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No. 1736_ 澄觀述 ) in Vol. 36

[First] [Prev+100] [Prev]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無間道斷見修二障種時。即是解脱道時
斷也。疏。一約入眞見道之慧等者。亦有二
義。例同斷苦。斷身病之苦牒前所斷。及煩
惱病是此所斷。謂一切下。出所斷體。麁重
即是種子。分別揀於倶生。亦爲身病遠因者。
非近因故。如房色過度是身病近因。由貪
故爾即爲遠因。言一刹那中頓斷者。至初
地中廣釋。頓證三界四諦眞如。至十迴向
中釋。疏。二約金剛心頓斷一切諸煩惱病
者。即倶生也。此上所轉捨。依上解下結成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三十五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諸佛菩薩始自發心下。文中有三。初列
十恩。二結成恩重。三者引證。初十恩者。一
發心普被恩。二難行苦行恩。猶如慈母嚥
苦吐甘。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剜身千燈。
投形餓虎。香城粉骨。雪嶺亡躯。如是等事
皆爲衆生。三不顧自身者。一向爲他恩。曾
無一念自爲於己。猶如慈母但令子樂自
殺不辭。經云。菩薩所修功徳行。不爲自己
及他人。但以最上智慧心。利益衆生故迴
向。四垂形六道恩。謂已證滅道應受無
爲寂滅之樂。而垂形六道遍入三塗。長劫
救物入於地獄。以身救贖一切衆生。五
隨逐衆生恩。上辯横遍六道。今約長劫
不捨。如子見父視父而已無出離心。如
來隨之。如犢逐母。備將萬行隨逐救攝。
如須彌音遍淨天王。得隨諸衆生永流轉
生死海解脱門。六見其造惡如割支體。即
大悲深重恩。故善財童子謂無憂徳神云。聖
者。譬如有人唯有一子。愛念情至忽見被
人割截支體。其心痛切不能自安。菩薩摩
訶薩。亦復如是。見諸衆生造煩惱業。墮三
惡趣受種種苦。心大憂惱。若見衆生起身
語意三種善業。生人天趣受身心樂。菩薩
爾時生大歡喜。今略擧悲深。喜亦深故。七
迄成正覺隱其勝徳者。即隱勝彰劣恩。十
蓮華藏塵數之相海滴難稱。無盡之徳並隱
不彰。但云百劫修成三十二相。三十四心
斷見修惑。五分法身覺樹初圓。如老比丘
同五羅漢。故法華中。脱珍御服。著弊垢衣。
執除糞器往到子所。八以貧所樂法誘攝
拯救。即隱實施權恩。圓頓一乘隱而不説。
乃以三乘人天小法教化衆生。此上二句。
即淨名經第三香積品中。彼諸菩薩問維摩
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以何説法。維摩詰言。
此土衆生剛強難化故。佛爲説剛強之語。以
調伏之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
處。是愚人生處。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等。乃
至云。如是剛強難化衆生故。以一切苦切之
言乃可入律。彼諸菩薩聞説是已。皆曰未
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
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脱衆生。斯諸菩
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九見其
憍恣示跡涅槃者。示滅生善恩。故法華云。
若佛久住於世。薄福之人不種善根。貧窮
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
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
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
説。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値遇。乃至云。
斯衆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
心懷戀慕渇仰於佛便種善根。四十七經
有涅槃佛事。與此大同。十留餘福教以濟危
苦者。即悲念無盡恩。謂世尊同人中壽應
壽百年。留二十年福以庇末法弟子。大集
月藏分第十卷云。悲愍衆生故捨壽。第三
分令我法海滿洗浴諸天人。假使毀禁戒。
