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觀心論疏 (No. 1921_ 灌頂撰 ) in Vol. 46

[First] [Prev]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如一年。死王金翅鳥。不久呑命根。一旦業繩
斷。氣絶豈能言。爲是因縁故。須造觀心論。此
兩偈半明師自唱涅槃時至也。然從論初至
于今説。猶屬序分。雖未正説深義。而先明三
師四衆諸有得失。言方雖復淺近。而是即事
所行之要行道家之大障。而今行者識此諸
失。知過必改者。可謂眞行道人。雖未證無
生而無生不遠也。然二萬燈明佛一期將竟。
而説法華即入涅槃。釋迦亦爾。特更別爲一
縁而説涅槃。今之大師一期隨縁異説不同。
今將欲涅槃故。撮要説其一論。何者。是論始
終唯令觀心者只爲心。是如來藏具足一切
佛法。而衆生不覺内衣有無價寶珠。今論正
示衆生心中寶藏佛之知見。示悟衆生與法
華無別。故今唱衰老即是欲入涅槃。所以説
此論竟。即歸眞滅度。更無言也。稽首十方
佛下有四行偈。明歸請。何者夫欲造論必須
歸三寶。加威建立。偈云。稽首十方佛。深慈觀
心者。勸善諦觀察發正覺妙樂。此一偈歸請
於佛。然三寶者皆具足四無量心。但慈能與
樂。佛慈最重。*故請與樂也。偈云。稽首十方
法。深悲觀心者。勸善諦觀察。得眞法免苦。然
悲能拔苦。而法寶是眞妙藥。體能救苦故
請法。深悲觀心者免苦也。偈云。稽首十方僧。
若能善觀察。入大和合海。歡喜心無量。然僧
名和合。*即是隨喜不乖之義。故就僧論歡喜
也。偈云。稽首龍樹師。願加觀心者。令速得
解脱。亦加捨三心。然龍樹正破執除見而興
故。請龍樹加捨慈悲喜之三心。見愛之著
也又宗本於龍樹。故請加也。偈云。今承三寶
力下一行明已歸命三寶竟。今當承三寶之
力。起三十六問。然三十六問明義略周故。有
三十六也。若隨縁對事辯問則不可數也。偈
云。若觀一念心下一行。明若能觀一念心能
答此問。當知心眼則開得入清涼池也。偈云
不能答此問下一行明迷惑者不能答問也。
哀哉末法中下一行傷嘆。明末法無行道人。
設有三數寧別是問故。傷嘆也。偈云。故生悲
愍心下一行明恐畏後生。或有能解者。故起
悲心作此觀心論。令觀者開朗也。願諸見聞
者下一行明誡勸。令莫疑謗。何者。而法華略
説中恐生疑謗故。三止不説止其毀謗。非但
不能得解。復増其重罪。後廣説中雖嚴誡勸。
五千之流。猶從座起。不信佛言。今將欲開於
論端。畏物疑謗故。預先誡勸也。問曰下有十
三長行四字重問。造論正爲何人。即答意明
不爲二人而爲二人。言不爲二人者。一則文
字外學。如貧數他寶。但貴耳入口出。未
研心内觀。斯亦未足可論圓道也。二則設得
四禪八定者。亦全未識佛法。況初心安般數
息。何可共論妙道乎。而今言爲二人者。一
則坐禪得定發解辯説無窮。自謂人間之寶。
今作此問不能答者。何者未得謂得。未證謂
證。墮増上慢也。二*則爲相隨學徒不知内心
求道。外著文字負經論而浪行。空無所獲。而
不知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爲斯二人而造
論也
觀心論疏卷第一


觀心論疏卷第二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論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明四十二字門。
初云。若聞阿字門。即解一切義。所謂一切法
初不生。今論初明四不可説。即是不生義。
故引彼文也。次引龍樹中論八不者。一彼論
初明八不。即是不生爲首。與今論同。二彼論
明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
故説無生。論主用此四句釋八不。辯諸法不
生以用申經。今論約彼自生一句。起三十六
問。有此二義。故引彼論文也。問云何是
樹用八不破立申。經之相。復云何是自他四
句釋八不。申經之相。復云何是約自生一句。
起三十六問耶答今當次第釋此三問也。今
先明經中破立。後明論申破立。何者。然涅
經明昔以四枯破外道邪常之計。今以四
榮破三修斷無之執。二邊病除始得非枯非
榮入大涅槃。而復枯榮雙用二鳥倶遊。利者
因斯入祕密藏。經云。安置諸子祕密藏中。
我亦不久自住其中。法華亦先破三乘四枯
之病。故云無二亦無三。然後會歸常樂我淨。
故云汝是我子我今常住不滅。汝亦具於四
榮。既識枯榮即悟非枯非榮。經云。終歸於空
即是非枯非榮。入大寂涅槃空也。而能枯榮
雙用。經云。一切財物汝悉知之。無智人前勿
妄宣傳。有智人中可廣宣也。何者。三根並悟。
五千之流。猶未信也。而諸大乘破立。得意者
已悟。迷者執教未曉。龍樹後出作論。初明
八不破執二邊邪迷。申佛中道正教。然論雖
明八不。合而論之只是不生不滅二句。破斷
常二邊。何者不常即是不生。不斷即是不滅
不一即不生。不異即不滅。不來即不生。不去
即不滅也。是則不生即四枯之空。破二十五
有計常樂我淨之生病。不滅即四榮之假破
二乘斷無之滅病。是以衆生因龍樹用不生
不滅。破二邊病除方曉中道。始悟經中枯榮
非枯非榮。三觀妙用開佛知見。識衣中之寶
也。故論中辯三觀之名云。因縁所生法。我説
即是空。亦名爲假名。亦是中道義也。問若爾。
因縁生法四句。若爲會通不生不滅三觀耶。
答因縁所生者。即是二十五有有漏生滅之
法。先出所破之境也。次云。我説即是空者。即
是不生破因縁有漏生法明其不生。故是空
也。次云。亦名爲假名者。即是不滅破灰斷滅
無。故云亦名假名也。次云亦名中道義者。即
是不生故不常。不滅故不斷。不常不斷非有
非無故。亦名中道義也。所以論用不生不滅
之空假破迷。申佛中道圓妙三觀。意在此也。
論破外人云。若如汝所計則無三寶四諦。若
如我所破則不失三寶四諦。三寶四諦即榮
樹一鳥之用也。論後兩品明小乘觀法。即是
枯樹一鳥之用也。是則二鳥倶遊枯榮雙運。
斯論之妙用。又論明二觀。*即是論用中即
是論體故稱中道論也。問今正應明此論四
不可説。何乃釋中論破申之意耶。答彼論不
生不滅等因縁所生法。四句破申即是今四
不可説破執。申於佛教是同故。先釋彼次解
今也。何者。經云。生生不可説。*即彼因縁所
生有漏之法也。經云。生不生不可説。即彼我
説即是空也。經云。不生生不可説。即彼亦名
爲假名也。經云。不生不生不可説。即彼亦
名中道義也。是則名異而義同。申破一也。
問既其同一彼已明之。此何繁更説答雖同
而大異。何者。彼歴一切法廣破一切迷執。
不專破心辯心。出一切佛法之知見。所以
學者多失宗本。今明心是萬法之本。故句句
約心而破。顯其心中圓具一切佛法。令識家
中伏藏衣中之寶。息其希求之勞。與彼論大
異也。今次答上問云。何用自他四句釋八不。
以用申經者。今先釋不生一句。何者。但衆生
一切迷惑莫不計。執三界二十五有而起四
倒。横計神我生於三毒八萬四千諸煩惱惑。
無明縁行乃至老死苦集流轉生死浩然。
死已更生已生歸死。虚妄而受三途重苦。
莫知休息。而龍樹菩薩愍斯群迷故。作論申
經。示衆生諸法之本源。清淨無生無滅。令
其反本還源故。説諸法不生等。但衆生執計
已久。未能即悟無生之理。故外人救云。世間
現見有一切萬物瓶衣柱地神我等。云何論
主破云言無耶。論主言。何得信汝愚癡。牛
羊眼所見即謂之爲有。如病眼見空華。病眼
何足爲證耶。論主爲是等衆生不能得信
故。約自他四句。一一檢破窮責。令其情窮理
極。方悟無生之理。故云。以自他四句釋成
八不也。今略出自他四句。責破之相者。但一
切衆生一計有心神之我。二計有一切萬物。
今且破檢心神者。今問夫計心生不生四句
爲自生。爲他生。爲共生。爲無因生耶。若謂
一念心起不從外境。但從自心而生者。即自
生也。*即應常生何得對境。即生不對不生
故。經云。有縁思生無縁思不生。故知心不
自生也。若謂從境而生者。*即他生也。若是
他生離於内心。而應得生。若離必不能生何
謂他生耶。若言由内有心外藉於境。内外和
合共生。今問前責自生不得。即是内無有
