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之對俗辨邊非憑據。若不字空中唱
罪滅罪滅。又無此相毘尼人。夢見
虚空藏告言毘尼薩。毘尼薩者。其比丘及優
婆塞更令懺悔。一日至七日三十五佛
菩薩力故其罪輕微。知法者復教八百日塗
厠。日日告言。汝作不淨事。一心塗治一切
人知。塗已洗浴禮三十五佛。稱
空藏名。向十二部經。五體投地自説罪咎
又經三七日應集親友佛像前三十
五佛名。文殊賢劫菩薩爲作證明。白四羯磨
前更受。此亦是犯重失戒之文。若不
者如何悔已令其更受。經云。佛告波離。汝
未來無慚多犯者。應此懺悔方法
具在南山儀中。言集親友者應俗眷。比
犯重之徒直來受者未益方。若受後
慚猶勝沈俗。自謂捨。來入僧中。根本
既無。坐次安在。此文且順虚空藏意。若准
律文一支一境雖復已壞。餘支餘境猶轉如
故。是故依律坐次非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之二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之三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歴諸善中。先分別四運者。運者動也。
未至欲從欲至正從正至已。故通云
也。又國語云。陸載曰運水載曰漕。漕字常
九界四心載。故名爲運。今攝九運
佛運。仍觀佛運九運。佛運之體體
性本無。是故應須分別四運。此分別門冠
下作受。若不先辨觀心無託。故云心識無
形以四相分別。又爲世人多謂生心爲妄。
觀滅心非妄。都不之。謂爲無生謬之
甚也。世習禪者皆觀無生。不無生爲
何處。爲先有耶爲先無耶。先有則已證
。先無如何名觀。若知九界而爲觀境。則
菩薩界已起未起。尚須觀察況復餘耶。今
已未内外有心無心。有心無心從
來有漏。豈容此判生無生。如人防火一
切倶防。若但防發不。必爲未發之
燒。觀已未心實爲於欲生正生。無
生觀人但知於正起之心心不起。不
於未起之心。心體本無。無既本無。起
亦非起。此對人間六塵起滅生無生心。如
此滅心尚不自識。況識欲色無色等心。況
復析體及偏小等。圓無生心尚須觀察。況復
餘耶。又觀四運者是隨自意中從未從
而修觀法。如常坐等或唯觀理。謂一切法
法性。是故當知修三昧者。於此二
一不廢。故占察經云。觀有二種。一者
唯識謂一切唯心。二者實觀謂眞如。唯
識歴事眞如觀理。今文觀於十界四運。義
占察一切唯心。故今文云。能了此四
無相。若也次第觀十四運思議境。能
九界即佛法界不思議。仍須發心乃至
離愛。方成一家入道之相。故傅大士獨自詩
云。獨自作問我心中何所著。巡檢四運
無生。千端萬緒何能縛。當知無垢大士亦以
四運而爲心要。大士雖即不十界。既云
萬緒意亦兼諸。如下六十四句展轉推尋。
是故大士亦云巡檢。言一相無相者。九界
四相皆不得。名爲一相。一相自無名爲
無相。問下料簡已未二心。問意者。正斥
人但觀正起。故先問云。此二無心云何可
觀。答中二番。先答未念次答已念。二番皆
法譬合也。初法者。但是未起名之爲無。
既非永無是故須觀。如人下譬者。作與
自約前事。事雖有無人不滅。心亦下
合也。念與未念自約前縁。縁雖有無心不
滅。心既不滅因茲廣能起一切心。是故
之不惑惑即九界觀入佛心。作作
兩字倶祖餓反。作所作事名爲作作。次