悉住不退地。若有撾打彼。即爲打我身。若
有罵辱者。則爲毀辱我。又云。留白毫之
福以覆弟子言留教者。即三藏八藏廣
益衆生。依之修行皆得成佛。形像塔廟乃至
舍利。一興供養千返生天等。疏。故自頂至
足下結成恩重。疏。得人下。引經證成。初即
涅槃第二十八。不知恩者多遭横死。即此經
四十八隨好品。故經云下。三引他經月藏
一偈具足經文。唯自利下取意引。彼亦一偈
云。唯有傳持正法藏。宣揚教理施群生。修
習一念契眞如。即是眞報如來者。會意可
知。疏。能離五邪者。即智論二十二。其第五。
名稱説所得供養以動人心。前四全同。疏
瑜伽名善守根門者。即第二十三論云。云何
根律儀。謂如有一能善安住密護根門防
守正念。乃至廣説。云何名爲密護根門。謂
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防護意根。及正
修行意根律儀等。疏淨名云。所見色等者。
即迦葉章。令迦葉以空聚想入於聚落。所
見色於盲等。所聞聲與響等。所嗅香與風
等。所食味不分別。受諸觸如智證。知諸
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
無滅等。是故藏護諸根則不犯塵境。成六
自在王。豈爲六賊所劫奪耶
賢首品第十二。疏。夫行不虚設等者。此有
二來意。初對前行以成今徳。後又前智首
下。廣前所成之徳故次來。疏。令起圓融信
行等者。天台智者。依此一品立圓頓止觀。
止觀第一云。此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立圓
行。住圓位。以圓功徳而自莊嚴。以圓力用
建立衆生。今宗即圓法。意趣有五。一信。即
起圓信。二行。三位。四徳。五用。皆以上圓
融貫之。彼釋聞法云。謂聞生死即法身。煩
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脱。雖有三名而無三
體雖是一體而立三名。是三即一相。其實
無有異。法身究竟般若解脱亦究竟。般若清
淨餘亦清淨。解脱自在餘亦自在。聞一切法
亦復如是。是名聞圓法。云何起圓信。信
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無一二三而一二三。
無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
二三。無遮無照直入中道。皆究竟清淨自
在。聞深不怖。聞廣不疑。聞非深非廣意
而有勇。是名圓信。云何行圓行。一向專求
無上菩提。不餘趣向。三諦圓修。不爲無邊
所寂。不爲有邊所動。不動不寂直入中
道。是名圓行。其位徳用之圓。全引今經。若
自取當經聞圓。即聞上同時具足等十種玄
門。及依正無礙等。依此起信即是圓信。其
圓行等。並廣如前説。今此一品多廣圓徳
用耳。疏。則與長行文有影略者。長行起
後但起發心。偈中起後但起修行。故二處
起後互爲影略。就結前中長行有大功徳
無佛往修。偈有往修復闕功徳。亦是影略
疏。一少言攝多義等者。上一意諸讃歎者
多義偈者是也。第二意以偈有美妙文辭
故。疏。後三開章下。此段有二。先正釋經文。
後此初發心下。問答料揀。於中有二問答。
第一問發心淺深。第二問圓攝所以。前中
疏。以此甄別非無有異者。此中異下二處
之文。疏。故纓絡云發心住者。是人等者。證
成發心通始義也。彼經第二初釋經義品云。
佛子。發心住者。是人始從具縛凡夫未識
三寶聖人。未識好惡因之與果。一切不識
不解不知。佛子從不知始。於凡夫地。値
佛菩薩教法之中。起一念信。便發菩薩心。
是人爾時信前名信相菩薩。亦名假名菩
薩。亦名名字菩薩。其人略行十心。所謂信
心。進心。念心。定心。慧心。戒心。迴向心。護法
心。捨心。願心。又云。佛子。發心住是上進分
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乃至一恒二恒佛所。行
十信心信三寶常住等。疏。明知此中發心。
該於初後者。具縛未識初發爲始。而一劫
二劫修行方得初住。住前但名信相菩薩。居
然通始終也。疏。問此既是初下。第二問答。
顯圓攝所以。於中先問。後古徳下答。於中
三。初正釋本義。二傍序異釋。三引妨會宗。
初中二。先明行布。後二圓融通攝門下圓
融。於中亦二。先正辨圓融。後此中有二門
下。出圓融所以。於中三。初雙標二門。二雙
釋二門。三問答料揀。疏。前中普攬下。雙
二門。即分爲二。就初門中又二。一正明縁
相。廣如玄中。疏。此經之中依斯義故下。二
會釋經文。言如下文十定不通等説者。定
通二品。義該始終故。等者等取十忍。下經
十忍之中。有音聲順忍等。謂約五忍明義。
七八九地得於無生已過信順。況於等覺。
