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心論疏 (No. 1921_ 灌頂撰 ) in Vol. 46

[First] [Prev]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蓋者。此非見諦障理之疑。乃是障定疑也。疑
有三種。一疑自。二疑師。三疑法。一自疑者。
謂我身底下必非道器是疑身。二疑師者。此
人身口不稱我懷。何必能有深禪好慧。師而
之。三疑法者。所受之法何必中理。三疑
猶豫常在懷抱。禪定不發設得永失。此是疑
蓋之相也。棄相云何。行者常自省察。我今
心中何病偏多。若知病者應先治之。若貪蓋
重當用不淨觀棄。何故向謂五欲爲淨愛著
纒綿。今觀不淨膿嚢涕唾無可欣樂。此蓋
若去。心即得安。若瞋恚蓋多。當念慈心滅除
恚火。此火能燒二世功徳。人不喜見。今修慈
心棄捨此惡。觀一切人父母親想。悉令得樂。
作是觀時瞋心即息。安心入禪。若睡蓋多者。
當勤精進策勵身心。加意防擬思惟法相。莫
以睡眠因縁失二世樂。徒生徒死無一可獲。
如入寶山空手而歸。深可傷歎。當好制心善
巧防却也。若掉散蓋者。應用數息。何以故。此
蓋甚利。來時不覺于久始知。今數息若數不
成。或時中忘即知已去覺已便數。數相成就
*則覺觀被伏。若不治之終身被蓋。若三疑在
懷者。作是念。我身即是大富盲兒。具足無
上法身財寶。煩惱所翳道眼未開。莫以疑惑
而自毀傷。若疑師者。我今無智。上聖大人皆
求其法不取其人。雪山從鬼請偈。天帝拜畜
爲師。若疑法者。我法眼未開未別是非。憑信
而已。佛法如海唯信能入。故經云。雖示種種
道其實爲一乘。莫疑能詮種種之教。但取所
詮之實理。離此三疑。其蓋亦棄也。然斯之五
蓋即是生死煩惱惡法。經云。煩惱即菩提生
死即涅槃。然生死涅槃隨衆生迷悟。致有二
河之別。而理實無生死。五蓋可棄。涅槃之法
可求。是則無棄而棄。名棄五蓋也。四調五
事者。謂調服調食調身調息調心。一調眠
者。然眠是眼食。過多*則沈昏自*弊。故經云。
人喜眠眠則滋多。過少則失明。如阿那
律是也。今調令得所使坐念觀慧明淨。内
合者無明煩惱是眠。二乘斷盡煩惱。如調眠
太過。凡夫未斷如不調眠。菩薩不同二邊。
故經云。不住調伏心不住不調伏心。是菩薩
調眠也。二調食者。過飽*則妨坐。念過少則
虚劣。不飢不飽是食調相。觀解者。經云。分別
法喜禪悦爲食。偏空是太飢。偏假是太飽。
中觀平等是食調相也。三調身者。坐時仰身
是其急相。坐時頭低是其寛相。不*低不仰
是身調相。觀解者。經云。六波羅密滿足之
身卒起精進。是菩薩魔事。是身急相。不卒
起亦是魔事。是身寛相。是則不急不寛。是
身調相也。四調息者。坐時息之出入太利是
相。息出壅滯是息澁相。若息亦不*澁
不滑是息調相也。觀解者。經云。以波若之
慧爲壽命。是則息也。今調波若之慧不利不
鈍。是息調相也。五調心多攀縁是心浮相。
多昏闇是沈相。不沈不浮是心調相。觀解
者。經云。菩提之心今偏假發。是菩提心浮相。
偏空發是菩提心沈相。中道發菩提心不空
不假不沈不浮。是心調相也。此是調五事也。
五行五法者。謂欲精進念巧慧一心也。欲者。
欲樂望求無相*波若。圓妙勝果。如薩陀波崙
求般若。欲見曇無竭。聞般若波羅*蜜。存心
志想更無異求也。精進者。如薩陀波崙求般
若時。身心精進不念晝夜。不念疲極。不念飮
食。曉夜勞勤至求般若無餘願也。念者。唯
念何時得見曇無竭菩薩。唯念何時聞般若
波羅*蜜。唯念何時與波羅*蜜相應。更無餘
念。巧慧者。思惟知捨無常敗壞之身。而求
如來金剛之體。棄無常命而求般若。常住慧
命。非但得離大患之身。而乃獲得無上大利
之寶。思惟是已。設欲終身疲苦不覺有勞。所
以不念疲極不念飮食。但念賣身何時得售。
供養曇無竭菩薩得聞般若也。一心者。唯存
中道實相般若之心。更無二邊之心。是名一
心也。齊此略明事理兩釋。解二十五方便竟。
斯之方便義乃雖不過深隱。而是初心學道
者之要方。還源者之良導。*則二十五種皆須
巧慧一心。方便調心得入正道。故偈云問觀
自生心。云何巧成就。二十五方便。調心入正
道。斯之謂也
觀心論疏卷第三



觀心論疏卷第四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論曰。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因心。起十種境
界。成一心三智。此是第六一偈。明正觀理實。
而諸境雜發不同。然上四種三昧。及二十五
方便。皆是明修正觀之前方便。今去正是明
圓觀方法也。言因心者。觀起十境名爲因
心。起十種境界者。一陰入境。二煩惱境。三病
患境。四魔事境。五業相境。六禪定境。七諸見
境。八増上慢境。九二乘境。十菩薩境。初觀陰
界境者。然一切衆生常以陰界入倶故。須先
觀次陰界後而觀煩惱者。然概流水涌
由觀陰境撃發煩惱。則動三毒越逸異常。若
不明之。行者不識則必爲之沈溺。所以第二
明煩惱發動用觀治之也。次觀病患境者。然
一切衆生以四大毒蛇。共爲一身。常自是病。
然病有多種。或業病。或四大違返病。或魔
鬼病。或因坐用心不調得病。今觀陰入界境
不發。而但發諸病。若不明者發時。行者不識。
則壞三觀之心。破毀浮嚢亡失正念故。第三
明病患境。次觀業相境者。然一切衆生過去
皆有一切善惡之業。但衆生心水波浪不靜。
業不得現。今因觀陰界入澄神靜慮。過去之
業因靜心而發。若不明之。發時不識。則爲
破壞故。第四明業發相也。次觀魔事境者。經
云。菩薩道若成。當化導衆生空我宮殿。及
其道未成我當破之。故云。道高魔盛。今觀
陰入多發動魔。若不先明之。發時行者不識。
則爲之所惑故。第五明觀魔事境也。次觀禪
定境者。經云。一切衆生有三種定。謂上中下。
下者。謂十大地心數中定也。中者。一切衆生
皆有初地味禪也。上定者。一切衆生皆有佛
性首楞嚴定也。所以今觀陰入境靜心多發
諸禪。若不明之。發時行者不識。*則爲所破
故。第六明禪定境也。次觀諸見境者。一切衆
生常在諸見網中。今觀陰入境。種種推畫多
發諸見。若不明之。發時不識。則爲諸見所破
故。第七明諸見境也。次觀増上慢境者。今觀
陰界入境。或隨發少許。即自謂之是聖。未得
謂證墮増上慢。若不明之。發時不識爲之沈
溺故。第八明増上慢境也。次觀二乘境者。經
云。我見恒河衆生發菩提心。少有得成就者
多墮二乘地。今行者初觀陰入境。發菩提心
學菩薩道。但菩薩之道難成。多退。發二乘之
心。若不明之。發時不識壞菩薩道故。第九
明二乘境也。次觀菩薩境者。菩薩有四種。一
三藏菩薩。二通教菩薩。三別教菩薩。四圓教
菩薩。今觀陰入境正是第四明圓菩薩。但圓
教微妙修圓菩薩行位難成。多墮前三教菩
薩中。若不明之。發時不識必退失圓位故。第
十明觀菩薩境也。然因觀陰界入境。發餘諸
境種種不同。何者。或次第發如前分別。或不
次第發。或具足發十。或不具足發。或諸境
發。或發一境成就更發一境。或未成就
更發餘境。或發一境竟重復更發。或不更發。
或發一境久久而謝。或不久即滅如是十義
料簡陰界入境。發既爾。餘九境發亦十義料
揀也。然十境既多合論。只成一心三智三觀。
何者。陰入煩惱病患業相魔事禪定見慢等
八境。即是假觀道種智攝。二乘境即是空觀
一切智攝。菩薩境即是中道觀一切種智攝。
此三觀三智並在一心中。故偈云。問觀自生
心起十種境界。成一心三智等是也
論曰。問觀自生心。云何知十境。各成十法乘。
遊四方快樂。此是第七一偈。明十境之中。隨
觀一境用十法成乘。是則十境是有百法成
乘。今且先觀陰界入一境。辯十法成乘者。問
何故。先觀陰界入耶。答陰即五陰。入即十二
入。界即十八界。還約色心二法開合爲陰界
入。只是五陰之身耳。今先觀者。爲一切衆生
與五陰旃陀羅。相隨而復常被其害。行者既
已覺知。仍欲度涅槃彼岸故先觀也。且復今
觀心論始終。正明問觀自生心。今觀五陰
