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名教抄 (No. 2306_ 珍海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306

名教抄卷第一
案中論疏云。學有二種。一習無所得意。二
識一切名教云云今欲令玄事兼明。且出
玄疏名教耳。附本八科於其法門。凡有一
百四十餘篇。初二諦之中有二十五義
二諦略標義 四重二諦義 十番二諦義
三諦義 四悉旦義 三無性義 三聚法義
 心心數法義 二無爲義 三有爲相義
六種義 五陰義 十二入義 十八界義
二十二根義已上
初卷
二空義 十一空義 四
諦義 八諦義 四⻝義 四縁義 五果義
 六因義 十因義 十縁義已上
第二卷
次八不義中有七義 佛性義中有五義
一乘中有五十六義 涅槃義中有十三義
 二智中有二十二義 教迹中有八義
論迹中有六義 百四十二科
   此卷有十五科。至二十二根
  二諦義略標
二諦義。於大乘玄論初卷以十門明之。又
別有三卷章。亦開十門。一大意門。二釋名
門。三立名門。四有無門。五辨體門。六中道
門。七相即門。八攝法門。九辨教門。十同異
義集略頌云。大釋立
有體中相攝教同
章初卷云。然師臨去世
之時。登高座付屬門人。我出山以來。以二
諦爲正道。二諦凡有二十餘種勢。或散或
束。或分章段。或復不分。分時或開爲三段。
乍作十重。所以爲十重者。正爲對開善法
師二諦義。彼二諦義有十重。對彼十重故
明十重。一一重以辨正之。師唯噵此義有
重數。所餘諸義並皆不開。若有重數者。非
興皇所説也。十重者。初則二諦大意。最後
二諦同異也章上卷雖云有十門。然其一部唯有
七門闕無三門。謂有無門。中道門。辨
教門也。義集云。此略而已。義集又云。開善大義第八卷
二諦義云。釋二諦有十重。一序意。二釋名。三出體性
有無義四即離。五攝法。六眞理無階級。七會衆難。八夷
神絶果。九寂照昨世俗。十遍融通。云云。又引山門玄義
第四卷二諦義云。雖相對
立十重。未必一一相主
略章一卷義有八科。
初明二諦義而無重數舊目録言。八科章一卷。
嘉祥撰。今見此大初立義
目與内文有違。
學者考之
玄云。二諦者。蓋是言教之通
詮。相待之假稱。虚寂之妙實。窮中之極號
 章上云。論文云。諸佛依二諦爲衆生説
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也 又云。論
四諦品。前釋二諦。次釋依二諦説法。前釋
世諦云。世俗諦者。一切諸法性空。而世間
顛倒謂有。於世間是實名爲世諦。諸賢聖
眞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第一義諦。
次云。諸佛依是二諦爲衆生説法。此則前
釋二諦意。然後明諸佛依是二諦爲衆生
説法故。二諦是本。説法是末。二諦是所依。
説法是能依又云。所依是於諦。説法是
教諦玄云。能依是教諦。所依是於諦
敏僧都記云。大判二諦有三種。一所依於
亦名本於
亦名通迷
二教二諦。三迷教於諦亦名學教
於亦名別
義集同云。有三種二諦云云問。於
諦爲得爲失 答。玄云。凡夫爲失。如來
於爲得。聖人於亦得亦失。而師云。於諦爲
失。教諦爲得者。乃是學教成迷。本於是通
迷。學教於別迷云云意云。凡夫之於諦一向
是失於諦之
世諦
如來之於諦一向是得於諦之眞諦。
若細論之。具
有二諦。且
對凡論眞
聖人知諦亦得亦失此是小乘聖人也。
望凡爲得望教

若就迷論本末二種於諦者。如來於諦
即教諦攝。以因縁無礙教諦表不二理故。
如來所有有無二諦即教諦也 問。若爾。所
表不二理乃至離
言之理
爲是於諦。爲是教耶 答。
不二離言亦是教諦。以因縁無礙互相圓通
互相顯理故皆教諦。若分取所顯之義。異
能顯義者。亦名於諦故 玄云。如來於諦
爲得據此言耳 問。世法是凡夫所初也。何
名諦也 答。玄云。有於凡實。空於聖實
小乘
取兩情爲諦不取空有二境爲諦
此明
於諦
又云。能名諦者。即是眞俗二教以能
表道故名諦。言所名諦者。眞俗所表理
實故。能表之教亦眞。此從表實爲名云云
此明
教諦
義章二諦義云淨影世與第一審實
不謬故通名諦。眞則可實。世法虚誑。云何
名諦。言虚誑者。對眞辨義。然於世法事
實不無故得稱諦。又復世法實是虚假故名
世諦章雖不分教諦於諦。然此二釋其義自當。
初云事實不無當於諦。次云實是虚假者
則當教諦。故窮
義理二師契當
問。佛因縁二諦爲唯是教。爲
具教理 答。唯教也。玄云攝法
問。何故
以二諦爲教門 答。以有無爲教。略有
五義。一對理明二諦是教。以理無二故。二
望聖人有無ハ未曾有無今説有無。此爲教
縁。立爲拔見。舊義執有無是理由來既久。
攝嶺大師對縁指病。令捨有無故。説有無
能通不二故名教也。四以有無是諸見根。
一切經論咸呵二見斥於有無故。今明有
無是即教門通不二理不應住之。五禀教
之徒聞有無是教。能通正道超凡成聖故。
有無是教 問。以何文證二諦是教 答。
文處甚多。擧一經一論。論云。佛依二諦説
法故。二諦爲教 大品云。菩薩住二諦中。
爲衆生説法。爲著有者説空。爲著空者
説有略抄又云。舊義明二諦是理者。此是
於諦耳云云問。義章意。二諦爲教爲理
答義章總以五聚分之。二諦非教聚攝。是
