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 (No. 2219_ 曇寂撰 ) in Vol. 60

[First] [Prev+100] [Prev]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得自在也。又楞伽第三云。有三種意生身。
所謂三昧變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
生身。種類倶生無行作意生身。屬十地者。初
至七地得初身矣。其第八地得第二身。九
至十地得第三也。依此言者。直往菩薩三
文皆同。聲聞獨覺兩經皆説。二乘無學囘心
地前亦得變易身。況諸菩薩登地者矣
愚按。總言者。十地皆得意生身。別談者。諸
經論中云初地及七八兩地得之者。是約
生死忍而明也。七八兩地得無生忍者。經
論異説。故沈空亦有七八之異。今會。七地出
心即八地入心故。義不相違。今於覺心乘
明此義者。即是七地變易義也。又勝鬘明
二乘變易。四卷楞伽云不得者。勝鬘約囘
心云得。楞伽明初地已上不思議變易。故
不相違。不思議變易者即義章所云眞證
法身變易也縁因生壞等者。具如追記辨之。
今且明宗義者。謂三劫六無畏所明。眞言行
者心續生爲要。是云宗義也
然上來下。辨初二劫分齊。以爲第三劫之
由漸也。一毫之善者。順世八心最初種子心
也。人法有無者。總約初劫人執二劫法執義
云人法二障。人法即有無二障也。上云以不
滯有無心無罣礙是也。從最初種子至覺
心不生。從淺至深轉爲妙。故云轉深轉妙
也 猶是對治等者。第三二丁云。即是無縁乘
心。觀法無我性。於心外有無影像智都無
所得。心王自在覺心本不生。得離法之扼
縛。於法無我得蘇息處。第七觀蘊阿
頼耶。乃至覺心前後際不可得時。當約心
之影像本不生故。明種種法門又按。第
十一卷所明影像成就即此義也。對第二正
覺句心佛顯現位。而心外見佛。未等引地
云影像成就也。影像即心外之垢。第二劫
見有煩惱可斷眞如可證故。倶屬對治悉
檀也。謂他縁乘依三性立三無性。覺心
乘遣三性立三無性。皆是除心外之垢
也。與第三劫云行者解脱一切業煩惱時。
即知一切業煩惱無非佛事。本自無有縛。
令誰解脱耶。大不同也如前辨。分別智
相應染爲覺心乘所斷。對第三劫離頼耶
心内三細云心外也。華嚴大疏三十八上十九
云 智障有其三門。一是智障。所謂分別有
無之心。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無之解立
已能知。故曰體障。三是治想。謂妄識中。舍
如正惠。依此地中有其三義。初一四地乃
至七地斷除。四五六地斷分別取有之心。謂
解法慢。身淨慢等。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
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前第七地雖
除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己心以爲能觀。如
爲所觀。如不即心。能觀之心不即如故心
如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
有體障。從第七地入八地時破捨此障。
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
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故能如心
泯同法界廣大不動。以不異故。自外推求
故。捨功用。不復如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
體障滅故名無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滅故。
入八地離無障想而有治想。從八地已上
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彼治想運運自亡。至
佛乃窮。今此未盡。故説非無未開此心
等者。下云。以行者得此心時。即知釋迦牟
尼淨土不毀。見佛壽量長遠本地之身與上
行等從地湧出諸菩薩。同會一處。修對治
道者。雖迹隣補處。然不識一人。是故此事
名爲祕密又云。前劫悟萬法唯心心外無
法。今觀此心即是如來自然智亦是毘盧遮
那遍一切身此等祕密事。第二劫人所未
曾知故。云心中祕密等也。又寶鑰上云。頓
越三妄入眞心。褰霧見光無盡寶即此
義也
  享保九年歳次甲辰正月初五日記了
同十四年己酉夏五再閲正治
 沙門曇寂 
元文二年歳次丁巳春三月二十八日正治
擱筆
寶暦十庚辰歳秋冬十月六日書寫竟
 順庸 



大日經疏私記第十八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第三
劫段
竊按。諸師抄解皆挾帶於大師所立十住心
立教義以解此疏。是以義或澁滯。或違疏
意。今此中三劫六無畏者。欲明眞言行者修
入心相。其相幽玄難直述。故且寄齊大小
乘而明其位。亦更無意于顯密對辨判其
優劣。故非與大師無少異也。諸師皆云。疏
家宗家義無違害。其解不直職此之由矣。今
且置彼義直依疏文而解之然於第三劫
無能所寄齊義。是直明眞言行者初地淨菩
提心。故華嚴大疏三十四上八丁明十地寄齊
中云。八地已上是一乘故不云寄是與此
中意同。又常途八地今經初地。故今不用
寄。亦與彼同也。第三劫有二心。於中空性
心是見道位。極無自性即初地住心也。又按。
空性心攝法華涅槃。極無自性攝華嚴經。問
若爾。今第三劫即是法華華嚴義耶。答不爾
也。同而亦異。所以者何顯密異故。彼依顯
略説一乘理。是約秘密説一乘事。顯略深
秘非無異也。故下疏云。餘經如是廣嘆娑
羅樹王莖葉花果。今此經中唯明此樹王種
子及生育因縁。若離此因縁能成彼果者
無有是處。所以稱大日經王者非爲此乎
種子者。即菩提心生育因縁。即三密妙行。
華嚴法花等其説雖妙。徒嘆莖葉花果而無
説此事。菩提心樹王何因得成。所謂大素
本草直服丸藥之喩。豈亦非此義耶。問。云
何第三劫不用寄乎。答。於此中。但直云眞
言行人等更無寄齊釋。今具擧文。當段經
云眞言門修行菩提行等。疏釋云今此教菩
薩等又云眞言行者初入淨菩提心等。又云
已歎入眞言門功徳竟等。此等諸文直明眞
言行者淨菩提心相。無寄齊義可見矣。問若
爾。云何同法華華嚴等耶。答明一乘理無
異也。第三二十二云。如説極無自性心十縁
生句。即攝華嚴般若種種不思議境界。皆入
其中。如説如實知自心名一切種智。則佛性
一乘如來秘藏皆入其中佛性一乘謂涅槃
也。涅槃佛性爲宗。
故如來秘藏謂法花也。法師
品云。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文
下疏云。以行者得此
心時。即知釋迦牟尼淨土不毀。見佛壽量
長遠本地之身與上行等從地湧出諸菩薩
同會一處第七三十一云。今此本地之身又
是妙法蓮華最深秘處。故壽量品云。常在靈
鷲山及餘諸住處。乃至我淨土不毀而衆見
燒盡。即此宗瑜伽之意耳又下疏云。然此
經宗從初地即得入金剛寶地。故華嚴十
地經一一名言。依阿闍梨所傳皆作二種釋。
一淺略釋。二深秘釋。若不達如是密號。但
依文説之。則因縁事相往渉於十住品。若
解金剛頂十六大菩薩生。自當證知也
殊千鉢經第七十一云。説十地名云。乃至八者
體性佛吼地。九者體性華嚴地此二地名即
當空性極無二義。此二心亦即當常途八
九兩地故。佛吼者佛名人中師子故佛吼即
師子吼也。寶屈上本上云。師子吼者一向記
説。一向記説則是決定説也。又菩薩説法能
上弘大道。下利群生。邪無不權。正無不
顯。故下文云。決定宣唱一乘了義。又能權
伏非法惡人。是故名爲師子吼也。又師子吼
有十一義。後當具説十一義。本出涅
槃經師子吼品
今云。
決定説者。一乘了義經。即法華涅槃等。故知
佛吼者。與第三卷所云佛性一乘如來秘
藏同也。應知。八地名佛吼者。即法花義。
又八地即空性心也。又第八地名觀自在三
昧。依第六卷。八地三昧道即空性心。驗知。
法花一乘理與空性義同也。第九華嚴地者。
全與第三卷所謂華嚴般若同。即是極無自
性心也。問。空性心是見道者。答。當段疏云。
若見此心明道時。諸菩薩無數劫中所修福
惠自然具足又上疏擧聲聞見道對明云。
經秘密主此菩薩淨菩提心門名初法明道。
菩薩住此修學。不久勤苦便得除一切蓋
障三昧者。入佛智惠有無量方便門。今此
宗直以淨菩提心爲門。若入此門即是初
入一切如來境界乃至法明者以覺心本不
生際。其心淨住生大惠光明。普照無量法
性。見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見諸
佛所
行之道。即
是見道也
第三十五丁云。復次初入淨菩提心
門。見法明道。如識種子歌羅羅時華嚴大疏三
十四上百五
丁引十地論歌羅
邏以喩初地往見
第十五二十四云。夫見住者。
即是安住實智惠中。故名實也。猶覺了無
性空本性淨故。當知。諸法皆空。空謂離虚
妄分別而住諦理。倶是爲實也。見此理者。
即是見於古佛所行之道。解與諸佛玄同。
云云極無是初地住心者。當段經明空性極無
二心。下疏釋空性心蒙警覺義畢。即云轉
生極無自性心等。即與上法明道及除蓋三
昧同。故知。極無即住心也。下疏云。既安住
已。以種種大悲萬行。淨治是地名爲根。説
淨治地果相及方便業名究竟。餘皆準此。
此經無量波羅蜜多。四攝法即是治地也。行
者從此無有待對。出過心量不思議地。有
十心無邊智生。即是初地果相也。問若八九
二心爲佛花法花。即與宗家立教同。何云
異乎。答宗家判教。八九二心直爲顯解。於
此心外立第十秘密莊嚴心。今疏不爾。八
九二箇共爲眞言行者淨菩提心。眞性理體
同彼二花。以理同故。空性攝法花。極無攝
華嚴雖然。不説三密事法故。以爲顯教。
顯密異故又判爲外道也。第十二云。凡一切
不了内證秘密法者。皆是外道内證秘密
者。謂無盡莊嚴諸尊三密。彼二華中不説
此事。故以爲外。應知。以理同故攝。以事
異故不攝。疏釋分明。宗家所謂九種住心
皆名外道。但偏取事異義不談理同。其異
可見此等解大違古師説。誰得信用。但自
期子雲耳
經云復次下。明第三劫也 眞言門者。謂
三密法爲所入門。到所到處故。眞言即門。
持業立名。上疏云。入眞言門略有三事是
也又眞言者。三密果體。眞言之門依主爲稱。
第十八十七云。佛世尊入大智灌頂地。得
三三昧耶。合身口意爲一也乃至大智灌頂
地。即是如來第十一地也修行菩薩行者。
上疏一 末
二十二
云。然此信力本從眞言門供養儀
軌行法如説修行得至淨菩提心。故云供
養行修行從是初發心也此菩薩行者即治
地行。治心地故名菩提薩埵具如上釋菩
提薩埵中
此治本性不思議菩提心地。是云菩薩行。
其行體即曼荼羅行。第三十六云。乃至金剛手
今説修行曼荼羅行滿足一切智智法門
者。○且如下文云。先爲弟子擇治平地。若
論外事自如常釋。若爲我倒凡夫。擇得一
念守齊種子心。治令平正亦名治地乃至
一生補處菩薩。擇去心中無明父母極細之
垢。亦名治地。由此言之則。經文一一言下。
治地之義凡有幾重。例如十縁生句皆漸次
轉深不可窮盡也漫荼羅行者。即三密供
養行。軌今修此行治心地故。云修行菩薩
行也。今此行者有漸頓二機。漸機經三劫
六無畏次第修入。頓機直入淨菩提心門證
自心實際。第六十五明五色中云。又入此深
玄色中胎時者。即是如來自證中胎華藏爾時
見五智色黒色即具
五色故
皆同一法界色。何有淺深
之殊。而諸衆生有漸入者。有超入者。有頓
入者。然其所趣畢竟同故。云一切内深玄色
此中有三種機。演密約羊
馬神三種釋。具如下辨
漸機者。第三十七
云。漸次證入者。如初無畏時。以聲字觀修
漫荼羅行乃至第六無畏於平等心中修漫
荼羅行。離垢地以玄各於自地觀心中修漫
荼羅行。略以行位分之已作十六重淺深不
云云頓機者。第六十九云。若行人初發心時。
能如言正觀心佛性者。亦即名爲入如來
定。豈煩超四處方至究竟乎演密約注行向
地釋。奧抄亦
出多解。今云。外三説及八葉云四處。究竟即中胎藏。
第二十卷云。超八葉絶方處。即此義也。又此四重。當配
住行向
地耳
若約漸入者。依第二劫供養行進入
第三劫。是云修行菩薩行也。今此中約直
入機故。對第二劫中所寄齊菩薩。歎其功
徳云無量無數百千等也。疏釋可見 經
諸菩提者。抄云。諸菩提三字或屬上句。或
屬下句云云今云。依經現文屬上爲穩。然
下疏。云若見此心明道時。諸菩薩無數劫
