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 (No. 2219_ 曇寂撰 ) in Vol. 60

[First] [Prev+100] [Prev]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大日經疏私記第十一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
次云祕密主下。第三釋非欲界同性等文

亦是下。示文來由也。謂前對一類外道計
明之。是總對諸外道妄計而辨明也
有諸外道下。擧外道計也。嘉祥涅槃疏曰。
檀提婆羅門。計此身即是涅槃。不須臾滅。
此計欲界爲涅槃也。阿羅羅計無想爲涅
槃。此計色界爲涅槃也欝頭藍弗計非想
爲涅槃。此計無色界爲涅槃也。此三外道
以三有爲涅槃非想處者。涅槃經三十六
會疏
四十三
云。須跋陀言。世尊我先思惟。欲是無
常無樂無淨。觀色即是常樂清淨。作是觀
已。欲界結斷獲得色處。是故名爲先調伏
心。次復觀色。色是無常如癰如瘡。如毒如
箭。見無色常清淨寂靜。如是觀已。色界結
盡得無色處。是故名爲先調伏心。次先調
伏心次復觀想。即是無常癰瘡毒箭。如是觀
已。獲得非想非非想處。是非想非非想處即
一切智。寂靜清淨無有墮墜。常恒不變。是故
我能調伏其心。佛言。善男子汝云何能調伏
心耶。汝今所得非想非非想定。猶名爲想。
涅槃無想。汝云何言獲得涅槃。善男子汝先
已能訶責麁想。今者云何。愛著細想不知
訶責如是非想非非想處。故名爲想。如癰
如瘡如毒如箭。善男子汝師欝頭藍弗。利
根聽明尚不能斷如是非想非非想處。受
於惡身。況其餘者圓覺略抄六二十一云。佛
名經説。佛語舍利弗言。汝師欝頭藍弗得
非想定。八萬四千劫滿命終之後。不免還
作飛狸之身 梵王毘紐等者。經中不出。
然疏擧之者。諸外道多計此二天生一切衆
生故。故第十十六云。一切衆生因梵天故。
名一切衆生主。能生一切有情故也毘紐
天者即毘紐天外道所計。具如下辨之
然此三界下。總明非三界同性也。謂心即
如來應正等覺。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不變體
性。三界是從煩惱業等衆因縁生。無常變易
之相也。故云非同性也
次廣分別下。釋經非天龍夜叉等文。是擧八
部衆總攝一切有情也。故疏云無量諸衆生
趣等。八部義具如抄辨
譬如下。擧喩明心性不變義也。虚空喩不
變心體。八功徳水喩隨縁心體。隨器差別
喩隨縁相 或辛等者明差別想 温解等
者明不變相也。謂凡三界有情非情無有
非一而唯心作。謂自畫作三界。或天趣慈
淳。龍趣嗔恚等。種種差別而不變心體與彼
不同。妄息障除。眞性顯現。未曾變異也 
八功徳水者。喩心八徳。所謂四智四三昧八
葉心蓮華藏也。倶舍光記十一云。若依稱
讃淨土經數八功徳云。一者證淨。二者清
淨。三者甘美。四者輕耎。五者潤澤。六者安
和。七者飮時。除飢渇等無量過患。八者飮已
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増益種種殊勝善根
千臂千鉢經第一十五云。八功徳水清涼浴地
沐浴如來。何者爲八。一者心得快樂。如入
禪定。二者輕安。三者軟滑。四澄靈性淨。五
者無諸穢濁。六者清瑩淨徹。七者常飮安
善。八者多飮無患。消除煩惱得常樂清淨
又如下。第二喩也。摩尼喩不變心性。其義
如上喩。可知。最勝疏五本四六云。梵云震多。
此云如意。本音但名意。心思量義。如者義
加。末尼者。此云寶珠。此是喩摩尼亦具
八義。即表心八徳。華嚴大疏第八四三經其
状猶如摩尼寶形。疏爲摩尼状有於八楞。
似方不方似圓不圓故異下八隅摩尼
種子阿字。八梵云a@s@ta。故摩尼數亦八。a
者本淨菩提心。即如意珠也。第十九十二云。
又疑難云。上説眞言無相無縁同於大虚。不
可分別。云何而有此種種事耶。答喩如如
意珠滿一切願。乃至三事亦能淨也。若人
欲其身淨。珠力故令其身如琉璃。若欲語
意淨亦隨意隨分而淨。世法尚爾。何況如來
如意珠。妙寶而不能作如此事耶。如世珠
雖作種種事滿種種願。而寂然不動無思
無爲。不來不去而爲成一切。何況如來大寶
云云今擧此二喩者。水是va字義。又va
金剛種子。即金剛不可壞義也。如意珠ma
爲體。ma是内心大我故。擧此二喩以喩不
變心體也
復次世尊下。釋所説本懷也。謂上對凡夫
外道執見。説非青非黄乃至非三界同性等
者。爲欲開示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也。夫大
悲胎藏生曼荼羅者。皆是自心所現。爲欲令
知一切唯心所現故。正開示心實相。是正
佛本懷也。抄唯約非三界同性文釋者。今不
取之。次下疏云非青非黄乃至等。明是示
非青非黄以下三番文本意也 大悲胎藏
生等者。指下具縁品等所説大悲曼荼也。具
縁品初云。唯願世尊。次説修眞言行大悲
胎藏生大曼荼羅王。爲滿足彼諸未來世無
量衆生爲救護安樂故乃至一切如來同共
集會。漸次證入大悲藏發生三摩地。世尊一
切支分皆悉出現如來之身云云如是所現。
皆從機感之因縁生故。一切唯心造而不從
外來從本已來不生不滅無有變易。是以
如來應正等覺。非青非黄。乃至此心不與
三界六趣同性。離如是諸相者。即是不變
體性故。云正開示心實相門也
何以故下釋先開示心實相之所以也然抄
出深祕義。雖非無此義。而當段意不爾也。
今解云。若先不示心實相。直説悲生曼荼
羅。則行人誤。謂此色是青。是黄。乃至此形
是梵天。此形是毘紐等。而不知從心因縁
而生。故於寶王眞性取一定相而生戲論
也。若先示心實相。則知如來應正等覺非
青非黄乃至非梵天同性。唯依心因縁而
生故。不障菩提心。故先示心實相也如行
者本尊三昧者。行者所修本尊瑜伽之觀。即
是意密觀也。上云。從一平等心普現一切
本尊。如是本尊無非三昧第十四二十二
云。意密者即是本尊瑜伽之觀。亦隨四重方
位各各不同。與此相應即入如來意密之藏。
行者如説修行。機感相應。則本尊三昧衆
相現前。隨所修法本尊色形性類種種不
同。故云有顯形男女等相也。顯謂顯色。本
尊色相青黄赤白種種不同。是對非青非黄
等文。形謂形色。本尊座位有方圓三角等之
異。是對非長非短等文。男女等者。本尊形類
有二。或男或女。男表惠女表定。是對非男
非女等文。及普門示現等者。對非三界同性
已下八部等文。是明普現色身相。故云普門
示現也
恐諸行人下。正明開示心實相門之意也。
第七云。觀心爲因。三密爲縁。普門海會得
現前謂自心觀。自心修。自心生。此三種皆
不出自心。故云心因縁生。所云因是法界。
縁是法界。因縁所生法亦是法界。都不出一
心法界也 寶王眞性者。謂淨菩提心如意
寶王不變體性。以不變故普門示現色相形
類種種不同雖種種不同無離寶王*眞性。
所云乃至世天等。悉是毘盧遮那之謂也。然
不了心因縁故。見本尊相或執青或執
黄。乃至執男女等相。是云生戲論也。爾時
以十縁生句觀如是相。衆相都不可得。知
不可得故證心實相。明見寶王*眞性。今云
非青非黄等正明此義也。故疏釋云佛説
言等也 若能如是等者。意明。普門海會現
在前時。觀察如是色形非黄非青畢竟不
可得。而不離眞性。則戲論滅明見眞性。是
云不障菩提心也。若還執是青是黄等一定
之相。則於遍一切處淨菩提心而爲隔礙。
是云障菩提心也
經又云下。第四釋心不住眼界等文。疏有二
義。初義意明。前總約内外十二處。説心不
在内外中間三處。三處攝一切法是總相
故。義恐難解。故今亦爲未悟者。一一歴眼
界耳界乃至意界十八界法。而廣分別示心
不住也。三處者。抄云二解。一指三科法
二指如上三段文。皆不當也今云。是指前
十二處中内外兩中間。云三處也。今此中
對前十二處段。辨兩段異。豈爲異解耶」
若心不與下擧所迷相也。意明。上既云非
三界同性等。故迷者亦以爲。若非三界同
性。則爲住眼界等耶。乃至住意界耶。是
依上文重生疑惑也
若心住下明破也。如文可知 況復等者。
心之實相是常住不變不可破壞法。豈住無
自性眼界中乎 乃至陰入等者。於十八界
中擧初眼界攝餘十七。故云乃至也
復次下第二義也。上義對第一十二處文。約
法寛狹辨其異也。今是對前心非青黄及
心非欲界之兩段。約外道聲聞而明其異。
故云已前破種種外道等也 邊見聲聞者。
抄出二解。一總指聲聞乘。二指犢子及薩
婆多兩部。愚按次釋中。擧犢子及有部。故知
第二解當矣。計我及計法體實有者。是常
見也。故云邊見 如犢子等者。智度第一
十三云。是佛法中亦有犢子比丘説。如四大
和合有眼法。如是五衆和合有人法。犢子
阿毘曇中説五衆不離人。人不離五衆。不
可説五衆是人離五衆是人。人是第五不
可説法藏中所攝。説一切有人輩言。人一切
種一切時一切法門中求不可得。譬如兎角
龜毛常無。復次十八界十二入五衆實有自
性。而入此中不攝述記第一八六云。筏蹉氏
外道名犢子外道。男聲中呼。歸佛出家。名
犢子部。皤雌子部女聲中呼。即是一也。上古
有仙居山寂處。貪心不止。遂染母牛。因遂
生男流諸苗裔。此後種類皆言犢子。即婆
羅門之一姓也涅槃經説。犢子外道歸佛出
家。此後門徒相傳不絶。今時此部是彼苗裔。
遠襲爲名。名犢子部。正量部等亦作此計
宗輪述記上三十七云。後即於此第三百年中。
從説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述曰。
犢子者。律主姓也。上古有仙。居山靜處。貪
欲起已不知所立。近有母牛。因染生子。自
後仙種皆言犢子。則婆羅門姓也。佛在之日。
有犢子外道。歸佛出家。如涅槃經説此後
門徒相傳不絶。至此分部。從遠襲爲名。
言犢子部。文殊問經云。犢子部注云律主
姓是也。眞諦法師云。可住子弟子部。謂羅睺
羅舍利子弟子。皤此子是羅睺羅弟子。弘
舍利子所説因以部分名爲可住。可住仍言。
上古有仙名可住。今此律主母是彼種。從
母爲性。名可住子。此理難解。幸願詳之
三論玄義下五
十七
云。三百年從薩婆多出一
部。名可住子弟子部。即是舊犢子部也。言
可住子弟子部者。有仙人名可住。有女人
是仙人種。故名可住子。有阿羅漢。是可住
女。女人之子故名可住子。此部是此羅漢之
弟子故。名可住子弟子也。舍利弗是羅睺羅
和上。羅睺羅是可住子和上。此部復是可住
子之弟子。舍利弗釋佛九分毘曇名法相
毘曇。羅睺羅弘舍利弗毘曇。可住子弘羅睺
羅所説。此部復弘可住子所説也文殊問
經下云。於百歳内從雪山出一部。名犢
律主
姓也
雪山部是上座部。宗輪等云出於
有部。相違可知。犢子阿毘曇者。三論玄義
云法相阿毘曇此義恐是眞
諦三藏説
亦名舍利弗阿毘
法花玄賛第一云。舍利弗毘曇六十二
見。經正量部義正量部者。從犢子部出四部其
隨一也。述記第一擧犢子部畢
云。正量亦
作此計
又智度第二曰。有人云。佛在時舍利
弗解佛語。故作阿毘曇。後犢子道人等讀誦。
乃至今名舍利弗阿毘曇三論玄云。從人
立名。如舍利弗阿毘曇等。智度論云。犢子道
人受持此毘曇。亦名犢子毘曇今明藏中
有舍利弗阿毘曇三十卷姚秦曇摩
崛多譯
 四大和
合樂者。三論玄下二十云。於小乘内分三品。
一倶不得二空。如犢子部云。四大和合有
於眼法。五蘊和合別有人法。此下根人也。指
心六三十二引智論文畢云。人法在不可説
藏中者。三世無爲不可説藏五法藏中。四種
是法。不可説藏即我也。何云人法在彼藏
耶。謂法字増歟。智論但云人。又義釋無法
字矣。或云。人法者非人與法。人即法歟。猶
如眼法矣。故十二門論疏上云。犢子部云。
四大和合有眼法。王陰和合有人法。今明。
眼從四大生。則無自性。人由陰者。義亦同
今云。今本爲正。義釋無一法字。恐是
脱。何者上標人法。次只云人。故知是脱。人
即法故云人法。即我法也。辨人我法我異。
具如抄解。往見
説一切有下。明薩婆多計也。此中亦與智
論文全同也如上引之此宗雖不立我體。尚
