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涅槃經疏 (No. 1767_ 灌頂撰 ) in Vol. 38

[First] [Prev+100] [Prev]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若見有無不名無爲。具有無者方乃名圓。就
文爲四。先開偏説。次釋見機。三牒譬合初沒。
四牒譬合後證。初開偏如文。次釋見機者。能
爲衆生是見世界機。生善法故見爲人機。亦
是見第一義機。生憐憫心即對治機。三四如
文。次從如人遠行是勸觀有譬合譬又二初
正勸次重勸。初文者六卷名爲丈夫譬。此開
六種觀義。謂理觀乃至究竟觀。遠行譬理觀。
去後位遙名遠。理寂而照名行。中道譬名字
觀。始末兩間通稱中耳。疲極者煩惱勞累生
死拘逼謙卑請益皆是疲極寄止他舍譬觀行
觀。三界幻居猶如寄止五欲非己爲他。權託
陰入如舍。無明所壓如臥沈昏不醒如寐。忽
然火起火是無常來無徑路故言卒起。卒起無
常即報障也。上具三障此略擧一。即時驚寤
譬相似觀。昔來未得而今得之爲驚。似解隣
眞爲寤。言定死者解惑相排惑雖彊盛不久
摩滅如入海見平故言定死。雖知定死即猶
未死。未能入聖但在白法故言慚愧。衣纒身
者衣以譬觀。身以譬境。若作偏觀照境不周
是爲可恥。圓觀圓境無所可恥故言纒身。便
命終者。他以被問難屈爲死。然被難死死者
無量應生梵天。既不生者當知非也。今言死
者似觀轉謝。生忉利天者分眞觀起此譬兩
成就三十二臣即分眞義。若就一主即究竟
義。而言梵王及輪王者更譬究竟觀。不生等
顯其所離。善男子下重勸勿觀。從文殊如來
眞實去。合譬但合上即便命終分眞觀去。若
能如是去。合上生忉利天。他以此文三十二
相合者乃是合主不是合臣。若爾八十反應
合八十種好。輪王無敵應合十八不共法耶。
今云八十種好亦不與他共故皆合究竟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四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五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純陀品下
從文殊讃言去。是第三文殊稱美。文爲四。初
領成其説。二歎言行相應。三歎玄。會佛旨。四
受勸又勸領成前兩勸兼領兩訶初如文。次
善男子汝今下。言行相應言長壽因縁者。正
見正知正護正説。即是常住因縁也。此領前
合譬中似解之意故言因縁。能知如來是常
住法者。此領前合譬中分眞之解善覆如來。
此領後合譬似解也。常受安樂者。是領後合
譬中分眞解也。若領眞似二解即是兼領六
位之意。然文殊止一言訶勸。純陀作爾許訶
勸。文殊竟不觝攘翻更讃美。良由純陀所説
會教會機。聖人但説己法不説他法。驗知純
陀是分眞位。是故文殊還以分眞美其言行。
即是發純陀五戒之迹顯分眞之本。私云當
知十讓從迹而説復以小初難大後者亦恐時
會及未來世。唯執小初以難大後。妨於大後
用破小初。言時會者乃是新衆。何以故一代
教門彈斥洮汰已會毫善。豈執如來定入涅
