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 (No. 2219_ 曇寂撰 ) in Vol. 60

[First] [] []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219[cf. No.1796]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第一

  沙門曇寂集記
沙門道空添刪治正
談一經宗體有其三。一以a字爲宗。疏一
部始終。皆以此意也。二以四阿五字門
爲宗。故疏第十一十三云。阿上引暗惡。此
四字是此一部經中正宗體也。一切祕藏皆
從此生。即是毘盧遮那心也五字者是一
切智門五字。又大悲五字亦是菩提實義故。
三以三句爲宗。故疏第一三十
云。佛已開示
淨菩提心。略明三句大宗竟。即統論一部
始終。無量方便皆爲令諸菩薩。菩提心清淨
知識其心。如此經者。當知一切修多羅意
皆同在此。如釋迦如來所説法者。當知十
方三世一切如來。種種因縁隨宜演説法。
無非爲此三句法門。究竟同歸本無異轍。
故云我説諸法如是。乃至知識其心也
第二十十三云。前云三句義。謂菩提心爲種
子即因也。大悲爲根。方便爲究竟。從首
至終皆明此三事。演密第一云。毘盧遮
那告金剛手言。菩提爲因。大悲爲根。方
便爲究竟。此經七卷。三十一品。從始迨終。
皆是顯此三句之義。當知即是阿阿暗惡四
字義也 四阿是阿字也。雖加引點空點等
其本體是阿字故。五字門亦復一阿字爲本。
是故一阿四a。五字三句其實是同。故言
毘盧遮那。以一a字爲種子也。今此經大
分爲三。初一品是菩提心因句也。具縁品
已下明大悲爲根及方便爲究竟句。故
疏釋此品畢云。已説淨菩提心諸心相竟。
從此以下明進修方便根句及悉地果生也
究竟
沙門一行等 具如古抄解。
入眞言門等 品題。至下疏釋中當解之
耳。
大毘盧遮那等 初大毘盧遮那等者牒。次
梵音下釋二。初正釋二。初標名義。二然世
間日下釋簡。二復次釋二。初長物成務義。二
光無生滅義。演密科未穩。眞言問答非科
判此疏也。除暗遍明者。非蒙長物成務及
光無生滅義。此中三釋。如次配金蓮佛三
部。是逆次第也。除暗者金部。長物者蓮部。
不増不滅者佛部也。又初二釋。言如來者
依説如來品及第一疏明如來下。如來者本
地法身。憶悲願位名也。第三釋言佛心。佛
者説如來品。及下疏明佛陀中意。正等現
覺稱佛。故是還同本覺自證智也。又是如次
用相體
毘盧遮那者。法身也。此法身具理智故云
實相智惠日。佛坐道場如法相契達此理
智言成佛。云自受用身也。故疏第六云。心
之實相即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佛坐道場
如法相解時。種種不如實見悉滅無餘。是
故薩婆若惠與虚空等也初法身位與常
途理法身有少異。如第二十卷抄記中云。
法身而有自在神變加持義也。法身位既有
自在神變加持。豈無實相智惠耶。
日之別名者。總釋毘盧遮那名。意云。日之本
名云阿地多耶。亦名毘盧遮那。故云別名。
別名即異名也。故第十十七云。日天子眞言阿
本不
生也
與也多耶二合日也以初阿字爲種
子。即本不生義。自通達此理而授與人。即
是常利益衆生義。猶如彼日也。世人謂日
爲常利益衆生者
除暗遍明者。花嚴音第一云。毘盧遮那按梵
本。毘字應音云無廢切。此云種種也。盧
遮那云光明照希麟續音義第四云。毘
盧遮那梵語訛也。應云吠嚕太曩。舊譯云光
明遍照。新翻爲大日如來。云如大日輪無
幽不燭也vairucana光明照。
出演密
vaiviki
rata除棄。出
疏十三。
vivai但是本末異耳。rokara
暗。千字
ro本體ra也。又ro星宿種子。是光義。
梵語法必具相反義。如a有有無義。又ro
ka世義。是有暗義。又星云naraka出千
字文
ca
遍。vasaca千文又智度及花嚴云。稱左字
時入普輪斷差別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
無諸行故na明。avana明。唐梵
文字
梵語法必
具相反義者。疏第七云。阿闍梨曰。若佛
菩薩所説。則於一字之中具無量義。且略
言之。阿字自有三義。謂不生義。空義。有義。
又如羅字亦有三義。一者塵義。二者以入
阿字門故。即是無塵義。又有波羅蜜義。以
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初不生當知亦具
三點。三點即攝一切法。如阿字羅字者。餘
諸字義皆然略抄又且如vasana。以是證va
有普遍義者。疏第七又云。又一切語言中。
帶阿聲者。皆阿字門所攝。若帶羅聲者。皆
羅字門所攝。餘字亦爾。與大論語等字等中
釋義亦同然據智論四十八。字等語等中。
其能攝字。或在首。或在中尾。且如a字初
不生。阿提阿耨波陀。ra字離垢羅闍在其首。
如車無所去。伽車提秦云去。蹉無慳。末蹉
羅。秦云慳在其中。如婆一切法娑婆秦云
一切。他法義阿利他秦云義在其末。然或二
字或三字等。皆以有其義者。爲界縁成字
也。又vairo除棄也。vilamyazva離言説疏九vi
kira@mta除棄故。cana闇也。candra月名也。有照
明義。相反義故。應有闇義。又ca者死義
月天
子下。
生死義也。云生死長夜。又vair@a遍義
rvasa遍。唐梵
文字
sa@mvata普周唐梵
文字
毘摩遍空。花
嚴音義。
又四十二字門云。稱嚩字時入普遍主安住
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言語道斷故。cana
明義。月名candra。有明義。又花嚴音義。r@aca
na云光明照。又anitya日也。cak@su眼也。又
或翻cana云眼毘盧遮那
云廣眼
倶舍光記二四八云。觀
照爲見。可謂眼根。雖慧亦名觀照。此中
且以眼名觀照也
然世間下。法喩相對明其優劣。簡除暗遍明
義。此下明世日非如實遍明也
方分等者。演密云。方謂方所。分謂分限。謂
有内外晝夜等方所分限故今解方所之
分限也。照外非内等。是方所也分限也。下
晝夜釋別以又字釋起故。非是分限義。方
所東西等。但應約眼前現量山岳等東西等
解之。不應約須彌四方也。又下文云晝夜
之別。此別之言分限義者非也
若照其外等者。明非如實遍明
不能及内者。明非如實除暗。一邊及晝夜。
亦有此二意。當例知第十六十九云。所
毘盧遮那者日也。如世間之日能除一切暗
法身
斷徳
而生長一切萬物。成一切衆生事
解脱
恩徳
今法身如來亦復如是。故以爲喩也。
然世間之日。則有方分。則有照外則不能
照内。明在一邊即不及一邊。唯能照於晝
日。而光不及夜。今如來日則不如是。遍
照内外大義無有方分多義晝夜之別勝義
圓明常住。一切衆生善得此日出時。則能生
長一切如來善根。行如來事。世間之日不可
爲喩。但得其少分故。加以摩訶之名也」
如來智惠下。對世相似明如實除暗遍明

如來智惠者。平等大惠之日。即實相智身也。
十二云。復次如世蓮花漸漸増長。若不蒙
日月光明及時節等。即不能繋榮。菩薩亦
爾。雖有祕密菩提心如來切能。實相之藏。
若不蒙諸佛平等大惠烈日光。則不開敷
十四十一云。行者若能如是了知字輪之義
者。則能以此常明而照世間。常住之明即
是大日如來之體同彼毘盧遮那。而轉法輪
也。此中常明是大惠日也。此日即是菩提之
心。阿字之體。無生無作無有變易。非由造
作。如是常住實相之惠故。名常明也第四
云。日喩本淨菩提心。即是毘盧遮那自體
上引日天眞言釋。日之
種子是阿字。可併思耳
如來智惠者。即是一
切智智。故疏一十八云。如來應供正遍知。得
一切智智。乃至如是智惠以何爲因。云何
爲根。云何爲空竟者。如來自證之智。設以
神力加持亦不可示人。前云奮迅示現無
盡莊嚴者。皆外用之迹耳。智者見其條末。
則喩其宗本。乃至執金剛手。因衆會疑心。
而問佛言。云何如來應供正遍智。得一切智
智。又云。梵云薩婆若那。即是一切智智。釋論
云。薩婆若多者即一切智。一切謂名色等無
量法門各攝一切法。如是無量三四五六等。
乃至阿僧祇法門。攝一切法。是一切法中一
相異相。漏相非漏相。作相非相等。一切法各
各相。各各力。各各因縁。各各果報。各各性。
各各得。各各失。一切智慧力故。一切世一切
種盡遍知解。是名薩婆若。今謂一切智智。
即是智中之智也。非但以一切種遍知一
切法。亦知是法究竟實際常不壞相。不増不
減。猶如金剛。如是自證之境。説者無言。觀
者無見。不同手中菴摩羅果可轉授他人
也。若以言語授人者。釋迦菩薩蒙定光授
決之時。即應成佛。何故具修方便。要待無
師自覺。方名佛耶。又如目覩世人爲力杖
所傷。雖復信其受苦無可疑惑。然種種
令説終不證知。若自觸受乃得明了耳。問
云。云何令我等逮得如是自覺之慧。云
何得此慧已。能爲無量衆生廣演分布。隨
種種趣種種性欲種種方便道。宣説一切智
智。所謂安立無量乘。示現無量身。各各同
彼言音住彼威儀。而此一切智道猶同一味。
所謂如來解脱味。此妙方便復云何而得也。
乃至如是。或現佛身説種種乘乃至現非人
身説種種乘。隨類形聲悉是眞言密印。或
久或近。無非毒鼓因縁。故經云。皆同一味。
所謂如來解脱味也。所以然者。一切衆生
色心實相。從本以來常是毘盧遮那平等智
身。非是得菩提時強空諸法使成法界
也。佛從平等心地開發無盡莊嚴藏大漫荼
羅已。還開發衆生平等心地無盡莊嚴藏大
漫荼羅。妙感妙應皆不出阿字門。當知感
應因縁所生方便。亦復不出阿字門。譬如
大海中波濤相激迭爲能所。然亦皆同一味。
所謂鹹味也。復次執金剛。承佛神力。爲欲
發起大悲胎藏祕密方便故。復説五種譬
喩。所謂虚空地水火風也。初句云。譬如虚
空界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如是