有實法。談三世實有法體恒有。不了畢竟
無自性。故亦違眞性。故云戲論法等也。三
論玄云。薩衞之流。但得人空。不得法空。爲
次根人也。若能觀心下能破也。謂心遍法界
無一定相。故云不住。不住即實相異名。心
不住故。行處不可得。何爲實我。何爲實法。
我法本來不生故。云無行處。知行處不可得
故。能迷心息。故云戲論皆盡也。行處者與
行迹同。謂心行迹也。第七十八云。梵音薩他
sathana是住處義。亦是住義。如人從此住
處昇上某處。其所依處所説名爲住。諸賢聖
地位亦如是。約諸行道人心迹所依所止息
處故。説種種名歡喜地等
乃至
入多字門時。了知
諸法皆空故。不住生死中。即此如如亦不
可得故。不住涅槃中。爾時行處盡息。諸位
皆盡。遍一切處的無所依。是名以不住法
住於如來大住也。如來大住者。所謂應無
所住而生其心之謂也 非見非顯現等者。
釋次經文也
如有人言下。初釋非見義也。此二有人皆
約性宗釋。故云一切衆生本有佛知見等。
若配解者。當華嚴五教中終教。天台四教中
別教也而抄云此二段如次明三乘一乘者
不可。何者。即事而眞當相即道。即是一乘所
談故。此中所明非一乘義。文甚明著也。意
明。有能見所見者。皆隨於因縁生滅。是世
俗義。如來應正等覺離於因縁。性相常住。故
云非見也。或有人下。釋非顯現也。常理者。
上約本覺義故。云知見。是約眞如故云理
性也。意與上義同。有能現所現者。皆因縁
無常。故云非顯現也 皆以世諦等者。義
林章云。護法釋云。世謂隱覆可毀壞義。俗
謂顯現隨世流義。此諦理應名隱顯諦。隱覆
空理有相顯現。如結手巾爲免等物隱本
手巾免相顯現。此亦如是。今隨古名世俗
諦。梵云三佛栗底。故以義釋名隱顯諦。又
復性墮起盡名之爲世。體相顯現因之爲
俗。世即俗名爲世俗諦。持業釋也。或世之
俗義亦無違。諦者實義。有如實有。無如實
無。有無不虚名之爲諦。世俗即諦持業釋也。
世俗之諦依士釋也今可見可現即世俗義
也。菩提心者本具心體非新成法。若云可見
可現者。即是隱覆常如本體。有相顯現也。又
可見可現即起盡義。名之爲世。可見可現體
相顯現因之爲俗也。問金剛頂説現智身見
智身。豈非見現乎。又此經云。本尊三昧衆
相現前亦爾。答雖名同義大異。是明如來
加持有相瑜伽。若約行者。世間三昧有相位
故。説爲現見。若約本尊全本地身。而現加
持故即相無相。所謂見加持身則見本地
身。何有見現相。應知非同日之論也
若淨菩提心下。總明能破也 即爲有相者。
有相即世俗也。第十九云。相者是世間法。
今佛明世間三昧有相之法何也云云世間三
昧者。第二身無畏。本尊三昧衆相現前位也。
問。此中明性宗義。是當第三劫也。又明五
種三昧中。二乘已上爲出世間。二乘即第三
無畏。今何云有相世俗耶。答。朴望重重。下
釋第二劫。云除心外垢不知心中祕密事。
對第三劫心自證心。知心中祕密事。皆名
心外有相也。又第十一釋第二劫。爲非三
摩呬多地。名影像成就。亦是有相義也 皆
是虚妄者。對第三劫如實知自心。故可見可
現皆爲虚妄。下疏云。以此中十喩第三劫
前十喩第二劫復成戲論即此義也 云何
能見等者。下疏云。前劫悟萬法唯心心外無
法。今觀此心即是如來自然智亦是毘盧遮
那遍一切身也即是能見無上菩提義也。
如實知心即自然智故。非見非顯現者。今直
依經。私設一解云。見現者。起信所明三細
中轉現二相也。又唯識論所謂見相二分也。
起信云。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
覺相應不相離。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
故。心動説名爲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
不離因故。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無
動則無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
現離見則無境界圓覺略疏抄第四十四
云。疏法相極於三細者。此三是頼耶三分。
彼宗但以此識爲無始根本私云。不談
眞如隨縁故
一切法所依故。所詮法唯齊於此。所説無明
但在六七識中。都不明頼耶更有根本
私云。起信所
明根本無明
故不到前之三重故知今所明
對權教義是當第二劫中他縁乘也下疏
明他縁乘云。此無縁乘心即是法無我性。
以行者初劫修觀行時。心沒蘊中故。以五
種無性空門觀法無我。然望縁生中道猶
屬對治悉檀。若失般若方便即墮於斷滅。
名惡取空者濫方廣道人依智度論第十
三。明犢子及有部義如上引文次明方廣道人。
與此中次第同也。依此思之。經意非見非
顯現者。兼存空有二宗義也
又經中下釋何以故等文。因縁者所以義也。
抄云。明次上不住眼界已下文所以也。
按。近約不住眼界等文。遠明心不在内已下
文所以也。故次釋中。云一切色像。色謂青
黄等像。謂男女等遠通上文可見 虚空
相心者。虚空以無相爲相。此心亦無相同
虚空。故云虚空相心。即行者本有無相
菩提心。故下云虚空無垢。此段與上虚空
無垢金剛同。上疏云。虚空無垢金剛者。即是
菩提心體。離一切執諍戲論如淨虚空無
有障翳。無垢無染亦無分別云云 離諸妄
執者。經云離諸分別。分別即妄執義。具如
上疏釋。抄引守護經辨云云愚按。准守護
經云遠離一切麁細分別文。及上疏。初云
離一切分別。梵云劫跛。次云無分別。梵云
劫跛夜帝。所以重言是分別之上更生分
別義此中離諸分別者是麁妄執。無分別
者即細妄執也。然今疏釋釋意不爾。離諸分
別者。明離一切分別。次無分別者。述成離
諸分別義也。意明。離諸分別者。計青計
黄乃至計見計顯。現者皆有心迹。是名爲
一切分別。今淨菩提心離如是種種分別。故
云離諸分別。次云無分別者。若無分別。即
是離一切相。離一切相者。即是虚空相心。
本來無垢淨菩提心也。故疏云離諸妄執亦
無分別。加亦言明。次無分別即是虚空相心
也。次疏釋文明。與上文意不同也
猶如下擧喩也 虚空畢竟淨者。明虚空
相心 一切色像等者。明離諸分別義也」
心性亦爾下合法也 一切分別等者。釋
離諸分別也 若無分別等者。釋無分別
義。是述成上離諸分別義諸熟思之」
經云所以下。微釋次上文意也。抄云自下
總明上來所由。所謂云何菩提已下所因也
此釋若通云何菩提已下文。次上文何以故等
何限心不住眼界已下文乎。故知。抄主解不
得文意也。今云。何以故已下。總明心不在
内已下。諸段文所以也。所以者何者微釋何
以故已下意也。抄辨心虚空菩提三種體
云云今謂。此三種眞性異名。一種眞性名虚
空名心。名菩提。故釋云同一相有三名耳。
性同虚空者。性謂眞性。諸法總體。故稱云
性。此性自性清淨。而離分別猶如虚空。故
爲虚空也。華嚴大疏十六上四八云。其性如
虚空者。如來藏性體離斷常故如虚空
斷常即妄分別也 即同於心者。心謂干栗
太。名眞實義。以眞實故爲諸法體。爲所依
止。故云心也 性同於心即同菩提者。菩
提者覺義。此性本自具大智惠光明等無量
性功徳。故名爲菩提。即本覺也。是菩提心爲
因義故。正指本覺菩提。故守護經云菩提
性。菩提性即本覺也。此三種即一體異名。故
云三種無二也。是正結成菩提心爲因義
也 此等悲爲根本等者從上心不在内至
此經文。廣歴諸法明菩提心義。今至于此。
略結成三句義。故云此等悲爲根本等也」
如上種種下。總結上文意也。從心不在内
已下。歴法明心不可得義。是云種種入清
淨門。清淨謂心性。入心清淨之門故。依主
釋也。謂聞説心非三處畢竟不可得。開悟
自心本性清淨。是云入清淨門也 皆爲發
明等者。上種種門。皆心外無法。心外無法
故。皆發明自心尋求菩提義也
今復結言下。正作釋也。上經云虚空相是菩
提。對此云今復。此一段文遠結成上三句
意。故云今復結也 虚空無垢者。釋虚空
界。經於虚空中説空界聲。故云虚空界。
具如上辨疏顯此義云虚空無垢。虚空無垢
者。所謂法性難解之空也。第九菩提性品疏
云。今此中虚空者。即是不可得空。即是大空。
空亦復空。但有名字而實體即不空。離空
與不空之相也○然空名亦不可得。若有
名可存即是有相。有相即心生滅不入實智。
云何得名阿字自然之慧實相之智耶 同
一相等者。釋三種無二義。無二即一相也。此
三種同無相爲相。故云同一相。述記第七末
云。或體相義。眞如亦名爲相無相之相。經
言同一相。所謂無相今按。此三種即三種
無爲。三名雖異體是無爲。故云同一相也。
云何知者。心者。非擇滅無爲。菩提是擇滅
無爲。虚空可知。唯識論第二六丁云。離諸障
礙故名虚空。由簡擇力滅諸雜染。究竟證
會。故名擇滅。不由擇力本性清淨。或縁所
顯。故名非擇滅又倶舍第
一。廣明之
又此三種釋經所
謂三兄弟。心者普賢自性清淨本有菩提心
也。虚空者即虚空藏。其菩提心離諸障礙。猶
如虚空。即是虚空藏清淨境界三昧也。菩提
者觀音證菩提。所謂得自性清淨義也。是同
一性故名三兄弟也。又即人法喩也。心是法
也。起信曰所言法者。謂衆生心也。虚空界













即喩也。人爲菩提。所謂衆生本具菩薩性
故。凡三點三密等一切三法門皆攝此中也。
又華嚴大疏十九下。明眞如有百名中有
一心虚空界智果三名。夫略爲三者。是西天
減數之法。此義如上辨之
即此下釋此等悲爲根本等文 一法界者
上三種法同一相故。稱云一法界心。以要言
之阿字法界體性本不生理也。第十九云。當
知菩提性等於虚空。空等於菩提性。菩提
性者即是阿字門一切智句也又起信論云。
心眞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
心性不生不滅是也 因縁畢竟不生者。因謂
菩提心。縁即萬行。今此經宗自心發菩提。即
心具萬行。是以因及縁不出自心。因是法
界。縁是法界。更無生相故云畢竟不生已也。
又不動法界而縁起故。法界不生滅即是因
縁不生滅。故云畢竟不生 而不壞等者。謂
不壞因縁即入法界故。因縁生滅即是法
界生滅。故云不壞因縁實相 以不生故等
者。意明依畢竟不生故。即能所而無能
所。非強空能所爲無能所也。不生者。謂
法界。因亦法界縁亦法界。何爲因何爲縁。
能所相都不可得。故云無能所之異也
以不壞故等者。謂因及縁不壞各各自性
故。於無能所中已而成能所。故菩提心爲因。
大悲爲根。方便爲究竟。三句義成。釋述此
義云亦得悲爲根本也
即是究竟下。結歸中道也。一法界心具不
生不壞兩義。是法界不生法界不壞。欲言是
有即相無故。欲言是無即性有故。故云
究竟不思議中道也。不思議中道者即阿字
義也
經云祕密主下。已上就菩提心爲因句金剛
手起三問。如來次第答之畢。自下重結上
意兼統論一部始終。又廣開會諸經意也 
經云。我説諸法如是等者。抄出私解云。我
説諸法者。直指三科法。諸法必非指此經
及他經説云云愚按。諸法者。別指如上心不
住内已下五番文。總指一經始終及顯密一
切諸經。凡有所説者。皆不出三句法門。
故下疏分明顯此義也。又抄引守護經云。
此中所説如是法者。指上所擧三科百法。
云云今具引文。經第一十二乃至善男子。是
故此心虚空菩提陀羅尼性無二無別無斷。
如是一切皆以大慈大悲而爲根本。方便波
羅蜜之所攝受。善男子是故當知。我今
此菩薩等大衆之中。説如是法。爲淨廣大
菩提心故。爲令一切了知自心故愚按
此經指三句法門云説如是法。文甚明矣。
今經云我説諸法如是。如是之言在下。語
勢與守護不同。故疏釋意廣指顯密諸經。
云如是法。如是法明不出三句故。其實
義不相違耳
佛已開示下。釋經我説諸法如是文也。謂上
廣説五番文。而開示淨菩提心畢云。此等
悲爲根本故。云略明三句大宗竟。是於菩
提心因句中略示三句大宗也 開示者。唯
識述記第一本三十四云。爲外道等。開顯此
文爲内道等演示此義。令於唯識如實了
知不生邪智。謬執我法。或内外道我法邪
智。示令正智。故名爲示。於唯識理全未能