槃同於初小正爲未來鈍根小習而執於小。
故法華云除佛滅後。若不爾者豈有如前幢
旛妙供人天雜類菩薩聲聞皆默不受而於城
中工巧微供彰言納受。因茲普領時會之供
復能難佛爲佛所歎。又與文殊旁論往復。故
知純陀非聊爾人。三從如來次後去歎玄會
佛旨指哀歎等爲廣説。四從我之與汝去受
勸。又汝勸我覆於有爲。我亦勸汝覆於無爲。
雖終日説有不能盡其用。終日説無不能罄
其極。言所不洎絶而置之。又言置者。指廣置
略即世界置。涅槃正體非體非用非爲無爲。
既非正體可共置之即第一義置。汝勸我覆
有我勸汝覆無。更互是非莫知其正即對治
置。有爲無爲乃是旁論。今此正以獻供爲宗。
置旁復宗故言且置即爲人置。次從汝可隨
時去。是復宗論文爲四。初復宗勸供有勸有
訶。二如來印讃成前起後。三明悦可有問有
答。四明讃發讃純陀之説發文殊之迹。初又
二。先勸次訶。就勸供爲三。一勸時二勸速。三
勸奉佛。勸時者如初行時初到時病時物新
熟時。今最後供是初去時。二勸速者古佛道
法過中不食今速赴此時。三勸奉佛者正爲
最後供佛涅槃。次純陀下訶。亦爲三。一不知
時。二不知速。三不知佛。初令時者。汝令時施
佛可時施一切大衆不皆涅槃。此則非時非
時索施理渉於貪。次不知速者。佛六年苦行
尚一麻一米今須臾間何須速也。三不知佛
者汝謂如來實須食耶。文殊同他見謂須雜
食。純陀申已解食即不食故訶文殊墮三不
知。次爾時佛告去。如來印讃成前起後印其
訶即是成前讃其智即是起後。三從文殊語
純陀去。是明悦可。文爲五。一偏慶悦可。二破
偏悦可。三並悦可。四解悦可。五寂絶悦可。時
衆謂純陀行淺故佛印其所悦以破時情。初
文殊因此偏而慶之汝説無爲蒙佛悦可。次
純陀即以圓破偏。非但悦可於我亦悦一切。
三文殊作兩番關並先定之。若定悦可一切
衆生我説有爲亦應悦可若不悦我圓。悦則
破一切之義是則不成還是偏悦成佛愛憎即
作伏並。四純陀覺其伏並還解兩關。一無偏染
悦可。二有普淨悦可。無偏爲三。一彈無偏悦
可。二釋無偏之意。三擧譬顯如文。次從等視
一切去。明有普淨悦可。即是如來境界非我
爾所知云云。五從國王去明寂絶悦可。不應作
偏普籌量。上文殊明有爲無爲且共置之即
是絶言不可説悦。此中意明有悦無悦。是佛
境界不可籌量即是絶思悦可。初譬分智不
及究竟。王家駕駟譬究竟智。群下驢乘譬分
眞智。後譬分斷不及究竟。龜龍在水喩有無
明菩薩行故見不了了。金翅騰空譬無明盡
佛不行故見則了了。開善云。前是下不知上
後是上能知下。冶城云。兩譬皆是下不知上。
初不知上智。後不知上境。靈味云。初不知法
身。後不知應身云云。四文殊去讃發。讃純陀
之説故言如是如是。其既高推佛境不可度
量。是故讃美。發者拂我執一塗之義。因汝試
我試則非實故言有爲非有爲。汝推未詳故
言無爲非無爲。前文殊云。且共置之則言語
道斷。今純陀云。是佛境界非我所知則心行
處滅。覈微則言盡研極則思窮故説觀皆寂。
從爾時面門去第四催供文爲四。一催供。二
請住。三領解四。辦供。前來諸瑞各有所表。故
知此光正爲催供。文殊前勸純陀時施靳固
彈訶。今佛躬催不敢前却催文爲兩。謂光催。
聲催。光催爲兩。一催二默。初催又三。一放
光。二解光。三騰光。初放光中照文殊者。上佛
印純陀所説會教合機。今光照文殊亦扶上
