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華經義記 (No. 1715_ 法雲撰 ) in Vol. 00

[First] [Prev+100] [Prev]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715 [cf. No. 262]
法華經義疏序

欽惟。我朝肇自八聰王子。而聖君賢臣靡不
世遵崇於西方慈仁之教。梵容紺字眩耀于
方輿。圜顱畦服棲止于林藪。貝葉琅函綫華
琪軸藏諸名山。充溢于輪棟。三寶備著既舊
矣。予忝預僧數自少遍歴禪叢染指教海。都
以南京以北久遊諸家之講壇。毎覽朽簡逸
編於蠹魚之遺。雖暑之流金寒之折膠。孳
孳焉謄摹之。遂致蔚然填篋。稇載而旋。蓋傚
慧布得之勤耳。飯塢靈講主學富才邁倫輩
罕及。頃闡暢法華文句于台麓。仍日抉剔
開顯權實立陰觀妄。蛣蜣性惡即具三千之
妙髓。俾聽者想味於甘露醍醐。講演之暇
適顧余曰。昔者姚秦什公親翻妙經於震旦。
上足僧融創開九轍。叡生等林立諸曹相繼
而有著作。在齊之時劉虬居士共十名僧務
捃輿師之異言。撰爲注法華。逮乎梁初光
宅法師師受中興。獨爲雄匠。嘗講法華屡感
天雨華之徴。又謂燈明佛之所曾誦茲典。
方策所詳不亦誣矣。第恨其所注疏記厄之
當時。漫弗復存。唐宋而降豐聞碩學皆不及
覩。而幸獨此方存焉。敢請以其所褚刊行于
世。克壽其傳庶幾使後乎千百世之人。頼之
遡乎千百世之上。若同堂接膝而相摩軋。此
豈細故也哉。予欣然歎曰。韙哉主言。夫天台
之道迨至荊溪克任荷負。尤加光顯。竊閲其
箋釋於玄文。台家宗體一翕一張。靡不昂然
精覈震發。然至析丹丘㪺酌於光宅。鋤剗乎
玄論之意。令人嘅焉不能無議。蓋不窺二書
故也。其嘉祥玄論已行于世。此疏尚未及翻
刻。予亦甚歉于衷。以誼不忍辭丞欲鏤梓以
公同好。或謂。古之消釋此經南二而北七。
各以長相當莫之適從矣。惟我天台奏師子
絃投師子乳。其説超絶宜廢古今。猶若龍燭
之於螢爝。照曜雖多隱而弗見。嘗謂的傾光
宅餘則自潰。以此觀之區區亡編之傳。足以
彌縫何闕耶。予曰子之言也噫。知天台之非
不高。而不知光宅之非不深。莫認荊山之璞
奚覩赤水之珠。雖諭斤運之巧妙。而不喩堊
質之尤難也。況聖慈純化或貶或褒。或搥或
砧總在成於器不在乎迹。不師其迹善學下
慧者也。若徒有優於迹而弱於實。錮諸古而
牖於今。猶迂轍以即塗膠舟而求濟。此非特
疏乎光宅。寔亦不肖于天台者也。且又近代
叨襲翏翏苟簡之弊。援以屑屑臆鑿之見。而
日趨非日趨虚。言如近而彌遠理似邃而愈
淺。嗚呼際之末運盡力其間。而不相逮者其
能莫愧于斯哉。此予所以僣升篇首。數思砭
今而復古也。不以人廢言則予可無慮矣。夫
予可無慮矣夫
  峕
元祿歳在丙子孟春日浪華後學&MT04537;鳳潭槃談
謹敍



法華義記卷第一

 光宅寺沙門 雲法師撰 
釋迦如來初應此土乃。欲覺悟長迷遠同極
聖。但以衆生宿殖善微過去因弱。致使五濁
障於大機。六蔽掩其慧眼。又嶮難長遠生死
無際。是故不可頓明一乘因果大理。事不得
已故初詣鹿苑。開三乘異因。指別爲趣果。如
是荏苒至於大品明教度人。菴羅説法弘道
經年歴歳。猶明異因別果長養物機。於是
八部四衆積年覩聖。曩日修福遂令五濁障
輕大乘機動。至今王城始稱如來出世之大
意。破三乘定執之心。闡揚莫二之教同歸之
理。于時且廢權於往日。談實於當今。明因則
收羅萬善以爲一因。語果則復倍上數以爲
極果。今言妙法者妙名是絶麁之奇。語法則
因果雙談。何者昔日佛偏行六度爲因。感有
爲無爲二種之果。若論無爲果只斷分段結
使。三界報亡爲之果。初言八十後言七百阿
僧祇住世。以己所得傳化未聞。小小益物作
有爲果用。然此因此果未盡爲極之美稱之
曰麁。今日明因總括萬善。爲同歸之路。將
三乘行人度五百嶮難。遂到寶所。亦有二種
果。斷絶三界内外兩因。滅除此彼二報無爲
果極。有爲果用者。種智一朗佛果齊明。理而
推之。于時則應入無餘涅槃至寂然之地。但
大悲之意不限。度人之心無窮。近藉神通
之力。遠由大衆萬行之感。遂能延金剛心留
住於世。壽命無窮益物無崖。故能常應在三
界之中殊形入六道之内。使見色聞聲之徒
生莫二之大福。是則因絶衆麁之名。果極唯
精之極。是故因果兩法倶稱爲妙法。蓮華者
外譬一物必花實倶有。若談蓮家之花則如
果家之因。若語花家之蓮則如因家之果。是
故此經家要雙明一乘因果似若此花。故借
譬受名故云蓮花。經者蓋是佛教之通名聖
語之別號。然經之爲義本訓常訓法。常是不
壞之稱法是可軌爲目。欲明詮之教不可移
易。先聖後聖不能改其長度。天魔外道不可
俎壞此法。令其不害理故稱爲常。從之者則
離惡行善出凡登聖。故稱爲法也。然經中正
明因辨果。但因果兩法喩若蓮花。今擧所明
理以目此教。故言妙法蓮花經也。次辨廣
釋。前敍大意竟。次更細解。何者今言妙法者。
是因果相待之名。對昔爲論。昔日因果倶麁
今日因果倶妙也。先明兩因後辨二果。相待
之名但今日稱妙備有三義。昔日稱麁亦備
三義。言今日備三義者。一明今日因體長故
稱妙。即對昔日因體短故稱麁。二者明今日
因義廣故稱妙。即對昔日因義狹故稱麁。
三者明今日因用勝故稱妙。即對昔日因用
劣故稱麁。所言今日體長昔日因體短者。
昔日止修三界治道爲因。不及三界外治道。
且自當昔日之時不道更有三界外之治道
也。今日長者縱論。自發心以上迄金剛。以還
三界内外治道一切萬善以爲因體。此則今
長故妙昔短故麁。復言廣狹相對者。昔止言
偏行六度不及其餘諸行。此則是狹義也。今
日明因横論。是善遍行逢福盡修此是廣義。
今廣稱妙昔狹稱麁。第三言用有勝劣相對
義者。但煩惱有二種一是四住地煩惱二是
無明住地煩惱。但昔日因力止斷四住煩惱。
不及無明住地煩惱。此是用劣之義也。今
日非唯止斷四住煩惱。亦斷無明住地煩惱
此是用勝之義也。是故今昔兩因麁妙如此
也。今果對昔果亦各有三義。今果有三義者。
一明今日果體長即對昔日果體短。第二義言
今日果義廣即對昔日果義狹。第三義言今
日果用勝即對昔日果用劣也。所以言今日
果體長者。但昔言果止言壽命八十七百阿
僧祇。今日明果壽命長遠復倍爲數。是故下
經文言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取五百那
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國土墨點取爲喩。言
壽命復過於此但昔日無有如此之壽。然羅
漢辟支不無邊際智所延之壽然終自無有長
遠之期。是故以今日長遠之果對昔日短促
之壽。昔麁今妙其義如此。第二言廣狹相對。
昔無爲果不足只有斷分段生死無爲而
已。今日斷兩種生死故無爲爲具足也。昔日
有爲果體有功徳智慧。然功徳未圓智慧未
備。唯照有量聖諦不照無量聖諦。亦可唯照
三因三果不照一因一果也。唯有盡無生智
爲體義狹。功徳未圓者。但慈悲三界内衆生
不及三界外衆生故稱未圓也。今日明有爲
