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 (No. 2219_ 曇寂撰 ) in Vol. 60

[First] [Prev+100] [Prev]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第二十云。以此第一義空之妙惠。淨彼遍一
切處淨菩提心。平等惠利刃斷無始無明根
第一義空即無倚義也 不著者sa字義。即
東北觀音也。無所得者西北彌勒尊也。謂無
縁大慈即無所得義也 非一切智人等者。
上我第一等者。佛自證境界。故唯佛與佛乃
能知之。證此境者名爲一切智人。非是因
智所解。故云非由惠等而能入等也
享保八年歳在癸卯夏五月二十有六日沙門
曇寂元文二年星宿丁巳春三月初六日重正
治閣筆寶暦七年乙丑秋九月初二日京都延
命院善住阿闍梨以御眞書寫之 順


大日經疏私記第十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
爲令如是等者。已上釋因句畢。自下釋根
句。是初明文生起也。如是淨信心者。指前
因句也。堅牢増長者正明根義也。謂前菩
提心芽漸生根也。有人云。根者執持引生
云云辨云。引生是種子義。而非根義也。仁
王陀羅尼釋云。言種子者有其二義。一者
引生義。二攝持義。且如十字合成一句。以
初一字而爲種子。下之九字所有觀智依初
引生云云應知。引生是種子功能也。根是能
執持義等者。根有二義。一堅牢義。二増長
義。是述釋堅牢義。故云能執持也
猶如樹根下。擧喩明能執持義。兼示増長
義。執持相續莖葉花果即是増長義也。按
根梵語且有二種。一因姪唎焔idhtryi@m二十三根
之根也
具如倶舍光記第三二丁約界縁廣釋。二拇
bala樹根之
根也
見梵語雜名等。今此中恐是後
義。故上云如世間種子藉四大衆縁故得
生根。驗知樹根義也。根即力義故。能執持
莖葉花果。使不傾拔也
梵音下釋大悲義。ka字有慈悲義。有苦義。
涅槃曰。迦字者於諸衆生起大悲悲。生於
子想作妙善義。又文殊問曰。迦字入業異
熟聲 異熟即苦果也。能拔之悲所拔之
苦其體是一。即同體大悲也。故知。ka是體
也。以ru@naka成大悲拔苦義也。十一面
ka字爲種。此尊軌中殊明餘病苦。是此
尊大悲拔苦之三昧。以ka字爲體也。十四
本作迦是芸。義釋云。如芸除草穢。尤好矣。
今疏恐寫誤也 慈如廣植等者。慈有長養
義。如大慈生菩薩眞言及第九卷所釋花鬘
眞言釋。芸除者。韻會耘于分切。耘除苗間
穢也。通作芸。孟子不芸苗者也。此中悲
等者。ka字有慈悲兩義。如上引涅槃。按悲
是除蓋障三昧也。藏品云。入悲力三昧眞言
説。第十五丁釋云。法性之悲以自在力能除
一切衆生蓋障即秡苦義也。慈者彌勒尊
三昧也。藏品云。住於普遍大慈發生三昧自
心説。第十四丁云。普謂平等。遍滿一切法界
也。稱於法界而生大慈。能遍與一切衆生
正法之樂。是彼所入門也。又除蓋障眷屬有
大慈生菩薩與彌勒大慈發
生三昧義同也
第九卷花眞言釋云。
摩訶妹咀&MT01414;也是大慈義。毘庚娜譬帝是生
義乃至今自證知心實相故。從慈悲藏中
八葉鬚蘂次第開敷。故曰從大慈生也
力者正是根義。大慈發生者長養義。故彌勒
尊眞言釋中。亦云彌勒行。行即大慈長養義。
今此中云悲即兼明大慈者。悲是根義。能
執持爲用。慈即長養爲用。是即明兼存菩
提心長育義也。又除蓋障以大慈生爲眷
屬者。亦是悲兼慈也。抄云。慈悲二法望菩
提心爲慈因悲縁等云云此解不爾。慈・悲皆
縁而非因。云何知者。第二十卷云。次西北彌
勒即是大慈大悲但是第二句中之義也
何慈爲因耶。又有人云。大慈三昧以説法
爲用。是爲菩提心之親因也此解甚不可。
依上疏釋四菩薩中云。次彌勒慈明文殊
説法。説法是文殊大智三昧也。文明可見 
且如行者下。明大悲爲根行相也。抄云。此
中有二段云云今不所也。今此下明由初地
已上信解行故。菩提心生根也。隨行者下。
明第二地已去次第増長相。具如下辨 修
供養等者。問。何故云大悲萬行。答。凡菩薩
所有所作皆大悲爲體。自證化他一切事業。
皆爲衆生。與二乘自利異故。云大悲萬
行。萬行從大悲而起故。又慈悲是内心。行
即外用。慈悲爲萬行之本也。華嚴大疏三十
四中云。謂慈悲願力爲起行本。故名爲因
karu@na有精進義。第十十六云迦羅是増進
義。精進即悲義。故具縁品云精進觀世音。上
疏云。以淨菩提心於一切法都無所住。而
常進修萬行内具大悲故。外起萬行。大
悲即心之本性。從本性而生故。云大悲萬
行也 若奉一花等者。第十五十二云。供養
略有四種。一是供養香華等及塗香燈等。乃至
飮食。此是世間供

二者合掌謂禮敬也。
此是印也
三慈悲。四運心。謂想
香花等滿法界。運心已。即用合掌印也。並
慈悲三事皆運心也。然經中不言香花等。
於義必當有之也。花手此是牒合掌印也。
花從手生也。發生奉一切佛。結支分生印。
觀菩提心者。○如是以印加持已。當念菩
提心。想見此花從手出也。以此爲供養
也。此運心也。各各一切諸佛及彼所生子等。
慇懃以此無過花。美香光顯法界爲樹王。
想樹遍法界。供養佛也解云。香花等是
事供養也。餘三即運心。於中慈悲是行體
故。稱供養行。云大悲爲根。金剛合掌表十
度行。即大悲萬行。是虚空庫廣大供養印也。
第四運心者。即是遍一切處淨菩提心。故云
當念菩提心。依此菩提心運心故。諸供養
具遍滿法界。上供養諸佛下度衆生。廣大
彌滿也。今此中出三義。初事供可知。遍一
切處淨菩提心即運心。次云發起悲願等。即
慈悲也。雖不言印當自具耳 遍一切處
淨菩提心者。即心實相。第六十二云。心之實
相即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佛坐道場。如法
相解時。種種不如實見悉滅無餘。是故薩
婆若惠與虚空等同也。又次下云無住心。
即遍一切處義。華嚴大疏第六六四云。無住
即實相之異名此經宗實相者。即五字五大
義。第六十三云。復次如世間染衣。先以灰水
洗則易受染色。今以羅字門焚燼弟子心
垢。使成灰燼。然後以嚩字門大慈悲水洗
之使純一清白。離諸戲論。然後染作法界
萬荼羅五字
五大
令種種普門身皆同實相色也
又云。復次如世間綵畫不過五色。然互
相渉有種種深淺不同。巧惠者善分布之出
生萬像。無有窮盡。法界不思議色亦復如
是。説而言之。不過五字門。然亦更相發
揮成差別智印。如來以普門善巧圖作悲
生曼荼羅。乃至世界微塵數隨類之形。猶不
窮盡又云。入此深玄色時者。即是如來
自證中胎花藏。爾時見五智色。皆同一法界
色。何有淺深之殊實相色者即五色也。又
上釋一切智智説五大喩。可知。能觀心是
五字五大。所觀香花等亦復五字五大也。故
第八云。若竪説者。一一地中皆具如是
五義。若横説者。一一門中皆具如是五義。
例如上文所明諸食遍口則一。然隨調膳
人身手有種種滋味不同。餘香花等當知例
爾。若行者善能以五字門作金剛舞戲。普
應衆生。譬如和五味布五綵。韻五音調
五藥。雖性分不過五種。而千變萬化巧轉
不窮。當知。是人則解塗香三昧義。亦能解
花三昧。燒香三昧。飮食三昧。燈明三昧義。亦
解此五種陀羅尼義。以如是種種法門供
具。供養心王如來。能令諸尊歡喜。所來
必獲 興供養雲者。金剛頂八供養眞言。
皆有megha雲也samudra海也sphara@na普皆也
周遍也
puja
供養也karmma事業也karakara@h昭作昭
作也
探玄記第
十八五七云。迷迦此云雲。雲有四義。一普
遍義。二澤潤義。三蔭覆義。四法雨義第十
十三云。行者供養香花時。當以眞言及印
加持然後運心。此花香美無諸過惡。願生。勝
妙復多。猶如大雲從法界中生也。從彼而
雨花。謂從法界生也義決云。無量無邊
如海雲言由印眞言及運心功力故。諸供
養物周遍法界作廣大佛事也 普作佛
業者。祕密標記。香花等供養以表六度
具如檜
尾記
謂之佛事也。具如下引第十一卷三
力偈釋 發起悲願等者。此中亦兼明慈
義。故次云施無量樂也。悲願者。仁王青龍
疏第二三十二云。願於百法無別體性。依無
著論。思念爲願悲是無縁慈悲。願即思念。
慈悲思念即悲願也。第十一十八云。時彼於
瑜伽思惟。而自在願一切無障安樂諸群生。
即是發決定悲願。云何衆生同有如是覺
性。而不自了受大苦惱耶。即生大勇猛心。
要當以無數方便而成就之。必定皆令到
一切智地。除彼一切垢障。便無有餘也 
拔一切苦等者。明悲願益也。第十一十八云。
以我功徳拔一切苦等者。以大悲心滿一
切衆生之所希願。拔彼大苦而與現樂。亦
能成就。何以故行者自心無垢障故。即有大
勢力能。又爲諸衆生隨分除障。由彼我無
障因縁。即能隨事成就也。此即普賢行願
也。此相云何。謂生如是大悲之願也。傍生
相散食所有苦永除。常令諸鬼飮食皆充滿。
地獄中受苦種種諸楚毒當願速除滅 
自由善根等言。明三力也。第十一十九云。又
廣大加持謂如來加持神力由三力得成。今
欲行如來事故思想念此三句也。故經云
以我功徳力如來加持力及與法界力周遍衆
生界者。此三句和合而廣大加持力生。如是
念已。應誦念此句。此句是一切眞言心也。
取三句功徳。隨取花等以心念加之。如
花即以花眞言。香以香眞言加之。乃至一
切處。拔苦與樂献佛等皆成也。若不用本
眞言加之。用後明妃亦成。我功徳力於衆
生界周遍。如來加持力等法界。諸念求義
利皆悉饒益之。彼一切如理所念皆成就也。
由住理故隨所係念而成也乃至除苦苦即
除等。以我功徳力故。以如來加持力故。以
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縁合故。則能成就
不思議業也。如是作者。當知。應理故言當
得如理也自善根者。行者所修功徳。所
謂四種供養。其體即五大也。第八云。若行者
善能以五字門作金剛舞戲是也。如來加
持者。謂如來大悲常照法界。有感則應。
亦五字五大也 法界力者。謂一切衆生如
來藏性眞如熏力。眞如者即五大也。又香花
等一一供養雲海。亦即法性五大也。第八云。
一一地中。皆具如是五義是也 所爲妙業
皆得成就者。上所云佛事生事是云妙業。第
十一所云。周遍衆生界。一切衆生亦不出
五大故。五大者諸法實相。實相者行者自心。
以自心香花雲。上供心内諸佛。下度心内
衆生。能供所供皆不出自心。是云妙業成
