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釋摩訶衍論勘注 (No. 2290_ 頼寶撰 ) in Vol. 69

[First] [Prev+100] [Prev] 849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退也。次四離障益。於中初二離外惡縁障。
謂初離天魔現形。後離外道邪惑。次二離
内惑業障。謂先離惡業。後滅惑障。業中離
誹謗等不起新業也重罪漸薄者。重業輕也。
次五行成堅固。一於理信増。二處染不怯
記云。知法如幻故無所怯。繩蛇
非毒。杌鬼無心。何所怯耶
三不爲縁壞
如己故。得柔和柔和故不憍慢。不
憍慢故。人則不惱。不惱故不壞不壞行也
四無世
滋味世人不學此法。則愛見深固貪著世間。今既
知。三界虚僞。誑人六根。焉可貪而示之不
樂則離愛。離
愛即滅煩惱也
五得深禪定文眞如三昧成也。論
外縁即通擧六
塵。音聲即別指耳所對也。今六塵中唯擧
聲塵者。阿含説此以爲禪刺也 云云
文。三者出道功徳等 抄第四云。諸邪道故
者。即本鬼神也。然上標云。三者出道者而含
二義。一出外道。二出邪道故云出道。亦可。
外道屬人邪道屬人所用術法。以彼皆是鬼
神法故。如高僧傳説。道流用鬼神法。吹
衆僧衣。飛颺無住。尋將稠禪師衣鉢來而
不能動。由前第二怖魔徳中。已有惡鬼。惡
鬼名中亦攝神故。但云怖魔者雙兼二故
 私云。抄後義意。第二惡鬼者。以神攝鬼
 兼二類也。仍魔鬼神三類攝第二徳。第
 三鬼神者。直名外也。第二惡鬼者。上來所
 擧四類中鬼衆也。今亦鬼神者。鬼即神也。
 即四類中神衆也。又義云。上魔惡者。魔
 即鬼也。下邪道者。鬼神二種擧之也。正理
 論出三十種餓鬼中魔身鬼云云是抄初義
 意歟
文。九者雖未得定等 異譯論云。設不住定
於一切時等文
 私云。於修定加行位得此益也
文。如其次第不亂數量等 抄第四云。如其
次第至之波者。結指十徳。並是止息行人
心海之散動故。次勸勿令率爾麁心不見
*深意。故云應審思擇
文。七者勇猛功徳等
 私云。有情縁大悲俗縁之智。而雖非理定
 功徳。微細論之。正智住定之中。亦帶大
 悲外縁之功。嘉祥釋云。二智皆如實而照。
 並皆爲實。皆有善巧悉稱方便又法
 相宗釋云。正智眞觀帶俗縁之用今縁
 衆生界起大悲之義即此同也
 本云元應二年七月十九日於高野山金光
 院抄之畢
 暦應二年己卯十一月二十三日於東寺西
 院僧坊書寫校合畢
          權律師杲寶


釋論第十勘注第一
文。次説兩輪具闕益損門等
 私云。第八卷所標修行分中。大文第六門
 也。是亦雖似説彼第三修行方便門中。
 止觀修行之相。兩輪具足之義。即修行分
 肝要故。爲顯總通之旨烈大科也 或
 義云。爲避文繁也。謂彼第三門釋文繁
 廣故。且分爲大*科也。益損者。下六門中
 示闕觀等闕也損也。兩輪倶轉等具也益
 也
文。第一門中即有四過等
 私云。示スル止輪門可訓之也。
 此中明四失故云即有等也
文。一者沈淪過失等 抄第四云。摩鍵訶尸
者。此云氣盛瓦爐 疏五云。梵語摩鍵訶
尸。此云氣盛瓦爐如世窯室人入ラハ昏迷。無
觀修止心定沈沒 記六云。摩鍵訶尸。此
云氣瓦爐如入窯室薫セラルレハ極心昧
 私云。窯玉云。窯餘招切。燒瓦竈氣盛瓦
 爐者。今世石風呂等類歟。是籠氣之蜜室
 故。人入之即昏沈之心増盛也
文。二者不勤過失 抄第四云。阿那毘提者。
此云風病記釋
同之
 疏五云。阿那毘提。此
云風病。中風之人必不勇健。闕觀修止心
懈怠故
文。三者背善過失等 抄第四云。婆多訶彌
尸者。此云無根。上並聖記記釋
同之
 疏五云。
婆多訶彌尸。此云無根。人天然無根不味
於境。無觀修止安希集善
 私云。背善者其心只守一隅不分別善
 惡是非之境故。失樂欲之性也 問。不
 勤與背善。其別如何 答。不勤懈怠之性
 也。背善闇鈍之性故。不同也 無根者。本
 性無五根之人也。是論正根。非扶根也。
 若人失正根雖向所縁之塵境。更無分
 別樂欲之性也 或云。無根者無男女二
 根之人也
文。四者難悲過失等 疏第五云。第四失中。
如壞根人。値難壞根。於欲何利。闕觀修
止心無悲故
 私云。無悲者。唯修止人其心安住寂寞
 無起動之性故。於大悲利物等難行苦行
 事。更無勇進性也 壞根人者。五根等。
 或依病惱等縁。或依切折等縁損壞之
 時。於五欲境雖有一且觸受。更無増進
 之性也。總是無輕安之性也 或云。壞
 根者。亦男根等也 問。上眞如三昧十徳
 之中。第七勇猛徳中云縁衆生界起大慈
 悲集成萬行無懈怠故彼既唯修止
