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莊嚴論經 (No. 0201_ 馬鳴鳩摩羅什譯 ) in Vol. 04

[First] [Prev]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命身詣王廚。即説偈言
    意欲有所求 不足滿其心
    我力所能辦 若當不爲者
    與木有何異 設於生死中
    捨此臭穢形 當自空敗壞
    不爲毫釐善 此身必歸壞
    捨己他得全 我爲得大利
爾時梵摩達王聞是語已。身毛皆竪。即説
偈言
    我是人形鹿 汝是鹿形人
    具功徳名人 殘惡是畜生
    嗚呼有智者 嗚呼有勇猛
    嗚呼能悲愍 救濟衆生者
    汝作是志形 即是教示我
    汝今還歸去 及諸群鹿等
    莫生怖畏想 我今發誓願
    永更不復食 一切諸鹿肉
爾時鹿王白王言。王若垂矜。應自往詣彼
群鹿所。躬自安慰施與無畏。王聞是語。身
自詣林。到鹿群所施鹿無畏。即説偈言
    是我國界内 一切諸群鹿
    我以堅擁護 愼莫生恐怖
    我今此林木 及以諸泉池
    悉以施諸鹿 更不聽殺害
    是故名此林 即名施鹿林
大莊嚴論經卷第十四





大莊嚴論經卷第十五
  馬鳴菩薩造
 後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七○)復次善分別者。乃至國土廣大諸事備足。
知其苦惱捨離而去。我昔曾聞。世尊昔爲
菩薩時。作大國王。貧窮乞丐有來索者一
切皆與。爲苦厄者能作擁護。爲欲利益一
切衆生。智慧聰猛又處王位。時隣國王將諸
軍衆欲來交戰。時菩薩王作是思惟。著五
欲樂不能調心。六根難滿衆具既多。復須
料理而擁護之。爲此衆具生於鬥諍。願
捨此事不應鬥諍。我應更修集隨身勝法。
即説偈言
    於善觀察時 智者應分別
    爲事不思慮 後悔無所及
觀察是非。必知所在。復説偈言
    欲如執草炬 亦如衆肉
    著欲必傷毀 害及於二世
    智者應速離 國土衆具等
    如此衆具等 終歸必捨棄
    寧今受衆苦 願莫於後世
    受此久長苦 計我今勢力
    堪任摧伏彼 現在明證果
    聲譽歎美善 後受苦傷害
    雖知己有能 願當護於彼
    若當不護彼 後必傷害身
作是念已逃避入林。有一老婆羅門迷失
道路到彼林間。菩薩問言。汝以何故來至
此林。婆羅門言。我欲見王。菩薩問言。何故
見王。婆羅門言。我今貧困又多債負。聞王
好施。故來乞索用以償債。遠離貧苦。更無
所歸。唯望王恩拯救於我。菩薩語言。汝並
歸去。此間無王何所歸誠。婆羅門聞是語
已。迷悶躃地。爾時菩薩既見之已。深生憐
愍。作是念已。即説偈言
    我以護他故 難捨盡棄捨
    我今棄捨已 當以何物與
    吾今爲斯人 當捨己身命
説是偈已即時扶接婆羅門起。而告之曰。
汝莫愁怖。吾當令汝得於財利。時婆羅門
聞是語已心生喜悦。菩薩即時用草作
索。作索已訖與婆羅門。一切施者我身即
是。而説偈言
    彼王未得我 心意終不安
    汝應以此繩 繋縛於我肘
    將至彼王所 令彼王歡喜
    當施汝珍寶 金銀諸財物
    汝可得大富 彼王復歡喜
    生者必有死 壽命會當盡
    爲救危厄故 雖復喪身命
    智者爲此死 名之爲瓔珞
爾時婆羅門聞是語已甚大歡喜。即時以索
縛此菩薩將詣彼王。王既見已向婆羅門。
而説偈言
    此爲是何人 身色如金山
    威光甚赫奕 猶日照世間
    面目極端嚴 覩者無不悦
    如斯福徳者 應作大地主
    今日被拘執 苦厄乃如是
    我坐師子座 極爲可慚恥
    彼應處王位 非我之所宜
    我之不調順 不應處此座
時婆羅門聞是偈已。白大王言。此是王怨。
王問婆羅門。誰縛此人。婆羅門言。此實我
縛。王言。斯人不應爲汝所縛。汝爲妄語。
即説偈言
    彼如大逸象 身力甚強壯
    汝今體羸劣 又無兵馬力
    云何能縛彼 此事不可信
    汝可眞實説 勿作虚妄言
時婆羅門具陳上事。而説偈言
