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光明經文句記 (No. 1786_ 知禮述 ) in Vol. 39

[First] [Prev]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三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從此下釋文二。初對判分文二。初對判。
明經力用通指三品也。今品下乃以此品對
讃歎品論於傍正耳。二此品下分文。二夢者
下依文釋義二。初明夢中見聞二。初夢見金
鼓三。初正見金鼓。二初釋夢。疏中前釋信
相菩薩在其似位。或是隣極之似。或是隣
極之似。於此位中夢見金鼓。豈是博地昏
惑之夢。故以二義釋於夢字。初謂三昧名爲
如夢。由達性具修徳無功因辦果事。如夢勤
加。是故名爲如夢三昧。次又入下乃以凡人
有夢有覺。喩法性觀有入有出。此以説默而
爲出入。二釋皆示夢是觀智。初釋稍親。問
夢是顛倒迷眞之法。觀是覺智悟理之法。經
文云夢。疏中那以觀智釋之。迷解天殊。如何
融會耶。答佛地迷盡凡夫未解皆不論觀。於
迷能解得言觀智。故起信論云。依業識故故
説見佛。若離業識則無所見。今明似解照法
性故。名爲入觀。依業識故名之爲夢。智解
未極安得非夢。照法性夢豈非觀智。不得此
意此文莫銷。二法性即下釋鼓二。初正釋二。
初直表三徳。能觀之智既以夢示夢必見相。
故以金鼓表於所觀。即法性也。蓋由鼓體具
圓空鳴可表三徳。其状姝大復彰三徳無量
甚深。二姝大下三皆深廣。以此三徳一一皆
是法性全體。趣擧一徳皆能具二。得名三身三
智三脱。若不爾者。那得三種皆無量甚深耶。
二此下結示。即鼓之三徳對光秖是所照法
身。即此法身攝報攝應爲上三徳。故云觀一
而見三佛也。二從其下見鼓光。全所照理起
能照智。故法性徳皆成智徳。鼓圓空鳴光豈
不爾。鼓三姝大光亦合然。須知法性體是本
覺智是始覺。秖是一覺由不覺故分本始殊。
既成大果已離不覺。故始冥本稱法報合。
豈始覺得異於本耶。所引新本同體同意同
事者。既法報合故與諸佛無二無別。此即
下此見鼓光正表報智。此智冥法法具三故
故報亦三。亦是此報上能冥法下能垂應。故
云具三。三復於下見光中佛*二。初約文
表義。言光從等者。對上二身。此總表應故
云同事。應不孤立必具三身。琉璃下法。佛
坐下報。大衆下應。二此即下結義歸圓二。
初別結此三。以全法報爲應身故。是故經
文具表三佛。二覩此下通結上義。言三佛
者。即鼓表法佛。光表報佛。明表應佛。既
其三佛皆具三義。乃顯法法具三。略則十
種三法。廣則一切皆三。此諸三法順譬釋。則
世金光明所譬三法也。若就附文當體釋。皆
是法金光明。以一一具三可貴可重義。寂
而常照義。能多利益義故其義既爾。是故此
經名金光明也。此所表義乃由大師得旋總
持。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故釋題消文圓
融若此。見聞之者當去情著而思修之。二從
見有下夢見撃鼓二。初分文。二見有下釋義
三。初見撃鼓。二出大音聲。三其聲下聲所詮
辨。*二初鼓是下明似智會法起用。上鼓表
三光三佛三秖是一。三今對信相機智所觀
合三爲一。但名法身婆羅門表眞似淨行。既
是隣眞故經稱似。圓似能伏同體惑染故名
淨智。以此淨智會本常理。乃以甘露相似
相應。能以妙音遍三千界。滅苦生樂。故使經
文復以撃鼓表似位三身。若不爾者。則信相
本性與佛天殊。佛之應用非信相感也。行者
應了釋迦信相同興此夢。故有懺法利益衆
生耳。二鼓是下明枹鼓合成三身。二從時下
覺已説見聞二。初分文。二時信相下隨釋四。
初往佛所。*二初釋夢且二。初約教釋。疏存
二釋。初約入觀出觀。此乃就法横釋。次約伏
惑斷惑。此乃就位竪釋。入觀本期登地斷惑。
故知二釋其意相須也。言三十心者。借別顯
圓也。二觀解。言觀行位者。既對分眞即五
品十信倶名觀行。以未證眞似受觀名。内外
凡位無明眠法全未破故。故觀三身如夢所
見。眞位分破於理明了。故觀三身猶如已旦。
出王舍等者。變易五陰因位未離如居王舍。
今出此舍表至於果。既論觀法有入分眞及
極果分。故預表之。二往耆下釋出往。王城靈
鷲雖倶是地。山爲佛居故表果地。信相在城
合表因地。今以出往表因趣果。二爾時下與
縁倶。三伸敬。信首爲貴者。佛法大海以信得
入。信是因人。以上求故如首爲貴。慈悲爲賤
者。拔苦與樂乃果人下化。故如足爲賤。以貴
敬賤者。以信扣慈也。經禮畢右繞表戀慕。
四從以下述夢二。初分文。皆言行者。古以
散説一十七字爲行。偈頌二等。四五言則四
句爲行。七言偈則二句爲行。所以古師分經悉
以行數爲準。邇世變亂製度増減字數。致損
元規。豈但使古疏分經參差。亦令目録紙數
無準。寄語有識當依古製。二以其下釋義二。
初總明夢二。初明見金鼓三。初見鼓形状。二
其光下見鼓光明。三又因下見光中佛。此三
共是長行所表三身之意。鼓雖具三是所證
故合爲法身。光具鼓三全理是智。故合爲報
身。諸佛境智及以攝機。亦具三身對上名應。
此合九三。乃如夢三昧所觀之境。三昧是觀。
