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 (No. 1177A ) in Vol. 20

[First] [Prev]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靜恒住苦海。常在禪定不入於定。住於三昧
不在三摩地名爲如幻三昧。八者修行。能現
有相住於非相。而入諸欲不染於行。離衆生
見執著結縛。同世間心住淨常樂出三界心。
名爲如幻三昧。是如幻樂。九者修行。而現凡
夫事不著三界。入於邪道不染貪愛。住世諦
中離癡五蓋。入三毒根不住五欲。證於空性
法滿具足。在陰界心智慧如燭。證解脱門出
離五欲。名爲無著如幻三昧。十者修學而現
愚癡入諸煩惱。不壞世法而住涅槃。於生死
海不犯八難。住於三界不得無難。如是住者
當證無見。於五欲法實無所犯不著世諦。是
則名爲如幻三昧。是故賢護菩薩。説演如來
聖性十法如幻三昧。殊特難勝眞實聖行無
盡福田者。是故若有一切菩薩。次第修行如
幻三昧者。先當證悟諸佛三密聖行無盡聖
性金剛聖力三摩地。然後得證如幻三昧。迅
疾玄悟入一切諸佛金剛聖性實際三摩地
觀。云何習學當見是義。了了分明如説修行。
是故一切如來聖行諸法。祕密一切三昧者。
實無可得如幻無定。自性眞如諸法寂靜。證
寂體性空無所有。是故如來一切諸法皆悉
如幻。三世衆生悉亦如幻。有情無情及諸賢
聖皆當如幻。何以故爲由於業。隨業流轉之
所化故。佛言我身亦爾。一切事相無有定法。
一切聖化聖如幻故。三千大千一切世界。假
會和合亦皆是幻諸法亦然。菩薩比丘皆作
如是。一切事業共如幻故。凡所有法無非是
幻。因縁假合之所成故。是時賢護菩薩。令諸
菩薩及諸賢聖。修入菩提如來聖行。聖性無
盡殊特功徳。不壞金剛聖力福田。自在神用
如幻三昧。智海清淨聖性之觀。云何受持云
何修入。賢護菩薩大士告諸菩薩言及一切
衆生。先發如來大慈大悲大願大行如幻聖
性。然後修習無上正等菩提觀門悉地成就。
若欲修者。菩薩先應用慧。當心照性見圓鏡
智。心眼處觀見心體性。唯觀唯定唯定唯正。
聖智圓明唯寂唯靜。入自眞如同佛體性。達
金剛際神用自聖。作如是用功證金剛喩定。
速得成佛同如來聖。是故賢護菩薩摩訶薩。
令於當來一切菩薩及一切有情衆生。同修
此教如幻菩提三昧正觀。更相運度速超彼
岸。是時賢護菩薩當發大願已。閻浮世界及
千國土。諸佛淨刹忽然明朗。變爲金色六種
震動。天雨諸華繽紛亂下。香氣芬馥滿於法
界。其時舍衞國中祇園精舍大會道場内。六
百萬億菩薩摩訶薩。得證四聖眼肉眼天眼
慧眼法眼。神用自在智慧辯才。總皆一時當
自發弘誓願。悉同賢護大士菩薩摩訶薩。修
此如幻三昧聖性觀門。當來同救一切衆生
盡皆成佛。是時釋迦牟尼世尊及諸佛如來。
共一切賢聖諸大菩薩摩訶薩衆。同聲讃歎
賢護菩薩。善哉善哉能以眞實無漏慧智説
演諸佛如來。金剛聖性殊特微妙。甚深如幻
三昧觀者。大衆齊聲唱言。賢護菩薩不可説
盡不可思議。善能演説如來一切祕密教故。
是時舍衞國大會諸衆。一切菩薩一切聲聞。
一切諸天一切四部弟子。善男子善女人。一
切龍神八部一切鬼神等。同聲稱讃歎未曾
有。咸皆悟解歡喜無盡信受奉行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
王經卷第四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
臂千鉢大教王經卷第五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
不空奉      詔譯 
二者後演一切賢聖入法見道顯教修持第四

是時釋迦牟尼如來。在舍衞國中祇園精舍
大道場。大會衆中有百億菩薩摩訶薩衆。五
萬億聲聞縁覺衆。八萬億比丘比丘尼沙彌
式叉四部弟子衆。五萬億龍神八部衆。八千
億鬼神夜叉衆。世主四天王及諸轉輪聖王
有七萬億衆八千億天帝六欲諸天衆。九萬
億大梵天王諸天衆。四萬億人王世主小王
衆。三萬億善男子善女人衆。爾時釋迦牟尼
世尊。在大會中據師子座。坐百寶蓮華臺。
入金剛三摩地。放金色三昧光。普照一切大
千法界他方諸佛國土微塵數佛刹靡不周
遍。是時他方淨土諸佛世界諸大菩薩。同時
盡見金色大光明。見斯光已警覺身心。而來
集會向娑婆世界大道場會爲作證明。諸大
