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演義鈔纂釋 (No. 2205_ 湛叡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復異豆粟甘蔗。如是諸種。從其萠牙乃至葉
花皆是無常。果實成熟。人受用時。乃名爲常。
何以故。性眞實故。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
如是等物。若是常者同如來耶。佛言。善男
子。汝今不應作如是説。何以故。若言如來
如須彌山。劫壞之時須彌崩倒。如來爾時豈
同壞耶。善男子。汝今不應受持是義。善男
子。一切諸法。唯除佛性涅槃更無一法而是
常者。直以世諦言果實常。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善哉善哉。如佛所説。佛告迦葉。如是
如是。善男子。雖修一切契經諸定。乃至未聞
大般涅槃。皆言一切悉是無常。聞是經已。雖
有煩惱如無煩惱。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
故。曉了己身有佛性故。是名爲常。以是因
縁。異法有我異法無我。是名鴛鴦迦隣提鳥
已上
抄。所謂解脱相 問。解脱相等者何乎
答。案決擇意。今抄主自作兩釋歟。謂抄云。
一解脱者等者。是約四徳釋。但擇初一相影
顯後三相也。次又云。常寂滅相下。約四涅
槃釋。亦但釋後一相影取前三相也。故決擇
云。言所謂解脱相等者。如次即是我樂淨
常四徳也。言離諸苦縛者。苦即苦諦。縛即
集諦言。又云常寂滅相即性淨涅槃者。重釋
前經作涅槃解。言解脱相者。有餘依涅槃也。
解脱□故。言離相者。衆住處涅槃也。遠離
二邊故。言滅相者。無餘依涅槃也。身智皆
滅故。抄指一種影取前三。學者應思已上
抄。眞解脱也 問。眞解脱者何乎 答。案
決擇意。指四徳中我徳名眞解脱我是自
在義。離諸繋縛故名眞解脱歟 問。成唯識
論第一云。斷煩惱障證眞解脱已上演祕第
一云。明無住處名眞解脱已上准此無住處
涅槃名眞解脱歟是一又唐經第二稱揚讃
徳分
衆海徳行云得於諸佛解脱之門已上大疏二
上云。二得於明分得果用言解脱門者。佛
果障寂大用無礙故稱解脱。眞脱者。即是如
來通智遊入故號門也。然總別圓融。因果交
徹。重重無礙方爲眞解脱門故。下或欲以果
徳。或欲因行。或約天等所得欲影顯故已上
六上云。工如總具別別亦具總。則一解脱中
有一切解脱門等。思之已上准此今抄云一
切解脱即眞解脱豈非總別圓融等之義
是二如何 答
抄。是人於何而得解脱 唯識了義燈第
一云。今二乘人不能證彼眞理體。但能悟此
眞理體上離煩惱障染覆義邊名證解脱。以
二乘人不能證悟法空眞理但能悟得生空一
分。雖得生空。又不知親證。但名解脱非眞解
已上此釋肝要也。必可暗誦之。准此三乘
教中菩薩於一眞法界圓融無礙。實義未信
解。隨順悟入故。但能纔悟此一眞法界體上。
離煩惱所知二障染覆之義邊。未能證悟一
眞法界者。唯思可知
抄。畢竟有二種 決擇云。抄畢竟有二種
者。因種之別名也。以對果法立畢竟名。言
莊嚴畢竟者縁因也。言究竟畢竟者正因也。
言世間畢竟者。有漏種子也。言出世間畢竟
者。無漏種子也。又解。唯彼涅槃疏釋云。望
小大極故名畢竟。因果不同故分二種因。能
嚴果欲曰莊嚴。果徳窮滿稱曰究竟。世及出
世。約位分異。十地已還通名世間。皆是變
易世間攝故。佛名出世是也已上
抄。甘露以喩涅槃 問。何故甘露涅槃乎
答。會解釋云。是長生不死之藥故也已上
決擇云。夫甘露陰陽精氣天地靈液。其色潤
白其味甘滑。食之則資色身而延壽命。其涅
槃者。九流交歸。衆生冥會。纖瑕必去。片善
無遺。證之則因法身而堅惠命所以云爾已上
法進梵網經注云。甘露梵音。此翻爲不死藥
已上道璿云。甘露名不死藥。天上之食已上
香象大師梵網疏云。甘露是仙藥。服者長
已上


演義鈔三上纂釋第二

 問。妙經復有弟子 學無學何乎
 問。生滅度相 有餘無餘中何乎
 問。生滅度相者不定性有餘迴心歟
 問。還生已後可居何土乎
 問。智論受法性身者何乎
 問。智論迂迴稽留者無餘時歟。還生已後
  之時歟
   四種聲聞事
  味著三昧樂文三部異説
 問。三昧者九次第定中何乎
 問。入滅還生時以何因感變易歟
 問。莊嚴論時邊畢竟衆主如何釋之
 問。清涼一乘居三乘後之義引何經論證
  之乎
 問。妙經窮子喩者指四大聲聞歟。又喩定
  性無性歟
   行佛性理佛性事


演義鈔三上纂釋第二

疏。我滅度後復有弟子 問。今弟子者爲
局無學爲通有學 答云云 兩方。若云局無
學者。滅後弟子。廣可通有學無學。何局無
學乎 是以玄賛第七釋今經文云。或是凡
夫。若是有學。求有無餘涅槃。將此涅槃謂
實滅度之想已上非唯通有學。抑亦通凡夫
乎 何況正法華經第四云。當來末世。或有
發意。學弟子乘成爲聲聞已上既云或有發
意等。豈非廣通有學等乎 准同本異譯之
文。妙經云弟子。例亦可爾乎 若依之爾者。
今爲明無趣寂二乘。引妙經之今文。尤可局
無學也。如何 答。妙經今文。專説定性二
乗之無餘還生。云復有弟子。尤可局無學。何
況智論中云得阿羅漢三界諸因縁盡更不復
生三界等爲證此義故。引妙經之今文云如
法花説有阿羅漢等。具如次下抄引之准此
等論文。局無學果云事誰疑之乎。但於於玄
賛釋者。一乘要決上卷引此釋竟。次破云。此
釋違經并大論文。彼二文同云得阿羅漢。何
言或是凡夫若是有學哉。又論云更不復生
三界。何言生十方國土已上准此可知。次
於正法花文者。既云學弟子乘成爲聲聞。何
但執發意之言不顧成爲聲聞之文乎 問。有
人云。此難不當玄賛意。謂經云復有弟子不
簡有學及無學故。滅後弟子不唯無學故。故
正法花經云當來末世或有發意學弟子乘。豈
非有學乎 既通有學無學故不違智論。謂
論問云。阿羅漢先世因縁所受身。必應當滅
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是即擧羅漢得後有
不生而問故。隨問引羅漢。不謂經文唯説
無學。疏約無學往他方。及凡夫有學生十方
界。論説羅漢故云不生三界。故非相違云云
此玄賛文集中
在之。即藏俊記
此會釋可爾乎 答
疏。生滅度想當入涅槃 問。妙經云生滅
度想入於涅槃 爾者爲局無餘涅槃。爲
當通有餘無餘二種涅槃歟 答。可局無餘
涅槃也。付之不明。既但云涅槃。無簡別之
言。何必可局無餘涅槃乎 是以玄賛第七
釋今文云。佛滅度後有求聲聞。不聞是經。不
學知菩薩行廣大佛遠。於自所證有爲無爲
二功徳中。作有餘涅槃滅度想。求當入無餘
涅槃已上又云。求入證此二種涅槃已上
況聲聞。智論云迂迴稽留。問。妙經云生滅
度想當入涅槃 爾者爲明不定性聲聞之
有餘迴心爲當文如何 答。此文正明定性
二乘。已入無餘涅槃之後。迴心向大也。付
之不明披妙經一部之始末檢三周聲聞之領
解。上根身子領解云。爾時心自謂。得至於
滅度。而今乃自學。非是實滅度已上中根四
大聲聞領解。信解品云。我等長夜。於佛智
慧無貪無著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