化下二人論難皆由佛力。次即知是事者解
也。數人云見色知心文殊覩光遂解佛意。三
騰光催供如文。次悲默者催供故悲未諾故
默。次聲催亦二。初三催次悲哭。次復白大衆
去。請住文爲兩。初告衆共請。次重請。初告衆
文爲兩。初告衆請。次佛有酬告請如文。次佛
酬中二。先止亂。次説五門觀。觀中二。先作
觀。次結。初六譬空三譬無常三譬不淨兩譬
無我後總結。何故説五門耶。汝請住世本爲
開道若能五觀與住不殊。若不能觀住世何
益。遺教云。能持戒時與佛在不異即此義也。
次重請亦二。有請有酬請如文。重酬爲兩。初
酬次釋。初文者。汝請久住爲哀憫我以入滅
爲哀憫云云。釋中二長行偈頌長行如文偈與
下二偈意同後當説之。偈中二。先偈次長行。
止三爾時純陀領解。又二。初領解次述成。領
解者雖知不滅不能不悲不能不請。雖知如
來滅而不滅不能不慶不能不悦。述成又兩。
一述不能不喜。二止其不能不悲。初喜者。汝
既能知如來方便亦應合知如來眞實。故擧
二鳥以譬權實不得相離。春陽之時譬適會
機宜。無煩熱池譬涅槃自在無畏。諸佛同以
二法逗縁無閡自在能如此解。善哉善哉。次
汝今不應思量長壽短壽去。凡擧四義止其
不能不悲。一擧如來境界不可思惟若長若
短皆如幻化幻長幻短非短非長何所可悲。
二擧如來方便若長若短如來於中無所染著
何所可悲。三擧如來涅槃成汝檀因克不動
果因果具足何所可悲。四我爲良田成汝因
果汝克因果自是良田。復能令他因果圓滿
自利利人何所可悲。尋文可見。四爾時純陀
下是辦供。先自謙。次辦供。初文中云。涅槃非
涅槃者亦是共行二鳥義也。即如來境界故
下地絶思。次辦供中云。尋與文殊者。有二解。
一云文殊解最後供故携友共辦。二六卷云。
燒香散華盡心供養佛及文殊不云同去
  哀歎品上
荼毒居懷曰哀。悲號發言爲歎。略從事標言
哀歎品。廣而言之内喪道法曰哀。外失慈覆
曰歎。文云。失廕及法味如犢失其母。世界也。
又已生善訛故哀。未生善翳故歎。文云。養育
諸子付旃陀羅老少病苦而行險道生善也。
又現惡未盡故哀。將惡方起故歎。文云。猶如
困病人食所不應食對治也。又應獲祕而不
獲故哀。應不失祕而失故歎。文云。獨以祕法
偏教文殊遺棄我等第一義也。然四縁感佛
佛則興世四機若息。佛則唱滅故約四悉釋
哀歎品。此文梵本猶屬壽命品。謝氏分爲兩
者略有十異。前品從人後品從事。前品對俗。
今品對道。前品有供今品無供。前品雙請此
品單請。前品因人此品率自。前品略明佛性
常住。此品具説三點四徳。前品論今教此品
具今昔。前品二人論今品對佛論。前品動執
生疑。此品破執除疑。前品聞法抑割。此品見
地動哀歎。然此十義備有通別。今擧一邊別彰
其異。興皇釋此品有七。謂三請三酬結會生起
云佛入涅槃衆生孤露故哀請住世。佛酬云。
汝本爲獻供聞法今已納供生汝福徳已説新
伊生汝智慧而不肯學知住何益。次祈請者。
如來昔教無常五十許年始得成就。今説新伊
常樂我淨應久住教詔若入涅槃不如還修舊
法。擧象迹秋耕憚教不受。佛即酬云。非全不
教終令汝等得解新伊故云安置諸子祕密藏
中。我亦住中名入涅槃。前已哀祈既不許住
只應譏諷以命要請如來。若具常樂我淨即
免四倒。便得自在久住於世。必入涅槃便不
免倒常樂之言便爲徒設。若不住者我等毒