菩薩摩訶薩有百千萬億衆。其時菩薩衆會
之中。有一菩薩名曰普眼。稽首頂禮釋迦牟
尼如來足而白佛言。普賢菩薩今何所在。世
尊報言普眼。普賢菩薩今見在此道場衆會。
親近我住在吾左邊初無動移。是時普眼及
諸菩薩。復更觀察道場衆會。周遍求覓不可
得見。普眼菩薩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猶
未能見普賢菩薩其身及於座處。佛言如是
普眼。善男子汝等何故而得不見耶。世尊
語普眼曰。普賢菩薩住於法性之身。甚深微
妙不可説見。是故普賢菩薩。獲無邊智慧金
剛性身。普賢菩薩在於師子奮迅之定。住首
楞嚴三昧。得無上菩提神通自在。同於如來
法身清淨。證得無礙實際。普賢菩薩得住如
來十種聖性聖力。以得智藏法界爲身。一切
諸佛如來共所護念。爾時普賢菩薩對如來
前。則現聖性自在神力。於一念頃悉能證入
微塵佛刹三千大千世界。三世諸佛無礙無
別。智身法身同體一性。是故佛言語普眼。汝
等諸衆不能見爾是時普眼菩薩。聞如來説
普賢菩薩甚深聖智微妙清淨功徳之身。普
眼菩薩便則對如來前。證入十千阿僧祇三
昧。以三昧力復更遍照觀察渇仰不已。欲得
願見普賢菩薩。普眼乃更重觀亦不能覩。其
餘一切諸菩薩大衆等。倶亦不能得見普賢
身形相好。是故普眼菩薩。從三昧起向如來
前。白佛言世尊我已入十千阿僧祇三昧。求
欲願見普賢菩薩。而復畢竟不可得見其身
相好普賢之行。及是身業語業意業。坐立行
住悉皆求覓都無所見。佛言如是如是。佛語
普眼菩薩。譬如幻中種種幻相。所幻住處尚
不可得見。何況普賢菩薩。祕密身相體同虚
空。身亦祕密語亦祕密意亦祕密。當知普賢
聖力自在不可思議。而於法界能入能出。能
見能現能隱能沒。何以故普賢菩薩境界甚
深。不可比度難思難測。惟佛能知無有量已。
過量。擧要言之普賢菩薩以金剛慧三昧普
入聖性同一切法性法界。於一切世界無所
依止。普賢知一切衆生身心皆空。無去無來
性同普賢。無有差別無依無作。性無動轉至
於法界。到究竟處譬如虚空。虚空之性不可
得見。普賢身心亦復如是。爾時世尊於大衆
中告普賢菩薩摩訶薩。汝乃於過去世來久
遠。値遇諸佛如來微塵數微塵數阿僧祇劫。
等如虚空供養無數如來菩薩説不可盡。是
故如來問於普賢。汝當應知往昔已前。過於
無量佛刹世界空劫之中。汝曾見聞毘盧遮
那如來出世之時遇佛聞法。佛説金剛祕密
甚深法藏。是誰爲首與諸佛如來諸大菩薩。
縁覺聲聞四部衆等。及此會中大菩薩摩訶
薩者。先世已來是誰爲師作於導首。令發菩
提之心引化成佛。普賢菩薩聞如來語承世
尊言。即從座起向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恭
敬。而白佛言世尊。我曾往昔過去世時得値
得遇毘盧遮那如來説。過去世時・久遠已前
未有佛時。有曼殊室利大士菩薩。出世教化
無量微塵數説不可盡一切衆生。令發菩提
之心。修金剛三密三摩地盡當成佛。又更爾
時曼殊室利。其時便於大會衆中。當自發誓
廣弘大願。願我心等虚空遍周法界。如太空
中法界無盡。我則當自盡其志力。廣度蒼生
無有休歇。曼殊室利大士菩薩。則向大衆之
中發大音聲告言。諸仁者誰能與我同願同
行。能承我願與我爲子紹繼我法。我則爲説
大乘瑜伽金剛祕密聖性三摩地成等正覺無
上菩提廣大因縁。令行菩薩道接引有情。更
相運度得成佛果。忽然登時從此衆中。出五
大仁者大丈夫。來向佛前頭面禮敬世尊足
已。則當其時發大聲言。我能依此曼殊室利
菩薩。能發大願大行廣度衆生。心同虚空亦
無休歇。則當是時曼殊室利菩薩告言。大士
善男子。汝等五仁大丈夫。能共吾發行同願。
心等虚空法界無盡。能發廣弘大願之行。救
度一切有情衆生得成正覺者。汝則眞是吾
子。吾即與汝五仁之者同其心故。廣度蒼生
盡未來際。五仁大丈夫答言。我等五仁總同
曼殊願故。曼殊室利則爲與五仁者大丈夫。
安立名字故。是時五大仁者。依此名號趣入
菩提。云何名爲五仁者大丈夫安立名號
一者名曰毘盧遮那 二者名曰阿閦 三者
名曰寶生 四者名曰觀自在王 五者名曰
不空成就
是故五仁者大丈夫立其名號故已。其時五
仁者便配五方各住一處。金剛性海三摩地
世界。導引有情教化蒼生。是故如此。又五
仁者重啓曼殊室利菩薩告言。大士仁者與
我説一切諸法及説我心。有眞如根本清淨
自性。二種法者爲有爲無。大士仁者曼殊室
利答言亦有亦無。云何二法亦有亦無。則是
