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演義鈔纂釋 (No. 2205_ 湛叡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100] [Prev]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教説默無礙然如所難者。第五義唯有説
而無默。何云由上五義等哉是三何況下會
同楞伽二因中。正判云。本質無者。順自證
何更及豫義哉是四但於疑難等者。今
第四第五兩義。大旨是同故。須以第四會
第五。謂今文云。謂佛三業平等普應者。即
前云。曠劫悲願爲因順衆生感云三業也。即
此三業既非自所有故。佛果無彼差別影像
色聲故。況非有爲言是明本質無也。然佛
悲願。即與彼差別同先爲増上縁故。以此
悲願爲質有熟。衆生心現佛色聲故。云因
質有影。是即爲増上縁。是名質也。然此悲
願。以同體悲願順圓證故。無色聲事相之功
徳故。下抄云本質無者礙也。然則第五釋
文。雖語不具。准第四義。加語潤色。如是會
通更無所違。若不爾者。第四既明准影無
本之義。何於第五明本影具足之□義。一
段所立亦致相違哉。故知。當處上下文相
隣次。准前會後。尤有其便。何得引他處釋
異師義之文相。強例同之哉。爾者諸疑難。全
非相違歟
抄。下經云諸佛無有法 唐經第十九夜
摩偈讃品智林菩薩偈也。彼明鑒達諸佛。逈
超色聲。心言路絶之旨。總有三段。初明
不可取。次明不可見者。經云。譬如隨意珠能
現一切色○又如淨虚空非色不可見等
大疏四上云。摩尼現色喩自受用身有其本
色。但無青黄等異。青黄等異。隨機瞙生。虚空
以喩法身。虚空本非色法。豈同摩尼
後明知不可聞者。經云。雖聞如來聲。音聲
非如來。亦不離於聲能知正等覺○諸佛無
有法等大疏云。不可聞中。初約應行縁
感。便應離相離性故。聲非如來。應不差機
非聲之聲故云不離。故以聲取是行邪道。若
離聲取未免斷無。復偈釋疑。釋疑爲是有
法不可聞耶。爲是無法無可説耶。上半順
後句 答。次疑云。若爾者。何以現聲教法
下半釋云。但自變非佛説也。若依權教。此
教有影無本。然本影相望通有四句。若依
此宗果海離言故。無有説用隨機現。謂如
是説。而此本質亦是自心。餘如懸談中説
抄十一云。言若依權教等者。本影四句。
即如懸談。若依此宗四句。皆用知一切法。即
心自性質亦自心問。自心者眞妄二心
中何耶 答。今約本覺眞心故。質亦成自心
所變之影。若約妄心。則自他差別故。他所
變爲自本質反影可縁他亦可爾。故知。約妄
心得智四句。今約眞心故。云質亦自心也」
抄。所以疏不引者 問。疏不引楞伽二因。何
以不出二因爲衆□不引五義之由乎 答。疏
云。從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説一句者。正是引
楞伽也。諸經但不説未出所以。准此楞伽兼
出二因故。疏主殊引此經意。專出二因。抄
主深存此旨故。如是釋也
抄。二即所證 問。第二通眞俗二諦。今質
指之歟 答。會解云。以眞諦離言。是所證
理故意云。今殊釋不説之由故。唯取眞
諦不取俗諦也
抄。三四即教道 會解云。三佛以皆説故
云傳古心。後佛但説先佛所説之法故云無
説。此教道亦古聖道也。悲願所成兼因果者。
承悲願之因所成故有説。即顯佛果無説也。
然承因感果而説亦教道也。無佛不爾。亦古
聖道也


演義鈔三下纂釋第一

  問。今花嚴經者爲純一圓教爲當且含五
   教義耶
  問。付今明横收且爲收五教之能詮教門
   爲當唯攝所詮義耶
  問。以別該同文意如何
  問。今所依體事者專是事事無礙何擧理哉
  問。如下勝音菩薩蓮花處説指何文哉
  問。會色歸空觀可揀如紅影像三段色哉
  問。自宗意眞理有一多分限之差別哉
  問。密嚴經云亦名無垢智爲指始覺修生
   之智本有之智哉
  問。心境者何心境哉
  問。本有空智之智性可有照了事理諸法
   之義哉

演義鈔三下纂釋第一自下決擇第六
會解第八
  義理分齊第三
疏。總屬圓教 問。今花嚴經者。爲純一圓
教。爲當具含五教義耶 答。兩方。若云純
一圓教者。花嚴經是根本法輪也。一代所
説大小權實。無非今經所流所目。若圓經不
具五教者。於一佛乘分別説三之時。爭有半
滿等之説教乎。況正見圓經所説。或説四
諦十二縁。是小乘教。或説十地十如八識
四智。豈非始教義乎。其外或説事理無礙。或
明言思斯絶等之義。此是終頓二教之行相
也。今通指如是含攝諸義之一部大經。云
總屬圓教。豈非顯包含五教之意乎。若依
之爾者。五教章云。此別教一乘。別於彼三
乘。既別於三乘。爭含彼等義乎。況花嚴是
隨自意之所説。更不可云含隨他意之諸教
義耶。如何 答。或云純一圓教。或云具含
五教。可有二意也。其旨次下疏抄決擇意
云。圓教中有前四教義者。但有能同之義
也。圓教中無前四教之義者。但無所同之
義也云云具如下引之。當段疏抄。總明深廣。
有法喩含。併明此等義。委可見之 問。付
鈔云教攝。先徳大論判教與攝屬之同異。其
意如何 答
疏。然此教海 問。今云包含無外等。爾者
下所依體事等四門。如何配釋之乎 答。決
擇意云。包含無外者。當所依體事。色空無
礙者。若云攝色事歸空理。則當攝歸眞實也。
若云色空交映。則當彰其無礙。此句含二門
也。鈔自釋之。徳用重重者。即當周遍含融
云云
疏。色空交映 問。色空二字即約法喩。如
何配釋之乎 答。先徳意不一准。且會解云。
今云色空交映故。如海空混爲一色也。喩中
色字。即約天與海。上下相映混同天空。亦
取海空淨。與天空同一虚明故。云交映也。非
正目海空此集
玄義
亦非但約天空此決
擇義
要與海空同
一虚明故。大疏云。萬徳有非有。一源空不
空。如海虚明天地同一色。今鈔亦云。空
徹海底海映空天已上意云。天與海上下交
