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止觀輔行傳弘決 (No. 1912_ 湛然述 ) in Vol. 46

[First] [Prev+100] [Prev]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池喩雅合。自古講者消此喩文。未
帖帖。末學膚受等者。膚薄皮也。末代
淺學不顯是獨在圓妙。乃至開顯在
心中。將何以爲發心所期。所期既無。發何所
趣。發大心竟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一之五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之一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釋修大行中。初明來意者。發心無行無
位可論。故云修行入菩薩位是修大行
之止觀者。標也。從夫下釋也。善解下擧
也。酪須鑽成酥假搖熟。故大經二十六云。
乳要得人功。水瓶鑽繩
二*酥已醍醐可獲。住前行行猶如鑽搖。凡
夫五品同譬於乳。六根如酪及生熟*酥。初
住已上名得醍醐。善能調停四種三昧。當
知六根初住可獲。從勝而説故曰醍醐。引
證如文。行法下擧略攝廣以列四名。通稱
下釋名也。三昧是通坐等是別。大論下引證。
論云。一切禪定心皆名三摩地。秦言正心行
。是心無始常曲不端。入正行處心則端
直。如蛇行常曲入筒則直。今文存略。故云
善心一處住等。初釋又略。但云調直。論又
云。三昧是通百八是別。今但對四以辨
。法界下解釋論文。四行通依法界一處
又別名中所言常坐。乃至非行非坐者。約
名。若從法爲名者。常坐名一行。常行
佛立。半行半坐名方等法華。非行非坐
隨自意等。一常坐下明所依教。教所
名言一行者。剪略身儀餘事。名爲
一行。非縁理得一行名。若所縁理名
者。四行莫皆縁實相。今初下開章。方
法者下列方法相必具三業。身開遮中云
可處衆者謂禪堂中。別處最勝故云彌善
結加者。先左後右與兩髀齊。大論第九問
云。有多坐法何故但令加趺坐耶。答。最安
穩故。攝持手足心不散故。魔王怖故。故偈
云。得道慚愧人安坐若龍蟠。見畫加趺坐
魔王亦驚怖。不俗坐及異外道翹立等
也。字書云。加趺者大坐也。故知此方未
坐法。但云大坐。今佛法坐其相如結。二趺
相加故云結加。大動曰動。小動曰搖。垂熟
萎。附物曰倚。自要於見理。
暫脇臥況復屍耶。言屍臥者仰臥也。亦
婬女臥。修羅覆臥並不爲。聖開右脇
尚不作。況復屍等。尸字應死。故禮云。
床曰屍。在棺曰柩。單作訓主非此文
。除經行等者。除即開也。爲睡故佛開
經行。若經行時避蟲地。十誦云。若經行
時應當直行遲不疾。又三千威儀經云。
經行有五處。一閑處。二戸前。三講堂前。四
塔下。五閣下。四分律。經行五益。一堪
。二能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得定久住。
食便利等並同所開。不茲託事延緩
若睡已解食等事訖即非開。隨一佛方面
等者。隨向之方必須正西。若障起念佛所
向便故。經雖局令西方。障起既令