第一亦有者。復有二種之義。云何爲二種之
義。一者我執二者法執。執法執我者。我執法
執二義。即於我法之中。而能有障有礙。則能
其情性。遍計所執及一切處。則是慧性
不能明徹自在用故。二者無我執無法執二
義。若菩薩不執我法二義。則於我法之中通
達無礙。即無遍計所執性。則得慧性明徹自
在用故。第二亦無者復有二種之義。云何爲
二。一者心眞如。二者心有根本自性清淨。云
何一者心眞如。爲執眞如作有爲相。即自執
著我性根本。自性垢故不得清淨。於一切處
有障有礙。則生煩惱貪瞋癡故。任運繋縛處
處生滅我性苦故。云何二者心有根本自性
清淨。爲自性本來寂靜無障無礙。則眞如無
爲遍一切處與根本自性清淨性同空故。是
以性等眞如根本清淨。自性同體聖性空故。
無縛無解畢竟清淨。性體寂靜故。是故五仁
者大丈夫。見聞説以無上菩提正眞妙法。心
大歡喜即起作禮。頂戴大士曼殊室利菩薩
足。又則五仁者更重諮啓大士曼殊室利菩
薩大士。仁者更亦爲我重説。我身之中心性。
及與大士菩薩曼殊室利。并與一切衆生。心
性妙智等同一性不。大士菩薩曼殊室利答
言。吾與汝五仁者及一切衆生心性。等同一
體無有別異。淨如琉璃内外明徹。無有増減
悉同清淨。是故善男子汝當諦信。吾今與汝
五仁者重再實説。是故汝等心性智慧。及一
切衆生與吾無異。又大士曼殊室利言語五
仁者。佛説我心無主身亦無所。名曰摩訶金
剛般若波羅蜜多。爲身心性具足一切法。亦
等同於如來智身法身。何以故身如性相同
體無別。常住首楞嚴三昧性三摩地。性淨清
徹。是故如來説。善男子亦復如是。如汝五仁
大丈夫便立其名號者。則得隨名解説於意
云何。一者大丈夫名曰毘盧遮那。身心清
淨性智菩提得圓滿是。二者大丈夫名曰阿
閦。身心無動性亦無相。大圜鏡智菩提圜通
是。三者大丈夫名曰寶生。身心平等性智
菩提一靜一性是。四者大丈夫名曰觀自在
王。身心清淨妙觀察智。聖慧通達金剛菩提
是。五者大丈夫。名曰不空成就。身心智量
性等虚空形同法界。聖性聖慧成所作智。自
在神通悉地成就一切菩提解脱是
爾時如來説言。如五仁大丈夫智性。須假大
士曼殊室利菩薩金剛般若慧爲身心主。成
就一切法聖智性。能與五仁大丈夫身心成
熟。慧性圓明法滿成就。乃能證得無上正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曼殊室利大士
菩薩。能成熟五仁大丈夫。五智金剛般若波
羅蜜多。同一切諸佛五智性金剛菩提故。爾
時曼殊重啓如來言。諸大菩薩摩訶薩身心
聖智性同一體。亦同聲聞縁。覺四部衆等身
心淨智性同一體。亦同諸天大梵王等身心
淨智性同一體。亦同龍神八部及一切衆生
等身心淨智性同一體。智慧清淨無有別異。
猶如水精内外明曉更無有異。本來清淨自
性眞如。寂靜無爲以無所得。是故釋迦如來
告大士曼殊室利言。善説善解諸佛金剛三
摩地法故。善哉善哉汝今則是吉祥大丈夫。
成就一切衆生無上菩提。及一切諸佛菩薩。
亦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時諸大
衆等。告曼殊室利言。由習何教學何法義。大
士曼殊室利稽首如來言。我今常修習大乘
瑜伽大教三密三十支祕密金剛三摩地觀。
及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亦同此教修學成
就。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士曼殊室
利言。若有一切菩薩摩訶薩四部衆等。及善
男子善女人等。於後末世像法之中。得遇此
瑜伽大教三密門祕密三摩地法者。其人福
徳不可稱量不可稱計。算數譬喩所不能及。
是人乃於過去世無量佛所。種諸善根得遇
此教。速證無上菩提。云何之人得遇此法
瑜伽祕密三摩地教。大士曼殊室利言。於後
末世。若有菩薩及四部衆等諸善男子善女
人。能除去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於世能
忍忠孝下心。則得遇此瑜伽金剛祕密三摩
地法教。如此人者則能棄捨身命爲求菩提。
是人先世罪業當爲消滅。漸漸修學當得成
佛。云何衆生不得値遇。不得見佛不聞正法。
若有世間愚癡衆生。或有諸罪宿業障深。或
曾往昔過去世來。廣造十惡五逆。或曾謗
佛或曾謗法或曾謗僧。如此衆生則有三種
重障。則不得遇此諸佛正法三摩地教。何