中。所修福惠自然具足。故知。疏主屬下句
讀也。又次。下疏云如餘教中菩薩等云云 無
量無數等者。正對權門明頓成功徳也。瑜
伽等所明權門菩薩。地前經初僧祇而入
初地。從第二地至七地。經第二僧祇。八地
已上經第三僧祇。方乃成佛。是云三無數
大劫。故云無量無數等也 百千倶胝者。與
大千數同也。華嚴大疏十三上十一云。疏故唐
三藏譯爲百億倶胝。測公深密記第六云。倶
胝相傳釋有三種。一者十萬。二者百萬。三者
千萬。由此三千以倶胝數。或至百數。或至
千數或至百千。唐三藏譯是千萬也。故至百
數。鈔故唐三藏下。引證既譯百億。爲百倶
胝。倶胝存其梵言。億是此語故。二義同也。
次引測公三種倶胝。證百億爲百倶胝。或
至百數者。即三千有百億是也。以千萬爲
倶胝故。或至千數者。以百萬爲倶胝。謂
小數數之。中千有百萬箇小千。方是一億。
今大千有千中千。故爲千億。或至百千者。
即以十萬爲一倶胝故。中千既有百倶胝。
千箇中千方爲大千。大千則有百千倶胝。故
疏云。唐三藏譯是千萬爲倶胝故。三千有
百倶胝。倶胝即億
即是下。明經歎功徳所由也 超第三劫
者。謂第三劫能越之心。即指眞言門修行菩
薩也。見聞者。即當機衆也
可知下。釋無量無數等文。是擧第二劫所寄
齊菩薩對明。故云餘教等也。抄出二義中。
云一乘行人者。不可依也。第十一二十五云。
餘菩薩爲求無上道。難行苦行如救
頭燃經無量劫不能得如此成就。此眞言
行者若具方便一生可成就也。又上疏一本
二十
云。次又釋言。所謂清淨句者。即是頓覺成佛
神通來也。如餘乘菩薩志求無上菩提。種
種勤苦不惜身命。經無數阿僧祇劫。或有
成佛。或不成佛者。今此眞言門菩薩若能不
虧法則方便修行。乃至於此生中。逮見無
盡莊嚴加持境界。非現前而已。若欲超昇
佛地即同大日如來。亦可致也。此中釋相
明。權門菩薩。豈是一乘乎。對治道者。仁王青
龍疏中一三十七云。對謂對觀。治即治遣。第十
十九際三世眞言釋云。如佛常教以慈對治
於嗔。以無貪治貪。以正見治邪見上疏
云。行者以此三方便三密自淨三業即爲如
來三密之加持。乃至能於此生滿足地波羅
蜜不復經歴劫數備修諸對治行。又釋他
縁乘云。然望縁生中道第二劫猶屬對治悉
壇。又釋覺心乘云。猶是對治心外之垢
經無量等者。法相・三論等皆談三劫成佛。故
起信論云。以一切菩薩經三僧祇劫故。菩
提心論云。又有衆生。發大乘心行菩薩行。
於諸法門無不偏修。復經三阿僧祇劫修
六度萬行。皆悉具足然證佛果。久遠而成。斯
由所習法教致有次第。復修瑜伽勝上法
人。能從凡入佛位者。亦超十地菩薩境界
或有得至等者。此中不至者。是退墮者。
起信論下末九明十信云。如是等發心悉皆
不定。遇惡因縁或便退失墮二乘地。又明
十信云。如修多羅中或説有退墮惡趣者。
非其實退。但爲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
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義記云。如瓔珞本
業經中言。七住已前名爲退分。若不値善
知識者。若一切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淨
月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其間
値惡知識因縁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
廣説。今釋此經意是權語非實退。但恐彼
初人令懈怠故今此教下。正明第三劫
菩薩也。謂行人入灌頂壇。初發心位斷三妄
執故。即圓滿三僧祇所修萬行也。五秘密軌
云。若於顯教修行者。久經三大無數劫。然
後證成無上菩提。於其中間十進九退。乃
至若依毘盧遮那自受用身所説内證自覺
聖智法乃至則於現生遇逢曼荼羅阿闍梨。
得入曼荼羅。具足羯磨。乃至應時身中
足一大阿僧祇劫所集福徳智惠。則爲生在
佛家具如抄解。今此教下釋眞言門修行
菩薩也 直以眞言爲乘者。對上方便對治
云直也。眞言即三密。三密爲乘體。眞言即
乘持業釋也。上疏釋三平等句云。今就此
宗謂修如是道迹。次第進趣得住三平等
處。故名爲句。即以平等身口意秘密加持
爲所入門。謂以身平等之密印。語平等之
眞言。心平等之妙觀。爲方便故。逮見加持
受用身。如是加持受用身即是毘盧遮那遍
一切身。遍一切身者即是行者平等智身。是
故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而
名爲平等句。一切衆生皆入此中。而實無
能入者無所入處。故名平等。平等法門則
此經之大意也 問三劫六無畏皆以眞言
爲乘。故第三卷釋修行漫荼羅行云。此修行
梵音娜耶。即是乘義道義。謂從一念善根。乃
至成佛。於此中間一一地所乘之法所行之
道通名娜耶曼荼羅行豈非眞言乘耶。何
獨第三劫爲眞言乘也。答雖同眞言爲乘。
證解有異。第三云。初無畏時以聲字觀修
曼荼羅行。乃至。第六無畏於平等心中修
曼荼羅行第二劫已還。心外有相觀故。其
解與常途同。故寄齊而明。是有相故。尚勝
解分齊未名證智也。今此中不歴聲字觀
等心外有相修行。而直觀自心實相。心自證
心。故云直以眞言爲乘。自心實相即三密平
等處。是乘體也。又眞言者三密平等義故。第
六無畏云於平等心中。初證三密平等理
故。名爲證智。是以至第三劫獨稱眞言乘
也。是與餘乘不類故。亦不用寄齊。故下疏
云。行者從此無有待對。出過心量不思議
地故。獨稱眞言乘者豈非爲此耶。然近頃
有碩徳。解當章文云。一乘圓教諸佛之秘要
稱性之極故。攝于此中與眞言名云云此解
違兩祖高判。夫眞言名三密。縱使稱性。未
曾知三密。云何與眞言名乎。應思之 超
人淨菩提心門者。頓機不歴初二劫有相修
行。直證此心故云超入也。上疏一末
十四
云。今
眞言者於初發心時。直觀自心實相了知
本不生故即時人法戲論淨若虚空。成自然
覺不由他悟。當知。此觀復名頓悟法門也
若見此心等者。即初法明道也。其如上疏
一末
十三
是正明眞言行者見道。具如上辨。抄
云。法明道中八九十三心有之云云此解不
可依矣 諸菩薩等者。諸菩薩句疏主屬下。
即餘教權門菩薩也。所修福惠者經云功徳
智慧及智慧方便功徳智慧謂自證萬徳。即
是六度。智度第二十七二十七云。莊嚴功徳慧
明二事因縁故。所願皆滿。是二事有六分修
行。名爲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是功徳分。
精進禪定智慧是惠明分云云智慧方便者。即
化他徳。智慧即方便。持業立稱。智度四十六
二十四云。如初發心作願。大悲等心力大故。
名毘梨耶波羅蜜。於小利取大乘名般若
波羅蜜。方便即是智慧。智慧淳淨故變名方
便。教化衆生淨佛世界等。皆在六波羅蜜
中。隨義相攝。即此之謂也。今云所修福惠
者且擧自行六度以影化他功徳方便也」
譬如下。擧喩明所乘法有遲速也。菩提心
論所云。久遠而成。斯由所習法教致有次
第。即是也。車喩小乘。舟喩權教。神通即秘
密乘之喩也 五百由旬者。所經徑路及所
到之處。初法明道即是所到之處也。上疏云。
經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即是開示
如來功徳寶處也如實知自心。即見此心
明道也。法華以一乘理喩於寶處。此經淨
菩提心爲功徳寶處。彼此理一故。引彼而
明。上疏云。彼言諸法實相。即是此經心之實
相。心實相者即是菩提。更無別理也即此
之謂也法華化城
喩品
云。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
道曠絶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衆欲過此
道至珍寶處探玄記第一二十八云。百喩經
第二卷云。昔有一聚洛。去王城五百由旬。
村中有好美水。王頼村人。常使日日送其
美水。村人疲若悉欲移遠此村去。時彼村
主語諸人言。汝等莫云。我當爲汝白王
改五百由旬作三百由旬。使汝得近去來
不疲。則往白王。王爲改之作三百由旬。衆
人聞已便大歡喜。有人語言。此故見本五百
由旬更無有異。雖聞此言信王語。故終
不肯捨。世間之人亦復如是。修行正法度
於五道向涅槃。心生疲倦便欲捨離。願駕
生死不能復進。如來法夫有大方便。於一
乘法分別説三。小乘之人聞之。歡喜以爲
易行。修善進徳求度生死。復聞人説無
三乘故是一乘。以信佛語終不肯捨。如彼
村人亦復如是第十十二釋釋迦佛寶處
三昧云。然此眞言初sa薩字爲體。娑者是漏
義。亦是堅義。入阿字門即無漏無堅。若有
堅牢即是生滅壞破之法。若爾同阿字。此
堅本來不生。即是諸法之中而得自在。等於
虚空能爲一切寶測也廣説
往見
依此釋。寶處
sa字義。sa字又妙梵語。即妙法蓮華種子。
義釋第七六七云。sa是蓮華義。又蓮華部sa
爲種。又自性清淨妙蓮不染者。觀自在三昧
即是八地三昧道。八地三昧道即空性心故。
故知。初法明道即是寶處。上疏指如實知自
心云功徳寶處。即此義也。又寶處者。其體
即是一切衆生本覺佛性。本覺佛性即干栗
太八辨肉團。八辨肉團即心蓮臺。如實知此
心名初地淨菩提心。故下疏云。爾時行人
爲此寂光所照。無量知見自然開發如蓮
華敷。故云無量智成就。即是毘盧遮那心佛
現前。故云正等覺顯現第十二釋摩訶
薩意處云。心處亦可名爲心位。即指此衆
生自心之處。即一切佛大悲胎藏曼荼羅也。
所以者何。一切衆生即是蓮華臺之藏。然以
四種煩惱常自生故。爲彼自覆弊故。不
能明了而自覺知。若能自覺心處者。即知
此心自性常淨。又文殊問經云。娑字現證一
切智聲第七十一云。如實知自心。如實知
心即是一切智智又第二十一五丁一切智
智妙寶測處此等文意。sa字即一切衆生
心蓮華藏圓滿實相體。如實知自心名爲
見心明道。即諸到五百由旬寶處也 其
所經過者。即請佛所行道也。上疏云。法明者
以覺心本不生際。其心淨住生大惠光明。
普照無量法性。見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
道也此道梵云娜耶。第三云。梵音娜耶即
是乘義道義。謂從一念善根乃至成佛。於
是中間一一諸地所乘之法。所行之道通云
娜耶。上所云。舟車神通即是所乘法之喩
也。五百由旬是所經過之處。皆是娜耶義
至到之處者。是所到之果。亦是娜耶義也。
第十二十六云。此行從心而生。心爲照明。能
見如來之道。行即是道也。道者即是行及果
報也此文亦明法明道義。故知。所到之果
亦是娜耶義也。naya者。na是空義。空即自
心實相也。ya是乘義。即心實相乘也。上疏。此
經宗自心。發菩提心即心修萬行乃至見心
正等覺故知。naya所含行義乘義道義果
義皆不出自心實相。是此經之深旨也。心
實相者。一相一味更無差別。故次云雖則無
異等也。問。乘亦是娜耶分。何云所乘法
有殊乎。答。諸佛乘體本是一味。有其差別
約機淺深故。第七五右釋五種三昧道畢云。
如上所説皆是隨他意語。明淺略義耳。若
就隨自意語明深密義。隨入一門皆具
一切法界門乃至諸世天等悉是毘盧遮那。何
有淺深之別云云又法華云。於一佛乘分別
説三。故知淺深有差。皆是一種實相乘也
又世尊下遣伏疑云云今對餘乘。明此乘速
疾頓成義。若是頓成有何差別心相。先廣
明諸心相乎。遣云。機有漸頓故。明諸心
相。是爲令漸入者不得未到謂到。而於中
路稽留也
復次下。已上對餘乘廣明眞言門殊勝畢。
自下明初發心即具如來功徳。是釋無量無
數已下文也。是初擧昧也。智度二十八十二
云。摩訶衍經中。處處讃菩薩摩訶薩智慧勝
聲聞辟支佛。如寶頂經中説。轉輪聖王少一
不滿千子。雖有大力諸天世人所不貴
重。有眞轉輪聖王種。處在胎中初受七日便
爲諸天所貴重。所以者何。九百九十九人
不能嗣轉輪聖王種令世人得二世樂。是
雖在胎必能紹冑聖王。見故恭敬云云衆相
備足者。具三十二相也。智度第四二十四云。
問曰。轉輪聖王有三十二相。菩薩亦有三十
二相。有何差別。答曰。菩薩相者有七事勝
轉輪聖王。菩薩相者一淨好。二分明。三不失
處。四具足。五深入。六隨智慧行不隨世間。
七隨遠離。轉輪聖王相不等 雖未能等
者。輪王太子喩。初發淨菩提心故。云未雖
能等。第三卷淨心顯現喩始生父母種姓中
畢云。又此嬰童漸具人法習諸伎藝。伎藝
已通施行事業。如淨心中發起方便修治自
地。隨縁利物濟度衆生故名大悲胎藏生
習諸伎藝彼此全同。施行事業者即與
統御四洲同也
眞言行者下。次合法也。眞言行者合輪王太
子。即初地菩薩也。初入淨菩提心者。合初誕