果智照八諦復照一因一果功徳。爲論慈悲
於内外衆生。故功徳智慧圓而且備。然今廣
故妙昔狹故麁。第三明果用勝劣相對者。然
此果更無別用祇是殊形萬象神通益物。下
文言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
餘諸住處。非唯止在靈鷲益物。亦復分身十
方度人。見形者三毒滅聞聲者四倒除。但昔
日之果不無小小説法然不足是語。是故以
今日神通無方益物之用勝。對昔日之用劣
昔劣今勝。劣者爲麁勝者稱妙二名相待其
意如此。又復作一種解因果各判爲三。言因
三者一者體廣二者位長三者用高。體廣者
收羅五乘諸善爲因體得言廣也。位長者今
日明因位從發心以上極至金剛。治五百由
旬嶮惡道故言位長也。用高者今日所感明
因所感之果。果出於五百由旬上。能感之因
用何容不高也。因正以感果爲用。所感已高
能招事成不下今日。果備三義者一者體廣
二者用長三者位高。所以言體廣者此有二
義。一者功徳圓。昔日不導一切衆生成佛。
則慈悲功徳不滿。今日明悉趣佛果故所以
稱廣也。五乘諸善相與成佛果上更有五乘
習果之義故稱廣也。智慧亦廣。今日更有照
一乘因果之智故稱廣也。二用長者果以何
爲用正以化物爲其用。所以住世至無量劫
者據欲神通益物所以用長也。位高者今此
佛果位在五百由旬之上故稱位高也。迴換
之意諦思可得。就此經所明長壽之義。但昔
七百阿僧祇爲短今復倍稱位長。然今者更
無別長只續昔七百阿僧祇爲長。如柱長五
丈埋藏二丈。唯出三丈。覩三丈爲短又出
二丈則有長義。但無別有長正以今二丈續
昔三丈有五丈之用也。壽命亦爾。昔七百爲
短今復倍爲長但無別長續短成長。無異三
丈是短是麁今日復倍是長是妙也。此是無
別長義。家義今明因三義並是顯一句中不在
開三句中。明果三義並是顯遠句中不在開
近句中也。法者非是軌則故名法。法名自
體。明所妙之法各有體。然法語通漫無的因
果。表明因亦是法果亦是法故知此法妙因
妙果法也。此位既以因果爲體故借蓮花爲
喩。經者訓法訓常爲義也。若具存胡本應
言薩達摩分陀利修多羅。外國云薩此方言
妙。天竺云達摩此翻爲法。胡云分陀利此方
云蓮花。外國云修多羅此方對經。今具存此
土之音故言妙法蓮花經也。所以知妙名翻
薩者只是善。然惡既是麁鄙之法。善即是精
妙可珍。如讃詠唱薩。則是唱善善即是妙。復
言法翻達摩者此則與三寶義中法寶相會。
外國云達摩此方言法寶也。大智論云外國
云分陀利此間言蓮花也。修多羅既是外國
語。然經出之時翻譯之始仍用經字代修多
羅。然經既訓法訓常。是故大智論解修多羅
備有五義。一出生二微妙發三涌泉四繩墨
五花鬘也。五義之中有涌泉繩墨。今取二義
與法常相符。何者涌泉無窮此與常義相會。
繩墨之用本除斜取正。正而不斜可軌可則。
此與法義相符。曲解經字如大涅槃義記所
述也。若汎論衆經標題差別不同。略述所見
可有五種。何者。一者單法標經。二者單人
標經。三者人法兩標。四者但譬標經。五者
法譬雙擧。單法者則是大般涅槃者圓極佛
果之法。故知單以果法標經名也。人標經者
則是四天王經。樹提伽經也。人法兩存者即
是維摩。勝鬘經也。但譬標經者即是成實所
云斧柯喩經也。法譬雙擧者即是此法華經
上出妙法下出蓮花爲譬。縁此得雙顯因果
之義。夫水陸所生類雜無限。今的取水生蓮
花以譬因果者。此花不有則已。有則花實必
倶。用此倶義譬此經因果雙説也。尋諸經
宗旨要略有三。一者以因爲宗。二者以果爲
宗。三者以因果爲宗也。以何故者如勝鬘
圓經單以因爲宗。語萬善之因明同歸之路。
括五乘皆無異路。又有單果爲宗者即是大
小兩本。是故首稱涅槃。涅槃之號是極果總
名非是因地通目。今此法花則以因果爲宗。
自安樂之前開三顯一以明因義。自踊出之
後開近顯遠以明果義。夫欲識經旨歸唯應
諦思經題。是故勝鬘經昔呼目一乘極教經
初標宗矣。今此經首題稱言妙法表明因亦
是法果亦是法。故用蓮花爲譬雙顯因果二
理也。然勝鬘雖明一體三寶此則爲因。故
明果下唯結言説入一乘。不結一體三寶。
此則單以因爲宗。然涅槃經亦言護法得金
剛之身不殺感長靈之報。雙明縁正兩因具
述佛果之業。此亦爲果故明因終不以因爲
宗。是故開宗之始辨義之初仍言禮今施汝
常命色力。今此經明因之處亦有果義即言
開佛知見。辨果之中亦有因義即言久修業
所得。前則爲因故明果後即爲果故明因。故
知因果雙説是經正宗。此意是光宅法師今
述而不作也。尋諸經品目皆非佛語。何以
故然但佛説法時直爾散明因辨果正是八音
妙響説法度人乃至無有文字紙墨況復諸品
但隨根性有五時差別于時時衆如説修行。
但阿難比丘曩劫懷願親承金口。佛滅度後
仍採拾三藏具述五時。致有書寫紙墨卷盈
世界。欲令後代時人雖復不覩眞容親聽金
口。覽卷尋文徹見始終説法大意。故作諸經
品目。故知皆是出經者制亦可密承聖旨述
而不作照然。品義只以類例不同所明各異
之義也。今一家所習言經無大小例爲三
段。三段者第一詺爲序也第二稱爲正説第
三呼曰流通。然今三重開科段。第一開作三
段自有三階。初釋名義序以縁由爲義爲正
説作詮序也。正説者。正明一經大意蘊在其
中。顯同歸之因明長壽之報也。流是行爲義
借譬爲名通是無壅塞爲義也。三段名義如
此。三段文句起盡處者。初序品一品則是序
段。第二從方便品以下訖分別功徳品中彌
勒説偈頌。佛長行以來凡有十四品半經。是
經之正説。因果兩法顯此文中也。第三流通
者。分別功徳品中從彌勒説偈後長行初。言
佛告彌勒菩薩其有衆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
乃至能生一念信解當知以爲深信解相以
下。盡經凡有十一品半經。皆是流通付囑。
次明相生。夫聖人施教度人明理化物有此
三種説者。第一凡夫昏迷情重染著意深。三
毒自纒五塵爲累。是故將明妙理之前先現
殊常之相。時衆既眼見異相耳聞異聲。開
動物情生未曾有意。是故文殊言諸人今當
知合掌一心待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乃
至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爲除斷令盡
無有餘。縁是義故時衆相與欣心澍仰冀聞
妙説。是故第二如來從三昧中起仍告八部
大衆。明同歸妙因辨長壽極果。説法度人隨
根授道。會前三乘歸同一路。隨器大小皆
得利益。第三流通説者。于時乃應息八音之
教。罷化人之方。但自如來大悲之意不限度
人心無窮欲使此一乘因果妙法遠播未聞。
千載不絶。且又欲示聖人善始全終。是故有
此第三流通説也。然則三段名義如前。起
盡如次。相生意致如後也。次第二重。又就
此三段之中各開爲二。序中二者第一從如
是我聞訖退坐一面以來詺爲通序。正明衆
經通有稱通序也。第二從爾時世尊四衆圍
繞盡品詺爲別序。正言衆經各異部部不同
也。故如欲説涅槃大音宣告放光動地以爲
別序。欲説勝鬘父母送書以爲別序。欲説
維摩長者獻蓋爲別序。此經天雨四華地六
種動爲別序也。然通序亦名證信序。明佛
