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寶積經 (No. 0310_ 菩提流志譯 ) in Vol. 11

[First] [Prev+100] [Prev]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爲一一衆生 誓盡未來際
    受無量生死 而作大饒益
    備修菩薩行 救諸衆生苦
    從今若違誓 起於貪欲心
    及慳嫉怨恨 則誑十方佛
    又我從今日 乃至成菩提
    常當學諸佛 修行於梵行
    隨順淨戒律 遠離諸過咎
    又我於菩提 亦不願速證
    當盡未來際 廣利諸群生
    嚴淨諸佛刹 無量不思議
    當令我名號 普聞十方界
    我今自授記 決定當成佛
    志樂勝清淨 於此固無疑
    我當淨三業 不令起諸惡
    我以此眞實 成佛人中尊
    若此心眞實 地當六種動
    若我語誠諦 無有虚妄者
    當使虚空中 音樂自然奏
    若我無諂曲 及以怨恨心
    由此眞實故 當雨曼陀花
時普覆王。説此頌已。心誠實故。十方億刹六
種震動。於虚空中奏諸音樂。雨曼陀羅花。時
二十億衆生隨從王者。皆大歡喜而自慶言。
我等當得最上菩提。即學彼王發菩提心。佛
告大衆。爾時普覆王者。豈異人乎。今文殊師
利菩薩是也。彼於往昔過七十萬阿僧祇恒
河沙劫。初發菩提之心。次過六十四恒河沙
劫。得無生法忍。能具足菩薩十地如來十力。
佛地諸法悉皆圓滿。而未曾起一念之心。我
當得佛。善男子。爾時二十億衆生隨逐彼王。
於雷音佛所發菩提心者。皆由文殊師利勸
發。令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今並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大法輪。作佛
事已。而般涅槃。文殊師利。皆悉供養彼諸如
來。亦皆護持彼諸佛法。唯有一佛號地持山。
在此下方過四十恒河沙刹土。其佛世界名
曰地持。亦有無數諸聲聞衆。佛壽無量于今
現在。説此文殊師利宿縁之時。衆中七千衆
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九



大寶積經卷第六十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譯
文殊師利授記會第十五之三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白文殊師利言。仁
者已滿足十地及如來十力。一切佛法悉皆
圓滿。何故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
師利言。善男子。無有圓滿諸佛法已更證菩
提。何以故。已圓滿故不應更證。師子勇猛言。
云何圓滿諸佛法耶。答言佛法圓滿如眞如
圓滿。眞如圓滿如虚空圓滿。如是佛法眞如
虚空亦無有二。善男子。如汝所言。云何圓滿
諸佛法者。如色圓滿乃至識圓滿。佛法圓滿
亦復如是。師子勇猛言。何者是色等圓滿。文
殊師利言。善男子。於意云何。汝所見色是常
耶。是無常耶。答言不也。文殊師利言。善男
子。若法非常非無常。彼有増減耶。答言不也。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若法不増不減是名圓
滿。云何圓滿。若於諸法不能了知則生分別。
若能了知則無分別。若無分別則無増減。若
無増減此則平等。是故善男子。若見色平等
即是色圓滿。受想行識及一切法圓滿亦復
如是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白文殊師利言。仁
者得法忍來。無一念心願成正覺。而今何故
乃勸餘人令向菩提。文殊師利言。我實不曾
勸一衆生令趣菩提。何以故。衆生無所有故。
衆生性自離故。若衆生可得則令向菩提。既
不可得故無所勸。何以故。平等無分別故。非
以平等而求平等。亦無所起。是故常説。應