映。混同一色故云色。海與天同一虚明故云
空。不可偏屬也。鈔云連天一色等者。即
述此意也爲言問。抄約法喩釋之中。約喩之
時頗似會解意。然約法釋中引下四門之時。
理事無礙。即交映色空等云云明知。色事空
理也。爾者約喩之時。可云色海空天也。故決
擇云。色空交映者。約喩之。色海空天也。
約法言之。色事空理也已上況鈔云空徹海
底海映空天。既以空字偏屬天。明知。色字
亦可偏屬海也。但連天一色者。意云。相連
空天。唯一無二之海色故。空徹海底海映空
天也爲言非謂海天混同名一色歟如何 答。
自本及異義故。互會文相各立自義。若依
決擇。則尤如難勢。但會解意
疏。語其横收 問。付今明横收。且爲全收
五教之能詮教門。爲當唯攝所詮之義門歟
云云兩方。若云收能詮之教門者。凡小
乘三乘教門者。隨轉機宜施設之。是隨情
安立之教門也。縱雖根本法輪。爭稱性本教
中可攝逐機之末教乎。是以抄二下云。教
乃在機。隨機不同已上隨自意教中。不可有
收隨他意教之義也。故演義抄三下。以三乘
雖一乘。明開廢等義之時。雖理行果三法
會取之。於教一種者。唯局廢不通開會等
乎。若云唯攝所詮之義者。今既云全收五教。
豈非攝教門乎。況所依體事中教義一對。即
攝一乘三乘乃至五乘等一切教義云云既雙
攝教義。豈唯攝義不攝教乎 答。決擇第一
卷釋。疏云超言思而逈出之文。有重重問
答。記主自釋正義云。剋法本眞。言具相即。
不作能詮。是故教義咸爲義理分齊。就假施
設。借作能詮詮體。客名非詮相用。超義方成
已上准此可有二門。若約稱性門。則三乘五
乘能詮教所詮義。與彼十玄作所依體事。同
爲圓教所詮之義理分齊時。還屬所詮非能
詮也。若約假施設門。則詮表五性之客名。
非詮表一性之客名故。不可有互相攝之義。
但其所詮之五性一性。共是法界家之一義
門故。尤可相攝之。處處解釋。各據一門故
不相違歟 問。若爾者今云全收五教者何
門意乎 答。一義云。今依稱性門。直明法
界家之實徳故。三乘五乘。若教若義。悉爲
圓教所詮之義理分齊也 問。決擇云。語其
横收全收五教者。能收即是圓教。所收即五
教義。擧教收義也。喩者必攝百川。擧川取水
已上會解云。雖云五教。乃是擧教取義。
以此經圓教中總有五教義也已上准此等釋。
唯收所詮義不收能詮教明知。教是虚設
故廢之也。即如抄二下云。約教則廢三立
三教虚設故已上何云若教若義。悉取爲圓
教之義理分齊乎 答。於彼三乘能詮教。大
有二門。若約其當機所聞得之。名句文詮
表當分義理之客名故。正屬能詮教。若約稱
性。則彼名句文無非。當體即眞故。還屬圓
教之義理分齊也。決擇云。如何攝義不攝
於教。大門□故。前門藏教所攝其教門。此
門義理分齊乃攝其義。故前疏云。已知。此經
總屬圓教。未知圓義分齊云何已上即次下
四門中。第一所依體事有教義一對。思之
可知 問。可云全收四教。何云五教乎 答。
決擇云。言五教者。一云同常。二云除能攝
圓教。加所攝人天教也已上一義云。別指花
嚴經爲能攝。總以五教爲所攝故。云五教也。
會解云。以擧圓教即花嚴故。云收五教也
已上問。疏云圓必攝四今此圓者。局花
嚴不共之圓歟。爲當通餘經兼説之圓歟
答。決擇云。若准天台而有四句。謂□□
抄。先則總收 問。今云先後者指何文乎
 答。決擇云。鈔先則總收者。圓教之中有
前四教義也。故疏云。大海必攝百川。圓必
攝四。後則總揀者。圓教之中。無前四教之
義也。故疏云。雖攝百川。同一醎味故。隨一
滴逈異百川。雖攝於四。圓以貫之。十善五戒
亦圓教攝。尚非三四。況初二耶已上准此。上
喩合中。各先則總收百川。是攝四教。後則
總異百川。是簡前四教故云爾也 問。今云
有無者約何義乎 答。決擇云。言如圓教中
亦有小乘戒善等者。但有能同之義也。勿
謂便有所同之義。所同之義是所揀故。言水
義同也者○此意云。海中但有能同百川之
水故。云海有百川之水。勿謂所同之水。是
所揀也已上
疏。名無量乘 問。無量乘者其相如何
答。圓覺大疏上云。花嚴經云。或有國土説
一乘。或二或三或四或五。如是乃至無有量
○無量乘中有其二意。若以隨機設教。多門
多無量○若以彼宗一切諸法一一皆能顯義
益物。一一無不該攝名爲無量已上初約乘
門廢立有多種。後是事事無礙義也 問。此
二義中今廣義者何義意乎 又五教章明同
教一乘中。有分諸乘門。從一至無量乘。既
乘門廢立其相廣多。今何不總指彼諸乘名
廣義。而別唯局指無量乘乎 答。會解云。
無量乘有二義。一約一切法門但有運載義
者。皆得稱乘故云無量乘。二約事事無礙
一即無量等故。云無量乘。經云。或有國土説
一乘乃至無量乘。今約義。此廣義中。從一
至無量皆具故。語深云唯顯一乘也已上
此今初義意也。又今廣中。雖從一至無量
皆具。而對下語深唯顯一乘故。且云無量
乘也
疏。一同教一乘 前總相會通中。委料簡
之了
疏。以別該同 問。文意如何 答。會解記
云。疏以別該同皆圓教攝者。以花嚴皆是不
共之旨。於中約義類同終頓。而同教常自
具徳也 問。既於一圓教分同別者。應成三
教耶 答。而同別但教揀收二門爾。由別教
故遙異餘宗。由同教故普收一切。揀收自在
此約一乘深義。且收
終頓爾。普收如前 已上
此師意立四種同教
中。今且約一類之同教。非盡彼諸類也 問。
若不以別該同者。可非圓攝乎。答。一義云。
爾也 問。佛地經所説十八圓滿淨土。及妙
經常在靈山等。即判同教一乘。豈彼同中
必有別義乎。況如法花會三歸一名同教者。
天台等諸宗。並許會三歸一。爾者彼所立
會三歸一義中。亦有事事無礙等別教義可
云耶。答。集成記第二云。問。且群修多羅得
名同教一乘。爲因花嚴該。爲因法花會耶。
 答。若因法花者。則有宗因通局過。以諸
宗皆説法花會三歸一故。若謂此約歸花嚴
異諸宗者。則有自因無力過。以假花嚴故
 問。畢竟如何。答。凡名同教一乘者。必
由圓該故。云爲彼所目從彼等流一乘攝方
便同頓同實等。其間雖通説不同。然皆別
教該耳 問。章初同教豈亦圓該 答。是亦
