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般涅槃經疏 (No. 1767_ 灌頂撰 ) in Vol. 38

[First] [Prev+100] [Prev]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我今哀憫汝及一切是故今日欲入涅槃。若
諸天人於此最後供養我者悉皆當得不動果
報。如此等文皆明常法發生常善是名爲人
常也。若欲遠離四顛倒者應知是常樂我淨。
我是佛義常是法身樂是涅槃淨是正法。以
此四種破四顛倒。又云先所修習四法相貎
悉是顛倒。欲得眞實修諸想者如彼智人巧
修我想常樂淨想。譬如明醫先以鹹苦治其
本病。本病雖去復患鹹苦後以淨乳治於鹹
苦。佛亦如是。先以無常治其常病。常病既去
更病無常。今以眞常破昔無常。故云我爲醫
王欲伏外道。是故唱言無我無人。爲此因縁
而説有我。常破無常亦復如是。又東方雙者
即是於常爲破無常。又二鳥雙游譬於如來
無二二用。如是等文皆明常法對破無常。釋
論亦云常與無常是對治法非第一義。是名
對治常也。第一義者則非常無常。今經亦云
二施果報等無差別。若常破無常無常異常。
是則差別非第一義。第一義者非常無常故
無差別。若二鳥雙游明其二用。二鳥倶息明
其雙寂。即用而寂寂滅爲樂是大涅槃。如是
等文皆第一義常也。當知是常四悉無閡常
亦間隔因縁大事。常亦寂絶畢竟妙理。常亦
出生建立諸法常亦對治破於倒惑自在若
此。云何偏據是於對治藥病互論埋沒圓能
害諸經論。又大涅槃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又
二十五有悉皆有我。我即佛性佛性即常。佛
性雄猛難可毀壞。此多文義即是現常。又云
夫有心者皆當作佛未來當得常樂我淨。如
是等文即是當常。又三世有法無有是處既
無三世何得復有現常當常。淨名云但以世
俗文字説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若固
執當現各據三世不解我意寧會偈旨。又此
常者顯發如來方便密教。昔覆於常今開辯
常無別。今常異昔無常開昔無常即是今常。
次我今爲汝斷貧窮者若除四趣貧窮。即開
諸惡無常而顯於常。下文云懺四重禁除謗
法心盡五逆罪滅一闡提。即其義也。若斷人
天貧窮即開諸善無常而顯於常。文云我今
於此處不求天人身設使得之者心亦不甘
樂。又云因滅是色獲常色等即其義也。若斷
二乘貧窮即開無漏無常而顯於常。文云爲諸
聲聞開發慧眼云云。若斷方便菩薩貧窮。即開
六度通別無常而顯於常。文云令諸菩薩了
見佛性。又云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
總而言之開諸有餘悉是無餘。開諸不了悉
是了義。是名顯發如來方便密教悉皆安置
三點四徳祕密藏中。又此常者即是佛性佛
性即常。既開於常即開佛性。既爲此等作親
開正作主開縁作師開了。除斷貧窮開境界
性。悉皆當得不動果報即開果性。若例此義
何人何法何教何行何位何用而不是常。何
法不是非常非無常。豈復更有善惡三乘差
別等性。畢竟悉是大般涅槃言語道斷心行
處滅不可思議。竪深横廣無邊無底。能建大
義充滿法界不可窮盡。何得判是嶷然破病
當現常耶。如此常義猶若虚空。略對四家示
其梗概。次正受中五果之名文中不釋。私云
五既並果具攝因果一切萬徳。先消名次對
法。五法並常故初云常。連持曰命。常命則
以無始無終而無斷絶。以非色爲色。吾今此
身即是法身。作用爲力遍一切處用無窮盡。
不動名安雖具力用安固不動被機有辯。無
縁慈悲普施法藥。次對法者此即三密。命即
意密。色力及安即身密。無閡即口密。亦名四
徳。意是常徳。身是樂我。口即淨徳。若得此意
