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No. 1545_ 五百大阿羅漢玄奘譯 ) in Vol. 27

[First] [Prev+100] [Prev]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摩尼跋達羅神。訶利底神。末度塞建陀神等
是天趣鬼趣耶。若是天趣何故奪
精氣。亦斷人命人祠祀。以諸天觀人飮
猶如糞穢。不餮以爲香美故。若
是鬼趣訶利底神所説頌云何通。如
    可愛汝應默 嗢怛羅亦然
    我若見諦時 亦令汝等見
末度塞建陀神所説復云何通。如説。長者勿
怖長者勿怖。我次前生名末度塞建陀。與
長者常爲親友。今生四大王衆天中。恒住
此始縛迦門上護人衆耶。*答有説。彼是
天趣。問若爾何故奪人精氣。亦斷人命
人祠祀耶。答彼無是事。但彼所領鬼神
人精氣等事。如是説者。彼是鬼趣。問
訶利底神頌當云何通答彼於諦愚實不
能見。而以深信故發此言。又於爾時
四諦増上慢見諦想故作是説
問末度塞建陀所説復云何通。答彼於趣愚
實不辯。以自高故説我生天。如今富人
僕隸邊自稱高貴彼亦如是。又彼承
四大王衆天。而以自身同所事故作
。諸依地住神如鳩畔荼藥叉邏刹娑羯吒
布怛那等皆鬼趣攝。若緊捺落畢舍遮醯盧
索迦婆路尼折羅頗勒窶羅等皆傍生趣攝。
彼形雖上立而猶有傍生相。謂或有耳尖
或有戴角。或執險杖。或作諸鳥獸頭。或作
傍生蹄具。是故皆是傍生趣攝
此中前四趣唯欲界繋故依未至定滅。天趣
七或未至滅。然天趣九地繋。欲界繋者
未至定滅。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繋者依
根本。未至定靜慮中間滅。然此中所説定者。
有説無漏。有説有漏無漏。如前分別。所説
滅者。若説此依種類滅説者。彼説未至言
未至定靜慮中間上七近分。於未至定中
有漏無漏。依此能滅欲界繋。乃至非想
非非想處繋天趣故。若説此依究竟滅説
者。彼説未至言未至定。靜慮中間。於
至定中唯攝無漏。依此能滅非想非非想
處繋天趣故。由此故言依七或未至滅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七
十二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七十三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定蘊第七中攝納息第三之八
五妙欲者。謂眼所識可愛可憙可樂。如意能
欲可染著色。乃至身所識可愛可憙可樂。
意能引欲可染著觸。問何故作此論。答
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説。眼所識可
愛可憙乃至廣説。契經雖是説而不
分別。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説者今
之故作斯論。云何眼所識色妙欲。答
若色欲界眼觸所生愛所縁境。云何耳所識
聲妙欲。答若聲欲界耳觸所生愛所縁境。云
何鼻所識香妙欲。答若香鼻觸所生愛所縁
境。云何舌所識味妙欲。答若味舌觸所生愛
所縁境。云何身所識觸妙欲。答若觸欲界身
觸所生愛所縁境。問意所識法何故不
耶。答皆是愛所縁者立妙欲。意所識法有
非愛所縁故不妙欲。復次若法爲二種
愛所縁者妙欲。謂眼觸所生愛。意觸所生
愛。乃至身觸所生愛。意觸所生愛。意所識法
但爲一種愛所縁。謂意觸所生愛是故不