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得脱三界苦惱之患。住
最後身有餘涅槃已上下根領解云。諸人既
入城心生大歡喜。皆生安穩想。自謂已得度
已上彼三周聲聞。並是不定性之人也。此等
經文三周領解。皆於自不得有餘涅槃。生
實滅度想。准此是滅後聲聞生滅度想。亦可
約不定性有餘説是一是故什云。所譯妙法
花云當入涅槃。法護所譯正法花云謂當滅
度。智度論云必應當滅。此等經論之當字。
皆顯不定性二乘。欲求當來入無餘涅槃。全
非定性二乘已入無餘迴心向大。若已入者
即違當字是二又正法花中往古品云。謂臨
滅度佛在前立。勸發無上正眞道意已上
草品云。臨欲滅度佛在前住。汝以要法發菩
提意已上既此兩品同安臨字。明知。未入無
餘之前迴心云事是三又智論釋妙經今文云。
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
已上此文全同瑜伽論第八十。云彼雖如是
増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
所修行極成遲鈍。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已上
伽既述不定性有餘迴心。智論文例亦可爾
是四如何 答。實如來難雖三周領解及今
文並云生滅度想。而三周領解不云我生餘
國。而云有餘涅槃故。尤可於有餘涅槃生滅
度想之義。然今文云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
而彼土求佛智慧。又智論述此文。意云。得
阿羅漢。更不復生三界等。明知。定性二乘
已入無餘涅槃。由有佛性内熏力故。令心還
生於淨土中佛菩薩。更迴心向大云事。次
於當入涅槃等之當字者。守護國界章卷下
上云。又云入於涅槃。而於彼土。並置於字表
在無餘。而何得限用當字謬會。故知。兩經
文相無異也已上經論中云當知或云應當。
只是詞之字也。故花嚴經夜摩偈讃品云。若
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知如是觀心造諸
如來已上此應當之當字。亦可云當來義哉。
若云不爾者。智論云必應當滅。例亦可爾。故
知。妙經云當入涅槃。亦是應當入涅槃之義
也。全非當來入涅槃之義也。況智論云必
應當滅。此之字豈非定性二乘必應入無餘
之義乎 故守護國界章下上云。必應當滅之
言。豈不灰身入滅趣寂已上 次於謂臨滅度
之臨字者。愚案云。起信疏明七位迴心中。引
妙經之今文明一念迴心。既雖入無餘。纔經
一念。今爲顯此速疾之義故。云臨滅度佛在
前立等。全非謂有餘依身即迴心向大也。又
一義云。守護國界章下上云。又正法花云化
城者。謂羅漢泥洹。沒城不現。謂臨滅度。佛在
前立。勸發無上正眞道意者。前法説中非曾
退大。聞法花已度脱訖。命喩合中曾退定
性臨欲滅時。過法花會初發大心。正是令達
法如平等同體意樂。如妙法花喩説文。云白
導師言今知退還。故須此合。但知妙法中略
闕此合也已上意云。次於瑜伽智度之兩論之
文者。雖此二論同説二乘迴心向大。而瑜伽
論明不定性之有餘位迴心故。論第八十云。
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州中。隨
其所樂遠離而住已上智度論明定性入無餘
後之迴心故。論第九十三云。阿羅漢住淨佛
國土受法性身已上雖定不定性有異。是人著
小乘因縁捨衆生捨佛道。彼全同故。於所修
行。極成遲鈍不能疾成佛道。已義亦全同也。
若智論亦濁不定性者。何不住此娑婆界而
住在淨土受法性身乎 更不後生三界之論
文。尤難會乎 問。玄賛文集第八十八云。謂
法花意。滅後弟子。乘自神通。或依佛神力
往他方界。於穢土中。聞佛爲説法花經。迴
心向大受變易生。往淨土中。具足佛道。然
今論文説迴心已去受變易身。往淨土相隱
前穢土相歟。然會智論有六釋。一云。誰言。
界外有妙淨土。何引智論難我法相宗。二云。
約法性淨土即是無餘體故。云生淨土。即入
無餘三云。受變易報往反化土。聞法花經以
往爲生。非是受生。四云。據應化聲聞説。五
云。約密意説實聲聞。六云。言羅漢者。借彼
名説。實是菩薩義也。是非學者可悉已上
者此義如何 答
抄。有云隨擧娑婆 壽量品云。以有事縁
遠至餘國已上玄賛釋云。衆生根機時猶未
熟。他方機合。化身遂隱往他方化。或往淨土
穢土行化名爲餘國已上是即娑婆之外。若
淨土若穢土。並爲餘國爾者今云餘國亦
可爾歟
抄。三實報無障礙土 問。清涼引天台四
土。爾者自受用身居何土乎 答
抄。方便一土 天台意。定性二乘受變易
身。迴心向大已後。所居之佛土別名方便土。
然法相實不許定性迴心故云所無也 問。
自宗意。定性迴心已後可居何土哉。答。
祖解釋中。但云法報化三土。縱雖立四土。
而但開自他受用二土。更不別立定性迴心
之後所居土。故知。只是可居三土中化土哉。
 問。三土中化土是界内分段之所居。然後
定性迴心。即受界外變易身。居界内分段
之土乎。是以起信疏上云。令心還生於淨土。
逢佛菩薩善友力故修大乘道已上准同性經。
淨土中成佛悉是報身。今既云於淨土中。應
是報土。何謂化土哉。答。凡定報化二身二
土雖有異説。且依攝論。唯識論等説。地前
所見各變化身。地上所見名受用身。其地前
者不局分段故。探玄記第六云。若三乘中地
前必是分段之身。地上方有變易身。除迴心
二乘地前亦有已上故知。地前中漸悟者受
變易身。彼化身佛土亦通穢土故。其漸悟受
變易之類。不妨居淨土故。唯識論第十云。二
他受用○居能淨土。爲住十地諸菩薩衆。
現大神通。轉正法輪○三變化身○居淨穢
土爲未登地諸菩薩衆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
通説法已上起信疏釋等。准此可知。爾者天
台雖分同居方便。而通論也。可屬化土攝。
以劣應身爲方便土之能化。其勝劣二。應即
通屬三身中應化身攝故。以之思之。天台別
分二土。自宗通歸化土。雖有此異
抄。受法性身 問。智論中對明迴心向大
之所受身云受法性身者何身乎 答。本論
正文云。若阿羅漢住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已上
既住淨土而受法性身。是即變易身名法性
身歟。故記信疏具引妙經我滅度後復有弟
子等文畢即釋云。亦捨分段入涅槃已。即於
佛土受變易身已上智論亦同引此文即釋云。
住淨佛國土受法性身。准例可知之歟 問。
唯識論第八云。不思議變易生死○改轉身
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妙用難測名不思議。
或名意成身。隨意願成故已上雖有如是異
名。未擧法性身之名是一又花嚴問答下云。
善財童子。既現身至普賢菩薩知識。而彌
勒知識言。當來我成佛時汝見我。故知。後
生中成佛。此等思約文相。據見聞等三位爲
三生相。作如是説。可約實共皆同。但以一身
中成佛言一身者。法性身無別分段等身。分
段等者。等取變易。爾者分段變易之外別有
法性身如何 答