遍一切法無非此五。佛具此五故以施人。以
五常故施亦無盡。言無盡者即五果也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三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四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純陀品中
二何以故去即釋施也。釋初釋後中間可知。
此意非但後教開常開初亦爾。既擧諸教例
知行位證人亦復如是。是常法印印於一切
無不是常。初後供養即是行常。初後法施即
是教常。初後二施必有其人。即是人常。初後
果報即是證常。證必有位即是位常。等無差
別即是法常云云。復次等無差別者。若依答文
有種種義。或初後皆受皆食皆不食故等。或
初後皆得五果故等。或初後皆見佛性皆斷
煩惱皆能説法故等。若依楞嚴初後皆如皆
空故等。若依釋論初後皆是諸法實相故等。
若此中意即是初後皆常故等。常者即是非
常非無常之常故等。若得非常非無常意歴
一切法教行位人等無差別。問一切衆生常
爲現爲當。答已如上説三世皆常。問若現常
者衆生即佛耶。答如胎中子豈不同父姓。若
同父姓寧責耆少。凡有六即。一切衆生即是
理常。聞大涅槃解知佛性即名字常。知性能
修即觀行常。如夜見杌即相似常。金錍抉眼
三指分明即分眞常。無上大覺即究竟常。如
此諸常疑何等常。阿耨菩提翻名釋義如常
可見。受最後供一期事畢法理具足。汝聞見
此依而行施檀必具足。三純陀設難文爲二。
初總非。不然後別作難。冶城作四難。開善作
五難。名目不同云云。今明五難。一有智斷無
智斷。二有聖號無聖號。三具四身三身。四具
度眼不具度眼。五得五果不得五果云云。初
一難具論自他。後四難唯論於自。此難本明
受者福他。初既備擧後不煩文是故略之。然
此五難芰角難解。何者至理寂滅無大。無小。
若垂迹化物縁有利鈍應有勝劣。小縁所見
初後倶劣。大縁所見初後倶勝。若始坐樹下
受牧女乳麋食。此食已十力充滿此小縁劣
見。若始坐華臺眷屬菩薩悉坐華葉。十方諸
佛放眉間光入華臺頂。諸佛眷屬放眉間光
入華葉頂。華臺菩薩三昧受職成於報佛。華
葉菩薩成於應佛。此大縁見勝。當知牧女與
諸佛不同乳麋與光明永異。此即大小二佛
最初受施。若見佛自行乞食到純陀舍食檀
耳羹。中夜入滅輿向雙林以火焚身此小縁
劣見。若見純陀悲感但獻八斛四斗不思。議
供充飽一切。見十方佛遣大弟子鉢盛香飯
奉佛涅槃大縁見勝。當知乞食與送食不同
香飯與檀耳永異。大小二佛最後受施其相
若此。例推智斷乃至五果亦應各異。純陀芰
角將大縁之後並小縁之初構差別之難。佛
約大縁所見初後無差以答。則涇渭皎然初
後不二。今更引經而分別之。勝天王中。初坐
樹下有四種相。或見坐祥草。或見坐天衣。或
見坐七寶。或見坐虚空。像法決疑經。佛入涅
槃亦四種相。或見拘尸土石樹林。或見是七
寶莊嚴。或見是三世諸佛菩薩所游居處。或
見是眞如實相純佛境界。前後既現四相不
同。例推智斷乃至五果亦應各異。今更對教
主而略説之。若三藏佛初受乳麋未有智斷。
不能化他令得智斷。凡法未離不得聖號苦
行體羸外須雜食。無漏未發内有煩惱果縛
尚在是後邊身必歸磨滅是無常身。雖行事
檀未得理度檀不具足。乃至般若亦復如是。
父母之身但是肉眼未有通明故無四眼。既
受食已自得五益能五益他。觀純陀言專引
三藏佛初成爲難。若通教佛菩薩道時已斷
正使無漏現前自得智斷。亦令他得已捨凡
法入聖人位。誓願扶習現坐道場示受食身。
無復四住但有習氣。名無常身後邊之身。非
是正使無常之身後邊之身已具亡三檀波羅
蜜乃至般若。已得四眼未得佛眼。示消揣食
福利於他令得五果。純陀所難都未渉此。若
別圓佛初受施時如佛所答我成佛來無量阿
僧祇劫久具智斷令他智斷。乃至久已不食
不消無五事果示現初成初受後成後受。豈