生。前責他生不得。*即是外境無生。是二各
無生。合共*云何得生耶。如一沙無油合兩沙
亦無也。若内外各有生合則兩生。又若必各
自有生。何用共合而生耶。是則共生猶有三
過也。若謂離心離境無因縁而生者有因縁
責。生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縁而得有生耶。故
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
因。是故説無生。廣破如論也。次破無情一切
法求生不可得者。且寄穀子檢破。例餘一切
法亦然也。何者。今問穀子爲自生他生共生
無因生耶。若言穀子自生者。不應藉水土而
生耶。今實不爾。故知穀子不自生。若謂從水
土之他生者。離穀子之外而水土之他應能
生耶。今實不爾。故知他不能生也。若謂
由有穀子外藉水土爲因縁共生者。前已責
自他各求生不可得。共云何生共生有三過如
前説。若謂離穀子水土無因縁而生者。有因
縁求生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縁生耶。故云。諸
法不自生等云云。今略擧大綱。得意者亦
以除疑也。若欲廣知可自往尋論也。釋論
云。一切諸法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
當觀名色。然名即是心。攝得一切有情之法。
色即外塵。攝得一切無情之法。是則今約色
心二法自他。四句檢生不可得者。當知一切
萬法皆無生也。衆生因此四句檢責求*生不
可得。始悟解一切法無生。即得反本還源。歸
眞本淨。方曉一切萬法皆是虚妄。無復執
計。鈍者未悟。聞破諸法不生。即復謂之有滅。
論主即復四句求檢於滅。何者。若謂法
自滅即是自滅。若謂法體爲三相所滅。即是
他滅。若謂法體三相合滅。即共滅。若謂離法
體三相滅者。即無因滅。四句倶不可求檢不
可得。始悟諸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知即色
是空非色滅空。此是破二十五有之生滅。歸
偏眞自性之空。此未顯中道。今用不滅破自
性空者。若云即色自性是空者。即自滅。若謂
滅色取空者。*即他滅。若謂滅色自空和合。
*即共滅。若謂難自他即無因滅。是則四句檢
自性空亦不可得也。此*即諸法不自滅。亦不
從他滅。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滅不常。不
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例四句撿皆不可得。
故知不滅是則兩用也。然既以四句不滅。撿
自性空不可得。*即是非空而空名第一義。
即是四枯四句不生。撿自性之有不可得。*即
是非有而有名法性之色。經云。捨無常色獲
得常色。即是四榮。以此自他四句求撿。生滅
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衆生因悟。經
中枯榮非枯非榮。三觀中道是名自他四句。
釋論初八不用申佛經。其相如是也。次答上
第三問。云何約自生一句。起三十六問者。經
云。不内觀得是智慧。乃至非内外觀得是智
慧。亦不離内外觀得是智慧。今亦爾。四句求
生不可得。亦不離自他四句。論主又明不生
則不有不滅。即不無不無故。得約自生一句
起三十六問也。餘他生共生無因生亦然也。
論云。問觀自生心。云何四不説。離戲論諍訟。
心淨如虚空。此一偈去是第二正説分。有三
十六偈。爲三十六問。就正説分爲十章。初一
偈明教理圓妙不可説。二有兩偈。明迷理教
起見思二惑。三有四偈明悟理有淺深。致有
四教之別。四有一偈。明欲尋教下之理。應依
四種三昧方軌而修。五有一偈。明妙理不可
頓階。應先修二十五方便。六*有一偈。明心
觀理實而諸境。雜發不同。七*有一偈。明
隨觀一境。用十法成乘。八有七偈。明十法觀
證諸地住。具諸法門不同。九有十四偈。
明化他起用法不同。十有四偈。總結自行化
他法門。並在於一心。盡淨言語道斷也。偈云。
四不可説者。一生生不可説。二生不生不可
説。三不生生不可説。四不生不生不可説。論
釋云。生生故生。生故不生。云何可説。令例
此語者。生生故生。不生生故不生不生。云
何單可説失其圓旨也。又生生*即三藏教。
*生不生即通教。不生生即別教。不生不生即
圓教。是則不但三句即一句。一句即三句。不
可説亦即三教*即一教。一教即三教。云何可
説。故論初云。四不可説次後辯其四教也。又
經釋云。生生是有漏之法。故云生生。即是
中論因縁所生法也。生不生者。釋云。世諦死
時名生不生。即中論我説即是空。不生生
者。釋云。初出胎名不生生。即中論亦名爲
假名。不生不生者。釋云。大般涅槃有不生不
生。即中論亦名中道義也。是則論中四句即
是論中三觀。三觀即一觀。一觀即三觀。云何
可單説。單説則惑者極乎題目而領。豈會玄
旨耶。經云。止止不須説我法妙難思。即其義
也。故初明四不可説。復明三觀理妙也。又
經云。一切衆生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亦一
者。一切衆生*則一乘故。即佛法義也。非一
者如是數法記三乘故。*即聲聞辟支佛菩薩
三法數也。非非一者。如是數不定故。*即六
道法界。又言衆生*者。即六道也。是則經明
一念之心具十法界明矣。又經云。衆生身有
毒草。復有妙藥王。毒草即六道界。藥王即四
聖界。是六道即生生也。二乘即生不生也。菩
薩界即不生生。佛界即不生不生。結四句
一句在乎一心。九界即一界在乎一念。文義
會結。六道界即生死。四聖界即涅槃。涅
槃即生死。生死即涅槃。九界即一界。一界即
九界。即是不可思議境。云何可説。又六道
生死即是罪四聖涅槃則是福。是則識心中
十界四不可説。不思議境者。即是識生死非
涅槃之妙理。深達罪福之相也。法華云。深
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
十二。龍女悟斯圓理疾成佛道。常不輕圓信
妙理故。得六根清淨。是則境智理妙不可説
也。故初明不可説。後辯心具十界。明不思
議境也。結四句教十法界三觀諸教文字。論
云。文字即解脱。解脱即妙理。妙理云何可
説。故初明不可説。後結云。一切語言道斷
畢竟無所得也。然四不可説等法。並須約
念。一念心即是因縁所生即空即假即中。
即空故是常寂。即假故是常照。即中故即非
寂非照。因縁所生法亦得是空假雙照。結此
四句即四不可説。如前辯者。則寂照四句類
之可知。既即寂而照即照而寂。即寂照而非
寂非照而雙寂照。一句*即四句。是則理圓云
何單可説。故云四不可説也。得其圓理者息
諍訟。心淨如虚空事。如偈説也。問何不約餘
法起三十六問耶。答經云。三界無別法。唯是
一心作又云。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五陰。一
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故知心是二河之本。
萬物之源。而今只爲一切禪慧。學者不知觀
心除煩惱病本。如欲伐樹除枝不淨其根生
終不住。亦如治塘不塞其穴。漏終不斷。亦如
癡狗逐塊。不知逐人塊終不息。諸喩可知。故
約心而辯。經云。能觀心性名爲上定。問若爾。
佛何不但令觀心耶。答爲鈍根衆生種種異
説。智者須得意也。如貧女不知家内求寶而
外求之。爲其鈍故。涅槃教起正爲示之。心中
伏藏聲聞醉故。不覺内衣心中之寶。法華教
起正爲示之。故云。爲令衆生開佛知見。出現
於世。維摩亦然。故云。諸佛解脱當於衆生心
行中求。今論亦爾。亦示衆生心中伏藏故。
約心起三十六問。若能答者。即識心中一切
法也。問若爾。只應問心出一切法。云何復問
心出見思兩惑耶。答只爲不知觀心。而結生
八萬四千煩惱之氷。若能觀智照了即融。出
八萬四千諸波羅密之水。而氷水未嘗有異
解。惑何得別體。爲不了故示心諸過。令知罪
必改疾除忘惑。示心法門令識福不忘勤修