育。誕育即發心義。此經宗初地爲發心故。
第十八三十云。胎是初起。便即是如來所起
處。以從如來性生。如來性生是a字而生
也。如是發心即是初地位也又第三卷明
大悲胎藏生喩中。始於父母種姓中生喩
淨心顯現是佛惠初心故。今喩輪王太子初
誕時也
雖未於無下。合雖未能遍習衆藝等也。普賢
衆行二地已上所修萬行。是根句也。滿足大
悲下。合然已能任持等句。大悲方便八地已
去方便究竟義也。是與第三卷胎藏生喩同。
彼云。初入淨菩提心門見法明道。如識種
子歌羅羅時。前七地以來爲大悲萬行之所
含養如在胎藏。無功用以去漸學如來方
便。如嬰童已生習諸伎藝。至如來一切智
地如伎藝已成施于從政。故名大悲胎藏
然此等下。合衆相備足句也。意明。二地已
上普賢衆行。八地已後大悲方便。皆悉具備。
是云如來功徳皆已成就也。初地爲因句。
因無不滿瑕故。初地淨菩提心位法爾具足
此等功徳無有缺減。故釋極無自性心云
猶如蓮華盛敷也。菩提心論云。發心畢竟二
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
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心已爲人天師。勝
出聲聞及縁覺。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
名最無上
何以故下。合輪王具體也。何以故者徴。徴
意云。初地是因句。二地已上爲大悲句。八
地已上方便究竟。三句已別淺深不同。具
如下信解行地觀察三心疏釋。云何云如來
功徳皆已成就乎
即是下答也。此有竪横二義若約竪義則
如徴責。三句次第淺深有異。若約横義唯
是一種淨心。故云具體法身。謂初地初見心
佛。譬如月十六分一。分全雖異不離月體。
故云具體也。又上釋除蓋障三昧云。當知
行人別是位同大覺也。以其自覺心故。便
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猶如淨
月雖體無増減。然亦明漸漸増。乃至第十
五日。方能動大海潮也。又約十心者初地
爲種。乃至七地爲受用果。八九十爲無畏
依及殊勝決定。初種子體即第十決定之一
分。故云具體也。涅槃壽量品云。發心畢竟二
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華嚴大疏十七釋云。
微滴入於天池齊無終始。故經云發心畢
竟二無別。亦此之謂也
又如王子下。釋天人世間已下文也。已上
明内證徳。自下明外用徳。内具萬徳故。外
爲人天歸依處也。又指心依第六卷五字中
釋。約菩提實義及成佛外迹而解。此義亦
得矣 龍神者。梵音提婆或翻云神。或云天。
龍神即龍天 。龍天即八部衆也 兆庶即人
衆也。韵會兆直紹切十億爲兆。上篠又徒了
切。庶商署切。説文庶屋下衆也。書湯誓曰。格
爾衆庶。文選第一班固西都賦。膏澤洽干黎
庶。李周翰注黎庶衆民也
初發淨菩提下合法。如文可知
若常途下。釋出過一切等文 常途者智度
所明三乘共十地也。彼第九菩薩地當此經
第二劫。第十佛地當第三劫。故云證此心
時即名爲佛。上疏一末
十八
云。以是菩薩初發心
時即名佛故。眞實功徳不可度量。假使如
來於無量阿僧祇劫分別演説。猶不能盡。
故佛言。以要言之。是善男善女人無量功
徳皆悉成就也又釋若得此三昧者除蓋障
三昧
則與諸佛同等住文云。當知。行人則是位
同大覺也。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名。然
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猶如淨月雖體無
増減。然亦明漸漸増。乃至第十五日方能
動大海潮也是故舍利弗等者。法華方便品
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上經無量功
徳智慧及無量智慧方便。即是權實二智。故
經云出過聲聞等。二智即法華宗體也。今此
菩薩開敷自心蓮華藏蓮華藏即二智爲體。
謂中臺爲實。葉蘂開敷爲權。所云妙法蓮
華最深秘處即斯義也 出過聲聞等者。此
有二種一約三乘共行。二約三乘共聞。
約共行者。上云。證寂然界時漸過二乘境
界。又云。至第二僧祇乃與二乘異也
者約第二劫共聞明出過義。所云眞離二
乘者是也。第十五二十五釋五種悉地中云。
第四二乘者。謂觀察二乘境界心得無著。
心不墮實際。爾時得度二乘境界。爾時到
第八地也八地即空性心也。又下云。前二
劫中雖云度二乘地。雖須菩提等猶能承
佛威神。衍説人法倶空。而於此秘密一乘心
生驚疑不知所趣。乃名直過聲聞辟支佛
地也又五教章明十種寄對中云。八地前
三賢位已過二乘地。如上起信説。又如仁王
經云。習種性中有十種心。已超過二乘一切
善地。此約終教退不退説是過共
行也
又四七地
已還寄同羅漢。八地已去是菩薩位。如仁
王經云。遠行菩薩伏三界習。因業滅住後身
中。住第七阿羅漢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
在以分大小。此約始教直進中説是過共
聞也
此疏中。約共行共聞明二種出過。故云漸
離眞離。以分二義耳。今此中約常途明出
過共行也
以行者下。約共聞明出過義。是先廣依佛
華法華兩文明勝於第二劫共聞境界。以
示諸天敬禮所以也。是初依法華而明也。
以與謂同。孟子盡心下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爲
發棠。又離婁上云。若子以爲。猶苦也。此連
綿而用皆訓謂也。故心要二十七云。三解脱門
所爲空無相無願得此心時者。此心所謂
淨菩提心。即干栗太眞實心。是妙法蓮華體
也。初地菩薩證得此心云如實知自心。又
云心自證心也。第五十七云。内心妙白蓮者。
此是衆生本心妙法芬陀利花秘密幖幟。華
臺八葉圓滿均等。如正開敷之形。此蓮華臺
是實相自然智慧。蓮華葉是大悲方便。正以
此藏爲大悲胎藏曼荼羅之體云云文自然智
慧及大悲方便。即與法華諸佛智慧及智慧
門同。二諦即如法蓮華本體。初地菩薩證此
内心妙法蓮華故。廣引法華文而明也。顯略
深秘雖非無異。一乘眞理彼此是同。故第七
卷云。今此本地之身又是妙法蓮華最深秘處。
故壽量品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乃至
我淨土不毀而衆見燒盡。即此宗瑜伽之意
耳 即知釋迦等者。上引第七疏。即是壽量
品意也。鷲峯與胎藏梵語通同。具如第七
卷辨之。鷲峯即胎藏故。即自心佛國也。
二劫已還尚除心外垢故。云衆見燒盡。第
三劫人莊嚴心佛國故。云我淨土不毀常在
靈鷲山也。又自心佛國者。即秘密曼荼羅義
也。入秘密位品云。即時諸佛地平如掌等
云云第十六二十一釋云。所云地平者。以三昧
而言。即是得見淨國莊嚴。其地平正無有
瓦石諸山及沙礫等也。然此即是淨菩提心
之義。以信力故平其心地也除去所有阿
頼耶之所含藏沙礫株杌等類唯除畢竟平
等淨菩提心體性之地。若能平正此地。即可
成就大悲胎藏佛會莊嚴也云云又第十八
三十釋妙花敷地胎藏世界文云。花地者如
淨治平地。掃灑清淨散布種種色香味觸可
愛之藏。周匝端嚴而坐其上。今此大悲胎藏
之心地亦如此。胎是初起。便即是如來所起
處。以從如來性生。如來性生是a字而生
也。如是發心即是初地位也云云 此等文皆
明初地菩薩淨治自心佛土。即是常在靈
山義也。見佛壽量等者。法華壽量品云 我
成佛以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
住不滅依天台義。約久遠實成三身即一
如來壽量。文句九之一
四十八
云。次明壽量者。壽者
受義。眞如不隔諸法故爲受法身又境智相
應故名受報身又一期報命百年不斷名受。
應身量者詮量也。量字則通。無的別據。詮量
法如來以如理爲命有佛無佛性相常然。不
論相應與不相續。
 報
如來以智慧爲命以如如智
契如如境
應如來因縁
理爲命應身因縁。縁長
因長。縁促因促
此品詮量通明三身。若
從別意正在報身。何以故。義便文會。義便
者。報身智慧上冥下契。三身宛足。故言義
便。文會者。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故。能三世
利益衆生。所成法身。能成即報身。法報合故
能益物。故言文會。以此推之。正意是論報
身功徳也。復次如來三身。種種功徳悉是
本地道場樹下先久成就。名之爲本。中間今
日寂滅道場所成者。名之爲迹。非本無以
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異不思議一
也。復次。此三非三亦復非一。非三非一爲
本。而三而一爲迹。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不思議一也愚按。壽量長遠者。明本地徳
壽量長遠即本地身。今以彼久遠實成身顯
此經中胎藏本地之身。本地之身者行者自
心。所云于栗太心蓮華藏。初地菩薩心自證
心名爲見。見即證見也。第十二十五云。見者
即是成就。成就者即是體同法界又云。此
中云。見者非是有得見。以無垢故。即能見。
見即法界體也。一切衆生皆亦同此法界體。
若如是見之時。即是悉地之相法界體者
即本地身。本地即自心實際也。又本地身者
法身也。第七二十九云。聲字實相。有佛無佛法
如是故。即是常故不流。即是如來本地法身。
又云。一心諦縁觀此聲字。自當見佛加持
身。若見加持身即見本地身。若見本地身
即是行者自身 又此法身具自在加持義。
故即三身即一法身。故第三十一云。三迷者
佛三身。謂法報化合爲一身。教化衆生也
此法身者即中胎藏身。第三十五明蓮華成
曼荼羅云。毘盧遮那本地常心即是華臺具
體。四佛四菩薩醍醐果徳。如衆實倶成
十五云。黒謂如來壽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
畢竟無像故。作深玄色又云。此深玄色即是
如來自證中胎藏壽量者。法花梵本題云。
@s@dina壽也又阿彌陀經梵本云。pu@sa@sa字爲
體。@sa字壽命之體也。第七釋@sa字門云。夫
自性鈍者。即是極無分別心。不愚不智不慧
無識無智無妄無覺乃至一切諸法不能動
搖。但是一純固。金剛地耳 無分別心金剛
地者。即中胎藏心本地法身也第六云。黒謂
如來壽量長遠之身。如是妙身畢竟無像。故
作深玄色無像即無
分別也
黒梵云k@r@s@na千文@s@na@s@di
同。黒即壽義。黒者中胎涅槃色。涅槃即法身
壽也。又@sa字六神通義見字
門中
壽量品云。汝等
諦聽。如來秘密神通之力壽量即神通義
也。神通者涅槃寂中之大業故。經云。大寂涅
槃建立大義第二十釋入中A+uH中胎藏云。
復以加持神力普現身口意遍滿生死中
當知。此即是方便也下轉方便即是秘密
神通之力也。又第十八云。秘密神通之力從
a@m字而生a@m字者。百光遍照王中胎毘盧
遮那種子也。又即大涅槃之義見法螺
眞言釋
 以餘
觀之。彼壽量者。即是中胎深玄本地法身妙
法蓮華最甚秘處也。又第十七釋彌勒迅疾
持印云。如來秘密神通之力。加持迅疾義也。
壽量品以彌勒尊爲對告主。應知。秘密神通
之力彌勒所主也彌勒亦具壽義。眞言中yu
gayugiyu字爲體。yu即壽義也普賢延命
種子yu
藏品眞言ajita@mjaya。命云。j@ivita@m。可知
此尊持塔。塔亦壽命義也。又壽量者。阿字本
不生義。第十二二十二云。本初即是壽量義
本初梵云adhi。釋經云。本初者本來清淨
法界清淨法界即本具自性清淨心。又十四
云。本初不生者。即是如來之身常恒安住無
有變易。故云離遷變也本初不生即行者
自心。第十七十三云。復此中眞言心者阿字
心梵音汗栗太之心。即是眞實心也又第三
云。衆生一念心中有如來壽量長遠之身。寂
光海會乃至不退諸菩薩亦不能知。當知。
此法倍復難信。故法花中。補處三請。如來四
誡。然後演説。今此經具有修入方便。乃至一
生不成又第七十一云。若見本不生際者。
即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自心即是一切智
智。故毘盧遮那唯以此一字爲眞言也
應知。如實知自心。心佛顯現云見佛壽
量本地之身也 與上行等者。法華從地湧
出品所説。六萬恒河沙菩薩將導之主有四
菩薩。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
名安立行。今約初擧上行也。此行上明
