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光讃經 (No. 0222_ 竺法護譯 ) in Vol. 08

[First] [Prev]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22[Nos.220(2),221,223]

讃經卷第一
 西晋三藏竺法護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光讃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遊羅閲祇耆闍崛山中。與摩
訶比丘僧五千倶。皆阿羅漢也。諸漏已盡無
有塵垢。而得自在心安解脱智慧善度逮得
仁和。爲大開導所作已辦。所設究竟棄捐
重擔。逮得己利除終始患。平等解脱濟一切
想得度無極。唯除一人賢者阿難學須陀洹。
復與五百比丘倶。及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皆悉現在。并諸菩薩摩訶薩。得諸總持逮成
三昧。修于空行尊於無想。不念衆願以得
等忍。制覽無數皆得五通。所言聰捷無有
懈怠。蠲捨家利所慕之心。所説經法不僥供
養。致深妙法度於無極。得無所畏超越魔事。
脱於一切陰蓋之礙。講諸因縁心志所趣。從
無數劫精進行願。其意所向喜悦問訊常先
於人。離於結恨入於無數衆會之中。威勢巍
巍無所畏難。憶念無量姟劫之事。若説經法
曉練衆義。猶如幻化野馬水月夢與影響若
鏡中像勇猛無侶。以微妙慧知衆生心所
所行。超度分別。意不懷害慇懃忍辱具足所
行。曉了審諦所當度者。攝取佛土無限之願。
常三昧定。目覩無數諸佛世界。暢達宜便啓
請無量諸佛世尊。進退能決若干種見所著
之處。定意自娯解百千行。諸菩薩者徳皆如
是。其名曰颰陀和菩薩。羅隣那竭菩薩。摩訶
須菩和菩薩。那羅達菩薩。日兜菩薩。
和輪調菩薩。因坻菩薩。賢守菩薩。妙意菩
薩。持意菩薩。増意菩薩。不虚見菩薩。立願菩
薩。周旋菩薩。常精進應菩薩。不置遠菩薩。日
盛菩薩。無吾我菩薩。光世音菩薩。漸首菩
薩。寶印首菩薩。常擧手菩薩。常下手菩薩。慈
氏菩薩。諸菩薩衆如是難限。不可計數億百
千姟。一切妙徳清淨同眞。爾時世尊。坐於自
然師子床座而結加趺正身而處。心有所
向制立其意。有三昧名定意王。以時三昧自
然正受。則皆普入一切定意。救攝平等御而
趣之。佛適三昧其心安寂。而以道眼觀斯世
界。其身湛然而笑。從其足心放六萬億百千
光明。十足指放十億百千光明。兩脇放二億
百千光明。兩膝放二億百千光明。兩脚放二
億百千光明。兩肩放二億百千光明。兩肘放
二億百千光明。臍放二億百千光明。頭放億
百千光明。兩手指放十億百千光明。兩臂放
二億百千光明。兩眉放二億百千光明。項放
億百千光明。兩眼放二億百千光明。兩耳放
二億百千光明。鼻放億百千光明。四面放四
百億百千光明。四十齒放四十億百千光明。
眉間相放億百千光明 頂結相放六萬億百
千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無所不周。普曜
東方江河沙等諸佛國土。南方西方北方四
隅上下皆亦如是。其有衆生蒙値光明心
恬怕。悉發無上正眞之道。於是世尊即時
欣笑。從諸毛孔放衆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
界。普遍十方無不周接。江河沙等諸佛世界。
其有群萌爲光所照悉皆寂然。存于無上正
眞之道。是時世尊。則演如來清淨眞妙志性
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普及十方各江河
沙等諸佛國土。假令人民逮斯光者。則皆究
竟至於無上正眞之道。於是世尊。從其舌本
悉覆佛土。而出無數億百千光明。照此三千
大千世界。周遍十方各江河沙等諸佛國土。
其光明中自然而殖金寶蓮華。其蓮華上各
有諸佛。結加趺坐寶蓮華。講説經法演於六
波羅蜜。十方一切亦復如是。若有衆生聞斯
法講。一切究竟皆得堅住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於是世尊坐師子床。有三昧名師子娯樂。
以斯定意自然正受。如其色像。咸演威曜示
現神足。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邊際亦
搖。中順至邊安和柔軟。愍傷一切衆生之類。
令獲安隱快樂無患。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地
獄餓鬼畜生。諸不閑者恐懅厄者。自然爲斷
三塗除已悉自致來。得生爲人四天王忉利
天鹽天兜術天尼摩羅天波羅尼蜜天。於
諸天適生彼間人中天上。即識宿命歡喜悦
豫。往詣佛所稽首足下叉手歸命。十方一切
亦復如是等無差特。爾時此三千世界衆生之
類。盲者得目而覩色像。聾者徹聽聞諸音聲。
志亂意惑還復其心。迷憤者則時得定。其裸
形者自然衣服。其飢虚者自然飽滿。其消渇
者無所思僥。其疾病者而得除愈。身瑕㧗者
諸根具足。其疲極者自然得解。久猗身者
則無所猗。一切衆生得平等心。展轉相瞻
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各各同心等
無偏邪皆行慈心。一切群萌悉修十善清淨
梵行無有塵埃。一切黎庶悉獲安隱。所得安
隱猶如比丘得第三禪。于時衆生而致智慧。
而悉具足善快調定。離於卑劣逮得和雅。於
是世尊。在師子床處於三千大千世界。而最
超異威神巍巍。光燿煌煌無有畏懼。聖明輝
赫尊顏具足。無不周普照于東方江河沙等
諸佛世界。八維上下各江河沙等世尊國土。
如須彌山超踰一切諸山之上。明在所通。於
是世尊承如來旨已自然聖。令三千大千世
界衆生悉共瞻覩。時此世界。首陀衞淨居諸
天梵天波羅尼蜜天尼摩羅天兜術天鹽天忉
利天四天王天。及三千大千世界所居人民。自
然見身親近如來。皆得自然天華傅餝天香
天雜香天搗香天青蓮芙蓉鮮華。諸妙天
華莖葉具足。各各發行齎詣如來。稽首佛足
各散佛上。及於人間。水陸諸花各各手執。
往詣世尊而爲供養。諸天人民。所散供養諸
華之具上在虚空。三千大千世界化爲宮殿
自然樓觀。從其宮殿垂諸天華繒蓋幢幡。紛
葩飄颺顯灼普現。其諸花香莊嚴三千大千
佛國。自然巍巍形像衆色如紫磨金。八維上
下芬馥晃昱亦復如是。於是閻浮提城所有
人民。瞻覩如來現身威變不可稱計。各心
念言。今日如來坐於我前。普佛國土亦復如
是。各各心念。今日如來在我前坐而説經法。