 起慈悲。亦除懈怠。今何帶此等失乎
 答。彼理定故具徳無量也。此事定故有此
 失也 又義云。彼雖云三昧定中具惠
 故帶徳也。此偏明闕觀之止故有失也。
 香象釋云。就實而言。定通止觀。惠亦如
 是單修與復修其徳失不可相亂者
 也
文。一者苦相觀門
 私云。今此三門觀輪所知之境界也。四諦
 中苦諦有四行相。所謂無常苦空無我也。
 今不淨觀門即當無我。著我増之人修此
 觀故 問。何故除空觀乎 答。四行相
 中空觀通定惠故。今專擧惠觀不共之
 境故除之歟。凡今此三門皆有深義。與
 小乘觀異也
文。一者壞苦等 記六云。苦相觀中。初標示。
但有二苦二苦相顯故論不説
 私云。三苦中。苦苦行相麁顯。止定亦縁
 之。今此二苦行相微細故。唯惠觀知之。
 仍明觀輪不*共之境故不論苦苦也。如
 上空行相也
文。一切有爲之清淨法等 疏五云。此一壞
苦有二義解。一云。五有爲中貪嗔癡等。是
不清淨。信進慚等。是善清淨。或淨破染。或
染破淨。所觀善惡互壞名苦。非樂受壞方
名壞苦。此解於本論世間中。偏取有爲染
淨相形。釋壞苦義。二云。世間有二。一具足
世間。即生滅門。攝覺不覺義。收有爲無爲
故。前十異名世間門雖包九法。然此偏取
四種無爲及四覺故。亦可。本覺圓滿功徳。
由是名爲具足世間。二妄想世間。即五有
爲。正解本論有爲之法。此二世間互相破壞。
行者觀之故爲壞苦
 私云。此師意。當段正釋復次二文。釋壞相
 之體。寛狹異也。正釋述本論有爲之法句。
 是限生滅門中五有爲法也。復次釋本文
 一切世門之句。是通生滅門五有爲四無
 爲。總號世間門故。仍正釋狹也。復次寛
 也。初釋中一切有爲者。總名也。清淨法者。
 有漏之善。即信進慚愧等是也。不清淨法
 者。貪等煩惱惡法也。此二互壞。是於有
 爲法中論壞苦也。今此壞苦者。相破不
 安穩名苦也。不同倶舍等樂受破壞稱
 壞苦也。後釋中具足世門者。以四無爲
 爲其體也又義唯取四種覺
又義唯取本覺也
是即前第二卷
 論釋眞如生滅十異之中。生滅門總號世
 間門。世間之言雖通九法。今此具足世
 間但取無爲法也。妄想世間者。即指五
 有爲也。此二互相破之故亦名壞苦也」
抄第四云。一切有爲之清淨法等者。以本論
中所觀有二。一世間。二有爲。其上一切
之法等。貫上通下兩次讀之。今此先釋有
爲通具二義。一云。唯屬不覺。以彼覺義是
無爲故。就善不善名爲清淨不清淨故。一
云。始覺爲清淨法。故大抄云。始覺新起義
同有爲。不覺即是不清淨法。此之二法更相
變壞。後復次下却釋世間。此通不覺與覺
二義故。前十異有世間門。具足世間是覺。
具備功徳故。妄想世間是不覺。三界虚僞
故。以妄薫眞成諸染相。以眞薫妄成諸
淨業。二互相破
 私云。此師意。亦於本文世間與有爲句。二
 段釋之也。本論當觀一切之法無得○變
 壞故。通二法可讀之也。謂當觀一切世
 間之法無得久停等。又當觀一切有爲之
 法無得等也 但與疏義異者。彼疏師有
 爲句狹也。世間句寛也。今師並存二義。有
 爲句中。初義唯屬不覺者。即全同疏義
 也。後義通始覺者。與疏意異也。有爲句
 中。擧始覺般若稱清淨法故 次世間
 句復次釋述之也。是又通覺不覺二義。
 准上有爲句中二義可知之。局不覺名
 世間之義異疏釋也。通覺不覺之義全
 同疏意也 問。若爾者。正釋復次有何
 不同乎 答。有爲與世間建立不同故。
 約此二箇法門釋壞苦之義也。以之爲
 二段不同。更無別意趣也。或云。復次釋鈔
 疏一義也。鈔非存通局二義也
記六云。初苦相觀中初標示○次言壞下釋
成二。初壞苦中。初示行相○次若修下明
觀益。二行苦者。以是遷流逼迫義故 又
云。有爲淨者。世間事定等名清淨。貪瞋邪見
等名不淨。如是二種互相映奪。苦相隨轉故
言壞苦。具足等者。諸無爲法具衆徳故。相
倶轉故。名爲具足一切世間。諸有爲法戲論
相故。妄分別故。名爲妄想有爲世間。如是
二種互相破壞則令行人發生苦解。又外
器界。四大六塵日月星辰山河草木一切萬
像悉皆具足故名具足。内有情界。所有根識
種種諸法皆是妄想。故名妄想。如是内外
互相陵奪發生壞苦。此上二類壞相在境苦
現於心。故名壞苦。又此諸法互相破壞非
安樂相。便名壞苦。不必心縁方名爲苦。不
同行苦隨縁起滅非寂靜故名之爲苦
 私云。此師意。有爲者。限染污分。於此中
 事定等爲淨法。煩惱等爲不淨。世間中二
 種。亦同疏釋。但以四無爲通爲具足世
 間也。正釋復次了簡大同疏義也。又義。
 非情名具足世間。有情名妄相世間。此
 上二類等者。上所擧正釋復次兩苦也。就
 壞苦之稱存二義。初義壞在境苦在心
 也。壞之苦依主釋也。次壞即苦持業釋也。