者名爲三種重障。第一重障者我慢貢高。
邪見執蔽不能下心。賓事一切諸佛菩薩師
僧父母學妙深法。第二重障者妬賢嫉能。
自是非他説人長短。恃勢貪瞋好求名利不
勤懈怠。亦不能學得如來正法。第三重障
者多貪多欲嬾惰睡眠。惛沈掉擧破戒者多
不勤精進。如此之人則不識因果不敬師長。
亦不見良善不護業道。是故麁惡之人。生生
世世難値正法。對面不遇大善知識。廣造惡
業死墮阿毘及諸地獄。如此之人則不得遇
此三密正法。瑜伽祕密三摩地法教
爾時大會之中。有大菩薩摩訶薩衆。有大聲
聞衆。有大諸天衆。有大龍神衆。有大鬼神衆。
及諸四部衆善男子善女人等。同共啓請如
來而白佛言。我等衆會復更請如來。重説大
士曼殊室利。往昔修行大乘深法。金剛三密
三摩地法教。神通自在聖徳神力。未曾得
聞未曾得見。我等衆會亦隨大士曼殊室利。
廣發大願志學大乘瑜伽祕密三密法教。是
故大衆一時同請世尊如來。爲我衆等。説曼
殊深妙徳行聖性殊特。其時釋迦牟尼如來。
在舍衞國祇園精舍大會之中。如來則爲大
衆入於金剛三昧。從三昧起説如來一世三
時法教。顯出大士曼殊室利。往昔修行三密
菩提。殊勝聖力神通自在。則於是時釋迦牟
尼如來告於大衆言。吾當爲汝。分別廣説如
來一世之教三時之法。然始得見曼殊室利
聖徳聖力。作大神通證明此教。導引群品悉
令歸趣。修入大乘瑜伽大教三十支三密金
剛三摩地祕密聖性觀。是時釋迦牟尼如來。
即於當世之時説三時之教。是故第一時中
有教聲聞律儀。初有小乘度五倶輪及一
切衆生。四聖成就四果人等。第二時中如來
説空教破執有相有情衆生遍計所執。度聲
聞弟子四部衆等。及一切地前三賢之人。修
行菩提者令歸空無相。不執不著中乘行故。
是故名爲歸依空教。第三時中如來演説不
空不有祕密法教。破執有執空。大乘小乘之
中迷惑法教。破執有執無。破執有者勿令著
有。破菩薩執無勿令著空。所以者何菩薩修
證。令歸大乘瑜伽大教三密三十支金剛三
摩地眞如法藏性海法界聖性觀者。無爲無
相不有不無名爲不空祕密解脱菩提故。是
故如來顯説大士曼殊室利菩薩瑜伽大教法
性三密聖智三摩地聖性觀者。廣度有情一
切菩薩摩訶薩。聲聞縁覺四部*衆等。及諸
天龍鬼神夜叉衆。善男子善女人等。悉令迴
向大乘修入瑜伽大教三菩提三摩地聖性
觀。令得速達本源眞如自性本性涅槃無上
正等菩提故。其時大會菩薩摩訶薩。及一切
聲聞衆。自恣集會解夏時至。爾時如來告大
士曼殊室利菩薩言。汝於前三月夏安居自
恣。往請時日龍宮教化。往去不來自恣解夏。
時節將到曼殊不來。迦葉心念若後到時不
赴法事自恣解夏。則當擯出。諸大衆迦葉等
咸有疑網時至不來。大迦葉等心懷作念。曼
獨身不合入衆。若後到來必當擯出。大迦
葉等即白佛言。法事時至。如來語大迦葉。若
時將至則當作自恣行於法事。維那即於衆
中當之揵椎。椎聲絶已。大士曼殊當共椎
聲一時齊到。所以不闕僧集自恣解夏法事。
亦斷聲聞衆疑自恣成就。是時釋迦牟尼如
來。見此會中法事將畢。其時如來以聖意潜
加神力告。示令大士曼殊密意聖受。曼殊室
利知世尊聖意。則於自恣衆會之中。當現神
通聖徳之力。應時出現丈六紫磨金色之身。
坐於法界金剛性海百寶蓮臺之座。其曼殊
身上著於百寶。種種瓔珞妙寶天衣。頂背圜
光頂有五髻。頭上有七寶佛冠。頂戴五佛如
來。菩薩身上現其大印手二百二十二。有千
臂千手。手中各持吠瑠璃鉢。鉢中各各有一
化佛。千釋迦同時出現。爾時釋迦牟尼如來
則告之言。大迦葉汝應當觀。大士曼殊室利
菩薩手中吠琉璃鉢内諦看。有何等相。大迦
葉則從坐而起。便於世尊前頭面作禮而去。
大迦葉則於曼殊室利前。頭面禮敬訖。便於
鉢内觀看。及見鉢中有百億三千大千世界。
百億無色界百億色界百億六欲界。有百億
須彌山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娑
訶世界。百億釋迦如來。百億千臂千鉢曼殊
室利菩薩。百億迦葉。在曼殊鉢内有百億世
界。世界中有百億大迦葉。各各向曼殊前請
問大乘法義。復有百億五頂山金色淨土。其
中亦見百億曼殊室利。有百萬億菩薩衆當。
自圍繞。時乃出現放大光明。化度蒼生救攝
一切。亦乃見百億大迦葉徒衆有大疑網。向
大聖曼殊室利菩薩邊求哀悔過。迦葉徒衆
發言。我等小乘之人小智小量。當有疑網願
罪消滅。當時大迦葉及聲聞等。便於如來前
及大士曼殊室利菩薩前。登時發誓廣弘大
願。一依大士曼殊室利菩薩教旨。迴向大乘