於時世尊。在師子床更復欣笑。加復重照三
千大千世界。弘光赫弈。此土人民悉共覩見
東方江河沙等諸佛國土現在如來至眞等正
覺與諸菩薩聲聞之衆。又復東方江河沙等
諸佛世界所有衆生。悉亦遙見此佛國土釋
迦文佛與比丘僧及諸菩薩而坐説經。八維
上下亦復如是。悉遙見此等無差特。於是
過東方江河沙等諸佛世界。最邊國土名寶
迹。其佛號寶事如來至眞等正覺。今現在爲
諸衆生。亦復講説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彼時
其佛世界。而有菩薩號曰普明。覩大光明及
地大動。即便往詣寶事如來。稽首問曰。唯
然世尊。以何因縁。其大光明照此佛土地大
震動。諸如來身自然爲見。會當有意。彼佛
告於普明菩薩曰。族姓子。欲知西方極遠有
忍世界。其佛號曰釋迦文如來。今現在爲
諸菩薩説般若波羅蜜。是其威神光也。普明
菩薩。白寶事如來。唯然世尊。我欲詣彼見
釋迦牟尼如來。稽首作禮。及諸菩薩摩訶
薩衆童眞等。得總持究竟三昧。定意自在
得度無極。釋迦牟多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
寶事如來阿羅呵三耶三佛。告普明菩薩曰。
往善男子。汝知是時寶事如來賜普明菩薩
金色蓮華而有千葉。取善男子。此寶蓮華以
用供散釋迦牟如來。善男子。欲往修寂然行。
界菩薩生彼土者。甚有患難亦難値遇。普
明菩薩。即受其金色蓮華。與無央數億百
千姟諸菩薩衆男女大小居家出家。則以供
養東方諸佛天中天。承事歸命。上諸華香雜
香搗香。次復詣釋迦牟如來。稽首足下却住
一面。普明菩薩白世尊曰。唯然大聖。寶事
如來敬問無量。乞求輕便力行安乎。又復
遣進金色蓮華。佛受蓮華。尋以遙散東方江
河沙諸佛國土。其華即時周遍東方諸佛世
界。有佛坐於自然金色蓮華講説經法。亦復
演斯六波羅蜜。其有衆生聞此説者。一切究
竟即時堅住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男女大
小悉禮佛足。各以功徳。供養多阿竭阿羅呵
三耶三菩。南方去此江河沙等最極邊際。有
佛世界名曰離一切憂。其佛號無憂首多阿
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彼有菩薩名離戚。啓
辭其佛。佛賜蓮華。與無數菩薩倶。經諸國土
供養諸佛。來詣釋迦牟尼如來。稽首供養
却坐聽經。西方去此江河沙等。有世界名
曰寂然。其佛號寶龍多阿竭阿羅呵三耶三
佛。彼有菩薩名曰意行。啓辭其佛。佛賜蓮
華。與無數菩薩倶。經諸國土供養諸佛。來
詣釋迦牟*尼如來。稽首供養。却坐聽經。
北方去此江河沙等。有世界名曰致勝。其佛
號勝諸根多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彼有菩
薩名曰施勝。啓辭其佛。佛賜蓮華。與無數
菩薩倶。經諸國土供養諸佛。詣釋迦牟如
來。稽首供養却坐聽經。下方去此江河沙等。
有世界名曰仁賢。其佛號賢首多阿竭阿羅
呵三耶三佛。彼土有菩薩名曰蓮華上。啓
辭其佛。佛賜蓮華。與無數菩薩倶。經諸國土
供養諸佛。詣釋迦牟如來。稽首供養却坐聽
經。上方去此江河沙等。有世界名曰欣樂。其
佛號樂首多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彼有菩
薩名施樂。啓辭其佛。佛賜蓮華。與無數菩薩
倶。經諸國土供養諸佛。詣釋迦牟如來。稽
首供養却坐聽經。其四維者亦復如是等無
差特。爾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尋即而雨
諸寶華香幡蓋。自然莊嚴香樹花樹。譬如蓮
華跡世界普華多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佛
土。溥首菩薩所遊居處。善住意諸天子及餘
大神。尊勢無極菩薩之衆。世尊所與。及餘
諸天世間人民皆來聚會。諸魔梵天并聲聞
衆。揵沓惒阿須倫神人民悉普來會。此諸
菩薩摩訶薩。爲童子時所服飮食功徳自然。
爾時世尊告賢者舍利弗。於斯若有菩薩摩
訶薩。便當精修學般若波羅蜜。舍利弗白佛。
唯然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一切具足曉解
諸法。學般若波羅蜜乎。佛告舍利弗。菩薩摩
訶薩住於般若波羅蜜已修無處所。即便具
足檀波羅蜜令不缺減。有所施與無所愛逆。
尸波羅蜜當令具足。從是因縁。未曾住於
罪不罪。亦當具足羼波羅蜜興無瞋恚。當學
惟逮波羅蜜。便得受決。從其身意興諸精進。
不起諸漏當具足禪波羅蜜。由是之故無所
求慕。佛言。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住般若波
羅蜜。則自具足於四意止。發無所發又當具
足。得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八由行
悉令具足。空無三昧。無想三昧。無願三昧。而
決具足。四禪四等四無色三昧及八脱門
漸具足。而以正受以此爲脱無所思想。無有
内想。若供養想若光明想。無絳赤想。無腐敗
想。無有青想。無食齧創爛想。亦無亂想。無
枯骨想。無星散想。無處所想。悉離諸想。常志
於佛。念於經典。念於衆僧。念於戒禁。意在惠
施。志前諸天。出入之意死亡之意。無常之想
苦樂之想。無非身之想。終始之想。一切世界
可樂想。諸習之想。滅盡之想。道慧盡慧。
無熱諸慧無所起慧。法慧於諸經法亦無所
慧。亦無我慧無有内慧。微妙意慧曉了諸慧。
如所謂慧悉以思念所行三昧。無想無念無
行定者。而無有異。諸根爲異異根異行。又復
有行難所獲致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
佛十八法不共之事大慈大悲。欲得曉了此
一切縁。菩薩摩訶薩當行般若波羅蜜。若有
具足諸道慧者。菩薩摩訶薩當行般若波羅
蜜。欲曉了慧具足充備諸通慧者。當行般
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若欲明了一切得
近蠲除塵勞。菩薩摩訶薩當行般若波羅蜜。
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則爲修學般若波
羅蜜。佛復告舍利弗。若有菩薩摩訶薩。欲
入寂然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度
聲聞辟支佛地住阿惟越地者。當學般若波