念已下第二番答。望事爲己心不無。如
人下譬。念已下合。次問者。引金剛經三世
之心皆不可得。已即過去未即未來現在尚
無。云何乃云三世心。答中先總非之。若
過去下別答也。先牒前難。次云何下正答。
汝所問不三世。云何聖人觀三世心
鬼神下擧劣顯勝。云何下反斥也。鬼神下類
尚知三世。豈佛法中令三世。問。鬼神云
何知三世耶。答。如婆沙中鬼入女人身
。呪師問云。何故惱他。答。是女人五百生
中與我爲怨常斷我命。我亦常斷其命知過
去也
若捨怨心我亦捨之。時人語女可怨心
女言已捨。鬼觀女心口雖捨心中不捨。
即斷女命知現
在也
既知自他過現未來准此應
知。防未來怨故殺現在。又如地獄其類更
下。亦知過去。如昔爲婆羅門國王爲
法不肯信受斯苦。又知
地獄。鬼及地獄尚知因果隔生三
。云何行人不刹那生滅三世。龜毛兎角
見者。以此二物於斷見。汝引三世倶不
可得。即謂心如彼二物一向全無。此名
斷見。故成論云。兎角龜毛鹽香蛇足及風色
等。是名爲無。此取走兎水龜喩。若飛兎
陸龜容毛角。故大經云。如水龜毛
兎角。當知下結也。此三世心爲觀境者。非
斷非常。何者。不常故無實。不斷故可觀。
不實而云永無。以不實故可
。故引偈者。凡佛所説皆非斷常。如何起
於斷滅見耶。若起下結斥。起斷滅見
觀境。觀境既無。一切因果萬行倶失。是故須
已未二心。故知汝所引經不教旨。所
言三世不可得者。但言無實誰謂永無。是
故當知佛法二諦。俗諦故有。眞諦故無。不
無而難於有。是故金剛觀其俗諦。俗
體不實名不可得。行者下勸進也。既知
十界四運起而觀。善惡即是六趣諸念
於四聖。不九界却觀九界
。又善惡者示善惡事皆須觀察。是故下文
即以善惡於作受而爲觀境。故歴十界
以顯無住。次歴下正約諸善。初示廣從
略。次明十二事。約十二事共論檀。
受謂領納所領六塵。作謂爲作此六相
問。默何名作。答。作默相者。不十界。初
若有諸塵等者。塵生受故令塵者約
受起觀。故云須捨。雖捨標初必六度具
足。廣如後解。若無財物等者。財物雖多不
六塵。故無財物且置諸塵但專六作
以具六度。修六作者非塵。隨疆修
觀。是故互説。三正釋中先受次作。作受共
事中檀善法界。下各論六亦復如
是。方乃名爲隨自意觀。受中三觀。先空次
假後明中觀。初空觀中又先牒四運而爲
觀境。又反觀下正明空觀中。云内出不待
因縁者。此逐語便。應云内出因不縁。所
觀下空觀成相。問。淨名云。所觀色與盲等。今
云何言所觀如空能觀如盲。答。淨名云
正顯於能。能如盲故所見如空。所見空故
能則如盲。彼譯者巧以所辨能。今釋彼意
故分能所。空明各各無見等者。眼見色時五
縁和合方能見之。謂空明根境識耳鼻舌身
明縁。餘之四縁與眼不別。今文語略
故不識。亦是識具上諸縁而得
見。不小乘或言識見或言根見。因縁下
次明假觀。初文牒前空觀縁生法能爲
十界而作通因。又以無間滅意之爲因。
根塵空明以之爲縁。因縁和合生於眼識
眼識因縁生意識者。眼識爲因亦以根塵空
縁。無間次第生於意識。依意識
眼識者。祇由意識無間滅因成於意根
餘境時復生眼識。是故二識更互爲因。
次別明十界。初四趣中眼識能見等者。此依
經部。附近小乘故云識見。由此展轉更互
因縁。如是次第生於十界。貪染於色等者。
貪爲惑本戒墮獄。毀戒具如篇聚持犯
中明。實愛言不墮諂誑故。計我我所等者。
問。一切凡夫誰得免者。而獨判屬畜生四
。答。語通意別。若齊聖斷者此屬通意。此
中即以眷屬所。次人天中。他惠我色不
