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演義鈔纂釋 (No. 2205_ 湛叡撰 ) in Vol. 57

[First] []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205
演義鈔一上纂釋第一

疏。大方廣佛問。圓經題名云。大文廣佛等
云云爾者爲如來親立此名。爲當結集者譯
者之所立歟 答。譯者之所立又會解云。
問。所釋中餘經論中目之不同。如攝論約數
目爲百千經。涅槃等經約喩目爲雜花經。智
論約法目爲不思議解脱經。又出現品離世
間品皆有十名。譯者何獨取大方等標題。豈
不依諸經論所目哉。答。清凉云。前三異名義
多總略二品。十目多從別名。又局當品故。今
譯者具以六字爲名。則人法雙題。法喩齊擧。
具體具用。有果有因。理盡義圓。故標經首。問。
若爾餘經論等。何不指此具名哉。答。餘名依
一義略標指。如後人但云花嚴經之例也。若
標經首。須取具名爾已上此二箇之問答者。自
是初重之答上重難重答也 問。寶性論第
三云。花嚴經性起品言。次有乃至邪見聚等
衆生身中皆有如來日輪光照作彼衆生利益
等文梁攝論第十五云。花嚴經有百千偈。故
名百千經已上金剛仙論第一云。如大花嚴經
世間淨眼品。即成道日在寂滅道場説等文
見今經名。花嚴經是則略擧下三字。明知梵
本經具有上四字歟。若具題云。摩訶毘佛略
勃駄健拏標訶。此云大方廣覺者雜花嚴飾
經。然今翻經三藏譯彼梵本經題時。省略雜
飾二字。又直存覺者之梵語故。即云大方廣
佛花嚴經也。豈是覺賢等來漢土方始立此
號哉。若云譯者自以六字爲名者。梵本經如
何題之哉 答。此事雖暗難定。而且愚案之。
今六字之題名者。結集者之所案也。但至清
凉云故今譯者具以六字爲名者。是大疏一
下總釋經題門中釋也。彼釋意云。諸經論之
所目義多總略故。今翻譯者依用彼結集者
之立題。具以六字爲名也爲言非謂譯人來漢
土始立此名歟。若如是會通之者。諸經論之
所説更有何相違乎 問。祖師既明判譯者
以六字爲名。然有何依憑強云結集者之安
立哉 答。若譯人來漢土始立此名者。何得
諸經論中本有此名哉。嘉祥遊意釋經題
目中
云。依
天竺梵本。前皆無題。但云悉曇。此云吉法。亦
名成就。立名皆在經末。而迴後在初者。蓋是
譯經之人隨震旦國法。欲令因名字不同識部
類差別故也已上經前經後雖處有異。梵本有
此題名者。實分明也。爾者豈非結集者之安
立哉 問。密嚴經中佛自説云。十地花嚴等。
又涅槃經觀佛三昧經等。並呼今經名。雜花
經是即佛親立名如何 答。離世間品云。此
經出生一切菩薩諸行功徳深妙義花等文
玄記十七云。名中有十。一生諸行。二出功徳
○功徳義花者。是功徳妙行間錯如花花。花
嚴之名依之而立已上 問。題中云大方廣者。
爲今經不共之名歟。爲當如何 答。若約名
言同。則非不共。若約義理別。則是不共也。謂
如大方廣三戒經・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寶
篋經 大方廣圓覺經等。有十餘部云云是則名
言同也。義理別立圓覺。略鈔三之上云。花嚴
顯亦云大方廣。與此同異。答配屬三大則同。
釋義隨宗。則異。花嚴疏釋大云。一切相用皆
同眞性而常遍故。持則雙持性相具十玄門。
軌則一切諸法一一能生解故。藏和尚於一
塵中説百門義述成兩卷。廣則能包能遍。相
即相入。重重無盡。一一對此同異可知已上
則雙持等者。釋方字也。故今疏一下云。方者
法也等文法者以軌持爲義故如是釋也。花嚴
疏釋大等者。今疏一下也
 裏云
花嚴傳第一隱顯
第二
一云。大智度論云。不思議經
有十萬偈。攝大乘論云。有百千偈名百千經。
釋論云。即花嚴經十萬偈爲百千也。又涅槃
經名此經爲雜花。然百千擧數而標目。雜華
即相以彰名。擧數者失其源。即相者遣其主。
不思議則推宗有在直造其庭。佛花嚴則以
人標法。曲詳其致四名之中。後二爲得矣
一義云。花嚴經之名字正出自佛語。何屬譯
者等乎。彼涅槃觀佛等諸經。共云雜花經
問。至相等立搜玄等名。今何不立別名。但云
某經疏乎 答。會解云。問。今疏何不依搜玄
等立別名哉 答。以彼約搜索玄妙并探取