一切智智。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
乃至此中相況有三義。一者虚空畢竟淨
故。二無邊際故。三無分別故。一切智心性亦
如是故。以世間易解空譬難解空也此下地
水火風
中。經云。如是一切智智天人阿修羅依。疏云。一切智地
亦復如是。云云。又經云。如是一切智智。燒一切無智
薪無厭足。疏云。如來智火亦復如
是。云云。等皆云一切智智五大也。
又云。復次執金
剛手。説此五喩。即是發起下文五字門義
也。阿字門爲地。嚩字門爲水。囉字門爲火。
訶字門爲風。佉字門爲空。又如世間種子。
地水火風爲縁。虚空不礙。然復得生。隨
闕一縁終不増長。一切智性如來種子亦復
如是。即用一切智門五義。自爲衆縁能至
菩提常住妙果。所謂不可思議不生不滅之
因縁也乃至如是智惠。以何爲因。云何爲
根。云何爲究竟耶以上
故知。所成一切智
智是五大五字也。能成衆縁亦五大五字也。
此一切智智者。如來自證之智也。如來自證
之智者。即今此所云如來智惠日光也。故毘
盧遮那者。如來實相惠。即五大五字也。又毘
盧遮那者。即百光王a@m字也。十三云。日天子
眞言adityaya。以初阿字爲種子。故a
也。遍一切處者。空點也。如處處疏釋。故上
點大也。經而字諸品意。皆以a@m字爲大日尊
眞言導師。又a@m字是遍一切處義。如疏處處
釋。又疏十三十四法螺眞言之。薩婆多遍一
切也
暗。此是眞言之心。一切法本來不生。上又
有點。即是大空遍一切處也。此大寂涅槃
之體性。萬法寂然遍一切處也此眞言云
薩嚩多暗。薩嚩哆者一切方所義。暗者遍一
切處義。此眞言義。與今中意同。此法螺眞
言即百光王義。法螺私記別有之應閲。又第
十一四阿眞言。即其義也。彼眞言初一句。
歸命一切如來也。次句種種門義。謂示現種
種妙智業巧度門也。次云薩嚩哆即遍一切
處等義也。次説四字。謂a@aa@ma@h也。疏云。
明佛心中分四處也。下經疏意。五字中後
四字轉釋阿字。即阿字中義。今a@m字是略
一字也。五大文是廣五字也。又百字
即五字門之廣也。a@m字即諸字主也。又a@m
字或稱百字。見下疏
智惠日光等者。即除暗義。日光出時暗冥自
除。即此義也。既云智惠日光則破煩惱自
遍一切處下。即遍照義。可見
遍一切處等者。此二句又毘盧遮那梵言中
義 遍者毘字義。如前引花嚴音義。一切又
毘字義。四十二字門云。婆一切法。娑娑秦云
一切。處又毘字義。鉢羅吠奢處也。故云遍
一切處言毘字也。作大照明者。如前引花
嚴音義。光明照盧遮那義也。又遍一切處者
大空義。即實相智。是暗字。毘盧遮那義也。
十九二十
云。今此中云處空。即是不可得空。
即是大空。空亦復空。但有名字而實體即
不空。離空與不空之相也十八二十
云。此
是暗字一切眞言之心。於一切眞言最爲上
首。當知此即不空教眞言也。不空者隨一切
衆生有所見聞觸知。無空過者皆必定於
無上菩提。故名不空也十三十四釋法螺
印云。薩嚩哆遍一
切也
暗此是眞言之心。一切法本
來不生。上有點即是大空遍一切處也。同
云。又是五空點字即是遍一切處義。第九
三十云。此阿是金剛不動義。加一點是遍一
切處義二十
云。心之實相即是毘盧遮那
遍一切處。佛坐道場如法相解時。種種不
如實見悉滅無餘。是故薩婆若慧。與虚空等
也。十三二十云。薩嚩二合他遍也。謂遍一切
晝夜一切處内外一切方所一文
按。sasama
ya時也。又智度云。娑諸法時不可得故。諸
法時未轉故是晝
夜義。
rvavasini居也。大
佛頂。
vi@sya
唐梵文字。又十二處
之處云鉢羅吠奢
是一切處義。taty@a@m方也
唐梵
文字
是一切方所也。無有内外者。述遍照
義。然此中以内心大我爲毘盧遮那義也。
故下疏釋如來應正等覺非青非黄文云。
約眞我明心實相。此宗辨義。即以心爲
如來應正等覺。所謂内心之大我也今文
云無有内外者。心不在内外十二處也。下
經云。心不在内不在外。及兩中間心不可
次無方所者。又文云。心非欲界同性。非
色界同性。非無色界同性次畫夜者。又
文云。越三時如來之日加持故等。疏云。此説
法時分復當云何。故結集者云。爾時住於佛
日而演説法者也。如世間時分。則有過去
未來現在長短劫量種種不同。且約日行四
天下。一周晝夜各有初中後分乃至三十時
等刹那不住代謝相推。以淨眼視之。三際
之相了不可得。無終無始亦無去來。即此實
相之日圓明常住湛若虚空。無有時分修短
之異。然以佛神力故令瑜伽行者於無量
劫謂如食頃。或演食頃以爲無量劫。延促
自在。咸適衆機無定相可得。故云如來日
又此三者即外道所言時方我也。内外
者計心在内外等。是内外我也。今非此我
而有大我。次方所者是方也。今非外計方。
而有無方之方。所謂四方四隅等。晝夜者時
也。今非外計時。而有無時之時。所謂三時
三日等。但依勝論實句九。地水火風空時方
我意也。今此中如來智惠日光者。即一切智
智。一切智智者。五大也。故此句中有五大。
即不如是者。明眞妙五大。不如實句中地
等五也。次内外。我者方所方也。晝夜時也。
其意者。依十句論言。若是覺樂苦等九徳。
和合因縁能起智相名我。若是覺樂苦等九
徳。不和合因縁。能起智相名意故意且
屬内外我。或可在如來智惠句中。
又無有内外者大義。方所者多義。晝夜者勝
義。具此三義故。云加以大名云摩訶也」
復次下。第二明長物成務義。可見。此中引
證解文。廣如諸抄
日行ca
變義
 閻浮提tna三十
也。唐梵
提洲也。具云提鞞
na第七轉ne也 一切sarva一切。又vi種種義
毘婆沙翻種種説
卉木叢林p@rk@sa樹也。
lara通同。
已上canavairo次第作釋
 隨cana有隨義。
anupa。千文
 其性分cana言有含其
性分義者。應考
各得vairo言。有含
各得義者。應考
 増長毘留勒刃
翻増長
 世間
或恐。cana中義。
tna世也。唐梵
 衆vi
種義
 務karalaya
務千文
 因agra
ya
之。或恐依千
文。cana中義。
 得成或恐rvaro中義。ta
va得。疏八吉慶讃。
 bhavi
疏五阿利
沙偈中
 第二釋義中。合法下。及第三釋中。
梵語重應考
遍照法界者。十二云。遍照佛刹者。以此惠
光普照無量法界一切有縁應度者。無不
普現其前以所喜見之身。稱機説法咸
得入如是阿字之門也。諸佛刹即無餘世界
私謂。此世界者即是淨心之土。
常無毀壞。金剛之國土也。文
注中淨心之土
者。第十六所明。入祕密曼荼羅品中。大悲胎
藏曼荼羅莊嚴大會微妙之法是也。十六二十
云。以於行者自心之中。而具佛惠大海。十
方通同。爲一佛土。唯自明了他所不見故。
名祕密曼荼羅也淨心之土者。十六二十
云。超身語意心地得至淨心地。獲悦意
殊勝果。超染汚心地得至淨心果地也。身
地登昇者。如一切世人未得身口意三
平等故。不能入此心地法門。如來悉離三
業衆過。得三平等。至於一切諸佛地。謂得
淨菩提心毘盧遮那如來悦心地十二三云。悦
意是當心作
之。此
祕語也
故於一切中尊也。復次一切衆生同
有此性。如來祕藏具足無缺。而不能自信。
不自了知耳。唯如來明了自證。而爲一切
普皆覺之。亦令同得此。故名一切衆生中
尊也金剛國土者。又十六二十
明祕密曼
荼羅地云。瑜伽座者即是所持眞言之字。以
加持之。取彼所持眞言最初之字。即是眞言
心也。其字當去點等但取本體。即是阿字。
阿字是金剛地也文 乃至廣釋金剛心地。往
見。此即是壽量品中。常住靈鷲山。及餘所住
處。衆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
者。此土也是常無毀壞也。又涅槃如來性品
云。佛性眞我。譬如金剛不可毀壞又諸
百字品中廣明遍照法界。開無量機也。此法
界者。是事法界。即無量世界也。故上所引
十二中。標佛刹。而釋中云無量法界。云諸
佛刹者。即無餘世界也。又謂理法界。第九
十七云。諸法自體名爲毘富羅法界。諸佛實
相。眞言實相。衆生實相。皆是毘富羅法界。
以此更相加持故。名爲法界加持若依此
者。法界者所謂衆生實相也
亦能者。此亦字不可訓又。能字又非善義。
此二字相連訓仍。是二字聯綿即辭。亦
字訓即者。往往有之。人不知之。應出
證。今偶不憶。他後當出之。且如仍字。訓
即。人善知之。然義釋序云。奉詔與翻譯。仍
爲筆授。演密一三十
云。仍者復也。然則仍既
訓復。亦亦應訓即也。能乃也。乃仍也。且如
乃能。是二字聯綿乃也
無量衆生者。十二十三云。衆生者謂彼以無
明故。乘業而生。即受四生之報。以乘業
而生。故名衆生也倶舍寶疏第一三十
云。
衆生者即有情異名。梵名薩埵。此名有情。
梵名社伽上聲jaka。此名衆生。即與有情體
一名異云云ja字。伽ka字。故云乘業
而生也。然此中喩法合者。如來日光合日。
遍照法界者合行閻浮提。亦能者訓即仍。平
等開發等者。合一切卉木叢林等乃至世間
出世間已下。合世間衆務因之得成。無量
衆生者。依第十五中。遙見曼荼羅已下十種
人淺深重重機云無量
種種善根者。即十種人重重機根云種種。善
根者。五根及三善根等也。第五云。復次五
色綖者。即是如來五智。亦是信進念定惠五
法。以此五法貫攝一切教門。是故名爲修
多羅。古譯謂之綖經也。若見諦阿闍梨。能
以如來五智加持弟子菩提心中五種善根。
貫攝萬行繋持瑜伽之臂。使經歴生死常
不失壞。若能如是攝取弟子乃名善作金
剛結也大乘入道章第二云。五根者増長
之義是根義也。由五能生諸善根故知。五
根者本有五智五大之徳。即是菩提心。爲諸
善根本故云善根。此五根乃至地上故云
種種。三善根者。十三十四云。如來信解謂是
何法。謂無貪等善根也華嚴大疏三十四
云。經言出世善根者。即無貪等信解者。
正在初地已上。無貪者初地成就檀波羅蜜。
等者餘無瞋等善根也。故知。此三善根亦通
地前地上。又虚空藏所問經第六。明三種善
根。一最初發菩提心。二謂具大悲。三謂莊嚴