法理同。別序亦名開發序明此經意異也。正
宗中有兩段者。但此經只以因果爲宗。是
故第一方便品以下盡安樂行品有十二品
經。正開三顯一以明因義譬蓮家之花也。
第二從踊出品以下。竟分別功徳品中彌勒
説偈頌佛長行以來凡有兩品半經。詺爲開
近顯遠以明果義。喩若花家之蓮。前辨因義
後明果宗。然則因果雙説經之正體也。第三
流通中有兩段者。第一從彌勒説偈後長行。
言佛告彌勒其有衆生聞佛壽命長遠以下。竟
妙莊嚴王品有十二品半經。詺爲化他流通。
明此一段高行菩薩非唯自能受持讀誦復能
傳授未聞。是故維摩經言。譬如勝怨乃可
爲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第二
普賢勸發品一品詺爲自行流通。所以爾者。
前藥王妙音等諸大菩薩苦行通經。皆亡身
濟物沒命度人。但始行菩薩未全能爾。便於
通經之道生退沒之心。是故如來勸人言。若
使不能喪身護法弘經化他者。亦可自能受
持讀誦。自受持讀誦即是自行流通。何故然
者。若使此人不自受持讀誦者。經於此人則
不流通。此人既能受持讀誦經於此人得流。
即是通也。次第三重開科段者。減一明義通別
兩序各開爲五。明因辨果。二正説中各開爲
四。化他自行二流通中各開爲三也。通序五
者第一如是第二我聞第三一時第四出説經
住處第五從與大比丘衆訖退坐一面列同聞
衆也。別序五者第一衆集序第二瑞相序第
三疑念序第四發問序第五答問序也。從爾
時世尊四衆圍繞訖供養恭敬尊重讃歎。是
第一詺爲衆集序也。從爲諸菩薩説大乘經
訖以佛舍利起七寶塔。是第二詺爲瑞相序
也。從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下訖今當問誰。
是第三詺爲疑念序也。從爾時彌勒菩薩欲
自決疑竟四言偈。是第四詺爲發問序也。從
是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盡品。是第五詺
爲答問序也。今第三重料簡。若直對正説明
此五序相生者。只由爾許徒衆天龍八部聚
集然後得説此經。即是待伴漏盡是故衆名
爲序也。由先現瑞相然後得説此經。瑞相即
成序也。由時衆懷疑抱念然後得説此經疑
念即成序也。由有發問故然後得説此經發
問稱序也。由有答問故然後得説此經答問
即成序也。又此五序有次第相生。所以現有
端相正由大衆聚集故。第一生第二。所以懷
疑抱念由見瑞相故第二生第三。所以有發
問由有疑念故第三生第四。所以有答問者
由發問故第四生第五也。又有倒相生義。
何者如來所以從三昧起説此經者。由文殊
師利答彌勒問仰測如來心應説法華。故正
説之由藉文殊答而生。文殊所以答問者由
彌勒發問故。彌勒所以發問者由大衆有疑
念故。又大衆所以有疑念者由覩瑞相故。又
如來所以現此瑞相者由大衆聚集故也。正
説第一段明因中有四段者。第一略説開三
顯一動執生疑。第二懷疑致請。第三廣説
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第四別流通開三顯一
之義也。從方便品初訖佛以方便力示以三
乘教衆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以來。是第一
詺爲略説開三顯一動執生疑。所以爾者但
三乘行人執昔日三乘方便教。鏗然言爾謂
三家所行其道必別。忽聞如來道佛以方便
力示以三乘教。又言世尊法久後要當説眞
實。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今言是方便。昔
日言理極於此今日更有眞實可説。是故執
三情動疑一意生也。從爾時大衆中有諸聲
聞衆以下訖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喜以來。
是第二詺爲大衆懷疑致請。是則執情既動
有可除之義。疑心既生堪爲入道。是故論云
疑者解之津也。大涅槃經云寧墮疑中莫入
見叢也。然則執動生疑請情又至。是故從爾
時佛告舍利弗汝已慇懃三請以下訖授學無
學人記品有七品半經。是第三廣説開三顯一
斷疑生信。然則時衆相與解無三之理信同
歸之義。於明因段中粗已周足。是故從法師
品見寶塔品持品安樂行品有四品經。是第
四詺爲別流通開三顯一。是別流通開三顯
一因義也。辨果之中有四段者第一別序開
近顯遠動執生疑。第二略説開近顯遠動執
生疑。第三懷疑致請。第四廣説壽命長遠斷
疑生信也。從踊出品初訖當精進一心我欲
説此事四行偈以來。是第一詺爲別序開近
顯遠。即是別敍壽量之義也。爾時世尊説此
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衆宣告汝等下
竟我今説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
是等衆以來。是第二詺爲略説開近顯遠動
執生疑。所以爾者如來十九出家三十成道。
如來自言壽命八十或言七百阿僧祇。而今
踊出菩薩皆久殖徳本積行深遠非始發心
人。而佛自言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衆。若實
壽八十七百者云何言久遠教化是等人。是
明執八十七百之情動疑長遠壽之意生也。
從爾時彌勒菩薩等心懷疑惑怪未曾有盡踊
出品是第三詺爲懷疑致請也。從壽量品初
下入分別功徳品中盡是彌勒説偈訖佛長行
以來。一品半經是第四明如來廣説壽命長
遠斷疑生信也。今因中四段果中四段有三
同一異。何者果中第二略説開近顯遠動執
生疑。因中第一略説開三顯一動執生疑此
一同也。果中第三時衆懷疑致請。因中第
二舍利弗等懷疑致請此二同也。果中第四
廣説開近顯遠斷疑生信。因中第三廣説開
三顯一斷疑生信此三同也。蓋是三段名同
三段意異也。一異者果中有別序因中無別
序。果中無別流通因中有別流通是一異也。
今明因中無別序果中無別流通者此同。是
近故。何以故然。今明因中無別序者此去
通序近不假立別序也。果中無別流通此去
總流通近不假立別流通也。復言因有別流
通果中有別序者此同。是遠也。今明因中有
別流通此去總流通遠。是故立別流通。明
果中有別序者此去通序遠是故立別序也
二流通各有三段者。化他流通中有三段者。
第一分別功徳品中從彌勒偈後長行初佛告
彌勒菩薩其有衆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
能生一念信解以下半品經。隨喜功徳品法
師功徳品常不輕品凡有三品半經。先明弘
經益物者勳重報深命覓弘經之人。第二從
神力品初五行一文明下方踊出菩薩堪弘經
者受命流通也。第三從神力品中爾時世尊
於文殊師利等大衆前現大神力以下半品。
囑累品藥王菩薩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
品陀羅尼品妙莊嚴王品凡六品半經。正明