就。菩提心義第四三十四云。我今奉献諸供
具。一一諸塵皆實相。實相周遍法界海 法
界即是諸妙供。供養自他四法身。三世常恒
普供養。不受而受。哀愍受。此偈高野和尚
復命上船之時。大唐山師進所馳送云云 
即是普於下。正明根義也。上云供養行者。
初地住心已上。信解中之行也。謂由大悲萬
行功徳故。淨菩提心正生根也。淨菩提心
者。上求下化心也。一向志求一切智智心。次
第増上。於一切智地皆悉生根。誓願欲度
無餘衆生界心次第増上。於無餘衆生界皆
悉生根也。即前所發淨菩提心。次第増上云
生根也 隨行者等者。抄云。已上明大悲
即根義。自下明大悲作根義云云此解不當
也。今云。上明信解行菩提心生根。是下正
明根相也。謂初地住心至第七地依供養
行故淨菩提心次第増上故。次云芽莖枝葉
次第莊嚴等。下疏二末
十八
云。若通論信解地。則
初地爲種子。二地爲牙。三地爲疱。四地爲
葉五地爲花。六地爲果。七地爲受用種子。
八地爲無畏依。所謂果中之果。九地爲有
進求佛地惠生。是最勝心。十地此心決定。
此二心無別境界。還是於第八心中。約方
便轉開出之耳云云又云。若通論信解地則
是初地菩薩得此虚空無垢菩提心時。自然
於十無盡界生十大願乃至滿足百萬阿僧
祇大願。以此即是菩提心爲因。從二地以
去増修大悲萬行。即是無盡大願於十法界
生根已上與當段次上釋同。是明
依信解行淨菩提心生根義也
乃至漸次増
長至第八地以去皆名方便地乃至者
從二地
至第七地。菩提心牙莖枝葉次第増長。
云漸次増長等。正與次下釋同也
以無住心者。
上云遍一切處淨菩提心。即是也。具如上辨
之 所修萬行者。第二地已上信解中之行
也 即由大悲等者。明其行相。萬行即五
大故。即是大悲胎藏長育義也。第三十五云。
初入淨菩提心門見法明道。如識種子歌
羅羅時。前七地已來爲大悲萬行之所含
養如胎藏。無功用以去。漸學如來方便如
嬰童已生習諸伎藝。至如來一切智地。如
伎藝已成施于從政。故名大悲胎藏生
此中所明大悲五大義與第四卷所謂大















悲發生曼荼羅義全同。往檢 即由大悲地
界等者。上明依供養行生根義是能執
持義也
此下
明次第増長義是増長
義也
故約五大。五大即大
悲胎藏長育義。又上明悲義故云生根也。
是明慈義。慈是長養義。如下第九卷花鬘
眞言釋 大悲地界等者。大悲具精進義。
精進遍五度故。總稱五大。云大悲也。智度
第十六二十二云。菩薩精進遍行五波羅蜜。是
爲精進波羅蜜karu@na有精進義具如
上辨
度即五大。精進遍五度即是大悲五大義也。
又黒色云kara黒具五色具如第
六卷釋
亦是大悲
即五大義也。守護經第二云。此會之中有
二種人。一者成就。二未成就。我今重爲未
成就者。以善方便。隨順世諦。譬喩言詞。説
一乘法。如世有法名迦樓羅。欲修此法應
先圖畫迦樓羅像。審諦觀察。觀行純熟然去
畫像。手結印契。想自身成迦樓羅。作五大
觀。一者觀地作白色觀。二者觀水作緑色
觀。三者觀火作黄赤色觀。四者觀風作黒
色觀。五者觀空作者色觀。此觀成已。一切
諸毒皆成非毒云云迦樓羅或云迦噌拏。即
與悲梵名同。明悲即五大義也。又第三
二十七釋勇健菩提心擧金翅鳥喩。勇健梵
v@irav@ira即精進義。又金翅鳥具五種
色。故新翻云妙翅。妙翅即五色義也。又karma
事業也。karma通三故。亦具四方四徳義。故
知。大悲即五大。五大即心之本性也 爾時
無量等者。爾時者。冷指行時。無量度門者。
明由萬行功菩提心功徳次第増廣。上云
於一切智地乃至無餘有情界皆悉生根。此
根次第増長。故云無量度門開發等也。若
約法者。十力無畏等無量法門。若約曼荼
羅者。鬚蘂爲第一院。花果爲第二院&。根莖
枝葉爲第三院具如第三卷蓮花
成曼荼羅釋也
故次云由
如牙莖枝葉次第莊嚴等。即是由萬行而
所顯發功能法門也 即是於一切等者。抄
云云今云。此下總結因根兩義。十地各具三
句故。云一切心法。故下疏第三十七
末十七
云。若觀
一一地亦自有三心。如以衆多十因縁得
入初地。名爲因縁謂菩提心種子因句
大悲萬行。而生根牙次第増長。是云具足
因句根句也即結因根兩義也
方便爲究竟下釋第三句名義也。演密云。方
便爲究竟者。一言方便而有二種。一自利。二
利他。謂萬行圓極不可復増自利也。應物
之權究盡能事利他也依第二十卷二十六
從因至果釋。萬行圓極者。即向上方便。彼云。
乃至次成佛果入中胎即是方便句也
十九云。初發淨菩提心時。見此曼荼羅。已
遍法界。昇第二住。又逾廣逾深。作十轉開
明。乃至第十一地而後所見圓極應物之權
等者。明向下方便也。第二十二十六云。以中
胎爲菩提心。次八葉爲大悲。外三院爲方
便二十八云。次即入中惡長聲字是方便
也。此是毘盧遮那佛本地之身。花臺之體。超
八葉絶方所。非有心之境界。唯佛與佛乃
能知之。爲念本誓開示大悲藏。普引衆
生入佛惠故。復以加持神力普現身口意。
遍滿生死中。當知。此是即是方便也。究竟
能事者。易上繋辭傳曰。引而伸之。觸類長
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即醍醐妙果者。
二種方便也。醍醐喩極果。謂經歴四味至
無過上味。即入中a+uH字方便究竟也。第四
二十九曰。梵音曼荼羅是攅搖乳酪成蘇之
義。曼荼羅是蘇中極精醇者。浮聚在上之義。
猶彼精醇不復變易。復名爲堅。淨妙之味
共相和合。餘物所不能雜。故有聚集義。是
故佛言。極無比味無過上味。是故説爲曼荼
羅也。以三種方便攅搖衆生佛性之乳乃至
經歴五味成妙覺醍醐。醇淨融妙不可復
増。一切金剛智印同共集會。於眞淨不變甘
露味中最爲第一。是爲曼荼羅義也又醍
醐者。曼荼羅翻名。翻梵語云。優留曼荼此云
醍醐。亦云實也又第三云 本地常心即是
花臺具體。四佛四菩薩醐醍果徳如衆實倶
此釋總八葉爲果徳也 三密之源者。
抄云起利他加持三密之身此解好矣即向
下方便也。第二十卷所云。復以加持神力。
普現身口意。遍滿生死中是也。即普現色
身義也。三密者普現色身。即三重萬荼羅諸
尊也。源者指上醍醐妙果中胎藏心。從此
流出三重故。云源也。三密之源。依主釋也。
指心自設問答云。八地已上約境界同云
圓極云云此解不可。八地已上同名方便。淺
深有異。第三云無功用以去漸學如來方
便八九十地尚居學地。何云圓極圓極者
第十一地窮極之稱也
又淨菩提心下。擧眞金喩明三句義。抄出
三解。今取第二解。又助一解云。上約十
地釋。此下約三劫六無畏。是故因句約本
有菩提心明也 又淨菩提心者。謂本淨菩
提心。所云自性清淨心。梵名干栗太也。具
如上辯。有人云citta圓明本淨月輪云云
解不可。于栗太是心之本性。第九菴摩羅
識也。質多通八識名。而是慮知心。即是修
生菩提心。所引第二十卷。是干栗太而非質
多心也。所引次文云。心之體性圓明清淨具
足衆徳。而無分別。當觀如是之字也
云心之體性。明干栗太。與第十二十三
謂此圓明由如圓淨之鏡。其中極深阿字圓
光全同也。又第十七十三云。此中眞言心者。
梵言汗栗太之心。即是眞實心也字之本性
豈非干栗太心耶。故知。此解非矣。問第三
深釋質多。云佛性義又印品大慈生眞言釋
云。ceto心也。自性清淨心也。質多何云非
本淨菩提心耶。答干栗太是心之體性。質多
者心之明相也。離其總體無別明相。但是
體相爲異。相不離體故。故質多亦名自性
清淨。起信論明相大云。大智惠光明義。乃
至自性清淨義質多云自性淨即此義也。
然今正明本有無垢淨菩提心故。指于栗太
眞實心也。此中三句與下疏寶珠譬喩意同
也。下疏云乃至是故諸善知識纔見衆生世間
八心適萠動時。即便識是眞寶。知有可鑿
之理。如彼相者以曾多識名寶。是以遇便
識之。諸佛菩薩亦爾。久已證知親從一毫
之善自致大菩提道。是故鑿彼情機即大
歡喜方便誘進令受三歸。如前已分別説。
譬如收彼頑石置在家中 猶如眞金者。
喩本淨菩提心。第五十八明虚空眼佛母色
云。眞金是如如實相之體。畢竟淨句是彼教
門之外飾。故曰縞素以爲衣第十六十六
云。次以此惠火之字。焚彼菩提之性眞金之
鑛。今垢穢無餘故。以羅字而焚阿字也
阿字即行者自身本有菩提心也。第四二十右
釋大日色云。閻浮金亦是自然性淨色。
又最深明佛金剛智體最爲深妙又此
卷下二十
一丁
云。行者最初開發金剛寶藏時。見
是心性。如淨虚空起諸數量。爾時離因業
生佛樹牙生。此牙生時已遍法界。何況彼
枝葉花果。故云生廣大功徳。以過心行戲
論故。不可破。不可轉。猶若閻浮壇金無
能説其過惡。故云其性常堅固閻浮・眞金
其義不同。具如第四卷明五佛色中。然亦
二金通喩本淨菩提心。往往在焉。請勿&T019657;
然依文害義。故今引兩文以辨之耳
大悲如習下。初二劫間持誦修行爲根句也。
下疏三十六云。次以三種三心。拔業煩惱根
無明種子。如利鐵開鑿去其麁鑛。次觀無
縁乘法無我性。如漸至耎處。以藥物消化
而不傷之今此中初明初劫修行。乃至言
等無縁業。鏡徹柔軟等者。明第二劫終。心
主自在義。故云屈申自在也。又下此卷二
十三右
云。
如世人覩眞金百錬不移以爲妙性窮極。
若五通仙人以諸藥物。種種錬冶。能化土石
之類。盡爲金寶。其有服食之者。住壽長遠。
神變無方。當知。眞金性中自有如是力用。
但世人無祕密方便。故不能得耳。淨菩提心
亦復如是。若以大悲萬行。種種錬冶。得成
神變加持不思議業。故不應未得謂得。保
初心爲極果也 又第三二十五云。復次調
柔者。如百練純臘青金也具如
第三記辨之
以調柔故。隨
工巧之手無所不爲。今行者淨治此心。一
切麁鑛盡故。隨巧惠之手無所不爲。故能
住忍辱地隨縁應物
方便下。釋第三句。是以第三劫極無自性
爲極果也。下流云。次生極無自性心。如灰
水瑩拭便極光淨向上
方便
爾時生於佛家。名置
在高堂雨種種寶向下
方便
功藝成就等者。所云
萬行圓極向上方便也 有所造作等者。所
云應物之權。向下方便也。第三卷明大悲胎
藏中淨心顯現爲大悲胎藏生云乃至伎藝已
通絶於事業。如於淨心中發起方便修治
自地。隨縁利物。濟度衆生。故名大悲胎藏
生也 規製中權者。演密第三云。規矩也。
製作也。中去聲者不失之義。權宜也。謂如巧
藝成就有所造作隨意皆成。所有規矩製
作不失於權宜爾中權者。韻會云。中陟
仲切。當也。又下引善巧歩執釋。與此中意
同也。當併思耳 得意之妙者。演密云。得意
