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佛祖統紀 (No. 2035_ 志磐撰 ) in Vol. 49

[First] [Prev+100] [Prev]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未若是之盛也。宣和四年大旱。郡請講雲
雨經。依法結壇緇素畢集。披軸則雲興。下
席而雨注。靖康初。高麗貢使。及境來謁云。
國王問訊法師。翹仰道徳無從瞻禮。謹遣
使獻法衣一襲。及本國曉法師。所著華嚴
疏論二百卷。建炎三年以老謝去。寓奉化之
福聖。南湖自罹兵燬積年未復。郡守仇愈。
謂非師不能振。遂迎師再還。群僚畢集。佇
聞講演。仇公臨筵讃之曰。微言發覆吾生何
幸。紹興十二年。擧門人道琛自代。遂退處
於擇陽。與漕使陸寘隣居。往來結方外友。
明年春與陸君辭曰。老病既久將以後事
託延慶。乃舟行至南湖。沐浴更衣。集衆諷
觀經。書遺訓。付悟眞義誠。諷安樂行。至深
入禪定見十方佛寂然而逝。時十三年二月
八日也。壽八十。葬崇法之祖塔。師天資朴
素。待貴賤以均禮。或問其故則曰。吾法
以平等爲心。不輕爲行。昌國戴氏。爲鬼
物所擾。請師誦呪。及門而崇滅。其在福
聖。道俗請増戒法。有鄔氏子附語曰。吾汝之
先也。久處幽冥。聞人間光法師爲衆施戒。
此日冥中異類多得解脱。故吾得以暫歸
法主智欽。姑蘇常熟人。才辯超卓擧世知敬。
主東靈聚徒至五百。行梵慈之道不少異。
恪勤講懺日未嘗怠。時人尊稱法主。以比
北禪梵云
清辯齊法師法嗣
法師法雲。受業姑蘇景徳。賜號普潤。學教
觀於清辯爲得旨。紹興十三年。撰翻譯名
義七卷。以釋藏典之梵語。援引疏記有所
論辯甚爲學者之益咸澤山嘉其作。爲賛
化刻梓云
佛祖統紀卷第十五



佛祖統紀卷第十六
 *宋景定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諸師列傳第六之六
  息菴淵法師法嗣廣智下
第五世
 淨社處廉法師
圓辯道琛法師
智涌然法師法嗣神照下
第五世
 覺雲智連法師
澤山與咸法師   赤城中益法師
  白蓮智圓法師   山堂元性法師
白蓮妙璘法師   白蓮清悟法師
白蓮子侔法師   虚堂本空法師
眞教仙法師法嗣   證悟圓智法師
超果道法師法嗣   徳藏從進法師
通照明法師法嗣   報慈蘊堯法師
竹菴觀法師法嗣南屏下
第五世
 北峯宗印法師
  智行守旻法師   神辯清一法師
牧菴朋法師法嗣   顯菴法昌法師
  月溪法輝法師   隱學太然法師
浮石子慧法師   永福智享法師
天王道用法師   能仁懷寶法師
祥符忻法師法嗣   悟空善榮法師
清修久法師法嗣   慈室妙雲法師
  雪溪睎顏首座
澄覺煥法師法嗣   覺菴簡言法師
假名湛法師法嗣   車溪智欽法師
法照皎法師法嗣   則菴明哲法師
  能仁道山法師   醴泉行環法師
布金覺先法師
圓照光法師法嗣   超果宗肇法師
東靈欽法主法嗣   楊尖利淵法師
息菴淵法師法嗣廣智下
第五世
法師道琛。溫之樂清彭氏。賜號圓辯。母夢
紫氣縈身而生。年十八具戒。初學律儀。未
幾去從息菴於法明。微言妙旨一聞便領。後
至南湖依圓照。既歸郷出主廣濟。十二年
遷廣慈。建炎三年。車駕幸永嘉。有旨以林
靈素故居爲資福院。丞相呂頤浩以師應
詔。嘗以僧伽梨質米於市。夜見流光煜煜。
