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名教抄 (No. 2306_ 珍海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名教抄第十一
  此卷有十三科
涅槃略標義 三點義 四徳義 八倒義
四魔義 八苦義 三界義 四生義 四有
義 六道義 七識住義 二十五有義 四
十居止處義
  涅槃義略標
玄涅槃義云。涅槃者。蓋是安心之本宅。凡聖
所同歸又云。今以中道正法爲涅槃體。涅
槃有二種。性淨涅槃。方便涅槃○二名本有始
有正法修成
今明性淨涅槃。是如來藏本有佛性顯爲法
身。亦名涅槃。方便淨涅槃。是萬徳上無累稱
爲滅度故。二涅槃各別。然窮論只是正法中
道爲體
又云。修成涅槃以萬徳爲體又云。性淨
涅槃爲有萬徳不 答。有二釋。一云有萬
徳。今明無萬徳。但以平等一味爲正法涅
槃若言萬徳體故。明性淨涅槃有萬徳。亦
玄教迹義云。若依攝論。大乘無餘涅槃
有二種。一者分段因果盡名有餘。變易因果
盡名無餘涅槃二者報應二佛名有餘涅槃。
法身名無餘涅槃也。又金剛般若經中。我皆
令入無餘涅槃者。是彌勒釋云。大乘第一
無餘涅槃也文 窟云。小乘因已
有餘果盡無餘也
問。愚法二乘
有醉入無餘義乎 答。三乘位數上卷云
記日本貞觀
八年寫本
攝論師云。醉入無餘匡無量劫故。
楞伽云。得諸三昧身無量劫不覺譬如誑
醉人消醉而自起。三論師云。無有醉無餘
義故。智論云。賤咲小乘故。説醉無餘。其實
無有。法花亦云。若遇餘佛便得決了。諸
法無行經云。阿羅漢在最後死陰中。見未
來生餘。而發退心。如是經論推尋。二乘報
盡時必生變易淨土云云 取意略抄具
可見文
  三點義
三點者。謂佛果徳從喩爲名 涅槃疏第三
云。三點則譬三徳。法身波若解脱也○若是
伊字三點。此是別爲成一伊字。伊即是總。
涅槃三徳則是別。三徳成涅槃。涅槃即是
又云。此中有兩譬○伊字譬者。外國
伊字猶如此。間草下字亦爲如餘脚也。此
譬正取其圓正義。云若是摩醯首羅面上三
目者。彼一目在額上。兩目在兩頬。河西云。
所以取此三目喩者。有二義。一者常。二者
自在。此之兩譬並譬涅槃三徳○鎗楚庚
反。昇類草也。下字者。作下也。圓正者。同疏
云。三點若並則不成者。此明三點並安。即
横安不圓故。非伊字○縱亦不成。縱即竪
論此。就勝劣。勝者在上。劣者在下。故是縱
安○如摩醯首羅三目下釋。是正是圓足云云
今見文相。以三點喩三徳。以三目喩三
徳。故是轉釋也。而意以兩譬倶喩三徳也
同卷又
云。今日圓伊涅槃云云
次明説三徳所因者。涅槃義云。諸師同釋。
涅槃備於三徳。謂法身般若解脱。所以三徳
爲涅槃者。略有四義。生死與涅槃相對。生
死有三障望煩惱。業苦對報障。故名法身。
對業障故辨解脱。對煩惱障説於波若。二
者欲歎顯如來三業自在。有法身故身業
自在。具波若故口業自在。有解脱故意業
自在。三者無境不照名爲波若。無感不應
名法身。無累不盡稱解脱。故三徳爲宗。四
者爲對二乘三徳不圓。有身智時解脱不
足解脱。亦圓則無身智。故名如來三徳圓
又涅槃經四相品疏。及法花方便品。文
相或異。四義大同。讀文自可知之 四相
品疏云。未見有好解者。他答云。此是略擧。
今明。數意。一對生死三障辨涅槃三徳。以
法身對報障。以波若對煩惱障。以解脱
對業障。二者雖有萬徳。以三徳收盡。此之
三徳即是三業。三業即是三密。法身即是身
業身密。波若即口業口密。解脱即是意業
意密四相品
所明
三者無感不應故名法身。無境
不照故名波若。無累不盡故名解脱。此三
即是智斷得。離具足故不須。更廣辨也。四者
爲對凡夫之人有好身好智慧能不作
惡。此三事具者爲好人。今對此故。又明對
昔三徳不具。昔日有法身波若之時解脱未
足。有解時則無法身般若。互不滿足。所以
今辨三徳具足少略 法花方便品疏云。大
キニスニ佛性凡有三種。一法身。二者波若。三者
解脱。以正法爲身故曰法身。無境不照名
爲波若。無累不盡故稱解脱。所以佛徳但
明三者。法身波若無徳不圓。解脱一門無
累不盡。但徳無不圓。後開爲二。一者法
身。二者智慧。如世間人有身有智。又法
身爲體。智慧爲用。又内智無不照爲波若
解。感無不應切由法身也。又爲對生死。
但有於三以對生死報障故説法身。對生
死業障故説解脱。對煩惱障明於波若。又
總十二因縁不出三道。謂苦道業道及煩惱
道。如來登中道第一義山頂。與無明父母
別故。永免三道。具於三徳。又對二乘三徳
未圓。明如來三徳圓。又有法身明如來身
業。有於波若辨如來口業。辨於解脱。顯如
來意業如四相品説。今此經亦具明三徳。所
以稱妙 涅槃經四相疏云。廣開三密三
徳具足云云大論第九卷引蜜迹金剛經。明
佛有三密。三密即身口意也。次明同異義」
四相品疏云。此中三點異上三點。上以法