見心王如來是明與心數諸尊同會也。
今擧從地湧出菩薩。以顯三重諸尊即是行
者心中海會諸尊也。此事具如入秘密位品
説。亦第十六疏釋 修對治道等者。涌出品
云。彌勒菩薩知八千恒河沙菩薩之所念。欲
自決疑。以偈問佛乃至我於此衆中乃不
識一人今此中轉明第二劫菩薩不知相
也。今此經初地對常途教名爲佛果。故云
不知。非是因人之境界。故上云。猶是對治
心外之垢。尚未開心中秘密種種不思議事
即是也 此事名爲秘密者。即秘密曼荼羅
義也。秘密者初地已上見心佛之名也。出現
品所説第二正覺句是也。又第十五所釋五
種三昧中。名秘密三昧耶。又下秘密曼荼羅
法品所明皆此義也。具如次引文。此中具
三種秘密。壽量長遠身微妙甚深。難信難解。
是法體秘密也。苟無頓悟機。則如來默不
説。即如來秘密也。今第二劫菩薩不識一
人。即衆生秘密也
又此菩薩下依華嚴文明。即是秘密曼荼羅
義也。第十六二十九云。師既自住瑜伽之座。
以其身心而作佛海之大會。唯獨自明不餘
人所不見也。次授弟子華令投身上供養
内心之佛而觀本縁。隨彼本縁而觀其法。
若本尊攝受花於中彼。師皆觀之不謬。而
弟子未得瑜伽者。但見在其身上耳也。又
二十
六右
乃至今則内心觀之。以於行者自心之中
而具佛會大海。十方通同爲一佛土。唯獨自
了他所不見。故名秘密曼荼羅也云云此文
明深行阿闍梨
秘密灌頂也
第七三十云。此修行地即是淨菩
提心初法明門。例如聲聞見諦以後復入修
道位也。此菩薩於百字明門中。各見蓮華
胎藏曼荼羅世界海。其莊嚴相皆悉不同。先
從佉字門大空輪中。以訶字門起大風輪。
次於其上以縛字門起香水海。次於其上
以阿字門起金剛地輪山。餘如華嚴經説。
於此百蓮華藏一一世界菩提曼荼羅。各有
十世界諸菩薩金剛等以爲眷屬。此瑜伽者
能不起于座。悉至如是諸佛會中。亦能次
第詢求諸善知識。故云初地菩薩化滿百佛
國也。非徒見之而已。亦能以此百蓮華藏
作自身至於初地。牙莖花疱等十心滿時。
一明門中開出十解脱門成千世界。皆是隨
分蒙授不思議果云云
亦自能下。取華嚴入法界品意釋。五十三善
知識以呪法界曼荼羅諸尊也。第三二十六云。
復次大悲胎藏發生三昧中。有種種法界門
種種善知識如善財童子次第詢求。或於如
次法門已善修行。而於餘門未能究竟。若
入普門世界時。則能於一念中具足相應。是
名深行阿闍梨也。第十四三十釋如來加持
廣大相云。如華嚴入法界諸善知識。各各於
一門中。所通達法深廣無際。亦互不相知。
如來昔行菩薩道時。普門親近如是等佛刹
微塵數諸善知識。於彼一一功徳藏皆到極
無等比無過上味。以如是内證之徳無量無
邊故。其加持現作法門眷屬亦復無量無邊。
彼眞言門行者。當通泰其心作如是解也
唯獨自明了者。法華法師功徳品。明六根
清淨中身根清淨中文。彼偈云。若持法華經
其身甚清淨。如彼淨瑠璃衆生皆喜見。又
如淨明鏡悉見諸色像。菩薩於淨身皆見
無所有。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三千世界
中一切諸群萌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如
是諸色像皆於身中現乃至雖未得無漏法
性之妙身。以清淨常體一切於中現依天
台義是明相似六根十信位也。然今疏用此
文有二種義。一者第十二十九釋諸佛勝句
中云。淨菩提心與念佛三昧相應明了無礙。
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也是與天台義
同明相似六根也。故同卷次下云。漸得六
根清淨也二者約初地位上引第十六卷
三處文是也。當章亦即此義也
能知下。十四本入者字 前二劫下。對前
二劫出過二乘。明第三劫眞離二乘義也。前
二劫中者。總標擧初二劫也 雖云下。初
擧初劫。是明過共行二乘。上云漸離二乘
是也 雖須下。次明過共聞二乘。故安二
雖言也。第三云。初劫智慧與二乘共行非
深般若。二劫智慧尚與二乘共聞非深般
若。第三劫等虚空心無邊智慧一切二乘不
能思議。乃名深般若。堪作秘密行阿闍梨
也。又解。初劫中云漸離二乘。第二劫中云
乃與二乘異。意明。雖初二劫過二乘智。於
秘密一乘非其境界。今還出過于過二乘
者。故云直過也。雖須下。明利根聲聞亦非
其境界也。智度十一云。舍利弗弟子中智
惠第一。須菩提得無淨三昧最第一。是故命
説。又云。須菩提常行空三昧與般若波羅
蜜空相應。是故佛命令説。又云。諸菩薩漏
未盡。若以爲説諸人不信。以是故與舍利
弗須菩提共説般若波羅蜜此中等言等
舍利弗也
而於下正明非共行共聞所知。故結云直過
聲聞等也。秘密一乘者。抄解云云今云。一乘
言通秘密言局。故知。秘密一乘者唯眞言乘
非顯一乘。何者顯略説一乘理故名顯一
乘。深秘説一乘理故號秘密一乘。一乘理
同故。處處引彼文而明之。秘密義異故。往
往以深秘言而簡彼也。然華嚴三密。法華
如來秘密者。文語雖同其義大異。何與彼於
今秘密一乘之名乎。故作與奪釋者非疏
主意矣。此宗秘密者。即諸尊三密曼荼羅法
門。顯兩一乘何處説此義耶。第十五云。秘
密者即是如來秘奧之藏。久默斯要如優曇
華。時乃説之。苟非其人則不虚授。不同
顯露常教也。曼荼羅是具種種徳義。即是
如來秘密之徳。如是秘密之徳。如蓮華開敷
而自莊嚴。配尊位決者。是決擇義也。如是
蓮華秘密之藏。分別種種分位所應作事
皆決擇之也。決謂定説也。大悲根原。從大
悲根本生發。大乘無上諸佛最秘者。謂此曼
荼羅即無上大乘根原也。謂此菩提之心以
大悲而爲根本。亦如胎藏。故云根本也。大
乘者。謂眞言行菩薩事。由是具足方便故。
行大直道。一向無留難得至於眞實。猶如
乘調良之馬行大直道至於大城。此即諸
佛最上秘密之法云云又具如上引第十六卷
秘密位品疏。應知。二華説秘密者。唯是理
密。與今事密豈可同日而論乎。菩提心義
云。秘密亦有二種。一理秘密教。謂彼華嚴等
一乘唯説世俗勝義圓融無二。不説三密行
相故。二事理倶密教謂大日金剛頂蘇悉地
經等能説世俗勝義圓融不二。亦説三密行
相故。問。第九八右云。略説法有四種。謂三
乘及秘密乘既對二乘説秘密乘。顯一
乘豈非攝秘密乘中耶。答此釋明秘密四
重禁時。且對三乘教而明故。不論顯一乘。
故云略説也。又解。三乘言中攝顯一乘。云
何知者。第三釋通達三乘文云。謂於大小
乘三藏教中善其文義也。次明唯蘊無我
攝諸部小乘乃至極無自性句攝華嚴經等
義畢結云。若能持此心中。廣開一切法門。
是名通達三乘也此釋明。三乘言中廣含
大小權實諸教也 心生驚疑等者。法華方便
云。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説。若
説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
知取趣者。又云。佛説一解脱義。我等亦得
此法到於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時大威徳下。釋釋提桓因等句也。謂諸天等
不能了知菩薩内證。唯於外迹生敬信
也。第六二十一以大勤勇聲除衆生怖畏者。
爾時地神歡喜展轉稱説乃至聲及淨居。爾
時大梵天等八部主。徒見此伏魔之外迹。是
故有名稱生。號爲大勤勇者。然我實成佛處
則非彼等所能測量也。故次有二偈明菩
提實義。我覺本不生者。謂覺自心從本以來
不生即是成佛。而實無覺無成也。一切衆生
不解如是常寂滅相。分別妄云有生死輪
迴六趣不能自出。今雖聞正法音。還於種
種有爲事迹中。推求冀望成佛何有得理
 心所依處者。即本不生義是所依處也。
菩提實義者亦即是也第十二二十三云。如梵
音云我者。於中即有阿聲。即本不生義也。
此常住不生之體即是一切之所依止也。稱號
者我覺此不生故。一切世人稱號爲佛。非
平等法界有如是名也是此處唯心自證
心者。所證知處。而非諸天等所知。故云
不見等也
故釋提下。依智度論。論三十五三十云。天帝
釋至佛樹下奉上好草。執金剛菩薩常執
金剛衞護菩薩因果經第三十二云。菩薩即
自思惟。過去諸佛以何爲座成無上道。即
便自知以草爲座。釋提桓因化爲凡夫。執
淨軟草。菩薩問言汝名何等。答名吉祥。菩薩
聞之心大歡喜。我破不吉以成吉祥。菩薩
又言。汝手中草此可得不。於是吉祥即便授
草以與菩薩。因發願言。菩薩道成願先度
我。菩薩受已敷以爲座今此上人取維摩
語。問疾品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
難爲酬對十住婆沙第十五云。一切事中
上者。若人有所作事必能究竟。是名爲上
人菩薩以五事發必得究竟。一者財物二者
布施。三持戒。四修定。五道徳。勤求聚財利。
慇懃行布施次第淨持戒精進求禪定。行
種種方便生八道解脱。是名諸事中。名之
爲上人吉祥草者。梵云捺婆草。或作突
婆。或作納婆。不空羂索經上云。以倶舒草
作爲座具。西域記第九作矩奢。具如別記。
第八十一云。阿遮梨亦當坐於第座不加
以床褥之類也。然受用生*第略有三義。一
者其性潔清離處樂觸。可以蠲除行者昏怠
恣慢之心。二者此是吉祥草。世尊以爲敷座
而證菩提。是故能除一切諸障。三者以此吉
祥*第表慧性也。此草兩邊多有利刺。若坐
臥執持無方便者反爲所傷。若順手將護
之則不能爲害。一切諸法亦如是。若順諦
理觀之。一切塵勞皆有性淨之用。若失方
便則能損壞智身。以表法門表像也
四天王下。智度三十五云。四天王奉鉢。四鉢
義如先説。問曰。佛一身何以受四鉢。答曰。
四王力等。不可偏受一人。又令佛神力合
四鉢爲一。心喜信淨作是念。我等從菩薩
初生至今成佛。所修供養功徳不空又二
十六二十三云。復次以細石鉢難得故。麁者
受垢職。故不聽用。佛鉢四天王山頭自然
出故。餘人無此自然鉢。若求作甚難。多所
妨廢。是故不聽。又欲令佛與弟子異故
用石鉢。又如國王人所尊重食器亦異。見
佛鉢異。倍加尊重供養信心清淨梵天王
等者。論三十五云。經三十三天乃至他化
自在天。亦歡喜意念言。我等當給持供養。
減損阿修羅衆増益諸天衆。三千大千世界
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歡喜意念
言。我等當請是菩薩轉法輪乃至問曰。三藏
中但説梵天請轉法輪。今以説四天王乃至
阿迦尼吒天。答曰。欲界天近故前來。色界都
名爲梵。若説梵王請佛已説餘天。又梵爲
色界初門。從初故後亦説。復次衆生有佛無
佛常識梵天。爲世間祖父。爲世人故説梵
天。法輪相如先説已上三事即是應佛常
法。今初地果當常途佛故。以此三義釋也。
又按。此三事即三句義。帝釋者。上疏云。因陀
羅王者帝釋也。第八二十云。復次深秘釋者。
方壇即是大因陀羅。心王金剛界第十七
住瑜伽座者。謂四方大因陀羅座也。金剛
輪座也。住猶阿字之上。以此爲座。與此眞
理相應座名瑜伽座因陀羅者。心王義阿
字義等。即第一因句也。又四王鉢是供養義。
又鉢多羅有救座義。即大悲句也。轉法輪即
方便句可知
已嘆入眞言門功徳竟者。已上歎眞言行者
所證功徳畢。自下明能入心相也
然行者下。抄出二解。自判取初義。倶約十
住心而辨。今所不取也。復以何法者。問能
證觀心也 入此門耶者。明所入門。指上
眞言門云此門。初地是入佛道初門故。云
入眞言門。眞言者。三密平等義。即初地果相。
眞言即門持業釋也。初證如來平等三密。名
爲入佛道初門也。總問意明。行者以何觀
心得入眞言門初地果相耶
故經次下答也。所謂空性者。示能入觀也」
空性下釋空性義也。自心等虚空性者。即
自心實際。自心實際即阿字本不生理也。等
虚空擧喩。第九釋閼伽眞言云。gagana
虚空義。sama是等義性即心性。此性等虚
空。畢竟淨故。無邊際故。無分別故。云等虚
空性也。證此性者名空性心。即是能入心
也。又初證此心者名見心佛。故次引上心
佛顯現文而證也。上疏明七大中云。七者
以智大故。謂諸法無邊故。等虚空心自然妙
惠。亦復無邊窮實相原底。譬如函蓋相稱
第十九十四云。所謂空自性者即不空也。
當知。此不空者虚空等心。虚空等心者即是
淨菩提心空自性即不空者。即心佛顯現
義也。或云佛樹牙生。或云大空生。或云大
乘生即是初地果相。心性不空徳也。華嚴第
十六須彌頂上
偈賛品
 云。觀察於諸法。自性無所有。
如其生滅相。但是假名説。一切法無生。一切
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在。法性本
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