今明等覺有音聲等故是攝初。疏。十住十
行等説者。謂位位滿處皆成佛故。一住若不
收諸住。云何説得位滿成佛。故十住後有
灌頂住。海幢灌頂之後便説佛故。疏。如離
世間品説者。離世間品具二千行法。如次
配於住行。而不存其位名。但有與位相
應之行故。疏。二法界融攝門等者。在文
可知。疏。問下發心功徳品下。第三問答料
揀。有三問答。一會前後經文。二問約法相
收是則可爾下。以法疑人。先問。後答。答言
十千劫乃是一經。是即仁王經。疏。此經縱有
行布下。三通伏難。謂有難言。如上所説既
有行布。此與諸經復云何異。故今答云。行
布乃是圓融之行布耳。疏。亦有引此下文下。
第二傍序異説。即安國法師。於中有三。初
正立。二引文證成。三辨順違。初中意明。此
中發心是初地證。發心非信成就發心。以其
作用殊勝。非地前故。疏。以有則獲灌頂而
昇位等。非是信故者。二引文證成。而言
等者。彼有十義。以證此中非信成就。謂一
以説斷除疑網出愛流。便得堅固不壞心
故。以若未入聖何。以度疑。若是凡夫何能
不壞。入見諦者乃能度疑。信不壞故。二若
未入地不應得有常持戒故。三不應云
生如來家故。四凡夫不得身語意業常無
失故。五不應則獲功徳法性身故。六不應
云則獲十地十自在故。七不應則獲灌
頂而昇位故。八不應云則身充遍於虚空
故。九何以菩薩具智慧故。十信大乘者。猶
爲易。能信此法倍更難故。豈有凡法難於
聖法。故知此品正教捨凡展轉乃至進入佛
地。今疏文中略引彼證故。致等言是其一
意。疏。若爾初地豈得灌頂下。辨非。文有五
段。初正以其所引難其所立。但難其一餘
九例知。謂既十地中方得灌頂。縱是初地豈
得灌頂。二若云展轉下。假設彼救反以成
立。三若許從信下。假縱彼救結破彼立。四
下文自有下。廣引文證。顯彼立非。孟浪者
出莊子。已見華藏品。五下發心品下。例破。
後文所立非理。以彼下文亦判彼品爲初
地發心故。此既不立。彼居然非。疏。門下云
無量億劫勤修學下。第三引妨會宗。於中
有二。先問後通。前中即此品文。安國堅執
屬證發心經多劫故。非是初心一生故
也。亦非十千以爲無量。遮救自義。況有救
云無量即十千故。疏。通斯難者下通。通意
可知。疏。第三亦兼修行者。以所具行位
即修行故。位即亦是修行之徳。故云此及後
二皆修行之徳。疏。瑜伽菩薩地明等者。疏文
有二。先釋科文。行相之言便引瑜伽明具
五義。而行相爲總故爲科目。疏。後因縁者
下。牒經別釋因縁之義。於中二。先以義略
釋。二後瑜伽云下。引文釋。於中三。初引瑜
伽。次引起信。後會當經。初中因縁之外更
加四力。縁謂見聞境界。因謂内心發起。力謂
有所幹能。然即前四因正望發心以明力
用。自力即從種性因發。他力即是善友所
攝。因力即是自起悲心。加行力即長時苦行。
又四力成就即名爲因。親能發故。疏。今經
即初及三者。文中無人勸故。不言因加行
故。疏。起信論智印經有七因縁者。論云信成
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
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衆生已有熏習善
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
求無上菩提。得値諸佛親承供養。修行
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
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
法欲滅。以護法因縁故能自發心如是信
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
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若有衆生善根微少
等。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縁亦有發心。所謂
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衆僧而
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
他發心上有
四縁
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
縁。或便退失墮二乘地。智印同此。疏。信
謂於實徳能。深忍樂欲心淨爲性者。唯識第
六云。云何爲信。於實徳能深忍樂欲。心淨
爲性。對治不信樂善爲業此總明
體業
然信差
別略有三種。一信有實。謂於諸法實事理