 私一義云。三師共當段有爲與世間兩篇
 釋中。有爲狹也。無爲寛也。抄釋一義有爲
 中雖攝始覺。是又義同有爲&MT06279;直不名
 始覺體即是有爲。何況本覺及眞如等不
 可攝此中也。今案本論意。生滅門觀待
 無常之相。以惠分別終捨此能入是有爲
 是無爲法。而證所入非有爲非無爲本法
 然其苦觀中判壞苦之相明有爲與世
 間世間者隱顯不安之義有爲者生滅遷流
 義。二種法門建立雖異。然其法體不可
 有寛狹。仍第二卷論。眞生二門各立十名
 之中。眞如門有無去無來門。生滅門有相
 待倶成門。既以九法總稱世間門。何不
 通名有爲乎。故知。初釋一切有爲者。通
 染淨也。此中四無爲通名淨法。五有爲
 名不淨也。次世間中二種亦爾也。仍世間
 與有爲兩科各開二種。明互相破壞之
 義也
文。所謂成就一自作一等 疏五云。一自作
一指生滅門所入一心也。甚深之法唯從能
作立其名故。觀成契本一自作一耳
抄第四云。一自作一者。意言。依生滅門修
觀爲門超入三自大乘之法故。上十異
中第十名一心有二。一體大乘名一心從
所作名一。三自大乘名一心。從能作名一
故云一自作一
 私云。止觀等行且生滅一門建立故。以捨
 門入法之義指生滅所入云一自作一
 也。若約深義者。可有重重分別。或以觀
 捨生滅門法而入眞如。或依觀捨眞如
 而入不二。捨劣得勝重重義門。於此文
 可悉之也 問。止觀之行但被邪不二
 聚衆生。今何得益及所入乎 答。五行隨
 一止觀雖攝二聚。今此一科兩輪具足。行
 總修行信心分要行也。第四分機廣通三
 定聚。兩輪具足行豈限邪不二聚乎。或又
 雖邪不二聚所觀。觀行甚深。何爲奇乎。
 仍無失也
文。言行苦者一切心行等 疏五云。行者應
觀心行遷變微細生滅。極生厭怖。倶舍頌
云。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覺。若置眼睛
上爲損極不安。愚夫如手掌不覺行苦
睫。智者如眼睛縁極生厭怖 鈔五云。
以是故苦者。通結上二。壞行二故 筆削
記第六云。一切心行等。如經中説一念中
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九百生滅。既速生速
滅誠爲苦也 寶師倶舍疏十二云。問曰。
若諸法得自體頃名一刹那。得自體頃即
是一念。因何仁王般若云一念有九十刹那。
一刹那有九百生滅 答。生滅微細唯佛能
知。小乘心麁。見生滅麁。諸佛心細。見生滅
細。由此不同
 私云。於念念中速生速滅之義可有重
 重麁細。至極而論之。生滅同時。還本不
 生際。是大乘家念念生滅實義也 華嚴
 經云。一切法不生。我説刹那義。初生即
 有滅。不爲愚者説四相倶時。常住不
 變之義可悉之 凡三苦之中。行苦總。
 餘二別也。古徳云。於行苦之麁。別立餘
 二苦之稱云云
文。次説無常觀門等 記六云。無常觀約三
世説。各有法喩 筆削記六云。念過去
法。恍恍忽忽似有而無。如存如已徒有言
説。實不可得故云如夢。何啻過去。現在亦
然。故淨名云。是身如夢虚妄見也。應念
諸法。前屬過去。後屬未來。於二中間無
體可住。終不可取故云如電。故淨名云。是
身如電念念不住也。雲起晴空。何曾有本
法生。眞界寧見所從。以生時無有來處故。
滅時亦無去處。淨名云。是身如雲。須臾變
滅也 鈔第四云。譬如彼夢等者。古師云。
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大千
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五蘊浮雲空
去來。三毒水泡虚出沒。如次釋今夢電雲
 私云。已上三世變滅之相。即無常觀所知
 境界也
藏疏下云。就初中明四非常觀。初無常觀。
二一切心行下明苦觀。三應觀下明無我觀
○四應觀世間下明不淨觀。此四除於常等
四倒。配釋可知 遠疏下云。就初中有
四。一者明無常觀。二者是以以下明其苦
觀。三者應觀以下空無我合觀。四者應觀世
間以下不淨觀 曉疏下云。一法相觀。謂
無常苦流轉不淨文相可知 異譯本論
云。謂常觀世間一切諸法生滅不停。以無
常故苦。苦故無我。應觀過去法如夢。現在
法如電。未來法如雲。忽爾而起。應觀有身
悉皆不淨。諸蟲穢污煩惱和雜
 私云。當段本文。無常苦等配解。諸師釋區
 也。藏師上段苦觀中壞苦文名無常。行苦
 名苦觀。今無常文名無我等也。遠師本
 文以是故苦已下爲空無我合觀。曉師此
 無常段名流轉觀。各各異解徳失如何
 答。四行相中。空一行通止定故今略之。