方便中分方便中。融成機欲性入法界中。是
知。法花等經。要依圓該方名同教。若非圓
該。就彼自宗非圓教攝。應立量云。諸經是
有法。名同教一乘爲宗。因云圓該故。同喩
如百川。百川是有法。亦名醎味爲宗。因云
海具故。海具故名醎味。圓該故名一乘。此
上言該者。迺以別該同之該。非該攝門之
該也已上准此思之 問。別教與圓教同異
如何 答。先徳異義不一准。故決擇云。問。
別教與圓教爲同異耶。答。有云。寛狹異故。
別教狹而圓教寛也。圓教雙攝同別故。今
詳不爾。表詮立名。約收建號故名圓教。遮
詮立名約揀建號故名別教。分相則同別乍
異。攝相則能同亦別故。疏云。今顯別教
一乘略顯四門等故。抄云。即此同中必有別
義。如事理無礙。必即事事無礙爾。猶彼江
水入海亦醎已上意云。初有人者。圓教總具
同別二門。故知。圓與別是總別異也。次今
詳者。以別該同之時。能同中必有別義故。
下四門皆名別教。江水入海之喩。思此可
知。約水義同故名同教。其海水必醎味。亦
具徳故。隨一滴逈異百川。是名別教。鈔云。
而別教中有一性一相等云云思之 問。探玄
記第六云。同別無礙爲一圓教。又抄十六下
云。圓教有二。一同教二別教已上此等釋正
順有人之義。然今詳不爾云云如何會通此
等釋乎 答
疏。今顯別教一乘 會解云。問。若顯別教
一乘。應准周遍含容耶。得四門皆別教耶
答。有二義。一今云顯別教一乘有四門者。初
門爲十玄體故。次二門意者。欲得前十對
二十事皆十玄體者。須皆攝歸眞實。既皆歸
實者。方於實體顯無礙用故。得第四門正
顯十玄○此則前三門顯別教之由。第四一
門正説玄門也。二者言別。必該於同令皆別。
此如海中論百川故。皆具醎味也。故結云。各
有十門。以顯無盡已上疏下文釋徳用十因
竟。總結所屬云。由上十因令前教義等十對。
具上同時等十門。以爲別教一乘義之分齊
已上抄四上云。正結周遍含容。以是事事
無礙故。該取前二故。皆別教分齊已上
疏。一明所依體事 問。法界觀云。法界觀
門有三重已上今何開四門哉 答。圭峯注釋
云。除事法界也。事不獨立故。法界宗中
無孤單法故。若獨觀之。即是情計之境。非
觀智之境故。若分析義門。即有其。今以對能
觀之智故。唯三重此三但是一道。竪窮展
轉玄妙。非初法界外別第二第三。既不旁横
故云三重。不云三段已上問。既非觀智之
境。縱雖分析義門。而有何要哉 答。今
云。一明所依體事者。若無此門則不可云後
三門故。圓覺略抄四下云事。如前陳有法
三重。如後説宗法已上思之可知 問。獨觀
事法界。可有斷迷開悟之義哉 答。圭峯云。
即是情計之境等云云問。顯密圓通成佛。心
要云今就觀行略示五門。一諸法如夢幻觀。
二眞如絶相觀。三事理無礙觀者即當事法
界觀
○二眞如絶相觀者即當理
法界觀
又云。此夢幻觀。
圓覺疏中名起幻消塵觀。天台名假觀。亦
名方便隨縁心已上此爲趣其理極成。如何
會通乎 答。法界觀中。於眞空觀開四句十
門。第二句明空即色觀者。彼注釋云。二簡
實色○言實色者。約妄情計爲確然。實有自
體故已上故知。其諸法如夢幻觀等者。並是
此空絶相觀之所攝也。此外更不可有事法
界觀歟
疏。一教義 至相十玄門。具約三乘一乘。
委釋此教義理事等之相。最至要也。恐繁
不引
疏。二理事 問。今所依體事者。專是事事
無礙法界之所依事也。何擧理性乎。況頓
教亡詮顯理。雙遣性相不可得爲所事如何
 答。決擇云。問。十對皆以五教出體。頓教
之體唯是一理。如何得爲玄門體事。答。言
總意別故。或相從説故。或疎作體事故。或
與攝歸眞實。眞空絶相作所依故已上此別
就頓教問答釋成。而准下周遍含容門末後
結例成益之文。但以事法爲所依體事。不
用理性。故知。今云理事者。或是言總意別。或
相從説云云此兩釋尤可爾者也。謂此十對生
起次第。既以教義爲第一。其所詮義不出
事理故。雖以理事爲第二對。而其理之言。
但是相從生起次第而説。實論則理性該通
萬法故。絶諸相故。不可別爲所依事。是
故後後諸對。並但就其事中爲言如今抄釋
生起次第可見之。又決擇云。或疎作體事者。
唯識論第八云次所遍計自性。云何攝大乘
説是依他起。遍計心等所縁縁故。圓成實
性寧非彼境。眞非妄執所縁境故。依展轉
説亦所遍計已上依展轉説名爲疎歟
抄。生空所顯問。今抄三上云。小乘聞空。
謂無物爲空。如空澤之空已上被處私抄。廣
引寶性論。可見之。既云無物爲空等。何是
生空所顯哉
抄。二空所顯 問。孔目第二眞如章云。初
教門中。眞如但是空義。不同終教已上探玄
記第八如相迴
向之處
全同之。准之始教意二空即
是理。今何以二空爲能顯。更以所顯爲理哉
 答
抄。無性眞如 私云。無性眞如者。不守自
性隨縁義也。大疏五下第八眞如
相迴向
云。一釋名。
眞謂眞實。顯非虚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
此法相宗。若法性宗。云不變爲眞。順縁曰
如。不變故。與有爲法有非一義。由順縁故。
與有爲法有非異義。而起信云。無遣曰眞。
無立曰如。唯就遮詮。頓彰眞理已上抄十二
下云。疏順縁曰如者。即隨縁義。淨名云。法
隨於如無所隨故。今謂如隨於法無能隨故。
以如性空方能隨縁成一切故。而起信云。下
古有多釋。今並不依。今謂此即非安立眞如。
若安立説。遣妄曰眞。顯理爲如。同唯識
意。今正拂此二。無法非眞。何妄可遣。則非
矣。無法不如。何理可顯。故如非如矣。斯則
無遣無立。爲非安立之眞如矣。故疏結云。唯
就遮詮頓彰眞理已上今此法相・法性・起信
之三説。即是如次始終頓三教之義故。具
引之。尤至要也。留意思之
抄。圓教之理 探玄記第八第八如
相迴向
云。眞如
有二門。一乘眞如・三乘眞如。一乘亦二門。
一別教。謂圓通諸事統含無盡。如因陀羅網
及微細等。廣此百句。如中説。二同教者。
即與三乘義同。但由智迴向故。入一乘攝
已上此全寫孔目章第二卷眞如章也。圓通
