分別種種差
別。猶如無量岐路皆至寶處。殊街同歸也
此一者非對待一。本不生一味理強名爲一。
本不生者大空。大空即萬有。即是自性萬徳。
普門實相阿字法界體。以此名一。第十四
十六云。但以一阿字門具一切義。於事無
不周備 加持之相者前所云外用之迹
也。惟忖華嚴音第三云。忖怱本切。顏注漢書
曰。惟思也。珠叢曰。忖測度也此兩字亦依
法華文用之也。必知將説如是法門者。指
當段三句法謂了知説三句法門。三句是此
經之大意也 先喩其功徳等者。意前。金剛
手觀知瑞相外用之迹。必知將説如是三
句法門故。先問一切智智義。次説五喩
示其功徳也。夫一切智智者。諸佛自證之
法也。此法必由三句觀門而得故。先嘆所
證法體一切智智功徳。以發起衆機。然後發
三句問也
然後問佛等者。已上明文生起。此下正明
問。是釋世尊如是智惠已下文也。如是智
惠者。即如上所問一切智智也。此智由三句
觀而得故。今發問云如是智惠以何爲因
等也 從此已後等者。略明答説意也。抄
云。兩本義釋十卷及
十四本
如來印定其心云云七卷
義記云。如來智印定其心云云愚按。現流
十四卷本全同七卷本。恐脱一印字。今疏即
字恐印字寫誤矣。經云。善哉善哉執金剛。
善哉金剛手。汝問吾如是義。汝當諦聽。極
善作意。吾今説之。是印定其心之語也
例如等者。以法華爲例者。此經是妙法蓮
華最深祕處故也。法華序品云。彌勒菩薩以
偈問曰。文殊師利導師。何故眉間白毫大
光普照乃至諸佛神力智惠希有。放一淨光
照無量國。我等見此得未曾有。世尊何故
放此光明。佛子時答決疑令喜。何所饒益。
演斯光明。佛坐道場。所得妙法爲欲説此。
爲當授記示諸佛土衆寶嚴淨及見諸佛。
此非小縁。文殊當知。四衆龍神膽察仁者。
爲説何等 覩佛神通等者。説法。入定。
雨花。動地。衆喜。放光六瑞也 憤憤悱悱者。
論語述而曰。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鄭注云。孔子與人言。必待其人心憤憤口悱
悱。乃後啓發。爲説之。如此則識思之深也。
朱注曰。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
欲言未能之貌。啓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
 發揮名體者。易文言曰。六爻發揮。普通
情。孔頴達疏曰。發謂發越。揮謂揮散演密
云。發謂發明。揮謂揮揚。文殊發揮。爲遣彌
勒之疑名謂妙法蓮華。體乃諸法實相。名
必招體。故指示妙法蓮華也。法華第一云。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衆中而説偈言。我見燈
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説法華
經。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
助發實相義。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
云。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是故惟忖。今日如
來當説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
護念 然後如來等者。方便品云。唯佛與
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又云。無量衆所尊。
爲説實相印 今動執之從者。文句記
第三之三百二云。略開三爲一。先長行
從方便品初
至而説偈言
并十七行半偈世雄不可量至
十方佛亦然
二智。次三行半舍利弗當知至
引之令得出
正略開顯。動執
生疑。文云。動執生疑者。由前略開動其執
故執動。由前生疑故疑生。疑已生已今但
致請威入疏云。動舊執生新疑
按。由略開顯動舊來三乘執云動執。疑今
一乘云生新疑也。經次偈惠日大聖尊
下。正明疑二智也。又經爾時世尊告舍利
弗汝已慇懃三請已下。明廣開三顯一也。
今云得離疑網者。正指廣開顯文也。經
云。我以相莊嚴光明照世間。無量衆所尊。
爲説實相印。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
諸衆生如我等無異。如我昔所願。今
者已滿足。化一切衆生皆令入佛道。乃至
今此諸大衆皆應除疑惑。諸佛語無異。唯
一無二乘云云總意明。廣開三顯一。印以
實相。令前略開顯時動執生疑之徒得離
疑網也
譬如下。擧喩明動執之徒離疑網相也。疑
謂無明。第十四三十五云。疑者即是暗也
次云得離莩殼。莩殼喩無明。如上引智度
無明殼皮脱等文。可知。喩中約三句明。陽
春之始等者因句也。雷風下根句也。苗能出
