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光明經文句記 (No. 1786_ 知禮述 ) in Vol. 39

[First] [Prev]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可爲中觀。第八阿刺耶是無記無明識。無明
之性即了因佛性。可爲空觀。第七阿陀那是
分別識。是惑性故當縁因佛性。可爲假觀。此
之三識既與三徳無二無別。是祕密藏。何法
不收何處不遍。修圓觀者。必能了知一心一
塵無非三識。即是所顯妙理復是能觀妙觀。
若論境者唯尚近要。秖以第六見思之識。而
爲境界。知妙三識未始暫離一見一思。故即
此心爲妙三觀。顯妙三諦。雖唯一識未嘗不
用三識爲觀。未嘗不以三識爲境。若謂今宗
不明三識。但於第六顯三諦理。今之釋題及
彼妙玄示其三識爲妙三法。將何用耶。於一
識心以何而爲三諦三觀。故無通見難議圓
宗。今明集境故引論文通小之説。但於第六
辨心意識一法三能立三名字。對數名心者。
對通大地等一切數故。名曰心王也。能生名
意者。意是依義。依之能起一切因果。以具
三性故也。分別名識者。以能了別所縁之境。
故名識也。又言下雖秖一識。約三時異而立
三名。不同前釋秖約一時有對數能生分別
之義也。前是横釋。此乃竪釋。初起極微。次起
漸著。後起彌顯。豈非竪耶。二釋二性。夫性有
二義。一眞理不變名性。二隨縁染習名性。此
言性異約染習性也。此之二性遍心意識一
一皆二也。三釋躁動二。初正釋躁動二。初
約王數釋。二又如下約業牽釋二。初明業牽
二。明兩牽。二亦是下例釋隨業即當四句也。
若了兩牽即知受報。二水火下明假想境二。
初正釋相二。初釋散滅壞時。二釋大小不淨。
能破欲情令正觀立。故名助道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四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四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若正下明功能二。初明破欲助正二。初
略示。二廣示三。初引釋論明助正。三解脱者。
謂空無相無作。從三證果名解脱門。解脱涅
槃二名一體。道品是開門法者。小乘則以十
六行觀爲三脱門。今品則以即空假中爲三
脱門。欲此門開。須以道品調試修之。如以念
處四種修於即空假中正勤四種。乃至八正
調試修之。亦復如是。小乘三脱七科調試
其義亦然。倶以道品爲開門法。九想者。一脹
想。二壞想。三血塗漫。四膿爛。五青瘀。六噉。
七散。八骨。九燒。若約小乘有二種人。一壞法
人但求斷苦即至燒想。成慧解脱人。二不壞
法人。來住骨想不進燒想。得有流光等功徳
具足。成倶解脱人。今明菩薩見禪實相。名
修達禪永異於小。大小雖異倶以不淨助開
三解脱。於助開中不淨九想破欲先鋒故名
初門。二示進修明力大。初修不淨進入八背
及大不淨。所言大者。但觀自他正報名小
不淨。即九想觀。若兼觀依報名大不淨。所
謂舍如丘墓。錢如死蛇。羹如屎汁。飯如白蟲。
衣如臭皮。山如肉聚。池如膿河。園林如枯骨。
江海如注穢。名大不淨。亦名大背捨。背謂背
是淨潔五欲捨謂捨是著心。三引大經顯治
欲得解觀對治力強速發無漏。二此不下明
二空助正三。初據義總示。二引經別示八色
流光者。謂地水火風青黄赤白八種色也。法
界次第云見地色如黄白淨潔之地。見水色
如深淵澄清之水。見火色如無煙清淨之火。
見風色如無塵迥淨之風。見青色如金精山。
見黄色如薝蔔花。見赤色如春朝霞。見白
色如珂貝雪。三此就下結成助正爲治欲故。
修於事禪而以二空正觀了達不淨境。是法
界故於骨於光不見假人及以實法。此正助
合而修之。方是大乘助開之法。二明生法二
空觀二。初分文立義二。初分文。二立義三。
初明諦縁本大二。初明通大四。初約專小問。
今説圓空。那得却用聲聞四諦支佛因縁。二
約通大答。佛説諦縁通被大小二乘菩薩。通
四教故。如世大道群小同遊不定屬小。三
重問即通意云何四字也。四涅槃下廣釋二。
初明四諦通。我昔等者。佛與三乘昔在凡時。
不見四種四諦眞理。故又流轉分段生死。偈
文未畢今具引之。故注云云。凡夫有苦無
諦者。雖遭大苦不以爲患。以不審諦知是苦。
故聲聞有苦有苦諦。此當三藏不了無生。故