諸事等者。探玄記次上云。又別隨縁通一
切法。總是眞用具帝網微細重重無盡自在
圓融。即相不待會即性不待隨。如此百門
所顯。約圓教顯耳已上
抄。各隨五教 意云。疏釋理有五教不同
故。今抄續明境智有五教不同竟。更令准例
行位等。亦可有五教不同之旨也。會解引
集玄記。行位因果如常易知。依正者。五
教各有所依國土能依佛菩薩等故。但頓教
以無依爲依。非正爲正也。體用者。小乘以
五分法身。丈六報身爲體。隨形六道爲用。始
終二教。各以法報二身爲體。應化身爲用。頓
教以非體爲體。絶用爲用。圓教則全體全用
也。人法者。如小乘。以四聖六道爲人。四諦
理智爲法等。頓教無人無法。圓教全人全法
爲人法也。逆順者。小乘以六群爲逆。十大
聲聞等爲順。始終二教。以大尼揵子爲逆。頓
教非逆非順。圓教如鈔文也。應感者。能化
佛爲應。所化機爲感。准例可知
抄。如下勝音蓮花處説 問。今指何文乎
答。唐經第六卷。如來現相品大有六分。第
四現瑞表法分有三種。初放眉間光示説法
主。二佛前有大蓮花忽然出現。具十種莊
嚴。三於如來眉間中。出現菩薩名一切法勝
音菩薩。以塵數菩薩爲眷屬。而坐前所現之
蓮花上云云今指此勝音所坐蓮花也 問。現
瑞表法遍在諸會。何必就勝音所坐之蓮花。
具教義等十對乎 答。即事而眞之深義。人
法相即之奧旨。只在此事。圓經之妙理。一
宗之綱骨。學者留意。凡七處九會中。以初
會爲總。餘會爲別。故初會現相品中。即事
而通現一部能詮所詮故。故大疏二下現相品
云。現花表義○通表所詮。佛花嚴故。別表花
藏。佛所淨故。故於佛前出此蓮花。既通表
花嚴亦具同時具足等一門。及教義等。而
其本意正表義了。忽然現者。依理起事。難
測量故已上又云。現衆表教。文略有三。一
現衆時。言一念者。花生無間表教義相應。二
現衆處。謂白毫中。表教從所證淨法界流。爲
衆教源。如白爲色本。三有菩薩下。正明衆
現。亦分爲三。一主屬齊現。遍詮諸法故云一
切。所詮圓滿。是因勝音。圓教法門必攝眷屬
故。下文云。世界微塵數修多羅。以爲眷屬。權
實無礙故曰倶時已上探玄記三云。初辨蓮
花。是所詮義也。二顯勝音。是能詮教也。坐花
者。稱義施教也已上抄七下名號
品處
佛前現花。
通表一部所詮花嚴。眉間勝音。通表九會
能詮教故。結集遍次非現前後已上准此。四
分五周並展轉。開演此一莖之蓮花。十萬
玄文。悉以勝音菩薩爲能詮之教體。是則即
事即道人法相成。於諸教中。恐希此例者
歟。是故殊指現相品此勝音處。示圓經義
理分齊所依體事也。即下至明周遍含容中。
委引釋之者是也。問。初教義一對。尤可指
彼處。餘理事已下九對。全不見彼處。如何
 答。理事等九對。並是開出所詮義中故。
改彼處不相見。而引餘處助釋之。至不可

抄。一明不即斷空 問。且付會色歸空觀
四句初三句。以法揀情云云爾者揀何情乎
答。初句揀聞空便謂無物之情。是名揀斷
空也。次句揀見色即謂離心實有色之情。是
名揀實色也。第三句雙揀斷空實色。謂上
句云色不即空者。即揀實色故。釋云空中
無色等也。意云。若是斷空則必滅色。或離
色方空。然今云會色歸空。故知。眞空也
爲言次下明空即色觀中。初三句。准此可知。
 問。初二兩句。如次盡揀斷空實色之二種
情竟。更有何所殘。第三句重雙揀之耶。若
云雖更無所殘之情。爲單複作句故立此句。
既爲修觀行之人無其用。何要費紙墨繁作
句數乎 答。此事難思。且愚案云。初二兩
句。雖揀斷空實色之情。而猶認得如幻影像
之假色之情。未簡除之故。第三句中揀之也。
今更擧問題。別顯此義 問。會色歸空觀意。
可揀如幻影像之假色哉 答。可揀也。問。
即眞空之妙有色。是名如幻色。有何過可揀
之哉。□法界觀注。總科判四句云。據義則
□句之皆簡情計斷空實色。據文則初二句
影略互影。第三方雙簡也已上是即但約斷
空實色。單複作句揀之。未見揀如幻色。如
何 答。圓覺大抄七上云。前中一簡斷空。二
簡實色。三簡影像已上又正釋第三句云。疏
色不等者。簡影像也。謂聞前二句所簡已。
色謂是斷空實色。知是眞幻色。然猶帶幻
色之想。未得逈然洞徹眞空體相故。此更
簡之云。空中必無色等。令眞空絶相觀行成
此四句十門雖有空色二名、而宗旨唯顯空相故、
第三句云色盡而空觀等、又總名眞空絶想觀矣
能不住諸相。不住諸相故。於一切事相。自
成無礙故。成下理事無礙。周遍含容等也
已上但於法界觀注釋者。務本記釋第三句
云。會色歸空。即揀於斷空。空中必無色。即
揀於實色。而圓覺大抄云。揀影像者。謂斷
實兩亡。假相亦不可得故。云揀影像也已上
意云。初二□句互揀一情。未得全揀故。至第
三句雙揀之時。非但斷實兩亡。亦假相兼亡
爲言例如空假中三觀。次第漸修。思之
抄。上三以法揀情圓覺大抄七上云。上三
句以□簡情訖者。法是所執之境。情是能執
之心。由見有境故。執計之。但簡諸境本無。了
悟法空。自無情執故云法簡情已上
抄。三空是所依 問。前會色歸空觀云空
中無色。今何不翻前云色中無空乎 答。圓
覺略抄四下云。空中無色有理眞空絶相故、水
中現火相時
有文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
受想行識無眼界等
色中無空文理倶絶
未簡見有此經、文故眞空體遍
法界、不應有一法中無眞空故
故不翻前。而乃約
能依所依揀也。謂眞空隨縁現色時。色依
空故。空名所依。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又非
別有色自體。來向空中而現。但是眞空全體。
而現故即色○然此文。亦兼反顯不應翻對
云色中無空之意。謂眞空隨縁現色時。全體
不變故。前云空中無色。以若有色即是此空
變爲色故。豈名不變。如水現火時。水中必無
火。以現火時水全不變。故必無火。據此得
意。則雖文勢非翻對之例。而亦當機揀影
像之義矣已上問。大鈔七上全同之 問。大
般若四百五十八云。菩薩如是觀察縁起法