習之。爲是義故。約心觀於外惑也。又且心是
一法易可觀之。萬法萬境逐物意移。難可照
也。論云。問觀自生心。云何是魔行。業煩惱。
所繋。三界火宅燒。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外
道。諸見煩惱業。流轉於六道。此兩偈不了一
念自生之心即空。不解四不可説之理故。起
見思二惑。思惑即是魔。非第六天魔也。見惑
*即外道。非六師也。經云。衆魔者樂生死。菩
薩於生死而不捨。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
見而不動。此並就見思惑心。論魔外道耳。
今就六塵論思惑魔者。不了一念之心即空。
虚妄而見可愛。六塵纒綿愛著起貪。出二萬
一千之惑。軟賊魔也。見可畏六塵生佈起
瞋。出二萬一千惑。*即強魔也。平平六塵起癡。
出二萬一千平品之魔也。等分復出二萬一
千等分魔也。是則並由不了一念之心即
虚妄故。觸縁對境而爲三毒等分。八萬四千
魔賊之所縈纒。業煩惱繋而被三界火宅之
所燒者。故偈云。問觀自生心云何是魔行
等。斯之謂也。次釋見惑者。正就推求諦理
不當。心行理外而生煩惱。稱爲見惑。名之外
道。何者。若定謂一念之心具含萬法是如來
藏者。*即同迦毘羅外道。因中先有果計。若
定謂心無萬法修之方有者。即同塸樓僧迦
外道。因中無果之計。若定謂心亦具亦不具。
即同勒沙婆外道。因中亦有果亦無果之計。
六師各有定執。乃至單四句複四句。具足
見等。並是外道所計。推准可知。所以聞心
具萬法是如來藏。*即謂如嚢之盛沙。聞心無
萬法即謂之如兎角。斯並永執邪見之人。
何可論道者乎。經取譬如箜篌之聲。不可定
實。責之有無四句。若如癡王斷弦求箜篌聲
者。斯人求理四句有無。皆是邪見。苟執能如
智臣善取聲者。巧能會眞。四句皆是得門
也。門名能通則無法不具。一色一香無非中
道。擧足下足無非道場。必其苟執其門則塞。
塞則無法非惑。惑心所見。一色一香無非顛
倒。邪見外道也。略出八十八使見惑者。如觀
一念之心愛著觀法。經云。法名無染若染於
法。乃至涅槃是則染法。非求法也。此是貪
使以貪愛故。讃其觀法則喜。呵之則瞋。此是
瞋使。既未發眞諦即是無明。闇惑此是癡使。
既有無明昏闇。疑惑諦理*即是疑使。恃我觀
解陵他是則慢使。存我能觀心即是身見。既
未見中道*即是邊見。執己見爲是撥他爲非。
即是邪見。必謂其觀解是涅槃因。即是戒取。
定存所見之理是涅槃果。即是見取。斯是觀
一念自生之心不了。起此十使之惑。十使約
欲界四諦三十二。色無色四諦各二十八。三
界四諦有八十八使也。名爲集諦。見必依色
即是苦諦。然長爪利根尚不識其見心。苦
集我慢自高。今時行者焉能識乎。是以行者
未悟理前。何得非見。宜可虚心亡慮悔過自
省。不可苟執是非諍計。而生我慢。起八十
八使。自縈妄惑。可謂舊病不除更増新疾。然
四教各有四門。合爲十六門。一門修觀見惑
若斯。餘十五門准而可知。問八十八使止障
小乘。何得通於大乘。答別則如問。通*則具
有。有而義別也。此等見惑外道。皆由不了一
念之心。妄縈惑苦流轉生死。故偈云。問觀
自生心云何是外道等。斯之是也。*論云。問
觀自生心云何是三乘拙度。斷見思出三界
火宅。前三偈明不了一念自生之心。不達四
不可説之義理。故起見思二惑事。如前説。此
去有四偈。是第三明理有淺深。若解悟一念
自生之心。達四不可説之理。但解有大小巧
拙。悟有漸頓淺深。致有四教之別。*即爲四
偈也。問教本詮理。所詮唯二。能詮之教何得
有四耶。答詮二理各有曲直巧拙。而成四也。
後當可見。問寶所化城所詮二理。今在何處。
若知處所求之即易也。答一色一香無非中
道。無非寶所。即色是空無非化城。此道辯
耳。既近即心而論者。經云。一切衆生即涅槃
相。不復更滅。諸佛解脱當於衆生心行中求。
爲令衆生開佛知見。但由衆生不覺内衣
有無價寶珠。何知寶所之理在於即心之
内。亦如貧女不識家中伏藏。衆生豈悟身内
中道之源者乎。經云。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
提。是則寶所之理。豈在五百由旬之外。經云。
即色是空偏眞化城。亦非三百之外也。是則
二理在乎一念之心。無勞遠渉。經云。能觀心
性名爲上定。然衆生尋求二理根有利鈍。巧
拙四縁教隨於縁。致有四教之別。今先釋。初
偈三藏教者。但衆生顛倒謂身心是常樂我
淨。隨顛倒想起見思二惑。造作無邊生死罪
果。常在火宅之中。爲煩惱之所煎迫。常受
苦惱。經云。火來逼身苦痛切己。雖遭大苦
不以爲患。但東西馳走視父而已。無求出意。
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即以方便設
羊鹿等車。爲諸三乘説諦縁度。斯則名爲三
藏説三乘之教。經云。即趣波羅奈轉四諦法
輪。爲五比丘説五衆之生滅等。五衆者。即
是説五陰生滅。云三藏生滅教也。若今行者
欲禀學三藏生滅觀者。觀一念自生之心。爲
生住滅三相所遷。念念無常。無常故苦苦故
無我。無我故空。以觀知苦空無常無我。即
破常樂我淨四倒。四倒破故。*即不起見思妄
惑。見思惑除名爲火滅。則競共推排爭出火
宅。是則有惑之本生有惑之念滅故。名生滅
觀也。修此生滅觀故得悟心空證化城理。是
名三藏拙度曲證眞理也。故偈云。問觀自生
心云何是三乘等。斯之是也。論云。問觀自生
心。云何是巧度。三乘不斷結。得入二涅槃。此
一偈明通教也。行者禀此教而修觀。觀
念自生之心即是空。非心滅空心自性空。經
云。自性離故。自性無所有故。自性不可得故。
經云。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衆生爲若
此也。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
如熱時炎。如呼聲響。如空中雲。如水上泡。菩
薩觀衆生爲若此。經云。無明體性本自不有。
妄想因縁和合而有。但衆生不知虚妄。謂身
爲實。言是常樂我淨。而起四倒横計。諸惑流
轉生死。今時行者觀己身心虚幻而無有實。
何常樂我淨之有。則不起倒想煩惱自滅。如
人夢中見人毀讃。讃則喜躍毀則憂惱。眠覺
已後方悟。眠中喜怒横生忻懼。菩薩行者觀
生心。喜怒而生諸惑。亦如幻化。經云。如
夢所見作斯觀故。即悟一念自生之心空理。
是名通教體法無生巧度。傍詮化城理也。問
何故名體法無生巧度之觀。答今當譬解者。
一如鏡外實像。二如鏡内影像。而即目世人
可不謂鏡外像。是實有鏡内之像。是虚無耶。
若禀三藏教行者。觀身心之法。如鏡外實像。
但爲三相所遷故。無常苦空無我。作斯觀者。
得悟無常苦空之理。而今通教行者。體知身
心。只如鏡内之像虚無。然今鏡像可不即
像而空。何得滅像方空。故經云。即色是空非
色滅空。色自性空。是則無鏡像之本滅故。經
云。本自不生今*則無滅。此觀巧且妙故。名
體法無生巧度觀也。擧鏡譬既然。夢幻影響
等喩可知也。此觀比三藏*即是利根三乘
人。乃能修此巧度之觀。故經云。解集無集而
有眞諦。既云解集無集。何煩惱可斷而有眞
諦。即是得二涅槃。如偈云。三乘不斷結得入
二涅槃也。論云。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別教。求
大乘常果。菩薩斷別惑。此一偈明別教。何者。
然禀別教者始心即知常住佛果。發心欲求。
但佛果玄微。不可即事而頓修故。從微至著
從淺至深。初觀身心生滅苦空無常無我。修
生滅之觀不異前三藏觀法。但三藏不知常
住佛果。以此爲異耳。次修體法無生之觀。亦
不異通教。通教但同三藏偏眞化城。不求大
乘常果異別教耳。而別教先修生滅伏四住
惑。次修無生斷四住故。名從假入空觀也。故
瓔珞經云。從假入空名二諦觀。中論云。因縁
所生法我説即是空也。次出假觀者。觀一念
自生之心。若是究竟空即是斷無。經云。雖
空而不斷。雖有亦不常。善惡亦不失。故知雖
空而是如來藏。具足百界千如。生死涅槃皆
在心内。萬法萬行並在其中。故宜修學恒沙
佛法。*集無量四聖諦。破無知塵沙之惑。顯