二見婆下明見撃鼓。上文所表合九之三雖
是佛法。既與心法及衆生法無差別故。爲信
相心性之境。今於夢中見已似智會性法身。
起應機用説懺悔偈。斯乃信相同於如來起
經力用。二從是下別明夢二。初分文。二釋義
二。初明金鼓有滅惡生善之力二。初別分經
六。初滅世間因果苦。前二行滅果。諸有者。
三有也。後一行滅因。諸惱三惑也。二斷衆下
生出世間因果樂。前二行出世間果。斷衆怖
者。離五怖。謂惡道怖惡名怖死怖不活怖大
衆威徳怖。得無所畏者有四。一一切智無所
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説障道無所畏。四説盡
苦道無所畏。離二死此岸到三智彼岸。後一
行出世間因。定謂楞嚴此定具慧。即觀不思
議境等正道行也。助道即事度等對治行也。
三是鼓下能令衆生自他倶備。前一行半自
行備。後二行半化他備。害煩惱是破因。除苦
是破果。下二句釋上。貪瞋癡釋上煩惱等之
一字。等取諸苦悉令寂滅。是正釋上能害消
除義也。四若有下能滅報障兼得宿命。以戒
緩故處於地獄。以乘急故聞金鼓聲。不獨出
獄兼知宿命。千萬億生善知此事。故正念諸
佛復聞諸佛圓妙法音。五是金下能令衆生
得諸法門。先少得者。且約一種遠惡修善之
法也。後多得者。隨思隨願皆悉令成就也。六
若有下能破衆生八難流轉。即經云諸難也。
八難者。三塗爲三。人中有四。一盲聾瘖唖。二
世智辯聰。三佛前佛後。四北州。天上一謂無
想。或長壽天。二釋此下總示義。經示六文。該
益雖遍語猶總略。備解或難。是故大師令講
解者就此六文一一委明。從苦得樂漏得無漏。
捨小入大自權至實。從因至果。節節皆論破
惡生善。具辯應如二十五有。皆得果報因花。
小草中草上草小樹大樹一實事方便實報十
番利益。方盡金鼓所出妙音被物之相。具如
妙玄及請觀音疏也。二從一下明教詔懺悔之
法二。初分文二。初正分經文。二敍意生起。
邪倒障理者。於苦果身起八顛倒障四徳。此
言報障也。下二可知。聖人下據上釋迦自作
敍云。我今當説懺悔等法。今云聖人即本師
也。令達三障即三徳也。示其懺悔總示也。
下三句別。示也。示道理報障即法身也。示因
果煩惱即般若三觀爲因三智爲果也。示善
行結業即解脱也。須願指歸者。以願導之令
至究竟也。二自懺下釋義五。初教自説罪過
懺悔二。初分文。二夫法下釋義三。初明法身
是依憑。對修合故但名法身。而性常離故具
三徳。此三尊重復名三寶。法名不覺。佛名爲
覺。此寂照性本具諸法。故遍一切修徳之處。
以此和義名之爲僧。凡小雖迷而全體即是。
是故圓教初中後心一切菩薩無不以此爲歸
爲本。此本若立則三智三行三身三脱一切道
法任運而生。經言。我爲等者。衆生性徳全是
果佛眞如我也。二内本下請佛覆護。經兩足
之尊者。大經明十號中兩釋。一約人天善趣
兩足爲貴於佛天人中尊。二約福慧倶備名
爲兩足。斯須猶頃刻也。扶疏盛也。豐鬱茂也。
説文云。扶疏枝葉四布也。二正明懺悔二。
初分文。二釋義二。初總明懺悔二。別懺下
別明懺悔二。初分文。二釋義三。初懺煩惱障
*二。初釋文三。初釋。不識諸佛十力者。一是
處非處力。二業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
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
漏盡力。此十通名力者。即諸佛所得如實智
用。通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壞無能勝故名
力也。大菩薩亦分得比力。但比佛小劣故沒
不受名故。直名佛爲十力也。此之十力法佛
本具。報佛證之應佛用之。衆生色心依正因
果擧體即是三佛十力。但以迷故全智爲惑名
煩惱障。而獨頭無明爲煩惱種。蓋由觸處不
了法身故。喩牛羊鳥雀之眼不識天子及以
檠像。以不了故三細六麁熾然而起。言檠
像者。累土木爲佛像也。人知畏敬鳥雀不然。
或引周禮正弓之檠者。非此中意。二釋及
父母恩淨名云。善權方便父智度菩薩母。一
切諸導師無不由之生。以其不了獨頭相應
全是二智。是故法身隱滅不生。三釋不解善
法。助道衆善能辦應身既其不解。是故不修。
二三佛下結示。擧不識解顯今識解是妙懺
也。二自恃下懺報障三。初約事釋以姓。傲
他者。以貴傲賤也。西土刹利婆羅門姓貴。毘
舍首陀姓賤。餘二可解。此二善報。若縱恣者。
爲修道障。若不縱者。堪能助道。二今更約法
釋二。初約三學。乃以事三表於三學。由慧得
道故如姓貴。定能資慧故如財寶。戒能
犯故如盛年。染此下示爲障相。大論云。自法
愛染故毀訾他人法。雖持禁戒人不脱地獄
苦。非求法者。法過涅槃尚了如幻。豈染自法。
以慢他人。不見己他方名求法也。二法華下
約三教。三中且取盛年一種該於三教。窮子
除糞至知庫藏。歴漸三昧。二邊心強皆名
少壯。佛居道後究竟無爲方名衰邁。凡人下
欲明法壯更擧事壯。藏教二乘通教三乘。析
體雖殊皆以空強者陵有弱。別雖三觀共縁
無量。故恃法眼陵於慧眼。此等皆名盛年放
逸。種姓財寶歴教亦然。三著此下結須懺。
三學三教名報障者。此心成就由宿熏感望。
後在因望前爲果。故得名爲於報起障。障故