與不取等者。他惠乃取離不與取。下句顯
他惠義。不惠不取故云不與不取。以
財名爲他惠。若爲父母夫主佛法之所
護者。不惠而取名不與取。他惠復離非時
非處非理非量及衒賣等。別論雖爾通意可
知。餘色餘塵餘界皆爾。是故須仁讓等
。讓者義也。貞者正也。清正自守即是禮也。
動中規矩故也。明即是智有權變故。餘名
舊。五常若具五戒必全。十善若備十惡必
息。始爲欲界地居人天。欲界空居及色無色
文略不論。觀四運下明二乘四運。文中先
四念處觀聲聞乘。無常故生滅。不淨
故不住。苦故三受。無我故不自在。次因縁
一句顯支佛界。觀已下菩薩界中開三菩薩
例如下文諸思議境菩薩亦三。初是六度。自
愍故傷己。愍彼故觀他。所以者何下釋
度相。捨不能亡一句寄三藏兼明通意
三藏者亦兼凡夫。以諸凡夫亦行事度
即不三藏菩薩亡其義等故。
今觀下正明通觀。三事皆空者。此中三事隨
境起觀非施者及財物等。應根塵及
以受者。金剛下引證也。經云不住正當
六塵施。若不塵即是不根及
受者。布施既爾餘五亦然。又塵即財物見
故施受倶空。故知兩處三事義等。如人下
譬也。住相如暗則智眼不開。不
一切無相。空智如眼不住如日。有日眼
三事空。故知無著與空慧二義相須。方
能見於三事空也。乃至六十二見一切皆空。
故云種種。直言下重消經意。經被利根
不見。以語略故相猶難解。故今更釋不
四句方名不住。乃至不六十二見
無相檀。故知前文無四相者。秖是離
六十二見於金剛離我人等。名爲菩薩
獨初果破見而已。故知但是眞諦無相。
六十二見者。大經二十八釋第八功徳
中云。謂五事即五見也。因是五見
十二。章安云。此有二意。一者我見有五十
。謂欲界五陰各計四句合爲二十。色界
亦爾。無色除色但有十六。故知三界合五十
六。邊見有六三界各二。謂斷常見前合
六十二見。二者三世五陰各計斷常。用
有無二見而爲根本。此准大論六十八文
謂色如去等四句四陰亦然。合二十句。此即
過去世也。又計色常等四句四陰亦然。
合二十句。此即計現在也。又計色有邊
四句四陰亦然。合二十句。即計未來也。一
一句下皆云神及世間。三世六十并有無二
論釋云。凡夫取著計神我。若計常者修
福滅罪。若計無常者爲世名利故有
。亦常亦無常者。秖是雙計初二二句。故
神我麁細第三句。計神麁者身
死無常。計神細者身死不滅。計雙非者見
第三二倶有過。何者。常則不變猶如
空風雨不動。若無常者則有變動。如雨在
皮則有爛壞。離此二過我心故復説
神。神但非常非無常耳。佛言。四皆邪見。此
即計神也。世間即是國土。是故神於世間
亦有四見。言常者。問言。土若本無。計應
錯。世間是有何故邪見。答。破世間者。
常等想世間。如目人以蛇莊
嚴。有目語言蛇非瓔珞。破倒亦爾。現見
常。三四二句准説可知。有邊等
者。外人求不得其始即謂終。無始中
則名無邊。計此三即名有邊。如
禪者計八萬劫。三四二句准此可知。亦有
人云。第三句者。八方有邊上下無邊。有云。上
有頂下至地獄而八方無邊。計神或如
芥子等是。亦有土及以神我互計有無
三四二句。准此可知。如去等者。如人彼
去至後世。名爲如去。謂先世無來滅亦
去名不如去。若謂身死爲去而神不
第三句。見倶有過計第四句論文甚廣
彼尋。若婆沙中亦立六十五見。即於
五陰各計四陰以爲我所。謂色是我。受是
僕僮瓔珞窟宅。三陰亦然。合我及我所
十三句。五陰合爲六十五句。故一一陰初一
是我。三是我所。所以佛説六十五。爲説
道品聲聞道乃至菩提。故知破見得