知。開曉令知故。名開也今准此釋外道
及邊見聲聞示令正知。第二劫人心外見法。
開曉令知。故云開示。當配上疏釋而知」。
即統論下。釋彼諸佛菩薩等文 無量方
便者。此經始終不出因行果三。故此經三句
以爲宗體也。第二十二十三云。前云三句義。
謂菩提心爲種子。即因也。大悲爲根。方便
爲究竟。從首至終皆明此三事説三句
法門者。皆爲令知其心。是此經要旨也。故
上疏云。此教菩薩眞語爲門。自心發菩提。
即心修萬行。乃至嚴淨心佛國。從因至果
皆以無所住而住其心 又下云。入佛
智惠有無量方便門。今此宗直以淨菩提
心爲門。若入此門即是初入一切如來境
此經等下。明廣攝諸經也。凡此經宗
意。五種三昧道皆菩提心始末行相。諸經
雖廣不出五種三昧道。驗知。一代説教皆
無不爲開示自心。故三句法門攝諸經盡
也。第七云。就此經宗。則五種三昧皆是
開心實相門。如行者初住有相瑜伽。則是
世間三昧。但於此中了知唯蘊無我。即是
聲聞三昧。若以十縁生句觀諸蘊無性無
生。即是菩薩三昧餘如住心品中廣明
設問答。辨金剛頂經三句攝不攝義。甚鑿矣
 究竟同歸者。抄云云愚按。如來一代方便從
我觀之。則皆悉大日如來一體速疾力三昧
中所説。而都不出阿字一法界體。故釋迦佛
在第三重現應身相。第五卷明釋迦尊云。
此白蓮華即是中臺淨法界藏。世尊爲令此
教廣流布故。以此生身幖幟而演説之。然
與本法界身無二無別。故云住彼而説法
爲令此教廣流布者。一代説教。約五種
三昧道説發心修行成果相。皆是三句所攝。
是云爲此教流布也。如是流布皆歸三句
法。故云究竟同歸也。第六卷二十一釋五字
偈中云。爾時世尊遍觀察已。了知種種三昧
道同歸一體。皆是佛乘。復爲執金剛説一
切三昧道中成菩提印文五字偈也三句即a
三義又因行果三義。開之則a@a等五字。因
行證入方便五義也。是名爲佛乘。一切諸佛
乘於此乘到所詣處。故云佛乘也。又依此
法門成正覺故云成菩提印。剋言之。則三
句五字歸于a字一體謂之一體速疾力。體
速疾力者。即衆生自心。故上經云知識其心
等。今一切諸教。皆歸此處。故云究竟同歸
也 次經祕密主。族姓男等者。闕疏釋也。
恐是有脱文。有人云。其意應例上。故疏不
釋之也假令可爾。豈無牒文。故知。是文
脱也。撿兩本義釋及承和古本。皆此疏同也。
經云。族姓男等者。於四姓中生名族姓子。
猶如言善男子善女人。第五云。言佛諦聽
者。梵云矩羅。是族義。部義。補怛羅是男子
義。若世諦釋。於四姓中生皆名大族。故名
族姓子
經云祕密等。已上於因句中示三句大宗
畢。云當如是識知自心。徴釋此文。重明廣
歴諸法知自心不可得也 經云何知自心
者。徴也。謂若下釋也
世尊前已下。釋文來由也。前歴三科等諸
法。明心不可得義是云説如實相也。復作
方便下明今文大意也 懸悟者。懸與玄
同。懸謂幽玄也。第十古佛所説其道玄同。
第十五二十五云。解與諸佛玄同也。莊子天
地云。玄古之君。天下無爲也。疏玄遠也。嘉祥
維摩疏三。竪幢玄番。即與懸旛同。韵會。玄
胡涓切。深也。玄懸音同通用 復作方便者。
歴分段顯色等諸法。而觀心不可得。是修入
方便也。對上心不在内等四段文。云復也 
頓覺成佛者。明依方便而所得果也。此經
宗意直觀自心實相。心自證心。故云頓覺
成佛。即初地果相上。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是也 入心實相門者。明修入方便。即歴諸
法觀心不可得也。以此爲門入自心實相。
故入心實相之門。依主釋也。上疏云。所云清
淨句者。即是頓覺成佛神通乘也。如餘乘菩
薩。志求無上菩提。種種勤苦不惜身命。經
無數阿僧祇劫。或有成佛。或不成佛者。此
眞言門菩薩若能不虧法則。方便修行。乃至
於此生中。逮見無盡莊嚴加持境界。非但現
前而已。欲超昇佛地即同大日如來。亦可
致也清淨句者a字本不生義次上云開
示淨菩提心。又云。如上種種入清淨門。皆
釋心不可得義。即是清淨句也。第五云。次
有一偈半。顯示淨菩提心如實相印。即是
開佛知見。使得清淨也又下云自性清
淨即是阿字門心入阿字門故當知一切諸
法悉入阿字門 亦爲決了等者。抄云。觀
心不可得有二意。正明頓覺成佛義。兼示
開會決了旨也。此解恐不當也。今云。明頓
覺成佛義。即是決了一切佛法也。不可
爲二義。上説三句攝一切佛法。今亦明頓
覺成佛義。決了一切佛法。故云亦也。非是
兼義或可。亦言助語也。決了者。諸經中説
唯蘊無我。説諸法從縁生者。皆是決定了
達於入自心實相門。而結歸于此經也。第
二十二云。又此經宗横統一切佛教。如説
唯蘊無我。出世間心住於蘊中即攝諸部小
乘三藏。如説觀蘊阿頼耶覺自心本不生。
即攝諸經八識三無性義。如説極無自性心
十縁生句。即攝華嚴般若種種不思議境界。
皆入其中。如説如實知自心名一切種
智。則佛性一乘。如來祕藏。皆入其中。於種
種聖言無不統其精要。若能持是心印。廣
開一切法門。是名通達三乘也心實相門
者。阿字本不生義也。今此經阿字爲體。故第
十一云。此四字是此一部經中正宗體也
盧遮那此一字爲種子。故此經名大毘盧遮
那成佛。毘盧遮那者日之別名。故日天亦阿
字爲種子也。第七十一云。阿字是一切法教
之本。凡最初開口之音。皆有阿聲。若離阿
聲則無一切言説。故爲衆聲之母。乃至猶
如開一切語言時。即是聞阿聲。如是見一
切法生時。即是見本不生際。若見本不生
際者。即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自心即是
一切智智。故毘盧遮那唯以此一字爲眞
言也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故。凡一代所
説三乘一乘。無量法門皆不出阿字一門。是
以此經爲一切衆經之本。決了一切佛法

如一切經下。明決了之相也 一切經中者。
總標也 或説下別釋。於中初是明小乘
説。即此經初劫攝也 後或説下。擧大乘説。
此有二種。所云空有二宗。當天台所云通
別二教。香象所云始終二教也。即攝此經第
二劫中二種乘也。抄云後二劫法門者。非
疏主意也追記云皆是漸次等者。對今頓覺
成佛云漸次也。彼説唯蘊無我。説諸法從
縁生。從我觀之則明我人衆生本不生。又
明心之影像本不生。皆不出阿字門。故云
漸次開實相門。具如第七十丁疏釋。實相者
即阿字本不生理也 彼言諸法實相者。指
法華也法華開會此等教。説開方便門示
眞實相。今此經決了此等教。説心之實相。
其名雖異。於理無異。故云也。抄有教異
理同教理倶異兩説。今取教異理同説。何者
理同故開會。理若不同云何開會。是以上云
究竟同歸無異轍。理同可見。下疏餘經如是
廣歎娑羅樹王莖葉花果。今此教中唯明此
樹王種子及生育因縁。若離此因縁能成彼
果者無有是處。所以稱大日經王者。非
爲此乎。同説實相是云理同。理無異體
故。三密方便此經説之。彼則無是云教異。
教異故決了也 此經心之實相者。第七十五
云。如中論。以種種門觀諸法因縁。悉不生
故。當知。萬法唯心。心之實相即是一切種
智。即是諸佛法界云云第六二十二心之實相。
即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佛坐道場如法
相解時。種種不如實見悉滅無餘。是故薩婆
若惠與虚空等也薩婆若惠者。即一切智
智。一切智智即菩提。故云心實相即菩提。心
實相者阿字本不生義。阿字本不生者即法
界體性。法界體性者即中胎藏。中胎藏即衆
生意處訶栗太眞實心也。故第十二釋意處。
云諸佛大圓滿實相之地也。心者總也。實謂
堅實。即花臺具體中央毘盧遮那也。相者謂
四智四行。即八葉九尊總名爲心。是云心實
相也。故第五云。内心妙白蓮者。此是衆生本
心妙法芬陀利花。祕密幖幟花臺八葉圓滿
均等。如正開敷之形。此蓮華臺是實相自然
智惠蓮華葉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爲大
悲胎藏漫荼羅之體又文句釋方便品諸
法實相云。既云諸法即今經妙權。既云實
相即是今經妙實理也。此權實體以十如是
約十法界。謂六道四聖收諸凡聖理性無
漏失也此釋分諸法實相爲妙二諦。與今
同。於中彼泛約諸法。今直指衆生意處。説
内心妙白蓮。是爲曼荼羅中胎八葉九尊。故
云心之實相。稱云妙法蓮華最深祕處者。
豈非爲此耶。應知。不同餘經唯眞如理名
爲實相。具足如是五智五大無量功徳故。
會彼諸法實相云此經心之實相也。但爲
薄福等者。已上明理同義。此下明教異相
也。教異者法華開會是約漸次此經頓成。
是爲教異也。此中先明漸次所以也。薄福
衆生者法華得度三周聲聞等四教義云。次至
法花聞三種法
・譬説喩・宿世因縁説法得記作
佛。如轉熟蘇成醍醐文
不能自信等者。擧
法華方便品也。略明此等衆生薄福故
不自信作佛
世尊且令下。明漸次相也。淨諸垢障者淨
人法二執也。依天台意四教調練義也。四
教集解上云。今於寂場示成正覺。宣演大
乘。如小機莫能悟入。故如聾&T028698;。故不動
寂場而游鹿苑施小化。方等彈訶。般若濤
汰。機縁既熟妙法斯通。故住靈山宣暢本
懷。三乘九界咸悟一乘將護其心者。即彈
訶濤汰義也。漢書兒寛傳曰有廉知自將
注曰衞護也。詩摎等福履將之。注猶如扶助
也 要令時義者。釋名曰。義宜也。裁制事
物使合宜也上疏釋善巧歩云。善知時
宜可度不可度種種通塞無量義經云。自
如來得道已來四十餘年常爲衆生演説諸
法。乃至種種説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
顯眞實四十餘年種種説法者。即傳時
宜契合也 爲説即心之印者。正顯本懷也。
法華方便品云。無量衆所尊。爲説實相印
上疏云乃至然後如來印以實相。乘機演説
令執動之徒得離疑網即心之印者。實
相印。彼説諸法實相。即心之實相故。爲顯
此義改云即心之印也。義釋第八二十一云。
心實相即是一切法中決定智印也
今經下明頓成義也。如釋迦如來所説。對
小機説四諦十二縁。對大機説縁生無性。
皆是隨他法門。今此經宗初從凡夫終至成
佛。直觀自心實相知心實相。知心不可得。
心者即毘盧遮那自體平等智身。證此心者
名爲一切智者。故云自心發菩提。即心具
萬行。證心正等覺。如是説者名隨自意法
門也。問若爾。云何説三劫六無畏之階差
耶答機有漸頓故證有前後。階次約機。豈
關法乎。漸頓雖異同觀自心實相時。漸機
次第修入。故有三劫六無畏之異矣。頓機之
人聞心不可得。即心自證心初發心時便成
正覺當知。漸頓只在機也。第三十七云。漸次
證入者如初無畏時。以聲字觀修曼荼羅
乃至第六無畏於平等心中修曼荼羅行。
離垢地以去各於自地觀心中修曼荼羅行。
略以行位分之。已作十六重深淺不同。此
一一位自有菩提種子心。有大悲胎藏増長
因縁。有惠方便業受用之曼荼羅行者
即自心實相觀行。從因至果不出此觀。上
云頓覺成佛者即斯義也 直約諸法者。
今約三科等法觀心不可得。達心不可得
時知一切諸法即心萬徳。即是即事而眞。當
相即道。此宗實義也 祕要之藏者。法華
法師品云。藥王此經是諸佛祕要之藏。不可
妄授與人也妙疏第八十二云。隱而不説
爲祕。總括一切爲要。眞如實相包蘊爲藏
今取法華文轉用。祕者略有四種。具如
祕密曼荼羅品題目下辨之。要者此經横
統衆經具如第
三卷釋
決了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是
名爲要藏者第十四十五云。此中藏者梵音
名掲訶。即是流出無盡莊嚴奮迅示現不
可窮竭。猶如大寶之藏。此平等法界藏即
是如來藏義也。以法界莊嚴不可窮盡。猶
如字輪旋轉不可窮盡。名無盡莊嚴也
初句云謂若下。已上辨大綱畢。已下隨文
釋也 分段者總句也。是一切有爲有漏之
總名也。守護經云。謂此心性於一切相若
形若顯云云一切相者。相謂世間。即與分段
義同。是亦總句也。倶舍第一十五明蘊三義