羅蜜。菩薩摩訶薩欲處六通。學般若波羅
蜜。菩薩摩訶薩。欲知一切衆生薩惒薩心根
所行者。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
過諸聲聞辟支佛慧者。當學般若波羅蜜。菩
薩摩訶薩欲逮總持門。若男子勸助布施。
聲聞辟支佛超越彼等。當學般若波羅蜜。菩
薩摩訶薩。欲過一切聲聞辟支佛戒禁勸助
心意。當學般若波羅蜜。若欲具足三昧智慧
解脱度知見慧。菩薩摩訶薩。當學般若波羅
蜜。菩薩摩訶薩。欲成顯於禪定三昧三摩越。
勸助合集解心之念所。當學般若波羅蜜。菩
薩摩訶薩。若欲勸助布施分別無限無量成
就功徳。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若欲
具足成就無限無量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
當學般若波羅蜜。佛復語舍利弗。若有菩薩
摩訶薩。欲具足立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波
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行。一
切所生得見諸佛自致成佛。當學般若波羅
蜜。欲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菩薩性若
眞童。欲立此地不離諸佛世尊。所欲志念
諸善徳本供養如來奉持順命其願輙成。若
欲具足一切衆生心之所僥。飮食衣服車乘
香華雜香塗香床臥燈火手巾履襪。所當得
者充滿諸財。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
若菩薩摩訶薩。欲具足江河沙等衆生勸立
於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波羅蜜惟逮波羅蜜
禪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
若菩薩摩訶薩。以一善本順如來徳。無有
盡耗亦不缺減。乃至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若菩薩
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八維上下諸佛天中
天。皆共歌誦其人功徳。發意之頃東方江河
沙等諸佛國土。欲遊此界及至十方。當學般
若波羅蜜。以一切音聲。欲告江河沙諸佛
國土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欲建立諸佛國
土令不斷絶。欲住内空。若處外空。若内外空。
若於空空。若於大空。究竟之空。所有空。
無有空。有爲空。無爲空。若眞空者。無祠祀
空。無因縁空。因縁空。自然相空。一切法
空。不可得空。無所有空。若自然空。無形自
然空。因縁威神空。諸行相欲至此者。當
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
欲得親近一切如來。欲得觀解一切諸法。
欲了諸法在於本際。當學般若波羅蜜。如是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成般若波羅蜜。當
如是住。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計數
知三千大千世界沙石樹花一切諸塵衆疑不
決。當學般若波羅蜜。三千大千世界有如大
海江河川流泉原。欲知有幾渧多少之數。
無所傷害度海蟲類。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
舍利弗。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火者一時
普然猶如劫燒。一面一時悉欲滅者令無所
然。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
訶薩。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諸風。有時國土
吹拔。崩碎諸須彌山令無有餘。譬如灰塵淨
滅。有如然藎如然蒿草。若以一指手指足指。
欲令滅盡三界火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虚
空。欲以普身一加趺坐周遍虚空者。當學般
若波羅蜜。自在變化無近無遠無大無小。當
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
欲取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以一手擧諸
須彌山。置於殊異無量諸佛世界。無往
想不増不減。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
菩薩摩訶薩。東方江河沙等諸佛世界。佛天
中天聲聞辟支佛。皆欲一時同時合集以供
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
摩訶薩。若一衣服香花搗香塗香繒蓋幢幡
以持供養多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及聲聞
衆。奉事歸命一時應集。當學般若波羅蜜。復
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三千大千世界所有
衆生。皆欲建立於尸波羅蜜三昧智慧解脱
見慧。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至於無
餘住泥洹果。而般泥洹。當學般若波羅蜜。復
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若布
施者波羅蜜。當作是學。如此施者獲大果報。
如是施者。生於君子傲姓家梵志大族姓長
者。如此施者。生於四天王上忉利天兜術
天尼摩天波羅尼蜜天。如是施者。依於斯施
思第一禪第二第三至第四禪。無量虚空定
意正受。無量空慧。無量不用慧天。無想有
想三昧禪。如此施者。興八聖路。得須陀洹
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