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徳。謂於三寶眞淨徳
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
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釋曰。實
徳能三即信依處。忍樂欲三如次配之。言
能得能成者。信己及他。今得後成。又無爲
得有爲成故。論云。由斯對治彼不信心。愛
樂證修世出世善。釋曰。上釋信業。下欲揀
別。故又問答。論云忍謂勝解。此即信因。樂
欲謂欲。即是信果。確陳此信。自相是何問
也。豈不適言。心淨爲性。此猶未了彼心淨
言。若淨言即心應非心所。若令心淨慚
等何別。心倶淨法爲難亦然。釋曰。此中三
難。初持業釋。次依主釋。後隣近釋。言爲難
亦然者。同前慚等何別。亦是心王倶時法故。
論曰。此性澄清能淨心等。以心勝故立心
淨名。如水清珠能清濁水。慚等雖善非淨
爲相。此淨爲相無濫彼失。又諸染法各別
有相。雖有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混濁餘心
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信正翻彼故淨
爲相也正義
有説。信者愛樂爲相。應通三
性。體應即欲。又應苦集非信所縁此破小乘
上座部
有執。信者隨順爲相。應通三性。即勝解欲。
若印順者。即勝解故。若樂順者。即是欲故。離
彼二體無順相故此破大乘
異師也
由此應知。心淨
是信結也。然今疏文略引標釋義已周備。今
法寶下以論配經。復有二意。一者別配。謂
法有事理。即是初實也。法有理行即出世善
等故。是後能故。云今法寶中已攝初後。後亦
三寶中皆具此三者。義以前三通於三寶。
如文可知。次大者下。釋下句也。疏。別中
下。上釋總偈竟。疏。初半偈揀去偏僞者。即
天台止觀中意。然有二文。一當第五卷明
十法成乘。中有眞正發菩提心。故云揀去偏
僞。故下疏云。有二乘心者。名之爲偏等。二
者第一卷中明有五略。謂發大心。修大行。
感大果。列大網。歸大處。今即第一發大
心中文。然彼復分爲三。初方言。次揀非。後
顯是。方言易了。今將不求一行當彼揀
非也。餘文即當顯是。今初。彼文云。道亦
有通有別。今亦揀之略爲其十。若心念念。
專貪嗔癡。攝之不還拔之不出。日増月甚
起上品十惡。如五扇提羅者。此發地獄心
行火途道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屬。如海
呑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惡。如調達誘衆
者。此發畜生心行血塗道若其心念念。
欲得名聞四遠八方稱揚歎詠。内無實徳
虚比賢聖。起下品十惡。如摩揵提者此發
鬼心行刀塗道若其心念念。欲勝於彼。
不耐下人輕他珍己。如鴟高飛下視人
物。而外揚仁義禮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
修羅道若其心念念。欣世間樂。安其臭身
悦其癡心。此起中品善心行於人道
其心念念。知三惡苦多。人間苦樂相間。天上
純樂。爲天上樂。閉六根不出。六塵不入。此
上品善心行於天道若其心念念。欲大威
勢身口意業。纔有所作一切弭從。此發欲
界主心行魔羅道若其心念念。欲得利
智辯聰。高才勇哲。鑒達六合。十方顒顒。此
發勝智心行尼揵道若其心念念。五塵六
欲外樂蓋微。三禪之樂由如石泉其樂内
熏。此發梵心行色無色道若其心念念。
知善惡輪環凡夫耽湎賢聖所訶。破惡由淨
慧。淨慧由淨禪。淨禪由淨戒。尚此三法如
飢如渇。此發無漏心行二乘道若心若
道其非甚多。略擧十耳今疏欲具此十非
故。於經文。委曲而取耳。於疏文中分二。先
總明。即瑜伽意。後文中不求五事下。正釋經
文配成十非。然不必全爾故致多言。以
隨一煩惱有三塗因故。又但取意略明。但
尋上引疏文。居然易了。但人天因含其三
界也。一人。二欲天。三上二界。餘文可知。有
二乘下結成。即前九爲僞。後一爲偏也。疏。
其中對上四因四縁可以意得者。深心信
解。及深信諸佛及佛法。即第一種性具足因。
恭敬尊重一切佛。即第二頼佛菩薩攝受因。
以恭敬故。但爲永滅衆生苦。即第三多起
悲心也。常欲利樂諸衆生莊嚴國土供養
佛。即第四長時猛利難行苦行也。四因具矣。
言四縁者。恭敬尊重一切佛者。以見聞
神變威力故。即第一縁。受持正法修諸智
者。以聞法微妙故。即第二縁。又受持正
法者。見法欲滅故。即第三縁。但爲永滅
衆生苦者。即見生受惑業苦。是第四縁也。
見苦即縁。長悲即因。故雖一文因縁具
足。此中四力不具故不會之。疏。又上從
不求五欲下。重解經文以上來所解參古徳