菩提道場。是即當三句。此亦通凡聖。乃至
世間等者。乃至者開發善根已去。至殊勝事
業成就之中間種種修行也
世間出世間者。世間者。准下疏。有相瑜伽
云世間。寂然界已上出世三昧爲出世。此中
各有殊勝悉地相。如世間成就品悉地出現
品等中。然泛論世出世者。或應順世八
心名世間。違世八心已上名出世間。然此
疏無文。又唯齊初地以上爲出世。自爾以
還爲世間。下疏云。越世間三妄執出世間
心生者。若以淨菩提心爲出世間心。即是
超越三劫瑜祇行 又自第三無畏唯蘊無
我以來爲出世。以還爲世。下疏云。然就第
一重内。最初解了唯蘊無我時即名出世
間心生也。又第七云。就五種三昧道中大
分爲二。謂佛・菩薩・縁覺・聲聞四種。皆名出
世間三昧。若諸天等所説眞言法教道。皆屬
世間三昧。出世間三昧皆有實益。故云摧害
於諸過。世間三昧但有權益。故云爲利衆生
故也乃至就此經宗。則五種三昧皆是開心
實相門。如行者初住有相瑜伽第三云。第二無
畏。於有相
中修曼
荼羅行
○則是世間三昧。但於此中了知唯
蘊無我。即是聲聞三昧。若以十縁生句觀
諸蘊無性無生。即是菩薩三昧寂然界攝此
菩薩中也
如住心品中廣明第十六云。次答三昧
者。略有多種。若諸佛及佛子。諸佛大仙。佛
子衆三昧。清淨離諸相。有相爲世間。二乘
名離想三昧。若是世間瑜伽名有相三昧。此
中三摩是等義。地是惠義。以惠觀照如前
三事皆空。以三事體空平等。合而爲一是
名三摩地也。然佛與菩薩三昧皆離想清
淨。以此三昧正觀三事。皆等更無分別。離
諸想故。本性純白離諸染汚。故名清淨。若
有想者。謂世間一切三昧。謂隨其果修行。
望果修因。有所希望極至四禪八定處。不
得過故非清淨也。聲聞・縁覺雖得清淨。然
未能一切清淨。以於煩惱所知二障尚未
遍知故。未純淨也第六二十云。復次瑜伽
行人。若蒙諸佛威神加被故乃至於三昧中
具見十佛刹微塵衆等無量聖尊三種密印。
平不相離。或復一心不亂轉成自身。雖
則奇特難思。尚以有相有縁故。名爲世間
三昧第二
無畏
若此三昧現前時。行者觀察十縁
生句。淨除一切妄想戲論。與空寂相應。即
悟如是曼荼羅海會皆悉從衆縁生。如鏡
像水月乾城等。觀無性相。是名出世間三昧。
此出乾城喩故。正是第二
劫菩薩。攝寂然界菩薩也。
然尚以空病未空
覺心
乘也
故。未得名爲大空。及坐道場自證
心性時。即去。如是等加持境界皆是心之
實際空性
心也
爾時心不住相。亦不依空。而照
見空與不空畢竟無相而具一切相。故名
大空三昧。住此三昧者。即是住於佛無礙
惠。佛説是人一切智智究竟圓滿極無
心也
問。依
三劫段經疏及第七卷。聲縁二乘名出世間。
今第六卷所明。三種三昧中爲攝何耶。答
三劫段等斷人執故。二乘爲出世然未斷
所知障故。不可攝菩薩中。若依二十卷意。
當攝有相觀中。二十卷二十六乃至令成
就世間八心以來。即是外院之位。次漸漸向
裏。及二乘亦在此内此文二乘既在外院。
攝有相世間中明故最勝疏三本二云。設
若二乘已得聖者。亦是一分異生。所知障在
十六卷疏亦此之意也。故知。二乘有此
兩途也。然當文意如初明也
殊勝事業者。即世出世間則當三月持誦也」
成辨者當各作成就也。
又如重陰下。第三光無生滅義。喩中可見」
佛心者。依此經疏宗意。謂a字也。故第
十一二十八云。如上所説一字阿字能生四字。
乃至遍滿法界。此即見義釋
作是
佛心句十三
云。此四字四阿也是此一部經中正宗體也。
一切祕藏皆從此生。即是毘盧遮那佛心也
十四云。當知。此心即是佛心。佛心者即
是眞言心也十四云。佛心謂如上眞言四
字。隨取一字作之皆得也。作此成就當
得出世之果。正等覺心即眞言心也日者
亦是a字也。第四云。日喩本淨菩提心。
即是毘盧遮那自體
無明等者。杲師云。無明是根本無明。煩惱
中有百六十心。約麁細不同分別三妄。故
總爲所起未惑。戲論言通本末二惑。疏第
二云。由有無明故。生五根本煩惱此解
爲好。第五prapa@mcaraheta@m注戲論妄想。諸
法實相三昧者。諸法實相與心實相其實無
異。智度第五云。若有人行空無相無作。是得
實相三昧密法中三解脱者。且三重曼荼
羅自外至内。是三脱門別有
私記
又理趣般若。
一切無戲論此號與今離一切
戲論重雲相同
如來段。以三脱
門光明光明者即今
圓明無際也
爲四理趣。其種子a@m字也
前云。此毘盧遮
那者a@m字義也
三重曼荼羅是諸法實相。一心
法界也。理趣經文殊段當四波羅蜜也。實相
者十二云。一切衆生即是花臺之藏。然以
四種煩惱常自生故。爲彼自覆弊故。不能
明了而自覺知。若能自覺心處于栗太者。即
知此心自性常住。如是淨無垢處菴摩
羅識
即是
諸佛大圓滿實相之地也
三昧者。又十二云。次決定心歡喜説名内
心處者。此心梵云只多。是慮知心也。又次
于栗太者。是處中心也此注初云此心者。指決
定心之心。又次等指内心

也。
如二乘入道亦先須得決定心。此決定
心。即三昧也。猶得決定心故。心得悦樂。即
是内心自證現法之樂也。猶有定故即生實
知見。然三乘各有定。深淺不同。今此中意
言。若能證此心處心中之心此即訶
栗太
即是如
來大決定心謂三
昧也
猶有此定故得入阿字門。
入阿字門故即能了知眞言行之與果也。
佛意言。猶心住定故得究竟一乘如實之
見。即能自知是事。不然雖聞無益故
中意。以質多三昧心證于栗太實相心。名
如來大決定心歡喜也。經文語略。具應云決
定心歡喜説名證内心處也。第六十九云。
偈云佛説一切空者。即是入阿字門。乃至
無有少法而可得者。亦無定相可名三昧。
住如是一心法界。名爲正覺之等持乃至
覺三昧覺諸法本不生故。唯是心自證心。心
自知心。從久遠以來常如實際際無有變
易。即以如是心自住如是縁故。得名爲
等持也。又云。次云如是境界一切如來定者。
如大般涅槃經明。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
此佛性即名首楞嚴定。亦名金剛三昧。亦
般若波羅蜜。佛佛道同更無異路。若行
人初發心時。能如言正觀心佛性者。亦即
名爲入如來定注。此佛性者。金剛頂説爲
月輪故。菩提心論云。諸佛大悲以善巧智
説此甚深祕密瑜伽。令修行者於内心中
觀日月輪。由作此觀。照見本心湛然清淨
猶如滿月。光遍虚空無所分別。亦名無覺
了。亦名淨法界。亦名實相般若波羅蜜海
義決二十七云。三昧耶者正翻爲等持。三摩
地者正翻爲等念舊云
等至
謂遍一切處等持
自智。即入一切如來智也。即入一切普賢
智。持此智行猶如金剛。入有情界。平等攝
受而護念之瑜伽及倫記等三摩鉢底此云等至
與義決不同。或恐義決至字持字
寫誤
禪要云。三摩地者更無別法。直是一切
衆生自性清淨心名爲大圓鏡智。上自諸佛
下至蠢動。悉皆同等無有増減。但爲無明
妄想客塵所覆。是故流轉生死不得作佛
如上諸文。皆明實相三昧也。出三昧體
者。瑜伽釋論十四云。三摩地名目心數中等
持一法通稱一切有心簡無
心也
位中心一境性。
通定散位。倫記第四云。三摩地者目別境
中定數三昧名義及新古異者。第六十七云。
經中初略釋三昧名義。次深廣説之。初略
釋者。謂心係縁一境而不馳散。是等持義。
故偈云略説三摩地一心住於縁也。瑜伽倫
記十七七二云。秦云。梵音三摩地此云等持。
於本識所現事。前後相似名同分。同分爲
定心本境。所縁所知定心相分有一切影像
境起。縁此境時離沈浮住平等。持心一境
名等持。景云。定縁相分影像似彼本質。名
爲同分。又第四云。景法師云。三摩&T004349;多。又
舊名三昧者語訛。秦云。三摩地又舊名三
摩拔提語訛。是二法師有相違。今謂三昧即
三摩地。當如基法師之所説。所以知者。
以成實論云五聖智三昧。此論十二云五聖
智三摩地故也今謂。大日疏第十六(二)如慈恩
説。三昧及三摩地。一種梵音。往見
 
青龍疏上二十九云。三摩地者此云等時。體
離沈掉故名爲等。專住一境即名爲持。等
即持故。亦名三摩提。義同地也最勝疏四
四五云。三者是等摩地云持。平等持心令
住於境。舊音訛故。名爲三昧
圓明無際者。菩提心論云。扶會阿字者。揩
寔決定觀之。當觀圓明淨識。若纔見者則
名見眞勝義諦。若常見者則入菩薩初地。
若轉漸増長。則廓周法界量等虚空。卷舒
自在當具一切智二十三十云。夫圓明清
淨即心之體性。無別法也。猶勒方便觀察
内心故。即見此圓明字唯是自心。不復外
縁也乃至若外圓中明見本尊等。如上方便。
今内觀時。即是自身作毘盧遮那等本尊也
第十九云。謂此花臺從心意生也。即是
觀於自心八葉蓮花。此花不從餘處生。即
從意生。意即是花。無二無別也。此花臺圓明
如月清淨無垢同於圓鏡。以世間更無物
可以爲喩。唯有圓鏡可以喩況。令彼得
意忘言。然實過於彼百千萬億不可爲喩
今按。月輪蓮花其體是一。花臺光焔成
鬘照耀法界。爲月輪爲圓鏡。疏第十二及
十九中意皆爾。又不空心要云。大圓鏡智名
乾栗馱心月輪云菩提質多。蓮花爲于栗
太。即是共第九無垢識。故云八葉白蓮一肘
間。炳現阿字素光色。蓮花是心體。月輪是心
相。蓮花即所藏法界。月輪即能藏法界也。故
月輪爲金剛界。如金剛頂中。入智種子a@h
合智種子va@m也。乃至三昧耶會a@h。羯磨會va@m
也。va@mvajra金剛dhatu月輪種子也。又依疏
第六二十四所明。塔是質多va@m也。蓮花臺達磨
馱都所謂法身舍利謂塔中所
藏舍利也
也者a也。然能
藏所藏雖異。但是五大也。此中義甚深非翰
墨所得而罄也。華嚴大疏十九上五十云。若
依眞諦三藏。此佛淨識稱爲第九。名阿摩
羅識。唐三藏云。此翻無垢。第八異熟。謂成
持轉第八成無垢識。無別第九。若依
密嚴文具説之。經有八識。或復有九。又
下卷云。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識。即同眞諦
所立。第九以出障故。不同異熟。有九有
由。又眞諦所翻。決定藏論九識品云。第九阿
摩羅識。三藏釋云。阿摩羅識有其二種。一者
所縁。即是眞如。二者本覺。即眞如智。能縁即