義聚中法門。故知正主理法耳 問。爾二師
意殊耶 答。一往爾也。然窮論之。二義不
殊。玄中且辨對不二理以有無義判爲教
門。章中所明。約就四宗從淺至深意爲表
法。且約諸經所説縁起法門辨二諦等。即
當教諦。故二師意互相成也
問。諸大乘經並依二諦説之。爾明何二諦
耶 答。玄云。一切大乘經通明空有二諦
以有名世諦。
空名眞諦也
問。涅槃經説。空者二十五有。
不空者大涅槃以空爲世諦。以妙有不空
爲第一義諦耶 答。玄釋云。此對三修比
丘昔日灰身滅智爲無餘涅槃。今日妙有不
空。非是判於二諦。若如所問。何故經云。迦
毘羅城空。大涅槃亦空云云迦毘羅城顯佛生。
大涅槃顯佛滅謂
生滅始終
並是空也
去來品疏明三種二諦。一生死本
空名世諦。涅槃妙有名眞諦云云花玄八
云。亦是空不空二諦。無常即是可空。涅槃名
爲不空云云此涅槃不空
爲眞諦
略章二諦云。大品
所明。空爲眞諦。涅槃所明。有爲眞諦略抄
 章下云。若涅槃空爲世諦有爲眞諦者。
正對三修比丘斷無涅槃故。明斷無乃是世
諦。有眞諦。此是支牒傍義。非二諦正意取意
 義章二諦云。妄想有後二宗爲世諦。妄想
有第四宗爲世諦。眞有第四宗分爲二諦。體
爲眞諦。用爲世諦。又妄想無第三宗爲眞
諦。第四宗中。若就世諦辨即爲世諦。就眞
論之即爲眞諦。妄想無第四宗中。若就世
諦辨即爲世諦。就眞論之判爲眞諦。眞
實寂滅之無。第四宗一向説爲眞諦也取意
略抄
 問。此與今意爲同爲異 答。今通以空
爲眞諦有爲世諦。義章二諦並含有無。故
應是異。然考實論。二師意通。淨影以眞實
寂滅之無一向爲眞諦。今嘉祥意亦許妙有
不空爲眞諦然取玄教致有不同。就理實
同。餘義具如文義要抄之 重牒。八不疏
云。論性空有四種。一者計有空性名爲
性空。此從所執立名。二者破外人性空故
名性空。三者此性執本自空名本性空。四
者因縁本性自空名爲性空。此性空即是佛
性。彼若實相之異名耳。二乘人不見性空
者。不見此性空。此以體爲性。非性執之
  四重二諦義
玄二諦義云。一者有名世諦。空名眞諦
此對毘曇
事理二諦
二者有空並爲世諦。非空非有方
爲眞諦對成論人
空有二諦
三者二不二並爲世諦
爲二。非空
有爲不二
非二非不二方名眞諦此對大乘
師依他分別
二無生無
相不二
四者上三種二諦皆是教門並爲俗
諦。言忘慮絶方是眞諦此對大乘師三性爲俗
諦。三無性非安立名眞

 問。四重二諦有文證耶 答。玄云。文
證甚多。經云。或説世諦爲第一義諦。或説
第一義諦爲世諦。或説空有爲世諦。非有
非無爲第一義諦重牒。八不疏云○如
大品云。菩薩住二諦中。爲衆生説法。爲著
有者説空。爲著空者説有。即初重意。大
品又云。若有若無。世諦故説。非有非無第
一義。即第二重意。華嚴云。不著不二法。以
無一二故。即第三重意。花嚴又云。諦了分
別諸法時。無有自性。假名説。悉欲分別
世諦義。菩薩因此初發心。一切諸法。語言
斷。心行寂滅。如虚空。悉欲分別眞諦義。菩
薩因此初發心。此以一切言説爲世諦。言
亡慮絶爲第一義。即第四重意也仙光
院記云。彼經第八卷。法惠菩薩説十住已。
承佛力歎有此二偈云云 問。今所明二
諦。望開善等他師説何異 答。他家墮有
所得今明因縁無所得空有。故不同也 玄
云。周顒明三宗二諦。一不空假。二空假。三
假名空。空假者。開善等用假空者。四重二
諦中初重二諦。雖空而宛然假。雖假而宛然
空。空有無礙云云第二空假。第三假空。其言
相濫。故釋其別。其空假者。亦名案瓜二諦。
如手案水中瓜令體沒也。不空假者。如鼠
嚙栗外有内虚。名鼠二諦也。今正義家即
以假爲空。不壞假名而説實相也。當時
學者但爲口遊。未辨其意。宜須審悉契
宗旨
  十番二諦義
章中卷云。涅槃聖行品明十種二諦義云云
南方本第十二卷。
義集云十番二諦
十番二諦者。一教二諦世法
於世
法爲
二諦
二於二諦世人所知於世人
所知爲二諦
 三人二諦
世諦無
人眞諦
四法二諦有法世諦
無法眞諦
五事理二諦陰界入世
諦苦集滅

六如實知不如實知二諦名句縛等五種世法若
如實知名第一義。
不如實知
是世諦也
七續不續二諦燒壞不斷爲世諦。念念滅
實無相續爲第一義。疏
釋云。無常非無常二諦。
謂無常爲世諦也
八生死涅槃二諦有八苦
爲世諦。
無八苦
爲眞諦
九因縁二諦父母和合生爲世諦。十
二因縁生名第一義
十菩
薩聲聞二諦聲聞所知爲世諦。菩薩所知爲第一義。
又一義云。聲聞自有二諦。菩薩亦具二
諦。此二義私推
然後義爲正也
涅槃疏第十一卷爲六重二諦。
一人二諦此當章初三。
今合爲一
二名實二諦當章第
四第五
著不著二諦當章
第六
四無常非無常二諦當章
第七
有八苦無八苦二諦當章
第八
六親疎二諦當章
第九
義集云。疏除初一後一。於中間八種開合
爲異云云章下卷云。九種中教於二諦正
明二諦義。從我無我下。就世諦中自有淺
深。此七種二諦須辨淺深云云不論聲聞
菩薩二諦也 義記第五卷云○下廣釋中文
爲八番。初約人釋名世人知者爲
世諦等
○後之七
番當法辨相○初三是其立性宗中所辨二
諦。次二破性。次一破相。後一顯實略抄此於
十中。除初二後一餘七爲二諦法也
  三諦義
玄云。有三諦。有諦・無諦・非有非無中道第
一義諦云云此出論文 四諦品云。衆因縁
生法。我説即是空。亦爲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疏云。是華首經佛自説之故稱我説。云云。撿經第三