    見我失所望 彼人便自縛
    彼以悲愍縛 欲以救濟我
    如是善丈夫 名稱遍十方
    猶如燃庭燎 普照於一切
    不善人愚癡 滅彼使無餘
    庭燎熾然時 能滅令無遺
爾時大王聞是語已。即便驚起合掌而言。
善哉善哉。眞善丈夫。汝爲救他作如是事。
即説偈言
    所言大王者 號名曰羅闍
    利益於世間 是故名羅闍
    汝今應爲王 護持於大地
    唯願今聽我 懺悔諸罪咎
    我實是嬰愚 輕躁無智者
    汝可還爲王 我捨此國去
    汝能令衆生 一切得安樂
    餘人設作王 逼惱諸世間
即立彼王還歸所止
(七一)復次作淨福業應設供養。是故應當
勤修福業。我昔曾聞。石室國王名烏越䩭。
擧國人民共設佛會。有一婦人於窓牖中
闚看世尊。爾時彼王見女端正。即解珠瓔
遣傍侍臣送與彼婦。時王左右即白王言。
彼婦女者是國中婦。王若愛念直往喚取。何
煩與珠人脱怪笑。王聞是語以手掩耳。作
如是言。咄哉大惡。云何乃以此言使聞我
耳。即説偈言
    作是咒誓言 設我有異心
    使我成大惡 我不以染著
    以珠與彼女 聽我説意故
    業爲自在主 最勝業者説
    此無宰主作 唯是業所造
    心作於宰主 善業佛所歎
    如是之妙色 更無宰主我
    唯是善業作 善業我應敬
    惡業我應離 過去作善業
    果報於今現 我以於珠貫
    衆寶雜莊嚴 額懸多邏羅
    珠貫白如雪 我爲宿功徳
    不爲著色欲 若知善惡業
    云何復著色 雖遠尚不視
    況當有染著 寧當飢渇死
    不爲非法貪 寧當入火聚
    不爲姦邪事 我如有愛著
    今身若後身 受苦極無量
(七二)復次若有善業自然力故受好業報。雖
有國王黨援之力。不如業力所獲善報。是
故應當修於善業。我昔嘗聞。憂悦伽王於
晝睡眠。有二内官。一在頭前。一在脚底。
持扇捉拂共作論議。我等今者爲王所念。
爲以何事。一則自稱是我業力。一則自稱
我因王力。由是之故奉給於王。時彼二人
數聞聽法並解議論。即説偈言
    如牛厲渡水 導正從亦正
    人王立正法 從者亦如是
時彼二人由競理故其聲轉高。一作是言。
我依王活。第二者言。我依業力。王聞是聲
即便睡悟。而問之言。何故高聲。王又聞彼
二人諍理。雖復明知未斷我見。援黨己
者王心不悦。即便向彼稱業力者説偈問

    依於我國住 自稱是業力
    我今試看汝 爲是誰力耶
説是偈已往夫人所。語夫人言。今當遣
人來到汝邊。汝好莊嚴如帝釋幢夫人。答
言。當奉王教。時王以蒲萄漿與彼依王
活者。送與夫人。既遣之已作是思惟。稱業
力者今應當悔。作如是語。作是念已未
久之間。彼業力者。著好衣服來至王邊。王
見之已。甚大生怪。即説偈言
    我爲自錯誤 與彼殘漿耶
    爲是彼業力 強奪此將去
    或能共親厚 與彼使將去
    或是夫人瞋 奪此與彼乎
    或能我迷誤 而與於彼耶
    或能彼幻我 使我錯亂乎
説是偈已問彼人言。好實語我。汝恃業
力我故不遣。汝云何得。彼人白王。以業力
得。即以事状具向王説。此人奉使既出門
已。卒爾鼻衄。即以此漿與我使送。到夫人
邊得是衣服。王聞是已。即説偈言
    業報如影響 亦如彼莊嚴
    彼言自業力 此語信不虚
    以聽法力故 言説合於理
    彼稱業力者 斯言定有驗
    我多於己負 彼憑業力勝
    佛説業力強 此語信眞實
    佛爲善御乘 業力爲善哉
    能壞王者力 十方佛世尊
    亦説隨業力 汝今倚業力
    用自莊嚴身 割絶於我力
(七三)復次雖與智者共爲讐郄猶能利益。
是故智人雖與爲讐常應親近。我昔曾聞。
摩突羅國有婆羅門。聰明智慧不信佛法。
亦不親近諸比丘等共餘婆羅門先有鬥
諍。以瞋恚故詣僧坊中。詐爲妄語作如
是言。某婆羅門明日於舍設諸供具。當作
大會請諸比丘。欲令比丘明晨往至其家
不得飮食令彼惡名遍於世界。時諸比丘
於其晨朝往詣其家語守門人。汝家主人
請我飮食。汝可往白。時守門者入白主人。
今者門外有諸比丘。云大家請故來相造。主
人聞已作是思惟。何因縁故有如是事。復
作是念。彼婆羅門與我爲怨。故爲此事。
今雖臨中城邑極大遣人市具供諸比丘。