意。此下一向新意不干舊解。文自有五。一
約信徳。二約菩提意。三約佛性。四約四弘。
五結歸眞正。今初。則經文五偈應分爲二。
初一偈標信發心。後四偈彰信之徳。疏。今
文並具但不次耳者。彼經次云。一親近善友。
二供養諸佛。三修習善根。四者志求勝法。
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
深心平等。九愛樂大乘。十求佛智慧。疏。四
有三字者。以供養佛字全同故。疏。又此十
徳即求菩提之意者。第二明菩提意。而云
發菩提心等者。彼廣有文。略擧十四廣結
無邊。今但擧一以等十三。謂二欲承事供
養一切諸佛。悉無餘故發菩提心。其悉無
餘下八字一一皆有。三欲嚴淨一切諸佛國
土。四欲護持一切諸佛正教。五欲成滿一
切如來誓願。六欲往一切諸佛國土。七欲
入一切諸佛衆會。八欲知一切世界中諸
劫次第。九欲知一切衆生心海。十欲知一
切衆生根海。十一欲知一切衆生業海。十
二欲知一切衆生行海。十三欲滅一切衆
生煩惱海。十四欲拔一切衆生煩惱習氣海。
悉無餘故發菩提心。善男子。以要言之。菩
薩以如是等百萬阿僧祇方便行故發菩提
心。善男子。菩薩行普入一切法皆證得故。
普入一切刹悉嚴淨故。是故善男子。嚴淨
一切世界。盡我願乃盡。拔一切衆生煩惱習
氣。盡我願乃滿。釋曰。上皆菩提心所爲也。
對今經文可以意得。疏。末後偈初句下。三。
約佛性。即隨難重顯種性具足三佛性義。
即佛性論第二卷第三顯體分三因品。論云。
復次佛性體有三種三性所攝義。應知三種
者。所謂三因。三種佛性三因者。一應得因。二
加行因。三圓滿因。初即二空所顯眞如。由
此應得菩提心。乃至道後法身故。二加行
因者。謂菩提心。由此心故。得三十七品。十
度十地。乃至道後法身。三圓滿因者。即
行因。由此故得一切圓滿。三種佛性者。應
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引出性。
三至得果性。釋曰。住自性者。謂道前凡夫位。
引出性者。從發心已上窮有學聖位。至得
果性者。無學聖位。疏。又文有四弘可以意
得者。四約四弘也。文中不求五欲等。即顯
煩惱無邊誓願斷。但爲*永滅衆生苦。即衆
生無邊誓願度。受持正法修諸智。即法門
無盡誓願學。證菩提故。即佛道無上誓願成。
故四具矣。疏。又上云深心信解常清淨下。
第五結歸眞正。於中二。先顯眞正菩提心
體。後正結歸。前中意有其三意。初約三心
菩提。二約三觀。三約四弘。今初。初明大
智心。次慨衆生迷此下。大悲心後悼昔不知
下。大願心即菩提心。燈大悲爲油。大願爲
炷。大智爲光。光照法界故。上如次即直
心。大悲心。深心也。二約三觀者。悲願是假
觀。前大智心中直明本性清淨。即是空觀。煩
惱即菩提本來是佛。即中道觀。三約四弘
者。初通立理以是圓教四弘故。稱性明之。
信煩惱即菩提下。別顯四弘。初即煩惱
無邊誓願斷。二由稱本性而發心故下。即
佛道無上誓願成。三慨衆生迷此下。衆生無
邊誓願度。四悼昔不知下。法門無盡誓願學。
此明四弘通指上四弘。上但指文。今將
深心之言會通此四令圓妙耳。疏。有悲故
不爲無邊所寂下。正結歸。謂上雖多義
不出悲智故今結之。即結上疏文及經耳。
故止觀第五明十法成乘中。第二眞正發菩
提心云。既深識不思議境一苦一切苦。自悲
昔苦起惑耽湎。乃至云思惟彼我鯁痛自
他。即起大悲興兩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邊誓願斷。衆生雖如虚空誓度如
空之衆生。雖知煩惱無所有。誓斷無所
由之煩惱上二即
空觀
雖知衆生甚多。而度多多
之衆生。雖知煩惱無邊底。而斷無邊底之
煩惱
雖知衆生如佛。而度如佛之衆生。
雖知煩惱如實相。而斷如實相之煩惱
何者。若但拔苦因拔苦果此誓雜毒故須
觀空。若偏觀空則不見衆生可度。是名
著空者。諸佛所不化。若偏見衆生可度則
墮愛見大悲非解脱道。今則非毒非僞故
名爲眞。非空邊非有邊故名爲正。如鳥
飛空終不住空。雖不住空跡不可尋。雖
空而度。雖度而空。是故誓與虚空共鬥故。
名眞正發菩提心。釋曰。此上釋須三觀所
以。又云又識不思識心一樂心一切樂心。我
及衆生昔雖求樂因不知樂因。如執瓦
礫謂如意珠。妄指螢光呼爲日月。今方
始解故起大悲興兩誓願。謂法門無盡誓願
知。無上佛道誓願成。雖知法門永寂如空。
誓願修行永寂。雖知菩提無所有。無所有
中吾故求之上即空
觀也
雖知法門如空無所有。
而有誓願畫繪莊嚴虚空。雖知佛道非成
所成。如空中種樹使得華果名假
觀也
雖知法
門及佛果非修非不修。非證得非不證得。
以無所證而證而得中觀
是名非僞非毒。名
之爲眞。非空非愛見。名之爲正。如是慈
悲誓願。與不思議境智。非前非後同時倶