不空藏。所縁即空藏。若據通論。此二並以
眞如爲體此中蓮花月輪。與阿摩羅佛識
二種同。蓮與月輪非一非異。具如十二卷
所明
不増不減者。理趣釋三云常恒者表如來清淨
法界智。無始時來本有處煩惱而不減。與
淨法相應證清淨而不増也
加以大名者。青龍疏上一三十三云。眞諦記三
義釋大。一者數大如言大軍。二量大如言
大山。三者勝大如言大王。比丘亦爾。衆非
一故。徳難測故。道高無上故今此中准
解。第二義。開發種種善根等數大。第一義無
内外方所等量大。第三義無増無減是勝大
也。是即大多勝三義也。然諸佛名號。與陀羅
尼同含無量義。今簡世間。加以摩訶者。
是一往名義耳。非盡其儀。今且考其一二。
十三十四大惠力印云。即屈二風指令指頭
相對。以二空指並而壓捻之。令如大刀之
形即是也此印與塔印。
有口説傳。
其眞言云。乃至大刀
無垢法現。倶生身見截斷。如來信解生。無貪
法生。此眞言梵音誦之nama@hna@mma
h@akharga云云
此眞言以
初摩字爲心。是我義。又是五空點字。即是遍
一切處義也。今此中意正欲害此我見也。
當知。此刀印即是諸佛大智。能斷絶諸見
故。以刀截煩惱根。却得無垢法現也。身見
倶生之類即是垢也。乃至釋此眞言末字。
云誦此者能令行者滿三種身。以此字中
有三義即是法身現也大惠刀者。諸佛實
相智也。mah@a者依梵書法是ha@m字也。ha@m
劍種子如不動
h@a@mm@a@m
無垢者。梵言virajavira
vairo同。截斷云cchedaka。與canavacche是隣
次字。梵
書中多通用。dana
亦然。往往通用。
故摩訶毘盧遮那中。有以大
惠刀mah@a截斷cana種種vi塵垢ro義。經中大
惠刀。印言次説法螺印言。應思之。又金剛
頂蓮花部心軌。三摩耶會大日印言云。先合金
剛掌使成金剛縛忍願如劍形。進力附於
背。嚩曰羅二合枳惹二合南阿去引略出經説三
昧耶會大日印云。作金剛縛契已。伸忍願
度屈其初分。相柱爲刀。曲進力度於刀傍。
此是毘盧遮那金剛界自在契密語眞言與蓮
花部心軌

又聖觀音軌。塔印名劍印此刀印名自在
契者。大惠自在義也。蓮花心部軌。眞言種子
a@h。注去者。第十二點。字記云。a@h長痾字。去
聲近惡。引者傍點。即云引點。是長阿點也。
是即同胎藏大日種子也。又第十普賢眞
言終云mah@amaha。疏注釋云。摩是第五字。遍
一切處。謂大空也。空中之大名爲大空。又釋
云。次言大中之大。即等等無礙。證中大空。
大空者佛境界也實相者即普賢義。是般若
譯三卷諸佛境界攝眞實經意也。摩訶者普
賢遍一切處義也。大日亦名普賢如來。普賢
通因果也。又救護惠菩薩眞言中。有摩訶
摩訶言。疏十三二十六云。次救護惠菩薩印。如
前舒手承心。當以掌向身而掩心。大指
稍竪向上耳。眞言係摩訶摩訶。薩末羅鉢羅
底然此中係者呼召警發之義。薩摩羅鉢羅
底然者。憶念本願也。故一往句義。摩訶摩
訶者救護惠眞言體也。印相以掌掩心。是救
護相也。如上三。救護惠同此中第二義。開
發善根取作成辨等故。普賢同第三義。不
増不減佛心之日也。大惠刀者同第一義。遍
一切處自在無礙義。又mahamauma也。
haaha@m也。aha@m翻我。大自在天也。uma
妃也。是大我義。所謂毘盧遮那大我也。救護
惠掩心。是護於衆生。吾我即大日大我也。
ahaumah@u@m字也。大刀眞言末h@u@m字。最
maha二字。眞言心ma字皆同大我義也。又
mah@a者八葉三重曼荼羅義也。理趣釋云。加
持者表如來於中道十六大菩薩普賢智從
此展轉流出共成三十七位。以成解脱輪大
曼荼羅大曼荼羅者。maha也展轉流出等
者。若於胎藏。應云展轉流出成三重曼荼
羅也。四曼中大曼者。以五大色形畫故者。
是一往義也。是亦有諸位儼然成大曼荼羅
義。又普賢眞言中mah@amaha十三釋云。是大
空也。大空者佛境界也諸佛境界眞實經
説三十七尊。三十七尊是諸佛境界。普賢月
輪中衆相也。所謂諸法實相者。金剛三十七
尊胎藏八葉三重也。故疏一處釋云。所謂空
者即是諸法實相。第二十二十八次入中惡
字是方便也。此是毘盧遮那佛本地之身
花臺之體。越八葉絶方所。非有心之境界
也。唯佛與佛乃能知之。爲念本誓開示大
悲藏。普引衆生入佛惠故。復以加持神力
普現身口意。遍滿生死中。當知此即是方
便也者。是此義也。故法花方便品。説諸法
實相四a。四a是正等覺心中胎也。又今毘
盧遮那出三義。依其世俗非無所由。瑜伽
第十五。明聲明有五品中云。一相續。二名
號三總略。四被益。五宣説云云名號中云。劫
初梵王於一一法皆千名。帝釋後減爲百
名。後又減爲十名。又減爲三名云云是故如
來有一百名。有十名。有三號。多陀阿伽度。
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三名也。是西天世間法
如此。今准立耳
成佛者下。成佛梵語。此經開題云visa@mbodhi
別本開題云勃陀悉地。演密云悉地三菩提。
今從visa@mbodhiabhisa@mbodhi。略出經云現證
菩提。vibhi恐通備。vina字恐應有引點。
引點成a。或avi略云vi也。abhi者亦對向
也。爲菩薩以圓滿智向趣古佛菩提故。又
心經得阿耨菩提之得云mabhimaa通用
具足梵音等者。古諸解云云今謂依梵文。以
三菩提對佛陀。以加三字。語義倶具足。且
菩提佛陀義有少異。今具出梵本故言具
足。又依唐書文三菩提是三字。佛是一字。
甚爲省略。故云具足梵音等也
是正覺正知者。sa是正義。亦翻爲遍。出下
疏釋。菩提爲覺爲知。然覺知二亦異亦同。
異者花嚴大疏三十四下九三云。外道雖多不
出僧佉及與衞世。僧佉説覺以爲神相。衞
世説知以爲神相。今無知無覺。成上自體
本無有我又鼻舌身三云覺。意云知。如
是等爲異。同者第十四二十七云。知是覺之
別名。由知諸如來普門無盡之行。證於如
來三種平等。謂知如來身密之藏。亦知語意
微密之藏也。又次云了了覺知故名爲覺
如此文是同。今此中覺知無異耳
謂以如實智等者。此智度第二釋佛陀文也。
然有不通者疑。此是論釋應身成道文。今何
以用明自受用成覺耶。今解。一佛三身成
道豈二耶。應佛樹下。智處已成後。故智論且
用自受成道。釋應佛成道耳。今略樹下言
意在于此。又解。智度還是明報佛成道耳。
道樹何妨自受。金座道樹元是表法。應於
三身成道皆談之。故有木菩提樹七寶菩提
樹等説。今略之者。且避庸常疑耳
如實智者。人於此談正體後得。而疑此如
實智。是迷此經疏宗意故耳。今全用智度
釋。而加如實智言者。是依此經宗故也。疏
第一二十云。梵本云三藐三佛陀者。三藐名
正。三名遍。佛陀名知。故曰正遍知也。釋
論云。若有人言。何以故但佛如實説。如來
如去故。應受最上供養耶。以佛得正遍智
惠故。正名諸法不動不壞相。遍名不爲一
法二法故。以悉知一切法無餘。是名三藐
三佛陀。然此宗中佛陀名覺是開敷義。謂由
自然智惠遍覺一切法。如盛敷蓮花無有
點汚。亦能開發一切衆生故名佛也。梵云
薩婆若那。即是一切智智。釋論云薩婆若多
者。即一切智。一切謂名色等無量法門各攝
一切法。如是無量三四五六等。乃至阿僧祇
法門攝一切法。是一切法中。一相異相。漏相
非漏相。作相非作相等。一切法。各各相。各各
力。各各因縁。各各果報。各各性。各各得。各各
失。一切智惠力故。一切世一切種。盡遍知解。
是名薩婆若。今謂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
也。非但以一切種遍知一切法。亦知是法
究竟實際常不壞相。不増不減猶如金剛。如
是自證之境。説者無言。觀者無見。不同手
中菴摩勒果可轉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語
授人者。釋迦菩薩蒙定光授決之時即應
成佛。何故具修方便。要待無師自覺。方名
佛耶。又如目覩世人爲刀杖所傷。雖復
信其受苦無可疑惑。然種種令説終不證
知。若自身觸受乃得明了耳。問意言。云何
令我等逮得如是自覺之惠云云此中言此
宗中及今謂者。此經宗不共餘者。此疏始
末皆然。然此宗釋義中言。由自然智惠遍
覺一切法。又以無師自覺自證之境爲一
切智智。是不可分正後別權實也。良以字
輪觀布。百字明門皆直約諸法令識其心。
依此修行至其妙果何別權實。與台教不
談權實二智相似。未可以常教疑之。而
已。又明如來品疏十九
三十一
云。謂滿足十地自
在通達。於一一地中皆善通達。而得自在。
了知諸法同於空幻。又知衆生深心所行各
各趣向。以有斯徳故。一切世間號之爲
佛。佛之名字因斯而起也知諸法同空幻
者。幻者a@m字義。十一説a@m字中。及百字品
中。説幻喩爲是也。空者菩提性品十九
二十二
終説a@m字。此品中廣明如虚空。虚空者a@m
字也。是佛所證菩提也。既知空幻。豈非有
空中同時照之耶。又第一疏云。知諸法實際
猶如金剛者。是又a@m字虚空義也。又疏第一
釋如實知自心中云。若能如實觀察。了了
證知是名成菩提。其實不由他悟。不從他
得。乃至爾時行者正知心實相故。見一切
法悉皆甚深微妙。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不動
不倚不著都無所得。畢竟如菩提相又第
二十二云。如實相智生者。心之實相即是毘
盧遮那遍一切處。佛坐道場如法相解時。
種種不如實見悉滅無餘。是故薩婆若惠與
虚空等也。已離一切暗者。於一切法相不
如實知即是無明。是故覺本不生時即生
遍法界明。以一切種觀一切法。無不見聞
觸知也第七二十五云。心之實相即是一切
種智。即是諸佛法界也此等釋皆是此宗義
也。若常途義者。起信云。謂以一念相應惠
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賢首疏云。言一念
等者。明自利行滿。即顯上眞心於此成也。