 但取三行相。其中下不淨觀中。顯示無我
 相故。當段但苦無常二觀也。上須臾反壞
 文壞苦義分明也。何以之爲無常相乎。
 又當段三世不住之義豈非無常相乎。
 爾者釋論所判尤叶論文釣鎖也 疑云。
 藏師義叶異譯論。今釋論所解違彼文如
 何 答。彼文何必爲相違乎。所謂上釋
 壞行二苦畢。判其所由之時。云無常故
 苦。苦即以無常爲義故云爾也。此苦又
 爲無我所因故云苦故無我也。以上於
 苦一行釋段擧無常與無我以爲所由
 也。次應觀過去已下釋無常義。應觀有身
 已下釋無我義也。若爾全不違釋論解
 也 或義云。當段但明無常苦二行相。空
 無我理定所縁故。今但示事定。仍略之
 也云云今謂不爾。無我觀即下不淨觀所顯
 也。異譯論文三種行相分明。何但限二行
 相乎
文。言不淨者縁種種身等 疏五云。後不
淨觀從頭至足無一可觀。行厠漏嚢盡瓶
雖舍ノ如シ。擧身不淨。遍體無馨。穢惡交流。於
何可樂 鈔第四云。縁種種身等者。阿
含經云。昔有國王。嗜欲無厭。有一比丘
以偈諫言。目爲眵涙窟。鼻是穢涕嚢。口爲
涎涶器。腹是屎尿倉。但王無惠目爲色
所耽荒。貧道見之污出家修道場。故云乃
至遠離貧故 淨名經云。是身不淨穢
惡充滿。然有五種。一種子不淨。父母血肉之
所成故。二住處不淨。生熟二藏中間故。三
自體不淨。三十六物悉和合故。四自相不淨。
九孔常流諸穢惡故。五究竟不淨。身壞命終
不可堪故。形體若斯。復何可樂文此文可考
正文也
 私云。小乘等意。不淨觀最極初心所入。
 但縁人身非遍縁心故不能斷惑證理。
 依之性相釋云。此不淨觀小分縁故不斷
 煩惱。夫斷惑者要須遍縁故也。但能伏
 貪令不現行 又云。唯在人趣生除
 北倶盧。以天趣中無青瘀等故無此觀
 此論意。不淨觀門又通深位。若作相望。
 不淨觀者。乃至佛身亦互可觀之也。衆
 賢釋云。勝無滅者。能觀天色爲不淨觀。
 勝無滅者。舍利弗也云云性相之意。猶舍利
 弗等智惠明了故。縁欲天爲不淨故。何
 況深教乎。是故今云遠離貪故。即依此
 不淨觀斷貪染之義也
文。縁三界内無量無邊等
 私云。縁三界内者。三種慈悲中。今且擧有
 情縁大悲也。若廣論之。可通法縁及無
 縁也 棄背自本覺等者。清染二種本覺
 也
文。又之又之等 鈔第四云。又之又之者。之
猶往也 疏五云。謂環巡三界。輪轉四生。
乍死乍生。時來時往故曰又之
 私云。大師釋云。生之生之輪迴六趣云云
 即此義也
文。如是當念一切衆生等 筆削記六云。以
悟自身非常既爾。當念衆生。亦復如是。無
明迷故。不自覺知故。起大悲也。皆因無明
等者。蓋是無明所作故。前文云。以有無明
染法因故則熏習眞如。以熏習故則有妄
心。乃至造業具受一切身心等苦。已受下
明三世皆苦也儺。捨難離トイハ無明未盡已前
不能免故○然苦者逼迫爲義○略而論之
不離三種。謂苦苦壞苦行苦文 略抄
 私云。當念等總句也。從無始等明過去
 也。現在即有等明現在。未來已下明未
 來也。身心大苦者。苦苦在身。行苦壞苦
 在心也
文。立大誓願起十方世界等 鈔第四云。立
大誓願起十方等者。准本論願字具二。今兩
次讀之
 私云。本文云。立大誓願願令我心等文
 文准彼願一字被表釋兩次可讀之也
 爲言
文。如本作此思惟等
 私云。今段本釋相配有多義。一云。五界中
 第一般若與第二心相一雙故。配願令我
 心離分別故二句也。謂以智惠達心相
 故。離妄分別也。第三斷煩惱。第四行因。
 又一雙故。配修行一切諸善功徳二句。第
 五證果配令得涅槃等二句也。此中本文
 盡其未來等四句兼示利他門。亦有此五
 界也。本論自他並擧之。釋論先就自立
 五門以顯利他。仍此四句無配解文也。
 又義云。願令我心句配第二心相。離分別
 故句配第一般若。般若即無分別智故。修
 行等二句配第四因行。以無量等三句配
 第三斷惑門也。度衆生即斷惑義故。密教
 之意。五大願中。度衆生願。是斷自心中煩
 惱云度生。度生願外別不立煩惱無邊
 誓願斷願故。盡其未來一句通上下。即是
 微塵數義也 筆削記云。不限劫數盡
 於未來是微塵數今謂。願令我心句配
 第一般若。般若即行者心中智惠故。離分
 別句配第二第三。離妄想分別云達心
 相。是伏惑之位也。離戲論分別云對治煩
 惱。是斷惑之位也。故異譯論云。願令我心
 離諸顛倒斷諸分別三句如次初三門
 也。修行一切等六句配第四門。因位萬行
 即通自利利他。修行等三句自利行。以無
 量等三句利他行也。次令得第二句配第
 五門易知之
文。次説兩輪倶轉不離門等 疏五云。由
布願雲須霔行雨。花嚴經云。如龍布密
雲必當霔大雨。菩薩發大願決定修諸行
 私云。直修習行因之海者。具可通六度