抄。何以迂迴稽留 問。演義抄中引智論
云。迂迴稽留者。爲説無餘之時分。爲指還
生已後之時分 答云云兩方。若云無餘者。
起信疏立七位迴心中。引妙經化城品明住
無餘。唯經一念之旨。智論亦同釋此文故。
可述速疾迴心之旨。何云迂迴稽留乎 明
知。此迂迴之言。非無餘之時分也。若依之
云還生已後者。所引之既説定性二乘入無
餘之相。須明無餘位所經之時分。何論還生
已後之時分乎 何況入無餘後迴心向大。
即入十信位。於十信位經一萬劫者。經論一
同之所判也。於此一萬劫。修信滿足果通漸
頓二類。何故論下文云於菩薩根鈍不能疾
成佛道。不如直往菩薩乎。既述迂迴心直
往之不同。明知。此文指無餘之時分也。即
五教章云。如直往人。既逕一萬劫修信滿足。
堪能發心出無餘涅槃竟所經之時分。全
同直往菩薩云事。解釋分明歟如何 答。無
餘位經時劫有七位。不同中妙經意。纔經一
念故。別不明其相。然出無餘涅槃竟即入十
信所經之時分望直往人。遲疾大不同。今
爲顯其相問答釋成故云迂迴稽留者。是還
生已後之時分也。但於十信位修行經一萬
劫。可通漸頓二類云難者。凡經論中立行位
張時劫者。專爲頓悟人也。故知。十信一萬劫
者。正約直往人。若約漸悟機。則可有尚
依本習成遲鈍之義故。五教章所依身章破
有人云。八地以還菩薩。有智増悲増之義。云
若言智増者有小乘習怖諸煩惱故永伏者。
若於地前未眞如。可約本習容有此類。以
未純熟故已上既許約本習有悲智増減之義。
何於根性無利鈍乎。若許有利鈍者。何經時
劫無遲速乎。於菩薩根鈍不能疾成佛道。
不如直往菩薩之論判。尤有其謂歟。瑜伽論
第八十全同之。次於五教章如直往人等釋
者。涅槃經五果所經之時分。而八六四二萬
十千劫云云釋此時分。或云無餘時分。或云
還生已後之時分。然五教章先述自義判無
餘時分。次擧有義釋云如直往人等。明知。
還生已後之時分云事者。非自宗之正義故。
起信疏但擧自義不述有義也。何況彼具文
云。如直往人。既逕一萬劫修信滿足。堪能發
心。彼獨覺人根最利故。亦依直往人。逕一
萬劫。餘四鈍根又差別故。時得多別也已上
何執序文不窮始□致妄難乎
抄。然論云言聲聞授記者 問。正檢法花
論云。言聲聞授記者。聲聞有四種。一者決定
聲聞。准有聲聞種性無如來性。決無成佛之
義名決定也。二者増長慢聲聞。三者退菩提
心聲聞。四者應化聲聞已上既云決定性聲聞
無如來性故。決定不可有成佛之義。何引此
論成上無趣寂義乎 答。於法花論有數本
不同。旦今藏録中有二本。一者元魏北天竺
三藏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譯爲一卷。文句大
同。纔有一字二字不同。又世中現行有一
本加注釋。是常騰記也云云今所令引雖之
文者。即此本也。藏録中二本共無此文。全
同今鈔所引。明知。後人爲令順法相宗義故。
妄加増之。不可依用。何況唯於定性聲聞加
増此文。餘三種者全同藏録中二本。明知。現
行本者。後人之妄加更無疑者歟。問。今見
鈔主所引文。多同世中現行本。不順藏經中
兩本。謂兩本共云言聲聞人得授記者已上
鈔所引及世現行本。無人得之兩字。又留支
本云。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應
化聲聞。是大菩薩與授記。大菩薩與授記者
已上餘大全同。然世中現行本。無應化聲聞是
大之六字。全同今抄所引也。又兩本共云
如下文不輕菩薩品中等。然現行本。及今抄
所引同無下文之二乘。明知。今抄引世中現
行本。不引藏經中兩本。但今抄不連引唯有
聲聞種性等文者。只是抄家略却之。更非謂
本論無此文歟。如何 答
抄。則非獨弟子 問。則非獨弟子者。爲
釋成上所引譬喩品文。爲當生起下四大聲
聞乎 答。會解云。言即如身子至則非獨身
子者。即譬喩品初住連次具云。佛告舍利弗
○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
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
故。爲諸聲聞説是大乘經等。詳曰。既云欲
令憶本願行爲諸聲聞等故。云非獨身子也
已上愚案云。今見文相。正顯三周聲聞退菩
提心之類。然上擧初周上根身子竟。次爲生
起第三周四大聲聞等。亦是退菩提心之人
故。云非獨弟子。文相顯然。何異求乎
抄。自陳捨父逃逝 問。父者何乎。又先
化者指何時哉 答。玄賛第六信解品云。經。
其父先來中止一城。賛曰○父者化身。佛
雖先來已經化導。衆生自退。故名先來求子
不得。一城生死中也。城者○今以大乘法爲
城也。將説大乘。以教發心故。城喩大乘法
已上又云。經。即自宣言我之所生。賛四
○最初我爲十六王子時。教之發大心等文
記第六妙樂釋云。夫結縁者。並約應身。如云
我昔曾於二萬億等。況十六王子從始至今。
機感相成。任運分解已上准此等釋。總以似
喩文。而最初結縁時逢化身故。云父者化身
佛也。其最初結縁者。遠指十六王子化導。然
衆生自退故云捨父等也。信解品云。於某城
中。捨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餘年已上玄賛
云。某城者大乘也。最初一逢已教趣大乘
之心。若定性大乘。及上品發心未必退沒。今
説不定性及下品發心故。彼已後住退流生
死故。名某城捨吾逃走已上五十餘年者。文
句玄賛共云五道也已上
抄。影響其迹 決擇云。謂助佛傳化。如
影隨形如響應聲。示現化迹。或取不實。是
聲如響應故言亦。抑法花諸羅漢耳者。暗彈
慈恩也已上
抄。如不輕品中示現 問。法花論中明四種
聲聞授記。且決定上慢之二類授記。於何品
中説之哉 答。論云如不輕品中示現
之不明。依論判檢經文唯説。増上慢四衆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輕賤是人爲作
不輕名者。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説辨力大善
寂力。聞其所説皆信伏隨從已上既上云増
上慢四衆。下云皆信伏隨從。明知。但是上
慢之一類。非決定性云事是一又彼不輕菩
薩一世教化。即令信伏隨從而起信疏云。
若決定種性未入無餘前定不迴心已上今既
明一生一身即隨教信受奉行。豈非不定種
性之類乎是二如何 答。此事雖未受先達
會通。強迴愚案云彼一品之始末。不輕久毀
四品悉名増上慢。爾者彼四品局増上慢。可
不通決定性歟。若云不通者。何故天親論主
決定上慢授記讓彼品乎 若彼品上慢中無
二類者。論主更依何品何文釋決定性授記
乎 若總一經中不明定性授記者。何故論
主釋妙經之授記具擧四種乎 故知。彼品
所説之増上慢四品者。廣通定性上慢之二
類。非但四種聲聞中上慢之一類。以増上慢
言。廣通大小二乘定性不定性等故。謂法花
論説窮子雲雨等七譬喩。對治七種増上慢
心。其七種増上慢人者。勒那云。一者求勢
力人。二者求聲聞解脱人。三者大乘人。四
者有定人。五者無定人。六者集功徳人。七
者不集功徳人已上留支本但第三云求大乘
人。餘全同之。此第四有定人者。會解釋云
定性人也等云云具如次下引。准此思之。不