身寧容久住亦當同佛入於涅槃。佛即酬云。
我之去住豈汝所知汝言去是定去住是定
住。我之去住如二鳥雙遊去而恒住此何勞
請住。住而恒去亦何須請汝不解此寧得同我
入於涅槃。既三請不允情無所錯即便生疑
若無常非昔不應説常樂若是何不早説如來
則有差機之失。佛即會云。昔説無常破汝常
病。汝今又以無常爲病爲汝説常。汝病有前
後故教有興廢。汝自横謂施教早晩迂迴。如
來屈曲隨逐豈佛差機。早晩自汝反咎如來
如此生起於義易見。而復三請在前三酬居
後。其間子段處處相關斯乃彼師玄談七意。
若欲消釋殊背相生。今明此品是對比丘施
於新伊勝三修法。就文爲四。一大衆請。二如
來答。三比丘疑執。四佛破除疑。就請又二。一
請縁。二正請。縁者縁於地動知必涅槃。是故
悲請。問誰動地爲縁。答法不在因亦不在縁。
不在因縁不離因縁。既從因縁寧有作者。雖
無作者亦佛神通而動於地令其悲戀安置有
縁於解脱中。亦佛智力説法歡喜安置有縁
於般若中。亦佛體力非悲非喜安置有縁於
法身中。亦是純陀文殊智力令衆開解入般
若中。亦二人通力去時地動令衆悲戀入解
脱中。亦是二人第一義力令衆非悲非喜入
法身中。亦是大衆感對治力聞法歡喜感爲
人力動地。非哀感第一義非悲非喜致地動
縁。其義無量。淨名云。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
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就地動。又四
謂時處相由時者佛以四事止華氏之悲。純
陀腷臆小醒低頭飮涙大衆聞法悲惱暫息。
二人既去。法音已停。更欲増其悲戀之善。於
其去後未久之頃。當是時也。震地動之即是
時也。處者大地是横處。梵世是竪處。或言初
禪是梵世。或通四禪皆是梵世。雖不連地而
有寶宮。亦皆震搖即其事也。問上釋聲光徹
至非想以爲有頂。今此地動焉止梵宮。答上
云。有頂有頂文寛得作遠解。此云梵世齊文
而已。若依下文動時能令衆生心動名大地
動。無色四心亦應被動即其例也。相者有三。
一小大動相。二六種動相。三十八動相。是三
種相。皆以形聲爲本形有動涌起。聲有震覺
吼。若單形聲是爲小動形聲共動是名大動。
形聲各三。是爲六種。一中更三謂動遍動等
遍動三六十八。若更分別閻浮提一四天下
小千中千大千十方傳傳相望作小大動大大
動等。有人云。此經六種。華嚴十八動。此豈應
爾。特是形中略言一動聲中略言一震。又云
大動。又云。能令衆生心動。當知義兼十八不
同人情。由者例此亦應有小由大由大大由。
若輪王生沒地得主失主悲喜故。動是名小
動。若辟支羅漢生沒地。得應供失應供悲喜
故動是名大動。若佛生滅地神山神及諸天
龍等得應供失應供悲喜而動即大大動。今
經正明如來八相。唯少升天降魔文略不
存。就八相中是如來入滅地大震動。此則別
語經由。若通論者如前所解純陀大衆皆是
動縁。舊云料簡地動之詞是經家所序。或言
佛説。觀師云。不然當時聞語豈是經家文無
標告。焉知是佛應是地震而有此詞。次從時
諸天龍下是正請又爲三。初長行及十一行
半偈是哀請。次二行是祈請。三長行五譬是
譏請。初長行敍語以毛竪哀泣而爲其相。次
十一行半偈爲三。初兩行一句略請。次七行