卷云。是心及衆縁。皆空無自性。乃至是法即無生。云云
二諦章上卷云。從來明サク此是三是義。一因縁
即是空。二是假因縁即
是假也
三是中因縁即
是中也
論疏亦
有此釋 又疏云。初句明世諦第二句
明眞諦第三句以有空並爲假名爲對
中故
重合説之。
私案
第四句明中道非有非無第
一義也
仁王
疏上云。因縁生法即空即假即中。言假名
者。寂滅無得之名云云仙光中論疏記。以三
性釋云。空謂遍計。假謂依他。中謂圓成。亦
如次是相生勝義三無性也取意
略抄
問。何名因
縁生法耶 答。論疏一云。總談論意。因縁
有三。一四縁攝生義盡。二因縁總以生死
涅槃凡聖解惑皆是假名。相待無有自性。稱
爲因縁。又對外道非因縁義。明一切佛法
皆是因縁。三者十二因縁。故云。觀因縁品三
種中。正用通因縁略抄若就三中。以十二
因縁言之。唯就内法有爲五佛性義。就十
二因縁論之。此亦爾。若就四縁。通攝一切
有爲法盡。若相待因縁有爲無爲一切攝盡
 大論第百云。因縁和合有故無性無名不
相待不相因略抄。一宗大綱在
此。宜須審記
 九十五云。因
有爲故有無爲。如長短是相待義略抄今以
因縁之有名因縁生法也
  四悉旦義
四悉旦者。出大智論第一卷説。論云。有四
種悉旦。一者世界悉旦。二者各各爲人悉旦。
三者對治悉旦。四者第一義悉旦。四悉旦
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
相。無相違背云云二諦章上卷云。二諦即
是四悉旦。三悉旦即世諦。第一義悉旦即是
第一義諦○二諦是所依。依二諦説四悉旦
准此文意。四悉旦者即教二諦也 問。
第二第三云何別耶 答。義章云。對治
トノ別相難識。是以釋者種種不同。今以義
分相亦可知。然彼一切二諦諸法無不爲
人。斯皆治病○應病授藥治物心患。即
名對治。即彼一切對治門中。異門相望互返
不同。彰其爲人差別故爾云云二諦章上
卷云。隨三毒等有三法藥等。名對治悉旦。
各各爲人者。前明三法藥八萬四千波羅蜜。
則明一切法盡。更何所論耶。解云。於各各
爲人中更攬之。今何故諸經或説我或説
無我等。前後相違耶。是故次明各各爲人。
無相違也略抄論以爲人爲第二。以對
治爲第三。今章以對治爲第二。以爲人
列第三。此依一途義次第。若爾好體應云
於對治中更攬之。而言於各各爲人中更
攬者。對治實是爲人故。云前對治。雖是各
各爲人。而於其中更別取相違名各各爲
人也 華玄第四釋云。第三名爲對治悉旦。
如來所以各各爲人説八萬法藏及塵沙法
門。皆爲對治衆生煩惱故也云云此釋順論
文而義顯也
 問。悉旦名何義耶 答。義章云。言悉旦
者。是中國語○如楞伽中子注釋言。或名爲
宗。或名爲成或云理也本文二諦章上云。
然四悉旦只是二諦。但合離爲異○四悉旦
實義名二諦以實釋
諦義也
二諦究竟義名四悉旦
以究竟義釋
悉旦名也
今案。究竟即宗義也 問。論
云。前三悉旦可破。第一義悉旦不可破壞。
玄疏常引此文。而言前三悉旦是世諦云云
 不壞假名而説實相。何得世諦可破壞
耶 答。論云。第一義悉旦者○上三悉旦中
所不通。此中皆通○所謂通者。離一切過
罪。不可變易不可勝。何以故。除第一義
悉旦諸餘論議諸餘悉旦皆可破云云玄二
智云。三悉旦可破。以此證方便爲用實相
爲本取意花玄三云。第一義悉旦不可破
不可壞最上無過者云云准此等文。世諦非
無上故。方便是用故。望實相且言破壞。非
除破也。故仙光疏記中卷云。問。有處云。三
悉旦爲世諦。今言三悉旦可破者。應破世
諦。答。爲顯第一義故説世諦。是未究竟
故名可破耳。非除破言者也。又三悉旦可
破者。以能謂之心。三悉旦爲世諦者。以所
執之因縁法。何故トナラハ就本於二諦。以俗諦是
失名能謂之心故。於第一義悉旦具二諦
義如常已上此中有
二釋也
又同上卷云。説四悉
旦處處不同○又此疏第三卷説師又云。此
非世諦之第一義。即是中道之第一義耳。有
處云。三諦之法皆名第一義。言説之教名三
悉旦故。此疏第二卷云○三種中道並是第
一○ 又二諦章云。三悉旦是世諦。第一悉
旦是眞諦也云云又云○三悉旦法體亦三
悉旦上執著病。亦詮第一義教。以此三義
名可破是病云云今謂。雖有諸文。且以三
卷章云依二諦説四悉旦法爲正意耳。然
前三悉旦遂歸第一義悉旦故。三諦皆名第
一義也。應善學之
  三性三無性義
言三性者。一分別性。二依他性。三眞實性。
言三無性者。一者分別無相性。二者依他無
生性。三者眞實無性性也。此並出天親
大乘論。是今宗家所用。若其學者執教成
迷乃破之也。二諦攝法門云○爲學攝論
人不執三性存三無性理。三性者。依他分
別眞實。分別性者。即是六塵爲識所分別
故。言分別性。依他性者。本識爲種子所依
故名依他。眞實性者。二無我眞如。三無性
者。知塵無相故言分別無相性。依他無生
性者。知本識無生故言無生性。知無我理
無性故眞實無性性。三論云。無性法亦無
中論
偈也
他家不遣三無性。今論遣三無性。故
言皆得相待也淨名玄六云。爲學攝
大乘及唯識論人不取三性存三無性理
○三性謂○分別性者。即是六塵以爲識所
分別名分別性。依他性者。心識依六塵及
梨耶本識起爲依他性。眞實性者。即是涅槃
○三無性者。知六塵無相可得名無相性。
六塵無相故六識無生名無生性。無相無生
