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四教義 (No. 1929_ 智顗撰 ) in Vol. 46

[First] [Prev]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歡喜地。即用佛菩提智。斷初品無明。乃至等
覺後心方乃斷盡。若圓教明義。即是初發心
住。得用佛菩提智。斷初品無明。乃至等覺後
心方斷盡也。第四約別教位釋淨無垢稱位
者。維摩既是一生補處大士即是法身。居等
覺金剛心無垢菩薩之位也。佛性理顯故名
爲淨。別惑正習倶盡。無明餘習。譬若微煙
雖有如無。故名無垢。邊際智滿内稱深理外
用無方。法界平等赴縁行化。故名爲稱。故云
淨無垢稱也。豈可同彼三藏通教。辨淨無垢
稱義。所以教迹現同補處位者。爲呵通教
三乘。別教大乘接義也
四教義卷第十



四教義卷第十一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第四約圓教明位。釋淨無垢稱義者。圓教詮
因縁即中道不思議。佛性涅槃之理。菩薩禀
此教門。理雖非淺非深。而證者不無淺深之
位。今明圓教入道。亦具有四門。一有門。二
空門。三空有門。四非空非有門。圓教雖有
四門而諸大乘經意。多用非空非有門以明
位也。正如此經。諸菩薩各説入不二法門。一
往雖同細撿不無四門之別。而多用非空非
有門。入不思議解脱也。此義在下自當可見。
若隨機利物四門赴縁。皆入不思議解脱。豈
可偏用。但一往明行位義便。事須如此。是
以今明圓教次位。正約非空非有門以辨也。
此爲五意者。一簡別圓二教明位不同。
二正明圓教辨位。三引衆經論證。四料簡。五
約圓教位。釋淨無垢稱義。第一簡別圓兩教
明位不同者。圓教既詮圓理。菩薩禀教圓斷
五住之惑。開佛知見住大涅槃。是則教圓理
圓。智圓斷圓行圓位圓。因圓果圓。不同別
教具如前説。今略更用五義。釋別圓兩教不
同之相也。一約斷無明判位高下不同。二約
斷界内界外見思不同。三約斷不斷不同。四
約位明法門別圓不同。五約位通不通不同。
一約斷無明判高下不同者。若別教明位。
同三十心斷界内結盡。即伏界外無明。至迴
向後心。初地方發眞智斷無明一品。乃至斷
十品名爲十地。等覺後心斷無明方盡。妙覺
常果蕭然累外無所斷也。此如前説。若圓教
所明。從初隨喜心。修一心三觀入十信位。斷
界内惑盡。即伏界外無明。十住初心即發眞
智。斷無明住地初品。從此四十心。皆斷無
明至等覺後心。無明方盡。妙覺極地肅然
累外。名究竟菩提無上之涅槃也。此即判
位高下殊別故。有圓別二教明位不同也。二
約斷界内界外見思無明不同者。若別教三
十心。斷界内見思。伏界外無明。十地斷界
外見思無明分爲三道。如前別教明十地中
分別。若圓教十信。斷界内見思。圓伏界外
見思無明。發趣初心。圓斷界外見思無明。終
至等覺方盡。故地持論明清淨淨禪云。離一
切見清淨淨禪。煩惱障智障斷清淨淨禪。此
並等覺之位明此義也。大涅槃云。十地菩薩
爲無我見輪惑之所轉也。即是斷見不盡之
義。又十地菩薩。雖見佛性而不了了。諸佛如
來見於佛性。而得了了。此皆約見惑盡不盡。
故有了了不了了殊也。斷欲愛至佛果方盡
者。欲愛即是六欲。鴦崛經云。所謂彼眼根。
於諸如來常具足無我減。修了了分明見。乃
至意根亦復如是。如法華經説六根清淨。雖
未得無漏。而其六根清淨如此。當知即是伏
欲愛煩惱之位。發趣初心發眞無漏。即分斷
欲愛。至等覺方盡。故華嚴經。明得佛六根究
竟清淨也。斷色愛至等覺方盡者。大涅槃
云。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名爲色解脱。涅槃
色愛方盡斷無色愛至佛方盡者。因滅是受。
獲得常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想行識
解脱。涅槃無色愛方盡也。四住惑與無明
合。四住若盡無明亦盡。若無明盡四住亦盡。
是則圓伏圓斷圓盡故。大品*經云。色無邊
故。般若波羅蜜無邊。陰入界一切諸法。皆
亦如是。又云。諸法等故般若波羅蜜等故。
此經云。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
亦等。以一食施一切。若能如是乃可取食。食
法尚等。何況復見思無明所縁之法。而不等
也。如此之義。豈與前別教斷伏而不異乎。
經説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三約斷不斷
不同者。至論其理虚無。無明體性本自不有。
既無無明何論智慧。無解無惑。豈可分別別
圓之殊。故涅槃*經云。誰有智慧誰有煩惱。
而言毘婆舍那能破煩惱。此則不論斷與不
斷。而涅槃云。闇時無明。明時無*闇。有煩惱
時則無智慧。有智慧時則無煩惱。今約有智
慧無煩惱義。故説爲斷。若約別教。多就定相
論斷。即是思議智斷明位。大乘之拙度
也。若圓教明義。多説不斷。不斷而斷者。即
是不思議斷。非次位以明次位。正是大乘巧
度之義。故此經云。婬怒癡性即是解脱。又
云。不斷癡愛起諸明脱。問曰。義推斷不斷。
