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宗鏡録 (No. 2016_ 延壽集 ) in Vol. 48

[First] [Prev+100] [Prev]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薩。縁眞俗。二習未亡。寂亂二習未盡。於諸
三昧有出入習。故未得。常入生死猶如虚空。
無作者而常普遍。非限量所收。一切衆生及
以境界。以之爲體。普賢之智。猶如虚空。一
切衆生以爲生體有諸衆生自迷智者。名爲
無明。普賢菩薩隨彼迷事。十方世界對現色
身。以智無體。猶如虚空。非造作性。無有去
來。非生非滅。但以等虚空之智海。於一切衆
生處啓迷。智無體相。能隨等法界虚空界之
大用故。豈將十地之位諸菩薩。以出入三昧
有所推求。云何得見。是故如來爲諸菩薩説。
幻術文字求其體相有可得不。求幻之心尚
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是故將出入三
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賢大用無依善巧智身。
了無可得。是故教諸菩薩。却生想念。殷勤
三禮。普賢菩薩方以神通力如應現身。明智
身不可以三昧處所求。爲智體無所住。無所
依故。若想念願樂即如應。現化無有處所依
止。故猶如谷響但有應物之音。若有求即無
有處所可得。佛言。普賢菩薩今現在此道場
衆會。親近我住。初無動移者。明以根本智
性自無依名爲現在此道場故。爲能治有所
得諸見蘊故。以無礙總別同異普光明智。與
十方一切諸佛大用體同。名爲衆會故。無邊
差別智海一時等用。不移根本智體無依住
智。名爲親近我住初無移故
宗鏡録卷第四十三
 *丁未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四十四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若談心佛唯唱性宗者。則擧一攝諸。不論
餘義。今何背已述教迷宗 答。夫論至教。皆
爲未了之人。從上禀承無不指示。如忠國師
臨終之時。學人乞師一言。師云。教有明文。依
而行之即無累矣。吾何言哉。如斯殷勤眞實
屬。豈局已見生上慢心。終不妄斥如來無
上甘露不可思議大悲所熏金口所宣難思
聖教。如云依而行之者。且依何旨趣。不可是
依文字語句而行。不可是依義路道理而行。
直須親悟其宗。不可輒生孟浪。若決定信入
者。了了自知。何須他説。聞甚深法。如清風
屆耳。今只爲昧性徇文之者。假以言詮方便
開示。直指出六根現用常住無生滅性與佛
無異。親證現知分明無惑。免隨言語之所轉。
不逐境界之所流。今於六根之中。且指見聞
二性。最爲顯現。可驗初心。疾入圓通同歸
宗鏡。且見性者。當見之時即是自性。以性
遍一切處故。不可以性更見於性。分明顯露
絲毫不隱。古教云。摩尼殿有四角。一角常
露。祖師云。眼門放光。照破山河大地。又歌
云。應眼時若千日。萬像不能逃影質。凡夫
只是未曾觀。何得自輕而退屈。是知顏貌雖
童耄。見性未曾虧。明暗自去來。靈光終不
昧。則是現今生滅中。指出不生滅性。方知
窮子衣中寶。乃輪王髻裏珠。貧女室中金。是
如來藏中物。何假高推極聖自鄙下凡。一向
外求不能内省。抂功多劫違背己靈。空滯行
門失本眞性。所以首楞嚴經云。佛告阿難。
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云
何自疑汝之眞性性汝不眞。取我求實。故知
明暗差別。是可還之法。眞如妙性。乃不遷
之門。若隨物觀。局大小之所在。若約性見。
絶器量之方圓。見性即成如來。於一毛端。建
十方之寶刹。徇物即爲凡庶。向眞空裏。現
六趣之狴牢。變易在人 一性無異。迷悟由己
萬法不遷。如經云。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
昔未承諸佛誨勅。見迦旃延毘羅胝子。咸言。
此身死後斷滅。名爲涅槃。我雖値佛今猶狐
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衆
諸有漏者。咸皆願聞。佛告大王。汝身現存今
復問汝。汝此肉身。爲同金剛常住不朽。爲復
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佛言。大王。
汝未曾滅。云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
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漸漸消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
從滅盡。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
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
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頽齡迫於衰耄。
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
何見比充盛之時。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
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
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
少。顏貌已老初十年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
于今六十又過于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
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
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
爲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
又日遷。沈思諦觀。刹那刹那。念念之間。不
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佛言。大王。汝
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知汝
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
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
時見恒河水。王言。我生三歳。慈母携我謁耆
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
王。如汝所説。二十之時衰於十歳。乃至六十。
日月歳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歳見此河時。至
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歳時宛然無異。
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佛言。汝今自
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
觀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
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
精性未曾皺。皺者爲變。不皺非變。變者受
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
死。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衆。踊
躍歡喜。得未曾有。又如衆生八識之中前眼
耳鼻舌身等五根及第八識。倶縁現量。得諸
法之自性。不帶一切名言。又無二種計度分
別隨念分別。即現前不生滅。若六七二識落
在比非二量。及具計度隨念分別。即念念常