時。不見有法無因而生。不見有法無因而
滅。不見有法性相常住不生不滅已上意云。
菩薩作縁起觀時。唯是有爲縁起之事。全
不見不生滅之空理。正是色中無空之義也。
又梁攝論説三性相即之義云。若見一分餘
分性不異已上若見依他一分時。全不見圓
成眞空分。此亦色中無空之意也。豈云無
文證乎。若有文則不可理絶故。心經疏云。
一相違義。下文云。空中無色等。以空害色故。
准此應云。色中無空。以色違空故。若以互存
必互亡故已上非唯背經論意。抑又招師資
相違歟。如何 答
抄。所以疏中不廣引者 問。攝歸眞實門
中。不廣引法界觀。爾者鈔主如何釋之耶。
 答。鈔有二意。一爲揀濫故。二爲成四法
界故云云付之二意倶不可然。且初意者。撿
彼觀門意。雖云色空無礙。爲遣色虚相歸
空理性。全非爲成色空無礙故。圭峯注云。
雖有空色二字。本意唯歸於空故。修此觀
者意在此。故文中擧色爲首云空現。擧空
爲首不言色現。還云空不隱也。是故但名
眞空觀。不言眞空妄色觀已上即彼觀門云
色盡而空現。又云。空即色而空不隱已上
今鈔亦有此文。既非爲成色空無礙。何濫
理事無礙觀乎。況空有但空之空。非必是
理空。色雖事中所攝。而色狹事廣。故知。雖
云色空無礙。不可濫理事無礙歟。次意亦不
可然。既不相濫。輒雖廣引。何不成四法界耶
 答。會解云。然空即理。色即事故云濫世。既
云濫者。不必全同。空雖是理。亦有空非理。有
但空故。色雖是事。而事通色。局以五蘊中一
已上意云。只是爲遮濫渉故不引之。既
云濫渉。故知。不必全同。故不可違彼觀門
意。若許有濫渉。則四門如次成四法界時。何
無其妨難乎
疏。謂無分限之理 問。自宗意。眞理有一
多分限之差別可云耶 答。無分限兩方。
若云無差別者。自宗意。理事互相即。全體無
二故。各有差別無差別之二義。縱雖眞理。何
偏執無差別乎。是以圭峯釋法界觀理如事
門云。由此眞理全爲事故。如事顯現。如事
差別。大小一多變易。乃至無量無盡也已上
又花嚴問答上卷三乘教中。事者差別。理者平
等。一乘教中。事者無礙。理者差別云云 取意
於若眞理無分限無差別者。何異三乘乎。若
依之爾者。以法性融通爲十玄之因由。若眞
理有一多大小之分限差別者。不可成事事
無礙之義。故疏云。若一中攝理不盡。則眞理
有分限失已上眞理有差別。還爲過失也。如
何 答。決擇云。疏謂無分限之理等者。以不
可分故。性無二故。若爾何故下鈔云。然以
理融事。令事如理。以事顯理。令理如事故。云
理非無分。謂理即事。事既有分。理亦有分。不
爾眞理不即事故。准此鈔説。理有分限。何故
今云理無分限。答。彼約非一而一。此就非異
而異。故不相違已上法相宗有理一多之論義。
可尋之
疏。故出現品云 唐經第五十二卷。即全
文也。更有餘文云。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
切智大悲相續。救度衆生已上大疏九上云。
明因果交徹。釋上無二同一性。故文中三。初
標。次皆同下釋。三知一切下結。今初八相之
中。略擧其上故云乃至。此文正同淨名云
若彌勒得菩提者。一切衆生皆亦應得。一切
衆生即菩提相。彌勒示迷此旨。但謂理詰之
言。不知。眞得菩提。實如所詰○此中之成爲
理爲事。若是事成。何以釋云皆同一性故。若
是理成。何以此云成正覺耶。入涅槃耶。此是
花嚴大義圓宗之義。不對論宗。難以收解。然
諸衆生。若於人天住中觀之。具足人法二我。
小乘唯是五蘊實法。大乘或説但心所現。或
説幻有即空人法倶遣。或説唯如來藏具恒
沙性相故。衆生即在纒法身。法身衆生。義
一名異。猶據理説。更有説言相本自盡。性本
自現。不可説言即佛不即佛等。若依此宗。
舊來成竟。亦涅槃竟。非約同體。此成即是彼
成。若爾何以現有衆生非即佛耶等文
如常
抄十
九上云。疏今初八相之中下疏文有四○疏此
文正同下第二會通淨名。於中三○今初即菩
薩品。彌勒章中○淨名難之中有難云○一切
衆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衆聖賢亦如也。
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授記者。一切衆
生亦應授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若
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衆生
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衆生即菩提相。若
彌勒得滅度者。一切衆生亦當滅度。所以者
何。諸佛知一切衆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
復更滅○彌勒示迷此旨下。第二出彼經意。
既爲補處。何理不窮。寄於受屈以悟時聽了
言。但謂理詰之言者。即是迷相。然迷有二意。
一約彌勒受難云。一切同如。而我猶得授記。
誠乖理也。故云理詰之言。二者彌勒不受難。
云理雖一如。行滿得記。何得以理而難事耶。
故云理詰言。不知眞得菩提實如所詰者。三
正會釋淨名。非曰妄詰。眞實菩提。誠乃一得
一切得耳。則受難不受難。倶迷此理。若顯不
迷應對淨名。云實如所言。我已見生得記作
佛入涅槃竟。疏此中之成下。第四廣徹釋○
即五教意兼人天爲六○若依此宗中圓教○
疏若爾下二解妨○此中意云。以理融事故。
事如理而融通。不可理事別解等文
可見
彼疏抄
次下。廣明隨門不同種種有異。其義甚深。一
宗眼目要者見之。
疏。事遍同理故説都無所成 意云。廢事
相同理性故。云都無所成。即如云廢亡同他
也 問。若爾上云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者。