乃是眞實性。但塵識虚妄既無。眞實性亦不
不遺者。無餘
也。即盡也
無性性故。用此以爲妙極。今
對此故。中論云○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
故 問。二論主云何相破 答。二論主義實
相成云云言分別性者即是六塵者。梁攝論
五云。若談變異爲色等相貌。此屬分別性。
色等相貌離識無別體云云又第二云。於
世間中離分別依他二法更無餘法。阿梨
耶識是依他性。餘一切法是分別性第五
亦云。欲顯依他性具有三性。一識從種子
生是依他。有種種識相貌是分別。分別實
無所有是眞實性又云。變異爲七識即
是本識相貌第六卷云。分別性以煩惱
爲性眞實性以清淨品爲性。依他性由具
兩分以二性爲性又第五云。以此分
別性攝一切諸識皆盡問。此諸文中。初
文云。色等塵爲分別性云云法塵不明也。
次第二卷文。除阿梨耶識所餘諸法。皆爲
分別性。故知六塵及前七識並是分別性。次
第五卷兩文相對。以七識是相貌爲分別
性。次第六卷文。以染污分即煩惱爲分別
性。末後文云。一切諸識皆盡也。四義相違如
何耶 答。依論難解。新舊諸師等異義非
一也。大師且可述攝論師所習。又一義云。
且以六塵爲分別性。諸文無違。故云。實無
有塵。唯有識體。顯現爲塵。是名分別性
論第
五文
末後所引文云。攝一切諸識皆盡云云
此是第六意識縁一切識以爲法塵也此是
少分一切。謂妄心所取一切識耳。第二卷云
阿梨耶識爾餘一切法爲分別性者。本識中
持諸種子生一切法。皆是因縁生。從其種
子皆屬本識。故唯以本識爲依他性。餘一
切法者。謂非因縁生。但妄情所現法。並是
分別性。以因縁生義邊屬阿梨耶竟故也。
言變異七識相貌等者。實是本識中種子所
生。是本識之相貌似有七識現。取其種子
所生義爲依他性。取其相貌似離本識
有名分別性。七識分中。所取是五塵。能取
是法塵攝故。與六塵爲分別性。亦不相違。
次文云。煩惱爲分別性者。妄情現其色等
塵相。從其所現爲分別性。或以色等立分
別名。因妄情故。云煩惱爲分別性。實是
所現色等爲分別性也。或玄云。色等六塵
者。且論所分別耳。理實亦以能分別爲分
別性也。是故諸文不相違也 問。二諦章
以本識爲種子所依名依他性。淨名玄心
識依六塵及本識起爲依他性。如何相違耶
 答。應是學彼論者有異義也。又可云。
因縁生法名依他性故。能生所生並是依他。
然至極論。七識並是本識變異。皆屬梨耶
故。二諦章唯論本識。然淨名玄文且論因縁
所生法。其相顯故。唯明諸識種子所生耳。
故二釋文亦不相違 問。中論破無性法
且可爾。攝論但遣三性不破中論。何言二
論之爲相違耶 答。淨名一具文云。但天親
借無性破性故。偏歎無性云云彼歎此破
其言相違理當相破故。同之云二論相破
也 問。三性三無性望二諦。云何相攝耶
答。二諦義大意門云。問。何故非此四重二
諦耶 答○對毘曇明第一重。
對成論師明第二重
三者對大
乘師依他分別二爲俗諦。依他無生分別無
不二眞實性爲眞諦。今明若二若不二皆
是我家俗諦。非二非不二方是眞諦故。有第
三重二諦四者大乘師復言三性是俗。三無
非安立諦爲眞諦。故今明。汝依他分別
二。眞實不二是安立諦。非二非不二三無
非安立諦。皆是俗諦。言亡慮絶方是眞諦
云云此破彼執。若依天親無得意收之樣者。
三性應是第二重二諦。三無性應是第三重
二諦也。仁王疏上卷云。三藏師就三性解。
法假是眞實性。受假是依他性。名假是分別
性。法是眞實法。假立以對俗。受是妄想依他
之心。受納前境名假。即是一切名相與大
品相應三藏師者。眞諦法師。譯攝大乘以
之爲宗。又云與大品相應。故知依憑也
疏次下云若依正觀明假不如此者。但簡執著成。
虚等。別出中論三是意耳。非不用三性也
 百論疏下卷云破空
品疏
大業四年爲對長安
三種論師。謂攝論・十地・地持三種師明二
無我及三無性爲論大宗。今立此一品正
爲破之云云仙光院云。三性即今三觀也。
分別性者。是因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也。依
他性者亦爲是假名也。眞實性是亦是中道
義也云云即當第二重二諦之心
  三聚法義
三聚法者。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也 論觀
苦品疏云。數人言。色心等三聚。皆苦有爲之
法。皆欲樂住等文此文明三聚是有爲法。若
爾。非色非心聚不攝無爲法也 又料簡
云。有爲之中無漏非苦。然總言有爲。又三
聚中雖有無爲。然總言三聚。爲對成實唯
以心法爲苦餘二聚無故也故就此文。三聚
中攝無爲不云
事未決
義章三有爲義云。三有爲者。所謂
色・心・非色非心三聚法也。質礙名色。慮智
曰心。不相應行違返前二名非色心。此之
三種同名有爲云云此文亦以三有爲法即
爲三聚三聚即名三有爲法。然未明了簡
別無爲故未審也 三相品疏云。○就薩婆
多義。明法有三種。一者色法。二者心法。三
者非色非心法。因縁已來破色染者破心。
今破三相破非色非心。三聚名有爲滅。此
三名無爲。此文亦就有爲法中立三聚法。
今案。五陰亦名五衆。衆以聚爲義。故就有
爲明三聚耳。理實無爲亦是非色心法攝。
體雖不可聚。而教文中類聚説之。又佛
報身云具三聚法。故知亦是無爲法也 涅
槃疏五云。數人解云。無想天無有心得非