云有苦。能審知故名有苦諦。菩薩等者。通等
三教倶達如幻。倶能解苦當處無苦。而有眞
諦者。章安疏云。眞是眞實。故知即是次第
不次第二種眞實也。諸佛等者。佛果圓極究
竟實也。是知四教智雖淺深皆依四諦。所
以下更引勝鬘兩種四諦。釋成前意。二乘
有量者。藏通不知如來藏故。所觀四諦終成
有量。別圓菩薩了藏性故。所觀四諦皆無限
量。而兼有量者。深必知淺故。別人次第觀量
無量。圓人一念觀四四諦。二大經下明因縁
通四智。皆觀十二因縁智淺深故。得菩提
道四種高下。彼經四智意彰四教。故知因縁
不局在小。二復有下明唯大二。初明獨菩
薩法。二初引經。儒童者。儒仁也。謂仁賢童子
也。習應者。謂修習與空相應也。四諦因縁
各擧初後並略中間。故倶云乃至諦縁。既是
法忍菩薩相應之法。驗知理深二乘不及彼
通衍三。今取圓教諦縁相應。成今空慧。二當
知下結示。二明二乘見淺三。初明聲聞。若望
因縁乃以七支總爲一苦。仍以五支總爲一
集。又復苦集不分過未。總是現在。以根鈍
故法相總略。二明支佛。開聲聞總成別相。現
在五者。謂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二者。謂
生老。死別相苦也。過去二者。謂無明行。現在
三者。謂愛取有別相集也。又開三世不唯現
在。故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三。是則三世
皆有十二。以福資智故能別觀。三雖復下斥
淺二。初正斥二乘。所修三學不爲衆生不成
佛法。是故名爲自調自度。大論云。二乘戒名
自調。定名自度。慧名自淨。縁覺雖有少分慈
悲不能廣益。故同名自。二與菩薩下對彰菩
薩未分權實。但是菩薩倶異二乘。二今擧下
明析體有殊二。初約共三乘明析觀。二約不
共菩薩明體觀。諸文所明實有滅空爲析。幻
有即空名體。今明幻有即中爲體。乃以實
滅及以幻空倶名爲析。以其未達諸法實體。
體義不成。由謂諸法終歸無常。秖是析義。
今明諸法一一常住。既見法實名爲妙體。初
義分二。初別釋二。初約二乘明觀二。初生
空觀二。初擧譬推。二我人下就法檢。各推無
故合之亦無。以聚虚空不成色故。即陰下更
於即離檢令叵得。二雖求下法空觀二。初明
法存。牒前譬顯人亡法存。二更須下用觀析
二。初正明推法空。正檢法空先析色陰。次前
念下析四陰。無想受略於行識。二既不下雙
結二空。智雖空境智須自亡。是故境智倶云
不得。二通菩薩下以菩薩例結。前論析觀乃
三藏法。以對今品體觀屬圓。故以通教鈍根
菩薩不能體中。亦屬析觀。故云通菩薩亦然。
二是爲下總結。言自行爲他異者。以通教菩
薩對兩二乘分別二行也。二約不共菩薩明
體觀三。初總示異前。言別菩薩者。非是別教。
乃是圓人異偏小故稱爲別也。故云永異。二
如見下深明觀相四。初明妙空體法二。初立
喩顯。然鏡像喩文乍濫通。須知圓意。通但六
界而爲鏡像。別圓十界而爲鏡像。別雖十界
九是修成。修成不實故如鏡像。圓知十界性
徳本具。以本具故奪修無功故。如鏡像。不
二門云。幻因既滿鏡像果圓。如此解之。故云
懸體體秪是解。鏡内鏡外者。解因縁所成即
鏡内拳指不實。亦解能成因縁。即鏡外拳指
不實。二衆生下就法觀二。初生法雙空二。初
明觀。若假若實皆本不生。空則倶空。二如
大下引證。我是假人色是實法。二性倶空人
法不異。是故名如。二今世下因果倶寂二。初
明觀。五果既是因縁所生。可合鏡内拳指不
實。二因既是能生因縁。可合鏡外拳指不實。
二下文下引證。假實當體即空假中名本性
空寂。無始強執謂假實生。名無明故有。既了
因寂果那不寂。二雖不二下示妙三諦智。即
空假中而爲空觀。以即空故不得六界生法。
以即假故不得二乘生法。以即中故不得菩
薩佛生法。蕩十界惑是故境智倶名不得。而
能審諦十界生法。故二境二智皆名了了通
達。境是妙俗以無相故。故無所染智是妙空。
以無縁故。故無所淨。非染非淨稱本離念。故
雙亡二邊。正入中道任運雙照。三結三諦圓
顯。三徳三諦即念開明擧一即三。體非次第
顯無前後。無覺而覺稱爲大覺。四與此下與
經體相應。佛示二空顯法性體。不照三諦豈
稱法性無量甚深。故知今解與性相應。此性
名爲金剛寶藏。若偏照之徳非具足。三是爲
下約人結示。故知今體非獨是體空。須體三
諦方得名爲別體。三諸小下斥諸師失意三。
初正斥失二。初斥小乘師。毘曇有門説存隣
虚。成實空門説破隣虚。若存若破皆爲析滅