身爲第二點。今以涅槃爲第二點。治城
素法師解云。此字誤。應是法身字。書誤作涅
槃字也。招提解云。此非誤也。然三點中有
體有用。法身當體。波若解脱爲用。法身當
體故獨受涅槃名。然是涅槃爲一點也。今
問。三點爲伊字。何體何用。今明總別因縁。
總即爲別故。涅槃即三徳中之一徳已略抄
問。三點之法身與三身之法身同歟異歟
答。仙光中論疏記上云。三身中法身以智爲
性。三點之中法身以自體義名爲法身云云
意云。三點中別有波若故。但取自體爲法身。
三身中智法身。即以智爲體。若理法身亦是體性
云。三身中法身亦云萬徳體性。非必異三
點法身義也。然仙光記一往分其二門大宗

  四徳義
常樂我淨是謂佛果之四徳也。此四通名波
羅蜜也 寶窟下云。常波羅蜜者。良以如來
到常住彼岸。故波羅蜜彼岸者謂究竟也
 問。佛徳無量。何今偏論四耶寶窟次文云。
佛徳雖衆蓋乃是據一門爲言耳。於中略
次七義釋云。一簡異凡夫。於有爲中妄謂常
樂我淨。是故今。就佛果徳説眞常樂我淨。
故經言。世間常樂我淨有字無義。出世常樂
我淨有字有義。二治悉不同生死法中。有
四種。悉謂無常苦無我不淨。翻對彼故宣
説如來常樂我淨。三翻倒不同聲聞同説
生死之法無常苦等謂佛亦。然起四顛倒。翻
對彼故説佛常等四。除障不同故立四種。
言四障者。如寶性論説。一者縁相。謂無明
地障佛眞淨。對除彼故説佛眞淨。二者因
相。謂無漏業障佛眞我。對除彼故説佛眞
我。三者生相。謂意生身。以意生苦陰身。故
障佛眞樂。對治彼故説佛眞樂。四者壞相。
謂變易死障佛眞常。對除彼故説佛常。五
對治闡提等四種過故○寶性論説。一闡提
謗法。對治彼故説佛眞淨。二外道著我。
對治彼故説佛眞我。三聲聞畏苦。對治彼
故説佛眞樂。四辟支捨心捨諸衆生。對治
彼故説佛眞常。六翻因不同故立四種。言
四因者。如寶性論説。一者信心除闡提謗
法。得佛眞淨。二者波若除外道著我。得佛
眞我。三者三昧。以空三昧除聲聞畏苦。得
佛眞樂。四者大悲常隨衆生。除辟支捨心。
得佛眞常○七攝論云。四種生死。一方便生
死。二因縁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方
便生死者。即是寶性論中縁相也。無明爲感
生死之縁故名爲縁。即此縁是感生死之
方便果。從縁作故名方便生死。對治方便
生死故説於淨。因縁生死即寶性論中因
相。無漏業因能感變易生死果。從因立名
○對治彼故説於我徳。有有生死者。有生
後有死故。云有有生死。即是寶性論中生相
○對治彼故説於樂 問。寶性論直言生
相。今何故言有生後有死 答。寶生論對
第四壞相故。説第三爲生。攝論對第四有
死無生故。説第三有生死。無有生死者。
金剛心唯有生無。後有生故言無有生死。
即寶性論中壞相○對治此故説佛眞常。
通稱波羅蜜者。謂到彼岸。事究竟。度無極。
佛果爲到彼岸。智度論云。佛智是眞波羅蜜。
幷因佛惠而得波羅蜜名
次明空義。謂無相無性也 寶窟云。今明智
體絶於四句。如云波若波羅蜜。實法不顛
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又如馬鳴説。
是眞如法從本已來離一切相。謂非有相
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倶相。
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
異相倶相。如是一切忘心分別皆不與眞如
相應故説無相 問。云何名無性 答。如
來藏中恒沙佛法同一體義分。如就諸徳説
名爲常。離諸徳外無別有一常性可得。
我樂等類亦同然○是故諸徳皆無自性。無
此性相故説爲空
次明表徳義。金光疏云。言四方佛者。顯諸
佛道同故也。但言四者。欲表四徳故。不
五不六。東方不動。表常徳也。南方寶相。是
如意珠有自在力。表我徳也。西方無量。是
安樂國表。北方微妙聲。聲無穢濁表淨徳
四徳乃是所表之眞徳也○四策
中論疏三云。羅睺法師是龍樹同時人。釋八
不乃作常樂我淨四徳明之云云 仙光院云。
論主有四
徳。乃破病二意。
倶爲正云云
同第二云重牒
八不
次明以四法
爲因。得如來四徳之果。以信樂大乘爲因。
破於闡提不信得於淨果果即不生不滅也。
二種闡提
執生滅也
次行無分別波若爲因。破外道
一異分別。得如來我徳果。果即非一非異○
次行破空三昧因。破聲聞。得如來樂果。聲
聞雖言住無爲樂。此於大乘是生死苦。今
破斷常。得不斷不常究竟樂果也。次修習
大悲爲因。破獨覺自爲及始行。謂佛有去
來。明菩薩常行大悲窮生死際。以違此因。
破得如來常住之果即不來
不去也
眞諦三藏用無
上依經及攝大乘論並釋。八不甚深廣云云
  八倒義
言八倒者。生死四倒。涅槃四倒合爲八倒。