中云。或有説者。可分段義是蘊義故。世有
言汝三蘊還。我當與汝。光記一餘四十云。
或有説。至我當與汝者又述異説。可分段
義是蘊義故。言一一分亦名蘊。故引彼世間
擧貨財物。皆令彼人三時還足。便作是是
言。汝三蘊還。我當與汝物顯一一分皆名
爲蘊 以法待因縁等者。述釋從縁生義。
其義可
行者當知下明修觀相也。謂分段是有爲生
滅義。心者常如實相不變心體。假令百年推
求。豈得於此中有心。故云都不可得。不可
得豈空無之謂乎。如是知則見不變心性。
故明不變心性。云即知此心等也。上云直
約諸法令識其心。即此之謂也 即知此心
等者。經中約五字釋也。此心者不變心體。
a字本不生義也 出過者va字義也。下
經云。出過語言道va字是解脱義。解脱即出
過也。衆相者ra字義。塵垢即衆相也 離諸
因縁者ha字義。第六釋訶字云遠離於因縁
 以知心性常如等者kha字義。上經云。虚空
相心離諸分別虚空平等離諸分別。即心
性常如義也。智度三十二云。諸法如者。如
諸法未生時。生時亦如是。生已過去現在亦
如是。諸法三世平等是名爲如
爾時一切等者。明深達萬法唯心觀故。知
即事而眞也。下疏釋第三劫云。前劫悟萬
法唯心心外無法。今觀此心。即是如來自然
智。亦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身。以心如是故諸
法亦如是。根塵皆入阿字門即此義也」
顯色下。釋三種色義。倶舍光記第一四九云。
相状顯彰名之爲顯。質礙塵著。因觸可憶
知長矩等。説之爲形頌疏第一云。色二。或
二十。釋曰。色有二種。一顯二形。或二十者。
開爲二十。顯色十二。形色有八。故成二十。
顯色十二者。青黄赤白影光明闇雲烟塵霧。
形色八者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六情者舊
譯語也。新云六根。具如第一卷記辨之 爲
令人易解等者。上云心非青黄等。既明約顯
形色觀心不可得。今亦重明。故作此釋也」
今此下。正明觀相也 如顯形等者准知
餘色也。抄云云愚按。經明顯形二色不明
表色。疏主得經意爲顯表色。云一切色塵
也。或可一切下明六塵也
行者於外下。釋色受想行識句也 亦如聚
沫者。擧五喩。下釋寂然界中。五喩配五衆
蘊。具如下辨
如是從麁等者。抄辨麁細義恐不當也。今
云。麁細約色。廣略就識。麁者眼所見色。細
者極微也。廣者三世識。略者現在一念義也」
乃至下述釋麁細廣略義 乃至者攝色塵
細及識廣義唯明識略義。故云現在一念
義也。止觀三之三二十七云。論文仍明三藏
折法之觀云。色若麁若細。總而觀之無常無
我。何以故。麁細色等從無明生。無明不實
故麁細皆假。假故無常無性即得入空。又
不爾心起必藉根塵。無有一法不從縁
生。從縁生者悉皆無常。或云。一念心六十刹
那。或言三百億刹那。刹那不住。念念無常。
無常無生煩惱本壞無業無苦。生死滅故
名爲涅槃。是名折色心觀意也
又復從衆縁下。約實相觀釋 即空等者取
天台止觀意釋。彼第三之一六一明圓頓止
觀中。取中論四諦品意引文也。論第四十四
云。衆因縁生法我説即是無。亦是爲假名。亦
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縁生。是故
一切法無不是空者。衆因縁生法我説即
是空。何以故衆縁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
衆因縁。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
但爲引導衆生。故以假名説。離有無故名
爲中道。是法無性故不得言有。亦無空故
不得言無。若法有性相。則不待衆縁而
有。若不待衆縁則無法。是故無有不空法
智度第六二十二云。因縁生法是名空相。亦
名假名。亦名中道因縁生者。阿字義。三
諦即阿字三義。具如第七卷釋阿字中。即
有空故云即空。即空有故云即假。即有空
空非空。即空有有非有。故云即中也 遠
離一切等者。不思議中道離八不故。云遠
離戲論也 至於本不生際者。明非新成
也。謂約不思議三觀觀五蘊實相時。戲論
雲晴見五蘊性空。如是性空顯非新成。云
至本不生際也。已下轉釋也 本不生際者
諸法實相也。心外無法故。次云即自性清淨
心。自性清淨心者本有菩提心。離因無別
果故。次云即是阿字門。阿字門者即一切智
智果也。第七十二乃至如是觀察時。則知
本不生際是萬法之本。猶如聞一切語言時
即是聞阿聲。如是見一切生時即是見本
不生際。若見本不生際者即是如實知自
心。如實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故毘盧遮
那唯以此一字爲眞言也 以心入阿字門
故者。悟心不可得。心自證心名成毘盧遮
那自然智。此時知一切諸法都是自心萬徳。
故云一切悉入阿字門。是正明第三劫證智
境界也。下疏云。前劫悟萬法唯心心外無
法。今觀此心即是如來自然智。亦是毘盧遮
那遍一切身。以心如是故。諸法亦如是。根
塵皆入阿字門入阿字門者。謂證心本不
生際。知無少法可得。即是無生法忍也
已説觀諸法實相下。釋若我若我所等文。是
初明文生起也 若我若我所等者。皆如抄
辨。能執所執者。下疏二本四丁經云。能執所
執謂有外道言。身中離識心別有能執者。即
是眞我。能運動身口意作諸事業。或有説
言。能執者但是識心。其所執境界乃名眞我。
此我遍一切處。如上於諸等者。謂先明
所依蘊無所有故。此中心不可得。今明能依
我無自性故。於中心不可得。所謂五蘊尚從
縁生都無自性。何況此積集之中而有我耶
之謂也。故此中亦云何況。意擧蘊中不可
得以顯我中亦復不可得也 我人壽者等。
具如追記。清淨者。抄云云下疏二四云。謂
有建立一切法者。依此修行。謂之爲淨
此中意明。依觀空修行。至清淨處計爲涅
槃。似與下疏意不同。讀者可知 如長爪
梵志等者。具如抄引文下疏釋順世八心
中云乃至然以未知縁起法故。所有觀空
智惠不離斷常。故曰常無常空明縁起空
不達如是空義。雖復不著有無離言絶
相。終是以分別想。作此無分別心。猶如長
爪梵志觀諸法實相不受一切法而受是
見。夫眞空離於分別。云何分別空耶論文
梵志答佛云此見不受。然今受此見者。彼
意許中有二種負。受爲麁負。不受爲細負。
恐墮麁負僞云不受。故今就彼意許。擧麁
負處云受此見也。引文意明。梵志不受此
見者。依分別見而爲此解。今清淨義亦復
如是。取著觀空智惠。依分別見而生此清





淨見。今虚空相心本自離分別。豈於如是
分別相而得有此心耶。故云正觀自心無
有生處也。如是觀時翻彼分別見清淨而
證得本淨清淨心。故云得入眞淨菩提心

以上廣對五蘊下。釋若界若處等文。是明
生起也 此三法已攝一切法者。抄解好矣。
文殊莊嚴經上云。一切法者所謂蘊處界
 即是摩訶般若中等者。抄云云問上云謂
若分段。今何云一切分段耶。答上先擧有
爲都名。次一一列有爲法。云或顯色乃至
界若處等。然有爲諸法尚未能盡。爲欲攝
一切法盡故。重云一切分段。一切言廣指
諸法故。義門各別也。第七二十六云。復次今
言一切法者是總相耳。若依摩訶般若經。
色乃至一切種智。一一別異説之。義則無
如於陰界入下。明觀相也。陰界入者。謂世
間有爲法。六度等所謂有爲功徳也。是心
常樂我淨等者。抄云云愚按。約八倒觀心不
可得。第十一云。此不可得空之自性。即是
第一常住諸佛之身。以離空非空等八顛倒
相。即甚深縁起云云華嚴大疏三十六上二十
云 中論云。諸佛或説我。或説非我。諸法實
相中無我無非我。亦應云。諸佛或説常。或
説無常。諸法實相中無常無無常。樂淨亦
 復次如聲聞人等者。抄云云愚按此中
有二門初對聲聞見道。明眞言門見道。是
對經三科法及能執所執等文也。次對權門
菩薩明眞言門修道位。是對經乃至一切分
段文。摩訶般若中六度十八空等。皆是菩薩
所修法門故。是明經有二段。實顯此經宗
見修二道也。即陰求我等者。具如抄解。爾
時於八直等者。抄及指心皆云。小乘八正道
在見道位。七覺支在修道位。大乘反此。此
解不可。倶舍有二義。今具引文。論二十五
十四云。修道位中近菩薩位助覺。勝故説覺
支増寶二十四云。正理論云。或此中斷
九品惑數數道覺故。覺支義増
見道位中
光云。十
五刹那
速疾而轉。通行勝故。説道支増寶云。
正理
云。見道位中所有道義。皆具之。故説道支増。謂尋求
依及通往趣二義具故。説名爲見。見道位中二義。最勝
謂見道位。聖惠初生。如實尋求諦理勝故。
又於此位不起期能。速疾行往趣勝故
然契經
中隨數増説前七後八非修次第光云。若
依修次
第先八
後七
有餘於此破契經所説次第。立念住
等。乃至於見道位建立覺支。如實覺知四
聖諦故。通於二位。建立道支。倶通直往
涅槃城故。如契經説。於八道支修圓滿者。
於四念住。至七覺支亦修圓滿。光云。於見道位
下。於見道位
建立七覺支。如實覺知四諦故。通於二位下。通見
修二位建立八聖道支。倶通直往無餘涅槃。故。或此涅
槃亦通如契經説下。餘師引經證八正道支亦通修
位。經文既言八道支修圓滿者。乃至七覺亦圓滿故。知
八道亦通修位。若言七在修道八在見道。寧修八
時七亦圓滿。以此知。據修道位修八滿時名修圓
滿。愚按。倶舍説總有三義。一修次第。二隨
數増。三通二位。第二義與玄賛等説同。恐
經部説。故與大乘義同。倶舍會之唯云據
數増。不爲一義。然本是大乘説耳。更撿瑜
伽等説。今此中與倶舍本説同也 遠塵離
垢等者。最勝疏四末四五云。經八千億天子
無量無數國王臣民。遠塵離苦得法眼淨。賛
曰得見道益。天通欲色。顯揚云。極戚非惡
趣。極忻非上二者。據彼頓悟者説。不障
色界迴心入見。又約二乘説非據大乘。瑜
伽八十三釋遠塵離垢云。又復塵者。所謂
我慢及所斷一切煩惱。垢謂上品所有麁重。
法者謂於自相共相。所住法中法。眼者謂如
實現證。唯有法惠。言得法者。謂隨證得沙
門果。故此隨得言顯得不定。一超次不定。二
通三乘。有不得果故。説隨言。遠塵者是眞
見無間道。説斷見所斷煩惱故。離垢相見
解脱道。説離麁重。若以種子。名麁重者。
即倶在無間。現種別説。若依習氣亦通相
見。説得果故。大莊嚴論第七。文雖少別意
同瑜伽。若雜集論言。諸法忍能遠塵。諸法
智能離垢者。據隨轉門。眞見道中不別觀
諦。故或通三乘。隨教法説亦不相違
王青龍疏上二三丁云。法眼普見者。法謂軌
持。通眞俗境。眼謂淨惠。照諸有情同中
二十八云。法眼者無滿惠也。若證我空謂
即初果。證法空者即初地矣。維摩嘉祥疏第
六十云。法眼淨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
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見四諦法名法眼。大
乘法眼即初地得眞無生法故云法眼淨。今
此中大乘法眼也。問此中法眼與五眼中法
眼何異。解云。異。此中云法眼者。只是惠眼。
見四諦法惠眼開名惠眼。而今言法眼者。
見四諦法故云法眼。若五眼中法眼二乘所
無唯在菩薩明。知三乘根性。而爲説法故
云法眼也今依此釋。法謂四諦。眼即無漏
惠。見四諦法證人空理。名法眼生。今云正
法眼生。正法即四諦也。此經宗意。法眼淨者
羅字門義。具如第十二卷至下當辨
眞言門下。明眞言行者觀行也。抄云。遮情
諸法明道。表徳金剛寶藏。今不用也。初法明
道者是見道位。金剛寶藏即修道位也。與
次文少用功力便得除蓋障三昧。見八萬
四千煩惱實相。成八萬四千寶聚門同也。寶
聚門即金剛寶藏也。云何以遮表二門辨之
乎。即下明初地果相也 懸悟自心本不
生者。自心本性。上云本不生者。即是自性
清淨心下疏云本不生即是心實際。又云
心實相者即是無相菩提是對聲聞我不
可得。云自心本不生也。問次上云求心
不可得。與自心本不生何別乎。答不可得者
明斷道。所謂斷見所斷煩惱也。悟自心本
不生者明證道。即證無生忍謂之懸悟自