如來以經付囑也。自行流通中有三段者。第
一經家先明普賢菩薩爲勸發故從東方來此
土也。第二從白言以下正明普賢菩薩與佛
問答縁是得勸發時衆。四種聞經因縁生受
持之意也。第三從説是普賢菩薩勸發品時
盡經廣明時衆聞法得益多少。結成自行之
義也。問者言第一通序亦是別序何以知然
故如王城之處得説此經不得説涅槃經。&T025632;
城處得説涅槃不聞説法華。如此流例處所
各別事義不同豈非別序。解釋者言。不無
此義。今所論者諸經明住處相與爲證我聞
不謬故成通敍言不無此義者故如諸經同聞
人。使有兩義有通序義。是故通序中有。又
有別序義。下別序中言爾時世尊四衆圍繞。
四衆即是前同聞人。又如涅槃經中通序中
與八十億比丘倶。下別序又言時八十億比
丘倶。彼此兩經前出爲證一時。後出爲正説
作序也。難者言通中有五序。證信義同。故
稱通序。別中有五序望正説義等。亦是通序。
二義既齊亦可前稱別序後稱通序。解者言
前證五義同更無別。後望正説更有別意。
何者此經五別爲因果作序。大經五別爲常
住爲序。意致不同義則顯然。今言如是者此
是通序之第一也。有人解言。文則稱如理則
稱是。又有人言如明無異是辨無非也。今
一家所習言如是。兩字更無別意。正爲總擧
一部經爲我聞作詮敍。言如是一部經我佛
邊聞也。我聞者此是通序中第二。表明阿
難述而不作。正言如是一部法華經我從佛
邊聞。非我自造。所以爾者。但佛在世時開教
度人明理化物。尚有性執取斜見不信受者。
況如來我滅後人情澆僞率易可化。然阿難
實處亦可已成種覺。借其學位無謝法王今
據迹談事。是三乘之中小乘學人等是小乘。
小乘之中自有四果。阿難是初果須陀洹位。
忽登法座有所宣説。撫臆論心未易可信。但
不達之徒多以小廢道。如來既懸見末代有
必然之事。是故誡勅阿難出經之時先白四
衆言如是。一部經我從佛邊聞非自造。于
時四衆既意重如來心尊至極。聞傳佛語信
受無疑。是故維摩經言諸有所作亦不唐捐。
此之謂也。師習不同意致如此也一時者此
是通序中第三。明阿難佛語可傳之意不虚。
此經既是如來應機適會之教云何祕而不
傳。夫渉言化物凡有兩種。一不見根性盲心
説法。二審見根性明理化物。然不見根性而
説法者凡有三種。一者闇會前人根性。此則
益而不損。二者不稱所宜此則損而不益。三
者承平不益不損也。見根性中乃有差降。今
論極照莫過如來説法唯益不損。是故可傳。
今言一時正明此教與機同會無差。故如此人
且時堪聞三段。如來即於且爲説三段。四諦
亦然。但不見機者有逗機之過。有後機之失。
如來無有逗機之過後機之失。故稱一時也
佛住王舍城此下是第四出説經之處。此
住處即證成我聞。汝言如是一部經我從佛
邊聞。若使審憶聞經之處。我聞之言可得信
受。若不憶聞經之處我聞之言云何可信。是
故出聞經之處證我聞不謬也。今就此出説
經之處自有二階。一廣二狹。王舍城是廣也。
然外國之法國若大者別有國名。國若小者
從城立號。但王城因縁從來舊聞不假記也。
耆闍崛山中此是第二階的出住處。然王城
處凡有五山。未知如來的在何山。今的明佛
在耆闍崛山中説法華經。外國言耆闍崛山
此方言靈鷲。言此山中往古諸人服藥學道
成仙。又山頂有似鷲鳥故言靈鷲山也。與
大比丘衆此下訖退坐一面是第五出同聞衆
證成一時。前言應機之教不可不傳。今未知
與誰根性相應。今出此徒衆明與此萬二千
人根性相應。乃至天龍八部相應也。難者
言。何故不證成如是耶。解言如是兩字止爲
總擧一部經更無餘意。不假證也。今就此
同聞衆中自有三段。第一人先列聲聞衆。第
二從菩薩摩訶薩以下即列菩薩衆也。第三
從爾時釋提恒因下訖退坐一面列凡夫衆
也。但衆來之始未必如此。黒白前後無的次
第。蓋是出經者比次前後令條然可視。又
欲分別高下目銘凡聖致使有此次第也。又
意致尋求則有事有理。所言事者聲聞常在
佛左右。旦夕承奉不辨於遊方益物。唯護戒
清淨形迹交密。是故在前而列。尚其親密之
懷。菩薩既以慈悲爲先荷護度人爲誓。無方
利物化他爲務。不得常在佛側旦夕侍覲。形
迹交疏於中而列也。凡夫進則不及菩薩退
則有謝聲聞。唯以五塵自呴受愛染爲累。
是故經家貶其凡猥在後而列也。理者聲聞
背生死苦樂涅槃樂。凡夫樂生死苦背涅槃
樂。是故聲聞在前凡夫在後。何以知然。聲聞
之人爲三毒所惱八苦所煎。是故棄背生死
之苦樂求涅槃之樂。凡夫愛著有爲憎壞無
爲。菩薩則兩捨居空雖樂涅槃不同聲聞。畏
生死苦自求涅槃。雖樂生死不等凡夫有愛
著之心。但爲求化他常求利物。是故維摩經
言不捨有爲不住無爲此之謂也。二意如此
三衆可見。今且就列聲聞衆中自有兩段。第
一意學無學二千人以來先列聲聞比丘衆僧
也。第二從摩訶波闍波提下竟耶輸陀羅此
則列聲聞比丘尼衆也。所以有此兩段者爲
欲取男女尊卑兩別也。又就僧尼兩衆之中
各有二段。僧衆二者第一與大比丘衆下竟
大阿羅漢詺爲有名聞衆。何以知然。此一萬
二千比丘常隨如來處處説法。天上人間殊
方異國遠近知聞詺爲有名聞衆也。第二從復
有學無學二千人以下詺爲小名聞衆。未必
常隨如來不盡爲遠近知識也。尼衆亦然至
時當道。今且就初衆中自有六段。第一先談
人類第二稱衆數第三明階位位登無學第四
歎徳第五列名第六如是下即釋疑結句也。
今言與大比丘衆者此是第一明其是出家丈
夫之類也。問者言何故不得羅漢是類比丘
是位耶。解釋者言。所言位者本據得果報
處。今云羅漢此則位居極果。何異初地二地
之位。但菩薩心行長廣唯製因位。聲聞情
意狹劣唯製果位。此處爲異也。難者又云。今
言比丘即是出家之位非在家之位。解云不
無此義但此處義隱。今就出家衆中明其有
類有位。何異俗間仕官之人亦有類有位耶。
比丘是天竺語此間無的名翻譯。古舊相傳
皆以三徳釋之。若使備此三徳乃稱比丘。何
者一曰怖魔二言破惡三者乞士也。魔羅是
外國語此方言殺者。若通途爲論一切惡知
識盡皆是魔。今的明者據第六天魔。然第六
天魔未必常爾但偶於釋迦一化不信正道。
今一人出家魔宮振動。所以爾者此人發意
踰越生死永棄五塵出魔境界。非止滅魔一
人。然此人復有一燈之化。是故魔宮振動六
師慴怖也。第二破惡者即是修戒定慧防身
口七支諸惡及意地三毒四倒九十八使。此
使諸惡法是累中之甚妨道之巨患也。第三
乞士者夫出家之人不可終日自營。非唯増
長貪愛故亦妨亂行道雖。然本出家之意以
身許道。但有累之身未能亡喰。復應將護身
命行道進徳。不可空棄一身徒勞剪落。應
須携缽到家資身行道。是故淨乞自活表示
清素。又此三徳次第相成。問此人何故猶能
怖魔餘人不能。只由此人能破煩惱惡故。
復問此人何故能破煩惱惡。只由淨乞自活
也。萬二千人倶此是第二稱其數也。皆是
阿羅漢此是第三明此一萬二千人階位。位
登無學也。羅漢亦是天竺正音於此亦無的
翻譯。相傳舊解亦以三徳釋之。備此三徳乃
稱羅漢。何者第一不生第二殺賊第三言應
供也。若使此人後猶生三界流轉六道者非
謂羅漢。今明羅漢之人一殂之後不復受生。
既斷絶生因生果亦亡。故言我生已盡梵行
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此之謂也。第二言