生死四倒者。中論顛倒品疏云。謂於生死中
起常樂我淨 問。四倒以何爲體 答。婆沙
論云。以惠數爲體 問。五見幾倒。幾非倒
 答。婆沙云。二見半是倒。我見中有我我
所。我見是我倒。我所見非我倒。復有説言。
我與我所合名我倒。遍見之中有漏斷有
常。以常見爲常倒。見取之中獨頭足上無
樂淨。計樂淨是獨頭見取名樂淨倒。餘二
見半。謂邪見遍見中斷見戒取。此非見倒
問。何故爾耶。答。凡具五義方乃名倒。一是
見性簡鈍使也。二縁眞理生。謂是迷理惑
簡迷事惑也。三果上起。於苦諦上生也。四
正相翻苦諦。下有苦無常理。今正翻苦諦
故計常樂我。五者是獨頭非足上。婆沙又云
具三義故云倒。一猛利性。二妄取。三同性
倒邪見斷見。是猛利性非是顛倒。壞境界
故。或取是猛利性及妄取。非同性倒。餘二
見半事具三義也。倶舍三義意倒一増有
如無我。計我故也。二決定。三背境易解也。
二見半具三義。餘二見半無増有也 問。
倶舍三義與婆沙三義同異如何 答。新譯
共云。一向倒推度性妄憎益也。准之兩論三
義應同。今此疏文別擧二説者。以其名同
異故耳。舊倶舍名増有即舊婆沙妄取。新
譯妄増益也。倶舍決定者。當婆沙猛利性。
新論名推度性也。倶背境者。當婆沙同性
倒及新譯一向倒也。二見半具三義者。身
見見取爲二見。旦據苦諦下説。若汎論四
諦惑者。後三淨見取非倒故。應云一見及
二半也。遍見有斷常二見。今但取常見爲
倒。除斷見故云半也 問。見取有獨頭足
上。而疏自云。是獨頭見取名樂淨倒云云
我見中有我我所。一倒。一非倒。若爾三見皆
是一分。何故云二見半是倒乎 答。斷常二
見行相返違。取一捨一故獨云半。餘二見
中設有一分非倒。非返違故。是一類故。總
云二見也。又除我所者。是別師説。二見半
者。先標正義。次擧異説。彼擧合名我倒者。
還成上二見也。見取中雖分獨頭足上。後
言獨頭見取名樂淨倒。不言足上非顛倒
也。而言獨頭名倒者。且擧強者耳。言餘二
見半無増有者。邪見戒取爲二見。遍見中
斷見名半也。邪見撥無因果。斷見謂斷滅。
幷無門轉。故非増有。其義顯也。戒取以鷄
狗等戒爲正道。是非道計道若爲生天因
是非因。計因此。非無門轉。何無有之義乎。
新倶舍等云非一向倒。不言無増益耶
答。此文難解。且云戒取或時計五戒等爲
眞聖道。非一向顛倒有少分淨義。故不如
無我。謂有我無樂淨。謂有樂淨等故云
無増有耳。非謂無門轉故非増有也。
又一義云。此文略耳。若具言之。應云無増
有及背境也
仙光記云。二見半是倒者。身見見取與遍
見中。常見是也。獨頭足上者。於無物處取
有物心。是名獨頭見取。由前心而起後心。
以定執故名足上見取○果上起等者。數
人云。四倒迷於苦集理故。但由集起耳。成
論之淨倒起苦集上。何者苦集是不淨物。謬
計淨故。常樂二倒依苦集道三諦起。何者
三諦無常苦。謬計常及樂故。我倒通四諦
起。何者四諦下皆無我而計我故。今數人義
云也已上疏出數義云。但苦諦下惑非三
諦下惑也故記取於違云也。仙光記又云。
同性倒者。於修我上起。實我故此是我倒。
又非日色相。似今日色故。計有我。此是常
倒。世間之中實無樂淨而沐浴時謂淨。計
五欲爲樂。此皆妄取也。猛利性者。通起已上
此記解同性倒。對相似處起也。今云同
性倒者。新倶舍云一向倒也。一向倒簡
戒取。於少分淨處轉。少分者。私云。戒取有
二分。一謂偏倒。牛狗等戒爲生天因。投水
火等爲解脱因等也。二者少分僻見。謂五
戒等爲眞聖道等也。戒取非全顛倒。故云
非同性倒也。又顛倒義具足名同性。性一
准故。義不具足。非一准故非同性倒也
前義約種類之同性。後義
於一見上約義論之也
雜心八云修多
羅品
此四顛倒
是三見自性。但説少分○若彼見増上分建
立顛倒。謂如身見中。立我見是倒。非我所
見。遍見中立常見是顛倒。非斷見。見取中
立樂淨見是倒。非餘計思爲好劣爲縁如是
一切悉是見取。但以輕故
不立
○三事故説倒。所謂決斷妄置一向倒
一向倒謂正反
轉下爲上
謂彼邪見及遍見所攝斷見。雖
決斷及一向倒而非妄置。從壞事生故。戒
取雖決斷及妄置不一向倒。謂於少實處
起故。阿毘曇説。身見見取全倒○次明三
倒。顛倒品疏云。三倒者。謂想心見。毘曇云。
想心非倒體。但爲倒所亂故名爲倒。毘婆
闍婆提人言新婆沙分
別論者也
三種皆是三倒體。成實
師有二釋。一云。識迷實法。四法心倒。想迷
假。*四想倒。行陰心迷前二倒成即見倒
也。二約一體料簡。即心爲三倒體。體僻爲
心倒。便生異想。爲想倒僻決。爲見倒。此之
倒重品屬見惑。輕品屬修或。下品屬習氣。
今龍樹意。凡厥有心即是心倒。有所想念
皆是想倒。凡有所見皆是見倒 問。三倒生
斷二時云何同異 答。智度論釋隨喜品。明
三倒。生時異。斷時異生時前起想心後起
見倒。此從輕至重。斷見時前斷見後
斷想心故。見倒屬見諦斷。想心屬思惟