須懺。三從心下懺業障三。初節經示義。二初
一下隨文略釋十二段。如疏列。亦是教他
者。指口作惡業也。即自造四過。復教他人行
一切惡。既隨癡心豈能反照。經心生忿恚
者。求五欲則忿他不與。有五欲則忿他見侵。
忿怒也。經云。親近非聖謂外道也。外道
自以爲聖。故佛弟子指爲非聖。慳吝財也。
疾妒賢也。私詐曰姦曲媚曰諂由貧窮故。而
行詐媚。言無佛世敬田者。以辟支佛出無佛
世故。菩薩歴劫形服不拘故。無佛世隨機化
物。恩田者。田有三種。三寶曰敬田。父母曰
恩田。貧窮曰悲田。通名田者。皆堪種福故。
經憍慢者。倶舍云。慢對他心擧。憍由染自
法。三造業下示解釋法。約今禀教且人爲始。
若所懺多屬四趣。通惑所造名有漏業。別惑
所造名無漏業。大悲不思議等種種之業。故
等覺來皆須懺也。二從我下明供養諸佛。
二初立意分文。二依文釋義二。初明財供養。
經我今等者。此乃即法以明財供。何者。以
一大千界中自有千百億佛。況無量無邊大
千諸佛。財若有限何能遍供。良由了達所奉
之供體是法界。出世無盡一一周遍故一切
刹一切佛前。皆有六塵妙供養事。不獨廣遍
亦乃常存。盡未來時施作佛事。爲彰次段修
行法門。故此別名財供養矣。須知二供其體
相即。爲門不同故分爲二。二法供養二。初
分文立意。化他用慈是無縁慈不離三智。自
行順智既是佛智豈離三慈。爲令易解相對
説耳。法供養第一者。能令佛壽常住不斷
妙化無窮故也。又有法則二供倶成。無法
則財供亦廢。是故法供得稱爲最。二依文釋
義二。初明化他法供養二。初化他令修行二。
初分文。二釋義四。初我當下明化始以大悲
拔苦。二我當安下勸眞因十地之行。三已得
下勸眞果菩提大覺。四爲一下勸精進督使
成行。二夫衆下初教義。二觀行。一念心者。
趣擧一念也。以妙三觀調妄即眞名眞明發。
或至初住。或至六根。或成五品。皆得名爲成
眞果也。故止觀義例道樹之喩。觀陰等境成
不思議。名爲生芽。初品已上皆名生果。彼修
止觀生芽生果。與今觀心眞明眞果法喩相
當。調一切等者。乃一心觀成歴彼彼心。無
不成觀。與彼義例淨心遍歴任運泯合。其意
亦同。二次四下化他令懺悔二。初立意分文。
二依文釋義三。初欲説懺。二千釋下正爲説。
渉時既多造罪復重。若了逆罪即金光明。
全所具理爲能觀觀。由此顯出法性金等。名
拔王難。障轉成徳何罪能縛。故五無間皆解
脱相。此乃名爲正爲説懺。三我今下説懺已。
二從我下明自行法供養二。初分文立意。前
自下問。譬如下答。以譬帶法兼而答之。金師
譬金鼓釋迦化主也。初習譬始發僧那時。皓
首譬今果後示現。從始至今何嘗暫廢説行
説懺。互燒譬即懺説行。互打譬即行説懺。智
斷亦然。器成譬一番之機。自因得果。故未得
果。須數燒打何嫌重説。今是下辨異。雖數
燒打各有其門。二我當下依文釋義二。初自
修行三。初標章。二珍寶下修因。脚足者。疏存
二解。初以十地爲果脚足。二以十度爲十地
脚足。言十度者。六外更加方便願力智也。
於餘下釋出十度爲地足意。華嚴十地品廣
明其相。三果中下明成果。指經初句爲總。餘
三行三句爲別。功徳是福嚴。光明是智嚴。
不離色光而論智光。以其色心不二究竟也。
三行之中疏不釋者。今略列之。冀免檢尋法
藏。須論八萬四千皆祕密。故名爲甚深功徳。
乃是六度萬行所成就者。略言萬徳廣則無
量。一切種智即中道智。中必雙照今三圓極。
禪謂達禪。達根本等皆法界故。定謂楞嚴。本
性健相二是大乘事理二定。於一切法皆明
靜故泛擧百千。根謂五根。力謂五力。即信
進念定慧。此五能生一切善法。名之爲根。
力排五障。乃以疑怠邪亂癡遮此五故。名之
爲力。與上五根名同用別。覺謂七覺分。一擇
法覺分。二精進。三喜。四除。五捨。六定。七念。
此七能令定慧均平。通名覺分者。有到極果
覺知之分也。道謂八正道。一正見。二正思惟。
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
八正定。八離偏邪通至涅槃。故名正道。根等
道品修雖在因。證皆果徳。陀羅尼者。翻爲遮
持。遮一切惡持一切善。數或五百八萬四千
表破煩惱。且言其實數一切法能遮能持。十
力如向記中已列。此乃自行始終之相。二從
諸下自修懺二。初分文。二釋義二。初請佛。二
後十下明懺二。初分文二。百劫下釋義五。初
懺報障二。初出報障相。百劫受身身作衆惡。
惡爲因縁。即生憂苦。能生所生皆是報障。良
由報得惡五陰故。故疏與經對於五陰。既知
皆陰非報是何。須了五陰造作衆惡。方名報
障。若作衆善豈名障耶。二十方下請惡除滅。
願佛受懺即是除滅。若不助正資導成懺。佛
雖有力何能除障。意可見故疏更不釋。二懺
煩惱障二。初分文二。二釋義二。初出相。經業
垢者業名動作。煩惱心動成於垢染。亦可煩
惱從宿業生。故名業垢。二唯願下乞清淨。經
大悲水者。同體之悲方稱爲大。此悲爲水洗
無不淨。悲雖同體非縁不興。三懺爲縁不洗
而洗也。三懺業障二。初分文。二隨釋三。初竪
論三世造業。*二初對報示。現前色心名正
受者。未成報者。有繋屬能。若修善禪諸無漏
道。則來責報現諸業相。或密爲障。不依大
乘三種懺法此障不滅。二設問釋二。初設未
有問。二明遮起答三。初引經論證。數家是