作是念已即時遣人喚諸比丘入舍就坐。
設種種食而以供養。比丘食訖語檀越言。
汝今小坐。比丘之法食訖應爲檀越説法。
汝雖不信佛法應爾。時彼主人即取小床。
上座前坐。爲説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爲不
淨出世爲樂。乃至爲説四眞諦法。此婆羅
門已於過去種諸善根。即於坐上見四眞
諦得須陀洹。而説偈言
    咄哉愚癡力 能害於正見
    愚者不分別 寶作非寶想
    我今得勝利 分別識三寶
    眞實是我寶 佛法及聖衆
    我已諦覩了 得閉三惡道
    釋梵諸天等 所不能獲得
    我今具獲得 今此婆羅門
    即名爲梵天 今當得趣向
    解脱不死方 我今始獲得
    婆羅門勝法 我本姓輸都
    今日眞輸都 今日始獲得
    勝妙比陀法 我今得無漏
    出過諸比陀 我今眞實是
    祠祀大福田 我當勤大祠
    不能善分別 可祠不可祠
    從今日已往 當供天中天
    多陀阿伽陀 略説而言之
    今日始得利 獲得人身果
    從今日已往 當隨佛所教
    終更不求請 其餘諸天神
    我今所學法 隨順向正道
    法及隨順法 我必得其果
    我今歸命禮 宿世厭惡根
    曾修法向法 今獲其果利
    親近善知識 法利自然成
    我若不親近 大悲弟子者
    永當墮邪見 輪迴三惡道
    若無婆羅門 爲我怨讐者
    亦不得親近 如此之聖衆
    由彼瞋忿故 令我得是法
    外相似惡友 實是善知識
    恩過於父母 及以諸親戚
    由此婆羅門 諸僧至我家
    降注於甘雨 善芽悉得生
    法雨甚潤澤 灑我心埃塵
    埃塵既不起 得見眞實法
    是故世間説 因怨得財賄
    自惟得大利 即受三歸依
    於彼婆羅門 大設諸餚膳
(七四)復次若人精誠以財布施。如華獲財業。
以知是事應至心施。我昔曾聞。罽賓國人
夫婦共在草敷上臥。於天欲明善思覺生。
作是思惟。此國中人無量百千。皆悉修福供
養衆僧。我等貧窮値此寶渚不持少寶。至
後世者我等衰苦則爲無窮。我今無福將
來苦長。作是念已。悲吟嘆息。展轉哀泣涙
墮婦上。爾時其婦尋問夫言。以何事故
不樂乃爾。即説偈言
    何故極悲慘 數數而嘆息
    雨涙沾我臂 猶如以水澆
爾時其夫説偈答言
    我無微末善 可持至後世
    思惟此事已 是故自悲嘆
    世有良福田 我無善種子
    今身若後身 飢窮苦難計
    先身不種子 今世極貧窮
    今若不作者 將來亦無果
爾時其婦聞是偈已。語其夫言。汝莫愁憂
我屬於汝。汝於我身有自在力。若賣我身
可得錢財滿汝心願。爾時其夫聞婦此言。
心生歡喜顏貎怡悦。語其婦言。若無汝者
我不能活。即説偈言
    我身與汝身 猶如彼鴛鴦
    可共倶賣身 得財用修福
爾時夫婦二人詣長者家。作如是言。可貸
我金。一月之後若不得者。我等二人當屬
於汝。一月之後我必不能得金相償分爲
奴婢。一月之中可供養諸比丘僧。爾時長者
即便與金。既得金已自相謂言。我等可於
離越寺中供養衆僧。婦問夫言。爲用何日。
答言。十五日。又問。何故十五日。爾時其夫
以偈答言
    世間十五日 拘毘等天王
    案行於世間 是佛之所説
    欲使人天知 是故十五日
爾時夫婦二人竭力營造至十三日。食具悉
備送置寺上。白知事人言。唯願大徳。明十
五日勿令衆僧有出外者。當受我請。彼知
事人答言可爾。於十四日夫婦二人在寺
中宿。自相勸喩。而説偈言
    告喩自己身 愼勿辭疲勞
    汝今得自在 應當盡力作
    後爲他所策 作用不自在
    徒受衆勞苦 無有毫釐利
説此偈已夫婦通夜不暫眠息。所設餚膳至
明悉辦。夫語婦言。善哉我曹。所作已辦。心
願滿足得是好日。賣此一身於百千身常
蒙豐足。時有小國主施設飮食。復來至
寺。而作是言。願諸僧等受我供養。知事人
言。我等諸僧先受他請。更覓餘日。時彼小
王慇懃啓白。我今已衆務所逼。願受我請。
爾時諸僧默然無對。爾時國主語彼夫婦
言。我今自打揵椎。汝所造食當酬汝直。
時夫婦已聞此語。向彼國主五體投地。而