若曉了此。當於是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
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常以權慧
有所施與。爲具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波羅
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舍利
弗白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具足六波羅蜜。
答曰。其布施主。無所著念。所施受者亦不
忘恩。是爲檀波羅蜜。無所犯負。不以禁戒
而自綺餝。是爲尸波羅蜜。常懷忍辱無瞋恚
恨心向於衆生。是爲羼波羅蜜。精進不怠
欲度一切。是爲惟逮波羅蜜。一心寂然而無
憒亂。是爲禪波羅蜜。智慧解空不計吾我。
是爲般若波羅蜜。取要言之復重解議。於
罪無罪亦無無罪。是尸波羅蜜。無有瞋恨。
是羼波羅蜜。身心精進不以疲倦。是惟逮波
羅蜜。興於不亂無所想念。是禪波羅蜜。解
一切法而無所著。是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
弗菩薩摩訶薩。欲得成就過去當來今現在
諸佛世尊功徳之誼。當學般若波羅蜜。欲
得超度有爲無爲諸法行者。去來今法至於
無本。諸法所興不起本際。欲逮此者。一切
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法。欲行諸佛世尊而供
養者。欲得具足諸佛眷屬無量群從。欲得獲
致菩薩枝黨。欲得淨畢衆祐之徳。欲致布施
心無所受。不起犯戒想無瞋恚心無懈怠心。
不欲發起於亂心者。又不欲起愚癡心者。當
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
欲立衆生於布施徳持戒智慧勸令修治。所
受福徳當所興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興五眼。當學般若波
羅蜜。何謂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當
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
見東方江河沙國土八維上下諸佛世尊。所
説經法皆以天耳欲得聞者。又欲得知諸佛
世尊心之所念。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
弗。菩薩摩訶薩。諸佛世尊。普在十方説經法
者。欲得聽聞而不斷絶至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
摩訶薩。若欲得見過去多阿竭阿羅訶三耶
三佛。欲得見於諸佛國土者當來現在十方
世界今現在佛。欲得追見國土所有。當學般
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得
解知如來所説十二部經。聞經。分別經。頌
經。詩歌經。初經。此應經。生經。受經。方等
經。未曾有法經。譬喩經。注解章句經。諸
聲聞所不聞者。皆欲得玩習誦者。當學般若
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得聽
聞八維上下如來所説經法皆念不失。欲得
執持已得執持而爲衆會他人説者。當學般
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得
問過去當來如所説誼者。已得聞者爲
他人説。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
摩訶薩。欲得照明東方江河沙等諸佛世界。
窈冥冥不見日月光明之耀。欲得照斯及
十方界。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
薩摩訶薩。欲得開化東方江河沙等諸佛國
土。及十方界愚癡闇冥。不聞佛名不得聽經
不覩衆僧。欲得開化衆生類立於正見令得
覩佛逮聞經法及與聖衆。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令東方江河沙
等諸佛世界及十方佛土所有衆生。其生盲
者得目覩形。聾者逮聽。狂者復意。裸者獲
衣。飢者致食。渇得水漿。吾願得力皆蒙斯
恩。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
訶薩。其有於斯三千大千世界在惡趣者。地
獄餓鬼畜生群萌之類。吾欲加恩使此黎庶
逮得其所。八維上下各江河沙亦復如是。當
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
江河沙等諸佛世界所有衆生。欲得建立于
禁戒者。三昧智慧解脱度知見慧。須陀洹果
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證。至
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又欲修多訶竭威儀
禮節。菩薩摩訶薩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
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當作是觀。
假令我身所不得覩而欲察之。當學般若波
羅蜜。設使我身四寸之地而以足指靡不周
遍。從四天王天。欲界色界阿迦膩吒天。無
央數億百千姟眷屬周匝。往詣佛樹處于道
場。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
訶薩或坐佛樹。四天王天上諸天人上乃至
于淨居諸天等。無差特皆來具足布施。或當
成就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往來住
立坐臥。則於其地自爲金剛。欲得獲斯。當
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當作斯觀。吾當何日出去棄國
捨家。即日當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得至阿