玄妙故。別立搜玄探玄之名。所以二疏但撮
略而已。以此疏既全取所釋立名。則簡而實
備。約而實豐也。故義科章門落落星布。非但
撮取玄義而已。故別立不立各有以也已上
疏。清凉山問。清凉山與清凉寺。爲同處異
名。爲當處所各別乎 答。清凉山者。總指五
臺山。是總名也。清凉寺者。別擧山中一寺。總
別不同。有何相濫乎 問。演義鈔十八下
住處品
云。
言清凉山者。即代州鴈門郡五臺山也。於中
現有清凉寺。以歳積堅氷。夏仍飛雪。曾無炎
暑。故曰清凉。五峯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
之臺。故曰五臺已上如此釋者。清凉山即是清
凉寺如何 答。彼釋圓經住處品云東北方
有菩薩住處名清凉山之文。爲顯經説符合今
現事故。云於中現有清凉寺也。故花嚴傳卷
第一論釋
第五
云。案此經菩薩住處品云。東北有菩
薩住處。名清凉山。現有菩薩。名文珠師利。
與一萬菩薩常住説法故。今此山之下有清
凉府。山之南面小峯有清凉寺。一名五臺山。
以五山最高。其上並不生林木事。同積土故。
謂之臺也。山周迴四百餘里已上意云。今此漢
土自往古有清凉府。又有清凉寺。正符合經
説也云云又名清凉者。花嚴傳云。山去京一
千六百里。代州之界。然地居邊壤。特甚寒烈。
故四月已前七月已後。堅氷積雪。暠皓彌布。
自非盛夏之日。無由登踐。勗哉懷道之士。可
不庶幾一往乎已上
疏。大花嚴寺鈔十八下住處
云。案感通傳云。
今五臺山東南三十里。現有大孚靈鷲寺。兩
堂舊跡猶存。南有花園。可二頃許。四時發彩。
人莫究之。或云是漢明所立。又云魏文所作。
互説不同如何。天答曰。倶是二帝所作。周穆
王時已有佛法。此山靈異文珠所居。周穆王
於中造寺供養。及阿育王亦依置塔。漢明之
初。摩騰天眼亦見有塔。請帝立寺。山形似於
靈鷲。故號爲大孚靈鷲寺。大孚者弘信也。帝
信佛理。立寺勸人。花園今在寺。前後之君王
或改爲大花園寺。至則天大聖皇后。與于闐
三藏譯花嚴經。見菩薩住清凉山。因改爲大
花嚴寺焉已上花園今在下是清凉釋歟。花嚴
傳第一云。中臺東南下三十餘里。有大浮寺。
漢明所立已上准此等釋。漢朝造寺之最初歟」
疏。往復無際鈔釋云。文有五句。言意多含。
略爲四意既云略故。兩記共爲顯廣多義
故。加増多釋也。謂決擇先就鈔主。約三大等
四釋述其意竟。更以三身三徳等十義釋之。
會解記於鈔四釋外。別申一多無礙等六義。
加鈔四釋足爲十義。故知此初五句文通含
二十義也。今撮略引之。且決擇十義者。初三
身釋者。初句化身也。依眞現化名往應盡還
源名。復次句發身也。第三句報身也。第四融
拂三身。第五句結身所屬也。二三徳釋者。初
恩徳。二斷徳。三智徳。第四五兩句前後並同
也。三三事釋者。初般若二解脱三法身也。四
三覺釋者。初覺他。二自覺。三覺行圓滿也。五
三道釋者。初不住道。二證道。三助道也。六
三智釋者。初加行智。二根本智。三後得智
也。七三諦釋者。初俗諦。二眞諦。三第一義諦
也。八三觀釋者。初假觀。二空觀。三中觀也。
九三心釋者。初隨縁心。二體眞心。三離邊心
也。十三心釋者。初悲心。二直心。三深心也
已上若依會解記意。一順一多無礙義。謂初即
一之多也。以不動本一面有往復故。次即多
之一也。三一多雙融也。四一多雙泯也。五結
屬也。二順法界縁起義。謂初有往有復體用
不亂。是諸縁各異義也。二以動靜雖異而一
源無二故。諸縁相望有互遍相資義也。三既
由不往復而同一源。則以不壞互遍相資故
含衆妙也。不壞各異故有餘也。四約智故説
縁起。若癈智則不可説。故云超言思也。五結
屬也。第三順義分齊四科之文。准抄約四法
界釋可知。但抄約法。今兼順文也第四順
 演義鈔第一
        會解記
   序科分三
  初通叙弘經二
   初叙所弘玄極
   二大下叙能弘幽微二
    初總標燭經之幽
    二雖下別釋弘闡之趣三
     初明忘懷寄言
     二蓋下釋寄言所以
     三斯下歎經貫幽玄
  二普下別明作疏二
   初作疏元由二
    初從探玄以得晋經之門
    二唐下奪刊定未窺唐經之奧
   二澄下正明作疏二
     初謙已述作
     二偶下慶疏流通
  三講下正顯述鈔二
   初叙弟子由請之懷二