可以劣見之初難勝見之後。初後二果等無
差別其義明矣。四佛答爲兩。初正答五難。次
普受大會。初答第三四身三身之難者。身有
離合故有四三。常是此教之首故超而答之。
但純陀先擧三藏佛初以作難。三藏之佛六
年苦行精氣殆絶乳麋資益身力充滿則是食
身。如是食身從業縁現故是煩惱身。三十四
心斷子縛盡唯果縛在是後邊身。終必入滅
是無常身。故擧爲難。佛今以三破四正言後
邊與無常同故合爲一無常身也。汝擧四身
乃小縁所見大縁所覩則無此四。何者光明
者即是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常住之身則
非食身。又光明者即是智慧。智慧之光破煩
惱闇非煩惱身。若始斷煩惱猶有果縛是後
邊身。今非始斷故非後邊。四大果縛可是無
常。常住智慧猶如金剛故非無常。大縁所覩
唯三無四。何況如來已於無量阿僧祇劫無
此四身。大小雙非四三倶遣。即是非食非不
食非常非無常。非煩惱非不煩惱。非法非非
法。非邊非非邊。非金剛非不金剛。能赴兩縁
作四作三。而於如來非四非三玄而復玄。是
故二施果報無差明矣。次從善男子未見佛
性去。答第一有智斷無智斷難純陀引三藏
佛爲菩薩時納妃生子棄國捐王。樹下坐草
起洗受食。是時未斷一毫煩惱不能化物據
此爲難。佛以大縁所見爲答。破於藏通二縁
成佛。何者二縁所見非但三藏未受食時不
見佛性。受已作佛亦不見性。通佛亦爾。當知
未見性者雙破二教。若華臺菩薩受佛職。時
入金剛定登佛職位。得三菩提明見佛性常
身法身金剛之身。即名爲智無四種身。即是
於斷亦能令他具足智斷。又入金剛三昧即
金剛身。破無常身即一番智斷。得三菩提即
是法身破煩惱身又一番智斷。究竟見性即
是常身破於食身又一番智斷。亦能令他具
足智斷。是故二施果報無差。智斷無殊得名
時異。三從菩薩爾時破壞四魔去。答第二有
尊號無尊號難。純陀據三藏菩薩在家之日
有輪王相是人中天。從出家來至受食時猶
未得道尚劣生天何得尊號。亦非生天之天。
乃至不得作生淨天之天。既無此號故言猶是
衆生。佛今不以三藏爲答。乃以大縁所覩華
臺。華臺菩薩已破四魔。故釋論云得菩薩道
破煩惱魔。得法性身破陰死魔。得不動三昧
破天子魔。今經亦爾。入金剛定是金剛身破
天子魔。即是生天。得三菩提即是法身破煩
惱陰。得見佛性即是常身破於死魔。如此功
徳豈非生天淨天天中之天。今入涅槃亦破無
常等四倒之魔。無四倒故破煩惱魔。無煩惱
陰死即無天魔。初成後滅既倶破四魔倶非衆
生。倶得尊號是天中天等無差別。四從菩薩
爾時雖不廣説去。答第四六度五眼難。純陀
據三藏中棄國捨位不見説法但有捨財不見
理檀。故言猶未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但
見障内故言唯有肉眼無有佛眼乃至慧眼。
佛今乃以華臺大縁所見雖不説法。先已通
達財法事理檀波羅蜜。乃至般若皆已具足。
過於人天二乘菩薩之所見也。亦分得佛眼
今佛答法檀一事。餘度五眼準此可知故略
不答。先廣通達今爲衆生廣顯通達。是故二
施等無差別。五從善男子如來之身去答第
五有五果無五果難。純陀以三藏中施食五
徳命色力安語施主還得五種果報。今聞佛
説我實不食施主亦應無五事果。佛今以本
地初成答之。我無量劫不受不食畢竟清淨。
小縁初見口受乳糜。大縁初見頂受光明。而
於法身非食非不食。小縁後見受於檀羹。大
縁後見普受大會。而於如來無乞無受。是
故初後二施果報等無差別。次普受者從我
今去。是受衆供次請住文爲四。一因請。二
騰請。三遮請。四重請。先生起四意衆咸獻
供請住。供既不允請住未申。佛因純陀許受
衆供。衆因純陀更請佛住。純陀順旨仍騰衆
心。佛受衆供普開於常。常法非住不應請住。
常法深奧衆未能達。衆意殷勤是故重請。興
皇解云大衆同聞聲。告不久當滅。聞答難云
