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四教義 (No. 1929_ 智顗撰 ) in Vol. 46

[First] [Prev]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二觀淳熟雙照二諦。入菩薩地。自然流入薩
婆若海。是則無功用心。修種智佛眼。佛地圓
明成一切種智。佛眼圓照二諦究竟也。故大
度論云。聲聞法中名乾慧地。於菩薩即
是伏忍。聲聞法中名性地。於菩薩法中名柔
順忍。聲聞法中名八人地。於菩薩法*中名
無生法忍。*聲聞法*中名爲見地。於菩薩
法*中是無生法忍果。聲聞法*中名爲薄地。
於菩薩法中名爲遊戲五神通。聲聞法*中
名離欲地。於菩薩法名*爲離欲清淨阿羅漢
地。於聲聞法即是佛地。三藏佛三十四心發
眞斷三界結盡。與羅漢齊也。大品經云。阿
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辟支佛
地。大品經云。辟支佛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
法忍。即對菩薩八地侵除習氣。九地過辟
支佛地入菩薩位。菩薩位者九地十地。是則
十地菩薩當知如佛齊。此習氣未盡。過菩薩
地則入佛地。用誓願扶習氣。生閻浮提八相
成道。五相如前料簡。大小乘同異。如大智
論分別。六成道相者。菩提樹下得一念相應
慧。與無生四諦理相應。斷一切煩惱習盡。具
足大慈大悲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
礙智。一切功徳智慧。名之爲佛。七轉法輪
相者。權智開三藏生滅四諦法輪。實智説摩
訶衍無生四諦法輪。通三乘人也。八入涅槃
相者。雙樹入無餘涅槃。如薪盡火滅。留舍
利爲一切天人之福田也。是名通教大乘八
相成道。是則三乘之人。同見眞諦之理。同得
二種涅槃。但大乘有八相成道之異。是爲通
教大乘。別爲菩薩立名位也。二明用別教
名。名別而義通者。即是三乘同觀第一義諦
之理。取別教之名。辨菩薩位也。就此即爲
二意。一正約名別義通辨位。二料簡。一正
約名別義通辨位者。名別者即是十信三十
心十地之名也。鐵輪位即是乾慧地伏忍。三
十心即是性地柔順忍。八人地見地。即是初
歡喜地。得無生忍故。大品經云。須陀洹若
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薄地向果。向
即離垢地果即明地。故大品經云。阿那含
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阿那含向果。
向即炎地果即是難勝地。故大品經云。阿那
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羅漢地向果。向是
現前地果是遠行地。故大品經云。阿羅漢智
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辟支佛地。即是第八不
動地。侵除習氣也。故大品經云。辟支佛智斷
是菩薩無生法忍。菩即第九善慧地。
十法雲地。當知如佛。佛地如前説。坐道場
時一念相應慧。斷二障習氣盡。所謂煩惱障
法障之習氣也。化一切有縁衆生竟。入無餘
涅槃。如薪盡火滅。八相成道如前説。是則
用別教名辨位。名異而義同。猶屬通教之位
也。第四料簡者。問曰。從初地至七地對四
果出何經論耶。答曰。經論非不對當。但高下
不同。末代法師對當亦多殊異。所以然者。或
云。見地止對初地。此如今所用。或取三地
併對見地。仁王經明四地併對見地。此則難
可定依。但通教見地。本是無間之道。不出觀
證須陀洹。豈得從初地斷見乃至三地或云
四地也。若斷別惑不共二乘。如此明義。或
當有之。又或言六地斷結羅漢齊。或言。七