心本不生。懸與玄同。如上辨之。於如來
知見等者。對上八直道。知見者所云四佛知
見也。今八葉總云如來知見。知見即本覺。是
諸佛所行之道。故云大菩提道。第五七十云。
殊勝願者所謂一切智願也。若入此淨菩提
門。則照見心法明道。所謂吾佛大菩提道。
故云此殊勝願道也唯識述記第一本三十二
云。言正解者正覺異號。梵云菩提。此翻爲
覺。覺法性故。末伽marga第五殊勝願道
之道marga
言道。
遊履義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由法執類
覆所知境。令智不生。名所知障此從所
障以立障名。所知之障依主釋也乃至異生
雖作二種無我眞如觀等。大非菩提。二乘
之惠菩提非大。又異生外道雖有少智。非
大菩提。二乘菩提有無漏惠。菩提非大。今
簡於彼名大菩提若不作如是下。明具
歴法觀之所由也。方便者述記第二末六四
云。方便者所以義。因義。安立義。施設義。善
巧義 今遍歴諸法觀心不可得。是安立
施設善巧方便也 著處者即五蘊等也。凡
夫外道於五蘊假和合上。妄計我故云*著
處也 祕要法門者。法華方便品云。當知。
是妙法諸佛之祕要法華權實二智四佛知
見爲祕要藏。今此經宗大悲胎藏曼荼羅者。
即明二諦四種阿字。四種阿字即四佛智見。
此中云懸悟自心本不生際者。此心即二智
體自心本性是實智。無量性功徳是權智。二
智體一不離阿字本不生。故云自心本不生
等也。故經云。此觀最爲祕要法門也
如餘遠離下。次對權教明眞言門菩薩修
道位也。抄云。正指三乘兼通一乘。此解不
可。如餘者謂法相宗也。彼宗意。於三僧祇
修六度萬行遠離心垢。六度即方便對治行
故。遠離之方便依主釋也。是未知垢即法界
而心萬徳故。修方便對治之行。徒除心外
之垢故。今對直觀自心。云遠離方便也。下
疏云。如餘教中菩薩。行於方便對治道。次
第漸除心垢。經無量阿僧祇劫。或有得至
菩提。不至者。第十二十一云。今諸佛爲
眞言行菩提。直從凡夫之心處而作方便。
亦不作餘對治行等也。又下釋第二劫云。
猶是對治心外之垢。未開心中祕密種種
不思議事。從此已後方乃説之 漸次修
習者。明歴劫對治相也。菩提心論云。又有
衆生發大乘心。行菩薩行於諸法門無
不遍修。復經三阿僧祇修六度萬行。皆悉
具足然證佛果。久遠而成。斯由所習法教
致有次第 觀人法二空者。唯識第一
云。今造此論。爲於二空有迷謬者生正
解故。生解爲斷二重障故。由我法執二
障具生。或證二空彼障隨斷。斷障爲得二
勝果故。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眞解脱。由
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述記第一
二十六云。何謂二空。謂即生法。先云人我。今
説爲生。但説於人我不該餘趣。故彼皆執
有。此説爲空。空即彼無。無別體也。智縁
空起。爲所由門。顯二眞如。名二空理。理體
雖有。離有離空。非性是空説爲二空。從
能顯説。梵言瞬若。可説如空。名舜若多。
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顯實性。故言空者。從
能顯説二空之性。名二空性。依士釋名。言
眞如空。未善理故法性宗二空即眞如。
與相宗不同也。
心之
影像者。抄云。見相二分以爲影像云云今按。
如上引圓覺略抄。相宗意阿頼耶識爲無始
根本。未曾知根本不覺也。起信所説三細
即彼頼耶三分自體分業相也。
見分轉相也。相分現相也
約起信。
則此三細在生滅門。而心外妄法生滅之相。
從法性宗不變心體而觀彼則彼家三分別
生滅無常無有自性。謂彼但觀人法二空
未知不變心體故。執生滅識以爲唯識。故
云未能遠離心之影像也。問第三卷三左
釋法無我無畏云。無縁生心觀察法無我
性。於心外有無影像智都無所得又第七
云。觀蘊阿頼耶時。當約心之影像本本
不生明種種法門 與彼釋云何異耶。答
當段約相宗當位。第三及第七約眞言行者
他縁生觀。義意不同。彼宗所立通觀有無
而爲唯識。從此觀彼有無唯識心外妄法擧
體即空。是云心外有無影像。此心此心者
性宗所立不變心體 彼家唯識在此心外也。
此位行者知彼心影像都無所得也。是名
眞言行者無縁乘心也。又第十一明修瑜
伽。略有二種。一非三摩呬多地。二三摩呬多
地。初名影像成就。是心外見本尊也。次名
第二正覺句。是初地菩薩正覺顯現位也。故
知。第二劫心外見本尊義。同於彼唯識觀。
故對正等覺顯現云影像成就。間彼有無觀
云何答唯識義林云。第一出體者此有二種。
一所觀體。一能觀體。所觀唯識以一切法
而爲自體。通觀有無爲唯識故。略有五
重。一遣虚存實識。觀遍計所執唯虚妄起都
無體用應正遣空。情有理無故。依他圓成
諸法實體二智境界。應正存有。理有情無
云云廣説
今眞言行者下。明能對心也。抄云。能寄齊
云云愚按 此中但對彼漸次明頓悟義。故與
三劫段能所寄齊意不同耳。初發心者初地
也 直觀自心者對遠離方便云直。指衆
生心處云自心實相。第十二釋摩訶薩意
處云。即指衆生自心之處即一切佛大悲胎
藏曼荼羅也。又云。今諸佛爲化眞言行菩
薩故。直從凡夫心處之心而作方便。亦不
作餘對治行等也。此心之處即是凡夫肉
心。最在於中。是汗栗太心也。將學觀者。亦
於是處思蓮華之形。所以者何。一切衆生
此心即是蓮華三昧之因。以未能令開敷
故。爲諸煩惱等所纒繞。所以不能自了其
心如實之相也。又下疏云。前劫悟萬法唯心
心外無法。今觀此心即是如來自然智。亦是
毘盧遮那遍一切身了知本不生者。正明
初地無生法忍也 人法戲論者。人法二執
於初二劫已斷之。今離二執細分故云戲
論。戲論即無明也。第五云。次句云離一切
妄想私云無
明也
也。梵本云離一切戲論妄想。今
以偈中語略。又意義無異。故不具存
提心論云。今眞言行人既破人法上執。雖
能見眞實之智。或爲無始間隔未能證如
來一切智智上執者人法細分。即今戲
論也。間隔即佛地惑也
下疏明第
二劫云。爾時復離百六十心等塵沙上煩惱
一重細妄執。明第三劫云。第三重微細百六
十心煩惱業壽種除。復有佛樹牙生問無
明是金剛三昧所斷惑也。今初地何斷無明
乎。答此宗從初地横斷一分無明證一分
明。菩提心論云。觀行者初以阿字發本心
之中分明。只漸潔白。分證無生智。又下疏
云。此經宗從初地即得入金剛寶藏
涅槃經第八會疏三
十四丁
佛性難見。十住不能
見。十地不明了不明了者。即横證
一分明一義可見
若虚
空者。離人法戲論即是等虚空無垢菩提心。
故云若虚空 成自然覺者。下疏云。以心
實相智悟心之實相。境智皆般若。即一心體
相也。心自證心。不由他故云自然覺。第
十四云。此無上菩提之心即是諸佛自然之
智。實無有能授與之者。但行者方便具足
善知字輪之義。自然得之。即是授與無上菩
提也第五云。自然智是如來自覺自證之
智。昔所未聞。未知之法。自然了了現前。無
所罣礙故以爲名
經云祕密主下。已上明廣歴諸法尋求菩
提相畢。自下正明眞言行者初法明道及除
蓋障三昧也。守護經云第一清淨法光明門。
初即第一也。餘可知耳 不久勒苦者。初法
明道是無間道。除蓋障三昧是解脱道。故云
不久也。如下記辨之十二
十三紙
入佛智惠。有
釋經淨菩提心門。佛智惠者。所謂自證三菩
提一切智智果也。法華方便品云。諸佛智惠甚
深無量。其智惠門難解難入 無量方便
者。三乘一乘等種種方便也 今此宗等者。
對上方便門云直。謂直以淨菩提心一向志
求一切
智智
心也
爲所入門。下疏云空性心下如餘教中菩
薩。行於方便對治道。次第漸除心垢。經無
量阿僧祇劫。或有得至菩提。或不至者。今
此菩薩則不如是。直以眞言爲乘。超入
淨菩提心門。若見此心明道。諸菩薩無數
劫中所修福惠自然具足 若入此門者。
釋經初字。謂入初地也 如來境界者。第
十降三世眞言釋云。佛境界者所謂諸法實
諸法實相即自證三菩提。初地菩薩心
自證心云初入也。又第十普賢眞言釋云。
佛境界者。諸佛自證眞實境界。非聲聞等
所能之及云云普賢者是菩提心體。諸法實
相。初地菩薩初證菩提心故。云初入如來
境界。此菩提心佛佛同道故。云一切如來境
界也
譬如彌勒等者。引華嚴文以證初入佛境
界義也。下擇地中。樓閣爲無障礙vimana
菩提心。無障礙菩提心即諸法實相也。又上
疏釋法界樓觀云。乃至言。毘盧遮那本行
菩薩道時。以一體速疾力三昧供養無量
善知識。遍行無量諸度門。自利利他法皆具
足。能得如是如來智寶之所集成祕密莊
嚴法界樓觀。於一切實報所生最爲第一。
猶如眞陀摩尼爲諸寶之王。故曰遊戲神變
生大樓閣寶王也。其高無窮。當知廣亦無
際。以邊不可得故亦復無中。此是遍一切
處身所住處。當知。如是樓觀亦遍一切處也
遍一切處者。即諸法實相也。華嚴第七十
七入法界品云。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國名
海岸。有園名大莊嚴。其中有一廣大樓閣
名毘盧遮那莊嚴藏。從菩薩善根果報生。
從菩薩念力願力自在力神通力生。從菩薩
善巧方便生。從菩薩福徳智惠生。善男子
住不思議解脱。菩薩以大悲心爲諸衆生
現如是境界。集如是莊嚴大疏七十七
五右云。約法則二智相依。縁起相由故云
樓閣。智即法界是爲廣大。名毘盧等。順
成上義。二智光明遍照事理故。智能包含
萬徳。即莊嚴探玄記二十二十六云。此是
南天竺近海岸故名海澗國。天竺本名海
岸門國。園林具徳名大莊嚴。林中有樓觀
顯耀名明淨藏。梵本毘盧遮那莊嚴藏。又經
七十八
初丁
爾時善財童子恭敬右繞彌勒菩薩摩訶薩
而白之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等得
入。時彌勒菩薩前詣樓閣彈指出聲。其門
即開命善財入。善財心喜入已還閉。見
其樓閣廣博無量同於虚空。阿僧祇寶以爲
其地。阿僧祇宮殿。阿僧祇門闥阿僧祇窓牖。
阿僧祇階陛。阿僧祇欄楯。阿僧祇道路。阿僧
祇七寶成。阿僧祇幡。阿僧祇幢。阿僧祇蓋。周
迴間列乃至如是等無量阿僧祇諸莊嚴。又
廣轉嚴麗皆同虚空。不相障礙亦無雜亂。
見其中有無量百千諸妙樓閣。一一嚴飾悉
如上説。善財童子於一處中見一切處。一
切諸處悉如是見。爾時善財童子見毘盧遮
那莊嚴藏樓閣。如是種種不思議自在境界。
生大歡喜云云愚按。上經意樓閣者智義。疏
云法界樓觀。法界者廣大金剛智體以要言
之即自證三菩提一切智智義。亦即衆生自
心。心自證心云初入樓閣也。此中佛智惠
及如來境界者。即樓閣也。又按。彌勒樓閣名
毘盧遮那莊嚴藏。藏即佛境界諸法實相。普
賢三昧名佛境界莊嚴。疏釋云。佛境界者此
是諸佛自證眞實境界。非聲聞等所能及。之
如法華方便品中所説。莊嚴者即是如來自
證之體體有無量徳。徳各無量名。以無量莊
嚴而自莊嚴也又眞言中摩訶摩訶mah@a
maha疏釋云空中之空即諸佛眞實境界
也。分字解者□□者謂佛境界。上字引點是
奉教眷屬義。合次□□云□□□眷屬即莊
嚴義故。□□□即莊嚴也。普賢圓因即功徳
寶處故。如實知自心至功徳寶處即是入
彌勒樓閣也。又經云。現如是境界集如是
莊嚴者。即佛境界莊嚴也。又佛境界者。謂中
胎藏。莊嚴即三重曼荼羅無盡莊嚴。以要言
之。曼荼羅者即衆生自心。具如次引第六
疏辨之。入者自知者。入謂證入也。華嚴
云。有一大樓閣名毘盧遮那無盡莊嚴藏
者。即大悲胎藏無盡莊嚴義。即與入祕密曼
荼羅義同也。第十六二十五云。今從定起。復
説内心曼荼羅入秘密藏之法示執金剛也。
善男子諦聽。心内心地中曼荼羅。彼祕密主
身地即是法界自性乃至以於行者自心之中
而具佛會大海。十方通同爲一佛土。唯自
明了他所不見。故名祕密曼荼羅也下疏
釋第三劫云。行者得此心時即知釋迦牟
尼淨土不毀。見佛壽量長遠本地之身。與
上行等從地涌出諸菩薩同會一處。修對治
道者雖迹隣補處。然不識一人。是故此事
名爲祕密。又此菩薩能於畢竟淨心中。普集