者莊子曰。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亡言。吾
安得夫亡言之人。而與之言哉。夫言以利
人順天下之望。雖終日常説即是亡言。故
知。亡言非杜口而不言。但在乎得意。可謂
妙矣。今借用之。謂阿a字菩提有類眞金。
@a字大悲如習藝者。暗a@m字方便如權
巧之果。譬如有眞金隨諸工巧方便之意
衆相皆成所有規矩製作盡乎祕密中道之
深權。出過衆乘之淺巧故其即心得意之妙
不從他又豈同手中菴摩勤果轉以授人。
古人云。法向師邊得。能從意上生。即不可
授人之義也今按。四阿配釋未盡其理。
方便有二巧藝成就者a@m字成菩提。向上方
便也。有所造作已下當配a@h字。向下方便。
是涅槃大寂中之事業也
如摩訶般若下。明根句所攝法門。大悲門
是相大。具無量性功徳義。今明之也。智度
第二十二右云。復次大慈從大人心中生。十
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法中
出能破三惡道大苦悲義能與三種大樂慈義
天樂人樂涅槃樂有人云。此六度等雖顯
教所説法門。今約該攝門故。曰皆入大悲
句中也云云此解甚僻。豈是限顯教乎。以要
言之。一切衆生本具功徳。此心開敷時以此
莊嚴。故第十二十二云。此蓮華三昧心。若開
敷時無量法門無不具足。謂六度。十八空。
三十七品。禪定解脱。百八三昧門。五百陀
羅尼門。如是等無量無邊無不具足也
如言者。此宗即成無此等功徳法門。豈有
此義乎
即彼萬行下。明方便有二種也。初明向上
方便也。勝鬘寶窟上本十丁云。大方便者。依
法華論第十三。名一切諸佛大巧方便經。天
親釋云。依此法門成大菩提已。爲衆生
説人天聲聞辟支佛等諸善法故。此意明。大
菩薩一乘爲眞實。爲衆生説四乘。爲太巧
方便。依此文爲正解。所以此標二名者。一
乘爲體。方便爲用。一乘爲實。三乘爲權。欲
明從體起用。及會權歸實。結東佛教始
終故。明此二也。有人言。一乘明所説之體。
大方便者明此法化義。窮善巧故云方便。
若汎釋。有五種方便。一進趣方便。如見道
前七方便等。二善巧名爲方便。如十波羅蜜
等。三善權方便。如無三説三等。四施造方
便。凡所造作善巧施爲故。名方便。如地
持所説十二巧方便等。五顯此一乘離相巧
成故名方便。方便中極故名爲大。此即用
一乘爲方便也維摩經第一三十一什注曰。
方便大要有三。一善於自行而不取相。二
不取證。三善化衆生。具此三已則能成就
衆生云云一乘爲方便。及善於自行而不取
相者。即當此中向上方便也。於一切智智
不取相。不取證。故不住自位。而發起事
業遍生死界故。不取相等即正證方便也
 由内具方便等者。明向下方便也。已得
一切智智果。謂之内具方便。方便即果體。
從此起用云方便之業。方便之業者即普現
色身。所云施造方便也。第二十二十八云。次
即入中惡長聲字。是方便也。此毘盧遮那佛
本地之身花臺之體。超八葉絶方所非有
心之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知之。爲念本誓
開示大悲藏。普引衆生入佛惠。故復以加
持神力普現身口意。遍滿生死中。當知。此
即方便也向下方
便也
是以梵音下。明梵音有二義也。翻梵語云。
漚和拘舍羅波羅蜜。此云方便究竟。又法花
義疏第二云。外國稱漚和拘舍羅。漚和稱爲
方便。拘舍羅名爲勝智。謂爲方便勝智也
漚和拘舍羅是方便智也。波羅蜜即究竟義也。
智度十二初丁云。復次於事成辨。亦名到彼
岸。天竺俗法凡告事成就皆言到彼岸。
禪發菩提心眞言曰。唵o@m昌地喞多bodhi
cata菩提
心也
鄔波那耶upadaya二發起
合也
me我今也
金剛界修菩提心眞言曰。母怛波二合mutpa
da是轉聲之異也。菩提心發起即是果義。是
云從種子生果也。即向上方便也。自成果
異則發起善巧方便。而度衆生。是云果還
成種也。第五二十丁釋得大勢云。所以持未
敷蓮者。如毘盧遮那實智花臺。既成果已
復持如是種子普散一切衆生心水中。更
生未敷蓮華上疏釋善巧歩執云。此善字
梵云毘質多羅。有端嚴義。種子義。譬如已
得果實復還爲種子也善巧歩者。即是諸
佛威儀。謂善知時宜可度不可度等種種通
塞。以身口意方便。俯應群機。曲中規矩。皆
成佛事。故以爲名也。方便之業者。即種子
普散衆生心水中。義謂之果還成種也。vi
citra亦普現色身義見普世
眞言
普現色身遍滿法
界。即爲一切衆生爲種子義。是云果復
爲種。即是所謂。普賢菩薩爲衆多月輪。入
一切衆生心義也。vicittracantra字體同

經云祕密主下。已上經文列三句名。自下廣
明三句義。就明三句義。抄出二解。今取初
義。此品名爲人眞言門住心品者。意在于
茲。此品廣明菩提心相。具縁已下修明修行
及果相。尤明著也 云何菩提者。上佛答金
剛手問。説三句名云。菩提心爲因云云故重
問此菩提心義。云云何菩提。云何者微也。
菩提者所求。即一切智智。微中。略擧所求
自顯能求。故次釋中云如實知自心。具擧
能所二心。如實知者是能求心。是名質多。
自心者所求菩提。是名干栗太。故第三三十
云。上文金剛手直問毘盧遮那。云何得一切
智智。佛亦直答如實知自心。是名一切智
又上疏云。所謂衆生自心品。即是一切
智智。如實了知名爲一切智者心自證
心。心自知心。云如實知自心也。最勝王經
三身品説。唯如如智是名法身。華嚴大疏第十
下六九云。眞諦三藏決定藏論九識品云。第
九阿摩羅識有二種。一者所縁即是眞如。二
者本覺即眞如智。能縁即不空如來藏。所縁
即空如來藏。若據通論。此二並一眞如爲
體。故起信一心二門。生滅門中説其本覺
眞如門體無二也 今密教中説蓮華月輪。
蓮華如如。即干栗太心也。月輪如智。即質多
心也。a字爲二心種子。即不二一心摩訶
衍體。是以覺心本不生。名爲成佛。是云如
實知自心也。具辨此義。能求者。所云一向
志求一切智智心也。菩提心論云。我今志求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求餘果云云此能
求心。梵云質多。故發菩提眞言曰。bodhici
tta。問citta者通名八識。今指何心爲能求
心乎。答且依起信論。發菩提心有其三種。
一信成就十信二解行在行
向也
 三證發菩提心
初地前一依第六識。後二依第八識。彼用大
章云。此用有二種。云何爲二。一者依分別
事識。凡夫二乘信成就
發心
心所見者名爲應身。以
不知轉識故未知唯識。計有外
塵。即分別識也
見從外來。
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業識。謂諸
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提究竟地。心所見
者。名爲報身從十解至
菩薩地盡也
今依此經對解者。
一二無畏順世八心。當
信成就位也
及第三無畏違世八心。
常彼二乘
此三無畏唯第六識分齊故菩提心論云。但
淨意識不知其陀問。眞言行人假令初
心始行。依法身内證三密行軌而修行。何
云唯第六識乎。答。約教即爾。修行漸次故。
有淺深。故菩薩心義不空云。若依進趣起行
門。即發起妄心。求菩提心故名菩提心
又第四五無畏。當彼解行發心。第六無畏當
彼證發心。但是知唯心。故第八識發心也。於
中但解證爲異耳。第十二云。次決定心歡
喜説名内心處者注此心梵云只多。是慮知心也
又次干栗太者。是處中心也
如二乘入道。亦先須得決定心。此決定心
即三昧也。猶得決定心故。心得悦樂。即
是内心自證現法之樂也。猶有定故即坐實
知見。然三乘各有定。深淺不同。今此中意
言。若能證此心處心中之心此即訶
栗太
即是如
來大決定心謂三
昧也
猶有此定故。得入阿字
門。阿字門故。即能了知眞言行之與果也。
若了知彼行及果。即是授得無上大果也。
佛意言。猶心住定故。得究竟一乘如實之
見。即能自知是事。不然雖聞無益故
乘各有定者。明三乘共。故當起信信成就發
心。故知。此決定心者。即第六識也。此中且
對三乘。而明祕密一乘故。今此中下明此
經初地心自證心義也。大決定心者。即第八
識對前第六識。故云大也。又十六紙云。以羅
字門等。淨此心故。生眞實智慧光。故即見
古佛所行之道。所謂祕密藏眞言門也。行者
見此眞言道之時。謂亦發光。識謂六識也。
如小乘中説心意識。但是名之差別。大乘即
有別相。謂六識身。但是三縁和合。不能決
定了知諸法。能分別者是心也。以心淨故。
六識亦皆光明輝發。猶如大寶珠體性常淨。
而不爲塵垢所染。若人瑩治。漸去麁垢。乃
至轉明。即能無礙雨降諸寶。光色無比。衆生
六識亦爾。以心源淨故。六識亦皆純淨。所
謂六自在王性清淨也此中能分別者。是
心也者。正指第八識可見。菩提心義第一
云。問。眞言行者。干栗太心名心處心意
何。答。於此肉團心處。觀自性淨心。自性淨
心心處心故。名心處心。故義釋釋如來大決
定云。是心處心中之心。即干栗太也。問。若
爾。何故義釋或處以悉多心爲心處心耶。
答。悉多是菩提答之心也。一切衆生自性淨
心中。本有善賢大菩提心。此心開發名金
剛薩埵。且約此義。悉多亦名心處心。又云。
問若爾。自性淨心亦名質多。發菩薩心亦名
質多。有可異耶。答自性淨心名質多。是性
得菩提心。發菩提心名質多。是修得菩提心。
此則以第六識質多菩提心。於第九識干栗
太淨心處。求本有質多菩提心。問何故不
求干栗太心。必求質多心。答干栗太心是本
體質多。質多中萬徳相貌名質多心。故今開
發本有菩提質多心相。令顯果位菩提質多
徳相。於彼果位亦名制底。即大日塔名也。
亦名薩埵金剛薩埵云云此釋不審。安公何縁
爲此解耶。干栗太者。摩訶薩意處。是菩提
之性所求本體也。質多者決定心是爲能求。
第十二釋甚分明也。今推然公迷本。彼自以
爲。薩埵與質多梵語通同。依此而爲此解
耳。故菩提心義第二三十云。一切有情有普
賢菩提心。名曰質多。是約法得名也。本有
心城三十七尊中金剛薩埵名爲薩埵。是約
人得名也彼意以爲。薩埵質多字體是同。
倶爲本有菩提心。然轉聲異故。爲人法之
異。此解恐不可。cittasatva字體不同。義
亦有異。citta者積聚及慮知義等。satva云有
情。亦忍樂修行堅持不捨義也。故知。然公解
不可也。愚按。菩提者所求法體所謂干栗太
也。其能求心即質多也。性名干栗太。相名