是觀一念心也。偈云。各成十法乘者。即是正
就觀陰入境。更開十法成乘。何者。一明不思
議境。二發菩提心。三明止觀。四明破法遍。五
識知通塞。六明道品調停。七明六度助道。八
明次位。九明安忍。十不起順道法愛。然斯之
十法是學道之方軌。還源之要術。出火宅之
良津。度生死河之橋梁。所以今行者宜記憶
斯之十法。細心尋之。釋出知其妙也。而
言十法成乘者。乘是運出之義。斯之十法共
成一大乘。運出生死涅槃二樂。直入中道。
故法華云。乘此寶乘遊於四方。嬉戲快樂直
至道場。四方者。十住行向地等四十位也。直
至道場。即妙覺也。今第一觀心是如來藏故。
即是不可思議境也。但衆生理具而情迷有
而不知故。第二起私誓慈悲也。欲顯出心中
如來寶藏。必須修定慧方可顯故。第三明修
止觀安心止觀。即定慧。定慧照了有壅滯不
通。即須破之故。第四明破法遍也。雖復遍破。
然塞處須破。通處不須故。第五明善知通塞
也。雖知通塞。復須道品調停故。第六明三十
七品調停得所也。此六章多明正道而復須
助道故。第七明六度爲助道也。然正助既具
必證勝法。行者不識即謂是極聖。多墮増上
慢故。第八明識次位也。雖知次位。不墮上慢
而發勝法不能不説。説畢則破菩薩行故。第
九明安忍也。雖外忍不説而内心不能不愛
著。愛著名菩薩頂墮故。第十明不起順道法
愛也。今略明十法次第之相如是。次廣明十
法。第一先觀心是不思境者。即是觀知一念
自生之心。而是如來藏。而具十界百如。生
死涅槃在一念心中而不相妨故。名不可思
議境也。言十法界者。六道爲六。二乘爲八。菩
薩爲九。佛爲十。此十界同是眞如實際之法。
故云法界。又十法隔別不同。故云法界也。百
如者。一界有十。十界有百也。所言十者。法
華云。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
作。如是因。如是縁。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
末究竟等。此是十如也。可攬名相不改名
性。主質名體。堪任爲力。運動爲作。習因爲
因。報因爲縁。習果爲果。報果爲報。初相爲本。
本即空假中後報爲末。末亦空假中。如是本
末同等有三觀。故云本末究竟等也。今且約
地獄界有十如者。地獄相者。相是惡相。表墮
不如意處。性者。黒業是。體者。麁惡摧折色心
是。力者。登刀山上劍樹之功力是。作者。運動
三業建創諸惡是。因者。惡習因是。縁者。惡縁
助也。果者。習果是。如多欲人墮地獄。見刀山
是可愛色境。即往趣之是。其習果登山即
受刀山劍樹之苦。即是報也。本末究竟等者。
如是相是初故是本。如是報是後故是末。初
本相空末報亦空。此就空爲等也。假中等亦
然。今相師初見相。即記其後受果報之事
者。良由後末報在於初相中。故逆記也。是本
與末等。如佛逆記鴿後爲支佛。相師見其後
報追記前相之事者。良由初本相在於後末
報中。是即末報與初等。如佛追記鴿前生事。
此就假論等也。初後皆同眞如法界。即中論
等也。故云。即本末究竟等也。此就地獄法
界論十如之相也。次約佛法界論十如者。縁
因是佛相。了因是佛性。正因是佛體。菩提心
是佛力。智慧莊嚴是佛因。福徳莊嚴是佛縁。
朗然大覺是佛果。斷徳涅槃是佛報。初相後
報皆三觀三諦。故云究竟等也。問何以獨約
地獄及佛兩法界辯十如耶。答地獄最惡。佛
界最善。今約善惡辯十如。可見者中間八界
十如例知。不能委説。若得意者亦足除疑。
不得意者徒繁無益也。若就別説十界百如。
暦別如前。今就圓論一念之心。即具百界千
如故。目此心爲不可思議境也。問凡夫罪心
何得有佛清淨法界十如者耶斯義若明。餘
界十如則可知也。答實如所問難行之事。所
以法華教起。正以此爲大事。只爲衆生有佛
法界十如之知見故。而衆生理具情迷。爲無
明醉有而不見。故云不覺。内衣裏有無價寶
珠。今示所繋珠。故云大事。何者。爲令衆生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衆生若
無佛之知見。何所開悟。若貧女無藏何所
示耶。佛將此爲大事。何可得易解耶。如前釋
圓教義同。可將彼以釋今也。更略釋者。經
云。一切衆生即菩提相。豈非衆生有佛如是
相耶。經云。一切衆生皆有佛性。豈非衆生有
佛如是性耶。經云。煩惱即菩提。豈非衆生有
佛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縁四如耶。經
云。生死即涅槃。豈非衆生有佛如是體如是
果如是報三如耶。經云。一切衆生心是三十
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又云。
心佛及衆生是三無差別。*斯*則證衆生有
本末佛法界十如。明文可見。經譬貧女伏*藏。
力士額珠。内衣之寶。水内瑠璃。並是諭此。
是則人法界有佛法界十如。其義已明。人法
界有二乘菩薩六道八界十如等。可以意知。
無勞更説。故經云。衆生身有毒草。復有微妙
藥王者。六道法界十如。即是身毒草。四聖
法界十如。即是藥王。問佛菩薩二乘四聖。
即是涅槃。六道十如。即是生死。生死涅槃昇
沈永別。云何得同在一心中耶。答譬解者氷
喩六道。水喩四聖。而氷水一質何妨生死涅
槃體同。只爲空有不相礙二河不相妨。而在
一心故。名不可思議境也。問既云。衆生有佛
法界十如佛之知見。而衆生何以不見。何不
遮衆生墮地獄耶。答涅槃中迦葉等諸菩薩
處處共佛。論難*斯事有之與無見與不見。佛
*諭如箜篌之聲。何者。菩薩有善方便修習。
則見佛性。故名爲有。即能遮地獄。亦如善彈
箜篌者。其聲則出。而凡夫無方便修習。則不
見佛性。故墮地獄雖不見性。不可言無。亦如
癡王斷絃求聲不得。而不可言箜篌無聲。今
衆生有佛法界十如。有之與無其相如是。是
則聞有不可即責其形質。聞無不可即謂如
兎角。故經云。佛性非有非無。非有破虚空非
無破兎角。衆生佛性既爾。餘九如亦然。斯則
亦得是有亦得是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若
取相生著四句皆是邪見。經云。般若波羅
蜜四邊不可取。邪見火燒故。若無
流。聞佛四説時能悟理。四句皆是門也。故云。
般若四門入清涼池。薩遮尼乾子受記經云。
一切衆生煩惱身。即是如來*藏。當知一切煩
惱*藏有如來法身。湛然滿足。如麻中油。如
木中火。如地中水。如乳中酪。如*藏中寶。是
故衆生。即如來*藏。此並是經明文也。問
生死衆生有佛法界十如。經論明證理應可
信。但佛是出生死人。何得復有六道法界十
如耶。答*斯義微隱實難可取信。經云。五眼
具足成菩提。又佛問須菩提。佛有肉眼不乃
至問有佛眼不。答云有。然既有凡夫之肉眼。
豈無凡夫之六根。是即肉眼天眼及六根。即
是六道法界。慧眼即二乘法界。法眼即菩薩
法界。佛眼即佛界。*斯則佛既具五眼。則有
十法界百如明矣。問衆生六根法界十如。皆
悉無常。佛既有者亦應無常耶。答經云。所謂
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
見。乃至彼意根。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
了分明知。經云彼者。彼指衆生。是則衆生
六根於諸如來是常。況佛有肉眼等諸根而
不是當耶。經云。凡人所知者。名爲世諦。如來
所知者。名爲眞諦。*斯*則雖同照一境。境
於照有眞俗之殊。雖同有六根而有常
無常之異也。問何以然。答中論云。因縁所生
法我説即是空。亦名爲假名亦名中道義。六
道十如即是因縁生法。二乘十如即是空。菩
薩十如即是假。佛十如即是中。是則十界百
如。只是三觀。佛有空假而常中。不爲二邊所
染。所以佛有十界皆常。而衆生雖有三觀。不
得空中二觀用故。爲六塵所染。而復無常雖
不得用。不可言無空中二觀也。貧女不知伏