起。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無縁無念普
覆一切。任運拔苦自然與樂。不同毒害。不
同但空。不同愛見。是名眞正發菩提心。釋
曰。但觀上所引之文。疏文居然易了。即撮
其大意而爲此疏顯經深玄。然此經上下
菩提心義。文理淵博。見其撮略故。取而用
之。引而證之。疏。第二信爲道元下。此段多
易。但云一本義菩提本故者。意以本義爲
果徳元。首義爲因徳元耳。言元者善之長
也。即周易乾卦文言。釋乾元亨利貞四徳
云。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
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仁。
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
幹事。君子行此四徳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今但用其一字義耳。疏。不信身心下。反成
上義。知見相爲菩提。知見性爲涅槃。故法
華論釋開佛知見。爲無上義。謂雙開菩提
涅槃疏。如意珠略有五義者取與信相應
義耳。若準寶性論。寶有六義。頌云眞實
世希有明淨及勢力能莊嚴世間
上不變等今此勝義攝眞實最上二義。餘四
則同。四即勢力。五即莊嚴。或無莊嚴加此
蘊義。然疏五義皆言含法喩。思之可知。疏。
尚不得疥癩野干等者。即薩遮尼揵子經第
四。疏。初三頌明十住等者下。明諸位。皆含
義理。並如本品。但言増上是不退住者。由
前正心但聞讃毀不動。今聞無有利害更
深而心不退故爲増上。餘如下文尋之。然
皆隱位名存其中行。或合或開。或略或廣。
不全次第者。意明圓融信門即頓具故。亦
猶離世間品。六位頓具故。亦頓成二千行。
位位頓修故。若一向次第者。但得行布一分
義耳。疏。以若有彼則有此者。揀濫。明此
是圓融義。纔得一位即得一切位。如十味
香纔燒一丸。如小芥子十氣齊發。若有聞
香十味齊聞。若得沈氣時。則得檀氣。若得
酥合則得龍腦等。十味丸藥服者齊得。亦準
此知。非如鉤鎖由得於前方能得後。非
如渉路若行一里即得二里。若行二里
則進三里。故此位中不在位名。或開或合。
正在於此。思之思之。疏。略辨十門三昧業
用者。然還源觀。立一體二用三遍四徳五止
六觀。亦不出此。言一體者。即自性清淨圓
明體。即通爲十定之體。言二用者。一海印
森羅常住用。即此第一三昧。二法界圓明
在用。即華嚴三昧。言三遍者。一者一塵普
周法界遍。二一塵出生無盡遍。三一塵含容
空有遍。此三並是因陀羅網三昧門。言四徳
者。一隨縁妙用無方徳。二威儀住持有則徳。
三柔和質直攝生徳。四普代衆生受苦徳。即
次下第六三昧門。言五止者。一照法清虚
離縁止。二觀人寂怕絶欲止。三性起繁興法
爾止。四錠光顯現無念止。五事理玄通非相
止。言六觀者。一攝境歸心眞空觀。二從心
現境妙有觀。三心境祕密圓融觀。四智身影
現衆縁觀。五多身入一鏡像觀。六主伴互現
帝網觀。上之止觀並是寂用無涯三昧門。故
此十門無不收矣。廣釋一體六觀等具如
還源觀辨。疏。海印之義下。疏文分四。一標
章。二總明。三別示義類。四總結料揀。初一
可知。疏。下經云。如淨水中四兵像下。第二
總明也。即引當經及於他經。以示能現所
現海印之相。言乃至莫不皆於水中現者。其
中間云。各各別異無交雜。劍戟弧矢類甚多。
鎧冑車輿非一種。隨其所有相差別。莫不
皆於水中現。而水本自無分別。菩薩三昧
亦如是。即第十五經。疏。又云海有希奇等
者。即此卷中下合云。無盡禪定解脱者。爲平
等印亦如是。福徳智慧諸妙行。一切普修
無厭足。疏。大集十四云下。引他經文。疏文
分二。先正引。後解釋。前中即虚空藏菩薩品
頭。有一善男子言。此中亦爾。經云亦復如
是餘皆全同。疏。然此經文下。解釋。此即此
上大集。言出現四天下像等者。文云。佛子。
譬如大海普能印現四天下中一切衆生色
身形像。是故共説以爲大海。諸佛菩提亦復
如是。普現一切衆生心念根性欲樂而無
所現是故説名諸佛菩提。下偈文云。如海
印現衆生心。以此説名爲大海。菩提普印
諸心行。是故説名爲正覺。疏。言十義下。第
三別顯義類也。疏。經云遍十方故者。即是
今經。於一念頃遍十方也。言普悉包含無
所拒者。即指上引。十義所引皆上總中。所
引之經。及出現品。文多易了。但第十云以
不待對是故常現者。此以第十釋成第九
即爲揀異。由十成九故云釋成。而九竪論。
十是横説。故爲揀也。疏。具上十義下第四
總結。於中先正結。後問仁王三賢下。問答料
揀。先問。後答。問即上卷菩薩教化品。經云。
若菩薩住百佛國土中。作閻浮提王王四
天下。修百法明門。二諦平等心化一切衆
生。下偈云。善覺菩薩四天下雙照二諦平等
道。權化衆生遊百國。始登一乘無相道。釋