謂一念始覺至心源時。契於本覺故云相
應。以無明盡故顯照諸法。名一切種智也。
亦可。前一念相應等者。無間道也。名一切種
智者。是解脱道也青龍疏上一四一釋如實
智云。言如實智者根本智也。實謂眞如體
不遷變。證實之智名爲實智今宗意。體相
用並得之故。如實之智自具理事故。言心
之實相即是一切種智等
知過去未來等者。皆buddh@a中義。三世bu字義。
疏第五。sarvaroka。云世人ta三字也。dhata
通同。千字文云。tra多羅ya也。唐梵文字云。
d@rnatada通同可見 衆生類者。bu字義。
satvastava@m衆生義也 非衆生數者。dh@a字義。
dha是法義 有常者。有bu中義。有云ubha
va又云uva常者四相爲無常。離四相爲常。dha
法相義。又sata@mtu常也。tadha通同 無常者
無反有義故。亦是va中義。常者又dh@a字無相
義也 一切者bu字義。sarva一切也 諸法者
ddh@a字義也。dha法義故。吉慶讃第一賛。三寶中
佛寶賛。其中云開敷正覺眼。猶如水生葉。是
饒益衆生等。是與疏第一此宗佛陀釋全同。
此讃發首有落吃澁弭語。是吉祥相等義。一
字頂輪王經第四。有如來吉慶印開敷蓮花
印。彼經云。是印如蓮花。名爲蓮花印。如來
吉慶印獲福徳義利等此印流志經第三。
如來洛訖瑟弭吉祥印。故知。此經宗言佛者
開八業心蓮也。具如十二卷所明。心蓮即
諸法實相。應當知之
而佛即是等者。向云亦即相訓。此中訓即爲
亦。則義甚順穩。然依此疏中佛陀有三義。
一知義。第一云。梵本云三藐三佛陀者。三
藐名正。三名遍。佛陀名知二覺義。又云。
然此宗中佛陀名覺。三覺者義。今此中尺是
也。故今釋意。菩提與佛陀同有覺知義。覺
者義於佛陀。有之。菩提即無。故爲取多
具。不言三菩提但言佛陀也。是佛陀菩提
元是一字轉故替用無妨耳。又十九二十一云。
佛與正覺名號殊而體一也
省文者。正是省三也。兼佛陀亦省云佛也。
若依此義。者訓即爲亦。其順矣。華嚴大疏
三十四中十六云。謂佛智是菩提。此但云覺。
佛陀是人。此云覺者。以人得法故名覺者。
慈恩上生涯疏云。佛陀梵音。此略云佛。有
惠之生。唐言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稱
爲佛。如次不同凡夫・二乘・菩薩三種。故以
爲名也然不通者又疑云。毘盧遮那者法
身佛。何以法身而有成佛耶。今解云。抄記
中已明法身而具神變加持。何法身無成
佛耶。夫法身者全迷悟邪正等萬法。而是法
身也。故成不成共是毘盧遮那也。又行者修
行因滿還同本覺成毘盧遮那。則必有此
神變加持故。有此經。是故題云大日成佛
等也。凡如此疑皆局塞迷情不知玄理者
也。
神變加持 神變者。五神通中第一神境通。
此有二種。一能變通。二能化通。今神變者是
能變通。然唯取能變而不言能化者。今正
明普現色身。普現色身當能變有十八中
第四示現。故唯擧能變也瑜伽三十七謂。
佛菩薩神境智通略有二種。一者能變通。二
能化通。如是二種品類差別各有多種。云何
能變神境通。品類差別。謂十八變。一者震
動。二者熾然。三者流布。四者示現。五者將
變。六者往來。七者卷。八者舒。九者衆像入
身。十者同類往趣。十一者顯。十二者隱。十
三者所作自在。十四者制他神通。十五能施
辨才。十六者能施憶念。十七者能施安樂。
十八者放大光明。如是等類皆名能變神境
智通。示現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如其所
樂。示彼一切諸如來會衆。沙門婆羅門聲聞
菩薩。天龍藥叉。健闥婆阿素洛。掲路荼。緊
捺洛。牟呼洛伽。人非人等。令悉現見。下諸
惡趣上諸人天復令現見。諸餘佛土。及於其
中諸佛菩薩。乃至超過殑沙等諸佛國土。種
種名聲。所表佛土。及佛土中某名如來悉
令現見。亦爲宣説彼佛土及如來名。齊彼
至此。若復過彼諸佛國土。及諸如來隨其
願。乃至所欲皆令現見。亦爲宣説是名
示現神變者倶舍二十七十四云。依毘婆沙
所説理趣。神名所目。唯勝等持。由此爲神
變事故。諸神變事説名爲境光記二十七
二十三云。神謂等持。境謂行化。智證境時無
擁名通。從定及境能證爲名。故名神境智
證通。餘亦依定。此通相顯。偏標神名。文今
按。神變者佛住於自在神力加持三昧。而此
三昧名神。普現色身諸神變事。名之爲境。
境即是變。故名神變。演密抄神是智之妙用。
變是智之所了。又神即神通。變即變化。倶屬
智也者。恐皆誤矣。妙用是通義。神名三昧。
云何釋神爲智之用。及又義中違倶舍論
意。青龍疏上一四二釋神通名云。依婆娑論。
於自所縁縁境無倒了達能縁智也
上神義也
妙用無礙
無所擁滯是通義故名神通義決云。神變
者名爲普現一切色身三昧。謂衆生界。無量
無邊等雲海故。諸佛悲智亦遍衆生界。亦
如雲海。隨彼彼衆生類自在轉故。故云種
種神變及成等正覺也。如是種種神變。皆
是如來平等性智。五峯光明法界實相之所
成就也第十四廣明往見加持者加謂加護
佛取護
念義
持謂任持神力所
持義
即佛大悲心。故次云
往昔大悲願故等。依大悲願現示色身。略
出經第一阿地瑟吒adhi@s@ta守護論曰。加護
於我又第四十六云。遏地底瑟吒願爲加
持也
曰。加持我心今按吒@ta字有現身義。涅槃
經云。吒者於閻浮提示現半身化身而演説
法喩如半月。故云吒。守護經云。瑟吒@s@ta二合
制伏任持不可得故。沙@sa字亦有通義。文殊
問經云。稱灑字時。是制伏六處得六通智。
依此思之。加持者。亦普現色身義。故理
趣釋云。加持者表如來於中道。十六大菩薩
普賢智。從此展轉流出共成三十七位。以
成解脱輪大曼荼羅此中展轉流出者。是
神變義。共成等者。底瑟吒又住義也。第十九
云。次文殊入佛加持神力三昧。此加持三
昧如上經初説也乃至此菩薩久已成佛。所
謂普見如來。或云普現如來。以大悲加持
力示童子身也普現者。即加持
三昧義。可見
第十一云。
所謂阿字自體。從本以來。具足無量自在
力不思議力二十三十一云。法身而有自在
神變加持。此不足疑也阿字是毘盧遮那
法界之體。從此流出無量字門。亦是加持義
也。略出經加持梵語。阿字爲種子。亦思之。
義決底瑟吒生起義是又奮迅示現普現
色身義也。又唐梵文字。現d@r@s@ta
舊譯等者。問神力所持。及佛所護念者。
爲是神變加持舊翻。將加持古譯耶。答加持
具言神變加持。故舊譯二語亦通。具略無相
違。故華嚴大疏第六十三云。佛加持者。謂佛
勝力任持令有所作乃至然不出三類。一如
加持化身及舍利等。二如加耆城入火不
燒等。三如加非情作佛事等。此與神通
寛狹不同。謂六通中唯神境一有加持故。今
此加持即是神力廣如彼
明矣
然神變即神通。神
力非神通故。神變加持者。變即加持事相
也。若神力加持者。由神力幹能而有加持
也。華嚴離世間品。十神通十神力別明之。大
疏五十六釋云。神通多約外用無壅。神力
多約内有幹能。若以通攝力。十種神力但
是一神足通耳。既分通力兩殊。故十通中少
説神境又三十三三十四云。十向品疏云。
佛神力言非神境通。離世間品神力神通義
有異故。通謂無擁。力謂幹能。通多就外。力
多約内神變必具神力故。神變加持或云
神力加持。神力非必有變故。神力加持三昧
不言神變加持三昧也。法華安樂行品云。
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
念故。序品云。爲諸菩薩説大乘經。名無量
義教菩薩法佛處護念。佛説此經已。結跏趺
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云云今謂
所持是持。護念謂加。各得一義。今言加持。
則兼兩義。所以爲正也。此等文及今疏意。
加持二字共在于佛。然即身義云。加持者表
如來大悲與衆生信心。佛日之影現衆生心
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日名持又云。
互相加入彼此攝持此釋違諸文。古解云云
今云。疏中亦有此義。第九十七云。梵音毘富
羅是廣大義。謂深廣無際不可測量。如是
諸法自體。名爲毘富羅法界。諸佛實相。眞言
實相衆生實相。皆是毘富羅法界。以此更相
加持故。名爲法界加持。復次如男女交會
因縁。種子託於胎藏而不失壞。即是相加
持義。如是諸佛國王明妃和合。共生毘富羅
種子。爲大悲胎藏所持。無有失壞。故名
法界加持
然此自證三菩提者。杲師出二解云云今云。
自下述釋成佛神力加持義。此下正述成佛
義。自證者心自證心。不由他悟。故下疏云。
如是自證之境。説者無言。觀者無見。不同
手中菴摩羅果轉授他人云云 三菩提者。上
云。具足梵音云成三菩提。即中胎藏自性常
心。五字五大義。守護經第二説五字五如
來義畢云。如上所説自證之一法。唯自證知。
非言能説。離諸見相
出過心地者。第三十四云。經爾時祕密主白
佛言。希有世尊。説此諸佛自證三菩提。不
思議法界超越心地乃至一切支分皆悉出
現如來之身。遍至十方還來本位中住者。
即金剛手承佛神力。領解上文。先歎世尊
甚爲奇特。由具大方便故。乃能説此諸佛
自證三菩提。所謂自心自覺。不可思議法界。
出過一切心地。的無所依也。如世人擧趾
動足皆依於地。菩薩亦如是。依心進行。故
名此心爲地。以心尚有所依故。未名正
遍知。如來已度此微細戲論。進趣都息故。
名超越心地也。乃至不思議法界。即喩蓮
華臺。種種方便道即喩蓮華葉云云今按。不
思議法界者。無垢識中胎藏也。心地者謂第
八識。亦通八識也。心尚有所依者。心謂進
行心。即菩薩淨菩提心質多所依者第八識等。
所云心地也。微細戲論者。第八相應無明。所
云極細妄執也。蓮華葉者。謂四智四行。即佛
八識。今具引諸文。指示之。第二十二十八
云。次入中惡長聲是方便也。此是毘盧遮那本
地之身。華臺之體不思議
法界
超八葉八識絶方所
無所
依也
非有心之境界也果地。無
進行故
唯佛與佛乃能