妙欲。問若爾者初靜慮色聲觸應妙欲
亦爲二種愛所縁故。答若法爲二種愛所
。而彼愛是不善者立妙欲。初靜慮色聲觸。
二種愛所縁。而彼愛是無記故不
妙欲。如不善無記欲愛。色愛説亦爾。有説。
若法爲二種愛所縁。而是婬因縁愛者立
。初靜慮色聲觸。雖二種愛所縁。而非
婬因縁愛故不妙欲。以是義故意所識
法不妙欲。復次若法是共所受用者立
妙欲。如女相續男所受用。男相續女所受用
等。意所識法非共受用故不妙欲。復次
若法體相麁顯多生愛者立妙欲。意所識法
體相微細。非多生愛故不妙欲。已説
所以今當説。問何故名妙欲。答此欲妙
故名爲妙欲。問此皆有漏多諸過失。有
何功徳説名爲妙。答此中亦有少分功徳
謂能生喜樂是故云妙。復次諸欲下賤而耽
欲者。分別増益取爲淨妙故説爲妙。復次
諸欲稱可欲貪者意故説爲妙。復次諸欲是
耽欲者。保護希尚故説爲妙。復次此能隨
長貪欲愛味故説爲妙。尊者妙音説曰。
此是愚夫起妙想處故名爲妙。尊者世友説
曰。此是諸習欲者所愛所喜所樂所求故名
妙欲。尊者覺天説曰。諸欲雖勝義妙。而
是世俗妙。雖究竟妙。而是暫時妙。謂能
少時引生喜樂諸苦故。大徳説曰。諸欲
下劣而似淨妙故説爲妙。由此因縁故名
妙欲。如契經説。具壽迦莫迦往至佛所。頂
禮佛足佛言。世尊。佛常説欲欲爲
。佛言。欲者即五妙欲。何等爲五。謂眼所
識可愛可憙可樂。如意能引欲可染著色。乃
至廣説。問勝義欲者。謂愛何故世尊説色等
欲。答是欲具故名欲。如樂具名樂。垢具
垢。漏具名漏。此亦如是。問何以得
義欲唯是愛。答由阿笈摩故。如尊者舍利
子説伽他
    世諸妙境非眞欲 眞欲謂人分別貪
    妙境如本住世間 智者於中已除
爾時有一邪命外道遠而住。即時以
舍利子
    若世妙境非眞欲 説欲是人分別貪
    苾芻應受欲人 起惡分別尋思故
時舍利子報外道言。起惡尋思實名受欲
復爲外道伽他
    若世妙境是眞欲 説欲非人分別貪
    汝師應受欲人 恒觀可意妙色
時彼外道默不報。故知實欲是愛非境。
契經中説欲生有三。一有諸有情
前諸妙欲境。彼於是現欲境中自在而
轉。謂人及天一分。人者全攝人趣。天一分者
謂下四天。二有諸有情樂受。自化諸妙欲
。彼於自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轉。謂第五樂
變化天。三有諸有情樂受。他化諸妙欲境。彼
他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轉。謂第六他化自
在天。問依何建立此三欲生。答依
現前欲境故立第一。依樂自化欲境
故立第二。依樂他化欲境故立第三
問何故人及前四天衆合立欲生。後二天衆
各別建立。答人及前四天煩惱麁。後二天煩
惱細。復次人及前四天煩惱利。後二天煩惱
數。復次人及前四天煩惱重。後二天衆煩惱
輕。是故人及前四天總立。後二天別立。有
説。人及前四天境不熾盛。後二天境界熾
盛。復次人及前四天境不豐盈。後二天境界
豐盈。復次人及前四天境不淨妙後二天境
界淨妙。復次人及前四天境不心。後二天
境界奪心。復次人及前四天境不
根醉悶。後二天境界能令諸根醉悶。是故人
及前四天合立。後二天別立。有説。人及前四
天去離欲道。遠婬事難息是故合立。後二天
離欲道。近婬事易息是故別立。有説。人
及前四天相觸成婬是故合立。第五天共笑
婬。第六天相視成婬故各別立。此依
顯婬事時量差別而説如前已辯。有説。人
及前四天。同樂受用自然生境故合立一。第
五天衆獨樂受用自所化境。第六天衆獨樂
用他所化境故各立一。此五妙欲唯欲界