輕品云。増上慢四品可通定性二乘也。但於
一生一身。即隨教化故不可通定性云難者。
信伏隨從之義。亦通定性。以評信解大乘故。
而未必迴心向大也。玄賛第一如次下引。可
見之 或一義云。經云二百億劫常不値佛等
者。此擧定性入無餘之事。次三千劫於阿毘
獄等者。此擧増上慢入地獄之事也已上
抄。釋曰既是論主 決擇云。問。安國之
難此云何通。答。豈不論云如不輕品中等。此
意但擧昔時爲例。是故言如非是昔時菩薩
預記今日聲聞。又解。論但通顯聲聞根熟未
熟。悉皆得記。根熟得記者。今日靈山佛自與
記是也。未熟得記者。昔日不輕菩薩與記是
也。亦非昔時菩薩預記今日聲聞也已上
抄。若大乘云 玄賛第一云。由趣寂者與
増上慢合一處説。翻譯之主同言根未熟令
其發心。正義應言趣寂者根不熟故佛不與
記。菩薩與記令發信解大乘心故。増上慢者
根未熟故佛不與記。菩薩與記發趣向大乘
心故。若趣寂者後亦作佛違涅槃等。處處教
已上攝釋第一云。衆根未熟者。議畢竟未
熟亦得名未。何要後熟方名未熟。故寂趣人
亦名未熟已上
抄。彼論次前有問曰 問。先此問意如何
 答。今依常騰注當科釋之。是爲明現前授
記之虚實故。興此問答也者。問中有二。初
定義。次若實成佛下設難也。定義者。常騰
注云。佛授身子記。言遇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劫當得作佛。乃至記阿難言供養六十二億
諸佛然後成佛。爲如此記劫數實佛故與記。
爲不如記劫數成佛而與記哉已上設難者。注
云。始從十信終至初地。略説徑一大劫阿僧
企耶。中説徑三大劫。廣説徑無量劫。徑如
是劫。修集善根方得現前授記。如記劫數當
得成佛。然弟子等未徑此劫修集善根。云何
忽得現前授記如記成佛。若言雖未修集善
根。而得授記實成佛者。菩薩何故無量劫修
集善根方得授記。若不如記實成佛者。諸佛
始無妄語云佛。虚妄與此授記之者訓此已上
抄。答曰彼聲聞 問。此答文意如何 答。
常騰注意云。答文有二。初正答釋。後是故下
結答也。初正答中亦二。初記意得如來依彼
下記義也。初記意者。注云。彼身子等若得
授記。即相同義得決定心。爲得此心故與授
記。非謂聲聞已入初地成就法身故與授記
已上金剛仙論第四云。凡有四種三昧授記。
一是習種性中。二性種性中不現前授記。三
是初地中現前授記。四在佛地中無生忍授
已上問。決定心者何乎 答。常騰注云。無
性攝論云。世尊。法花會上與諸聲聞舍利弗
等授佛記別。爲令攝得如是意樂。我等與佛
平等無二。解云。意樂者。謂決定心佛爲令此
意樂故。授佛記別。非必如記劫數成佛已上
記義者。注云。雖爲令得決定心故與佛記別。
未知依何義與實行聲聞授佛記別 答。依
聞義故。故無性攝論云。諸佛於一切有情得
聞自體意樂。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由是因
縁。此既成佛。彼亦成佛。解云。佛與一切同
一如如。是故一切皆屬如來如中。佛得此意
故。云彼即我等。由是因縁。此佛既成正覺。
彼聲聞等亦説成佛。此則云佛成佛。爲聲聞
成佛。三三種平等即是同義 問。十住初
心望成佛時。必徑三大劫阿僧企耶。若爾舍
利弗成佛劫數。既説無量無邊不思議劫。云
何不説如記成佛。答。總説無量。亦得無終。
但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此三大數。花嚴經中
是有限數。然三大劫退過此數。是故始發
大志聲聞大得如記實成佛也已上
抄。一乘平等 法花論勒那摩
提譯
云。何者
名三種平等云何對治。一者乘平等。與聲聞
授菩薩記。唯有大乘無二乘故。是乘平等無
差別也。二者世間涅槃平等。以多寶如來入
於涅槃。世間涅槃彼此平等無差別故。三者
身平等。多寶如來已入涅槃。後示現身。自
身他身法身平等無差別故已上留支本但云
唯一大乘。餘全同之。諸本共云世間涅槃
平等。而今云生死涅槃。只取意也
疏。入楞伽第二 問。三部中引何經乎
答。四卷經是東晋求那跋陀羅譯。十卷經是
元魏菩提流支譯。名入楞伽經。七卷經即唐
實叉難陀譯。名大乘入楞伽也。今引十卷經。
如抄釋可知 問。今指二四七者是何文乎。
 答。第二卷云。大惠。諸聲聞辟支佛畏生
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世間涅槃無差別
故。分別一切法與非法。而滅諸根。不取未
來境。妄取以爲涅槃。不知内身證修行法故。
不知梨耶識轉故已上第四卷云。昧著三昧
樂安住無漏界等文
如常
第七卷云。大惠。聲聞辟
支佛。於第八菩薩地中樂著寂滅三昧樂門
醉故。不能善知惟自心見。隨自相同相熏
習障礙故。空人無我法無我見過故。以分別
心名涅槃。而不能知諸法寂靜已上會解引此
三文竟即釋云。第二云。妄取以爲涅槃。第四
文顯第七云以分別心名爲涅槃故。皆無實
已上問。第二卷云而滅諸根不取未來境
等者文意如何 答。定性二乘入無餘位。分
段根境雖悉滅盡。猶受變易根境身。而彼
二乘不取此變易境界爲生死有。但以滅分
段諸根。妄執取爲涅槃爲言准此思之。定性
二乘雖入涅槃。而猶有未來境。但彼迷故。不
取爲有。妄執爲涅槃云事分明也。故七卷楞
伽經第二云。復次大惠。諸聲聞畏生死妄
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別想。一切
皆是妄分別有。無所有故。妄計未來諸根境
滅以爲涅。不知證自智境界轉所依藏識爲
大涅槃。彼愚痴人説有三乘。不説唯心無有
境界已上准此經文。二乘無餘非實涅槃云
事彌分明也 問。正檢彼經未説五性。其前
段有此文。何無是文爲定性二乘所入之無
餘涅槃□明知。爲□誡一類不定種姓聲聞
樂求無餘之輩故云妄計等也。況次下云不
知證自智境界轉所依藏識爲大涅槃已上
非明不定性之轉識得智乎。以定性之藏識
無轉識得智義故。如何 答。實□問此未説
五性前有此文。總毀責定不定二種聲聞之
所期無餘故。經云諸聲聞等也。何必定知教
誡一類不定性乎 設雖誡一類不定。而所
詮者。諸根境識無餘涅槃非實涅槃云事既
分明者。汝所立之趣寂聲聞。亦可非永滅。縱
雖此文約不定性。次下正説五姓中聲聞乘
性者是決定性也。以不定性別立爲一類故。
然其聲聞乘性受變易身者。經文分明也。但
淄洲惠日論第三云。此説不定性迴心以後。
墮不思議變易生死。無決定性得變易文已上
雖有此會釋甚自由也。不足言者歟。爾者
定性入無餘位受變易身。而自不知。謂爲
涅槃故。今云。妄計之旨。誰謂不然哉。加之
法相宗以具説三乘方爲了義。然今楞伽經
云。彼愚痴人説有三乘。知。楞伽意雖説五性。
偏是爲愚痴人以權方便所假施説全非彼經
正意。以之思之。彼經不許定性無餘。灰斷
爲實涅槃云事實明鏡也 問。今所指第七
卷文者。具如上引。如所引文者。既云於第
八菩薩地中等。明知。迴心菩薩聲聞縁覺上
昇第八地。樂著寂滅三昧之相也。何指此文
證定性二乘無實涅槃之義哉 答。此事難
思。但彼文意云第八地菩薩所證。寂滅三昧
是同二乘寂滅涅槃故。菩薩於其三昧。除生
樂著云云故知。二乘所得涅槃。亦但是三昧
爲言故七卷楞伽經云。大惠。八地菩薩所
得三昧。同諸聲聞縁覺涅槃。以諸佛力所