知之。爲念本誓開示大悲藏。普引衆生
入佛惠。復以加持神力普現身口意。遍滿
生死中。當知。此即是方便也守護經十十三
云。無相是一切法眞實印故。無礙法界平等
無能所故。無異體。同虚空。離二相故。無
阿頼耶心地超過一切所依故理趣釋云。
由如來淨阿頼耶無垢識於大圓境相應證得
堅固無漏之三摩地。能淨無始無明住地微
細煩惱微細
戲論
起信論下末十五又是菩薩發心
證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爲三。
一者眞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
利益衆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生滅故。疏
云業識者。二智所依阿頼耶識。理實亦有轉
現。但今略擧根本細相。此非發心之徳。但
顯此菩薩二智起時有微細生滅之累。不同
佛地當不思
議法界
純淨之徳。是故合爲發心之相
華嚴十地品云。知心地無我。能聞此勝法。
大疏三十四中二十一云。云何證堅。此亦有
二。一知是能證。二心地是所證。言無我者
通能所證。心地即二空具理出體
性也
所依之事
明非能依理。
理即無我故
謂唯識相顯非唯識性。性即二
無我理。即勝義諦故
云。隨心所受三界中報。此即異熟識即第
八識
又隨心所行即通七識及八
識所縁之境
一切境界亦名心
地。此即前七轉識及通八識相分内外諸境
六識縁六塵。即是外境。第七縁第八。即爲内境。
八縁三境。根身種子即是内境。縁益世間即是外境。
又意識亦通縁内外。五識亦有通内外義。故云諸境。
而皆名心地者。生成住持義。依八生於七。七復熏
成八。以心變於境。托境
而生心。皆得心地名文
又十八紙云。心地之
言通有二義。一就體性。如梵網經説盧遮
那心地法門。謂心體包含生成依持。亦如法
華一切智地斯爲妙也。今言心地。是所棟
者。即是心量法門。故楞伽説。覺自心現量非
心之心量。我爲説心量。心量即心地故
十四釋地神眞言鉢㗚二合pradhi毘曳vyai
云。若人誦持修習。不久亦得如來心地也。
佛地不思
議法界也。
以眞言第三字。爲種子字。是離言
説義。中有伊聲是三昧。入此離名言三昧
言説
va
即證心地。此三昧名爲普載三昧。以同
大地故也已上約
佛地釋
末後毘曳字是縛義va
字釋
也。即衍那是乘義。翳是三昧。亦是指物之聲。
即指彼眞言之體也。由此離言言説
縛字
心地三
昧故。於離繋縛字之乘而得進行也已上約
菩薩地
釋心有進
行義故
第四二十一釋五佛身相云。以華
葉上佛四佛從心量因縁生故。有差降也
八葉云種種方便道。是隨他身。故云心量因
縁。二十卷超八葉施方所。非有心之境界。
有心即心量也。又下經越三時如來之日加
持故者。三時即三劫。三劫三妄執故。微細戲
論者。第三劫所度之妄執。是即根本無明。不
思議業相。今度於此超昇佛地。云出過心
地。所謂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是也。謂自
證三菩提。無相無作。言語道斷。非有心境。
然諸菩薩無明未盡故。於無相處妄見生
滅。依之發心修行。依修行故。生淨心地。
依淨心地生第二地。乃至依等覺地生如
來地。此等生成依持。即是地義。名爲心地。
心之地故依主釋也。至佛地時。無明頓盡希
願悉息。謂之自證三菩提超越心地
現覺諸法等。現覺者謂能證智。本初不生
即所證理。如智如如正是成等正覺之相。是
正釋成佛義也。現覺者古抄爲二解云云
今謂現謂現前。覺即正覺。理趣分述賛下
云。現等覺門者。現謂顯現。現前明了。親證之
義。等者遍義。覺者照義。此意即顯無分別智
明了親證遍照法性。現等覺體即無分別智。
倶舍光記二十二云。此現觀名爲目何
義者問。應知此目現等覺義者答。應知此
目現前等覺境義頌疏云。謂現前覺觀諦
境也麟云。謂十六行相於四諦境。現前平
等而覺。名現等覺此中有五字門義。謂出
過一切心地現覺諸法本初不生者。是a
義也a是地義。又心地義。空點是出過義也。
現覺者a字義。理趣釋第二段云。第三字極
長高聲。a阿字者等覺義
諸法本初不生者a字義也。又出過一切心地
者是va字義。出過者。經偈云。出過語言道。
va有出過義。一切又vasarva心地者。向所出
地天眞言種子va。疏釋出心地義。又心地質
多者。va@m字義也。諸法干栗多者。a義也。又va@m
出過心地者。金剛頂一印會意也。然a@mva@m
異其實一a@m字中義耳 諸法本初不生者諸
法謂百法明門。即百字輪也。至第十一地畔。
成虚空雲海明法門。是即三科法。文殊莊嚴
經上云。一切法者謂蘊處界本初者。理趣
十三云。右手抽擲本初大金剛。作勇進勢。
本初者本來清淨法界也第七二十七云。智度
論云。菩薩若一切語中聞阿字時。即時隨義
知所謂一切法從初來不生相阿提秦言初。
阿耨波陀秦言
不生。
十二二十二云。次佛告祕密主言。我初諸
最勝佛世所依稱號者今經作我一切本
初號名世取依
將説祕
藏。先自歎徳。以此法難信故。如將説法花
亦自歎也。本初是壽量義更問世所依者。如
一切草木皆依於地阿字義而得増長。乃至
如梵音云我者。於中即有阿聲。即本不生
義也。此常住不生之體。即是一切之所依止也
第六二十二云。次有二偈。明菩提實義。我覺
本不生者。謂覺自心從本以來不生。即是成
佛。而實無覺無成也。一切衆生不解如是
常寂滅相。分別妄云有生。輪迴六趣不能
自出。今雖聞正法音。聞正法音還於種種
有爲事迹中。推求校計。冀望成佛。何有得
理耶第七云。今且約阿字一言以辨其
義。如行者自證心時。了知世出世間因果本
不生故。無苦集滅道。而有一實諦。見此一
實諦已。必定師子吼廣爲衆生説之。是名
積集修習眞實諦語。又知八倒本不生。故成
如來念處。知四如意足本不生故成法性神
乃至十方六度
七覺四梵住等
知十八種本不生故。是故出
過心量不與一切衆生共。乃至種種法門
當自在説之。復次如此經初品中義若了
知唯蘊無我。乃至證寂然界時。當約我人
衆生壽者本不生故。明種種法門。以五喩
觀察性空時。當約諸蘊本不生故明種種
法門。觀察蘊阿頼耶乃至覺心前後際不可
得時。當約心之影像本不生故明種種法
門。極無自性心生時。當約淨菩提心本不生
故明種種法門。乃至如來地。當約大悲胎藏
曼荼羅究竟本不生義明種種法門又下
疏云。本不生者心之實際即是理趣釋所云
清淨法界。清淨法界者蓮花臺達摩馱都。即
是阿字法界之體。六種無畏淺深雖異。分證
此理也。然大悲胎藏究竟本不生者。與第十
二所云本初是壽量義同。壽量者即中胎藏
阿字義也。第六十五云。黒謂如來壽量常住之
身。如是妙身畢竟無像故。作深玄色。此二句
青黒是如來祕藏。非普爲一切衆生故。名内
眷屬也。又入此深玄色時者。即是如來自性
中胎藏。爾時見五智色皆同一法界色。何有
淺深之殊。而諸衆生有漸入者。有超昇者。
有頓入者。然其所趣畢竟同歸。故云一切内
深玄也且是傍論。私考云。hr@i@h字是蓮花種
子。此有壽義。亦有黒義。最勝疏云五本
十六明四韋陀義云。一頡里薜陀此云壽明。
釋命長短事又百八契。西方云金剛命。即
無量壽佛。第六云。訖栗瑟拏是黒色。其青
色亦是中攝又干栗太者即hr@i@h字也。凡處處
説壽命。皆有諸佛集合義。最勝王經壽量品
四佛集會。涅槃壽命品説三點四徳。在于其
中入大涅槃是曼荼羅義。法花壽量品中説
有五佛意。又普賢延命尊合三十七尊爲一
也。故合八葉爲一。是中胎藏也。離中胎爲
八。是八葉。合諸色爲一是黒色也。歸衆徳
於一處。是大涅槃也。又hr@i@h字有加持方便義。
第六十三云。青是無量壽色。既到金剛實際。
即以加持方便普現大悲曼荼羅。如淨虚
空中具萬像故又無量壽有諸佛聚集義。
彌陀經自説經名。云稱讃不可思議功徳一
切諸佛所護念經。大藏中有名不可思議功
徳諸佛所護念經。始終皆悉説諸佛名號。是
等諸義皆應併思。第十二釋經摩訶薩意處
云。即指此衆生自心之處。即一切佛大悲胎
藏曼荼羅也。又云。若能自覺心處者。即知
此心自性常淨。如是淨無垢處即是諸佛大
圓滿實相之地也。又云。若能證此心處心中
之心此即干
栗太
即是如來大決定心謂三
昧也
猶有此
定故得入阿字門。入阿字門故即能了知
眞言行之與果也當知自證三菩提者。即
衆生自心。心自證心。如實知自心。云現覺
諸法本初不生也。下疏云。此宗辨義。即以心
爲如來應正等覺。所云内心之大我也 向
所引理趣中。云本初大金剛。釋中又云上下
十峯金剛大空智處。疏第十云。大空者佛境
界也。佛境界者普賢也。諸佛境界攝眞實經
説普賢經。又胎藏普賢入佛境界莊嚴三
昧説眞言。普賢者五股金剛也。胎藏普賢印
如意摩尼也。淨菩提心爲如意寶。菩提心者
八葉花臺也。八葉與五股同也
是處者。謂指自證三菩提也。十二十一云。若
淨此心即是曼荼羅處。不從餘處來也
青龍軌。寶處菩薩之處云迦羅。十一十四毘訶
羅住處義。十三二十九云。薩嚩怛羅一切處也。
又華嚴花藏世界品疏。花藏之藏云多羅。第
十一云。怛羅是如如。離塵垢義。即是心之
實相今按。訶羅多羅共有心義。即心蓮華
臺亦鉢多羅。此云葉。故知。訶羅是干栗太心
蓮華藏。多羅即質多。是蓮華葉此一途
義有之
中胎
八葉即曼荼羅處。故云是處也
言語盡竟者尾字義。第六二十二我覺本不
生等。偈下釋云。出過語言道者。從此已下皆
是轉釋阿字門。覺本不生即是佛。佛自證
之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亦不可傳授
與人。智度謂之言語盡竟意不行處
竟者。即不可得義。離義。出過義。皆va字義
心行等者是羅字義。第六二十二云。諸過得解
脱者一切妄想分別名之爲過。即是生滅斷
常。去來一異等。種種戲論。不知諸法實相
故。悉皆可破可轉。若了諸法本不生際。即
於如是一切過失皆得解脱。是故金剛之身
遠離百非也理趣釋觀音段云。羅字離塵
