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頂大教王經疏 (No. 2223_ 圓仁撰 ) in Vol. 61

[First] []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223
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第
 大勇金剛撰 
    稽首金剛寶樓閣 法界衆徳大日尊
    理事倶密金剛乘 菩提心殿一切衆
    今欲演此祕密典 令諸迷徒開心明
    唯願流澍無縁慈 能所詮中増四辨
今釋此經將用三門。初明大綱。次判五義。
後釋經文。初大綱者。夫以本初極理超百
非而常寂。遮那大智絶四句以恒明。三乘
賢聖趾猶不臻。凡外輩流焉能得測。顯教
如來雖説甚深。而只是莽鹵。歴劫薩埵雖
稱眞實。而爭得伊沒。今此金剛眞宗人則
麼馱都以爲其體。法是娑嚩二合羅無
非其教。四種曼荼羅該法界而無外。五種
枳攘拏遍三際以盡底。凡學之者斯瑩飾
摩尼。厥修之者疾得踐極階。然則體性毘盧
居極理以示頓覺心品。四佛顯内證。以住
各方。十六開士内外八供。豈是異矣。三世
佛陀十方群聖。咸同源乎。縮之一塵。一塵
猶大。舒之法界。法界還小。何況一發言聲
塵界悉感。一指纔動佛亦不違。暫思字義
無災不除。試觀圓輪無樂不與者也。故
此經云。由此眞言。設作無間罪謗一切如
來及方廣大乘正法。一切惡作尚得成就。一
切如來印由金剛薩埵堅固體故。現生速疾。
隨樂得一切最勝成就。乃至獲得如來最勝
悉地。三密結要。諸經所無。五智奧源唯在
此教。金剛乘大綱蓋如是歟。伏惟我仁壽
皇帝。運合乾坤明均日月。受佛付屬聿興
大教。不遺曩願終弘眞宗。今所賛述無
非前聞。一義一文如契實際。伏願奉資陛
下。徳同山河算齊劫石。一句一頌儻叶聖
心。復願守護國界普福無邊
次判五義者。謂釋經名并顯教禮。辨宗
與用判教相也。初釋經名者。今於此經
有二題目。初云金剛頂一切如來眞實攝大
乘現證大教王經卷第一。次云金剛界大曼
荼羅廣大儀軌品之一也
言金剛頂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教
王者。是總名也。言金剛界大曼荼羅等者。
即別號也。就總名中。言金剛頂者。是十八
會都名也。一切如來大教王等者。即十八會
初會名爲一切如來眞實攝教王者也。故指
歸云。金剛頂經瑜伽有十萬偈十八會。初會
名一切如來眞實攝教王。有四大品。一名
金剛界。二名降三世。三名遍調伏。四名一
切義成就。第二會名一切如來祕密主瑜伽。
於色究竟天説。具四大品。第三會名一切
教集瑜伽。於法界宮殿説。此經中説大曼
荼羅五部。一一部中五曼荼羅。第四會名降
三世金剛瑜伽。於須彌頂説。金剛藏等八大
菩薩。一一尊各説四種曼荼羅。第五會名
世間出世間金剛瑜伽。於波羅奈國空界中
略説五佛曼荼羅及諸菩薩諸外金剛部曼
荼羅。一一具四種也。第六會名大樂不空
三昧耶眞實瑜伽。於他化自在天宮説。此
經中説普賢菩薩乃至外金剛部。説般若理
趣。一一尊具説四種云云第七會名普賢瑜
伽。於普賢菩薩宮殿中説。此經中説普賢
菩薩等乃至外金剛部。一一尊各説四種曼
荼羅等。第八會名勝初瑜伽。於普賢宮殿
説。普賢菩薩等乃至外金剛部。各各説四種
曼荼羅等。第九會名一切佛集會拏吉尼戒
網瑜伽。於眞言宮殿説。此中説立自身爲
本尊瑜伽訶身外立形像。瑜伽者。廣説實相
理。并説五部根源。并説瑜伽法等。又説四
種曼荼羅等。第十會名大三昧耶瑜伽。於法
界宮殿説。普賢等十六菩薩。各各説四種曼
荼羅等。第十一會名大乘現證瑜伽。於阿
伽尼吒天説。毘盧遮那佛乃至八供四攝。出
生同眞實攝瑜伽。一一尊具四種等。第十二
會名三昧耶最勝瑜伽。於空界菩提道場
説。毘盧遮那等四部中上首菩薩。金剛峯等
第八菩薩。及外金剛部。各各説四種等。第十
三會名大三昧耶眞實瑜伽。於金剛界曼荼
羅道場説。金剛薩埵得十方一切佛請已。
説普賢十七字眞言等。第十四會名如來三
昧耶眞實瑜伽。此經中普賢菩薩十六大菩
薩四攝。成一身説四種曼荼羅等。第十五
會名祕密集會瑜伽。於祕密處説。此中説
教法壇印契眞言等。廣説實相三摩地。諸菩
薩各各説四種曼荼羅等。第十六會名無二
平等瑜伽。於法界宮殿説。毘盧遮那佛及諸
菩薩并外金剛部等。各各説四種曼荼羅等。
第十七會名如虚空瑜伽。住實際宮殿説。
毘盧遮那普賢及外金剛部。一一説四種曼
荼羅等。第十八會名金剛寶冠瑜伽。於第四
靜慮天。爲娑訶世界主説五部瑜伽曼荼
羅。亦説四種曼荼羅等。具如彼説也 言
金剛者。是堅固利用二義。即喩名也。堅固以
譬實相不思議祕密之理常存不壞也。利用
以喩如來智用摧破惑障顯證極理。又極
理從本具摧破用故云利用義。智用自體
無有滅壞故爲堅固義。又世間金剛有三
種義。一不可壞。二寶中之寶。三戰具中勝。即
顯極理具三種義也。不可壞者。是實相中
道過一切語言心行。離諸過患不可變易。
故雲阿闍梨云。金剛者堅固義。以表一切
如來法身堅固。不壞。無生無滅無始無終堅
固常存不壞也。寶中之寶者。是顯實相中
道具恆沙萬徳也。戰具中勝者。即表第一
義空。一切煩惱無敵對者。此三即是阿字三
義。此等三法非佛所作。及以非人天所作。
法然道理。無始無終無生無滅。故云金剛。
故毘盧遮那經云。此眞言相非一切諸佛所
作。不令他作亦不隨喜。何以故。以是諸
法法如是故。若諸如來出現。若諸如來不
生諸法。法爾如是住。諸眞言眞言法爾故。
若入此門者亦復如是。一切三惑等不能
破壞。一切邪魔等不敢壞亂住法本際。法
然道故。如此一阿。餘字亦然。故云金剛也。
又金剛有五種。一者青色金剛。能除一切
災障。二者黄色金剛。能昇空身輕。三者赤
色金剛。能得出火。四者白色金剛。能得出
水亦能澄水。五者碧色金剛。能消諸毒。如
是金剛各具二義咸備功能。以譬如來五
智利用碎壞煩惱滿有情願。或云。七種金
剛。五如前列。更加緑色及以紫色以爲
七種。今謂。七種金剛何過五色。但今青碧收
彼且爲五耳。釋論明以金剛安龜甲上。以
白羊角打之。金剛碎成微塵。若金剛譬如
來智者。佛智豈不壞耶。然涅槃經云。夫喩
不可全取。或取少分或取多分。今且取世
間金剛少分相似。以喩出世常存不壞金剛
耳。又如金剛不可壞。此經亦爾。不爲外道
邪魔等之所阻壞。一切法中極實法故。如金
剛寶中之寶。此經亦爾。諸經法中最爲第
一。三世如來髻中寶故。如金剛戰具中勝。此
亦爾。於諸教中而爲殊勝。若學此教。
不歴劫數破煩惱賊早成佛故也 所言
頂者。是最勝義亦尊上義。謂此金剛教於諸
大乘法中最勝無過上故。以頂名之。故雲
阿闍梨釋云。金剛頂者。如人之身頂最爲
勝。此教於一切大乘法中最爲尊上。故名
金剛頂也。又金剛頂者不是喩名。一切衆生
心法界中。從本具足金剛堅固最勝最尊義。
則於理體諸法與起。故法華云是法住法
位。今正顯説此祕密理故云金剛頂也
言一切如來者。謂毘盧遮那如來也。内曼拏
羅三十七尊及八十一聖者。十方三世盡虚
空遍法界微塵刹海一切如來身以爲其體。
故亦能出生甚深祕密百千萬億修多羅藏。
皆是毘盧遮那如來性海功徳。亦能出生華
藏莊嚴世界海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皆是毘
盧遮那如來體性周遍故。一身充遍一切刹
故名一切如來。又一切如來者。謂五如來。毘
盧遮那佛・阿閦佛・寶生佛・阿彌陀佛・不空成
就佛。此五如來攝一切佛故。又三世十方
一切諸佛。是爲一切如來。以一切言遍該
攝故也 言眞實者。非是隨機誘引之言。
專是一切如來隨自意語故云眞實也。攝大
乘現證者。收攝也。爲攝七大故名大乘頓
證。故爲現證也。大乘者。理趣釋云。大乘有
七義。一者法大。二者心大。三者勝解大。四
者意樂大。五者資糧大。六者時大。七者究竟
大。善戒經有七大。一法大。謂十二部毘佛略
也。二心大。謂求於菩提也。三解大。謂解
菩薩藏也。四淨大。謂見道淨心也。五莊嚴
大。福徳智慧也。六時大。謂三阿僧祇行也。七
具足大。謂以相好自嚴得菩提也。六是因
大。一是果大。大因大果合爲大乘也。一行
阿闍梨云。略有七義故名大乘。一者以法
大故。謂諸佛廣大甚深祕密之藏。毘盧遮那
遍一切處大人所乘。二者發心大故。謂一向
志求平等大惠起無盡悲願。誓當普授法界
衆生。三者信解大故。謂初見心明道時。具
足無量功徳。能遍至恒河沙佛刹。以大事
因縁成就衆生。四者以性大故。謂自性清
淨心金剛寶藏無有缺減。一切衆生等共有
之。五者依止大故。謂如是妙乘即法界衆
生大依止處。猶如百川趣海。草木依地而
生。六者以時大故。謂壽量長遠出過三時。
獅子奮迅祕密神通之用未曾休息。七者以
智大故。謂諸法無邊故等虚空心。自然妙慧
亦復無邊。窮實相源底。譬如函蓋相稱。以
如是七因縁故。於諸大乘法門猶如醍醐
淳味第一。故云最勝大乘。又名進趣也。義
意准知。今於大乘有二種。一者顯示大乘。
二者最勝金剛祕密乘。故金剛經云。爲發大
乘者説。爲發最上乘者説。智論亦云。佛法
有二種。一祕密。二顯示。而今此是最上
金剛祕密乘。修瑜伽者以大乘普賢金剛欲
箭三摩地。破彼無明住地二障種現及二乘
種。摧碎無餘。不歴多劫證大日毘盧遮那
位。故云現證也。諸最上乘頓證之旨無不