質多。性爲理。相即智。理智冥合云心自證
心。實是體一。無能所異。故下疏云。以心實
相智覺心之實相。境智皆是般若波羅蜜。故
知。菩提即心。持業釋也。華嚴大疏第六。釋
經佛地云。然體不出五。謂清淨法界。及
與四智。以此五法説大覺性。其如佛地經
及彼論説。然要唯有二。無所不攝。謂眞理
妙智。融而無二。是諸佛地。抄云。體不出五
者。剋實體故。具如佛地經者。即・五法攝大
覺性。謂一眞法界四智菩提。又論第一。釋佛
地名云。地謂所依所行所攝。即當所説清
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
作智。受用和合一味等事。是佛所依所行所
攝名佛地。然要唯有二下。第四攝五爲二。
五法之中四是智故。金光明云。唯有如如及
如如智。獨存名法身。故融而無二者。五攝
二爲一。謂無有智外如爲智所證。亦無
如外智能證於如故。融無二。又融無二者。
總融五節。爲無障礙如來地矣。又五十一
二十九云。囘向經云。無有智外如爲智所入。
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文自有三義。一約
如體性空故。智外無如。智體性空故。如外
無智。二如智一昧。同一眞體。妄得智外更
有如耶。三約事事無礙。擧一全收 如實
知自心者。上云何菩提者。一切智智果。此果
無他。唯是衆生自心。故指云如實知自心。
如實知自心即是菩提。故疏釋云開示寶所
也。上疏云。此品統論經之大意。所謂衆生
自心品即是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爲一
切智者 華嚴大疏第二四八云。知見性相。並
皆本有。本有大智惠光明遍照法界義故。涅
槃云。佛性名第一義空。知見性也。第一義
空名爲智慧。知見相也。在因爲性干栗

在果爲菩提涅槃云云如實者對前二劫心
外有相不如實見。第三劫證智境界云如實
知也。故次下云了了證知也。第十四云。
如實知者。即是一切智智名之差別起信不
覺義章云。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眞
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
不離本覺不如實者無明。反無明者名
爲本覺。本覺即是一切智智。故第三云。如
實知自心名一切智智唯識述記第一本
三十四云。智稱正理名如實智。此約小乘外
道。若大乘中諸空見師。不了唯識亦名謬。影
互顯也起信論熏習義章云。以如實知無
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
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疏云。言以如實知無境
者。是初地見道。證唯識理異前比觀故。云
如實知也抄爲横竪二解。竪義云。守齊
善心云一分如實知自心。此義不可。如實如
言正名證智。具如上引辨之。横義亦當
准知耳。知者第十三二十二虚空藏眞言釋。奴
掲多nugata得也。前云知義起義。此中云至
得義。亦相會也相會者。理智相會義。即是
證智。亦具如上如來下疏釋。又是見道證如
智故。知即通達義。大乘入道章云。言通達
者證會之義也。此位菩薩無漏之智。了證眞
如。故名通達。即唯識云。加行無間。此智生
時。體會眞如名通達位述記云。體者通
也。會者達也
體會
者。即十三所謂相會也。又第十九八丁云。通
達是證果義。至於所至處也。此通達當言
證也證即證會也。又第十四八丁云。善能通
達者。謂達一切衆生諸根性欲。當以何法
而得入道。當從何門而得曉悟。如是等
無量無邊。皆能了知。而隨衆生受與妙法。
皆令得至如來之地也此中釋通達云
了知。故知。通達了知倶@dagata義也。彌勒眞
言釋云。@azaya心性也。@dagata知也。謂能了
知衆生諸根性行此釋意全與第十四同。
應知。通達了知。皆@dagata義也。又第十三。
蓋障眞言bhyudgata云開敷義。下云開示
金剛寶藏。故知。如實知自心者。即開敷寶藏
也。又般若大明呪中有gate語。gata者般若
無分別智。智會於始云知也。問。般若是無
知。何故云知。答。無知名知。故云證會。非
有得之知也 自心者。謂上佛説菩提心爲
因。未知此菩提心指何。故重問云何菩提。
今即指示。云知自心。自心者即干栗太心
也。第十二云。心處亦可名爲心位。即指
衆生自心之處。即一切佛大悲胎藏曼荼羅
也。所以者何。一切衆生即是華臺之藏。然
以四種煩惱常自生故。爲彼自覆弊故。不
能明了而自覺知。若能自覺心處者。即知
此心自性常淨。如是淨無垢處。即是諸佛大
圓滿實相之地也
即是開示等者。略示文意也 開示者。實
處即佛知見故。取法華意云開示。華嚴大
疏十三下五十
一丁
釋經開示群生文云。即用法
華開示悟入佛知見意。謂開除惑障顯示眞
理。令悟體空證入心體也法輪頌云。鉢
二合奢也prak@azaya開爾也釋云。以住
實智故。即能必定師子吼開示人天無上眞
言行道法即此義也。如來有二義。一謂
因如來。一切衆生皆具功徳寶處。是當成如
來故。二果如來衆生自心即是如來證處。是
云功徳寶處。至此寶處者稱云如來也。功
徳者。此心法爾具無漏性功徳故。起信相
大章云。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徳。所
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
故。眞實識智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
淨義故。不變自在義故。具如是過於恒沙
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
此義故。名爲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又以祕密義解者。cita之心即相
大也
月輪光明
稱爲功徳。即是三重mandra海會諸尊也。第十
二丁云。心名質多。質多者猶如衆綵莊嚴
積聚。名爲質多。猶衆縁所成故。即是無有
自性又虚空藏眞言云。vicitr@avara種種奇
妙顯色

釋云。雜色衣即是種種萬徳莊嚴法門。若
人能證此空三昧。即能萬徳莊嚴法身。如淨
虚空觀顯色也又普世天眞言釋vicitra
句云普現色身即是mandra海會無盡莊嚴。
是云性功徳也 寶所者。指上自心云寶
所。一切衆生h@rta眞實心處即所謂
眞如也
本具無量
性功徳。故名爲寶所。即是華所謂五百由
旬寶所也。又起信所謂體大。論云。復次眞如
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縁覺菩薩諸佛無
有増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
此宗明義寶處梵云ratnakara青龍軌ratna
者。即上所云功徳。此功徳寶之所依所生處
云寶所。kara者黒義。即中胎涅槃色。第六云。
又入此深玄色時者。即是如來自證中胎華
藏。又云。黒謂如來壽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
畢竟無像故。作深玄色kara者時義。
理趣釋云。摩訶迦羅者。大時義。時謂三世無
障礙即越三時
如來日也
大者毘盧遮那法身無處不遍
驗知。寶處中胎毘盧遮那h@rta是三重諸尊。
無量智寶所生處故。第十一云。令得一
切智智妙寶洲處一切智智者。所謂智中
智。即毘盧遮那法身也。又寶處菩薩眞言釋
云。係離因也。又手召
警發義也
摩訶mah@a摩訶mah@a大中
大也
所以名寶處者。如寶生於海。從彼處生
故名寶所也。如在海。從彼而有故得名
解云。摩訶者即寶處也。第四二十五云。彼
安寢時尚思惟。心蓮華臺中摩字門。一切諸
法我不可得故。即是無障礙菩提心也。亦
是如意寶。又云。如意寶珠只是阿字門耳
第九高峯觀眞言釋云。訶字是因義。所謂大
乘。因者即是菩提心乃至成佛眞因。正法幢旗
之種子又經第七云。淨菩提心如意寶
地藏尊。種子ha字。手持寶珠。ha字即如意珠
也。又因云het@u幢云hatu。幢即如意寶幢。
應知。mah@a者即寶所也。又三摩耶會寶菩提
眞言。su善也
妙也
mah@a大也
勝也
tva@m得也又羯磨會眞言。va
jraket@u金剛幢tr@a@m生文字mah@a即寶義也。又普賢
眞言。亦有mah@amaha句。第十釋云。摩是第
五字。遍一切處。謂大空也。空中之大名爲大
空。故重言之。更無可得等比者。故名爲
大。重空之中更無皆也乃至此眞言以訶字
爲體也其印名如意摩尼。亦是摩訶。即如
意摩尼也。普賢者毘盧遮那之圓因。衆生本
h@rta自性淨淨心。故理趣釋云。一切有情
如來藏。以普賢菩薩一切我故者。一切有情
不離大圓鏡智性。是故如來説一切有情如
來藏。以普賢菩薩同一體也普賢者淨菩
提心如意寶珠。今指此心云功徳寶所。證
此心者稱爲毘盧遮那。故釋經云。大摩訶
毘盧遮那無處不遍。即是一切智智果大中
之大也。mah@amaha。引點a也。翻此爲之。即
第六轉依主釋也。例如大賛中amit@amita
云無量之量。意明。此眞因寶一切寶中之勝
寶故。云大中之大。即是一切智智智中之智
也。又空中之空者。摩訶即大空義。大空大乘
也。十二門論云。明摩訶衍義云。大分深義
所謂空也。若通達此義。即通達大乘云云
極無自性心生云大空生。亦云大乘生。亦
云菩提心牙生應知mah@a。空中之空者。即
菩提心生。即是一切智智果也。又起信論云。
摩訶衍者總説有二種。云何爲二。一者法。
二者義。所謂法者。謂衆生心寶所也是心則攝
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功徳依於此心顯示摩
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眞如相即摩訶衍體故
大乘者。此心爲乘體。故知。摩訶衍者。衆
生心。此心具無量性功徳。是云寶所。一切