法身常身。又初聞滅謂如燈盡聞常謂恒在
世。夫如來者本無去住。何曾如彼見住見去
只去是住只住是去。不起寂滅現身餘會。去
相宛然而恒在住相不去而常去。若爾如來
去。住於衆何益云云。今明佛無去住縁宜不
同。略有四種。或有見去而自慶。乃言無量衆
生墮佛前後。我今有幸見佛始終自慰爲得。
此是世界因縁見去。或悲泣懊惱拍頭號哭
三業戀慕。此是爲人因縁見去。或有見去破
無量惡。如來尚去我云何著。是爲對治因縁
見去。或有見去入祕密藏至佛至處了了見
性與法王子等。是爲第一義因縁見去。或可
一人具四。或但三但二。或可四人各一種種。
不同而於如來都無去住。且擧純陀。或時悲
感。或時歡喜。或云如來不般涅槃而我不能
不懷憂惱。或時自云我今已與文殊師利法王
子等。若衆無縁純陀豈然。故知純陀不爾悉
爲縁耳。於去一句四縁不同餘住亦去亦住
非去非住。三句準知。初因請文爲二。初長行。
二偈頌。初爲二。謂喜歎。初不納供是故悲塞。
今聞普納咸皆歡喜喜由純陀是故稱歎。欲
遂本心所以進請。就歎爲兩一略二廣。略擧
四歎。謂名利徳願。名者嘉名先立妙義後興。
將後驗前名不虚稱故同聲歎云希有純陀。
言大義者横闊無涯。言妙義者竪深無底。又
常非常是深義一常一切當是大義。非常非
非常是妙義。已如前説。次汝今下利者吉祥
福地。率土同集十方響會。旛懸梵世蓋覆
三千。如來默然一無所納。純陀後請前供普
收。如此聲譽絶倫蓋世。故衆歎言汝今現世
得大名利。徳者即徳之一字十讓居後五果
當先。一人而已八斛微小用滿檀度此其徳
也。願者願等三字滿足貫上四倶足。故前佛
立誓今佛願圓故言願滿。從甚奇純陀去。廣
歎從後向前以歎四徳。初更擧六難廣歎第
四願滿。諸天命盡五衰相現。其餘天子爲
咒願云。願生善處願得善利。處是人道利是
持戒。下文云。十方土多爪上土少。捨人天身
得三惡多。捨人天身得人天少。捨天得天諸
天不喜。捨天得人諸天所願。猶如兩人在兩
須彌。一彼竪竪孔一因風放。綖得入鍼孔此
事甚難。若在人中能持戒者復難於此。海底
盲龜千年一出値浮木孔入孔中居此事甚
難。若在人中値世有佛難復過此。仰鍼於地
梵宮投芥墮在鍼鋒此事甚難。値佛生信復
難於是。生信聞法復難於是。辦最後供復難
於是。此六於他爲難純陀則易。故大衆歎言
甚奇純陀復得難得無上之利。如優曇華者華
表輪王。能最後供得五事果必作法王大衆已
爲授記。廣歎願滿竟。次從南無去是廣歎徳。
南無或言救我。或言歸命。或言屈膝。謂屈雙
膝。其有十讓五果檀度之徳故今歎之。又南
無者具有三義。口稱是口業屈膝即身業歸。
命即意業。三從猶如秋月去。廣歎其利秋是
陰時月是陰精。至時即盛映蓋衆星孤明獨
秀麗天皎地一切瞻仰純陀亦爾既有妙利。
與勝妙時會建立妙義。在大衆前衆莫能
先。對佛開常蒙普受供。一切大衆三業歸
崇。四從南無純陀心如佛心下。廣歎其名。上
云名斛妙義名與法合。心如佛心名與佛合。
眞是佛子名與僧合。與三寶合即顯其身一
體三寶。亦是五果三點四徳五佛。性等一切
法界具如向説歎其得主心如佛心。歎其得
師名解妙義歎其得親如羅喉羅云云。次偈頌
中二。初一偈頌上歎。次三偈請。初文云汝者
汝即純陀頌上名也。生人道者六難之一頌
願滿也。超第六天而等梵王請佛開常即頌
徳也。我及一切衆頌譽也。上同聲讃。此云我
及一切也。如有端首推下論義似如文殊爲
請首也。次請中二。先二行爲衆爲一切云云
次一行要請。要之以命者。佛不在世不蒙甘
露法身慧。命將不全也。次騰請爲二。初長行
經家所敍。次偈是純陀請詞。初長行中云卒
喪者略耳。具足應言喪主親師云云。前奉聲光
大衆奔躄流血灑地故今言卒喪。蒙施常命
色力安辯。該統法界許主師親故言忽然還
活。時衆大喜於前純陀慶悦於後復是一讓。
次偈中十八行半爲兩。初十一行半騰衆歎。
次七行騰衆請。初文中略騰三歎。初騰歎願
中先騰六難。後猶如下作譬結。初云獲已利。