生滅。亦是於生滅中有不生滅性。已上經文。
此是因闍王示疑。寄破外道斷見。有此方便。
分別生滅不生滅二性。若不執斷常見性之
人。則八識心王同一眞性。皆是實相無有生
滅。如大智度論云。當知色生時但是空生。
色滅時但是空滅。中觀論偈云。無物從縁起。
無物從縁滅。起唯諸縁起。滅唯諸縁滅。故知
萬法既不從縁生。亦不非縁生。又不空亦不
生。空亦不生。何者。若一切法是不空者。即無
有生。以無自性空故。方能隨縁成諸幻有。若
一切法是空者。亦無有生。以無自體故。無
有生相。既無有生亦無有滅。如論偈云。果不
空不生。果不空不滅。以果不空故。不生亦
不滅。果空故不生。果空故不滅。以果是空
故。不生亦不滅。但隨心現畢竟無生。如首
楞嚴經云。佛言。善男子。我常説言。色心諸縁
及心所使諸所縁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
是妙明眞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
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爲
空。空晦昧中結暗爲色。色雜妄想。想相爲
身。聚縁内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爲心性。
一迷爲心。決定惑爲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
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眞心中物。譬如
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爲全
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
手等無差別。如來説爲可憐愍者。如上所説。
見性周遍湛然似鏡常明。如空不動萬像自
分出沒。一性未曾往還。但隨生滅之縁。遺此
妙明之性。是以一切祖教。皆指見性識心。
不從生因之所生。唯從了因之所了。相麁易
辯。性密難明。隨轉處而莫知。在照時而方
了。如今不見者。皆被三惑心牽六塵境換。不
知境元是我。翻成主被客迷。但能隨流得性
之時。自然無惑。復有云。般若唯以心神契
會。以心傳心方成密付。不可以言迹事相而
求者。此是爲未入人。顯宗破執。恐取相背
心情求意解。故有是説。若融會而論。則隨
縁體妙即相恒眞。且如正見相時。是誰見相。
以六塵鈍故。名不自立。相不自施。以六根
利故。強自建立。而爲縁對。若能了境本寂
識自無生。則入平等眞空。方稱究竟見性耳。
故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聞性者。即今聞
性具三眞實。文殊簡出現證可知。觀音入門
圓通立驗。非從行得不墮有爲。豈假功成。本
來如是。首楞嚴經偈云。譬如人靜居。十方
倶撃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眞實。目非觀
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
緒。隔垣聽音響。遐邇倶可聞。五根所不齊。是
則通眞實。音聲性動靜。聞中爲有無。無聲
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
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眞實。釋曰。此是
直説如今一切衆生日用現行聞性三眞實之
理。一圓眞實。二通眞實。三常眞實。一圓眞
實者。以聞性遍一切處。十方聲塵應時無有
前後。以同時周遍一一皆不出自性。如水起
波波不離水。以聲處全聞聞外無法。即是本
聞。自具圓通之性。非待證聖方有斯事。故法
華經偈云。父母所生耳。清淨無瑕穢。以此常
耳聞。三千世界聲。又云。持是法華者。雖未得
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徳已如是。二通眞實
者。且眼根見性雖即洞然。能觀前而不觀後。
鼻舌身等三根。皆以合中知。因能所而生
起。若意知根所縁不定念念遷移故。五根所
不齊。唯耳根圓通無礙。聽響之際。任隔礙
而遠近倶聞。妙應之時。無揀擇而大小咸備。
故高城和尚歌云。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
無不足。十方鐘鼓一時鳴。靈光運運常相續。
則處凡身而不減。居聖體而非増。常現常通。
塵勞不能匿其神彩。非間非斷。天魔不能挫
其威光。不壞縁生之耳根。圓具一靈之妙性。
三常眞實者。音聲性動靜者。動靜是音聲之
體。性於聞中似有似無。若無聲時號無聞。非
實聞無性。以聞性常在。若聞性隨聲塵滅。
則前聲滅時。後聲不合更聞。故知聲塵自無。
聞性非滅。聲塵自有。聞性非生。又非唯聞性
無生。返觀聲塵亦無生滅。以從縁而起自體
全無。如華嚴論云。一切諸法猶如谷響。楞
嚴疏鈔云。如谷中無聲。無聲即無響。法界
中皆無聲。一切聲皆是妄心。妄心不動時皆
無妄想。以有差別心執受即有聲。四大如枯
木。即本無聲。皆縁執故。諸大菩薩不以音聲
聽法。是知聲塵本無。皆因執有。情消執喪。
萬法本虚。有無既虚生滅何有。則知我性與
如來性無異。一切世間法即是佛法故。經云。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如憍陳那因聲悟
道。妙音密圓。古釋云。若有能所。未得名密悟
四諦理。推能聞及所聞。皆是自心。心即是本
覺。光明圓照法界。始覺智心亦圓照法界。即
是因聲得悟。一切衆生依此觀亦得解脱。若
聞聲可意不可意生憎愛。便被聲縛。但觀心
海中是聲出處。以心海元無有相。心雖含聲
聲亦無相。無相即於一切聲中而得解脱。故
知無法不心。無心不法。如是明達。則於一
切諸法。不合不散無縛無脱矣。故佛告阿難。
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眞
倒現前實未能識。恐汝誠心由未信伏。吾今
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即時如來勅羅睺
羅撃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衆
倶言我聞。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
阿難大衆倶言不聞。時羅睺羅又撃一聲。佛
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衆又言倶聞。佛問
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阿難大衆倶白
佛言。鐘聲若撃。則我得聞。撃久聲消。音響
雙絶。則名無聞。如來又勅羅睺羅撃鐘。問
阿難言。爾今聲不。阿難言。聲少選聲消。佛
又問言。汝今聲不。阿難大衆答言無聲。又
頃羅睺羅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
難大衆倶言有聲。佛問阿難。汝云何聲。云
何無聲。阿難大衆倶白佛言。鐘聲若撃。則
名有聲。撃久聲消。音響雙絶。則名無聲。佛
語阿難及諸大衆。汝今云何自語矯亂。大衆
阿難倶時問佛。我今云何名爲矯亂。佛言。我
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唯聞
與聲報答無定。如是云何不名矯亂。阿難。聲
消無響汝説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于
枯木。鐘聲更撃。汝云何知。知有知無。自
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爲汝有無。聞
實云無。誰知無者。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
有生滅。非爲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爲有
爲無。汝尚顛倒或聲爲聞。何怪昏迷以常
爲斷。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説聞無
性。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