旦即捧還山。苦無水指工鑿井。得古磚有
天康字南朝陳文
帝年號
泉涌其下。樂清江岸。毎以頽
倒爲患。咸謂鬼物所釁。吏民請爲授戒。神
附語致謝。門人清順。夢延慶諸祖來謁。侍
者持位圖於旁。而闕其第八。順指問之。對
曰。汝師將補其處。及後居南湖。果第八世。
嘗專修念佛三昧。忽感悟曰。唯心淨土一而
已矣。良由彌陀悟我心之寶刹。我心具彌
陀之樂邦。雖遠而近不逾一念。雖近而遠
過十萬億。譬如青天皓月影臨萬水水不
上升月不下降。水月一際自然照映。一日於
禪定中見一老宿坐禪榻上。顧謂師曰。吾
四明也。師驚喜作禮問曰。道琛於一家習氣
法相未能通達。乞垂指教。尊者首肯之。及
覺心地豁然。自是山家言教觀者。皆禀師
爲正。紹興十二年。圓照告老擧師以代。寺
經虜寇焚蕩之餘。師誠心所感施者自歸。
歳月之間棟宇悉備。因行法華三昧。感普賢
放光。慧辯愈加。郡大旱。請禱雨。師以郡政
苛猛言守感寤。出囚徒數百人。是夕大雨。
有久病者。爲説法施食多愈。育王諶禪師
疾。往視之。歸語衆曰。大言無當終不得力。
乃於月二十三日。建淨土繋念會。道族至
萬人。與雪竇大圓禪師爲道交。嘗請説六
即義。聞而歎曰。師如此説應曾悟耶。答曰。
若不因悟何敢對老師説。一日講至六羅
漢義。學者請説。斥之曰。小乘法相説之何
益。當爲説經王義。聯翩三日。一語無重。紹
興二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集衆諷觀經晝
夜不絶。衆聞異香盈室。師曰。佛來接我。即
沐浴更衣。書偈曰。唯心淨土本無迷悟。一
念不生即入初住。令諷安樂行。未終塔然
坐亡。留龕彌月。顏體如生。葬全身於崇法
祖塔之側
智涌然法師法嗣神照下
第五世
法師智連。字文秀。錫號覺雲。四明鄞邑杜氏
受業棲心崇壽。年十八受具戒。古貎修幹
有長松野鶴之態。明智見之曰。僧中鳳雛
也。初從圓照學於南湖。晩依白蓮智涌頓
悟圓旨。及歸郷代講延慶。建炎後。歴住五
刹。皆兵燬之餘。化瓦礫爲金碧。出於指顧。
時圓辯重興延慶。未就而逝。師適訪宏智。
同登千佛閣。智曰。聞四明談空中有相是
否。師曰然。智以手指云。太虚本無一物。師
指山川樓閣曰。此諸物象復是何物。智大
服其言。歎曰南湖之任非師而誰。即薦於
郡領事。十年講無虚日。而衆宇畢成。太師史
眞隱。佚老於郷。毎過從問法要。眞隱曰。師
於禪律亦貫通耶。師曰。氷泮雪消固一水
耳。又問。華嚴般若似太支離。師曰。支離所
以爲簡易也揚子何經之支離。
曰已簡已易焉支
眞隱肅然服。
郡師丞相沈公屈居僧職。以老病辭。公手
札勸之曰。師行業清修力荷宗教。自宜表
正一方紀綱諸刹。幸勿固辭。自潔其志師
即領命。諸方服其清整。一日感疾。謂侍人
曰。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華嚴
經偈
復撫掌大
笑曰。我自幸至此。鍾鳴吾逝矣。時隆興元年
十二月十八日。火浴得舍利。葬骨於崇法祖
塔之旁。得法上首。月波則約
  太師眞隱居士賛曰。瞻彼連師色粹而溫。
禮義是習詩書是敦。雖精止觀實祖儒
門。鶴飛寥廓蝉蛻塵氛。遂令聽者去縛
解紛。五住大刹藉藉有聞。晩居延慶其
道彌尊。伊惟台教垂裕後昆。前有法智
後有覺雲。意此幻影與法常存石刻在
月波山
論曰。聖賢應世之迹。非世情所能測識
也。夫覺雲一代明教之師。其於亡日如
知所歸出生入死。固非常人所可擬