 也。上發願廣故云十方微塵數行因。今此
 修行尤可通萬行也 或又局定惠*兩
 輪行也。次下云。謂具*兩輪令無偏故
文。譬如闕翼鳥等 抄第四云。譬如闕翼鳥
等者。然此伽陀四喩八句。二二成一。唯初譬
如。及中無有。幷後功字。貫下通上四次讀
之。其法合中。初之一偈。幷後功故二字。亦
應通下貫上四次讀之 然此四中。前二
闕觀。同彼二乘趣寂愚法故。初一唯修止
定。屬如理智。異名根本同彼二乘墜墮長
空無餘涅槃故。若具修觀屬如量智。亦名
後得故。不墮於涅槃性空。今此意云。二翼
雙點可翔太虚。兩智齊運可遊性空。由無
後智達俗渉有唯修上輪。證眞落空耳。後
一亦同二乘愚法不了故。此上二種初即必
墮趣寂。後即不成種智。後二闕止。同彼凡
夫不能遊眞路不能離妄坑故 疏五
云。以頌喩中。初譬喩字。及無有字。貫下四
用。又頌合中。初之三句通合闕一。第四一句
貫下四用。後有七句順返釋成
 私云。頌中譬説八句。上四句與下四句如
 次表釋也。相配而知之。譬如無有トノ
 被四段之喩也意云。譬如闕翼鳥無有
 高遠翔功等也。法説諸句亦可配譬喩。
 若具足等三句總標也 以其實等一句又
 被下四段也。法性等二句合初譬也。唯
 修止輪即正體智。行相以闕觀。譬闕後
 得智也。以次上以其實無有句。被此二
 句讀之。後後亦爾也。入於等二句合第
 二譬也。亦述無智觀而闕運載昇進證
 得眞理珍寶也已上二段唯止
闕觀之義也
眞如等二句合
 第三譬也。是即唯修觀而闕止。其心狹
 劣。不能平等理中。遍至遊履。三摩地。此
 云等至。亦云等引。是即引心心所遍至
 境中故。猶如燈光。若安密室其光遠照。
 若安露地而其光明不至于遠也。由此
 義故此自下云闕止也。一切摩等三句
 合第四譬也。亦是闕定力。其心散亂
 邪魔深坑也。是故第七句總述上意。初三
 句述具足。後四句簡不具也
文。不墮惡趣功等 鈔第四云。言不墮惡趣
功者。玉溪引論。功是坑字。亦可通矣。
不及ニハ上四
 私云。坑功兩字共不違文意故云亦可
 通也 問。功字通上之義可爾。不字可
 限當段。何云通上四乎 答。是抄師誤
 歟 玉溪者。圓宗文類淨源云。起信論演奧
 鈔十卷。宋玉溪沙門釋延俊述
文。不倒墮功等 抄第四云。言不到*墮功
故者。抄引論云不到墮坑故。而開泰本亦
是倒字
 私云。鈔所覽本到字歟 鈔引論者
 開泰本者
文。終不可捨離等 鈔第四云。問明品云。譬
如有力王率土咸戴仰。定惠亦如是。菩薩
所依頼。又法花云。定惠力莊嚴。以此度衆
生。又清涼云。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
無以深其照。又天台止觀。經論云云。皆斯
意也。由是圓正離彼邊邪之頓悟。漸修大
要門故。止即頓悟。觀即漸修。念念頓悟。念念
漸修。二不相離故
文。今此經文爲明何義等 疏五云。後龍樹
重明○有五。一動寂無礙境。有動*寂必
分止觀。於*寂境中止觀倶行。於動境中
止觀雙運。故寂中有動。乃動中有寂。故清
涼云。定惠雖多不出二種。一事。二理。
之一處無事不辨事定門也遺教
經意
能觀心性
契理不動理定門也涅槃
經意
明達法相事觀
也。善了無生理觀也。諸經論中或單説事
定。或單明理定。二觀亦爾。或敵體理事止
觀相對。或以事觀對於理定。如起信論
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爲止。而觀因縁
生滅爲觀。或以理觀對於事定。如下經
云。一心不動入諸禪。了境無生名般若是
也。或倶通二。如下文云。禪定持心常一縁。
智惠了境同ト云三昧是也。或二兵泯非定非
散。或即觀之定但名爲定。如觀心性名
止定是也。或即定之觀但名爲觀。如以無
分別智觀名般若是也。若説雙運。謂即寂
之照是也。所以局見之者。隨矚一文互相
非撥。偏修之者。隨入一門皆有剋證○論
復次至倶轉故。釋曰。二有空齊照。論復次至
倶轉故。釋曰。三事理雙明。論復次至無有觀
故。釋曰。四相待無性。論復次至無差別故。釋
曰。五互即亡差。即體而用自照。即用而體
自寂。法界寂然爲止。寂而常照爲觀 又
云。前之三義。心境歴然自淺之深從易至
難。後之二義。攝境從心相待二空。互融
一體誘掖行人。有次第故 記六云。釋
成有五束爲二段。初三約境明。後二依
心解。初中有三。明其止觀寂散倶行。有空
齊照。理事雙觀故。皆説言不相捨離。後中
有二。初約對待相收。後約融即一體
 私云。五重釋次第如疏釋也。初三約二
 諦。其中第一約世間所知。第二約二乘所
 觀。第三約菩薩所證。後二約中道。其中
 第四雙非中道。第五雙照中道也。或義云。