志學瑜伽三密法門三摩地聖性之觀。大迦
葉衆等。爾時則於如來前。頭面著地頂禮如
來足。復願世尊納受我意。與我等小乘之人。
願與發露懺悔疑過大乘授記。則於衆會之
中。其時釋迦如來。則與大迦葉衆等。懺悔
授記令發大乘。迦葉等其時發願後已。如來
告言汝於來世。遇値無量無數諸佛如來。漸
次修學瑜伽三密金剛菩提聖性解脱。當成
佛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時一切
菩薩聲聞四部及諸。大衆總皆覩見大士曼
殊神力自在聖性無礙。斷迦葉等一切大疑。
當學大乘令速超佛地。是故迦葉衆等同發
大願。復願我等世世値遇諸佛世尊。修行大
乘瑜伽三密漸漸習學。當得成佛無上正等
阿耨菩提。則是時釋迦如來。爲大迦葉聲聞
徒衆。説修大乘十種無犯解脱性戒超出三
有聖力自在。欲界無定不染欲界。在上二界
不住四禪亦不依四空。修此如來祕密三摩
地者在三有界及閻浮提。是故菩薩修學之
地能持梵行。若學金剛祕密三摩地者。則得
迅疾玄通佛心超出三世。於三摩地。不染欲
界不住四禪不證四空。是名不著三有名爲
出世。是故大迦葉聲聞諸衆。同共稽首釋迦
如來。唯願世尊今爲我等。説大乘三密不犯
十重如來持戒教法。我等聲聞盡皆迴向。修
入大乘瑜伽三密金剛菩提如來祕密。是時
世尊則爲大迦葉衆。演説不犯十重大戒。汝
當諦聽諦聽吾今爲汝分別解説。佛告迦葉
如小乘之人。持於聲聞十重大戒之者若
犯律儀十重過罪。一一從身口意業而生其
罪。於有相之中事上犯失爲不見心。心性寂
滅自性性淨。所以見相執持事上漏失。是名
小乘犯重過失。執法生罪見取分別。染著心
想不能捨離。是故不應生天墮於地獄。是名
小乘事法漏失毘尼律藏。如是大乘菩薩持
於十重大戒法者。則是不然。如菩薩持戒。常
於大乘心行慈悲喜捨。救護一切有情照見
心性寂然不起。澄心見性畢竟清淨。則名眞
性。無染無著不取不捨。是故名爲大乘十重。
菩薩大戒亦復如是。其時大迦葉聲聞衆等。
見如來説大乘十重大戒之法。心生愧仰迴
向大乘。唯願如來指授名目。我等徒衆深生
信受當自奉持。何者名爲大乘十重清淨禁
戒。得名不犯不破犯戒眞性寂靜。於十重性
中云何大乘能犯不犯。一者如來一切心
法。金剛自性本來清淨畢竟寂滅。菩薩若於
大乘性中。能持十重戒者。覺心眞淨了見心
性無染無著。是故菩薩能持十重戒者是則
名爲不壞毘尼。二者如來一切心法。我障
自性畢竟不可得本來無染。菩薩持重戒者。
戒性如虚空不見心性了然寂靜。菩薩持重
戒時。證見心體我性空無。是故名爲出過一
切諸有相體。是則名爲無過毘尼。三者如
來一切心法。煩惱妄想本來清淨。菩薩持重
戒者。於淨識性實無所得。於實無所得之心
菩薩持戒。不見於相不見顛倒。不見菩提不
見實性。名爲最勝實性毘尼。四者如來一
切心法如如實際。於實際中不見持戒不見
破戒。菩薩持重戒者。是則應示當觀心地。見
實際性心性瑩淨。不見戒性亦無持戒雜染
諸見。是故名爲心性清淨。通達聖性眞如毘
尼。五者如來一切心法菩提聖性無來無
去。故名如來。菩薩應當持重戒者。得見如來
眞實心性。眞實性者等如法界。無來無去無
爲之相。菩薩能持如來淨戒者。見佛心性等
於虚空無有別異。是故名爲如來法身菩提
聖性。眞實得名不思議毘尼。六者如來一
切心性淨法。本來無住本來無處本來無著。
菩薩持重戒者。於無住之中不見有犯十重
之性。菩薩持此戒時。於無著心性廓周法界。
遍於一切如淨琉璃内外明徹。則是名爲無
自性性淨毘尼。七者如來一切心法。等如
空際離諸相故。菩薩能持重戒者。於心空際
不見能有破戒之相。於性戒中證得法眼性
淨。是則名爲淨諸六識法眼毘尼。八者如
來一切心法。法本不生今則無滅。菩薩能持
重戒之時。於無生性照見持戒。心心聖性體
寂清淨。不生不滅則證佛地。速當成就無上
菩提。是則名爲三世平等毘尼。九者。如來
一切心法。則是諸佛眞如實智。不見有相一
切諸法。何以故衆生心性本是眞如。於眞如
性中若見持戒。是名有相。菩薩不能解脱。若
能不見持戒。不執不著一切諸相。是則名爲
無染解脱清淨毘尼。十者如來一切心法畢
竟無相。離於心想清淨無障。菩薩能持十重
戒者。於戒淨性不見有戒不見無戒。得名證
離小乘執縛一切戒相。是則名爲究竟毘尼。
是故一切諸佛如來一切菩薩。由依止此大
乘毘尼。持此十種聖性無相十重大戒。畢竟