倫。然則託形儒相之家。居相位二十七。
考中外靖安。其勳業盛大矣。而又能大護
佛法尊敬僧寶。是蓋大權施化示現宰
官者之所爲也。釋迦本時。或爲儒林之
宗。或居輪王之位。聖寺沙彌爲齊文宣。
囘向寺僧爲唐明皇。近則五祖戒師爲蘇
文忠。瑯邪山藏僧爲張文定庸。詎知回
機轉位不爲佛不爲祖耶。良渚謂撫掌
自笑。宜得所歸而復來此土。位極人臣
以茲爲疑者。其未善論事若此
法師與咸。字虚中。黄巖章氏。賜號明祖。母夢
故白蓮惠師遺黄柑令食之。及寤齒頬猶
香。生七歳依香積出家。首謁智涌。涌奇之
曰。祖位再來也。學成以妙年居第一座。涌
沒證悟爲繼。已而悟遷上竺。乃擧師以代。
聚徒既多歳復大歉。及分衞呉中。施者唯恐
自後。倍委王孟公問十六觀義。師曰。佛
國在十萬億刹外。而提封不越方寸。若克
循觀道。則往彼非遙也。資政鄭公問楞嚴
八還。師曰。迷心爲境。八法瞀亂。達大觀者。
一念自反。二公皆感悟。歳歳爲遣供瞀音茂
目不明
郡太守入山。見池中紅蓮。問曰。既是白蓮。
因甚却開紅華。師曰。山中并喜君侯至任
是無情亦改容。又指看經羅漢曰。既是無
學。如何看經。師撫羅漢背云。何不祇對。師
倦於酬應。歸間受業。會赤城益師亡。郡以
爲請。萬年一禪師來訪。見床上小册記。回
買常住物。一錢不遺。歎曰。我於道無媿行
不及師。嘗於法輪寺施戒。當請聖師。衆
覩寶光下燭有梵僧立空表。禪宴之餘常
諷空品。至本性空寂則入定數日。至生死
無際則大慟不已。其體法眞切若此。隆興
元年五月。別衆端坐念佛而亡。瘞龕於寺之
東岡。乾道三年夏復從荼毘。五色舍利無
算。所著菩薩戒疏注三卷。金剛辨惑一卷。復
宗二卷。法華撮要一卷。素精於易折衷諸
解。以自名本取諸咸因號澤山叟
法師中益。早親智涌。深境觀富辯説。人以
是敬服焉。主上虞等慈遷赤城。講貫之餘
即入禪懺。旦夜以繼未嘗少閒。録智涌教
義。號虎溪集
法師元性。自號山堂。從智涌得教觀之旨。
居白蓮日。講次至天主義。有學者新至作
論破之。有取其論白師曰。此新學逆路之
見也。請擯之。師笑曰。汝但學得他作論。我
盡容得著山堂集五卷。法華文句科十卷」
法師子侔。寧海盧氏。號圓淨。久從智涌學
有聲當世。晩主白蓮學徒如市。以供給屢
乏。將隄海爲田。歸以告其母。母以白金一
笥與之曰。爲衆辨事佛必鑑之。母患其
不成也。卒就役。得田千畆衆頼以濟
法師本空。四明奉化人。自號虚堂。父姓徐爲
農。毎高僧過門。必欵接加禮。母夜見神
光遶室因而有娠。爲兒異倫等。蔬食誦經
志在出家。年十四。依尊勝法存剃髮。初從
智涌受教觀。自白蓮首衆。出主明之永明
遷治平。淳熙初。皇子魏王牧四明。尊其道
製疏請主資教。夏中首座將開妙玄。師止
之曰。自有講席以來。諸老立法。謂首座之
職未出世者止講小部。若已出世。已講小
部者。方可開發大部事存謙遜此舊章也。
若維那則點讀四教儀類集耳。以次而進
無自逞也。後遷白蓮大揚宗教。久之歸
間受業。日以往生爲正念。紹興三年三月
三日別衆就座書偈而化。東掖學徒來迎全
身。奉化緇素投牒止之。乃剪鬚髮分塔東
山。而葬全身於尊勝。師行不回顧。坐不倚
物。盛暑不持箑。祈寒不附火。高座講唱辨
析精微。使利鈍皆有所入。人以是尊慕之」
眞教仙法師法嗣
法師圓智。黄巖林氏。母夢老儒寄宿而生。
幼聰敏不好弄。書史經目悉能開説。醫方卜
筮無不精究。嘗往隣寺聞講觀經。歎曰。
落日之處故郷在焉。今日得聞如獲家信。