一佛。諸教所讃多在彌陀。故以西方
一準。時刻等者時中不刻許。刻
漏刻。一日一夜百刻。且附俗儀故云
也。言須臾者。三十須臾爲一晝夜。未必指
此但是通論。不暫廢故曰須臾。尚不
刹那有間。況復漏刻及須臾耶。故大師
傳中云。言不妄出息不虚黈。所開者下重
前開遮。不欺佛等者。欺物曰陵。論語曰。
君子不罔也。況復佛耶。大論六十一云。菩
薩求佛道時不身命。十方諸佛諸大菩
薩。皆共護念能成佛道。若爲菩薩而懈怠
者。貪著世名專勤求。是爲自欺亦欺
佛及諸菩薩。何者。自言我爲衆生而求
。而爲雜行魔得其便。不負心者。負者不
剋也。後不初名爲不剋。亦是自欺不誑
衆生者。誑亦欺也。亦誤也。令他誤解故也。
於先言而行雜行。故欺衆生即負自心
自心故即是欺佛。口説默者順行故默。
障故説。坐疲極者。疲者國語云。勞倦病
也。蒼頡云。嬾也。今此云疲。疲即是極。下句
疾病四大不調。不坐疲。是故云疾。内外
障者。煩惱見慢等名爲内障。魔惡知識等名
外障。但得專稱佛名懺。盡命無
故云以命自歸。與稱十方佛等者。釋疑也。
人疑。何故獨令彌陀佛。是故釋云
功徳正等。除亂故專。所以者何下擧譬也。
人極憂大哭則暢。若有極喜縱歌則暢
欝謂蓊欝即多貌也。怫者意不泄也。重憂
大喜在意未泄。故以身口歌哭助也。行人
下合譬也。大論六十釋響喩中云。如人語
口中風出名優陀那。此風出已還入至
臍。偈云。風名優陀那。觸臍而上去。是風觸
七處。頂及齗齒脣。舌喉及以胸。是中語言生。
愚人不此。惑著起貪癡。中人有智慧。不
瞋亦不著。亦復不愚癡。但隨諸法相。曲直
及屈申。去來視語言。都無作者。初五句
身業第六句明口業。後二行一句判愚智
。雖身口意成機仍須知愚智之
即是三業共爲機也。玄文雖意業機
今文意。今意秖縁單意不成。故令
。經部雖即義通三乘。今意在圓不
。今爲障雖應佛。下意止觀令
故唯在圓。上人接下曰俯。屈上赴下曰
降。如人下重譬意。行人下合。若於法門
未了下。爲迷故親近解者。以彼二經是
般若部故。令近解般若。意則通及
乘行門。又般若中多説菩薩觀行法故。誦經
等者擧況也。此事雖常坐廢。勿
三三昧。故常坐中尚廢誦經況世俗
語。遮誦局此遮語通四。故四三昧皆須
彼外人接對。非行非坐依經亦制。雖
俗非開。意止觀者。此去乃至非行非
坐並粗準本經觀門之語。縱似於十
觀之相。而文並約略。未以辨觀法始終
初發大心及下三略亦復如是。故此五章但
大意。此文謹依兩經粗列。語簡意遠不
謬判。若欲消釋必善下文十乘觀法。方
謬。若據下文四行相。則下文成
略。今據觀法十乘未周則此中成略。是故
五略從觀略邊於事。於此文中然以
義推十乘略足。法界等名即妙境也。爲
衆生即是發心。繋縁一念即是止觀。觀於三
破法遍。歴一切法即是通塞。而修
即是道品。觀於業苦即是助道。識觀不
濫即是次位。次位之中兼於餘二。下三三昧
意止觀文附事雖略。若以義説準此可知。
初端坐等者。通用止觀身心相。次蠲除
下明修觀法。從初至亂想止所治。從
相貌觀所治。從但專是觀
正明能觀寂照止觀。雖繋雖念不法界
觀雖寂照同時。信一切法不勸信也。
信法界非三世攝故無前後。物表曰
界首曰畔。法界體遍故無際畔。内證爲
他爲説。能知能説不法界。故云無知
及無説者。法界非邊故非有無。非俗故非
知。非空故非不知。從勝而説故云離邊。中