生者即方便也。又陽春東方發心也。雷風南
方修行也。時雨西方方便智説法也。得離下
北方離障生果也 陽春之始者。時幽風七
月日。春月載陽。有鳴倉黄。月令云。孟春之
月天氣下降。地氣下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
季春之月生氣漸盛。陽氣發洩。萌種等者。韻
會云。萌謨盲切。説文草芽也 甲坼者。易曰。
天地解而雷雨作 百果草木皆甲坼。雷風等
者。殼梁縛云。陰陽相薄感而爲雷又雷即
風也。物理論云。積風成雷 鼓動者。易
云。雷以鼓之。風以動之。雨以潤之 莩殼
者有人解云云云今云。莩稃音同故通用。上無
明殼皮下演密亦作莩。何云寫者誤乎。又
演密云。離莩殼者莩者包中白皮。殼即甲也
 苗能者。兩本義釋作苗然。演密云。油然者
生長之貌。孟子曰。油然作雲。霈然作雨。謂
由雷風鼓動時雨潤洒。遂令萌牙離於荸皮
甲殼。油然出生増長也。此上皆喩動執之徒
得離疑網義釋作苗然者。更無其義。然
能兩字草書形近。恐寫者誤。演密本轉爲油
然。雖非無其義。今疏爲正 若無機之人
等者。反結印以實相意也 無機人者。所
云五千上慢類是也。方便品云。如是四衆
等其數有五千乃至斯人尠福徳。不堪受
是法是以開三顯一離其疑網。印以實
相。而後説之。今亦如是。前云發起大會之
機。然後問佛。即此之謂也。演密引涅槃經
云。無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勤行精進。終
不能得無上菩提。譬如地中宿無根種雖
過春陽雷雨作解。終無勾萌甲坼之理
際會者。際音霽。邊也。畔也。合也。會也。義與
會同。連綿云際會。言遇其時。云際會也。
會梵云sama會即時義也
毘盧遮那下。釋三句答説也。牒文中有四。
初明印定。二金剛手願樂欲聞。三略示三
句名。四秘密主下正明因句也
以執金剛手下。釋二善哉言。於中是初明
歎二徳也。豫測如來等者。上云金剛手觀
知如來獨一法界加持之相等意明。金剛手
知佛現瑞相是爲説三句法門。謂之豫測
如來加持深意也
又能下。上云先喩其功徳發起大會生解
之機。意明豫測深意故。又能説五喩以作
生解因縁也 仰測聖心等者。述上二意。
明如來所歎所以也。謂金剛手具此二徳
故。如來歎言善哉善哉。初善哉言歎測如
來深意。次歎作生解因縁也
我觀一切下。釋次單善哉句也。我觀等者。
取涅槃意釋。經第二十二云。爾時世尊告
光明遍照高貴徳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
哉善男子爲欲利益無量衆生。令得安樂。
憐愍慈念諸世間故。爲欲増長發菩提心
諸菩薩故。作如是問。乃至我都不見一切
世間若人若天。沙門婆羅門。若魔若梵。有能
諮問如來是義。今當誠心諦聽。諦聽吾當
爲汝分別演説今此中意明一切天人等
者。第一二無畏順世八心也。乃至者攝初
劫也。淺行菩薩者即第二劫也。第三劫人正
證此心。故乃當金手發問也。指心約曼
荼羅諸尊者恐不可
所以者何下。明無能發問所以也。謂甚深
法。非淺智人之所知故 悉攝一切等者。法
華第七神力品云。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
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爲囑累故説此經功
徳。猶不能盡。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
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
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
從我觀之。此四句即是四阿。即彼所説
四佛知見。正是法華體故。佛以其要歎經
功徳説此四義。今此中爲配三句故。略如
來秘要句引餘三句也 一切佛法者。因句
也。即是阿字義。阿字菩提心之體故。第七十一
云。經云謂阿字門一切諸法本不生故者。阿
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開口之音。皆有
阿聲。若離阿聲則無一切言説。故爲衆聲
之母。凡三界語言皆依於名。而名依於字。
故悉曇阿字亦爲衆字之母。當知阿字門眞
實義。亦復如是。遍於一切法義之中也
云。經云秘密主云何眞言法界教者。即謂
阿字門等。是眞言教相。雖相不異體。體
不異相。相非造作修成。不可示人。而能
不離解脱。現作聲字。一一聲字即是入法
界門故。得名爲眞言法教也。a字是菩提
心體。一切法教之本。是爲因句也 秘密神
力者根句也。根梵云bala。力云bale。字體
是同也。第十八二十四a@m字云。又復具大
威徳。如來自在秘密神通之力。皆由此生