曁出家受戒。即依眞教於白蓮。學通教觀。
嘗問具變之義。眞教指籠鐙曰。如此鐙者。
離性絶非本自空寂。理則具矣。六凡四聖所
見不同。變則在焉鎧菴曰。具如珠具寶。即理具三
千。變如珠雨寶。即事造三千。此
旨與眞
教稍異
師不契。後因掃地誦法華。至知法
常無性佛種從縁起。豁然有悟。以白眞教。
教曰。法華止觀此爲喉襟汝今有悟大事斯
畢。自是遊心道妙。五日輒一睡。或邀縱歩
則曰。吾之遊異於是。明窓淨儿舒卷函帙。
參五佛歴三周。若閲止觀。則十境十乘。見
祖師於塵劫之表。居東山十有四年。兩刹千
衆推爲前列。毎患學者困於名相。勉同人
曰。是眞精進。便是向上機關。毎半月必行布
薩。或曰。圓頓之宗何必如是。師曰。圓家事
理一念具足。所謂圓頓者。豈撥事求理耶。
吾於常時未嘗不以波羅提木叉爲之
師。扶律談常正在茲日。郡請主祥符。殿撰
劉公問。教中一句如何擧揚。師曰。即事而
眞。公領其旨。自撰疏請主鴻祐。士夫欲其
近城。請居日山。歴遷白蓮赤城慶善。化道
日起。紹興二十三年。奉詔主上竺。災燼之餘
僅存大士殿。有衰金爲造門廊者。歴家言。
主星不利。師曰。佛與天星同一造化。苟寶
坊輪奐吾亡何憾。未幾果微恙。夢仙人飮以
天液。所患頓愈。神采加異於前。二十七年夏
旱。詔於明慶講經。席散而雨洽。嘗抵寺莊
聞用牲祭曰何可違佛禁耶。即爲神説戒
易以素饌。二十八年督土木甚速。至冬衆宇
咸備。十二月十二日示疾。預爲書別道俗。
書偈坐亡。塔於寺東。初是普覺日。住山之
末年。夢羅漢來自天台。踞坐主位。已而師
至。住無相日。夢賓頭盧來謁。授山茶一器。
人知師爲五百人中焉。桐江瑛。自恃知解。
遇荊溪留意辨明處。斥爲穿鑿。至云妙樂
可毀。設十難問。學者莫敢與抗。師作攻瑛
集追破之。讀者一快。恨二師不並世也
超果道法師法嗣
法師從進。妙年聰辯爲學早成。久依超果
具得其道。出主徳藏。講訓有法學者歸之。
多述教義發明所得。作楞嚴解尤稱高妙。
示寂之日。留龕月餘。容色不變。及從火洛。
舌根不壞。若紅蓮華
竹菴觀法師法嗣南屏下
第五世
法師宗印。字元實。鹽官陳氏。號北峯。師慧
力徳隣。年十五具戒。首謁當湖竹菴。得教觀
之旨。凡諸祖格言必誦滿千遍。入南湖修
長懺。周氏延以菴居。以租量非法勸革之。
歳減五百斛。往謁象田圓悟演。反質西來
意。師答曰。有屈無叫處。演肯之。智者忌辰。
夜炷香殿鑪悲泣失聲。演感其意以厚禮
送歸南湖嘗思寂光有相之義。聞空聲云。
寂光土體如水中月。資教空虚堂。延居座
首。堂著宗極論。扶智涌事理各立一性之
旨。師設九難。宗極爲之義負。通守蘇玭觀
不二門以文雖簡而昧其説。師撮示機
要。玭即領會。白師座請居正覺。颶風飄蕩
颶音具。沿海諸郡多狂風。謂具
四方之風也。東坡有颶風賦
僅存藏殿。師守死
不去。風爲之止。有請爲廟神授戒去血
食者。先感夢往赴他廟尸祝。神語求易祭
者十數祠。遷主隱學。未久玭亦召還。要師
偕行曰。盍西還相與弘賛。居東二十七年。至
是復反淛右。貳上竺講止觀。深砭學者支
離名相之病。圍座挾策。主者以得士爲忌。
去隱雷峯毛氏菴。問道者沓至。杜氏建普光
一區。具禮迎之。禪講並行法道益盛。適徳藏
來。請師曰。肄業之地。思報久矣。歴遷超果
圓通北禪。道徳之譽既行。土木之績亦就。海
空英辭靈山。擧以自代。詔可之。學徒五百咸
服其道。宿弊舊習爲之一革。寧宗素聞師
名。召對便殿問佛法大旨。語簡理明。上大
敬説錫賚甚渥。賜號慧行法師。嘉定六年。