邊相即故住無住。一切諸佛皆以法界
所安。我住法界諸佛住。故云安處。聞
此下誡勸。令此凡夫住諸佛處。勿驚怪
此法界下法界異名。如是下結諸異名皆同
法界。能如是下次觀法身。此即擧前所觀之
以爲勸進。結前境法以成十號。此文是
平等法界。能如是觀是觀十號。問。十號
之相其相云何。答。秖觀法界即見應身如
來十號與法界。亦識法身如來十號。何
者。乘無二智來契正境故名如來。以無二
遍入諸法名爲應供。了不二智智體無
偏名正遍知。知無二法互通法界。雖
來往遍入三世。名明行足。無二之法性冥
三徳。名爲善逝。理遍一切三世間
故名世間解。能解此理惑不斷無
過上無上士。解此理故能調調調
法界名爲調御。了法界法名爲丈夫。契
故一切宗仰過於三教人天之上。名天人
。覺此理故名之爲佛。達此理故爲
世間之所宗敬名爲世尊。智契法身
界號。故能垂示應身十號。法應十號一體無
二。此十號名經論不同。大經解釋爲十一
。大論第三合無上士調御丈夫。以爲
。乃至世尊爲第十句。本業瓔珞云。一者如
來乃至十者佛陀。具足十號世中尊。翻
譯意別不消會。觀如來下明境智不二
初文牒前法身境。何故知境由能觀智
故先立云不謂如來。不謂即是不可得智。無
有已下明境無相。亦無如來智下明智無相
如來及智下明境智不二。故經云。如來不
陰如來不陰。彼此不相在何處有如來
境智冥一名無二相。境智體遍名無動相。境
智本有名不作相。遍無遍相不在方。無
相而遍名不離方。非世俗故名非三世。非
世俗外非不三世。中道雙非名非二相
中道雙照名非不二。不共惑倶名爲非垢
智倶名爲非淨。此觀下結歎觀智。獨
絶不共名爲希有。遍故亡故譬若虚空。不
次第無過失。進入隨契名増長正念
見佛相好下明觀成見佛。由此觀故見
身佛。雖本期觀力使爾。故使所見猶如
鏡像。不神通而見十方。住法界處
諸佛。故聞所説實義。爲衆生下。
悲智力誓願莊嚴。以大悲力衆生見。
大智力而不相。涅槃莊嚴亦復如是。
莊嚴者秖是悲智福慧莊嚴。亦是縁了定
慧等也。故般若論云。非莊嚴莊嚴。常寂光
土清淨法身。無所莊嚴能莊嚴。爲衆生
故而取三土。忘所觀故無形無相。法體曰
形外表爲相。雖如來及聞説法
實義見聞等。佛不證得下引例也。佛自
法無證得。如何行者而謂得耶。何以
故下釋上引例。佛所證者唯一法界。法界無
證亦復無得。取果爲證著法爲得。亡
故是故云無。觀衆生下明三道。初觀
衆生即是苦道。初言觀生如佛者。三徳理
等是故云如。言生佛量等者。生之與佛無
復界別數量之異。以理等故數類亦等。勿
事義而互相妨。言生佛界量不思議者。
復釋前文。前言如者以生如佛。今不思議
佛如生。又前約數量及以相等。約理不
故名爲如。今歎前如不思議。衆生界
住下。以生正意重結前文。前明生佛相
意在生如佛。如體無相故譬虚空。雖
虚空如空智如空境。故云以不住
法住般若中。生如佛故無凡可捨。佛如
故無聖可取。生死涅槃約苦滅諦。垢淨約
集道諦。無作四諦無取捨亦復如是。不
取捨者由實際。如此下總結苦觀。觀煩
惱者於中二番。初約三諦行相也。寂靜
行者即眞諦行。無動行者即俗諦行。非生死
等即中道行。不捨下約三觀契理。不捨諸見
即假也。不無爲即空也。而修佛道即中
也。向云不捨即是雙照。今非修下即是雙
非。故淨名中。不諸見而修三十七道品