*藏。不可言無財。如癡王不善取聲。不可言
無響也。二*諭況之。可以意知。無勞疑也。如
是圓信成就名初隨喜品人。所以法華格量。
此人功徳不可思議。諸佛窮劫歎其功徳不
能令盡。況凡夫耶。事如經説。以常不輕作
此圓信故。敬一切衆生皆作佛想。所以六道
衆生皆有佛法界體力性相等妙法。豈
輕耶。以其圓信故。得六根清淨。龍女以圓而
修。速成三菩提。故經云。我本立誓願。欲令
一切衆皆令入佛道。我願已滿足。一期事
辦。所以二萬燈明佛説法華竟。即入涅槃。良
有以也。問一心只是一法。何得有十界百如
耶。答若具論者。有百界千如。恐聞者疑謗故。
且略説耳。若信十界百如則不疑百界千如
也。何者。如人界有地獄畜生餓鬼修羅天聲
聞支佛菩薩佛十界百如。在於人心而一界
既有十界。如地獄復有畜生等十如。是更互
相有故。十界有百界千如也。並在乎一心而
不相礙故。名不可思議境也。譬如一念之心。
而有八萬四千煩惱心。有百界千如。何足可
疑。又如一鏡而現萬像。無情尚爾。何況心
靈智識耶。又如安樂行品明一念眠心夢。初
發心行菩薩道。次成佛轉法輪入涅槃。百千
萬億阿僧祇事。而在一念夢心耳。以*諭況之。
可以意得。但勤研修勿致疑而自妨道。若衆
生心無百界千如者。佛何得記。衆生應墮六
道。應得四聖者也。然以衆生心空而常假故。
有百界千如故。爲佛三明十力之所照也。假
而常空。如來雖照百界千如寂。而無相空假
而常中故。如來雖復寂照。無空假二相。雖無
二相不失雙照倶遊。是*則境智相稱感應
相關也。斯則雖言心是百界千如。何可定存
有之與非有非無者乎。故云。心是不可思
議境一法者也。二明發四弘誓之心者。觀一
念自生心具十界百如。而六道界即是生死
苦集二諦。四聖界即是涅槃道滅二諦。然既
十界在乎一念。是則四諦亦在乎一心。而十
界名殊而體同是一。是則四諦名異而理同。
何以知然。迷則苦集。悟則道滅。迷悟起於行
者之心。而道滅苦集未嘗有二。故一體。
*一體即實諦也。故經云。唯一實諦方便説
二。是則一實四諦。如來寶*藏在一念心中。
我昔不知今始覺悟。而衆生迷惑不曉所以。
於此四諦而起四弘慈悲之心。經云。弟子衆
塵勞。即以心數爲弟子。心有六道法界。即
是八萬四千塵勞成假名衆生弟子。是名苦
諦。即起誓心。衆生無邊誓願度。一弘也。八萬
四千塵勞實法名爲集諦。即起誓心。煩惱無
數誓願斷。二弘也。心有四聖法界。即有八萬
四千法*藏諸波羅*蜜。而起誓心。法門無盡
誓願知。三弘也。攬此法門名諸佛。即起誓心。
無上佛道誓願成。四弘也。然十界百如在乎
一心。經云。縁於如來名曰無縁。今觀心九界。
即佛界是縁於如來。即是同體無縁四弘慈
也。問*云。何是思議慈耶。答見四趣苦。悲拔
慈與人天之樂。名衆生縁慈。見六道生死苦。
悲拔慈與即空涅槃之法樂。名法縁慈。見二
乘無知苦。悲拔慈與出假法喜多聞分別樂。
亦是衆生縁慈。見二邊分別苦。悲拔慈與如
來中道法身之樂。名曰無縁是*則次第拔苦
與樂。雖縁如來非同體無縁故是思議慈耳。
今觀九界。即是佛界。更何苦集異樂。而言拔
苦與樂。故是同體。觀心九界。即是如來。
曰無縁慈。而縁如來界不失九界枯榮雙照。
即大涅槃珍寶。大聚經云。是慈即是大法聚。
是慈即是大涅槃故。慈亦不可思議也。三明
修止觀者。然一心有十界。十界即三觀。已
如前説。是則心性之理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而衆生迷寂故而起妄亂。自破寂定迷照故。
而起闇惑。自破慧眼之明。破*慧眼故。不能
照了本源。顛倒造罪妄毎害。破寂定故。
惑亂理珠。心水不清瑠璃不現。欲令還源本
寂令修止也。使歸本照令修觀也。又本源不
寂不照者。散不可止闇不可破。雖修止觀散
闇。終無滅理。亦無得聖之佛。以其散闇虚
而不實。所以可破可滅者耳。問何能知本
寂。答身爲本又問。身孰爲本。淨名云。欲貪
爲本。又問*欲貪孰爲本。答虚妄分別爲本。
又問。虚妄誰爲本。答顛倒爲本。又云。顛倒
誰爲本。答無住爲本。又問無住誰爲本。答無
住則無本。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豈非本
寂而妄起一切法耶。又既悟心是如來藏。具
足一切佛法。若不修止觀顯出者。無殊悟伏
*藏於宅而不施功。常患貧也。渇遇泉而不
飮。飢遇食而不餐。飢渇終不息也。苟欲修
心研習者。莫過定慧止觀二輪也。經云。毘婆
舍那能破煩惱。何故復須奢摩他耶。佛言。
以定動。後以慧拔。釋論云。覺觀風動心
禪定能滅之。是*則定止散風觀照惑闇。心偏
沈則用觀察起。心偏浮則用止息之。沈浮迭
謝。宜用四悉檀。修止觀便宜治之云云四明
破法遍者。然上止觀研修而未入者。必由見
著。苟執之心事須破也。文爲二。一竪次第
破。二非横非竪圓破。就初爲三。一從假入空
破。二從空出假破。三得中道破。就初又二。
一破見假惑。二破思假*惑。然夫破*惑取
理。必須依門而入。然門有種種非一。至如小
乘五百羅漢。各説身因。即是五百門也。華嚴
云無量空門汝猶未入。又如五千菩薩。各説
入不二法門。即五千門也。經略出三十二菩
薩耳。而最初法自在菩薩而説生滅。爲不二
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爲入不二法門者。即
是初明無生門也。淨名最後默然。入不二法
門。還是無生門也。欲表四十二字門。初阿後
茶皆是不生。今論亦初辨四不可説。即初不
生門。最後偈云。云何無文字。一切言語斷寂
然無言説。即同淨名無言入不二。法門也。今
約無生門破法遍。同法自在菩薩。體法無生
觀門也。今且會通四不可説者。法本不生者。
*即是不生心中六道。生生即有門也。今則
無滅者。即是無滅心中二乘。生不生之滅。
即空門也。是爲入不二法門者。即是入心中
佛界不生不生不二法門。即非空非有門也。
雖入不二法門。而復能雙照。即是心中菩薩
界不生生。亦空亦有門也。今觀心六道。即四
聖界者。豈非一門即三門。生生一句。即三
句耶。觀心二乘界。即八界者。豈非空門。即三
門生不生一句。即三句耶。觀心菩薩界。即
九界者。豈非亦空亦有一門。即三門不生生
一句。即三句耶。觀心佛界。即九界者。即
非空非有一門。即三門不生不生一句。即三
句耶。是則四句四門十界融通無閡。即是圓
人之所用也。今爲圓破難見。先明三觀次第
竪破。今約有門破見惑見者。*即是見理時
斷。故名見惑。從解得名也。就中有二。一明見
惑之過。二明體法觀門。即約三假四句撿責。
今明見惑過者。由止觀心有百界千如即生。
苟執空謂心有百界千如形相可存。因生
八十八使苦集。何者。由此觀生死不識見心
苦集。火宅所燒爲諸蟲獸所噉。今示相者。
此觀解陵慢於他。如經鵄梟鵰鷲。譬慢使也。
讃其見解則喜。訶之則瞋。如經蚖蛇蝮蝎。譬
瞋使也。不識見心苦集即癡。如經守宮百足。
譬癡使。纒綿貪愛此見如經狐狼野干。譬貪
使也。今雖無疑後當大疑。或被人破。即生疑
心。如經鬪諍&T066606;掣。譬疑使也。因此有見撥
無因果即邪見。如經夜叉惡鬼食噉人肉。譬
邪見使也。計此爲道望通至涅槃即戒取。如
經鳩槃*茶鬼蹲踞土埵。譬戒取使也。計我能
解即身見。如經其身長大裸形黒痩。譬身見
也。謂我所計。即是涅槃。即是見取。如經復
有。諸鬼其咽如針。譬見取也。計我斷常不當
中理。即是邊見。如經復有諸鬼首如牛頭。譬
邊見也。此十使約欲界四諦。苦十集七除身
邊戒。道八除身邊。滅七除身邊戒。合三十二。
是欲界被火燒也。上界通除瞋。色界四諦二
十八。加經惡獸毒蛇*藏竄孔穴。明色界被
燒也無色界四諦二十八。如經蜈蚣蚰蜓毒
蛇之類。譬無色界被燒也。合三界有八十八
使爲集諦。是見依色起即苦諦。又五十校計
經云。若眼見好色中有陰中有集。見惡色
中有陰中有集。*見平等色中有陰中有集。乃
至意識好法有陰有集。餘根亦然。是則集即
集諦。陰*即苦諦。斯則由計執此。又十二因
縁愛取有無明行五是集諦。識名色六入觸