會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亦自詣十方供養諸
善知識。洵求正法。唯獨自明了。諸天世人
莫能知。由此因縁復名祕密 法明者。
釋初法明通也。以覺心本不生際者。先示
明道體。覺謂能覺是賢多心。心本不生者是
干栗太心。所謂心自覺心也
其心下正釋法明道義。於中是初釋法字 
其心者謂能照心cita心即法也。故成就悉地
品云照了心明道。第十二十五釋云。心爲照
明。能見如來之道 淨住者。淨謂清淨。
ra字門淨此心故云淨。住謂見住。第十
二十四明見道中云。夫見住者即是安住
實智慧中故名實。又云。此中云。彼諸法即
是指前所觀照之境。即於此中而了知本
寂。住於自證之理也。已得安住如是法體
實智惠中。疑怪永除。猶如須彌山王無有
動搖。須彌盧即是不動搖義。猶住此齊此
以名爲見諦也。又華嚴云。住如實心。大疏
十九下釋云。住者心冥體也 生大慧光明
者。正釋明義。第十二十六云。以羅字門等淨
此心故。生眞實智慧光。故即見古佛所行
之道。所謂祕密藏眞言門也。第十四十一云。
此中常明即是大惠日也。此即菩提之心阿
字之體。無生無作無有變易。非由造成。如
是常住實相之慧故名常明也 普照無量
法性者。釋道字。普照謂大慧之用。法性即
心性。所謂干栗太眞實性也。起信論云。
言法者衆生心也。第十二十五云。更有方便。
謂觀囉字門。行者於兩眼上置此二字。光
明如燈。亦炎光暉。以此無垢光眼。而内觀
照其心猶此囉字。故能見心性也。又云。此
囉字門者即淨知見之明燈。由此智因觀心
蓮華臺之實相h@rta
性也
故速得成見諸佛
所行之道者。蘇婆呼經下初丁云。我今爲念
誦人説八正道法。謂正見。正分別。正語。正
業。正命。正勤。正定。正念。此是諸佛所行之
道。念誦人行此道者眞言乃成。於報盡後
生人天勝上妙處。過去諸佛行此道故成
等正覺。現在如來諸佛亦復如是八正道即
八葉中胎藏。故是云無量法性也。法性即諸
佛所行之道。一切諸佛等證法性。佛佛同故
云諸佛所行之道。第十二十五云。此行從心
而生。心爲照明能見如來之道。行即是道
也。道者即是行及果報也。非但我如是説。三
世如來所説亦復無異也此道梵云marga。第
七丁阿利沙偈云。翳沙e@sa此也&T005753;二合
marga道也vara願也&MT01414;二合zr@im@a@m
也徳
殊勝願者。所謂一切智願也若此淨菩提
門照見心法明道。所謂古佛菩提道。故云
殊勝願道也。入道章上十二云。唯識等云。通
達位者謂諸菩薩所住見道。見道名者即無
漏智。照理名見。故唯識云。初照理故亦名
見道。道遊履義述記一本三十二云。
末伽言道遊履義故
行人遊履
趣於極果。或通運義。通運行人至於極果
故名爲道marga道與daya義通同。具如
第五記辨之。問諸佛所行道者。何爲體乎。
答一切智智爲體也。第二十卷二十五云。此是
開佛知見之大惠道。一切諸佛所行之道故
云法眼道也第十五二十四云。夫見住者即
是安住實智惠中。故名實也。猶覺了無生
空本性淨故。當知諸法皆空。空謂離虚妄
分別而住諦理。倶是爲實也。見此理者即
是見於古佛所見之道。解與諸佛玄同。往
昔如來亦從此路去成正覺。既得如是自
然之智。後當轉受衆生。今我所得亦與此
無異。故名爲實。實者即是無虚義也問法
眼淨與法明道同異云何答同一也。故第二
十卷云法眼道。今具會之。法即彼此無異。
即心義也如上辨之。又此法梵云vara
智願即法眼道故
明即眼
義也。毘盧遮那此云光明遍照明義可見義決
云。最高顯廣眼藏眼義可見第十二云。羅字門
者即淨知見之明燈。由此智目觀心蓮華臺
實相明燈是明義。智目即眼義。故知明之
與眼義同也。淨即道義。此道是自性清淨心
也 菩薩住此道等者。釋菩薩住此已下文。
此道謂法明道也 從妄想因縁等者。明無
明縁起也。妄想者根本無明也。菩提心論云。
夫迷途之法從妄想生。乃至展轉成無量無
邊煩惱。輪迴六趣。若覺悟已妄想止除。種種
法滅。故無自性起信不覺義章云。所言不
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眞如法一故。不覺心
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乃至
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爲説眞覺。若離
不覺之心則無眞覺自相可説。文大乘義
章云。言妄想者所謂凡夫迷實之心。起諸
法相執相施名。依名取想。所取不實故。
妄想故。經説言虚妄分別。名字及相名妄
想也 煩惱業苦等者。謂見道所斷惑。即三
道。三道即十二因縁。起信説爲三細六麁。此
等皆從根本無明而起。故云妄想因縁等
也。今法明道是淨縁起也。謂生大惠明故深
達三道當體即自心本分故。云皆悉清淨除
滅也
譬如有人下擧喩。此有二。初此下明流轉
相也。此中釋相皆是ra字義。ra字具明無明
兩義。流轉依無明。還滅即依明。暗喩生死
長夜即無明也。利寶喩煩惱性。煩惱性即大
智利寶。即正因佛性也。涅槃爲第八如來品三
十七丁
乃至是諸衆生以明無明業因縁故生二相。
若無明轉則變爲明。一切諸法善不善等亦
復如是。無有二相云云廣説
乳酪等喩
善男子明與無
明亦復如是。若與煩惱諸結倶者。名爲無
明。若與一切善法倶者名之爲明。是故我
言無有二相 謂爲蛇毒者。喩迷執相
也。是迷性故謂利寶爲毒蛇也。維摩佛道品
云。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
然聲聞人厭離生死斷除煩惱。是名敗
種也。乘欲命終者喩生死極苦也
時有良醫下喩還滅相也。良翳喩佛也。燈
喩縁了二因也。華嚴須彌頂
偈賛品
譬如闇中寶無
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説。雖惠莫能了。大
疏十六上三十一云。闇中寶者正因性也。圓滿
可貴所以稱寶。居於無明五陰室内如在
闇中。燈喩縁了之因 診者音軫視也。驗
也。候也。候脈也。其本末者無明縁起之本末
也 引至傷處者示迷之本。起信云。所謂心
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
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妄念即無
明是傷處也 以明燈照之者。所云大惠明
第十二云。此囉字門者即淨知見之明燈
燈以ra字爲體也。又涅槃經第十二聖行品
云。善男子譬如闇中因燈得見麁細之物。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於大乘大般涅槃。
因大聖道見一切法。所謂常無常有爲無
爲等云云疏云。言因燈者即譬八道。然燈
照物即常無常等依智度第十九八正道
爲三分。謂戒定慧。ra字形相即三角也。故
知合八爲三。正道即是ra字。淨知見明燈也。
 猶見所傷等者喩法性本自具隨縁徳也。
所傷之寶者。有人云。能傷也。此解不可。所
傷者即生死身。寶是能傷。上云爲利寶所傷
即是也
其人了知下喩初法明道。煩惱即菩提觀智
也。即大惠明也。下釋極無自性云。行者解
脱一切業煩惱時。即知一切業煩惱無非
佛事。本自無有縛。誰令解脱耶。如良醫變
毒爲藥用除衆病。又知虚空出過衆相而
萬像其依 而生喜樂者即入歡喜地。得現
法樂也
行人亦復下。合法也 因淨菩提心等者。意
明因法明道次得除蓋障三昧也。抄云此
中又三重意有之云云此解當 少用切刀
者。經云不久勤修。謂從見道而入修道
故云也。唯識述記十本初云。前見道者唯在初
地。初入地心。今此修道除初入地心出相
見道已住出地心。乃至第十地終金剛無見
道來。並名修道又下云。今此眞言門修行
諸菩薩。以見法明道故。即生獲除一切蓋
障三昧對遠離方便菩薩經三大劫云即
生。即生即頓成故云不久經云不久勤苦。即
對三大僧祇苦行也。又十住毘婆沙第二
四丁云。復次菩薩在初地念諸佛時。作是
思惟我亦不久當作利益諸世間者及念
佛法是亦對地前云不久 除蓋障三昧
者。依成就悉地品ra字觀初法明道。次la@m
觀當除蓋障三昧。第十二十八云。眞言智發
起。眞實智即阿闍梨
眞實智也
是極上。一切諸佛財富者。
以入覽字門故離一切諸相極無自性。無
相菩提也。
見如來心佛顯
現也
即是平等大惠眞實之智。如
是眞言之智於一切法中最在其上。一切
諸佛以此爲資財云云菩提心論云。扶會阿
字者。揩寔決定觀之。當觀圓明淨識。若纔
見者。則名見眞勝義諦初法明道若常見者則
入菩薩初地除蓋障若轉増長。則廓周法界
量等虚空。卷舒自在具一切智從第二地
至佛果也
蓋障眞言釋。云呾纜呾纜纜纜。此眞言意云。
體於如如。ta以此自在之力ra@m而除一切
塵垢之蓋障ra證於空也空點也空中之空
二空點也即大空義。此相微細無明難遣。處處
説破無明三昧ra@m淨除自體之惑故ra@m
言之。纜纜二字又更重言之也ra字具明無
明二義。能除
所除倶ra@m字故
云自體惑也
又眞言初有@a@h字。是眞言體也。
彼云。阿降伏義攝伏義。此是眞言體也。阿
字本不生。長聲第二字是金剛三昧。又加不
動之點。是降伏義也第十四釋轉輪義
云。此中覺知何法。謂如阿字是菩提心。加
點是菩薩行。加於大空即是成佛也。若菩提
心清淨除一切蓋障。即是大涅槃。更無他
云云守護經第十十二云。任運當此經不
久字
此不可思議a一切智智@a諸佛境界a@m
甚深三昧a@h字文又此經取眞言中除障之邊
爲名。守護就法體爲名。已除蓋障則法
體顯。各依一義。守護云佛境界者。tra如如
無垢義。如如無垢即諸法實相故。甚深者即
空中之空也。又寂災護摩眞言@a@h字爲種。寂
災即除障義。故知。除蓋障是護摩也。次滿足
一切佛法者。是灌頂義也。問禪要云。行者應
當安心靜住莫縁一切諸境。假想一圓明
猶如淨月乃至初觀之時如似於日。遍周之
後無復方圓。作是觀已。即便證得解脱一
切蓋除三昧。得此三昧者名爲地前三賢。
依此漸進遍周法界者。如經所説名爲初
地。所以名初地者。爲以證此法昔未得
而今始得生大喜悦。是故初地名曰歡喜
依此文。則除蓋障三昧在於地前。云何
會之。答如無生忍有地前地上二義。今此中
與地上無生同。禪要即地前無生義也。仁王
護國品云。欲色諸天得無生忍。青龍疏
十九丁云。天台解云。即十行也論云見眞
勝義者即無生忍義也。問菩提心論云。廓周
法界者明佛地相。又禪要云周遍法界。者明
初地相。云何相違耶。答周遍法界亦有重重。
第三十九云。初發淨菩提心時見曼荼羅已
遍法界。昇第二重。又逾廣逾深。作十轉開
明。乃至第十一地而後所見圓極
見八萬四千等者。意與下經於業煩惱解脱
而業煩惱具依同也。疏釋具如上出之。
摩第九菩薩行品云。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
諸煩惱門。什曰。煩惱根本有四。三毒及等分
也。二萬一千塵垢屬一病。四病故八萬四千
也。總説則八萬四千。別相則無量。今言八萬
四千。別攝無量。故爲門也。肇曰。三毒等分。
此四煩惱之根也。因一根生二萬一千煩
惱。合八萬四千。因八萬四千出無量塵垢。
故名門也。華嚴相海品云。若有聞者。彼諸衆
生於色聲香味觸。其内具有五百煩惱。眞外
亦有五百煩惱。貧行多者二萬一千。瞋行多
者二萬一千。癡行多者二萬一千。等分行者
二萬一千。大疏四十八四七釋云八萬四千古
有二釋。一云衆生煩惱根本有十。然一惑力
復各有十。即爲一百。計應分爲九品。但上
品重故開爲三品。中下輕故各爲一品。合
爲五百。復於内外境起。謂自五塵爲内。
以他五塵爲外。一一各五百。即爲五千。別
迷四諦則成二萬。并本一千則有二萬一
千。依三毒等分成八萬四千。經文自具。二
有云。以十惡爲本。展轉相成一一各十故