攝屬此經。故云攝大乘現證也 大教王
者。或諸大乘經雖説成佛義。而經歴劫數。
或得或不得。或大乘經雖明現證。但理無
事。或大乘經雖粗明眞言印契等。而支分
不具。未盡佛意。今此經具説五部三密五
智成佛等。事理具足盡佛本意。故云大教
王也 經者梵云素怛二合先古聖人而
有多釋。或言無翻。含五義故。五義謂法
本・徴發・涌泉・繩墨・結鬘云云或言有翻。亦
爲五。謂一翻爲經。經爲由義。由聖人心口
故。今亦隨而釋之。謂教由行由理由也。二翻
爲契。契縁契事契義也。三翻法本。即教行
理本也。四翻綖。綖貫持教行理令不零落
也。五翻善語教。亦是善行教。亦是善理教
也。今正用經。於多含義強含三法本。三徴
發・三涌泉・諸繩墨・結鬘等義。亦含契・綖・善
語教・訓法訓常等。無不攝在經一字中。餘
句亦如是。諸大小乘教皆以經爲通名。從
此義故云經。賁法師云。經者連綴攝持也。
通法師云。今直釋經爲常爲法。常則道軌
百王。法乃徳模千葉。僧肇曰。古今雖殊。覺
道不改。群邪不能阻。衆聖不能異。故云
常也 言第者次第。一者數初。此經一部總
有三軸。此卷居初。故云第一
次言金剛界大曼荼羅廣大儀軌品之一者。
指歸云。初會一切如來眞實攝教王有四大
品。一名金剛界。二名降三世。三名遍調伏。
四名一切義成就。表四智印。於初品中有
六曼荼羅。所謂金剛界大曼荼羅。并説毘盧
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現成等正覺。第二
説陀羅尼曼荼羅。具三十七尊。此中聖衆皆
住波羅蜜形。廣説入曼荼羅儀軌。爲弟子
受四種眼。説敬愛・鉤召・降伏・息災等儀
軌。第二説微細金剛曼荼羅。亦具三十七聖
衆。於金剛杵中盡各持定印。廣説入曼荼
羅儀軌。爲弟子令心堪任令心調柔令心
自在。説微細金剛三摩地。修四靜盧法。修
四無量心及三解脱門。第四説一切如來廣
大供養羯磨曼荼羅。亦具三十七。彼中聖衆
各持本標幟供養而住。廣説入曼荼羅法。
爲弟子説受十六大供養法。説四種祕密
供養法。第五説四印曼荼羅法。爲弟子受
四種速成就法。以此曼荼羅求悉地成就
像。如上四曼荼羅中所求悉地。於此像前
求成就。第六説一印曼荼羅。若持毘盧遮
那眞言及金剛薩埵菩薩。具十七尊。餘皆具
十三。亦説入曼荼羅儀與弟子受先行
法修集本尊三摩地然今此經於四大品是
初大品故云金剛界。言金剛者如前所釋。
所言界者名爲性。分種類之義。謂諸有情
身中五智如來之性。有此性故有修習是
祕密教者必得開顯曼荼羅海會。是故雲阿
闍梨釋云。界者性也。明一切如來金剛性遍
一切有情身中本來具足圓滿普賢毘盧遮
那大用自性身海性功徳故也。又性是實性。
實性即是理性。極實無過。即佛性異名。即
毘盧遮那法身如來之性。具此理故一切有
情悉當顯得祕密三身。理必有覺。猶如金
寶必有光明。又性名不改。是如來性雖隨
逐煩惱經歴生死。而其性不改。引發衆生
的到佛果。如金剛寶必至輪際而得停住。
依此等義故云界也 言大曼荼羅者。六
種曼荼羅中擧初兼餘。故云大曼荼羅。又
此初會曼荼羅爲餘會本。故云大曼荼羅也
 言廣大儀軌者。該攝諸會祕密軌儀故
云廣也。是諸如來内證祕密故云大也。儀
調儀式。軌謂軌範。即是一切如來祕法頓證
之儀式。普度群生之軒範故云儀軌
所言品者類也。品類區別故 一冠首章。數
之極者。於此儀軌品總有三品。此品居初
故云之一也
次正明經體者爲二。謂總體別體。初總體
者。是即本有阿字。一部之指歸。衆義之都會
也。故大毘盧遮那經第二云。云何眞言教法。
謂阿字門。又云。是中一切眞言之心。汝當
諦聽。所謂阿字門。念此一切眞言心。最爲
無上。是一切眞言所住。於此眞言而得決
定。一行阿闍梨云。阿字是一切諸法教之本。
凡最初開口之音皆有阿聲。若離阿聲則
無一切言説。故爲一切衆聲之母。凡三界
語言皆依於名。而名依於字。故悉曇阿字亦
爲衆字之母。當知字門眞實義亦復如是。
遍於一切法義之中也。所以者何以一切
法無不從衆縁生。從縁生者悉皆有始有
本。今觀此能生之縁。亦復從衆因縁生。展
轉從縁。誰爲其本。如是觀察時。則知本不
生際是萬法之本。猶如聞一切語言時即
是聞阿聲。如是見一切法生。即是見本不
生際。若見本不生際。即是如實知自心。如
實即知自心。是一切智智。故毘盧遮那唯
以此一字爲眞言也。而世間凡夫不觀諸
本源。故妄謂有生。所以隨生死流不
能自出。如彼無智畫師自運衆綵作可畏
夜叉之形。成已自觀之心生怖畏頓躃于
地。衆生亦復如是。自運諸法本源。畫作三
界而自沒其中。身心熾燃備受諸苦。如來
有智畫師既知已。即能自在成立大悲曼荼
羅。由是而言。所謂甚深祕密藏者。衆生自
祕之耳。非佛有隱也。次明別體者。謂約
諸字各明經體。故毘盧遮那經云。諸如來加
持力。隨順衆生如其種類開示眞言教法。
謂阿字迦字佉字等一一聲名等。皆是入法
界之門。入實門多故名爲別。雖總別異。其
體不殊。言諸字者。阿塢汚
哩哩呂嚧噎愛汚奧闇惡及迦佉等三十四
字。乃至二合三合等字也。聞此等時。各各
得契本極之理。故爲經體。云何阿伊等。謂
字門一切諸法本不生故。阿字門一切
法寂靜故。伊字門一切法根不可得故。伊
字門災禍不可得故。乃至闇字門一切法邊
際不可得故。惡字門一切法遠離不可得故。
具如金剛頂釋字母品。一一字門無不得
入本不生際。至論經體應遍一切隨方諸
趣名言。但以如來出世之迹始于天竺。且
約梵文作一途明義耳。故彼經第二亦云。
成等正覺出興于世。而自此法説種種
道。隨種種樂欲種種諸衆生心。以種種句種
種文種種隨方語言種種諸趣音聲而以加
持説眞言道也。若且約佛世滅後明經者。
如佛在世。金口演説但有音聲。詮辨。聽
者得道。故以聲爲經故大品般若云。從善
知識所聞也。若佛去世。紙墨傳持。應用
色爲經。故大品亦云。從經卷中聞。若意識
利者内自思惟。心與法合。不由他教亦非
紙墨。但心曉悟。即法爲經。故云。修我法者
證乃自知。是通佛世乃滅後也。若約土辨
者。於此國土耳識利者。能於聲塵分別取
悟。則聲是其經。於餘非經。若意識利者自
能研心思惟取決。法是其經。若眼識利者
文字詮量而得道理。色是其經。此方用三
塵而已。餘三識鈍也。若他土不定。亦用六
塵亦偏用一塵。或有國土以天衣觸身即
得道。或見佛光明得道。或寂滅無言觀心
得道。如衆香土以香爲佛事。若約極理
辨經體者。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本是法
界體自是經。非根性取方乃是經。故金剛
頂字母品等云。一切諸法本不出。言本不
出者即極理也。華嚴經云三界唯心。大般若
經云一切諸法皆如也。若約三性。聲名句
文是屬依他。字義等即眞實性也。問。若聲字
等是依他者。即生滅法。何故以爲阿字本不
生。答。依他生滅者是淺略義。今隨深祕釋
故云阿字本不生。問。如何阿字本不生。答。
阿字非是佛及天人之所作。是法然道故云
本不生。故毘盧遮那經云。此眞言相非一切
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隨喜。乃至云。諸
法法爾如是住。謂諸眞言眞言法爾故。問。天
竺梵字。是劫初時梵王所作。西域記云。梵王
所製。原始垂則三十七言。寓物合成。隨事
轉用。流演支派。以此准之。既有原初。如
何今云阿字是法然道耶。答。隨法然道梵
王製書。故云梵王所製。不是彼天自所製
作。故華嚴云。一微塵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經
卷。又堅意寶性論云。有一大經卷。如三千
大千世界大記大千界事。如中如小四天
下三界等大者皆記其事。在一微塵中。一
塵既然。一切塵亦爾。一人出世以淨天眼
見此大卷而作是念。云何大經在微塵内
而不饒益一切衆生。即以方便破出此經
以益於他。如來無礙智慧經卷具在衆生身
中。顛倒覆之不信不見。佛教衆生修八
聖道破一切虚妄。見己智慧與如來等。此
即法然道理經卷也。文字既爾。聲名句等亦
是不生。何以故。以彼不離文字性故。故
常人云。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爲
二所依。聲亦不離名句等法故。倶本際不
生之法也。問。小乘有部云聲是有漏。何故今
云本際不生法。答。彼隨世間安立淺略。是
隨他法。今依如來隨自意法安立極理故
云不生。問。就大乘宗。亦以如來説法聲名
句等之法雖爲無漏。猶是有爲。何故今以
爲無爲法。不生是即無爲義故。答。若隨淺
略大乘之義。應如所言。今但安立如來自
意故云無爲。問。如今現見或起或滅。已爲
四相之所爲作。何稱無爲。答。似起似滅。非
實起滅。故云無爲。問。不生是不滅。若聲名
等以爲不生。即同外道立聲是常。答諸外
道等約遍計所執妄分別法以爲常等。今
依法性法界縁起安立如來内證境界。故不
可同諸外道也。問。諸顯教等以聲名等
倶爲經體。亦以唯心及眞如理同爲經體。
與今祕教有何等異。答。諸顯教等雖説聲
等以爲經體。所明字等非法然道。更亦雖
明攝境從心唯識爲體。攝相歸性眞如
爲體。境心不融相體隔別。與今經體不可
同論。何者。彼但隨世間淺略義明聲等故。
若同今經法然者。應立字等依他之法不
生不滅。若不爾者。相違諸法本不生義。亦
非法然。又彼只依境心被量知故爲唯心。
不是色等。今爲慮知。今義不爾。色體全心。