受生老死七是苦諦。是見心苦集。即是十二
因縁。又無明愛取。即是煩惱道。行有*即業
道。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即是苦道。又
五因。即是六弊。又生老病死。即四苦。求悟
理不得。即求不得苦。今起倒惑爲惑所燒。即
怨憎會苦。識名色六入觸受。即五盛陰苦。此
即八苦也。是*即由計定謂者。執心有百界
千如。因起八十八使。諸毒蟲等四倒八苦之
火燒五陰舍宅。常遭猛火所燒。寧知其過。爲
是苦集煩惱煎迫。自障道門寧得悟理也。二
明體法觀者。經云無明體相。即約三假四句
撿責。何者。一念心起必藉法塵而起。即因成
假。見心相續而起。即相續假。此有見之心待
於無見。*即相待假也。一假之中復作自他四
句撿責。何者今問觀一念自生之心。謂有百
界千如者。爲從何生。若云。從内心生觀解心
者。即自生。若謂自生即應常生。不須待縁前
境法塵而生耶。經云。有縁思生無縁思不生。
云何得自生耶。經云。非内觀故得是智慧。云
何自生。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云何自生耶。若
謂由縁前境法塵而生者。即是他生。是*即不
可。經云。非外觀得是智慧。云何從境生耶。
論云。亦不從他生。云何他生耶。若必謂他生
境應常生觀智。何待内心觀縁方生耶。若謂
由内心對外境法塵而生。觀智即是共生是
亦不可前責。自他無生合共云何得生。如一
沙無油合衆多沙亦無油也。若前自他各有
生者。合則應有兩生。又若各有生者。云何
復用合生。論云。諸法不共生。經云。非内外
觀故。得是智慧。云何計共生耶。若謂離心離
境生者。即是無因生是亦不可。論云。有因縁
生尚不可。何況無因縁。經云。不離内外觀得
是智慧。云何無因生耶。行者如是四句檢責
求心。雖不可得意猶未已。終計見有心相續
而生。今即約相續假破問。爲前心滅後心生。
爲前心不滅後心生。爲亦滅亦不滅生。爲非
滅非不滅生。若前心不滅生即自生。若前心
滅生即他生。若亦滅亦不滅生即共生。若非
非不滅生即無因生。四句倶不可得故論
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云
何四句計有生耶。即復度入相待假。今即約
相待假破問。此心爲待生心生。爲待不生心
生。爲待亦生亦不生心生。爲待非生非不生
心生。若待生心生即自生。若待不生心生即
他生。若待亦生亦不生心生即共生。若待非
生非不生心生即無因生。四句檢皆不可得。
如是三假四句求檢生不可得。即自知所計。
定謂心有百界千如形相。是妄起顛倒。悔過
自責愧懺先罪。是則八十八使苦集。十二因縁
被伏不起六*弊名爲滅諦。能伏苦集之道。名
爲道諦。知苦集之過即不更造。名行道人也。
復次如上檢責求心不得。即發一重空解。
心湛湛空見逾明。尚不見心。豈有百界千如
者乎。尋經讀論有明空處。與心相扶計心
轉盛。因而我慢自高陵他不解。*即慢使也。
讃空則喜。訶空*則瞋。貪愛空見。即貪無明。
不了即癡。疑惑諦理即疑。我能解即身見。由
身見起邊*見。因空見撥無因果。即邪見。謂
空見能通涅槃。即戒取。謂空見是道。即見取。
如是十使約三界。有八十八使爲集諦。是見
依色而起是苦諦。因此苦集流轉生死。爲四
倒八苦之火所燒。爲鈍使諸蟲利使諸鬼之
所殘害。寧得悟解識第一義空者也。今破此
見。還約三假四句破。何者。如一念心起
空境法塵生。即是因成假。空見相續而
生。即相續假。空見待不空見生即相待假。今
問空見之解心生。爲從内心生。爲從*外空境
法塵生。爲内外合共生。爲離内外生。若内心
生即自生。若外法塵生*即他生。若内外合
*生即共生。若離内心外法塵生即無因生。四
句皆有過事如前破。計心未已者更約相續
假。何者若謂一念空心從前不滅心生即自
生。前心滅生。即他生。前心亦滅亦不滅生。
即共生。若前心非滅非不滅生。*即無因生。
四句皆不可得。事如前破。若復執相待假
者。今破。若待生心生。即自生。若待不生心
生。*即他生若待亦生亦不生心生。即共生。
若待非生非不生心生。即無因生。四句皆不
可得。如是三假四句寂撿空見不可得。而自
知計。定心空無百界。無聖人妙法還是妄倒。
經云。若云衆生定有佛性。即謗佛法僧。若云
衆生定無佛生。亦是謗佛法僧。故知我所計
心定有定無。即謗毀三寶。悔過自責愧懺先
罪。是則八十八使。苦集十二因縁六*弊不
生。名爲滅諦。能伏苦集之道即是道*諦也。次
復思惟若心定有即是常見。若心定無即是
斷見。即計心亦有亦無。*即發一品定心湛湛。
亦有亦無見心明淨。即謂爲道因。此見心還
起八十八使。苦集流轉自障其道。是則約三
假四句撿責。例前可知。求撿既不可得。即識
亦有亦無見心苦集道滅四諦也。次復計心
非有非無。心起苦集還約三假四句求撿。不
可得。即識非有非無見心四諦。次復計心
出四句外不可説。因不可説。見心復起。苦
集還約三假四句。撿責不可得。即識不可説
見心。苦集道滅。如是單四句外。複四句
外有不可説句。具足四句及具足四句外不
可説。如是次第起過次第撿破。乃至横竪破
皆求撿不可得。即知所計皆是顛倒。悔過自
責愧懺先罪。見心苦集被伏名爲滅諦。能伏
之智名爲道諦。能識見心四諦。名行道人也。
是中應有五句料揀。何者一舊病不除更起
新病。如不得定外道二舊病除新病起。如得
禪外道三舊病不除。新病被伏即五方便人。
四舊病不除而新病滅。即初果人。五舊新病
倶除即羅漢人也。次約位簡者。外道既起見
惑新病則無道諦之車。不能運出生死也。若
三*藏伏見惑行人乘似道諦。運至五方便也。
若通教伏見行人。運至乾慧地姓地。若別教
人運至十信。若圓教人運至五品。今行者觀
心從六道界出運。至二乘界。若斷見惑者。三
*藏即苦忍眞明。通則見地。別則初住。圓則
初信。問單複具足四句。何得皆云是見耶。
答迦葉是得證人。猶言自此之前皆名邪見
人也。況今凡情推劃而言非見。若言非見。
今應得聖果。若未得謂得是増上慢。斯人未
可論道。若撫臆論。心未得道前雖復千重萬
疊絶言百句。何得非見耶。如長爪思惟諸法
于久不得一法入心。難佛云。一切法不受此豈
不濫於大乘不受三昧也。長爪利根尚不識
其見心苦集。況今凡淺寧識者乎。二破思假
惑者。就思惑爲二。一明思惑過。二明觀法。思
惑者。欲界貪瞋癡慢。上二界通除瞋。各三合
界有十。欲界地思有九品。色無色八禪
一禪有九品。是則三界九地九九八十一品
思惑。重慮所斷故名爲思。然三果爲之所惑。
況於凡也。經云。貪狼於財色坐之不得道。又
云。一念起瞋障千法明門。淨名云。從癡有愛
則我病生。故經云。今我病者皆從前世妄想
諸煩惱生。即貪愛無明爲本也。由無明故則
有諸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則十二
因縁流轉。六道妄縈毒苦。五因爲集諦。七果
爲苦諦。如是從十二因縁出三道。四倒八苦
六*弊八萬四千皆從三毒而生。三毒十使潤
三業。遍造十惡衆多重罪。是則思惑覆障
行人。理觀何由得發。故須破也。然皆是忘
*惑。皆以無明爲本。一切受生莫不無明爲
始。是則界外五位之惑。無明爲根。經云。無
明之體本自不有。妄想因縁和合而有。斯*則
無明之本虚而不實。況一切諸惑何得不虚。
三界果報豈應是實。是則無明之源本自不
生。亦無今之可滅。本性清淨生死即涅槃也。
何縁而起妄惑滅耶。若妄情未息者。今更約
三假四句撿責也。何者外人云。世間現見云
何言無。論主破云。何得信汝牛羊眼所見。即
謂之爲有耶。何以須四句破撿。然心生藉於
六塵而*生。即因成假。貪心念念相續而起
*即相續假。待不生得有今生即相待假也。今
問。思惑生爲從内心生。爲從外六塵生。爲
内心外塵合生。爲離内心外塵生耶。四句倶
不可得。若内生即自生。如穀子不藉水土應
能生。若外塵生即他生。如水土無穀子應能
生。若内外合生即共生。上撿内外無生。合云