彼明見即中道道品。此明邊即中道道品。邊
義同見。故用彼意而爲此文。次觀業者。
極重業而爲觀境。故指五逆即是菩提。
五逆者。謂父殺母殺阿羅漢
血。三殺一妄語一殺生加行。論輕重者。
優婆塞戒經業品中。以後後業重於前
。又心境相對四句分別。及方便等三時不
同。非今正意委分別。若大乘中加
尚及阿闍黎。以爲七逆。此五七逆體性空寂。
故無行經云。五逆即菩提。菩提即五逆。若就
觀行五逆者。五法逆世名爲五逆。故楞
伽第三云。殺無明父貪愛母。斷隨眠怨
陰和合七識身。若有作者現證實法
此逆即順非今觀境。約此即是能觀之觀。彼
經意兼。此文獨顯。逆與菩提心性。故
二相。識心性故名爲覺者。覺者亦無名
無覺者。對境名覺内了名知。知覺體一義
意不異。無別内外宰主無分別者
又云。識五逆性名爲覺者。照了菩提名爲
知者。知此二法分別者。此等皆亡故並
無。逆與實相體既不二故不壞。以
本來無自性故。一切下以輕例重五逆既
爾諸業例然。故住實際。不來不去明逆無
生滅。非因非果明觀無始終。法界印下。又
四魔成五逆。先立。隨順三道故魔得
便。觀法界故不壞。魔即印者。苦即
實相。陰死二魔即法界印。煩惱即實相。是煩
惱魔即法界印。業即實相。是天子魔即法界
印。次釋中魔既即印。印豈壞印。如大論云
菩薩人修空斷一切念。後時纔起
念有心便爲魔動。即便憶念本所修空。魔
之滅。修空尚爾況復觀之。即法界印。故
信禪師元用此經以爲心要。後人承用情見
同。致使江表京河禪宗乖互。次勸修中
初云聞不驚等宿植深故。次譬如下擧
也。宿種如珠。中忘如失。聞法生喜如
珠。四衆下合譬也。不聞合珠聞信合
還得。當知至見佛者。昔從佛聞今復重聞。
義同見佛。從文殊聞者。佛亦曾從文殊
故。身子下即是彼經三人領解。故今以法而
其人。以菩薩摩訶薩諦了此義故。故能
了者方是菩薩摩訶薩也。近佛座者。座謂
所依於實理。聞此法者近於實理故云
座。佛爲能覺法爲所覺。近佛所覺
佛座。若事解者。坐座説法聞佛法故。
佛座。雖事解則失佛覺此法
。是故但依初解正。聞法不驚見佛法
。佛言下引佛述成也。若得初住佛法
。爲念不退。六根清淨相似見佛。爲行位
不退。此三不退具足諸度。名波羅蜜。若通
成後代行者。即義通故並得於行不退
。以圓六即三不退名。及波羅蜜通初後
故。若人下正勸修也。從初至得入者。具如
般若勸學品中。以此三昧即是種智般若
也。如治摩尼下擧譬也。彼經云。如摩尼
珠師治。故華嚴二十一云。具足十事。必
巧匠加治令妙。然後放光雨寶等也。一
大海中。二巧匠加治。三轉精妙。四除垢。
五火錬。六莊嚴。七貫以寶縷。八置瑠璃柱
。九光明四照。十隨王意雨。修二乘者如
凡珠。一行三昧如摩尼。光如解生
行備。菩薩能知等者。三教菩薩雖曾發
速得。聞此一行方名速得。從
人意如前釋。比丘等者亦復如是。二衆
聞不出家。故淨名云。夫出家者爲
爲法。出二死家方名無爲。若不爾者。何故
二衆聞此法竟。方名出家。亦如善住天子
經云。天子問文殊言。若有人來求出家
云何答。文殊言。當答言。若不出家心
者。當汝眞出家法。何者。若求出家是求
三界及以五欲未來報等。彼不心故不
法。心無爲故。故不心。若以頭爲
出家者。是著我人。故知形服非眞出家。信
士等者亦以向意之可見。聞眞法者。方
名爲眞歸依故。次釋常行中初開章。此