心體全色。若同今者。應立非情有佛性義。
若不立者。境心不融。良有以。又復彼只
取相不離眞如以爲攝相歸性。不是相全
爲如體。今義不然。相法全如。如體全相。若
共今者。應立眞如隨縁之義。若不立者。何
免相體隔別之失
三明宗者爲二。先出有判諸經宗。後明此
經。初出判諸經宗者。有人云。如維摩經
不思議爲宗。法華經一乘爲宗。楞伽經如來
藏爲宗。涅槃經佛性爲宗。如是判經宗。只
知所説辭未解其源由。夫以如來説法。一
經一説無不爲令衆生等修因證果。故
法華云。諸佛世尊欲令諸衆生開佛知見使
得清淨故出現於世。如其所判未爲該
𤄃 次明今經宗者。復分爲二。初正明今
經宗後明疑難。初明經宗者。正以佛因及
以佛果爲今經宗。宗是尊主義。如來説法修
因證果爲尊主故。言佛因者。所謂明了五
部祕密修行三密加持勝妙法等也。言佛
果者。所謂顯現毘盧遮那五智菩提遍法界
體也。是故此經正説文初演説五相眞言。初
四是因位也。後一即果位也。以後説文廣説
果位智用無礙自在之相。故此經正因果爲
宗。次明疑難者。問。諸顯教亦明因果。與
今所立同異如何。答。彼是歴劫修證因果。此
即不歴修證因果。是故異也。瑜伽論四十八
云。然一切住總經於三無數大劫方得圓證。
謂經第一無數大劫方乃超過勝解行住。次
第證得極歡喜住。此就恒常勇猛精進。非
不勇猛精進者。復經第二無數大劫方乃超
過極歡喜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有相住。次
第證得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此即決定以
是菩薩得淨意樂決定勇猛勤精進故。復
經第三無數大功方乃超過無加行無功用
無相住及無礙解住。證得最上成滿菩薩住
已上
論文
故知顯教必經劫數證得最上。假令
雖取日夜月等名爲劫數。而於現生不
能經歴初無數劫。何況三無數大劫也。毘
盧遮那經第一云。普於十方宣説眞言道清
淨句法。所謂初發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滿
已上
經文
既云十地此生滿足。若准此文。應
云顯教經歴三無數劫所證最上成滿菩
薩住。密教之力此生滿足。又金剛頂五祕密
云。於顯教修行者。久久經三大無數劫。然
後證成無上菩提。若依毘盧遮那佛自受用
身所説内證自覺聖智法及大普賢金剛薩埵
他受用身智。則於現生遇逢曼荼羅阿闍
梨。乃至受潅頂受職金剛名號。從此已後
受得廣大甚深不思議法。超越二乘十地。又
云。人法二執悉皆平等。現生證得初地。漸次
昇進。若依此等文。應云現生中得成初
地佛乃至第十地佛等。又無量義經十功徳
品云。第七是經不可思議功徳力者。若善男
子善女人。於佛在世若佛滅度後。得聞是
經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受持讀誦書寫
説。如法修行發菩提心。起諸善根興大悲
意欲度一切苦惱衆生。雖未得修行六波
羅蜜。六波羅蜜自然在前。即於是身得無
生忍。生死煩惱一時斷壞。昇於第七菩薩之
地。又第八功徳文云。是故善男子善女人。以
蒙化功故。男子女人即於是身得無生
法忍得至上地。與諸菩薩以爲眷屬。速
能成就衆生淨佛國土。不久得成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又第九功徳文云。若男子女
人。若佛在世及滅度後。有得是經乃至解
説是經義者。即得宿業餘罪一時滅盡。速得
越上地。善能分身散體遍十方國土。拔
濟一切二十五有極苦衆生悉令解脱。又第
十功徳文云。若男子女人。若佛在世及滅度
後。若得是經乃至如法修行。即於是身便
逮得無量諸陀羅尼門。於凡夫地自然初時
能發無數阿僧祇弘誓大願。深能發救一切
衆生。成就大悲廣能拔衆苦。厚集善根乃
至安樂一切。漸見超登住法雲地。恩澤普
潤慈被無外。攝苦衆生令入道跡。是故此
人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依此
等文。應云顯教三無數劫勤精進功由此經
力即身成就。所引經文皆是如來金口誠言。
彌可信受
第四明用者。用是如來之妙能。此經之勝用。
如來以祕密五智爲妙能。此經以大慈大
悲爲勝用。只五智能發起慈悲。慈悲由於
五智。能與他樂名之爲慈。能拔他苦名
之爲悲。以大慈善根力故。能實與一切衆
生世間樂及出世間樂故。云慈能與樂。
有二種與樂。一住大慈三昧。慈力冥薫衆
生。各得安穩力。二慈三昧力普現三業。隨
有衆生見聞覺知者各獲安樂。故名大慈。
即是如意珠王身也。以大悲善根力故。能實
拔一切衆生分段生死苦及變易生死苦。故
云悲能拔苦。有二種拔苦。意同慈中分別。
但有拔苦之異故名大悲。即是藥樹王身
也。若珠王身與樂之時。上從如來無上之
樂下至婦夫卑少之樂。無不授與。若藥樹
王拔苦之時。上自變易難除大苦下至愁咽
些些之苦。悉能救濟。擧要言之。分段變易
一切諸苦。世出世間一切諸樂。應時悉救隨
樂普與。蓋此祕教最勝妙用矣
第五明教相者。於中爲三。初明諸門所攝。
次辨法被根性。三正判教相也。諸門所攝
有五。一明諸藏。二明諸教。三明諸乘。四
明十二分。五明所會 初諸藏者。如諸經
論説藏不同。若依瑜伽説有二藏。謂菩薩
藏及聲聞藏。獨覺教少入聲聞中。從多爲藏
名聲聞藏。或説三藏。一毘奈耶。二素呾攬。
三阿毘達磨。如次詮於戒・定・慧學。或説四
藏。聲聞藏・菩薩藏・雜藏・佛藏。或説五藏。如
六波羅蜜經。毘奈耶等三名如前。四般若波
羅蜜多藏。五陀羅尼藏。或説六藏。菩薩聲
聞各有三故。獨覺更無別戒律等故無三
藏。或説八藏。如處胎經。謂胎化藏・中陰藏・
摩訶衍方等藏・戒律藏・十住藏・雜藏・金剛
藏・佛藏。此經即於二藏六藏菩薩藏收。三
藏之中素怛攬藏。於四八藏是佛藏攝。於
五藏中陀羅尼藏。二諸教者。依涅槃經
説有二教。半教滿教。智論亦説有二種教
謂顯示教・祕密教也。又或説有漸頓二教。
而今此經以爲滿教及祕密教。漸頓之中是
頓教也 三明諸乘者。或説一乘。如法華
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或説二乘。如
攝論等。一者大乘。二者小乘。或説三乘。如
諸經云。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或説四乘。
如十地經第七云。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
行・如來地法行。或説五乘。謂三乘加人天
乘也。今此經即一乘大乘佛乘所攝也 四
明十二分者。謂以此經十二分收。言十二
分教者。分爲分類。教者能詮。分類不同。有
此十二。其義具如餘處説也。今但標名略
配經文。一修多羅。此云契經。謂契理契根
故。此有通別。通即十二倶名契經。別即長
行。此經具有二者祇夜。此云重頌亦云應
頌。即有二意。一重示後來未聞者故。二重
頌。長行所未了故應重述頌。今此經中如
別序末偈頌。初十六菩薩五佛四波羅蜜等
即重頌故。三和伽羅那。此云授&T047368;。即有三
相。一&T047368;菩薩當成佛事。二&T047368;弟子死生因果。
&T047368;諸法甚深之義。此經可通第三義也。
四者伽陀。此云頌也。即諷頌故。以妙言詞
而諷誦故。諷誦謂前未説直以偈明。謂如
十六大菩薩等。各歎所受智印五言偈等是
也。五優陀那。此云自説。謂不待請觀機
即説。及不待問顯説自證。如此經云爾
時世尊毘盧遮那如來不久現證乃至一切如
來性。於自身加持即入一切如來普賢摩
訶菩提薩埵三摩耶。出生薩埵加持金剛
三摩地一切如來大乘現證三昧耶。名一
切如來心。從自心出嚩曰羅薩怛*嚩。顯
説自證者是也。六尼陀那。此云縁起。應
彼因縁而起説故。即有三相。一因犯制
戒。二因事説法。三因請説法。如此經
中。爲治惡事而説眞言。爲除罪垢
説密言及授三昧耶戒等。是制戒義也。時
普賢大菩提薩埵身。從世尊心下一切如來
前。依月輪而住。復請教令。時婆伽梵入
一切如來智三昧耶。乃至則一切如來以金
剛名號金剛手等者。是因請説法。又因請
大持金剛。讃百八徳。因讃演説。持讃功能
及因弟子入壇之事辨説入壇廣大功徳等
者。即是因事説法。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喩。
擧喩況彼所説法故。如此經云與恒河沙
等數如來由如胡麻示現滿於閻浮提者
是也。八伊帝曰多伽。此云本事。謂除自身
説諸弟子本生事故。今此經中。令諸弟子
放擲楊杖。奉供花鬘。得知過去所奉諸
尊是也。九闍陀伽。此云本生。自説佛菩
薩本生法故。如此經中佛自演説本種子
生。十毘佛略。此云方廣。理正云方。包含名
廣。有二種相。一説行菩薩道。二法廣多極
高大故。此經圓備。何者。此經一切如來内證
之境。一切菩薩祕密之法。故題目云一切如
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又經文云。爾
時世尊不久現證等覺一切如來普賢心。獲
得一切如來虚空發生等。又云。無盡無餘救
濟有情界。一切主宰安樂悦意故。乃至得一
切如來平等智神境通無上大乘。見證最勝