騰歎善利難人身善處難。蠲除等是善利所
離。金寶聚者騰佛世難。不懼者所離也。優曇
華者騰生信難。投鍼鋒者騰最後供難佛不染
世法去騰聞法難。我今所奉食去騰歎徳也。
因供發願願無上果不願諸有。如伊蘭出栴檀
去。因於微少充足大衆。又因食顯不食非食
非不食。道香徳風開發一切悉非常非無常。
我今得現報去。騰歎利如文。從一切諸世間
去。正騰衆請爲三。初兩偈騰悲苦意。次三偈
騰請住益意。後兩偈結二意。文云世間無調
御者。無主親師生大苦惱。次文如來在僧中
去。總明三寶益。如須彌山別明師益。山若映
水水同山色。師若説法如法奉行故是師益。
佛智能善斷半行是智度益。雲起清涼是善
權益。此兩明親益。如來善能除去是主益。
煩惱之賊寇亂行人佛日照除撥亂反正故是
主益。三結者若失三益増戀悲慟結上苦惱
意也。若得三益信心増長結上請住意也。從
佛告純陀如是如是去第三遮請有長行偈
頌。長行爲二。初述歎難。次以難遮請。初文
者。夫六難展轉相依三種無佛時亦有。三種
佛出乃有。今述佛出時三難。餘者可知云云
次以難遮請爲三。初以難遮請。二以佛境界
遮請。三以二用遮請。以諸難遮請者。汝騰衆
四歎自快六難。六難之與四歎由我涅槃施汝
常命種種功徳普及一切。我若久住無最後供。
誓若不滿衆不稱譽。名亦虚設自失己利。又
障他人那忽自欣後供而請久住。久住無後
供後供無久住。汝自矛盾故遮言不應意正有
此。次汝今下。擧佛境遮者。佛之境界唯佛能
知非下地圖度。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至存彌
亡至亡彌存。非存非亡即住不住。不住即住
非住非不住。如此境界言之者訥取之者失。
絶其情慮故遮云不應。問純陀住十住地那忽
遮之同凡不知。答知有六種云云。亦是爲下而
抑於高高尚不應下自息望。三悉皆下。擧二
用遮請者。但佛境玄妙及佛勝用汝所不知。
謂常無常二鳥雙游去住適宜稱機隱顯。或
時用住或用不住。只不住即住亦是非住非
不住。昔用無常施得五果一切諸行悉皆無
常。若定無常何得今教施常五果遍一切法
悉開無常。當知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又
昔用無常論五門觀謂他境界今教用常論五
門觀即自境界。豈定自他能作如此之自他
耶。當知皆是佛之勝用若用於常故無勞請。
若用無常復不須請。故擧二用遮言不應。十
一行半偈爲兩。初十行半明無常用。後一行
明常用。初又二。前九行通明諸行無常。後一
行半正用無常。初又五。初三行半無常觀。次
一行苦觀。次一行空觀。次二行無我觀。次一
行半不淨觀。問諸天化生豈是不淨。答雖無
臭薉賢聖所訶亦是不淨。次諸欲下。明正是
無常用。如瑞應云。出四城門起於厭患故不
貪著。離欲思惟六年苦行。證眞實法。三十四
心發無漏慧。今日當涅槃即最後無餘。次我
度有彼岸一行。即常用。度者度此彼之彼岸。
亦度非此非彼之彼岸。於諸此彼而得自在。
故我非但過一切苦亦過諸樂及無苦樂。乃名
大樂。我淨例然云云。他判前九行半是佛同於
常無常行亦是眞不眞義。後兩行即是諸行
同於如來無常常不眞眞義。此常無常顯非
常非無常眞實法也。今言若爾常無常是二
方便。因兩方便得顯眞實。即如纓絡二觀方
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此乃淺深三諦之意
菩薩境界。云何得與佛境界同。此文分明云
當觀諸佛境界。佛境界者三諦一諦一諦三
諦。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三諦皆
空。一假一切假三諦皆假。一中一切中三諦
皆中。只中是俗眞只俗眞是中無二無別如
此乃名諸佛境界。所以用佛境界而遮請者。
若一空一切空云何請住。乃至一中一切中