繋。是故但依未至定
五學處者。謂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
。離虚誑語。離飮諸酒。此五廣説如業蘊
皆欲界繋故唯依未至定滅。六内處。六外
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
六愛身。依何定滅。答五内處色聲觸外處。
四或未至。意内處。法外處。意識身。及彼
相應觸受想思愛身。依七或未至。香味外處
鼻舌識身。及彼相應觸受想思愛身依未至
眼耳身識身。及彼相應觸受想思愛身。依
或未至。問何故於此依六法而作論。答彼
論者意欲爾故隨彼意而作論。但不
法相便不責。復次不作論者意。此
是契經所説故。佛於經中處處説此諸六法
而不廣分別。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
分別。者今應分別故作斯論。問置作論
者意。即佛經中何故説此六法門耶。答有
説。爲五蘊及彼因故。謂若説前五内處
前五外處。及法處一分則顯色蘊。若説
受身及法處一分則顯受蘊。若説六想身及
法處一分則顯想蘊。若説六觸身及法處一
則顯行蘊。若説六識身及意處則顯
。若説六思身六愛身則顯五蘊因。如
經説業爲生因愛爲起因生起即是所得
五蘊。有説。爲業煩惱苦三種集故。謂若
六思身則顯業集。若説六愛身則顯
惱集。若説餘六則顯苦集。如業等三
。如是爲業等三生。業等三道應知亦
爾。諸六自性雜蘊等已説。然前五内處。及色
聲觸外處皆五地繋故。依四或未至滅。於
中欲界繋者依未至定滅。乃至第四靜慮繋
者。依四靜慮。未至定。靜慮中間。空無邊處
近分滅。然此中所説定者。有説。依無漏定
説。有説。依有漏無漏定説。如前分別。所説
滅者。若説依種類滅説者。彼説未至言
未至定。靜慮中間。上四近分。於未至定中
有漏無漏。依此能滅欲界繋。乃至第四
靜慮繋。五内處及色聲觸外處故。若説依
竟滅説者。彼説未至言未至定。靜慮中
間。空無邊處近分。於未至定中唯攝無漏
此能滅第四靜慮繋。五内處。及色聲觸
外處故。由此故言依四或未至滅。意内處
法外處。意識身及彼相應觸受想思愛身皆
九地繋。及有不繋者。彼九地繋者依七或未
滅。於中欲界繋者依未至定滅。乃至非
想非非想處繋者。依七根本。未至定。靜慮中
滅。然此中所説定者。有説無漏。有説。有
漏無漏如前分別。所説滅者。若説依種類滅
者。彼説未至言未至定。靜慮中間。上
七近分。於未至定中有漏無漏。依此能
欲界繋。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繋意處等故。
若説依究竟滅説者。彼説未至言未至
定。靜慮中間。於未至定中唯攝無漏。依
能滅非想非非想處繋意處等故。由此故
七或未至。香味外處鼻舌識身。及
彼相應觸受想思愛身。皆欲界繋故唯依
至定滅。眼耳身識身。及彼相應觸受想思愛
身。皆二地繋故。依初或未至滅。於中欲界
繋者依未至定滅。初靜慮繋者依初靜慮。
未至定。靜慮中間。第二靜慮近分滅。然此中
所説定者。有説無漏。有説。有漏無漏如
分別。所説滅者。有説。依種類滅説。有説。
究竟滅説。隨其所應亦如前分別。由
故言依初或未至滅
七識住。八世法。九有情居。十業道。依何定
滅。答初識住。八世法。初有情居。十業道。依
未至。第二識住。有情居。依初或未至。第三
識住有情居。依二或未至。第四識住有情
居。依三或未至。第五有情居。依四或未至
第五識住。第六有情居。依五或未至。第六識
住。第七有情居。依六或未至。第七識住。第