殺賊者。賊之爲用能奪人財寶傷人身命。
今明九十八使煩惱諸賊無過瞋恚斷人慧
命。是故遺教經言。劫功徳賊無過瞋恚。明
諸羅漢結賊已亡功徳不失慧命長存。是故
維摩經云行羅漢慈破結賊故。第三應供者
此人智斷既圓堪生物福。亦取譬良田有秋
收之實。是故下經文言我等今者眞阿羅漢。
一切皆受人天供養。又此三徳亦得相成。
只問此人死後何故不生。正由殺煩惱賊。又
問此人何故能殺煩惱賊。由有應供之徳故。
亦有倒相生義那得有此應供之徳。只由殺
煩惱賊故云何得知殺煩惱賊。此人死後不
復受生也。今將比丘三徳來成羅漢三徳。
用羅漢三義呼比丘三義。何者比丘怖魔之
徳以成羅漢不生之徳。比丘破惡之徳以成
羅漢殺賊之徳。比丘乞士之徳以成羅漢應
供之徳。出家之始詺爲怖魔者爲令終成不
生之徳。若唯存怖魔名不成不生之徳者。雖
有怖魔之名無有怖魔之實。若使在始有怖
魔之名終成不生之徳者。眞是怖魔也。破惡
之徳又成殺賊者故。如臨陣執刃能令前陣
星散者。此則破而非殺。若使執刃能入陣能
令當却無遺亡頭失首者乃稱殺賊。然九十
八使有根本枝條。若使出家之名有始折伏
枝條終則永斷根本。可謂眞殺賊也。乞士之
名成應供者。在始雖復到家至戸淨乞活命。
然未盡活命之方終則端坐。侍至事同化他。
是故如來立比丘三義令終成羅漢三徳。名
不徒設意致如此也。諸漏已盡此下是第四
歎徳凡有五句。詺爲依位歎徳。初言諸漏已
盡無復煩惱。此兩句歎羅漢不生之徳。根本
無明本是漏也。今所明者是業及潤生。明諸
阿羅漢業及煩惱生因既盡故言不生也。逮
得己利此一句即歎羅漢應供之徳。明諸羅
漢智斷既圓堪受物供應養即是己利也。盡
諸有結心得自在此兩句即歎羅漢殺賊之
徳。盡諸有結此句正歎殺賊。心得自在此句
結成。欲明諸結盡時心得自在。心得自在時
諸結盡其無前後。而義有始終。只得言諸結
盡故心自在。不得言心自在故諸結盡也。其
名曰此下是第五列名。雖有一萬二千羅漢
今略列二十二。又阿若憍陳如者。阿之言無
若之言智。詺爲無智。憍陳如是外國姓此方
無翻。所以爾者佛未出時此人是外道唯計
有爲病。如來出世知其根熟爲説無生空理
後得羅漢。明此人從無生空理生智故言無
智憍陳如也。摩訶迦葉者摩訶言大迦葉是
姓此翻爲龜也。所以呼爲大者異不三小迦
葉故呼此人爲大也。優樓頻螺迦葉此下三
人皆是兄弟。領五百徒衆各在一處。迦葉猶
是姓也。優樓頻螺者是外國音此間翻爲木
蓏林。明此人昔領徒衆住在木*蓏林中今
因本住處爲名也。伽耶迦葉者昔日亦是外
道。其人事火領五百徒衆住在伽耶城中。
如來往化即捨邪徒正得羅漢道。仍以本所
住城爲名也。那提迦葉迦葉猶是姓也。那提
者河名也。昔是外道其人事外神領五百徒
衆住在那提河邊。値佛受道得羅漢道猶以
昔河爲名也。舍利弗者亦是外國音舍利言
身弗之言子。其母名身故言身子。後得羅漢
其人聰明第一也。大目揵連者亦是外國姓
此方無翻。字狗律陀是樹神名也。其母無
兒恒祠樹神乞子。後得子時其不達業行謂
言樹神所惠。因此立名但謂狗律陀也。既
値如來得阿羅漢果其人神通第一。又與舍
利弗至心周旋要先得道者誓相報語也。摩
訶迦旃延者摩訶大也旃延是姓。既得羅
漢其人論義第一也。阿&T072933;樓駄者亦是外國
音此間翻者阿之言無&MT05488;樓駄言貧。謂無貧
比丘。此羅漢乃非多積財寶但凡所至處衣
服飮食觸事勝人。此人昔日五百世中廣行
布施給救貧窮。今餘報未盡稱無貧。劫賓那
者亦是外國語此間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
僧坊中宿。如來知其根熟仍化作老比丘。
與同共宿即於爾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
又解言此人是劫賓國人從國受名。前解必
然後未必爾也。憍梵波提者外國名此間言
牛呞比丘。此人雖得羅漢猶有二事似牛。
一者口中空喘二者其脚迹似牛蹄。常被諸
比丘諸譏笑。如來神力接置梵宮然諸天不
笑故接置天宮。仍説往縁謂。此人昔日五百
世常作牛王。是故無量壽經言尊者牛王即
其人也。離波多者此間言星宿比丘。其母無
兒恒拜求星神後得有子。既不達業行謂爲
星惠故言星宿。亦言假合身也。畢陵伽波蹉
者亦是外國語此間言餘習比丘。罵恒水神
事也。諸比丘問佛佛説因縁。謂昔五百世中
常作獄卒既得羅漢猶有餘習也。薄&T025632;羅者
此間翻言善容比丘。能擧動容儀可觀也。
又持一不殺戒得五不死報也。摩訶*狗絺羅
者此間翻言摩訶謂大也絺&T025632;羅言膝。謂大
膝比丘即是。長爪梵志是人舍利弗舅也。難
陀者譯爲歡喜。明其人過去世中常行忍辱。
今身見者皆生歡喜。又即是佛弟也。孫陀羅
難陀是佛小弟。其人在俗有婦名孫陀利。今
擧其婦標之令知是小弟也。其人雖得羅漢
但餘習未盡。於祇陀林中常行不等之心。
現在作羯磨師。過去有分魚等事也。富樓那
者姓彌多羅尼子者此翻爲滿願子也。是故
無量壽言尊者滿願子即其人也。須菩提者
譯爲善吉明其人有徳常以吉事利人。所以
爾者此人昔於福田所生嫌嫉之心。仍流轉
地獄無窮受苦。今者立誓誓不惱他。是故涅
槃經云若有衆生嫌我坐者。我當終身立不
移處。行臥亦爾。誓有所爲作於物爲吉也。
阿難者譯爲無染。其人形容可愛常隨如來。
人中天上瞻五塵之色見可愛之境。常求利
物無有愛染之心。又得須陀洹果總持第一
也。羅睺羅者譯爲障。由塞鼠穴因縁。六年
處胎因此名爲覆障比丘亦得須陀洹果也
如是衆所知識此下第六段釋疑總結。時衆
疑言萬二千人中唯有一萬一千九百九十八
人是阿羅漢。阿難與羅睺羅此二人自是須
陀洹學人之類。今何故與無學人同耶。解言
此二人雖是學人然爲大衆亦知識。是故類
入有名聞中與大。大阿羅漢等問者又言。
頗有小阿羅漢故今言大阿羅漢耶。解言羅
漢位齊實無大小。今形七種學人詺爲大也。
問者又言七種學人不名羅漢何所形耶。解
言聖人立名有通有別。別則不爾通則皆然。
何異須陀洹人亦名爲學。復有學無學二千
人僧衆中本有二。此下是第二呼爲少名聞
衆。未必常隨如來也。就此衆中准前亦應有
六義。但前衆既已備明六段。今此衆中唯有
兩段。第一言學無學即是談其階位但出二
種。初言學即是七種學人也。次言無學即羅
漢無學也。第二言二千人即是談其數也
摩訶波闍出家聲聞衆中有二。此下是第二
列尼衆亦證同聞也。又言尼衆亦有二種。初
有名聞後是有小名聞。第一言摩訶波闍波
提比丘尼詺爲有名聞衆。何以知之。備二義
故。一在家爲論即是佛姨母。爲如來所尊。
二就法義。蓋是女人中出家先首。爲大衆
識故在先而列。第二言耶輸陀羅比丘尼
此詺爲小名聞衆。何以知之。亦有二意。一
者在俗時不爲如來所尊。二者法中往取。此
人出家復晩不盡遠近知聞形前尼衆呼爲小
名聞也。各有三義今就有名聞衆中有三義
者。第一言摩訶波闍波提此是出其名也。
摩訶言大也波闍波提言愛道。謂大愛道也。
第二言比丘尼此即談其人類明其出家女人
類也。與眷屬六千人倶此是第三敍其眷屬
少多也。羅睺羅母此下是第二少名聞尼衆