量。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斯人則不爲
煩惱所染著性空是佛者即空性心。心佛
顯現義也。上文無量等者。上經明初地果相
云。無量如虚空不染汚。常住諸法不能動。
本來寂無相。無量智成就正等覺顯現。供養
行修行從是初發心。具如上疏釋。又第十一
卷所釋第二正覺句者。即是義也。抄約地前
地上問答云云不可依也
前劫下釋離於根境文。是初擧前劫觀心對
明也。謂他縁乘遮境存識。心鏡差別。覺心
乘心性倶空。攝相歸性。捨有爲取無爲。故
有爲無爲尚存差別。故倶屬對治悉担亦云
除心外垢也。上疏一末
五丁
釋菩提無相義云。
若分別少分能所猶如微塵。即取法非法
相不離我人衆生壽命。豈名爲金剛惠耶」
今觀下。明第三劫無差別惠也。謂心境皆
入阿字門故。不見心境差別。而知唯一實
相是名無相菩提。亦名金剛惠也。自然智
者。第十四十丁云。此無上菩提之心即是諸
佛自然之智。實無有能授與之者。但行者
方便具足善知字輪之義。自然得之。即是
授與無上菩提也。第五云。自然智是如來
自覺自證之智。昔未聞未知之法。自然了了
現前無所罣礙。故以爲名。又上疏云。自然
智即是如來常智。是心自證心不由他悟。
又云。然此宗中佛陀名覺。是開敷義。謂由
自然智惠遍覺一切法。如盛開敷蓮華無
有點汚 遍一切身者。上疏釋樓閣云。其
高無窮。當知廣亦無際。以邊不可得故。亦
復無中。此是遍一切處身本地
法身
之所住處。當
知。如是樓觀亦遍一切處也。又云。法界者
廣大金剛智體也。此智體者所謂實相智身
第六二十
二丁
云。如實相智生者。心之實相即是
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佛坐道場如法相解
時。種種不如實見悉滅無餘。是故薩婆若惠
與虚空等也此心者衆生本具眞實心也。
自然智謂智五大。遍一切身即理五大。理智
五大即爲一心。一心即阿字本不生理。如是
知者云心入阿字門也。又自然智者。如智
即本覺。遍一切身者如如即法身。如是所謂
一心二門。筆削第三二十八云。一體之上寂故
名法身。照故名本覺。又云。此宗中理智無
別。謂即理之智名爲本覺。即智之理名爲
法身。如珠即明無二無別。不同權宗爲無
爲異今解。此三即阿字三義。一心謂本不
生義。智是空義。身即有義。是此三相不一不
異。即空即假即中。即阿字不思議中道也」
諸法亦如是者。正釋根境義。謂心境一體故
心入阿字門。根境亦入。故云諸法亦如是。
上所云色心實相常是毘盧遮那平等智身
之謂也。上疏云。行者於外塵中心不可得。
復觀内身五蘊。亦如聚沫泡炎芭蕉幻化。自
求實性尚無所有。況於此中而得有心。
如是從麁至細。去廣就略。乃至現在一
念識亦無住時。又復從衆縁生故。即空即
假即中。遠離一切戲論至於本不生際。本
不生際者即是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即
是阿字門。以心入阿字門故。當知一切法
悉入阿字門謂根塵實相是本不生。本不
生故不出阿字法界體。當知。根塵當相即
如來自然智。亦即遍一切身。故云皆入阿字
門也 故曰離於根境者。心及根境唯一實
相故不見心外根境。故云離也。第十七十四
云。離心無身。離身無心。亦同於阿字也
影像不出下釋無相義。即轉釋上根境也。
根塵等諸法即心之影像。而無心外之影像
故云無相也。第十九云。如眼耳鼻舌身意
乃至等於影像者。即是相。相者即是世間
云云又云。佛以方便力故。無相寂滅法中
而作瑜伽之行。無相之中而説法相。即此法
相。即是無相也。所謂相者。即是從縁所生
之法。然實不自生不他生。離於八不。即是
第一無相。不離於相而説別有無相也。若
別作此説。即同外人之斷空矣 常寂滅
光者。即阿字本不生義影像當體。即空即假
即中。不異實相是云無相也。常寂滅。謂本
不生理光即大惠明。第十七十七云。此阿字即
有圓明之照也所謂素光色是也。即是如
來寂靜常寂
滅也
光也也。觀經疏上十三云。常寂光
者。常是法身。寂即解脱。光般若。是三點不縱
不横不竝別。名秘密藏此釋有理。即阿
字三義也。此中意明。影像當體不出自心實
相。實相即無相故云無相。上經云諸法無相。
謂虚空相第九四丁釋明鏡云。當知。此像
不從鏡中生。不從外質生。不共生。亦非
無因縁有。種種戲論皆不相應。亦復不可
執取。但屬衆因縁耳。縁合不生。縁離不滅。
即言無常無斷無去無來。當知。即像是鏡。即
鏡是像影像不出
常寂滅光
若能如是解時。即見諸法
實相。知心自性本無染汚也。以此如鏡之
心鑒如心之鏡。故説心自見心心自知心。
智之與鏡無二無別鏡智皆般
若波羅蜜
以心實相者。上
無相言明境智不二義。此下於不二中而
辨能所。故云境智皆般若也。上疏釋願識
心心勝自然智生説文云。初云識心。是心自
覺之智。次又言心。即是心之實相。意明境
智倶妙無二無別。故重言之。自然智即是如
來常智。唯是心能證心。即
如如智也
自證心所證境。即
如如也
從他悟般若波羅蜜者。五種般若中。觀
照及實相二也。實相智實相境。即是一心二
門故。總名般若。故云皆是般若也。仁王青
龍疏第一十九云。般若者梵音也。此云智慧。
先別後通。別有五種。一者文字。能詮教也。
二者觀照。即淨惠也。三者實相。即眞如也。四
者境界。謂即二諦三性三無性。五者眷屬。相
應四蘊。助伴五蘊定道戒也。般若名寛通前
五種。勝用唯二正智如如。具足應言波羅賢
若。此翻爲惠。梵云若那。此翻爲智。西方梵
音有界有縁。准大品經。若之一字通曰智
慧。二字界故。般那兩字別名慧智。二字縁
故。故以般助若。若即名惠。以那助若。若
即目智。由是經論六度十度開合不同。若
言六度即智慧二總爲第六。以合明故。若
言十度。慧爲第六。智爲第十。各別明故
意明。離心無境。不見心外境。境智皆般若
故。故曰無境界也 以此中等者。釋越諸戲
論句也。抄出二解。今取後學者義。抄又云。
初劫説五喩。第二劫説六喩。何云前十喩
乎。答云云此答未爲快。愚按。初二劫中寄顯
常途故。説五喩及六喩。若約能寄齊眞言
行者初二劫亦觀十喩。但觀心有異。故下
疏明即空之幻即心之幻不思議幻三種也。
此中亦爾故云前十喩也。此中十喩者。即不
思議幻。前十喩第二劫即心之幻以對明也。
越諸戲論者。第二劫雖談萬法唯心。未知
心中秘密不思議事。故尚除心外之垢屬對
治悉檀。故墮戲論。今第三劫達心本不生
際。而知此心即如來自然智等。故云越諸戲
論。越謂離越也。戲論即八不也。上疏云。住無
戲論執金剛者。所謂大空惠也。謂觀縁起實
相。無生無滅不斷不常。亦非去來一異。是處
諸戲論息法如涅槃
第三重下。釋等虚空無邊等句。已上對明十
喩淺深。此下明由第三不思議觀所得益
也。故云依此相續生也。抄出三解。第一解
爲可。餘皆不可依矣。今云。惑智相對法故。
有惑則智不得生。惑除畢則得智生。故先
明由十喩觀除微細惑。是智生所因也。故
先取上經縁業生増長有情類業壽種除有
芽種生文意。以爲所因也。第三重者。明第
三劫所離惑也。微細者對第二劫細妄執。上
疏云。更度百六十心等一重極細妄執得
至佛惠初心。又第六釋八地三昧中云。今
此菩薩正行大空三昧。遠離從縁生微細戲
論。故云離造作也 今第三劫斷種子故
云微細也。具如私記第六及追記辨之 煩
惱業壽等者。上疏一本
二十丁
釋經初發心乃至十
地。次第此生滿足。縁業生増長。有情類業壽
種除。復有芽種生起文云。縁業生者。謂有情
癡愛因縁煩惱造身口意種種虚妄不清淨業
業道乘如是業生六趣身。増長輪迴備受
諸苦苦道今修平等三業清淨惠門。一切蘊
阿頼耶業壽種子皆悉焚滅。得至虚空無垢
大菩提心。一切如來平等種子悲藏中生法
性芽。乃至莖業花果遍滿法界 成萬徳開敷
菩提樹王第十六十六云。今自有妙方便大
惠之火。而焚彼業煩惱身。使不復生也。一
切衆生皆以業煩惱蘊積相續而得生長。輪
迴無絶故名爲壽。今即焚之令盡無
也。業煩惱爲薪。方便智爲火。以此因縁而
得無餘。此薪既盡能治亦遣也。所謂燒者
即是字義。當以阿字爲弟子身。使以阿字
遍作其身也。次以此惠火之字。焚彼菩提
之性眞金之鑛。令垢穢無餘故。以羅字而
焚阿字也。然已焚竟豈如二乘斷滅灰燼而
不復生耶。不如是也。諸垢之薪已盡。更有
妙生。所謂淨菩提心眞實生也。此生即是清
淨之性。如來種子也。又第八二十三云。阿闍梨
復當頂禮曼荼羅一切諸尊。爲灌頂故。至
誠啓白。即持寶瓶徐遶曼荼羅三匝已。復
更如法加持至弟子所。先用羅字爲火。焚
燒其身悉成灰已。方用四瓶次第灌之。灌
已觀此灰中作嚩字門。其色純白。從此生
五字。所謂阿鑁覽𤙖欠乃至爾時弟子都成
曼荼羅身。若更深釋。即普門法界身生五字者
即是佛樹
牙生
愚按。煩惱業壽種除者。謂離分段生也。
唯識第八二十二云。一分段生死謂有漏善。不
善業由煩惱障助勢力。所惑三界麁異熟果。
身命短長。隨因縁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
此文與上疏煩惱業苦釋及當段文同也。
仁王奉持品云。此地菩薩無三界業習。更不
造新。隨智力以願生故。青龍釋云。業謂行
也。習謂習氣。通種現也。見所斷者皆已無
故。更不造新者。迷理無明轉新。發業既已斷
故。更不造新。從此已後乃至十地所修行
願皆不招生。由初入地無明斷故云云由隨
智力以願生故者。西方諸作自有兩解。有説
漸悟及智増者。續生煩惱發潤永斷。於三界
内無分段生。十果王報由隨智力無漏定願
受變易生。不爾十王彼應無。故若界外生
非凡境者。諸佛菩薩應非見故云云佛樹牙
生者。謂得變易身以喩等虚空無邊一切佛
法生也。第十六十七明以字燒字義畢云。
又嚩字上加點。此點即是大空欠字門。微妙
法水從空而注以淨其心器。當知。即具地
水火風空五字義也。然此皆如來秘密之義。
非徒如文而已。當善思之。行者既得如是
遍照無垢身。壽命還活悉皆無垢也。意生之
身復爲欲令堅固如是意生之身故。更
有方便。於置十二字復得十二因縁。謂十
二支句也云云第十一三十云。又以如是身
心輕安。而誦習之當得隨生心清淨身清
淨者。謂即以此輕安。布想念誦極持身等五
根清淨也。如六根品中所説。萬像皆見。能知
佛心等也。以身心清淨即得隨生。意生之
身隨念而生也。隨生爲因念誦爲淨。便獲
隨生身心清淨此等釋明初地得意生身
也大乘義章第八云。初地已上受生如意
名意生身 然仁王菩薩
行品
云。不動菩薩第八不
動也
二禪王得變易身。常自在能於百萬微塵刹。
隨其形類化衆生述記第八末七五 云。大
智度論云。八地捨虫身者捨分段也今會
云。權教八地當此經初地。故仁王等云八地
得變易也
故曰下合經也 等虚空無邊者。嘆功徳無
邊 一切佛法者。正明功徳法體也。或可
等虚空無邊者能具菩提心。一切佛法即所
具功徳所謂菩提心之眷屬十力無畏等法
門也。上云。佛樹牙生者。喩變易身。然第十
六云菩提心生。第八云生五字。乃至成曼
荼羅身。即是明初地得變易身也。今此亦
爾。自成無盡莊嚴曼荼羅身。即是變易也。等
虚空無邊者。是無盡也。一切佛法即四重圓
増海會莊嚴。謂之無盡莊嚴一切佛法者。所
謂十力無畏等無量法門。以此莊嚴法身。
是云無盡莊嚴。初地菩薩轉分段身成曼荼
羅身即是得變易身也具如第八釋。
近記引之
謂之等
虚空法相續生等。依此相續生者。此者指
空性心。謂空性心離根境等種種障。故等空
菩提心生得變易身也。次第二劫生此心
故云相續生也。第十九三三昧
耶品
云。梵音相續與
障義同。亦可含二義也。以相續若有間斷
即非三昧耶。此即障生故。兼二義也
昧耶具障與相續二義。故離障菩提心生。
謂之心續生也得變易身即見道故。
已上總明空性心也
抄云。第三
劫能超中有三重位。一空性。二極無。三一切
佛法。義例上文法明道除蓋障三昧滿足一
切佛法三重乃至問答。爾經現文又以此句
可置極無自性下。何中間安之乎。答云云
按。當段第三重微細惑除者。即除蓋障義。今
次明滿足佛法。故與上文其次第同也。然
於空性心中明除障及滿足佛法義。故上下
文似爲違害也。今會云。空性極無一菩提
心前後故。同名自性平等無畏。是以其文互
顯。例如當段心佛顯現爲空性心。餘處釋
爲極無自性。倶是淨菩提心中義故不相違

既不壞因縁下。釋離有爲無爲界已下文。已
上明空性心畢。自下明極無自性心也。然
極無心前有三種離事。即明無性觀。由此
無性觀而生極無心也。然演密云。空性經
中有九事顯之易見此師前離於根境至
離眼耳鼻等。總爲空性心中義。此解違疏處
處文。不可依矣十住心論亦引離有爲無爲界已
下爲第九住心。是亦一證也
 
今引證辨之。第三三*丁釋第六無畏云。謂
觀自心畢竟空性時。我之與蘊法及無縁皆
同一性。所謂自性無性。此空智生。即是時極
無自性心生也。於業煩惱等都無所縛。亦