見愛二惑。弘者失意冬生定計。起見起思故
屬斷常。同彼外人全非正析。二斥大乘師。
般若等經談一切法如幻即空。此空畢竟三
諦宛然。諸師罔窮作但空解。不即假故不
能*遊戲神通。不即中故不能解釋佛之知見。
非佛知故不得三智一心。非佛見故不能五
眼具足。雖依大教理齊小乘。於小乘中同壞
法人。進修燒想壞滅骨人。既其不修觀練熏
修。無由成就三明六通。三明者。天眼宿命漏
盡也。更加天耳他心身如意則成六通。願智
頂禪。以超越禪最高上故。故名爲頂。願欲知
三世事隨願則知。故名願智頂也。二引經示。
首即經初。軸即經末。如來法身謂果上法身
智斷必具。令用二空當念求之。無上涅槃
體具三徳。皆與無量甚深法性無二無別。故
首軸所詮窮深極廣。三豈可下結不用。世人
邪見即是癡空外道斷見也。小乘之析雖是
正教。以無般若方便故墮斷常中。大乘之體
法雖圓備。諸師但作偏空之體。同彼小乘慧
解脱觀。安能解此即邊之空耶。二善女下依
義釋文二。初明修因二空觀二。初約苦集明
二空觀二。初生空二。初分文。二釋義三。初對
告勸發。二初釋善女二。初約四悉釋四。
初世界。二又時下爲人。三又男下對治。四又
佛下第一義。二此是下結成因縁。二釋當觀。
二諸法下指上境。*二初釋諸法。名目雖略
者。秖云諸法則能攝上所説諸境。無不遍也。
二釋如是二。初標列三義。正明總觀者。下二
空觀歴諦縁境。別別明修空假中觀。此之三
觀盡稱諦境。今一如是總示三觀。如是三觀
如三諦是。有三義者。列於三法。即當三觀
所如之義也。二如事下指釋三義二。初指釋。
謂指經文中上下釋三法相。假想指上餘二
指下。上下皆是不思議境。故皆指爲所如之
法。二又事下融即。初乃俗即眞中。次乃中即
眞俗後乃眞即俗中。以妙三徳爲三諦故。
所以此三不一不異。如是之言是故得名爲
正明總觀也。以亦一異爲諸法。既以不一不
異爲能觀觀。乃以亦一亦異爲所觀境。境觀
不二卷舒無妨。三何處下正作觀。*二初通
釋四句三。初約初二句明空觀二。初釋初句
二。初就五陰觀。言點出者。已用如是總示三
觀。今以四句明示三觀。故皆言點出。今檢無
人義當理觀。二又果下就因果觀。二人既下
例次句。二本性下約第三句明中觀。不以本
性爲能觀者。非中觀也。即一切法非理非
事名爲本性。非別有也。故法華云。諸法從本
來常自寂滅相。般若讃云。平等眞法界佛不
度衆生。以本無無明豈有衆生。本無空慧豈
有於佛。既無生佛何度之有。非破非立雙非
亦忘。名本空寂。三無明下約第四句明假觀
二。初由迷倶立二。初正釋二。初直約事理釋。
諸法雖即本性空寂。由具性染故起事染。由
破事染故立空慧。欲忘染淨故立即中。此之
藥病悉由無明。二以有下委就迷悟釋。生法
是果成由惑業故。云以有無明等也。既有下
欲空生法須論三觀。助事觀者。助道事想觀
也。即不淨流溢等。是所助正道即二空契理
之觀。正助二修爲顯一性。故立非事非理之
觀也。是事下以今知三。驗其無明是事不知。
三皆事者。以在修故。不二門云。修雖具九也。
二淨名下引證。以衆生實病生菩薩權病。示
病意者。爲明法藥也。二若知下由悟倶忘。
若知無病用三藥爲。此之泯忘空品意也。二
但我下別釋初句二。初明所破人執二。初總
示我相。五住之初三界之主。若破我者縱起
結使不生四趣。故云深重。小乘大乘倶
無我。我不復斷。四教賢聖入之無路。故云大
障。凡夫下明起我處。初遍六作。次遍六度。
二若攬下別示利鈍二。初鈍。攬他遺體而起
者。是倶生惑。與身倶生名倶生惑。如諸蠕
動實不推理。而擧&T074132;張鬐怒目自大。底小凡
劣何嘗執見。行住坐臥常起我心。常時自起
故名疏鈍。二若執下利二。初明密利。執法
塵起者。是分別惑。以對意根故曰法塵。因分
別生迷理之惑。此名利使。藏之初果。通之見
地。別之初住。圓之初信。皆斷此惑。二明相状
二。初略論十使二。初正明使相二。初明十爲
枝葉。執一法者。不問邪正大小偏圓。隨執
一句即生十使。前五是利。後五是鈍乃利中
鈍也。二十使下明我爲根本。二縱令下兼示
其人二。初明具邪禪慧。長爪即拘絺羅身子
舅也。勤學不暇剪爪。時人呼爲長爪梵志。
根性最利。是外道中高著者故擧之。鍱腹者。
金七十論云。優樓僧佉外道中有一衆首。至
金地國。頭戴火盆鐵鍱其腹。與僧論義。難石
等者。大論二十六云。薩遮尼乾子難人。乃至
樹木瓦石流汗。至非想者。如鬱頭藍弗。已至
有頂故云將出。却墮飛狸故云復還。二如此
下明不能破我。尚非小乘内凡。豈同初果破