有三十六句。今何意取斷屬別教。不斷屬
圓教耶。答曰。此兩句是佛法正意。餘皆是傍。
不斷而入位義同須彌入芥子。此是不思議
智斷之位也。四約法門別圓簡別者。別教明
位對諸法門。非但法門不圓。約位亦有
限。如十地論云。初地具足檀波羅蜜。於餘非
爲不修。但隨力隨分是義有餘。圓教明諸法
則不如是。一法門具足一切法門。悉皆
通至佛地。五約位通不通簡別不同者。若別
教明位初地不得通二地。何況具足諸地。若
圓教明位。如華嚴經説。從初一地具足一切
諸地功徳。第二正明圓教位者。亦還約七位。
明五十二位不同。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
四十迴向。五十地。六等覺地。七妙覺地。但解
者不同。有師言。圓教頓悟。一悟即是佛。無復
位別之殊。説十地位者爲鈍根人耳。如思
益*經云。如此學者。即不從一地至一地。又
有師解言。圓教既是頓悟。初心一悟即究竟
圓極。而有四十二位。但是化物方便。立淺
深之名耳。故楞伽*經云。初地即二地。二地
即三地。寂滅眞如有何次位也。又有師云。
教初頓。至十住即是十地。而説有十行
十迴向十地者。此是重説意謂此諸解釋悉
是偏取。平等法界。尚不論悟與不悟。孰論
淺之與深。不悟而論悟者。不淺不深論淺深
也。尋諸大乘經。明理究竟。無過華嚴大集
大品法華涅槃。雖明法界平等無説無示。而
菩薩位行終日炳然。是以今還約七位。以明
圓教菩薩之位也。一明十信位者。即爲四
意。一明因聞法生信。二明因信修行。三明
因行入位。四明經説不同。一明因聞法生信
者。上根利智。聞圓教詮因縁即中道。無作
四實諦理。即便信解一實諦。即是如如來來
虚空佛性。非世間非出世間。非因非果。不可
宣説非可顯示。無説而説世間因果。即是
無作苦集。説出世間因果。即是無作道滅。故
此經大士呵彌勒云。佛知一切衆生畢竟寂
滅。即涅槃相不可復滅。一切衆生即菩提相。
若知涅槃即生死。是爲無作之苦諦。若知菩
提即煩惱。是爲無作之集諦。若知生死即涅
槃。是爲無作之滅諦。若知煩惱即菩提。是爲
無作之道諦。但以非生死非涅槃。非菩提非
煩惱。是一實諦。一實諦論此四諦者。即是
無作四實諦也。所以者何。約一實以明四。一
實諦不作於四。四不自作四。不他作四。亦非
共作四。亦非無因縁而作四也。而説爲四者。
此是無作之四。此四畢竟不可得。即是一實
諦。名爲無作四實諦也。若聞此信解無礙者。
即信一切衆生即是不思議解脱也。即是大
乘即是般若。即是首楞嚴。即佛性。即是法
身。即是實相。即是中道第一義諦。即是如
來藏。即是法界。即是畢竟空。即是一切佛
法。因此慈悲誓願菩提心發。是爲圓教名字
即之信解也。二明因信修行者。因此名字信
心。即已發菩提心。若欲行菩提道。應當受
持讀誦解説書寫大乘經典。出世行人若欲
疾得入十信位。具六根清淨。宜起精進。不
惜身命。應當加修四種三昧。四種三昧者。一
常坐三昧。如文殊般若經説。二常行三昧。如
般舟經説。三半行半坐三昧如方等經法華
經説。四非行非坐三昧。即是諸大乘經
説種種行法。此諸三昧行法。具如諸大乘經
中説。此即代於初停心觀。今約圓教。明修
初信心行諸三昧應信解十法。十法者。
字如前三觀中説。一善識思議不思議因縁
者。思議因縁者。如上三教所明。不思議因
縁者。即是今所説。不思議無作四實諦。如前
三觀中明。譬如一念眠心具一切法。不縱
不横即是不思議因縁。無作四實諦也。如此
的取維摩大士*呵彌勒云。一切衆生即大
涅槃。即菩提相。明此不思議因縁。餘九法
亦如是。義意玄隱。今次第明。尋者可善思
之。二次明眞正發心者。即是無縁慈悲。無作
四弘誓願也。無縁大慈。觀生死即涅槃。煩惱
即菩提。與衆生此滅道之樂也。無縁大悲。觀
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煩惱。欲拔衆生此
虚妄苦集也。無作四弘誓願者。知涅槃即生
死。未度苦諦令度苦諦也。知菩提即煩惱。未
解集諦令解集諦也。知煩惱即菩提。未安道
諦令安道諦也。知生死即涅槃。未得涅槃令
得涅槃也。菩薩如是慈悲誓願。無縁無念而
覆一切衆生。猶如大雲不加功用。如磁石
吸鐵是名眞正菩提心也。三明行菩提道勤
修止觀者。知生死即涅槃。即是善修止也。
若知煩惱即菩提。即是善修觀也。如陰陽調
適萬物長成。若善巧修止觀。即能一心具
萬行也。問曰以何爲集。答曰依此經及涅槃
*經。無明愛一切煩惱爲集諦。集局於苦。於
今對義爲便也。四明破諸法遍者。若知生死
即涅槃。即破分段變易二種生死皆遍。若知
煩惱即菩提。即破一切界内外煩惱遍也。譬
如轉輪聖王。能破一切強敵。亦不有所破。般
若波羅蜜亦復如是。能破一切法。亦不有所
破。五善知通塞者。知生死即涅槃。煩惱即
菩提。則一切皆通。知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煩
惱。則一切皆塞。六善修道品者。觀十法界
五陰生死。即是法性五陰。法性五陰。即是性
淨涅槃。即是四念處破八倒。知涅槃即生死
顯四枯也。知生死即涅槃顯四榮也。知一實
諦。即是見虚空佛性。住大涅槃也。因此四念