白之言。我之夫婦窮無所有。自賣己身以
設供具。竟宿造供施設已辦。唯於今日自
在供養。若至明日爲他策使不得自由。
願王垂矜莫奪我日。即説偈言
    夫婦如鴛鴦 供設既已辦
    願必見憶念 明當屬他去
    夫婦各異策 更無修福期
    如是自賣身 乃爲修善故
時彼國王具聞斯事。讃言善哉。即説偈言
    汝善解佛教 明了識因果
    能用虚僞身 易於堅財命
    汝勿懷恐怖 恣聽汝所願
    我爲憐愍汝 以財償汝價
    汝今自苦身 終大獲利樂
爾時國主説此偈已。聽彼夫婦供養衆僧。
即以財物爲彼夫婦酬他價直。又給夫婦
自營産業。現受此報無所乏少
(七五)復次至心持戒乃至沒命得現果報。我昔
曾聞。難提拔提城有優婆塞。兄弟二人並
持五戒。其弟爾時卒患脇痛氣將欲絶。時
醫診之。食新殺狗肉并使服酒所患必除。
病者白言。其狗肉者爲可於市買索食之。
飮酒之事願捨身命終不犯戒而服於酒。
其兄見弟極爲困急。買酒語弟。捨戒服
酒以療其疾。弟白兄言。我雖病急願捨身
命終不犯戒而飮此酒。即説偈言
    怪哉臨命終 破我戒瓔珞
    以戒莊嚴身 不煩殯葬具
    人身既難得 遭値戒復難
    願捨百千命 不毀破禁戒
    無量百千劫 時乃値遇戒
    閻浮世界中 人身極難得
    雖復得人身 値正法倍難
    時復値法寶 愚者不知取
    善能分別者 此事亦復難
    戒寶入我手 云何復欲奪
    乃是怨憎者 非我之所親
兄聞偈已答其弟言。我以親故不爲沮壞。
弟白兄言。非爲親愛乃是殘敗。即説偈言
    我欲向勝處 毀戒令墮墜
    損我乃如是 云何名親愛
    我勤習戒根 乃欲見劫奪
    所持五戒中 酒戒最爲重
    今欲強毀我 不得名爲親
兄問弟言。云何以酒爲戒根本。弟即説偈
以答兄言
    若於禁戒中 不盡心護持
    便爲違大悲 草頭有酒
    尚不敢掁觸 以是故我知
    酒是惡道因 在家修多羅
    説酒之惡報 唯佛能別知
    誰有能測量 佛説身口意
    三業之惡行 唯酒爲根本
    復墮惡行中 往昔優婆夷
    以酒因縁故 遂毀餘四戒
    是名惡行數 復名五大施
    亦是五無畏 酒爲放逸根
    不飮閉惡道 能獲信樂心
    去慳能捨財 首羅聞佛説
    能獲無量益 我都無異意
    而欲毀犯者 略説而言之
    寧捨百千命 不毀犯佛教
    寧使身乾枯 終不飮此酒
    假設犯毀戒 壽命百千年
    不如護禁戒 即時身命滅
    決定能使差 我猶故不飮
    況今不定知 爲差爲不差
    作是決定心 心生大歡喜
    即獲見眞諦 所患即消除
(七六)復次若信佛語於諸外論猶如嬰愚顛
狂所説。是故懃學佛法語論。我昔曾聞。有
一國名釋伽羅。其王名盧頭陀摩。彼王數
數詣寺聽法。時彼法師説酒過失。爾時王
難高座法師言。若施他酒得狂癡者。今
飮酒亦多無狂癡報。時法師指示外道等。
其王見已。善哉善哉。時有外道。自相議言。
彼説法者無所知見空指而已。王爲法師
已又不解。空稱善哉。不能開解而答此
問。然此衆中亦有大聰明勝人。何故不答
王。即説偈言
    法師有聰辯 善能答此義
    憐愍汝等故 護惜而不説
諸外道言。王爲此法師横爲通道理。王言。
我之所解更有異趣。爾時王語法師言。向
所解義今可顯説。法師答言。我向所以指
外道者。以諸外道各生異見有顛倒心。是
故名爲癡狂之人。即説偈言
    不必鬼入身 名爲顛狂者
    邪見夜叉心 是爲説顛狂
    狂癡人過失 不知解其事
    汝等有狂過 一切種智説
    汝違種智語 隨逐於邪見
    現見於神變 彼大仙所辱
    出過其禁限 顛狂先已成
    云何使我説 百千種狂因
    何故分別説 投淵及赴火
    自墜於高巓 捨棄於施戒
    逐迷邪狂倒 不修於正行
    狂惑墜巓火 賣鹽壞淨行
    飮觸恒河水 是名立正行
    失淨及得正 有何因義趣
    賣肉衆惡集 三種神足變
    除此三種變 更亦有神變
    唯有二六法 離此別無我
    現見仙神變 更見十三法
    如是顛狂事 其數乃有百