擣練舂米。其人夢中聞舂擣聲。別作他物。或
爲撃鼓。或復撞鐘。即於夢時。自怪其鐘爲
石木響。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
夢時惑此舂音。將爲鼓響。阿難。是人夢中。
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
汝形消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爲汝消滅。楞嚴
疏云。撃鐘以辯眞妄者。即聞性而可眞。擧聲
塵而辯妄。若因聲有聞。此聞不離聲。若離
聲有聞。此是眞聞。汝今但執隨聲之聞。此
聞不離於聲。只合是聲。不合是聲。若眞聞
性。如水不滅聲塵。如風鼓水成波。故有聞
相。聲塵不起。聞相即無。而聞性不滅。以性
不滅。聲塵若來還有聞相。如水不滅若風動
時即有波相。如色眞性遍十方界。隨心感現
則有色相。此之聞性亦復如是。故知不認自
體恒常之聞性。却徇聲塵生滅之聞相。遂乃
聞讃而生喜。聞毀而起瞋。以迷本聞故。隨聲
流轉故。文殊云。衆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
獲無妄。又云。旋汝倒聞機。返聞聞自性。性
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如今以聲爲聞。背心
循境。豈不是倒聞之機。若能旋聲塵之有流。
復本聞之無妄。則是返聞自性。得本歸原。内
滅翳根外消塵境。能所既脱本覺道成。寂照
圓通眞實如是。所以佛告阿難。以諸衆生從
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
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
轉。若棄生滅守於眞常。常光現前。根塵識
心應時消落。想相爲塵識情爲垢。二倶遠離。
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是
以若了聞性即成正覺。於是心境雙融動靜。
倶泯如觀音言。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
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
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増。聞所聞盡。盡聞不
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
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
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
衆生。與諸衆生。同一悲仰。是以初從聞性入
時。先亡動靜聲塵之境。次亡能聞所聞之心。
既心境倶亡。又不住無心境。及能覺所覺之
智。則覺智倶空。此空亦空方成圓覺。故云空
覺極圓。空所空滅。始盡生滅之原。到寂滅本
妙覺心之地。如起信論云。一切諸法皆由妄
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
故知妄念空而根境謝。識想消而塵垢沈。則
法眼應時清明。常光了然頓現。見聞本性既
爾。諸根所現亦然。故經云。六自在王常清
淨故。又首楞嚴經偈云。一根既返原。六根
成解脱。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
根除。塵消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虚
空。却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但以未覺悟。
前於染淨中。有一毫見聞取捨之處。皆在三
界無明長夜生死夢中。纔得見性便同覺後。
自覺覺他。故名爲佛。又此自心之性。遍一切
處隨處得入。非獨見聞。或意消香界而入圓
通。或心開塵境而證法忍。或入水觀而達性。
或審風力而悟宗。或刺是疼痛而純覺遺身。
或了心無際而入佛知見。或觀煖觸而成火
光三昧。或演法音而降伏魔怨。當此大悟之
時。終不見有一境可生。一言可執。今只爲
迷性徇文背心求道者。假以言説指歸自心。
從此一向内觀捨詮究理斯則豈不是因言悟
道藉教明宗。爲此之人不無利益。遂使初心
學者信有所歸。便能息外馳求。迴光反照。頓
見自己了了明心。如正飮醍醐親開寶藏。方
悟隨言之失。深慚背己之愆。故阿難等。因
世尊開示自性之後。發自慶言。消我億劫顛
倒想。不歴僧祇獲法身。故能不動塵勞現身
成佛。祖佛言教有如是不可思議之力。爲是
廣大無邊法利故。所以具引全文佛語爲證。
云何反有背己之言論文之誚乎。若不觀心
内證法律禪師等。各有十種過患。如像法決
疑經云。三師破壞佛法。略各有十過。一法
師十過者。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觀修心。釋
論云。有論而無慧所説不應受。二不融經息
諍趣道。但執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識見心苦
集。三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住。
非佛弟子。四經云。非禪不慧。偏慧不禪。一
翅一輪豈能遠運。五法本無説説破貪求名
利弘宣寧會聖旨。六貴耳入口出何利於己。
經云。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無行而宣
何利於他。八又多加水乳。無道之教。教誤
後生。九四衆失眞法利。轉就澆漓。十非但
不能光顯佛法。亦乃破於佛法也。禪師十過
者。一經云。假名阿練若。納衣在空閑。自
行眞道。好説我等過。二者恃行陵他。不識戒
取苦集煩惱。三無慧修定盲禪無目。寧出生
死也。四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
叉而住。非佛弟子。五無慧之禪多發鬼定。生
破壞佛法。死墮鬼道。六名利坐禪。如扇提羅
死墮地獄。七設證得禪即墮長壽天難。八如
水乳。禪教授學徒。紹三塗種子。九四衆不
霑眞法之潤。轉就澆漓。十非止不能光顯三
寶。亦乃破佛法也。律師十過者。一但執外律
不識内戒。故被淨名訶。二執律名相諍計是
非。不識見心苦集。三然戒定慧相資方能進
道。但律不慧不禪。何能進道。四弘在名譽。志
不存道。果在三塗。五不遵遺囑。不依念處
修道。不依木叉而住。六執律方便小教以爲
正理。而障大道。七師師執律不同弘。則多
加水乳。八不依聖教傳授。誤累後生。九四衆
不霑眞法。轉就澆漓。十非止不能光顯三寶。
亦乃破佛法也。是知若不觀心。具如上之大
失。如大智度論云。菩薩摩訶薩。若欲不空
食國中之施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又寶梁經
云。若學大乘佛法者。受施主摶食。如須彌
山。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如不學者。若未墮僧
數。十方無唾地處。維摩經亦云。敬學如師。
纔起學心。便有爲人天之分。或聞宗鏡一句。
定成佛無疑。故法華經云。若有聞是法。無一
不成佛。唯除未聞者。盲冥不信人。若已聞
者。皆是曩因。既受衣珠。曾親佛會。不可放
逸。須志披尋。忽遇縁差。空無所得。所以瑜
伽論云。不緩加行中。又能如是勇猛精進。謂
我今定當趣證。所應證得。不應慢緩。何以
故。我有多種横死因縁。所謂身中或風或熱
或痰發動。或所飮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或
宿食病。或爲於外蛇蚰蜒百足等類諸
惡毒蟲之所蛆螫。或復爲人非人類等之所
驚恐。因斯夭沒。於如是等諸横死處。恒常
思惟。修無常想。住不放逸。由住如是不放
逸故。恒自思惟我之壽命。儻得更經七日六
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半時須臾。
或經食頃。或從入息至於出息。或從出息至
於入想。乃至存活經爾所時。於佛聖教精
勤作意修習瑜伽。劑爾所時。於佛聖教。我當
決定多有所作。如是名爲不緩加行 問。義
學多樂聽讀。禪宗唯精内觀。然教觀二門闕
一不可。若但觀心而不尋教。墮闇證上慢之
愚。若但尋教而不觀心。受執指數寶之誚。有