惟三佛。以至阿惟三佛即日轉法輪。以轉法
輪。令*無央數不可稱計衆生之類。遠塵離
諸法法眼淨。無量無限群萌之黨。得無
起餘漏盡意解。無量無限衆生含血得阿惟
越致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是菩薩摩訶薩當
學般若波羅蜜。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心
念欲得我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得至阿惟三
佛。有無央數比丘聖衆聲聞學者。或以一反
演説經法。於一坐上得阿羅漢。諸菩薩摩
訶薩皆逮阿惟越致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有無
央數不可稱限不可計量諸菩薩衆。其壽無
量。光明照遠無有邊際。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或欲得致阿耨多
羅三耶三菩逮成阿惟三佛。欲令其佛國土
無有婬怒癡音響之名。使一切衆生皆獲如
是色像。如般若波羅蜜具足成就。所施善
哉調順快哉。妙哉智慧善修梵行。而順遊不
居衆生。則爲快哉。當學般若波羅蜜。復次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願我當獲具足聖達。
而以正法則富之定無有音聲。當學般若波
羅蜜。心自願言。吾清聲聞。令江河沙等世
界衆生之類。逮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當學
般若波羅蜜
  摩訶般若波羅蜜順空品第二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興斯之徳。四天王即時歡喜。我等當立四枚
之鉢。四天王前以所奉進。過去怛薩阿竭阿
羅訶三耶三佛。亦當貢上學道法者。時忉利
天亦復踊躍。焔天兜率天尼摩羅天波羅
尼蜜天。吾等悉當奉事供養此善男子。阿
須倫身則爲減損。長益諸天身。三千大千世
界。上至阿迦膩吒天莫不踊躍。吾等請勸使
轉法輪。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時。則爲長益具六波羅蜜。善男子善女人歡
喜悦豫。吾等當爲父母之慈妻子親屬朋
友親厚之慈。父母兄弟妻子親厚知友愛
敬喜見之。四天王忉利天。焔天兜率天尼
摩羅天波羅尼蜜天。上至阿迦膩吒天。不令
菩薩與塵欲相値。發心往詣承事作禮。吾等
亦當使得清淨梵天行離穢濁行。無習婬欲
致生于梵天。無有放逸而績放逸。諸有色者。
不能進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是故菩薩以
淨梵行棄捐家業。乃逮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阿惟三佛。不以穢濁而得佛道。賢者舍利弗
白世尊曰。菩薩之法。必當有父母妻子親厚
知友耶。佛告舍利弗。若有菩薩。必當有父
母不應有妻子。或初發意淨修梵行成爲童
眞。至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或有
菩薩。以漚惒拘舍羅習於五欲。然後捨家逮
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譬如巧
幻師及與弟子。善學幻術化造五欲。以此五
樂而用自娯戲笑爲行。於舍利弗意云何。其
幻師者寧爲服習於五欲乎。舍利弗白。不
也天中天。佛言。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
以漚惒拘舍羅。習於五欲勸化衆生。其菩薩
摩訶薩不爲五欲之所沾汚。菩薩摩訶薩以
無央數事嗟歎愛欲。或有毀呰欲爲然熾。愛
欲瑕穢。欲爲仇怨。欲爲怨敵。如是舍利弗。
菩薩摩訶薩度衆生故。而爲分別此五欲事。
舍利弗白佛。唯天中天。云何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
若波羅蜜。不見菩薩。亦不見菩薩字。亦不見
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行般若波羅蜜字。亦不
見非行。所以者何。菩薩之字自然空。其爲
空者無色。無痛痒思想生死識。不復異色空。
不復異痛痒思想生死識空。如色空痛痒思
想生死識亦空。所謂空者色則爲空。痛痒思
想生死識亦自然。所以者何。所謂菩薩但假
號耳。所謂道者則亦假號。所謂空者則亦假
號。其法自然不起不滅。亦無塵勞無所依倚
無所諍訟。若有菩薩所行如是。不見所起亦
不見所滅。不見所猗不見所訟。所以者何。誑
詐立字因遊客想。或想念故而致此法。從何
立字但託虚言。曉了如是。菩薩摩訶薩則爲
行般若波羅蜜一切不見有名號也已無所見
亦非不見。則無所猗。則爲行般若波羅蜜
  ◎*摩訶般若波羅蜜行空品第三之一
佛復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時。當作斯觀所號菩薩所謂佛者亦假號耳。
所謂名色痛痒思想生死識亦假號耳。皆由
吾我。所謂我者。適無所有。無我無人無命
無壽。及含血蠕動。無心無意。若作所造。
自然所習所更所見知見之事。如此輩類。皆
不可得空無所著。悉由假號但有虚言。如是
菩薩摩訶薩爲行般若波羅蜜。不見衆生。設
無所見亦不有見。亦復不見所託言也。菩
薩摩訶薩所行如是。爲隨怛薩阿竭所教行
般若波羅蜜。捨怛薩阿竭已其智慧過諸聲
聞辟支佛所興空行而不迷惑。所以者何。
其人所修不見於字所當猗者。菩薩摩訶薩
行如是者。爲行般若波羅蜜。佛言。譬如舍利
弗摩訶目揵連諸比丘等。使滿閻浮提猶如
竹蘆甘蔗稻麻叢林。智慧具足。終不能及行
般若波羅蜜菩薩。百倍千倍萬倍億倍。不
以前。所以者何。菩薩智慧欲度一切衆生
之類之所致也。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一日行皆過聲聞辟支佛
所立之上。置是滿閻浮提舍利弗摩訶目揵
等比丘空。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舍
利弗摩訶目揵連諸比丘等所有智慧。不及
行菩薩摩訶薩。置是三千大千世界舍利弗
摩訶目揵連諸比丘等。譬如東方江河沙等
諸佛國土。悉滿其中舍利弗*摩訶目揵連諸
比丘等普及十方。斯等不及行般若波羅蜜