婆沙論家是成實。遮未來者。斷相續心。若
不遮斷
未來必起。故新經淨除業障品懺
罪文中。依三世菩薩皆云。已作之罪願得除
滅。未來之惡更不敢作。並遮未來也。二今更
下引現事例。在家例造罪時。捨家例修懺時。
若不遮斷必須更改未有之事。至於正有。三
未來下據義結答。索然猶解散也。二横明現
起十惡。三遠離下求懺過去業。若十惡十
善止就三塗人天解釋。豈安十住逮十力耶。
得前五戒持犯之意。則今義可解。十住十
力別圓二教皆可明之。持犯之意今義易明。
故須因位至於後果。節節論於十惡十善。四
明迴向。此懺愛著因果之罪。他以此國及餘
世界是五乘人修善法處。約處明人故云隨
喜。今明我在此土他界所修之善。今悉攝取
迴向衆生證無上道。聲喩諸善。角喩迴向。
近遠可知。方便力大者。若善迴向成大方便。
功等太虚。然若不了善即法界。不名迴向也。
五釋八下懺善惡二難二。初揀示分文。次一
行半疏釋正取善遮道義。二初四下釋二。隨
文釋義二。初指惡爲難。六初釋諸有險難。
二十五有者。四趣并四洲六欲大梵天四禪
無想報那含四空處。未絶漏業故同名有。釋
報障義具於前疏。二釋生死險難。業爲險
難至非非想定。報爲險難。至有頂天。鬱頭藍
弗是其例也。下之業報險難可知。三釋婬欲
難。四釋輕躁難二。初正示輕躁相。謂初心在
縁名覺。細心分別名觀。亦尋伺心也。此之
陰心故屬報法。二如羅下引聖凡例二。初聖。
出觀者。出定也。就無學釋無惑業故。驗是報
法也。二更擧下凡。迴轉易轍者。如學經未成
復欲學律。學律未成復欲學論。此輕躁人終
不成功業也。不成業障者。障應作者。字之誤
也。五釋近惡友難。如移廏者。廏音救馬舍
也。馬之所聚也。付法藏傳云。親近賢善聽聞
正法。如昔華氏國有一白象。氣力勇健若有
罪人令象&T050460;殺。後時象廏爲火所燒。移近精
舍。有一比丘誦法句。偈曰。爲善生天爲惡入
淵。白象聞之心便柔和。後付罪人不害嗅舐
而已。王召智臣共謀此事。一臣白王。此象繋
近精舍。必聞妙法。是故爾耳。今可繋近屠坊。
彼覩殺害惡心當盛。王令繋象屠所象見殺
戮。惡心猛盛殘害彌甚。隣於哭貨者。謂墓
學哭隣市學貨。葵氏貨清經曰。貨化也。變
化易之也。故字有化。又財也。史記曰。孟軻
考母偏孤居近墓。軻乃常戲於墓。母曰。此非
所居去居市傍。軻復戲爲商賈。母又曰。不
可居。又居學館之傍。乃爲揖讓進退有禮。
母曰。此眞可以居。軻後遂爲大儒。著書七
篇。六釋三毒難。疏分科云。善惡八難。善論四
難。經疏可了。今之惡難經似列七。約何云四。
蓋就三障義有兼獨。一兼三獨。乃成四難。何
者。六趣險難三有險難及輕躁難。此雖三
難獨在報障。婬欲愚癡及三毒難獨屬煩惱。
近惡友難獨屬業障。若生死險難疏有兩解。
體兼業報。故三障惡義當四難。然須了知惡
是性惡。是故此惡即無生觀。如此懺之頓消
諸難。二遇無下指善爲難。*二初明善惡倶
能爲難二。初雙明二義。二遇無下依善釋文
四。初釋遇無難難。二乘出宅到無畏處。無難
相顯故擧爲例。暫樂人天自謂無難。皆當此
難。二釋修功徳難。如一等者大論第八云。迦
葉佛時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一人持戒誦
經坐禪。一人廣求檀越修諸福業。至釋迦佛
出世。一人生長者家。一人作大白象。力能破
賊。長者子出家學道得六通羅漢。而以薄福
乞食難得。他日持鉢入城乞食。遍不能得。
到白象廏見王供養象種種豐足。語此象言。
我之與汝倶有罪過。象即感結三日不食。守
象人怖求覓道人。見而問曰。汝作何術令王
白象病而不食。答此象是我先身時弟。共於
迦葉佛時出家學道。我但持戒誦經坐禪不
行布施。弟但廣求檀越作諸布施。故飮食備
具種種豐足。我但行道不修布施。故今雖得
道乞食不得。妙莊嚴王者。法華疏云。昔佛末
法有四比丘。於法華經極生殷重。如甘露未
霑。於是結契入山修道。居山日久衣糧殫罄。
一人云。君三人但以命奉道莫慮朝中。我捨
身力誓給所須。三人功圓事辦。一人數渉人
間偶逢王出。愛彼光榮。功徳熏修報生人天
常得爲王。三人議云。我免籠樊功由於王。王
耽果報増長有爲。方沈火坑宜早開化。一人
云。此王著欲而復邪見。若非愛鉤無由可拔。
一人爲端正婦。二作聰明兒。兒婦之言必當
從順。如宜設化果獲改邪。婦即妙音菩薩也。
二子即藥王藥上也。王即花徳也。三釋値好
時難。如劫初閻浮人壽八萬歳。北洲壽定一
千歳。倶以壽長受樂不樂修道。鬱單越此云
殊勝。勝餘三洲故。四釋値佛亦難。興起行經
云。多舌童女舞杅起腹。至我前曰。沙門何
不自説家事。乃説他事。汝今自樂不知我苦
耶。汝先共我通使我有娠。今當臨月。事須酥
油養於小兒。盡常給我。天帝化作一鼠。入
其衣裏嚙杅忽然落地。是時地裂旃遮現身
墮阿鼻獄。涅槃迦葉品。善星是佛菩薩時子。
出家之後受持解説十二部經。壞欲界結獲
得四禪。而親近惡友退失四禪。生惡邪見。
言無佛無法無有涅槃。遙見佛來生惡邪心。
入阿鼻獄。調達是佛堂弟而自造三逆。謂出
佛身血破轉法輪僧殺阿羅漢。教阿闍世殺
父成就害母加行。復以惡心十爪甲下藏於
毒藥。欲嗚佛足刺足害佛。將往耆山。出城地
裂生入泥犁。此等値佛而成大難。然上三句