不達者遞相是非。今宗鏡廣搜祖教意足。請
爲微細開拆以決深疑 答。教觀難明須分
四句。如云一教門非理門。教是能通。理是
所通。能所異故。二理門非教門。吾聞解脱
之中。無有言説故。三教門即理門。文字即
解脱故。四理門即教門。解脱即文字故又以
門對教四句分別。一得教不得門。文字法師
是二得門不得教。觀慧禪師是。三得門復得
教。聞慧法師是。四門教倶不得。假名阿練
若是。又或隨方便之詮。則執權害實。若達
圓頓之教。則了實開權。執權則教觀兩分。
了實則人法一旨。人法一旨則境智倶冥。教
觀兩分則信法雙現。信法雙現則有觀有聞。
境智倶冥則無内無外。斯乃隨根利鈍有此
開遮。若能就旨圓融自無取捨。則塵塵合
道。信行同法行之機。念念歸宗。教門等
觀門之旨。如是則無一心可照。誰執觀門。無
一法可聞。孰論教道。方入宗鏡與此相應。未
達斯門終成隔礙。且教中具述有二種修行
人。一是信行。二是法行。薩婆多明。此二人
位在見道。因聞入者。是爲信行。因思入者。
是爲法行。曇無徳云。位在方便。自見法少。
憑聞力多。後時要須聞法得悟。名爲信行。憑
聞力少。自見法多。後時要須思惟得悟。名
爲法行。止觀云。若論利鈍者。法行利。内自
觀法故。信行鈍。藉他聞故。又信行利。一聞
即悟故。法行鈍。歴法觀察故。或倶利。或倶
鈍。信行人聞慧利修慧鈍。法行人修慧利聞
慧鈍。已上且約三師所説。自然不可偏執。
觀心與教道。定據聽學與坐禪。今若得一心
萬邪滅矣。則何心而非教。若一聞千悟獲大
總持。則何教而非心。何教而非心則心外無
法。何心而非教則法外無心。更約智者大師
對法行二人。以止觀安心。隨四悉檀意以逗
機宜。倶令入道。師即問言。汝於定慧爲志
何等。其人若言。我聞佛説。善知識者。如月
形光漸漸圓著。又如梯蹬漸漸増高。巧説轉
令心。得道大因縁。志欣渇飮。如犢逐母。當
知是則信行人也。若言。我聞佛説。明鏡若
不動色像自分明。淨水無波魚石自現。欣捨
惡覺如棄重擔。當知是則法行人也。既知
根性。於一人所八番安心。咄善男子。無量
劫來飮狂散毒。馳逐五塵昇沈三界。猶如猛
風吹兜羅毦。大熱沸&T055114;煮豆昇沈。從苦至惱。
從惱至苦。何不息心達本以一其意。意若一
者。何事不辦。苦集得一則不輪迴。無明得
一不至於行。乃至不至老死摧折大樹。畢故
不造新。八弊得一則度彼岸。唯此爲快。善
巧方便種種因縁種種譬喩。廣讃於止。發悦
其情。是名隨樂欲以止安心也。又善男子。如
天亢旱河池悉乾萬卉燋枯百穀零落。娑伽
羅王七日構雲。四方霔雨大地霑洽。一切種
子皆萌芽。一切根株皆開發。一切枝葉皆欝
茂。一切華果皆敷榮。人亦如是。以散逸故
應生。善不復生。已生善還退失。禪定河乾
道品樹滅。萬善燋枯百福殘悴。因華道果不
復成熟。若能閑林一意。内不出。外不入。靜
雲興也。發諸禪定。即是降雨也。功徳叢林
煖頂方便。眼智明覺信忍順忍無生寂滅忍。
乃至無上菩提悉皆剋獲。善巧方便種種縁
喩。廣讃於止。生其善根。是名隨便宜以止
安心也。又善男子。夫散心者。惡中之惡。如
無鉤醉象&T050460;壞華池。穴鼻駱駝翻倒負駄。疾
於掣電毒逾蛇舌。重沓五翳埃藹曜靈。睫近
霄遠倶皆不見。若能修定。如密室中燈能破
巨闇。金鎞抉膜空色朗然。一指二指三指皆
了。大雨能淹囂塵。大定能靜狂逸。止能破
散虚妄滅矣。善巧方便種種縁喩。廣讃於
止破其睡散。是名對治以止安心也。又善男
子。心若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亦知出世
不生不滅法相。如來成道猶尚樂定。況諸凡
夫有禪定者。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破無數
億洞然之惡。乃至得成一切種智。善巧方便
種種縁喩。廣讃於止。即會眞如。是名隨第一
義以止安心也。其人若言我聞寂滅都不入
懷。若聞分別聽受無厭。即應爲説。三惡燒
然駝驢重楚。餓鬼飢渇不名爲苦。癡闇無聞
不識方隅。乃是大苦。多聞分別樂。見法法
喜樂。以善攻惡樂。無著阿羅漢。是名爲最
樂。從多聞人聞甘露樂。如教觀察知道。遠離
坑埳直去不迴。善巧方便種種縁喩。廣讃於
觀。發悦其情。是名隨樂欲以觀安心。又善
男子。月開蓮華。日興作務。商應隨主。彩畫
須膠。坏不遇火。無須臾用。盲不得導一歩
不前。行無觀智亦復如是。一切種智以觀爲
根本。無量功徳之所莊嚴。善巧方便種種縁
喩。廣讃於觀。生其功徳。是名隨便宜以觀
安心。又善男子。智者識怨。怨不能害。武將
有謀。能破強敵。非風何以卷雲。非雲何以
遮熱。非水何以滅火。非火何以除闇。析薪
之斧解縛之刀。豈過智慧。善巧方便種種縁
喩。廣讃於觀。使其破惡。是名對治以觀安
心。又善男子。井中七寶闇室瓶盆。要待日
明。日既出已皆得明了。須智慧眼觀知諸法
實。一切諸法中皆以等觀。入般若波羅蜜。最
爲照明。善巧方便種種縁喩。廣讃於觀。令得
悟解。是名第一義以觀安心。如是八番爲信
行人説安心也。其人若云。我樂息心默以復
默。損之又損之。遂至於無爲。不樂分別。坐馳
無益。此則法行根性。當爲説止。汝勿外尋。
但内守一。攀覺流動皆從妄生。如旋火輪輟
手則息。洪波鼓怒風靜則澄。淨名經云。何謂
攀縁謂有三界。何謂息攀縁。謂心無所得。瑞
應經云。其得一心者則萬邪滅矣。龍樹云。實
法不顛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皆滅。無量衆
罪除。清淨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
若。夫山中幽寂神仙所讃。況涅槃澄靜賢聖
尊崇。佛話經云。比丘在聚。身口精勤。諸佛
咸憂。比丘在山。息事安臥。諸佛皆喜。況復
結跏束手緘脣結舌。思惟寂相心原一止。法
界洞寂。豈非要道。唯此爲貴。餘不能及。善巧
方便種種因縁種種譬喩。廣讃於止。發悦其
心。是名隨樂欲以止安心。其人若云我觀法
相。只増紛動善法不明。當爲説止。止是法界
平正良田。何法不備。止捨攀縁。即是檀。止體
非惡。即是戒。止體不動。即是忍。止無間雜。
即是精進。止則決定。即是禪。止法亦無。止者
亦無即是慧。因止會非止非不止。即是方便。
一止一切止。即是願。止止愛止止見。即是
力。此止如佛止無二無別。即是智。止具一切
法。即是祕藏。但安於止。何用別修諸法。善巧
方便種種縁喩令生善根。即是隨便宜以止
安心也。若言我觀法相散睡不除者。當爲説
止大有功能。止是壁定。八風惡覺不能入。止
是淨水。蕩於貪婬八倒。猶如朝露見陽則晞。
止是大慈。怨親倶愍能破恚怒。止是大明呪。
癡疑皆遣。止即是佛。破除障道。如阿伽陀
藥遍治一切。如妙良醫。呪枯起死。善巧方便。
種種縁喩令其破惡。是名對治以止安心。其
人若言。我觀察時不得開悟。當爲説止。止
即體眞。照而常寂。止即隨縁。寂而常照。止
即不止。止雙遮雙照。止即佛母。止即佛父。
亦即父即母。止即佛師。佛身佛眼。佛之相
好。佛藏。佛住處。何所不具何所不除。善巧
方便種種縁喩。廣讃於止。是爲第一義以止
安心。彼人言。止状沈寂非我悦樂。當爲説觀
推尋道理。七覺中有擇覺支。八正中有正見。
六度中有般若。於法門中爲主爲導。乃至成
佛正覺大覺遍覺。皆是觀慧異名。當知觀慧
最爲尊妙。如是廣讃。是爲隨樂欲以觀安心。
若勤修觀能生信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見。知
病識藥化道大行。衆善普會莫復過觀。是爲
隨便宜以觀安心。觀能破闇。能照道。能除怨。
能得寶。傾邪山竭愛海。皆觀之力。是爲隨
對治以觀安心。若觀法時不得能所。心慮虚
豁朦朧欲開。但當勤觀開示悟入。是爲用第
一義以觀安心。是爲八番爲法行人説安心
也。復次人根不定。或時迴轉。薩婆多明轉
鈍爲利。成論明數習則利。此乃始終論利鈍。
不得一時辯也。今明。衆生心行不定。或須
臾而鈍須臾而利。任運自爾。非關根轉。亦
不數習。或作觀不徹因聽即悟。或久聽不解
暫思即決。是故更論轉根安心。若法行轉爲
信行。逐其根轉。用八番悉檀而授安心。若
信行轉成法行。亦逐根轉。用八番悉檀而授
安心。得此意廣略自在説之。轉不轉合有三
十二安心也。自行安心者。當察此心。欲何所
樂。若欲息妄令念相寂然。是樂法行。若樂聽
聞徹無明底。是樂信行。樂寂者。知妄從心
出。息心則衆妄皆靜。若欲照知須知心原。
心原不二。則一切諸法皆同虚空。是爲隨樂
欲自行安心。其心雖廣分別心及諸法。而信
念精進毫善不生。即當凝停莫動諸善。功徳
因靜而生。若凝停時。彌見沈寂。都無進忍。
當計校籌量策之令起。若念念不住。如汗馬
奔逸。即當以止對治馳蕩。若靜默然無記與
睡相應。即當修觀破諸昏塞。修止既久不能
開發。即應修觀。觀一切法無礙無異。怗怗
明利漸覺如空。修觀若久闇障不除。宜更修
止。止諸縁念無能無所。所我皆寂空慧將生。