菩薩智慧一日。過一切聲聞辟支佛智慧。
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相屬逮。於是賢者舍
利弗。白世尊曰。唯然其聲聞智慧。須陀洹斯
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怛薩阿竭
阿羅訶三耶三佛智慧。計此一切所有智慧。
無所破壞。無所諍訟。而無所起自然爲空。唯
天中天。其無所壞無所諍訟無起自然空者。
寧可獲致若干差特不乎。云何菩薩一日行
智。而復於此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乎。佛告
舍利弗。於舍利弗意云何。菩薩所以行般若
波羅蜜者何。一日之中所行智慧所建立
願。修於幻術而行愍哀。皆爲一切衆生之類。
悉了諸法以化群萌欲令滅度。諸聲聞辟支
佛。寧爲興立如是之縁智慧不乎。答曰。不
也天中天。佛言。於舍利弗意云何。諸聲聞
辟支佛豈有此念。我等當逮阿耨多羅三耶
三菩阿惟三佛。教化衆生至泥洹界令滅度
耶。答曰不也。佛言。以是故。當復知此一
切聲聞辟支佛所有智慧。百倍千倍智慧百
千倍巨億萬倍終不相及。於意云何。聲聞辟
支佛寧有此念。吾等當行六波羅蜜。教化衆
生嚴淨佛土。具足怛薩阿竭十種力四無所
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得成阿耨
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度脱滅度無量無
限不可計數衆生之類不乎。答曰。不也天
中天。佛言。菩薩摩訶薩發心念言。吾當奉
行六波羅蜜具一切法成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度脱不可計數衆生之類。佛言。譬如日
之宮殿奮其光明一時普照閻浮提地無不
周遍。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
具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
之法。逮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開化度脱無
量無限不可計數衆生之類。賢者舍利弗白
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越於聲聞辟支佛地。
而便逮及阿惟越致地淨修佛道。佛告舍利
弗。於是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
過於空法無想無願。則爲超越聲聞辟支佛
地。住阿惟越致地賢者舍利弗復白佛言。云
何菩薩摩訶薩。於一切聲聞辟支佛爲最衆祐。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
羅蜜至坐佛樹。常於一切聲聞辟支佛爲最
衆祐。所以者何。菩薩摩訶薩若來現者。則自
然興眞妙之法。具足十善又成五戒。立八等
事及八關齋。四禪四等心四無色三昧。四意
止四意斷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現於世間
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
之法。如是輩類。衆善之徳興現于世。則
分別君子族姓梵志長者傲族大姓及忉利
天上至三十三處想*無想天。須陀洹斯陀
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怛薩阿竭阿羅呵
三耶三菩。縁此別知有此事耳。舍利弗白佛
言。云何菩薩摩訶薩淨畢衆祐。世尊告曰。菩
薩摩訶薩於衆祐中無所淨畢。所以者何。究
竟於空則爲菩薩摩訶薩成衆祐也。所以
者何。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爲布施士何所施
者。以善法施開化衆生。何謂善法十善之事
五戒六波羅蜜。十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
八不共諸佛之法。開化須陀洹斯陀含阿那
含阿羅漢辟支佛。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
佛布施之士。舍利弗復白佛言。唯然世尊。
菩薩摩訶薩遵修何行。爲行般若波羅蜜。佛
告舍利弗。於是菩薩設行色空者。則爲行般
若波羅蜜。設行痛痒思想生死識空者。是則
爲行。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解知眼空耳
舌身意空者。此則爲行。解色空聲香味
觸法空者。此則爲行。解眼界空者。此則爲
行。解色界眼識界。解耳鼻舌身意界空
者。此則爲行。解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
舌識身細滑身識意所欲意識空者。此則爲
行。解苦空者。習亦復空盡亦復空八
亦空。此則爲行。解無黠亦空。行亦空。識亦
空。名色亦空。六入亦空。所更亦空。痛痒亦
空。思愛亦空。所受亦空。所有亦空。生老死
亦空。此則爲行。解一切法空。此則爲行。諸所
自然有爲無爲悉能解空。此則爲行菩薩摩
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解本淨空志性亦然。此
則爲行。舍利弗。是爲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當解是七空。此乃爲行。以此七空行般
若波羅蜜。色無應不應無行不行。不作此觀。
不見痛痒思想生死識應不應行不行。不見
色法有所起有所滅。不見痛痒思想生死
識法有所起法有所滅。不見色法有所依
著法有所諍訟。不見痛痒思想生死識法有
所著法有所諍。不見與色而倶遊居。不
見與痛痒思想生死識而倶遊居。不見與
生死而倶遊。亦不見不與生死而遊居
也。所以者何。永無有法而與倶。縁起諸
事本淨爲空。舍利弗。色則爲空則無有
色。痛痒思想生死識空則無有識。佛語舍
利弗。其爲空者。無有起者無有滅者。假使
色空則無有色。假使痛痒思想生死識空則
無有識。設使色空則不有見。設痛痒空則
無所患。設思想空則無所念。設使行空則無
所造。設識空者無所分別。所以者何。舍利
弗。色者則異不與空同。空不爲異色不爲分
別。色自然空色則爲空。痛痒思想生死識。