體是漏善。障修無漏故名爲難。此句造逆似
不類上。以値三寶最名爲善。逆故成難。亦可
例上於善障道。二若讀下明平去二聲讀文
二。初明讀字通平。二又依下據經屬去。三從
諸下明稱歎二。初立意分文。二種供養可對
身意。既不興言是故未洩。三業不足是故未
備。今加口業顯而復具。故成次第。前雖自他
修行修懺。而能資益佛之壽命。名供養門。
今雖稱歎佛之三身。而能成就行人觀法。名
念佛門。法雖互具從増勝故。立二法門。二標
諸下隨文釋義三。初標歎。報應二修全理之
事也。法身一性全事之理也。十方三世佛佛
三身。如此標章何所不攝。我依止者。既云法
性一體三佛。驗知他佛爲心性佛。此依本覺
起於始覺。亦是三諦發於三智。非此依止不
成妙懺。故圓初心名修佛行。四眼入佛眼等。
大論文也。十智與如實智總十一智。十智與
二乘共。如實獨在佛。十智者。一法智。二比
智。三他智。四世智。五苦智。六集智。七滅智。
八道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如物投等者。石蜜
至甘。海水至鹹。物投水會皆失本味。體法即
性無不妙也。此之佛海寧不歸敬。二就正下
正歎二。初分文。二略歎下隨釋二。初寄言歡
二。初略歎略況二。初釋略歎二。初金色相
貎二。初以他金比色。閻浮金者。此是西域
河名。近閻浮樹。其金出彼河中。此河因樹立
稱。金由河得名。二又佛下以照物顯光。二
然金下讃金色所以二。初明是衆相所依。二
金有下明爲四徳之譬。二猶如下釋略況。二
廣歎廣況二。初廣歎二。初分文。二從其下隨
釋。言讃應色意彰法報。色相是表智證是裏。
雖分表裏豈是異體。故新本中所明四徳別
屬三身。謂法具常我。應身具淨。化身具樂。
分圓爲別融別爲圓。故圓三身身身四徳。其
得意者。了今應四即法報四。當以此意尋乎
經疏。文四。初歎我徳。二從善下歎淨徳。三從
功下歎常徳。經巍巍者。高大貎也。玻璃此
云水王也。四從三下歎樂徳。潦音老行水也。
稽首者。説文云。下首也首頭也。孔安國云。稽
首謂首至地。二從如下廣況二。初分丈。二
佛功下隨釋二。初廣況。此之四句喩前四佛
擧。大師釋之。或喩應身有量無量。或喩法
報四諦四徳。玄文序中顯金光明佛不能喩。
良以三身三一自在。是故四喩或別在一。
或總顯三。此文正同前對四徳。海無増減故
常。地體是淨。山形高出如我。虚空無礙故
樂。二合喩。二從一下絶言歎二。初分文。二一
切下隨釋二。初正絶言。二更牒下牒喩帖
合。問疏釋寄言及以絶言皆離思説。同耶異
耶。答四徳祕密本離心縁。今之稱歎爲令衆
生入祕藏故。故寄言絶言皆彰離念。寄言用
四喩於四徳。喩既莫數顯徳忘縁。絶言中四
不可爲喩。亦顯四徳忘於縁慮。大師深達經
文妙旨。故解二文皆絶思説也。三從相下總
結。四從我下明發願二。初立意分文。如牛無
御者。謂牧竪也。夫立願者。若多若少皆須不
失四弘之意。而此四弘須依四諦。願不依諦
名爲狂願。今就圓論。依無作諦雖世出世二
種因果。皆了即性。無苦可度。無集可斷。無道
可修。無滅可證。如是則能遍度盡斷圓修妙
證。比前三教願未免狂。銷今諸願。若失此
意非圓行人。二隨文釋義二。初正明發願
二。初自發願二。初願果滿四。初我以下願意
輪滿。大覺圓明故屬意業。二講宣下願口輪
滿。三摧伏下願身輪滿。陰死天子多約於身。
煩惱屬意。今從多分。四住壽下願慈悲滿。
非無縁慈住壽不爾。二願因圓二。初分文。二
釋義四。初我當下願有爲功徳滿。六度成就
此約眞因破於六蔽。從斷正論。是智徳故故
名有爲。二斷諸下願無爲功徳滿。此約眞位
垂形九道調伏衆生。任運不與惑苦相應。是
斷徳故故名無爲。故海東法師云。始覺斷障
是實斷斷。本覺斷障是不斷斷。正與今家智
覺二徳。其義齊也。三我下願宿命念佛滿。憶
宿命教。見過去佛。亦憶諸佛所説正法。四我
因下願値佛滿。因過去善見未來佛。遠惡修
善成智斷因。二爲他發願二。初分文。二一切
下釋義二。初願作藥王拔苦。二願作珠王與
樂。此能拔能與是無縁慈悲。所拔所與須論
十番。所謂果報修因聲聞支佛四教菩薩方
便實報。今藥樹王拔此十種行人之苦。珠
王合與十種人樂。當以此意銷與拔文。初自
分四。初總拔衆苦。二若有下拔根缺苦。三
十方下拔病苦。四若犯下拔王難苦。次與
樂二。初分文。二上文下隨釋三。初與世間樂
果。經鼓吹古今注云。短簫也。經優鉢羅此云
黛色。即青蓮華也。常於三時者。晝三時也。二
從願下與出世樂因二。初分文。二人縁下隨
釋二。初令修行外縁具二。初値三寶。二離八
難。二令修行内因具二。初分文。二人因下
隨釋二。初生尊貴。二饒財寶。五礙者。一不作
梵王。二不作帝釋。三不作輪王。四不作魔王。
五不得作佛。三從若下結成二。初分文。二
釋經二。初結自。二結他。二從若此下約願隨
喜二。初分文。二釋經二。初隨喜他。二隨喜
自。五從若有下結成二。初分文。二釋經三。初
結成斷惡。二諸善下結成生善。三非於下結
値佛多。三釋讃歎品二。初釋題。二初約
義通釋二。初示四悉意二。初列。二釋四。初世
界。思疑佛壽者。即前經云。作是思惟心生疑
惑也。一心信解者。開悟也。即經云。信相聞
是四佛宣説壽命深心信解也。斯人者。