處。修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即*是道品善
知識。由是成正覺亦是莊嚴雙樹。是則煩惱
即菩提也。七對治助道修諸波羅蜜者。知菩
提即是重惡煩惱。是以知生死即涅槃。以起
對治諸波羅蜜。諸度法等侶助。煩惱即菩
提。開三解脱門。對治若成煩惱即菩提也。
八善識次位者。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煩惱。
此是理即。若知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是
爲名字即。因此觀行分明成五品弟子。即是
觀行即。得六根清淨名相似即。成四十一地。
即是分證眞實即。證妙覺果。即是究竟即。若
能善解此之次位。即不起大乘増上慢。大乘
旃陀羅之過罪也。九安忍成就者。若知生死
即涅槃。即不爲陰界入境。病患境。業相境。
魔事境。禪門境。二乘境。菩薩境之所壞也。
若知煩惱即菩提。即不爲煩惱境諸見境増
上慢境之所壞。能忍此無作苦業。不爲所
壞者。此如大智論説。能忍成道事不動亦不
退。是心名薩埵也。十順道法愛不生者。觀生
死即涅槃。生一切諸禪定三昧等功徳。觀煩
惱即菩提。生諸陀羅尼門。四無所畏十八不
共法四無礙智一切種智。於順道法不愛不
著。若生愛著是名頂墮。知如虚空不住不著。
即得成初信心。乃至十信心也。三明因修十
法入十信心者。解正因縁不思議無作四諦。
即修初信心。信平等法界佛法僧三寶也。二
眞正發菩提心。慈悲誓願憐愍一切。即是修
念心也。三勤修止觀成一切萬行。即是修
進心也。四用觀破諸法遍。即是巧修慧
心。五止心澄靜。一切得失通塞之相自現。
即是修定心也。六道品次第増長善根。不退
不沒。即是修不退心。七迴事中諸度。助開三
解脱門。即是修迴向心。八善知次位。所防
増上慢離旃陀羅業。即是修護法心。九安忍
成就。内外惡法皆不得生。即是修戒心。十
順道法。愛不生。若願求勝果。即不愛著所得
淺近法門。故名願心。是以菩薩知生死即涅
槃。知煩惱即菩提。故能巧修此十法。即是
修十信心。名觀行即。因此若得三昧陀羅尼
門。得入初信心位。如此一信有十。十信有
百。成鐵輪十信心位。住此信中。得六根清淨
功徳不可思議。如法華經説。是名圓教柔順
忍位。亦是圓教之煗頂忍世第一法之位也。
故仁王般若*經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
三界苦輪海。故知住此十信之位。斷界内見
思盡。破界外塵沙無知。伏無明住地之惑
也。四明經説不同者。如華嚴經。法慧菩薩答
正念天子。明菩薩觀十種梵行空。學十種智
力。入初住位。即是此教十信位也。所以者
何。觀十種梵行空。即是觀一實諦。學十種
智力。即是觀無作四諦。此經即是方等之教。
明即大涅槃即菩提相。若止若觀生相似解。
即是瓔珞經明十信。大品*經云。是乘從三
界出也。十法成乘如前三觀中説。初出三界
即十信也。又大品經云。譬如入海先一見
平相。即是仁王般若明。十善菩薩發大心。
長別三界苦輪海。法華*經明。入如來室著
如來衣坐如來座。此即是修四安樂行。行處
近處得六根清淨。住十信位。普賢觀經明。修
大乘人未得無生忍。前有十種證相。此即是
十信之位。涅槃*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
所謂大乘大般涅槃。如大智度論云。菩薩從
初發心。即觀涅槃行道。若觀涅槃行道。生相
似解。即是一行。是如來行也。二明十住者。十
住名如前説。今明初發心住。略爲四意。一
正釋初發心住。二明經説不同。三略辨功徳。
四類明九住。一正釋初發心住者。所言發
心住者。三種心發故名發心住。三徳涅槃名
爲住也。云何名爲三種心發。一者縁因善心
發。二者了因慧心發。三者正因理心發。一縁
因善心發者。衆生無量劫來。所有低頭合掌。
彈指散華發菩提心。慈悲誓願布施持戒忍
辱精進禪定等。一切善根一時開發。一心具
足萬行諸波羅蜜也。二了因慧心發者。衆生
無量劫來。聞大乘經。乃至一句一偈。受持讀
誦解説書寫。觀行修習所有智慧。一時開發
成眞無漏也。三正因理心發者。衆生無始
來。佛性眞心常爲無明之所隱覆。縁了兩因
力。破無明*闇朗然圓顯也。此三種心開發
故。名之發心*也。二住三徳涅槃名之爲住
者。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脱。此三不縱不横。如
世伊字名祕密藏眞實心發即是法身。了因
心發即是般若。縁因心發即是解脱。三心既
發同世伊字。假名行人。以不住法住此三心。
即是住於三徳涅槃祕密之藏。故言初發心
住也。若住三徳之理。即是住不思議解脱。即
是住於大乘。以不住法住於般若。即是住首
楞嚴三昧。修持於心猶如虚空。即是住法性。
即是住實相。即是住如如。即是住如來藏。即
是住中道第一義諦。即是住法界。即是住畢
竟空。即是住大慈大悲。即是住十力。即是
住四無畏。住十八不共法四無礙智。住大悲
三念處。住大神通。住四攝法。住諸波羅蜜
一切三昧一切陀羅尼門。擧要言之。即是住
眞應二身一切佛法也。二明諸大乘經明初