同。今此未恒沙佛法。復能利他成
菩薩。方始度於分段彼岸。言一切法趣者。
此中通教何故亦云一切法趣。然但云趣不
是趣不過及不可得。故屬通教。所以一
切法趣之言其名猶通。如玄文云。周行十方
還是瓶處如。今下文處處引一切法趣等
以證三諦。其意則圓。又用彼論專一文
義故不文。大品云。一切法趣
。大論兩文共釋此句。初云。云何菩薩爲
世間趣故發菩提心。菩薩爲衆生色趣
空。乃至種智。爲衆生故説色非趣非
。乃至種智。次文云。爲衆生故説一切法
空無相願是趣不過。何以故。是空無相
中趣不趣不可得故。初文以能趣假。具
色心乃至種智。故知具一切法即是假
也。所趣爲空非趣非不趣爲中。次文以
所爲空。是趣不過爲假。趣不趣不可得
中。此下諸文用語稍異者。中假二意全
論文。次但況出。故云一切法趣色色尚
得。云何當趣非趣。何以故。一切
法趣色能所皆假。色不可得一切法亦不可
得。能所皆空。趣不趣不可得。即不二邊
正顯中道。言異意同。細思可見。又觀下即
通教佛四運也。故四徳之名義不別。眞諦
空不變故常。不界内三苦故樂。不
六道業故我。不見思汚故淨。
故知即是通佛四徳。如是下出假四運。雖
通教於即空。空中具見十界四運。故云
種種。此屬別教。故云假名。若以向四徳
圓佛界。菩薩文中全無恒沙別教相状。故通
佛四徳但云虚空乃至不染等。至此方云
名四運。若空下中道四運。故知中道必須
於十界空假而辨中者。方名圓中。中即佛
界對前成十。所以前九義當思議。佛界即
不可思議。例中餘之五塵但以圓心
了三諦云云次觀下約六作者。莊周亦云
處語默。出處即行住坐臥。然莊周不
觀境。今具三觀空觀准前意亦可見而
由下假觀也。由心動役十界由。謂
何事故而行住等。故諸爲字皆去聲
呼。毀戒獄也。誑他鬼也。眷屬畜也。勝他修
也。義讓人也。善即十善欲天也。禪即四禪色
天也。略無無色涅槃二乘也。慈悲去六度菩
薩也。方便去通菩薩也。怳&T073268;者無形不實貌
也。擧足下足與空相應。故亡能所及以近
。凡有所作若有一念不於空。名爲
。如此下別教也。空心入假故云如此。攝
空成假故云恒沙。文相既狹義亦兼於通
教出假。向明通教但云空觀。不三乘空
假之別。又別教人指前九界故云如此。九
界既空。空即九界故成別教恒沙佛法。又觀
一運下中道觀也。非一非十准前説之。故法
華下引證也。問。那引捨衣以證六作。答。文
勢相從。總引捨服作受檀。及引佛道
圓中。前約下約十二事各論六者。先標
同異。前十二事並且論檀是故云共。今一一
事並具論六是故云各。又前共論檀於
二事。一一皆明十界檀相。今各論中准例亦
具足如前列十二事。一一皆明十界六
。文從略故。或時九界或但佛界。廣略互形
共成圓意。又何但十二一一具六。六中一一
各具於六。故一一度以五莊嚴。即是以
檀乃至以五嚴智。能所合説皆名六。
諸大乘經首楞嚴大論大品等六度皆爾。故
今准彼以明度相。今文所用即首楞嚴。亦
大品相攝品云。富樓那白佛。我今欲
菩薩之行。佛言。隨汝意説。乃廣説六度
互相顯。乃成六六三十六度。故云。或以
名説諸波羅蜜。乃至或以般若名説
諸波羅蜜。五度入一從一爲名。又攝大乘
論互顯章。大瓔珞無斷品並與楞嚴意同。大
論八十二問云。若皆互嚴。何故但以檀爲
耶。答。攝生便故。貴賤乃至畜生檀能攝之。
乃至宛轉爲親。諸佛相好皆從施生。如
説者仍屬教道。若證道説無法界。攝無
前後誰論次第。初文以行中具六檀與
文相次第。不別説能嚴所嚴。初文云