經因跋陀和菩薩之。智論及諸經名
陀婆羅。音輕重耳。是在家菩薩。次此法下明
所出經。三力者不遍辦故也。因縁和合
感應道交。故須三力。彼經云。隨何方佛
見即見。何以故。如是三昧佛力所成。見
三昧中者有三事故。彼佛力持。三昧
力持。本功徳力持。用是三事是故見佛。能
定中見十方佛者。由三力故三昧見佛。
是故此經亦名現在佛立定經。得是三力
諸佛。經中問。從何處是三昧。答。從
念佛得。若人不佛讃歎佛身者。則爲
今世後世利樂因縁。部屬方等機通
。二乘被斥非文正意。故四教菩薩亦通行
之。今意在圓。故意止觀寄色身佛以成
。偈中明住處者。三昧相應。相應不同三
昧不等。經云。或時説有覺有觀等三地相應
或説喜樂等五受根相應。或説諸支相應
或説界繋相應。或説非界繋等。如是等相
念佛三昧相應住處法。不得不其深
。故云須論議也。文釋經意故從總説。雖
有覺等諸相不同。以念佛故全異根本
身開遮中云避癡人等者。與惡知識往來
儔舊。以能生人不善根故。故寶積經云。有
四法急走捨離。一利養。二惡友。三惡衆。
四同住者。或笑或瞋或鬪。當百由旬外
好惱他故名曰癡人。郷里親屬縁務多故。故
速遠。不得希望至別請者。經云。專以
自活多成就。十住婆沙乞食十利。一
者活命自屬不他故。二者施我食者令
三寶然後當受。三常生悲心。四隨順佛
。五易滿易養。六破憍慢。七無見頂善根。
八見我乞食餘善人効我。九不男女大
諸事。十次第乞生平等心。若淨名中
迦葉捨富從貧。空生捨貧從富。外現偏迹
。諸律論文乞食之法不一處足
他故令七家。順少欲法
。不受別請者。普使十方獲均受之益。亦
佛教及少欲等。及令施主得平等福。故
優婆塞戒經云。佛告鹿母。雖佛及五百
羅漢。猶不僧福田。若於僧中
一似像極惡比丘。得無量福。雖是惡人
能爲人説戒定慧及三菩提。有因有果不
三寶持如來無上勝旛。勝旛者袈裟
也。爲是義故不別請。律開多縁。梵網唯
制。律部雖許僧法常行。今入三昧一切倶制。
況此大乘宜梵網。大論云。僧中食者生
諸漏縁。若受次請三昧。論云。若受
者若得請處。謂我是福徳之人。若不得者
則生嫌恨。謂彼無識。應請不請不請而請。
或自鄙惱。若入衆食當衆法理僧事
心則散亂妨廢出道故令乞食。嚴道場者。
場者俗中亦以爲神處也。今以佛之
名爲道場。香餚者。亦作肴菜也。非穀而
食曰肴亦豆實也。盥沐等者。洗手曰盥洗
頭曰沐。洗身曰浴洗足曰左右等
者。左出右入。出從觸入從淨。内外律者。身
口律儀爲外意地律儀爲内。謂大小乘倶有
意地。所起遠方便罪。及十善惡後三是也。世
云。小乘制身口。大乘制意者不必全爾。應
知大小兩乘若結罪邊咸從身口。遠方便邊
並防於意。故知大小兩乘若制止邊並防
。若制作邊單制意者。謂定慧則大小
並然。降茲已外餘心念法及懺輕垢。並加
身口合掌宣吐。或有但心輕吉。或大
乘中觀理懺重。仍加身口。又小乘爲外大
乘爲内。若但善律儀妨障。亦非
。於所聞三昧處如視世尊等者。亦出彼經
又大論四十九云。菩薩因師得菩提。云何不
敬。豈有上智高明師不敬。若不
則失大利。如井無綆水無得。有慢之人
水不嶺。若依善師三學増長。如樹有
根枝葉増長。是故佛説敬師如佛。論問。善
師尚不敬。惡師云何能敬而令師。答。
世法善遠惡。若能開釋深般若
者。則盡敬之不餘惡。不嚢臭而棄