色非心法求補處無有心得者。無心位中
無心上得也。或可云。但不現行。而有心得。
今此文中。得字應屬下句。謂得無想果非
色心法也。言求補處者。行者先修因時。所
欲求之。今擧此以成無心法補其心處
也。亦可云。非色心法義言求補處耳。此得
有無可尋習之
  心心數法義
涅槃疏十八云。若薩婆多等則明有心數。横
論五品心皆有心數。故彼偈云。欲善二十
二。不共有二十。無記有十二。悔眠倶則増。
此則是有心數。若是根本佛陀提婆人呵梨
等明無心數故。言譬如挾道乃至不受
二人並行。況復多人經中明心王心數者。
名前起者爲王。後起者爲數。亦得此是心
著馳之名也。今明經不噵。此經只一時
並起有王有數。何時噵前後耶。今前則破
論人無心數義從無明生愛。愛不異無
明。只轉無明以爲愛故。無別心數。餘下
類然也。我於經中説。從眼色明惡欲四法。
此明有心數。從眼色明惡欲等。眼識此即是
心數並也同第十五云。若是數人則有
不放逸根。是心數法故。善十數中之諸根。有
慚愧信猗不放逸不害精進捨等。言諸根者。
即是三善根○若是成論人明無別有心數。
應是心別用耳云云問。十八述呵梨義云。
後起者爲心數。今十五各心別用。如何爲問
爲異耶 答。言雖有異義即一也 寶窟中
卷云。心王一念縁境。煩惱數法隨心而起。
同時不相離故。言刹那相應。故馬鳴言。心
異念異而同知同縁名相應染○彼名愛結
爲念也。有人用成實論釋欲明。從地起煩
惱轉麁。便識想受行四心之異。前後想受同
縁一境故言相應○四心前後同縁一境
故名相應○下釋心不相應
無始無明住地
此無明住地即
指妄相心體以爲無明。不別心外有別數
法。共心相應。是故説爲心不相應。故馬鳴
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名不相應云云
明妄識之中麁者有心數。細者即無。義章
云。五住地義。勝鬘説無明所起是心相應。然
起信論明所起有五。智與相續是心相應。
業轉現三是不相應。故知所起中亦有不相
應者也取意
  三無爲義
小乘法中有三無爲。虚空・數滅・非數滅也。
大乘有五。前三更加眞諦與佛果故有五
也 百論常品疏云。總有五常。小乘有三
無爲○大乘其有眞諦及以佛果○虚空涅
槃内外大小同明是常云云仁王疏上云。
佛得三無爲果者。總擧三徳。智縁滅者名
數縁滅無爲。非智縁滅者非數縁滅無爲。虚
空者法性虚空無爲。薩婆若果空者明佛果
體空也不同小乘虚空無爲故。云法性
虚空也。薩婆若是智慧。三無爲是非心法。是
故別説此文。但明四法。不説世間無記虚
空也。涅槃疏十一云。若滅諦是無爲攝。無
爲法不盡。何故ソトナラハ有三無爲。滅諦但是數
滅無爲。此是善法。而不攝虚空無爲與非
數縁無爲。此二無爲是無記故。攝法不盡
也。若是論人○而三無爲同體。既攝數滅無
爲。則得二無爲體。此則是盡義。而約三種
義邊。亦是不盡也
  有爲三相義
有爲三相如中論觀三相品・十二門觀相門
等廣辨也。三相者。一生相。二住相。三滅相
三相品疏云。薩婆多云。離法體外別有三
相故。法體通三聚。而三相但是非色非心。
屬行陰攝。成實僧祇等云。離法體外無
別有相○毘婆闍婆提云。有爲之法體
不自固。何能相他。當知三相是無爲法。曇
磨掘云。生住二相是有爲法。滅相是無爲法
略抄十二門疏云。又有異部云。三相是相應
法○如彼即法沙門義。色法生住滅即是色
體。乃至心亦如是云云問。三相爲一時爲
前後耶 答。三相品疏云。譬喩部云前生
次住後滅故三相前後。成實文三有爲法皆
トイヘリ現在。淨名經云汝等比丘。即時亦生亦
老亦死觀此經論。是一時有。阿毘曇云。體
即同時。用有前後仁王亦云。是法即生即住即
滅也。義章曰。優檀那義相
授之用剋必同時。遷法
之用用在先後。文
問。成實論明二世無義
故云皆在現在。雖皆現在亦有嬰兒小年
老年。何不許唯現在而前後三相耶 答。
此義甚難。先考論文然後通釋。成實無相品
第二
問○以世諦故説過去未來爲有爲
無 答曰。無也。所以者何。若色等諸陰在現
在世能有所作。可得見知乃至又佛説。有
爲法三相可得。生滅住異。生者若法先無今
現有作。滅者作已還無。異者相續故住變故
名異。是三有爲相皆在現在。非過去未來
此次下有二世有無
兩品。即同與答也
第七卷不相應行品云。
五陰在現在世名生。捨現在世名滅。相續
故住。是住變故名爲住異。非別有法名生
住滅云云論文誠如來難。但是二世無故。現
在相續中前後立三相。非云三相一刹那
倶 又義章三有爲義云。若依成實。但説
諸法初生次住終異後滅。不説法外別有非
色非心四相此釋順彼成實論之意今言
一時似非論意。然於此中應有多意。一
者且就一文不顧餘句。謂説三相皆在現
在。然色等陰念念滅壞。若生滅先後者。先
法唯生。後法唯滅。而皆念念具生滅故。一
一現在皆具三相。若爾。餘文捨現在名滅
等不可以爲難。二者但於現在總立一時
實有先後微細生滅。且就總相現在一時故。
依此言是一時有。三者此是莊嚴等師。取
彼論文自立一時義。非大師正義。若爾違
論是何咎耶 十二門疏云。莊嚴云。刹那即
生即滅。零味云。刹那有初中後分。開善云。
三分復有三分無窮也。釋云。現在止有生
住。唯滅在當。此四釋並見成論。數人云。一
刹那有初中後三分略抄若准此文。第三
義爲勝 問。或云三相。或云四相。何故不
同耶 答。十二門疏云。迦旃延舊云。生住老