地名阿羅漢。此難定執。前後兩果經論對既
不定。其間二果以意可知。既不可定依。今
用義推作比對位。雖一往少便終不可定
執也。第五約通教明位釋淨無垢稱義者。大
士位在補處眞諦之理性自皎然。名之爲淨。
界内二障正惑已盡習氣微薄。故名無垢。智
慧内與眞諦相應。外能稱三乘根性神通説
法。故云稱也。是則略辨通教大士受淨無垢
稱之名。所以須示現此菩薩之像者。用此形
聲。託疾爲國王長者。説如夢幻之法。勸求菩
提。又破三藏教三乘對守拙度之迷僻也。若
尋什師生肇注維摩。同用此意。陳梁諸法師
講此經文。判菩薩位歴意高下雖少少不同。
今家往望皆併是用通教意釋此經耳
四教義卷第



四教義卷第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第三約別教明位。釋淨無垢稱義者。別教詮
因縁假名。如來藏佛性之理。菩薩禀此教門。
修行得證必有淺深。故須明位。此別教入道
亦有四門。一有門。二空門。三亦有亦空門。
非有非空門。別教雖有四門。而尋經論
意。多用*亦有亦空門明行位也。如涅槃經
云。第一義空名爲佛性。又云。智者見空及
以不空聲聞辟支佛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不
空者即佛性也。若趣機利物四門入道。各
還根縁豈可偏用。但一往明位義便事須如
此。是以今明別教行位。還約空有門以
也。就此即爲四意。一經論出別教菩薩位
不同。二總明位。三別解釋。四約別教位釋
淨無垢稱義。第一經論出別教菩薩位斷伏
對法門不同者。尋別教正明因縁假名。恒沙
佛法佛性。涅槃常住之理。菩薩禀此教。觀三
諦理。歴劫修種種行。斷恒沙無知別惑。欲見
佛性求常住四徳涅槃。是則教別理別。
別。行別位別。因別果別。此唯明一乘。二乘聞
此如聾如唖。但諸經明此別位名數多少斷
伏高下。對諸法門多有不同者。即爲三。一
者位數不同。二斷伏高下不同。三對諸法
門不同。一位數多少有不同者。如華嚴經
明。三十心十地佛地。有四十一地。瓔珞經明
五十二位。仁王經明五十一位。新翻金光明
經。但出十地佛果。勝天王般若大品經等。亦
但明十地佛地。不辨三十心等覺地也。涅槃
經明五行十功徳。約義配位。似開三十心十
地佛地。而文不出名。又十地論攝大乘論
地持論十住毘婆沙論大智論。並釋菩薩地
位。如此等諸經論。明諸菩薩位。名數多少
不同。斷伏高下亦異。對諸法門明位非無殊
別。所以然者。此既明界内界外生法兩身菩
薩行位。如來方便。用四悉檀。化界内衆
隨機利益。豈得定説。若不廣尋經論則不知
同異。偏取定執空増諍論。此同無目諍天
上日。今明別教大乘次位。須用瓔珞仁王兩
經。若明斷伏高下。須約大品三觀。若明觀行
對法門意。屬涅槃五行。釋義對諸法門隨
便採諸經論。一家説法正在初心。觀門教門
須分明也。諸佛菩薩三乘聖位。此非凡測
可妄説而須明位。知大乘意者。若行人修
道破増上慢心。若説法講經權須消文引物
希向。又欲令聽者咸知大乘經論。出別教菩
薩位行不同。寧可偏執是非諍競也。問曰。
何意明數的取瓔珞仁王判位名目。答曰。華
嚴頓教。多明圓位四十一地。又不出十信之
名。諸大乘方等經文。多明諸法門正不辨
位。前四時般若亦多明菩薩觀行法門意。亦
明正辨位。今謂瓔珞經明五十二位。名
義整足。是結成諸大乘方等別圓之位也。仁
王般若明五十一位。恐是結成前四時般若
別圓之位也。法華但開通別之權位。顯一
圓位。涅槃大乘亦明別圓兩位。而不的出
名目。問曰。斷伏高下。何故取大品三觀。答
曰。一家義便。問曰。別教觀行對法門。何故取
涅槃五行。答曰。末代入道正得其宜。別教明
觀行有二種。一者不共二乘説。如華嚴十地
論地持九種戒定慧。及攝大乘論。二者共二
乘説。如方等大品中論釋論。今明涅槃五行
實爲末代行用之要義也。第二總明別教菩
薩位者。即爲三意。一約瓔珞經明位數。二
約大品經三觀明斷伏。三約涅槃經對法門