    初叙請意
    二希下正由請
   二順下明疏主述鈔之意三
    初明許述立名
    二昔下釋述鈔之意二
     初引昔爲立意之端
     二今下明今顯得益之相
    三然下顯述鈔體二二
     初揀去繁簡
     二顯下正取折中二
      初警已猶難
      二意下勸學得所

鈔。至聖垂誥問。三乘無漏人名聖。其義如
何 答。決擇第一云。至聖者。能化之教主也
○聖者正也。謂心與境冥。智與神會。根本眞
智證理。後得俗智達事。稱境而知故號四聖
問。今云至聖者。是能化之教主也。爾者爲
三身外別取十身。爲取三身十身融即之佛
答。決擇又云。聖謂極也實也○初云至極。已
揀二乘及菩薩故。後云至實。揀前之四教權
佛。唯我花嚴具徳實佛。獨名至聖○以果徳
而對因行。名爲至極。五教皆具以稱性而對
隨宜。名爲至實。圓教獨有○細擇二訓。非無
別理已上私云。此師意。權實對辯釋至實義也。
若會解記第一云。若但三外説十爲至。有所
對故。未顯融權。亦未曰至今説至。既融之三
世間爲十身。則非三十不同方曰至聖已上
此權實對辯。當不許至聖也。應知 問。兩師
所説何是何非 答。鈔二上云。麁相約教而
説。三身爲權。十身爲實。若不知三即是十爲
不融前權外立實。故失經宗已上准之
鈔。鏡一心之玄極問。今經以法界爲宗云云
圓覺略疏文珠
云。謂法界則情器交徹心境不
已上然一心是諸教常談。又簡非情。今何不
云法界之玄極。而云一心哉 答。會解云。言
一心之玄極者。揀去末玄極之一心故。以一心
約五教。通有十義。今揀去前七○正取後三
即圓教三。一謂融事相入。
二融事相即。三帝網無盡
即總該萬有即是一心
也。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
惠身。不由他語已上圓覺略抄四上云。疏總
該萬有即是一心者○今則一一諸相當體便
是一心。不須更泯。以本是心不應泯故。故云
即是。不云攝歸○然此亦一心與上第三四
門異者。三是攝事歸理。會末同本。四則泯
事泯末。唯理唯本。今全事即理。即末全本。故
云理事本末無別異也已上今云一心之玄極
者。准此可知。但不之法界者。一心與法界是
體同義異故。輒擧一名。何況圓覺經既云知
一切法即心自性。定知無別所以歟。一義云。
此有深意歟。圓覺經文珠章云。如來藏中無
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已上圓略疏云。
法界與如來藏體同義別。別有其二。一者在
有情數中名如來藏。在非情數中名法界性。
如智論明佛性法性之異。二者謂法界則情
器交徹心境不分。如來藏則但語諸佛衆生
清淨本源心體。如云能造善惡能起厭求。就
法界言。即無斯義。據此則藏心克就根源。混
其本末。混則普該之義易信。克則周遍之理
難明。故指藏心如法界性亦。乃攝其二義之
別。歸於一體之同已上准此今欲克就根源故
云一心。而欲混其本末明周遍之理故云玄
極。即如釋總該萬有之一心云即末全本等。
思之可知 問。此義尚不明。何不直混本末
明周遍之理。而勞先克指根源哉 答。務本
記云。案妙覺塔記云。憲宗踐祚○乃問師云。
何謂法界。清凉答曰。法界者一切衆生身心
之本體也。乃至稱法界性説花嚴經○據行
願序云。萬法資始則該心境。故知不以有情
故有。不以無情故無。今云衆生意。在動人爲
已上
鈔。大士弘闡問。大士者誰乎 答。今鈔釋
大賢闡揚於東夏之疏文云。正取覺賢。兼餘
大徳。謂智嚴・法業日照・實叉等。闡揚斯典
已上會解云。一證法界名大士。二弘大經故稱
大士○若龍樹・覺賢・帝心。具上二義故云大
士。若餘師未聞有證聖之説。皆唯次義故名
大士也已上
鈔。燭徹言等 漢書藝文
云。昔仲尼歿而微
言絶。七十士往而大義乖已上
鈔。蓋欲寄象繋等會解云。言大士者。即能弘
之人也 引次上所
引之鈔釋
次寄象繋之迹窮無盡之趣
者。亦更通指作疏諸家。謂敏・印二師・隋遠
法師・光統律師・至相・賢首等已上准此師意。
上云大士者。殊指翻譯弘傳之三藏。今云
欲寄象繋者。別擧震旦作疏諸師。並是顯能
弘之幽微也 問。象繋者上繋下繋。此孔子
寄以顯易理。今亦寄於浩澣文言。以窮無盡
之趣也已上易正義第十一云。繋辭者○論字