觀諸行。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是名平等。則是
性空。於性空中而無所求。善男子。如汝問我
得忍已來。無一念心當得菩提者。善男子。汝
見彼心耶。而以此心得菩提耶。師子勇猛言。
不也文殊師利。何以故。以心非色不可見故。
菩提亦爾但是名想。若心名。若菩提名。皆無
所有。文殊師利言。善男子。如汝説我不生一
念得菩提者。是密意説。何以故。以心本來無
有生故。是故無生。既無有生。何得何證。師子
勇猛問言。云何名爲平等證入答言。於諸法
中無繋著者名平等證。言證入者。彼微細智
亦不生滅。與眞如無異。無可分別。是名證入。
若正見修行者於平等中無一法可得。離種
種性亦不著一。是名證入。若以身證諸法無
相明了彼相。所謂無相。而於身心亦不執著。
是則名爲圓滿證入。師子勇猛問言。云何名
得。文殊師利言。善男子。以世間言説名之爲
得諸聖所得非言能説。何以故。法無依止離
言説故。復次善男子。以無得爲得。亦非得非
不得。説名爲得。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白佛言。世尊。善哉
願説文殊師利所得佛刹。佛言。善男子。汝當
自問文殊師利。時彼菩薩白文殊言。仁者當
得何等佛刹功徳莊嚴。文殊師利言。善男子。
若我求菩提。汝可問其所得佛刹。師子勇猛
言。仁者豈不求菩提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何
以故。若有所求則有染著。若有所染則有貪
愛。若有所愛彼則有生。彼若有生是則有愛。
若有所愛終不於中而有出離。善男子。我爲
是故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不可得故。以不
可得是故不求。善男子。然汝問我何等佛刹。
仁當得者。我不能説。何以故。對於如來一切
智者。説自佛刹功徳莊嚴。即爲菩薩自讃己
徳。佛告文殊師利。汝可自説。以何等願莊嚴
佛刹。令諸菩薩聞已。決定成滿此願。時文殊
師利受如來教。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
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承佛神力當爲宣
説。諸有欲求大菩提者皆應諦聽。若聞此願
當如實學令得圓滿。文殊師利。當以右膝著
地之時。十方各恒河沙等諸佛刹土六種震
動。時文殊師利復白佛言。我從往昔百千億
那由他阿僧祇劫已來。起如是願。我以無礙
天眼。所見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刹中一切如
來。若非是我勸發決定菩提之心教授教誡。
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乃至令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菩提終不應
證。而我要當滿此所願。然後乃證無上菩提。
時彼衆中諸菩薩等咸作是念。文殊師利無
礙天眼見幾如來。是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
所念。即告師子勇猛雷音菩薩言。善男子。譬
如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碎爲微塵。於意云何。
此諸微塵。可以算計知其數不。答言不也世
尊。佛言善男子。文殊師利無礙天眼。見於東
方無量諸佛復過是數。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亦復如是。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有是
願以恒河沙等諸佛世界。爲一佛刹。無量妙
寶間錯莊嚴。若不爾者我終不證無上菩提。
復次世尊。我復有願。令我刹中有菩提樹。其
量正等十大千界。彼樹光明遍此佛刹。復次