大悲眼等者。如勝天王云。菩薩行時視
六尺。雙犁扼地不左右視。不衆生。見
衆生一子想。視之無偏名大悲眼。故知
菩薩視諸衆生。常欲其一實之樂
二苦。眼視既爾五根例之。於菩薩得無畏者。
正當財運於六作。施無畏故。名之爲
檀。於衆生傷損者。稱理而觀不
空假實相。故云無損。損猶減也。即是
央掘無減修也。見罪福法界罪福。不
空假攝。名心想不起。想不起故名
動搖。遍一切處名爲無住。陰即法界故亦
動。心無前思等者。念念稱理無横計思
後方覺了。故起信云。覺知前念起惡。能止
後念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思即
法界能覺者誰。雖是不覺即名爲覺。一切
法中等者。念念法界是故不生滅間。
不得身心等者。不二邊邊即中故。禪中
既爾前後例然。語異意同。善須思擇。無受等
者。不受邊。不著中。不涅槃。不
生死。行時頭等六分者。行時如影。不
二手二足身及頭異也。如雲如影如下十
喩中説。雖倶法界而有去來。去來無實名
如影等。不通教幻化即空。無生死之生
涅槃之滅。二乘空斷凡夫計常。五陰即是畢
竟空舍。是故無復二邊縛脱。具如下正指
楞嚴互嚴之式。彼經佛告堅意。云何
一念中於六度。答曰。是菩薩一切悉
捨心無貪著檀。心善寂滅畢竟無惡名
尸。知法盡相諸塵中而無傷名
。勤觀擇心能知離相毘梨耶。畢竟善
寂調伏其心禪那。知心無心通達心相
般若。今文博附彼經文意。是故與彼大
同小異。問。文語既通。如何得彼文在
而引來證圓。答。經中佛爲堅意廣明次第
竟。佛問堅意。云何一念具行六度。堅意
乃以此文答佛。故知次第之後釋圓明矣。
經意便謂此釋而爲臆斷。是故近代
釋義全棄此文。使後學者圓行靡託。今文
彼歴一切法無作六度相也。故法
華云。仁者受是法施珍寶瓔珞。瓔珞是財。財
即法故。又行中下重辨禪慧二波羅蜜。皆先
過後明其徳。初文即是擧禪過也。雖
楞嚴法起著故云生染。今觀下明徳。觀
前能著心尚無心。豈復更計楞嚴定處。當
知下重判也。言有定者。從顛倒生。如是下
結也。有定亂相豈復見空及與不空。即破
定生染之相。即離著禪味之縛。體同
法界遍應一切。名方便生。行者下次擧
。有能計者己自爲麁。況復自高豈名爲
慧。著心障智名爲智障。一切外道各自謂
是。今既自高反同外道。豈唯失於中智
已。大論云。若有菩薩餘菩薩是念言
汝無此事我獨有之。以是因縁故還失道。
故大品云。有餘菩薩餘菩薩一念頃
於一劫於佛道。還經一劫更修佛道
故不自高亦不他。即反下次明徳也。反
能著中智之心。觀者是我。及非觀者謂
散心人。中智之心無彼二待。觀者既無下了
計者無所觀亦破。不得下重破能計。是此正
意故重言之。大論下引證於能觀之想
中智名爲戲論。念想在意戲論通口。
説必假心名戲論心。今滅其本故念想除
戲論滅。由戲論故而生衆罪。故戲論滅
衆罪除。本修中智著妨中。故衆罪除
本常一。如是等者。此無著人方見妙智
大集觀於心心者。謂所觀心及能觀想
心心。若不倶觀復生戲論。能如是照亦
常一。故云即此意也。如是下結成前文
三三昧。道品之後既開三脱。六度道品名
異義同。故六度後結成三脱。六度道品同異
之相。至第七卷助道中説。今此六度既是無
作。故三三昧應圓釋。亦如第七卷道品
後釋。又破下結成諸波羅蜜者。破倒故毒
滅。毒滅故越有越有故降魔。降魔故波羅
蜜滿。三倒者謂心想見。此屬見惑。三毒者
貪瞋癡。此屬修惑。三有流者謂欲色無
。因果不住。故名爲流。漂沒行者故復名