取繋屬之義。聖人繋屬此辭於交卦之下故
已上圓覺略抄一上云。乾者卦之名。即周易
最初之卦也三三乾卦如此萬物皆始於乾故爲首也。
故繋辭云。乾知太始。坤作成物
謂之卦者。易緯云。卦者掛也。言懸掛物以示
於人。故謂之卦。但二畫之體雖象陰陽之氣。
未成萬物之象。不得成卦。必三畫以象三才。
寫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之象。方謂之卦。繋辭
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是也。但初有三畫。於
萬物變通未盡。故更重之。而有六畫。備萬物
之形象。窮天地之能事。故六畫成卦。此乾之
卦本以象天。天積諸陽氣而成故。此卦六交
皆是陽畫一長爲陽畫。二短
相對爲陰畫 已上
又云。大象曰天以純剛
故有健
用。今畫純陽之卦
以比擬之故謂之象
天行健已上問。但初有三畫
等者。其意如何 答。演義鈔五上引易繋辭。
彼釋意云。天有陰陽。地有強□。人有仁義。故
以六畫象之云云至下結歎深廣中可具引之。
准此若但有三畫。纔表天地人。而陰陽等義
未顯。故云於萬物變通未盡歟。又陽卦皆連。
即如上所引。若陰卦者。六皆斷也。謂≡≡是
也。餘並至下可知
 裏云
論語第四云。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
以無大過矣易窮理畫性以至於命。年五十而知天命。
以知命之年讀至命之書。故可以無大過
也 
已上
鈔。晋譯幽祕問。幽祕者爲幽隱義。爲幽玄
義 答。會解云。言祕典者。即幽祕典誥也。故
有本云。晋譯幽祕。此則意云。晋譯未能顯著。
故經幽隱祕奧致令釋者罕得其行。唯賢首
得之爾。亦可。由此經結集已久藏龍宮。則祕
藏之典。故疏云。菩薩搜祕於龍宮。光統等雖
解。獨賢首得之爾已上問。光統等可爾。至相
豈不得其門乎 答。雖至相製搜玄記。而教
相宗義未顯著。至賢首時。宗義觀心共以備
足。故宗號賢首宗。此意也 問。今疏序云。宏
廓之幽字鈔釋云。幽者深也准此今云
幽祕。亦可深玄之義。何釋幽隱未顯了之義
哉。況又今序上文云微言幽致。豈是幽隱之
義哉 答 問。得其門者。唯得麁淺。未到深
奧歟 答。准會解記。今云門。下云奧。是影略
互顯也已上具如下引。故知得其門則必得其
深奧也。行願疏序云。失其旨也徒修因於曠
劫。得其門也等諸佛於一朝已上准此可知
問。長源序云。康藏法師造疏二十卷。雖關鑰
少開。而源流未盡等文既云雖關鑰少開等。豈
非但得淺門未窺深奧哉 答
鈔。未窺其奧會解云。以彼雖欠未能得旨
故。云未窺奧爾。奧即堂奧。即西南隅也。然與
上句影略。上云頗得其門必窺其奧。此句云。
未窺其奧。由不得其門已上老子經下卷云。道
者萬物之奧也奧藏也。道爲萬物之
藏。無所不容也已上
鈔。不撥膚受會解云。撥者度也。言膚受
者。論語第六云。膚受之愬。如肌膚受垢。不覺
有也。今意云。我不自揣度積於微過。如膚受
塵垢。而輒易開闡。大疏以釋大經之旨也。有
本云膚受誤。雖庸者常也。謙云不受庸常之
人。而受字無味。故上義爲正已上玉篇云膚
問。清凉大師在何聖代。何年製今疏乎 答。
廣清凉傳下云。即自花嚴寺徙住般若院○
於上起立製疏道場。即唐興元元年四月八
日也○授毫灑輸才思如流○自興元元年。
迄正元三年丁卯歳十一月○絶筆已上會解
記引妙覺塔記。大同之
鈔。偶溢九州鈔九上云。論語第八。子張問
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立則見其
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子張書諸紳雖云。紳大帶也已上
鈔。講者盈百會解記引妙覺塔記云。弟子
爲人師者三十有八。海岸寂光爲首。禀受學
徒一千。唯東京僧叡圭山宗密。獨得其奧。餘
即虚心而來實腹而去已上問。既云爲人師
者三十有八。今何云盈百乎 答。百是數之
總名也。未可定指歟。一義云。深證法界得骨
髓者。三十有八。若但講文疏者。可盈百歟。大
宋高僧傳第五云。弟子傳法者一百許人。餘
堪講者千數已上准此可知 問。清凉在何聖
朝。何年何寺院製今鈔乎 答。編年通論第