何生。如合二沙倶無油也。若各有生合則有兩
生。若離内外生即無因生。有因生尚不可得。
何況無因生。是則四句皆不可得也。然雖破
因成假。情猶謂心相續而生。今問。爲前心滅
生爲不滅生。爲亦滅亦不滅生。爲非滅非不
滅生。若前心不滅生後貪心者。即自生過。若
前心滅後貪心生者。即他生過。若亦滅亦不
滅*生後心者。即共生過。若前心非滅非
不滅後貪心生者。即無因生過。四句之過例
前可知。是則四句窮撿思惑生不可得也。然
雖破相續。而情猶謂心相待而生。今問。
待生心生。爲待無生心生。爲待亦生亦無生
心生。爲待非生非不生心生。若待生心生。即
自生。若待無生心生。即他生。若待亦生亦無
生心生。即共生。若待非生非無生心生。即無
因生。四句之過例前可知。是則四句撿相待
假。亦究竟空無也。如是三假四句求心不可
得。即悟心空不生執計。定有六塵境界色聲
可存。思惑被伏名爲滅諦。能伏惑之智。名爲
道諦。苦集滅故即無明滅。乃至老死滅因縁
滅故。即三道六弊四倒八苦皆滅。六弊滅故
得牛車。苦集滅故得羊車。十二因縁滅故得
鹿車。故經云。爲聲聞説四諦。爲辟支佛説
十二因縁。爲諸菩薩説六波羅*蜜。乘此
乘出五陰之宅。滅四倒八苦之火。名出火宅。
即入化城。得一切智。眞諦一切法門也。是名
從假入空觀也。約位者。三*藏即羅漢位。通
即已辦地。別*即十住。圓即十信。約觀心者
從六道界入二乘界也。第二從空出假觀者。
經云。未具佛法不應滅受而取證也。設身有
苦。當念一切苦惱衆生。我既調伏亦當調伏
一切衆生。此是明出假之意。然出假有五意。
一慈悲心重先人後己。二憶本誓願。初發心
時誓拔一切衆苦與一切樂。從假入空。既自
拔四住苦已。今從空出假宜拔衆生苦也。三
智慧猛利。知住空有棄衆生之過。不能淨佛
國土成就衆生。又未具*足佛法教。四有善方
便。雖即入假不爲六塵所染。五有精進勇心。
於生死意而有勇也。今取淨名經中五義配
之意同。經云。以己之疾愍於彼疾。即慈悲同
也。當識宿世無數億苦。豈非憶本誓願也。當
念饒益一切衆生。豈非智慧知住空失利衆
生之過同也。念於淨命。*即善巧方便同也。
常起精進即*是精進同也。此是經明五義。與
此五意同矣。然二乘無此五事故。不能出假。
正出假有三事。一知病。二識藥。三授藥。一知
病者。即知衆生見思世間出世間種種苦集
之病。經云。苦有無量相。我於彼經竟不説之。
非聲聞之所能解。集諦亦爾。遍知此無量苦
集故。云知病也。二識藥者。*諭如大醫師。善
能了知一切衆生種種諸病藥。亦*非一知藥。
即是知世間出世間種種道滅之藥。遍學恒
沙佛法。經云。道有無量相。我於彼經竟不説
之。非諸聲聞縁覺所知。滅亦如是。菩薩遍學
此無量道滅法門。故云識藥也。三應病授藥
者。經云。舍利弗教金師之子。作不淨觀。教浣
衣之子作數息觀。二倶不悟道。非但不悟而
更増其邪見。此是不解應病授藥之失也。佛
爲説法即得悟道。此是應病授藥之相。今菩
薩亦爾。學是應病授藥之法。隨應所堪稱其
所宜而授法藥。令無差機之失。爲此三事而
出假也。前從假入空遍破見思。慧眼照眞名
破法遍。今從空入假遍學恒沙佛法。而破無
知塵沙。而法眼照俗。應病授藥而無差機之
過。名破法遍也
觀心論疏卷第四



觀心論疏卷第五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第三明中道觀破法遍者。亦明五意。何者
一爲學無縁慈。前從假入空破衆生縁慈。次
從空出假破法縁慈。今修中道離二邊慈故。
名無縁慈也。經云。縁如來者。名曰無縁。與
實相同體無縁普覆法界。拔苦與樂故。名無
縁同體慈悲也。二滿本弘誓者。經云。我本立
誓願。令一切衆生咸令得佛道也。三爲求佛
智慧佛眼横竪。覺了究竟窮源盡數也。四爲
學大方便無謀善權。住首楞嚴種種示現。五
修大精進力。法華云。如有勇健能爲難事。求
王頂上之珠。有此事修第三觀也。此觀正破
無明。但無明無有相貌。云何可觀。今還觀前
二觀之智。何者望前則二觀是智。望後復爲
智障。問何以名智障。答夫中道智和融不二。
前二智未能融一故。名智障融。一者空而常
假。假而常空。寂則未始不照。照則未始不寂。
是則空假寂照雙遊而不二。即是中道不二
而二即是雙遊。是則三觀名雖異而體同。雖
同未嘗一。雖異未嘗三。非三而三名爲三徳。
非一而一名大涅槃。故經云。三徳成一涅槃
非三非一。非縱非横不可思議。是則三
智圓融玄妙。非相無相皆不可得。名爲中道
觀智。故破前二相不融之智也。今正明次第
三觀。云何圓融不二。是則與圓觀何殊。答次
第三觀若入中道與圓*則不異。故如是説也。
今更約三法檢破。何者一觀無明。二觀法性。
三觀眞縁。初觀無明者。觀前二智是智障。即
是無明。今問。此智障爲從何生。若謂從無明
生。即是自生過。又無明無實云何能生。若謂
從法性生。即是他生。又且法性無生。云何能
生耶。若謂無明法性合。即是共生。若離即是
無因生。四句皆不可例前破也。二約法性破
者。前檢無明不可得。仍謂無明即法性。今問。
爲無明滅法性生。爲不滅法性生。爲亦滅亦
不滅法性生。爲非滅非不滅法性生。四句皆
不可也。三約眞縁破者。此無明爲從縁修
生。爲從眞修生若共若無因生耶。若縁修生。
縁修無常。云何能生若眞修生。眞云何生。共
無因皆不可也。兩釋不同。一云縁修顯眞。二
云縁修滅眞。自顯即是自生。若縁修顯眞修
即是他生。四句皆不可。並如前破也。齊此次
第三觀竪破法遍略竟。餘廣如止觀中辯也。
第二明非竪破者。前已明圓門。今更略出
者。明圓觀心。十界六道即有門。是生生句二
乘即空門。是生不生句。菩薩即亦空亦有
門。是不生生句佛界即非空非有門。是不生
不生句。今既觀一念圓具十界。豈非一界即
十界。一句即四句。一門即四門。名爲圓門耶。
今約此圓門修觀者。門既圓通觀亦圓融。圓
觀入圓門也何者今圓觀心六道界。約生法
即具十界者。假即未嘗不空不中。即是圓伏
五住惑也。觀心二乘界即具十界者。即是空
觀。空未嘗不假不中。圓伏五住。觀心佛界具
十界者。觀中未嘗不空不假。而常雙照也。又
觀假而未嘗不空不中者。斯則假。非有相非
無相。即圓伏五住也。觀空而未嘗不假不中
者。斯空非無相非有相。即圓伏五住觀中而
未嘗不空不假。斯*則相無相而雙遊。雙遊而
未嘗相無相也。斯則一假一切假。一空一切
空。一中一切中。非一非一切也。問空破假假
破空中雙破空假。云何得用一體耶。答世間
質閡四大相破。而相成共成一體。況乎靈
智三觀相破。而相資成三徳一大涅槃。何足
疑乎。何者空破假假無有相。假破空空無
有相。中破空假無二邊過雙用。破中中不失
枯榮雙照也。空資於假方便有慧解。假資於
慧有方便解。中資空假二慧倶寂。空假
資中中常雙用。二鳥倶遊也。今更喩者。氷
譬於假。水喩於空。濕況於中。是則氷水濕三
名雖異而不妨體一。三觀名殊何妨體同也。
斯則一破一切破無惑而不盡。一資一切資
無法而不成。又圓觀心十界者。佛界即法身
徳。亦即如來衣。二乘界是第一義空。即般若
徳。亦即如來座。菩薩界即是解脱徳。亦*即
如來室。是*則三徳成大涅槃。名爲安樂行。
如來衣座室三是如來之圓行。此行是涅槃
行故。名安樂行也。涅槃經云。復有一行是如
來行。斯之謂也。故知圓觀心十界者。即是常
觀涅槃行道。行如來行。是安樂行也。然三徳
即三般若三涅槃。乃至十種三法圓具十法
界觀中也。又安樂即理一。行*即行一。修觀
者即人一。圓觀之教即教一。四一之義是法
華之玄宗也。圓破九法界故。名非横非竪破
法遍也。五明通塞者。法華經云。有一導師善
知通塞。將導衆人。欲過險道至珍寶所。淨
名云。弟子衆塵勞隨意之所轉。即是。行者善
能將導心數衆生。過*險道也。經云。寧作心
師莫師於心。今觀心十界三觀寂照。導諸心
數離二乘難。是爲心師。名大導師善知通塞。
何者識心中六道界即苦集。是塞於眞諦。識
心中二乘界道滅。雖通眞諦而塞菩薩世諦。
識心中菩薩界。雖通世諦。而塞中道第一義
諦。心中佛界具遍三諦。此次第論通塞耳。