衆生即普賢菩薩本有薩埵故。mah@amaha
中之空。即寶洲也。又寶所者。法華所謂五百
由旬寶處也經化城品云。譬如五百由旬險難
惡道曠絶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衆欲過
此道至珍寶處云云依天台疏七之二三
十四丁
及止
七之一
八丁
五百有三義。一約生死。三界爲三
百。方便上爲四百。實報土爲五百。二約惑。
見惑爲一百。五下分結爲二百。五上分結
爲三百。塵沙爲四百。無明爲五百。三約觀。
空觀過三百。假觀過四百。中觀過五百云云
今此宗明義。即約三劫。初劫三種三毒・爲
三百。第二劫細妄執爲四百。第三劫極細妄
執爲五百。過此至寶處故。寶所在五百外。
故止觀第七一十七云。過五百由旬到於寶
所。又四丁云。由旬本譬煩惱。超此到寶所
經音第二三丁云。或言由延。或言兪旬。或言
喩闍那。皆訛也。正音言喩繕那。此云合也。
應也。計應合爾許度量。同此方驛也。自古
聖王一日行也。彼喩繕那亦有大小。或八倶
盧舍。或四倶盧舍。一倶盧舍爲大牛鳴音。其
聲五里。昔來倶取八倶盧舍。即四十里也
吉慶第三賛疏云。此中相應者。梵云欲吃多
yugti。是應合如是義。即是契合冥符之義。與
瑜伽稍別也yugtiyujana通同故具如
由繕那者。即所謂越三劫瑜祇行也。故知瑜
祇行者。過五百由旬到極無自性心。極無
自性心者。謂等盧空無垢菩提心。即寶處也。
是三劫能越心故。即出五百也。又約mandra
者。第三院過三百。第二院過四百。第一院
過五百。中胎藏者即寶所也。文句第七二
四二云。寶所有二義。若用究竟。則以極果
爲寶處。若分入即初發心住爲寶所今此
經宗。初地爲初發心。故初地菩薩越第三
劫即是分入。所以釋如實知自心爲寶處
者。即分入也。第三劫疏云。然此經宗從初
地即得入金剛寶藏金剛寶藏者即是寶
處也。又下釋除蓋障三昧云。當知行人則
是位同大覺。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然
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即是方入也。良以。
此一章一經之大意。諸乘之樞極也。縷縷菩
提説。其義不耳盡。具如別記
如人雖聞下。擧喩總釋微釋意也。寶藏喩
所求菩提。發意勤求即能求心。其所在者。即
喩自心也寶藏者上所説一切智智。能求
心者一向志求。即菩提心爲因義。既上説故
云雖聞也。謂雖聞上説得一切智智乃至
菩提心爲因。未知其菩提心所在。今此示
之。故云若不知其所在等也
故復指言下。正述微釋意。指心出三義。第
一智證義。故復指言之四字結釋上句也。第
二法全阿遮梨説。故字屬上。復指言爲次句
首。第三演密抄義。故字爲次句首。指心自
判取第一義云云今云。第一義不可。此文語
勢。故復指言四字非是結文。讀者可知。次
法全義亦不穩。意續故字。爲所以義屬上
句也。演密義爲正。此四字屬次句而續。故
者踏上起下。復者對上經。上説一切智智
菩提心爲因。今重示其所在故。云復指等
也 如上所明等者。述云何菩提微意也。且
擧如上所引智論意。以顯菩提心義故。云第
一甚深等。餘上約八葉九尊而解論文。即
是一切智智果也。此果初地已上分證。第十
一地究意圓滿。故云乃至非一切智人等也
 此法從何處得耶者。正是微辭也。即是行
者自心耳者。謂開示其處。上云如實知自
心即是也 若能如實等者。結成如實知自
心意也。如實知者謂證知。與下十喩中深
修觀察義同也。故云了了證知。了了對地
前未了。證知即對地前比知。涅槃經云。十住
菩薩。雖於己身見如來性。不大明了
明初地證知故。云了了 是名成菩提等
者。取華嚴意釋。梵行品云。初發心時即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
成就惠身不由他悟 成菩提者。謂初地
果相。下疏云。當知行人則位同大覺也。以
其自覺心故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
位。猶如淨月雖體無増減。然亦明漸漸増。
乃至第十五日。方能動大海潮也 不由
他悟者。明心自證心義。證知自心功徳寶
處一切智智果。是云心自證心。故云不由他
悟。又前劫人。雖知萬法唯心。尚心外見本
尊。是云由他。今心佛顯現。故云不由他悟
也。又不由他悟者。謂自然智。不由他得者。謂
無師智也。此二體一。義分釋耳
問曰下。自設問答廣釋也。即心是道者。菩
提此云道。所云諸佛所行之道也。謂衆生自
心從本已來是菩提道。何故衆生輪迴生死
云云
答曰下。初略答也。取起信不覺義章語勢
釋。具如上引之。故下云不如實知即是無
明。第六二十二云。已離一切暗者。於一切法
相不如實知。即是無明。是故覺本不生時。
即生遍法界明。以一切種觀一切法。無不
見聞觸知也有無明故不能如實知自
心。名爲生死人。今初地分斷無明故。如實
知自心本性。名爲成覺也
所謂下。明不知相也。抄云云 是似深釋。非
今所要也。愚按今此中擧三種薩埵。以對辨
知不知之相也。愚章凡夫者。擧一向不知。
故云少有能信也。愚童所謂異生羝羊也。
下經云。無始生死愚童。執著我名我有分
別無量我分。彼不觀我之自性。則我我所
生。疏釋云。若彼觀察諸蘊皆悉從衆縁生。
是中何者是我。我住何處。爲即蘊異蘊相
在耶。若能如是諦求當得正眼。然彼不自
觀察。但展轉相承。自久遠以來祖習此見。
謂我在身中能有所作。及長養成就諸根。
唯此見究竟道。餘皆妄語。以是故名爲愚
童也撿知。是明一向不知義。指心云少分
知者。皆不得意也 識性二乘者。明有識
薩埵雖少分知未如實知也。下疏云。此中
有三乘人。同以無言説道得諸法實相
諸法實相者。即自心實際。故今云雖自觀察。
且許少知故。下疏云。聲聞人入法性最淺
也。起信是云相似覺。是明不如實知也。又
下疏云。此宗中説。有兩種外道。外外道猶
如覩見清潭。逆生怖畏不敢習近一向不
知義也
内外道雖游泳其中適熱除垢得清涼樂。
不覺是中有無量寶王不如實
知義也
一則不入而
不識。二則入而不識。故云一切外道所不
能知也
若如實下。明菩提薩埵也。初發心時等者。
又取華嚴梵行品意。具如上引文。第九云。
若從此堅固不動。遠見心明道時。即是初
發心中。便成正覺。以除蓋障三昧。普現曼
荼羅身華嚴大疏第十七三十四云。發者是
開發之發。非發起之發也開發之發者。約
初住發心義。具如彼初發心功徳品疏釋。往
見。問賢首清涼。皆解此文爲初住發心。天
台亦爾。今何引證初地發心耶。答何必
以賢首清涼義爲難。疏主直依經意解。若
以彼經爲初地發心。亦有何難。但是祖師
異見耳。又假令准賢首等義。因縁事相往渉
十住品。引證初地亦有何過耶。又菩提心
論引涅槃南無純陀身雖人身。心同佛心
等文畢云。如大毘盧遮那經云。菩提爲因。
大悲爲根。方便爲究意天台解此文爲
初住發心。然論爲初地發心。何必概平依天
台義。今亦當如是耳
譬如長者下。引法華信解品文。明證知心性
時即是成佛也。窮子喩眞言行人。知父喩
知心性。豈復下明初心即是佛。意與下疏
輪王太子喩同也。又下釋除蓋障三昧。云
當知行人則是位同大覺也。以其自覺心
故。便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
華嚴大疏十七二十四釋知一切法即心自性。
成就惠身不由他悟文云。今釋云。知一
切法即心自性故覺法自性即名爲佛。故
下經云佛心豈有他。正覺覺世間。斯即證
抄擧義決。辨無畏不空兩師異説甚鑿
爾時行者下。釋次經文。是騰前文意而顯
後文義。先釋次合經。是釋例也 爾時者。
指上如實知自心文。正知心實相者。即如
實知自心也。是騰前文也
見一切法下。正解次文意。謂心是内。諸法是
外。心是其本。諸法即未。是故知自心實相
時即知諸法。亦知自心畢竟不可得。是明
深達萬法唯心義也。下釋第三劫云。前劫
悟萬法唯心心外無法。今觀此心。即是如來
自然智。亦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身。以心如是
故。諸法亦如是。根塵皆入阿字門 見一
切法等者。是如上所引智論文也。上證一
切智智是自心實相義。故文云我第一甚深
法等。今明如言自心諸法亦如是。故少改
其文。云一切法悉皆等。正明達諸法本不
生也 畢竟如菩提相者。謂色心實相從本
已來。毘盧遮那平等智身故。心自證心時。即
知一切諸法自心實際不出阿字門。故云
如菩提相。如菩提相者。所言無相。即知諸
法無相。虚空相也
故經下。合經也。無上正遍知下作釋也。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正遍知。阿無也。
耨多羅上也。三正也。藐遍也。菩提知也。具
如第一本釋。故云前已説之也
此中下釋少分義。倶舍第十二世間品云。分
拆諸色至一極微故。一極微爲色極少。又
云。七極微爲一微量。光記云。正理云。極謂色
中拆至究竟。微謂唯是惠眼所行。故極微言
顯微極義。又云。積七極微爲一微量。微顯
細聚。梵云阿菟。此名微。眼見色中最微細
也。應知。但爲天眼輪王眼後有菩薩眼所
義林集解第八云。阿拏梵云波邏摩訶
拏。此云極微。訛云阿耨。今略但言阿拏。一
云。阿拏者此云微。非言極微。以此爲正。
非略言之惠暉云。言七者。面上下六方。
兼心成七也華嚴四十四十忍品云。佛子云
何爲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佛子此菩薩摩
訶薩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有少法滅。寶
積經百六十云。文殊師利菩薩言。菩薩坐於
道場。無有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
以故今菩提相無有少法而可得者。名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云。不見少法有生
滅相。名不退法忍愚按少分者。即阿字義。
入阿字門故。不見少法可得相。是名無生
法忍。第六十九云。佛説一切空者。即是入
阿字門。乃至無有少法而可得者。亦無定