出心中如來藏理。故名從空入假觀也。瓔珞
云。從空入假名平等觀。前但破假未破空。今
復破空故名平等觀也。中論云。亦名爲假名。
淨名云。未具佛法不應滅受而取證也。是則
二經一論共證假觀也。三修中道觀者。前觀
心雖空而不無後觀心。雖假而不有。不有故
不常。不無故不斷。不常不斷即是中道。
不有*故非有。不無故非無。名爲中道。又不
有而有。即是中道眞善妙有法性常色。故經
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不無而無*即是第一義空。名爲中道。即
大涅槃空也。斯之有無並是中道異名。故名
從假入中。瓔珞云。二觀爲方便。得入中道第
一義諦觀。中論云。亦名中道義。淨名云。今我
此病非眞非有。非眞而非空。非有即非假。名
爲中道。乃至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
等。乃有而紙餘。經文並雙非兩捨。顯於中
道。是則二經一論。亦共證成中道觀也。此是
菩薩行者禀別教之觀。觀一念自生之心。修
歴別三觀之理。志求大乘常住佛果。而斷無
明別惑。是名別教曲詮中道理也。故偈云。
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別教等。斯*之是也
論曰。問觀自生心。云何圓教乘不破壞法界。
住三徳涅槃。此一偈明圓教。何者。經云。生死
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者。三觀圓觀一念生死
之心。即是中道涅槃。煩惱之心即是中道菩
提。經云。菩薩未成佛。菩提爲煩惱。菩薩成佛
時。煩惱即菩提。故知迷心爲煩惱生死。悟
心即菩提涅槃。是則菩提煩惱更無二法。如
寒結水爲氷暖即融氷爲水。名殊而體一也。
何妨名異而體同。故經云。有身爲種。無
明有愛爲種。貪癡爲種。四顛倒爲種等。乃至
一切皆是佛種。是則煩惱惡法既是佛種。善
無記法理應是也。斯則一切無非佛法。一色
一香無非中道經云。不壞於身而隨一相。即
是苦道。法身徳也。不滅癡愛起於明脱。即煩
惱道。般若徳也。以五逆相即是解脱。*即*是
業道解脱徳也。是則經明不。壞生死三道。即
是三徳祕密大般涅槃。故云。一切衆生即大
涅槃。不復更滅即其義也。然而三徳即是三
般若三法身三寶等。乃至一切八萬四千法
門諸波羅密。萬徳萬行一切佛法。皆在一念
生死三道之内故。目此心爲如來藏。故知道
至近而易迷。理即事而難曉。必其苟領斯
意。以圓道神統者。矚目對境何非妙道也。
經云。治生産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四儀之
間無非是道。擧足下足無非道場。是則金玉
出於沙石。道出於無道。故經云。行於非道通
達佛道。火生蓮華謂之希有。自非大行大根
性人。何能遊神斯道者也。倶衆生理具情迷。
故云貧女寶藏。無人知者。不覺内衣裏有無
價寶珠。凡夫不知以此寶自富。故名*貧女。
二乘不能以此寶自饒。故名窮子。此之寶藏
不妄授人。故云久默斯要不務速説。四十餘
年未顯眞實。今乃説之。良由法不可妄説。
昔何不説。今乃説之。答經云。衆生五濁
障重故不得説也。問五濁何以障大。答衆生
以五濁因縁。横計生死。謂常樂我淨而起妄
惑。墜墮三途。而今更説其身。是如來藏常
樂我淨。増其倒惑何由得出生死者也。只今
行空之人即是其事。何者。而其本多貪欲三
毒。聞經婬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
中具無量佛法。其不達斯妙旨。扶其惑心更
増起迷倒。豈可妄説。問今説身有如來常樂
我淨。與衆生横計常樂我淨。若爲有異。答涅
槃經云。横計常樂等。是蟲食木偶得成字。
是蟲不識是字非字。經將此釋以斥於彼。今
可借彼以釋此也。然佛初寂滅道場成道。即
欲以此大法擬之。衆生無機不受大化。故信
解品中領解云。長者於師子床見子。便識即
遣傍人急追將還。于時窮子稱怨大喚。我不
相犯何爲見捉。我若強説衆生則破法墮惡
道故。云我寧不説法疾入於涅槃。此即全生
如乳。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亦如是。
方便度衆生即趣波羅柰。爲五比丘説。説生
滅之教斷四住惑。故云更遣二人追捉將來。
二十年中除見思之糞。即是從凡入聖轉乳
如酪。次説方等。帶三教方便説圓教調伏故。
淨名用圓別兩教。折十大弟子。用圓彈偏行
菩薩歴別之行。漸令調伏。何者。昔對其説大
破*法不信。令不得説。今既得二乘聖道。聞
其説大即自傷敗種。故聲振大千。歎菩薩妙
法難思。雖未得悟而不起謗。故云過是已後
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草庵。下
劣之心亦未能捨也。此是轉酪爲生酥。即是
三藏之後。説方等教也。次説般若。帶通別兩
方便説圓調伏。爲諸菩薩説般若故。信解品
云。長者知子漸已通泰。而命領知家業。故
偈頌云。佛勅我等爲諸菩薩。説波羅密而
我無有希取一餐之意。此是轉生酥爲熟酥。
此方等後説般若教也。次般若後説法華圓
教。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即是説今
圓觀。觀一念之心即是中道如來寶藏。常樂
我淨佛之知見。故云。爲大事因縁故。出現於
世。舍利弗問云。何名大事因縁。佛云。爲令衆
生開佛知見故。示悟入等亦復如是。故信解
品中云。長者自知臨命終時。聚會親族。即云。
我是其父汝是我子。一切財物皆悉付之。即
般若之後説法華圓教也。故知前之三教並
是爲今圓教妙觀之方便。調伏令堪受今之
妙觀。故知圓觀微而復妙。何得比前三教
者乎。故經歎云。初發心時即坐道場。又云。
初發心時已過於牟尼。譬如王子初生。即在
百官之上。初發圓心即在三教之上。經格量
第五十人功徳。尚不可稱量。況最初隨喜人。
即是今圓觀人也。以是義故。借五味之教。顯
今圓教之觀相也。然圓觀之道體生死三道。
即是三徳涅槃。已如前釋。是即三道即法界。
法界何所破壞。故偈云。問觀自生心云何是
圓教不破壞法界住三徳涅槃。斯之謂也。
法衆多而言其四
觀心論疏卷第二



觀心論疏卷第三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論曰。問觀自生心。云何爲涅槃。修四種三
昧。得眞無生忍。此是第四一偈。明欲觀一念
自生之心。取其理證。應須依四種三昧方軌
而修也。故經云。又見佛子修種種行以求佛
道。種種行即是四種三昧。修行不同故云種
種也。言其四者。一常坐三昧。二常行。三半行
半坐。四非行非坐。言三昧者。稱調直定。釋論
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大經云。繋心
一境名爲三昧。第一常坐三昧者。出文殊説
波若。亦名一行三昧。爲三別。一事相。二觀
法。三勸修。初事相者。行人欲觀一念自生之
心。必可依。何者。或可處衆。或可獨行居一靜
室。安一繩床結跏趺坐。端直不動。誓助不
著床。經云。一坐十小劫。身體及手足寂然安
不動。常捨一切亂想。不得欺佛。不負心。不
誑衆生何者。夫論修懺學道必是初心諸佛。
經云。佛知衆生行道不行道。豈得詐心。冥聖
不但舊罪不除。更増重患。所以宜須專一其
心也。若念一佛。當令與十方佛功徳等。又須
稱唱佛名。助身心二業。如人憂喜擧聲大叫。
悲喜之情乃暢。三業勤修設使疲勞。經云。設
身有苦。當念一切苦惱衆生。將他之重苦奪
己之輕苦。當忘疲勞。且復我已造因三途
之果。不久當受佛慈許悔。我今懺洗。小小
疲勞不能安忍。當奈三途之苦何。何者。經云。
非空非海中。亦非山市間。無有地方所。
脱之不受報。當何逃耶。扣氷魚踊泣竹
生。世孝志情尚能有感。況虔心三寶何患
應者乎。二明觀法者。即是一念法界繋縁
界。言法界者。一色一香皆是中道。無非
佛法故皆是法界也。而念心縁一切法。皆是
佛法。即是眞妙實相法界。故云繋縁法界一