義。塵者五塵亦名能取所取又時處軌十七
云。羅字法界心。文謂凡夫心縁是塵垢義。能
取所取即心縁義。離此塵垢即法界心。心行
者。青龍疏如來品云。心行所滅者。心縁慮息也。
言語道斷者。言語不及也倶舍界品第一
云。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爲行
蘊。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説六思身爲行蘊
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行名造作。思是業
性。造作義強故爲最勝。是故佛説。若能造作
有漏有爲名行取蘊。若不爾者。餘心所法
非蘊攝故。應非苦集。則不可爲。應知應
斷。如世尊説。若於一法未達未知我説不
能。作苦邊際未斷未滅。説亦如是是故定應
許除四蘊。餘有爲行皆行蘊稱
亦寂者。法花軌云。羅字法界種子白色
極白寂靜色。七云。羅字有波羅蜜義
波羅蜜者即涅槃圓寂義。第十九十六云。
上來所説阿字門即是顯示自身我。即我自
身本不生亦無滅。不生不滅者即是如來之
身。當如是觀察也乃至此明何義。佛言。阿
字具有一切功徳。或直從阿字門。以本不
生而顯説之。或從異門顯之。即是嚩等
諸字門也。其義雖異門亦有異。然所示之
我之自身本不生義無有異也。若法有一
是生即是可説之相。非言語道斷之法。以
嚩字言語斷心行滅故入阿字門。以阿字
故即知。此嚩不可説示也。以下皆是異門
之相。或一切法中造作離故。迦字形現。此
即明一阿字門。然欲明一切法本來無作
故。現此迦字。然此迦字即明阿字義也
然此中明嚩字中。云心行滅者。凡疏中
處處釋。説嚩字則兼囉字義。囉字則兼嚩
字義。是嚩囉不相離。是猶世間陰陽水火二
法不相離也。第十二説羅字中云。故次云
想囉字。其字色白如車渠。師云。此中即有
阿字有嚩字也。故囉字白色vara本自
相有。又vi者伊點。從囉取生也
○如來威神力等。是h@u@m字義heta離義也。故
離者ha字義。第十觀音眞言云。𤙖是恐怖義。
以大猛威自在之力。怖彼三種塵障云云又佛
頂眞言云。吽是恐怖之義。以威猛之力遍
破諸縳同於大空第九十五云。摩訶沫麗
翻云大力訶字菩提心中具一切力今與佉
字合故。離諸繋縛無復罣礙如虚空中風
自在旋轉故名大力bale者力也。baro
風也。hah@u@m等皆風大種子也。第四二十云。如
來妙嚴之相法爾無減。非造作所成故。不
以外寶爲飾。乃至十住菩薩猶因承佛神
力見加持身。其於常寂之體如在羅穀。故
以爲況也。十八二十八云。此大智身常住寂
滅。離諸因縁非有心之境。離佛神力所加
持。則一切菩薩非其境界
○則雖十地等是kha@m字義。故四十二字門及
花嚴云。唱佉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修
因地智惠藏十地
菩薩
又涅槃云。呿者名非善友。
非善友者名曰雜穢。不信如來祕密之藏。
是故名呿生死
中人
爾時世尊等者。自下述釋神變加持義。此下
明加持縁由。然説雖如此。其實a@m字門。
法而如然。諸百字品中。及十一説a@m字段。皆
無不然。是a@m字如幻法門。故下位行者。修
百字者分分得此神變。故十八二十四百字生
品疏云。此眞言即同於佛也。又復具大威
徳。如來自在祕密神通之力。皆由此生。若行
者能如法行。即亦同此眞言而得如此也
又十九百字位成品疏云。若如是覺知。即
能以圓光遍照。遍照者即是作佛事也。隨
身口意遍照莊嚴。當作一切佛事。即同毘盧
遮那也。誰能作此佛事耶。謂持眞言者也。此
皆佛答金剛手。眞言所生處也。謂此眞言即
從行者身口意而生。若如是知。即是内外清
淨而作佛事也。經云自業者。即是佛事也。
謂普現聲身故知。自因位行百字學普現
色身。至果位至極百字。如因位修行而廣
大現。是義當往昔悲願也。故往昔悲願文殊
眞言中第十
九丁
pra鉢羅tij@ja若。先所立願也
即字體與般若同。是一切智智也。十一二十一
滿足一切智智。云滿足一切凡聖所有希願。
第五云。殊勝願道者所謂一切智願也。
入此淨菩提。心門則照見心法明道。
所謂古佛大菩提道。故云此殊勝願道也
又悉曇題云曩摩薩嚩社也悉曇。一切智即
悉曇字門也。又作常解。往昔大悲願者。無三
世而有去來今。是爲法身。法如是故。又菩
薩修因圓滿成毘盧遮那。則必有憶此因願
故。第七十一云。又一切如來本行菩薩道時。
所集無邊福聚發生無盡大願。至薩婆若中
究竟圓滿。是故皆得智名。言以如是福願
智力及一切法界本性加持力。隨順世間如
其種類而作加持。是故於一切衆生種種身
語意。皆可開示眞言教法是念者。謂佛所
護念。即所云法身加持義也。如是境界者。
指自證三菩提。謂佛境界。第十十九云。薩嚩
怛多掲多一切諸
佛也
毘舍也境界
又云。佛境界者
諸法實相。第十云。大空者佛境界也又
云。佛境界者此是自證眞實境界。非聲聞等
所能及之。如法花方便品中所説十二
云。若證無相無礙理。即是於法而得自在
成就菩提。如是無相即是如來甚深境界。唯
佛與佛乃能知之。故言是佛境界也佛境
界者依諸佛境界稱眞實經意。是月輪也。普
賢也。諸法實相也。金剛三十七尊。胎藏八葉
花臺也。五大也。四阿也。法花説十如是。法
花論説五如是。皆五大也。或説無相。或説
大空。或説眞如等。諸經種種異説。其實唯一

則諸有情等者。第二十二十七云。若如來但
住自證之法。則不能度人。何以故。此處微
妙寂絶出過心量。説何示人耶。故漸次流
出。漸入第一院。次至第二院。次至第三院。
雖作如是流出。亦不離普門之身。其八部
之衆皆是普現色身之境界也
是故下。正述加持相也然此神變加持由三
力起。十一十九云。又廣大加持。謂如來加持
神力。由三句得成。今欲行如來事故。思想
念此三句也。故經云以我功徳力如來加持
力及與法界力周遍衆生界者。此三句和合
而廣大加持力生。如是念已。應誦念此句。此
句是一切眞言心也乃至以我功徳力故。以
如來加持力故以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
縁合故。則能成就不思議業也。又十一云。爾
時世尊。復住三世無礙力依。如來加持不思
議力依。莊嚴清淨藏三昧力者。依三世無礙
力。依佛不思議力。此有二種依也。此三昧
是不思議三世無障等加持力用所依止處。
依此法體。能成如來不思議業。所謂普遍
十方三世普門利益一切衆生。皆令畢竟
住於一切智智之地。此如來不思議依。自證
之法。無量定智諸力以自莊嚴清淨者。即是
眞言體也。此是如來衆徳之藏。無盡莊嚴無
有缺減。具足成就相也。即時世尊。從三摩
鉢底中出無盡界無盡語表。依法界力無等
力正等覺信解。以一音聲四處流出云云此中
眞言者。四阿眞言也。義釋八三十四云。經爾時
世尊。復住三世無礙力依。如來加持不思議
力依。莊嚴清淨藏三昧者。自此已下明所
持眞言支分。如上諸菩薩等。各住三昧説
自心眞言。今毘盧遮那亦欲宣説自心眞言
故。先入三昧也。如世間衆生種種身口意業
皆依於心。毘盧遮那亦爾。一切三世無礙智
力。一切神變加持不思議力。皆依莊嚴清淨
藏。一切衆生雖本有胎藏蓮花。以無礙智
力未圓滿故。未得畢竟清淨。以加持神力
未圓滿故。未得畢竟莊嚴。又一切衆生雖
本有三世無礙智力神變加持不思議力。但
以蓮花胎藏未得莊嚴清淨故。照用皆不
現前。唯有如來具足成就故。能住此三昧
乃至次云依法界力無等力正等覺信解
力以一音聲四處流出者。又轉釋。如是音
聲非無因縁。要具三力然後生。一者不思
議法界力。二謂無等三摩耶力。法爾應度機
生則加持應生。大誓海潮終不過限。此是
無等三昧耶力故名無等力。若在行人名諸
佛加持力。謂正等覺信解力。是如來本行菩
薩道時所集善根。若在行人則名自功徳
力。如持誦之人。以三事和合正迴向故。所
願皆得成就。是故如來亦以三力和合故而
出音聲。以從衆縁起故。當知。此聲本不生
然此三力者。a等四字故。疏云。此句是
一切眞言心。又十一十四云。正等覺心即眞言
心也正等覺心者即四阿也。第七明眞
言能所加持中云。如來以何法加持耶。祕密
主以要言之。諸如來一切智智。一切如來自
福智力。自願智力。一切法界加持力。隨順衆
生。如其種類開示眞言教法者。初云一切
智智者。即是總擧十方三世如來一切金剛
智印。以此同共加持。則無所不同。又一切
如來本行菩薩道時。所集無邊福聚。發生
無盡大願。至薩婆若中究竟圓滿。是故皆
得智名。言以如是福願智力。及一切法界本
性加持力。隨順世間如其種類而作加持。
是故於一切衆生種種身語意。皆可開示眞
言教法一切智智者a也。a是五大義故。
福者@a也。是行門故。願者吉慶賛中願云嚩
囉。是百字法門也。又第五云勝願道。亦百字
也。故a@m也。法界本性加持者a@h也。涅槃是法
界本性故。三力者。其如來者法界力a@h也。無
等三摩耶力者a@m也。a@m依十一卷釋。是如幻
加持義。如幻加持者即義釋之釋意也。是同
第七中如來一切智智。信解力者當福願二
力。是@a也。a是發心故與a合故。三力與
四同。其行者者。我功徳力者a@a二字也。
是發心修行故。如來加持力者a也。義如
上。法界力者a@h也。是亦如上也
自在神力加持三昧者。然此神變加持與金
剛頂同。義決云。次下頌。如來神變祕密三
昧法者。第一一切如來普賢金剛三昧門。頌
云云初頌諸佛普賢心者。經云爾時金剛
界至祕明末。爾時者。此前經云毘盧遮那
不久等正覺。此處經文者。略出經云。爾時金
剛界如來。以持一切如來身。以爲同體。一
切如來普賢摩訶菩提薩埵三摩耶。所生名
攝一切薩埵。名金剛加持三摩地。已入一切
如來大乘阿毘三摩耶心。名一切如來心。從
自身心而即説密語曰。跋折囉薩埵。於中
四門不同。一擧報。二顯實。三明行。四護念。
經爾時毘盧遮那佛。此擧報也。釋曰。所謂
行大日如來事遍滿法界。純以大金剛
王而共圍饒以爲宮殿。毘盧遮那處中而住。