相可名三昧住如是一心法界。名爲正覺
之等持也。第七二十六云。智度論云。菩薩若
一切語中。聞阿字即時隨義。知所謂一切
法從初來不生相阿提秦言初。阿耨
波陀秦言不生。文
今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者。初阿字爲體。阿字是一切
字初。又諸法本故。初云阿提。少分是色初。
故云阿耨。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名
無生法忍。故以色少分不可得。顯法無生。
故云彼法少分無有可得。梵法如是。非是
偶爾耳
言彼法者下。釋彼法兩字。經云乃至彼法
等。直見經文似指上阿耨菩提心云彼法。
意明菩提少分無有可得也。若疏釋意。彼
者指物之辭。廣指諸法。根塵等諸法無量
故云乃至。謂萬法唯心故離無相菩提心。心
外更無一法可得。故經云少分無有可得
也。十卷本智證裹書云。勝論外道等。極微
爲五根體。佛法中尚無極微。何有根塵
 無相菩提者。有人云。今菩提心是cita
心也。又云根句則h@rta云云此解可笑。今
指經阿耨菩提心云無相菩提。此是所證法
體。自性清淨心。是云無相菩提也。第十二
十六云。如上所説眞言方便。乃至此心處無
垢清淨。猶如圓鏡常現前。當知。此即是先
佛共所宣説眞實之心也。如是心性。常恒
安住無有變易。不可破壞。即是諸佛大般
涅槃。故名眞實也當段次下。釋無相義
擧虚空喩云云全與第十二釋同也
經中次説下。徴釋上經文也。演密云。因縁
者所以義也經中有二何以故。二重徴釋
其所以也。初釋無相菩提外更無一法所
以。意明。菩提本來無相猶如虚空。故云虚
空相是菩提。以無相故無有少分能所。故
云無知解者等。若有少分能所者。即爲菩
提外更有諸法。既無有少分能所。故知。是
無相菩提外更無一法也。無有能所。即是
無相之所以也
何以故菩提無相下。第二徴釋也。謂菩提無
相故。無有少分能所。無相即無能所之所
以也
譬如虚空下。明虚空非遍喩也。勘注解爲
七義。今解爲五義 遍一切處者。謂無邊際
義。即中央入中A+uH字也。畢竟淨者。一切色
像無能染汚。東方a字。等虚空無垢菩提心
也。離一切相者。離明暗方圓等相故。即南
@a字。萬徳開敷無相之相。故云離一切相。
無動無分別者。虚空非色故。假令旋風不能
搖動。故云無動。無分別者。前所出三義中
一義也。此二義西方a@m字。所謂青色大空三
昧義也。不可變易等者。不爲四相所移轉。
故云不可變易。世界壞時。虚空尚在。故云
不可破壞。此二義北方a@h字所謂涅槃無有
變易義也。第十二十六云。如是心性。常恒安
住無有變易。不可破壞。即是諸佛大般涅
槃。故名眞實也應知此二句即a@h字義
也。具此五義 故以喩無相菩提。無相菩提
者。一切智智。五智五大也
然是中下。明虚空非遍喩也。復有無量等。
謂無相菩提者即一切智智。一切智智者謂
曼荼羅無盡莊嚴。無盡者無相之別名。無相
之相無相不具。是云無量無邊祕密甚深之
事。指心云。六大四曼三密等無邊萬徳云云
疏中終無此義。讀者可知 得意忘筌者。莊
子曰。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
以在免。得免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
意而忘言。吾何得夫忘言之人。與之言哉」
又如虚空下。正釋喩意也 遠離戲論等者。
於上出五義中。且取二義。以對無知無開
兩義。上云無動。今離戲論。智度四十七云。
不動不戲名不動三昧prapa@mcara無戲論
也。acara不動也。此梵通同。不動即離戲論
也。無分別可知。是明無知無開之所以也。
故置故字。故是第五轉之聲也 無知解相
等者。此二句即對上二句。知解相是戲論。虚
空無戲論故。云無知解相。開曉即分別。虚
空無分別故。云無開曉相。無知解相無開
曉相。即是無相。故以喩自證三菩提也。起
信論明空眞如云。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
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差別之相。以
無虚空心念故此文即與今意同也。勘
注云。上虚空約本有。此下約修生。指心云。
上約理。是約智。今皆不取也。今云。上明虚
空非遍喩。是正釋喩意。故上下文無異。但
喩無相菩提也。經但説一虚空喩。疏上下
文何有別異乎
諸佛自證下。釋是菩提句。是合法也。自證三
菩提者。合虚空喩。自證三菩提。所謂一切
智智無相菩提也。心自證心等二句。合無知
解等二句。此中有四心字。其體但二。上心
質多。下心干栗馱。質多是能證智心。干栗
太即所證心體也。於中初句是見道。見是知
解相也。今心自證心故。心外無知相。故云
無知解。第十二明初法明道即見
道也
云。心爲
照明。見諸佛所行之道。即是心自證心也 
心自覺心者。是修道位。亦云觀道。覺是開敷
義。故合無開曉相。謂心自覺心故。心外無
開曉相。能覺所覺唯是一心。是云心自覺心。
第十五二十五釋五種悉地中云。初歡喜地
自有十心。○然此十心中從第一至第八
名爲見道。從第九至第十名爲觀。見謂
見於諦理。此進修觀謂一句觀如來不思
議境界祕密功徳。如是祕密之境。非所見
法。出過心量故。別名觀道也見道者。謂
初法明道。亦云空性心也。觀道即除蓋障
三昧。即極無自性心也。又第九釋明鏡偈
云。以如鏡h@rta之心cita鑒如心cita之鏡。
h@rta故説心自見心見道心自知心觀道cita
之與鏡h@rta無二無別。又下疏。釋願識心心
勝自然智生文云。初云識心。是心自覺之
智。次又言心。即是心之實相h@rta意明。境
智倶妙無二無別。故重言之勘注引此二
文辨云。初證云。次覺云。是又體用功能也。
恐不得意。讀者可知
是中下結歸經文釋也 是中者。指無相菩
提即自證三菩提也。無知解法者。知解名
法。知解即法。持業立稱。意明。即心之知解。
無心外之知解故。云無知解。若有知解法。
則須有知解人。既無知解法。何名爲知解
人。故云無知解者。此經宗意。有法必有人。
故約人法談無義也。言心自證心故。此中
無知解法及人也 非始開曉等者。菩提之
相本來圓明名爲本覺。故云非始開曉也。
既無始開曉何名爲開曉之人。故云亦無開
曉之者也。言心自覺故無始開曉義也。勘
注云。知解之法者所知之法。其意以爲。所知
法者即無相菩提也。此解不可。今按。守護
經云。是故菩提無所證相。無能證相。亦無
能所契合之相。何以故。菩提畢竟無諸相
以此經文對今經文。無知解者。謂無
能證知相也。亦無開曉謂無所證相也。此
經闕能所契合句也。然今疏釋意。與守護
經其意大異也。又經有一者字。疏二句各
出者字。悲梵本爾耳
若分別少分下。類顯也。謂無相菩提心自覺
心。境智皆是般若波羅蜜。更無能所。唯是
一心。然於此中若分別少分能所。皆是外
道妄計。故云不離我人等也。大寶積經百十
二丁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菩提即五
逆。五逆即菩提。何以故菩提五逆無二相故
無覺。無覺者無見。無見者無知。無知者無
分別。無分別者如是之相。名爲菩提。見五
逆相。亦復如是。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
者。當知。此輩即是増上慢人即是菩提無
相之實義也 法非法相者。謂執取有無也。
嘉祥金剛經疏第三十一云。非法非非法者。諸
法實相非有非無。非有故非法。非無故非
非法。又華嚴經升夜摩
天宮品
云。如金與金色其性
無差別。法非法亦然。體性無有異。大疏十
上二
十八
釋云。横者異法相望。法者可軌之法
也。非法者不可軌之法也。又法謂有法。非
法謂無。故中論釋法不生非法云。有不生
無故體性無異者。謂同如故。鈔。横者異法相
望者。即一切差別法。無差別也。法即善法。非
法即惡法。故百論取般若意云。福尚捨。何
況罪。以金剛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故以
非法而名爲罪云云 金剛惠者。謂離四相
不生不滅名金剛惠。即是無相菩提也。第十
二十三云。乃至由行者離於三執。淨於三
輪。而離四相。劑此以來。即得菩薩名也
四相謂我人衆生受者。
如金剛經中分別。文
金剛經云。須菩提可以身
相見如來不乃至若心取相。若取法相。若
取菩提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金剛般
若者。金剛喩實相智故。即是無相菩提。故
離四相名爲金剛惠。金剛惠即金剛般若
也。復次經中下。釋第二徴釋文也。謂菩提
無相故。是以無知解者。亦無開曉者。是轉
釋上文也
如釋論下。引論明轉釋意也 佛智惠清淨
者。謂能觀智離於四相。不取有無相。離諸
戲論湛然清淨。猶如虚空離於衆相無垢
清淨。清淨即虚空一義也 出諸觀上等者。
諸觀者。常無常等一相諸觀也。二乘及因位
菩薩等智惠。只觀一相不得無礙自在。佛
無礙智即常觀無常。即無常觀常。故云出
諸觀上 常相無常等者。有人云。是出外
道十四難中十二。廣出文云云此義應等。下
疏明除蓋障三昧中云。又由住斯戒故實
智増明。逮見不思議中道甚深縁起。制止
八顛遠離二邊。故經次云遠離邪見通達正
見。與此文其意同。即明佛無礙智超出諸
邪觀也 常清淨等者。正明無礙智相。離
一相邪觀故云清淨。對彼有量故云無量。
佛出三界遍法界觀。是云無量。此二義即
虚空義。故次云如虚空。是故下正擧智體。
佛智如虚空故云無礙
若觀生滅下擧偏觀相。以顯無礙義。可知
 以如是等者。上引論文證菩提無相義。
是對論文正明菩提無相義也。以字謂也。
發語之辭 淨菩提心者。對論佛智惠。淨菩
提心者初地無相觀智。此智亦出過常無常
等諸觀也 離衆相者。正釋菩提無相義。
於一切法得無礙者。此淨菩提心者。即是
無礙智也。下疏云。今此菩薩以照見心明
道故。即時無礙智生。於一切法皆悉現前
通達。無有錯謬。猶如明目者於日光中覩
見種種諸色此中意明。心入阿字門故諸
法亦入阿字門。故於一切諸法得無罣礙

譬如下。釋祕密主清法等文。先擧虚空喩