不爲別異空亦不異。設空不異識亦不異。
識自然空識則爲空。佛語舍利弗。其爲空
者。不起不滅無所依著無所諍訟。無所増無
所損。無過去無當來無現在。彼亦無色痛痒
思想生死識。亦無眼耳鼻*舌身心。亦無色
聲香味細滑。所欲法彼則無。無黠不滅無黠
不行。不識不名色不六入不細滑不痛不愛
不受不有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亦不滅。除生
老病死。彼亦不苦亦無*習亦無所盡亦無
所由。彼亦無得亦無有時。彼無須陀洹果。
無斯陀含果。無阿那含果。無阿羅漢果。無
辟支佛覺。亦無得道亦無佛道。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如是者則爲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不見般若波羅蜜應不應行不
行。不見施不戒不忍不進不禪不智。不
見是六波羅蜜。不見色痛痒思想生死識應
不應行不行。不見眼應不應行不行。不見耳
鼻*舌身心應不應行不行。不見色聲香味細
滑所欲法應不應行不行。不見四意止應不
應行不行。不見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
覺八由應不應行不行。不見十種力四無所
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應不應行不
行。不見怛薩阿竭薩云然慧應不應行不
行。是爲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此乃應行。佛語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空不與空鬪。空不與空行。無相
不與無*相鬪。無想不與無*想行。無願不
與無願鬪。無願不與無願行。空不與空相應
無相不與無相相應。無願不與無願相應所
以者何。空者無行不行。無相者亦無行不行。
無願者亦無行不行。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
羅蜜。能如斯者此乃爲行。佛復語舍利弗。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諸法自然相則
得度空。已得度空不與色諍。亦無所行。不
與痛痒思想生死識諍。亦無所行。不與過去
色諍。亦不見過去色。不與過去色諍。亦
不見當來色。不與當來色諍。亦不見現
在色。不與現在色諍。亦不與過去痛痒思
想生死識諍。亦不與當來現在痛痒思想生
死識諍。亦不見過去當來現在痛痒思想生
死識。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
蜜。不與過去當來諍。不與當來過去諍。不
與現在過去當來諍。不與過去當來現在諍。
不見三世與於空行般若波羅蜜。如是行者
此乃爲行。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所行如是如所應行。不與過去薩芸
若訟行。亦不見過去何所薩芸若。過去安有
薩芸若及行訟行。不與當來薩芸若訟行。
亦無所行。亦不見當來安有薩芸若與行訟
行乎。亦不與現在薩芸若訟行。亦不見現在
薩芸若。安有薩芸若訟行乎。行般若波羅蜜
如是者。此乃爲行。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不行薩芸若色。亦不見薩芸
若色。亦不見行薩芸若色痛痒思想生死識。
亦不見薩芸若痛痒思想生死識。不行薩芸
若眼。亦不見眼。亦不行薩芸若耳鼻舌
身心。亦不見耳鼻舌身心。不行薩芸若
色。亦不見色不見色。不行薩芸若聲香味
細滑所欲法。亦無所現。佛語舍利弗。行般
若波羅蜜能如是者。此乃應行。復次舍利
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亦不遵薩芸
若檀波羅蜜。亦不見檀波羅蜜尸波羅蜜
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亦復如是。亦不行薩芸若般若波羅蜜。亦不
見薩芸若般若波羅蜜。亦不遵薩芸若四意
止。亦不見薩芸若四意止。亦不遵薩芸若四
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由行。亦不
見薩芸若意止意斷神足根力覺意由行。亦
不遵薩芸若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
不共諸佛之法。亦無所見。亦不見薩芸若怛
薩阿竭諸力法。行般若波羅蜜。是此乃
爲行。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
蜜。不行薩芸若佛。佛亦不行薩芸若。不行
薩芸若道。道亦不行薩芸若。所以者何。佛
則薩芸若。薩芸若則佛。道則薩芸若。薩芸
若則道。十種力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
共諸佛之法。亦復如是。佛語舍利弗。行般
若波羅蜜。能如是者此乃爲行。復次舍利弗。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行色有不行
色無有。不行痛痒思想生死識有。不行痛痒
思想生死識無有。不計色有常亦不計色無
常。不計色苦不計色樂。不計色有我不計
色無我。五陰六衰亦復如是。不計五陰空無
空。不計五陰有相*無相。不計五陰有願
無願。行般若波羅蜜。今我所行亦無所受。
亦無所行亦無所取。不有所行亦不不行。
不有所受亦不不受。不有所取亦不不取。佛
語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如
是者此乃爲行。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
般若波羅蜜。不用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
波羅蜜惟逮波羅蜜禪波羅蜜故。行般若波
羅蜜。不用阿惟越致地。教化衆生故。行般
若波羅蜜。不用淨佛國土故。行般若波羅蜜。
不用怛薩阿竭十力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用
四無所畏四分別辯十八不共諸佛之法。行
般若波羅蜜。不究竟空。不用内空。不用外