 五重中。初四重生滅門意也。第五復次眞
 如門義也
文。如本以起如是願故等
 私云。此本文有二義。一義云。當段明唯
 修觀之義也。是故云心無懈怠等。又云。
 所有衆善故。若唯止而闕觀有背善懈
 怠失故。依之異譯二卷論云。應作不應
 作。是名修觀法藏及元曉等同存此義
 也 一義云。當段亦明止觀倶行義也。既
 云唯除坐時。惠念於止 又云。皆應止
 觀倶行故。今此釋論即存此義也。但異
 譯論者。今文次下有加増文句云。復次若
 唯修觀。則心不止息多生疑惑。不隨順
 第一義諦。不出生無分別智。是故止觀
 應並修行等文是即分止觀行相爲二段
 故。今段爲修觀義。眞諦譯今此本論不
 爾。無別明修止之文。是故於一切時等
 文兼示止觀並修也 問。本論上標文云。
 是故修觀修習觀者等文從此已下皆明觀
 修義。而今止觀並修非標結不齊乎 答。
 上別明修行觀輪門意。今總結成止觀。
 朋並修故。強非相違也。不爾者次下止
 觀倶行。所謂雖念諸法已下文分明示倶
 行。亦可云標結相違歟
文。唯除坐時等 筆削記六云。若行等者。此
約四儀六縁之中。皆須止觀雙修定惠倶運
 私云。六縁者。記云。行住坐臥作語等六縁
 作者作事業也。語者言語也
又云。以前文中。雖先止後觀次第別辨。然
至修時豈得相離。以文不累書故成前
後。今此文中説倶者。亦是重辨前文。恐人
修時各自習故。故勸皆應止觀倶行也
 私云。唯除坐時者。今普於一切時處。止觀
 倶行之義示之故。行人安坐修止觀。非
 是所論故云唯除等也。於所餘行住及
 臥等時。亦可雙修此二行也爲言非謂坐
 時不修之也 問。四威儀中除坐時。餘
 行住臥三也。此外起者。指何威儀乎
 答。安坐之外起座去來進止等云起歟。猶
 行所攝也 又義云。起者起作也。是即
 取捨屈伸等作業。及起作語言等是總云
 起歟。筆削開之起。爲事業與語言二
 種云六縁故
文。雖念諸法自性不生等 鈔第四引清涼
釋云。若花嚴諸會。皆先頓悟同於佛果。後
方漸修菩薩因行故。梵行品云。若與如是
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
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菩提。知一
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惠身不由他悟此即
頓悟
彼經復説三賢十聖歴位修行此即
漸修
上但略
引。非謂悟時未修。悟心即已修故非謂修
時無悟。須在悟心中修故。念念悟是果。念
念修是因。此二同時故得因果交徹。但文
不累書故編之作次耳○又圓覺云。修如
幻行遣如幻惑。又古師云。修習空花萬行。
安坐水月道場。降伏鏡像天魔。證成夢中
佛果。此皆於不可修理中。強假修故云如
幻夢等
文。顯示兩輪所治門等 因縁分本文云。六
者爲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論第一云。謂以兩輪通爲對治凡夫二
乘見執過失故 疏五云。初止輪所治。由
上達空能治凡夫著有。由止見性能治
二乘樂空○後觀輪所治。由觀化物能治
二乘捨悲。由觀修善能治凡夫無進
 私云。今所治者。即是所化也。上因縁分
 爲凡夫二乘修止觀者。即此義也。又所
 化名所治。即論第八云。即是所謂所治所
 化之境界故 止輪縁無住以爲境故
 不著有及空。觀輪縁縁起以爲境故起
 大悲及修善行也 又義。定有寂靜與深
 細二徳。由初徳故對凡夫散亂著有。由
 後徳故治二乘怯弱淺空。又惠有俗縁
 與勝進徳。由初徳故治二乘自調障。由
 後徳故治凡夫懈怠過也。疏釋。定擧達
 空見性二徳。惠擧化物修善二徳。是只示
 外迹不云其性。故必此二徳似不局定
 惠。不共別徳也
文。結總兩輪轉門等 抄第四云。大過失故
者。即是本云。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
之道故成大失 疏五云。二輪之内。若隨
闕一不證菩提爲大過故。故涅槃云。定多
惠少不見佛性。惠多定少見性不了。定惠
等學明見佛性。是知。偏定偏惠是愚是狂。若
闕一門無明邪見。此二雙運成兩足尊
 私云。此一門有二義。一云。通結上五門
 五門同述兩輪具足之義故。一云。但結
 第四門也。述兩輪具足云總結兩輪也
文。次説勸劣向勝不退門等
 私云。修行信心分。大文七門中。第七門也。
 遠疏今此一段亦屬上止觀門。彼疏云。偏
 明修止恒生淨土是云念佛三昧故。
 爲止定所攝歟 或云。淨土往生行非止