辨位。一約瓔珞經明位數者。瓔珞有七種
明位。七位者。一者十信。二者十住。三者十
行。四者十迴向。五者十地。六者等覺。七者
妙覺地。初十信心即是外凡。別教乾慧地
伏忍之位也。十住即是習種性位。從此已去
盡三十心解行位。悉是別教之内凡性地。柔
順忍位也。約別教義推如法。十行者。即
是性種性。別教義推如頂法也。十迴向
道種性。別教義推如忍法。世第一法也。問
曰。別教何須明煗頂忍也。答曰。十地既對四
果故須明也。通教通眞似解。説爲煗頂忍世
第一法。今別教別眞似解。義立此名以比
決分明也。次十地即是聖種性。此皆入別教
四果聖位。悉斷無明別見思惑。六明等覺
位。即是等覺性。若望菩薩名等覺佛地。若
望佛地。名爲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
七明妙覺地。亦名妙覺性。即是究竟佛菩提
果。大涅槃之果也。二約大品經及三觀合
位明斷伏高下者。大品經云。佛告舍利弗。菩
薩欲具足道慧。當學般若波羅蜜。此即是
十信習從假入空。伏愛論見論欲入十住位。
若得十住即斷界内見思也。欲以道慧具足
道種慧。當學般若。此即從空入假入十行
也。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此即
修中道正觀。入十迴向位也。欲以一切智具
足一切種智。當學般若。此即是證中道





觀。入十地也。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學
般若。此即是等覺地也。無明煩惱習盡名
之爲佛。即是妙覺地也。問曰智度論何故。云
佛説三智一心中得。答曰爲顯圓教從初
一地即具足一切諸地。若執此義。即乖三慧
品説別相三智之義也。三約涅槃經明五行
合位者。初戒聖行定聖行生滅四諦。慧聖行
即是十信位。次無生四眞諦聖行。即是十住
位。次無量四聖諦。即是十行位。次明修一
實諦無作四聖諦。即是十迴向位。次若發眞
見一實諦。證無作四聖諦。即是聖行滿位。
無畏地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名歡
喜地。五行具足。而説十功徳者。恐此表住
大涅槃十地之功徳也。過此明住大涅槃。即
是妙覺地*也。第三歴別解釋者。釋七番
位。初明十信心者。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
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迴向心八護法心
九戒心十願心。此十通名信心者。信心者
順從爲義。若聞説別教因縁假名無量四諦。
佛性之理常住三寶。心順不疑名信心也。今
略釋初信心義。即爲二意。一者發菩提心。
二*者行菩薩道。發心即是目。修行即是足。
目足備故入清涼池。即是別教初賢善直之
義也。一發菩提心者。聞大涅槃方等經典。因
信解心大悲誓願發也。大涅槃經明有五行。
一聖行二梵行三天行四嬰兒行五病行。云
何菩薩修行聖行。若從如來聞是大涅槃
經。聞已生信作是思惟。諸佛世尊有無上道。
有大正法大衆正行。復有大乘方等經典。我
當願樂割愛修道。即是信心。所以者何。若
聞大涅槃經信心歡喜。即信佛性常住三寶。
即是信非因非果大涅槃果也。若聞五行心
生愛樂。即是信非因之因聖行因也。若信心
開發。即是發菩提心。欲行菩薩道。發菩提
心者。即*是慈悲憐愍一切衆生。故於無量
四聖諦。慈與衆生無量道滅之樂。悲救衆
生無量苦集之苦。起無量四弘誓願。未度無
量苦諦者令度。未解無量集諦者令解。未安
無量道諦者令安。未得無量滅諦者。令得大
涅槃常樂我淨。是爲別教菩薩因於信解。初
發菩薩心也。問曰前明因大涅槃經四種聖
諦。約此人辨別教菩薩位。今何*故但約無
量四聖諦發弘誓。願不取餘三種四諦發
也。答曰若總在別教。此四種四諦皆名
無量。所以者何。菩薩觀無量生滅四諦。調