空。不用内外空。不用空空故。不用大空故。
不用眞空故。不用有爲空故。不用無爲空
故。不用究竟空故。不用無品空故。不用
本淨空故。不用自然相空故。不以一切法空
*故。不以無起空故。不以無滅空故。不以
無形空故。不以自然空故。不以有形無形空
故。不無本故。不以法界故。不以本際故。
行般若波羅蜜。所以者何。菩薩摩訶薩行般
若波羅蜜時。於諸法無所破壞亦無所見。復
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用
神足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用天眼故。不用
天耳故。不用觀他人心故。不用念過去事故。
所以者何。行般若波羅蜜時。亦不見般若波
羅蜜。何況當覩菩薩諸神通乎。行般若波羅
蜜。能如是者此乃應行。復次舍利弗。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心不念言。我當以
神足往詣東方江河沙等見諸如來稽首禮。
亦不自念。到八方上下亦復如是。等無有異。
行般若波羅蜜。能如是者此乃應行。復次舍
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自念言。
諸佛世尊所可暢説。吾則當以天耳皆聽。吾
當察見衆生之心所可念者。當念過去所遊
居處。我以天眼見諸群萌在所之處。佛言。
行般若波羅蜜。能如是者此乃應行。如是
舍利弗。行如是者。則爲度脱*無央數不可
計會衆生之類。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者。魔及
官屬不能得便。又復見及他方世界諸人民
遙聞其徳皆爲作禮。復次東方江河沙等諸
佛世界。八方上下諸佛世尊。皆共擁護於是
菩薩。終不墮墜於聲聞辟支佛地。四天王上
至阿迦膩吒天。悉共擁護是菩薩摩訶薩。
將無伺求得其便者。所可興發所當作者。
得現在福。所以者何。而以慈心向諸衆生。
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
如是者乃爲應行。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
行般若波羅蜜。而以微勞得總持門三昧門。
速疾近此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菩。一切
所生常値見佛不離諸佛。至逮成阿耨多羅
三耶三佛。佛言。行般若波羅蜜。能如是
者乃爲應行。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
若波羅蜜。不自念言寧有諸法。所謂法者一
切爲應若不應乎。爲平等不平等乎。所以者
何。於時行者。不見諸法應若不應行若不行
等與不等。佛言。行般若波羅蜜。能如是者
乃爲應行。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不自念言。我當速解諸法之界至阿
惟三佛。亦無阿惟三佛。所以者何。逮法界者
亦無所覺。行般若波羅蜜。能如是者乃爲應
行。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不見諸法及與法界有諸疾病及與空寂。行
般若波羅蜜。能如是者乃爲應行。復次舍
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自念言。
諸法法界有若干種不計別異。行般若波羅
蜜。能如是者此能應行。復次舍利弗。菩薩
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自念言。於是諸法
及與法界。觀與不觀見與不見。所以者何。彼
則不見諸法所有可持諸法分別觀也。行般
若波羅蜜。能如是乃爲應行。復次舍利弗。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念法界憂行
空事。其空事者不憂法界。行般若波羅蜜。
能如是者乃爲應行。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
薩行般若波羅蜜。不念眼界爲空空乎。亦
憂眼界。色不憂空。空不憂色。色界不憂空。
空界不憂色。眼識界不憂空。識界不憂眼識
空。耳鼻*舌身心聲香味細滑。所欲法亦
如是。心界不憂空空界不憂心。法界不憂
空。空界不憂法。識界不憂空。空界不憂識。
佛言。舍利弗。是爲第一行。所謂空行。菩薩
摩訶薩能行空者。則不墮落聲聞辟支佛地。
能淨佛國開化衆生。疾逮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成阿惟三佛。計諸所行般若波羅蜜行。
般若波羅蜜行爲最極尊爲長爲上無底無
比。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行爲無上行。空
無相無願行。菩薩摩訶薩應行如是。當作斯
持。速得近於受&T040879;之地。菩薩摩訶薩應此行
者。爲無數不可計衆生開度利誼。若不念
言。我行般若波羅蜜。諸佛世尊當受決也。
亦不念言。我得親近也於受決也。我當清
淨於佛國土得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阿惟三
佛。當轉法輪。所以者何。彼其行者。不著
法界亦不虚寂不見異法。當行般若波羅蜜。
諸佛天中天。受我決及逮阿耨多羅三耶三
菩阿惟三佛。所以者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
波羅蜜者。不起人想。不起我想。不起壽想。
不起命想。不起衆諸想。不起見知想。所以
者何。計於吾我衆生。不起不滅。又計人本
不起不滅。其不起不滅者。何所行般若波羅
蜜。菩薩摩訶薩行。能如是人無所起屬。行
般若波羅蜜。衆生爲空衆生不得衆生寂
寞。爲行般若波羅蜜。如是舍利弗。菩薩摩
訶薩。遵修於空爲第一行。復次舍利弗。菩
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如是者則皆超
踰一切諸行。置是所可遵行。爲大慈行爲大
悲行。菩薩摩訶薩行於此者。終不起貪嫉之
心。無毀戒心。無瞋恚心。無懈怠心。無亂意
心。無邪智心
光讃經卷第一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