 定攝。但是信心所作也。但念佛名號故非
 但止定也。群疑論云。彼人唯念阿彌陀
 佛。更不修餘六波羅蜜諸道品法今謂。
 爲止觀所攝甚以非也。八因縁中。第六
 云修習止觀。第七云生於佛前。因縁既各
 別也。能化教體豈爲一法乎 問。科名
 云何 答。勸劣等者。娑婆云劣。淨土云
 勝。是即令勸進劣報得勝處也。不退者
 令入初住淨信云不退也。上文云決定
 不退信心故 又義云。淨土報云不退。
 不還退生於惡道故。小阿彌陀經云。極
 樂國土衆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往生初
 位雖非位不退。土無退縁故約處不退
 云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此云不退轉故
文。顯示趣向假人門等 疏五云。一假人門。
十信已得信進念惠四心下品不勝進人
 記六云。顯示趣向假人門中。前四心者。前
三種心諸教倶同。其第四心所説不定。有以
定心爲第四。有以惠心爲第四。今怖劣
求勝懼有退轉。良由缺惠無勇猛故。應
以定心居乎第四。或由無定生於怖畏。
惠居第四義亦可通。如是四心從初唯起
下品熏習未能勝進。所以欲退
 私云。假人者。人即五蘊假和合體故。通名
 假人也。如云三種假人即攝因果人也。
 或義云。十信名信相假名菩薩故。四心下
 品衆生云假人也。二義中前義爲善也
 前四種心等者。今勸劣向勝門以下品十信
 人爲機故。八因縁中自第四至第七四
 人總爲修行分機。其中第四即五心中品。
 第五即初心下品。第六即二心下品。第七
 即四心下品也。而第七因縁以當段復次
 衆生初學是法。乃至畢竟住正定聚文爲
 能化教法故。今云前四種心等也 問。前
 四種心者。但取第四心歟。將通收前四
 種乎 答。有二義。一云。通四心。若但取
 第四心者。有不取第三心之失。謂四種
 因縁中。初心二心四心取之。何簡第三
 心乎。二云。但取第四心。前三心餘因縁
 取之故。但不取第三心有別所以。如
 上釋之也 問。第四心者指定心乎
 答。記出二義。諸經列十信不定也。仁王
 經云。信心念心精進心惠心定心不退心
 成心願心護法心迴向心云云此意指惠
 心云四心歟。若依餘經亦信進念定惠
 等次第也。爾者亦指定心云第四心也」
文。歸依所學教法門等 疏五云。二學法門。
十信下品初學諸佛地前地上大乘法故
記六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自因至果之
所游履故名大道
 私云。甚深無極大乘者。總指當論所詮三
 十三法門。別示此論二法二門也。能入之
 位即有五十一位功徳故云地前地上等
 也。下文釋勸修分云甚深極妙廣大法
 門記釋云。謂即兩重所入能入名法門
 故。兩重所入望能入門極深妙故准此
 釋擧所入云甚深極妙大乘呼能入云
 地前地上大道歟。標釋影略互顯也 問。
 科名云所學教法門指能詮教何云
 兩重門法乎 答。因縁分指三十三法門
 名能化教法出興門。爾者教法名字必非
 限能詮也 或又指此本論勸劣向勝門
 能詮教文歟。自然常住等者。論第一云。三
 世諸佛。一切教理。自然常住。一味平等。無
 有移轉。無有起滅
文。厭惡處所退信門等 疏五云。一者怖處。
謂世界麁惡。人情險詖。違逆境多。出離心
二者怖縁。依正既亂。聖賢不臨。縱遇
出興慮難從化 記六云。釋退相中。初
國土。後勝縁。初謂惡縁多故欲退。後謂勝
縁少故欲退 又云。娑婆梵語。正云索
訶。此翻堪忍。謂諸菩薩行利樂時。多諸怨
嫉衆苦逼惱。堪耐勞倦而忍受故因以爲
名。法花會中。諸阿羅漢各自誓願他方國土
廣説此經。所以者何。娑婆國中。人多弊惡
壞増上慢 又云。進心面者。以對境故。
隨請心鏡者。本作清。傳刻者誤 筆削記
云。娑婆此云堪忍。具足五濁實不可居○
唯佛如來堪忍住故。亦可修忍勝餘方故
 私云。娑婆世界。處所麁惡。必退信修故
 生淨刹而修道也。二種怖畏即依正二
 報也。進心面者。論第一云。信決定進心
  記一釋云。決定是勝解。信因。進即精進。
 信果。心同時所依心王云云今擧信果故
 云進心也。面者鏡面喩也。進心能照境
 云面也。如次云清心之鏡也。總意云。世
 界既雜染故。違逆之境界於彼進心鏡面
 常恒現前不捨離之義也 依正濁亂者。
 娑婆世界依報正報也。起感者即感應義
 也。赴即赴應也。感是能感也。赴感可訓
 之也。大疏二十云。非是諸佛有心行而
 同凡夫之赴應也意云。佛菩薩感應時
 分疎遠也爲言隨順清心之鏡者。記請字爲
 本。今謂清字是勝歟。意云。諸佛菩薩必
 隨順衆生心鏡明淨而垂應迹故。此土