信也。本事者。今之所爲皆由昔願。令衆歡喜
故屬世界。二從下爲人。三從滅下對治。罪之
尤者。尤甚也。以徳勝恩重毀之罪甚。口毀曰
呰。亦訶也。四從所下第一義。言諸佛極
尊甚深無量者。圓初住去分以法性爲身體
相。妙覺盡以深廣法性爲身體相。故起信論
云。諸佛如來皆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
離於施作。今稱讃此令人入理。二若欲下釋
讃歎名二。初分字釋義。亦更互分別者。以
述徳爲讃。褒喩爲歎。但使敍述褓稱義成。
對字無在。二引論證成。彼之稱揚可證褒喩
也。二此品下結示別顯二。初約三業別顯。
雖具三業口業爲正。故是別顯。二結此下約
四悉別顯。四義指向能讃人等也。此品下別
顯也。於四悉中正在生善。對前懺品正滅惡
故。二釋文二。初分文。二隨釋二。初長行
*二。初釋對告人二。初約對治釋。瑞應云。
佛告魔王。我積功累徳今得作佛。魔云。積
功累徳誰爲證。佛時以手指地云。是知我。是
者謂指地神。干時地神涌現爲證。二又對
下約爲人釋。半空已上皆是男天。半空已下
皆是女天。是鬼神報稱爲天者。有天然力用
故褒之以天。召諸鬼神皆以天名不唯此也。
實智乃是善法之本。今讃覺者生人實智。宜
告善女。又別名堅牢宜證往事。稱理不
云云之意也。二釋金龍尊。金光明法門所依
法也。金龍尊能契行也。若法若行皆性一修
二。故金爲理能讃爲龍。能益故尊。斯以證
理起用二修對於一性。當體名爲金龍尊也。
二偈頌二。初分文。二隨釋三。初讃三世佛五。
初總讃三。初約事理明總三世。十方心意
識境名之爲事。何有一事不從理現。經云。寂
滅是涅槃義。既稱微妙是大滅度。則彰三徳
非縱非横名祕密藏。密藏圓遍無別世方。世
方宛然無非三徳。不以二相見諸佛土。斯之
謂歟。以此總讃爲妙何極。二總理下約三法
明總。法身者。明性一也。報應者。明修二也。
全修在性合三爲法。名總法身。全性成修合
三爲報。合三爲應。是故名爲總報應也。一切
三法莫不然耳。又法身總三土。以實報等皆
寂光故。報身總二土。方便同居覩尊特故。應
身總同居淨穢兩處。凡夫二乘見生身故。分
別則三身三土勝劣不濫。融即則三身三土
局偏相收。以此讃佛佛徳無遺矣。三如是下
約四徳明總。經云。諸佛清淨。剋果明徳也。
果中衆徳更無不會。擧一淨徳必常樂我。四
徳圓妙。擧一全牧。是故此四乃是三身之徳。
三身融故四徳遍嚴。是故三身無非四徳。總
此爲讃極佛體用也。今此點示故注云云。二
從色下別讃二。初分文立義二。初分文。大相
謂三十二相。小相謂八十種好。皆稱海者。若
大若小悉無有邊故。皆是法界全體顯現。故
一一相無非法海。據其總讃諸佛清淨微妙
寂滅。以總顯別。一一相好皆祕密藏。大師見
彼得意處故。故釋相好皆立海名。二所以下
立義二。初明能讃智巧。二夫下明所讃徳深
二。初歴教分別。二據圓融即。此之二意學者
應知。括經論之幽文。立教觀之深趣彰化迹
之不濫。顯圓機之頓照。何者。以分別故從勝
別示。以融即故觸境遍收。得後後者必得前
前。得前前者不得後後。不知後故當分義成。
能知前故跨節義顯。若能了知眞中感應二
識見佛。則今二意收揀無遺矣。二識者。起信
論云。佛用有二種。一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
心所見者説名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
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
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
者。名爲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
無量好。所住依果亦復無量。種種莊嚴隨所
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
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皆因諸波羅蜜無漏
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是受樂相説名
報身
斯乃如來以法界用。隨順衆生事業
二識。現報應身。應身是今生身。報身是今尊
特及法性身。依事識者。但見應身不能覩報。
以其麁淺不窮深故。依業識者。既覩報身亦
能見應。以知眞如起二用故。行者應知。眞如
之用現佛身相大有三品。一如華嚴談相好
數有十蓮華藏世界微塵。二如觀無量壽佛
經。明八萬四千相好光明。三如此經及法華
般舟等。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此三品相既
是眞如全體之用。若多若少皆無邊際。故悉
稱海無非尊特。然有通局。以藏塵八萬局業
識見。其三十二通事識見名生名應。若業識
見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名爲尊特。
