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註四十二章經 (No. 1794_ 眞宗皇帝註 ) in Vol. 39

[First] [Prev]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身疲身疲即意惱意惱即行退行退即修罪 
異者謂不能盡去心垢精進成道故。使身心
疲倦則煩惱。煩惱則戒行退。戒行退則翻成

佛言人爲道亦苦不爲道亦苦惟人自生至老
自老至病自病至死其苦無量心惱積罪生死
不息其苦難説 夫求道之人不憚衆苦。尋
師訪道不避寒暑。不憚驅馳晝夜不臥修習
禪定。或捨身判命救一切苦。此則學道之士
雖有此苦。及證果之後乃出沒三界逍遙自
在。若塵世之徒惟恣三毒不思出離。輪迴六
趣無有休息。生老病死常在蓋纒。罪業報應
其苦無量
佛言夫人離三惡道得爲人難 三惡道。謂
地獄餓鬼畜生。故言免此三惡而得人身知
其難也
既得爲人去女即男難 女人之業經中具載
得轉男身斯爲難也
既得爲男六情完具難 既得男身六根具足
免諸殘癈之疾。亦爲難矣
六情已具生中國難 邊鄙之地多諸障難。
生在中國實爲難也
既處中國値奉佛道難 夫人得生中土而能
奉道勤修者鮮矣
既奉佛道値有道之君難 既勤修奉而時値
明主則自在精進無諸障難。故爲難也
既値有道之君生菩薩家難既生菩薩家以心
信三尊値佛世難 得生正見之家復有信心
乃値佛世誠哉難矣
佛問諸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在數日間佛言
子未能爲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在
飯食間去子未能爲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
間對曰呼吸之間佛言善哉子可謂爲道者矣 
此佛誨誘學者令知念念無常在於呼吸。
自然絶諸妄想密密精進若謂命在數日或在
食頃則自寛其限妄念隨生渉於懈怠安得成
道也
佛言弟子去離吾數千里意念吾戒必得道 
佛勸弟子若憂生死事大堅持戒行雖別師數
千里其心如一必得道也
若在吾側意在邪終不得道其實在行近而不
行何益萬分耶 若學者雖在師左右。而其
意染邪必不成道。何者其要在聞而行之雖
常近師而不能修習。無益於萬分之一也
佛言人爲道猶若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其
義皆快行者得道矣 佛言我所説經由如蜜
味若人食之中外盡甜更無二味。慕道之士。
若悟經深旨身心快樂當證道矣
佛言人爲道能拔愛欲之根譬如擿懸珠一一
擿之會有盡時惡盡得道也 夫欲出生死苦
得大自在必須堅持戒行斷盡愛欲。如高處
懸衆珠一一擿之。苟心無懈怠即珠必有盡
時。若修行之徒銷其衆惡。積諸善行久而不
退。即諸惡斷盡。乃得道也
佛言諸沙門行道當如牛負行深泥中疲極不
敢左右顧趣欲離泥以自蘇息沙門視情欲甚
於彼泥直心念道可免衆苦 言沙門直心行
道欲出生死苦海。須念念相應勿起妄念。如
牛負重於深泥中求避泥淖。以自蘇息亦念
念憂懼不敢左右顧也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塵隙視金玉之寶如瓦
礫視紈素之服如弊帛視大千世界如一訶子
視四耨水如塗足油視方便如筏寶聚視無上
乘如夢金帛視求佛道如眼前花視求禪定如
須彌柱視求涅槃如晝夜寤視倒正者如六龍
舞平視等者如一眞地視興化者如四時木 
夫至聖圓通道無不在。豈於世諦而有分別
哉。益以大慈利生隨機悟物。謂王侯之貴不
可恃金帛之寶不足貪故。興塵隙瓦礫之喩。
以制其欲心。又以方便之門無上之乘佛道。
禪定之名涅槃平等之類。可循而不可致滯。
可習而不可迷方。因廣去就之喩以防執縛
之蔽也。聞道之士可以叩寂而悟之焉
諸大比丘聞佛所説歡喜奉行
佛説四十二章經



題焚經臺詩
 唐太宗文皇帝製 
門徑蕭蕭長縁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謾
説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確定是非憑烈
焔。要分眞僞築高臺。春風也解嫌狼藉。吹盡
當年道教灰
  此臺在洛陽。臺者壇也。考此燒經比論之
壇。乃後漢明帝築也。元此四十二章經皆
有來因。是永平七年。明帝夜夢。一人體有
金色項有日光。飛空而至殿前。明旦宣問
群臣。有通人傅毅占夢。奏曰。臣聞西域有
得道者。號曰佛。經擧能飛具六神通。今應
此夢。帝悟大悦。即遣羽林郎蔡愔。博士秦
景王遵等十二人。望葱嶺而往尋西土。求
迎佛法行至中路。月氏國衆乃駭然。得瞻
迦葉摩騰共竺法蘭二梵僧圓項方袍之異
相。乘白馬携釋迦眞像白&T073554;之圖。并此四
十二章一卷回朝。時永平十年也。帝喜躬
親迎。奉宣委鴻臚以陳國禮。勅令彩畫釋
迦頂相於清涼臺。因建立白馬寺。請此二
尊者住院。於帝説法至冬。値歳旦五岳道
士賀正之次。道士褚善信。費叔才等。共六
百九十人互相語曰。帝棄我道教遠求胡
教。乃自率衆。各將所持道經共上表。願與
胡佛教比試其眞僞。帝遂降勅尚書令宋
庠。引入長樂宮前。宣曰道士與僧就元宵
日駢集。白馬寺南門外立兩壇。至期試之。
西壇燒道經六百餘卷。頃刻燒盡。唯取得
老子道經一卷是眞。其餘是杜光庭撰。今
云杜撰也。帝觀東壇佛像并此四十二章
燒不能壞。但見五色神光。天雨寶花天樂
自振。歎未曾有。帝共群臣稱悦。太傅張衍
語諸道士曰。既試無驗可就佛法。其道士
褚費等。深有愧恧皆氣盛自死。餘有呂惠
通等六百二十人。皆棄冠帔投佛出家。因
此流通佛教。州縣建寺敬僧。始從四十二
章。自後人續去取五千餘卷。至今益顯于
世間。三界之中含識之類。蒙恩受頼綿綿
不絶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