第十二十四云。更入唵字門。此是三昧。將用
成就菩提心也。如世蓮華依水而長。若
無水者不久枯朽。行者菩提之心亦復如
是。若無三昧之水灌注其心。即亦不得滋
榮開剖也。滋榮開剖者。是萬行長育義也。
故知。神力是根句也。第二@a字即攝此中也
甚深之事者方便句也。a@h字黒色名深玄
色。即是甚深義。深玄是涅槃極果也。故知
此是究竟句也。彼顯略故説一切佛法等。此
最深秘故説三句四阿。故擧彼淺略文以
顯最深秘義也 以如來善哉等者。明印定
得益也。抄解云云愚按若約本則乃至世天
等悉是毘盧遮那。豈謂金剛手亦何有功徳
倍増乎。今約外迹明説聽之儀式。故且約
常途爲此釋也
復明於所受下。釋汝當諦聽等文。終無漏失
者。總釋諦聽義。此句有兩意。謂於金手何
有漏失義。然明説聽儀式。且約常途云也。
若亦約未來弟子。實有此事。故爲此釋也。
重抄十四本。作倍復増明。今疏恐倒。如來言
音所加持故功徳増明無漏失也。是受法。云
儀式也
次即下合經也。演密云。深心曰諦。屬耳曰
聽。聽音察理名善作意愚按。示非散聽。
而云諦聽。此二字云何離釋 諦聽者明聞
受不失 極善作意有明心受不失也
亦爲未來下。疏主得意釋出經外義。意明。
金剛手等久已通達此境界。何誡之爲。今但
示儀式。示儀式者實是爲未來弟子也
故釋論下。引論爲證。第一云。復次如是義
者。若人心善直信。是人可聽法。若無此相
則不能解。如所説偈。聽者端身如渇飮。一
心入於語義中。踊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
人應爲説抄云。此經云作意者。是警覺
義等云云此解不可。作意者明一心作意而
不散亂。又與論直信義不同。古師欲強會
合經及論文故爲僻解。然經及論文雖不
同。深心受法義同故引而證也。何必一一會
釋乎 心善者簡不善心。論次上文二十
一丁
云。
如提婆達太弟子倶迦離等。無信法故墮
惡道中。是人無信於佛法自以智惠求不
能得。何以故。佛法甚深故離此等心故。
次文云心善直信等也 直信者第三二十
云。深信者。此信梵音捨攞駄。是依事依人
之信。如聞長者之言。或出常情之表。但以
是人未曾欺誑故。即便諦受依行。名爲信。
與上文信諸佛菩薩義同聽者端身者。現
本作專視聽法如渇飮。十四本作聽者端
視。今所引是異本耳。專視聽法即是諦聽也
一心入於語義中者。即極善作意也 踴躍
聞法述專視聽法義。心悲喜者述一心入
語義中義也
及無盡意下。引經明聽法功徳。具如抄辨
之。第十六二十五云。如大本中有二十種勸
令聽法之相。乃至如是二十種因縁當廣
云云經云。佛告下別牒也。正示三句名也。
愚按三句五轉及十心開合爲異。此三種即
是因縁生義。因縁生者即a字義也。凡經a
字爲體。是故毘盧遮那以此一字爲眞言。一
經雖廣不出阿字門。或説三句。或説五轉。
或説十心。以要言之。即是阿字不思議之
縁起也。第二十二十三云。復次前云三句義。謂
菩提心爲種子。即因也。大悲爲根。方便爲
究竟。從首至終皆明此三事。或自顯此三
徳。或爲成他三行。言三落刃者。即與此相
應也。又下疏一末
十一
云。佛已開示淨菩提心。略
明三句大宗竟。即統論一部始終。無量方
便皆爲令諸菩薩菩提心清淨知識其心
第十一十三云。此四字是此一部經中正宗體
也。一切秘藏皆從此生。即是毘盧遮那佛心
也。菩提心義第六云。問大日經云。菩提心
爲因。大悲爲根。方便爲究意。義釋以此三
句總攝一部。上來所説諸行相等。此三句中
何句所攝。答大日經抄記。開此三句以爲
五句。一菩提心。二菩提行。三成菩提。四入
涅槃。五起方便。上來行相皆具此等三句五
句。彼抄記中六審説此五句云云廣明
往見
今具明
三句五句等開合義者。初a菩提心因句也。
第二@a字大悲萬行是根句也。a@ma@h兩字爲
方便句。方便有二。a爲上轉a@h爲下轉。是
二種方便也。又初地爲因。二地至七地爲
根。八九十爲方便句見二末
十七丁
又初地爲種
因句二三四五六地爲牙皰葉華果。第七
地爲受用種子根句八地爲無畏依。九地爲
殊勝心 十地爲決定心究竟句。又見
二末十八丁
故知一
經始終不出三句。且攝一經辨之。初一品
説行者住心。是因句也。具縁品廣明大悲
萬行。故第三云。上品約種種心相對辨一
切智心竟 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至
耶。故此品次明入曼荼羅行法。具縁支分及
所要眞言皆於此中廣明云云已下諸品。行
果雜説。果即方便究竟也。又二十卷。約曼荼
羅從因至果從果向因二義。廣明三句。往
見。又三句即因縁生義。因即菩提心也。縁者
三密方便。依三密方便故。從悲藏中生法
性牙。是名爲生。即是究竟果也。如此三義
因縁畢竟不生故。終歸阿字本不生理。a
是法界體性本地常心。即是平等大惠日。故
日梵云aditya。日是本淨菩提心毘盧遮那
也。毘盧遮那a字爲種子。一經始終不出