成一百。迷自他五塵爲一千。天迷十諦法
門。謂四諦三諦二諦一諦。或迷説成諦等十
諦。或迷十善故成一萬。然迷十諦空有
不同。分成二萬。或迷十善二諦亦分二萬。
并本一千。餘如經辨。然二皆有理。任情去
取。更有異釋。如賢劫經等。非今經意。抄或
迷説成者。即五地中十諦之義。言十諦者即
是十種觀察四諦。謂一善知俗諦。二善知第
一義諦。三善知相諦。四善知差別諦。五善知
成立諦。六善知事諦。七善知生諦。八善知盡
無生諦。九善知入道諦。十善知一切菩薩地
次第成就諦。乃至善知如來知成就諦。今言
説成者。即論經中第五成立諦名也。以其第
五觀於四諦縁。起集成故遍擧之。隨言顯
示故。論中名爲説成也
故經次云下。正牒經而釋也。是中障有五
種者抄出多解云云愚按初四是煩惱障。第
五即所知障。於初中第一煩惱道。第二業
道。第三・四苦道也。理趣分疏中四五云。乃至
始從今日乃至菩提。三障五蓋皆不能染。
蓋謂五蓋。謂貪欲於樂出家位。瞋恚於覺
邪行位。惛沈・睡眠・掉擧・惡作及與疑蓋。於
止・擧・捨位能覆蔽心。名之爲蓋。障者障
礙。障道不生。礙滅不證。此有三種。
自列。若小乘中以數行煩惱難可伏除名
煩惱障。以殺父等五種逆業名爲業障。合
三惡趣人趣北洲及無想天名異熟障。然不
見説有法障。然今此文障解脱惑名煩惱
障。薩遮尼犍子經。以破塔壞寺等爲五逆。
像法決疑經説有七逆。然不離尼犍子經所
説五種名爲業障。言法障者。前異熟障當此
中生

亦名法障。感匱法業名爲法障法障不
屬所
知障
可見
先世時障礙正法。障他修定不種
聞法所有種子。所以今生於法不聞不信
不悟名爲法障又理趣釋云。由聞及修
不染不受諸不善・異熟・業釋經煩惱・法・
業三障。云不善異熟業。法障是異熟。已是異
熟云何屬所知障。故知。般若寺解不當也

  理趣分疏
  煩惱──煩惱IMAGE煩惱
業障──業障[IMAGE]────煩惱障
生障──異熟[IMAGE]法障
法障──法障[IMAGE]業
所知──所知──────前知障

  理趣分疏云。前異熟亦名法障。感遺法
業名爲法障。 今開爲二。理趣經合云
法障也。爾般若寺云。前三障爲煩惱障
者。恐不可也。法障即異熟故。可謂前四障
即煩惱障也。今疏意。所知障從法障出。
若爾理趣經法障亦攝所知障也
又最勝王經淨地陀羅尼品云。善男子此陀
羅尼是過一恒河沙數諸佛所説。爲護初地
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得脱一
切怖畏。所謂虎狼師子惡獸之類。一切惡鬼
人非人等。怨賊災横及諸苦惱解脱五障不
忘念初地。淄州疏四本四十九右云。若有誦
持此下。是無五難。初標。次列。後結。五難
者。一惡獸。二惡鬼。三怨賊。四水火等災横。
五三七苦等。及結文段可知此師意五難即
五障也。故經
皆悉滅除解脱五
障句爲結文也
玄樞第七四九云。五障者一者
道障。如畜生等道。二業障。三煩惱障。四
果報障。諸根不具。五解脱障。若有定業招
無量生受竟。餘七生方觀四諦。能得四果。
四果人受七業。方得無學。煩惱有二。一男
身得女煩惱。如男有欲等。如此障道。二女
有欲心等。男能得道。解脱障者二乘不能
破心煩惱故。不得道後解脱曉有二解。後即取
之。如第十地。然
第五云。六十二見奧即依之。然第二云。無間業等三利
數貪等。五樂下乘解脱。復指前五云五障。莊沼依之
神呪大力豈但離
彼。故如前也
一者煩煩障者。唯識述記第一三十
一云。如瑜伽五十九。説一切煩惱皆能續生。
即是發業潤生煩惱。今此論中並皆名續。煩
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故名煩惱。唯
煩惱發業潤生。體是縛法。其所知障義即不
然。故續生言但在煩惱 根本煩惱者。唯
識第六十二云。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論
曰。此貪等六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得煩惱名
述記六末初云。此釋總名。謂貪等六是隨煩惱
之根本故。雖亦得名隨煩惱而根本攝。非
唯等流性。得煩惱名不名隨煩惱。雜集第
七説。諸煩惱皆隨煩惱。有隨煩惱而非煩
惱。由此即顯根本名煩惱。亦得名隨。亦隨
他生故。忿等但名隨。不名煩惱。非根本故
涅槃經會疏第十
二十七
諸菩薩等凡所給施病者
醫藥。所得善根悉施衆生。而共迴向一切種
智。爲除衆生諸煩惱障業障報障。煩惱障
者。貪欲。瞋恚。愚癡。忿怒。纒蓋。焦惱。嫉妬。慳
悋。姦詐。諛諂。無慚。無愧。無慢慢不如慢。増
上慢。我慢邪慢。憍慢。放逸貢高。懟恨諍訟。
邪命諂媚。詐現異相。以利求利。惡求多求。無
有恭敬。不隨教誨。親近惡友。貪利無厭。纒縛
難解。欲於惡欲。貪於惡貪。身見有見。及以無
見。頻由喜睡。欠劫不樂。貪嗜欲食。其心&MT90116;瞢。
心縁異相。不善思惟。身口多惡。好喜多語。
諸根闇鈍。發言多虚。常爲欲覺恚覺害覺。
之所覆蓋。是名煩惱障 乃至八萬等者。
明隨煩惱也。指心云。疏第二云。由無明故
生五根本煩惱心。乃至若更約上中下九品
等。乃至成八萬塵勞私云。五根本爲初。
五度再數成百六十心。此百六十心約九
品離分成八萬四千也。倶舍論以十煩惱
爲本。展轉開増成八萬四十也 宿世偏
習者習氣也。如蜜婆私吒騰&T050318;畢陵伽婆瑳慢
等是見智度第八十四
十九丁
又下云。謂如是衆生瞋
行偏多。而貪等薄等云云即此義也
二業障下謂過現二世所造業力。能作障也
 造諸重罪者。四重八重五迷等也。涅槃云。
業障者五無間罪重惡之病智度第五二十三
云。經一切業障悉得解脱。論一切惡業得
解脱。是名業障得解脱。問曰。若三種障煩
惱障報障。何以捨二障但説業障。答曰。三
障中業力最大故。積集諸業。乃至百千萬劫
中。不失不燒不壞與果報合時不忘。是諸
業能久住和合時與果報。如穀草子在地
中得時節而生不失不壞。是諸佛一切智
第一尊重如須彌山王。尚不能轉是諸業。
何況凡人
三者生障者。所云異熟障也。是異熟卑劣
爲障也。涅槃云。報障者生地獄餓鬼。誹謗
正法及一闡提是名報障問。此疏謗法已
在業障。云何會之。答。章安疏云。謗法闡提
何關報障。亦二解。一云。生在謗法一闡提
家。豈非報障。二云。惡人具二。二是惡業。二
是惡報故。雀欲蛇嗔皆先業果 依此釋意。
前業障下云報法者是因業也。涅槃所説是
果報。謂依謗法等業因而生謗法等家。故
不相違也 受無暇之身者。八無暇也。梵網
古迹下末云。八難者有説八無暇也。謂三
惡趣。北洲。長壽天。生盲。生聾。世智辨聽。
佛前。佛後。彼無修道故名八無暇。亦名
爲難。彼是報障琳音第三二丁云。無暇賈
注國語暇安也
四法障者。上生障明有道機報生惡故。不
得入佛法。是明有道機生報亦善。依障
法業故。今不得聞正法。障聞法故名爲法
障也理趣分疏云。言法障者前異熟障今生
障也
亦名法障。或過去世時障礙正法。障他修
定。不種聞法所有種子。所以今生於法不
聞不信不悟。名爲法障今此疏開生法
爲二。如文可知
五者所知障。唯識云。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
執。實法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
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述記一本三十六
云。所知者即一切法。若有若無皆所知故。了
所知智説之爲解。礙是障義。由法執類覆
所知境。障礙正解令不得生。言正解者
正覺異號。梵云菩提此翻爲覺。覺法性故。
末伽言道。遊履義故。古云菩薩道者非也。
由法執類覆所知境。令智不生名所知障。
此從所障以立障名。所知之障依主釋也 
如大品等者。大品第十六兩不和合品云。復
次須菩提聽法人欲書持般若波羅蜜。讀誦
問義正憶念。説法者懈惛不欲爲説。當知
是爲魔事。須菩提説法之人心不懈惰。欲令
書持般若波羅蜜。聽法者不欲受之。二心
不知。當知是爲魔事云云然彼第十五魔事
品。説四十六種魔事中。無兩不和合義。然
今云魔事品者。兩品倶一一事下皆云是
爲魔事故。今通云魔事品也。指心云。大品
魔事品者。雖兩不和合品所説。兩不和合義。
説菩薩魔事故。今疏從所説云魔事品。如
淨影之釋云七漏之義如七漏經。涅槃經説
七漏故。云爾耳凡古人引經如此非一。
且如法華法師品云六根品。譬喩品云火宅
品是也。問。除蓋障者初地淨菩提心義。若
依唯識等説。見道斷二障分別起種子。其倶
生種十地段段斷三。若依此宗分斷無明。
然此五障中云八無假及兩不和合等。似非
是重障。云何在此位乎。答有數解。謂五障
者約二障倶生而明。分別前已斷故。倶生惑
者十地段段除故。又云。此五障已離惑也。離
此五障名初地除蓋障三昧。所以者何。此位
照一切障即自心寶聚故。前云八萬四千寶
聚門是也。問。擧已離障將有何證乎。答。
先解文。次引證。此中初三障即煩惱業苦三
道。正在凡夫。於初劫位離此三也。第四五
障聞修二惠。是地前三賢。即第二劫離此二
障。則至第三劫故。次云常見十方一切諸佛
妙相湛然等。是正第三劫初地位也。次引文
者。理趣釋云。由聞及修不染不受諸不善
異熟業。獲得世間出世間殊勝悉地第十
三除蓋障眞言釋云。如上所謂除者。除其何
事。謂除四垢也。凡夫愛見垢一也。私云世間
聲聞垢二也。縁覺垢三也初劫也菩薩垢四也。
第二劫除衆生垢故入聲聞位。除聲聞垢故
入縁覺位。乃至除菩薩垢故入清淨位也。
第三劫也擧已離惑可見。又解。第五兩不和
合者。正此位所離障也。與第十五卷十九
以心灌頂同。彼云。三者但以心而作灌頂。
如是灌頂不擇時不擇方。謂向東設位。或
向南等皆得也。由此弟子已修眞言之行。
於祕密藏中有所堪忍。令師心悦。此又最
勝也。師弟子但得瑜伽。以心灌頂猶如摩
頂受記。又能盡心承事其師。於種種善事
無有違越。以是因縁令尊歡喜。故爲作心
想灌頂。文師資和合正是除障義。可見。又解。
護摩及灌頂但除蓋障義。護摩謂ra字。灌頂
va字也。又障梵云@avara@na。能除所除倶
vara。是即煩惱即菩提實義也。護摩眞言
種子@a@h與除蓋障種子同也。第八十四釋寂
災眞言云。此眞言以初阿字去急呼之爲體。
阿是諸法本不生義。即是金剛智大之體。加
三昧點是本不生行。金剛惠火三昧。傍有二
點是涅槃義。言入此阿字門惠行具足故。能
焚除一切蓋障得大寂涅槃也 或曾差
他道機者。是祕密四重禁中第四戒也具如第
九卷釋
第十六十九云。經云。差機説法爲人師
冤。今不善遍學持明瑜伽之藏而欲隨他
本縁而授其法。亦猶是也 憙生此障者。
第四云。縁此惡習發菩提心。還復成障憙
令退屈。起信法藏疏下末八云。心猶劣薄。
憙欲捨大乘本願修小乘道故。 語勢皆
同。是當時所用語之辭也
行者已得下。釋若得此者則與諸佛菩薩
同等住文。是明三昧得益也 淨除五障者。
五即一切義。所謂除一切蓋障三昧也。於
自心中等者。是初地菩薩心佛顯現義。又入
祕密漫荼羅者。即斯義也。又五種三昧中第
五祕密三昧耶也。下二十二云。爾時行人爲
此寂光所照。無量智見自然開發。如蓮華
敷。故云無量智成就。此智成就即是毘盧遮
那心佛顯現。故云正等覺顯現。又第三云。
以此中道正觀。離有爲無爲界。極無自性心
生。即是心佛顯現。故曰正等覺句第十
二十六云。以於行者自心之中而具佛會
大海十方通同爲一佛土。唯獨自心了他
所不見。故名祕密曼荼羅也。又下疏第三劫
云。以行者得此心時。即知釋迦牟尼淨土
不毀。見佛壽量長違本地之身與上行等從
地湧出諸菩薩。同會一處。修對治道者。雖
迹隣補處然不識一人。是故此事名祕密
 如觀明鏡者。心窟現佛以喩明鏡。第十一
十六釋第二正覺句云。於鏡漫拏羅大蓮華
王座。深邃住三昧者。又此鏡中如有窟像。
觀此窟甚深中在如來。在此屈中深邃而