屬於報身。此如今經別所歎相在三十二。以
金龍尊就佛四徳微妙寂滅。而爲總讃。以總
顯別故三十二無非祕藏。故一一相離於分
齊。如空無邊常住不毀。疏據此釋三身融即
正讃尊特。若其不知龍尊總讃是依業識見
應即報。豈三十二圓光一尋名尊特耶。言眞
中感應者。良以如來現應化身示住遍眞。
説於生滅及無生法。被藏通機。現尊特身住
於中道。宣説無量及無作法被別圓機。故文
句云。丈六身佛住眞諦。丈六尊特合身佛雙
住眞中。尊特身佛雙住俗中。法身佛住中道。
疏有六處明應化尊特。皆約眞中感應而辨。
如法華歎佛。經文顯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法身具故嚴法身故。是尊特相。是故荊谿類
同華嚴一一相好與虚空等。又云。一一相皆
法界海。一一好無非名海。疏釋今文大相小
相皆稱爲海。此大小相全異華嚴九十七名。
一一皆與法界次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名
目無差。又懺悔品讃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豈龍尊昔讃與今金鼓所讃優劣。故知秖就
中道感應稱爲尊特。非是加添相好之數。方
名尊特。故華嚴中業報衆生等十種之身。皆
盧舍那。舍那非報報非尊特耶。失此意者勿
議今宗也。父母生身丈六身也。三藏及通鈍
根所感尊特。即是他受用報。通教利根及別
所感法性是法身。圓人所感此乃如來法界
大用。對三類機現三種身。故能嚴相亦分三
種。三身力用優劣有殊。不唯示果身相不同。
亦示行因三種差別。以今見佛皆是曩世結
縁機也。如示迹因論四修相行六度等。或示
事修。或即空修。或次第修。或圓頓修。示修不
等致令衆機結縁有異。今日感見三身不同。
二三身下別釋二。初釋三身相三。初釋生身
相。林微尼此云解脱處。擧手攀樹者。即摩耶
夫人攀無憂樹。而太子自右脇而生也。阿
夷亦阿私陀此云無比。仙人名也。披開也。太
子既生三日遂裹以白&T073554;。王召仙人相之。
於是開&T073554;相其形也。相相炳明者。謂三十二
相皆明顯也。決定成佛者。即仙人奏王之語。
謂輪王雖有三十二相。相不明了。今觀太子
相相炳明。決定作佛不爲輪王也。悲不能聲
者。即仙人自嗟年老不見太子成佛故泣也。
無聲自出涙曰泣。今云悲不能聲是泣也。此
是生身也者。疏雖標云父母生身須解其意。
豈後二身全無父母。今特云者。彰藏通佛住
偏眞也。以偏眞理不具五陰故。使佛身從正
習造。機縁若盡灰滅淪空永無示現。故以父
母顯其有生。機盡歸空顯其有滅。通雖幻有
亦須永無。依教分別相状如是。二如釋下釋
尊特相。巍巍高也。堂堂明也。言尊崇奇特
者。此別圓機所見身也。常身常光者。即凡夫
二乘所見身也。然高明身相應知兩意。有須
現起。有不須現。皆是如來鑑機進不中道之
力。於須現者即爲現之。如梵網經云。方坐
蓮華臺。華嚴藏塵相。維摩所説身如須彌映
于大海。觀無量壽相好八萬身量無邊。此等
皆是現起尊特相也。有不須現者。但以力加。
令於劣身見無分齊。作巍巍堂堂而解。以不
可思議而觀。此如今經讃三十二爲尊特法
性之身。法華以三十二相莊嚴法身。相相皆
與虚空等量。此等機縁悉以業識而見。以中
智而觀。劣即無邊色即智性。故不須現起而
稱尊特。若不爾者。龍尊所讃三十二相。疏云
融三正讃尊特。如何和會。學人於此當善了
之。三釋法性相。此乃諸佛第一義諦智相之
身。凡夫二乘尚不知名。豈能覩見。若論極證
等覺罔窮。又復初地不知二地。是故樹神哀
雨涙請佛現身即此身也。皆得名爲非下
地見。唯應度等者。斯是大乘第一義悉檀。
機扣佛者。乃以此身應之令見。即前疏解一
時之義。一切種智與中諦一時也。無身等者。
非質礙身是微妙身。非差別相是智淨相。一
切智是萬行首故以爲頭。第一義諦諸法
最故以爲髻。八萬塵勞轉爲法門多數名髮。
大悲爲眼見苦即拔。中道白毫不偏無染。
無漏爲鼻嗅功徳者。十八味舌遍嘗理空。
不共爲齒四十數齊。大論以十八不共法十
力四無畏大慈大悲三念處等爲四十。皆不
與下地共故。四弘爲肩荷負不息。三三昧止
散如腰束衣。圓三三昧秪是三觀。空即空觀。
無相即假觀。不得空相故。無願即中觀。於
二邊不作願求故。如來藏腹舍三千故。權
實智手遍拔衆生。定慧等足究踐理地。今
第三身與餘處列不無少異。如觀無量壽佛
經疏云。色相身義當生身及他受用同爲應
身。次法門身。即今所列種種法門義當報
身。乃自受用也。三實相身。即以法門所嚴
之理爲第三身。今則合彼理智二身爲法性
身。開彼應身爲生身尊特。互有開合三身不
虧。又復應知今法性身頭等法門。即是龍尊
所讃之相心即色故名前二身。色即心故名
爲法門。但今歴教就分別門隨機所見。前不
見後是故後後從勝立名。故使三身有優劣
相。又復尊特及法性身皆業識見。以尊特相
兼於別修。故就身相高廣而示。今法性佛即
修明性。故隱色相從法門説。講者學者宜
在精詳。二種相下釋三相業。此從如來
佛土時。隨彼機縁示修不等。故分三種。初
釋生身業。雖通通教今且在藏。以其通教
是大乘門。利人能見後二佛故。今就三藏修