一句廣請。三二行結請。初標調御師人仙
犢母即是略擧三事爲哀請之端可見。次猶
如困病人下作喪師譬云云。如國無君主下作
喪主譬云云。長者子下作喪親譬云云。如來入
涅槃下兩行結哀請上文。初明犢失母今結
還明我等及衆生悉無有救護。護字結無主
救字結無師。次譬如日初出兩行擧日山兩
譬是祈請歎於一佛而具三益日有三義。一
高圓明譬主益。生長萬物譬親益。照了除闇
譬師益。而譬文論照了合文明除暗正言師
義是本兼有二能。山亦三義。高出水上譬主
益。深入水底譬親益。水色同山譬師益。師徳
如山安處衆海能宣妙慧照下昏迷言略意兼
矣。舊解日還自照爭論不同。開善莊嚴云。佛
有智能自照。光宅云。佛果無有自反照智。觀
師難光宅云。佛無反照智亦應不自知作佛
不作佛。彼救云。佛雖無智知作不作。若欲知
時借諸佛智佛道同故。今更問之佛道既同
諸佛無智何所可借。又並但能知他無智自
知者唯應覺他不名自覺。此是光宅四失樏
隔眞諦牛糞淨土指端種覺無記如來。次問
開善莊嚴汝用反照智照一切種智者。復用何
智照反照智是則無窮。觀師自云。佛無別反
照智只自有智智能反照。如此説者即害兩
云云。今明佛有一智三智三智一智非三非
一而三而一一道種智外破諸闇。二一切智
能反自照。三一切種智非内非外非自非他。
若即一而三可難光宅。即三而一可難開善。
三一難思可難觀師云云。此二偈亦名祈請如
來在世所益。若此祈佛留光照益我等故名
祈請。從長行去即第三譏請。先述舊解譏請
凡作五譬。初作有始無終譬。二作怖畏譬。三
違本擔譬。四不平等譬。五無慈悲譬。初譬有
三開合結國王佛也。諸子四衆也。他云技藝
者始從鹿苑終至法華所説諸經巨有所妨。
今則不爾。以二乘法合之則可見。端正正見
也。愛念禪定也。技藝神通也。旃陀無明也。亦
習氣也。初教三學似如有始。不盡餘惑故言
無終。二怖畏譬者亦三。舊云諸論者譬通達
諸經今謂不爾。譬破四魔而今不住乃畏死
魔。三違誓譬者。略無結請有人佛也。作務
本誓誓盡度生官事譬起應。囹圄譬入生死。
人問者舊云十方佛。或云實智問權。又云假
設此問。今以機爲旁人機謝告終。終如出獄
故言安樂。夏曰夏臺。殷曰羑里。周曰囹圄。白
虎通曰囹令也。圄擧也。令其思愆擧罪云云
四不平等譬亦三。方藥十二部法也。祕方即
密教教文殊諸菩薩也。不教外學二乘也。五
無慈譬亦三。可尋舊釋譏請但譏請於師。失
主親二義今更會之。初一譬譏法親。次兩譬
譏法主。後兩譬譏法師。初譬譏法親者。夫云
親者慈念爲本初生教訓似若親慈。付旃陀
羅頓乖骨肉法親亦爾。從佛口生即是養育
得佛法分即是端正技藝者學人思惟無學習
氣。若大乘意凡有無明斯皆毒害棄我而去
是付旃陀云云。次兩譬譏法主者。夫云主者以
威伏敵以恩養民。前譬威武未暢。後譬恩惠
不充。通達諸論如當敵怖畏。今畏此論者如
爲敵欺。法王亦爾。除衆生畏衆生未免故佛
有畏。初學作務譬民有生業。收閉囹圄譬民
無聊生。業。廢譬無惠。閉獄譬無恩。法王亦爾。
初令學無學等修道品作務。而復猶在思習
無明獄中。百姓有罪在予一人。衆生苦惱云
何如來欲受安樂。次兩譬譏法師者。夫師有
訓導之徳。前譬譏師内惜良方。後譬譏師外
祕坦道。觀諸譬文皆有深意而此譬最明。攀
類文殊而恥行險路豈非譏師意耶。第二酬