曰。此前更無成佛之文。疏。答即上所引大
集下。第二答中有三。初指前引答。二別引
文答。三況出圓融。今初。謂上引大集灌頂
即第十住。故云彼説住終。則初賢已得八
相。何得偏引仁王三賢無文。疏。若占察經
下。次引別文答。謂占察經作佛有四。初是
信滿。正與今文相當。餘三因便故來耳。二
解滿作佛即同前大集灌頂受位。三證滿者。
初證名證滿故。云淨心地即初地故。四究
竟菩薩地。即第十地後故。起信云。菩薩地盡
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
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是也。疏。起信
依此下。上正引經。此方引論。用信成就發
心即第一信滿位。論云。菩薩發是心故。則
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
能現八種利益衆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
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即
八相之文也。疏。況圓融門中不依次位者。
三況出圓義也。則上所引尚是行布。以四
位成佛深淺不同故。今初即具後故是圓融。
今約信滿猶寄終教説耳。疏。因果無礙下。
通伏難。謂有難云。若初即後應壞因果故。
故爲此通明其無礙。正在因時即有果。果
中有因。隨門不同名因名果。體無前後故
得圓融。雙存則亦因亦果。倶泯則果海離言
疏。又此化現非唯一位依一類界者。重揀前
文以圓融。非唯一位則顯具一切地位。非
依一類界則顯遍於時處也。第二華嚴三
昧。疏。萬行如華嚴法身故餘如別説者。遺
忘集説。略有十觀。一攝相歸眞觀。二相盡
證實觀三相實無礙觀。四隨相攝生觀。五縁
起相收觀。六微細容攝觀。七一多相即觀。八
帝網重重觀。九主伴圓融觀。十果海平等觀。
然此十觀融四法界。初二理法界。始終不
異。三即事理無礙法界。四即隨事法界。次
五即事事無礙法界。五即一多相容不同門。
六即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即諸法相即自在
門。八即因陀羅網境界門。九即主伴圓融具
徳門。其第十觀果海絶言。通爲前四之極。
則四法界十種玄門皆約因分。然此十觀略
萬類不異玄中故指在餘。又釋題中
廣顯華嚴義竟。又還源觀釋云。廣修萬行
稱實成徳。普周法界而證菩提。如華有
結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今則託事表彰。
所以擧華爲喩。嚴者。行成剋果。契理稱
眞。性相兩亡。能所倶絶。顯煥炳著故名嚴
也。良以非眞流之行無以契眞。何有飾眞
之行。不從眞起此。則眞該妄末行無不
修。妄徹眞源相無不寂。故曰。法界自在圓
明無礙用爲華嚴三昧也。若更總釋。總以萬
行嚴於法界。成於法身爲華嚴也。行有
行布圓融。成佛亦有十身總別。別如普眼長
者以十波羅蜜嚴成十身。融如八地一念
之中十度圓修。成佛之時十身無礙。故曰
華嚴。餘如題中。第三因陀羅網三昧
疏。次半頌擧一例餘。亦有二意者。前意對
前第一意。既一塵之中有多塵向來。方説
一塵攝刹。今方説塵内所具餘塵攝刹。後
意對前第二意。此所例塵非前塵内。是前
塵外遍法界中塵也。疏。由於昔時以手持
供供佛施人稱周法界者。此出因也。供
佛施人約其施行。稱周法界約其施心。入
深觀故。疏。故令眞流供具等諸佛之難思
者。顯今果也。眞流供具顯出供時心以稱
法界。手出供具故。等諸佛之難思者。稱因
境也。因雖尊勝。心不稱境非眞供養。由
稱眞之因感稱眞之果。能供眞佛之境。疏。
初半對治等者。對治文顯。隨心所樂爲世界
者。順心令喜故。隨行差別即當爲人者。心
行不同生善異故。如心寂靜應教禪定。若
心明利爲説智慧。悉以善巧而成就文。則連
上屬於爲人。第一義者。謂要見理。見理方
得名成就耳。又成就言通於上三。前三悉
檀皆爲見理故。疏。第六四攝攝生三昧。布
施攝中。前二偈有兩重釋。先約財施。所須
王位皆屬外財故。王位兼於身命。亦屬内
財。疏。又此施位下。第二重釋次半偈。可愛
著物即三種難行之一。次法及無畏兼前財。
三爲一切施。又將後二屬於遂求。然準瑜
伽六度四攝各有九門。頌云。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自性
皆一。一切或二或三。難行皆三。一切門皆四。
善士皆五。一切種皆六。遂求皆七皆八。二世
樂皆九。清淨皆十。四攝即當三十三卷。至
十行品更説其相。今疏言即難行者。以難
行有三。一物少自在施。二可愛著物施。三