    現見投淵火 自墜於高巓
    以此欲生天 此但是邪見
    非是生天因 戒施善調心
    即是生天因 賣鹽壞善行
    觸河除諸惡 賣鹽有大惡
    觸河有大善 如是有何義
    得名爲善惡 婆羅門賣肉
    即墮於失法 捉刀亦失法
    若復賣於肉 滿三十六斤
    敗壞婆羅門 羅差及食蜜
    皆名爲失法 見羅差嘗蜜
    二倶成過患 以秤欺誑人
    不成名爲盜 賣肉成殺生
    羊稻倶有命 食稻不成殺
    羊稻倶應食 何故食於稻
    而不食於羊 汝諸言自殺
    終不得生天 墜巖投淵水
    復言得生天 殺己言有罪
    餧養己身者 何故不得福
    觀察不順理 皆是愚癡倒
    以是因縁故 名汝等爲狂
    此即是愚癡 羅刹之標相
    是故説汝等 成就顛狂法
    此即是與酒 飮酒之因果
    瞋恚是癡因 瞋恚而黒濁
    能令顏色變 以是因縁故
    瞋爲庾黒因 飮酒顏色濁
    此二倶能痩 目連見餓鬼
    汝先自飮酒 亦教人飮酒
    説言無罪報 是故今現在
    已獲餓鬼身 花報已如是
    果報方在後
(七七)諸婆羅門聞是語時。多有外道即時出

復次善分別敬功徳不期於門族。我昔曾聞。
花氏城中有二王子。逃走歸投末投羅國。時
彼國中有一内官字拔羅婆若。爲附傭國
主。供養衆僧手自行食。衆僧食已遣人
斂草上殘食持詣宮中。向食作禮然後乃
食。餘者分張與所親愛。食彼殘食能破我
患。是故先取食之。授與二王子。王子食已
心惡賤故出外即吐。而作是言。出家之人
種種雜姓我等今者食其殘食。食已吐棄。然
後除過。時附傭主聞是事已作如是言。此
二嬰愚極爲無知。即説偈言
    得此餘食者 智者除過患
    彼生疑譏嫌 是名爲嬰愚
    佛法觀察食 外道都悉無
    沙門觀察食 能除煩惱障
    餘食牟尼觸 應當頂戴敬
    手捉殘食已 水洗已除
附傭主後日更不與殘食。時左右人問言。何
故不分食與二王子。即説偈言
    彼之不知解 沙門所食餘
    自恃種族故 觸之言不淨
    不生歡喜心 是故我不與
    不識沙門姓 不食於彼食
    不識我種姓 不應食我食
    沙門處處生 不如我種族
    我不如沙門 復不食我食
    爲言無種姓 亦無有年歳
    如馬無種族 内官亦如是
    内官處處來 無有定方所
    唯覩我富貴 不看我種姓
    但見富貴故 便食我殘食
    不食沙門食 是名爲嬰愚
    沙門心自在 具足七種財
    不食沙門食 而食我餘者
    猶如超半井 不見有是處
    見我有勢力 王者之所念
    便食我餘食 甘蔗種中生
    輸頭王太子 如是種族來
    可不勝我耶 彼之勝智者
    無等無倫匹 不取其種姓
    唯取其徳行 種族作諸惡
    亦名爲下賤 具戒有智慧
    是名爲尊貴
時二王子聞此語已。而作是言。汝示正道
即是我父。自今以往敬承所誨。即説偈言
    汝今説種姓 殊爲非法語
    因行無有定 知解無定方
    語議正解了 不名爲邊語
    如汝之所解 即是貴種族
(七八)復次若欲觀察知佛神變。視諸塔寺
供養佛塔。我昔曾聞。阿梨車毘伽國。於彼
城門有佛髮爪塔。近有尼倶陀樹。邊有井
水。時婆羅門而白王言。若遊行時見於彼
塔。是沙門塚破王福徳。王是大地作一蓋
主宜除此塔。時王信婆羅門語故。即勅臣
下令速却此塔。明日我出時勿令復見。時
彼城神與諸民衆皆悉悲涕。時諸優婆夷施
設供養。又然燈者。作如是語。我等今者是
最後供養。有優婆塞抱塔悲泣。即説偈言
    我今最後抱 汝之基塔足
    猶如須彌倒 今日皆破傷
    十力世尊塔 於今遂破滅
    我若有過失 聽我使懺悔
    衆生更不見 佛之所作業
爾時諸優婆塞作如是言。我等今者可還
歸家。不忍能看人壞此塔。時王後自遣人
持鍬欲除。往到其所。塔樹盡無。即説偈言
    嗚呼甚可怪 擧城大出聲
    猶如海濤波 不見十力塔
    尼拘陀及井 莫知其所在
    諸婆羅門等 深心生慚怪
    彼王聞是已 生於希有想
    時王作是念 誰持此塔去