十八云。又爲僧叡等著隨疏演義鈔四十卷・
隨文手鏡一百卷已上總明清凉一生形状中。
如是釋故。編年次第不分明也。又大宋高僧
傳第五云。甞於新創雲花寺般若閣下。畫花
藏世界圖相。又著隨疏演義四十卷等文准此
於雲花寺製今鈔歟。但今文次下廣列所製綱
要玄鏡等數部。故知爲顯畫圖相故。云雲花
寺般若閣下。不可通演義鈔撰述之處歟。會
解記引妙覺塔記中。不見製鈔之時代處所也
鈔。髣髴近宗疏下明説經縁。叙昔順違中
云。後一近宗已上彼鈔一下釋云。未窮玄妙故
云近宗已上
鈔。昔人云人在則易 問。昔人者誰人乎
答。周易第八云。茍非其人。道不虚行已上
頴達疏第三云。言有人則易道行。若無人則
易道不行已上今鈔四下述儒教中。同五上釋
經序中。並廣引孔疏。准此今亦指孔頴達云
昔人歟
鈔。意夫後學其辭不枝矣意者憶想也。枝
者分散也。會解記科云勸學得所者。意云。凡
學人心中有疑不決之時。其語亦不定故。或
繁調而費功。或簡語而不盡。是即辭枝之者
也。然今祖師削繁去簡取中庸之本志者。爲
令後學折中得所也爲言故會解云。吾祖尚慚
折中之才。後學豈得枝其言詞不取中庸。易
曰。中心疑者其辭枝。今勸折中。乃五祖之心
也。然毎見向者好爲繁詞。近人皆作簡語。皆
越吾祖所誡也已上
鈔。總序名意名者第四略釋題名也。意者
前三門也
鈔。亦言教迹會解云。意謂形言序述於疏
首者。即言教之迹爾。令學者尋此教迹。而得
疏之大旨。如尋兔跡以得兔也
鈔。今初約三大者決擇云。問曰。三大何故
不次第哉。答曰。含餘法界等義故。顯圓融相
故。彰無礙理故。隨作者意故。或欲表攝末歸
本。先用次體。復表依本流末。中體後相。三大
不次。不徒然矣已上
鈔。二約絶於邊際問。往復無際者是用大
也。其無際有二義中。絶際無際者。與彼動
靜一源之體大。有何別哉 答。決擇云。鈔據
即事同眞者。即取能同事用。非所同之理體
問曰。此言同眞。爲與眞一耶。爲與眞異哉。
若言異者。何云即事同眞。若言一者。應是一
源體大。寧屬往復用大。今謂通云。以事望理。
具二義故。何者。以事望理。由非異故。同眞
絶際。以事望理。由非一故。事用廣多。將前非
異從後非一。故屬用大○又解。此言同眞。非
謂事體同眞。但以稱性分量同眞故。無前難
已上委細簡別留意思之 問。今又解意。以
稱性分量同眞爲絶際無際者。與性起大用
同異如何 答
鈔。今謂迷法界問。迷法界者。根本枝末二
種無明中何哉。又悟法界者。因果二智中何
乎 答。決擇云。有二解。一云。迷之一字根本
無明也。往六趣者業繋苦果也。悟之一字雖
復名覺也。復一心者果究竟覺也。染淨之法
各擧初後彰取中間。一云。迷之一字本末不
覺十重染妄也。往六趣者即前妄法背覺令
塵皆往六趣也。悟之一字分滿始覺五位功
徳也。復一心者即前淨法從凡向聖皆復一
心。後解爲勝。攝法無遺故已上此用起信論説
返流四位中文言以釋之
鈔。皆法界用也問。悟法界而復一心等。尤
可法界用。迷法界而往六趣等。豈是法界用
乎。故起信疏釋用大之處。及探玄記十六釋
性起品中並云。善順於眞故眞用也。不善違
眞故非其用也云云今何云皆法界用乎 答。
兩記釋今文。其意少別也。故會解云。染淨迷
悟雖殊。皆法界隨縁用也。則前約別義故須
揀。此約通義故皆收也已上意云。雖約増上縁
則迷悟染淨有異。而無不並以眞如爲親因
縁。其増上縁者。以無明等爲染法縁。以戒定
等爲淨法縁也。然今約親因縁故。通云迷悟
染淨皆法界用也。若依決自廣起問而即答
云。此義極難。人多未曉。今略指揀。冀垂清鑒。
清淨法界如淨明鏡。法界染用鏡現穢影。非
直不汚法界。亦表法界清淨故。非直不汚明
鏡。亦表明鏡清淨故。不以稱性妄染不斷便
難法界不清淨耶。不以明鏡穢影仍存便難
鏡不清淨哉。勿謂稱性染不斷便令佛起煩
惱哉。勿見鏡影之穢常現便謂鏡有昏塵哉。
以法對喩照然可見。良以妄染乃具二義。一
者可斷。二者不可斷。初義同常。後義當悉。
故我世尊演教墮宜。應權小根説染妄之過
患。則一向斷。順圓頓根不染妄之功徳。亦通
不斷已上又云。又十玄門有同時具足門。果位
唯淨。那云具足。十所因中有法無定性因。果
位唯淨。豈不定哉。又清凉破刊定云。徳相不
通染門。交徹之旨。寧就但現而常虚無實過
患。細思細思。愼勿驚疑已上問。迷法界而往