流。四魔者謂煩惱等。在下魔境。魔爲佛怨
故云魔怨。此三倒等文近義遠須二意
若麁惑者。即是圓人麁惑先除。若細惑者。即
並約界外以釋。同體見修變易三界。界
外四魔乃至麁細體一。方名圓波羅蜜。攝受
下況釋。尚成一切況復如上所三倒
四魔三三昧等。次更歴下以尸爲頭。
五莊嚴歴十二事。初明尸以歴十二者。
前明檀中引首楞嚴義圓語總。此明尸中
別出觀相。初約作受以明觀境。觀境且述
事相而已。對塵制心故喩油鉢。六作動止
故云威儀。言油鉢者。大經二十云。譬如
間有諸大衆滿二十五里。王勅一臣&T016254;
油鉢。經遊中過勿傾覆。若棄一滴
汝命。復遣一人拔刀隨之。臣受王教
心持行。經歴爾所大衆之中。雖五欲
心常繋念。若放逸者當所持命不全濟
是人怖故不一滴。菩薩亦爾。於生死中
念慧。雖五欲心不貪著。唯觀
苦不生不滅。五根清淨獲得戒根。歡喜行經
語異事同。但名下斥事。事相持戒但能升
三途人天受樂。不三諦三昧二死彼岸
理亦應合斥戒墮三惡道。如大經中
四善事三惡道。今未論。升
人天尚斥理況此等耶。是故不論。若得
下明觀意。應須具如檀中六度之相。但
義釋令五嚴尸。下四亦然。謂觀下空觀。
未見者且擧六受之初。六作文略。即以六道
四運境。二聖四運爲觀。四運四句乃至
四運六十四句。故云種種。所起謂六道四
。能觀謂能推觀慧。能所倶泯方成衍門
不内外者明六受空。不去來者明六作空。能
如是下次明假觀。直列十戒十法界
者。事戒向已斥成觀境故不復論。淨若虚
空。牒前空觀所觀之境七支無染。喩之若
空。若以十戒三觀等。至第四卷
之。心既下中觀。色者色法下。次明以五
尸。文相漸略。色者即能見識也。色法即所
見色也。受者即分別領納。三事秖是色者等
三。此等皆約圓意解釋。例如前引首楞嚴
。檀後列忍者尸是所嚴故不重明。色色者
等者此中文略。具足應前文所列色者色
法及以受者。下去例然。此下結成三三昧等
文略例前。何但下況出一切。意亦同前。觀色
下例餘作受。據文秖應更云六作。或是文
誤。引法華者。威儀證作佛道意通。次歴下
忍度爲頭以五莊嚴。文相甚略。但擧
忍及以空觀。餘並略無。初可意不可意即事
忍也。次於違下空觀也。無見別擧六受之初
無作通擧六作故也。見即能見所見者謂
色分別計我。作亦如是。餘假中觀及結
成等並略。次歴精進下以進爲頭五度莊嚴。
於中先述舊解。云別體者。但勤行
即名精進。篤者厚也今言勤策
。率也勤也策也。字亦訓守非今文意。即
五度以爲衆行。義而推之下欲別體
先略斥舊。通義非無理非全當。是故從容
義推耳。若但通者應唯五度。何故諸教
並列六耶。若大論十八云。菩薩摩訶薩以
精進首行於五度。乃名精進。此即具
通別二意。是故今意應別體。例無明下例
釋也。如無明惑亦有通別。通名相應
使故。別名獨頭諸使。以例精進
之可知。今且下正出別相。其流非一且寄
誦經。既非五收驗知有別。而非下斥事也。
三昧是定。定慧二法導一切法。乃至成於波
羅蜜等。若如大師誦經觀法則事理具足。
開皇初有揚州僧通涅槃自矜其業
復有岐州東山下林寺沙彌。唯誦觀音一品
二倶卒死同見閻羅。閻羅乃處沙彌於金座
甚敬重之。誦涅槃僧令敬心不
重。事訖問云。倶有餘壽二皆放還。誦涅槃
僧心大恨恨。恃誦多。於是乃問沙彌住
。各辭倶醒。誦涅槃僧至岐州訪。果得
具問所以。沙彌言。初誦觀音別衣別座
燒香發願。然後乃誦。斯法不怠更無餘術。涅
槃僧謝曰。吾罪深矣。所誦涅槃威儀不整。身