念法界。故經云。言法界者。信一切法皆是佛
法。佛法者。無前無後無有際畔。同是一佛界
故。此佛法界無知者無説者。非有非無非知
非不知。離此二邊住無所住。如諸佛安處寂
滅法界。聞如是説勿生驚怖。又此法亦名菩
提。亦名不思議境。亦名般若住處。亦名不
生不滅。若能如是觀法界者。是樂觀如來。觀
如來時。不謂如來爲如來也。若觀衆生相如
諸佛相。衆生界量如諸佛界量。諸佛界量不
可思議。衆生界量亦不可思議。衆生界無住
如虚空住。以不住法住般若。以無相相般若。
若不見凡法。云何捨凡法。不見聖法云何取
聖法。生死涅槃垢淨亦如是。不捨不取住實
際故如此觀衆生眞法界。若觀貪瞋癡煩惱。
是寂滅行。是不動行。非生死法非涅槃法。不
捨諸見而修佛道。非修道非不修道。是名正
住煩惱法界。若觀業之重者。無出五逆。五逆
即菩提。菩提即五逆無二相故。無覺者無知
者無分別者。逆罪相實相相皆不可思議。皆
不可壞。本無本性。一切業縁皆住實際。不來
不去非因非果。是爲觀業即是法界。此法界
印四魔不能得便。何以故。魔即法界印。法界
印云何毀法界印。以此意歴一切法。亦應如
是。此並彼經誠言。然四三昧觀法者。並應須
取前圓教觀法。在四種三昧中用也。今更重
取彼經觀法助成耳。三勸修者。此一一法界
是佛眞法。是菩薩印。若聞此法不驚不畏。
從千佛種諸善根。乃從百千萬億佛所。久植
徳本。譬如長者失摩尼寶。憂愁苦惱。若還得
之心甚歡喜。若四衆有信樂心。不聞是法
生苦惱。若聞信解甚大歡喜。當知是人即是
見佛。親近供養。如人穿珠忽遇摩尼。心大
歡喜。當知此人必已曾見。若人修學餘法。忽
聞此經能生歡喜。當知是人已曾從文殊師
利。所聞是法也。身子云。若於斯義諦了決定。
是名菩薩摩訶薩。彌勒云。得聞如是具足法
相。即是近於佛座。何以故。如來現覺此法相
故。文殊云。得聞深法不驚即是佛。佛言。若聞
是法不驚不怖。即住不退轉地。具熾然六波
羅密。亦具足佛法。若人欲學一切佛法。相好
威儀無量法式。欲解一切法相。欲遍知一切
衆生心。欲住阿鞞越致地速得三菩提。皆當
修此一行三昧。精進不懈則能得入。如治摩
尼珠隨磨隨瑩光明映徹表裏。證此不可
思議功徳時。知諸法相光明遍滿無有缺少。
菩薩能如是忍。速得三菩提。比丘比丘尼聞
不驚怖。即是隨佛出家。信士信女聞不驚怖。
即眞歸依處。格量功徳具在彼文也。第二
行三昧者。亦爲三。一事相。二觀法。三勸修。
初事相者。行者欲觀一念自生之心。依常行
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經。名爲佛立三
昧。佛立有三事。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本功
徳力。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前而立。如
明眼人夜仰觀星。見十方佛亦如是。多行此
法時須避惡知識及癡人。亦避親屬離郷里。
常獨處止不得希望他方有所求索。常乞食
不受別請。嚴治道場。備須具辦衆餚饍甘果
香華。又盥沐清淨。出入左右改換衣服如常
法。唯行旋無三威儀。須好明師善能開導。解
内外律除諸妨障。於所聞三昧處。敬師如世
尊。若見師短。求是三昧終不可得。當割肌肉
供養。何況餘耶。又須外護人晝夜調養精勤
忍辱。如母護兒。又須好同行嚴相課策。如共
渉嶮。須發要期。誓願運牢強精進心。使我筋
骨枯朽。學是三昧終不懈退。起大正信無能
壞者。精進無能逮者。所入智慧無能及者。
常與善師從事。行是四事疾得三昧。又一終
竟三月。不得思念世間想欲如彈指傾。二
終竟三月。不得困出如彈指*傾。三終竟三
月。經行不得住息不得坐。除食左右。四
爲人説經。不得望衣食。行是四法者。疾得三
昧也。二明觀意者。彼經云。何因致是三昧。持
浣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去此十
萬億佛刹。在衆菩薩中央説經。三月常念。云
何念。念彼佛一一相。從足下千輻輪相。乃
至無見頂相。我當逮是相。我當從心得佛。
從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佛。不用
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無
心。色者佛無色故。不用是色心得三菩提。佛
色已盡乃至佛識已盡。佛所説盡者。癡人不
見不知。智者曉了。不用身口得佛不用智慧
得佛。何以故。智慧索不可得故。自索我了不
可得。亦無所見。一切法本無有壞本絶本。
譬如夢見七寶及親識歡喜。覺已追念不知
在何處。當知是念佛。又如舍衞有婬女。名須
門。聞之歡喜夜夢從事。覺已念之。彼不來
我不往而樂事宛然。亦如是念佛。如人行大
澤飢渇夢得美食。覺已腹空。自念一切所有
皆如夢。當如是念。數數莫得休息。用是念當
生阿彌陀佛國。是名相空。如以七寶倚
璃上影現其中。亦如比丘觀骨起種種光。此
光無持來者。亦無是骨是意作耳。如鏡中像
不外來不内出。以鏡淨故自見其形。行人色
清淨所有者清淨。欲見佛即得見見即問。聞
經大歡喜。自念佛從何所來。我亦無所至。我
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是佛
心是我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
心起想則癡無想是泥洹。是法無可示。皆念
所爲。設有念亦了無所有爲空耳。心者不知
心有心不見心。心起想即癡無想即泥洹。是
法不堅固常住在我心。以解見空故。一切無
想念。諸法不可獲。如實觀察示佛道無歸
趣。黠慧菩薩常了是五道鮮潔不受色。有解
此者成大道。三勸修者。行人若欲得智慧如
大海。今無能爲我作師者。於此坐不運神通。
悉見諸佛。悉聞所説。聞悉受持。欲得如是功
徳者。常行三昧。於諸功徳最爲第一。如是
三昧是諸佛母。諸佛眼。十住毘婆沙云。般舟
三昧父。無生大悲母。一切諸如來。從此二法
生。又云。是三昧果報於無上道得不退轉。碎
大千地草木諸物。皆如微塵。一塵爲一佛世
界。滿爾世界中寶用布施福甚多。不如聞此
三昧。不驚不怖福徳無量。何況信心受持讀
誦爲人解説。此又勝聞而不畏者。又何況定
心修習。如&MT00946;牛乳頃。此復勝信解者。況能
成是三昧者故無量。無量經云。行是三昧須
臾聞。功徳不可稱説。現世安樂即入菩薩位。
婆*沙云。劫火官賊怨毒獸衆疾。侵是人者
無有是處。此人常爲天龍八部諸佛皆共護
念稱讃。皆共欲見共來其所。若人聞此三昧
如上四種皆隨喜。三世諸佛菩薩行是三昧。
我亦隨喜迴向菩提。所未聞經*即能得聞此
經。隨喜福復勝上譬喩。若不修如是眞法失
無量重寶。人天爲之憂悲。如把栴檀不視
不嗅。反呼爲臭。如田家子。以摩尼珠欲博
一牛。行者已得聞此三昧可不努力勤修者
也。第三半行半坐三昧者。亦爲三。一事相。
二觀法。三觀修。初事相者。行者欲觀一念
自生心。依此半行半坐三昧。出此二經。方
等云。旋百二十遍却坐思惟。法華云。若行
若坐讀誦是經。若坐思惟是經。我乘六牙白
象。現其人前。故知二經半行半坐爲方法
也。方等至尊不可聊爾。若欲修習神明爲證。
先求夢王。若得見一是許懺悔。於閑靜處莊
嚴道場。香泥塗地。及室内外作圓壇。綵畫懸
五色旛。燒海岸香燃燈。敷高座請二十四尊
像。多亦無妨。設餚饍盡心力。須新淨衣鞋
屩無新浣故。出入著脱無令參雜。七日長齋
日三時洗浴。初日供養僧隨意多少。別請一
明了内外律者爲師。受二十四戒。及陀羅尼
呪對師説罪。要誓用月八日十五日。當以七
日爲一期。決不可減。若能更進隨力堪任。
十人已還不得出此。俗人亦許。須辦單縫三
衣備佛法式。預誦陀羅尼呪一篇使利。於初
日分。異口同音三遍。召請三寶十佛方等父
母十法王子。召請竟燒香運念三業供養。供
養訖禮前所請三寶。禮竟以志誠心悲泣雨
涙。陳悔罪咎竟起旋百二十匝。一旋一呪不
遲不疾不高不下。旋呪竟禮十佛方等十法
王子。如是作已却坐思惟。思惟訖更起。