悉地果故。既是内證亦是大乘。故爲方廣。
十一阿浮陀達摩。此云希法。亦云未曾有。
謂説諸衆共不共徳及餘最勝殊特驚異。如
此經云。復有住正法有情。爲一切衆生求
一切如來戒定惠最勝悉地方便佛菩提故。
久修禪定解脱地等勞倦。彼等入此金剛界
大曼荼羅。纔入已一切如來果尚不難。何
況餘悉地類。是即不共行徳也。又云。彼無量
數如來身。從一一身現無量阿僧祇佛佛刹。
於彼佛刹還説此法理趣。又纔出一切如
來心。即彼婆伽梵普賢爲衆多月輪。普淨
一切有情大菩提心。從彼衆多月輪出一切
如來智金剛。即入如來心。是即希有殊特事
也。十二優婆提舍。此云論議。問答往復顯
眞理故。此有二別。謂佛所説及弟子説。如
此經中。十方諸佛驚覺一切義成就。即彼菩
薩還問諸佛。諸佛還答菩薩所疑。如是研
覈顯現。頓證祕密眞理。此即是也。此十二
分應頌諷頌。是單重別。本生。本事。即師資
異。餘分可知。當此經具十二教。問。諸顯教
等。亦同説之。與今何異。答。顯教所立是隨
他説。密教所辨是大日尊隨自意説也。問。顯
密二教。同立十二。何以隨他隨自爲別。答。
顯教十二。雖同名爲修多羅等。但説隨機
淺略六度四攝等法。未顯如來結要三密内
證五智。故云隨他。不知三密故。雖歴劫
修行。而佛果難得。非内證智故。於法界
色心不見周遍身。今經不然。纔結一印。
供法界佛。暫念眞言。利一切生。況復法
界洞寂。忽爾得見月輪眞佛乎。金剛三密
力。如來加持力。及以法界力。由如是等力。
早得登佛位。故五祕密云。於須臾頃。當證
無量三昧。無量陀羅尼門。以不思議法能
變易弟子倶生我執種子。應時集得身中一
大阿僧祇劫所集福徳智惠。則爲生在佛
云云一切諸色。一切諸心。一一皆是阿字
本不生法性法界。若見一色。得悟十方三
世海會大曼荼羅。具在此中。一切賢聖。亦
復同居。修因證果。或經無量無數大劫。淨
佛國土成就衆生。一切凡聖。依正二報。不
出一色。色法界故。若亦於心亦復如是。何
以故。心法界故。如一色心。一切色心。亦復
如是。曼荼羅海會。無不遍在。是故經云毘
盧遮那遍一切處。如是甚深祕密無礙大曼
荼羅非彼顯教之所演説。故今十二不同
顯教 五明處會者。今經只是一處一會。
所謂本有金剛界阿迦尼吒天王宮中大摩尼
殿處。既不動會亦不移故。爲一處會也。言
阿迦尼吒天者。不是世間所説三有色界頂
天。是則大毘盧遮那心中本有大菩提心光
明心殿。故瑜祇經云。金剛界遍照如來。以
五智所成四種法身。於本有金剛界自在大
三昧耶自覺本初大菩提心普賢滿月不壞金
剛光明心殿中。與自性所成眷屬金剛手等
十六大菩薩。及四攝行天女使。金剛内外供
養金剛天女使已上
經文
阿迦尼吒。此云色究竟。
心是諸法究竟所歸故爲色究竟。故花嚴云
三界唯心也。實相功徳妙住之境。金剛五智
心王所都故。爲天王宮。問。今案經文。金剛
界如來。受諸佛加持已。往詣須彌盧頂金
剛摩尼寶峯樓閣。若爾。處會既移。何故但
云一處會。答。言須彌盧者。非是世間所知
須彌。即是毘盧遮那所座之名。爲堅勝法界
座也。是佛座處。猶如彼山。故云須彌盧頂。
是故訣云。今人共號爲須彌座者。從此立
名。非是須彌盧山四寶所成者。此妙高顯
如彼山故以喩之云云 於如來座而有兩
種。謂世俗。勝義。眞俗不二而論佛座也。言
往詣者。從本不生際 赴差別之境故云
往詣。即是差無差不二而論往詣耳。又或經
云。即下須彌山頂者。亦復准知也
第二辨法被根性者。就此爲二。初約一切
泛明根性。後就當經明所被機。初約一切
泛明根性者。毘盧遮那遍一切故。一切有
情皆有佛性。是故無非祕密根性。若具毘
盧遮那法身者。必具三昧及大智惠。無不
顯得毘盧遮那萬徳之果。如得礦金必獲
鐶釧。故最勝王經云。如是法身三昧智惠。
過一切相。不著於相。不可分別。非常非
斷。是名中道。雖有分別。體無分別。體雖
有三數。而無三體。不増不減猶如夢幻。亦
無所執。亦無能執。法體如如。是解脱處。過
死王境。越生死闇。一切衆生。不能修行。
所不能至一切諸佛菩薩之所住處。善男
子。譬如有人願欲得金。處處求覓。遂得金
礦。既得礦已。即便碎之。擇取精者。爐中銷
錬。得清淨金。隨意迴轉。作諸鐶釧種種
嚴具。雖有諸用。金性不改。既云得清淨
金隨意迴轉作諸鐶釧。當知具法身者應
得如來三昧智惠。亦復如是。三法既名中
道。中道即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處成佛種子
故。涅槃經云。中道名爲佛性種子。若云雖
有中道法身種子。而有不成佛有情者。豈
有不具鐶釧礦金乎。又中道法性。必有
隨縁作諸法義。當知具足毘盧遮那眞理
法性。必爲祕教成佛之機。故十地經第九
云。法性本寂隨縁轉。由此妙智向七地。
又勝天王經第四云。如來法性。在有情類蘊
界處中。展轉相續。諸佛如來無邊功徳不共
之法。從此性生。由是性出一切聖者戒定
惠品從此性生解釋此義。亦如後文。次就
當經辨所被者。今此祕教。非對三乘顯教
根性。但與内證心地眷屬。説祕密道。故此
經云。爾時世尊毘盧遮那如來。不久現證
等覺一切如來普賢心。獲得一切如來虚空
發生大摩尼寶潅頂。得一切如來觀自在法
智彼岸一切如來毘首羯磨不空。依此得知。
四方四佛。是大日如來内證之身。又云。時普
賢大菩提薩埵身。從世尊心下。一切如來前
依月輪而住。乃至四攝作如是説。依此亦
知。諸尊亦是大日世尊内證眷屬。況復分別
聖位辨説三十七尊。皆悉稱云毘盧遮那佛。
於内心證得乎。爲是尊等但説此教。是
故當知。此經是即内證境界之所説也。問。
如來内證。寂靜無言。心思逈絶。何故今云
於内證境説此經耶。答。如汝所説。内證
之境。言亡慮絶。何以故。非諸凡夫之境界
故。又如來内證。但是寂靜無言等者。是即顯
教之所説也。彼教未知如來内證甚深義
故。今此*祕教。其義不然。寂照倶時寂故。法
界倶寂照故。法界同散。散不妨寂。寂不妨
散。如來内證。其義如是。問。諸佛説法。必爲
利他。今與内證眷屬説法。有何利益。答。
是即自受法樂。如轉輪王與自眷屬受大
快樂。非是國内萬民所知故。金剛峯瑜祇經
云。金剛界遍照如來。與自性所成眷屬金剛
手等十六大菩薩。及四攝行天女使金剛。内
外供養金剛。天女使。各各以本誓加持自
住金剛月輪。持本三摩地標幟。皆以微細
法身祕密心地超過十地身語心金剛。各於
五智光明峯杵出現五億倶胝微細金剛。遍
滿虚空法界。諸地菩薩無有能見。倶不覺
知。故知。此經即是如來自境界説。非餘所
知。一一眷屬。各具五智。爲表五智。各現五
億倶胝金剛展轉相生。無有邊際。故云遍
滿虚空法界。問。若諸地菩薩倶不覺知者。
此經於諸有情無分。詎以此教流轉於
世。答。所言諸地菩薩倶不覺知者。是約顯
教諸地菩薩。若約祕密根。凡夫具縛。尚得
聞知。何況祕教諸地菩薩。何不得傳。是故
彼經亦云。常於三世不壞化身。利益有情。
無時暫息。以金剛自性光明遍照。清淨不
染種種業用。方便加持。救度有情。演金剛
乘。唯一金剛。能斷煩惱。以此甚深祕密心
地普賢自性常住法身攝諸菩薩。若依此
文。應云不壞化身能爲有情演金剛乘。
所言唯一金剛者。五種大智。互攝無外。故
云唯一。能斷惑障。顯現體性故云能斷。此
智即是心地内證普賢法身。以教菩薩故。
云攝諸菩薩等也
三正判教相者。亦分爲二。初明説教時。後
辨所説教。初明説教時者。亦復爲二。初隨
立。後隨自*立。他謂隨順衆生機立。自
謂但隨佛自意立言。隨他立者。衆生宿殖
種種不同。遇佛説教。前後各別。或一時得
入如來之惠。不云二三時。故法華云。始見
我身。聞我所説。皆入佛惠。或二時得悟。故
涅槃經云。昔於波羅奈初轉法輪。八萬天
人。得須陀洹果。今於此間拘尸那城轉
法輪時。八十萬億人。得不退轉。又法華云。
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今復更轉最
法輪。或三時得悟。如解深密經第一云。爾
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
在波羅尼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爲發
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
奇甚爲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
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
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
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爲發趣修大乘者。
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
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
爲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
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爲發趣一切乘者。