若識心中九界即佛界者。一切塞皆通也。若
迷心中佛界爲九界者。一切通皆塞也。圓觀
道清淨無通無塞。而通塞不相障也。又
觀心假而不空。*即増謗之。塞觀心空而不
假。即損謗之塞。若雙照空假而不中。即増損
謗之塞。但中而不空假。即非有非無。名愚癡
論之塞也。觀心若空而常假慧有方便解。是
通非塞也。觀心假而常空方便有慧解。是通
非塞也。觀心空假而常中二慧雙寂。是通非
塞也。觀心中而常空假雙用寂照。是通非塞
也。問何以倶約心辯通塞耶。答上觀心而不
悟者。由不識心中通塞邪正障難。一切法門
乃至十章並約心論何止通塞一章耶。約餘
則疎。學者則外求。不稱論意也。六明三十七
道品調停者。然道品有四種。一者分別道品。
如四念處四正勤等。各各從此入道也。二相
攝道品者。如相攝六度也。三約位如四念處
位。乃至八正道。即見道位也。四相生道品。今
正明相生調停之道品也。問道品是二乘法。
菩薩云何觀。答釋論正訶此義。誰作是説。
經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又經云。修八
正道能見佛性。云何非大乘耶。四念處者。觀
一念心有十界百如。今觀心中六道五陰即
空。二乘界者。名四枯念處也。觀心六道五陰
假。菩薩界者。名四榮念處也。觀心六道
五陰即佛界者。即非枯非榮。入大寂涅槃。觀
心佛界即九法界者。即枯榮雙照二鳥倶遊
也。斯則觀心十界照而常寂。*即於心中
娑羅雙樹。入三徳祕密之藏大涅槃也。故經
云。一切衆生即大涅槃。不復更滅即其義也。
論初已釋四念處。今不廣論也。又觀心中六
道界。即二乘界者。*即破常樂四倒之魔也。
觀心六道界。即菩薩界者。即破無常四倒
之魔也。觀心六界。即佛界者。即雙破・八倒非
枯非榮而枯而榮。二爲倶遊寂而常照。即於
此心而坐道場也。故經云。修四念處名坐道
場。斯之謂也。然十界百如在心稱不可思
義。名相寂絶者。約心辨坐道場入涅槃。意趣
玄微亦不可思議也。四正勤者。觀心十界。未
生六道惡心勤遮令莫生。已生勤斷令滅。未
生四聖善心勤令生。已生勤令増長。是名四
正勤。又勤滅九界勤生佛界也。四如意足者。
靜定也。前修念處正勤。皆是慧性。慧多則散。
次修如意定。用制其散令定慧均平。使觀
照明了。經云。一切衆生有三種定。謂上中
下。下者。心數定也。中者。味禪定也。上者。佛
性首楞嚴定。是則衆生皆有寂定之本習。今
修如意息散歸本定也。經云。一切衆生即菩提
相。即本有智明。今修念處使還源本淨也。
五根者。謂信進定慧念也。上修念處如意。
定慧寂照。心源十界百如明了無疑。信根生
也。正勤轉進即精進根。生念慧轉明即慧根
生也。如意増進定根生也。定慧均平念根生
也。五力者。謂信進定慧念。力者。信破疑障。
進破懈怠障定破亂障慧破癡障。念破邪障。
能破五障故。名五力也。七覺者。謂喜進擇除
捨定念也。上雖定慧照明心源。不悟者。恐沈
浮不一故。用七覺調停令得一心。經云。御以
一心遊於八正路也。何者。心若沈昏。當用擇
喜進三覺分策起也。心若浮散。當用除捨定
三覺分息亂也。心若不沈不浮。當用念覺分
寂照心源也。又偏觀心空即沈相。偏觀心假
即浮相。正觀中道即不沈不浮。名一心也。若
七覺不入。當更修八正道也。觀心十界百如
如上念處之觀。觀心非枯非榮而枯榮雙照。
一心圓具三觀。名爲正見。研思此理名正思
惟。爲他説心正觀名爲正語。此觀能感妙果
名爲正業。以此慧名爲正命。一心中道名爲
正念。此觀能破二邊之惑。名爲正慧。此觀
能止二邊亂名爲正定也。譬者四念處如種
子。正勤如抽芽。五根如根生。五力如莖葉。
七覺爲華。八正如果。故經云。覺意淨妙華
解脱智慧果。斯之是也。然道品將到涅槃城。
有空無相無作三門。亦名三解脱。亦名三三
昧。從正見入定發無漏智名大臣。定名大
王。故名三三昧非智不禪也。正定生正見發
無漏定爲大臣。正見爲大王。名三解脱非禪
不智也。三藏苦下空無我二爲空門。滅下四
爲無相門。集道八苦下二足爲十名無作門。
通教苦集皆空即空門。亦不計空相名無
門。亦無能觀者。名無作門。別教從假入空即
空門。亦無空相即從空出假。名無相門。既無
空相亦無假相。即入中道。亦無中道相。可願
求名無作門。圓教三三昧即圓用也。既次第
破入宜別教三三昧門入涅槃也。七修六度
助道。何者上修道品調停而眞明不開。慳
蔽保愛身財。惑亂心神。苟求障於理觀。
經云。貪狼於財色。坐之不得道。斯由不能捨
依正二報。貪愛纒綿豈能悟道者也。至如薩
陀波崙捨難捨之髓。賣難賣之身。以求般
若。何況資財者乎。斯則豈不果願於香城。契
般若於東土者也。然積劫空喪身財未曾爲
道。今能捨必亡之身。求道取盡何憂不會。
世有人怒勇亡身入陣。斯之等類死亡者億
兆。經云。刀兵死者必墮地獄。竟何利之。有
今行者。必能怒勇亡身攻破四魔王。豈不解
中明珠而與之者也。或正修觀時破戒心
起。三業乖違犯於戒律。使理觀不開。經云。尸
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所以加心。持戒以爲
橋梁。以爲戒足生死大河。方可得度也。所以
菩薩爲度生死大海。護惜浮嚢微塵不棄。行
者當軌之也。或修觀時瞋恚*蔽生。常思
惱以障理觀。爾時當修忍*心。經云。忍辱第
一道涅槃佛稱最。彼以曲來我以直應。誠心
無瞋於理自直。經云。瞋時常著如來衣。如來
衣者。柔和忍辱是。又經云。設衆惡來加念佛
故應忍。若存聖言無事不成也。或修觀時懈
怠心生不能開悟。當加精進。夫建小事心不
決至。尚不能成。況欲排五住之重關。度生
死之大海。而不勤勞。妙道何由可契。至如波
崙傍立於衢。經無量時不念疲勞。不念晝夜。
不念飮食。但念何時得見曇無竭菩薩得聞
般若。以其精進遂感冥通耳。故云。諸佛一心
勤精進故。得三菩提。何況餘善法耶。所以仙
人禮白骨謝往昔之勤。餓鬼打死尸報其昔
懈。今不打身進道。後勞思何益也。或時正修
觀而散亂心生。爾時當加修禪寂也。經云。十
劫坐道場。身體及手足寂然安不動。斯則理
觀何能不發者耶。釋論云。囂塵蔽天日。天雨
能淹之。覺觀風動心。禪定能滅之。禪爲清
泠水。能洗諸塵勞。禪爲利智藏。功徳之福
田。故知禪有種種功能。宜加心修之助理觀
也。或正修觀時闇心生。當修善巧方便。何
者上修圓觀。觀生死即是涅槃煩惱即是菩
提。而於生死不生怖心。多生懈慢所以應修
苦空無常無我。觀五種不淨助道策理觀。何
以然。理雖圓通而未能證。何能即免無常怖
畏者耶。斯略明六度助發理觀。若不開悟。當
更觀此助道六度。即不可思議攝道品理觀
一切法門。即知六度功力大能破惑事理兼
修也。如檀度攝道品中捨覺分。捨二邊生死。
經云。捨與生死後際等。離生老病死。得不壞
常住者。中論云。因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亦
名爲假名。亦名中道義。今觀心六道界生滅
而捨煩惱。即是因縁所生法。三藏事檀捨
也。觀*心二乘界即是空。而捨生死前際也。觀
心菩薩界即假。而捨生死後際也。觀心佛界
即中道。而離生老病死。得不壞常住。斯*則
一心圓觀十界者。即是圓修四教道品事理
捨檀。圓捨生死後際。得不壞常住。是*則事
理檀度具足也。若未悟者。更修道品中正業
正命。爲戒度所攝。上説約心辨道品六度。今
還約心辨事理十種戒也。何者觀心六道界
因縁生法。持不缺戒乃至不雜等四戒也。觀
心二乘界者。即持隨道無著兩戒也。觀心菩
薩界者。即持智所讃自在二戒也。觀心佛界
者。即持隨定具足戒也。是則觀心六道因縁
生滅三藏事中道品。正業正命之戒。觀心即
空即假即中。持通別圓之教理中道品正業
正命之戒。斯*則圓觀十界即事理持戒也。若
未開悟。當更思道品五根中念根。五力中念
力。七覺中念覺。八正中正念。即爲忍度
攝也。今例前還約觀心中六道界。即因縁生
法事中伏忍。觀心中二乘界。即空*即柔順
忍。觀心中菩薩界。即假名無生忍。觀心中