請。初酬哀請。有長行偈頌。長行初止外悲勸
修内觀。凡夫八風得失憂喜道與俗反升沈
碩異。何者失不可愁憂追喜不可愁惱。得下
文云。若常愁苦愁遂増長唐勞無益。若能勤
遮二惡勤生二善。惡是憂喜之本善故則無
憂喜。唯當清淨故勤精進止其苦惱。苦惱止
故則無攀縁。寂然無爲謂之正念。正念者何
即無念也。若無念者親主師誰。誰臣子弟。誰
去誰住誰度不度。誰是愁者。所愁者何。寂然
無眹。由是人天還得正路止不啼哭。又以譬
顯之。佛是生善之縁。得善如愛子。失善如喪
子。今聞近慧不憂失善。故言殯送已訖云云
次偈頌爲二。初一偈是止悲。次一偈是勸觀。
而互有二義不可一向。初言開意者。開精進
意尚已無憂況開定慧。又言開者。開意實相。
生死涅槃二邊倶寂。偈云是故當默然。又開
者明解二用皆方便故。故云諸佛法爾云云。次
偈者。樂不放逸勸正念慧守心勸定也。遠離
勸進也。自慰者結前勿悲。受樂者守斯念慧。
汝應正念修心勿如凡夫悲號何益。然諸比
丘悉是上果豈同下凡。特是對聖訶凡此正
酬其哀請也。復次比丘下。酬其祈請歎請。汝
稱佛如日如山。鎭照等益法身常在不出不
沒。隨機二用作隱乍顯。日雖照世有目者覩。
山雖峙海流入者見。汝同無目不流復何益矣。
若言有益今勸汝問。設不能問我今爲汝開
其問端。若能問者爲説甘露然後涅槃。既不
能問請住何益此乃貶其不及止其祈請。兼
顯菩薩之徳正酬其歎請祈請也。舊解十五
雙。純就初教中作藥病義。謂空是藥不空是
病乃至二不二亦如是。有純約今教。謂空是
生死。不空是涅槃乃至二不二亦如是。若能
問者則甘露門開於汝有益。既不能問請住
何益。興皇云。下文具有此意。下文正約始終
意也。空即昔教不空今教乃至二不二亦如
是。今明此義寛廣兼開衆問。故文云。如是等
種種法中我當隨順爲汝斷之諸釋無咎。今
更約三種空不空非空非不空乃至二不二非
二非不二亦如是。又約四種空不空亦空亦
不空非空非不空乃至二不二亦如是。昔教今
教悉得同此二種。四種廣分別之云云。即是昔
教今教三門四門。從諸比丘佛世難値下是
酬譏請。興皇云。此爲八階。是彼師之盛釋。一
歎五難。二歎離八歎。三擧佛昔因成佛今果。
四奪其果非。五奪其因非。六顯眞法性勸今
修習。七勸捨昔依今。八正示新伊。先歎次示。
先奪後與。得成次第以此八階酬五譏也。初
五難於餘人是難於汝爲易。八難難離而能
得離是故歎之。既歎離歎得羅漢果。即是於
始方令汝入祕密之藏。即是於終云何而言
有始無終。復言空過於小爲是於大爲非故
言空過。擧於往因成今果者。正酬其譏明如
來久劫捨頭目髓腦求大涅槃只爲利益豈當
怖畏。所以非其果者。汝果虚僞非正法寶無
戒定慧不能莊嚴正法寶城。他取寶城證涅
槃是圓總包含故。故不可翻。興皇云。涅槃非
總非別名含總別。取此酬其不違本誓所以
非其因者。發菩薩心乃名出家汝不發心則
非出家。袈裟但是染衣而已。汝不染正法故
非大乘衣。汝雖剃頭不爲正法除諸結使所
以示勸眞實法性昔之小乘是虚僞。今日大
乘是眞實。昔以無爲爲法性。今以妙有爲法
性。法性未曾是有是無。爲他縁故説有説無。
知昔無爲是法性者如迦葉云。身是法性身。
云何存身若存者即非法性。當知昔以無爲
爲法性。佛即破之滅非法性。夫法性者非是