口不淨救忘而已。故古人言。多惡不
。於今取驗。此亦精進非波羅蜜。今觀下
理觀也。初擧空觀。念念已下略明中道。煩惱
問名精念念流入名進。問但寄誦經。云
何推檢六受六作。而言受者及作者等。答。通
作受何必具六。故一切善作受所攝。借
使單約誦經説者。即對六塵誦而無間。即
是於受而行精進。唯對六作於臥默
病時開誦故亦通臥。默誦無間於理又通。
故知誦經作受具足。次歴諸禪下。以禪爲
五度莊嚴。初文總擧事禪。但是下斥事。觀
入定下正明理觀。以心況定者。心謂散心
散心尚無豈更計定。定即九想八背捨等。不
定散禪實相。實相遍攝一切法故。故
論第五下。引論證成禪即實相。先引論文
次諸師下辨諸論師誤解論意。論意正以
於九想即是實相。故八想後即説十力四
無所畏等。何者。如不壞法人第八竟。於
骨想中尚具一切神通變化。故大乘人於
復能具諸佛法。又何但論文。大品廣乘品中
廣明身念處。佛爲須菩提廣釋。釋九想竟。
結云。是名菩薩摩訶衍。次即廣釋三十七品
乃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大論三十八
已下文。仍是釋經。論師云誤謬之甚矣。問。
餘之七想亦能發不。答。若論不定及如
助。亦有發義而多在第八。以第八想
諸禪故。次歴智慧者下。以智爲頭餘五
莊嚴。以文略故。直云大論有八種解。八種
解中具有事理。大論十一釋不住法中問
云。般若是何等。答。有云。無漏根是。以無漏
慧第一故也有云。至道樹時始斷惑故。
前有漏智但是福徳。煩惱未斷但是有漏
有云。從初發心道樹下皆名般若。至
佛時薩婆若有云。有漏無漏總名般若
何者。常觀涅槃道故名無漏。結始未
故云有漏有云。菩薩般若無漏無爲不
有云。般若絶四句。猶如火焔
邊不取不有云。上來諸説各各
理。如五百比丘各説二邊及中道義。佛
言。皆有道理有云。末後者是。以法如
毫氂許皆有過故人雖八義唯有六。
第七總許前六第八唯存第六。六中第一既
別指無漏。未二乘。第二因是有漏但成
三藏菩薩。第三果名薩婆若多屬通意。第
四義通圓別是般若是波羅蜜。第五亦
共教菩薩仍通小乘。第六義通三教。故
亦事理具足。七八二師共許前六亦通
。故略引之以證今意。今且下正釋。初文
是事故屬世知。四運推下即是約理。理即三
智故云如上。歴十一事故名爲餘。應
切善法一一歴十二事。但是文略。問下料簡。
應料簡六波羅蜜。止觀乘便來此爲問。
又復六度不止觀攝法中還引大品
六度相成以爲此答。然事六度若無互嚴
尚名不蜜況復理耶。何者。如檀無戒不
善道。無忍感報卑陋。無進形質尪微。無
便成散善。無智不無常。猶如富人餘事
並闕。餘五無五準説可知。如被甲入陣等
者。譬相成也。論問。何故。一度須五莊嚴。
答。各各助行有力故也。如人未集則無
。大軍都至莊嚴器仗。則能破陣。菩薩亦
爾。六度互嚴方能破惑疾得菩提。大論十九
釋云。一念心具足六度及一切法及六度相
攝等。並是此意。觀如下次答止觀。言密室
者。有慧無定如風中燈照物不了。故用
狂散風。慧燈方破無明大暗。使實相
寶顯了可見。故云多修慧故増長邪見。多
定故増長愚癡故應均修。不此難。若
等者。小乘尚闕況復大乘。澣衣等者。大
經二十九云。菩薩摩訶薩具二莊嚴能大利
益。一定二慧。如垢衣。先以灰汁。後以
清水。今以楞嚴定灰種智慧水。澣三惑垢
實相衣。又云。如菅草執急則斷
力也。若物體已離非此中意。比人不
一概用之。大論七十九云。如菅草執寛