其金。如夜行險惡人執燭。不人惡
照。菩薩亦爾。得智慧光其惡
空中聲告波崙。汝於師所
。復次師之好惡何預於我。我求法利
於惡。如泥木等功徳。因佛想
無量福。何況於人。又觀師如佛者。如
諸法畢竟空故。觀諸衆生之如佛。
何況於師。十住婆沙云。從他求智慧
身命故須師。若師輕蔑及以愛敬。心無
異不師求利。師有過失隱藏
師過彰露方便覆之。師有功徳稱揚流布。
何以故。修三昧者善護其心。恐輕於師
昧不成。故下文云。若於師生惡求是三昧
終難得。然爲師者故須過。今明凡師
盡善。故誡學者短長等。當割等
者擧重況輕。肌者皮也。餘謂身外依報等
也。僕者奴也。古之男女入罪者以爲奴婢
須外護等者。不饑不飽如亦愛亦策。同行
如共渉*險者。失一則倶喪。同行當之。須
要期等者。以願自要期心三昧。起大信等
者。信一切法無佛法故不動。爲
故而行精進大精進。於法無染曰
精。念念趣求爲進。一切種智導於衆行
能及。常與善師等者。求師必在於盡善
師必忘於師過。爲三昧故須其心。恐
徒棄光陰故令預擇。又所言善者。善解
昧通塞之相。將導行者使時不空捐。臥出
者。有人云。秖名臥爲出有何不可。然但得
臥而闕於出。出未必臥臥時必出故須
。經文但云睡眠。論云。有四法能生三昧
一者三月未甞睡眠。除便利飮食坐起。二者
三月乃至彈指頃不我心。三於三月
經行無休息。四於三月兼説法不利養
今文隨便無復次第。以第二我心想欲
第一睡眠爲臥出。以便利等三四
説。親近善知識等偈者。論又問。如是三昧寶
何法能得。答。親近善知識一偈是也。偈具
。一知識。二精進。三智慧。四信力。又有
昧助修習法五十法云云次口説默者。
初從九十日下至心念彌陀無休息者。教
三業也。次或唱念下教念法。雖
先後及心倶運。於念念中使一。故
相繼。次若唱下釋疑也。具如前釋。此中
又加法門主也。擧要下結勸三業也。歩歩
身業聲聲口業念念意業。次意止觀中。先念
三十二相以爲觀境。言佛刹者。具存應
刹摩此云田也。即一佛所王土也。或云
者。以柱表刹表所居處故也。三月常念
者。彼經云。菩薩入是三昧即見阿彌陀佛
便問彼佛何因縁其土。佛即答言。
善男子。修念佛三昧忘失故。得
乃至三十二相等。今文云云何念。即是菩
薩於三昧中佛問文。從念三十二相
千輻輪相。是三昧中佛答文。以三十二相
逆縁順縁。令我亦逮是相者。是三昧中見
佛發願文。見相好身身出光明十方界
融金聚。如須彌山在大海中日照發明
行者爾時除却餘想山林等。唯佛身相
瑠璃中有赤金像。次又念下正明
以修三觀。初空觀者。初文略明我身心
及三昧佛。佛之色心爲誰得。初兩句正
推。次從佛不用下。推己即知心佛叵得。豈
我色心而見佛色心。此列四句初云
不用心得者。是不我心佛心。不用身
得者是不我身佛身。不心得
等交互二句者。但略我字耳。何以故下
釋也。佛之色心無相無得。我之色心亦復如
是。身口是色智慧是心。色心有者良由
我。以我無故稱法本無。破此本無故云
壞本。亦絶此壞故云絶本。次假觀中文擧
六喩。三夢一寶一骨一像。其意大同。但重説
耳。今並略合。夢者。心性如境觀如縁想
成如夢。此純約行者合也。又法身如境報
身如想應身如夢。此純約佛境合也。又彼
佛如境行人如想見佛如夢。此約感應
論也。三夢皆爾。故凡起觀想想成見相皆
三意。畢竟空中求佛叵得。故知前後二