我。二重廣我見。謂即色是我。離色有我。我
大色小色在我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受想
行識亦復如是。五陰各四即有二十。二若
一下明能破空慧二。初通明空慧二。初就境
智明生空二。初別示二。初於陰境推。還就即
陰離陰陰中有我我中有陰四句推之。是我
不然者。能破之觀也。據義合須二十遍言。以
破二十種身見也。約外境者。望能觀智是其
内心。故所觀陰得名外境。非他身也。二而
其下明觀智檢。所觀五陰既立於五。能觀之
智任運成五。五陰一一皆有四智。悉應計我。
故須亦破二十身見。二内外下總結。以數顯
觀令智不漏。二毘曇下約大小觀人法三。初
毘曇。我見是共等因者。即共業別業。合有
四句略言共等。此有門論陰中求我。我空陰
有我法兩分。故我見思惟前後而起。我即衆
生。思是實法。故悟生空未得法空。二成實。
此空門論攬陰成我。故我見思惟起不異時。
是故生法二空同悟。三大乘。我見即具諸法
者。俗即眞中何法不具。我性如色性生空即
法空。二破二下別明三觀。既云我見即具諸
法。合於三諦而破我見。是故用上三句破之。
二初正破人我三。初約理觀檢。二若作下約
非事非理檢。我見即中豈存境智四十種執。
三若作下約事觀檢。經文既云無明。故有愛
取心強。須作不淨助道之觀。觀邪見惡心是
穢惡陰。若善直心慚於義天。愧於聖人。入方
便位眞理未明。是隱沒陰善惡雖異皆未破
見。豈有見心不依於色。色須敗壞。故云不淨。
不淨之境何處有人。今方便位義當五品也。
二若得下更推法我二。初明得悟推法破思。
觀雖圓修而其麁惑有除不除。若以三觀檢
我叵得。見惑斷者。得入初信。更於三師修
二十觀者。乃破法執即思惑也。從二信位進
至六信也。二若未下明未悟推法破見二。初
轉計實法二。初正明度入。妙觀破見見惑未
除。見雖未除觀己有力。能於假名柔伏愛惑。
若其我執度入實法。二引經及事。屈歩蟲者。
要因前脚得移後足。方於假名伏惑。又於實
法起見。如彼蟲也。二須實下勸更修觀。宜於
五陰作二十觀。顯我本性。使空慧明。隨度
入處以觀逐之。名處處作。二明法空二。
初約經文釋成三觀二。初正釋二。初立意分
文。我見即具一切諸法。豈觀生空不空實法。
鈍根未了故今重説。二如是下隨文釋義三。
初明即法而空。*二初示境觀。二若四下明
修觀二。初就法明空二。初正明空。*逐一推
檢。不應動等者。地動則成風性。煖則成火
性。史記曰。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
是有地震。注云蒸升也。冬則地中煖。故禮云。
古者夏則橧巣冬則營窟。水堅故成地性。波
動故成風性。貞堅也。炭火貞則成地性。火
焔動則成風性。風能持物則成地性。觸壁止
則成水性。二引經證。水性不住者。不守於濕。
火從縁生者。既頼縁而生則不能守其熱性。
風性無礙者。以無礙故不能守其動。一一下
四大倶無性故。皆入如實之際。前之二教以
空爲如實。後之二教以中爲如實。今取圓中
實際爲正。二上檢下對生辨觀。二本自下明
即法而中。*二初二句法本自中二。初明性
非生滅。以元中未三節顯於性是中道。元無
四大者。非謂獨一全無四大。以其大陰皆如
來藏。性體常住本無生相。故曰元無。既無
法生與誰相會而爲和合無和合。故無可散
滅。故不論空。如此談中之義顯矣。二本自下
明非觀使爾。世間之相本來常住。豈以觀智
息乎生滅。然後不生滅耶。此名即事而理亦
曰即邊而中也。二三句顯由觀解二初正示。
性雖本然遣迷由觀。言因縁性欲爲因。師教
爲縁。因縁成觀達本三諦。諸大即是空假中。
故從本不生。二引證。無明轉即變爲明。名菩
提燈。若非感應因縁之力。豈滅無明。故知成
佛全假因縁。三和合下明即法而假。*二初成
違理之事。二此法下成照性之修。此法有故
者。即迷惑因果也。體有下三諦也。即空下
三觀也。境觀悉由迷惑因果和合。而有也。
二三觀下結觀。三段經文與三觀合。知今宗
旨契會佛心。豈可不信。二更爲下爲鈍根重
破法執。前釋生空已明度入實法。或利根雖
曉。恐鈍者猶迷。是故大師以無縁慈。更説其
相。二初明法執二。初依報起見愛心四。初依
大陰起四執。一切外道四教行人。若未伏斷
見惑已來。皆有此執。二四執下因四執生我
見。四中雖云無及雙非。既是執生四皆屬
有。見既依色合當即離。色我我色。見依四陰
即離亦然。三我生下依我見生十使。如生空