是爲自修法行八番善巧布歴令得心安。信
行安心者。或欲聞寂定如須彌不畏八動。即
應聽止。欲聞利觀。破諸煩惱。如日除闇。即應
聽觀聽觀多。如日燋芽。即應聽止潤以定水。
或聽定淹久。如芽爛不生。即應聽觀令風日
發動使善法現前。或時馳覺一念叵住。即應
聽止以治散心。或沈昏濛濛坐霧。即當聽觀
破此睡熟。或聽止豁豁即專聽止。或聞觀朗
朗即專聽觀。是爲自修信行八番巧安心也。
若法行心轉爲信行。信行心轉爲法行。皆隨
其所宜巧鑚研之。自行有三十二。化他亦三
十二。合爲六十四安心也。復次信法不孤立。
須聞思相資如法行者。隨聞一句體寂湛然
夢妄皆遣。還坐思惟心生歡喜。又聞止已還
更思惟。即生禪定。又聞於止還即思惟。妄念
皆破。又聞止已還更思惟。朗然欲悟。又聞
觀已還更思惟。心大歡喜。又聞觀已還更思
惟。生善破惡欲悟等。准前可知。此乃聽少
思多。名爲法行。非都不聽法也。信行端坐。
思惟寂滅。欣踊未生。起已聞止。歡喜甘樂。
端坐念善。善不能發。起已聞止。信戒精進。
倍更増多。端坐治惡。惡不能遣。起已聞止。
散動破滅。端坐即眞。眞道不啓。起已聞止。豁
如悟寂。是爲信行。坐少聞多。非都不思惟。前
作一向根性。今作相資根性。就相資中復論
轉不轉。亦有三十二安心。化他相資亦有三
十二安心。合六十四。合前爲一百二十八安
心也。夫心地難安。違苦順樂。今隨其所願逐
而安之。譬如養生或飮或食適身立命。養法
身亦爾。以止爲飮。以觀爲食。藥法亦兩。或丸
或散。以除冷熱。治無明病。以止爲丸。以觀爲
散。如陰陽法。陽則風日。陰則雲雨。雨多則
爛。日多則燋。陰如定。陽如慧。定慧偏者。皆
不見佛性。八番調和。貴在得意。一種禪師不
許作觀。唯專用止。引偈云。思思徒自思。思思
徒自苦。息思即是道。有思終不覩。又一師
不許作止。專在於觀。引偈云。止止徒自止。
昏闇無所以。止止即是道。觀觀得會理兩師
各從一門入以己益。教他學者。不見意。一向
服乳。漿猶難得。況復醍醐。若一向作解者。佛
何故種種説耶。天不常晴 醫不專散。食不恒
飯。世間尚爾。況出世耶。今隨根隨病迴轉。
自行化他有六十四。若就三番止觀。即三百
八十四。又一心止觀復有六十四。合五百一
十二。三悉檀是世間安心。世醫所治差已復
生。一悉檀是出世安心。如來所治畢竟不發。
世出世法互相成顯。若離三諦無安心處。若
離止觀無安心法。若心安於諦。一句即足。如
其不安。巧用方便令心得安。一目之羅。不能
得鳥。得鳥者。羅之一目耳。衆生心行各各不
同。或多人同一心行。或一人多種心行。如爲
一人。衆多亦然。如爲多人。一人亦然。須
廣施法網之目。捕心行之鳥耳。如是委細種
種安心。利鈍齊收自他兼利。若有聞者頂戴
修行
宗鏡録卷第四十四
 *丁未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四十五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已上是引台教明定慧二法安心。次依華
嚴宗釋。華嚴經云。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塵
中從定出。示現色性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
知。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起定心不亂。説
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疏釋云。定
慧雖多不出二種。一事二理。制之一處無事
不辦。事定門也。能觀心性契理不動。理定
門也。明達法相。事觀也。善了無生。理觀也。
諸經論中。或單説事定。或但明理定。二觀亦
然。或敵體事理止觀相對。或以事觀對於理
定。如起信論云。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爲
止。而觀因縁生滅爲觀。或以理觀對於事定。
此經云。一心不動入諸禪。了境無生名般若
是也。或倶通二。此經云。禪定持心常一縁。
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或二倶泯非定非散。
或即觀之定。但名爲定。如觀心性名上定是
也。或即定之觀。但名爲觀。如以無分別智觀
名般若是也。或説雙運。謂即寂之照是也。所
以局見之者。隨矚一文互相非撥。偏修之者。
隨入一門。皆有剋證然非圓暢。今此經文巧
顯無礙略分五對。第一對根境無礙。謂觀根
入定應從根出而從境出者。爲顯根境唯是
一心縁起無二理性融通。是故根入境出耳。
境入根出亦然。第二對理事二定無礙。謂分
別事相應入事定而入理定。欲觀性空應入
理定。而入事定。以契即事之理而不動故。入
理即是入事。制心即理之事。而一縁故。入
事即是入理而經文但云入正定。不言事理
及乎出觀。境中即云分別色相。斯事觀也。根
中即云性空寂者。理觀也。亦合將根事對於
境理以辯無礙。第三對事理二觀無礙。謂欲
分別事相應從事觀起。而反從理觀起。以所
觀之境既眞俗雙融法界不二故。分別事智
即是無生之智。二觀唯是一心故。亦應將境
事理對根事理以辯無礙。第四出入無礙。以
起定即是入定故。起定而心不亂。若以事理
相望。應成四句。謂事入事起。事入理起。理
入理起。理入事起。若以根境相望。又成四句。
謂根事入境事起等。一一思之。皆有所由。又
或以理觀對於事止。謂契理妄息也。或事觀
對於理寂。謂無念知境也。或事觀對於事寂。
謂觀於一境心不動搖也。或理觀對於理寂
亡心照極也。如百門義海云。明出入定者。謂
見塵性空十方一切眞實之理。名爲入定也。
然此見塵無性空理空時。乃是十方之空也。
何以故。由十方之心見於一塵。是故全以十
方爲塵。定亦不礙事相宛然。是故起與定倶。
等虚空界。但以一多融通同異無礙。是故一
入多起。多入一起。差別入一際起。一際入差
別起。皆悉同時一際成立無有別異。當知定
即起起即定。一與一切同時成立。出入無礙
也。第五對二利體用無礙。謂於深根起定心
不亂。是體也。自利也。而不礙理舒於廣境。
是用也。人天不能知。利他也。良以。體用無
二故。自利即是利他。此上十義同爲一聚法
界縁起相即自在。菩薩善達作用無礙。又經
且約根境相對。亦應境境相對。謂色塵入正
受。聲香三昧起。復應根根相對。謂眼根入
正受。耳根三昧起等。云色性難思等者。即
色等總持是色。陀羅尼自在佛等。亦應云分
別眼性難思有眼陀羅尼自在佛等。又眼中
云性空寂滅。即眼之度門。眼等本淨。亦應
云色等度門色等本淨。不唯取相爲染無心
爲淨而已也。又以智論三觀束之分別色相
等是假名觀也。性空寂滅。是空觀也。此二
不二色性難思。中道觀也。三無前後。皆是一
心。上來無礙。深妙難思。始學之流如何趣
入。今當總結。但能知事理無礙根境一如。念
慮不生自當趣入。是以事中即理。何曾有礙。
心外無境。念自不生。如是則入宗鏡之一心。
成止觀之雙運。方能究竟定慧莊嚴。自利利
他圓無盡行。又若心不安人在三界内。未入
止觀門非習學之者。情牽萬境意起百思。投
五欲旋火之輪。未曾略暇。陷五濁狴牢之處。
何省暫離。塵網千重。密密而常籠意地。愛
繩萬結。條條而盡繋情田。聳高阜於慢山。横
遮法界。洶長波於貪海。呑盡欲流。若蟻聚蜂
攅。攀縁役役。如鼠偸狗竊。結搆營營。八苦
之焔長燒。二死之河恒沒。輪迴生滅苦惱縈
纒。皆是不能自安心耳。今爲於生死長夜無
明塵勞三界大夢之中。獨覺悟人。割開愛網。
欲透苦原。將求如來大寂滅樂者。如前所述
安心之門。直下相應。無先定慧。定是自心之
體。慧是自心之用。定即慧故。體不離用。慧
即定故。用不離體。雙遮則倶泯。雙照則倶
存。體用相成遮照無礙。此定慧二法。修行
之要。祖佛大旨。經論同詮。所以法華經云。
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又云。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衆生。華嚴經頌云。衆生惑見恒隨縛。
無始稠林未除翦。與志共倶心並生。常相覊
繋不斷絶。但唯妄想非實物。不離於心無處
所。禪定境排仍退轉。金剛道滅方畢竟。大
涅槃經云。定慧等學明見佛性。又云。先以定
動後以智拔。大智度論云。禪定爲父。智慧爲
母。能生一切導師。又云。以業力故入生死。以
定力故出生死。故云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
非禪無以發其照。何者謂禪無智但是事定。
若得智慧觀於心性。即爲上定。若智不得禪
乃爲散善分別。慧若有定如密室燈寂而能
照。離動分別成實慧故。若定慧雙運動寂融
通。則念念入三昧之門。寂寂運無涯之照。如