發心住名義不同者。華嚴經云。初發心時便
成正覺。了達諸法眞實之性。所有聞法不由
他悟。是菩薩成就十種智力。究竟離虚妄無
染如虚空。清淨妙法身。堪然應一切。當知
即是發眞無漏斷無明初品也。即是此經明。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又即
是此經。*明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也。
大品經。明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衆
主。當知此菩薩爲如佛。又大品經。明菩薩
從初一日行般若智慧。猶如日光。假使舍利
目連。滿閻浮提四天下。如稻麻竹葦。智
慧欲比菩薩。如滿閻浮提四天下螢光欲比
日月光也。又即是大品經。*明阿字門所謂
一切法初不生也。即是法華經云。爲令衆生
開佛知見。又法華*經説。龍女於刹那頃。發
菩提心成等正覺。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道
場轉於法輪。即是大涅槃*經云。發心畢竟
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即是涅槃經。復
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初住
分證眞涅槃也。如此等諸大乘經。悉是圓
教。明初發心住也。三明初發心功徳。發心功
徳無量無邊。非是凡夫二乘所測。不可宣説。
今採大乘經意。略以十種法門。稱述初住圓
滿功徳。一者住圓滿清淨菩提之心。即是
無生法忍。無縁慈悲無作誓願。普覆法界。二
於一念中。成就一切萬行諸波羅蜜。三得一
切種智。圓斷法界見思無明。四得佛眼圓
見十法界三諦之法。五圓入一切法門。所謂
約二十五三昧。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
其中。冥益衆生。八番破二十五有。六成就菩
薩圓滿業。能顯一切神通。所謂三輪不思議
化。彌滿十法界顯益衆生。八番利益二十五
有。七能成就衆生。開權顯實入一乘道。八能
嚴淨一切佛土。如佛國品所明。九能起法界
三業。供養一切十方諸佛。得圓滿陀羅尼。受
持一切佛法如雲持雨。十能從一地具足一
切諸地功徳。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般若海。
故華嚴*經。明初住菩薩所有功徳。三世諸
佛歎不能盡。佛若具足説。一切凡夫人聞迷
亂心發狂。此乃不可思議難解之事。諸大
乘了義經之所稱説。豈同通教所明。十住功
徳比格此。明初住與別教初地智斷功徳神
通變化用一往是齊。而經論所説或深或
淺意有所在。四類釋九住者。如此初住三觀
現前。無功用心念念斷法界無量品無明。不
可稱計。一往大分略爲十品智斷。即是十住
故。仁王經云。入理般若名爲住。即是十番
進發無漏眞明。同入中道佛性第一義諦之
理。以不住法從淺至深。住佛三徳涅槃之理。
即是十品。住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也。三明
十行者。即於佛性第一義諦。無漏眞明一心
具一切行。念念進趣。流入平等法界海。
破十品無明成十品智斷。一切諸行諸波羅
蜜不可思議。増長出生自行化他功徳。與虚
空法界等。故名十行也。四明十迴向者。無功
用不可思議。無漏眞明念念開發。増長一
切法界願行。事理和融心心寂滅。自然迴入
平等法界薩婆若海。又進破十品無明。證十
品智斷。故名十迴向也。五明十地者。無漏
眞明入無功用道。猶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
荷負法界衆生。普入三世佛地。廣大如法
界究竟如虚空。又進破十品無明。成就十品
智斷。約此以明十地也。六明等覺地者。觀
達無始無明源本。邊際智滿畢竟清淨。斷最
後窮源微細無明。登中道山頂。與無明父母
永別。是名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也。七明妙
覺地者。究竟解脱無上佛地。故言無所斷
者。名無上士。此即是三徳不縱不横。究竟
後心大涅槃也。是大涅槃名諸佛法界。竪深
横闊能用二十五三昧。普化衆生隱顯。十番
利物究竟周普。譬如大樹其根若深入枝條
亦大。若實相智慧窮源盡性化用之功則彌
滿法界。無方大用究竟圓極也。故大智度論
云。智度大海佛從來。智度深海佛窮底也。大
品經云。過荼無字可説。涅槃*經云。不生不
生不可説也。若作如此而辨位者。皆是寂滅
眞如平等法界不思議。無次位之次位也
四教義卷第十一



四教義卷第十二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第三引衆經論證誠明圓教位者。大涅
經明月愛三昧。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光
明漸漸増長。又從十六日至三十日。光明漸