廢理性同事相歟。反例可爾故如何 答。不
爾。彼由理遍故。明事門一成一切成之宗。應
知。問。抄下釋第六云以隨縁成事。此事遍
於眞理故。事顯理隱也已上意云。事遍理故。
得有分之事顯。無分之理隱爲言然今云事
遍理故。都無所成者。豈非事隱理顯哉 答。
事遍理之言。本含多義故。前後各據一義。何
爲相違哉。例如眞空絶相觀四句中。初句
四門前三。同言色不即空等。思之。何況今云
事遍同理。更加同字。豈非廢事同理哉
疏。經云譬如虚空 問。今所引文者。是出
現品中。出現菩提有十門中。第六體離虧
盈門之經文也。爾者引證何義乎 答。法性
宗意。雖一性平等。而以成佛不成佛二義自
在故。若欲成。則一成一切成。即理遍於事門
意是也。若欲不成。則都無所成。即事遍於理
門意是也。但於菩提體。全無増損故。引彼體
離虧盈門證此義也。大疏九上云。第六佛
子譬如虚空下。明體離虧盈。釋上無相。虚空
無生故。體無増減。菩提無相。成不寧疎已上
准思之 問。餘處解釋中。唯約法身都泯成
不成。是頓教義也。即當理法界。今何爲
事理無礙法界中。會同法性宗十義中一性
義引之耶。答。餘處釋者。妙嚴品疏抄釋也。
今直引之。自可知之。大疏一下。釋始成正覺
之文。約五教分別中云。約法身自覺聖智
無成不成已上抄五上云。疏約法身下。第四
頓教意。言無成不成者。下經云譬如。
疏。故涅槃云佛性大疏三下夜摩偈
讃品
云。若
以第一義空爲佛性者。唯見正因而非了因。
但爲了因所了而非生因。若以智惠爲佛性
者。即是了因已上
抄。如密嚴云 問。密嚴經云亦名無垢智
者。爲始覺修生之智。爲本有性得之智。答。
兩方。若云修生智者。今爲證性得佛性義。引
此經文。明知。非修生智云事。況次下自釋。云
非是從縁智慧等云云若云性得者。抄十一
上。爲證眞諦三藏意。佛果淨識稱第九識
之義。引今經文竟。即釋云即同眞諦所立
第九。以出障故不同異熟爲九有由已上
此佛果淨識名無垢智。意非始覺修生之智
乎。答。今是引薦福寺法寶涅槃疏文。彼抄
者。正以自意引密嚴經助成眞諦義故。不
相違也。密嚴疏第四釋此經文云。如來藏
現成佛時名無垢智。釋隱現時體無隨轉
彼抄意全同此宗家釋也。問。此等釋不
可爾。密嚴經下卷云。如來清淨識○離四句
言説。佛説如來藏。以爲阿頼耶。惡慧不能知。
藏即阿頼耶。如來清淨識世間阿頼耶。如
金指環展轉無差別已上同疏第四云。初有
三行法説通疑。次一行半喩況釋疑文。外
有疑。經中有説如來藏。又説藏識。又復説
言。阿頼耶識爲當體各別耶。爲是名異體
不異耶。又人執云。如來藏者。是眞常住。是無
爲法。頼耶識者。是生滅有爲所收。非但名別
體。亦有異故。今通言如來清淨。亦名無垢智。
如來藏現等文如
上引
准此疑執。及會通意。尤是
就本有在纒之位。應如是説者也。何釋約
始覺修生名無垢智哉 答
抄。亦如花嚴經 此引晋經第三十六性起
性起
等意
云。佛子。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
慧。具之在於衆生身中等文若依唐經第五
十一
云。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無量無礙。普
能利益一切衆生。具足於衆生身中已上
薦福寺意。此文亦存性得歟。然若今宗師

抄。云何非空非非空問。文意如何。答。西
記無釋。今案云。佛性妙有。爲善法作種子故
云非空。然常住法無能生用故。今佛性具
隨縁不變二義中。隨縁義邊爲諸法種子。既
隨縁不守自性故。是空義。故云非非空也。
唯識論第二云。一刹那滅。謂體纔生無間必
滅。有勝功力方成種子。此遮常法常無轉
變。不可説有能生用故已上五教章云。由
刹那滅故。即顯無自性是空也。由此滅故。
果法得生已上准此可知。問。唯識論明有爲
種子具六義之相。今以眞如佛性名種子。明
知。是無爲常然之法也。何引唯識會同之乎。
又隨縁不守自性名空義者。宗家等解釋中
有依憑乎 答。孔目章第一唯識章釋所熏四
義云。三可熏者。唯如來藏。不守自性。隨
諸法縁起成似義。故是可熏。餘法不爾。以被
縁縛。何得更轉受諸法熏。爲此餘法不
可熏已上若依唯識。於本識中具所熏四義。
於餘法不具之。今既於如來藏之隨縁義。會
具四義。種子六義。可准知之。起信疏上云。梨
耶心體不守自性。是生滅因已上觀理種子
義私記上云。問○是依何經文云眞如隨縁
爲諸法種子。答。經論文甚多。且經云佛種從
縁起云云次眞如隨縁名空者。五教章云。眞
如是空義○隨縁故已上務本記云。隨縁無礙
故四性空已上餘文可勘 問。佛性有修生。若
約修得。尤可云隨縁眞如名種子。若約性得。
何亦無不變眞如名種子之義乎。故律宗諸
部序類斷解卷下四明比丘
守一述
云。問。言種子者修
性何別。答。性種即圓明妙性體無悉惡。因隨
縁義。説名爲種。文云善惡染淨。即修種明矣。
但全性成修。即修是性。修性不二。體絶言思
已上准此不變眞如。體絶善惡名性種
如何 答
抄。該通心境 問。心境者何心境乎 答。
非妄境。是眞心眞境也。謂空名爲境。是正因
佛性也。智名爲心。是了因佛性也。上所引經。
雙標空智者是也。前引大疏三下可見之
問。第一義空通心境可云耶。答。該通心境
付之正見次下鈔釋。彼薦福云第一義空。是
不空如來藏。非空如來藏之義云。今觀所
引正證是空如來藏義已上明知。清凉意存
第一義空。是空如來藏也。若是空如來藏者。
但是所縁而非能縁故。抄十一上夜摩偈
讃品
云。三
藏釋云。阿摩羅識有二種。一者所縁。即是眞
如。二者本覺。即眞如智。能縁即不空藏。所
縁即空如來。若據通論此二。並以眞如爲
體。釋曰。此二即起信一心二門。本覺在生
滅門。一心即眞如故已上今何云該通心境
乎 答。若依清凉意。於第一義眞心上。有妄
法不染之義。故名第一義空。而亦具恒沙
徳故。亦名不空如來藏。總而言之。即智之空
名第一義空。然空性智相即不離故。二種
藏亦不相離。豈非第一義空。具含二種藏哉。