極大艱難獲財施。今當第二難也。疏。又後
二偈至隨求即與者。是遂求施。遂求有八。
一匱乏飮食而求乞者施以飮食。二匱乏
車乘而求乞者施以車乘。三乏衣服。四嚴
具五資生什物。六種種塗飾香鬘。七舍宅。八
光明。皆如初二句會文可知。疏。一切愛語
等者下所列。即三愛語。一慰喩愛語。二慶悦
愛語。三勝益愛語。疏。言種種梵音者。即八
種梵音等者。文中具列初二。疏釋後六但標。
若釋應云。三調和謂大小得中。四柔軟者。
言無麁獷。五不誤者。言無錯誤。六不女者。
其聲雄朗。七尊慧者。言無戰懼。八深遠者。
臍輪發聲。疏。隨心説法應在後偈者。以後
偈説八萬法門。是順正法教語故。應合云
隨心爲説。前偈種種梵音故。是隨世儀軌。合
言隨世所宜而化誘。疏。初頌一切同事者。
瑜伽同事不擧別相。但同上利行即名同
事。故利行居先則示同。利衰等爲一切也。
等取毀譽稱譏苦樂。忍於諸苦而同事故
者。難行有三。亦無別相。即同三利行爲三
難行同事。謂一諸未行勝善根因。諸有情
所行利行。二現在耽著廣大財位衆具圓滿。
諸有情所行利行。三於外道異執邪見邪行。
所行利行。同事例耳。今於上三同事皆須
忍苦。疏。一即十種清淨利行者。謂一依外
清淨有五。二依内清淨有五。依外五者。一
無罪利行。二不轉利行。三漸次。四遍行。五如
應。論廣釋其相。依内清淨有五者。一謂諸
菩薩。於諸有情起廣大悲。意樂現前而行
利行。二諸菩薩。於諸有情起所作義利。雖
受一切大苦。劬勞而心無倦。深生歡喜。爲
諸有情而行利行。三安處最勝第一財位。而
自謙下如子如僕。及離憍慢而行利行。四
心無愛染無有虚僞。眞實哀愍而行利行。
五起畢竟無復退轉。慈愍之心。而行利行
疏。次三句即善士利行者。善士有五。一於
眞實義勸導有情。二於應時勸導。三於能
行攝勝妙義勸導。四於有情柔軟勸導。五
於有情慈心勸導。此之五相。皆是大人之
法。慈心勸導擧後等初。疏。次二偈即遂求
利行者。論云。此略有八。謂諸菩薩見諸有
情於應慚處。爲無慚纒之所纒繞。方便開
解令離彼纒如無慚纒。二無愧。三昏沈。四
睡眠。五掉擧。六惡作。七嫉。八慳。皆如無慚
纒説。疏。次二偈即一切種利行者。彼説或
六或七總有十三。六者。一應攝受者正攝
受之。二應調伏者正調伏之。三憎背聖教
者除其恚惱。四處中住者令入聖教。五於
三乘中令其成熟。六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云何七種。謂諸菩薩安處一分所化有情。於
善資糧。守護長養。所謂一依下乘出離。二
依大乘出離。三於遠離。四於心一境性。五
於清淨諸障。六於二乘而正安處。七於無
上正等菩提而得安處。疏。後一偈即一切
門利行。謂不信令信故者。此略有四。一不
信令信。二犯戒有情令戒圓滿。三惡慧有
情令慧圓滿。四慳悋有情於捨圓滿。今疏
文中略擧其一。疏。瑜伽廣説利行居先等
者。會二前後。可知。疏。婆沙七十九等者。彼
云。毘奈耶説。世尊有時爲四天王。以南印
度邊國俗語説四聖諦。謂醫泥迷泥瑜部達
&MT03305;剌蔑戻車語。説四聖諦。謂摩奢都奢僧攝
摩薩縛怛囉毘剌達。論引淨名圓音爲難。
下釋有七。一云。有作是説。佛以聖語説
四聖諦。能令一切所化有情皆得領解。何
以作此等語説。答爲滿彼意故。彼天欲聞
故。下並取意引之。二復次世尊欲顯於諸
言音皆能善解故。謂有疑。佛不能餘語等。
三復次有所化者。依佛不變形言而得受
化。有所化者。依佛轉變形言而受化者。
四復有説者。佛以一音説四聖諦。不能
令一切所化有情皆得領解。世尊雖有自
在神力。而於境界不能改越。如不能令
耳見諸色等。通圓音云。答不須通。非三
藏故。諸讃佛頌言多過實。如常在定不睡
眠等皆過實也。五復次如來言音遍諸聲
境。隨所欲語皆能作之故。復伽陀作如是
説。六復次佛語輕利速疾轉故。故云佛以
一音演説法。衆生各各隨所解。七復次如
來言音雖有多種。而同有益故説一音。釋
曰。然上七解。前三可通。後四淺近。即彼小
乘三藏説故。疏。篾戻車者。三藏云惡中惡。
亦云奴中奴。皆義翻耳。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三十六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第八毛光照益三昧中。言智契解脱之門
等者。總出光明之因具悲智故。先此上一
句約智。亦是約表釋。謂毛孔表解脱門。光
明表於智慧故。二正明智慧故。云智契解
脱之門。疏。慈熏身語意業者。約悲智釋。
以菩薩曠劫慈悲熏修三業故。疏。後具一
四總持者。一法持。二義持。三呪持。四無生忍
持。如七地中廣説。四持並具。何不自在。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