阿字。此經名爲大毘盧遮那成佛者。即是
之謂也。菩提心爲因者。此約十地始終
而明。初地爲因。二地至七地爲根句。八地
已上爲方便。故知。菩提心爲因者。即初地淨
菩提心也。三昧耶會因菩薩眞言buddh@a覺也bo
dhi智也菩提有因義可見矣。・今菩提者覺也。
心者梵名略有二。一質多。二干栗太。干栗太
者。第九菴摩羅識。是心體性。所云自性清淨
心也。質多者通名八識。最勝疏二末三十四
云。凡言心者有四義。一眞實名心。如般若
多心。即眞如理亦名爲心。故勝鬘云自性
清淨心。彼名乾栗心。二縁盧心。即通八識。
彼名質多。三積集義名心。亦通八識。通能
所積集故。四積聚最勝義名心。即唯第八
 菩提是覺故。今本覺心名爲菩提。干栗太
眞實心處本具明性。是名本覺。菩提心論
云。一切有情於心質乾栗中有一分淨性。衆
行皆備。其體極微妙。皎然明白。乃至輪迴六
趣亦不變易。如月十六分之一。又云。發起
本心中分明。漸令潔白圓明。證無生智
一分明性者。即本覺也。華嚴大疏十九上五十
云。眞諦所翻決定藏論九識品云。第九阿摩
羅識三藏釋云。阿摩羅識有其二種。一者所
縁即是眞如。二者本覺即眞如智。能縁即不
空藏。所縁即空藏。若據通論。此二三以眞
如爲體。釋曰。此二即起信一心二門。本覺
在生滅門。一心即眞如故 故論云。唯是一心。
故名眞如下疏一末十
九右
云。初云識心是心
自覺之智。次又言心。即是心之實相。意明。
境智倶妙無二無別。故重言之。自然智即是
如來常智。唯是心自證心。不從他悟
自證心者。上心質多也。下心干栗太也。眞諦
所云。能縁者質多。所縁者干栗太也。是此
二心一體差別故。起信云一心二門也。質多
有二種。一約分別事識。二約第八識具如起
信用大
今明初地發心爲一切智智因故。取第
八識也。第三十五云。復次初入淨菩提心門。
見法明道如識種子歌羅羅時。前七地以來
爲大悲萬行之所含養。如在胎藏。乃至至
如來一切智地。如伎藝已成施于從政。故
大悲胎藏生正是初地淨心爲因。故又下
云離業受生成就眞性生等也又按。因
有二。一正因干栗太二縁因質多也涅槃二十六
三十四云。善男子汝言衆生若有佛性不應
假縁。如乳成酪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
言五縁成於生蘇。當知佛性亦復如是。譬
如衆石有金有銀有銅有鐵倶禀四大一
名一實。而其所出各各不同。要假衆縁衆
生福徳爐冶人功然後出生。是故當知本無
金性。衆生佛性不名爲佛。以諸功徳因縁
和合。得見佛性然後得佛。汝言衆生悉有
佛性。何故不見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以知
因縁未和合故善男子以是義故。我説二
因。正因縁因。正因者名爲佛性。縁因者發菩
提心。以二因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石出金佛性爲正因者。即干栗太心
也。發菩提心者。質多也。故發菩提心眞言云。
bodhicatta
大悲爲根者。抄有二解。今不用之。愚按。菩
提心種子漸生根牙名爲大悲。大悲是萬
行。由大悲萬行菩提心生根。大悲之根依
主釋也。故第一云。虚空無垢金剛即阿字門
平等種子。修無住行。譬如種種方便根牙漸
生。故次明發行金剛印也。又下云。爲令如
是淨信心堅穿増長。經中次説大悲爲根
或可。菩提心生根位名爲大悲。大悲即根持
業之稱也。根者執持増長義。根及力梵云ba
la。根即力故。能執持菩提心。令増長也。又
恒沙性徳名爲大悲。大悲即功徳異名。大悲
亦菩提心。此心増長爲根。根是増長義故。又
能持莖葉等故。亦是能執持義也。菩提心
有三種。或合爲二。華嚴大疏十六下十三云。
菩提心有三。一者直心。正念直如故。二深
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護
一切苦衆生故。又云。所念眞如亦即本智。本
覺智故。後二是顯恒沙性徳第三二十云。
應發菩提心者。謂生決定誓願。一向志求一
切智智。必當普度法界衆生大悲
心也
此心猶如
幢旗 是衆行導首。猶如種子。是萬徳根本。
若不發此心。亦如未託歌羅羅。則大悲胎
藏何所養育云云第三云。深修者。謂得淨
心已去。從大悲本具
性徳
生根乃至方便究竟
云云第七十六云。今此經違世八心相續増長。
亦有因縁。乃至淨菩提心以五字門爲
大悲
萬行
生大悲根本具
性徳
佛娑羅樹増長。彌布
滿於法界云云方便爲究意者。抄出二解。今
不取也。愚按。方便有二。上轉及下轉也。自
證極果也。故下云。萬行圓極無可復増。下
轉者化他方便。故下云。應物之權究盡能事
又下疏二末
十七
云。説淨治地果相及方便業
名究竟問方便者或能成萬行名三密方
便。或化他事業名善巧方便。今所成極果
云何名方便耶。答方便梵云upada。下釋