無常。後人云。生住異滅耳。故有四相也。或
説三相不明住相。言三相者。謂生老無
常也。無常即滅相。問。何故不明住。答。是有
餘義。又住似無爲故不説。又若能令法歴
世者。則説是有爲相。住與彼法相著無捨
離時意云。不捨離故
不能令遷法
又住相墮無爲部中故
不説住○問。若住滅中間立異相者。生住
中間何不立長。答。數師云。非無此相。然
説四相。爲明過患令物生厭故不説長
略抄又論説相有大小相。是毘曇義。一法生
時九法共起。大生除自體能生八法。小生
但生大生。疏引婆娑云。如猪犬有生一
子者生八子者云云問。數人云。四相用前
後者。一刹那中有先後耶 答。十二門疏
云。數人法。一刹那有初中後四分云云 或本

中論三相品疏云。一刹那中有三分
述數人
義也
光法師釋婆娑云。生住滅相作用先
後有二説。一云。三相先後總爲一刹那。一
云。先後三刹那。然一一刹那具有三體。又是
一解。生用爲一刹那現在。住異滅復爲一刹
略抄寶法師云。婆娑二説。初説三相一刹
那。後釋生滅別刹那。然異與滅同時先後文
不決定略抄倶舍正理住異滅同時法相人
師云。古薩婆多生住異滅四相用先後。新薩
婆多住異滅相用同時略抄如此紛紜異釋
非一。良以生滅法相微細難覺故耳 次
明十相。涅槃疏八云。十相者。謂五塵生住滅
男女等合爲十。今涅槃修空。空無此十相
故是常。若不修空者有此十相。生住滅故
卽無常也既擧十種已更言等者。如法
花序具列八龍已更言等也。先徳云。等有
二。内等外等也。今是外等
  六種義
六種亦名六大。謂地水火風空識也 六種
品疏云。依毘曇義。六種但是有漏。若依成
實釋者○四微成四大。四大成五根。五根
成色陰。色陰成衆生○毘曇四大有二種。
一者實法四大。謂四觸也。二假名四大。謂
形相地等也。毘曇識種但是有漏。成論則通
漏無漏。毘曇明虚空有二。一者有爲虚空。
如衆生身内及井穴門向等空。二無爲虚
空。鳥飛所不及處是也。成論明。虚空是無
法但是無爲鳥飛所不及處者。謂上空界。
此實亦是有爲虚空。然無爲虚無礙爲性。由
無障故。色於中行。即以鳥飛處顯本無爲
虚空也。然言不及處者。謂空界廣故。其邊
不及耳。非云飛有爲虚空而不及無爲虚
空也 又云。成論云。四大圍空識在其中
假名爲人云云仁王疏云觀空
阿含經云。六
王各諍其大。地云。我能勝載一切萬物故
秤爲大。水云。我能漂潤一切。火云。我燒照
一切。風云。我能生動一切。空云。我能容受
一切。識云。若無我者。色即敗壞。雖復各秤
我大。識爲主也。故云四大圍空識居其中
云云水火風三各有二
用。餘三各一用也
  五陰義
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中論五陰品就此五陰
明本空義以本空故不壞色等色等不壞
故假名有 問。對界入開合如何 答。疏
五陰
依毘曇。十二入中十種色入並法入
中少分無作色以爲色陰。意入即識陰。法入
除無爲取想受爲二陰。餘即行陰。陰與界
開合者。十八界中十種色界及法界少分無
作色爲色陰。七心界爲識陰。法界中除無
爲取想受二數以爲二陰。餘爲行陰○問。
何故偏取想受二數爲二陰 答。略有二
者。一者想能生見。受能生愛。二者想修無
色。受修諸禪。有此強力故偏取也 成實
明十四種色爲色陰。五根五塵及以四大○
成實ハ觸是實法。四大是假。故離之也。曇摩
多羅者是五百部中一人也 問。異數人顯。
何成論 答。成論但言無作而不言無作
色。此人言都無無作故異也 問。論人無
作何法所攝 答。是非色非心。何者。從心
起故非色。非慮知法故非心已上涅槃疏
十八云。薩婆多等計有造色。彼明有十一
種色中。十色是所造。一種是能造。言一種
者。則是一觸色。觸中復有十一種觸。四觸是
能造。七觸是所造。七觸者。以是輕重澁滑飢
餲冷。此是所造。餘四大堅濕暖動是能造。不
造色義。根本有佛陀提婆復呵跋摩等不明
造色。破數八微倶等也。而經中復明有造
色者。諸論師復解云。若是外色者不造。内
色各成爲造。四大成五根。五根成色陰等。
如此各造。不如前家明造。若大判者。前則
明造色。後則明無造色也○論文彼明青
黄色爲識心所得。非是對眼色也 問。
成論明外色以四塵成四大。何云外色
不造耶 答尋之涅槃疏十八又云。若是薩
婆多明有無作。而無作是色。無作色從身
口二方便善生。則是受戒時身禮敬口言能
持等生。故無作有色。故偈云。十色謂色入。
亦無作假色。是分別色陰。牟尼之所説。若僧
祇部人明無有無作。故非是色。明此戒
直是制惡法。若不作惡則是持戒無別無
作也。若是呵梨所明有無作。而是非色非心
法 問。此法爲攝屬色耶。彼明此戒是非
色非心。而從心生故屬心。是行陰攝。故云。
離思無報因。離受無報果。皆從心生而是
非色非心也。若是今文所明。前言有無作
色。薩婆多人是用也。菩提王子是摩伽國附
庸國王子 問意如文。佛答。有無作色故。
雖在惡無記中。猶不破戒故。睡眠悶等是
時常生也○我於餘經明戒則是遮制。此
則破薩婆多。然復是破僧祇。不得佛意故。
云無無作色也偈云十色謂色入等者。
雜心界品頌也。十色即十二入中十種色入
也。亦無作假色者。雜心業品云。作因故作
果故○無作亦非色。以作是色故。彼亦名
云云意假彼作故。無作名色。故云假色
也 涅槃疏十三云。此中明十種色。如數
人明十一種。謂五根・五塵・無作。故彼偈云
如前
所引