上種種開示種種證明。如是調停。如是剖析
削繁簡要。去僞存眞。以無數萬億諸方便門。
皆令一切含生盡入此宗鏡。如嚢中有寶。不
探示之。誰有知者。猶室中金藏。未遇智人。
何由發掘。若珠蔽内衣裏。弗因親友所示。爭
致富饒。似窮子之家珍。非長者之誘引。曷能
承紹。設或明了信入無疑。更在當人。剋己成
辦。錬磨餘習直取相應。一切時中不得忘照。
自量生熟各逐便宜。此是修定時。此是修慧
時。若掉散心須行三昧。若惛沈意宜啓慧門。
若處見修位中。此是行時。非是證時。若居
究竟即内。此是證時。非是行時。不可如二
乘怱怱取證。沈實際之海。溺解脱之坑。又
不可傚無聞比丘。妄指無生求昇反墜。似苦
行外道唯投見網期悟遭迷。斯定慧門是眞
修路。照宗門之皎日。泛覺海之迅航。駕大
白牛車之二輪。昇第一義天之兩翼。等學而
明見佛性。莊嚴而可度衆生。爲法國土之王。
因茲二力。出生死海之底。全假雙修。散妄亂
而似風吹雲。破愚闇而如日照世。動邪見之
深刺。拔無明之厚根。爲大覺海之陰陽。作
寶華王之父母。備一乘之基地。堅萬行之垣
牆。以此相應能入宗鏡。前據台教明五百番
安心法門。皆爲逗機對病施藥。今依祖教更
有一門。最爲省要。所爲無心。何者若有心
則不安。無心則自樂。故先徳偈云。莫與心
爲伴。無心心自安。若將心作伴。動即被心
謾。法華經云。破有法王出現世間。淨名經
云。除去所有唯置一床。即是除妄心之有。
外境本空。以心有法有。心空境空。故起信
論云。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
衆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
得。唯從虚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
滅則種種法滅故。是以但得無心境自不現。
既無對待逆順何生。以逆境故。生瞋惱強賊
干懷。以順境故。牽愛情華箭入體 能令心動
故稱不安。今若無心坦然無事。則萬機頓赴
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所以阿
難執有。而無據七處茫然。二祖體無。而自
安言下成道。若不直了無心之旨。雖然對治
折伏。其不安之相常現在前。若了無心。觸
途無滯。絶一塵而作對。何勞遣蕩之功。無
一念而生情。不假忘縁之力。又無心約教有
二。一者澄湛令無。二者當體是無。澄湛令無
者。則是攝念安禪。蠲消覺觀。虚襟靜慮 漸
至微細。當體是無者。則直了無生。以一念起
處不可得故。經云。一念初起無有初相。是眞
護念。寶藏論云。夫離者無身。微者無心。無
身故大身。無心故大心。大心故則智周萬
物。大身故則應備無窮。是以執身爲身者。則
失其大應。執心爲心者。則失其大智。故千經
萬論。莫不説離身心。破於執著。乃入眞實。譬
如金師銷鑛取金方爲器用。若有身者。則有
身礙。有身礙故。則法身隱於形&T021400;之中。若有
心者。則有心礙。有心礙故。則眞智隱於念慮
之中。故大道不通妙理沈隱。六神内亂六境
外縁。晝夜惶惶無有止息矣。夫不觀其心者。
而不見其微不觀其身者。而不見其離。若不
見其離微者。則失其道要。故經云。佛説非
身。是名大身。心亦如是。此謂破權歸實會假
歸眞。譬如金師銷鑛取金方爲器用。滅相混
融以通大冶。大冶者。謂大道。此大道冶中。造
化無窮流出萬宗。若成若壞體無増減。故經
云。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所言混融相者。但
爲愚夫著相畏無相也。所以説相者。爲彼外
道著於無相畏有相。所以説中道者。欲令有
相無相不二也。此皆破執除疑。言非盡理。若
復有人。了相無相平等不二無取無捨無彼
無此亦無中間。則不假聖人言説。理自通也。
如上所述。皆爲有心成障。若乃無心自然合
道。即是離其妄心眞心不動。如釋摩訶衍論
云。離心縁相者。心量有十。一者眼識心。二
者耳識心。三者鼻識心。四者舌識心。五者
身識心。六者意識心。七者末那識心。八者
阿頼耶識心。九者多一識心。十者一一識心。
如是十中。初九種心不縁眞理。後一種心。得
縁眞理而爲境界。今據前九作如是説。離心
縁相。本有契經中。作如是説。甚深眞體非餘
境界。唯自所依縁爲境界故楞伽經云。非心
之心量我説爲心量者。謂以非心量。爲遣心
量。若以非心量爲是。斯即心量。今謂非心量
即不思議之心量者。不礙心量故。如華嚴經
云。菩薩住是不思議即非心量。於中思議不
可盡。即之心量。以二相即奪故。思與非思
倶寂滅。又云。於非心處示生於心者。人多誤
解情作非情非情作情。若執於非心處示生
於心。是非情爲情者。既言示生。非眞無情
爲有情矣。大寶積經云。佛言。文殊。汝入不
思議三昧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
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
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
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
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
思議三昧。繋心一縁。若久習成就。更無心
想恒與定倶。又先徳云。一念妄心纔動。即
具世間諸苦。如人在荊棘林。不動即刺不
傷。妄心不起。恒處寂滅之樂。一念妄心纔
動。即被諸有刺傷。故經云。有心皆苦。無心乃
樂。當知妄心不起。始合法身寂滅樂也 問。
本自無心妄依何起。答。爲不了本自無心名
妄。若知本自無心。即妄無所起。眞無所得。
問。何故有心即妄無心即無妄。答。以法界性
空寂無主宰故。有心即有主宰。有主宰即有
分劑 無心即無主宰。無主宰即無分劑。無
分劑即無生死。問無心者。爲當離心是無心。
即心得無心。答。即心得無心。問。即心是有
心。云何得無心。答。不壞心相而無分別。問。
豈不辯知也。答。即辯知無能所。是無心也。豈
渾無用始是無心。譬如明鏡照物。豈有心耶。
當知一切衆生恒自無心。心體本來常寂。寂
而常用。用而常寂。隨境鑒辯。皆是實性自
爾。非是有心方始用也。只謂衆生不了自心
常寂。妄計有心。心便成境。以即心無心故心
恒是理。即理無理故理恒是心。理恒是心故
不動心相。心恒是理故不得心相。不得心相
故即是衆生不生。不動心相故即是佛亦不
生。以生佛倶不生故。即凡聖。常自平等法界
性也。純一道清淨更無異法。當知但有心分
別作解之處。倶是虚妄。猶如夢中。若未全
覺。所見纖毫亦猶是夢中事。但得無心。即同
覺後絶諸境界。但有一微塵可作修證不思
議解處。倶不離三界夢中所見。經云。無有少
法可得。佛即授記。無生義云。不退轉天子
言。此佛土未曾思惟分別於我見與不見。我
亦不思惟佛土見與不見。故知諸見從有心
而生。佛土無心故不見天子。天子有心而不
生念。故言不見佛土。便成不異。故知有心
無心倶空。融大師云。鏡像本無心。説鏡像
無心。從無心中説無心。人説有心。説人無
心。從有心中説無心。有心中説無心。是末觀。
無心中説無心。是本觀。衆生計有身心。説鏡
像破身心。衆生著鏡像。説畢竟空破鏡像。若
知鏡像畢竟空。即身心畢竟空。假名畢竟空。
亦無畢竟空。若身心本無。佛道亦本無。一切
法亦本無。本無亦本無。若知本無亦假名。假
名佛道。佛道非天生。亦不從地出。直是空心
性。照世間如日。智論問曰。若知心不可見。
佛何以故説如實知不可見心。答曰。有坐禪
人。憶想分別。見是心如清淨珠中縷。觀白骨
人。中見心次第相續生。或時見心在身。或見
在縁。如無邊識處。但見識無量無邊。破如是
等虚妄故。佛言。如實知衆生心。衆生心自相
空。故無相相。復次佛以五眼觀此心不可得。
肉眼天眼縁色故不見。慧眼縁涅槃故不見。
初學法眼。分別知諸法善不善有漏無漏等。
是法眼入實相中。則無所分別。如先説。一切
法無知者無見者。是故不應見。佛眼觀寂滅
相故不應見。乃至不如凡夫人憶想分別見。
復次五眼因縁和合生。皆是作相虚誑不實。
佛不信不用。是故言不以五眼見。又問曰。舍
利弗知心相常淨。何以故問。答曰。以菩薩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深入深著故。雖聞
心畢竟空常清淨。猶憶想分別取是無心相。
以是故問是無心相心爲有爲無。若有云何
言無心相。若無何以讃歎是無等等心當成
佛道。須菩提答。是無心相中畢竟清淨有無
不可得。不應難。舍利弗復問。何等是無心相。
須菩提答。畢竟空一切諸法無分別。是名無
心相。此無心相。是即心無心。非待斷滅。如