    即自往詣塔 莫知其所在
爾時彼王遣千餘人。乘象馳馬四方推覓。
時有老母在於道傍。見彼諸人行來速疾。
即問之言。何爲乃爾。諸人答言。推覓塔樹。
彼老母言。我向於道見希有事。有塔飛空
并尼倶陀樹不憶其井。見諸人等首戴
天冠。頭垂花鬘身著諸花。持塔而去。我見
去時生希有想。指示去處。諸人聞已具以
事状還白於王。王聞歡喜。即説偈言
    彼塔自飛去 爲向天上耶
    我今心信敬 極生大歡喜
    若我破此塔 當墮於地獄
爾時王即向彼塔處大設供養。此塔即今名
曰自移。塔及樹井離毘伽城三十里住
(七九)復次佛塔有大威神。是故宜應供養佛
塔。我昔曾聞。竺叉尸羅國彼有塔寺。波斯
匿王以成火燒之。佛復安一棖朽壞却之。
時彼國王名枸沙陀那。有一比丘求請彼
王我今爲塔作棖。願王聽取。有大樹者王
莫護惜。王即語言。除我宮内所有樹木餘
樹悉取。得王教已。諸比丘等處處求覓。於
村邊有大池水。上有大樹。名稱首伽
樹。龍所護持。近惡龍故人無敢觸。其樹極
大。若復有人取枝葉者。龍能殺之。以是之
故人無敢近。有人語言。彼有大樹。時比丘
即將諸人齎持斧器欲往斫伐。時復有人
語比丘言。此龍極惡。比丘語言。我爲佛事
不畏惡龍。時有奉事婆羅門語比丘言。
彼龍極惡。若伐此樹多所傷害莫斫破此
樹。婆羅門即説偈言
    汝不聞彼賊 慳貪故暫作
    而能於一切 汝當憶此事
    常應自擁護 莫爲此樹故
    即致於傷害
比丘復説偈言
    汝爲毒龍故 而自生貢高
    我依人中龍 恃彼亦自高
    觀汝力爲勝 如是我得勢
    令使衆人見 我爲敬佛故
    今當捨身命 諸毒龍衆中
    汝爲作龍王 生大恭敬想
    佛爲柔調寂 及是衆中王
    我今亦恭敬 如來婆伽婆
    誰能降毒龍 而爲弟子者
爾時比丘共婆羅門。各競道理遂共鬥諍。
于時比丘即伐其樹。亦無雲雷變異之相。
時婆羅門覩斯事已。而説偈言
    先若取枝葉 雲起雷霹靂
    汝爲咒所伏 爲死至後世
彼時婆羅門説是偈已。即便睡眠夢見毒
龍。向己説偈
    汝莫起瞋恚 此名現供養
    非爲輕毀我 吾身自負塔
    況樹作塔棖 而我能護惜
    十力世尊塔 我當云何護
    此林自生樹 而爲佛塔故
    如是自生樹 云何得戀惜
    更有餘因縁 今當説善聽
    我亦無勢力 徳叉迦龍王
    自來取此樹 我云何能護
    伊羅缽龍王 及以毘沙門
    躬自來至此 我有何勢力
    而能距捍彼 威徳天龍等
    如來現在世 及以滅度後
    造立塔廟者 此二等無異
    諸有得道者 人天及夜叉
    名稱遍十方 世界無倫匹
    如此名聞故 塔棖懸寶鈴
    其音甚和雅 遠近悉聞知
時婆羅門聞是偈故從睡眠寤即便出家
(八○)復次我昔曾聞。有一老母背負酥瓨。
在路中行。見菴摩勒樹即食其果。食已
患渇。尋時赴井乞水欲飮。時汲水者即
便與水。以先食菴摩勒果之勢力故。謂水
甜美味如石蜜。語彼人。我以酥瓨易汝
瓨水。爾時汲水人即隨其言與一瓨水。老
母得已負還歸家既至其舍。先所食菴
羅摩熱力已盡。取而飮之。唯有水味更無
異味。即聚親屬咸令嘗之。皆言是水有朽
敗爛繩汁埿臭穢極爲可惡。汝今何故持
來至此。既聞斯語自取飮嘗。深生悔恨。我
何以故。乃以好酥貿此臭水。一切衆生凡
夫之人亦復如是。以愚無智故。以未來世
功徳酥瓨。貿易臭穢四顛倒瓨。謂之爲好。
於後乃知非是眞實。深生悔恨。咄哉何爲
以功徳酥瓨貿易顛倒臭穢之水。而説偈

    咄哉我何爲 以三業淨行
    貿易著諸有 如以淨好
    貿彼臭惡水 以食菴摩勒
    舌倒不覺味 臭水爲甘露
(八一)復次我昔曾聞。有一長者婦爲姑所瞋
走入林中。自欲刑戮既不能得。尋時上樹
以自隱身。樹下有池影現水中。時有婢使
擔瓨取水。見水中影謂爲是己有。作如
是言。我今面貎端正如此。何故爲他持瓨
取水。即打瓨破還至家中。語大家言。我
今面貎端正如是。何故使我擔瓨取水。于
時大家作如是言。此婢或爲鬼魅所著。故
作是事。更與一瓨詣池取水。猶見其影。
復打瓨破。時長者婦在於樹上。見斯事已。
即便微笑。婢見影笑。即自覺悟。仰而視
之。見有婦女在樹上微笑。端正女人衣