心異於二乘。觀無量無生滅四諦。斷界内結
異於二乘。觀如來藏無量四諦之理。雖非即
是無作。而二乘亦不聞其名。若證無作四諦。
爾時無作亦名無量。所以者何。依一實諦即
有四諦。名爲無作。世間出世間因果法相。數
量無邊與虚空等。亦名無量。縁無量四諦發
菩提心。即是四種四諦也。問曰若生滅無生
滅二種四諦。皆名無量者。何故勝鬘經。説
名有量四聖諦耶。答曰雖復數無邊量。在二
乘心同歸灰斷。故名有量也。問曰若有無作。
何意不約無作發心。答曰此無作猶是無量。
以無量以無作證果時。名非不思議無作也。
如生滅盡。無非是無生四諦也。二明修菩
薩行者。即是受持讀誦大乘方等。爲人解説。
自行聖行亦教人行聖行。自行聖行者。大涅
槃經。明聖行者有三種。一戒聖行。二定聖
行。三慧聖行菩薩思惟佛性之理。幽微難見。
初心不可頓入。必須持戒修定慧。次第三觀
調心而入中道。三諦惑障若除方乃得道。見
於佛性住大涅槃。別相三觀如前説。一戒
聖行者。菩薩護持五篇之戒如護浮嚢。愛見
二種煩惱羅刹來乞。若能與我令汝得入涅
槃者。令得屬愛世間樂之涅槃。屬見世間樂
之涅槃也。菩薩若不隨愛見破戒。即具五支
諸戒。所謂具足菩薩根本業清淨戒。前後眷
屬餘清淨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護持正念
念清淨戒。迴向具足無上道戒。又復護持性
重戒息世譏嫌戒等無差別。如是持戒施與
一切衆生。願一切衆生。令得禁戒善清淨
戒善戒不缺戒不折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
戒畢竟戒具足成就諸波羅蜜戒。菩薩善能
護持諸戒。得入於初不動地。菩薩住不動地
中。不動不退不墮不散。是名菩薩修戒聖
行。二修定聖行者。所謂從初安般隨息觀息。
入根本持勝通明淨禪。見身三十六物。如
明眼之人開倉見穀粟麻豆。又分別三十六
物不見有我。又修八背捨觀禪。觀身内外不
淨。除却皮肉諦觀白骨。見骨色相異。所謂
青黄白色鴿色。如是骨相亦復無我。得觀禪
欲界之定。菩薩爾時次第觀骨。觀青骨時。見
此大地東西南北悉皆青相。黄白鴿色亦復
如是。此即是得觀禪未到地定成也。又云。作
是觀時。眉間則出青黄赤白鴿等色光。光
中見佛。是爲初背捨。乃至成就八背捨。八勝
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
昧。菩薩住背捨勝處諸禪定中。修四無量心
六波羅蜜四攝法神通變化。即是共念處。又
因受持讀誦大乘方等。於禪定中思惟名義。
修四無礙辨。即是縁念處。若念處成就。
住堪忍之地。是名菩薩修定聖行。此二念處。
若未與性念處相應。猶屬停心初賢位也。三
修慧聖行者。即是四諦。大涅槃經云。所言苦
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長相。滅者寂滅相。道者
大乘相。又復苦者現相。集者轉相。滅者除
相。道者能除相。又苦者三苦相。集者二十
五有。滅者滅二十五有。道者修戒定慧。此
即先觀生滅四諦。調伏界内見思煩惱。修
性念處。即是正觀生滅苦諦。若觀是苦集
是苦滅是苦滅道。如是正觀生滅四諦。
觀無生無量中道佛性之理。而正用生滅四
諦。伏界内屬見愛一切煩惱結集。皆是性
念處智慧力也。性念處義具如前説。若菩
薩得是性念處。與前共縁念處合。即於堪
忍地。智慧善根増長。從初信心。乃至願心。
十心成就。即是鐵輪外凡乾慧伏忍也。問曰
別教菩薩。成就幾法。所得信心異前通教。答
曰還約十法即知不同。一信正因縁者。即是
知四種四諦因縁不亂。二眞正發菩提心
者。知於無量四諦。發慈悲誓願心也。三勤
修止觀者。即知次第善修四種止觀也。四破
法遍者即觀因縁。生滅空假中道破三諦惑
遍也。五知通塞者。即是知四種道滅是通。
四種苦集即是塞也。六善修道品者。即是知
次第。修四種三十七道品也。七善修助道法