無所脱。故云得一切法自性平等。爾時於
有爲無爲界二種抳縛得蘇息處。即是眞言
行者虚空無垢菩提心也又釋十喩中云。
三者以心沒實際中空性欲離有爲無爲界
故。觀此十縁生句云云又下云。以此中道正
十喩觀離有爲無爲界。極無自性心生。即是
心佛顯現。故云正等覺句也依此等文。
離有爲無爲界已下皆屬極無心。文明可見。
總文意明。他縁乘心於有爲生滅之識觀萬
法唯心。覺心乘以萬法歸於無爲眞理。故
前二心倶不離有爲無爲界。今此中知縁起
爲外無有爲。故云離有爲等也。又解。
可必對上二心也。下經明第六無畏中云。
若復一切蘊界處能執所執我壽命等。及法
無縁空自性無性。此空智生。當得一切法自
性平等無畏。疏釋云。爾時於有爲無爲界二
種扼縛得蘇息處蘊界處等即有爲界也。
又上經云十八界十二處乃至一切分段。分
段即有爲界也。法無縁者謂無爲界也。法即
十縁生句。無縁謂法無我性。即是即空即心
二種幻觀。謂之無爲界。於此二種扼縛得
蘇息處。故云離有爲無爲界也。此解爲正。
界者持義。持有爲無爲自相不失故。倶舍
光記第一之餘二十云。持義名界。一能持大
種自相不失故。二能持所造色相續智度
八十一九*丁云。不住有爲性中不住無爲
性中。是爲菩薩住般若波羅蜜。取毘梨耶
波羅蜜界梵云駄都。華嚴大疏六十 釋
入法界品之界云。一因義。二性義。三藏義。
四眞實義五甚深義。又云。持義族義分斎義
故知論云有爲性。即界義也。既不壞等者
約還滅明離無爲界也。因縁有爲也。法界
無爲也。謂無俗外眞故。全俗入眞。是於
有爲示無爲。故不壞有爲之相。是云離無
爲也
亦不動下。約流轉明離有爲界也。謂無眞
外俗故全眞縁起。於無爲示有爲故不動
無爲之體。是云離有爲界也。華嚴十回
向品
云。菩
薩如是了度境界知一切法因縁爲本乃至
於有爲界示無爲法而不滅壞有爲之相。
於無爲界示有爲法。而不分別無爲之相。
大疏二十四四三釋云。何等因縁。謂一切法
若漏若無漏爲無爲等。皆以因縁而爲其
本。云何謂本。謂因縁故有。因縁故空。因縁
故不空。因縁故流轉。因縁故還滅。乃至一切
皆由因縁
當知下述釋。逆次釋故。先釋後句。謂全法
界而縁起故。因縁生滅當體即是法界生滅。
故云不動法界等也
法界不生下。述釋初句。謂全因縁而入法
界故。法界不生滅當體即是因縁不生滅。故
云不壞因縁等也
若如來下。釋離諸造作句。經文次第相釋言
是阿字門不思議縁起故。有爲當相即是無
爲。法住法位非是強空有爲。使成無爲
故。云若如來出世。第七云。阿含云。十二因
縁法有佛無佛法位住。龍樹云。此中法位即
是如之別名云云法華方便品云。諸佛兩足尊。
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縁起。是故説一乘。是
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
方便説
如般者下釋離眼耳鼻等文。摩訶般若經第
二十三。云何菩薩摩訶薩爲世間趣故。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須菩提菩薩摩訶薩
得阿耨○菩提時。爲衆生説色趣空説受
想行識趣空。乃至説一切種智趣空。一切法
趣空。是趣不過。何以故。空中趣非趣不可得
故。須菩提一切法趣無相。是趣不過。何以
故。色畢竟不可得故。云何當有趣非趣。十
二處十八界亦如是 一切法者。三科等一
切諸法也。趣眼者色等一切皆趣空故。且擧
一眼趣一切諸法皆趣眼趣眼與色等諸法
空體同故。故云是趣不過。趣者諸法一一種
趣。謂質礙是色理趣乃至了別是識理趣等。此
趣梵語恐是naya。上疏云。此中種種趣者梵
云娜。亦名爲行。亦名爲通。下云大乘道義
同也。華嚴大疏第六二十五云。梵云奈那。義
多含。或云理趣。或云方便。或云法式或云
法門。或云安立抄引止觀云云今按。般
若明諸法皆空義。今亦引證諸法無自性義。
何必依天台三諦義乎
猶如下。擧喩百川喩諸法空。海喩眼空。一
切法空都趣眼空。更無餘空。若色等空與
眼空有異。眼空之外當有色等空。今諸法
空是一相故。都歸眼空。故云無去處也
是故當知等下。成立眼空義。謂眼空故云第
一實際。第一實際者即空之異名也 眼尚
不可得者。意明。一切法空趣眼空故。眼即
第一實際。第一實際中眼尚不可得。何況有
餘色等趣不趣耶
耳鼻下。謂如眼空。色等諸法亦例知也。總意
明。第三劫所證第一義空中。眼等一切諸法
都不可得。故云離。何者眼等皆從因縁生
故無有自性。如是知諸法無自性故。極無
自性心生也
行者下釋極無自性心生句也。是先擧空性
無境無自性觀以對明也 如是微細慧者。
明能觀慧。即指離有爲無爲界等無自性觀
慧。即第三劫深修觀察十喩。故對第二劫即
空之幻云微細也。第三三*丁云。明三種十
喩中云。三者以心沒實際中。欲離有爲無
爲界。觀此十縁生句如前所説。解脱一切
業煩惱而業煩惱具依。即不思議之幻也 
此中約心相次第解者。空性心沈空時。蒙
諸佛驚覺。而住十縁生中道觀。離有爲無爲
界極無自性心生也。故第三十二云。以此中
道正觀。離有爲無爲界。極無自性心生。即是
心佛顯現
觀一切下。明微細觀慧相也。即一切法自
性觀也。染淨諸法謂觀境也。第三釋第六無
畏云。謂觀自心畢竟空性空性
心也
我之與蘊法
及無縁。皆同一性。所謂自性無性。此空智

生。即是時極無自性心生也我與蘊是
染法。法及無縁即淨法也。有人云染有爲淨
無爲。此解不可。道諦及四智等雖是有爲而
非染法。云何有爲總云染乎 乃至少分等
者。極無自性心者。阿字門不思議中道。故此
中先擧阿字三種觀門。是初假觀也第七明
阿字三義中云。如梵本阿字有本初聲。若
有本初即是因縁之法。故名爲有乃至少
分○無不從縁生者。即是縁起有觀也。乃至
少分者。謂積七極微爲一微量。梵云阿菟
此翻少分。是輪王及後有菩提所見。於眼見
色中爲極細也。上疏釋如實知自心文中
云。爾時行者正知心實相。故見一切法皆甚
深微妙。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不動不倚不著
都無所得。畢竟如菩提相。故經復云。秘密
經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彼法少分無
有可得。此中少分者梵云阿耨。即是七微
合成。於縁生色最爲極少。故以爲喩言彼
法者。離此無相菩提心外更無一法也。今
此中明諸法少分無不從縁生者。謂之縁
起有法。即假觀也。有有而非有。即妙有也
若從縁下。明空觀也。第七云。又阿者是無
生義。若法攬因縁成。則自無有性。是故爲
此空空而非空。即眞空也。正明縁生無
自性義。中論云。因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 
空即無自性義也
若無自性下。明中道觀。第七云。又不生者一
實境界。一實境界即是中道。龍樹云。因縁生
法亦空亦假亦中云云 文謂本不生者。不思議
三觀即是本淨菩提心。是云心實際。心自證
心沈著妙樂。是云空性心沈空。下明沈空
中云。行者初觀空性時自性無
性觀也
覺一切法皆
入心之實際入心實際者。即空智生也。是
明空性心當位也
心實際亦復等者。正明極無心。謂空性行
者住心實際時蒙諸佛驚覺。即十喩觀觀
諸法無自性。由此觀故。即知自心所得心
之實際亦復不可得。而離沈空即時極無自
性心生也。故下云。以蒙諸佛教授故。轉生
極無自性心。乃至心之實。際亦不可得云云
第三云。此空智心實際亦
不可得
生。即是時極無自性
心生也。乃至即是眞言行者虚空無垢菩提
心也。極無自性心者即虚空無垢大菩提心
也。前空性心覺一切法皆入心之實際沈著
實際。今此位覺心之實際亦不可得。所謂重
空三昧。故對前云極無。極無即不可得義。不
可得者即大空。大空即不空義。故云業煩惱
具依等也。又上疏云。行人亦復如是。因淨
菩提心照明諸法故初法明道。即
空性心也
少用功力
便得除蓋障三昧即極
無也
見八萬四千煩惱實
相成八萬四千寶聚門不空義第六二十丁
世出世間三昧中明大空三昧云。又坐道
場自證心性時。即知如是等加持境界皆
是心之實際空性爾時心不住相離有
爲界
亦不依
離無
爲界
而照見空與不空畢竟無相而具一
切相故。名大空三昧。住此三昧者。即是住
於佛無礙惠。佛説是人一切智智究竟圓滿。
所以經云。故説爲大空圓滿薩婆若也虚空
無垢
大菩提心。即
極無心也
又藏記釋h@u@m字中云。尚留中道
爲除其言又説中道不可得。是不可得入
阿字門見者。不可得亦不可得。於茲絶言。
是一切諸法本不生不可得義 此本不生不
可得者。即不空義。空而不空所以絶言也」
此心望前下。釋秘密主已下文。指心出多解
云云 今云。若約三劫。此心爲果。若約三句
此心爲因也。是即果復成種義也 前二劫者。
有人傍注云。他縁覺心一道此解不可。前
云。前二劫中。雖云度二乘等云云此中亦同。
前二劫者。謂初二劫也。初劫如蓮華雖未
開敷出清流之上。第二劫如蓮華漸開。對
彼云盛敷也。第二劫中雖無蓮華喩。理當
漸開故。釋覺心乘中云漸入阿字門。阿
字即心蓮華藏也。又第三十五今以蓮華喩
此曼荼羅義。如蓮華種在堅穀之中枝條華
葉之性已宛然具足。猶若世間種子心順三
十八
從此漸次増長乃至初生花疱時。蓮臺果
實隱於葉藏之内。如出世間心尚在蘊中
初劫已上
因句也
又由此葉藏所包。不爲風寒衆縁
之所傷壞。淨色鬚蘂日夜滋榮猶如大悲胎
第二劫根句。此
中漸開可見。
既成就已於日光中顯照開
敷如方便滿足第三劫爲
究竟也
猶如蓮花者蓮華
盛敷即初地果相也。上疏云。爾時行人爲
此寂光所照。無量智見自然開敷如蓮華
敷。故云無量智成就。此智成就即是毘盧遮
那心佛現前。故云正等覺顯現覺心本
不生心佛顯現。是云正等覺顯現。即是成佛。
是以稱初地爲佛。故蓮華盛敷爲喩也。上
一本
二十三
云。然此宗中佛陀名覺。是開敷義。
謂由自然智遍覺一切法。如盛敷蓮華無
有點汚。亦能開敷一切衆生。故名佛也
敷喩心佛顯現義。是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義。故亦云正等覺顯現。初地菩薩證
此心故亦名佛。故以爲喩也。又蓮華者。當
體得名。初地菩薩即開敷自心蓮華藏。而
成漫荼羅身。第十二十三云。今欲教衆生令
盡識心之實相。開彼花臺令得佛之知見。
知見者如俗言心開意解。此意有理也。以
心開故即入阿字門也又摩訶薩意處即
心蓮華藏具如第二卷廣釋
若望下。謂望前劫初地爲果。若望後二心
爲因。故云果復爲種。後二心者謂根究竟
二句也。下云。若通論信解地。則是初地菩薩
得此虚空無垢菩提心。時自然於十無盡界
生十大願乃至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以此
即是菩提心爲因。又第三卷釋大悲胎藏生
文擧二箇喩。初喩初地爲果。後喩初地爲
種。即果復成種往見
故曰下合經也。如是初心者。即初發淨菩提
心。望後二心云初心也。抄云。具與奪二義
等。此解不可依。非疏主意矣 於業煩惱
等者。合擧此文者。爲顯初發淨菩提心爲
具依也。抄遮情表徳。及演密濟邏義皆所不
取也。今云。如虚空界萬像具依。今此淨菩
提心畢竟空相。亦復如是。若迷在生死則
名業煩惱。悟出生死則以爲功徳。迷悟同
以此心爲依。仁王仁諦品菩薩未成佛以菩
提爲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爲菩提
得除蓋障三昧。見八萬四千煩惱實相。成
八萬四千寶聚門是也迷悟異名其體是一。
故疏釋云無非佛事等也。又菩提心義第五
引此文畢云。是圓法性同體無明。不斷而斷
義也。此解好矣。故第三卷云。此空智生即是
極無自性心生也。於業煩惱都無所縛。亦
無所脱故云自性平等無畏也。具依者。具
謂能具。依即所依。此心能具業煩惱亦能
爲所依。何者若知煩惱當相本來不生。轉
成無量智。以莊嚴菩提心。出現品明第二
正覺句心佛顯現云。總持髮髻冠。無量光圍
 圍繞即眷屬莊嚴義也。菩提心是主。彼
爲眷屬主能具伴爲彼所依故云具依」
此中下。釋佛説兩字。明佛佛道同義。故以
三世佛爲證也
此一事下。釋成佛因義也。成佛因者初地淨
菩提心。淨菩提心者即開佛知見義也。故云
一事因縁等也。第五阿利沙偈云。mah@a大也
daya辨事也釋云次云成辨於大事者。即是能
成大事。成辨大事因縁。所謂開示悟入如
來知見智度七十二十八云。般若波羅蜜爲
大事故起等。大事者。破一切衆生大苦惱
能與佛無上大法。故名爲大事。又上疏釋
除蓋障尊云。如來諸有所依悉皆爲此一事
因縁。故次妙音明之。又釋除蓋障三昧云。