中説四方招下因十使招生死。縱依圓教性
具大陰。開於四門。隨執一門生我見者。起惑
造業招致來苦。與彼外人生死不別。大師正
爲即時行人陳四執過。二惑此下指見心名
汚穢陰。此之五陰皆成執見。故悉汚穢。襵
𧜼歸有豈名法空。二心不下明空觀三。初明
不依是忘四執。心不依陰四教皆然。今明圓
宗論不依者。即穢汚陰爲能觀智。何陰可依。
何執可破。誰爲能觀。亦無所顯。心不依陰今
意略言。二寂然下明契理則備衆徳。三種般
若與金光明牟尼三身。無二無別。若不以此
爲三觀者。見之無由。三行人下明此觀速能
復本。觀生觀法皆以三觀一念而觀。猶如懷
璧。復金光明法性之理。如向本國。二三世
中可登圓住可以保任。二明十二因縁生法
二空觀二。初分文立意二。初分文。此十二支
而分生法者。順此經文。初支既名曰無明。名
即假名故屬生境。無明者。我執也。起信論云。
計名字相也。向下諸文但言行識等。既不云
名。乃是直指色心也。以行至老死不出五陰
色心故。義雖炳然猶恐不信。故引釋論逐段
證成。誰老死者。如問云誰。則答言我。故知誰
我悉假名也。經云名曰與論冥符。論號生空
經豈不爾。是老死者。則直指色心是老死法。
經不云名與論亦合二然十下立意二。初通
辨因縁相貎二。初標列。二三世下解釋三。初
三世。過去破神常者過去已滅故非常也。現
在破神我者。五果皆五陰和合故無我也。未
來破神斷者。未來有果故非斷滅。皆言神者。
外執身神有斷常等也。此三世義世共傳之。
故云常塗所用。二果報。以前十因縁屬現在。
後二因縁屬未來。二世合爲十二。而文云一
期始終。且據無明行在一期之始。相帶而言
*逐云始終。非謂秖在一世此果報因縁。出
大集經。以在中陰於父母所。生貪愛心爲無
明。出入息風爲行。自識支已去。義同三世。三
一念二。初所憑教。二如眼下明行相二。初
正釋相二。初對塵直釋。六處生貪者。眼識染
故。潜牽諸識各有貪情。故普賢觀云。以貪香
故分別諸識處處染著。一日等者。一根對塵
即起十二。六根晝夜數數對塵。何念不起十
二因縁。一一成因皆須感果。迴轉如輪纒
縛如網。二今更下更推因起。因縁之觀通
三世者。意推過去無明爲因。生於現果。現果
之上復起惑因。本欲即今無明不起。是故今
推過現二處起無明相。文二。初逆推過因。從
名色起者五果之初故。五陰已具故。識支未
具五陰故不言也。過去之因極於無明。今觀
無明意欲令觀成覺了智。而謂無明定是有
等。則能破智翻爲無明。藥乃成病。故云四句
取者皆是無明。無明爲縁豈不生行生識等
耶。如前説者。六入至老死。皆如前文直示
中明。二又觀下順推現果。於此受中等者。以
受支是五果之終故觀至此。若生計著還成
一念十二因縁。或有受等者。即是無明不了
之心。行識等支一念成就。二如此下歎難知。
逆順推檢雖在一念。其十二支宛然具足。所
以枝條遍滿諸有。其猶大樹尚無能識。況能
伐耶。言大樹者。婆沙云。過去二支爲根。現在
五支爲質。現在三支爲花。未來二支爲果。
布濩者。文選注云。布濩長多貎。從言從水並
通漢書云。布濩猶布露。謂於闕露處皆布也。
二今經下略示今經觀境二。初明經意。但擧
生法爲境者。以假名無明爲生空境。以行識
色心等。爲法空境。此因縁二境通四教觀。今
意在圓。二宜以下示境觀二。初示境二。初立
喩。二法合。著於假名者。不達三諦而妄起我
見。猶如舞燼成輪。故云不息。輪依火有。而假
名因實法而有也。迷故不達色心即空假中。
名迷陰入。言薪火者即燼也。二若知下示觀
二。初立喩。二輪火下法合。觀生觀法皆即空
假中。乃輪火雙無二空觀也。二生空下依義
釋文二。初出境相二。初生空境二。初分文。
二釋義四。以前生空三觀釋之。故疏無文。
二行識下法空境。例應有三者。行即空假中。
乃至老死即空假中。佛言巧略。比前可知故。
二衆苦下出觀相二。初據經文示觀二。初正
示二。初指文。二衆苦下釋義三。初明中觀。衆
苦行業。指上生法。當體妙故。不可思議。若生
若法皆非空有。如是體達名爲中觀。此觀不
見生死輪轉有際有息。即法界故無際。皆常
住故不息。二本無下明空觀。三不善下明假
觀。前不善思惟即過去二支。今不善思惟即
現在三支。經心行者。即上思惟也。斯乃擧
病必對於藥。假觀彰矣。二雖名下結勸名偏
義圓。名但云空而義。乃是即空假中。義既
必當。故明與經任運符契。生空法空名義皆
爾。故勸修者息乎疑情。仍須了知。全祕密藏
爲生爲法。是故生法無非三徳。故觀生法能