者。即背捨勝處。能成一切對治。六波羅蜜
助開三脱也。八善識次位者。即知因四種四
諦。入七位不叨監也。九安忍強軟賊者。即
是知修四種道諦時。於四種苦集。心能
也。十順道法愛不生者。即知次第。修四種道
諦發諸順道法。不生愛著心也。別教信心菩
薩解此十事分明。異於通教之信心也。此之
十法深解義趣。即得用釋十信心。至下明圓
教十信。備出其相也。瓔珞經云。一信有十
十信有百。此之百法爲一切道法之根本也。
二明十住位者。即是十解習種性。初入内凡
十賢之位也。一發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
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
不退住。八童眞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此
十通名住者。會理之心名之爲住。故仁王般
經云。入理般若名爲住。此即體假入空
觀。成發眞無漏。見通教眞諦之理。斷界内見
思惑九十八使故名發心住也。此有二義。一
發眞解。住偏眞法性之理。二生中道似解。住
第一義佛性之理。若生偏眞之解。即是通教
八人地。見地智斷齊生中道似解。是初得別
教善有漏五陰。入別教内凡性地。柔順忍之
位也。所以者何。是菩薩因前持戒禪定生滅
四諦智慧。調心觀無生四諦。斷界内見思煩
惱。是聲聞經説。五種佛子位齊。五種佛子
位者。一須陀洹佛子。二斯陀含佛子。三阿
那含佛子。四阿羅漢佛子。五辟支佛佛子。開
一爲二。合十品即對十住位。斷見思煩惱及
習氣。是辟支佛齊。侵斷恒沙上品。但菩薩觀
無生四諦。如涅槃經説。凡夫有苦無苦諦。聲
聞縁覺有苦有苦諦。而無眞諦。諸菩薩等
解苦無苦。是故無苦而有眞諦。凡夫有集無
集諦。聲聞縁覺有集有集諦。諸菩薩等解
集無集。是故無集而有眞諦。聲聞縁覺有道
非眞。菩薩有道有眞。聲聞縁覺有滅非眞。菩
薩有滅有眞。無生四眞諦具如通教初説。但
大涅槃*經。明此滅諦是常樂者。此意與通
教有同有異。同即四諦即眞。通教三乘觀無
生四諦。見第一義即眞諦也。別者菩薩
知於空即是不空。別知佛性涅槃常樂我淨
也。問曰若爾涅槃*經何得説二乘有苦有苦
諦而無眞實。答曰此明聲聞經三藏教門所
辨。非關摩訶衍初門通教也。若得滅道。能觀
佛性常住即發中道似解。爲別教之煗法也。
三明十行位者。即是性種性。内凡十賢。一歡
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
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
九善法行。十眞實行。此十通名行者。行以進
趣爲義前既發眞悟理。從此加修從空入假。
觀無量四諦。無量四諦如大涅槃經説。知諸
陰苦。名爲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悉是
諸苦。非諸聲聞縁覺所知。是名上智。是名無
量苦諦。知諸入者名之爲門。名爲苦諦。分
別諸入有無量相。悉是諸苦。即是無量苦聖
諦也。知十八界名之爲分。亦名爲性。即是苦
諦。分別諸界有無量相。悉是諸苦。是名無量
苦聖諦也。所言無量集聖諦者。知愛因縁
能生五陰名之爲集。一人起愛無量無邊。況
一切衆生所起諸愛。如是等愛無量無邊。即
是無量集聖諦也。所言無量滅聖諦者。知滅
煩惱名爲滅聖諦。分別煩惱不可稱計。滅
亦如是不可稱計。即是無量滅聖諦也。所言
無量道聖諦者。能斷煩惱名爲道諦。分別道
相無量無邊。所離煩惱亦無量無邊。即是無
量道聖諦也。如是四諦大涅槃經説。悉云非
諸聲聞縁覺所知。故知此屬別教菩薩之所
學也。菩薩住此無量道諦。學十波羅蜜。一
切諸道斷塵沙無知。十品十行成就。從空入
假平等觀成也。得道種慧法眼清淨。相似中
道之解。轉更分明。即是別教頂法之位。菩薩