當知。行人則是位同大覺也。以其自覺心
故便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
究竟者即因義也。因者初地淨菩提心心蓮
開敷。故稱爲佛。是云一大事因縁也。又除
蓋障種子a@h字具四種a。四a即四種知見
也 爲衆生等者。已上明自覺義。是明覺他
義。如上引佛陀蓮華開敷釋。是諸佛同一本
誓故。云其道玄同。即明佛佛道同義也。法
華云。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縁
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衆生開佛知
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衆生佛
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衆生悟佛知見故。
出現於世。欲令衆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
世。舍利弗是爲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縁故
出現於世 第七三十云。第一眞實諸佛所
開示。此中開示是佛之知見。與法花義同
又上疏釋佛陀義云謂由自然智遍覺一
切法。如盛敷蓮華無有點汚自覺亦能開敷
一切衆生故名佛覺他佛陀梵中具自覺覺
他義。覺即開示。悟入一大事因縁義。故云其
玄同也
行者解脱下。釋業煩惱解脱句也。按除蓋
障種子a@h字義。本體a字即業煩惱也。第十
六明以字燒字義中云。以a字爲弟子
身。是義也。引點降伏義。寂災眞言中云。金
剛惠火三昧即是能除智也。傍二點金剛三
昧義。金剛三昧即大涅槃也。今云解脱。解
脱煩惱即大涅槃也。寂災眞言中云。能焚
除一切障蓋得大涅槃。是也。即知無非佛事
者。大寂中之事業。所謂大寂涅槃建立大義
是也。佛事者。即普現色身義也謂解脱業煩
惱時。一切煩惱還爲法門眷屬。而隨衆生
所樂普現色身也。第九賛云。逮見心。明道。
即是初發心中便成正覺。以除蓋障三昧普
現曼荼羅身三重諸尊即心數煩惱。是云曼荼
羅身。曼荼羅身即普現色身也
 
所謂成八萬四千寶聚門亦即此之謂也。第
十二十三云。或是成就大曼荼羅者。曼荼羅
中作此觀行。入阿字門即能見光明。普現
色身而作種種佛事第十八二十八云。佛作
佛事。即此釋迦從毘盧遮那字輪而出。然無
二無別。皆遍一切處。以此一字同於大空
本不生故。當知。百字之身亦如是也
字之身者即普現色身。亦即種種佛事。第七
卷所云。此菩薩初地於百字明門中各見蓮
華胎藏曼荼羅世界海乃至初地菩薩化滿百
佛國也即此義也 本自無有縛等者。釋
而業煩惱具依句。無縛無脱名爲解脱。即是
不思議解脱也。不思議解脱即大涅槃。大涅
槃即萬法所依。故云具依也。第七釋ba
中云。以要言之。若不墮諸法數者。乃證
無縛。是爲字義。中論云。離五蘊別有衆生
者。則應以五蘊縛衆生。而實離五蘊無
衆生。若離五*蘊別有煩惱者。則應以煩
惱縛五*蘊。而實離五蘊無別煩惱。以如
是等種種因縁。當知無縛。無縛則無解。無
縛解故。涅槃即生死。生死即涅槃第三云。
於業煩惱都無所縛。亦無所脱。故云自性
平等無畏維摩經不二品云。善意菩薩曰。生
死涅槃爲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
生死無解涅槃不然生死不滅涅槃如是解者是
爲不二法門愚按。縛及解脱倶ba字義。又
ba字有不二義。出生無邊門云。ba字愚夫
生死聖人法涅槃無二縛解不二即不思議
解脱。故維摩經亦云不可思議解脱經也。維
摩新云毘摩羅結。bi字爲種。bi即不思議解
脱義。第十一三十一云。昧bi是縛義。如上點
即無縛三昧。即不思議解脱也今此中無
縛無脱即縛解不二。即不思議解脱也
如良下。擧喩述釋上行者解脱等義。變毒
爲藥者。謂行者解脱業煩惱時。還變業煩
惱爲悲智等功徳法門以度衆生。故云用
除衆病。上云無非佛事。即此義也
又如虚空下。述釋本自無有縛等義。即是明
具依義也。具謂能具。如虚空含萬像。依謂
所依。如萬物依虚空而得生長。上疏云。又
如虚空離種種形色相。無所造作。而能含
具義萬像。一切草木因之生長依義有情事
業依之得成。佛智虚空亦復如是。雖離一
切相常無分別起作。而無量度門種種妙業
皆得成辨
若住此下。釋世間宗奉等文。如上辨之。住
縛解不二理云住不思議解脱也。第七三十
云。經云。爾時執金剛秘密主白佛言。希有
世尊説不思議眞言道法者。如聲聞法。解
脱之中無有文字。而維摩詰不離文字説
解脱相。故名不思議解脱。今此字輪亦爾。即
以無相法身作種種聲字。種種聲字作無
相法身。故名不思議眞言相也維摩須菩
提章云。維摩詰云。一切法如幻化相汝今不
應有所懼。所以者何。一切言説不離是
相。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何以
故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脱。解脱相
者則諸法也文字即生死縛法。百字輪者
所云百法。百法即貪等妄法。文字性離煩
惱即菩提。無縛無解即不思議解脱也。又
按。解脱梵云vimukti吃底見文殊
眞言
信解
梵云avimuti見第
三卷
此二箇梵其體
相同。故第三劫信解地菩薩亦云不思議解
脱菩薩。言得信解故解脱一切業煩惱也。
華嚴大疏二十二四三云。經云如來解脱。無
著釋云隨其勝解。世親無性皆云此中勝解
名爲解脱。抄引二論釋明本論同經。故云
勝解名爲解脱。云何勝解得名解脱。勝解
謂於境印持爲性。如於大地作黄金解便
成黄金。一作多解便爲多矣。斯則不思議
作用解脱。如淨名能令須彌入芥子等 
又阿毘拔致此云不退。不退位即解脱地。不
思議解脱菩薩也。又此經文具五字義。謂如
是初心者。阿字義。即菩提心爲因義業即ha
字因業義。煩惱者ra字塵垢。即煩惱也。解脱
ba字。具如上辨。具依者kha字大空義。亦
如上解。此五字名降伏四魔六趣解脱一切
智智滿足句。悟此字者名一切智者。 一切
智者即眞阿羅漢也。又阿羅漢中有解脱業
煩惱等義。故次經云常應供養等也。眞阿
羅漢者。初地果相對常途聲聞等云眞。雖
用法花語。意與彼不同耳。上疏云。梵本云
阿羅訶者。阿羅是煩惱。訶是害義。除義。釋
論謂之殺賊。乃至又阿名爲不。羅訶名生。
謂佛心種子後世田中不生矣。無明㲉皮脱
故。復次阿羅訶是應受供養義。以有如是
功徳故。應受天人最上供養。故以爲名也。
如具上辨。不著於有爲等者。明自性平等
一味觀解。仁王經嘆阿羅漢徳中云。有爲功
徳無爲功徳皆悉成就。青龍疏第一三十九云。
有爲功徳者無學身中菩提分法。無諍願智。
諸無漏道。有漏淨定。慈三摩地。十智及定。諸
功徳法。諸定即是通大地定。諸智即是通大
地惠。有爲徳也。無爲功徳者。無學身中取有
擇滅無爲徳也今住極無自性不可思議
中道故云不著。不著即眞阿羅漢。又離有無
爲界即是也。又上疏云。住一切法平等執金
剛者。謂住一切佛平等性也。謂因果自他有
爲無爲等一切諸法。入此如實知中。究竟平
等同一實際經世間宗奉等者。十住婆沙
第一二十二云。菩薩如是得初地己名生如
來家。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
繋那羅摩睺羅伽天王梵王沙門婆羅門一切
聲聞辟支佛等。所共供養恭敬。何以故是家
無有過咎故云云
復次下明寶珠譬喩。喩意明。三劫是妄執義
故。今越三種百六十心。即是害煩惱義也。
ara是煩惱。ha是害義。又ha字者因義。即
淨菩提心如意珠。是以害煩惱則淨心顯現。
經云。淨菩提心如意寶珠故。以寶珠爲喩
也。又初劫已上皆有阿羅漢義毎劫離越
百六十心故。又其心相即淨菩提心。是故統
論三劫始終作寶珠喩也。三劫始終者抄
出多解云云今云。約阿羅漢云三劫始終。
故初劫已上皆有阿羅漢義故。謂初劫人無
我羅漢。第二劫法無我羅漢。第三劫自性平
等羅漢。此等羅漢皆具功徳故。應受廣大
供養。故疏云欲明此應供義故。然今文中
擧順世八心者。此有二義。世間八心即是
初劫所離惑故。害世間百六十心名初劫羅
漢。故擧順世八心也。又約寶珠喩順世八
心是在纒菩提心。淨治此心名阿羅漢。故
約其起因而擧之也
猶如下正擧喩也。如意寶珠者即喩淨菩提
心。經第七云。淨菩提心如意寶滿世出世勝
希願得此心者名爲阿羅漢。故以爲喩
也。智論三十四四丁云。菩薩行無礙般若波
羅蜜。若得無礙解脱成佛。若作法性身菩
薩。如文殊尸利等。在十住地有種種功徳
具足。衆生見者皆得如願。譬如如意珠所
欲皆得。法性身佛及法性身菩薩。人有見者
皆得所願。亦復如是最勝疏五本四六云。
梵云震多此云如意。本音但名意。心思量
義。如者義以加。末尼者此云寶珠cintama
@nicita通同。故喩淨菩提心也。在
礦之中者。喩愚童凡夫違理之心。即在纒菩
提心也。上疏云。欲明淨心最初生起之由
故。先説愚童凡夫違理之心。別寶者。即喩諸
佛菩薩微相纔影者。喩順三十八心。即上
所云微塵許淨心也。十四本影字無。今疏
衍。即便識之者。下合中云。即便識是眞
知有可鑿之理云云即便識之者。別寶者了
知。抄云。二三住心分齊者。恐不當矣 先用
利鐵者。喩初劫唯蘊無我觀智。鐫去鈍石者
喩離麁妄也
既近寶王下。喩第二劫也。對初劫鐫鈍石
故。云既近。其石漸煗者。已除石鑛而至煗
處煗柔也。未如第三劫寶體發出故云漸。
即喩法無我性也。復以諸藥是喩越二劫
瑜祇行也
爾時麁垢下喩第三劫也。麁垢已除等者。初
起因釋也。謂初二劫已除麁細垢也。尚有細
垢者。謂第三劫極細妄也。灰水淨㲲喩越三
劫瑜祇行。見微細惠故。以以爲喩也。瑩發
之者。謂玉體始顯謂之瑩發。以喩極無心生
也。有人云。須作瑩者不可。上句灰水淨㲲
是瑩磨。何亦用瑩磨。只是玉體顯發云瑩
發也。小輔韵會。瑩維傾切。詩尚之以瓊花。
尚之以瓊英。尚之以瓊瑩。詩話云。凡玉之
生有瑩有英有華有實。猶草木也。瑩即榮
也。謂之玉始生如草木之榮也云云 應知瑩
發者是玉之始生也。既得光顯喩極無心
生也。置之高幢喩生在佛家也
爾時世人下。喩堪受供養也。寶珠即能滿願
義。故經云。滿世出世勝希願
然此寶下嘆寶珠不思議徳。以明喩淨心
之意也。第五云。摩尼珠亦謂圓明照徹。或
能出生衆物。給施衆人。此是淨心覺寶。四
攝利他之像。又第九十二云。如如意寶珠寂
然無心亦無定相。而能普應一切。皆令稱
悦具心。故名巧色摩尼。從巧色摩尼身出
巧色摩尼語。示巧色摩尼心。普雨法財滿
法界衆生種種希願。如是應物之迹常遍十
方三世。以無量門植衆徳本無窮已 
然此衆物下。明不思議相也。不思議梵云
acinyi。與cinta字體通同。故如意珠體有不
思議義也
是故下擧法也。諸善知識合別寶者。纔
見等者。謂見違理八心在纒佛性也。是合
見有微相等。所謂見微塵許淨心故云纔
見也 即便下合即便識之也
讀佛菩薩下正合也。一毫之善謂種子心。即
是眞寶也
是故鑿彼下。明已入佛道八心。上疏云。復
次行者歸依三寶。隨順如來律儀云云此中
令受三歸者。即是歸依眞三寶也。然上
喩中無當此文也。置在家中者。正明入佛
法也。上云葉在衢路之間。今收取彼置在
家中也
次以三種下合先用鐵等喩。是明初劫三種
三妄也。次觀無縁下。合既近寶王也。
以藥物者喩法空觀。對初劫人空觀利鐵
云藥物。對彼利鐵最爲細也。而不傷之
者。喩中云不傷其質。二乘害損煩惱廢於
佛種。譬之傷其珠質。對彼云不傷。不傷即
不可得空義也。第九釋金鑄云。若令拙醫
救之。非徒無効而已。或更増其翳瞙。或傷
捐目瞳拙醫喩二乘。更増者喩欲除有
病更増空病。傷損即喩廢種也。第二劫不
可得空離此等過。故與彼拙醫不同耳
次生極無下。合第三劫喩。謂非但不傷其
質。更使極光淨也
爾時生於下。上生極無等者。是明自證。第三
卷明大悲胎藏生喩中云。乃至始誕育時。諸
根百體皆悉備足始於父母種姓中生。猶如
眞言門學大悲萬行淨心顯現置在高幢
等者。是明生已化他事業也。第三云。又此
嬰童漸具人法習諸伎藝。伎藝已通施行
事業。如淨心中發起方便修治自地。隨縁
利物濟度衆生。故名大悲胎藏生也又所
云得除蓋障三昧自證現曼荼羅身化他
也。抄云。遮情極果表徳初門等解。不可依
也。生在佛家者。第九云。得除蓋障三昧。能
爲一切衆生作無比利。或云無對。或云無
稱。謂不可稱量也。以能自生心佛家故。是
名佛之子。從佛心生故五秘密軌云。於
須臾頃當證無量三昧耶無量陀羅尼門。
以不思議法能變易弟子倶生我執法執種