加持故。於三昧門不入涅槃。若不持者。使不
化度一切衆生。不能滿足如來之地已上
佛力所加持者。第八地菩薩得諸佛□勸等
是也
抄。望其當分 問。付明無餘體。且以大
乘望之。但是三昧。爾者九次第定等中何定
哉 答。起信疏云二乘無餘體唯滅定
付之楞伽經中説二乘無餘云樂著三昧樂未
必云滅盡定。何況法花論云諸禪三昧。可廣
通諸三昧何定判體唯滅定乎。是以一乘
佛性權實論中卷大開業寺沙門法寶
述。増壽變易章第八
云。此定
於前三乘教八萬四千法門之中名二乘涅槃。
非諸定攝。後時教意。此是内身修行法中。別
有此一種三昧。滅於分段身心。然非八解脱
中滅定攝。所以得知滅盡定。後方入此三
昧故。瑜伽八十云。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
熟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
等不復得生。唯清淨無爲離垢眞法界○又
滅定唯識心不滅身。此滅有身及心故不同
已上文證道理共明鏡也。今何云體唯滅
定乎 答。指無餘位名三昧。楞伽經法花論
所説分明也。但名滅盡定之定判未知。大師
依何經論。但金剛仙論第二云。然二乘人
有二種。一者發菩提心聲聞。如法花中舍利
弗等。受證作佛者是。二者寂滅聲聞。斷三
界惑盡。出分段生死。究竟想。起憍慢心。
入寂滅定。徑千萬億劫。於此定中。而不
反易生死微細行苦。後時定力既盡。從禪定
出更無所依故。還覓善知識發菩提心。求無
上道故。菩薩於此憍慢衆生。亦與悲救度
已上搜玄記第□探玄記卷第九中兩處指此
論餘文。清凉刊定同引此論。釋於鐵圍山結
集摩訶衍藏。故知。此等諸祖定見入寂滅定
之文乎 何況起信疏云入無餘依法爾皆
有變易報殘已上又云離事識分別麁苦。
猶受梨耶變易而行苦。然此細苦無始來有
已上此等解釋全似寫今論文乎 楞伽經文
准此等義可思之。但於法花論文者。起信疏
引此論即釋云。二乘無餘體。雖滅定亦通方
便故云諸禪已上解釋明鏡也。不可及苦勞
歟。次於寶師釋者
抄。論釋七譬喩中 會解云。七譬喩等者。
即勒那摩提譯本也。論標云。次爲七種具足。
煩惱性衆生説七喩對治七種増上慢。應知。
七種衆生者。一求勢力人。二求聲聞解脱人。
三大乘人。四有定人。五無定人。六集功徳
人。七不集功徳人。七種喩者。一火宅喩。二
窮子喩。三藥草喩。化城喩。五繋珠喩。六頂
珠喩。七醫師喩。七種増上慢者。一顛倒求
功徳増上慢。二聲聞一向増上慢。三大乘一
向。四實無而有。五散亂。六有功徳。七功徳
後五皆云初二
爲増上慢故耳
今當第四喩爲定性人對治實無
而有増上慢也。若菩提流支譯本乃云。實無
謂有増上慢心。以彼七種皆云慢心。故知。今
云増上慢人者。非四種聲聞中増上慢聲聞
也。乃爲定性人爾而云世間有漏三昧者。二
本論皆無有漏之言。在小乘雖四涅槃。大乘
望之故云世間三昧已上私云。留支本云。四
者實無謂有増上慢心。以有世間三昧三摩
跋提。實無涅槃生涅槃想如是倒取已上
那本云。四者實無而謂有。増上慢人以有世
間漏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想
如是倒取已上既勒那本云漏三昧故。今云有
漏也。餘文授合可自見之。又常騰注論所揲
之論本。正云世間有漏三昧也
抄。第四爲有定人 問。有定人者名義如
何 答。論自釋云有世間三昧云云又十卷
楞伽第二云。聲聞縁覺三昧樂所牽故作涅
槃想已上准此等文案者。有者有所得也。即
執取了義也。謂二乘無餘體是滅定。而彼
不知謂爲涅槃。是即迷執滅定。謬爲涅槃
之人故名有宗人爲言起信衆云。論説二
乘有三種餘○然彼二乘既不能知此三餘故
○謂爲涅槃。而實但是未證身前期以滅智
所得滅定已上
疏。勝鬘亦云 經云。唯有如來得涅槃。爲
一切衆生之所瞻仰。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菩
薩境界。是故阿羅漢辟支佛者。涅槃界遠。
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脱四智究竟得蘇息
處者。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説。何以
故。有二種死。何等爲二。謂分段死。不思議
變易死等文
疏。更受變易 問。入滅二乘。於三界外
更受變易 爾者以何業因感變易報乎
答。無明爲縁。無漏業爲因也。付之凡無漏
者。必損有漏。設雖變易。其性是有漏也。何
以無漏爲因哉如何 答。無明爲縁。無漏爲
因。感變易報云事。經論之常談。性相二宗
之共許也。但於無漏必損有漏等云難者。一
乘佛性權實論中増壽變易
章第八
云。或有難言。無漏
之法破裂生死。云何爲且成變易報者。如上
地道破於下地。成上地報。二乘無漏。破裂
分段生死。成變易報。於理何失已上又不局
二乘無漏。縱雖菩薩以因位無漏不離無明
故。下地無漏成上地變易報。有何難哉。故起
信疏下卷云。菩薩二智起時。有微細之累。
不同佛地能淨之徳已上探玄記第五云。若
無明未盡障隔眞如。令修生徳未全同眞故
有生滅已上今抄引無上依經云。起輕相感
有虚妄行云云豈非無漏業與無明相應有生
滅故。名虚妄行哉。爾者親成變易。於理無
過歟。故無差別論疏云。因位無漏所感之身。
細患所遷故云變易已上例如安惠云。因位無
漏亦許有執。思之可知 問。二乘無漏且可
爾歟。菩薩無漏何與執相應乎。故佛地論第
七云。有義法執及無明等。遍在一切善惡無
記。有漏心品及與二乘無漏心等。皆不了達
法無我故。皆似相分見起故已上既云。二
乘無漏不了達法無我。故法執及無明相應
云云明知。菩薩因位無漏了達法無我故。不
可法執等相應云事是一次於安惠意者。述
記第九云。安惠等執。即通三性無漏之心。無
非執者。五八識唯有人六通二種已上局有漏
心不通無漏見 是二如何。答。菩薩因位無漏
與無明相應故。有生滅之累云事。如所引成。
既無上依經通三乘聖人。以無漏業爲□受
變易。云起輕相感有虚妄行。豈非大力菩薩
無漏業亦是虚妄哉。次於佛地論文者。且約
増勝偏擧二乘。縱雖菩薩何無前地無漏。與
後地微細法執倶起哉。況既云二乘無漏心
等。豈非等取菩薩因位無漏哉。次於安惠
意者。上所引佛地論云有義者。即安惠論
師歟。了義燈第六云。問。安惠本計佛無見
相。何智縁涅槃。何智縁俗。答。縁自證分名
俗。縁如名眞。問。因位無漏亦許有執。何名
現量比量等。又親得證如不。答。准縁他心
云。不知如佛境亦不親縁如。因位名無漏名
縁如。名縁二空等者。據無明漸微。名爲無
漏縁如縁空分爲凡聖故。諸自證因位不能
分明親得。現比非量。唯思可知已上演祕第
一云。望執輕量名現非量。五八執徴故名現
量。亦如勝義世俗善等已上上攝論者。梁論
第十三智差別勝
相第十
問。此性宗意以無漏業爲因
者。局後得智無漏歟。爲當通根本智歟

抄。無上依第一説 會解云。無上依經文
科分三。謂標釋結也。初約人標能所障。謂約
三乘人標擧能障四障及所障四徳。以三人
同有故。次一者生縁或下釋也。亦分爲三。初
例釋能障相。謂例界内無明行品。釋此四障
名相也。二無明住持一切煩惱下。正釋能
障所障。謂雖有能所障。意正以能障自所障