言先起想心等者 問。以想心望見論言
先後。在文可知。若以想與心相望如何先
後乎 答。即所列次第以想爲初。次有心
也。仙光記云。智度論釋隨喜品者。彼經第
六十二卷云 問曰。見爲諸顛倒本。如得
初道人能起想心顛倒無見顛倒以見諦
道斷故 答曰。是顛倒生時異。斷時異。生時
想在前。次是心。後是見。斷時先斷見。見諦
所斷故。顛倒體皆是見相。想心顛倒者。學人
未離欲憶念妄故。取淨相起結使。還得正
念即時滅。故假名顛倒。非實顛倒。是故説。
凡夫人三種顛倒。學人二種顛倒。今略引
已上又次上引華嚴十藏品云。先起想。次
起心。後起見巳上 問。應先起心識了
別青黄等。次取方圓等相。何今云先起相
耶 答。心之與想實是同時也。然以心識爲
本。然後起想。此中先起想。謂於心上常樂
等相現。次於此境相分別心起。謂是常樂等
後。起決定心方名爲見。故云想心見矣。四
倒各三成十二也。顛倒品疏云。次明十二倒
上座部及毘婆闍提明四縁。一一倒中具想
心見。故名十二。八是見諦斷。四修道斷。八
是見道斷者。謂無常常相倒。無常常見倒。餘
三亦爾。故此八屬見斷。四屬修斷者。四種
心倒也。至苦法忍時斷八倒盡也。至金剛
心斷四盡。倶舍論更出一師云。十二種中
四種見倒屬見諦斷。八屬修道斷。數人云。
但見是倒。唯有四無十二倒。又但見斷非
修斷。但苦諦下惑非三諦下惑也 問。初二
果人既無四倒。云何起染愛煩惱行夫婦之
禮耶 答。婆沙二釋。一云。起樂淨有二。一
於諦理起初二果人即無也。二於事中起
即有也。次釋云。初二果人起染愛時。實起
不淨苦相。但不獲已而起。如婆羅門縱
指譬。就知指不淨。但以苦痛故内指安
口中。彼亦爾也。十二倒者。毘婆闍婆提云。想
心見倒三爲本。各起常樂我淨四成十二
倒。若依雜心。唯見心所起名倒。如前説也。
 次正明八倒 論疏云。所言八倒者。雜
心師想心見。但起生死中常樂我淨四倒。不
起後佛地苦無常四倒。成實師云。前後八倒
皆是見惑。非思惟惑。見惑中屬三使。我倒
屬我見。常倒屬遍見。樂淨屬見取。謂無常
皆是有而言無屬邪見攝後有説云。復四
倒屬無明攝。所以然者。二乘之人斷見思
惑竟猶起後四倒。故知屬無明所攝。此解應
論也 問。昔外道凡夫於生死中計常樂等
四倒。二乘之人於法身。後起無常等四。凡
聖合論故。有八倒者。可得言二乘之人就
今具八倒不 答。亦具有也。以計佛地是
無常故。有無常等四。後執己涅槃是於常
樂。此即是無常計常。所以然者。二乘涅槃
實無常樂。計爲常樂。故有常等四倒 問。
二乘之人不計涅槃爲我。云何有我倒耶
 答。我有二種。一人我。二法我。雖無人我
執有。執涅槃即是法我。故有我倒。凡夫
之人具足八倒。此易知也言涅槃是於
常樂者。是於者是也 玄涅槃義八倒門云。
八倒者。前倒者。常樂我淨外道時起四倒。謂
常倒樂倒我倒淨倒。佛破四倒故。説無常
苦無我不淨。比丘佛果上更起苦無常無我
不淨。更起後四倒。謂無常倒苦倒無我倒
不淨倒。前倒後倒合論故有八倒○故涅槃
云。但生死苦無常無我不淨。佛果是常樂我
淨。破其佛果苦無常無我不淨故有八修八
倒。若外凡夫起八倒者。是見諦煩惱。若學
人起八倒者。是修道煩惱。若羅漢起八倒
者。是界外煩惱。八倒者謂三倒也○一切心
了別是心倒。一切心想像皆是想倒。一切心
決可名見倒。今所用也。生死中四倒正迷生
死無常苦。傍迷佛果常樂。果上四倒正迷佛
果常樂傍迷生死無常苦○問曰。得言解
無常之解即解常。解常即解無常不 答。
惑性浮漫得言一惑兩迷。解性不漫解無
常。解不解常。解常之解不解無常。起倒
人者外凡人。起前四倒入内凡位。不後起
之後四倒者。入内凡位。乃至羅漢起也
前四倒入内凡位不復起者 問。増上忍位
得見惑。非擇滅云云 倶舍
等説
何云内凡不復
起之耶 答得諦觀智故。不起見惑。見惑
中四倒重故。煖等已上必不起之。然得非
擇滅者。惑闕縁位故。上忍方得 言解性
不漫等者 問。解性利故應得兼兩解如
解生死法。麁識故。苦無常即解涅槃。精勝
故。常樂若解涅槃。離諸相故。常樂者即解
生死。不離諸相故。無常苦也 答。若據此
義應兼兩解。今言。不爾者。據解性不漫
義。言不漫者。當相明了。如見道四諦觀等
大乘觀生死及涅槃相名同。決定明了無
濫。若約因縁無礙之義理。實兩解。常相通
悉之言八修八倒者。玄涅槃義又云。若
對治八倒應辨八修。因中苦無常無我不
淨果上取常樂我淨故。八修有人言。六修皆
是俗觀。又言果上三修一向俗觀。因中前二
修是俗。無我是眞。今明通皆是俗。皆是眞
 言因中果上者。生死爲因中。涅槃名果
上也。言六修者。一常無常。二苦樂。三我無
我。相對合辨名爲三修。離説即是六修。玄
云。不淨觀是遠方便。因中除不淨觀故。
果中除淨觀 問。若爾何故云八修耶
答。玄云。若具足而言應是四修。離即八修。
謂淨不淨謂廣略説故八修六修也。通皆是