世尊。我復有願。我坐菩提樹已。證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乃至涅槃。於其中間不起此
座。但以變化遍於十方無量無數諸佛刹土。
爲諸衆生而演説法。復次世尊。我復有願。令
我刹中無女人名。純菩薩衆離煩惱垢具淨
梵行。初生之時袈裟隨體結加趺坐忽然而
現。如是菩薩遍滿其刹。無有聲聞辟支佛名。
唯除如來之所變化。往詣十方。爲諸衆生説
三乘法。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白佛言。世
尊。文殊師利。當來成佛名爲何等。佛言善男
子。此文殊師利成佛之時名爲普見。以何義
故而名普見。以彼如來於十方無量百千億
那由他諸佛刹中普皆令見。若諸衆生見彼
佛者。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普見
如來雖未成佛。若我現在及滅度後有聞其
名。亦皆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
除已入離生之位及狹劣心者。文殊師利又
白佛言。世尊。我復有願。如阿彌陀佛刹以法
喜爲食。而我刹中菩薩初生起食念時。即便
百味盈滿於鉢在右手中。尋作是念。若未供
養十方諸佛。及施貧窮苦惱衆生。餓鬼等類
令其飽足。而我決定不應自食作此念時。得
五神通乘空無礙。往於十方無量無數諸佛
刹中。以食供養諸佛如來及聲聞衆。又於貧
苦諸衆生類亦皆周給。復爲説法令離渇愛。
於一念頃還至本處。復次世尊。我復有願。於
我刹中諸菩薩等。初生之時所須衣服。於其
手中。隨意皆出種種衣寶。鮮潔稱體應沙門
服。便作是念。若未供養十方諸佛。不應自用。
於一念中。往詣十方無量佛刹。以此衣寶獻
諸佛已。還至本處方自受用。復次世尊。我復
有願。我佛刹中諸菩薩衆。所得財寶及諸資
具。要先分施諸佛聲聞。遍供養已然後受用。
又我刹中。遠離八難及不善法。既無過咎亦
無禁戒。無有苦惱諸不悦意。時師子勇猛白
佛言。世尊。而彼佛刹。名爲何等。佛言。彼刹
名隨願積集清淨圓滿。師子勇猛言。世尊。彼
佛世界在何方所。佛言。在於南方。此娑婆世
界。亦當在彼佛刹之中。文殊師利。又白佛言。
我復有願。我佛刹中。積集無量妙寶所成。復
以無量摩尼妙寶。間錯莊嚴。其摩尼寶。於十
方界。所未曾有甚爲難得。如是寶名倶胝歳
中説不能盡。隨諸菩薩樂見彼刹金爲體者。
即見爲金。樂見銀體即見爲銀。然於見金未
曾損減。樂見頗梨琉璃馬碯赤眞珠等無量
諸寶。各隨所見皆不相礙。如是栴檀香體。阿
伽羅香。乃至赤栴檀等。各隨樂見亦復如是。
又彼刹中。不以日月摩尼星火等光之所照
見。彼諸菩薩皆以自身光明。照於千億那由
他刹。又彼刹中。以花開爲晝。花合爲夜。隨諸
菩薩所樂時節即皆應之。然無寒暑及老病
死。若諸菩薩隨其所樂。欲證菩提即往餘刹。
於兜率天壽盡降生而證菩提。此佛刹中無
有涅槃。百千種樂。於虚空中。雖不現相。而聞
其音。此樂不出順貪愛聲。但出諸波羅蜜佛
法僧聲。及菩薩藏法門之聲。隨諸菩薩所解
妙法。皆悉得聞。又諸菩薩。若欲見佛隨所詣
處經行坐立。應念即覩普見如來坐菩提樹。
若諸菩薩於法有疑。但見彼佛不待解釋。疑
網皆斷解了法義。爾時會中無量百千億那
由他諸菩薩衆。同聲説言。若有得聞普見佛
名。彼人便得最上善利。何況生於彼佛土者。
若有得聞此文殊師利授記法門。及聞文殊
師利名者。是則名爲面見諸佛。是時佛告諸
菩薩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説。善男子。若有受
持百千億諸佛名號。若復有稱文殊師利菩
薩名者。福多於彼。何況稱於普見佛名。何以
故。彼百千億那由他佛利益衆生。不及文殊
師利於一劫中所作饒益。爾時衆中無量百
千億那由他。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
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同聲唱言。南
無文殊師利童眞菩薩。南無普見如來應正
等覺。説此語已。八萬四千億那由他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衆生善根