子。集得身一大阿僧祇劫所集福徳智惠。則
爲生佛家第八云。梵本翻佛家當云
佛部。是種族部類之義也。第五云。次云。汝
等於明日得大乘生。謂入大悲曼荼羅得
灌頂已。生於一切如來種姓之中無性攝
論第六十二釋曰。善達法界者。於此法界深
作證故。生如來家者。謂佛法界名如來家。
於此證會故名爲生十住毘婆沙第一二十
云。如來家者。所謂十方三世諸佛是。是諸佛
家名如來家。今是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
故名如來家。又是菩薩必成如來故。名爲
生如來家乃至有人言。般若波羅蜜及方便。是
如來家。如助道經中説。智度無極母。善權方
便父。生故名爲父。養育故名母。又云。菩薩
得初地已名生如來家今此經花臺爲實
智。八葉爲方便。今此菩薩初入中胎藏故。
名爲生在佛家也。中胎藏者。即行者心蓮華
藏。故第九云。生心佛家心自證心。云生在
佛家也 置在高幢者。幢梵云heto。亦有菩
提心義。具如第九十三寶幢高峯觀中釋
以此因縁下結釋也。是合爾時世人等喩也」
若行者下。已上約三劫始終明漸次證入
義。是明直往頓機人也。抄出三解云云今云。
漸頓二機倶約眞言行者。但以漸頓爲其
異也。故第三卷明漸次證入義。皆云修行曼
荼羅行。具如上辨。又次云。從淺至深乃至
提心本末因縁等。驗知。皆約能寄齊眞言行
者而明也。直從眞言等者。上云。今此經菩
薩直以眞言爲乘。超入淨菩提心門。若見
心明道時。諸菩薩無數劫中所修福惠自然
具足見心明道者。即是見心寶也。如仙人
等者。簡上來漸入。是直以眞言爲乘。超入
初地淨菩提心門。故以呪術神力爲喩也。
 雖巧拙等者。意明。頓入漸證雖巧拙難易
不同。倶至初地淨菩提心。開發金剛寶藏
而獲得心寶。則更無有異。所云舟車神通
至到一處之謂也。抄能所寄齊等。問答云云
非疏主意矣
故此經下。明三劫始終皆開示菩提心也。
從淺至深者。從順世八心乃至第三劫廣
明心相也。本末因縁者。三劫六無畏次第淺
深云本末。謂世間種子心爲本。第三劫淨菩
提心爲末也。第七云。就此經宗則五種三
昧皆是開心實相門。如行者初住有相瑜
伽。則是世間三昧乃至餘如住心品中廣明。
不同餘教以心性之旨未明故。五乘殊轍
不相融會。若作深秘釋者。如三重曼荼羅
中五位三昧。皆是毘盧遮那秘密加持。其與
相應者皆可一生成佛。何有淺深之殊。今偈
中所説就彼等自所流傳法教而言耳
若但下。意明。依常途顯教法相。則五乘殊
轍。各執自宗無進趣義。何有心續生義。故
云不得言等也。諸佛大秘等者。上經云。勝
上大乘句。心續生之相。諸佛大秘密。外道不
能識。我今悉開演。一心應諦聽
經云秘密主下。已上明三劫畢。自下明十
地也。三劫十地總明心續生之相。於中三
劫段約漸次證入義。明從地前因位乃至
初地果。心續生之相也。十地段明初地爲
因。乃至十地爲果。三句十心心相。心殊異
義。前第三劫即此中初地更無別異。果還爲
種故在于兩處。故第三十八云。第六無畏於
平等心中修曼荼羅行。離垢地以去各於自
地觀心中修曼荼羅行此釋第六無畏外
不出初地。第六無畏即初地故。又第三劫及
第六無畏即初地心相故。其體無別異矣 抄
出多解。三劫十地遮情表徳。三劫地前十地
地上等説。皆非疏主意也。經觀察三心等
者。此中衆義配曼荼羅者。三心者中胎藏
也。三句是因縁生義。因縁生即a字義。第九
云。縁生實相阿字法界體阿字有有空
不生三義。即三句也。又阿字即中胎藏毘盧
遮那種子。法界體性智也。無量波羅蜜多
惠者。是四方四佛也。無量波羅蜜多惠者。即
常樂我淨四徳波羅蜜。第二十引普賢觀經
云。乃至毘盧遮那遍一切處西
波羅蜜等所攝成。皆是淨菩提心也 四
攝法者。四隅也。第十二十二云。四隅之葉即是
四攝法已上明中胎八葉。初地菩薩開敷
心蓮華藏故。擧之嘆也。無對者嘆中胎藏。
是超八葉絶方所故云無對也。無量者嘆
四佛智。智用無量故。不思議者讃四隅葉。一
切悉攝無有餘故。建立十心無邊智等者。
明外三重也。疏雖無此義。直依經文窃
爲此解。庶幾學者忘情思之。此經宗下。釋
信解行地名。是此經不共義。故標云此經宗
也。謂常途教初地至七地爲第二劫。八地
已上爲第三劫。今此經初地第三劫能越必
故。從此觀彼七地已還尚在地前。故前釋
第二劫云除心外之垢。驗知。常途七地在
于此經地前故。尚勝解分齊。今此信解是證
智故。簡彼勝解中行云此經宗等也。又依
梁攝論四十三。初地名清淨意樂。從二至
六名有相行。第七地名無相行。八地已上
名無功用行。此經初地當彼八地故。故知。
今初地已上彼無功用行。於無功用中建立
十地故。與常途不同也。上疏云。信解者始
從眞正發心。乃至成佛。於是中間通名信
信解謂證智。證智中行故。信解之行依
主釋也。其行體即無量波羅蜜及四攝也。第
二十八云。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毘目
底。謂明見是理心無疑慮。如鑿井已漸至
泥。雖未見水必知在近。故名信解唯識
第六初云。忍謂勝解。此即信因與證信倶勝
解云信解故最勝疏四本二十七云。無性攝
論第七於十地中通得四相。論云。得此諸
地云何可見。此問由四種相。一得信解。謂
得諸地深信解故乃至釋云。深信解者。於地
教決定印可眞實如是上疏云。今此菩薩
以照見心明道故。即時無礙智生。於一切
法悉皆現前通達無有錯謬。猶如明目者
於日光中覩見種種諸色。雖無量天魔皆
悉化作佛身。各説相似般若終不能動其
少分疑網之心。故經次云。復次秘密主住此
除一切蓋障菩薩。信解力故不久勤修滿足
一切佛法。以如是正見信解猶若金剛。即是
最上堅信解力。依此信解進修如實巧度故。
得諸佛力無所畏。解脱三昧及餘無量佛法皆
悉成就也解云。無礙智即忍智也。離疑網
者證信也。如實功度是行。是即信解中行也。
又無性攝論。信解亦云解脱。若云解脱中行
者。即是無功用行也。故亦稱不思議解脱菩
薩也 十住地者。瑜伽四十七二十五云 摩怛
理迦略所宣説。菩薩十住如其次第。從極歡
喜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應知。由能攝持
菩薩義故。説名爲地。能爲受用居處義故
説名爲住最勝疏四本三十六云。問。此之
十地即十三住中十住。住地二名有何差別。
答。準大莊嚴論。一釋無別故。彼論云。十一
住者即十一地。住者名地。既住者名地。明
知無差。一解地住名別。彼論自問曰。云何名
地。偈云。爲集諸善根樂住故説住。數數
數無畏復以地爲名。準釋初二句釋住名。
後二句釋地名。云諸菩薩爲成就種種善
根。於一切時樂住一切地。是故諸地説名
爲住。歩彌耶名爲地。歩者數數義。彌者實
數義。耶者無畏義。欲進上地數數斷障礙。
數數得功徳。是數數義。地以十數爲量。一
一地中知斷爾所障礙。知得爾所功徳。知
此不虚是實數義。上地是無畏處。諸菩薩畏
於自地中退失自他利功徳進求上地。是
名無畏義。以三義故名地又仁王經菩提
行品
云。入理般若名爲住。住生徳行名爲地。青
龍疏中二三丁云。入者證也。言般若者。無
分別智證實相理倶名般若。住者不動名
住。位持義也。住生徳行名爲地者。智冥眞
理即能生顯爲無爲徳。有爲功徳因此而
生。無爲功徳因此而顯。互相顯發。住生二義
故。名爲地。通十地也。如唯識第九云。如是
十地總攝有爲無爲功徳。以爲自性。與所
修行爲勝依持令得生長。名爲地矣
云。住生二義者。智證如名住。即入理般若。
是依持義。依此住故生顯功徳。是生長義。
以依持生長二義名地也。故知。仁王住名
與瑜伽等義不同矣 唯如來等者。初地已
上皆分證一切智智。故稱其圓滿云究竟。
第三二十一云。如實知自心是名一切智智
初地已上心自證心皆名一切智地。今簡
分得故云究竟也 如華嚴中等者。引經
證信解義。大疏三十四七三云。能信下正顯
信相。有十一句。文分三別。初句總信因果。
次九別明因果九中初二信
因。後七信果
後一結略顯廣
能信如來等者。大疏云。如來是果。本行是因。
所入通因果。因果皆有證入義故信成就
諸波等者。大疏云。信成就下別明因果。中
前二句因。初句行體。後句行能。餘七是果。
句雖有七攝爲五勝。合初三故并結有六。
五皆佛徳。故名爲勝。五中前四智徳。後一斷
徳。智中一對治勝。即寄對顯勝。謂十力降
魔。無畏制外。不共過小。故云對治。而經
云不壞者。爲對二乘非究竟故。信成就諸
波羅蜜者。明行體。所云行體地波羅蜜。是
明如來因地行也 信入諸勝地者。明行
能。謂依上波羅蜜行而得入勝地。故勝地
者即十地故。亦爲因也 信成就力者。已下
七是果。攝爲五勝。五勝中初四智徳。智徳中
初三合爲對治勝。是初十力降魔也
信具足下是亦智徳也。對治勝中第二制

信生長下亦智徳也。對治勝中第三過小也」
信不思下亦智徳也。疏云。次三當相顯勝。二
即不思議神通力。上勝所現絶圖度故
三者八九十三也。當相者簡前對治勝。不
思議佛法等當相是勝故。二即等者。五勝中
第一合三爲一。對彼第一云二也。信出生
等者。亦智徳也。大疏云。三不雜染勝。謂證
眞生智無中邊雜。是佛之境故。以即邊而
中故無有邊。二邊既無。中云何有
信隨入下亦智徳也。大疏云。四一切種智勝。
證眞了俗故云隨入無量。差別是種智境
愚按。新華嚴作信如來隨入無量境界
如來言在隨入上。則如來是能入人。若在隨
入下。則如來是所入。其意不同。恐今疏顛倒
矣 信成就果者。是斷徳也。大疏云。五離勝
一切煩惱習。常遠離故。但經云果。而論判
爲斷徳。以前四皆果。今復云果。明是果果。
故當涅槃經此次文云。擧要言之。信一
切菩薩行乃至如來智地説力故疏科云
擧略顯廣故今疏證信解義。故但擧十種
説信相文。最後一句非今所要。略而不出

於如是諸事下結也。是約信解性業釋。謂
於上十事審決印持爲性。故云其心畢竟
不可破壞。異縁不能轉爲業。故云不復隨
他縁轉故。唯識第五二十五云。云何勝解。於
決定境印持爲性。不可引轉爲業。謂邪正
等教理證力。於所取境審決印持。由此異
縁不能引轉其心畢竟不可破壞者。謂
初地證決定也。第七二十九云。所云決定者。
且如阿字門。若聲若字擧體不生。聲字之義
全擧體不生。若證時還只證此不生。中
間更無間雜。亦無異路。若見此眞實義時。
假使十方諸佛同時現前。説種種相似波羅
蜜。欲令改易其心。然不生疑惑故云決
定也上釋除蓋障三
昧中亦有此釋
華嚴大疏上三十四上
云。已入初地證決定非是地前。信地所
攝之願受決定名亦名到於修行地者。第
三十云。經次若到於修行地。授不思議果。
此修行地即是淨菩提心初法明門。例如聲
聞見諦以後復入修道位也。初法明門者。初
地得百法明門。對第二地得千法明門等
云初。具第七卷記辨之按雖引華嚴證信
解義。未辨行義。故爲此釋也。初地已上滿
足十波羅蜜。故。名爲修行地。其行體即十波
羅蜜。故經云無量波羅蜜惠觀。第十二二十二
云。稽首行體地波羅蜜者。次歸敬眞言行
體。行體即是其地。地及波羅蜜也信解中
行故。名爲修行地
  享保九年歳在甲辰春正月十有五日於五
智山忘慮亭繕寫之沙門vajraganti五十
一年
同十四年己酉夏再閲添剛
元文二年丁巳春三月晦日重正閲擱筆
寶暦十辰歳冬十月十五日善住闍梨以御
本書寫竟順庸






大日經疏私記第十九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
觀察三心下。釋觀察三心義。愚按。三句亦
名心者。三句者即菩提心論所明勝義行願
三摩地三種菩提心。故云心也。又三句因縁
生義。因縁生即a字義。a字有三義。空即菩
提心也。有大悲也。不生方便也。又a字即衆
生本心。故第七十二乃至如是見一切法
生時。即是見本不生際。若見本不生際者
即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自心即是一切
智智。故毘盧遮那唯以此一字爲眞言也。
又第二十卷二十六云。問前三句。一者菩提心
爲種子。二者大悲爲根。三者方便爲後。今
就大悲藏曼荼羅説之。爲以中胎爲菩提
心。次八葉爲大悲。外三院爲方便。三心
十心開合爲異。是菩提心初中後。故云三
第十二釋意處云。此衆生自心處
即一切佛。大悲台藏曼荼羅也明知。三句
即一心三徳。菩提心之始終。若如實知自
心心蓮開敷。則爲大悲台摩曼荼羅。故三句
亦云三心也
若通論下是通十地。明三句分齊。故云通
論信解地。謂初地爲因。從二至七爲根。八
地已去爲究竟。是初明初地因句也 虚空
無垢等者。即所證菩提心。下釋第三無畏中
云。此空智生即是時極無自性心生也乃至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