滅盡。月光漸漸増長。譬智徳十五摩訶般
若光明。漸漸滅盡。譬十五斷徳。無累解脱
無明漸漸滅盡也。十五種智斷者。三十心
爲三智斷。十地爲十智斷。等覺爲一智斷。
合爲十五智斷。故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故以
月爲譬也。月體即譬法身。法身是一光明漸
増譬般若智徳不生而生。光明漸減譬解脱
斷徳不滅而滅。故涅槃經明。從初實安置
諸子祕密之藏三徳涅槃。然後我亦當於此
祕藏藏而般涅槃。此最後究竟涅槃。名爲不
生不生。般若畢竟不生不滅。更無惑可滅
也。問曰若是圓位頓悟一證即便應究竟。
何得引月愛三昧十五日月喩。答曰一向無
淺深已如前破。但證位是諸佛境界。凡夫未
識豈可定執。今借十五日月喩者。此約不可
喩中而論喩耳。故涅槃經云。又解脱者。名
無譬喩。無譬喩者即眞解脱。譬如面譬如滿
月。實非無有五根相同彼月也。問曰何得知
月喩譬地位。答曰勝天王般若具出此義。
問曰若約佛性中道明無明所覆。何得定有
四十二品。答曰此義前已略明。無明雖無所
有。不有而有。不無淺深階品。一往大分爲
四十二品。然論品數。實自無量無邊不可説
示。故大智論云。無明品類其數甚多。是故
處處説破無明三昧。又云。法愛難盡。處
重説般若也。法華*經云。諸佛爲一大事因
縁故。出現於世。爲令衆生開佛知見。示佛知
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道故。此之四義。南嶽
師解云。開佛知見即是十住。示佛知見即是
十行。悟佛知見即是十迴向。入佛知見即是
十地。及等覺地。皆言佛知見者。悉得一切
種智也。皆言佛知見者。悉得佛眼也。又
法句云。是爲諸佛一大事因縁者。同入一乘
諸佛實相也。又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
實相。又火宅品。諸子門外索車。長者各賜諸
子等一大車。是時諸子。乘此寶車遊於四
方嬉戲。快樂自在無礙直至道場。言四方者。
即譬開示悟入之四位也。直至道場。即究
竟盡諸法實相妙覺極位。如此皆是明圓位
之異名也。大品經。明阿字等四十二字門。
南嶽師解云。此是諸佛*之密語。表四十二心
之位。若學問人多疑此語。謂大智論無此釋。
然龍樹釋大品經。論有千卷什師並略。何必
無此釋也。今謂此解深應冥會。所以然者。
經説初阿後荼。中有四十二字。初阿字門
具四十二字。後荼字門亦具四十二字。華嚴
經云。從初一地具足一切諸地功徳。詳此義
意。極似相關。又大品經云。若聞初阿字門。
則解一切義。所謂一切法初不生故。此豈非
圓教菩薩。初得無生法忍之位也。過荼無
字可説。此豈非是妙覺極地無上無上無
過。不可過此字有法而可説*也。又大品*經
廣乘品。説一切法門竟。即説四十二字。豈非
是圓教菩薩。從初發心得諸法實相。具一切
佛法。故名阿字。至妙覺地窮一切諸法源底。
故名荼字。作此解釋圓教之位極似分明。又
四十二字門。後即説十地。此即是顯別教方
便之次位也。又次十地説三乘共十地。即是
顯通教方便之位也。經文三處宛然。比決
圓別通三教。顯在大品經文也。故大品*經
云。是乘從三界。出到薩婆若中住。又三慧
品云。菩薩從初發心修習三慧。至坐道場。仁
王般若*經云。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
盡源。前所引思益楞伽等經。明寂滅眞如有
何次位。即是無次位之次位也。又瓔珞經云。
三賢菩薩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華
嚴經明四十一位。既是圓頓之教。明圓位之
意甚自分明。但有時開別教方便之説。事相
隔別似如淺近。故十地論師。作教道證道二
道明義。或作地相地實二種明義。正是爲修
行別教方便事相之文也。又云。一切無礙
人一切道出生死也。智度論云。菩薩從初
發心。觀涅槃行道。乃至坐道場。又云。菩薩
從初發心。觀諸法實相慧。名爲般若波羅蜜。
至佛心中變名一切種智。譬如入海有始入
者。有後入者有至半者。有到彼岸者。皆名
入海。菩薩亦爾。從初發心觀諸法實相。實
相雖一。而觀智不無淺深之殊也。第四料簡。
曰何不依大乘經論對諸法門明位。答曰。
今引此等經論。釋成圓教次位者。此約不思
議平等法界。辨不思議非次位之次位也。若
別對法門。尋者若不得意。多別解別執。則失
圓通中道之正意。不思議諸佛菩薩之次位
也。是事非凡夫所知。正可仰信而已。故華
嚴經云。諸地不可説。何況以示人。所以然
者。且置大乘。懺悔發初隨喜。一信心獲一
施陀羅尼門。已不可向一切人説。雖復種
種分別。亦不可解。何況圓教四十二心法
門。二乘尚不聞其名。豈有凡夫而能説*也。
且置是事。如聲聞法中學四念處。發煖法時。
亦不可向一切外凡未證者説。設種種因縁
而解説者。終不可能解。豈況圓教諸佛菩薩
位行。而可知可説*也。且置是事。如世凡人
坐禪。發禪五支功徳。尚不可爲未證者説。
設方便巧説。未證之者亦不能解。豈況諸佛
菩薩地位法門而可分別*也。末代法師。多取
經論方便所明斷伏。對諸法門。釋大乘賢聖
云云。今意不爾。所以者何。如水性