成熟。於三乘中得不退轉。文殊師利。又白佛
言。我復有願。如我所見無量無數百千億那
由他諸佛世尊。而彼諸佛所有佛刹功徳莊
嚴。如是一切皆令置我一佛刹中。唯除二乘
及五濁等。世尊。若我自説佛刹功徳種種莊
嚴。過恒沙劫亦不能盡。如我所願。唯佛能知。
佛言。如是文殊師利。如來知見於三世中無
有限礙。爾時衆中有諸菩薩。作如是念。文殊
師利所得佛刹功徳莊嚴。與阿彌陀佛刹。爲
等不耶。爾時世尊。知彼菩薩心之所念。即告
師子勇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析一毛爲百
分。以一分毛於大海中取一滴水。此一滴水
喩阿彌陀佛刹莊嚴。彼大海水喩普見如來佛
刹莊嚴。復過於此。何以故。普見如來佛刹莊
嚴不思議故。爾時師子勇猛白佛言。世尊。如
是等類佛刹莊嚴。於三世佛刹頗更有不。佛
言有。善男子。東方去此。過百億恒河沙世界。
有佛刹名住最上願。彼中有佛。名普光常多
功徳海王。彼佛壽命無量無邊。常爲菩薩而
演説法。善男子。彼佛刹土功徳莊嚴。與普見
佛刹等無有異。善男子。有四菩薩。被不思議
弘誓之鎧。而於此願決定成滿。亦當得此佛
刹莊嚴如普見如來。時師子勇猛言。願佛説
彼菩薩名號及其住處。復願示彼普光常多
功徳海王如來佛刹。令此大衆多所利益。何
以故。此諸菩薩若見聞已。於此所願當得成
滿。佛言。善男子。汝等諦聽當爲汝説。善男
子。彼一菩薩名光明幢。在於東方無憂徳佛
刹。次名智上。在於南方智王如來佛刹。次名
諸根寂靜。在於西方慧積如來佛刹。次名願
慧。在於北方那羅延如來佛刹。爾時世尊。以
神通力。現普光常多功徳海王如來佛刹。令
此大會見彼如來及菩薩衆。并其佛刹功徳
莊嚴。昔所未見。亦未曾聞。而彼一切皆不思
議。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寶間錯莊嚴。於一劫
中説彼功徳亦不能盡。衆皆明見如觀掌中
菴摩勒果。彼菩薩身長四萬二千由旬。佛身
長八萬四千由旬。光明洞照如閻浮檀金山。
成就廣大功徳莊嚴。坐大菩提樹下。諸菩薩
衆恭敬圍遶。現百千億諸變化事。往詣十方
諸世界中。爲諸衆生而演説法。是時佛告諸
菩薩言。善男子。汝等見彼如來佛刹莊嚴菩
薩衆耶。時諸大衆同聲白言。唯然已見。我等
當學此菩薩行。如文殊師利之所修行。我等
亦當成就如此莊嚴佛刹。爾時世尊。熙怡微
笑。從其面門。放種種色光。照於無量無邊世
界。照已還來。遶佛三匝。從其頂入。爾時彌勒
菩薩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縁。現此微笑。佛告
彌勒。此大衆中八萬四千菩薩。見彼佛刹莊
嚴之事。雖皆發心當欲成就如是佛刹。然於
其中。有十六善大丈夫。具勝志樂而發大心。
彼能成滿。如文殊師利所起大願。餘諸菩薩
亦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得佛刹功
徳莊嚴。如阿彌陀佛刹。彌勒當知。諸菩薩等。
志樂既勝。所成亦大。志樂勝者。言我成就如
文殊師利莊嚴佛土。其餘劣者。雖以信心亦
作是語。以此語業。猶能棄捨六十億百千那
由他劫生死流轉。亦得圓滿五波羅蜜。爾時
彌勒菩薩。見於四方光明幢等四大菩薩。各
坐琉璃光明樓閣。有百千億諸天圍遶雨花
奏樂現大神變。震動大地而來於此。時彌勒
菩薩即白世尊。請問其事。佛言。善男子。此四
菩薩爲見我故。四方如來各令至此。時彼菩
薩既到佛所。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
彼四菩薩光明遍照此之大會。爾時世尊告
諸菩薩言。善男子。此四善大丈夫志願所趣。
皆不思議。應當尊重請其法要。而彼所願。於
諸菩薩最爲殊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見
之者。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棄捨
二十億劫生死流轉。具足圓滿五波羅蜜。若
有女人聞此菩薩名者。速得捨離女人之身。
於是世尊即攝神力。而彼佛刹忽然不現。文