清淨離一切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則是時大迦葉。復爲大衆聲聞四果。及諸天
龍八部鬼神。四部弟子善男子善女人。對於
大會再與大衆。復請釋迦牟尼如來。爲諸徒
衆。重開演説往昔大士曼殊室利菩薩。因何
劫中因何世時。而得遇値諸佛世尊。開演此
教三密法門三十支三摩地觀大教王經。是
時大迦葉等徒衆而白佛言。唯願世尊更爲
我等大衆。稱説大士曼殊室利菩薩往昔因
縁。爾時釋迦牟尼如來。則告大迦葉大衆言。
吾當爲汝分別説之。曼殊室利菩薩。乃於過
往殑伽沙微塵數阿僧祇劫久遠以前世時。
曼殊室利菩薩遇値金剛五頂毘盧遮那。五
智尊五如來同時出世。其時彼會中有一佛。
名曰不空成就如來。又説過去往昔世時。於
妙幢世界中。又有佛出世號名毘盧遮那。五
智世尊五如來一時出世。住於虚空金剛法
界。説虚空聖性。令爲一切有情。證入本性
涅槃自性相應安立聖智。到於彼岸眞如實
性。又於金剛法界内。如是五佛如來同聲。共
説大乘瑜伽一切如來菩提聖性總攝一切法
般若波羅蜜多曼荼羅金剛灌頂大教瑜伽授
法王位金剛祕密三密門三十支三摩地聖性
觀。曼殊室利菩薩爲於上首。教諸菩薩摩訶
薩四部衆等及諸一切衆生善男子善女人
等。其時令諸人衆入此道場。修持大乘。授
瑜伽金剛菩提三密門三十支三摩地聖性觀
者。得證三菩提金剛聖性大寂三昧。再令菩
薩勤行精進。觀照心地眞如實性。證空無相
無願法界一性三昧。得入百千陀羅尼門百
千金剛門。百千三昧門百千解脱門悉皆具
足。當來得佛同成普見如來。是故則當彼世
之時。爾時不空成就如來。其時於大會衆中。
告言大士曼殊室利。汝乃過往久遠已來。親
近世尊供養諸佛。盡於虚空等於法界。微塵
數劫不可説劫佛刹之中。見諸佛聞正法。
爾時佛語曼殊室利菩薩言。善男子汝當與
諸大菩薩摩訶薩四部衆等。再請問毘盧遮
那等五智尊。金剛五頂五如來。演説諸菩
薩四部衆等證修心地。入一切如來瑜伽金
剛菩提三密門三摩地聖性觀。云何修持得
成正覺無上菩提。是時則曼殊室利菩薩。承
佛聖旨。與諸大菩薩四部衆等爲於上首。同
共啓請毘盧遮那等五智尊五如來。共同演
説瑜伽祕密金剛法門。云何修證諸大菩薩
及諸四部衆等。修學證入一切法如來大乘
瑜伽金剛三摩地聖性觀者。是時則毘盧遮
那五智尊五如來。同聲共説告言語大士曼
殊室利菩薩善男子但有一切衆生及大菩薩
摩訶薩四部弟子等。深信此教瑜伽金剛菩
提祕密三摩地法者。是人諦受應當棄捨國
城妻子不惜身命。爲求無上正等菩提者。則
得證入此如來。瑜伽金剛菩提祕密三摩地
聖性觀。則得速達本源自性空淨金剛聖性。
得成佛果無上正等菩提。是時釋迦牟尼如
來。則自説過去往昔大士曼殊室利菩薩。同
時値遇金剛五頂五智尊五如來出世之時。
釋迦牟尼如來其時五世尊中示現出世爲
佛。名曰不空成就如來。説大士曼殊室利菩
薩。授五智尊五如來金剛菩提三密門三摩
地教。轉授與一切衆生。修行菩薩道。其行
廣大其願無邊。出生一切菩薩大願功徳無
有休息。爾時曼殊室利。常爲無量百千萬億
微塵數世界諸佛如來爲母。亦常爲無量百
千萬億微塵數那由他菩薩而爲導首説不可
盡無上菩提法門。與諸菩薩爲師。教化成就
一切衆生。令證三密菩提出於三世。大士曼
殊菩薩廣度有情。心等虚空無有休歇。名稱
普聞十方世界。常於一切微塵微塵殑伽
數諸佛衆中。爲説法師。得令一切如來之所
讃歎住甚深智。能以實見如如法性。於空無
相一切諸法通達無礙。以無所得解脱究竟。
於是同心普賢菩薩。所行諸行悉皆已辦。是
故爾時釋迦牟尼如來。於此大會衆中。則當
付囑大士曼殊室利菩薩五智尊五如來大乘
瑜伽三摩地教。令曼殊室利菩薩傳授此教。
世尊告言汝當爲首。紹隆此教瑜伽三密門
三摩地觀。傳授與諸大菩薩摩訶薩四部衆
等善男子善女人。若得入此瑜伽三密門三
十支金剛菩提三昧三摩地觀者。則得速超
解脱。證無上正等菩提。當得成佛。是時釋
迦牟尼如來。告曼殊室利言。善男子汝當善
聽。吾*當重爲與汝大衆分別解説且待須臾。
説諸菩薩自當有證。如來則説往昔過去世
時。有佛名爲毘婆尸如來。出世之時諸菩薩
等學此教法瑜伽祕密。如來説已。忽然則有
千百億世界金色佛刹。殑伽沙菩薩出現。而
作證明。是故諸大菩薩等。各各自説修持瑜
伽金剛三密門三摩地教法。證無上菩提。則
是時諸大菩薩等言。得遇値曼殊室利引接
於我。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修行瑜