故也。三阿難於三界下。例釋所起生死。謂
由四障能障四徳故。起四種生死故也。後阿
難四種生死下。結成得失也云云 取意
抄。無明住地生一切行 問。自宗意無明
生無漏一切行者。其相如何 答。且如唯
識論第八云。既未圓證無相大悲。不執菩提
有情實有。無由發起猛利悲願。又所知障云
大菩提。爲永斷除留身久住。又所知障爲有
漏依。此障若無。彼定非有。故於身住有大
助力已上
抄。三者有有 問。云有有云無有。其義
如何 答。一義云。決擇云。言有有者。一云。
有此變易故名有有。二云。有此細苦故名有
有。三云。生表現有故名有有。言無有者。一
云。無彼分段故名無有。二云。無彼麁苦故
名無有。三云。滅表後無故名無有已上又云。
言何者無有等者。謂變易身爲縁。刹那滅爲
體。如分段中生□爲縁。老死支爲體已上
一義云。會解云。言有有者。上有字。即生死
因縁。如十二因縁中有支。下有字。正是三
種意生身。此是有果故。佛性論云。由前因
縁。或得變易。異熟有果言無有者。於變易
生死中。即生即滅故云無有。如十二因縁中。
生縁老死。亦約念念遷變故已上
抄。三種意生身 問。三種者何乎 答。決
擇有二釋。一者聲聞縁覺菩薩也。二云。大疏
五下云。然此身類有其三種。一三昧樂。二
覺法自性。三種類倶生。初從所依定爲名。次
從所依智立稱。三自證法相義。兼定惠及法
性相故名種類。由此故。能隨衆生種種一時
現生。任運而成云無作行。若依地位。初則
五地前。次即八地前。後即八地後已上抄十
二下解釋繁廣。要者可見
抄。近遠皆釋 大疏二下普賢三
昧品
云。因因
性證彼因性。成彼果性顯果果性已上抄七
上云。涅槃三十七師子吼品。佛性有因有因
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十二因縁。因因者。即是
智惠發心已去。果者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果果者。無上大涅槃。今疏文意。因因即
歡縁縁智通發心已去。因即所證之理。能
證至果爲大菩提。所證至果名大涅槃。前
二是因。後二皆果。而有重因重果言者。謂
十二因縁是正因性。雖有此性。若無觀智不
能成果。今由觀智令後成果。即而因作因故
名因因。菩提對前已名爲果。而大涅槃由菩
提顯故。此涅槃即是菩提果家之果故○然
上四句之後。經中復有四句云。是因非果如
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
二因縁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爲佛性。此之
四句三即是前二三兩句。智惠菩提。皆依十
二因縁生故。初及第四。皆前中初一。以十
二因縁。約相是因。若約縁性則非因果。是中
道正性法身理也○若總合上十一種四句。
成五佛性復成四句。一或有佛性闡提人有
善根人無。是前因性之中。一分之義。以未
成佛時。善惡無記皆名佛性。今取其惡故。
云一分闡提有也。二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
提人無。即因因性。三或有佛性二人倶有。即
因性中通十二因縁。亦非因非果之性。四或
有佛性二人倶無。即彼果性及果果性。對
前兩種四句。可以意得。十二因縁名佛性
者。一當體淨故。是法身性。二能知名義成
反流故名報身性。又前滅後生。非斷非常。顯
中道故○又初因性。即染淨縁起。二因因性。
即内熏發心。第三果性。即始覺已圓。四果
果性。即本覺已顯。又初隨染隱體。二微起
淨用。三染盡淨圓。四還源顯實已上
抄。今唯經明佛性 決擇云。言佛性略有
五種者。謂善始淨水性。不善如濁水性。無
記如不太清不太濁水性。果如清淨水性。理
如濕性已上譬如雖水唯一濕性而約清濁
縁分爲多性已上佛性一理。准思可知
抄。一是離欲 決擇云。得定凡夫離欲但
伏。其現那含聖人離欲亦斷其種已上
抄。二是五住已上 文 問。五住者何乎 答。
一義云。唐經第十六十住 品説。第五具足方便
住勝進分云。欲令其心轉復増勝無所染著
已上疏三下云。性相交徹。則轉復増勝。形奪
兩已。皆無染著成般若故已上一義云。涅槃
經中。多銘歡喜等。十地名十住故。今云五
住者。第五難勝地也。抄十五下十地品中
第五地
云。四
道品取其淨相。以十淨心而能治之。即入
五地。入五地已。菩提分法不取淨相。而
非不行不取而行方能善修已上 准此可知
一義云。十地中第六現前地名五住已止
疏七下第六現
前地
云。又四地出世未隨世。五地
能隨而不能破染淨之見。此地觀察無染淨
法界破彼見故已上唯識論第十釋十地所證
十眞如中云。六無染淨眞如。謂此眞如本
性無染亦不可説。後方淨故已上准此可知
 問。今論善不善。須約三性論之。何染淨
之見乎 又抄十五下第三地
之餘
云。然煩惱有三。
一正起者初地斷。二誤心起者二地已斷三不
善根使任運性成。三地已上漸次斷之。又貪
等尚略有二種。一者不善凡夫所起。二者
是愛佛名貪。増厭世間説之爲嗔。分別有
無。説以爲癡。上三處斷是不善煩惱。善煩
惱斷亦有三處。一者正起。地上漸八地時盡。
二者習氣。八地已上漸次斷除。十地時盡。
三者使性至佛乃盡。今此但斷不善之性。
不説現斷。至七地中。方説斷於求佛貪等
已上准此。不善根性。於三地已上即斷之何
云五住已上等哉 答
疏。莊嚴第五無性 問。清凉大師引莊嚴
論時邊畢竟二種無性。爾者畢竟無性如何
釋之乎 答。疏云。畢竟謂永無。即大悲菩薩
付之無性有無種中。斷善闡提名時邊。
無性闡提名畢竟。何釋畢竟謂永無即大悲
菩薩乎。是以行願記第四懺悔業
障段
云。一闡
提者是梵語。具足應云一顛底迦。此云斷善
根。莊嚴論闡提有二。一時邊。即暫時也。以斷
善根故。無暫時入圓寂之法。二畢竟闡提。即
畢竟無有入涅槃法。斷善根已久處虚道。若
得人身値遇善友。但云人天善根。而成就之。
正是五性宗中無種性有情也已上此釋尤符
順論文。文何判即大悲菩薩乎 答。莊嚴論
第一種性品
第四
云。無涅槃法者。是無性位。此略
有二種。一者時邊般涅槃法。二者畢竟無般
涅槃法。時邊般涅槃法者有四種人。一者一
向行惡行。二者普斷諸善法。三者無解脱分
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畢竟。無涅槃法者。無
因故。彼無般涅槃性。此謂但求生死不樂涅
槃人已上此論文全同楞伽二種無性故。十
卷楞伽第二云。大惠菩薩。白佛言。世尊。此
二種。一闡提。何等一闡提。常不入涅槃。佛
告大惠。菩薩摩訶薩。一闡提常不入涅槃。
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是故
不入涅槃。非捨一切善根。闡提若値諸佛善
知識等。發菩提心生諸善根。便證涅槃已上
四卷經第一云。大惠。一闡提有二種○大惠。
白佛言。世尊。此中云何畢竟不般涅槃。佛告
大惠菩薩。一闡提者。知一切法槃涅槃已。畢
竟不般涅槃。而非捨一切善根。一闡提也
等文同
十卷經
又七卷經第二云。大惠菩薩言世尊。
此中何者畢竟不入般涅槃。佛言大惠。彼菩
薩一闡提。知一切法本來涅槃。畢竟不入。