亦有三義。初言耶輸陀羅此則出其名也。
第二言比丘尼即是人類也。第三言與眷屬
倶此即明眷屬多少也。菩薩摩訶薩此下是
第二列菩薩衆所以中者意亦如前也。今就
此衆中亦有六段。第一談其人類也。第二
敍其數第三明其階位。第四歎徳第五列名
第六擧類擧數總結也。今言菩薩摩訶薩者
先談其人類是大乘人類也。若具存外國名
應云摩訶菩提薩埵。譯摩訶言大菩提稱道
薩埵云心言大道心人也。夫稱大道心人
必有二義。一長二廣。遠求佛果不中途取證
此心曰長。發意兼濟此心稱廣。然二乘不逮
貶其狹短有謝菩薩也。八萬人此是第二
敍其數也。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退轉。此是第三談其階位。但此中所談據八
地已上。明此諸菩薩居在不退位中。夫退有
三種。一者位退二者行退三念退。自六心以
還輕毛位信首五根未成。遇惡友時能斷善
根退入惡流故稱位退也。第二從七心以上
訖六地以還詺爲行退。正明入忍之行有退
失也。第三七地一地呼爲念退。正明二諦之
念不恒故言念退。然退之中亦有不退之義。
何以知之。夫一善染神歴劫不杇是習因之
義不亡。招樂之義不失應非是退。但六心以
還唯有一善染神不退。復有三種退義。即是
位退行退念退。是故不得受不退之名也。
又七心以上六地以還亦有不退之義。位登
信首五根不復流轉。乃至初地以上六地以
還心會無相之境意入二諦之中。是故維摩
經言受不退常寂然。所以不受不退名者。
但位雖不退猶有兩退之義。一明入忍之行
相似無漏無得而失。二明二諦之念不恒現
在前。是故受行退之名也。七地菩薩位登
初忍實無退失。入忍諸行興心即得。但雜
相煩惱未盡猶有出入觀異。致令二諦明解
不恒現在前。故受念退之名也。今明八地以
上菩薩永絶下地三種退義。位登法流長不
出觀。念念皆明豈有念退。所以爾者。有其二
義。一明位登此地不復進退學。二明枝惡未
盡唯斷根本也。所以言於三菩提不退者。
三菩提者正遍知道也。道者即是因也。正明
此諸菩薩於無上正遍知因中不復退轉也
皆得陀羅尼此下是第四歎徳段也。凡有十
二句合作四重。又合四重以爲兩雙。何者初
有三句歎徳。第二從供養無量下有三句詺
爲歎行。第三從以慈修身下有四句名爲歎
體。第四從名稱普聞以下有兩句詺爲歎名
也。所以爲兩雙者前二是徳行後二是體名。
所以先歎徳行後歎體名者。夫言體名則善
惡通有凡聖皆然。如來有體闡提不無。若言
佛最善人便有體者則闡提極惡應無有體。
而今佛與闡提皆有體者。故知好惡不在體
也。名亦如此。如來妙響流播共聞闡提惡名
天下皆知。故名體通漫凡聖皆有也。欲驗眞
僞未若有徳有行。是故先歎徳行後及體名
問者言等是先歎。何故先歎其徳後歎行耶。
解言爲二義。一言徳據其果行據<#0580_2/>因。二者
言徳據現在爲用。行據往日修習。果與現在
二義相會。因與往日二義相符。是故先歎其
徳後歎行也。問者言體名云何解。言亦有内
外何以知然。要先有好體然後有勝名外聞。
是故先歎其體後歎名也。又就此四段歎中
各開爲二。歎徳中有二者。第一言皆得陀羅
尼樂説辯才。此兩句先歎内徳後一句名爲
外化。陀羅尼是外國語此間譯爲總持。十
方諸佛所説妙法皆能總持也。樂説辯才者
有人解言是外化。徳正言樂爲人説也。今
一家所習猶是内徳。何以知然。有二義故。一
理二教。理者本言四辯是智門非是功徳。
智慧門中本無外化。今言樂説辯才即是四
辯中之一。云何是化耶。教者即大品經云解
法智慧名爲法辯。解義智慧名爲義辯。解辭
智慧名爲辭辯。縁樂説智慧名樂説辯。縁
樂説者只是前人機也。如聲聞之機樂聞四
諦縁覺之人樂聞因縁。只知前人所樂之法。
法是前境今擧境目智故言樂説辯也。轉不
退法輪者。第三句是歎徳中第二意。名爲外
化。正明八地以上境智。輪者借譬爲名也。
世間者明輪有摧伏之義。今明輪體取八地
以上境智無三退名爲不退法輪。而倶滿衆
生之性喩若輪體之圓也。能令凡得聖如輪
轉義也。能折伏衆生之煩惱如輪有摧伏義
也。説此八地以上境智以與前人故言轉不
退法輪也。歎行中有二者。初兩句正歎行
後一句證成。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此句先歎
菩薩殖行之始也。於諸佛所殖種徳本此句
歎行終也。此二句正歎行。但八地以上是衆
徳。七地以還是衆徳之本常爲諸佛之所稱
歎。此一句是第二證成歎行。不同二乘之行
或歎或毀。初云隨順我法我即歡喜復毀言
燋穀種也。歎體中有二者。一句歎身三句歎
心。初言以慈修身此句歎身。問者言八地以
上唯有智慧云何有身。解者言本談應身豈
有實報。所以爾者。由曠劫行慈慈本利物。
應身得有由慈悲力。是故與樂拔苦不關餘
徳也。善入佛慧此下三句是第二詺爲歎心
又此三句即作三慧初善入佛慧此句明照
空之慧。但初地以上七地以還亦入佛慧未
得稱善。唯有八地一入法流常照無生故言
善也。第二言通達大智此句明照有之智也。
第三到於彼岸此句即總結空有。所以善入
所以通達者良由到彼岸故也。夫理有淺深
智成大小。七地以還未入法流名爲此岸。八
地以上常照二諦。長不出觀名爲彼岸也。
名稱普聞此下兩句是第四歎名亦有二者
初句正歎其名。明此諸大士徳行高遠名播
之道有識含情無不共知也。第二言能度無
數百千衆生此即釋成此名。由此菩薩分身
救物是故天下共知故知釋成也。其名曰此
下是第五略列十八菩薩名也。如是等菩薩
竟八萬人是第六擧類擧數總結也
爾時釋提桓因列同聞人有三段。此下竟退
坐一面是第三列凡夫衆。所以有後者意如
前述。今就此中有六種衆即成六段。第一
先列天衆第二列龍衆第三鬼神衆第四阿修
羅衆第五列金翅鳥衆第六人衆。今兩種料
簡初明不次第意。次明無六道意及無無色
意。所以別尊卑不次第者。但如來在人中説
法。阿闍世王即是王舍城主。主人有讓客之
義是故先列前五衆後又列人衆。又客衆之
中不次第者。但五客衆中天報最勝。是故先
列天衆後及餘道。若客衆次第列者天後列
修羅。但龍有兩義故勝。一者是天眷屬二者
於人有恩。龍能昇雲降雨似天義。是以世人
常言天雨有此兩徳。是故在前。所以列鬼神
衆在次列者。然此衆悉諸天樂神隨諸天後
行。是故在之後列也。又此六段中無有六道。
何以故。地獄衆生罪障報深重不能得來唯
有五道也。所以有六段者但龍與金翅鳥同是
畜生。今離爲兩衆故有六段也。又列天衆之
中有所不盡。唯列欲色界天不及無色。所以
爾者其二意。一據小乘經故彼處無有色。既
無有色不去不來。二明三界果報彼處最勝。
由著情深妨受正道即是長壽天難也。今且
就列天之中自有兩段。第一先列欲界諸天
第二列色界諸天也。列欲界天中又不盡。唯
列初二天後二天合有四天。略無中間二天
也。又不次第。釋提桓因者此是欲界第二天。
是佛天上檀越故在前列。外國名謂釋提桓
因譯言能爲天主也。下名月普香寶光等皆
是帝釋輔臣故次第下列之也。四天王天此
則倒列欲界第一天。即是須彌四埵頭首亦
各有眷屬也。自在天子者是欲界第五化樂
天諸有所須能自化作也。大自在天子者即