云發起義。菩提心發起即是極果也。又含
句義。句是住處義。住處即極果也。第十九
二十五句是住處義。一切智智之住處。即是佛
住也具如上
記辨之
 究竟者。倶舍第十六十七云。究
竟是成辨義。是終了義究竟梵云sam@apta
千文十二眞言中阿娑女摩補多無盡也十住毘婆
沙第三十三明十究竟義畢云。問言。汝言竟。
何者爲竟。此義應分別。答曰衆生性若竟。
我願亦復竟。若衆生等竟。如是諸願竟。竟
義名無竟。我善根無竟今此方便究竟亦
復如是。其實無竟爲竟。是故下轉方便終
無休息。第三十七云。經云。爾時毘盧遮那世
尊本昔誓願成就無盡法界度脱無餘衆生
界。故一切如來同共集會。漸次證入大悲藏
發生三摩地者。以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立
如是誓願。我當成就一切諸佛法界。悉皆
度脱無餘衆生界。今所願已満。而應度衆生
不盡。以衆生無盡即是法界亦無盡。乃至
以衆生界未得一切解脱。即此法界未得
遍滿成就。故如來勒修事業無有休息也
亦第二十卷釋入中A+uH字亦即此義也。又釋
迦眞言云。samaasamasama者上轉究
竟也。asama者下轉無竟也。即成事智作
業。終無休息也。今此中且約上轉云究竟

猶如世間下。明三句大意。是初擧喩也。如
文可知
然以中智下。明畢竟不生不減故因果義成。
是阿字門不思議縁起也 中智者八不正觀
也。不生不滅法由因縁而生。故離外道斷
常。因果義成也
若法不然下反顯也。反此者因果義不成故。
中論第一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不自生者。萬物
無有從自體生。必待衆因。復次若從自
體生。則一法有二體。一謂生。二謂生者。若
離餘因從自體生者。則無因無縁。又生更
有生。生則無窮。自無故他亦無。何以故有
自故有他。若不從自生亦不從他生共生
則有二過。自生陀生故 若無因而有萬物
者。是則爲常。是事不然。無因則無果。若無
因有果者。布施持戒等應墮地獄。十惡五
逆應當生天。以無因故第十四十八云。生
住等諸法所生常者。然此中所説不同外道
斷常見。諸法雖從因生。而生因無相。雖
從縁生而此縁無相。雖從縁起而法本不
生。雖從縁起滅。而無生住之相。是故爲常。
非同外道之見故説生滅常也有人破
顯諸大乘經。立因縁本有義 而誇自家談
妄謗他義。所謂因是法界。縁是法界者。豈
非離因果而因果倶有耶
今行者下釋因句也。心實相者。干栗太眞
實心。諸佛自證心體也。下疏一未
六丁
云。衆生自
心實相即是菩提。有佛無佛常自嚴淨
七丁云。若瑜伽行人正觀三法三道也實相。即
是見心實相。心實相者即是無相菩提。亦名
一切智智 出過一切者。謂心實相者不
生不滅心體故。出過生滅等一切戲論垢也。
所云虚空無垢大菩提心也。第一云。虚空無
垢執金剛者。即是菩提心體離一切執諍戲
論如淨虚空無有障翳。無垢無染亦無分
別 内證所行者。即心實相是諸佛内證。亦
即諸佛所行之道。故云内證所行。此行梵云
娜耶。十二十六云。此行從心而生。心爲照
明。能見如來之道。行即道也。道者即是行及
果報也。此心是蓮華三昧之因。是云所行之
道。此心顯現云蓮華三昧之果。是云果報。
因果體一。不出此心也 得深信力者。於
諸行道生決定心。即發菩提心也。此信梵
zaladdha。如上引第三卷疏 又第三二十四
云。以此深心淨信。離疑惑故。漸得法驗現
前。復由法驗現前故。信解轉増不可俎壞
今深信力者。初地諦信也。智度第十九三十
云。菩薩是五根増長能破煩惱度衆生。
得無生忍。是名五力。復次天魔外道不能
俎壞。是名爲力大乘入道章上未十五云。五
力者。不可屈伏故名爲力。即前五根據不
可屈。轉立力名。故瑜伽云。誰不能屈。答
此清淨信若天若魔乃至諸煩惱纒亦不能
屈。故名難伏。體即五根。更無別也抄設
問答云。直起本覺菩提即名爲因。又稱深
云云此解恐不可。何者能證所其體雖
一。不義無異。所證是實相般若。能證是觀
照般若。此二即體相。體是眞如。相即眞如智。
是名爲二種般若。下疏云。以心實相智。覺
心之實相。境智皆是般若波羅蜜又内證
所行者。是本覺即h@rta心也。得深信力者。是
始覺。即cita心也。如次實相觀照二種般若。
是此二名唯是一心。於無能所中而立能
所。故云心自證心。即示無能所之能所也。
是以言發心則取cita心。故發菩提心眞言
質中有一分淨性是本覺h@rta心也。又云。
初以阿字發起本心中分明是始覺cita
也。又華嚴大疏五十七二十丁云。前初地中明
心。梵云質多。即慮知心。對身口故應知
得深信力。即是cita發心也・ 薩婆若心者。
即一切智智菩提心也。智度七十三二十四云。
薩婆若有種種名字。或説一切智。或説一
切種智。或説無上道。或説無量諸佛法。或
説菩提。皆是薩婆若名字。此中説薩婆若。