俗皆是眞者。若望正法論之。常無常等並
是對治悉檀故通爲俗。大師常引涅槃經云
第一卷諸優婆塞除樂觀察詣對治門。謂常
無常我無我等也。若望凡夫見聞等事瓶
衣等物。論之八修皆是眞理也 涅槃疏第
三云。且依中論所明○空中不有常與無
常。今見常與無常幷見顛倒○涅槃未曾
常無常。今計涅槃。無常苦無我不淨既是倒
者。謂涅槃常樂我常亦是倒。只涅槃地具有
八倒。生死亦然。計生死常樂我淨現是倒。
謂生死無常苦無我不淨是倒。此則生死涅
槃具有十六倒○五句皆是倒。生死亦然。如
此則有無量倒也
  四魔義
四魔者。煩惱魔。陰魔。死魔。天魔也 仁王疏
下云。初地菩薩斷。初地惑故離煩惱魔。得
法身故離陰魔。得道法力故離死魔。得不
動三昧故離天魔。若依大集經。四諦三空
四念處等治四魔涅槃疏五云。如來有
二種戰。一者智惠與煩惱戰。二者神通與天
魔戰云云戰者鬪戰也 同十五云。八魔者。謂
四魔苦空無常無我。此八魔是菩薩怨○於
佛地作苦無常等解並是魔。數論人言無常
○知小乘人即是魔 寶窟中云。魔名殺者。
波旬此云極惡。智度論説。惡有三種。一名
惡。所謂有惡而加報也。二名大惡。無事横
加。三惡中之惡。所謂於有恩處反加毀損。
今波旬者前世於三寶中。殖因得此天報。
不念報*恩。反欲加損。故名極惡。然佛出
世都有一百二十部邪正。互相影嚮方得弘
道利人。經云。住不思議解脱菩薩。多作魔
王。即百二十部中之一部也。既言多有。必有
非菩薩者問。但云菩薩多作魔。不云
魔王多有菩薩。而何今云必有非菩薩者
耶 答。不思議解脱菩薩是第十地人。多作
第四禪王。又可化事多。何但於魔天多現
云云故知今言多作者。唯於魔王中。菩薩
作者是多耳 寶窟次文云。林公云。外國法
佛在世及滅後。共魔語皆悉喚之。爲彼早面
此云惡者。亦云惡物。此天有六種勝。一色
勝色中有二。一資皂等色。彼云。條泥二青黄
等色。彼云。留烏此云&MT02656;。此方色字翻彼二
色。三力勝。四眷屬勝。五衆具勝。六自在勝。
應有壽命勝。人中千六百年是彼天一日一
夜○一歳有於人中五十七萬六千年彼天壽
命萬六千年。於人中即有九百二十居致○
居致者
千萬也
王民皆爾。多滅少出○此魔居在第六
天上隣近他化。亦領於他化。而勝他化云云
經云。譬如惡魔波旬。於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衆
具自在殊勝云云窟亦牃釋色力壽者。正報勝也云云然
上文闕壽命。唯以義加之者。應云經本不同歟。
言此云&MT02656;者。此三字在此不審也。又&MT02656;未考得之。
&MT02656;&MT02656;。同水中草。其花可⻝也。&MT02656;布火反
揚也。此等字依相過住之。而不叶此文
彌勒經遊意云。魔天宮在欲色二天中間住
也。魔者譬如石魔。魔破壞佛弟子功徳也云云
法花授記品疏云。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
者。大明上有三。一者穢土。一向有魔作於
留難。二純淨土。一向無魔。三中容之土。亦
有魔亦無魔。順同餘方示現爲魔。是故言
有皆護佛法。所以言無然。魔佛法難識。
了悟即魔爲佛。不悟別佛爲魔釋身子
領云○魔之爲性有而言無。無而言有。一
而言三。三而言一故似魔之妄談也云云
安樂行品統略云。邪正二形。邪正兩教。菩薩
見聞不應驚動。設見普賢亦須安心。魔尚
作佛。況普賢耶
  八苦義
八苦者。是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怨僧會苦。求
不得苦。五盛陰苦。觀苦品疏云。八苦教者。十
月處於胎獄。備受暑燒。初生之時冷風觸
身。與地獄無異。名爲生苦。法花經云。髮
白而面皺。齒疎形枯竭。念其死不久。名爲
老苦。一大不調百一病惱。四大乖反四百四
病。稱爲病苦。夫死者天下之極悲也。刀風解
形。身離神逝名爲死苦。父東子西。兄南弟
北。名愛別離苦。涅槃疏十一云。一切所
而強來者。皆是怨憎會。所不愛者而苦會
名怨憎會苦。所覓之事而不遂心名求不
得苦。有斯五陰衆苦熾盛名五盛陰苦。又
此五陰盛貯衆苦名五盛陰苦 問。八苦
云何攝三苦 答。涅槃云。生具五種。即生
中具含三苦疏記引彼第十二卷釋云。具五種。
一者出生。二者至終。從識至名色。
三増長具六入時。四出胎。
五種類生。是不相應中一也
老病細論具三苦。麁
判有行懷二苦。死與愛別離是壞苦。怨憎是
苦苦。求不得有二。一求善法不得。是壞苦。
二惡法未離。是苦苦。此招提釋也。若以倶舍
論三苦釋云。即可知。此八苦中以有苦受
必具三苦。即知八苦皆具三苦問。其三
苦者何 答。論疏云。今依倶舍論。三藏所説
言。苦受生時。苦住時。苦滅時。樂以苦受生
住二時皆苦故立苦。苦之名樂受生時樂住