行事度。爲相好因。言修百福成一相者。論存
多解今明一種。大千衆生遇縁當死。一一救
之皆得壽命。是爲一福。此福至百方成一相。
此指伏惑事度所成。令彼衆生効此修之。今
見生身。二若以空下釋尊特業。言空慧者。
良以體法即空之慧三教共修。鈍根之者但
能空有。利人知空非但空有。亦能空空。今
分別門論尊特業。雖能雙空。且在別教但中
之慧。導諸相業。諸業不出前之六度。以知中
故非莊嚴莊嚴。乃能莊嚴第一義體。令彼衆
生効此修種。今見尊特無分齊身。三若以實
下釋法性業。實相者。中道理也。全中實理爲
能觀慧。名實相慧。實相即慧也。非別有慧。從
其所照得實相名。導成諸業者。諸業豈離前
之六度。以圓修故。一一即性故。無非實相。一
攝一切故。無非法界。故散脂云。安住一切法
如性。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如是修之絶三
教之情。名不思議業。令彼衆生効此修之。今
見法佛同虚空相。二三身下據圓融即三。初
正融即。圓佛頓證三身三相。亦能頓示三種
修相。若其圓機能於一念。修三相業。能於一
身見三身三相。以了三身是祕藏。故生身必
具尊特法性。尊特必具法性生身。法性必具
生身尊特。見身既爾修業亦然。如是方祛縱
横一異之情想也。常樂我淨微妙寂滅此義
方成。金龍尊王昔是圓人頓修頓見。故於一
身讃三身相。欲彰三相是祕藏。故寄言讃後
絶言讃之。欲令衆生圓見圓修故也。二今經
下明巧讃。經之讃辭就三十二即示絶言。乃
顯能嚴即非莊嚴。嚴第一體。尊特身相豈不
然乎。亦可得云非生非法而生而法。上兼法
性下攝生身。其意在此。斯乃龍尊巧讃之意
也。三一一下明妙用。三相三業。據圓雖即。
被物成差。歴教分之即融而別。初安平相。生
身則表魔邪不動。魔謂愛惑。邪是見惑。既
往偏眞此二莫動。若尊特佛雙住俗中。即無
量四諦。故凡夫有二乘無。此二莫動。若法性
佛唯住中道。邪外三教一切二邊。當處皆中
何邊能動。最後肉髻兼無見頂。故以不禮而
爲所表。言法不禮者。謂法爾也。生身出離愛
一故。法爾不禮凡夫之人。尊特出離界内
界外二種塵沙。法爾不禮藏通之聖。法性身
佛究竟圓中。法爾不禮分證中道。初後既爾。
中三十相。論用可知。然不禮凡聖兼因而説。
非專果也。別有所出。及注云云者。指諸廣文
解相好處也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三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四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依經釋義六。初讃七大相海。三十二爲
大。八十種好爲小。一一相好皆是法界。無邊
無底故稱爲海。謂初句是讃第十四金光微
妙。故云上色。次一句讃第十五身光。三一行
讃二十八梵音深遠。四一行讃小相中第七
十九髮色青珠。五一行讃二十二四十齒具
足。六一行讃二十九眼。七一行讃二十七舌
大薄覆面至髮際。八一行讃三十一眉間白
毫相。此八段中一是小相七是大相。二眉細
下讃兩小相海。初一行讃第三眉如月初。次
一行讃第二鼻高好孔不現。脩揚者。脩長也。
揚擧也。即是眉高而長也。面門口也。三兩
句遍讃大相海者。既云次第最上。即遍讃三
十二也。四得味下又讃四大相海。初二句讃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四句讃十
三毛向上青色柔軟右旋。三脩臂下四句讃
第九立手摩膝相。四圓光一尋下四句讃第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此言一尋是約佛説也。
手既摩膝即當面各一丈也。此既常光驗知
諸相皆是常相。云讃尊特者。故知不須身大
相多。但是業識依中理見即名尊特學者應
知。此丈六身若其量度即不得際。若不度之
所見如故。如淨名室但是一丈。而能容受百
千人天。又能容於三萬二千師子之座。皆高
八萬四千由旬。其一丈量初無所改。良以
三脱不思議力。使之然也。今即常身歎尊
特相。義豈不然。微妙寂滅斯言得矣。經文除
此四大相外。或歎放光拔苦與樂行業之因
功徳之果。悉如經文。但須皆作十番益解。其
有二小相以文顯故。疏不指之即面貎如月。
乃第四十一面淨如滿月也。身無垢穢。即
十一身淨潔也。五臂傭下二句又讃一小相
海。即第十四指長纖圓也。傭丑凶切。均也。
直也。又音容。六手足下二句復讃一大相海。
即第四手足柔軟勝餘身分。三十二相八十
種好。具如法界次第。龍尊智巧雖略而周。
三從去下遍類讃。*三世塵數而言一者。過去
不滅。未來不生。現在不住。法身平等報應無
差。一不離多多即是一。生佛尚即佛佛豈
殊。是故讃一類於一切。此文復是讃尊特身。
何者。如前疏云。若見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
智慧。即是常身。弟子衆一故。若四佛不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