佛界。即中名寂滅忍。此三忍是理。是即圓
觀心十界具足事理修忍也。若未悟者。更思
道品八精進也。觀心中六道界。即事精進。
觀心中二乘界。即空精進。觀心中菩薩界。即
出假精進故。經云於生死意而有勇也。觀心
中佛界即中精進。經云諸佛一心精進得三
菩提也。是則圓觀心十界具事理精進也。若
未悟者更思道品八定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
覺分正定爲禪度所攝也。觀心中六道界是
修事中四禪四定等定也。觀心中二乘界是
修觀錬熏修眞諦三昧定也。觀心中菩薩界
是修俗諦三昧也。觀心中佛界是修九種大
禪首楞嚴王三昧也。是則圓觀心中十界具
修事理諸禪也。若未悟者當更思道品中十
慧。四念處慧慧根慧力擇喜兩覺分正見正
思惟。此慧爲般若度所攝也。若觀心中六道
界是事修世智。觀心二乘界是修一切智。觀
心菩薩界是修道種智。觀心佛界是修一切
種智。是則觀心中十界具事理諸波羅蜜也。
然三藏菩薩多約事中精勤苦到修六度更無
過者。通教菩薩多約即空理修六度故三事
倶亡。別教菩薩多約出假六度化物。圓教
菩薩多約中道修六度。是則道品六度相攝
破相修相即四句云云。云何六度調伏諸
根耶。觀心六道界是因縁生法即事六度調
伏諸根也。觀心二乘界即空調伏諸根離六
塵愛染也。觀心菩薩界即假調伏諸根離空
愛染。觀心佛界即中調伏諸根離二邊愛染。
一心圓觀十界。即事理六度如前所説。圓調
伏諸根也。經云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常具
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意根以圓觀調
故。云五根皆稱是常。細尋可知。云何六度
攝佛威儀。佛以十力無畏不共等法爲威儀。
十力者。然六道界是因縁生法即生滅四諦
心中二乘界即無生四諦。心中菩薩界即無
量四諦。心中佛界即無作四諦。今寂照觀了
心中六道苦集還至六道。斯有是處。若至涅
槃無有是處。各各照了餘三種四諦苦集亦
爾。是名處非處力也。照知四種四諦集是業
力也。照知四種四諦苦是根力也。道滅亦
爾。照知四種道諦中道品八定是定力也。知
心中十界衆生過去苦集是根力也。知十界
衆生現在苦集是欲力也。知十界衆生未來
苦集是性力也。知四種道是至處力也。知四
種滅諦是漏盡力也。四無畏者。觀照心中十
界四種苦諦爲他分別。及爲心數衆生顯之
過患。決定師子吼無微畏相無能破。是法非
法智無畏也。知四種集諦障四種道滅。決定
師子吼無微畏相。無能難言此非障道。即障
道無畏也。知四種道諦能盡苦説之無畏。是
盡苦道無畏也。知四滅諦一切證説之無畏。
是漏盡無畏也。十八不共法者。身口無失是
戒也。無不定心是定也。欲無減精進無減念
無減。是八精進也。慧無減解脱無減解脱
知見無減。三業隨智慧行有十二不共法。是
十種慧也。還將道品六度攝盡也。四無閡者。
知心中十界衆生言辭不同。是辭無閡也。知
四種四諦法。是法無閡也。知四種諦義。是義
無閡也。説四諦無窮。是樂説無閡也。六通者。
眼耳如意三通如調諸根中説。他心宿命漏
盡如十力中説。三明者如六通説也。四攝者。
捨即布施攝也。正業正語即愛語攝也。八定
即利行同事二攝也。定發神力故能同事也。
陀羅尼者。四正勤生善即陀羅尼也。三十二
相者。四種道諦道品爲因也。略擧十二條
法門而爲六度助道攝盡。況正道耶。厭三
觀四教各有道品六道十力無畏等一切法
門。今觀心具十界即是三觀。四教者是*則何
教何理何行何智何位何惑何法而不攝盡者
乎。故經云破心微塵出大千經卷。又云衆
生心是如來藏無法不具也。淨名云。諸佛解
脱當於衆生心行中求。法華云。爲令衆生開
佛知見。涅槃云。爲示貧女心中伏藏。是則
由心具一切萬法。所以諸大乘經皆歎衆生
心不可思議。勸令觀察顯出心中寶藏也。今
依隨聖旨而觀心目心爲不可思議境者。意
在此也。境既不可思議者。境發於智智亦
不可思議。故經云。不可思議智境不可思議
智照。斯之謂也。又經云。諸佛如來法界身皆
從衆生心想生。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是心是
佛。故經云。心遊法界如虚空。是人能知諸佛
之法界也。八明識次位者。然上既正助具修
必隨分證。其勝法不識次位。即謂之是聖。
但失於正觀。乃更招其重罪。是以須識
位也。何者三藏五方便爲似。四果爲眞。通
教乾慧性地等爲似。見地已上爲眞。別教三
十心爲似。十地爲眞。圓教十信爲似。十住爲
眞。是即四教各有眞似之位。將心所證之法
約位自知行處也。然欲入圓位者更約六時
修五悔助顯理觀。第一懺悔。先須識順流
十心之過。何者一者内有無明。由迷心中佛
界起六道生死也。二者外逢惡友。一是惡人
二是惡境也。三不隨喜他善。内不信心
佛界。外不隨喜善事。四縱恣三業造罪。由内
有無明。外逢惡境致之然也。五事雖不遍而
心普遍。淫盜等罪不可得遍。而心遍造六道
惡業也。六惡念相續。三毒四趣惡心迭互相
續也。七覆藏不悔。外則不向凡聖改懺。内則
不修心中佛界妙法破六道覆蔽也。八不畏
惡道。現*則不畏苦業煩惱三道三障四倒八
苦之火燒煮。未*則不畏墮墜三途。九無慚無
愧。常起三道惡業。外*則不愧於凡聖。内則不
慚第一義天也。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不信
心有六道苦集因果四聖道滅因果也。夫欲
悔者。必須識此順流十心流入生死大苦海
中。知過必改方可悔也。次修逆生死海十心
者。翻破前十心。何者一明深信因果。即是圓
信心具十界。迷出六道苦集因果。如結水爲
氷。悟*則成四聖道滅因果。如融氷爲水。而氷
水未常異體。生死涅槃未*常有二。此翻破
第十不信。二明慚愧。愧内心有佛界。我何
妄罪背父而入五道。五十餘年妄造衆罪。
外慚一切冥聖。翻破第九無慚無愧。三怖畏
惡道。已造無邊大罪。必墮三途。非山非石
間而可逃避。故云生怖畏翻破第八不畏。四
明發露悔過迷覆。*則生死轉増。悔過則還
源本淨。故云發露*則安隱。不發露罪益
深。翻破第七覆藏。五斷相續心。悔已三觀
相續。存心四聖勿起六道惡念。翻破第六
惡念相續。六外則遍發慈心。内*則誓度心
中六道衆生。翻破第五事雖不遍而心常遍。
七修功補過。勤精進三業顯心中四聖法門。
補昔三業之過。翻破第四縱恣三業造罪
也。八隨喜他善。既信我心四聖。亦信一切
衆生皆有佛之知見。喜而敬之。如常不輕菩
薩。翻破第三不隨喜他善也。九親近善友。
常觀心中四聖。二乘界有八萬四千空波羅
密實法。攬此爲八萬四千假名聲聞。菩薩
界即有八萬四千菩薩。佛界即有八萬四千
如來。故經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經
云。信汝所説則爲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
并諸菩薩。此約心辨聖衆知識。翻破第二外
逢惡友也。十觀破無明。觀心九界即佛
界。本源清淨非生死六道之有。非二乘涅槃
之無。深達二邊罪福。明闇不相除。顯心佛
菩提。即破無明還源本淨。翻破第一内有無
明故。目此爲逆流十心。翻前順流十心也。
此名大懺悔。名莊嚴懺悔。故經云。端坐念
實相。衆罪如霜露。慧日能銷除也。二勸請
者。外*則請諸佛轉法輪度衆生。内則勸觀
心。佛説法化九界之衆生。合内外衆生皆
蒙法利。三隨喜。外則隨喜諸佛菩薩諸功
徳。凡夫靜亂有相善。内*則隨喜心中四聖衆
善諸功徳。深信隨喜不逆也。四迴向者。外
*則迴凡聖三業所修之善。向佛菩提。内*則
迴九界之善。向心佛界之果。五發願者。外
則願衆生皆見佛性。内*則願心數衆生。速還
源本淨也。常於六時修此五悔。助明圓觀。
請佛加威圓信成就。名爲初隨喜品也。更加
讀誦。名第二品。兼爲他説化功歸己。助益觀
明。名第三品。兼行六度名第四品。具足行六