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一切諸法皆悉如幻。何
以故。譬如幻師幻爲隱現。諸法生滅亦復如
是。而此生滅即無生滅。以無生滅是則平等。
菩薩修此平等。便能證得無上菩提。智上菩
薩白文殊師利言。於此菩提云何證得。文殊
師利言。此菩提者非是可得。亦非可壞非可
著。智上白言。而此菩提非以住得。非不
住得。何以故。以彼法性本來無生。非曾有。非
當有。亦非可壞。是故無得。文殊師利謂智上
等諸菩薩曰。云何名爲説一相法門
彌勒菩薩曰。若有不見蘊界處。亦非不見無
所分別。亦不見集散。是名説一相法門
師子勇猛雷音菩薩曰。若不作種種分別此
是凡夫法。此是二乘法。此則不違法性。入於
一相。所謂無相。是名説一相法門
樂見菩薩曰。若有修眞如行。而亦不作眞如
之想。於此甚深無所分別。是名説一相法門」
無礙辯菩薩曰。若能究竟盡於諸法。亦以此
法爲他演説。是名説一相法門。善思菩薩曰。
若以思議入不思議。此不思議亦不可得。是
名説一相法門。妙離塵菩薩曰。若有不染一
切相。亦非染非不染。無違無順。亦無迷惑。
非一非二亦非種種。不取不捨是名説一相
法門
娑竭羅菩薩曰。若有能入如海難入甚深之
法。而於此法亦不分別。雖爲他説而無説想。
是名説一相法門
月上菩薩曰。若於一切衆生。心行平等。猶如
滿月。無衆生想。是名説一相法門
離憂闇菩薩曰。云何拔衆生憂箭。謂我我所。
是彼憂根。若能住我我所平等。是名説一相
法門
無所縁菩薩曰。若不攀縁欲界色界無色界
聲聞法縁覺法及諸佛法。是名説一相法門」
普見菩薩曰。若説法時應説平等法。謂空
平等。亦無空想及平等想。是名説一相法門」
淨三輪菩薩曰。若説法時應淨三輪。謂所爲
衆生我不可得。亦不分別自爲法師。於所説
法而無住著。如是説法是名説一相法門
成就行菩薩曰。若有能説於一切法修平等
行。所知如實非文字説。以一切法離言説故。
是名説一相法門
深行菩薩曰。若有能説了達一切甚深之法。
亦不見彼能説所説及與所爲。是名説一相
法門
如是無量諸菩薩等。各以辯才演説一相法
門。説此法門時。三十七億菩薩。得無生法忍。
八萬四千那由他百千衆生。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心。七千比丘。不受諸法盡諸有漏
心得解脱。九十六那由他諸天及人。於諸法
中得法眼淨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此文
殊師利。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
佛壽命及菩薩衆其數幾何。佛言。善男子。汝
當自問文殊師利。時師子勇猛白文殊師利
言。仁者。久如當得菩提。文殊師利言。善男
子。若虚空界爲色身時。我乃當得無上菩提。
若幻人得菩提。我乃當得。若漏盡阿羅漢即
是菩提。我乃當得。若夢響光影及以化人得
菩提時。我乃當得。若月照爲晝。日照爲夜。我
乃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汝之
所問應當問彼求菩提者。師子勇猛言。仁者。
豈不求菩提耶。答言不也。何以故。文殊師利
即是菩提。菩提即是文殊師利。所以者何。文
殊師利但有名。菩提亦但有名。此名亦離無
作故空。而彼空性即是菩提。爾時佛告師子
勇猛言。汝頗見聞阿彌陀如來聲聞菩薩諸
衆會耶。唯然聞見。佛言。其數幾何。答言。非
算數思議之所能及。佛言。善男子。如摩竭國
量一斛油麻。擧取一粒。喩阿彌陀佛國聲聞
菩薩。餘不擧者。喩文殊師利得菩提時菩薩
衆會。復過是數。善男子。如以三千大千世界
微塵數劫。比普見如來壽量劫數。百分千分
百千億分乃至算數譬喩所不能及。應知彼普
見如來壽命。無有算數亦無限量。如有一人
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爲微塵。第二第三人亦
碎大千世界以爲微塵。復有一人取彼微塵。
從此東行過爾所微塵數世界。乃下一塵。又
過爾所微塵數世界。復下一塵。如是次第盡
諸微塵。復有第二人。亦持爾所微塵。從此南