滅法取此酬其不平等譏汝取滅度非我不
等。所以捨昔依今此正釋疑。疑云令我捨昔
依今者昔何不説。佛即解云。譬如大地我法
亦爾。治衆生病。初説無常爲治汝病。今説
於常亦治汝病。初後並爲治病故也。所以説
新伊者。既勸捨昔依今故須新伊祕密安置
汝等令住其中。非是棄汝不示坦道不是無
慈前後共答五譏請也。今明不然。得五難離
八難同是。一意。何以分爲二只就斥中酬五
譏請文義具足。何煩八階共來答之是故不
用。今分文爲三。一歎與。二斥奪。三勸奬。夫
欲奪之必先與之。其譏請既切今斥奪亦深。
既斥其僞。復須示眞。與奪抑揚自成次第。於
此三中即是三雙。初歎與爲一雙。謂能得能
離是故須歎。次斥奪爲一雙。謂不得不離不
得眞實不離虚僞是故須斥。三勸奬爲一雙。
謂應離應得昔教應離新伊應得是故須勸。
初從佛出世難下。是歎與得離又三。先釋次
譬三結。初文五難此與上文互有互無。上爲
俗人不歎出家割愛難。不歎阿羅漢難。此中
爲出家人不歎最後檀難。不歎聞法難餘皆
相應。離八難者得人身離三塗値佛離佛前
後鬱單越長壽天及邊地難得出家離根不具
難得羅漢離世智難。次擧金沙曇華譬之。次
離於下結之云云。從汝等遇我下。是斥奪不得
不離。今點此意酬五譏者。汝等遇我。我初令
汝得五難離八難。是我善始今復使汝不應空
過是我令終云何。謂我有始無終。又取意釋
其上文云。生育諸子形貎端正是佛之始。付
旃陀羅是佛無終。若取佛意不應以親認佛。
何者其不識佛非是王子不識寶城形不端正
無明自覆。即栴陀羅何須遣付。此即無始無
終迴過與諸比丘從我於住昔下。第三即是
酬其違本誓譏。夫難行苦行非止一塗我甘
之如薺。無上方便其門不小未嘗吝惜。汝等
放逸不受不行於此大乘不肯作務非我無
惠。夫身命者誰所不重我輕生忽死經無量
劫。指山指地骸骨倍多。指海指江隨腦非喩。
況復妻子國城捐棄無數。如是恩徳但爲汝
等放逸無慚繋在囹圄。不得解脱非我無恩。
此以不慚不受之過還諸比丘。從汝等比丘
云何莊嚴下。酬第二怖畏譏我正法寶城功
徳具足。戒爲牆壁。嚴峻絶險衆魔群盜所不
能闚。定爲其塹。深廣波瀾無涯無底。五塵六
賊沒溺沈淪。慧爲埤堄。鑒微識遠。博達今古。
明了具足。我城如是。何所不威何所可畏。汝
等比丘無城無嚴有怖有畏。故迴怖畏還諸
比丘。從汝今遇是下。酬其第四不平等譏。此
正法城表裹。皆寶琳琅充溢。瓖琦煥爛。非但
無窮復無遮閡。商人遇之執持僞礫取者鄙
吝非城不等。此以偏過迴還比丘。從汝諸比
丘下酬其第五無大慈悲不示坦道。譏汝下
心知足是不厭小徑。不貪大乘是不欣坦道。
披服袈裟是不厭糞埽。不染淨法是不欣纓
絡。多處乞食是不厭貧里。不求法食是不欣
上昧。剃除鬚髮是不厭小智。不爲正法是不
欣大明。汝既不厭悲無所拔。汝既不欣慈無
所與。盤桓隘路憎背坦道。此以無欣無厭之
過還諸比丘。已懸酬五譏竟今更帖文從汝
等遇我下。是第二不得不離一雙。文爲二。先
略明不得不離。次廣明不得不離。汝等遇我
是略明不得。不應空過是略明不離。我者即
是眞佛。此佛亦我亦常亦淨即是法身金剛
之身。非後邊身非雜食身。如此眞佛汝所不
識但識應化。化非眞佛非説法人。淨名云。汝
不見佛不聞法不入衆數與六師等。不識眞
佛是斥其不得不應空過此奪其不離。云何