釋虚空相義。謂虚空以無相爲相。故云虚
空相亦無相。亦字是語之辭。有人云。對相
字曰亦。此義不可。萬像皆悉等者。謂虚空
無相故。萬像皆依空。虚空無所依也。體已
無相。豈有所依乎。華嚴如來出
現品
云。譬如虚
空爲一切物所依。而虚空無所依。如來智惠
亦復如是。爲一切世間出世間智所依。而如
來智無所依。大疏三十一二十九云。如十地
云。此十地智因佛智而有差別。離佛智外
無所依學。而佛智果滿更不依他
如是萬法等下。明淨菩提心亦無所以。淨菩
提心者其體無相。是以如虚空無所依。淨菩
提心亦無所依也。今明淨菩提心無所依義
者。意爲顯諸法無相義。何者離淨菩提心
更無一法故
即此下。正釋諸法無相謂虚空相義。其義可
知。十四本作亦復如是。今疏恐脱是字」
爾時金剛手等 爾時者。指聽祕密主是阿
耨多羅等經畢時也。於此時金剛手代衆
會機而發問。問有三。一者問能求所求。
二者問能覺所覺。三者問能發所發。就此
三問諸師異解紛紜非一。或約三句。或約
五轉等。恐皆不當。今云。此問答非約三句
等。但難前所謂三句因縁生義不成也。何
者。金剛手聞上經虚空相是菩提。無知解者
等説。而自以爲。若無能所。誰發心誰修行誰
成果。若爾三句因縁不成。有如是疑故。
爲未來衆生而發問也。下作釋中。其意分
明。豈爲異解乎
經誰爲菩提等者。爲字第四轉所以聲也。形
音義云。若丈夫云paru@s@aya。是爲聲也。故
慈恩傳。第四轉云布路灑耶。凡按諸文意。
終加野字云爲聲。若終加野字。必次上字
加引點。即如puru@sa爲第一轉。puru@s@a
第四轉也
經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者。問有三種。然
答中唯答初一問。後二問自顯。何者。自心
尋求菩提者。若成正覺即發起一切智智
故。故略答初一問也。又問中云尋求一
切智。答中云菩提及一切智。菩提者本覺。一
切智者始覺也。爲顯本覺始覺體一義異。答
中擧二名也。抄二十
四右
云。今答中擧自心望
菩提及一切智。成能所。此三種其體無二故。
云云
廣釋
此解不當。經自心者。問中云誰尋求。答
中答誰字云自心。自心言顯能求義也。然
抄云行者迷心等者。甚疎解矣。自心者能求
心故。是cita心也。字護經云。當於自心求
一切智智與菩提。於字第七轉於聲。所謂於
中義是唯義也。謂唯於自心中求之。而非
心外也
經及一切智者。抄出種種文點。亦不當也。
如上辨之。讀者自察
經何以故者徴也。本性清淨故者釋也。謂自
心尋求所以也。一切衆生自心實相。本來清
淨即是一切智智。迷不知故名爲衆生。能覺
悟者名爲諸佛心自證心不由他悟。故
云自心尋求也
時執金剛下作釋也。此下初明問生起也。
聞佛所説等者。指上經是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乃至彼法 少分無有可得文也 爲未
來衆生等者。此中疑惑意云。若無有少法
出此心者。一切諸法唯是自心。唯是自心
者。指不指指。刀不切刀。都爲無能所。若
無能所者。誰發心誰成果。故今爲此發問

而問佛下。正釋問意也。菩提心名爲一向
等者。爲顯所求能求體性是一。故先決判
能求菩提心也。一向志求者即能求菩提心
也。第三云。應發菩提心者。謂生決定誓願。一
向志求一切智智。必當普度法界衆生乃至
 若一切智智等者。明發問因縁。所求即能
求。是所以三問之發也。一切智智者。所求
佛果。即是菩提心者。能求心也
此中下擧第一二問如文可知。可覺者即
所覺也。起信眞如内云。若知一切法。雖説無
有能説可説。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
順。義記釋云。初中言。雖説念皆無能所者。
明念即無念非滅於念云云
又復離心下。擧第三問 誰能發起此心者。
經云發起一切智智。一切智智者。自心實相
故。釋云此心。意明。誰能發起此本有眞實
心。而至無上菩提妙果者。者字與耶通。今
讀者爲耶也。具如別記
若法無有下翻詰也。抄出二解。今取後義。
上擧三問。三問皆疑無能所義。故總履三
問意而翻詰也 因縁者。因謂能求心。縁謂
三密方便。得成即果也。詰意云。因縁是佛
家大宗也。若無因縁而成者。即是自然外道
計也
故佛下。明佛答説。履前難意而擧答説故。
云故佛答言也。答意。以要言之。上以無
因縁義徴結故。於無因縁中而明因縁。以
爲答。故云自心尋求等也。此經宗意。自心
發菩提心。即心具萬行。成心正覺。是無因
縁之因縁
雖衆生自心下。釋答説意也。衆生自心實相
者。明不變心體。所謂摩訶薩意處。干栗太
眞實心也 即是菩提者。即無上菩提也。謂
不動因位本性。即是一切智智之果故。上
疏云。衆生自心品即是一切智智。此之謂也。
第十二釋摩訶薩意處云。即指衆生自心之
處即一切佛大悲胎藏漫荼羅也。所以者何。
一切衆生即是華臺之藏。然以四種煩惱常
自生故。爲彼自覆弊故。不能明了而覺知。
若能自覺心處者。即知此心自性常淨。如
是淨無垢處即是諸佛大圓滿實相之地也」
有佛無佛下明不變相也。涅槃經高貴徳
王品
佛無佛性相常然謂佛出世方便開示。心體
不増。佛不出世微音永絶。心體不滅。法
住法位性相常住。故云常自嚴淨也。嚴淨
者自證功徳藏也。第十一十一云。爾時世尊
住三世無礙力依。如來加持不思議力依。莊
嚴清淨藏三昧力者。依三世無礙力。依佛不
思議力。此有二種依也。此三昧是不思議三
世無礙加持力用所依止處。依此法體能成
如來不思議業。所謂普遍十方三世。普門
利益一切衆生。皆令畢竟住於一切智智之
地。此如來不思議依自證之法。無量定智諸
力。以自莊嚴。清淨者。即是眞言體也。此是
如來衆徳之藏。無盡莊嚴無有缺減。具足成
就相也
然不如實下明妄縁起也。謂心體常住本自
嚴淨。不自知故。爲生死人。故履前起後
云然也。不如實等者。指心引諸經論。廣辨
云云愚按。今疏與起信意同也。 彼不覺義章
云。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眞如法一
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
不覺者根本無明也。不如實者謂妄。妄
即無明也。無明顛倒等者。明流轉相也。
中全擧智度三十一三十七文。論云。問曰。若
皆空者。何以説一切法種種名字。答曰。凡夫
人於空法中。無明顛倒取相故。生愛等諸
煩惱。因煩惱故起種種業。起種種業故入
種種道。入種種道故受種種身。受種種
身故受種種苦樂。如蠶出絲無所因。自
從己而自纒裹。受燒煮苦。弘決一之二云。
顛即頂也。頂墮於下故名顛倒圓覺略
疏一三十云。無明亦名迷。亦名顛倒
約十二因縁解者。無明者。無明支。生愛等
者煩惱道也無明愛
取也
起種種業者業道也行有一
分也
入種種道者苦道也識等五。生等
二。有一分也
唯識第八二十
云。惑業苦三攝十二者。無明愛取是惑所
攝。行者一分除識等
種故
是業所攝。七識等五。
生等二。
合七
全也
有一分已潤識
等五種
是苦所攝若約三細六
麁者。無明即根本無明。顛倒者業相也。以
依不覺故。心動説名爲業。心動即顛倒也。
取相者取謂能見相。以依心動故能見也。相
謂現相。依能見故。境界相妄現也。生愛等
者六麁也。愛謂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
愛與不愛故。等言攝於相續執取計名三
相也。起種種業者。第五起業相。入種種道
者。第六業繋苦相。若以三細六麁攝三句
者。根本無明是總相故。與法界體性同也。
三細是因句業相身密也。佛部也。能見相意密也。金
剛部也。境界相語密也。蓮花部也。是法
性三密。即阿
字三義也
六麁中。初五即五大。大悲句也。第
六業繋苦相。是方便究竟也。若入阿字門。則
十二因縁。三細六麁即自心佛名號。因縁當
體即自心實相。何捨何取。故涅槃約四乘智
明縁生觀。起信約内外凡及十地究竟而
明覺義。今此經宗約三劫六無畏。明不生
門。顯密雖異皆不出阿字本不生。本不生
者自心實際也。故今明三道流轉相。離心
之外無有一法也 如蠶出絲等者。擧喩
明三界流轉相。皆唯心作。起信云。三界虚
僞。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麁境界文取
涅槃意。彼第二十五師子吼品
二十二丁
善男子一切衆
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縁。是故輪轉。善男子。
如蠶作繭自生自死。一切衆生亦復如是。
不見佛性故自造結業。流轉生死猶如拍

譬如人間下。又擧喩。正明萬法唯心所作
也。唯識論第七云。謂於一處。鬼人天等隨
業差別。所見各異。述記曰。鬼等膿河。魚等宅
路。天寶嚴地。人清冷水。空定唯空抄出
二解。今取後或説。何者若依唯識等。唯明
四見不同故。何必水喩實相今是轉用。還
以淨水喩心實相。寶火等以喩迷見。釋相
甚明。然人唯執本處文。而不深察今釋。故
爲僻解耳
由之當知下。結成心外無法義也
若瑜伽行人下。明淨縁起相也。染淨雖異。
倶是唯心所作。自心尋求。自心成果。自心
發起一切智智也 正觀三法實相等者。抄
出多解。今取三道義。即十二因縁實相也。
煩惱是因。業道爲縁。苦即果報。即三句也。
華嚴大疏三十四中。明天台六即。中云。一理
即三徳。謂一切衆生平等共有。即三雜染。煩
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脱。苦報即法身。迷成三
雜染。體即三徳又涅槃二十五師子
吼品
及第三
十。廣明十二縁即佛性義。往見 即是見心
等者。謂知三道實相即是無相菩提。亦即一
切智智。即上云。雖衆生自心實相。即是菩
提。有佛無佛常自嚴淨是也。第七云。阿含
云。十二因縁法。有佛無佛法位常住。龍樹亦
云。此中法位。即是如之別名。此是一切世間
最難解處。故世尊始成道時。不樂説法意
在於此因縁生者。阿字本不生義。本不生
者自心實相。因縁生滅即法界生滅。法界不
生滅即因縁不生滅。一切諸法悉不出阿字
門。故觀三法實相即是自心實相。第七十二
乃至猶聞一切語言時。即是聞阿聲。如是
見一切法生時。即是見本不生際。若見本