成論人有十四色。謂五根・五塵・四
大也。此二家應不與今文相應。今明十種
色者。是誰所計。今明是毘婆闍婆提部人
義。此部人正計十種色也。佛何得用其十
種色義耶。解云。如來説法此無定。適縁所
用。此中明於十種。五根即是内。五塵即是
外。略明内外十種云云涅槃疏十一云。問。
五陰攝法盡不。解云。不盡。不攝無爲法
云云問。大乘意佛果有色法耶 答。五陰
品疏。大乘有三釋。一云。佛果有色。故涅槃
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二云。佛果無色。而
經云有者。此是妙有炳然故云色耳。三釋
云。從七地已還。此則有色。八地已上無後
有色亦無四心識受想行名
四心也
故地經云。爾時
過意界住在智業中也義章三併義明三佛
倶各有三聚。破法
身無色義。寶窟上卷明有無色論正義云。實非色非
心。強歎美爲色爲心。云云。涅槃疏十六明法身有色
無色論已云。今明。法身佛性未曾色非色。然取見了
了義名爲色。教迹義云。玄第五卷。佛果八識五根等始
起。
云云
今案諸文大意。佛果本身總名法身
者。是究竟法身。唯能見理智具足。自有體
用。體則非色非心。用則亦色亦心也。不能
具記 問。色等五法何故名陰 答。論疏
云。通秤陰者。陰蓋爲義。有此五陰蓋於衆
生不得解脱。如雀在瓶物覆其口○ 又
云。陰者蔭也。其義主殺。此五法能害惠命
○羅什復翻名爲五衆。以此五法共聚成人
目之爲衆。又此五法各有衆多。如色陰
有無量色。餘四亦爾。故名衆也又云。
依成論。取境次第者。識得實法。想得假名。
受領好惡。行起善惡。依毘曇有二種次第。
一麁細次第○二觀行次第○並云色受想行
識諸經□□
  十二入義
十二入者。六情・六塵爲十二也。六情品疏
引衆事分毘曇有十
二卷
婆羅門問○佛答。十
二入攝一切法云云問。六情者何 答。疏
云。六情亦名六根眼耳鼻舌
身意也
問。意可是
情。餘五云何是情 答。疏云。意當體名情。
餘五生情識之果。從果受稱也○五根生
五識。意根能生意識。六情亦名六依。爲六
識所依云云問。六塵者何 答。疏云。六塵
亦名六衰。令善衰滅。亦名六欲。是人所欲
百論破塵品引經名六賊也 問。何
故名入 答。入之言處故亦名十二處。即此
十二生六識處欲名入也 仁王疏釋陰界
入空云。五陰果報空。十二入是受用空。十八
界是性別空云云此中以受用釋其入義意
云。假人以此十二起六識故。受用十二
也。又六識依六根縁六塵。即識受用根塵
也。又根塵能起六識。即根塵受用識也
問。法塵中攝幾法耶 答。法塵攝心數法・
無作色・不相應法・無爲法也毘曇
問。無爲
無起作。何有受用義耶 答。此亦爲境能
生心法故。有受用義也
  十八界義
十八界者。謂六根六境及六識也。是十八法
性別名界。故仁王經觀空品疏云。受想行
識空者。明五陰果報空。十二入是受用空。
十八界是性別空總明説意者 仁王疏
又云。大智度論云。以對病不同説斯三種。
爲疑心數衆生説於五陰。爲疑色衆生
説十二入。爲疑色心等衆生説十八界
五陰品疏云。上六情品具破界入偈云。此眼
等六情。行色等六塵。則是十二入義。復偈云
識等四法無。則明無六識。則是破十八界
四法者。識觸受愛。此四各六也。義意屬六
識耳。加前十二入故云十八界也 問。何
故破十八界耶 答。爲破小乘之執心。以
顯正因縁之十八界也。故論主就十八界
明本來空。本來空者。即不壞假名故。因
縁十八界存耳。故五陰品疏云。見陰界入
不得解脱。知本性空便得道也 問。根
塵離合如何 答。六情品疏云。數云三根合
知謂鼻舌身。三根離即眼耳意。成論六根爲
四句。眼但離不合。鼻舌身但合不離。耳亦
離亦合○意非離非合。以無形故法花
法師功徳品疏云。小乘人有三説。一者婆沙
云。三根合中知○三根離中知○雜心云。意
不當離合也。成論云○云云同上者
略之
 問。法
塵中無作戒。諸部同許有是色耶 答。不
爾。五陰品疏云。成論曇摩掘不許無作色
也。涅槃疏第十八云迦乘品無作
色有無諍論
若是薩婆多
明。有無作而無作是色。無作色從身口二
身方便善生。則是受戒時。身禮敬口言能持
等生。故無作有色○若僧祇部人明。無有
無作故非是色○若是呵梨依明。有無作
而是非色非心法○彼明。此戒是非色非心。
而從心生故屬心。是行陰攝。故云離思無
報因。離受無報果云云佛意無
定見文也
問。無爲總
有幾種 答。百論破常品疏云。總有五常。
小乘有三無爲○大乘其有眞諦及以佛果
○虚空涅槃内外大小同明是常云云仁王
疏上云。佛得三無爲果者。總擧三徳。智縁
滅者名數縁滅無爲。非智縁滅者非數縁滅
無爲。虚空者法性虚空無爲。薩婆若果空者
明佛果體空也虚空者是法性。薩婆若者智慧
也。故三無爲外別説也。此文説
四法不説
世間虚空也
問。隣虚細塵可見不 答。百論
破塵品疏云。微塵若可見牒論此破内義内
道計。隣虚塵爲天眼見故。智度論反覆破
之。若有極隣色則有十方分。若有十方分
則有見此不見彼。又有十方分不名極
塵。若無十方分則不名爲色内道許可
見即色塵攝。此且取顯論可見。實通十色。
應有可見不可見也。若他宗大乘雖云有
見有對。而爲法處攝。今義則不爾。若可見
者應色塵攝也。論迹義云。成實破數人眼
見立用識見云。若用根能見。死人有根。
亦應能見。識在トキ耳中。眼根何意不見耶。
而今有根無トキ識。根不見者。故云根不能