呪竟更却思惟。周而復始終竟七日。其法如
是。從第二日略召請一法。餘悉如常行之。二
觀法者。經合思惟摩訶袒持陀羅尼。翻爲大
祕要遮惡持善。祕要只是實相中道正空。經
云。吾從眞實中來。眞實者寂滅相。寂滅相者
無有所求。求者亦空。乃至涅槃亦復皆空。一
切虚空界分亦復皆空。無所求中吾故求之。
如是空空眞實之法。當於何求。當於六波羅
密中求。此與大品十八空同。更無有異。以此
空慧歴一切事無不成觀。方等者。或言廣平。
今言方者法也。般若有四種方法。謂四門入
清涼池即方也。所契之理平等大慧即等也。
今求夢王。即二觀前方便也。道場即清淨境
界也。治五住糠顯實相米。亦是定慧用莊嚴
法身也。香泥者。即無上尸羅也。五色蓋者。觀
五陰免子縛。起大慈悲覆法界也。圓壇者。
即實相不動地也。繒*旛即翻法界上。迷生動
出之解。*旛壇不相離。即動出不動出不相離
也。香燈即戒慧也。高座者。諸法空也。一切佛
皆棲此空。二十四像者。即是逆順觀十二因縁
覺了智也。餚饍者。即是無常苦酢助道觀也。
新淨衣者。即寂滅忍也。瞋或重積稱爲故。
翻瞋起忍名爲新。七日即七覺分也。一日即
一實諦也。三洗*即觀一實修三觀。蕩三障淨
三智也。一師者。即一實諦法也。二十四戒者。
逆順十二因縁發道共戒也。呪者。矚對也。
瓔珞明十二因縁有十種。即有一百二十支。
一呪呪一支束而言之。只是三道。謂苦業煩
惱也。今呪此因縁即是呪於三道而論懺悔。
事懺懺苦道業道。理懺懺煩惱道。文云。犯沙
彌戒。乃至大比丘戒。若不還生無有是處。即
懺業道文也。眼耳諸根清淨即懺苦道文也。
第七日見十方佛聞法得不退轉。即懺煩惱
道文也。三障去即十二因縁樹壞。亦是五陰
舍空。思惟實相正破於此。故名諸佛實法懺
悔也。三勸修者。諸佛道皆由此法。是佛父
母世間無上大寶。若能修行得全分寶。但
能讀誦得中分寶。華香供養得下分寶。佛與
文殊説下分寶。所不能盡。況中上耶。若從地
積寶至梵天。以奉供佛。不如施持經者一食
充驅。如經廣説云云。次約法華亦爲三。事相
觀法勸修。事相者。行者觀自生心依法華經
修三昧者。方法有十。一嚴淨道場。二淨身三
業。三供養。四請佛。五禮佛。六六根懺悔七
繞旋。八誦經。九坐禪。十證相。別有一卷名法
華三昧。是天台大師所著。流傳於世。行者宗
之。二觀法者。普賢觀云。專誦大乘不入三昧。
日夜六時懺六根罪。安樂行品云。於諸法無
所行。亦不行不分別。二經本爲相成。豈可執
鬪競。蓋乃爲縁前後互出。非碩異也。安
行護持讀誦深心禮拜等。豈非事耶。觀經
明無相懺悔。我心自空罪福無主。慧日能銷
除。豈非理耶。南嶽云。有相安樂行無相安樂
行。豈非就事理得如是名。特是行人渉事修
六根懺。爲悟入弄引故名有相。若直觀一切
法空爲方便者。故名無相。妙證之時悉皆兩
捨。若得此意於二經無疑。修理觀者今歴
事修觀。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薩無漏六神通。
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
負無漏。無染稱之爲白頭。上三人一持金剛
杵。一持金剛輪。一時如意珠。表三智居無
漏頂。杵擬象能。行表慧導行。輪轉表出假。如
意表中。牙上有池表八解。是禪體通是定用。
體用不相離故。牙端有池池中有華。華表妙
因。以神通力。淨佛國土利益衆生。即是因。因
從通生。如華由池發。華中有女女表慈。若無
無縁慈。豈能以神通力促身令小。入此娑婆
通由慈運。如華&T016254;女女執樂器。表四攝也。慈
修身口現種種同事利行。財法二施引物多
端。如五百樂器音聲無量也。示喜見身者。是
普現色身三昧也。隨所宜樂而爲現之。未必
純作白玉之像。語言陀羅尼者。即是慈熏口
説種種法也。皆法華三昧之異名。若得此意。
於象身上自在作法門也。三勸修者。普賢觀
曰。若七衆犯戒欲一彈指頃。除滅百千萬億
阿僧祇劫生死之罪者。欲發菩提心。不斷煩
惱而入涅槃。不離五欲而淨諸根。見障外事。
欲見分身多寶釋迦佛者。欲得法華三昧一
切諸陀羅尼。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
於天龍八部衆中説法者。欲得文殊藥王諸
大菩薩。持華香住立空中侍奉者。應當修習
此法華經。讀誦大乘念大乘事。令此空慧與
心相應。念諸菩薩母無上勝方便。從思實相
生。衆罪如霜露慧日能銷除。成辦如此諸事。
無不具足。能解此經者則爲見我。亦見
汝。亦供養多寶及分身。令諸佛歡喜。如經廣
説。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
冥無智者。第四明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
用行坐。此既異上。爲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
實通行坐及一切事。南嶽師呼爲隨自意。意
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
能覺識明了。雖復三名實是一法。今依經釋。
名覺者。照了也。意者。心數也。三昧如前釋。
行者觀一念自生心。心數起時反照觀察。不
見動轉根源終末來處去處。故名覺意三昧
也。隨自意非行非坐。准此可解云云
論曰。問觀自生心。云何巧成就。二十五方便。
調心入正道。此是第五一偈明。妙理不可頓
階。若欲進趣正道須善方便。今明方便者。方
便名善巧也。行者觀一念自生心善修行以
微少善根。能令無量行成解發入菩薩位也。
又方便者。衆縁和合也。以能和合成因。亦能
和合取果故也。經云。如來身者不從一因一
縁。從無量功徳生如來身。顯此巧能故論方
便也。若依漸次即有四種方便。方便各有遠
近。如阿毘曇明五停心爲遠。四善根爲近。通
別二種方便例可意知。圓教以假名五品觀
行等位。去眞猶遙名遠方便。六根清淨相似
隣眞名近方便。今就五品之前假名位中。復
論遠近。二十五法爲遠方便。十種境界爲近
方便。横竪該羅十觀具足。成觀行位能發眞
似。爲方便也。今釋遠方便略爲五。一具五
縁。二訶五欲。三棄五蓋。四調五事。五行五法。
夫道不孤運弘之在人。人弘勝法假縁進道。
所以須具五縁。縁力既具當割諸嗜欲。嗜欲
外屏當内淨其心。其心若寂當調試五事。五
事調已行於五法。必至所在。譬如陶師若欲
得器先擇良處。無砂無滷草水豐便可作之
所。次息餘際務。際務不淨安得就功。雖息
外縁身内有疾。云何執作。身雖康壯泥輪不
調不成器物。上縁雖整不專於業廢不相續。
永無辦理。修行五縁亦復如是。有待之身必
假資籍。如彼好處。訶厭塵欲如斷外縁。棄絶
五蓋如治内疾。調適五事如學輪繩。行於五
法如作不廢。世間淺事非縁不合。何況出世
之道。若無*弄引何易可階。故歴二十五法。
約事爲觀。調麁入細捨散令靜。故爲初心遠
方便也。此五法三科出大論。一種出禪經。一
是諸禪師立云云。一具五縁者。一持戒清淨。
二衣食具足。三閑居靜處。四息諸縁務。五
得善知識。禪經云。四縁雖具足。開導由良師。
故知用五法爲入道梯蹬耳。一闕則妨事。一
持戒者。經論出處甚多。且依釋論有十種戒。
謂不缺不破不穿不雜隨道無著智所讃自
在隨定具足。此十通用性戒爲根本。大論云。
性戒者。是尸羅身口等八種。謂身三口四。更
加不飮酒。是淨命防意地。又云。十善是尸羅。
佛不出世世常有之。故名舊戒。佛不出世。凡
夫亦修八門禪。故名舊定。外道邪見六十二
等舊醫。乳藥名爲舊慧。今用三歸五戒二百
五十爲客戒。根本淨禪觀練熏修爲客定。四
諦慧爲客慧。佛出方有也。性戒者。莫問受與
不受。犯即是罪。受與不受持*即是善。若受
戒持生福犯獲罪。不受無福不受犯無罪。如
伐草害畜罪同對首懺。二罪倶滅。定共戒無
作者。與定倶發。有人言。入定時有。出定時無。
有人言。無作依定。定在不失。定退*即謝也。
道共無作者。此無作依道。道無失故。此亦無
失戒定。道共通是戒名。通以性戒爲本。故
經云。依因此戒能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即