樂。唯果報壞時苦。是故樂受名爲壞苦。捨
受生住壞三時苦義並皆不彰。但爲無常
所遷。是故捨受稱爲行苦三藏所説者。
應是眞諦三藏所説也 問。倶舍意云。苦受
滅時樂應非壞苦。上何云苦受故具三苦
耶 答。既滅時苦故。滅已應還苦也。又壞即
苦也。然言壞時樂者。且對生住爲言。實
是三時並苦而已 問。上界有苦苦耶 答。
論疏云。成論師云○隨義判者。一一地具三
苦。但上界三苦輕。下界苦重耳 智度論云。
上界死苦甚於人間。故知上界亦有苦受。
不同數人。上界並無苦受又三解苦義
數人。論
人不
同也
數人言。色心等三聚皆苦。有爲之法皆
欲樂住。今爲無常切之。是故皆苦。成論云。
唯心是苦。餘二聚無。數人雖云色心皆苦。
然有漏法。爲無常切之故苦。以無漏不
爲無常。切即順於涅槃故不苦也。成論
明有漏無漏皆苦也略抄
涅槃疏十一云。五盛陰苦無別有苦。還總七
苦爲五盛陰苦也法花譬喩品疏云
説九
種苦
三世中一一皆有三苦。現世三苦者。一
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此通是内身之苦故。經
文結爲一苦 問。憂悲苦惱屬何苦耶
答。並屬死苦所攝。十地經言。死別離時盡
人貪著心契名憂。發啼哭爲悲。五根相對
爲苦。意根相對爲憂。苦轉深爲惱。稻芋經
言。追感往事。言聲哀感名爲憂。追思相續
名爲悲。苦事逼身名爲苦。煩惱纒縛故名
惱也。亦以五欲財利受種之苦。第二明於
外財五欲生苦也。又以貪著追求故現受
衆苦者。第三苦也。此與上異者。上明貪著
財輕。今辨追求事重。同是外物生苦。以貪
有重輕爲二也。後受地獄下。第二明生
報。即三塗爲三苦也。若生天上者。第三辨
後報三苦。謂貧窮困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此三通天人故。正法念經説。天亦有貧窮。
如是等下。第四總結衆苦也 問。此九種
苦云何配八苦耶 答。初現苦中生老病死
即四苦也。五欲財利二種苦屬求不得苦。三
塗屬怨憎會苦。貧窮困苦亦屬求不得苦。次
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如文説之。後總結諸
苦。是五盛陰苦也
  三界義
三界者。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仁王疏下云。
六識起無量欲者。從五欲生遍起煩惱。依
欲而生故名爲藏○釋名爲欲界
藏空文也
或色所起
下。明色界藏空。若論煩惱即色愛住地。從
色而生。色界之中具有五陰。色最強故名色
也。若論其業不動行也○惑心所起業果○
無色界唯有四衆。闕無色衆。故云心也。若
論煩惱有愛住地。若論其業不動行○若
論依報欲色二界並有空殿住處。無色界唯
心寂漠無宮殿也法花疏釋法師功徳品
乃至梵天上至有頂諸天身香天云。次聞色
無色界香○ 問。毘曇云。上界無香味。今云
何言聞梵世香 答。梵世有細香。小乘人力
劣不能知。故言無香。大士利根無異。不
察故云聞梵天香同序品疏釋無無色
衆云。一者大小乘經多説無色界無形○二
者設有微細之形。以無因縁故則不來也
 問。但大乘明無色界細色○ 答。阿含
經云。無色天見身子涅槃涙下如雨。即
知小乘亦明有色。但從多爲論言無色耳
文 涅槃疏第一云。依小乘言無色。若依大乘
猶有細色。既有細色。則有細耳。何不用聲
槃疏十九云。阿含及釋論皆明諸禪各有四
天。當是遍生四禪中四天也文 此明那含人生
處也 問。何
遍初禪四天耶。梵王必是異
生者。正理等論説故可考之
譬喩品疏云 問。依毘曇義。上界無嗔。何
得言蜈蚣蚰蜒。譬生無色界衆生有嗔耶
 答。義有多門。不得令依數判也
  四生義
法華隨喜品疏云。雜心云。六趣但攝正生。不
攝中陰。攝生不盡。今欲攝生盡故説四
生。天與地獄一向化生。餓鬼有胎化。人畜
具四也文 此文不明修
羅攝生事
同疏一云。卵生金翅
鳥能含卵生龍。胎生鳥能⻝胎卵二龍。濕生
者能⻝三。化生者具能⻝四此應是
由生時漸頓致有強弱耳
仁王疏云觀空品所言四生者。從母胎生故
名胎生。毘舍佉母生三十二卵名爲卵生。
如奄羅波利婬女名爲濕生。劫初人皆名
化生也又如西方淨土衆生。有胎生者。
此於蓮花宮殿縱立胎名。實非胎生也
  四有義
四有者。一者中有。二者生有。三者本有。四者
死有。涅槃疏十八云。黒多提婆部明有中
陰。毘婆闍婆提部明無中陰。薩婆多部計
亦有中陰亦無中陰○若是無色界定無
中陰。彼偈明中陰是轉識義○成論人亦有
中陰。亦無中陰。此事通於三界。若業疾
利者。則不運中爲直受生。若業鈍者。則有
中陰也成論人者。
學論家也
又云。數偈明。中陰五無礙。
方根悉具足。言五無礙者。五是中陰五陰。
山壁直過無所罣礙也。皆由往業。如清提