八第九有情居。依七或未至。七識住如大種
蘊廣説。於中初識住唯欲界繋故。但依未至
滅。第二識住初靜慮繋故。依初靜慮。未
至定。靜慮中間。第二靜慮近分滅。第三識住
第二靜慮繋故。依初二靜慮。未至定靜慮中
間。第三靜慮近分滅。第四識住第三靜慮繋
故。依初三靜慮。未至定。靜慮中間。第四靜
慮近分滅。第五識住空無邊處繋故。依
根本。未至定。靜慮中間。識無邊處近分滅。
第六識住識無邊處繋故。依六根本。未至定。
靜慮中間。無所有處近分滅。第七識住無所
有處繋故。依七根本。未至定。靜慮中間。非
想非非想處近分滅。然此中所説定者。有
説無漏。有説。有漏無漏如前分別。所説滅
者。此中無種類滅究竟滅二説差別。以
各各但是一地繋
八世法者。一利二無利三譽四非譽五讃六
毀七樂八苦。問何故作此論。答欲他宗
己義故。謂分別論者。及大衆部師執。佛
生身是無漏法。彼何故作是説。依契經
契經説。如來生世住世出現世間。不
世法所染。彼依此故説佛生身是無漏法。又
彼説言佛一切煩惱并習氣皆永斷故。云何
生身當是有漏。爲彼意佛生身但是
有漏非無漏法故作斯論。問云何知佛生
身是有漏法。答如契經説。苾芻當知。無明
覆。愛結所繋。愚夫感得有識之身。聰明
者亦然。佛生身既是無明愛果故知無漏
。又契經説。十處二少分是有漏。由此故
佛生身定是有漏。若佛生身是無漏者。
無比女不貪。央掘利魔羅不瞋。
鄔盧頻螺迦葉波。不癡。傲慢婆羅門
慢。以佛生身生他貪瞋癡慢故知
定是有漏。問若爾者彼所引經當云何通
答彼經密意説佛法身。謂如來生世住世者。
説佛生身出現世間。不世法所染者説
佛法身。復次世法者。即世八法。如來不
世八法所染故。言世法不染非無漏。謂
世八法隨順世間有情。世間有情亦隨順世
八法。世八法隨順如來。如來不順世八
。故説如來非世法所染。復次如來離
八法。故言不染無漏。問如來亦有
八法何故言離。有利者。如鄔掲羅長者。於
一日中三百千衣服佛。時縛迦醫王等
八十人於一日中。各奉佛百千雙憍舍耶衣
利者。如佛一時著衣持鉢。入娑羅婆
羅門村乞食。空鉢而入空鉢而出。有譽者。佛
初生時名他化自在天。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時。名色究竟天。轉法輪時名
梵天。非譽者。如佛一日遭戰遮婆羅門女誹
。又於一時孫陀利女惡聲於十六
大國。有毀者。如跋羅惰闍惡口婆羅門。以
五百頌現前罵佛。有讃者。如即彼婆羅門
佛容色不異故便生淨信。復以五百頌
現前讃佛。尊者舍利子以衆多頌。現前讃
佛無上功徳。尊者阿難陀以衆多頌。現前讃
佛希有妙法。如是鄔波離婆耆奢尼羅部底
等諸大論師。皆以百千伽他現前讃佛。有
樂者。佛有殊勝身心受樂及輕安樂。一切有
情所及。有苦者。世尊亦有背痛頭痛
他羅刺傷足。及迸石傷指出血。如是等
法世尊皆有。何故言離。答彼皆不
染故名爲離。謂佛世尊雖利等四法
而心不高。雖無利等四法而心不下。又
利等四法而心不歡。雖無利等四
而心不慼。又雖利等四法。而心不
故生喜。雖無利等四法而心不憎故生
憂。又雖利等四法而不愛。雖
利等四法而不恚。譬如妙高山王住
輪上。八方猛風傾動。世尊亦爾。安
戒金輪上世間八風所動。是故名爲
世法之所染汚。非生身是無漏
説爲不染。問如來於一切煩惱并習氣皆已
永斷。云何當是有漏耶。答雖自身中諸
漏永斷。而能増長他身漏故。又從先時諸
生故説爲有漏。是故爲他宗己義
故而作斯論。此中利者。有二種。一有命。二
無命。有命利者。謂得象馬牛羊妻子僮僕等
無命利者。謂得金銀等寶衣服等物。無利者
謂即不前二種。利譽者謂不現前讃美