既含二種藏。故今云該通心境。有何難乎。
即所引抄文。尤爲潤色。思之。但於次下抄
釋者。彼法寶師。偏執是不空如來藏。而其所
引證文。正是空如來藏義故。斥立義與引
證相違也。全非抄主自存第一義空但空如
來藏也 問。抄次下云。一切空不空等言。含
於能所等云云准此。能縁心所縁境。並通空
不空二種如來藏故知。今云該通心境。亦
即此義也是一但於夜摩偈讃品鈔釋者。彼
擧眞諦三藏釋。更非清凉自義。況正見涅
槃經。云智者見空及與不空等。故知。心
智所證之境。不局空如來藏云事分明也是二
次第一義空具含二種如來藏者。亦不可然。
彼經自釋第一義空云。所言空者。不見空
不空云云抄主釋云。空有雙絶名第一義空
云云既云雙絶。何具含之乎是三明知。涅槃
經并鈔主意。不同眞諦釋也。如何 答。今鈔
次上文云。初云佛性者名爲第一義空等者。
意云。空性智性無二性。是名佛性爲言故經
標佛性者。即次下云名第一義空。展轉亦
云名智惠故。鈔云即雙標空智。又下文云
空性智性無二性等。即此意也。然若有難。云
縱雖空性智性無二性是名佛性。何第一義
空直名智惠乎。故今通云第一義空者。是
即智之空故。經説即是智惠也爲言准此。智
是能縁心也。空是所縁境也。是則上所雙
標之空智。即下云該通心境。亦云智性空性
也。故知。經云所言空者下雙釋二義中。初云
所言空者等。是釋所縁境。三藏釋云。一
者所縁即眞如。又云。所縁即空如來藏。清凉
引起信心眞如門會同之。豈非同今空有雙
絶名空如來藏乎。准知。不同常途以但空名
空如來藏歟。但云智者見空下釋能縁心。三
藏釋云。二者本覺。即眞如智。又云。能縁即不
空藏。清凉引起信生滅門本覺會同之。豈非
同今本有智性名能見耶
抄。揀異瓦礫非情 問明品文殊説佛境界
甚深中。佛境智佛境界法佛境界知等云云
大疏三上釋意云。智是根本後得爲能證智。
法是眞俗二諦爲所證法。知是心體云云 取意
抄九上云。上智即對所證之法。明能證之智
今直語靈知眞心異乎。木石通能所證也已上
抄。此中言見非約問。本有靈知之智性。
可有照了理事諸法之義耶。兩方。若云有者。
禪源都序上三顯示眞心
即性教中
云。此言知者。不是證
知。意説眞性不同虚空木石故云知也。非
如縁境分別之識。非如照體了達之智。直
是眞如之性。自然常知。故馬鳴菩薩云。眞
如者。自體眞實識知。花嚴迴向品亦云。眞
如以照明爲性。又據問明品説。智與知異。
智局於聖不通於凡。知即凡聖皆有通於理
已上圓覺大鈔一上云。約就迷時。但能自
照。不能普照一切。已上 略抄全同之。若云不
照見諸法者。起信論云。自體有大智惠光
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等文疏下云。一本
覺智明義。二本覺顯照諸法義等文何況今
抄釋涅槃經智者見空及與不空等文。云本
有智性。能了空不空故已上依此等經論并
疏抄釋。本覺智性。照了諸法云事分明也。如
何 答。此是性宗之大義故。具引諸文。自可
知之。圓覺大鈔一上。釋疏云心寂而知之文
云。寂者即是決定之體。堅固常定不喧動。
不變異之義。非空無之義故。經云。一切空
寂法寂不空。若無眞心之體。説何物寂何物
不動不變耶。知者謂體自知覺照照不昧。棄
之不得。認之不得。是當體表顯義。非分別
比量義已上又云。寂是知之自性體。知是寂
之自性用。故清凉大師云。靈知不昧。性相寂
然。又云。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融之中
已上此等釋者。略抄全同也。又略抄一上
云。然此眞心有二種用。一自性用。二隨縁用。
今言知者即自性用。不待對縁本自知故。隨
縁用者。即一切分別種種心識差別智惠○必
待對縁方能雙現○如大摩尼寶。表裏透徹。
常自照耀。對物不對物堅實明淨。常無増減
不妨。或有或無。種種變易等文大抄全同之。
准此等釋。不可有照了諸法之義也。但於起
信論等者。筆削記第四云。論遍照等者。即始
覺也。法界有二。謂理及事。始覺照理。即如理
智。始覺照事。即如量智。理量齊鑒故云遍也。
疏本覺者。就體而言也。即彼本覺顯照義邊。
便名始覺。始覺之體元是本覺故已上一義

抄。又言第一義空者 問。上委釋此等諸
義。有何別義更作又釋耶 答。愚案云。今抄
主正釋中。大分爲二科。初云與上抄異下。反
對古師廣釋經文。正顯自義。今云。又言第一
義空者。下別就所見佛性。會通兩處文之
意勢。此非與上之別義。只是分隔科段故
安又言。非是又釋也 問。會通兩處文者。
其相如何 答。經文上雙標中云。佛性者名
第一義空者。是似但空可名佛性。而下云
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佛性云云
今會通也。會解云。鈔言約其所見空與不空
即是中道佛性者。意謂。所見空即有之空。即
是中道。所見不空是即空之有故。亦中道。
由此義故。所以經中初言佛性即是第一義
空。此即有之空亦名即
智之空
得名佛性。又云。
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中道者。名
爲佛性。此約所見空有常相即故。即是中道。
若約能見。偏見即不識中道也。是故所見空
有相即皆中道也。只由此故義不相違已上
准此可知
抄。由無性理事方成故 問。上云皆無自
性故。今云由無性理。爲同爲異 答。今抄
全寫法界觀。云以諸縁起此有
二因
皆無自性故
一也由無性理事方成故二也 眞如隨縁故。中論云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等
玄鏡云。復以諸下出所以。所以有二。一由
無性故。二眞如隨縁故。而文有三。初明由無
性成。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等文