云何請住。遮請之意正在於此。云何以菩薩
境界釋佛境界耶。若但隨文難見此意。今更
就偈文以顯此意。前九行半明一空一切空。
離欲一偈明一假一切假。我度一偈明一中
一切中。偈中廣出還釋長行佛境界意。且點
其意在後更釋云云。四重請者。或云非重請佛
不重答故。或言兩向望前爲重請望後爲論
端。於中爲三。初領旨。次謙謝。三正請。領旨
從以難遮請生六難由佛誠如聖言。謙謝從
佛境界生諸佛境界浩無涯底。豈是蚊蚋能
知邊表。分知非究竟知知是謙也。謝者從於
用生。蒙佛受供成最後檀。慳結漏斷等於文
殊蒙佛受供成彼岸智均大菩薩。故擧龍象
喩於智斷。又擧幼年自況。以初具戒況於先
達。拔淵泉之下處雲霄之上者。蓋佛菩薩之
恩。是故須謝謝無常用。三正請常住之用。能
生物善大衆苦至如來未然是故重請。有法
譬合。初法如文。次譬中言變吐者有二解。一
云譬大衆戀慕饑渇願如來住終無變吐。故
文云我今欲令如來久住。故知爲衆生作譬。
二云爲佛作譬物思物機亦如饑渇願佛住世
亦無變吐。故合譬云唯願世尊亦復如是。故
知爲佛作譬。夫聖言巧密不可偏取云云。第三
旁論者。何名旁論。先釋名次帖文釋名又三。
一釋名二出意三料簡。初釋名言。旁論者前
獻供爲正爲無爲是旁。又時衆是旁人時衆
未解爲旁故論。又兩人實慧爲正方便爲旁。
興斯問答是其權巧故名旁論。又如來境界
爲正二用爲旁。今之所論論於二用故言旁
論。斯乃四悉意。思之出意者何故旁論。佛因
獻供施常以破無常。又明二施等無差別利
者玄解非常無常。惑者便生勝負之見。鄙無
常而崇於常。如來又因請住以不住破住。又
明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利者即解非住非不
住。惑者又謂不住勝住。迴惑自迷不能。得解。
是故文殊以無常不住訶其請住。純陀以常
住難其無常不住拒抗紛紜彰其非理故云有
爲無爲且共置之。懸指如來後當廣説。擧是
顯非昭然可解。爲是義故故須旁論。復次上
純陀自云文殊師利法王子等。時衆懷疑文
殊古佛行遠解深能問能答。純陀初心位淺
解微。上雖能問未見其答。云何稱等是故旁
論。文殊深而墮負純陀淺而獲勝。淺勝非勝
深負非負。非負非勝方顯其等。約斯事理顯
旁論意。大略可見不俟多釋。料簡者。問文殊
明空三昧而爲正法應是無爲。純陀對有論
無無待有成還應是有。那忽言文殊執有純
陀執無。解云文殊扶昔教之空望大是有。純
陀扶於今教對有論無。有去無無還得是無。
又復純陀始具足檀則行淺不應云勝。文殊
古佛則深故不應負。解云適物所宜更互椎
砧非定勝負不負而負於深無損。不勝而勝
於淺無増。文殊且共置之則勝負雙捨。又文
殊執昔。就昔爲是望今爲非。純陀執今。就今
爲是望昔爲非。若作四句。各執二用顯體爲
倶是。各執二用傷體無倶非。各辨體用各有
一是一非。即用而體即倶非是非非。文爲二。
一旁論。二復宗。旁論又三。一文殊訶勸。次純
陀訶勸。三文殊稱美。初文殊訶勸又二。先訶
次勸。先訶中牒其請辭汝今不應發如是言
即訶也。次汝今當觀應如是學即勸也。次純
陀訶勸又二。先雙訶説觀。次雙勸説觀。就雙
訶又二。初訶説觀之非。次雙結觀説之過。初
訶説觀之非又二。先訶説次訶觀。初訶説又
三。一不應摧勝號同劣號。二不應擧劣法同
勝法。三結其失辱。初文者夫如來者通是諸
佛之極號。今古不異故曰如來。豈可以極尊
同於諸行。夫諸行者生死賤名卑鄙底下群
有勞累。若以如來同諸行者。摧常住爲遷滅
屈涅槃作生死豈可然乎。次譬如水泡去。擧
三見一聞不應以劣法同於勝法。勝法者即
四徳也。劣法者即四倒也。水泡譬無常。車
輪譬苦。我聞諸天壽命極長。極長天者即是
非想。非想無色不可見故。故言我聞。擧長對
短短即墮胎落孕。此擧不淨問無色云何是
不淨耶。答雖非惡色賢聖所訶亦是不淨。如
聚落主失勢力者譬無我也。當知不應。擧四
倒法同四徳法。三世尊亦爾去。彰其失辱若