六道皆法界用云云爾者別約染分依他之邊
歟。爲當通所執性歟 答。一義云。別約染分
依他之邊歟 問。鈔十一上夜
摩偈讃品
云。迷眞似現者。
此之一句具足三性。迷即遍計。眞即圓成。似
即依他已上今既云迷法界。明知正指遍計所
執性。即根本無明也。何況今鈔下釋眞妄交
徹即凡心而見佛心之疏文云。如約遍計爲
妄者等文
可見
與眞交徹之妄既通遍計。豈不此遍
計即爲法界用哉 答
鈔。迷則妄生悟則妄滅問。自下明何義乎
答。往復二字各以三義釋之。然上各合釋
二義。而未釋起滅義故。自下別釋起滅也。
然若麁相配釋。則起滅共約妄故。云妄生
妄滅也。若委細分釋。則可通眞妄故。云然
眞有二義等也 問。既往復二字各以三義
釋之。若合釋則三字共可合釋。若別釋則
三字共可別釋。何前二合釋。後一別釋乎
答。一義云。義不便故別釋之也。謂雖起滅
二字如次在迷悟二門。而其所起所滅共是
妄法。全不同前去動二字唯約妄。又不同
前來靜二字唯約眞也是一或又去動二字唯
約妄。來靜二字唯約眞。然今起滅二字共
通眞妄。故即次下云然眞有二義等是也
是二故決擇云。上之二訓唯事非理。起滅一
訓雙通事理。所以別論。又云。上之二訓唯能
迷能悟。起滅一訓通所迷所悟。所以別論已上
鈔。然眞有二義決擇云。問曰。隨縁之義爲
理爲事哉。答曰。豈不鈔云。然眞有二義。此即
但是眞理不守自性受熏之義。即是眞如通
達作用。亦是依理成事門中。所依能成之理。
非是能依所成之事。禪詮云不變是性隨縁
是相者。但據以本就未不異故。問曰。何者是
本。何者是末。云何不異。答曰。隨縁眞是本。
相有妄是末。以隨縁眞徹相有妄。乃名不異。
然眞理妄事非一非異。性宗綱領學人頭秤
迷此觸途生滯悟此覽義無疑已上
鈔。則眞滅妄生決擇云此言眞滅。非是喪
滅。但是隱滅。問曰。不變眞滅耶。隨縁眞滅
耶。若云不變眞滅者。特違文理故。鈔云。然
眞有二義。一者隨縁迷則眞隨於妄則眞滅
妄生等。何開不變。次鈔文云。眞界湛若虚空
體無生滅。此義在下體大中。尤知隱滅之眞
非是不變。若分隱滅顯生。且非體大。仍屬用
大。既有隱顯。何名不變。由此得知。隱滅之
眞非是不變。若云隨縁眞滅。義亦不可。何以
故。正隨縁時。隨縁之義理應増顯。何成隱滅。
今謂通云。將不變眞就隨縁門即言隱滅。非
是別論不變隨縁而有隱滅。細思細思。可知
深昧已上
鈔。迷來無始自下四句。上二句明廣多無
際。下二句明絶際無際 問。此第一義雙約
迷悟云云然今廣多但約迷以釋。絶際但約悟
以釋。有何意哉 答。決擇云。言迷來無始故
無初際者。應云悟來無初故無後際。下即是
廣多無際○悟絶始終際則無際。應云迷絶
始終際即無際此是絶
際無際
鈔據影略不全顯示已上
鈔。一竪論去來問。妄法有終者。經論之盛
談也。何云來無終乎 答。決擇云。以法從人。
即許斷盡。以人從法。未來無終故。或望一人
多人。盡不盡別故○或就即淨義。未來無終
已上又花嚴經十無盡藏品説多聞藏中云。
何者爲生死最初際。何者爲生死最後際。是
名無記法已上意云。若有人問生死初際後際。
則菩薩不可答之。以無所益故。名無記法也。
大疏四下云。問。初際無始。聖教所明生死有
終。豈非正理。答。略有三義。一約一人則可云
終。通望一切則無終極。二以彼定執長邪見
故。亦不應答。謂許有終必有始故常法無始
亦無終故。三約法性皆不可説。故中論云。大
聖之所説本際不可得○先後共亦無。既言
本際不可得。亦不應定。謂無始無終。況有始
終之見耶已上此三義中。第三是今絶際無際
義也
鈔。妄念攀縁決擇云。妄念即攀縁。唯因心
也。妄念之攀縁。亦因境也
鈔。若約絶際問。自下明何義乎 答。上
約横竪明廣多無際故。今對彼二義更明絶
際無際。謂初對竪義以明絶際。即引中論爲
其證也。後横尋妄心下。對横義以明絶際。此
引遠公述其相也。餘如下鈔之
鈔。中論云大聖大疏如上引。鈔十一下
十藏品
云。
即本際品偈。此中初引教立理。顯無始終。次
二句仍上遣中。以無始終可待對故。後兩句
遣其先後。略有三義。謂應有問言。生死二法
爲先生後死。爲先死後生。爲生死一時。一時
名共。且總非。下偈出非所以云。若使先有生
後有老死者。不老死有生。生不有老死。若先
有老死而後有生者。是則爲無因。不生有老
死。釋曰。前偈破先生後死。生必因死。今先有