坐之也云云又云。第二句觀佛在於心鏡深
窟中。及至自形作本尊。先觀本尊心上圓明
淨鏡。鏡中有窟状。中有本尊。即是眞見佛
第九四十釋明鏡偈中云。初句但云形
像。然與無相法文勢相達。意明。法無形象
性本淨。猶如明鏡澄然清淨無有穢濁。而
能現衆像乃至明四不
生觀
若能如是解時。即見
諸法實相知心自性本無染汚也。以此如
鏡之心鑒如心之鏡故。説心自見心心自
知心。智之與鏡無二無別去來睡寤者。唯
是明行住坐臥不離佛會意。不可鑒説。有
人引惠果碑文。可咲之甚
時諸聖者下。明心中諸佛説法決疑相也。華
嚴初發心功徳品云。以發心故。常爲三世一
切諸佛之所臆念。又云。纔發心時即爲十方
一切諸佛所共稱歎今此中明初地菩薩
祕密曼荼羅位。故自心内佛慰喩行者。非心
外佛。讀者著眼矣 爲決疑網者。此中心佛
者。本覺妙明。心淨明故自決疑網。是心自
斷心中疑也。按此疏中疑有二義。一見道
所斷。二除蓋障三昧中之所離也。初是分別
起。後即倶生十地斷之。知度四十七二十一云。
散疑三昧者。有人云。即是見道中無相三昧
疑結見諦智相應三昧斷故。有人云。菩薩無
生法忍相應三昧是。是時一切法中疑網悉
斷。見十方諸佛得一切諸法實相。有人言。
無礙解脱相應三昧。是諸佛得是三昧已。於
諸法中無礙無近無遠。皆如觀掌云云此中
有三。
一見道。二修
道。三佛地也
唯識第六十五云。云何爲疑。於諸
諦理猶豫爲性。能障不疑善品爲業。謂猶
豫者善不生故。正義有義。此疑以惠爲體。
猶豫簡擇説爲疑故。述云此以文
證又訓釋中
毘助未底
是疑故。未底般若義無異故六末也云。
所謂末底是惠異名。與般若無別體。於惠
上加毘字助之。毘是種種義。即種種惠也。
大論言異惠疑。異者種種義。故知。疑體即
惠。以末底般若但惠異名。以毘助之。豈別
有體。此是大乘異師。非是別部。第十五
二十四云。知法本寂無性故。不動如須彌。
是名見諦也乃至已得安住如是法體。實
智惠中疑怪永除。猶如須彌山王。無有動
搖。須彌盧即是不動搖義。猶住此齊此。以
名爲見諦也此文是明
見斷疑也
除蓋障眷屬。除疑悔
眞言vimati無惠也。謂所不了知也。ccheda
ka截斷也。第十四二十五云。眞言王能裂一切
法界疑網。疑即是暗。能斷一切疑惑。即是爲
作照明也此中暗是vimati
明即mati
第八云。不疑心
即是息災zakarakara
災也。疑也
之意。應一縁不亂作之。
若行者住奢字門而觀諸法常寂然。疑悔永
盡蓋障淨除。即是寂然護摩之本意也。已上
諸文。
是倶生惑。十
地間斷之也。
又第九五右法螺偈云。勿生於異
惠。以無疑慮心開示於世間勝道眞言行。
釋云。異惠是分別妄想之惠。無疑心即是疑
悔永盡住於實智此文明二種
疑可見
追記改解。愚
按。今疏見道斷疑。恐與唯識正義家同除
蓋障除三昧中疑與彼異師義同。即是似分
別倶生之異。讀者思之。會讀六度經。經
第十云。時微末底外道名也。種
々惠也。疑也
讃歎佛已
而白佛言。大聖世尊我於今者得大善利。
蒙佛惠日光明。邪見疑心vimati一切都盡。我
今歸依大聖世尊。復白佛言。世尊我今所
以名微末底爲求異道心轉疑惑。今於佛
前獲正法眼見道滅疑惑心名蘇末底。我
及弟子同於今日歸佛法僧云云按蘇末底
su有妙義等義一義等。恐對異惠云
平等惠。或云一惠 疑網者第十五二十七
云。又云。網是不斷絶義。若網人則令人蒙
昧不能自出。此眞言網諸人心。亦彼蒙昧。
妄有所見故名網 此網恐vimati中之所
含義。蒙昧妄有所見者。即是vimati無惠義
也。又除蓋障三昧中疑者。即無明也。故云
疑即是暗。又云分別妄想之惠。vimati是無
惠無惠即無明是初地斷無明義也 行者
隨聞等者。謂聞心佛慰喩。而自開悟也。
四本作隨聞悟尤善矣 不久成就者。下經
云。信解力故不久勤苦滿足一切佛法
解梵云阿毘目底。此含無間義故云不久
也。又最勝疏第一四三云經不久當成一切
種智。賛云。此諸菩薩越前二劫。或處法雲
地。皆補一生稱爲不久下疏云。就前三句
中。更開佛地爲上上方便心。至此第四心
時名究竟一切智地八・九・十三地爲上中
下三種方便。佛地爲上上方便。今法明道及
除蓋障當八九二心。故云不久也
故云下。合經也。諸佛菩薩者。具如上辨。皆
是自心内諸佛也
當知下。總結上文意也。位同大覺者。華嚴
大疏二十八云。大覺是佛近而説之。七地
已前猶爲夢行。八地爲覺。八地之中無明未
盡。亦是夢境。永斷夢忘思想念。無復諸大
陰界入。唯佛一人。是如來獨稱大覺
經初地同於常途八地故。即與八地名覺
義同。故云位同大覺。大覺即佛也。義決
二十八云。如上四種衆生。初二謂二乘種姓。第
三謂漸次迴心入大乘者。第四一門謂從
初發心便成正覺。常作佛乘。智用無礙。能
於十方作大佛事。是人即名住佛乘。入佛
位者。故梵網云。衆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已。眞是諸佛子以其自覺心者。
明位同大覺所以也。上疏云。若如實知自
心。即是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十五二十五云。
當知世間種種有相之法。取是形相。名之
爲相。因由此分別而爲立名。名之爲名。
如是名相之法。皆同十喩。但從因縁故有。
因顛倒生故。説其實無生無性。即同法界
如如性也。若如是觀者。即是與一切如來
同會一處。是人雖未即能究竟佛惠。然其
所解與諸佛同。猶與法相應稱同諸佛
故。即是與諸佛同會一處也 便得佛名
者下。釋第三劫。中云。若常途諸論所明。證
此心時即名爲佛常途諸論者。指三乘共
十地。彼第八地菩薩當此初法明道。彼第九
地當此除蓋障。彼佛地者當滿足一切佛法
故云證此心名爲佛也 然非究竟等者。是
明分成非究竟成。起信始覺章云。又以覺
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此義云何乃至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
無住相。以離分別麁念相故名隨分覺。如
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
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
常住名究竟覺下疏云。此經宗從淨菩提
心以上十住地皆信解中行。唯如來名究竟
一切智地。又云。此心極無自
性心
望前二劫猶如
蓮華盛敷成佛也若望後二心根及究竟即是果
復成種
猶如下擧喩辨分極同異也 猶如淨月等
者。喩位同大覺也。淨月即喩所證菩提心
體也。因果雖異其體一種淨月三昧。故云
體無増減也。菩提心論云。一切有情於心
質中有一分淨性。衆行皆備。其體極微妙皎
然明白。乃至輪迴六趣亦不變易。如月十
六分之一。凡月其一分明。若當合宿之際但
爲日光奪其明性。所以不現。後起月初日
漸加至十五日圓滿無礙所以觀行者初以
阿字發起本心之中分明。只漸令潔白分
明。證無生智 漸漸増者。二地已上漸漸
増也。菩提心論云。若纔見者。則名見眞勝
義諦。若常見者則入菩薩初地。若轉漸増長
則廓周法界量等虚空。卷舒自在當具一
切智 方能動大海潮者。取智度文意釋。
論九十四十九云。如月十四十五日。雖同爲
月十四日不能動大海水潮。菩薩亦如是。
雖有實智惠清淨。不能具足諸佛法故。不
能動一切十方衆生。月十五日光明盛滿時
能令動大海水潮。菩薩成佛亦如是。放大
光明。能動十方國土衆生十五日月喩大
覺圓滿。大海潮喩衆生心。海梵云samudra
即是衆生自心本有漫荼羅也。世間月至十
五日。動大海潮者。即是法爾道理。佛法甚
深。即事而眞豈非妙之又妙乎
  享保八年歳次癸卯秋七月九日。於五智
山忌慮亭閣筆 囘向無上大菩提
 沙門曇寂 
享保十四年己酉三月再閲正治
元文二年歳次丁巳春三月十有三日重正
治閣筆       行年六十有四
寶歴七丑年霜月九日以 善住遮梨御本
書寫之竟順庸


大日經疏私記卷第十二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
又行者下。釋當發五神通等文也。抄辨五
通六通義出二義。今取初義也。即智論義
也。第二十八論初丁云。五通是菩薩所得。今
欲住六神通。是佛所得。若菩薩得六神通。
可如來難。問往生品中説。菩薩住六神通
至諸佛國。云何言菩薩皆得五通。答曰第
六漏盡神通有二種。一者漏習倶盡。二者漏
盡。而習不盡故。言皆得五通漏盡故。言住
六神通上云。便得佛名。然非究竟。故對
究竟佛。云得五通也。第十二十七云。今神通
有多種。若行者以心離相無著故。乃至能
得二乘五通。若更深修乃至能得菩薩五通。
此五通即是入地菩薩自在之用。比於二乘
之用。如用日光等彼熒火也。持明者謂持
誦人得妙成就悉地之果。即能遍遊一切佛
土。供養諸佛成就衆生也 若不觀此離一
切相本來空寂法門。此仙亦不可得。此即是
入於菩薩地也 仁王良賁疏第一四十四丁
得五神通者。依婆沙論。於自所縁無倒了
達。妙用無礙無所擁滯。故名神通。一神境
智證通。神謂等持。境謂行化。智證神境無
滯名通。二天眼智證通。殊勝名天。色界大
造淨色眼根。智是眼識相應之惠。遠見無礙
名天眼通。三天耳智證通。色界大造淨色耳
根。智是耳識相應之惠。遠聞無礙名天耳通。
四他心智證通。知他心故名他心智。若就
根本。知心非所知障非心。此就加行。名
他心通。五宿住隨念智通。於宿住事隨所
憶念。謂憶前念漸次逆觀。乃至能憶中有初
心。名加行滿。根本成時能憶過去某處某性
彼彼類身種種事業。名爲宿住。謂彼聚心雖
有多法。而念力勝智。隨念力而能知彼。故
名隨念。智證宿住。無擁名通明五體者。
依倶舍論。此之五通解脱道攝。惠爲其體。
神境・天眼・天耳・宿住四皆俗智。唯是有漏。
他心智通五智爲體。謂法・類・道・世俗・他心
通漏無漏。以爲體故。所依地者。於無色界
觀減止増。五通必依止觀均地。唯四根本近
分地無。依顯揚論。五通皆以定惠二法及彼
相應而爲其體。是後得智。唯無漏故不動
本心等者。明神境通相也。本心者定心也 
遊諸佛刹等者行化也如上引
仁王疏
謂不動定心
爲行化也。所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之
謂也。下疏云。又此菩薩能於畢竟定心中。普
集會十方法界諸佛菩薩。亦自能普詣十方。
供養諸善知識。詢求正法。唯獨自明了諸天
世人莫能知。由此因縁復名祕密。第七三十
明初地果相云。乃至於此百蓮華藏一一世
界菩提漫荼羅。各有十世界諸菩薩金剛等
以爲眷屬。此瑜伽者能不起于座。至如是
諸佛會中。亦能次第詢求諸善知識故。云
初地菩薩化滿百佛國也現種種身語意
者。第十五十二云。行者供養香花時。當以
眞言如供養花。即用花眞言等也。心若不
住定。何由得然。故云三昧自在轉也。及印
加持然後運心。此華香美無諸過惡。願生勝
妙。復多猶如大雲從法界中生也。從彼而
雨花。謂從法界生也。常遍諸佛前。生種種
光明。又以此華等。遍周法界爲一大樹。如
天意樹無異。雨種種花雲香花幡蓋等。及
飮食物。無量無邊不可窮盡。普遍一切如
來之前。種種供養令一一周遍。如是運心
即以眞言加持之。謂一一尊所供養。各以
本尊眞言及印加持也 興種種供養雲
者。第八三丁明五供義云。若行者善以五字
門。作金剛舞戲普應衆生譬如和五味
布五綵。韻五音調五藥。雖性分不過五
種。而千變萬化巧轉不窮。當知是人則解塗
香三昧。亦解此五種陀羅尼義。以如是種
種法門供具。供養心王如來。能令諸尊觀喜
所求必獲華嚴十地品會疏三十四
下百四十
云。佛子
住此觀喜地已。以大願力得見多佛。所謂
多百佛多千佛乃至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