則傷手急捉則無傷。刈者穫取也。亦殺也。
爾雅云。白華野菅也。郭璞云。茅屬。手執定
也。刀斷慧也。又如堅木先以定手動。後
慧手。彼大經文都有八喩。一一皆合
菩薩定慧。又般若下重述般若正出圓意
法相次第應具列六。若論法體一一皆悉
一切法。何用六耶。又般若下又重更辨。
言法界攝一切法。一切法者亦即六度。故
重釋云。般若諸法彼此相即。亦何簡於一之
六。欲圓旨。故爲此問其答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之三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之四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諸惡中初明觀境中。云夫善惡無定等
者。先明通相善惡也。此則未盡爲觀境
何者。展轉相望得善惡名。是則人誰無善誰
惡。是故不以爲今觀境。言寧起
者。心凶爲惡身病曰癩。乍起三途之心。不
二乘之念。毒器者。大論斥三藏菩薩云。
足三毒云何能集無量功徳。譬如毒瓶
甘露皆不食。菩薩修諸純淨功徳
乃得佛。若雜三毒。云何能具清淨法門
菩薩之身猶如毒器。具足煩惱名爲毒。
習佛法甘露。此法教他令他失
常住之命。大經云自此等者引證別教。故四
相品中迦葉序云。自我未四徳之前。皆
是邪見。此是迦葉謙退自斥。義同於邪。豈此
已前頓同三外。今亦如是。未理故義云
邪見。邪即是惡。是故當知唯圓爲善。復有
二意。一者以順爲善以背爲惡。相待意也。
次若達下以著爲惡以達爲善。相待絶待
倶須惡。圓著尚惡。況復餘耶。如此下結
成通相。今就下別明極惡方爲觀境。於
初出惡體即六蔽也。善法下結前生後。前
雖下明惡意。以純惡故不觀。若
觀者唯惡無善。自他倶然故須觀。縱
不下縱釋也。他人縱不全起不善偏惡不
無。出家離世下況釋偏起。出家不備理當
偏惡。白衣純惡況復偏耶。羅漢殘習亦仍偏
惡。凡夫下明觀所以。聖猶殘習凡何可
縱。如佛世下先擧佛世用觀有益。引人爲
證。前觀惡意中言不可樂想者。大論十想
中釋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云。世間有二種
一衆生。二國土。言衆生不可樂者。三惡八
苦十四等惡云云或貧而好施多財而慳約六
蔽互
或貧妍富醜。或憍高不下。或接物欺誑。如
是無量不稱説。國土不可樂者。或多
告飢渇寒熱惡疫毒氣。如是種種乃至
上界亦生大惱於下界。如極高墜下苦
説。文云好人者。略語衆生
己唯純不偏。是故不於惡。次縱
釋中云多慳等者。略擧六蔽以釋偏起。前
四如文。酒爲亂原即亂意蔽。根性易奪即
愚癡蔽。若有慧者不惡易。能生爲根數
習成性。數數改換故云易奪。又隨境而轉
易。惑彊失眞爲奪。又以愚替智爲易。
智被眞掣奪。次況釋中云羅漢殘習
者。身子瞋習。以過去世從蛇中。畢陵慢
習。宿世曾爲婆羅門來。如佛在世一比
。而常以鏡自照。世世從女人中來。有
比丘常好跳染。以世世從獼猴中。引
證中。在家等者。即且通擧惡之人。央掘
下別擧惡人。先明惡人有道。央掘等者。央
掘經云。舍衞城北村名薩那。有貧婆羅門
跋陀。有一子一切世間現。少失
。厥年十二色力人相悉皆具足聰明善説。
異村破訶私婆羅門師摩尼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