伽金剛祕密得成正覺。是故一切菩薩衆則
當出現。共證此瑜伽三密門教。其時世界當
時有一國大王。名曰淨目天子。於此國内常
行正法理化於人。其王當世之時。得値遇灌
頂大師説。此瑜伽三密三摩地教。聞此教已。
遂即便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登時國大王
淨目天子。當時國内勅旨天下處處。令諸沙
門建立此三密門三摩地灌頂授法道場。便
立道場。毎年經于百日修念行道。其王宮中
亦當起造授法道場。則阿闍梨教主授法導
師。當與天王灌頂。王當後便修學瑜伽聖教
三密菩提金剛聖性。盡生不歇。乃後應時有
感。諸佛護念萬國來朝。令國界清寧萬姓安
樂。登時王當受福。漸漸於後淨目天子。得延
年益壽五百餘歳。漸次修學得證五波羅蜜。
成就四智菩提六根清淨悉皆具足。後便得
遇諸佛如來世世親近。王當供養承事無空
過者。速當成佛得證菩提。是時釋迦如來則
於大衆中。告大士曼殊室利菩薩言。善男子
若有諸大菩薩摩訶薩四部衆等。發大菩提
心不惜躯命。當以信根眞實。爲求無上菩提
者。則得入此瑜伽大教金剛三密三十支三
摩地祕密聖性觀。是故釋迦如來言。若有菩
薩當建道場者。先當揀擇殊勝之處。穿深一
丈無諸瓦礫骨石炭木及諸惡物。堪爲道場
者。則向大嚴淨之地。應當建立方等安置大
曼荼羅灌頂授法道場。是時釋迦牟尼如來。
告曼殊室利言。善男子世世若有衆生。發廣
弘大願能造此曼荼羅灌頂授法三摩地道場
者。其人福徳量等法界。福如虚空無有盡期。
不可稱量不可稱計。爾時若有國王王子及
諸后妃公主宮人婇女等。能與建立此清淨
大道場者。令國土安寧王當長壽。妃后延年
萬方投化。人民安樂風雨順時。是故若有大
臣能興建此道場者。福命長遠常得清吉。於
國忠孝國安人樂。轉轉興泰福不唐捐。是時
佛告曼殊室利諸大菩薩摩訶薩等。若有一
切衆生遇。此瑜伽三密門三摩地教者。乃於
過去往昔無量微塵數佛刹中。曾供養無數
諸佛。則得遇此如來瑜伽大教三密門三摩
地聖性觀。及得遇値授法阿闍梨。生生世世
學此大乘瑜伽教法。速當成佛疾證無上正
等菩提。是故諸大菩薩摩訶薩四部衆等。則
當志求勤學精進實勿退轉。應當諦信諦信
發大誓願。習學此教。是時大衆諸大菩薩摩
訶薩及諸聲聞縁覺。諸天龍王八部鬼神。四
部弟子善男子善女人等。咸皆歡喜歎未曾
有法信受奉行爾時大衆等心皆喜悦。更請
大士曼殊室利菩薩。今對大會如來世尊前。
再重請説來劫末法世時修何教法。曼殊室
利言再三辭退。對如來前我不敢自説。復願
諸人衆同請如來。爲大衆等説我後世末劫
之時。於像法末劫之中。爲何教法而廣度衆
生及諸菩薩。爾時釋迦如來。告曼殊室利及
諸大衆等。吾今當爲演説分別。如來在世運
度衆生。遇著世尊功徳無比。是名殊特最勝
福田。佛語曼殊室利。善男子如來在日有福
之人。乃能遇佛。如來滅後薄福之人不可得
遇。是故世尊告曼殊言。若有一切衆生得
如來授正法教者佛有十種威徳有畏有敬。
作希求之心難遭之想。如此人者授得教法。
必證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如來住世一切
有情業力最勝。與諸衆生及諸菩薩四部衆
等授教法者。一一皆證菩薩佛地無上菩提
四聖道果。若是如來滅後薄福之人實難値
佛。於末法之中若欲*授如來大乘正教法者。
須遇大師授法阿闍梨。是名次補佛處紹隆
我教。修習大乘瑜伽祕密金剛菩提。是故則
令建立殊勝道場。於道場中安立本尊如來
形像。及諸本尊菩薩形像。一似世尊如佛在
日授其正法。是故阿闍梨於道場内。與一切
衆生及諸菩薩大乘人者四部衆等。如佛在
時依法授教。入瑜伽三密三十支金剛三摩
地祕密菩提聖性觀者。是故諸菩薩等及四
部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善男子善
女人。若能至誠親受教已。切須久乃堅持。
修習金剛正法如來祕密法藏。是故則名如
來弟子。得*授法已勤行精進。六時不闕行道
念誦。則須傳授導引蒼生。一一付囑與深信
善解大乘瑜伽三密三十支三摩地觀祕密教
法者阿闍梨。亦復轉須接引衆生四部衆等。
令歸大乘祕密瑜伽三十密門三摩地。則令
一切衆生速達本源。證自性清淨瑜伽祕密
金剛菩提一性成道。是人疾證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故