非譽者謂不現前毀呰。讃者謂現前讃美。毀
者謂現前毀呰。樂者謂欲界身心樂。有説。唯
五識相應樂。苦者謂欲界身心苦。有説。
唯取五識相應苦。問此八世法幾界幾處幾
蘊所攝。答有命利十七界十一處五蘊所攝
聲。聲非恒有故。即屬身故。無命利四界
四處一蘊所攝。謂色香味觸界處色蘊。無利
譽非譽讃毀樂苦二界二處三蘊所攝。謂聲
法界處色受行蘊。此中無利法界法處行蘊
所攝。以無利是不成就故。譽非譽讃毀聲界
聲處色蘊所攝。樂苦法界法處受蘊所攝。若
總説八世法則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有
説利無利倶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以
得及所不得倶通十八界等故。餘如前説
有説。利無利倶法界法處行蘊所攝。以利無
利用成就不成就性爲體故。餘如前説。問何
故此八説名世法。答世間有情所隨順故名
世法。世間有情若遇利等四法其心則
高。若遭無利等四法其心則下。又若遇
等四法心則生歡。若遭無利等四法心則
慼。又若遇利等四法心則染故生喜。若
無利等四法心則憎故生憂。又若遇
等四法心則生愛。若遭無利等四法心則
恚。故此八種名爲世法。如來於此心不
隨順故。説世法所染。問聲聞獨覺愛
恚斷故亦不順如是八法。何故不説。答
彼不定故。謂有不染不動法者。或復有
染如退法等。復次二乘猶有相似法故。謂
阿羅漢愛恚雖斷。而有愛恚相似餘習。如
二阿羅漢倶是不時解脱。同止一處一則多
敬養名稱。一則不得。彼得者便似自高
喜愛。彼不得者便似自下
。故不世法不染。唯佛永拔愛恚習
。假使一切有情皆得勝利恭敬名譽。如來
一毫之分。終無自下似憂慼相反生
慶悦。設佛獨得一切勝利恭敬名譽。諸餘有
情無一毫分。終無自高如喜愛相反生
。故佛獨稱世法不染。又佛世尊得利不
高慢習斷故。無利不下樂遠離故。得譽不
歡愛習斷故。非譽不慼得無畏故。讃不
喜憍習斷故。毀不憂住空三摩地故。樂
愛住無願三摩地故。苦不恚住
無相三摩地故。此八世法唯欲界繋故。但依
未至定
九有情居廣説如大種蘊。於中七種滅義如
七識住説。第五有情居第四靜慮繋故。依
靜慮。未至定。靜慮中間。空無邊處近分滅。
第九有情居非想非非想處繋故。依七根本。
未至定。靜慮中間滅。然此中所説定者。有
説無漏。有説。有漏無漏如前分別。此中亦
種類滅究竟滅二説差別各各但是
一地繋故。十業道廣説如業蘊。於中十不
善業道。唯欲界繋故但依未至定滅。前七善
業道五地繋及不繋。欲界繋者。依未至定
滅。乃至第四靜慮繋者。依四靜慮。未至定。
靜慮中間。空無邊處近分滅。後三善業道九
地繋及不繋。欲界繋者依未至定滅。乃至非
想非非想處繋者。依七根本。未至定。靜慮中
滅。然此中依不善業道近對治欲界善業
説故。但言未至定
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八解脱。八勝處。十遍
處依何定滅。答初靜慮依初或未至。第二
靜慮喜無量初二解脱。前四勝處依二或未
。第三靜慮依三或未至。第四靜慮三無量
淨解脱。後四勝處前八遍處。依四或未至。空
無邊處。及彼解脱遍處。依五或未至。識無邊
處。及彼解脱遍處。依六或未至。後二無色。
後三解脱。依七或未至。此中四靜慮乃至十
遍處。如餘處廣説。其四靜慮各自地繋及不
繋。自地繋者。各依自下根本地。未至定。靜
慮中間。及次上近分滅。然所説定者。有漏無
漏如前分別。所説滅者。此中無種類滅
究竟滅二説差別。以各各但是一地繋故。四
無量中喜無量初二靜慮繋故。依二或未至