胡。此是淨業。中陰則淨清也又云。後説
無色界無中陰者。數得此文則喜論則憂。而
論人解此文。今言無色界無中陰者。此是
傳識義微弱故言無。非是都無。又經云。無
色界是疾利業故無也涅槃疏一云。七有
者。一欲有。二色有。三無色有。即是三界。四
者本有。即是此身本來受得此身。五者死有。
即是一刹那捨命。六者中有。即是中陰。七者
生有。即是受得後身。此七有名教應出毘
婆沙三界四有合爲七有也
  六道義
涅槃疏十八云。若薩婆多人止明有五道。犢
子明有六道。如論中云。惡有三品○
善有三品○五道家云。善上品者。是涅槃也。
六道家云天人修羅是上品也
故法
花云。我以佛眼觀見六道衆生故有六道
云云 論者智
論也
問。論主用何義耶 答。涅
槃疏云。人言論主用六道。今明。不然。並
不得佛意取意
略抄
六道亦名六趣法花隨
喜品疏
義章
云。阿之言無。修羅名酒。不知何義。名不
酒神
法花疏一云。阿修羅者。此云無酒。或云。過
去持不飮酒戒。報得此身。或云。集諸花釀
海爲酒不成。故云無酒。毘婆沙云。阿之言
無。修羅云端正。謂不端正。以男醜女妍也。
釋道安道行經胡音云。此云質諒。以其多諂
曲故。爲立此名。令其質直誠信。諒即信也。
婆藪傳云。非天亦云非善戲。諸天以善法
戲樂。其多作不善戲也 問。修羅何故常
與帝釋戰 答。婆沙云。修羅有美女。而無
好⻝。諸天有好⻝。諸天而無美女。互相憎
嫉故。恒鬪戰又云。修羅有二處住。一者
地上衆相山中。其力最劣。次在須彌北入海
一萬二千由旬如四
阿修羅轉下云云
又云。正法念經云。修羅有鬼。有畜。羅睺是
師子種。婆娑伽陀經云。有鬼。有畜。有天云云
婆娑論引伽陀經。
故云婆娑伽陀經
隨喜功徳品疏云。依正法念經。修羅有二。
或鬼或畜。故無別道。依伽陀經。修羅有
鬼畜天三道所攝。故無別道。依此行則有
六道文 依相別故
開六道歟
同序品疏云。婆娑云。月
是帝釋軍。前擧故。修羅以手障之。而欲⻝
月。正法念經云。日月沒充障。修羅眼令不
見天衆。故以手障之 問。三惡趣各有
幾種類乎 答。隨喜品疏云。智度論云。三種
地獄。謂寒熱黒三種。畜生地水空三種。鬼餓
鬼⻝不淨鬼神鬼。依餘經二地獄。一正地
獄。大海下二邊地獄。在餘山間。正地獄有
一百三十六所也。依正法念經。畜生有三
十四億種類。具四⻝。餓鬼有二。一在中人。
二在鬼界。閻浮提下五百由旬。是餓鬼國。
種別有三十六。始從錐身餓鬼終至燃身
餓鬼 問。菩薩化地獄事何 答。涅槃疏
十七云○菩薩入地獄。若化菩薩身者。閻羅
王牛頭阿妨等即不聽入。猶如即時禁。門
不許人入。今作若爲耶。今明有二種。一者
化身聽閻羅王等。二者化佛身即得入獄。
彼不敢遮佛
大論三十九云。若以佛身入地獄者。則閻羅王諸
鬼神不遮礙。是我所尊者。師云。何可遮○是菩薩以
不可思議神通力。破鑵滅大禁制。獄卒放光
焔之。令衆生樂。乃爲説法。聞則受持云云
涅槃疏第十云。地獄中衆生以佛力火滅湯
冷。一聞佛説即得生人中者。此是過去生
中已曾聞。以破戒墮地獄故。今一聞即得
生天人
  七識住義附四
識住
維摩經佛道品疏云。七識住者。欲界人天爲
一色界。三禪幷無色三空。此之七識處識所
樂生識所安住故名識住。第四禪有無想天
滅識。五那含天求於涅槃亦滅於識。以有
凡聖二種滅識故。識不樂住。非想天有滅
盡定。又彼心想微。味念不分明。識不安住。什
公云。初禪中除劫初梵王及劫初小梵。自得
合爲一識住。劫初唯有梵王。未有後梵王。
念欲有餘梵。餘梵爾時過會來生。梵王因
起邪見。謂是己造。餘梵亦自謂。從梵王生。
形有精麁。其邪想不異。是名異身。一相第
二識住也。二禪形無優劣。而心有若干。除
入解脱種種異念。是名一形異相。是第三識
住也。三禪形無精麁。心無異相。所謂一形一
相。是第四識住也。幷無色前三地。是名七識
住也。什公開初禪爲二。沒欲界之一故古
舊爲異今疑云。倶舍初禪劫初爲第二
識住。以後時與欲界人天合爲初識住。而
什解云。自後合爲一識住者。意與欲界人
天合也。若不爾者。何云合乎。應同倶舍等
説。而何判之沒欲界之一耶 答。彼不擧
欲界人天故。爲此判而言合者。合大梵小
梵爲一識耳。淨影義記云。欲界人天爲一
色界。三禪幷無色。即與嘉祥解同也
涅槃疏十八釋七有云。有人解。是七識住今
明不然。此攝有不盡。無色界有非想定。識
不住。色界有無想定。識亦不住。故攝有不
盡○云云又有四識住。謂五陰中除識以餘
四陰名四識住。十二因縁品疏。爲對行
支云 問。五陰中行。四識住中行。此因縁
中行。三處何異 答。五陰四識中行。除四
陰餘一切有爲法是行也○四識住餘處
是有漏法。論疏云。四陰餘一切有爲是行。不
簡無漏者。何可尋之且云。然法數云。一切謂
四十四心數法。十四不相
應等。皆是行
故也。更尋之
又有九衆生居。前七識住上加
以非想及無想天。今未見玄疏文可考