飮者方知。心無實行何用問爲。是以今辨四
教四位者。出諸經論。此乃諸佛權實法門。於
四不可説中。用四悉檀而説。此是諸佛大菩
薩境界。非諸小菩薩聲聞縁覺所知。豈況末
代凡夫所能解也。深屬一家學道説法之者。
自非得證分明。愼勿偏執諸經論諸佛菩薩
方便赴縁之言。空諍不思議不可測量之行
位也。普願法界衆生。歸僧息諍論。入大和
合海也。第五約圓教位釋淨無垢稱義者。維
摩大士。若是位在法身補處。即是等覺金剛
無垢之位。智慧將圓。如十四日月。無明將
盡。如二十九日月。故智度論云。普賢文殊。亦
有十力四無所畏。如十四日月。佛亦具足十
力四無所畏。如十五日月也。法性理顯。故名
爲淨。無明惑垢將盡。故稱無垢。等覺智慧
稱理圓明。稱機而照。故言淨無垢稱也。是則
位隣妙覺。若論圓應。乃至十方佛土現十法
界身八相成道。此土應宜現補處之形。故居
無動佛所。爲補處菩薩。來遊忍界。呵諸菩
薩。皆稱不任問疾者。正以圓破偏也。又説入
不二法門而獨默然者。表圓教内證法門。不
可説示也。第五約五味譬。明四教位者。大
涅槃經明五味譬不同。以成四教辨位不同
之相也。經云。凡夫如乳。須陀洹如酪。斯陀
含如生蘇。阿那含如熟蘇。阿羅漢辟支佛如
醍醐。此譬意。恐是顯三藏教明位也。經又
云。凡夫如乳聲聞如酪。辟支佛如生蘇。菩
薩如熟蘇。佛如醍醐。此譬意恐是顯通教明
位也。經又云。凡夫如雜血乳。羅漢如清淨
乳。辟支佛如酪。菩薩如生熟蘇。佛如醍醐。
此譬意恐顯別教明位也。經又云。雪山有草
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忍辱草者喩
八聖道。乳喩十二部經。隨有能修八聖道者。
即見佛性住大涅槃。此即譬於圓教菩薩。從
初發心即開佛知見。見佛性住大涅槃也。涅
槃*經明此之四譬。譬四教明位其義宛然。若
不信四教明位不同者。云何釋此五味
四種譬也。今明前四教明位合此四譬。一
往似如目覩。只自聖人密意難知。何可定
執。又涅槃*經云。譬如有人置毒於乳。乃至
醍醐。亦能殺人。此譬應得兩用。若對經教五
味明義。處處皆得見佛性。入涅槃也。此即是
不定教門事在下釋。若是約位明殺人義。四
位五味根縁不定。隨其大乘機發。即皆以如
來滅度而滅度之故同殺人之義也。第六辨
衆經明四教位多少不同者。華嚴頓教。但明
別圓二教位。漸教之初。聲聞經但明三藏
教三乘之位。若方等大乘具用四教明位。摩
訶般若但明通別圓三教之位。若法華經但
明圓教一佛乘。開示悟入之位。倶通大乘。
明二乘如前。但通教菩薩位。用別接通。
佛性四徳涅槃。三藏二乘如前。廢三藏大乘
之位。三阿僧祇劫伏結之因。三十四心斷結
之果入二涅槃也。又通教三藏教明二乘位
至大涅槃。倶引入別圓二位也。問曰若廢三
藏佛位。何得言羅漢辟支佛。佛如醍醐。答
曰三位但界内結盡。此結成往昔之義。非
涅槃之所用也。大門第五明權實者。就
此即爲三意。一略明權實。二明格位。三明興
廢。一明權實者。權是暫用之名。實以永施爲
義。方便波羅蜜隨情近益。故名爲權。智慧
波羅蜜稱理究竟。故名爲實也。是則三教暫
赴物情。故名爲權。圓教究竟利物。故名爲
實。分別權實應須四義。一明一切非權非實。
二明一切皆權。三明一切皆實。四明一切
法非權非實而權而實。一明一切非權非實
者。若論四不可説。無説則無四教可分無三
教。即非權。無圓教則非實。是則一切佛法
皆非權非實。二明一切皆權者。若論四不可
説有因縁而説。是則四教皆是權巧化物也。
故佛言。我坐道場時。不得一法實。空拳誑小
兒。以度於一切也。三明一切皆實者。無説而
之。必應機赴縁之益。其義皆實。故四教
皆名實也。故智度論云。有世界對治爲人故
實。有第一義故實。此即皆實不虚之義也。四
明一切佛法非權非實而權實者。若四不可
説則無權實之可分。故言非權非實。不説而
説三教即是權也。而説圓教即是實也。但一
家明權實義有三種。一化他權實。二自行化
他權實。三自行權實。若是化他權實。前三
教非但是權。就此權中。亦各説權實也。若
明自行化他權實。即是前三教並是權用。圓
教所明一向是實。若論自行權實。即就圓教
之位辨。照中道爲實。雙照二諦爲權也。第
二明格位者即爲三意。一約三藏教位格後
三教。二約通教位格後二教。三約別教格後
圓教。一約三藏教位格後三教者。即爲三意。
一明三藏教位格通教。二格別教。三格圓教。
一格通教者。若論聲聞縁覺。與通教明二乘
不殊。若約大乘明位。此則大爲殊別。所以
者何。三藏教明三阿僧祇劫修行乃至補處
即是無垢位。正得齊於通教柔順忍信地忍
法中忍也。若三藏之佛則得齊於通教佛地
正習倶盡八相齊也。傍論。三藏佛是折法智
力拙。通教佛是體法。故爲巧。問曰。智度論
云。阿羅漢地於聲聞經中名之爲佛。但得二
種涅槃。答曰。今謂皆除正使。已辨地齊。若
取二諦滿正習盡。二佛齊也。二明用三藏教
位格別教位者。三藏教明一生補處淨無垢
稱位。格別教。與鐵輪位十信第十願心齊。佛
地但與別教第十迴向齊。或可與初地齊也。
此乃正意。傍論類通教可知。三明三藏教格
圓教位者。三藏補處淨無垢稱位。但與圓教
五品弟子第五品齊。佛地但與鐵輪位十信
後願心齊。正義如此。傍論亦有優劣。三藏
佛正習倶盡。以此爲勝。不明六根清淨不思