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明諸所須皆是
他人化作也。略不列第三炎魔天第四兜率
他天。既列前後四天中間二天可知也。娑
婆世界主梵天王此下是列天中第二列色界
諸天。今言梵天王者即是初禪梵王也。尸
棄大梵者即是二禪梵王也。光明大梵者是
三禪梵王也。等即等第四禪天也。有八
龍王此下是第二列龍衆也。此下龍神等四
衆例皆有三。一者總唱數二者列名三者總
結也。難陀者譯言歡喜。跋難陀者譯爲善歡
喜也。變爲人形佛邊聽法於人有染潤之恩
見人皆歡喜也。龍唯五時中不得變身。一
眠二睡三嗔四婬五死時也。娑加羅者因國
得名也。和修吉者譯爲多頭即九頭龍王也。
徳叉迦者譯爲多舌也。阿那婆達多者譯言
無熱也。諸龍相與連甲中有小虫唼食。故
於熱沙中曝。復有熱沙之苦。唯此龍無小虫
故無熱沙之苦也。摩那斯者譯爲大身則是
繞須彌七匝也。漚缽羅者池名也。此龍住
在塸缽羅花池之中因池立名也。有四緊
那羅王此下是第三列鬼神衆。皆是帝釋作
樂神。初有四神名爲法樂。後有四神名爲俗
樂也。緊那羅者翻爲疑神也。初言法緊那羅
者此神絲竹之中顯出四諦之法。妙法緊那羅
者此神絲竹之内奏十二因縁法也。大法緊
那羅者此神絲竹之内顯出六度之法也。持
法緊那羅者應言總持法經文略。此神絲竹
之中并説三乘法輪也。有四乾闥婆王此下
四神是帝釋俗樂神。初言樂乾闥婆王者直
樂神無音聲者也。樂音者有音聲者也。美乾
闥婆者無音聲中勝者也。美音者音聲之中
勝者也。有四阿修羅此下是第四列阿修
羅衆。阿之言無修羅言酒詺爲無酒神。爲下
善所得。實非是鬼其多諂曲貶爲神。神之果
報率多嗜酒。此諸修羅神力因縁皆不飮酒
也。婆稚者譯爲被縛。毘摩質多羅有女名舍
脂。形容可愛爲帝釋所重即納還天上以爲
妃主。既主之後不與婦公交通。毘摩質多羅
王即遣波稚領兵征伐帝釋。帝釋既奉事如
來常誦波若神咒。咒力因縁即令波稚被縛
也。佉羅騫䭾者譯言廣肩胛也。毘摩質多
羅者即是帝釋婦公相傳無翻也。羅睺阿修
羅者譯爲覆障。其人手脚甚長有時以手障
掩日月故言覆障。有四迦樓羅此下第五
列金翅鳥衆。有大威徳故言大威徳也。身
量實大故言大身。欲食諸龍常得滿足故言
大滿。欲食諸龍自在隨意故言如意也
韋提希子此下是第六列人衆自有三。第一
列名阿闍世王母韋提希。今擧母名子故言
韋提希子也。外國言阿闍世此間譯言未怨
也。第二與眷屬若千人者總列衆類。第三
致敬。以此類上五衆。例應各禮佛足退坐一
面。經文略故無也。辨通序竟。從爾時世
尊四衆圍繞以下竟品是第二詺爲別序。正
明衆經各異部部不同之意。具如前述。又別
序有五亦如前釋。一者衆集二瑞相三疑念
四發問五答問序也。今就五別序中各開爲
二。衆集序中二者第一正明衆集第二從供養
恭敬以下即敍衆集體宜也。今言四衆圍繞
者此是第一正明衆集也。雖有天龍八部莫
過四類。即出家四衆也。供養恭敬此下
是第二敍衆集之體宜。就中自有總有別。初
言供養即是總。下別出三業供養。恭敬即身
業尊重即意業讃歎即口業。在口則譽揚聖
徳意地則尊重如來。渉身則恭敬於佛。然
此諸句皆是經家語也。爲諸菩薩説大乘
經此下竟以佛舍利起七寶塔是第二瑞相
序。亦有兩段。第一先明現相於此土。第二
於此世界盡見彼土以下明現瑞相於他地。
此兩段中各有六段。今初段中六種瑞相者。
一説無量義經二入無量義定。三者天雨四
花。四者地六種動。五者大衆歡喜。六者佛
放勝光明。又此六種瑞相合成三雙。初一
雙者動則説法度人靜則入定觀理。此則動
靜相對。第二雙者上則明天雨四花下則明
地六種動。此則上下相對。第三雙者時衆
則内心歡喜如來則外放光明。此則内外
相對也。呼爲瑞相者相據於外瑞據於内。
然相即是瑞。瑞亦即相。但密報稱瑞表異
稱相。何以知然。然將欲顯説一因一果之
理明三乘行人同歸成佛。以此六種相報衆
生呼之爲瑞。即此六種表必説法華名爲相
也。所以無量義經爲法華作遊序者凡有
兩家解。一家解言。此經明無量萬善同歸
皆成佛道之義故名無量義經也。但法華
所明正言無二無三會三歸一。然無量義經
直明萬善成佛不言無二無三破三歸一與法
華有異。是故得有法華作遊序。第二家言。
無量義經明無生空理不可邊量往求故名無
量。即此空是萬有之義也。是則大品維摩亦
明無相空義。何故不爲此經作序。伊家通言
居然如此。前明三乘後明一乘此是眞序。更
欲何覓。解釋者言。五時次第不無此義。但執
義之家好序太過。今明爲法華之序正明一
時一坐一部經教各自有序。何異五時之教皆
有序正流通。今明無量義經猶是堪聞法華
徒衆聞此經。但未説法華之前仍説無量義
經。大品維摩雖明無相空義猶言三家行因
爲量三乘得果不同。然無量義經言夫行善
者皆得佛果。是故有異大品維摩。又直言萬
善成佛不明會三歸一。是故復異法華。既居
過之間。是故得爲法華作序也。此經是
大乘教故言爲諸菩薩説大乘經。是佛所重
故言佛所護念也。即用此經表必説法華。即
是相義。又有密報之能即是瑞義也。佛
説此經已下此是第二瑞相。只説無量義經
竟仍入定之意。爲欲譬坐令彌勒問於文殊。
若不入定彌勒便應問佛。是故入定興問有
由也。問者言。只應入法華三昧何故入無量
定耶。解釋者言。若入法華三昧云何得有爲
法華序耶。無量義處者無量義經明萬善成
佛。佛果是無量義所歸之處。又明如來將欲
説法華義故。是故先入無量義定表必説法
華。即是相義密報時衆即是瑞也。是時
天雨此下是第三明天雨四花以爲瑞相。曼
陀羅花者譯爲小白團花摩訶曼陀羅花者
譯爲大白團花。曼殊沙花者譯爲小赤團花。
摩訶曼殊沙花者譯爲大赤團花也。雖有四
花今合爲兩雙。前二白團花譬在家二衆。
後二赤團花譬出家二衆。雖兩雙有共一
意。何者欲明四衆昔來所行皆是花而未果
也。又散佛及大衆者明衆生萬善花必得佛
果。是故花散佛及大衆也。表必説法華即是
相也。有密報之功即是瑞也。普佛世界
六種震動此是第四瑞相。普是有縁感佛世
界以來皆悉振動。大地常安而今忽動。此即
奇事明義。但三乘行人人有六種執。執三
因三果言決定言決定不同。此即驚動執固
之心。又一解爾時六種者動衆六道衆生皆
成佛也。爾時會中此下是第五瑞相。大
衆歡喜好事應來。預通靈瑞表必説法華即
是相也。有密報之能即是瑞也。爾時佛
放此下是第六放光瑞相。光本除闇而能顯
色令現。欲明此光密表一因一果之解。如
顯色而能遣執三之迷如除闇也。前明能
照後明所照。在上放者譬如人身頭最爲
上。密表一乘因果超坐三乘之上也。在眉
間者亦密表一乘因果是中道之理。從照東
方以下明所照。然光應照十方今的明東方
者。借此一方表一因一果也。且又東方是
諸方之上也。萬八千世界者。一萬是極數此
密表時衆必得果因滿也。八千者不足之數
明三乘人昔來所行是因而未足也。靡不周
遍者即是横論。東方萬八千土光盡照乃至
八方也。下照無間上至色究竟者竪論。上
下光皆至欲表天下萬善皆歸極果也。今就
教爲義未明無色有色是故略不道也。有一
種解從下至阿鼻地獄以下是第二現瑞相
於他土。若因此解於下偈極便。今且依前