  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者。仁王疏中卷云。四有四惡趣梵
王六欲天四禪及四空無想五淨居文 四有是四
洲也。即
爲四。幷四惡趣梵王六欲天爲十五也。四禪四空
爲八。無想爲九。淨居爲十故。幷前十五成二十
五也。此合五淨居爲一耳。好體應
云。無想與淨居以五言濫數故也
又云。二十
五有三昧壞二十五有此是菩薩得二十五三
昧自離二十五有也。
玄涅槃義引涅槃經
云。初地菩薩也
得無垢三昧能破地
獄有
不退三
破畜
生有
心樂三昧破餓
鬼有
歡喜三昧壞阿
修羅
日光三
斷佛
婆提
月光三昧瞿耶
熱炎三昧鬱單
如幻三昧
閻浮
一切法不動三昧曰天
王處
難伏三昧三十
三天
悦意
三昧炎摩
青色三昧兜率
黄色三昧化樂
赤色三
他化自
在天
白色三昧
種種三昧大梵
雙三昧
雷音三昧
法雨三昧
如虚空三昧無想
照境
三昧淨居阿
那含
無礙三昧
常三昧
樂三昧不用
我三昧斷非
想有
略抄
  四十居止處
法華譬喩品疏云○四十居止。八大地獄與
餓鬼畜生爲十四。天下六欲天後爲十欲
界合二十。色界有十六處。無色四處。合四十

 本云康永三年十月二十日於東大寺西室
 僧房如意房書寫之畢 三論末學信藝
 建仁二年五月二十六日於東大寺爲興法
 利生致奉寫了
      東南院三論宗學者沙門覺澄
   留贈後見   共期佛惠
 以此本交點了 東大寺住三論宗英憲


名教抄第十二
  此卷有十科
二智義略標 十番二智義 證教二道義
十智義 般若義 金剛三昧義 理内外義
 三解脱門義 四智義 五智義
  二智義略標
二智亦名二惠。玄二智義云。具存梵本。應
云般若波羅蜜漚和波羅蜜。故此經云。智
度菩薩母。方便以爲父文 此經者。
維摩經也
又云直
照空有名爲般若。行空不證。渉有無著。
故名方便 又云。照空爲實。渉有爲方
便云云因中般若果時變名薩般若。因中方
便變名一切種智。即二惠變爲二智也 問。
二惠中何斷煩惱耶 答。玄云。舊云。般若
是空惠故斷。方便照有即不斷也。今明有所
得空有。二惠倶不能斷。無所得空有倶能斷
也。但不二而二。開二智不同。實惠斷。方便
不斷云云 末二句略
等之
義章斷結義云。大乘法中
亦有總別。入法界平等。總觀諦空。隨有
差別。別觀諦有。總別二觀倶斷。煩惱著有之
患。空之闇總觀除之。著空之患。迷事無知別
觀遣之玄二智義云。中ヲモテヲモテ。假
中斷。假伏假斷。中ヲハヲハ斷云者。斷
於性有無也取意
略抄
玄二智義有十二門。一番名門。二釋名門。三
釋道門。四境智門。五同異門。六長短門。七
六智門。八開合門。九伏斷門。十攝智門。十一
常無常門。十二得失門也
  十番二智義
十番二智義者。玄二智義釋名門辨之。十對
者。一直照空有名般若。行空不證。得有
不著。名方便。此之照巧更無二體。二照空
爲實。渉有名方便。如釋論云。般若將入
畢竟空。方便將出畢竟空。三者内靜鑒爲
實。外變動爲權。若照若巧。靜鑒之義皆名
爲實。四者般若爲實。五度爲方便。般若
空解。五度有行。五照空爲實。知空二空能
不證空。故名爲權。六者知苦無常名實。
而不取滅爲方便。七直知身病非故非新
名爲實。而不厭離爲方便。八淨名託跡毘
耶。不疾之身爲實。現病之迹爲權。九照空
有二爲方便。照非空有不二爲實。十照空
有二。非空有不二。皆名方便。照非二非不二
名實。淨名杜言。釋迦掩室。乃爲實。權多
門。此即一途。廣如本文 法花玄一云。法
花具三。一權實。二惠 統略上云。法花照
佛果空有爲實。照二乘空有爲權云云
二智義云。有人明五時二智。涅槃照常住
爲實。鑒無常爲權。正義意云。涅槃以常無
常爲正餘悉兼明。取意此等二智並是十
番之外。應審思之
  證教二道義
證道教道亦名證甚深阿含甚深。亦名正體
智後得智。亦可云フヘシ。即是般若方便二道。及佛
果上一切智一切種智也 法花論疏上云。是
總別者。甚深通證教。故言總。而有證教不
同。所以稱別也金光明疏云○定者證
道。助道者謂教道文 釋
經文也
若加不住道者。乃
是三道 也法花新撰疏云。證甚深以正體
智爲體。阿含甚深以後得智爲體
智義解攝論三智云。正體智謂實智也。後
得智謂權智也略抄 大乘玄二智義云 問。
釋論云。菩薩有二道。一般若道。二方便道。
云何爲二道耶 答。有人云。般若道即實相
般若。方便道謂方便般若。是事不然。大判
二道以爲三例。一全依梵本。應云般若道
漚和道。二具此言。應云惠道方便道。三彼
此合因。如論所明。般若依彼之稱。方便存
此之名。今若言實相般若方便般若。皆稱
般若。則二道不分。又實相般若是境。方便般
若是智。豈可以境智爲二道耶○論云。般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