經云。若有衆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爲證
得如來智慧。又且無心者。不得作有無情見
之解。若將心作無。此即成有。若一切處無
心如土木瓦礫。此成斷滅。皆屬意根強。知
妄識邊事。是以稱不思議定者。以有無情見
不及故。又澄湛是事。當體是理。事有顯理
之功。亦有覆理之義。理有成事之力。亦有
奪事之能。各取則兩傷。並觀則倶是。何謂
顯理。若妙性未發。須假事行助顯莊嚴。如水
澄清魚石自現。何謂成事。若功行未圓。必
仗理觀引發開導。何謂覆理。若一向執事坐
禪反迷己眼。未識玄旨徒勞念靜。何謂奪事。
若天眞頓朗如日消氷。何須調心收攝伏&MT01332;
故經偈云。若學諸三昧。是動非是禪。心隨
境界流。云何名爲定。是以不可執一執二定
是定非。但臨時隨用圓融得力。自諳深淺。若
也歸宗順旨。則理事雙消。心境倶亡。定慧齊
泯。如永嘉集云。以奢摩他故。雖寂而常照。
以毘婆舍那故。雖照而常寂。以優畢叉故非
照而非寂。照而常寂故説俗而即眞。寂而常
照故説眞而即俗。非寂而非照故杜口於毘
耶。斯則不唯言語道斷。亦乃心行處滅。所
以圓覺經云。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
妄想縁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
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
有是處 問。既不得作有無之解。如何是正
了無心 答。石虎山前鬪。蘆華水底沈 問。
前標宗不言法相。云何已下更用廣説諸識
種現熏習差別義理瑜伽唯識百法五位事相
法門 答。祖佛大意唯説二空。證會一心眞
如本性。所以百法論云。如世尊言。一切法
無我。云何一切法。所謂心法。云何二無我。
所謂人無我法無我。若一切衆生但得人法
倶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復更有何異法而
敷演乎。如瑜伽論。是無著菩薩請彌勒所説。
論云。無著菩薩。位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
通事大慈尊。請説此論。理無不窮。事無不
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無不
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正爲菩薩令於諸
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證大菩提。
廣爲有情常無倒説。乃至瑜伽中行觀無少
法欲令證得。及欲現觀。或説究竟清淨眞如。
名爲瑜伽理中最極。一切功徳共相應故。是
以智者大師。於淨名疏中問云。今依龍樹之
學。何意用天親之義。答。龍樹天親。豈不同
入不二法門乎。今本爲佛教。隨義有所開而
用釋。何得取捨定執也。若分別界外結惑生
死及諸行名義。當細尋天親所作。若觀門遣
蕩安心入道。何過龍樹。若不取地論攝大乘
論相映望者。他或謂於非義理多端強説也。
故知菩薩製作。一一關於聖典。故非出自胸
襟。廣引證明令生聞慧。宗鏡纂集大意亦同。
若不先明識論天親護法等。剖析根塵微細
生死。又焉得依龍樹觀門遣蕩。如無差別無
可圓融。若不先胗候察其病原。何以依方
施其妙藥。只如淨名居士位臨等覺。尚有原
品無明實因疾未盡。現受後有生死實果疾
猶存。如淨名疏問。實報無障礙土。何得猶
有煩惱四分之因疾。答。開菩薩自體法界縁
集。即有四分。所以然者。取自體一實諦即是
貪愛。捨二邊生死即是瞋斷。迷一實諦無明
未盡。故猶有癡也。三分等取即是等分。此即
是根本之三毒。故請觀音經云。淨於三毒根
成佛道無疑。何況業繋凡夫分段生死之病。
然今時多不就已子細推尋及廣披聖典。教
觀倶昧理行全虧。唯尚隨語依通一時遣蕩。
拂迹而迹不泯。歸空而空不亡。以不出法塵
全爲影事。殊不識心王心所種現根隨微細
根塵生滅起處。心心流注念念現行。如醉如
癡懵無知者。智燈既闇定水全枯。未審何門
能得清淨。但學成現高茆之語名標衆聖之
前。都無正念修行之門。跡陷群邪之後。今
普使知病識藥。令得服行淨三毒之根見一
心之性。且如馬鳴龍樹。皆是西天傳佛心印。
祖師馬鳴製大乘起信論。廣説阿頼耶等三
細識六麁相。一心眞如生滅二門。龍樹製摩
訶衍論。引一百本大乘經。證説八識心王性
相微細等義。云何末學不紹先賢。可謂綆短
而不勾深泉。翅弱而弗能高逝。又若不先論
其事相之表。何以辯其體性之原。如世間法。
未見其海。爭識其波。未見其山。寧諳其土。今
欲總別雙辯理事具陳。不達事而理非圓。不
了理而事奚立。故云理隨事現。一多縁起之
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渉入而無礙。又從總出
別因別成總。不得別而何成總。不因總而豈
稱別。則理事總別一際無差。只爲今時但唯
執總滯理見解不圓。法眼將明而不明。疑心
欲斷而非斷皆是理事成礙。總別不通故四
弘誓願云。法門無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
成。何乃虚擲寸陰頓違本願。守愚空坐辜負
四恩。若愚癡人不分菽麥。似牛羊眼罔辯方
隅。現今對境尚不圓明。臨終遇縁焉能甄別。
直須達事通理徹果窮因。無一法而不明。無
一塵而不照。則見聞莫能惑。境界不能拘。故
法華經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
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
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
因。如是縁。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
等。故知一心實相悉是諸法。諸法所生。皆從
現行善惡熏習。第八識含藏種子爲因。發起
染淨差別報應爲果。若不微細剖析問答決
疑。則何由到一心總別之原。徹八識性相之
際。古徳云。提綱意在張網。不可去網存網。
擧領意在著衣。不可棄衣取領。若秖集而不
叙。如無綱之網。若秖叙而不集。如無網之
綱。故知理事雙明方通圓旨。教觀齊運始達
一乘。且如等覺菩薩。妙果將圓。却入幻網
門。倒學凡夫事。習世間三昧。具工巧神通。
今之所宗。且明大旨。須先立後破以洗情
塵。然即破立同時而無所破。不同權教定執
教相之有門。寧比小乘唯證析法之空理。今
則以別成總將偏顯圓。別成總而一際無差。
偏顯圓而萬法齊旨。開合自在隱顯無方。若
執之成萬有之瘡疣。若定之爲四魔之根蔕。
此百法明門。大乘菩薩初地方了。乃至十方
諸佛。本後二智倶證倶縁。若不證唯識之性。
不成根本智。無成佛之期。若不了唯識之相。
百法明門。不成後得智。闕化他之行。此唯識
百法者。乃是有爲無爲眞俗一切法之性相
根本。所以經云。若不證眞如焉能了諸行。若
不證唯識眞如之性。焉能了唯識百法之行
相。故云根本智證百法性。後得智縁百法相。
大乘起信論云。信成就發心略説有三。一發
正直心。如理正念眞如法故。二發深重心。樂
集一切諸善行故。三發大悲心。願拔一切衆
生苦故。問。一切衆生一切諸法。皆同一法界
無有二相。據理但應正念眞如。何假復修一
切善行。救一切衆生。答。不然。如摩尼寶本
性明潔在礦穢中。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
作方便不施功力。欲求清淨終不可得。眞如
之法亦復如是。體雖明潔具足功徳。而被無
邊客塵所染。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
便不修諸行。欲求清淨終無得理。是故要當
集一切善行。救一切衆生。離彼無邊客塵垢
染。顯現眞法。起信疏云。一直心正念眞如
法者。即心平等。更無別岐何有迴曲。即是
二行之根本。二深心者。是窮原義。若一善
不備無由歸原。歸原之來必具萬行。故言樂
集諸善行故。即是自利之行本也。大悲心者。
是普濟義。故言欲拔衆生苦故。即是利他之
行本也。又此初一直心。唯正念眞如之法。是
宗是本。因此起深重心大悲心是行。又開此
直心爲十心。一廣大心。謂誓願觀一切法悉
如如故。二甚深心。謂誓願觀眞如要盡原底
故。三方便心。謂推求簡擇趣眞方便故。四堅
固心。謂設逢極苦樂受此觀心不捨離故。五
無間心。謂觀此眞理盡未來際不覺其久故。
六折伏心。謂若失念煩惱暫起。即便覺察折
伏令盡。使觀心相續故。七善巧心。謂觀眞