生。則不因老死而有。故云不老死有生。則亦
令生無有老死。先獨生故。後偈破先死後生。
生是死因。今死在前。爲無因矣。次破一時偈
云。生及於老死。不得一時共生時則有死。是
二倶無因。釋曰。以生不因死。死不因生故。後
結法空云。若使初後共。是皆不然者。何故而
戲論。謂有生老死
鈔。横尋妄心自下約横以明絶際也 問。
下引遠公。全是廣多無際義。更不見絶際義。
今何引用哉 答。羅什問遠公於所解法云。
若得不馳散深入實相否。畢竟空相中。其心
無所樂○仁者所得法。幸願示其要其要具
如下引
遠公有此答書。是知今云本端者。指實相也。
是即起滅有無等諸法之本源。或端緒故。或
端直故。名本端也。因縁無主者。畢竟空相也。
如智論云。從因縁生即無自性。無自性故則
畢竟空也。今此中意云。欲知本源所在。只是
起滅有無等諸法之中。但毫釐有差。天地成
隔。故云一毫等。如還源觀云。眞空滯於心首。
恒爲縁慮之場。實相居目前。翻爲名相之境
已上准此思之。今文横歴萬法。以明本端絶際
之義。又准下旨趣玄微中明三大所在之義。
可思之。次下廣往復行竟。總結釋云。此中無
際亦有二義等云云可准知之
鈔。是以遠公云歴代三寶記第七譯經
東晋
云。廬
山沙門釋惠遠○雁門人。姓賈氏。二十一遇
釋道安。以爲眞吾師也。聽安講般若經。乃曰。
儒道九流皆糠粃耳○聞羅什入關。便遣書
通好○什答書曰。鳩摩羅耆婆和南。既未言
面。又文辭殊隔導心之路不通。得意之縁圯
絶○并遣偈一章曰。既已捨染樂。心得善攝
不。若得不馳散。深入實相不。畢竟空相中。
其心無所樂。若悦禪智慧。是法性無照。虚誑
等無實。亦非停心處。仁者所得法。幸願示其
要。遠重答以報偈一章曰。本端竟何從。起滅
有無際。一微渉動境。成此頽山勢。惑想更相
乘。觸理自生滯。因縁雖無主。開途非一世。時
無悟宗匠。誰將握玄契。來問尚悠悠。相與期
暮歳○因著法性論曰。至極以不變爲性。得
性以體極爲宗。什見論而歎曰。邊國人未見
有經。便與理合。豈不妙哉已上
鈔。三約返本還源問。本源二定。返還二字。
各是一義也。何別對而重擧乎 答。決擇云。
返本照體也
菩提也
還源寂理也
涅槃也
或言實義同。文體容斯
已上師云。返本者約最初發心也。還源者約究
竟圓滿云云但鈔下文云。復本源或云復本心。
明知只是言異義同。不可作穿鑿歟
鈔。第二妄唯往問。鈔次下釋體大中云。二
唯對妄者動即往復有去來故准此可通往
復。今何云唯往乎。又次下云。然此一義自有
往復。今何云今此唯復乎 答。會解云。三義
對論故。初具往復。次二各一。若三義各別自
釋。則三皆有往復。以義各有主故。今對辨也
已上問。第三義自有往復者。下引經釋之故
可知。然第二義之往復。其相如何 答。決擇
云。往配過去生死。復配未來生死。現在生死
亦往亦復。對過去而名復。對未來而稱往。故
鈔云。動即往復有去來故。如唯識云。前異熟
既盡往字
復生餘異熟復字也
已上
鈔。文殊初説雙行會解云。彼經云。菩薩雖
不捨生死。而不爲生死諸惡所染。釋曰。即生
死涅槃也。次復有六對雙行之行。謂二有爲
無爲。三大小乘。四空有。五相無相。六願無
願。七生滅無生滅已上
鈔。三種覺觀欲修空等三解脱。則以覺觀
爲障。故令斷之也。雖覺觀是一向從所障。故
云三種。密嚴疏第一云。麁浮分名爲覺。細審
分名爲觀。由此覺觀所纒繞故。心及心數恒
動不安。猶如二龍共相盤結也已上新譯名尋
伺。故唯識論云
鈔。皆上句自利決擇云。問曰。初義云。觀
諸衆人心所樂欲。名之爲往。斯則非是自利。
往涅槃故。答曰。觀他樂欲本空。即是自利。往
涅槃故。或如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内自省。
觀他即是益自也。或以少從多故已上會解引
此釋云。評曰。後義爲優已上雖有此等釋。而
愚案云。照鑒機根欲性。如其實無差謬。是直
名自利。何勞多釋乎
疏。動靜一源問。鈔釋云。法界體也爾者
今此體大者。與起信論所明三大中體大。爲
同爲異 答。異也 應有多異。一彼約終教。
今是圓教也。二彼分理智。以智爲相大。唯理
爲體大。今則以理智無礙爲體。故綱目云。體
謂法界理智無礙三彼但以理性爲體大。今
則事理性相混融莫二。莫二之本際。是名體