以營觀室。行化呉中。至松江弟子行一菴。
謂其徒曰。吾化縁畢此。即右脇安庠而化。
時十二月八日也。藏龕於慈雲塔旁。師三衣
準律。五辛剛制。道力純至幽明倶感。格邪
拯滯除瘵息癘。一有祈叩無不得愈。常
謂講者須備三法。肅威儀以臨大衆。提
大綱以盡文義。具宗眼以示境觀。備此
三者依俙駕説。所著金剛新解。釋彌勒偈。
簡示天親羅什同異之意。考正此經諸本。即
則之文最爲有據。述教義百餘章。尤爲學
者傳録。嗣法有聞者。古雲元粹十餘人。日本
傳教者。俊&T039917;一人。仕官儒生受道者三數人。
獨佛光法照繼世盛大。有光祖父之道
牧菴朋法師法嗣
法師法輝。字明叟。號月溪。台之臨海徐氏。
依多福西茶院眞悟諶師落髮。從牧菴於能
仁學通教觀。曁遷南湖即俾爲内知客。平
心賛助内外以和。與印元寶登聖道月光遠
爲同志友。日以此道相問辨。及歸能仁遂
座首。淳熙初出主浮江香積尋徙赤城。紹
熙二年遷聖水。嘉定間。赤城有去思。師爲
勉徇。久之聖水復來迎。師亦不拒。嘉定己卯
秋。無疾而亡。塔於西隩。師講唱法華深符
祖意。發明正義酷似牧菴。謝克家錢象祖
二郷相。素所尊敬。而師執心謙靖。未嘗許
其進。人以是高之
祥符忻法師法嗣
法師善榮。烏程潘氏。賜號悟空。母初妊娠。
即屏葷血。臨産之夕。有光二道自天下徹
其廬。已而産二男。歳餘皆病亡其一。相者
謂其母曰。若不出家恐亦未保。乃舍入法
忍寺。七歳受戒。學教於清辯忻師。紹興末
自祥符座元出主太湖之寶林。歴慧通車
溪。講道大播。淳熙癸卯。越帥李參政。請主
圓通。親爲疏云。佛菩薩本自無心。有縁即
應。士大夫何嫌異教。惟道是從。人皆喜誦
其語。一日微恙。屏人事坐榻上。問病進藥
皆不答。越七日。澡身易衣。趺坐方丈寂
然而化。闍維之時求舍利者。如其願必得
之。著大部決疑集四卷。行於世。在車溪日
入蔬圃。見菜葉小蟲無數。歎曰。哀哉一餐
何多殺命。於是一夏。唯白湯下飯。嗣法紫
金法通
清修久法師法嗣
法師妙雲。四明楊氏。自號慈室。遍詢教席
&MT04537;發妙解從久無畏。詣玉几參大慧。益
有省悟。無畏主清修。師與逸堂諸賢旦暮
請益。及同受通相三觀之旨。紹興十九年。無
畏沒衆請師爲繼。淳熙初。遷慈溪永明。以
所得悟意。述圓覺直解。其序有云。巨儒老衲
讀此必曰。既云直解何用是曲科爲。聞者
爲一笑。嘗閒居東湖二靈。以詩遣丐村市
云。山環湖水水環山。短艇白鷗窓几間。野
外更將供給至。飽參著得十僧閑。時人誦
爲實録。郡請居南湖。日事講貫學者如市。
居二年以疾辭。居溪口呉氏菴。一日往別
呉君。歸越三日。澡身易衣。趺坐室中。謂侍
人曰。吾有瓣香藏之三十年。將臨終供
佛仰報大恩。今其時。吾將有行。及香煙正
熾起白佛陳請求歸安養。就座合掌而化。
師爲學得旨尤善駕説。詩頌翰墨妙絶一
時。南湖祖堂以師居位日淺不立像。耆老
評之曰。昔竹菴牧菴居此皆二年。議者以
道大名重不得不立。今慈室何慊於二老
哉。於是亦立位。嗣其法者。廣壽正皎九月八
日忌
首座睎顏。字聖徒。自號雪溪。四明奉化人。幼
試經得度。教黌禪府無不咨詢。三教百家
無不綜練。嘗從久無畏親受觀法。自謂
造師藩籬。及無畏亡撰銘文以寄得法之
意。師志氣剛正廣衆畏服。文藻高妙後進愛
慕。於是聖徒之名播天下。不惑之前所寓必
居記室。知命之後所至必踞座端。諸方屢
擧出世。皆固辭不就。嘗歩菜畦。見糞蛆毬
聚。以殺物之多不復茹蔬。唯買海苔三百