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
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
一甚奇最爲希有。于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
無容。是眞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如是
等例。種種不同。不可具説。是等皆悉隨機
所説。未是如來常恒不變普説時也
次隨自立者。如大毘盧遮那經第一云。而
毘盧遮那。一切身業。一切語業。一切意業。
一切處。一切時。於有情界宣説眞言道句
已上
經文
若准此文。應云一切時處説法。普
利有情。何但得局二三時等。故大興善寺
傳法阿闍梨云。諸家所立。皆是隨機。若准
實義。辨説毘盧遮那如來説法時者。應云
一切時也。問。出生義云。我能仁如來。憫三
有六趣之惑。常由蘊界入等受生死。妄
空花無而虚計。衣珠有而不知。於是乎。收
跡覩史天宮。下生于中印土。越化城以接
之。由糞除以誘之。及乎大種性人。法縁
已熟。三祕密教。説法方至。遂却住自受用
身。據色究竟天宮。入不空王三昧。普集
賢。削地位之漸階。開等妙之頓旨。若依
此文。應云大日如來説法有時。何故今云
一切時耶。答。此亦且就一切機熟而爲時
至。非是謂爲普説之時 次辨所説教
者。亦分爲三門。初正明教。次依經文及以
義釋而辨教相。三問答分別也。言正明教
者。亦分爲二。初明隨他立。後辨隨自立。言
隨他立者。於眞言教。總有五種三摩耶教。
謂佛三摩耶教。菩薩三摩耶教。縁覺三摩耶
教。聲聞三摩耶教。世間三摩耶教。故毘盧遮
那經第二説諸眞言道竟。説攝偈云。祕密
主。當知。此等三昧道。若住佛世尊。菩薩救
世者。縁覺聲聞説。摧害於諸過。若諸天世
間眞言法教道。如是勤勇者。爲利衆生故。
此等偈文。如次即是五種三摩耶教。雖中
有佛三摩耶教。且隨機別以爲隨他。故毘
盧遮那經義釋判此偈云。五位三昧。皆是
毘盧遮那祕密加持。其與相應者。皆可一
生成佛。何有淺深之殊。今偈中所説就彼等
自所流轉法教而言耳。後辨隨自立者。唯
隨如來自意説之。故云隨自。故彼經云。毘
盧遮那。一切身業。一切語業。一切意業。一切
處。一切時。於有情界。宣説眞言道句法。所
謂初發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滿足。今准此
文。如來但説眞言頓證無上法門。曾無他
事。是即名爲隨自立也。是故大興善寺阿闍
梨云。若就眞言而立教者。應云一大圓
教。如來所演無非眞言祕密道故。次依經
文及以義釋辨教相者。亦分爲四。初明教
本源。二辨教起由。三釋教淺深。四明教義
別。初明教源者。彼經第二云。祕密主。此
眞言相。非一切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
隨喜。何以故。以是諸法法如是故。若諸如
來出現。若諸如來不出。諸法法爾如是住。
謂諸眞言法爾故。義釋云。次説眞言如實相。
以如來身語意畢竟等故。此眞言相聲字皆
常。常故不流。無有變易。法爾如是。非造
作所成。若可造成即是生法。法若有生則
可破壞。四相遷流。無常無我。何得名爲眞
實語耶。是故佛不自作。不令他作。設令
有能作主。亦不隨喜。是故此眞言相。若佛
出興于世。若不出世。若已説。若未説。若現
説法。住法位。性相常住。是故名必定印。
衆聖通同。即此大悲曼荼羅。一切眞言。一
一眞言之相。皆法爾如是。故重言之也。二
辨教起由者。謂明眞言諸教起之元由。彼
經亦云。祕密主。成等正覺一切知者一切見
者出興于世。而自此法説種種道。隨種種
樂欲。種種諸衆生心。以種種句。種種文。種
種隨方語言。種種諸趣音聲。而以加持説
眞言道。義釋云。若如是者。則是諸眞言相。
畢竟寂滅。不授與人。何故有時出興。有時
隱沒。故經復釋所由云。祕密主。或正等
覺一切知者一切見者出興于世。而自此法。
説種種道。隨種種樂欲。乃至種種諸趣音
聲。而以加持説眞言道。此意言。如來自證
法體。非佛自作。非餘天人所作。法爾常住。
而以加持神力出興于世。利益衆生。今此
眞言門祕密身口意。即是佛法佛平等身口
意。然亦以加持力故。出現于世。利益衆生
也。如來無礙知見。在一切衆生相續中。法爾
成就。無有缺減。以於此眞言體相不如
實覺故。名爲生死中人。若能自智自見時。
即名一切知者一切見者。是故如是知
非佛自所造作。亦非他所傳授也。佛坐
道場。證知是法已。了知一切世界。從本以
來。常是法界。即時生大悲心。云何衆生去
佛道甚近。不能自覺故。以此因縁。如來出
興于世。還用如是不思議法界分。作種種
道。開示種種乘。隨種種樂欲心機。以種種
文句方言。自在加持説眞言道。雖從機感
因縁生。而不動實際。雖善巧方便無所不
爲。然非佛所作。雖普門異説。而但以佛之
知見示悟衆生。若行者。於此眞言十喩中。
妄見有爲生滅。更増心垢。則非如來之本
意也。三釋教淺深者。若引經文如前引
攝偈是也。義釋云。經中佛説攝偈。就五種
三昧道中。大分爲二。謂佛菩薩縁覺聲聞四
種。皆名出世三昧。若諸天等所説眞言法教
道。皆屬世間三昧。出世間三昧。皆有實益。
故云摧害於諸過。世間三昧。但有摧益。故
云爲利衆生故也。如餘經所説。求小乘
人。當修行作觀。即便於世間法教。深生厭
離。求大乘人。又於聲聞法教。深生怖畏。此
皆爲未知祕密藏者。作此方便説耳。就
此經宗。則五種三昧。皆是開心實相門。如
行者初住有相瑜伽。則是世間三昧。但於
此中了知唯蘊無我。即是聲聞三昧。若以
十縁生句觀諸蘊無性無生。即是菩薩三昧。
餘如住心品中廣明。不同餘教以心性之
旨未明故。五乘殊轍不相融會也。若更作
祕密釋者。如三重漫荼羅中五位三昧。
皆是毘盧遮那祕密加持。其與相應者。皆可
一生成佛。何有淺深之殊。今偈中所説。
彼等自所流傳法教而言耳。四明教義別
者。經亦云。祕密主。汝當諦聽。諸眞言相。等
王覺眞言言名成立相。如因陀羅宗。諸義利
成就。有増加法句。本名行相應。乃至云此
正覺佛子救世者眞言。若聲聞所説一一句
安布是中。辟支佛。復有少差別。謂三昧分
異。淨除於業生。義釋云。大判眞言。略有五
種。謂如來説。或菩薩金剛説。或二乘説。或
諸天説。或地居天説。謂龍鳥修羅之類。又
前三種通名聖者眞言。第四名諸天衆眞言。
第五名地居者眞言。亦可通名諸神眞言
也。如聖者眞言。亦説阿字或囉字等。彼諸
世天乃至地居鬼神等。亦復説之。彼相有
何殊異者。阿闍梨言。若佛菩薩所説。則於
一字之中具無量義。且略言之。阿字自有
三義。謂不生義。有義。空義。如梵本阿字。有
本初聲。若有本初。則是因縁之法故名爲
有。又阿者是無生義。若法攬因縁成。則自
無有性。是故爲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實境
界。即是中道故。龍樹云。因縁生法。亦空亦
假亦中。又大論明薩婆若。有三種名。一切
智。與二乘共道種智。與菩薩共一切種智。
是佛不共法。此三智。其實一心中得。爲分別
令人易解故。作三種名。即此阿字義也。又
如囉字。亦有三義。一者塵義。二者以入阿
字門故。即是無塵義。又有波羅蜜義。亦究
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初不生。當知。亦具三
點。三點即攝一切法。如阿字囉字者。餘諸
字義皆然。又一切語言中帶阿聲者。皆阿字
門所攝。若帶囉聲者。皆囉字門所攝。餘字
亦爾與大論語等字等中釋義亦同。下文
亦復廣釋也。若諸菩薩眞言有阿字者。當
知各於自所通達法界門中具一切義。
非法普門法界中具一切義。若二乘眞言
有阿字者。當知只約盡無生智寂滅涅槃
明不生義。若梵天所説眞言有阿字者。是
約出離五欲覺觀不生明義。若帝釋護世眞
言有阿字者。是約十不善道及災横不生
明義。餘皆以類可知也。如上所説。皆是隨
他意語。明淺略義耳。若就隨自意語。明深
密義。隨入一門皆具一切法界門。乃至諸
世天等。悉是毘盧遮那。何有淺深之別。若
行者能於無差別中。解差別義。差別中解
無差別義。當知。是人通達二諦義。亦識眞
言相也。偈云。正等覺眞言。乃至諸義利成就
等者。此明如來眞言通相及以別相。具如
彼釋。皆是諸佛菩薩眞言相也。次云若聲聞
所説二句安布者。以聲聞因他得解。入法
性未深。不能於一言中具含衆徳。如説
諸行無常一四句偈。要令次第安布。文義無
缺。乃成眞言。不得以字門明義及増加
名句。辟支佛雖無言説。亦能以神通力現
出眞言。諸有受持之者。此獲義利。是中少
有差別者。謂辟支佛與聲聞漏無盡則同。而
三昧有淺深之異。能以神通利物。令其所
願皆得成就。除四大弟子之外餘聲聞力所
不能。又其眞言。唯説十二因縁寂滅之理。
故云謂三昧分異淨除於業生也。三問答分
別者。義門非一。謂顯教密教別。即身成佛
義。四智五智別。法身説不説等。具如別章

三釋經文者。先總判科。後隨文釋。然先古
諸大徳。於佛經教不論大小。皆以三分。謂
序説分。正説分。流通分。序者序將有利益。
正者正當機辨道。流通者使正法之水不
壅於末世。經云初中後善即此義也。佛地