議之妙用。此爲劣也。故華嚴經歎初發心住
菩薩云。初發心以過於牟尼也。二明用通教
位格後二教位即爲二。一格別教。二格圓教。
一明格別教位者。通教明補處淨無垢稱位。
別教第十法界無量迴向齊。通教佛果但與
十地初歡喜地齊。正義如此。傍論有劣者。無
相似中道智伏無明也。二明格圓教者。若通
教明補處淨無垢稱位。但與圓教鐵輪位十
信第十願心齊。通教明佛果。但與初發心住
齊。此是一往格之。正論則劣。初發心住。以
初發心住即能顯中道法身。斷無明一品爲
勝也。三明別教格圓教位者。若別教明法身
法雲一生補處淨無垢稱位。但與圓教十位
第十灌頂住齊。佛地斷十一品無明。但與十
行初歡喜行齊。若依仁王經。開十地爲三十
生。是則無垢與法界無量迴向位齊。佛地與
十地初歡喜地齊。是則別教明一生補處望
圓教。若依前釋。以義往推。猶有三十一品
無明。若依引仁王經。即有十一品無明。是
則別圓法身補處。雖通約位。無垢稱義懸殊。
豈得一概而釋維摩詰之名也。問曰。尋至道
即是一。若格前方便三教。所明補處佛果遂
傳爾懸殊。此意難解。答曰。二義往釋。一有教
有人。二有教無人。若是三教方便之説。因
中禀教之者。即並有教有人。佛果補處及上
位菩薩能説三教。此並有教無人。所以者何。
所禀三教行人因教各獲利。故有教有人也。
能説之教主示現爲三教之佛菩薩。令物慕
果行因。因行既成則無復化主。如斯乃縁感
便應。縁謝便息。空拳誑小兒。引將還家。手中
實無物也。三教化主亦皆如是。若是圓教有
教有人者。因中禀教。乃至法雲有教有人。斷
四十一品無明。法身補處此實非虚。妙覺法
身無説之説。即是果上有教有人也。有教無
因之爲權。有教有人。名之爲實。問曰。若
爾四教明果可分權實。四教因地皆有教有
人。何得分其權實。答曰。今明。三教之人名爲
權人。禀圓教之人。則人教倶實。故約四教明
因分權實也。問曰。三教之因。既立權人。三教
之果何意不得辨權人也。答曰。三教行人可
成圓人。無有三教之佛修因作圓佛。故非類
也。第三明興廢者即爲二意。一權教有興有
廢。二實教興而不廢。一明權教有興有廢者。
即爲三意。一三藏教機起即興。機謝則廢。所
言機興者。可發之義名之爲機。前縁有小樂
欲可起。小善可生。小惡可治。偏眞之解可
發。故須用四悉檀。於聲聞經中。説因縁生滅
四諦十二因縁六度之教。開三乘之道。聞則
稱機。樂欲心起。生善斷惡。若是二乘發眞無
漏。證有餘涅槃。若是菩薩六度調心。得伏
忍柔順忍也。法華經云。小智樂小法。不自
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説諸果。爲此機縁。
雖無三藏伏結。補處菩薩。淨無垢稱義。三
十四心佛果。住有餘涅槃之佛。爲欲以四悉
檀教赴此故。示現此教形聲。赴機度物。故
法華經明。長者即脱瓔珞。著弊垢衣。執持
糞器。状有所畏。語諸作人。即是三藏教興之
義。廢者。此小欲將歇。小善已成。事惡已除。
眞解已發。是則四縁倶息。則三藏所説之教
能説之人倶廢也。二明通教興廢者。興則機
興。廢則機廢。機興而教興者。無生四諦樂
欲將起。體假入空之善可生。迷理見思可斷。
即眞之解可發。故須用四悉檀説無生四諦
通教。三乘聞則樂欲心起。生善斷惡。三乘同
發即眞無漏之慧。見第一義。二乘住有餘涅
槃。菩薩則不滯空。慈悲入假化物。誓求佛果。
爲赴此之機縁。雖無通教斷結侵習。上地補
處菩薩淨無垢稱位。一念相應慧斷習。佛果
住有餘涅槃。爲赴通教赴此三乘根縁。示
現此教形聲。悉檀赴縁逗物。故名爲興。廢者。
四機既息縁謝。所説通教能説之人倶廢也。
三明別教興廢者。興則機興教興。無量四諦
樂欲將起。從空入假善根可生。無量恒沙煩
惱別惑見思可治。中道第一義諦眞解可發。
故須用四悉檀説無量四諦起別教。菩薩聞
則樂欲心起。生界外之善。斷界外之惡。發
中道相似無漏及眞無漏。求常住佛果大般
涅槃。爲赴此之機縁。雖無別教斷十品無明。
法身補處菩薩斷十一品無明。究竟佛果。而
示現此教形聲。用四悉檀赴物機縁。説無量
四聖諦。故名別教興也。廢者。四十二品補處
菩薩。此教佛果倶廢也。二明圓教倶興而
不廢者。若於華嚴方等法華涅槃。所説圓教
赴圓機樂欲生善斷惑見中第一義諦。是則
從初發心至無垢地。赴四根縁。常説此教。至
等覺佛。故名爲興。故三十二菩薩文殊師利
等。皆説入不二法門。即是教興之意也。若
證妙覺。無師自悟。無法可歎。無善可生。無
惡可斷。更無深理可見。言詞相寂滅。本自無
興。故無廢也。無廢亦得論廢者。四悉檀機盡
則教息。故名廢也。故大品經云。過荼無字
可説。涅槃經云。不生不生不可説也。故淨
名默然杜口。不須復以言言於無言之理。文
殊稱歎表絶言也。是則在因有人有教。至果
則教廢人存。三徳涅槃湛然清淨。豈同前三
教補處菩薩菩提佛果皆有教無人。教廢人
亦隨廢。權實之意顯在於此&MT01024;。第六約觀心
明四教者。從三觀起四教。已如前辨。今但
論即心行用。識一切教門皆從初心觀行而
起。四教既攝一切經教。若一念觀心分明。能
分別一念無明因縁所生之心。四辨歴然。則
一切經教大意皆約觀心通達。就此即爲四
意。一約觀心明三藏教相。二約觀心明通教
相。三約觀心明別教相。四約觀心明圓教相。