當知。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已得信
力故云堅固不動也。菩提心論云。纔生如
是心即入初地。心樂不可動。譬如大山
第九二十七云。不動者。即眞淨菩提之心。
薩婆若者。謂所求菩提。即h@rta自性清淨心
也。心智謂能求cita心。所謂一向志求一切
智智也。此心堅固不爲異道所動。故云堅
固不動。是以初地名爲不動地。華嚴三十
四明初地云。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
歡喜地。以不動相應故。大疏釋云。住歡喜
地者。是初住地義。以不動相應故者。釋成
住義。一證眞理。不復失故。二乘異道不能
動故又下疏。釋除蓋障三昧中云。雖無量
天魔皆悉化作佛身各説相似般若。終不
能動其少分疑網之心。亦即此義也。薩婆
若者。sa字爲體文殊問云。sa娑字現證一切
智聲第十云。婆是不動義。又娑是堅義。
又娑羅樹喩菩提心。娑羅此云堅固也 離
業受生者。依業受生故。云業受。上一本二
十一
云。縁業生者謂爲有情癡愛因縁。造身口意
種種虚妄不清淨業。乘如是業生六趣身。
増長輪迴備受諸苦具如追記辨之 
成就眞性生者即佛樹牙生也。佛樹者娑羅
樹王。以喩菩提心也。又上疏云。今修平等
三業清淨惠門。一切蘊阿頼耶業壽種子皆
悉焚滅。乃至虚空無垢大菩提心。一切如來
平等種子。從悲藏中生法性牙。乃至莖葉
花果遍滿諸法界。成萬徳開敷菩提樹王
愚按。業受生者分段身。眞性生者變易身。第
十六十二釋以字燒字義畢云。既得如是
遍照無垢身。壽命還治悉皆無垢也。意生之
身兩本復爲欲令堅固如是意生之身故。
更有方便。猶置十二字復得十二縁。謂十
二支句也。第十一二十明六根淨義云乃至
以身心清淨故即得隨生。意生之身隨念
而生也。隨生爲因念誦爲淨。便獲隨生身
心清淨也 萬行功徳者。正釋因義。謂擧能
依萬行以顯所依因。此心是萬行依。名爲
因也。萬行功徳依菩提心而増長故。増長
是根義。依即因義也。功徳者十力無畏等無
量佛法也。下疏一末
十八
云。以如是正見猶若
金剛。即是最上堅信解力。依此進修如實巧
度故。得諸佛力無畏解脱三昧。及餘無量佛
法皆悉成就也
此菩提心下。明果還爲因義也 此菩提心
者。即指初地淨菩提心也。下疏此心極無心
望前二劫猶如蓮華盛敷。若望後二心即
是復成種望生死中等者。抄云。地前三劫
分齊悉是生死善根所攝云云此依宗家住心
立教義。而解疏文。此解不爾。如前引諸文。
佛樹牙生者。第三劫菩薩得變易身義也。對
此第三劫已還尚是分段身故。云生死中等
也。望前三劫。猶如蓮華盛敷即是也。第三劫
是初地故第二劫爲地前。第三劫爲地
云佛花法花非是疏意也。覩佛法前相
者。抄云云愚按。仁王青龍疏第六云。凡
欲登地先瑞相者。如金光明第四云。佛告
師子相無礙光焔菩薩言。善男子初地菩薩
是相先現。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種種寶
藏。無不盈滿。菩薩悉見。此與大寶積第一
百一十五卷中十地文同。即先相矣此中
意明初地因句爲果所以。謂此是因句然爲
果者。以已覩佛法前相故
譬如下示覩前相也。涅槃第七二十二云。善
男子如貪女人舍内多有眞金之藏。家人大
小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乃至
其家堀出眞金之藏。女人見已心生歡喜奇
特想。宗仰是人。善男子。衆生佛性亦復如
是。一切衆生不能得見。如彼寶藏貪女不
乃至善方便者。即是如來。貪女人者即是
一切無量衆生。眞金藏者即是佛性今有
無盡寶藏者。喩一切智智菩提心。漸覩無
量寶藏者。即是心自證心。開發金剛寶藏
之前相也 宅中者阿頼耶室宅也。第十六
二十四云。藏者梵云阿頼耶。此翻爲藏。或云
宮室舍宅之義。如世間舍宅一切衆生各隨已
分安住其中。既有此窟宅。即有善惡含藏。
不能自出。如來已離如是阿頼耶窟宅。故
云無藏性也 自勒修方便者。是地前行。
依此修行見前相。故上疏釋次第此生滿
足句云。謂初發心地前欲入菩薩位。故於此
眞言法要。方便修行得至初地。又下經所
謂供養行修行。從是初發心是也 周給一
國者。法花譬喩品云。以我此物周給一國。
猶尚不匱第七。釋到於修行地授不思議
果中亦引此文。驗知是初地果相也 彼人
聞已等者。明聞善知識示喩已。諦信修行
也。即所謂zara@na深信也。聞已者。聞惠十
住也。即生諦信者。思惠十行也。乃至施功
不已者。修惠十向也。此三十心總名資糧
位。亦名順解脱分也 漸見前相者。煗頂忍
世第一法總名四加行位。亦名順決擇分。入
道章上本十六云。一煗此位菩薩初見道火前
相。故名爲煗。然見道體。能斷煩惱。如火
燒薪。故喩於火。煗位菩薩未得火體。而
得火相。故名煗
爾時下正明見道也。第十五二十四云。已得
安住如是法體實智惠中。疑怪永除。猶如
須彌山王無有動搖乃至齊此以名爲見諦