不生際者。即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自心
即是一切智智。故毘盧遮那唯以此一字爲
眞言也當知十二因縁三法實相。即是自
心實際也。故云即是見心實相也。心實相
者。心謂凡夫妄心。即質多也。實相即干栗太
眞實心也。凡愚迷故不知心之實相即是無
相菩提。亦名一切智智也。理趣釋四十七云。
所謂一切有情如來藏。普賢菩薩一切我故
者。一切有情不離大圓鏡智性心要云。大圓鏡
智干栗太心
是故説一切有情如來藏。以普賢菩薩同一
體故也。第六二十二云。心之實相即是昆盧遮
那遍一切處
雖復下。總結成三答也。別答上若法無因
縁而得成者。一切衆生亦應不假方便自
然成佛。徴結而成因縁義。意前。一切衆生
色身實相。從本以來毘盧遮那平等智身。而
離因縁。法雖如是。然非無因縁而顯現。
謂菩提心爲因。萬行爲縁。成一切智智果
也。第六二十二云。遠離於因縁者。若法界體
有生滅之相。則有因有縁。可得宣説。而今
法從縁生。則無自性。若無自性。則是本不
生。因縁和合時。亦無所起。因縁離散時。亦
無有盡。是如淨虚空常不變易。大經亦云。
唯有如來。離諸因縁也如來實覺心本不
生。故云離因縁。此離因縁本依三句因縁
而得故。即是不思議縁起也
復次世尊下。釋心不在内等文。是初總明文
生起也。經有五番文。一心不在内等。二非
青黄等。三心非欲界同性等。四心不住眼界
等。五謂若分段等。經文當知」
所以然者下。別明説心不在内等所以也。
自心不生不滅者。上云。衆生自心實相有佛
無佛常自嚴淨是也 以無所因者。所因即
所以也。第五轉所因聲義。薩婆多律攝云。故
者第五轉聲。因起因義。淄州最勝疏云。故者
所以也 先示其著處者。凡夫從無始已來
執内外十二處爲實。亦此十二處心法所
在故。十二處云著處。下云。行者心無始來
多於内法取著心相等即是也。大論三十
三十七云。經言下。是第一約十二處明心
不可得義也。不可得者實相之異稱。故上
云世尊欲令衆生如實知自心。故五番文
皆明此事也
如摩訶般若等下。作釋也。初辨觀境廣略之
異也。摩訶般若者。大品第八。十無盡品明
廣歴諸法不可得空。文甚廣往見 即攝一
切法者。文殊莊嚴經上云。一切法者蘊處界
今十二處中攝一切法也。按五與十二及
十八皆成就之數故。皆一切義也。五佛稱一
切如來。五穀云一切穀等是也。十二者。十
二門疏第一云。十二是一數之極。如淨名經
天女答身子云。吾止此室十有二年。求於
想竟不可得。龍樹亦爾就十二門求生
死戲論本來皆空。故但明十二又晝夜十
二時。一年十二月。十二sata悉曇十二例等
皆是也。十八者。謂十八圓滿義。十八不共法。
悉曇十八章等也。抄云。十二處十八界。小乘
法六識分齊也云云三科法何必小乘説。依大
乘説。攝七八二識有爲無爲一切諸法也。義
林三科章云。第四以蘊處界與百法相攝。
於色蘊中攝十一種色。受蘊攝遍行中受
數。想蘊攝遍行中想數。行蘊攝想應心所四
十九法。及攝不相應行二十四法。合七十三
法。識蘊唯攝心法八種。總攝九十四法。唯
除六無爲故。倶舍云。蘊不攝無爲。義不
相應故。十二處攝者。内五處外五處攝十種
色。意處攝八識。法處攝四類法。所謂色
法法處所攝色有五種。是相應法有五十一。
不相應二十四。無爲法有六。合有八十六
法。十八界攝者。唯開意處。立六識界餘並
與處同
行者心下釋心不在内等文也。心字十四
本作以字甚好矣。多於内法等者。根爲内塵
爲外。無始已來計内六處爲識所在。故先
明内六處也 即離等者。義釋作即離相
在等方便。今攝相在云等。或在字脱也。謂
即六處觀心。離六處觀心。或即或離。相
在觀心。心不可得也。圓覺略抄四四右云。五
求不得者。即中論觀如來品偈云。非陰不離
陰。彼是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
來。釋曰。由計我我所爲如來。計有五故。
即離彼此相在。及有是爲五求 無生無
相等者。述釋心不可得義也。謂三處求之。
此心畢竟不生。不生故本離四相。故云無
相。無相故終不可得。故云無有處所。心若
有生有相。當有處所。本來不生豈有何處
所耶 無有處所者。正示著處。謂無始已來
執心住内六處。故結云無有處所也
而作是念下。釋不在外文。如文可知 亦
無生相者。兩本義釋。作亦兩無生無相承
和古本傍注云異無 今疏恐脱無字」
猶恐錯謬下。釋及兩中間文。謂於内外根塵
和合中間觀之。亦不可得。第十五二十二云。
行者自身心即名爲内。本尊境界是所對境。
名之爲外。是二合縁名中間
即悟此心下。結成心不可得義。謂三處求
之。畢竟不可得。不可得故。即悟心性不生
不滅。不生不滅者即是一切智智。故云畢
竟常淨也。畢竟常淨者。於四徳中且擧二
也。戲論雲披者。戲論謂人法。雲喩二執。
即是除蓋障三昧。虚空無垢大菩提心也。第
三云。心垢盡處。戲論不行。即是第六無畏依
譬如下引涅槃春池喩也 珠力者珠體喩
自性清淨心。力即内熏力也。水喩所著水。水
清喩妄心滅。珠現喩淨心顯現。離此妄心
無別淨心。妄息則現。故云不從餘處來也。
義林第八四一云。三摩呬多地對法花經。即
六根清淨位人。約涅槃經是池珠影現時也。
從此以後漸運巧方便。安徐入水。是觀色
像身時。轉解法門身。當知正覺句者。即對
此經初品明菩提心相中。正等覺顯現之
義。以明珠在掌故。名爲顯現。非但遙觀見
之也
經云祕密主下。第二釋非青非黄等文。約顯
形表三色明不可得義
前約一切下。作釋中先明文來由也 約眞
我者。彼計眞我色是青黄等。青等即彼所著
處也。非者遮遣彼計。遮遣彼計則心實相
顯。故云明心實相也 此宗辨義等者。釋
如來應正等覺句也。今不言心。言内心大
我者。以對外道眞我明不可得故也。内
心大我者。即干栗太眞實心也。經第六百字
位成
云。彼能有知此之内心大我疏十九
三丁右
如來應
正等覺者。即佛三號具如上
疏釋
此三名即法身般
若解脱三徳三徳即三密。所言a字法界體
性即是内心大我。故云也。證此大我者。名
毘盧遮那。第十六二十九云。此心曼荼羅之上
有佛在中。故曰大我。大我者佛之別名也。
二十八云。此上有一切人中尊。即是毘盧遮
那也。此是行者自性無師智。大毘盧遮那非
從外來也。問涅槃經説八自在我。説如來
大我。今何云此宗辨義耶。答涅槃雖説大
我。唯約佛性常住無我説我。或約佛徳説
八自在。尚是爲顯略説也。今一切衆生八辨
肉團説内心妙白蓮八葉九尊等。是名如來
應正等覺。豈爲同日論乎。故簡擇云此宗
也。第五二十七云。内心妙白蓮者。此是衆生本
心。妙法芬陀利花。祕密幖幟。花臺八葉圓滿
均等如正開敷之形。此蓮華臺是實相自然
智惠。蓮華葉大悲方便。正以此藏爲大悲
胎藏曼荼羅之體。其餘三重是從自證功徳
流出諸善知識入法界門耳云云第十六二十
云。此心曼荼羅之上。有佛在中故曰大我。
大我者佛之別名也十三十三云。達摩駄都
是法界也。法界者即是佛身。下句云我者。言
我即是法界也十二二十三云。如梵音云我
者。於中即有阿聲案本即本不生義也。此常
住不生之體。即是一切之所依止也。稱號
者。我覺本不生故。一切世人稱號爲佛。非
平等法界有如是名也乃至又此中我ma
又摩聲即是不生義也。亦
是歎中説法。更問也。文
第十九十六云。上來所説
阿字門。即是顯示自身我。即我自身本不生。
亦無滅。不生不滅者。即是如來之身。當如
是觀察也。故云阿字以自形顯示其徳也
如有一類下。正釋非青非黄文 臙脂色
者。經云紅紫。守護經云非紅非紫也。金剛
童子軌下七丁云。阿落得迦唐云
胭脂
不空羂索經
上九云。胡煙脂。本草第十五四二云。燕脂。釋
&T049559;赦。時珍曰。按伏候中花。古今注云。燕
脂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作之。調脂飾
面産於燕地。故名燕脂。或作&T049559;赦。匈奴人
名妻爲嬰氏。音同燕脂。其顏色可愛。如燕
脂也。俗作臙脂胭支者並謬也愚按。梵語
雜名赤色三曷羅迦。第六云。路呬多與阿
落得迦聲勢相似。胭脂者恐是胡語。胡國
出於此物。中國隨物而用胡語。翻譯人亦
隨時人語。翻阿落得迦以爲胭脂。應是正
翻耳。又按。錢箋古今注云。燕支葉似薊。花
似蒲公。出西方。士人以染名燕支。中國謂
之紅藍。以染彩爲面色錢氏説。燕脂是胡
語可見。然時珍云。産於燕地。故名燕脂者
誤矣。是本胡語。但取音故。或作燕支。或臙
肢。若如珍説云調脂則肢及支爲是何義
耶。亦作臙及胭豈是燕國耶。其誤必矣
或言下釋形表二色也。具如抄辨
然此等衆相下。明能破相也。此亦有二。初
破外計。謂汝計眞我實有。然顯形等色。因
縁生故無有自性。云何得計眞我同于青
等色乎。抄云乃至極微者。此解恐不可。心
歸刹那。色歸極微者。有部所立也。今此中
不爾。明色等因縁生故畢竟無自性。故疏
云此等衆相悉從縁生無有自性也
對如是種種下。次明如來應正等覺非青等

所以者何下。明非青等所以也。謂汝執一
定相。云我是青等。青等本來不生故。青相不
可得。故知。心非青相。然青實相本來不壞。
不壞即心實相。故云亦非非青也。既是非
青。亦非非青。都無定相。故結成此義云
當知等也。意明。萬法唯心故。不可云唯青
等是心。心遍萬法。無一定相。故萬法唯心
故。不可云心非青。心不離青相故。又云
如來應正等覺者。大空遍一切處義。遍一切
處故無一定相。又遍一切處故不離諸相
也。又如來應正等覺空故非青。不空故非非
青。都無一定相。執一定相是外道妄見也」
如有外道下。擧喩明外道妄計執一定相
也。黒月喩生死長夜。諸弟子即諸外道。象
喩眞我。説種種異相喩諸外道各各執見。
謂或計青。或計黄。乃至計非男非女等也」
若瑜伽行者下明正見相。是眞見如來應正
等覺大象全體也 開發心明道者。具如下
疏釋 照見心王如來者。心王即如來應正
等覺。内心大我干栗太眞實心。所云心自證
心。心自知心故云照見也 大明中者。謂
平等大惠明。翻前黒夜無明也。明見象眞
體故。淨論都息。故云也
  享保八年歳次癸卯六月二十三日 沙門
曇寂手書
同十四年己酉春三月再閲添刪
元文二年丁巳春三月重正治
同第二龍集丁巳二月七日以 寂和上御
本燒香敬寫脱手 金剛佛子妙乘
寶暦九卯年卯月十三日 以善住師御本
寫之竟 順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