所皆三。境觀名別其體不殊。是故能所二即
非二。此乃今經二空觀也。二爲鈍人更説二。
初特示空觀二。別指假中。良以初心於假
名實法。起見愛増強障道事重。是故大師特
陳空觀不説假中。此同釋題觀解三道。三道
正觀擧名而已。但於假實三毒六作。委破四
性頻示二空。蓋爲始行我見彌隆。故示眞空
以爲要術。初文二。初示二。初推人法二。初推
人。若假名下對於實法推無四性。今之下四
性被推執情稍薄。但謂有名。還須四性檢今
叵得。所召之人既無生相。能召名字四性亦
忘。略示人空其觀如是。二觀法二初横推。
以現名色對過去業。推無四性。羅漢有業者。
無始所造諸有業因其數何限。無惑潤故不
受後身。故曰不生。各有等者。如合兩空豈成
一色。二既不下竪推。計法之執如屈歩蟲。
捨一取一。生被破故便計無生。還是性執。雙
亦雙非計皆依生。既悉無理復計於滅。亦成
四執。八句之上皆云不得。即是空觀。無滅無
生者。檢滅檢生倶不可得。方乃得名實法無
生。二無生故下明觀成二。初明二執忘。攬
陰成人實無生故。假名則壞。於假無我諸見
倶亡。實既無因安得不壞。二既不下擧二喩
示。不然火喩不執法。無煙喩實法不生。日中
喩燼空心秉法。是亦無輪喩不生我見。
二是略下結二中觀。下別指中假。言別記云
云者。具如止觀假中破法。行者應知。今明三
觀圓修二空。但爲鈍根見惑偏重。故別指空
對治此惑。此惑若忘二諦自顯。故中假別指
而已。二我斷下明果上二空用二。初分文。
二一切下釋義二。初明自行成二。初明智徳
滿。*二初明人法。二觀成二。初約人法銷文
二。初明人空觀成。二以智下明法空觀成。別
明十纒者。瞋覆睡眠戲掉無慚無愧慳嫉。忿
恚曰瞋。隱藏自罪曰覆。意識昏熟曰睡。五
情暗冥曰眠。嬉遊曰戲。三業躁動曰掉。屏
處起過不自羞曰無慚。露處爲非不羞他曰
無愧。財法不能惠施曰慳。他榮心熱惱曰嫉。
煩惱即思惑也。雖見思通名煩惱。今別以思
惑當之。&MT02061;繋也。二二乘下約大小釋斷二。
初論大小斷盡不盡二。初明二乘斷通餘別。
界内一切煩惱名數皆通界外。但以所障空
中分之。則知通別。淨名室中天女散華聲聞
著身菩薩不著。故被訶云。結習未盡華則著
身。斯乃斷通未能斷別也。二而言下明佛地
通別都忘二。初正示。雖云菩薩能斷別見。
而斷未盡究竟在佛。若至佛地不唯別盡。通
亦窮邊。何者。蓋由見思遍十方界六道衆生
差別種習之所成就。因地乃斷未盡邊涯。唯
佛究竟故云。若通若別究竟在佛。二引證。
性徳生法體本無上。通別二執染故成卑。妙
覺執盡二倶無上。故云無上假實。佛地所不
惑也。二經論下明佛地有斷不斷二。初明經
論異説二。初明有斷。智以悟極而惑上上。
惑以迷極而爲上上。今迷將盡唯餘微細。故
名下下。故起信論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
遠離微細念故心即常住。惑微細故難別難
除。故上上智方能斷盡下下之惑。無明力大
者。惑雖微細能障妙覺。故華嚴明。灌頂菩
薩所有功徳如一塊土。妙覺功徳如四天下
土。最後無明所障若斯。力豈不大。非佛智
發此惑不忘。一念相應慧者。究竟覺也。正習
倶盡者。該於通別也。二或言下明無斷有上
士者。等覺也。此位須修清淨淨禪斷微細念。
故名之爲斷。無上士者。是妙覺位。修證既忘
更何所斷。二斯乃下用悉檀和會。此斷不斷
各見教文。人師執之淨計莫止。今以四悉逗
機之意而和會之。諍無由起。國是境域即當
世界機所居處。隨處樂聞佛智有斷不斷。而
歡喜者。時即對治隨時當有斷不斷義。而破
惡者。人即爲人。隨人宜以斷不斷。而生善者。
悟即第一義。隨悟斷不斷。而入理者。爲此
四機説有二義。究論佛智不可言思。二證無
下。明正助二道滿。無上生法證由二空名無
上道。事助之行與正合修。故得稱爲微妙功
徳。二開甘下。明斷徳滿。*二初略釋甘露。
以命等四。如次對於常樂我淨。二然此下廣
釋諸句四。初對華嚴四位二。初正對。彼雖兼
別今取其圓。別三十位未得甘露故。二下地
下釋疑。恐後人疑故釋也。化他令同我之
所得。二又通下對般若四智。論雖多釋猶通
三教。今四皆從甘露而説。故的在圓。以一
心三智蕩一切相。名道慧開門。一心三智立
一切法。名道種慧示器。一心三智雙遮蕩立。
名一切智入城。一心三智雙照蕩立。名一切
種智處室。由此四智住大涅槃。令諸衆生得
此四智。名食味也。三對法華大事。彼佛知
見是今甘露。彼之開等對今四句。唯有悟入