 衆生依正濁亂以勘感佛之縁出世極遠
 也爲言法花云。如憂曇婆羅時一現耳
 此義也 問。勝縁者指佛出世乎 答。既
 云佛菩薩故可通如來出世及四依弘
 行也 本文欲求正信者。指初住不退心
 云正信也。上本文云。從初正信等是初
 住故。欲退者。者以者字目人。如離念相
 者
  暦應二年十二月三日亥刻以先師法
  印自筆本書寫校合畢
          權律師杲寶
          執筆春玉丸生年十三


釋論第十勘注第二
文。如來方便殊勝門 記六云。勝妙方便。具
通願教。謂如西方彌陀如來本願攝受。此
土釋迦説教誘導。皆方便故。然念佛求生
實爲要道又云。昔人述釋而有三門。一
明加行。二彰根本。三顯勝利。初加行者。方
等經説。有諸菩薩。若在家若出家。具修四
法。則能得是念佛三昧。一不壞信心。二不
破精進。三智惠殊勝。四近善知識○二彰
根本略有二類。一攝心別念。二縱意寛縁。
言別念者。十方淨土無量無邊。富樂莊嚴
莫能紀。若非的指一方令人歸趣則
心馳志散難以欣生。由是如來愍諸含識。或
宣妙喜。或稱極樂。現寶土於蓋中。融刹海
於塵内。方等經説。若有四衆欲求生於西
方淨土。先當憶想彌陀如來○如是行人。
雖未獲得天眼天耳。一切墻壁及與諸山
不能爲障。又雖未得神通。往詣。三昧力
故。而見自身。在彼佛土聽聞妙法。決疑請
益。憶念修行。命終之後得生彼土○大灌
頂經説。若有衆生。繋念思惟無量壽佛。與
觀十方諸佛如來功徳齊等。彼文意説。雖
即行人歸心未普但念一佛。由諸如來悲
願等故。皆於此人齊垂護念故。令是人
獲多功徳○二縱意寛縁者。謂諸如來望諸
有情。夙世因縁有共不共。或有一佛多人
有縁。或有多佛一人有縁。衆生望佛。通別
亦爾。此門意者。由其夙善難可測故。又
念觀心極寛廣故。故令偏觀十方世界無
量諸佛○三顯勝利。謂由行者修習如是
念佛三昧。後命終時。預知時至心不顛倒。
正念現前。十方諸佛親來迎接。或復摩頂。或
後授手讃歎行者。令心歡喜。隨意往生十
方淨土。即得成就無生法忍○三世諸佛皆
因獲此念佛三昧。速能成就無上菩提功徳
無邊。廣如經説。然此論中四五六門。汎令
念佛。即前所謂縱意寛縁一切諸佛。其第
七門引經證。説專念西方阿彌陀佛。以狹
證寛。即前所謂攝心別念之觀行矣文
 私云。此論四五六門者。八因縁中第四五
 六也。是皆修行信心感見諸佛故。別不
 指方處。又不立名相。唯觀眞如一心法
 性。頓能感見一切十方諸佛故。云寛縁
 也。由此言之。一切萬行無非念佛三昧
 也。今第七因縁。勸專稱念佛。是別門行
 儀。鈍根所行也 又義云。四五六門者。修
 行分七門中第四五六之三門也。第七門
 者。今勸劣門也。是當卷所釋故時示之
 也。二義之中。後義順釋歟
 私云。勸劣向勝中七門内四五六也。第七
 門引傳證自所説故。四五六亦於當段
 可指屬之也
文。專念如來方便等 善導釋云。上來雖説
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衆生&MT06279;一向
專稱彌陀佛名群疑論第四云。廢餘一
切諸願諸行。唯願唯行西方一行。雜修之
者。萬不一生。專修之人。千無一失
削記六云。勝方便者。即念佛三昧十六觀行。
及佛願力等
 私云。今勝妙方便者。往生淨土之善巧方
 便故。通十六想觀及自餘念佛三昧等攝
 之也 一義云。諸餘行業。皆是上來直於
 此界所修上根所作也。今此往生之勝方
 便者。偏指稱名念佛之一行也 問。專
 念如來方便科名如來方便同異如何
  答。有兩義。一云。各別如來也。科名
 來者。一代教主釋迦如來也。今如來者。彌
 陀及十方如來。即當本文佛字。仍別也。
 一云。同一體如來也。科如來者。亦是彌陀
 如來等也。彌陀如來發四十八願。引接衆
 生故。行人乘之致念佛之行。今釋迦教
 示之。又述彌陀願。非別説故。兩所如來。
 同是彌陀也。次下文云以諸如來不可思
 議方便明知。非釋迦方便也 問。憶念
 他方等者。通念十方淨土歟。將唯念西
 方極樂乎 答。有二義。一云。唯念西方。
 有念十方佛之功能。依之下引經證唯
 表西方不示餘方也。一云。通念十方。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49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 858 859 860 861 862 863 86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