住此位中。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衆生也。
四明十迴向位者。即是道種姓内凡位十
賢也。一救護一切衆生離衆生相迴向。二不
壞迴向。三等觀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
迴向。五無盡藏功徳迴向。六隨順平等善根
迴向。七隨順等觀一切衆生迴向。八如相迴
向。九無縛無著解脱迴向。十法界無盡迴
向。此十通名迴向者。迴事向理迴因向果。迴
己功徳普施衆生。事理和融順入法界。故名
迴向。正修中道第一義諦觀。從無量四諦
學無作四諦也。約實説四實。不作四故名無
作之四。觀四得實故名四實。因名無量得果
名無作。證果斷苦集有道滅。非圓教之無作
也。今立無作四實諦名義意在此。故涅槃*經
云。一實諦者名爲眞法。若法非眞不名實諦。
實諦名無顛倒。無顛倒者名爲實諦。實諦無
有虚妄。若有虚妄不名實諦。實諦名爲大乘。
非大乘者不名實諦。實諦是佛所説。非魔所
説。若是魔説非是實諦。實諦者一道清淨無
有二也。有常有樂有我有淨。是即名爲實
諦之義。又涅槃*經云。一實諦者。即是如來
虚空佛性無差別也。有苦有諦有實。有集有
諦有實。有滅有諦有實。有道有諦有實。如來
非苦非諦是名爲實。虚空佛性亦復如是。又
涅槃*經云。所言苦者名無常相。是可斷相。
是爲實諦。如來之性非苦非無常非可斷
是名爲實。虚空佛性亦復如是。所言集者。
令五陰和合而生。亦名爲苦亦名無常是可
斷相。是爲實諦。如來非是集性。非是陰因非
可斷相。是爲實諦。虚空佛性亦復如是。所
言滅者。名煩惱滅。亦常亦無常。二乘所得
名曰無常。諸佛所得是則名常。亦名證法。是
爲實諦。如來之性不名爲諦。能滅煩惱。非常
非無常。不名證知。常住無變。是故名實諦。
虚空佛性亦復如是。所言道者。能斷煩惱亦
常*亦無常。是可修法。是名實諦。如來非道
能斷煩惱。非可修法常住不變。是爲實諦。虚
空佛性亦復如是。若菩薩學無量無作四諦
觀。觀知如來藏無量無生死種子。恒沙佛
法。斷恒沙下品煩惱。伏無明別見相似中道
外。更轉増明法界願行事理和融。成別教
一切智。得六根清淨。即是別教忍法世第一
法位*也
四教義卷第九



四教義卷第十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五明十地者。此是聖種性位。從此位見佛
性。發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
自然流入薩波若海。證無作四諦。一實平等
法界圓融。從初地至佛地。皆斷無明。但以
約分爲三道。初地名見諦道。二地至六地名
爲修道。從七地已去。名無學道。十地者。初
歡喜地。二離垢地。三明慧地。四焔*慧地。五
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
慧地。十法雲地。此十通名地者。一能生成
佛智慧住持不動。二能以無縁大悲荷負
一切。故名地也。初歡喜地名見道者。初發
眞中道見佛性理。斷無明見惑。顯眞應二身。
縁感即應百佛世界。現十法界身。入三世佛
智地。能自利利他眞實大慶。故名歡喜地。
大涅槃經云。菩薩聖行滿。即是住於無所
畏地。即是初地。初地菩薩離五怖畏。無死畏。
無不活畏。無惡道畏。無惡名畏。無大衆威徳
畏。涅槃經雖不作此名。義推孱同。若言不
畏貪欲恚癡。内無三毒。外離八風。無惡名畏
也。若言不畏地獄等。即無惡道畏。若言不畏
沙門婆羅門即無大衆畏。今既入無畏地。見
中道則無二死。故言無死畏也。法身常命
顯無不活畏也。以得入此地故。則具二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49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