也。堪能發起等者。明依離疑惑心住諦理
故。堪能發起殊勝加行簡地前行。故云
殊勝。殊勝加行即根句也。是明初地已上信
解中行。上疏十七次上所引
次文也
爾時以無所住
進心不息。爲滿第二地故乃至復依眞言
法要方便修行。得入五地。如是次第。乃至
滿足十地。唯以一行一道而成正覺是也」
故菩提心下總結也。意明。離疑心故。知菩
提心即自淨信心義也。抄云云愚按。此信梵
zaraddh@a。反疑爲信。此經宗明義疑即無
見于第
五卷
信即心之本性。此心從本以來。離
無明癡暗本性清淨。故云菩提心即白淨信
心義。此經宗五根配五佛。與常途義不同。
信配白色。淨法界色。第六云。潔白是毘盧遮
那淨法界色。則一切衆生本源。故最爲初。又
云。白是越百六十心垢義。此名信色。又
第四明五執中云。土曜持中胎藏。又云。
如是五執即特五色蘇多羅。土曜爲信云云
信爲中胎毘盧遮那。是明心本性自性清淨
義也。又上疏一本
十五
云。無上菩提出過一切
臆度戲論種種過失。是一向純善白淨微妙。
不可譬類之義。即是衆生本性不思議心
衆生本性者即一切智智a字法界體。故
云不思議也。又下疏云。獲除蓋障三昧時。
心之本性即是尸羅。非造作法尸羅是清
涼義。與zaraddh@a字體同也。心之本性者大空
妙惠。即中胎法界體性也。溜州最勝疏四本十
云。又信根即菩薩體。七最勝中依止最勝。
即攝慈悲問一向志求一切智智爲發菩
提心。今亦云信義。云何異耶。答一向志求
者。樂欲上也。樂欲上得佛果下度衆生。希
望之心爲發菩提心之行相。信爲欲依。依
信而起樂欲。故今云信爲體。義不相違
也。問信爲體者。爲能證菩提心耶。爲所證
耶。答實是能所體一無異。然義辨之。信屬
能證。所證菩提一相平等離信疑相故。今
於此諦理生決定信判云菩提心。即白淨
信心義也。第十二云。次決定心歡喜説名内
心處者注此心梵云只多。是慮知心也。能證。
又次干栗太者。是處中心也。所證
如二
乘入道亦先須得決定心。此決定心即三昧
也。猶得決定心故心得悦樂。即是内心自
證現法之樂也。猶有此定故即生實知見。
然三乘有定。深淺不同。今此中意明。若能證
cita此心處心中之心注此即
訶栗太
即是如來大決
定心注謂
三昧
猶有此定故得入阿字門。入阿
字門故即能了知眞言行之與果也決定
心即三昧者。即是決定信心是能證也
釋論下引證也。論第一十九云。問曰。諸佛何
以故初稱如是語。答曰。佛法大海信爲能
入。智爲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若人心中
有信清淨。是人能入佛法。若無信是人不
能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
是事如是云云解云。佛法大海者。薩婆若海。
此中有無量珍寶。論次文所謂根力覺道無
量佛法也。能入者。信離疑怪。無障礙菩提
心。故爲能入。入謂證入也。華嚴大疏四十八
八右云。安住即是入義也智度七十四七丁
云。安住深入通達心通達位即見道。初入
薩婆若海。即見道也。智爲能度者。智能斷煩
惱故。度煩惱愛河而流入薩婆海也 如
梵天王等者。論云。梵天王白佛。大徳世界中
智有上中下。善耎眞心者易可得度。是人
若不聞法者退墮諸惡難中。譬如水中蓮
華有生有熟。有水中未出者。若不得日
光則不開佛亦如是。佛以大慈悲憐愍衆
生故。爲説法。佛念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
佛法皆度衆生爲説法。我亦應爾。如是
思惟竟。受梵天王等諸天請。説法。以偈答
曰。我今開甘露味門。若有信者得歡喜。
於諸人中説妙法。非惱他故而爲説。佛此
偈中不説布施人得歡喜。亦不説多聞持
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惠人得歡喜。獨説信人。
佛意如是。法第一甚深微妙。無量無數不可
思議不動不倚不著無所得法。非一切智人
則不能解。是故佛法中信力爲初。信力能
入。非布施持戒等能初入佛法解云。甘露
味門以喩般若。般若者一切智智。第十三
十九云。甘露者一切智智別名 若有生信等
者。即信爲能入入初歡喜地。故云得歡喜
也 我第一等者。明所信境。即上所謂佛法
大海。從我觀之。則中胎蓮花藏。故此中九
義明之。即是八葉九尊也。我第一者論云
法第一。今改云我第一。我即内心大我。毘盧
遮那本地身入中A+uH字義也。第十六二十三云。
如來住彼法界第一乃至此第一是第一法界
身。乃至此第一者義謂。當云性也解云。第
一者謂第一義諦也。性即法界體性也 甚
深法者。法花云。諸佛智惠甚深無量第十
二十云。如是無相即是如來甚深境界。唯
佛與佛乃能知之。故言是佛境界解云。無
相菩提即a字本不生理。謂之甚深法。又華
嚴大疏十九下六七云。甚深者即中道義
道即a字本不生義。是東方寶幢佛三昧也