經論亦釋佛地經云。總有三分。一教起因
縁分。二聖教所説分。三依教奉行分。總顯
已聞及教起時。別顯教主及教起處。教所被
機。即是教起所因所縁故。名教起因縁分。
正顯聖教所説法門。品類差別故。名聖教
所説分。顯彼時衆聞佛聖教歡喜奉行故。
名依教奉行分。然則可謂先聖妙解遠契
西天哉。今釋此經。亦分爲三。初初如是乃
至諸勝宮自在。名爲第一序説分。示現智
用。驚發會衆。次從婆伽梵大菩提心乃至
經末。爲第二正説分。正宣祕旨。開悟物機。
其第三分。於修行者非是要。故傳法聖者。
且闕不載。故金剛頂訣云。此略瑜伽 西國
得潅頂者。説授相付。其大經本阿闍梨
云。經夾廣長如床。厚四五尺。有無量頌。在
南天竺界鐵塔之中。故知。此經撮其旨要。
以爲三卷。闕流通分。良有以也。就初序分
爲二。從初如是乃至如是等菩薩而爲上
首。以爲通序。從與恒河沙等數乃至諸勝
宮自在。名爲別序。今准聖跡釋序義者。
序有三義。一次緒。二述叙。三發起序。次緒
者。居一部之初。冠衆説之首。故言次緒。
述叙者。叙於方將述於當益。故云叙述。
發起者。發其信起於教。然次緒是通。述叙
發起二序是別。而今此經。無述叙文。於義
無失。發起之中。有表當益義等故也。通序
亦名印定序。三世諸佛經初。皆安如是故。
故智論云。過去諸佛經法初首。皆稱是語。
未來諸佛。亦稱是語。現在諸佛末後般涅槃
時。亦教稱是語。今我般涅槃後。經初亦應
稱如是我聞一時也。亦名通序。與諸經
同故。亦名經後序。結集者所置故。亦名經
前序。遣囑令安故。亦名破邪序。對破外道
阿漚故。亦名證信序。令聞者不疑故。有
云。釋二序總爲五對。一通別對。諸經通有
當部別縁。二證發對。初傳法者引證令信。
後説法者別縁發起。三前後對。如是等文。經
後敷置。爾時等文。經首本縁。四師資對。阿
難請主。如來説因。五現未對。阿難後請。時
在未來。佛説經前。當時縁起。後之三對。名
皆不次。但取語順義。則依經初二對名義
已周備。爲令盡理立五對焉。今謂。若如
説者。更應有邪正對。初後對。印定不印對
等。何者。通序破邪。別發正故。通居部首
在別次故。通是印定。別不印故。若如是者。
理盡何在。是故不可局五對也。通於諸經
故爲通序。別於一經故爲別序也。通序文
通。意別。諸佛經初。皆安如是我聞等故。故
爲文通。如是詮異。我聞人異。感應時異。佛
住處異。聽説人異故。爲意別也。別序。或文
別兼通。如別序中通叙。諸教。或文別義別。
關他部故。今此經序。不叙顯教。但在
祕教。故文義別也。釋通序在經初者。三門
分別。初明所以。二明句數。三正釋文。初所
以者。亦爲三意。一爲道同。二爲生信。三爲
破除也。初爲道同者。智論第二。佛涅槃時。
娑羅樹間。北首而臥。爾時阿難心沒憂海。
阿那律語阿難言。汝守護佛法藏者。又佛
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
問佛。佛涅槃後。我等云何行道。誰當作師。
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經初首。作何等語。
如是種種未來事應問佛。阿難聞是事。悶
心小醒。得念道力。以此事問佛。佛告阿
難。若今現前。若我過去。依四念處行。從今
日。解脱戒經。即是大師。車匿比丘。如梵法
治。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藏。是藏中。如
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某處林中。是我
法門初。應如是説。何以故。過去佛經法初
首。皆稱是語未來諸佛。亦稱是語。現在諸
佛末後般涅槃時。亦教稱是語。今我般涅槃
後。經初。亦應稱如是我聞一時等。大悲經
中。優婆離教阿難問。是即擧伴。若大衍經。
阿泥樓逗教阿難問。是爲道同故安如是
等也。二爲生信者。智論云。擧時方令人
生信故。意謂。如是可信。良有時方。即説
如是得益之時。及方處等。若擧説經時及方
處。能生人信。又云。如是我聞生信也。信受
奉行生智也。所言信者。是心所有善十一
中最初信也。令心心所澄淨爲性。對治不
信。渾謂之心樂。善爲業衆行本矣。故智論
云。佛法大海水中。信爲能入。智爲能度。又
花嚴云。信爲道原功徳母也。五根力中。先
列信根。初陳信力。有信根故能生萬善。
有信力故魔不能動。是故菩薩地位之中。
信心居初。於七聖財。信財爲首。又智論云。
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
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
在所取。無信如無手人入寶山中則不能
有所取。無信人亦如是。入佛法寶山中。都
無所得。是故經初置如是等。令生信也。三
爲破除者。分爲二門。初對破外道。後除三
種疑。初對破外道者。謂對破外道阿漚二字。
阿漚者。阿無。漚有。一切外經以二字爲首。
以其所計。此二爲本。故立如是。對破外人
不如不是有云。諸外道輩。於自教初。皆悉
置於阿漚二字云。梵王訓世。有七十二字。
衆生轉薄。梵王嗔怒。呑噉諸字。唯此二字。
在口兩角。阿表於無。漚表於有。置彼教
首。今佛世尊教弟子。置如是等言。簡異彼
也。次除三種疑者。謂阿難登高稱我聞
遣衆疑。阿難身與佛相似。短佛三指。衆疑
釋尊重出。或他方佛來。或阿難成佛。若唱
我聞。三疑即遣故。有人引眞諦&T047368;云。微細
律説。阿難比丘當昇高座出法藏時。衆有
三疑。一疑佛大悲從涅槃起。二疑更有佛
從他方來。三疑阿難轉身成佛説。如是
等三疑併斷。金剛仙論云。衆經通序。有三
種義。一爲證成經理不虚末代生信。二爲
表異外道以阿憂爲吉。三爲息於諍論
表己推宗。是亦得證通序義也。二明句
數者。有人依般若燈論等云。六句不同。一
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衆。皆云成就。
謂證相乃圓。有云。依智論。總説六義。一者
信成。二者聞成。三者時成。四者主成。五者處
成。六者衆成。眞諦&T047368;中。開爲七事。開我
與聞。而爲二事。餘五如文。今謂。諸師雖
依智論總説六義。未明所據。今&T047368;論意。
令易可知。然案智論。如是我聞一時。牒爲
一段。釋爲五語。結爲三句。謂一如是。二我。
三聞。四一。五時。是爲五語。如是爲一。我聞
爲二。一時爲三。是三句。聞即我聞。一是時
數故。故彼論釋我字中。問曰。若佛法中。言
一切法皆空。一切無有我。云何佛經初頭。
言如是我聞。答曰。佛弟子輩。雖知無我。隨
俗法説我。非實我也。又釋一字云。隨世
俗故。有一時。無有咎也。故知。聞即我聞。
一是時數故。結爲三句也。頗伽婆住王舍
城。牒爲一段。釋分爲三。結爲二句。謂一頗
婆。二住。三城。是爲分三。雖別釋住
義。住必在城山故。結爲二句。故智論。問
曰。何以不直説般若波羅蜜。而説住王舍
城。答曰。説方時。令人心生信故。乃至云
於三住法中。住聖住法憐愍衆生故。王舍
城住。又問云。若住王舍城可爾。餘亦有竹
園精舍。何以多住耆闍崛山中。答曰。我已
答。聖人坐禪人喜閑靜處。乃至云耆闍崛
山。精舍近城。而山難上。以是故。雜人不
來。近城故。乞食不疲。是故佛多在耆闍崛
山中。不多住餘處。故知。住字屬城及山。故
結爲二句也。耆闍崛山牒爲一段。以同城
爲處。謂城山倶是佛所住處。故彼論問曰。
若住王舍城可爾。乃至云何以多住耆闍崛
山。故知。城山是同如來所居説法之處也。
共摩訶比丘僧。牒爲一段。以爲別句。文意
可知。但論旨難尋。依順先聖。且明句數。然
爲明句數而引諸師。非謂文意。與今全

經。如是我聞一時婆伽梵。釋曰。從此以下。
次隨文釋。言如是者。明所聞之法體。即信
成也。理趣釋云。所謂結集之時所指是經也。
釋如是語。衆家不同。有人作三分別。今影
望彼亦叙三解。初別解如是。梁武注大品
云。如即指法。是即定辭。如斯之言。是佛所
説故云如是。安法師云。有無不二。名之爲
如。如非有無。稱之爲是。如無所如。是無
所是。故云如是。天台云。佛阿難二文不異
爲如。能詮詮所詮爲是。佛明生死即涅槃
亦即中道。況復涅槃寧非中道。眞如法界。實
性實際。遍一切處。無非佛法。阿難傳此。
與佛説無異。故名爲如。如如不動故名爲
是。今釋。傳法教菩薩所傳五部能詮與佛
不異故云如也。所詮無非故云是也。二合
解如是。智論。問云。諸佛經。何以故初稱如
是語。答曰。佛法大海水中。信爲能入。智爲
能度。如是義。即是信相。若人心中。有信清
淨。是人能入佛法。若無信。是人不入佛法。
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
是事如是。又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
自在取寶。有信亦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
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無信如無手
無手入寶山中。則不能有所取。無信