此意也。持此十種戒攝一切戒。不缺戒者。即
是持於性戒。乃至四重清淨守護。如愛明珠
若毀犯者如器已缺。無所堪用。佛法邊人非
沙門釋子。失比丘法。故稱爲缺。不破者。即是
持於十三無有破損。若有毀犯如器破裂也。
不穿者。是持波夜提等是也。若有毀犯如器
穿漏。不能受道故名爲穿也。不雜者。持定共
戒也。雖持律儀念破戒事。名之爲雜定共。持
心欲念不起。故名不雜。隨道者。隨順諦理。能
破見惑。無著戒者。即是見眞成聖。於思惟惑
無所染著也。此兩戒約眞諦持戒也。智所讃
自在戒者。此兩戒則約菩薩化他。爲佛所讃。
於世間中而得自在。是約俗諦論持戒也。隨
定具足兩戒。即是隨首楞嚴定不起滅定。現
威儀。示十法界像。導利衆生。雖威儀起
動而任運常*淨故。名隨定戒。前來諸戒律儀
防止故。名不具足。中道之戒無戒不備。故名
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義諦戒也。用中道慧
遍入諸法故。經云。式叉式*叉名大乘戒也。
涅槃明五支戒及十種戒。義勢略同。設諸經
論。更明戒相終不出此十科云云。束前三種戒
名律儀戒。秉善防惡。從初根本乃至不穿。纖
毫清淨束名律儀戒。凡夫散心悉能持得此
戒也。次不雜一戒定法持心。心不妄動身口
亦寂。三業皎鏡。此是定共戒入定時。任運無
雜。出定身口柔軟。亦不雜凡夫入定。則能持
得也。隨道戒初果見諦發眞成聖。聖人所持
非凡夫能持也。無著戒則三果人所持。亦非
初果所持也。智讃自在。此乃菩薩利他須持
此戒。*則非二乘所持也。隨定具足此是大根
性所持。則非六度通教菩薩所能持也。況復
凡夫二乘耶。向判位高下事義不同。若觀一
念自生心。論持戒者具能持得上十種戒也。
先束十戒爲四意。前四戒但是因縁所生法。
通爲觀境。次二戒即是觀因縁生法。即空空
觀持戒也。次兩戒觀因*縁即是假。假觀持戒
也。次兩戒觀因縁生法。即是中。中觀持戒也。
所言觀心爲因縁生法者。若觀一念心從惡
縁起。即能破根本。乃至不雜戒等。與善相
違故名爲惡。念念以善順之心。防止惡心
能令根本。乃至不雜等戒善順成就。得無毀
損。故稱善心。名爲防止惡心。既止。身口亦
然。防止即是止善。善順即是行善。行善即
是觀。止善即是止。是名觀因縁所生心持四
種戒也。乘戒緩急懺淨等。具如止觀廣明也
云云。二衣食具足者。衣以蔽形遮障醜陋。食以
支命填彼飢瘡。身安道隆道隆則本立。形命
及道頼此衣食。故經云。如來食已得三菩提。
此雖小縁能辦大事。衣者遮醜陋遮寒熱。遮
蚊虻。飾身體。衣有三種。雪山大士絶形深澗
不渉人間。結草爲席被鹿皮衣。無受持説淨
等事。堪忍力成不須温厚。不遊人間無煩支
助。此上人也。十二頭陀但畜三衣。不多不少。
出聚入山被服齊整。故立三衣。此中士也。多
寒國土聽百一助身。要當説淨。趣足供事無
得多求。多求辛苦守護又苦。妨亂自行復擾
檀越。少有所得即便知足。此下士也。觀行
爲衣者。經云。汝等比丘雖服袈裟。心猶未染
大乘法服。法華云。柔和忍辱衣是也。此即寂
滅忍生死涅槃。二邊麁獷與中道理不二不
異故名柔和。安心中道故名爲忍。離二喧故
名寂。過二死故名滅也云云食者。三處論食。
可以資身養道。一深山絶跡去遠人民。但資
甘果美水一菜一果而已。或餌松柏以續精
氣。如雪山甘香藕等。食已繋心思惟坐禪。更
無餘事。如是食者上士也。二阿蘭若處。頭陀
抖擻絶放牧聲。是修道處。分衞自資。七佛皆
明乞食法。方等般舟法華皆云乞食也。路
若遠分衞勞妨。若近人物相喧。不遠不近乞
食便易。是中士也。三既不能絶穀餌果。又不
能頭陀乞食。外護檀那送食供養。亦可得
受。又僧中如法結淨食。亦可得受下士也。若
就觀心明食者。大經云。汝等比丘雖行乞食。
未得入大乘法食。大乘法食者。如來法
喜禪悦也。此之法喜即是平等大慧。觀一切
法無有障礙。淨名云。於食等者於法亦等。於
法等者於食亦等。煩惱爲薪智慧爲火。以是
因縁成涅槃食。令諸弟子皆悉甘嗜。此食資
法身増慧命。如食乳糜更無所須。即眞解
脱。眞解脱者。即是如來用此法喜禪悦。歴
一切法無不一味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中道
之法具一切法。即是飽義。無所須義。如彼深
山上士。一草一果資身即足。頭陀乞食者。
行人不能即事而中修實相慧者。當次第三
觀調心入中道。次第觀故名爲乞食。亦見中
道。又名飽義。即中士也。檀越送食者。若人不
能即事通達。又不能歴法。次觀自無食義。應
須隨喜知識。能説般若者。善爲分別。隨聞得
解而見中道。是人根鈍從聞生解名爲得食。
如人不能如上兩事。聽他送食。又僧中結淨
食者。即是證得禪定支林功徳。藉定得悟名
僧中食也。是故行者常當存念大乘法食。不
念餘味也。三閑居靜處者。雖具衣食住處。云
何若隨自意觸處可安三種三昧。必須好處。
好處有三。一深山遠谷。二頭陀抖擻。三蘭若
&MT04136;藍。若深山遠谷途路艱險。永絶人蹤。誰
相惱亂。恣意禪觀念念在道。毀譽不起。是處
最勝。二頭陀抖擻極近三里。交往亦疎。覺策
煩惱。是處爲次。三蘭若伽藍閑靜之寺。獨處
一房不干事物。關門靜坐正諦思惟。是處爲
下。若離此三餘*則不可。觀心處者。諦理是
也。中道之法幽遠深邃。七種方便絶跡不到。
名之爲深。高廣不動名之爲山。遠離二邊稱
之爲靜。不生不起稱之爲閑。大品云。若千由
旬外起聲聞心者。此身雖遠離心不遠離。以
憒鬧爲不憒鬧。非遠離也。雖住城傍不起二
乘心。是名遠離。即上品處也。頭陀處者。即是
出假之觀。此觀與空相隣。如蘭若與聚落並
出假之觀。安心俗諦分別藥病。抖擻無知淨
道種智。此次處也。閑寺一房者。即從假入空
觀也。寺本衆鬧居處。而能安靜一室。即下處
也。四息諸縁務者。縁務妨禪由來甚矣。蘭若
比丘去喧就靜。云何營造縁務壞蘭若行。非
所應也。縁務有四。一生活。二人事。三技能。
四學問。生活縁務者。經紀生方觸途紛糺。得
一失一喪道亂心。若動營衆事則隨自意攝。
非今所論。二人事者。慶弔俯仰低昻造聘。
此往彼來來往不絶。況復衆人交絡擾攘追
尋。夫違親離師本求要道。更結三州還敦五
郡。意欲何之。倒裳索領鑚火求氷。非所應
也。三技能者。醫方卜筮泥木彩畫棋書呪
術等是也。皮文美角膏煎鐸毀已害身。
況修出世之道。而當樹林招鳥腐氣來蠅。豈
不摧折。汚辱乎。四學問者。讀誦經論問答勝
負等是也。領持記憶心勞志倦。言論往復水
濁珠昏。何暇更得修於觀心。此事尚捨。況前
三務耶。觀心生活者。愛是養業之法。如水潤
種。因愛有憂因憂有畏。若能斷愛名息生活
縁務也。人事是業。業生三界。往來五道以愛
潤業處處受生。若無業者愛無所潤也。技術
習學等者。未得聖道不得修通。妄想之法障
於般若。般若如虚空無戲論無文字。若得般
若如得如意珠。但一心修何邃怱怱用神通
爲習學。未得無生忍而修世智辯聰。種種分
別皆是瓦礫非眞寶珠。若能停住水則澄清。
下觀瑠璃安徐取寶。欲行大道不應從彼小
逕。中學也。五得善知識者。是大因縁所謂
化導令得見佛。阿難説知識得道半因縁。佛
言。不爾。具足全因縁也。知識有三種。一外
護。二同行。三教授。若深山絶域無所資待。不
假外護。若修三種三昧。應仰勝縁。夫外護者。
不簡白黒。但能營理所須。莫見過。莫觸惱。莫
稱歎。莫帆擧而致損壞。如母養兒。如虎㘅子。
調和得所。舊行道人乃能爲耳。是名外護。二
同行者。行隨自意及安樂行。未必須伴。方等
般舟行法決須好伴。更相策發不眠不散。日
有其新切磋琢磨。同心齊志如乘一船。互相
敬重如視世尊。是名同行。三教授者。能説般
若示道非道。内外方便通塞妨障。皆能決了。
經云。隨順善師學得見恒沙佛。是名教授也。
觀心知識者。大品云。佛菩薩羅漢是善知識。
六波羅密三十七品是善知識。法性實際是
善知識。若佛菩薩威光覆育。即外護也。六
度道品是入道之門。即同行也。法性實際即
是諦理。諸佛所師境能發智。即教授也。一中
各具三義。如止觀廣辯云云二訶五欲者。謂色
聲香味觸。十住婆*沙云。禁六情如縶狗鹿魚
猿鳥。狗樂聚落。鹿樂山澤。魚樂池沼。蛇
居穴。*猿樂深林。鳥樂依空。六根樂六塵。