度。名第五品。經云。爲他種種解説。清淨持戒
忍辱無瞋。常貴坐禪精進勇猛。利根智慧。當
知是人已趣道場。近三菩提。即十信心。
普賢觀明五品。即十信未詳。如是次第
十二位究竟妙覺無濫。名知次位也。九明安
忍者。能忍成道事不動亦不退。是心名薩埵。
從觀一念之心。是不可思議境。至今第八明
識次位。是*則障惑迴轉慧心開發。或得一品
進悟。神智爽利慧心聰叡。有踰鋒刃。本不
聽學而能洞覽經論。欲釋一條辯不可盡。若
之日月在胸心懷寶藏。若能蘊解。是名勤
策。内修必更進入。但錐不處嚢。不能安忍。或
被他帆領衆讃説。亦言有益。然行未固。必爲
八風所敗。故次明安忍也。十明不起順道法
愛者。然已過上内外諸障。應得入眞。而不入
者必有法愛。住著而不得入也。經云。法名無
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
法名無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毘
曇云。煗法猶退。若是頂法位人起法愛者。
應入而不得入。退爲四重五逆也。通別兩教
皆有*頂墮之義。大論云。三三昧是似道位。
未發眞時。喜有法愛。名爲*頂墮。今時行者
萬不至此。若有此者善自將護。此位無内外
障。唯有法愛。法愛難斷。若有稽留此非小事。
若無法愛。*則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所有慧身
不由他悟。此人功徳唯佛能知。是*則此之十
法。導示行者學道方軌進趣。乃齊於此。後所
入功徳非今所論。從初觀心是不思議境。至
今第十不起順道法愛。此之十法名爲大乘
名摩訶衍。法華云。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
高廣衆寶莊校。周匝欄楯四面懸鈴。又於其
上張設幰蓋等。如經説今之大乘亦復如
是。何者今圓修三觀。竪徹三諦之源名高。横
收十界名廣。即其事高廣也。止觀二法爲車
二輪。無量道品爲衆寶莊嚴也。陀羅足能
遮惡不起。持善不失。即周匝欄楯也。四辯
即四面懸鈴也。慈悲普覆即是張設*幰蓋。
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即珍奇雜寶而嚴
飾之也。四弘誓願能要持諸行即是寶繩交
絡。四攝能悦物心。即是垂諸華纓。三三昧
*即是重敷綩筵。四門歸宗休息諸行。名安
置丹枕。四念處慧能破八倒之黒。即是駕以
白牛。四正勤勤生二善。即是肥壯多力。勤遮
二惡。即是膚色充潔。四如意足即是形體姝
好。五根磐固不可移動。即是有大筋力。七
覺調停沈浮得所。名爲行歩。八正道無二邊
邪。名平正。六度助道即是又多僕從而侍衞
之。不起法愛即是其疾如風。是則圓觀心十
界一切法門。能運出二邊生死。直至佛果。故
名大乘車也。法門帖釋如向所説。今觀陰界
入作十法成乘。其相如此。故經云。乘此寶
乘遊於四方。嬉戲快樂。故偈云。問觀自生心。
云何知十境。各成十法乘。遊四方快樂。斯之
謂也。第二觀煩惱境者。前觀陰界入。若不得
悟。*則非其宜。而觀察不已貪瞋煩惱發作。
是則宜置陰入而觀煩惱也。何者前五欲五
蓋及陰界諸惑。並是平常煩惱。但陰入是觀
果報平常之惑。於中求解。今觀異常發作之
三毒。名觀煩惱境也。然平常惑發*則易可
諫曉。如平流之水。若煩惱境發者。瞋發*則
不可諫諭欲發*則不避其死焉。如急流之
水概之以漣漪豹起。亦如健人不知有力觸
之怒壯。亦如觸睡師子哮吼震地。今道場懺
悔。觀陰界入而發煩惱境。其相如是也。若不
識者。則爲所敗。牽人作種種重罪。非唯正觀
不成。更増大愆過也。爲是故須觀煩惱境爲
四。一明發相。二明因縁。三明治。四修止觀。
發相者。然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即
是見思利鈍惑也。然鈍使何必專是貪瞋。而
不計我。如蠕動實不推理。而擧螯張鬚。又
如凡劣。何曾執見四儀。常起我心。故知五鈍
非無利也。而五利豈唯見取。戒取何曾無貪
瞋彈其見心即生恚毒。故知利鈍之名通於
見思也。今約位分判鈍者。若未發禪起見。世
智推理見相猶弱。所有十使並屬於鈍也。若
發定起見見心猛利。所有十使並屬於利也。
若未發禪起見。正是今所觀煩惱境。發禪起
見如後觀諸見境辯也。復次今若束利鈍爲
四分。開四分爲八萬四千煩惱也。二因縁者
爲三。一習種子無量劫來。煩惱重積種子成
就。熏習相續。如駛水流順之不覺。概之則奔
猛難制。如前説也。二業力無量劫惡業行成
就。如負怨債。那得令汝修道出離。故惡業卓
起破觀心也。三魔若作善行出其境。故來動
亂。今道場行道觀陰界入。修出世業欲離其
界。故魔遣十軍攝擒深利之*惑。欻然而至。
破亂行者。今譬類者。抖擻火起可*諭初習種
子也。風扇*諭如業力動也。足膏油*諭如魔
起也。業之與魔在後方説。習種子煩惱發。正
是今所觀也。三治法不同者。小乘明治五種。
一對治。如貪欲作不淨觀。瞋慈心觀等是也。
二轉治。如貪欲應修不淨觀。不淨觀而不得
脱。而修慈心觀。名轉治。病不轉而藥轉。名
不轉治。藥病倶轉。名爲轉治也。三不轉治。
病不轉藥亦不轉。名不轉治。四兼治。如貪欲
兼瞋。不淨兼慈心。是名病兼藥兼病。或兼
一或兼二三。皆名兼治也。五具足治。具用上
法共治一病也。是名小乘先用五治。後用諦
智。乃得入眞也。若大乘明治。非對非兼非
不轉。名第一義治。如阿竭陀藥能治一
切病也。小乘多用三悉檀爲治。大乘多
第一義悉*檀爲治也。四修觀。還如
觀陰界入境。開爲十意。唯轉陰入之名。爲煩
惱境。爲異耳。還具十法。經云。煩惱即菩提。
塵勞之疇是如來種。乃至六十二見一切煩
惱皆是佛種。然三界妄惑是六道種。此惑即
空是二乘種。即假是菩薩種。即中是如來種。
故知一念煩惱是十界之種。而十界生死涅
槃昇沈永別。而同一種。即是第一不可思議
境也。觀心六道即空名止。觀心六道即假名
觀。觀心六道即中名優畢叉。即是修平等觀。
是名第三明修止觀也。觀心六道即二乘空。
破六道種。觀心六道即菩薩假。破二乘種。觀
心六道即佛中道。破二邊種顯中道佛種。是
第四名破法遍也。而六道之種是塞。四聖之
種是通。又九界之種是塞。佛界之種是通。又
十界即一界即非通非塞。一界即十界即而
通而塞。是爲第五善知通塞也。觀心六道之
種即空。名枯念處。觀*心二乘之種即假。名
榮念處。觀心九界即中即非枯非榮念處也。
觀心九界即佛法界。即生中道信進念定慧
五根也。九界即佛界破二邊疑障名信力。破
二邊懈怠障。名進力。破二邊眞俗二念障。名
念力。破二邊智障。名慧力。破二邊沈散障。
定力。即中道五力也。除捨*定三覺分。
除六道煩惱散亂之種也。喜進擇三覺分。調
起二乘沈空之種也。念覺分唯念中道正佛
種。是名第六道品調停也。觀心九界即佛法
界。捨二邊分別假變易生死名檀。不爲二邊
六塵汚染名戒。勤出二邊名爲精進。不受二
浮沈之惱名忍。不爲二邊所亂名禪。不
爲二邊所愚名般若。是名第七六度助道也。
九界煩惱種。即佛種者。理即也。聞名即名字
即也。常觀九界種即是佛界。名觀行即也。
觀之不已相似開發。名相似即。眞解開明。名
分證即。窮照了佛種之源。名究竟即也。是
名第八知次位也。得觀行解安而未説。名爲
安忍。是第九安忍也。内不愛染。名爲不起順
道法愛。是第十法愛不生也。此之十法成於
大乘。遊於四方直至道場。是觀煩惱境十法
成乘也。圓教次位不可得知。事約六即明之。
若一切衆生心神冥妙不可執持。但有名字。
名爲理即也。若更讀誦等是名字即也。又加
觀行明淨心無纖芥疑閡。名觀行即也。*若得
六根清淨互用。是相似即也。亦對十信位。若
十住位一發一切發。開佛知見。是分眞即也。
到妙覺地。是名究竟即也
觀心論疏卷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