六十斤。日取其一以供粥飯。晩歳自省。謂
文字餘習無補於道。乃住桃源厲氏菴。專
志念佛。一坐十年。精進不懈。謂反人張漢
卿曰。淨土之道豈有一法可得。珍臺寶網
迦陵頻伽。此吾佛方便誘掖之法耳。但於修
中不見一法。則寂光上品無證而證。漢卿
曰。予固已信解。愧未能勇進耳。扁所居小
軒曰憶佛。作詩以見志。有云。隨波逐浪
去翩翩。彈指聲中七十年。豈不向來知憶
佛。欲從老去更加鞭。臨終預別親友。沐浴
更衣西向觀想。忽稱佛來合掌而化。師隱居
之日。有司以免丁追慈室誚之曰。天下
豈有讀萬卷書爲高士行。猶欲以丁錢
責之耶。主司嘉其言得不問
澄覺煥法師法嗣
法師簡言。自號覺菴。依澄覺學通其旨。博
覽強記獨擅一時。嘗講妙玄升座高拱。暗
索本文不失科節。圓詮妙法旁敷教相。
事理權實莫不粲然。嘗謂新學曰。人苦於
寡學。若深歴歳月熟覽典誥。自然左右逢
源了達祖意。不爲一文一義之所滯惑。始
可從事於講説之際。聞者心化
法照皎法師法嗣
法師明哲。四明之鄞邑周氏。自號則菴。得夢
呑寶珠而生。十八具戒。即遊學諸方。依能
仁法照受教觀。一時會中同名者有十哲
之稱。而師最顯著。復遍參禪林。見天童宏
智育王大慧國清愚谷。無不期以大器。嘗
曰。叢林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吾宗介
爾有心三千具足也。宏智聞之曰。觀子妙
解宜歸弘教。初主昌國超果。遷覺海隱學
永明。篤志講訓無虚日。學者不敢以假告。
郡帥范成大。請主南湖。一時聽徒。皆四方英
秀。來者唯恐其後。咸相謂曰。登龍門者正
在今日。師日誦小般若經。稍渉人語便即
重誦。謂不當以凡言雜聖典也六月十
六忌
圓照光法師法嗣
法師宗肇。四明人。初之南湖見明智。晩入
圓照室。俾之貳講。出主興教。遷壽聖。自罹
建炎之厄。僅存大殿。茅茨數百椽。殘僧十餘
輩。處之裕如。常曰。諸佛大士。遍法界建佛
事。而雲溪咫尺之地。不能有爲。亦縁力不
足耳。縱我能爲之何足爲道。祇陀絡孤所
施無慮億數。而雲溪咫尺之地不能有成。
亦縁力不足耳。縱我能成之何足爲多。但
知服勤講導篤志修進。以報佛恩可爾。既而
來學日臻檀施日至。棟宇爲之鼎新
東靈欽法師法嗣
法師利淵。博通三藏。旁貫五經。學富道高。
世稱爲淵教藏。蚤傳東靈之道。弘法楊尖。
聚衆三百日事講演。出入經論莫測涯涘。
由是後學多尚泛辨此卷三十五人本
紀遺失十七人
佛祖統紀卷第十六



佛祖統紀卷第十七
 *宋景定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諸師列傳第六之七廣智神照下
四十四人
  淨社廉法師法嗣廣智下
第六世
 休菴法舟法師
  法明文節法師   寶積法雲法師
妙果師楷法師   水陸文炳法師
常明道深法師   福昌文佾法師
圓辯琛法師法嗣   月堂慧詢法師
  一菴處躬法師   雪堂戒應法師
止菴法蓮法師   指南仲韶法師
慈雲文統法師   餘姚清湛法師
覺雲連法師法嗣神照下
第六世
 月波則約法師
  林菴清哲首座
證悟智法師法嗣   慧光若訥法師
北峯印法師法嗣   古雲元粹法師
  佛光法照法師   梅峰梵奎法師
石溪思壽法師   石鏡清杲法師
慈感文圭法師   蒙泉了源法師
毒海道源法師   剡源覺先法師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