服非己。方生慚恥。以何因縁而説此喩。
爲於倒見愚惑之衆。譬如薝蔔油香用塗
頂髮。愚惑不解。我頂出是香。即説偈言
    未香以塗身 并熏衣纓珞
    倒惑心亦爾 謂從己身出
    如彼醜陋婢 見影謂己有
(八二)復次猫生兒以小漸大。猫兒問母。當何
所食。母答兒言。人自教汝。夜至他家隱
甕器間。有人見已而相約勅。酥乳肉等極好
覆蓋。鷄雛高擧莫使猫食。猫兒即知。鷄酥
乳酪皆是我食。以何因縁説如此喩。佛成
三藐三菩提道。十力具足心願已滿。以大悲
心多所拯拔。爾時世尊作如是念言。當以
何法而化度之。大悲答言。一切衆生心行顯
現。以他心智觀察煩惱。一切諸行貪欲瞋
恚愚癡之等長夜増長。常想樂想我想淨想
展轉相承。作如是説。不能増長無常
空無我之法。是故如來知此事已。爲衆生
説諸倒對治。如來説法微妙甚深。難解難
入謂道解説。云何而能爲諸衆生説如斯
法。以諸衆生有倒見想。觀察知已隨其所
應爲説法要。衆生自有若干種行。是故知
如來説對治法破除顛倒。如爲猫兒覆肉
酥乳
(八三)復次我昔曾聞。有一國中施設石柱極
爲高大。除去梯蹬樚櫨繩索。置彼工匠
在於柱頭。何以故。彼若存活。或更餘處造
立石柱。使勝於此。時彼石匠親族宗眷。於
其夜中集聚柱邊。而語之言。汝今云何可
得下耶。爾時石匠多諸方便。即擿衣縷垂
二縷線至於柱下。其諸宗眷尋以麁線繋
彼衣縷。匠即挽取既至於上。手捉麁線語
諸親族。汝等今者更可繋著小麁繩索。彼諸
親族即隨其語。如是展轉。最後得繋麁大
繩索。爾時石匠尋繩來下。言石柱者喩於
生死。梯蹬樚櫨喩過去佛已滅之法。言親
族者喩聲聞衆。言衣縷者喩過去佛定之
與慧。言擿衣者喩觀欲過去味等法。縷從
上下者喩於信心。繋麁縷者喩近善友得
於多聞。細繩者多聞縷復懸持戒縷。持戒
縷懸禪定縷。禪定縷懸智慧繩。以是麁繩
堅牢繋者喩縛生死。從上下者喩下生死

    以信爲縷線 多聞及持戒
    猶如彼麁縷 戒定爲小繩
    智慧爲麁繩 生死柱來下
(八四)復次我昔曾聞。有一國中王嗣欲絶。時
有王種先入山林學道求仙。即強將來立
以爲王。從敷臥具人索於衣服及以飮食。
時敷臥具人而白王言。各有所典。王於今者
不應事事盡隨我索。我唯知敷臥具事。
洗浴衣食。悉更有人。非我所當。以此喩
可知一切諸業。如王敷臥具人各有所典。
業亦如是。各各不同色無病者財物可愛。
智等諸業各各別異。有業得無病。有業能
得端正色力。如彼仙人從敷臥具人索種
種物終不可得。若生上族不必財富。諸
業受報各各差別。不以一業。得種種報。若
作端正業。則得端正色力。財富應從餘
業索。是故智者應當修習種種淨業得
種種報
    無病色種族 智能各異因
    如彼仙人王 索備敷臥者
(八五)復次我昔曾聞。有一國王多養好馬。會
有隣王與共鬥戰。知此國王有好馬故即
便退散。爾時國王作是思惟。我先養馬規
擬敵國。今皆退散養馬何爲。當以此馬用
給人力。令馬不損於人有益。作是念已。
即勅有司令諸馬群分布與人。常使用磨
經歴多年。其後隣國復來侵境。即勅取馬
共彼鬥戰。馬用磨故旋轉而行不肯前進。
設加杖捶亦不肯行。衆生亦爾。若得解
脱。必由於心。謂受五欲。後得解脱。死敵既
至。心意戀著五欲之樂。不能直進得解
脱果。即説偈言
    智慧宜調心 勿令著五欲
    本不調心故 臨終生愛戀
    心既不調順 云何得寂靜
    心常耽五欲 迷荒不能覺
    心既不調順 云何得寂靜
    心常耽五欲 迷荒不能覺
    如馬不習戰 對戰而旋行
(八六)復次曾聞。有一國王身遇疾患。國中諸
醫都不能治。時有良醫從遠處來治王病
差。王大歡喜作是思惟。我今得醫力事須
厚報。作是念已微遣侍臣。多齎財物。詣於
彼醫所住之處。爲造屋宅養生之具。人民田
宅象馬牛羊奴婢僕使。一切資産無不備具。
所造既辦王便遣醫使還其家。時彼遠醫見
王目前初無所遣。空手還歸。甚懷恨恨。
既將至家。道逢牛羊象馬都所不識。問是
誰許。並皆稱是彼醫名。是彼醫牛馬。遂到
家已見其屋舍。莊麗嚴飾床帳氍&T021673;&T021738;
金銀器物。其婦瓔珞種種衣服。時醫見已甚
生驚愕。猶如天宮。問其婦言。如此盛事
爲何所得。婦答夫言。汝何不知。由汝爲
彼國王治病差故生報汝恩。夫聞是已深