人亦如是。佛法寶山中。都無所得。以是故。
如是義。在佛法初。善信相故也。信力能入
非。布施持戒禪定智惠等。能初入佛法。現世
利。後世利。涅槃利。諸利根本。信爲大力也。
有人引眞諦&T047368;云。如是者。決定義。決定有
二。一文。二理。文是能詮。理即所詮。阿難所
傳文理決定。如佛所説也。法智解云。如是
者。阿難自明之詞。金口所説。旨深意遠。非
仰測。章句始末。正自如是也。天台亦依
智論云。如是者信順之辭。信則所聞之理會。
順則師資之道成。即第一義悉檀也。今釋。善
信及決定等。皆有兩種。若顯教善信等。
是今經如是之相。是漸次故。若密教善信等。
以爲今經如是之義。是頓證故。三帶我聞
解。智論云。一切諸外道出家。心念我法微
妙第一清淨。如是人。自嘆所行法。毀訾他
人法。是故現世鬪諍。後世墮地獄。是佛法
中。棄捨一切愛一切見一切吾我憍慢。悉斷
不著。以是故。佛法初頭。稱如是我聞。又總
釋云。佛法有五種説。一者佛自口説。二者
佛弟子説。三者仙人説。四諸天説。五者化人
説。如是我聞。是佛諸大弟子説。如佛般涅槃
時。於倶夷那竭國薩羅雙樹間。北首而臥。將
入涅槃。爾時。佛侍者四事問佛。佛涅槃後。
我等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
共住。佛經初首。作何等語。佛言。若今現前。
若我滅後。依四念處。不依此餘。解脱戒經。
即是大師。車匿比丘。如梵法治。我三阿僧
祇劫所集法寶藏是藏中。如是我聞一時佛
在某方某國某處林中。是我法門初。應如
是説。三世諸佛經法初首。皆稱是語。故今
我般涅槃後。經初亦應稱如是我聞一時。是
故當知。是佛所教。非佛自言如是我聞一
時。復次欲令佛法久住世間。故長老摩訶
迦葉等諸阿羅漢問阿難。佛初何處説法。説
何等法。阿難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
捺國仙人鹿林中等。佛地論云。如是我聞者。
謂總顯己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
聞如是。總言依四種轉。一依譬喩。二依
教誨。三依問答。四依計可。依譬喩者。如
有説言。如是富貴。如毘沙門。依教誨者。
如有説言。汝當如是讀誦經論。依問答
者。如有説言。如是我聞。如是宣説。依許
可者。如有説言。我當爲汝如是而思。如
是而作。如是而説。或信可言是事如是。
有義。此中唯依許可。謂結集時。諸菩薩衆咸
共請言。如汝所聞。當如是説。傳法菩薩便
許彼言。如是當説。如我所聞。又如是言。
可信審定。謂如是法。我昔曾聞此事如是
齊此當説。定無有異。有義。此中亦依問
答。謂有問言。汝當所説昔定聞耶。故此答
言如是我聞。有義。此中通依四種。依譬喩
者。謂當所説如是文句。如我昔聞。依教誡
者。告衆如是當聽。我昔所聞。餘如前説。
今釋。大毘盧遮那如來常住不變無隱沒義。
若依此義。諸弟子等。而不應稱如是我聞。
只是衆生無見佛機。無見佛故。不可得
聞祕密大教。是故傳教菩薩。被大慈悲金
剛甲冑。入於無涯生死大海。即唱云如是我
聞。此即帶我聞解。義意可知 言我聞者。
能持之人。即聞成也。理趣釋云。我聞者。是
表親從佛聞也。言我者。佛地論云。我謂諸
蘊世俗假者也。智論云。若佛法中。言一切法
空。一切無有我。云何佛經初頭言如是我
聞。佛弟子輩。雖知無我。隨俗法説我。非
實我也。譬如以金錢買銅錢。人無咲者。
何以故。賣買法應爾。言我者。亦如是。於無
我法中而説我。隨俗故不應難。復次世界
語言。有三根本。一者邪。二者慢。三者名字。
是中二種不淨。一種淨。一切凡夫。三種語。
邪。慢。名字。見道學人。二種語。慢。名字。諸聖
人一種語。名字。内心實不著法。隨世界人
故共傳是語。以是故説我無有咎也。瑜伽
第六有其四義。一言説易故。若説無我。通
蘊處界知此説誰。二順世間故。三除無我
怖。言無我者。爲誰修道。四爲宣説自他
染淨因果事業令生決定信解心故。所以
稱我也。通法師云。我有三。一妄所執我。謂
外道横計。二假施設我。謂大涅槃非我無我
爲除二乘倒。於無我中説眞我故。三世
流布我。謂世共傳。自指稱我。雖傳法者了
遍計體空。圓成無相。依他起無性。從縁隨
順世間。假説稱我。天台云。凡夫三種我。謂
見慢名字。學人二種。無學一種。阿難是學人
無邪我。能伏慢我。隨世名字稱我無咎。
此用三藏意釋我也。十住毘婆娑云。四
句稱我。皆墮邪見。佛正法中無我。誰聞此。
用通教意也。大經云。阿難多聞士。知我
無我而不二雙分別我無我。此用別教意
也。又阿難知我無我而不二。方便爲侍者。
傳持如來無礙智惠。以自在音聲傳權傳
實。有何不可。此用圓意釋我也。今釋。不
離莽字義。能得見字相故云我也。莽是智
惠聲。若入此字門。即悟眞妙我。傳法菩薩
與此相應。常起我用。所言我者。法界憍慢。
表此大憍慢利益有情。是故云我。即金剛
手薩埵大我也。故大日經第五。毘盧遮那如
來告金剛祕密主云。汝大我應知種子字環
繞者。即此義也。言聞者。智論。問云。聞者云
何。聞用耳根聞耶。用耳識。聞。用意識聞
耶。若耳根聞。耳根無覺知故。不應聞。若
耳識聞。耳識一念故。不能分別。不應聞。若
意識聞。意識亦不能聞。何以故。先五識識
五塵。然後意識識意識。不能識現在五塵。
唯識過去未來五塵若意識能識現在五塵
者。盲聾人亦應識聲色。何以故。意識不破
故。答曰。非耳根能聞聲。非耳識非意識。
是聞聲事。從多因縁和合故得聞聲。不得
言一法能聞聲。何以故。耳根無覺故。不應
聞聲。識亦無色無對無處故。亦不應聞聲。
聲無覺亦無根故。不能知聲。爾時。耳根
不破聲。在可聞處。意欲聞情塵。意和合故
耳識生。隨耳識即生意識。能分別種種因
縁。得聞聲。以是故。不應作是難誰聞聲。
賁法師云。開者。婆娑十三。薩婆多宗。耳聞非
識。法救尊者。識聞非耳。成實論云。譬喩師
説。心心所和合能聞。今大乘宗。雜集第二云。
非耳能聞。亦非識等。以一切法無作用
故。用有和合。假立爲聞。就勝所依。或説
根聞。以能分別故説識聞。具前二義。説根
識聞。瑜伽五十六云。諸法自性。衆縁生故。刹
那滅故。無作用故。智論亦云。非耳及識意
等能聞。多縁和合故得聞聲。又耳根識。唯
聞於聲。而不聞教。若約名句。唯意識聞
故。瑜伽云。聞謂比量。然由耳識。親聞於
聲。與意爲聞。意方得聞。耳意爲縁。熏習
在識。因聞所成就説爲聞。廢別耳等。總
名我聞。故佛地云。我謂諸蘊世俗假者。聞
謂耳根發識聽受。廢別就總。故説我聞。問。
何須廢別。總説我聞。答。若不言我。但云
耳聞。耳通一切。是誰耳聞。又復聞時。根境
及空。作意分別。染淨種子。并根本依。一一具
陳。乃成繁廣。若唯説一義用不周。所以廢
別總説我聞也。通法師依分別功徳論第三
云。阿難但云聞不言見者。爲將來四部衆
故。不得言見。設言見者。後四部衆。復承
阿難。言見則爲虚妄。以是故。但可稱聞。
不言見。耳是謂見約一時。聞通萬劫也。
天台引智論云。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
作心欲聞。衆縁和合故言我聞。凡有因縁。
約教本迹觀心。四種解釋。具如彼疏。今
釋。住伽字門。聞法界聲。故云聞也。伽字是
即一合稠密義。帶本際聲。合散寂靜。若住
此字門。終日聞。終日不聞。雙非雙照。自在
無礙。根境空等種種因縁。無非法界。非如
顯教所説淺略衆縁假立。以不思議法界因
縁和合之。我聞遍法界毘盧遮那極理之
聲故云聞也。故毘盧遮那經云。毘盧遮那。
一切身業。一切語業。一切意業。一切處。一
切時。於有情界。宣説眞言道句法。又第三
云。時佛從定起。爾時發遍一切如來法界
哀愍無餘衆生界聲。説此大力明妃也。又
第五云。於無量世界中。以一音聲法界語
表演説如來發生偈也。問。今於此經稱我
聞者是爲誰我。若云阿難我者。今此經。
是諸如來祕密一乘。非諸三乘等類境界。如
何得稱阿難之我。若云非阿難我者。是
爲誰我耶。答。佛於六波羅蜜經中。收攝法
寶。以爲五分。一素呾纜。二毘奈耶。三阿毘
達摩。四般若波羅蜜多。五陀羅尼門。而擧
五人以爲度。滅後傳教者。謂阿難。鄔波離。
迦多衍那。曼殊室利菩薩。金剛手菩薩。如次
令各受持一藏。若依此義。應云金剛手之
我聞也。依結集伴者。義通阿難故。智論第
一百云。佛滅度後。文殊尸梨彌勒諸大菩薩。
亦將阿難。集是摩訶衍。是故義亦通也。金
剛仙論云。八十億那由他阿羅漢。無量無邊
恒河沙不可思議菩薩。皆集於彼鐵圍山外。
不至餘界。二界中間。當於爾時。菩薩聲聞。
皆言。如是我聞。佛在某處。説某經等。是
但顯擧各各所聞。是故皆言如是我聞。非
約總聞。佛始終教。總聞唯在侍者阿難。問。
阿難是佛得道夜生。侍佛二十餘年。未侍
佛時。應是不聞。何故今云總聞唯在阿難
耶。答。今檢諸文。有四義。故侍者阿難得
聞如來始終教也。一本願力故。二佛加持
故。三三昧力故。四聞法力故。言本願力故
者。過去作長者。供養誦經沙彌。今得總持。
智論第三云。阿難世世立願。在釋迦牟尼
佛弟子多聞衆中最第一。字阿難也。言佛
加持力者。報恩經云。阿難求四願。所未聞
經。願佛重説。佛口密爲説也。或云。佛入世
俗心。令阿難知。胎經云。佛從金棺出金
臂。重爲阿難現入胎之相。諸經皆聞也。三
昧力故者。金剛光經云。阿難得法性覺性自