故知。今云由無性理者。眞如不守自性。隨
縁之理故云爾也。但上云皆無自性者。案
宗豫師意。凡無性有二義。一事無性者。但
無如妄執之自然實有性故云無性。非是無
如幻事。即上云無自性是也。二理無性者。即
是眞如隨縁義也。故務本記云。第三依理
成事門。初標名示義。注眞如隨縁一句。獨
明理無性義。引於中論及大品經。雙證事理
倶無自性。事無自性。通於始教。理無自性。
終教方談。玄鏡云。復以諸下出所以全如上
所引
故知。引中論乃證無性。然無性義通事理。演
義之中引竟。即云。又離眞心無別體故。乃知。
躡顯事無別體。以眞心爲體已上准此者。今
抄出皆無自性等二因竟。即引中論。總證
無性。次云又離眞心等者。抄主躡前無性
義。別顯諸法。以眞心爲體。是即欲爲下會
前二義之張本故也
抄。有云影外 揀異法相宗也。諸記釋不
一准。若依決擇云。小乘宗中。除正量部餘十
九部。説似自相如鏡中影得名唯識。本質識
外不名唯識。取之不全故號其半。大乘之
義。若相若質。皆從心變咸名唯識。乃號其具
已上准此抄文。以小乘爲半頭。以大乘爲具
分也。若依集玄記者。會解記引決擇全文
竟。即次云。若集玄云。影即前七所變相
如明鏡品所現似故
虚而不實故名爲影
質目第八相見二分。若唯
七影。從識所變名爲唯識。質非七變。不成唯
識。故半非唯識名半頭唯識。若以本質是第
八相分。亦第八識唯識所變方得生起○亦
名爲影故云質影倶影。然上二説未詳孰是
非。更待博學證諸已上
疏。應知佛與心 問。晋經云心佛及衆生
是三無差別。今何但云佛與心。又云無盡
乎 答。晋經云。無差者歸一致之義也。唐經
云無盡者。常住不滅之義也。然約始覺淨
法則妄法有終盡故。唐經云心佛體性無盡。
不云衆生。若約妄體本眞。則衆生體亦無終
盡故。如來不斷性惡者。即此意也。大疏
四上夜摩偈
讃品
疏。夜摩偈云 問。何故引此文證事能顯
理門乎 答。今所引文。唐經第十。是力林菩
薩讃佛之偈也。大疏四上云。智了三種世
間性相諸邊不動故名力林。十頌顯佛離相
眞智。於中分三。初四偏明世間。次五雙
遣世及出世。後一觀成利益已上今引次五
偈中後三頌也。彼疏釋云。次二句徴蘊名體。
世以蘊爲體。蘊以何爲體。次二句標答。上句
答體。下句答名。應名無生。五蘊既云性
不可滅。則知。本自不生。是無生義。後例出
世間。顯智正覺世間亦應縁。無性又證無
性之理爲自體故已上抄十一上云。言則顯
前非事滅者。然滅有二種。謂理及事故。上出
世間亦有二種。一約事出。謂地前爲世間。當
地爲出世。此約事滅。由偈但云彼滅非世
間。則通二釋。以此文證明非事滅。二者約
相名世。約性爲出世。即今文意是約理滅○
言則知本自不生等者。既言空故不可滅。是
無滅義。而結云。此是無生義□以無可滅故。
是本自不生○言又證無性之理者。前約應
身論無性。此約眞身論無性已上准此。世間五
蘊。即體無滅。以無生名。是則事相虚令歸體
露現之意也。故引爲證也。問。今所引文。次
上二偈云。云何爲世間。云何非世間。世間
非世間。但是名差別。三世五蘊法説名爲世
間。彼滅非世間。如是但假名已上疏釋云縁
生無作觀中。初偈無作故縁成。後偈縁成
即無作云云准此事虚理實者。此文分明也。
今何不引之乎 答
疏。須彌偈云 問。今引爲證之意如何
答。大疏三下云。謂了一切法。即心自性。性亦
非性。情破理現。則見舍那□講於法性。無
内外也已上抄十上云。疏謂了一切法。即心
自性。性亦非性者。即心自性。此是表詮。由
一切法無性故。即我心之實性。言性亦非
性者。此是遮詮。即上眞性。以無性爲性也。即
心自性。如圓成性。性亦非性。如勝義無自
性。性以偈但云一切法自性。無所有故。云復
遣性已上意云。一切事法虚妄故。令心自性
理露現也爲言
抄。此前有一偈 問。何故引此偈乎 答。
唐經卷第十六須彌偈勝惠菩薩有十偈。分
爲四。初一讃佛智爲迷悟本。次四正顯迷
悟。次四喩其得失。後一推功有世云云
迷悟中。初二偈明迷。後二偈明悟。今疏引悟
中初偈故。抄引迷中後偈。令語解之由來
也。彼疏三上。釋迷二偈意云。初一心迷取境
生想違理故。不能見無相之佛。後偈取内蘊
相。不了蘊性故。不見心佛。亦是愚法小乘
故。名無智者已上問。抄云其中深旨者。何
但歎今所引文乎 答。彼疏釋得名及十頌
大意云。第三西方勝惠以解佛勝智。隨空
心淨故以爲名。頌意爲顯欲令菩薩惠明了。
即大智了如及佛性故已上此十頌中。廣明
佛智爲迷悟境。及明迷悟行相。并正了生
縁等佛性多義。及殊云深旨也
 正和三年甲寅五月三日於泉州久米多寺
 弊坊抄之   花嚴宗末資湛叡道十九
俗四十四
 元享四年甲子九月十三日於武州六浦庄
 稱名寺更加刪補所志者爲令法久住也所
 迴者爲濟生愍物也佛佛祖祖知見證明矣
          貧道湛叡道三十
俗五十四
 建武二年乙亥九月二十日稱名寺再講重
 修訖
          湛叡道四十一
俗六十五
 于時應安七年七月二十八日於東大寺戒
 壇院維那坊書寫之


演義鈔三下纂釋第二

 問。聲聞生空智證我空理之時可絶名言哉
 問。眞如隨縁約功能歟約全體歟
 問。周遍含容名言者宗因中何乎
 問。法界觀十門與十玄門同異如何
 問。今經意以草木等外事可爲能觀之智乎
 問。隨機應現之變化者悉是本自具足徳相
  歟
 問。廣狹門者就一法上論之○二法相望論
  之歟
 問。刊定所立同體成即徳者今家十玄中何
  門所攝哉

演義鈔三下纂釋第二

疏。五以理奪事門 玄鏡云。此下第三相
害對。言相害者。形奪兩亡故。今此第五○亦
攬第三成此第五。以全將理而爲事故。事
本盡矣已上
疏。出現品云譬如 問。今引此文爲證之意
如何 答。自下唐經第五十二卷。説出現
菩提總有十門。今引二門。謂第六體離盈門。
即如疏所引者是也。大疏釋如次上引之。第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