生歡喜作是念言。王極有徳知恩報恩。
過我本望。由我意短。初來之時以無所得
情用恨然。以此爲喩義體今當説。醫喩諸
善業。王無所與喩未得現報身無所得。如
彼醫者初不見物謂無所得心生恨恨。
如彼今身修善。見未得報。心生恨恨。我
所得。既得至家者。猶如捨身向於後
世。見牛羊象馬群。如至中陰身見種種好
相。方作是念。由我修善見是好報。必得生
天。既至天上。喩到家中見種種盛事。方於
王所生敬重心。知是報恩者。檀越施主。得
生天已。方知施戒受如此報。始知佛語
誠實不虚。修少善業獲無量報。即説偈言
    施未見報時 心意有疑悔
    以爲徒疲勞 終竟無所得
    既得生中陰 始見善相貎
    如醫到家已 方生大歡喜
(八七)復次曾聞有二女人。倶得菴羅果。其一
女人食不留子。有一女人食果留子。其
留子者。覺彼果美。於良好田下種著中。以
時漑灌大得好果。如彼世人爲善根本。多
修善業。後獲果報。合子食者。亦復如人不
識善業。竟不修造。無所獲得。方生悔恨。
即説偈言
    如似得果食 竟不留種子
    後見他食果 方生於悔恨
    亦如彼女人 種子種得果
    復生大歡喜
(八八)復次曾聞。往昔有比丘名須彌羅。善能
戲笑。與一國王誼譁歡悦稱適王意。爾時
比丘即從乞地欲立僧坊。王語比丘。汝可
疾走不得休息。盡所極處。爾許之地悉當
相與。爾時比丘更整衣服。即便疾走。雖復
疲乏。以貪地故。猶不止住。後轉疾極不能
前進。即便臥地宛轉而行。須臾復乏。即以
一杖逆擲使去。作如是言。盡此杖處悉是
我地。已説譬喩相應之義。我今當説。如
須彌羅爲取地故雖乏不止。佛亦如是。
爲欲救濟一切衆生。作是思惟。云何當令
一切衆生得人天樂及以解脱。如須彌羅走
不休息。佛婆伽婆亦復如是。爲優樓頻螺
迦葉鴦掘摩羅如是等人悉令調伏。有諸
衆生可化度者。如來爾時即往化度。如須
彌羅既疲乏已。即便臥地宛轉。佛亦如是。
度諸衆生既已疲苦。以此陰身於娑羅雙
樹倚息而臥。如迦尸迦樹斬伐其根悉皆
墮落。唯在雙樹倚身而臥。猶故不捨精進
之心。度拘尸羅諸力士等及須跋陀羅。如須
彌羅爲得地故擲杖使去。佛亦如是。入
涅槃時爲濟衆生故。碎身舍利。八斛四斗。
利益衆生。所碎舍利雖復微小如芥子等。
所至之處人所供養與佛無異。能使衆生
得於涅槃。即説偈言
    如來躬自度 優樓頻螺等
    眷屬及徒黨 優伽鴦掘魔
    精進禪度力 最後倚臥時
    猶度諸力士 須跋陀羅等
    欲爲濟拯故 布散諸舍利
    乃至遺法滅 皆是供養我
    如彼須彌羅 擲杖使遠去
(八九)復次我昔曾聞。竺叉尸羅國有博羅吁
羅村。有一估客名稱伽拔吒。作僧伽藍。如
今現在。稱伽拔吒。先是長者子。居室素富。後
因衰耗遂至貧窮。其宗親眷屬盡皆輕慢
不以爲人心懷憂惱遂棄家去。共諸伴黨
至大秦國。大得財寶還歸本國。時諸宗親
聞是事已。各設飮食香華妓樂於路往迎。
時稱伽拔吒身著微服在伴前行。先以貧
賤年歳又少。後得財寶其年轉老。諸親迎
者並皆不識。而問之言。稱伽拔吒爲何所
在。尋即語言。今猶在後。至大伴中而復問
言。稱伽拔吒爲何所在。諸伴語言。在前去
者即是其人。時宗親往到其所。而語之言。
汝是稱伽拔吒。云何語我乃云在後。稱伽
拔吒語諸宗親言。稱伽拔吒非我身是。乃
在伴中駝驢駄上。所以然者。我身頃來。宗
親輕賤。初不與語。聞有財寶乃復見迎。由
是之故在後駄上。宗親語言。汝道何事不
解汝語。稱伽拔吒即答之言。我貧窮時共
汝等語不見酬對。見我今者多諸財寶。乃
設供具來迎逆我。乃爲財來。不爲我身。
發此喩者。喩如世尊。稱伽拔吒爲得財物
郷曲宗眷設供來迎。佛亦如是。既得成佛
人天鬼神諸龍王等悉來供養。非來供養
我。乃供養作佛功徳。我未得道時無功
徳時。諸衆生等不共我語。況復供養。是故
當知供養功徳不供養我。雖復廣得一切
諸天人等之所供養亦無増減。以觀察故
    人天阿修羅 夜叉乾闥婆
    如是等諸衆 亦廣設供養
    佛無歡喜心 以善觀察故
    是供諸功徳 非爲供養我
    如稱伽拔吒 指示諸眷屬
    稱己在後者 其喩亦如是
大莊嚴論經卷第十五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