非捨善根等文是即十卷經云常不入涅槃
者。畢竟不令義也。故四卷七卷。並云畢竟
不般涅槃。莊嚴論亦云畢竟無般涅槃法。經
論文言既全同也。若許經是大悲菩薩。豈於
論文不許之哉。是知。論家全用此經文。更
非論主我立也。爾者經論。各立二種無性。
彼此全同云事彌分明也。但於行願記釋者。
且符顯相宗是一往釋也。若依自宗論之時。
爭可違清凉定判哉。問。相宗意立三種無
性。有三梵名。翻譯亦異。然楞伽説斷善大悲
二種。莊嚴明斷善無性二種。若經論合明。
則具有斷善大悲及無性之三種闡提。況楞
伽經是未了五性。不如深密等顯了五性。今
何執楞伽之片文。局判無有無種性人乎
答。一代諸教中。無具説三種無性之明文。但
是彼宗師。爲妄立自義。強搆臆度。曲會經
論。實不足言者歟。楞伽既盡無性有情之種
類時。具擧斷善大悲之二種。莊嚴論全寫
此經文。名爲時邊畢竟。豈非如次指配斷
善大悲哉。但於三引名者。全無經論所出。不
足信用。然決擇云。又准彼宗。第五無性有
三梵語。翻譯亦異。一阿闡底迦。此云不
樂欲。不樂涅槃故。二云。一闡提迦。此云樂
欲。樂住生死故。此上二名亦通大悲及與斷
善二種人故。三云。阿顛底迦。此云畢竟無。
唯局無性。通斷善根及與不斷。但無三乘無
漏種故。若准性宗斷善之人。且就長時言
畢竟無。或約大惠悲願力故。當不成佛名
畢竟無已上委可思之。次於楞伽者未了。深
密者顯了云難。抑深密經中有三種簡別哉。
若云無者。還成未了。何是顯了乎。況次下
疏。深密等經。就其長時云定性無性者云云
全非永定永無。豈是顯了乎
疏。諸論隨佛方便 問。今諸論者。別指護
法等末論師歟
抄。彼法花疏 玄賛第一云。金光明經
亦説三法輪。謂轉照持○法花亦云。我等内
滅自謂爲足。唯可此事。更無餘事。初時教
也。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衆生。都欣樂第
二時教也。佛亦如是。現希有事知樂小者。以
方便力調伏其心乃教大智。我等人自得未
曾有非先所望。而自得第三時教也已上
疏。寶性佛性 寶性論第三。佛性論第二。
可見之
疏。妙智經中 問。清凉大師一乘居三乘
後之義。引何經論證之乎 答。引妙智經
及梁攝論證之也。付之凡引證據者。爲生他
信智也。然妙智經是未渡之經。有無未決之。
何引爲證乎。梁攝論善成立之。三種法亦
譯者加増。非世親論主意。故中邊義鏡殘
第五得述云。然梁攝論所言善成立者。一小
乘。二三乘。三一乘。第三最上者。眞諦法師
加増語。非世親論主意。所以得知。唐攝論
言無上差別者。謂聲聞乘上有獨覺。獨覺乘
上有大乘。其菩薩乘即佛乘。更無有上。無
性攝論亦同梁唐論倶世親造。豈有相違。故
知譯者謬也已上隋達摩笈多所譯世親攝論
第六。全無此三種。明知。眞諦加増也云事。
如何 答。雖妙智經是未渡經。賢首大師。面
受日照三藏之口決。相承無所謬。苦不信
此口決。汝宗以玄奘口決爲指南。誰亦共
許之乎。故自宗意。親受日照之口決。正依
妙智經之所説。成立三乘方便一乘眞實之
義。云依憑云相承。何不信受乎。況梁攝論
善成立之三種。如何會通之乎。但於此善
成立之文。是眞諦加増云難者。續高僧傳第
一云。自諦東夏雖廣出疏經。偏宗攝論故討
尋教旨。通覽所譯。則彼此相發綺繢鋪顯
故。隨處翻傳親流疏解已上眞諦三藏殊宗
攝論討尋教旨。親製疏解已上修練異他。有
何所謬乎。若云以違自解非他爲謬者。亦
可以違眞諦所譯。爲玄奘謬乎。又眞諦是梵
僧。偏宗攝論。本在彼國。勤受覺之。可有謬
否。奘師是漢人。別宗五性。假往彼國卒爾傳
之。可無謬否。是非自顯。智者知之。又傳云。
今譯兩論。詞理圓備。吾無恨矣已上此是上
述對智幢譯倶舍及攝論竟。如是結詰也。既
云詞理圓備。有何所誤乎。若云眞諦自稱
故不可信用者。奘師亦多自稱我傳中天正
音。如何汝信受乎。但於餘譯無此文云難
者。餘三藏未宗攝論故。可有品不窮習。於所
譯論云之無所闕略乎。若云以多人語可決
正不。既隋唐兩譯共無此文。唯眞諦一人所
譯有此語。明知。是加増者。法花云無二亦
無三。彼五度三藏共無第字。明知。玄奘一
人云梵本有第字者。是可謬加増。汝何執
爲是乎
抄。斯即會無性定性 問。妙經信解品窮
子喩者。爲指四大聲聞喩窮子。爲當通喩定
性無性歟 答云云兩方。若云別喩四大聲
聞者。抄引窮子喩文意。即釋云。斯即會無
性定性已上明知。遮指無性定性名窮子
若依之爾者。正見經文。明四大聲聞領
解擧窮子喩。何云喩定性等乎。況抄上文
云。又四大聲聞。自陳捨文逃逝明已先化
已上意云。捨文逃逝者。顯退菩提心之義
也。若是退大之類者。何云無性定性乎 答
註云。自鄙先心者。本在聲聞地之時。期有
餘無餘二涅槃。此所期之二涅槃者。定不定
性二種聲聞。全同無異故。四大聲聞至法花
會。悟入一乘佛性之法理。自鄙執實有二涅
槃之先心。則非唯此四大聲聞所期之二涅
槃無實體。彼定性等之所入無餘涅槃是權。
蘇息處全無實體之義。自所成也。故三周
聲聞之領解涅槃。不簡自他所期之涅槃。總
悟爾前許二乘有實滅。是方便教。故今四大
聲聞之所領解者。非唯自鄙先心。總會定
性無性也。以今一乘佛性之法理。貫通定性
無性故。例如探玄記云。一約事破二乘實滅。
二約教破亦會大乘權教也。思之
疏。若不信法花 問。涅槃經意。説一乘
一性破三乘者。指何品何文哉 答
疏。若謂佛性有二 佛地論第二云。雖餘
經中宣説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當得成
佛。然就眞如法身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
方便而説爲令不定種性有情決定。速趣無
上正等菩提果故已上
抄。然性有二種 玄賛第一云。然姓者有
二。一理姓。勝鬘所説如來藏是。二行姓。楞
伽所説如來藏是。前皆有之。後姓或無。談
有藏無。説皆作佛已上談有者行性也。藏無
者理性也云云問。勝鬘楞伽同名如來藏。何
勝鬘所説名理性。楞伽所説名行性乎 答。
玄賛第三云。楞伽經云。阿梨耶識名空如來
藏。具足熏習無漏法故。名不空如來藏。藏識
有漏虚妄不實故名爲空。能令一切無漏種
故如來藏。四知種子是無漏非虚妄法。由近
善支。多聞熏習漸次生長。當成四智。四智
之因名不空如來藏。藏是含藏自性義故○
勝鬘經云。有二種如來藏空智。謂若離若脱。
若斷若異。一切煩惱藏。不離不脱。不斷不
異。不思議如來藏煩惱有漏虚妄不實。能
覆眞如名空如來藏。涅槃無漏體是無爲。非
虚妄法。由近善縁斷諸煩惱。漸次智起方
便顯證。名爲涅槃。體性非空。所顯空之性
故。煩惱覆位名不空如來藏。歳是覆隱因性
義故。故在纒裏之位名如來藏。出煩惱時名
爲法身已上攝釋第二云。疏有二種如來藏
空智者。二如來藏即所縁境。謂空不空二種
之藏。言空智者。即是如來縁二藏智 問。
二智不無。何故名空 答。所縁空故。以得
空名 問。所縁何空 答。煩惱虚無。眞如
離彼妄心分別一切諸相故並名空。即此空智
亦名藏智故 問。二何名藏 答。妄能覆
藏。眞是所藏故並名藏○疏謂若離至煩惱藏
者。此辨煩惱空藏之相。妄法別起其體不
二。是故名離。可以對治因縁易脱故名爲
脱。始終反改目之爲異。經本無有若斷之