摧勝同劣則失天中之尊號。亦失四徳之勝
法。若擧劣同勝則辱諸佛世尊之勝名。亦辱
常等之勝法。從是故文殊下。是訶其觀亦爲
三。一不應觀勝名同劣名。文云勿觀如來同
於諸行。二不應觀劣法同勝法。文云爲知而
説不知而説。若知如來非是諸行強説同者
令下法同上法。若不知如來非是諸行而言
同者。即闇惑上法混和下法。三彰其失辱。若
使如來同諸行者則不得稱爲天中天。則失
尊勝名及尊勝法。若使諸行同如來者。則辱
尊勝之名亦辱尊勝之法云云。次從譬如人王
去。兩譬雙結觀説之過。初譬結觀過。次譬結
説過。初文又二先譬次合。初譬中云王者譬
衆生力士譬佛。力士爲王施功。佛爲衆生施
化。王見力士多技藝者厚賜封祿。衆生得佛
恩深四事供養。力士以技徳伏物不以威加
如來但以智慧神通非那羅延力。佛具功徳
汝今云何憶想分別觀於如來同諸行耶。此
豈非結觀之過明矣。次短壽譬結其説過亦
二。先譬次合。初譬中云父母譬衆生。子譬於
佛。相師譬文殊。衆生感佛譬如父母佛隨機
應譬如生子。佛實長壽文殊説短。豈非訶説
之過此文明矣。次從譬如貧女者。是雙勸説
勸。舊云貧女譬生解。丈夫譬護法。開善云貧
女譬生解。丈夫譬捨迷。冶城云貧女譬護解。
丈夫譬慚愧。招提云貧女譬説佛無爲。丈夫
譬覆佛有爲。今以女譬慈。生子譬説。丈夫譬
剛。遠行譬觀。譬文自現。又承躡上來非徒臆
説然對聖訓凡寓上誡下非訶勸文殊。又勸
博地無益極聖不勞勸。不上不下發心已去
未足已還正須訶勸。譬文自明矣云云。初勸説
譬有開有合此開六慈。謂理乃至究竟。貧女
至加復病苦。以譬理慈。貧譬無智。病譬無斷。
無有居家譬無常住五果。無救護者譬無主
無親女雖貧病有生子義。理無智斷而有解
説之義。下文云慈是一切諸善根本云云。饑渇
所逼游行乞丐者即名字慈。無智爲饑無定
爲渇。癡散所逼欲求靜慧則素絲易染。薄知
名數微達方隅名字慈也。止他客舍觀行慈
也。觀五陰如逆旅暮合朝散觀六入如空聚
貪者求物。觀六塵如惡賊愚不知避焚灼。憫
之豈非觀行慈也。齊此慈來通名解説。解説
未彰如女雖能生而子未顯。可譬懷胎寄生
一子相似慈也。向觀陰舍生清淨解。如寄生
子此慈説已彰譬子生出。通前慈説悉有障
難。至相似時慈悉倚伏更五彊弱故於此位
説諸障難實通前也。舍主驅者。此譬報障障
於慧解。義言驅去慈解同體故言抱兒。向涅
槃城故至他國。名字慈後。分眞慈前兩楹之
間故言中路。遇惡風雨即内業障。蚊虻啑食
即外業障。經由恒河即煩惱障。抱兒而度者。
於三障中不捨正説。説陰界入非常非無常
説諸惡業非縛非脱。説諸煩惱非明非闇。以
相似慈及相似解。障不能障故言而度水漂
疾者三障力彊激奪慈説。慈説體妙不屈三
障。故言而不放捨。於是母子遂共倶沒者。慈
與解觀倶從相似轉入分眞故言倶沒。如是
女人慈念功徳生於梵天。天者通是分眞究
竟兩慈觀。下合譬其義自顯云云。從文殊若有
善男子去。合譬先通合四慈。後通合兩慈。通
塗明者。從前理慈已來。不應偏渾偏解偏説。
初文爲三。一者正護不得偏説。二者引過不
得偏説。三者乖理不得偏説。偏説非正護正
護不偏説。偏説無慧眼慧眼不偏説。偏説乖
正理正理豈偏説。此中三文廣有所破云云。從
若正見去。合後兩慈合前許圓説不許偏説。
合後開偏説不云圓説。若通論前後皆有偏
圓而互現者前未見機理宜但許圓止偏。是
故文云自責愚癡後見機理尚許偏説何況圓
耶。是故文云正見者也。又正見者即是圓見。
若見有無不名無爲。具有無者方乃名圓。就
文爲四。先開偏説。次釋見機。三牒譬合初沒。
四牒譬合後證。初開偏如文。次釋見機者。能
爲衆生是見世界機。生善法故見爲人機。亦
是見第一義機。生憐憫心即對治機。三四如
文。次從如人遠行是勸觀有譬合譬又二初
正勸次重勸。初文者六卷名爲丈夫譬。此開
六種觀義。謂理觀乃至究竟觀。遠行譬理觀。
去後位遙名遠。理寂而照名行。中道譬名字
觀。始末兩間通稱中耳。疲極者煩惱勞累生