判。從於此世界盡見彼土此下是第二明現
瑞相於他土。中亦有六種瑞相。第一因光見
六道衆生。第二又見彼土現在諸佛者明因
光見東方諸佛。第三及聞諸佛所説經法者
明因光聞他土佛説法。第四并見彼諸比丘
以下明因光見二乘人修行。第五復見諸菩
薩以下明因光見大乘人修行。第六復見諸
佛般涅槃以下明因光見他方佛般涅槃乃至
起塔供養也。舊解言。定有六見一聞事。不見
此義。一家所習不爾也。又此六種亦成三雙。
初一雙者始見六道衆生終見諸佛此即凡聖
相對。始離成凡夫終會成聖人也。第二雙者
初聞佛説法次見二乘人修行。此即説法受
行相對。始則如來説法後則弟子受行也。第
三雙者見菩薩修行見佛涅槃。此即因果相
對。始即行大乘因終則得大乘果也。第五瑞
相中言種種因縁者。明菩薩備行四等六度
淨佛國土諸因縁也。種種信解者信解行向
等。乃至淨佛國土也。種種相貎者捨物相貎
持戒相貎忍辱相貎。故言種種相貎也。即是
他土六種瑞相表必説法華。即是相也。皆有
密報之能即是瑞也。爾時彌勒菩薩作是
念。自此下是第三詺爲疑念序。亦有兩段。第一
先明彌勒有疑念。第二從爾時比丘以下竟今
當問誰。即敍大衆有疑念也。就彌勒疑念中
凡有三念。始具兩疑終事決成一疑。大衆有兩
念即是兩疑也。彌勒三念者從爾時彌勒作
是念下竟以何因縁而有此瑞。此是第一念
即第一疑。此正疑上二六種瑞相何故現耶。
自有二句。初爾時彌勒作是念下明疑前之
念。次以何因縁而有此瑞正明疑也。但瑞
相之名皆得換易。亦可言今佛世尊現神變
瑞相以何因縁而有此瑞相。亦可雙擧言今
佛世尊現神變相瑞。以何因縁而有此相瑞。
神是内力變據外用。何者若據内談如來種
智則物莫能測。即是轉海水爲蘇酪。長短改
度小大相容等也。第二從今佛世尊入于三
昧訖當以問誰誰能答者。此即是第二念。
既有此瑞相疑不知問誰。即是第二疑也。亦
有二。初今佛世尊入干三昧下明疑前之念
當以問誰以下正明疑也。佛若不入定我當
問佛。佛今入定我當問誰。從復作是念是
文殊師利訖我今當問此是第三念。即知文
殊是可問之人此是第三念即決上第二疑。
上第二疑不知問誰今既知文殊是可問之
人。故知即知決上第二疑也。唯有第一正疑
瑞相在也。是故彌勒凡有三念始具兩疑。終
成三念一疑也。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此
下訖今當問誰。第二敍大衆有疑念。今就大
衆有兩念即是兩疑。初念正念上二六種瑞
相。又即是第一疑。疑言此瑞相何所爲也。
光明於六中最顯。是故擧顯者爲首也。第二
念言今當問誰此即是第二疑。疑言不知問
誰也。上彌勒第一疑中有二。初明疑前之
念次正明疑。今者大衆第一疑中唯有疑前
之念。略無第二正明疑也。上彌勒第二疑中
亦有二。今者大衆唯有第二正明疑不知問
誰。略無疑前之念文句略互遣明義也。但彌
勒三念大衆二念。當乎爾時皆非發言。直是
經家述取其意也。大衆所以無第三念者。
若論實處無謝彌勒。而念彌勒應有第三念。
知有可問之人而大衆無者。爲欲高推彌勒
是補處大士能知有可問之人。大衆既非補
處之位不辨能有第三念也。且自今日所宜
只彌勒騰大衆疑以問文殊。不言諸大菩薩
不能騰疑。但高推補處是故無第三念也。問
者言。若果正在定云何問佛。且取自待佛出
定然後問佛。佛使即説此經即是正説。云
何稱序。祇應問文殊引古證今。知出定必説
法華。是故敍秪爲序。難者又言只問彌勒
爲自有三念爲物者耶。解釋者言居本爲物。
何容自爲問答。爲物者何爲許人耶。解釋人
言定只爲始行菩薩及凡夫也。問者又言即
此時衆有得他心智者。即見彌勒有如此疑
如此爲義。豈成爲物耶。解釋者又言。只如此
智即成爲物。今得他心智人于時只宜知彌
勒心中實自爲物有此疑念。應問文殊。文殊
名答非他心智。人既有此智密資進行類知。
如來應説法華。如此爲義於物有益。是故諸
有所作亦不唐捐。此之謂也
法華義記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義記卷第二
 光沙門法雲撰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此下盡偈。是第四
發問序。亦有兩段。第一經家敍彌勒自欲問
之意。第二從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下竟偈是
正問也。又此兩段之中各開爲二。經家敍欲
問中有二者。第一言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
疑。經家敍彌勒自欲問意也。第二又觀四衆
竟衆會之心。此明經家敍彌勒有兼他之意。
兼他之意者欲騰大衆疑念以問文殊也
而問文殊師利言此下盡偈是第二正問
也。就此亦有二者。第一從而問以下盡五十
四行偈以來詺爲正問也。第二從佛放一光
下有八行偈詺爲請答也。又此二段各開爲
二。正問二者。第一是長行略問。第二五十四
行偈重頌廣問也。第二八行請答二者。第一
佛放一光下有三行偈。先擧所見之事正請
答也。第二從四衆欣仰有五行偈即釋伏難
結請也。所以長行稱略説偈中言廣問者。若
據理爲義則長行是廣偈中是略。何以知然。
長行之中各總問彼此二六種瑞相。盡故及
至偈中各別頌不盡故。今就文爲義則偈中
是廣。長行爲略。何以故。偈中文多長行文
少故也。今且就略廣二説之中又各開二。長
行二者第一而問以下竟神通之相。總問此
間六種瑞相也。第二放大光明以下竟國界
莊嚴。總問何故使我見他土六種瑞相也。
就問他土瑞相中有二。初放大光明以下明
瑞相之由。第二悉見彼佛國土以下是正問
也。今廣問之中雖有五十四行偈又分有二。
第一有四行偈廣頌上問見此間瑞相也。第
二從眉間光明以下有五十行偈廣頌上問見
他土瑞相也。今者四偈唯頌四種瑞相。
不頌第一第二瑞相也。初一偈頌第六放光。
次一偈半頌第三天雨四華。次半偈頌第四
地動。次一偈頌第五四衆歡喜也。今者初偈
問放光。詺佛爲導師也。但初何故句。是通
冠諸瑞相也。雨鬘陀羅此一行半今頌上雨
華。上有四華今者唯頌二華。唯小白華小赤
華但半行頌也。栴檀香風一行義出故攝屬
雨華也。而此世界半偈頌上地動也。時四
部衆一偈*今頌上四衆歡喜也。上總問中含
有六種。今者偈中的頌四種也。然略不頌説
無量義經。亦略不頌入定也。所以略者有二
意也。一者文略也。二者事中不便。何以知
然。如來在世未曾不説法度人。今日云何忽
爾更問言何故説無量義經耶。諸佛世尊常
在三昧悉見諸佛國土。不以二相忽爾重問
何故入定。此即事中不便是故略不頌也
眉間光明此下有五十行偈。是第二廣頌上
長行中略問見他土瑞相也。判此五十偈凡
有二種。今且依長行初判爲兩段也。第一眉
間光明一偈半頌上第一見瑞相所由。此光
明乃非他土瑞相。但由此光明見他土瑞相
也。第二餘四十八行半頌第二正問見他土
瑞相也。唯頌五種瑞相略不頌第四瑞相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