非是凡夫淺智弱志所能降伏。唯有大智慧
堅心正念。乃能降伏耳。總諭六根。今私對
之。眼貪色。色有質像如聚落。眼如狗也。耳貪
聲。聲無質像如空澤。耳如鹿也。鼻貪香如魚
也。舌貪味如蛇也。身著觸如*猿也。心縁法
如鳥也。今除意但明於五塵五塵非欲。而其
中有味能生行人貪欲之心。故言五欲。譬如
陶師人客近請不得就功。五欲亦爾。常欲
牽人入諸魔境。雖具前縁攝心難立。故須訶
也。色者。所謂赤白長短明眸善睞素頸翠眉
皓齒丹脣。乃至依報紅黄朱紫諸珍寶物。惑
動人心。如禪門中所説。色害尤深。令人狂醉。
生死根本良由於此。經云。衆生貪狼於財色。
坐之不得道。觀經云。爲色所使爲恩愛奴。
不得自在。若能知色過患。則不爲所欺。如是
訶已色欲即息。攀縁不生。專心入定。聲欲者。
即是嬌媚妖辭淫聲染語。絲竹絃管環釧
珮等聲也。香欲者。即是欝茀氛氳蘭馨麝氣
芬芳酷烈郁毓之物。及男女身分等香。味欲
者。即是酒肉珍餚肥腴津膩甘甜酸辣酥
油鮮血等也觸欲者。即是冷暖細滑輕重強
軟名衣上服。男女身分等也。此五欲過患者。
色如熱金丸執之則燒。聲如塗毒鼓聞之必
死。香如斃龍氣嗅之*則病味如沸蜜湯舌則
爛。如*蜜塗刀舐之則傷。觸如臥師子近之則
齧。此五欲者得之無厭。惡心轉盛如火益薪。
世世爲害劇於怨賊。累劫已來常相劫奪。摧
折色心今妨禪寂復相惱亂。深知其過貪染
休息也。觀心訶五欲者。如色欲中滋味無量。
謂常無常我無我淨不淨苦樂空。有世第一
義。皆是滋味也。釋論云二乘爲禪故訶色事。
不名波羅*蜜。菩薩訶色即見色實相。見色
實相即是見禪實相。故名波羅*蜜。到色彼岸。
到色彼岸即是見中道。分別色者。即是見色
俗。即色空者。是見色眞。如是訶色盡色源底。
成三諦三昧。發三種智慧。深訶於色爲觀心
方便。其意在此。訶色既然。餘四亦爾。三棄五
蓋者。謂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通稱蓋者。蓋
覆纒綿心神昏闇。定慧不發故名爲蓋也。前
訶五欲乃是五根對現在五塵發五識。今棄
五蓋即是五識轉入意地。追縁過去逆慮未
來五塵等法。爲心内大障。喩如陶師身中有
疾不能執作。蓋亦如是。爲妨既深。加之以棄。
如剪毒樹如檢偸賊不可留也。大品云。離欲
及惡法。離欲者。五欲也。如前訶惡法者。五
蓋也。宜須急棄。此五蓋者。其相云何。貪欲蓋
起追念昔有時所更五欲。念淨潔色與眼作
對。憶可愛聲髣髴在耳。思悦意香開結使門。
想於美味甘液流口。億愛諸觸毛竪戰動。貪
如此等麁弊五欲。思想計校心生醉惑。忘失
正念。或密作方便。更望得之。若未曾得亦復
推尋。或當求覓心入塵境。無有間念。麁覺蓋
禪。禪何由獲。是名貪欲蓋相。瞋恚蓋者。追想
是人惱我惱我親。稱歎我怨。三世九惱怨對
結恨。心熱氣麁忿怒相續。百計伺獲。欲相
中害。危彼安身恣其毒忿。暢情爲快。如此瞋
火燒諸功徳。禪定枝林豈得生長。此即瞋蓋
相也。睡眠蓋者。心神昏昏六識闇塞。四支
倚放爲眠。眠名増心數法。烏闇沈塞密來覆
人。難可防衞。五情無識猶如死人。但餘片息
名爲小死。若喜眠者眠*則滋多。故經云。若
多睡眠懈怠妨。未得不得已得者退失。若
欲勝道除睡疑放逸。論云。如人被縛將去
殺。爾時云何安可眠。又如臨陣白刃間。如共
毒蛇同室居。爾時安可睡。故經云。中夜誦經
以當消息。競共推求爭出火宅。尺璧非寶寸
陰是競。今修妙道安可貪眠。勿昏於理宜須
棄之。掉悔蓋者。若覺觀偏起屬前蓋攝。今覺
觀等起遍縁諸法。乍縁貪欲。又想瞋恚及以
邪癡。炎炎不停卓卓無住。乍起乍伏種種紛
紜。身無趣遊行口無益談笑。是名爲掉。掉而
無悔則不成蓋。以其掉故。心地思惟謹愼不
節。云何乃作無益之事。實可爲恥。心中憂悔
懊結繞心。*則成悔蓋。蓋覆禪定不得開發。
故云悔已莫復憂。不應常念著。不應作而作。
應作而不作。即此意也。是名掉悔蓋相也。疑
蓋者。此非見諦障理之疑。乃是障定疑也。疑
有三種。一疑自。二疑師。三疑法。一自疑者。
謂我身底下必非道器是疑身。二疑師者。此
人身口不稱我懷。何必能有深禪好慧。師而
之。三疑法者。所受之法何必中理。三疑
猶豫常在懷抱。禪定不發設得永失。此是疑
蓋之相也。棄相云何。行者常自省察。我今
心中何病偏多。若知病者應先治之。若貪蓋
重當用不淨觀棄。何故向謂五欲爲淨愛著
纒綿。今觀不淨膿嚢涕唾無可欣樂。此蓋
若去。心即得安。若瞋恚蓋多。當念慈心滅除
恚火。此火能燒二世功徳。人不喜見。今修慈
心棄捨此惡。觀一切人父母親想。悉令得樂。
作是觀時瞋心即息。安心入禪。若睡蓋多者。
當勤精進策勵身心。加意防擬思惟法相。莫
以睡眠因縁失二世樂。徒生徒死無一可獲。
如入寶山空手而歸。深可傷歎。當好制心善
巧防却也。若掉散蓋者。應用數息。何以故。此
蓋甚利。來時不覺于久始知。今數息若數不
成。或時中忘即知已去覺已便數。數相成就
*則覺觀被伏。若不治之終身被蓋。若三疑在
懷者。作是念。我身即是大富盲兒。具足無
上法身財寶。煩惱所翳道眼未開。莫以疑惑
而自毀傷。若疑師者。我今無智。上聖大人皆
求其法不取其人。雪山從鬼請偈。天帝拜畜
爲師。若疑法者。我法眼未開未別是非。憑信
而已。佛法如海唯信能入。故經云。雖示種種
道其實爲一乘。莫疑能詮種種之教。但取所
詮之實理。離此三疑。其蓋亦棄也。然斯之五
蓋即是生死煩惱惡法。經云。煩惱即菩提生
死即涅槃。然生死涅槃隨衆生迷悟。致有二
河之別。而理實無生死。五蓋可棄。涅槃之法
可求。是則無棄而棄。名棄五蓋也。四調五
事者。謂調服調食調身調息調心。一調眠
者。然眠是眼食。過多*則沈昏自*弊。故經云。
人喜眠眠則滋多。過少則失明。如阿那
律是也。今調令得所使坐念觀慧明淨。内
合者無明煩惱是眠。二乘斷盡煩惱。如調眠
太過。凡夫未斷如不調眠。菩薩不同二邊。
故經云。不住調伏心不住不調伏心。是菩薩
調眠也。二調食者。過飽*則妨坐。念過少則
虚劣。不飢不飽是食調相。觀解者。經云。分別
法喜禪悦爲食。偏空是太飢。偏假是太飽。
中觀平等是食調相也。三調身者。坐時仰身
是其急相。坐時頭低是其寛相。不*低不仰
是身調相。觀解者。經云。六波羅密滿足之
身卒起精進。是菩薩魔事。是身急相。不卒
起亦是魔事。是身寛相。是則不急不寛。是
身調相也。四調息者。坐時息之出入太利是
相。息出壅滯是息澁相。若息亦不*澁
不滑是息調相也。觀解者。經云。以波若之
慧爲壽命。是則息也。今調波若之慧不利不
鈍。是息調相也。五調心多攀縁是心浮相。
多昏闇是沈相。不沈不浮是心調相。觀解
者。經云。菩提之心今偏假發。是菩提心浮相。
偏空發是菩提心沈相。中道發菩提心不空
不假不沈不浮。是心調相也。此是調五事也。
五行五法者。謂欲精進念巧慧一心也。欲者。
欲樂望求無相*波若。圓妙勝果。如薩陀波崙
求般若。欲見曇無竭。聞般若波羅*蜜。存心
志想更無異求也。精進者。如薩陀波崙求般
若時。身心精進不念晝夜。不念疲極。不念飮
食。曉夜勞勤至求般若無餘願也。念者。唯
念何時得見曇無竭菩薩。唯念何時聞般若
波羅*蜜。唯念何時與波羅*蜜相應。更無餘
念。巧慧者。思惟知捨無常敗壞之身。而求
如來金剛之體。棄無常命而求般若。常住慧
命。非但得離大患之身。而乃獲得無上大利
之寶。思惟是已。設欲終身疲苦不覺有勞。所
以不念疲極不念飮食。但念賣身何時得售。
供養曇無竭菩薩得聞般若也。一心者。唯存
中道實相般若之心。更無二邊之心。是名一
心也。齊此略明事理兩釋。解二十五方便竟。
斯之方便義乃雖不過深隱。而是初心學道
者之要方。還源者之良導。*則二十五種皆須
巧慧一心。方便調心得入正道。故偈云問觀
自生心。云何巧成就。二十五方便。調心入正
道。斯之謂也
觀心論疏卷第三



觀心論疏卷第四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論曰。問觀自生心。云何是因心。起十種境
界。成一心三智。此是第六一偈。明正觀理實。
而諸境雜發不同。然上四種三昧。及二十五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