死拘逼謙卑請益皆是疲極寄止他舍譬觀行
觀。三界幻居猶如寄止五欲非己爲他。權託
陰入如舍。無明所壓如臥沈昏不醒如寐。忽
然火起火是無常來無徑路故言卒起。卒起無
常即報障也。上具三障此略擧一。即時驚寤
譬相似觀。昔來未得而今得之爲驚。似解隣
眞爲寤。言定死者解惑相排惑雖彊盛不久
摩滅如入海見平故言定死。雖知定死即猶
未死。未能入聖但在白法故言慚愧。衣纒身
者衣以譬觀。身以譬境。若作偏觀照境不周
是爲可恥。圓觀圓境無所可恥故言纒身。便
命終者。他以被問難屈爲死。然被難死死者
無量應生梵天。既不生者當知非也。今言死
者似觀轉謝。生忉利天者分眞觀起此譬兩
成就三十二臣即分眞義。若就一主即究竟
義。而言梵王及輪王者更譬究竟觀。不生等
顯其所離。善男子下重勸勿觀。從文殊如來
眞實去。合譬但合上即便命終分眞觀去。若
能如是去。合上生忉利天。他以此文三十二
相合者乃是合主不是合臣。若爾八十反應
合八十種好。輪王無敵應合十八不共法耶。
今云八十種好亦不與他共故皆合究竟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四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五
 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純陀品下
從文殊讃言去。是第三文殊稱美。文爲四。初
領成其説。二歎言行相應。三歎玄。會佛旨。四
受勸又勸領成前兩勸兼領兩訶初如文。次
善男子汝今下。言行相應言長壽因縁者。正
見正知正護正説。即是常住因縁也。此領前
合譬中似解之意故言因縁。能知如來是常
住法者。此領前合譬中分眞之解善覆如來。
此領後合譬似解也。常受安樂者。是領後合
譬中分眞解也。若領眞似二解即是兼領六
位之意。然文殊止一言訶勸。純陀作爾許訶
勸。文殊竟不觝攘翻更讃美。良由純陀所説
會教會機。聖人但説己法不説他法。驗知純
陀是分眞位。是故文殊還以分眞美其言行。
即是發純陀五戒之迹顯分眞之本。私云當
知十讓從迹而説復以小初難大後者亦恐時
會及未來世。唯執小初以難大後。妨於大後
用破小初。言時會者乃是新衆。何以故一代
教門彈斥洮汰已會毫善。豈執如來定入涅
槃同於初小正爲未來鈍根小習而執於小。
故法華云除佛滅後。若不爾者豈有如前幢
旛妙供人天雜類菩薩聲聞皆默不受而於城
中工巧微供彰言納受。因茲普領時會之供
復能難佛爲佛所歎。又與文殊旁論往復。故
知純陀非聊爾人。三從如來次後去歎玄會
佛旨指哀歎等爲廣説。四從我之與汝去受
勸。又汝勸我覆於有爲。我亦勸汝覆於無爲。
雖終日説有不能盡其用。終日説無不能罄
其極。言所不洎絶而置之。又言置者。指廣置
略即世界置。涅槃正體非體非用非爲無爲。
既非正體可共置之即第一義置。汝勸我覆
有我勸汝覆無。更互是非莫知其正即對治
置。有爲無爲乃是旁論。今此正以獻供爲宗。
置旁復宗故言且置即爲人置。次從汝可隨
時去。是復宗論文爲四。初復宗勸供有勸有
訶。二如來印讃成前起後。三明悦可有問有
答。四明讃發讃純陀之説發文殊之迹。初又
二。先勸次訶。就勸供爲三。一勸時二勸速。三
勸奉佛。勸時者如初行時初到時病時物新
熟時。今最後供是初去時。二勸速者古佛道
法過中不食今速赴此時。三勸奉佛者正爲
最後供佛涅槃。次純陀下訶。亦爲三。一不知
時。二不知速。三不知佛。初令時者。汝令時施
佛可時施一切大衆不皆涅槃。此則非時非
時索施理渉於貪。次不知速者。佛六年苦行
尚一麻一米今須臾間何須速也。三不知佛
者汝謂如來實須食耶。文殊同他見謂須雜
食。純陀申已解食即不食故訶文殊墮三不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