行如前下塵。次第展轉乃至塵盡。西方北方
四維上下各有一人。所下塵數亦復如是。善
男子。是諸世界可知數不。答言不也。佛言。善
男子。如是諸人。於彼十方所經世界。若著微
塵及不著者。盡末爲塵。於意云何。是諸微塵
可以算計知其數不。答言。不也世尊。若有計
量心則迷亂不能了知。佛言。善男子。諸佛如
來悉能了知彼微塵數。設過於此如來亦知。
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諸菩薩等爲求如
是大智慧故。於大地獄。無量億劫。受諸極苦。
終不應捨如是大智。佛言。彌勒如是如是。如
汝所説。何有於此大智慧中不生欲樂。唯除
下劣及懈怠者。説此智時。一萬衆生發菩提
心。是時佛告師子勇猛言。善男子。於意云
何。如彼十人經十方界盡爲微塵。文殊師利
當於爾所微塵數劫。行菩薩道。何以故。文殊
師利大願不可思議。趣向亦不可思議。得菩
提已壽量亦不可思議。菩薩衆會亦不可思議。
爾時師子勇猛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發趣
甚大。所修之行亦復廣大。乃於爾所微塵數
劫。不生疲倦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善男子。
如汝所説。於意云何。虚空界有如是念。度於
晝夜時節歳月劫數等耶。答言不也。文殊師
利言。如是善男子。若有覺一切法等於虚空。
彼微細智無有分別。亦無是念。度於晝夜時
節歳月諸劫數等。何以故。彼於諸法無想念
故。善男子。如虚空界無有疲倦及熱惱想。何
以故。設過恒河沙劫。而虚空界亦無生起。亦
無燒滅。非可破壞。何以故。以虚空界無所有
故。如是善男子。若菩薩了一切法無所有已。
亦無熱惱及疲倦等。善男子。彼虚空名亦無
燒滅熱惱疲倦。亦不動搖。不生不老。不來不
去。文殊師利名號亦爾。無有熱惱及疲倦等。
何以故。名字性離故。説此法時。四大天王。釋
提桓因。梵天王等。及餘大威徳諸天子等。同
聲唱言。是諸衆生聞此法門獲大善利。何況
受持讀誦。當知彼等所成善根極爲廣大。世
尊。我等於此法門。受持讀誦廣宣流布。爲欲
護持此深法故。爾時師子勇猛白佛言。世尊。
若有得聞如此法門。受持讀誦思惟。及發如
此功徳莊嚴佛刹之心。得幾所福。佛言。善男
子。如來以無礙佛眼。所見諸佛及彼刹土。若
有菩薩以妙七寶滿彼諸刹。奉施供養一一
如來。各盡未來際。令此菩薩安住淨戒。於一
切衆生得平等心。若有菩薩。於此莊嚴功徳
佛刹法門。受持讀誦復能發心。隨文殊師利
所學。行於七歩。此二功徳比前七寶布施功
徳。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喩所不能及。爾
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
等云何奉持。佛言。此法門名爲諸佛遊戲亦
名諸願究竟。亦名文殊師利功徳莊嚴佛土。
亦名令發菩提心菩薩歡喜。亦名文殊師利
授記。如是受持。爾時十方諸來菩薩。爲欲供
養此法門故。而雨衆花讃言。希有世尊。希有
世尊。我等乃得聞是不思議文殊師利師子
吼莊嚴法門。時諸菩薩説是語已。各還本土。
説此法時。恒河沙等菩薩得不退轉。無量衆
生善根成熟。爾時文殊師利。即入菩薩出生
光明普照如幻三昧。入三昧已。令此衆會普
見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刹中一切如來。一一
佛前皆有文殊師利説自佛刹功徳莊嚴。衆
會見已。於文殊師利殊勝大願。生希有心。佛
説是經已。彼一切菩薩。及諸比丘比丘尼。優
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
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聞佛所説。皆
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寶積經卷第六十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