云云寶窟下卷釋經諸受根沒云。眼耳
等六根生識領納六塵。故云諸受。又此六
根能容受識住。故名爲受。此六能生識故
名根。沒者死也○生分已謝
次死起也
不受根起者。雖
有根相不能生識領納前塵故。云不受
根○問。若其不受亦應非根。云何言不受
根起。答。成論文云。同性ナルカ不依時ヲモ皆名爲
根。是就體爲言。然其實非根。論又云。根童
子滅非根童子在名根云云又以五受釋諸
受根起。今略之
成
實根不定品云。問。眼童子及舌身可以眼
見耳。鼻在内故不可得見。答。死人亦有
童子舌身。而實無根。問曰。童子二種有。是
根非根。死人根童子滅非根者在。答曰。根
童子無能見者故非根等所得。如經中説。
互根是色。不可見有對。若是可見則可分別
此童子是根。此童子非根○以業力故四大
反而爲根。佛恐弟子謂此五根自從業生
故言是色五根是色者。色等塵成四大。四
大變成五根。故論釋云。恐謂五根別從業
生故佛説言是色耳。意顯色外無別根生
也。總意云。根非眼所見物也。窟文言非根
童子在名根者。考論文但云非根童子在。
而不言名根也。今言名根者。取義意耳。
童子只是根異名故。而文言非根者。據實
根也。以受根是實五根故。故論文云。死人
亦有童子而實非根云云既云實非根。故
知有相似根也。同性不依時皆名爲根者。色
相品云。眼根者但縁色眼識所依。及同性不
依時皆名眼根。餘四根亦如是案論意。
但是生時不起眼識時與識起時同性者
亦名眼根耳。何以此證死時之不受根耶。
此如倶舍有執受也 答。甚難。然可云成
文正明受之根而識不依時也。然以此准釋
之不受根也。謂根以四大爲體故 死時猶
有四大故。就體爲言耳。考實論之不受者
實非根也。成實論意不可全同勝鬘經説。
但多相似故引來耳 論迹義云。死人有根
者。根無知品云第四
非根能知。所以者何。若
根能知塵。則可一時遍知諸塵○若眼能
知。何須待識云云根不定品云。死人非根童
子在具如
上引
故取義意云爾。又是學成論
人釋故。不必全當論意。童子者正可作瞳。
切韻云。音童也。目瞳云云今通用耳。謂眼精
也。涅槃疏十三云。如來説法此無定。適縁
所用。此中明於十種。五根即是内。五塵即
是外。略明内外十種。十種中一對眼明色
可見餘不可見云云 此明
色法
大品疏四云。此
中分別三性。十八界中八無記如前。十界通
三性也○三無爲中三無記也文 如前之二
爲須考之
又大品疏三云。約六識爲見聞覺知。眼見。
耳聞。意識餘三名覺也。以三相用異能知
世事復知出世事。又能得三業也。色見。
聞。法思惟得道。又通縁三性也。
餘三但縁無記。但知世間法。以香味觸但
是無記。色聲法通三性。然此一時無分別
分別故也。香積ニハ以香爲佛事。豈無記耶
涅槃疏十一云。若是四諦四念處及十二入
十八界。此攝法則盡也○十八種各有分齊
故名分亦名性。各有自性。如石有石性金
有金性此中四諦攝法盡者。
如下四諦消之
  二十二根義
仁王疏中卷云。二十二根義如別童八十
餘部中應有別章之制也。然今不得。以爲
恨之寶窟中卷明五住斷位已了其不盡者。地持法
花疏中已釋。云云。禪林云。法花疏者。統略中下
卷也。而不考地持疏之。古人録亦不見
之。故知未渡之書也。今云。別章亦爾
又云。二
十二根者。眼等六根。苦樂憂喜捨五。合爲十
一。男女命三ヲ以爲十四。信進念定慧五ヲ以十九トス
三無漏根未知根知根知已根爲二十二云云
 又下卷云。五情根五受根男女意命。此十
四是生死根。故成實論名往來根。生死過患
故。菩薩先須觀之。三無漏根入聖位非過。
不須觀之。信等五根不斷善根亦不觀
也。是故二十二根中。除八根但觀十四。喜
樂捨意。此四雖通漏無漏。是染污根本。所
以不除也仁王疏云。二十二根不出三
云云疏中卷云。三界有二種。一分段。二
變易云云又云。二十一根不出分段三界。
知已根在無學出分段三界。不出者不出
四住習氣三界云云四住習氣三界者。則變
易三界也
名教抄第一
 于時文明十三南呂第二天欲遂一部十五
 之寫功不顧惡筆於此帳書寫了
         三論宗英憲生十九


名教抄卷第二
二空義 十一空義 四諦義 八諦義 四
⻝義 四縁義 五果義 六因義 十因義
十縁義
  二空義
二空者。生空・法空。又有二空。謂析法空・本
來空。又復但空・不但空。又性空・因縁空今案。
相空
眞空此亦有
文有義之
略章生法二空義云。五陰中求
衆生不可得名衆生空。求法不得名爲法
云云百論破空品疏云。大業四年爲對
長安三種論師。謂攝論・十地・地持三種師。
明二無我理及三無性爲論大宗。今立此
一品正爲破之○破神明人無我理。破一
已下明法無我理竟。今言破空即是破人
法二空。豈非破二無我理耶。此是提婆自
爾。勿咎講人云云破空者且
破執空
中論疏第一云。
一者小乘人但得衆生空○未得法空○
二者設如成實論及智度論明小乘人具得
二空○但是折法明無生。未得本性無生。
大乘即明本性無生云云二諦義云。小乘
觀行先有法體折法入空。但見於空不
見不空。今大乘觀相待者不立法體。諸
法本來不生。今即無滅云云大論云釋不
共法
次不大利根衆生ニハ爲説無我。利根衆生ニハ
説諸法本來空云云成實論滅法心品云。
若佛弟子深厭生死。皆以見法本來不生
無所有故小乘雖有此説。又云。是人於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