乃至經云。持一切如來身。以爲其體。第二顯
體也。釋曰。無縁智明遍滿虚空。一切佛身
即一佛身也。經即入一切如來至三摩地等
第三明行也。釋曰。此中云三昧耶者。正翻
爲等持。三摩地者正翻爲等念舊云
等至
謂遍
一切處。等持自智。即入一切如來智智也。
即入一切普賢智。持此智行猶如金剛入
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故花嚴經云。佛
身普放大光明。色相無邊極清淨如雲充滿
一切土。處處稱掲佛功徳。光明所照咸歡
喜。衆生有苦悉除滅。各令恭敬起慈心。此
是如來自在用如彼
廣説
經從其至拔折羅等。此第
四護念也。釋曰。此中云阿毘三昧耶者。正翻
爲無上等持。舊翻爲護念也。如金剛般若
云善護念是。謂從諸佛一切普賢金剛智中。
出此祕明故云無上。以此祕明加持有情
令最堅牢故。祕明義者。一切有情皆是金剛
也。故稱拔折羅薩埵云云經説祕明時。至既
示現已等。此中智用境界不同有十二門。一
依因。二顯本。三應實云云此處經文略出經云。
經説此祕語時。從一切如來心。即是彼世
尊以爲普賢月輪。出以淨治一切衆生摩訶
菩提心也。經云説祕明時從一切如來普賢
之心。此第一依因也。釋曰。一切諸佛現神
變時。非無因故。謂從如來智入普賢心。若
不爾者礙而不遍。無智故有礙。無行故不
遍。經云爲衆多月輪。至菩提心已。此第二
顯本也。釋曰。謂菩提心者萬徳之源空行之
本。是故如來先顯心相。清淨圓滿猶如月輪。
即大菩提相也。以此心相遍有情處。諸有情
類。數乃無量。故曰衆多。一切有情過菩提
光皆得清淨。故云出現普淨一切衆生界
也。發菩提心者應如是行。若越此者非菩提
心也云云理趣釋云。金剛加持者上所引略出文
云。普賢三摩地
名金剛
加持。
表如來十眞如十法界十如來地。以
成上下十峯金剛大空智處。已上文。當略出
經第一自毘盧遮那不久成等正覺已下。安
四方座坐四佛已。加持者表如來於中道十
六大菩薩普賢智。從此展轉流出共成三十
七位。以成解脱輪大曼荼羅此文當略出
爾時金剛界如來已下文。前所出文也。彼中
自普賢至四稱具明。中道者十六位智行
相。兼故。在中央把處。都部要目。以表十六
空爲中道。十一十一云。爾時世尊。復住三世
無礙力依。如來加持不思議力依。莊嚴清淨
藏三昧力者云云此處疏及義釋。具如前引。
佛入此三昧説四a眞言。從四阿出一切
字門。此字一切諸尊種子也。故此三昧是加
持本也。又十一云。依三力而加持起。三力即
四阿眞言心。具如前明。故此莊嚴清淨藏三
昧者。其體四a也。四阿即法花開示悟入。佛
之知見。諸佛境界諸法實相也。亦名自性清
淨心。即是普賢也。故理趣經初段。十七清淨
後云自性清淨。第十云。時普賢菩薩即於
佛莊嚴境界三昧住。無礙力眞言説者。諸菩
薩中彼爲上首。於佛境界莊嚴法門而得自
在。即時入此三昧也。佛境界者。此是諸佛自
證眞實境界。非聲聞等所能及之。如法花
方便品中所説。莊嚴者。即是如來自證之體。
體有無量徳。徳各無量名以無量莊嚴而自
莊嚴也。又十三二十二云。次如意摩尼普賢印。
云云如意摩意者。即佛境界莊嚴義。是即莊嚴
清淨三昧。加持本也。故疏第九十二云。如如
意珠寂然無心。亦無定相而能普應一切
皆令稱悦其心。故名巧色摩尼。從巧色摩
尼身出巧色摩尼語。示巧色摩尼心。普雨
法財諸字門普
現色身也
滿法界衆生種種希願又金
剛頂十六聖位。總號普賢。是普賢地故。仁王
陀羅尼釋。以普賢十六行比聲聞見道十六
心 自在者。梵言有二種。一攝伐羅盧計攝伐
羅。此云
觀自
在也
二嚩始多。今具引文。次會其義。第十三
三十云。薩嚩達一切
法也
嚩始多自在
鉢羅鉢底
得也。謂於諸法
而得自在也。文
第十十二云。嚩勢多。第六二十七
釋觀世自在義云。此中自在。梵本正翻是富
貴義。如人得大勢位具足財寶。隨心所欲
自然成就。此菩薩亦爾。假合十方世界一切
有情。希求世間出世間種種資具。隨其性欲
種種不同。能以如幻三昧。一時給與各得滿
其所願十三云。時佛住法界性中。告
金剛手。諦聽一心我説此法。令修行者於
此法中自在得。所謂令得勝上教法也。此
自在者亦是速得義。又是攝持義。與上所云
多財名自在義不同也十七云。由住
此戒攝一切法名自在。自在即是攝受之
義。謂自得法又能利他故。次經云有情義中
通達是也私會云。縛始多者自於法得自
在義。攝伐羅者於法施他得自在義。十三
上所云等者。指第六卷觀世自在義。今此自
在者即普現色身義。與普門品示現三十三
身義同。故知。今自在者即攝伐羅義也。多
財者。下疏諸字門云佛法財。從阿字門出
諸字門。即是加持義。亦即普現色身義。五祕
密經云。法財者三密菩提心教法也又第六
十八云。如曼荼羅海會佛利微塵數一一善
知識。皆一種入法界三昧門。若總觀如是普
門大衆。一心住縁而不馳散。即是普眼三昧
門。亦名普門世界三昧門云云第十云。以
此普眼。而現衆生故。名觀自在者此文
普眼三昧者。亦觀自在義。亦足爲一證。矣
zvala自在。
心至等
nubh@avena神力
心經
ati@s@ta
種種巧云
vizvazvala有種種巧義。是普現種種身口
意義也。又法花普門品。始終説avarukita
izvala名號。三十三身段當izvala。是普門
也。言普爲一切衆生者。普門義也。種種者
是普門義也。説云bha@sata心至va言説義
也。又發唐梵文字。云prabha故。nubh@avena
有説及開發義。此中應有示現義。更考。又
dbhava生義也
示種種等者。此中三密相可見矣。從自證三
菩提流出如來平等三密門。即普現色身義
也。下疏。既云從遍一切處加持力生。即無
相法身無二無別。而以自在神力令一切衆
生見身密之色。聞語密之聲。悟意密之法。
隨其根性種種不同
諸趣者謂六趣也。下疏云。此中種種趣者。
梵云&MT03255;衍。亦名爲行。亦名爲道。下云大乘
道等。義同也。毘婆沙説有五道摩訶衍人
多説六道云云青龍疏上二十四釋經諸趣云。
六趣不一故名爲諸。趣即所趣。無覆無記
第五三十一云。如上所説。菩提心爲因。大悲
爲根。方便爲究竟者。即是心實相花臺。大
悲胎藏開敷。以大悲方便現作三重普門眷
屬。以是義故。名爲大悲胎藏曼荼羅也。如
於一世界中普現六趣隨類之身。於一切
世界中亦復如是。於彼彼衆生同分中。
最爲上首。其所説法亦於彼法中。微妙第
一。復由此義普能攝受無盡衆生故。毘盧
遮那名爲法界王也十一三十一云。諸如來
有意生名業作戲行舞者。從佛心業而生。
作種種戲行。現種種戲舞類之相。即是普現
色身隨類作六道之形等也
種種往欲者。第十云。阿奢也心性也。謂彼先
世所習行。諸根
性欲。
下疏云。性欲者欲名信喜好樂。如孫陀
羅難陀好五欲。乃至阿難好多聞等。當廣
説之。性名積習。相從性生。欲隨性作行。
或時從欲爲性。習欲成性。性名染心。染心
爲事。欲名隨縁起。是事釋論中具明花嚴
大疏三十八下十四云。如宿習名根。印持名
解。依根起解。故云次第。解必似根故云
相似。習解成性。性必似解。依性起欲。欲
復似性觀照門者。謂意密也。第十云。受
持讀誦。或觀照者。即同普賢之門。不久得
佛境界十九十九云。虚空本性離於觀照
離一切妄念戲論是心行處滅義。
觀照即心行義
又青龍疏
十九明五種般若云。乃至二者觀照即淨
惠也法衡抄云。觀照般若者。謂清淨惠觀
照性相眞俗諦故
  寶暦九已卯年四月二十有九日。京都姉
小路延命密寺。以善住遮梨御直筆書寫
之竟
 順庸 


大日經住心品私記第二

沙門曇寂撰集
沙門道空刪訂
九右然此應化等者。前云自證三菩提者。本
地法身。次云爾時世尊往昔大悲願故。而作
是念等。以下是如來加持。是故住於自在神
力加持三昧。已下受用身。並普現色身。今應
化者有二解。一應化是二身義。謂淨身中正
等覺句。已上加持佛身爲應。自下世間成就
本尊爲化。即現瑞中現佛身是應也。又現執
金剛普賢乃至天龍八部等是化也。一應化
是一種義。只是應身稱應化。是神變感應之
化現故。第三十五云三乘六道無量應身
且如第四二十觀五佛釋。云何解。答凡疏始
終。論曼荼羅佛身不一准也。具縁品疏初
作數番釋。無不爲此也。且夫三重曼荼羅
具縁品説之爲入壇灌頂説之耳。然人多
以爲是説聽儀式。其惑本在此。且如第四
釋大日如來加持受用身相。而其衣服身相
等。表本覺常寂之相也。故五十八云。從此實
相華臺中。則表大日如來加持之相。其義已
如前釋其四佛者。表發心修行萬徳開敷
涅槃方便修得始覺相。故云從心量因縁生
也。故不可以釋漫荼羅文判定佛身也。
因茲若以八葉爲佛身内徳則第三十五云。
四佛四菩薩醍醐果徳。若爲八葉是佛各別
法。修證次第。中臺是絶待本覺妙果。則第
二十八釋。及二十二十六云。越八葉絶方
所之釋等也。故應約行者修位淺深次第。
定其佛身
非從毘盧遮那等者。阿字本不生法界之體。
其所現身法身之相。故即生不生。不生而生。
不動法界即是應化。生而不生不異應化。
即是法界。時者時分。謂三世時。處者處所。謂
十方處。起滅邊際倶通時處。下疏十五釋奮
迅示現身無盡莊嚴藏云。將欲必定師子吼
宣説一切智門故。先奮迅示現無盡莊嚴
藏。莊嚴者云云乃至如來祕密惠經云云乃至
皆如來不起于座而演説法。周極十方。
盡其神通勢力亦復如是已上處
無邊際
然後還歸
云云乃至已能住此三昧已上時
無邊際
即是無邊際
義也。復次此諸大衆云云云乃至軌匠其心
令至佛道第三云。自如行者。於瑜伽
中以自心爲感。佛心爲應。感應因縁即時
毘盧遮那現所喜見身。説所宜聞法。然我心
畢竟淨。佛心亦畢竟淨。若望我心爲自。即
佛心爲他。今此境界爲從自生耶。他生耶。
共生。無因生耶。以中論種種門觀之。生不
可得而形聲宛然即是法界。論幻即・幻。論法
界即法界。論遍一切處即遍一切處。論幻
故名不可思議幻也故此中明不可思議
金剛幻也。是故下譬説等中。説幻事也。第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