第一約觀心明三藏教相者。即是觀一念因
縁所生之心生滅相。折假入空。約此觀門。起
一切三藏教也。若觀生滅四諦入道。即是修
多羅藏。故増一阿含云。佛告諸比丘。謂一
切法者只是一法。何等爲一法。心是一法出
一切法也。智度論云。從初轉法輪至大涅槃。
結修多羅藏。此只是約心生滅説四聖諦。即
是法歸法本之義也。觀心出一切毘尼藏者。
佛制戒時。問諸比丘。汝法何心作。若有心
作。即是犯戒。有犯故有持也。若無心作。則
不名犯。犯義不説持也。故重心發戒。無心
則不發戒也。所言從心出阿毘曇藏者。四卷
略説名毘曇心。達磨波羅處中而説名爲雜
心。如此皆是約心辨毘曇。無比法者。分別
諸心心數法。一切法不可比也。二約觀心明
通教者。觀心因縁所生一切法。心空則一切
法空。是爲體假入空。一切通教所明行位因
果皆從此起。三約觀心明別教者。觀心因縁
所生。即假名。具足一切恒沙佛法。依無明
阿梨耶識。分別無量四諦。一切別教所明行
位因果皆從此起。四約觀心明圓教者。觀心
因縁所生。具足一切十法界。無所積聚。不
縱不横。不思議中道二諦之理。一切圓教所
明行位因果皆從此起。如輪王頂上明珠。是
則四教皆從一念無明心起。即是破微塵出
三千大千世界經卷之義也。第七通諸經論
爲二。一明對諸經論。二通釋此經文義。就
初四教對經論者。佛用四教成一切頓漸諸
經。論釋經豈越四教也。即爲二意。一對經
二對論。一對經者。若華嚴經但具二教所成。
一別教。二圓教。所以者何。別教則諸菩薩
宣説歴劫修行四十二心斷結行位階差。圓
教明一心具足一切諸行。從初一地具足一
切諸地功徳。次明漸教之初聲聞經。但具
三藏教。方等大乘及以此經具足四教。摩訶
般若具足三教。除三藏教。法華經開權顯實。
正直捨方便。但一圓教。涅槃經具足四教。成
五味義也。問曰。方等大乘亦具四教。何故
不成五味義。答曰。不明聲聞作佛。五味之義
不成。約不定中。得論四教也。釋迦出世所
有經教更不過此四教。攝此諸經。罄無不盡。
二對論者。論有二種。一者通申經論。二者
別申經論。一通申經論者。即爲二意。一通
申小乘經。二通申大乘經。一通申小乘經者。
如毘曇成實昆勒等論。並是通申小乘經論
故成實論主云。我今正欲論三藏中實義。二
通申大乘經論者。如地持論・攝大乘論・唯識
論・中論・十二門論等。並是通申諸大乘經所
明別圓兩經也。二別申經論者。即爲二意。一
別申小乘經。二別申大乘經。一別申小乘經
者。如倶舍論別申修多羅。明了論別申毘尼。
毘婆娑論・阿毘曇論別申佛在世説毘曇也。
二明別申大乘經論者。如十地論別申華嚴
經別圓兩教。大智度論別申摩訶般若經通
別圓三教。應有別申大集方等及此經論。不
來此土。金剛般若論別申金剛般若經。法華
論別申法華經一圓教。涅槃論別申涅槃經
四教五味。論度此土不盡。如是等論申經。即
是申觀心。此等諸經今分明也。是則精修觀
心。洞解一切經論。若經論不從心出者。觀
行之人。既不聽不讀。何得内心通達耶。此
乃有所言説。冥與經論相應。意在此也。第二
正明用四教通釋此經云文義者。即爲二意。
一釋經五義。二通經文。一釋此經五義者。即
如前約四教位釋淨無垢稱之名。名一而義
異。次辨體者。三教所詮即是思議解脱之體。
圓教所明即是不思議解脱也。次明宗者。是
即四教明四種四諦因果感佛國不同也。次
顯用者。即是四教從淺至深。次第以深呵淺
也。次判教相者。此經具明四教。與諸經有同
有異。如前分別。二用四教釋此經文者。即
爲三意。一通室外四品。二通室内六品。三通
出室四品。一通室外四品者。用四教明因果
不同。故釋迦現佛國有異。如身子梵王所見
不同。諸天共寶器。食隨其果報。飯色有異
故。以禀四教不同故。見佛國有異也。釋方
便品。正用三藏教通教。所以者何。説折法入
空因縁生滅無常。復説如夢幻體假入空之
意。是則因中用拙巧二度。破其界内愛見著
心。勤修二教之法身也。弟子品用通教別教
圓教。彈呵十大弟子及五百羅漢。用通教彈
者。如呵迦旃延説三藏教拙度五義。用別教
折呵者。此如呵富樓那穢食置寶器也。用圓
教者。如彈身子善吉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
不斷廢愛。起於明脱。亦不縛不解。並是用
圓教意彈也。四教釋菩薩品。正是用圓教。呵
四大菩薩用三藏通教別教自行化他偏僻法
華不思議圓頓之道。二明室内用四教釋六
品經文者。大士無三教之疾。以方便現同三
疾。約此辨問疾也。不思議品正明住圓教不
思議示現四教之事也。觀衆生品即是辨不
思議別圓兩教從假入空也。佛道品即是辨
不思議圓教從空入假行於非道通達佛道
也。不二法門品正明圓教不思議中道正觀
入不二法門也。香積品即是不思議圓教所
明雙照二諦法界圓融也。三明四教通出室
四品經文者。通菩薩行品。令菩薩遍行四教
之行。四土化衆生也。四教通見阿閦品者。明
若依四教修四行。發菩提心。始得生阿閦佛
國也。亦用此成無動如來佛國之行。得成佛
時。所有佛國如妙喜世界也。用四教通法供
養屬累二品者。付屬天帝彌勒。令於佛去世
後流通此經。四教利益未來弟子令不絶也
四教義卷第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