 微妙者第二@a字。是南方行門。定惠等運。
故云微妙。第六云。黄謂一念相應時。定惠均
第七覺開敷。是名念色定惠均等是平等
法智。開敷花王三昧也 無量無數者。西方
無量壽義。所云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等義也
 不可思議者。北方天鼓音義也。第四二十一
乃至本名當云鼓音如來。如天鼓都無形
相亦無住處而能演説法音警悟衆生
都無形相而能演法音者。即不思議義也。
不動者。第九云。不動者眞淨菩提心是東
南普賢也。第二十二十六云。普賢者是菩提心
也。若無此妙因。終不能至無上菩提
倚者。謂無所依倚。即西南文殊無相妙惠。
第二十云。以此第一義空之妙惠。淨彼遍一
切處淨菩提心。平等惠利刃斷無始無明根
第一義空即無倚義也 不著者sa字義。即
東北觀音也。無所得者西北彌勒尊也。謂無
縁大慈即無所得義也 非一切智人等者。
上我第一等者。佛自證境界。故唯佛與佛乃
能知之。證此境者名爲一切智人。非是因
智所解。故云非由惠等而能入等也
享保八年歳在癸卯夏五月二十有六日沙門
曇寂元文二年星宿丁巳春三月初六日重正
治閣筆寶暦七年乙丑秋九月初二日京都延
命院善住阿闍梨以御眞書寫之 順


大日經疏私記第十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
爲令如是等者。已上釋因句畢。自下釋根
句。是初明文生起也。如是淨信心者。指前
因句也。堅牢増長者正明根義也。謂前菩
提心芽漸生根也。有人云。根者執持引生
云云辨云。引生是種子義。而非根義也。仁
王陀羅尼釋云。言種子者有其二義。一者
引生義。二攝持義。且如十字合成一句。以
初一字而爲種子。下之九字所有觀智依初
引生云云應知。引生是種子功能也。根是能
執持義等者。根有二義。一堅牢義。二増長
義。是述釋堅牢義。故云能執持也
猶如樹根下。擧喩明能執持義。兼示増長
義。執持相續莖葉花果即是増長義也。按
根梵語且有二種。一因姪唎焔idhtryi@m二十三根
之根也
具如倶舍光記第三二丁約界縁廣釋。二拇
bala樹根之
根也
見梵語雜名等。今此中恐是後
義。故上云如世間種子藉四大衆縁故得
生根。驗知樹根義也。根即力義故。能執持
莖葉花果。使不傾拔也
梵音下釋大悲義。ka字有慈悲義。有苦義。
涅槃曰。迦字者於諸衆生起大悲悲。生於
子想作妙善義。又文殊問曰。迦字入業異
熟聲 異熟即苦果也。能拔之悲所拔之
苦其體是一。即同體大悲也。故知。ka是體
也。以ru@naka成大悲拔苦義也。十一面
ka字爲種。此尊軌中殊明餘病苦。是此
尊大悲拔苦之三昧。以ka字爲體也。十四
本作迦是芸。義釋云。如芸除草穢。尤好矣。
今疏恐寫誤也 慈如廣植等者。慈有長養
義。如大慈生菩薩眞言及第九卷所釋花鬘
眞言釋。芸除者。韻會耘于分切。耘除苗間
穢也。通作芸。孟子不芸苗者也。此中悲
等者。ka字有慈悲兩義。如上引涅槃。按悲
是除蓋障三昧也。藏品云。入悲力三昧眞言
説。第十五丁釋云。法性之悲以自在力能除
一切衆生蓋障即秡苦義也。慈者彌勒尊
三昧也。藏品云。住於普遍大慈發生三昧自
心説。第十四丁云。普謂平等。遍滿一切法界
也。稱於法界而生大慈。能遍與一切衆生
正法之樂。是彼所入門也。又除蓋障眷屬有
大慈生菩薩與彌勒大慈發
生三昧義同也
第九卷花眞言釋云。
摩訶妹咀&MT01414;也是大慈義。毘庚娜譬帝是生
義乃至今自證知心實相故。從慈悲藏中
八葉鬚蘂次第開敷。故曰從大慈生也
力者正是根義。大慈發生者長養義。故彌勒
尊眞言釋中。亦云彌勒行。行即大慈長養義。
今此中云悲即兼明大慈者。悲是根義。能
執持爲用。慈即長養爲用。是即明兼存菩
提心長育義也。又除蓋障以大慈生爲眷
屬者。亦是悲兼慈也。抄云。慈悲二法望菩
提心爲慈因悲縁等云云此解不爾。慈・悲皆
縁而非因。云何知者。第二十卷云。次西北彌
勒即是大慈大悲但是第二句中之義也
何慈爲因耶。又有人云。大慈三昧以説法
爲用。是爲菩提心之親因也此解甚不可。
依上疏釋四菩薩中云。次彌勒慈明文殊
説法。説法是文殊大智三昧也。文明可見 
且如行者下。明大悲爲根行相也。抄云。此
中有二段云云今不所也。今此下明由初地
已上信解行故。菩提心生根也。隨行者下。
明第二地已去次第増長相。具如下辨 修
供養等者。問。何故云大悲萬行。答。凡菩薩
所有所作皆大悲爲體。自證化他一切事業。
皆爲衆生。與二乘自利異故。云大悲萬
行。萬行從大悲而起故。又慈悲是内心。行
即外用。慈悲爲萬行之本也。華嚴大疏三十
四中云。謂慈悲願力爲起行本。故名爲因
karu@na有精進義。第十十六云迦羅是増進
義。精進即悲義。故具縁品云精進觀世音。上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