大也。即今鈔對上雙約迷悟等三義。並以莫
二之本源爲法界體者是也。又行願疏云。一
體大。若相若性。皆同眞性而常遍故已上
記第二釋云。上向性字是諸法無性之性。下
句性字是本覺眞性之性已上准此思之。又總
該萬有即是一心。今云莫二之源者。准思可

鈔。靜即體虚意云。唯約就妄中往復二字
體空也。過未對立而相待寂故 問。是即動
靜二字尚屬用大也。然若相待寂名爲靜者。
應是一源體一。何爲用大攝乎 答。決擇云。
亦將體空從相有故。乃屬用大○此即相有
即體空。體空即相有。在用則名殊。歸體莫二
之眞源。即體大也已上


演義鈔一上纂釋第二

疏。含衆妙而有餘問。含衆妙者。以何法爲
能含乎 答。以體大爲能含。以相大爲所含。
故鈔云。清淨法界爲能含。微妙相大爲所含
云云問。當句明相大。設應是事無礙十玄之
相。明知含衆妙者。事事相望。可論有力有體
者爲能含。無力無體者爲所含之義。設鈔所
引阿僧祇品。正明毛孔爲能受。諸刹爲所受
之旨。若體相相望爲能所含者。只是事理無
礙之義。全非事事無礙。豈爲當句本意乎。縱
雖鈔釋爾。何設立義引證忽招相違乎 答。
決擇云。能含有餘乃是上文一源體大。所含
衆妙方是自門相大。躡前釋後。依體顯相故
已上意云。疏明三大。並躡前明後。是則表三
大相即不離之義。故今亦躡前體大以明相
大。就中相是體之相故。必可帶體以明相。所
謂如云性功徳者是也。但於僧祇品辨鈔釋
者。兩記會通之。決擇云。問曰。上所立義乃是
事理無礙。今所引證乃是事事無礙。豈爲愜
當。答曰。文雖事事無礙。義含事理無礙。故鈔
云。手約稱性。刹約不壞相。故廣相不能遍小
性也。或立義引證更影顯。或但證能含含所
含。所含不能遍能含義也已上此師雖有多釋。
並但約宗法作會通也。若依會解。約宗因會
通之。故彼云。上立義以清淨法界爲能含。性
徳爲所含。此帶因説。今引毛孔容刹等。正約
宗也。故釋所以還帶因論故。云毛約稱性等
也。兼前總渉三義。初由理事無礙故得事事
無礙。此復約法性融通以釋所以。即別教因
也。由此第三句含於同別故作此釋也已上
准此師釋。案今疏意。躡前體明後相。含於多
義。一爲帶因以明宗故。二爲兼渉三法界故。
三句含同別故。 若兼取表三大不離義及相
是體之相等。則總含五義也。但恐是強作穿
鑿歟。思之。次於體相相望是事理無礙非事
事無礙之難者。其義實爾。故許帶因含同也。
故下旨趣玄微別示三大中。雖相用二大皆
具十玄。而由明三大互在故。當理事無礙云云
故知今所含之相大不可妨事事無礙也 問。
若爾當句無傍正雙具同別歟 答
鈔。謂杳冥之内衆妙存老子經上卷第二
十一章云。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已上注云。道
唯窈無形。其中有精實已上同卷第一章云。玄
之又玄。衆妙之門已上今用兩處文故云爾也
鈔。恒沙性徳微妙相大問。此二句者爲通
同別。爲當局同教歟 答。一義云。上句是同
教。下句即別教。雙擧二教之相大也。准次下
略有二義等釋可知之。爾者下云相依於性。
又云相徳有名。並含二義歟。以同別無礙爲
一圓教故。尤可爾也
鈔。性體無解相徳有名問。今云無解有名。
下云無名有名。各其義如何 答。決擇云。問。
常樂等徳豈不稱性耶。若許稱性。云何有餘。
答曰○或云。相大具二義。一云稱性。一云不
壞相。今據後義故云有餘。或云。相體二大各
具名義。相約其名體據其義。故云有餘廢名
從義。悉皆相稱。故鈔云。有名之數不能遍無
解之體已上准此名是名言也。義是義理也。以
理圓言遍故。遍局之名數不能遍圓通之義
理也。下云無名有名。其意大可同。如下彼注。
可見之
鈔。則恢恢焉莊子第二内篇養生
主第三云
鈔。毛孔能受彼諸刹問。毛孔能受者。以有
分限之毛孔事法爲能受歟。爲當以毛孔所
依之性爲能受歟 答。直以毛孔事法爲能
受也 問。有分限之微細之事。爭容受廣刹
乎。況鈔云毛約稱性。又云遍小性。豈非毛孔
所依之性爲能受所遍乎 答。此難不爾。既
云毛約稱性。明知以稱性爲因。而釋成毛孔
爲能受之義也
鈔。然此相大略有二義問。今第三句無傍
正雙具同別二義歟 答。一義云。躡前體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