在王三昧。悉能憶故。或云。阿難得佛覺三昧
力。自能聞也。聞法力者。法華云。阿難得聞
&T047368;等事。即憶本願。持先佛法。皆如今也。
觀佛三昧海經第五云。阿難見佛説菩薩行。
即憶過去九十億佛所説經藏。故云阿難受
持一切諸佛教也。正法念經。明三阿難。阿
難陀。此云歡喜。持小乘藏。阿難跋陀。此云
歡喜賢。持雜藏。阿難婆伽。此云歡喜海。持
佛藏。阿含經。有典藏阿難持菩薩藏。蓋指
一人具於四徳矣。集法傳云。有三阿難。一
阿難。此云慶喜。持聲聞藏。二阿難跋陀。此
云喜賢。持獨覺藏。三阿難伽羅。此云喜海。
持菩薩藏。三名雖異。但一人矣。金剛仙
論。闍王懺悔經。亦不異此説。諸菩薩等。雖
持法藏。形服殊異。所居疎遠各別。有情嚴
淨佛土。自以忩務。阿難不爾。常隨如來。恆
聞所説。凡聖同知。人天具識。是故如來付
屬法藏。故智論云。面如淨滿月。目如青蓮
花。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也。問。如所説。
約顯教。應云總聞。若於祕教云何立此
義。答。涅槃經中。佛告文殊。阿難事佛二十
年。具足八種不可思議。一不受別請。二不
故衣。三不非時見佛。四見一切女人。
不生欲心。五持一切法。不曾再問。唯除
問於釋種被殺。六知佛所入定。七知至
佛所者受益不同。八悉能了知佛祕密法。
若爾者。應云阿難亦知祕教也。問。探經
首尾。但列菩薩。不渉聲聞。何爲亦通阿難
之我。答。經在極略。而列菩薩。猶尚不多。
何況聲聞。雖不列名。於海會中。有聲聞
衆。阿難何獨無。故金剛頂經云。其金剛阿
闍梨應思惟。是等及餘置外壇中。毘盧遮
那等諸天。止住欲界者。意樂調伏煩惱者。
及舍利弗等無量諸比丘來詣者。皆思惟之。
即此義也。是故云義亦通也。亦云不通阿
難。但在金剛手。亦無碩失。是傳教主故也
 言一時者。釋曰。三明聞持和合非異時
也。理趣釋云。一時者。當説經之時。其地六
種振動。或天雨衆花餘時。則無此相。又三
乘種性。能獲聖果。乃稱一時也。毘盧遮那
經疏云。明群機嘉會之時也。佛地論云。一
時者謂説聽時。此就刹那相續無斷説聽
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字名句等。説聽
時異。云何言一。或能説者。得陀羅尼。於一
字中。一刹那頃。能持能説一切法門。或能
聽者。得淨耳根。一刹那頃。聞一字時。於餘
一切。皆無障礙。悉能領受。故名一時。或相
會遇時分無別故名一時。即是説聽共相會
遇。同一時義。時者。即是有爲法上。假立分
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依色心等總假立
故。是不想應行蘊所攝。何不別顯。如下處
等。但説一時。晝夜時分。諸方不定。不可別
説。又義不定。或一刹那。或復相續。不可定
説。是故總相説一時也。或云。依佛地論。
有三義解。一謂説聽究竟一時。此就刹那相
續無斷説聽究竟總名一時。若不爾者。字
名句等。説聽時異。云何言一。論文反釋。若
不就其説聽究竟名一時者。如初説字。
次名後句。乃至一品一部終畢。説聽時異。云
何言一。不以久近一期究竟。簡説餘部
非一時故。二謂刹那領悟一時。或能説者
得陀羅尼。於一字中。一刹那頃。能持能説
一切法門。或能聽者。得淨耳根。一刹那頃。
聞一字時。於餘一切。皆無障礙。悉能領
受。故名一時。此即上根於一刹那。説聽領
悟。簡中下根。修促異故。三謂説聽會遇一
時。或相會遇時分無別故名一時。即是説聽
共相會遇同一時義。簡不當根時前後故。
此等皆是假名一時。智論。問曰。佛法中數
時等法。實無陰入時所不攝故。何以言一
時。答曰。隨世俗故有一時。無有咎。若畫
泥水等作天像。念天故禮拜無咎。説一
時亦如是。雖實無時。隨俗説時無咎。又
問曰。天竺説時名有二種。一名迦羅。二名
三摩耶。佛何以不言迦羅而言三摩耶。答
曰。若言迦羅。倶亦有疑。問曰。輕易説故。應
言迦羅。迦羅二字。三摩耶三字。重語難故。
答曰。除邪見故。説三摩耶。不言迦羅。有
人言。一切天地好醜。皆以時爲因。如時
經中説。時來衆生熟。時至則催促。時能覺
悟人。是故時爲因。如是等種種邪見除却
故。不説迦羅時。問曰。若無時。云何聽時
食。遮非時食爲戒。答曰。我先已説。世界名
字法。有時非實法。汝不應難。問曰。如
非時食時藥時衣。皆是迦羅。何以不説三
摩耶。答曰。此毘尼中説。白衣不得聞。外道
何由得聞而生邪見。餘經通皆得聞。是故
説三摩耶。令其不生邪見。三摩耶説名。
時亦是假名稱。又佛法中。多説三摩耶。少
説柯羅。少故不應難也。天台云。一時者。肇
師云。法王啓運*嘉會之時者世界也。大論
云。迦羅。是實時示内弟子時食時會衣者爲
人也。三摩耶是假時破外道邪見者對治也。
若時與道合者第一義也。若見諦已上無學
已下。名下一時。若三人同入第一義。名中
一時。若登地已上。名上一時。若初住已上。
名上上一時。具如彼疏。今釋一時者。不思
議三際。無始無終。是爲一時一刹那中具
無量劫。無量劫只是刹那。名爲一時。時分脩
短不可思議。是爲一時也。如來三密。於如
是時。機感相應。説眞明道。不差機。不過
機。一切處一切時。有機必應。猶如空月
影現諸水。故云一時。如斯等時。是如來性
海不思議時。非是世間妄執時日。故毘盧遮
那經云。諸大菩薩前後圍繞。而演説法。所
超三時如來之日加持故。身語意平等
句法門也。興唐阿闍梨釋云。如世間時分。
則有過去未來現在長短劫量種種不同。且
約日行四天下。一周畫夜。各有初中後分
乃至三十時等。刹那不住代謝相推。以淨
眼觀之。三除之相。了不可得。無始無始。亦
無去來。即此實相之日。圓明常住。湛若虚
空。無有時分脩短之異。然以佛神力故。令
瑜伽行者於無量劫謂如食頃。或演須臾
爲無量劫。延促自在。咸適衆機。無定相可
得。故云如來日也。如此時中。佛説何法。
即是身語意三平等句法門。義意可知也
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第一



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第二
 大勇金剛撰 
經婆伽梵 釋曰。從此以下。四明聞持所
從。爲二。初擧説主。次歎佛徳。是則初也。婆
伽梵。或云婆伽婆。此是彼土言音不同。理
趣釋曰。婆伽梵者。能破義也。所破者。破四
魔也。又有六義。如聲論所釋。熾盛自在與
端嚴等也。親光論師云。薄伽梵者。依六義
轉。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
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頌言。自在熾盛與
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
知。總名爲薄伽。其義云何。謂諸如來永
不繋屬諸煩惱。故具自在義。炎猛智火所
燒練故具熾盛義。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莊
嚴。故具端嚴義。一切殊勝功徳圓滿無不
知。故具名稱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
讃。故具吉祥義。具一切功徳。常起方便。利
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具尊貴義。或
能破壞四魔怨故名薄伽梵。四魔怨者。謂
煩惱魔。陰魔。死魔。自在天魔。佛具十種功
徳名號。何故如來教傳法者。一切經首。但
置如是薄伽梵名。謂此一名。世咸尊重。故
諸外道。皆稱本師名薄伽梵。又此一名總
攝衆徳。餘名不爾。是故經首皆置此名也。
通法師云。依親光論。薄伽梵名。包含二義。
一具六徳。二破四魔。初具徳者。初一斷徳。
次一智徳。後四恩徳也。龍樹阿闍梨。依四
義十七徳。釋婆伽婆。言四義者。一有徳義。
二巧分別義。三有名聲義。四能破義。今爲
頌言。有徳巧分別。有名聲能破。於名聲義。
更有九句。以明其義。如在後釋。言十七
徳者。爲頌云。如來。殺賊。正遍智。明行。好
去。知世間。無上。調御。天人。智者。無等。等。
世尊。度岸。及大徳。厚徳。成利。合十七。亦在
後釋。故智論云。云何名頗伽婆。天竺語婆
伽。秦言徳。婆言有。是名有徳。復次頗伽名
分別。婆名巧用。總相別相。巧分別諸法。是
故名頗伽婆。復次頗伽名名聲。婆名有。是
言有名聲。無有徳名聲如佛者。轉輪聖
王。釋梵護世者。無有及佛。何況諸餘凡庶。
所以者何。轉輪聖王與結相應。佛已離結。
轉輪聖王沒在生老病死泥中。佛已得度。轉
輪聖王爲恩愛奴僕。佛已永離。轉輪聖王處
在世間曠野惱患。佛已永離。轉輪聖王處在
無明闇中。佛處第一明中。轉輪聖王若極多
領四天下。佛領無量諸國土。轉輪聖王財自
在。佛心自在。轉輪聖王貪求天樂。佛乃至有
頂樂亦不貪著。轉輪聖王從他求樂。佛内
心自樂。以是因縁佛勝轉輪聖王。諸餘釋
梵護世者亦復如是。但於轉輪聖王小勝。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