與入處少殊。其義不別。四對涅槃四徳。前
以四徳釋甘露義。今用四徳對開等文。有此
異也。二吹大下明化他成二。初分文立意二。
初分文。二餘經下立意二。初明智定相成。
前現通者令重法樂聞。後現通者令依法修
證。故前云開後後云成前。二修因下明因果
同類。二空正道爲智徳類。二空助道爲斷徳
類。即縁了二因。非此二因安剋二果。二説法
下依義釋文二。初明轉法輪化他二。初明説
法*二。初總示。二吹螺下別釋二。初別明螺
等二。初約教位釋二。初釋四句四。初明吹螺。
故號者。大經云。吹貝知時是也。苦忍凡
性者。即内兄上忍位中。於苦諦下留一行
一縁。是凡性也。聖人正性謂初果也。説大乘
法者。唯以圓教爲大乘也。改凡聖偏性通教
六地是聖。別教十向圓教十信是内凡。以中
理未顯悉名偏性。通教七地者至此得知圓
者。皆是改號之位者。三人倶破無明。見中道
圓性也。二撃大下明撃鼓誡進者。軍陣之法
也。兵權曰。聞鼓則進。聞金則止。鼓則嚴肅軍
衆使前驅也。督率也。率導引也。位在修道者。
令初果進二果也。通教位在八地者。前釋改
號是七地破無明。今進入八地。是増道損生。
別教應言二地。圓教應言二住。方名進入修
道。今言十行初住者。恐誤也。或別有意。眞
修道者。即通八地。別二地圓二住故。云咸進。
地論以初地爲見道。二地至七地名修道。八
九十地爲無學道。彼雖別位例圓可知。三釋
然炬。通教下皆取當教化他位也。此言八地
不取受接。但約當教出假道觀雙流耳。別約
十向其意亦爾。以内修中觀外亦出假故。圓
在初住者。以百界作佛普門示現故。圓從勝
説。乃取分眞。止觀名眞出假位也。皆是下結
示三位。道謂外化。觀謂内行。此該三教不同
餘文唯就通説。四釋雨雨。扶疏盛茂也。時澤
時雨也。大恒者殑伽河也。二若得下例上四
經。二此一下以横竪結。竪擬諸經之位者。
即向四經名字雖殊。但是住行向地圓位耳。
故名爲竪。横論一切。諸位者。即攝四教凡聖
諸位。如向消文是也。云云者。部在方等故
此化他必兼四益。横攝諸位旨在其中。二此
中下通。釋大義。前三云大。後一云勝。勝亦大
也。故云皆言大也。通塗下若取通名。唯在
大法義並歸圓。對於四經其義彌順。二我今
下明神通二。初明摧怨二。初明煩惱爲怨。
二魔爲下明天魔是主。二明竪幢。高出衆行
者。即法幢三昧也。萬行功徳皆爲眷屬莫不
歸宗。此之三昧故爲衆行之望。兵望麾者。
手指曰麾。尚書云。左仗黄鉞右秉白 而麾
之。兵權曰。將軍乃秉 麾衆而誓之。又云。聞
鼓則進。聞金乃止。隨其指麾五陣乃理。三
徳下出三昧體。其體若非不縱不横。豈出衆
行。豈摧五住。豈壞天魔。無記神通體用如是。
二從度下明四弘誓化他二。初牒文示義。
雖復等者。既依四諦而運四弘。四諦既常誓
豈休息。因人求佛意在利生。今遂所求豈忘
與拔。四弘是下示誓有依。誓即無縁慈悲。
境乃無作四諦。無縁無作行相如何。衆生誓
度。生死即涅槃故。煩惱誓斷。煩惱即菩提
故。法門誓學。即惑成智故。佛道誓成。即生成
滅故。不爾。豈能廣度永度。二度諸下隨義釋
文四。初令度苦諦。經永斷三惡。即三惡道也。
須約十番論度論斷。二令斷集諦。須明五住
燒十界生。三令證滅諦。當分而論四種甘露。
跨節而辨唯一圓常。四令安道諦四。初約
檀明諦。不獨行檀具於四諦。五度皆然。五不
依諦則不動不出。何度之有。復須知今依無
作諦。二無量下略釋經文。三論云下檀攝
六度。大論十二解檀度云。若菩薩行檀度
能生六度。是時名檀度滿。云何布施生檀度。
有下中上。若以飮食麁物軟心布施名下。能
以衣服寶物布施名中檀。能以頭目血肉國
財妻子布施名上。云何施生尸度。菩薩思惟
衆生不知布施。後世貧窮故行惡。若行布施
後世有福無所乏短。則能持戒。云何生忍度。
菩薩施時受者惡罵。若大求索。若不時索。或
不應索而索。是時菩薩思惟。我今布施欲求
佛道。亦無有人使我布施。我自爲故云何生
瞋。如是思惟已而行忍辱。云何生進度。菩
薩布施時常行精進欲行二施。勤求財法以
求足之。云何生禪度。菩薩施時能除慳貪而
行一心。漸除五蓋。是名禪度。又心依布施
入於初禪乃至滅定。云何生智度。菩薩施時
知有果報而不疑惑。能破邪見無明。又分
別淨不淨施得報不同。是名生智。故云檀義
攝六也。餘之五度亦互相攝。非今文意。故
且論檀。六之首故攝生便故。四捨身下以
彼岸結。生死爲前際。涅槃爲後際。身命及
財此三屬事。以觀此三及能施心所施之境。
三輪當處即空假中。是故能等三徳涅槃。此