是時大會衆等諸大菩薩聲聞縁覺。及諸天
龍鬼神四部衆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
夷。令阿闍梨若與學教人欲授法者。先須密
授教旨三十觀門。其金剛菩提法觀者。在瑜
伽祕密三摩地如來聖性品中。是故一切大
衆諸大菩薩一切衆生。修學如來聖性觀行
祕教者。殷勤三請阿闍梨。於大曼荼羅清淨
道場内。准教結印口授祕契三密三十觀門
者。不應顯露唯當密授。若是不依如來言教。
稱揚顯露者不得聖力潜通佛智加被。則被
著蔽障。所修聖行不可得道。爾時大衆聞
佛所説。咸皆歡喜大衆渇仰信受奉行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
王經卷第五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
臂千鉢大教王經卷第六
 *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
不空奉      詔譯 
爾時釋迦如來。當與大衆一切諸大菩薩摩
訶薩埵。次第則説如來金剛聖性平等觀門。
第三云何次第得入平等門。一者入跛字觀
本眞無染著離垢義。寶生如來説法界眞如
平等門。就此門中演有二品。一者説祕密歸
止觀照法性決擇心地第五品。已上一品教
法。於此教法觀照決擇心地品者。合於道場
内祕授心地法。不應於此經顯説。合在瑜伽
聖性品中別説密授觀門。二者後演有一切
菩薩修學如來三摩地聖性潜通加被第六
品。如來次第當且應説潜通加被品。是時釋
迦牟尼如來。在大會道場。一切大衆諸天等
菩薩摩訶薩四部衆等大梵諸天等龍神八部
等善男子善女人等。見如來入於眞如實際
清淨法界三摩地。放聖性三昧金色光。照普
賢菩薩法界性體身心相好支節身分。一一
毛孔中皆有不可思議。不可説不可説佛刹
海藏。一一海藏有微塵數諸佛出興于世。有
諸大菩薩衆所共圍繞。諸佛世尊教導蒼生
及一切諸大菩薩摩訶薩等。又見如來入無
依止毘盧遮那。清淨法身等如虚空。以智慧
身現無量身。普賢菩薩從如來無量智身出
現。遍往十方淨土承事諸佛。入於諸佛法界。
出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法性智身。
住於無量一切智門以智光明善了諸法。於
諸法中得無所畏。隨所演説窮未來際。辯才
無盡以大智慧開總持門。慧眼清徹法眼無
際。入深法界達智慧境。無有障礙亦無邊際。
究竟寂靜猶若虚空。如是諸佛菩薩世界。及
兜率天宮諸大菩薩摩訶薩。亦見普賢菩薩
神通自在化現之相。亦見彼一切佛淨土一
切如來神變神通及諸菩薩。如此諸佛菩薩。
皆與毘盧遮那如來。於往昔時同種善根。修
菩薩道行普賢行願。悉已寤入諸佛自在甚
深解脱。得無差別法性之身。等入一切諸佛
淨土聖性海藏而依所住。皆是如來自在聖
力。聖性法界神力無邊。功徳無量不可思議。
是時釋迦牟尼如來在大會中。告諸菩薩摩
訶薩四部衆等及諸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
人并及一切衆生。是故若有菩薩。修於身密
勤行觀照者。往昔普賢發廣大行願。入於衆
生三密體性。證修金剛三密門三十支三摩
地觀者。於一一支觀中。入在衆生根本自性。
法界心性眞如理智。奮迅速疾加被安住。證
*寤金剛三摩地。是時普賢菩薩本願聖性金
剛力智。令一切衆生證得菩提解脱門故。是
時釋迦牟尼世尊告言普賢菩薩。汝常在金
剛聖性法界諸佛法身不思議甚深祕密三摩
地方便法海之中。同一切如來聖性功徳菩
提海藏眞如法界。所謂有情衆生修行加持。
速達三密解脱法身證身印三昧祕密三摩
地。都有幾種門。普賢菩薩言。比來承佛聖
旨言教。修持三十祕密觀門。世尊語普賢如
是如是。爾時釋迦如來自言。有三十祕密觀
門者。且就第一身密十支觀門。如來一一分
析令修此觀。則普賢菩薩。與十大士菩薩。重
當稽首如來言。云何有十種金剛聖性祕契
身密十支菩提觀修證聖性三摩地門。佛言
告語摩訶普賢。當與十大士菩薩爲於上首。
同願修證聖性聖力加被入一切衆生心性身
中。與諸菩薩當爲上首。引接有情*寤入菩
提。云何名爲十種身密契印菩提三摩地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