理不礙隨事巧修萬行故。八不二心。謂隨事
萬行與一味眞理融無二故。九無礙心謂理
事既全融通不二。還令全理之事而相即入
故。十圓明心。謂頓觀法界。全一全多。同時
顯現。無障無礙故。即此十心理行具足。且無
理不能導行。無行不能成理。可謂即眞如之
理。成眞如之行。無有一法能出唯識之性相
矣。是知一心爲萬法之性。萬法是一心之相。
相即性之相是一中之多性。即相之性。是多
中之一。若不了性亦不了相。其相即妄若不
識相亦不識性。其性即孤。應須性相倶通方
得自他兼利。如首楞嚴經云。幻妄稱相。其性
眞爲妙覺明體。是以若偏執相而成妄。定據
性而沈空。今則性相融通眞妄交徹。不墮斷
常之見。能成無盡之宗。故知若欲深達法原
妙窮佛旨者。非上智而莫及。豈下機而能通。
所以法華經偈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
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又見解圓明是目。
行解相應是足。目足更資。理行扶助。可趣涅
槃之域。能到清涼之池。若定慧未熏。如摩尼
之匿礦。性相不辯。猶古鏡之未磨。欲望雨
寶鑒容。無有是處。若意珠既淨心。鏡纔明。
更以萬行熏修轉加光潔。如華嚴經云。佛子。
譬如金師善巧錬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
柔成就隨意堪用。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
教化衆生。皆爲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
以迴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
堪用。然雖萬行磨練。皆是自法所行。如先
徳云。一切佛事無邊化門。皆依自法融轉而
行。即自心中有眞如體大。今日體解引出法
身。由心中有眞如相大。今日了達引出報身。
身中有眞如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乃
至十波羅蜜一切塵沙萬行。但是自心中引
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若言更有從外
新得者。即是魔王外道説 問。信入此法還
有退者否 答。信有二種。一若正信堅固諦
了無疑。理觀分明乘戒兼急。如此則一生可
辦。誰論退耶。二若依通之信觀力麁浮習重
境強。遇縁即退。如華嚴論云。如涅槃經。聞
常住二字尚七世不墮地獄。如華嚴經云。設
聞如來名及所説法不生信解。亦能成種。必
得解脱至成佛故。何故經言第六住心及從
凡夫信位猶言有退。此意若爲和會。解云。十
信之中勝解未成。未得謂得。便生憍慢。不近
善友。不敬賢良。爲慢怠故。久處人天惡業便
起。能成就大地獄業。若一信不慢常求勝友。
即無此失。若權教第六住心可有退位實教
中爲稽滯者責令進修。如舍利弗。是示現聲
聞。非實聲聞。所作方便皆度衆生使令進策。
如權教中第六住心可説實退。何以故。地前
三賢總未見道。所修作業皆是有爲。所有無
明皆是折伏。功不強者。便生退還。若折伏
有力。亦不退失。如蛇有毒爲呪力故。毒不能
起。但於佛法中種於信心。謙下無慢敬順賢
良。於諸惡人心常慈忍。於諸勝己者諮受未
聞。所聞勝法奉行無妄。所有虚妄依教蠲
除。於三菩提道常勤不息。夫爲人生之法。法
合如然。但不長惡而生。何須慮退。華嚴疏云。
深心信解常清淨者。信煩惱即菩提。方爲常
淨。由稱本性而發菩提心。本來是佛。更無所
進。如在虚空。退至何所
宗鏡録卷第四十五
 *丁未歳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宗鏡録卷第四十六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欲顯正宗先除邪執者。約外道小乘諸古
師等謬解唯識正理。凡有幾種 答。不達唯
識眞性。邪執蓋多。宗鏡所明正爲於此。如唯
識論云。復有迷謬唯識理者。或執外境如識
非無。或執内識如境非有。或執諸識用別體
同。或執離心無別心所。古徳云。或執外境如
識非無者。此即有宗。依十二處教。執心境
倶有。是第一義。論云。或執内識如境非有
者。釋曰。此破清辯依密意空教撥識亦無。論
云。或執識用別體同者。釋曰。即大乘一類菩
薩言八識體唯是一也。如一水鏡多波像生。
論云。或執離心無別心所者。釋曰。此即經部
覺天所計。以經言士夫六界染淨由心無心
所故。雖於蘊中亦有心所。但於識上分位假
立。無別實有。慈恩大師釋護法菩薩唯識論
中。略有四種。一清辯順世。有境無心。二中
道大乘。有心無境。三小乘多部。有境有心。
四邪見一説。都無心境。又四句分別。一有
見無相。謂正量師不作相分而縁境也。二有
相無見謂清辯師。三相見倶有。餘部及大乘
等。四相見倶無。即安慧等。大乘起信論云。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
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爲二。一者
人我見。二者法我見。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説
有五種。云何爲五。一者聞脩多羅説如來法
身畢竟寂寞猶如虚空。以不知爲破著故。即
謂虚空是如來性。云何對治。明虚空相是其
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
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
無色者則無虚空之相。所謂一切境界唯心
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
一眞心無所不遍。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
之義。非如虚空相故。二者聞脩多羅説世間
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眞如之法亦畢竟
空。從本已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爲破著
故。即謂眞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對治。
明眞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徳故。
三者聞脩多羅之藏無有増減。體備一切功
徳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
自相差別。云何對治。以唯依眞如義説故。因
生滅故。染義示現説差別故。四者聞脩多羅
説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
切諸法不離眞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
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云何對治。以如來
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徳。不離
不斷不異眞如義故。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
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
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
息妄者。則無是處故。五者聞脩多羅説。依如
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以不解
故。謂衆生有始。以見始故。復爲如來所得
涅槃有其終盡還作衆生。云何對治。以如來
藏無前後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説三
界外更有衆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説。又如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