以常因而剋常果。不然豈得不壞常住。如是
行檀名波羅蜜。三徳甚深故檀竪高。三徳無
量故檀横廣。此機樂略。是以如來妙説一檀
遵修諸行。仍須了知。既談果後行檀利物。行
人豈不即聞而修耶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四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五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大章流通二。初釋四天王品題二。初因
縁釋二。初約處釋人二。初明處。二十八天皆
上升之趣。此當其首。天分三界。於下界中此
復在初。居半須彌者。處之所依。欲界六天。二
天依山。忉利居頂。四王在半。梵語須彌此云
妙高。出水八萬四千由旬。四寶所成。二東黄
下出人。持國者。護持國土故。乾闥婆此云尋
香行。天帝俗樂神也。富單那此云臭。餓鬼中
勝者。或云主熱病鬼也。増長者。令自他善根
増長故。鳩槃茶此云甕形。頗似冬瓜。是厭魅
鬼也。薜茘多此云祖父鬼。餓鬼中最劣者。
雜語者。能作種種語故。毘舍闍此云噉精氣
鬼噉人及五穀精氣故。亦云顛狂鬼也。毘沙
門此云多聞。福徳之名聞四方故。夜叉此云
健。飛空*健疾故。羅刹此云可畏。亦名
暴惡。二此四下明品來意。二觀行釋。三種觀
法此當託事。以其境智一一皆借事義而立
也。須知託事多兼法相。如王舍城而觀五陰。
耆闍崛山而表三徳。此之五三何殊四諦。然
此正是託感應事明境觀也。分二。初示觀相。
四諦四智乃至諦下各論見思。何教不説。今
釋教義既專約圓。故所明觀不關三教。四
天須表無作諦理。四王乃表無縁妙智。照事
即理名護諦境。了縛爲脱名護心數。爲他説
此名爲護世。通別見思同體爲障。名爲鬼神。
法花指此等者。不無少異。彼以鬼神但譬五
利。乃將蟲鳥而譬五鈍。今則利鈍倶類鬼
神。但取分同也。二若不下明利益。而且先明
不觀有損。侵害心王妙智不發也。毀損境界
諦理不彰也。心王至迸散。示迷三徳而爲三
障。雖論三障迷由煩惱。故云倶爲鬼神所惱。
能觀下正示觀之有益。無明即明爲能觀智。
此觀觀苦生死即涅槃也。此觀觀集煩惱即
菩提也。控御等者不動諸見而修道品。不斷
癡愛起諸明脱。如斯控御豈獨不被侵害。而
能顯理備徳。顯理故諦境國安。備徳故心數
民寧。以轉八萬塵勞成八萬定慧也。自行了
達既其若此。令他修證豈不然乎。託護世天
王之事。修觀獲益其相略爾。二釋十三品經
文二。初立意分章二。初立意。季亦末也。翳障
也。二凡爲下分章三。初開流通七章。方軌
者。方法軌範也。二天王下出天神五段。以地
味膏腴請處説處者。膏腴土田良沃也。史記
曰。東割膏腴之地。是也。腴下多味字。禳除
也。又天王下且從増勝備論。一一皆有五能。
三四天下示此品六番。二正釋經文七。初
段分五。初又分六。初述護國之能二。初分
文。二敍敬下釋義二。初四王白佛二。初經家
敍先標。北方天王者。西土以北方爲上也。偏
袒者。西方之禮。弟子詣師必須偏袒。表有執
役。二正白佛二。初分文立義。二法性下用義
釋文二。初歎經三。初歎體。佛所護理無量
甚深。横攝法周竪收法盡。理若不爾豈名經
王。問文詮此理故言經王。是則經文但是能
詮王惟在理。釋題那云文號經王教攝衆典。
指文指理二處不同。如何和會。答若前三教
文理不合。此則爲妨。今乃從圓法皆不二。
文外無理理外無文。釋題擧文。若其孤立豈
得稱王。今疏指理不攝文者。翻屬前教。信文
理合是經是王。其義祕妙不可情求。今經王
歎體與序品不別。二約體下歎經宗。約體修
行者。體是本覺起成始覺。方得名爲約體修
行。體具佛界因果二嚴。全體成修二嚴無作。
名非莊嚴而爲莊嚴。今以極果二嚴爲宗。世
天下經云。諸天包此三也。然應有四。恐文
脱誤。或可天王本是生天故疏不出。此四天
名義出大經。徳王品云。一者世間天。如諸國
王。二者生天。從四天王乃至非非想。三者淨
天。謂四果支佛。四者義天。謂十住菩薩。以
見一切法是空義故。大論明三種天。一假名
天。即世天也。二生天。三清淨天。則兼三乘
也。三又下下歎經用。上至菩薩者。經無菩
薩之言。既云能滅一切衆生苦惱。則通指九
界方名一切。經文有四。初天趣。能與衆生
快樂者。天趣衆生也。次是經下三惡趣。諸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