滅。餘三無量四地繋故。依四或未至滅。於
中差別隨應如前。然所説定者有漏無漏如
前分別。所説滅者。有説依種類滅説。有説。
究竟滅説。隨其所應前分別。然於
至定中皆唯攝無漏知。四無色中前三
無色。各自地繋及不繋。自地繋者各依自下
根本地。未至定。靜慮中間。及次上近分滅。
後一無色唯有自地繋。依七根本。未至定。
靜慮中間滅。然所説定者。有漏無漏如前分
別。於後一無色唯應無漏定。所説滅
者。此中亦無種類滅究竟滅二説差別。亦各
唯是一地繋故。八解脱中初二解脱。如喜無
量説。下三無色解脱如下三無色説。後二解
脱如第四無色説。淨解脱第四靜慮地繋故。
四靜慮。未至定。靜慮中間。空無邊處近
滅。此中所説定。及所説滅。皆如第四靜
慮説。八勝處中前四勝處。如初二解脱説。後
四勝處如淨解脱説。十遍處中前八遍處
後四勝處説。空無邊處遍處唯自地繋故。
五根本。未至定。靜慮中間。識無邊處近分
滅。識無邊處遍處亦唯自地繋故。依六根本。
未至定。靜慮中間。無所有處近分滅。然此中
所説定者。有漏無漏如前分別。所説滅者。亦
種類滅究竟滅二説差別。亦各唯是自地
繋故
他心智世俗智依何定滅。答他心智依四或
未至。世俗智依七或未至。此中他心智世俗
智如餘處廣説。然他心智四地繋及不繋。初
靜慮繋者。依初靜慮。未至定。靜慮中間。第
二靜慮近分滅。乃至第四靜慮繋者。依四靜
慮。未至定。靜慮中間。空無邊處近分滅。然
此中所説定者。有漏無漏如前分別。所説滅
者。有説。依種類滅説。有説。依究竟滅説。
亦隨所應前分別。世俗智九地繋。欲界
繋者依未至定滅。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繋者。
七根本。未至定。靜慮中間滅。然此中所
説定。及所説滅皆隨所應前分別。由
故言七或未至
*説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七
十三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
七十四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定蘊第七中不還納息第四之一
五不還。謂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
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往色究竟。爲五攝
一切。爲一切攝五耶。如是等章及解章義
既領會已應廣分別。問何故作此論。答爲
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説五不還
謂中般涅槃。乃至廣説。彼經雖是説。而
五攝一切。爲一切攝五。亦未
勝劣差別。今欲具明故作斯論
五攝一切一切攝五耶。答一切攝五。非
五攝一切。不攝何等。謂現法般涅槃。及往無
色不還。此中一切多非五故。一切攝五非
五攝一切。猶如大器覆於小器小器覆
大。一切者謂七不還即前五。并現法般涅槃。
及往無色不還。於中後二非五所攝故名爲
多。問亦有不定般涅槃者。謂或於欲界
般涅槃。或於色界而般涅槃。或於無色界
而般涅槃。此中何故不説。答應説而不
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彼即攝在七不還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