不離雖離八難不得無難。雖得四果不得眞
果。果既非眞難亦不離故言空過。即是奪其
不得。次從我於往昔下。廣斥不得文爲二。一
斥不得眞三寶。二廣示眞三寶。斥文爲三。一
廣釋眞佛。二廣釋眞法。三廣釋眞僧。廣示此
三彰其不得。初釋眞佛又兩。先擧道前方便
故言我於往昔。次擧道後方便故言今得無
上方便。將後例前皆是無上。無上方便者道
前是圓因。下文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道後
是圓用。下文云。二鳥雙游擧前擧後。無上方
便釋成眞佛常樂我淨汝所不識而汝識者灰
斷入滅無道後圓用雖有道前非無上圓因。
此是斥其不見眞佛。從汝等云何莊嚴下廣
釋不見眞法。夫眞法者即眞善妙色出生妙
善甘露圓滿具足無缺。亦名醍醐一切諸藥
悉入其中。一切三學種種功徳縱横高廣充
溢彌滿猶如寶城牆塹埤堄乃名眞法。汝以
空觀除惑惑盡則觀亡以身智爲有餘涅槃。
若入無餘灰身滅智同空永寂。淨名云。貧所
樂法。攝論爲下劣乘。法華云。鄙事此經稱僞
礫。此是斥其不得眞法。從汝諸比丘勿以下
心下。廣斥不得眞僧。又二。先總斥下心不慕
上法。次別約因果功徳斥之。本以因果功徳
名僧。汝之因果皆非眞僧。雖服袈裟非破五
住惡非怖内外魔。雖行乞食經歴多處非應
供乞士。雖剃除鬚髮非殺賊不生則非眞僧。
上擧眞佛法斥僞佛法而不出於僞佛法相。
今斥僞僧亦不出眞僧之相。前後互現亦是
擧眞即知僞擧僞即知眞。從汝諸比丘今當
眞實下。示眞三寶。文爲二。先標今當眞實是
也。眞對昔僞實對昔虚。二正示者今我現在
是也。我即佛寶。大衆和合即僧寶。如來法性
即法寶。法寶之中具於三點。如來即般若法
性即法身不倒即解脱。此三稱藏藏一切法
佛僧例然。三從是故汝等下。是應離應得一
雙。又二。初勸離僞。次勸修眞。初文者夫僞體
者。正由無明無明未除不得免僞。故勸捨無
明。諸比丘譬如大地下。是勸修眞。文爲四。一
譬説祕密藏。二法説祕密藏。三釋祕密藏。四
結祕密藏。譬爲三。一大地譬。二諸山藥草譬。
三爲衆生用譬。大地非但普載而已。亦不生
而生生於藥草。亦無用而用爲衆生用藥草。
所生不離能生。亦即所生爲衆生用。衆生雖
復取用。亦業招大地福感藥草。三種宛轉不
得相離。種別不一一即具三可以譬祕。三即
是一可以譬密。具一切物可以譬藏。故擧此
譬祕密之藏。次從我法亦爾下。即以法合譬
以明祕藏。於中有順合。超合。欲表祕藏自在
不定不可思議。初我法亦爾者此順合。法身
如大地。大地如法身故言亦爾。擧三法身合
大地三義。出生妙善甘露法味此擧三般若
合諸山藥草三義。爲衆生用擧三解脱合用
中三義。我今當令一切衆生入祕密藏即超
合用。諸子四部入祕密藏即超合藥草。我亦
自入超合大地。病苦愈者藥地之功息矣。安
住湛然衆生得益般若功亡法身之用息矣。
同歸至寂祕密藏中。一切衆生是初發心擬
初住位。四衆是中心擬四十位。佛是後心擬
妙覺位。同入祕藏咸見佛性。問衆生入者與
佛同耶。答六位分別云云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五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