言。我本不同更勘餘本。疏不離至如來藏者。
此辨眞實如來藏相。所謂諸佛同體義分。非
全別體故曰不離。常住不可因縁易假令失
故曰不脱。始終不改名異。妙出情外名不思
議。經本亦無不斷之語。有義眞如體。遍
不離有情故曰不離。縛法可脱。體既非縛故
名不脱。如爲法體與諸餘法。非條然別名爲
不異。議曰不及前釋。得失可悉。疏能覆
眞如名如來藏者。復有二釋。可知。此妄空
能成如來故。所知空名如來藏。二妄法空
中。無有眞實如來藏名空如來藏。空即無義。
從彼所無而以立名已上
疏。然涅槃依於理性 問。法性宗意。理行
二佛性者。性習二性中何乎 答。准次下問
答可知之 問。法性宗意。行佛性遍在一切
衆生界可云乎 答云云兩方。若云遍在者。
修生諸善功徳行。是名行性。彼斷善根等爭
具之乎。是以今疏抄意。涅槃經凡是有心
定。當作佛之文。約理佛性而成皆當作佛性。
而成皆當作佛之義。述行佛性不一遍在一
切有心者之旨。若依之爾者。行性既不遍在
衆生界者。還同法相宗之所立。爭成一乘一
性義乎 答。決擇云。若約本義。理性大同行
性。全異行者。相宗行性。即自法爾無漏四
智本種。性宗行性即自所修善行。攬理所成
以爲其體已上准此本性住種性名理佛。習
所成種性名行佛性。故五教章種性義云。其
習種亦從眞如所成等已上思之 問。探玄
記第十六性起品云。四徳門者。以性即行性。
是故唯理性起○ 問。理是無爲。行是有爲。
理顯爲法身。行滿爲報身。法報不同。爲
無爲異。云何理性即行哉 答。如來藏中具
足恒沙性功徳故。起信論中。不空眞如。有
大智惠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等。涅槃云。佛
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惠。解
云。此則無爲性中。具有有爲功徳法故。如來
藏經摸中縁等。及寶性論眞如爲種性等。皆
是此義。是故藉修引至果位名爲果性。果性
赴成名性起已上准此三大中。體大名理性。
相大名行性何釋所修善行乎。又五教
章種性義云。就眞如明性種性。是故佛性論
云。自性清淨心名爲道諦。又涅槃經云。佛性
名爲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智惠。此等並
就本覺性智説爲性種。其習種亦從眞如所
成故。攝論云。多聞熏習。從清淨法界所流
等。又起信中。以眞如體相二大爲内熏因。眞
如用大爲外熏縁○内外説熏以熏力故。無
明盡時莫合不二。唯一眞如也已上准前玄
記釋。會此種性義。理行二佛性合名性種性
何者性種名理性。習種名行性乎 答
抄。未作闡提 抄十九下出現品云。故應問
言。頗有新作一闡提。不復有闡提後生信不。
若有新作。未作之時有佛性不。若未作時有
作時無者。佛性可斷。若先無者。則不由於
闡提無也。本自無故。後生信心亦後如是。
若有佛性。佛性即是可生生法。前則本有今
無。此則本無今有。若發信心。亦無性者。此
亦不于闡提故無。故知。但是約於長時未成
其莫作故。皆誘物何定言無已上
抄。以釋法顯 會解
抄。輕舟迎接 會解云。今云。輕舟迎還。
傳中不説故也已上又云。握腕驚悚之状也
已上
 于時文明三年三月十五日於南都東大寺
 如意輪院閑室寫之畢
          華嚴末葉海圓之


演義鈔三上纂釋第三

抄。先總奪 問。總奪者何乎 答。應化
聲聞是能化也。定不定之二種聲聞是所化
也。於此二種人。總成無用破之也 問。今
既於不定性。則化而有益云云何云總奪耶。
又許定性決不迴心。亦何云奪耶 答。決擇
云。能化便成無用者。彼疏云。即爲調伏
所化聲聞佛菩薩等。自化其身。爲彼同類。
於無餘依現般涅槃。經百千劫耽寂滅酒。醉
逸而臥後彼起現受佛記。令諸不定種性二
乘盡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皆復
起現受佛記。況我今者不希作佛而入涅槃。
據案記即是有用。何故鈔云便成無用耶
答。若依相宗具大乘不定性入。假設不化終
不沈寂故。成唯識云。如諸異生煩惱故。若
定性人決定沈寂。終不可化。無用之難其
理眼然已上彼疏者玄賛第四也。具如下引。
案此決擇意云。今疏之無□記誰者。彼法相
宗心。若定性若不定性。都無實入無□復從
彼起之道理。何假而現入滅還生之化相耶。
既實無其機。今現法相有何所用耶爲言
抄云先總奪化也。但抄云如有不定性聲聞
等者。意云。若雖入無餘。而是有具大乘不
定性。則菩薩變化爲聲聞。尤可有益。然汝
宗中決不迴心。豈非無用云云 爲言此望定不
定。倶成無用也。得此意可會抄文也。一義
云。會解記云。鈔有化無用者。約此望彼。若
彼疏云即爲調伏○而入涅槃。評曰。彼以變
化權聲聞得起者。爲引不定性人。然彼宗亦
有一類定性。此□□起云無用。非唯無用。亦
及誤他餘如下説已上凡今抄釋。以縱雖有
應化聲聞不現入滅。而永不再起方有其益。
應無誤失故。抄云。法花已前有二意。故説
有趣寂等云云細思可知
一疏。又豈不誤於一類 問。應化聲聞。於
無餘依現般涅槃。可有誤機之過耶 答。疏
心爾也 問。佛菩薩等。以後得智觀機之根
欲性。隨其所應引導之。縱雖現般涅槃。而
有可誤之機。不可令感見之。何以愚情可
難大權隨宜之方便耶是一此莊嚴論八意。
攝論十義。同會一乘中變化故説一乘云云
玄賛第四云。九化故者。如世尊説。汝等苾
芻我憶往昔無量百返。依聲聞乘而般涅槃。
云何已成佛後。依二乘而般涅槃。即爲調
伏所化聲聞佛菩薩等。自化其身。爲彼同
類。於無餘依現般涅槃。經百千劫耽寂滅酒。
醉逸而臥後從彼起現受佛記。令諸不定種
性二乘盡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
皆復起現受佛記。況我今者不希作佛而入
涅槃。今□會中富樓那等。即其義類也已上
攝論等心如此。豈可有誤機之過耶是二
之起信論會身子六住退云示現退云云爾者
亦可有誤實類之過耶。若難他人云權必化
實者。豈不成自害耶是三如何 答。諸佛
化儀不簡萬機。縱雖當會不見聞之。於餘處
後時傳見聞之。豈無誤好滅衆生哉。況深密
第三時普爲發趣一切無者。顯了説之。何有
簡機耶。何況今所示化儀。若望定性。若望不
定性。旁無用也。決擇釋如上引。次於莊
嚴等變化故説一乘之文□法花四種聲聞中。
爲應化聲聞授記。別是有化故説一乘故。梁
攝論第十五云。復次佛化作舍利弗等聲聞。
爲其授記。欲令已定根性聲聞。更練根爲
菩薩。未定根性聲聞。令直修佛道。由佛道
故涅槃。如佛言曰我今覺了過去世中。已
經無量無數。及依聲聞乘般涅槃。欲顯小乘
非究竟處。令其捨小求大故現此事。由如此
義故説一乘已上此論云。般涅槃者。非餘涅
槃是有餘涅槃。更迴心向大。現受佛記。示
捨小求大之相。以顯小乘非究竟處。由彼小
根人見此事。學此跡故亦同迴心向大。即
如富樓那等者其類也。化故説一乘者。大意
如此。令不見入無餘耽寂滅。後從彼起等義
也。但於玄賛者。住自意稱異端不足會通。然
世親攝論第十云。言化故者。謂佛化作聲聞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