夢明見而不得。中間一夢明得而
。故初夢云覺已追念不何處。最後
夢云覺已腹空。中間夢云不來不往。而樂事
宛然。故大論第七云。如佛在世三人爲伴。
聞毘舍離有婬女菴羅婆利。舍衞國有
婬女須曼那。王舍城有婬女優鉢羅
盤那。端正無比。三人各聞。長念心著。便於
夢中彼從事。覺已心念彼不來我不往。
而婬事得辦。因是即悟諸法亦爾。於是共
跋陀婆羅菩薩所而問其事。菩薩答言。
諸法實爾皆從念生。菩薩爲其方便説法。
不退地。此文但引三中之一。般舟文同。
寶等三者與夢大同。寶如能縁心。瑠璃如
所縁境。影現如夢事。觀骨鏡像各具三義
亦復如是。若作異者所謂依空而現於假
瑠璃如空影現如假。無骨如空起光如假。
淨鏡如空現像如假。前三亦具空假二義
空心出假故也。行人下經中略合也。
鏡喩起觀。行者名行人色。色即身也。由
相現名爲所有。見已即問。佛答所問。聞
所説心大歡喜。雖三昧説者是佛。故曰
聞經。次中觀者。初文即是彼經菩薩得三昧
已。起思惟文。今文存略及隨義便。語猶難
見。先對録彼文此文可解。次更釋
。今云自念至無所至。彼經云。菩薩思惟
云。佛從何所來我亦無至。即知諸佛無
從來我無至。今云我所念即見。彼經
云。作是念時三界皆無所有。皆心所作。何
以故。隨心所念皆悉得見。今云心作佛心
自見心見佛心。彼經云。以心見佛心作佛。
今云是佛心是我心見佛。彼經云。心即是佛
心即我身。今云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
彼經云。心不自知心亦不自見心。若取
皆悉無智。皆從無明出。因是心相即入
諸法實相。得是三昧智慧。以二力故隨
二願。定慧二力。次釋今文。初句準經可
知。次我所念等諸句中所言佛者。皆具
。一自心三昧所見佛。二西方從因感果佛。
今具含二義共爲一境。爲理故從初義
釋。三昧既成隨念即見。見是心性心作
。佛既心作故見佛時。名自心。若見
即見佛心。以彼佛心是我心故。是佛心
見佛者。明所見佛不我心。心不自知
心至見心者。明佛求能見者及意縁
。畢竟叵得。故此中意但觀自心及所見
佛。不法性。故見佛心即見己心。己心佛
心即是中道。不更置雙非等言。從心有
想至泥洹者。釋上叵得之心即是涅槃。是法
不可示者。明説所知。皆念至空耳者明
涅槃離念。假使有念亦了能所皆悉空寂。次
五言偈即頌前文之可見。次諸佛下七
言偈者。更轉釋向五言偈也。初句者。一切
諸佛由己心不佛心。故得成佛。次句
者。釋初句中所觀之心心如佛心。佛心無
垢己心亦無。次句者。五道由心心體本淨。
五道彼色。如眼者遍空見
華。華雖空空無受。氷波水濕亦復如
是。次句者。總結觀意。作此解者成圓融
。佛印者釋前所觀。既是實相故名佛印
無所貪下釋出觀相。不於有於空
於中。無三想故所有所欲皆悉言盡。
有謂觀境欲謂觀智。能所皆亡。亡故無生
故無從生。以無生故亦無滅。被壞名
滅自滅名壞。體其本無名爲無滅。本滅自
無名壞敗。能趣之道必藉此理。名爲
。從始至終此理爲本。名爲道本。是印等
者挫小況迷。小乘斷惑義如印。二乘自
謂生滅度想。而彼所行本是佛道。二乘永滅
尚不壞。況復魔界順於生死。生死之體
即涅槃故。豈有涅槃更壞涅槃。婆沙云下引
論校量。論寄次第故先念色。還寄教相
相體等。藏通修得別圓發得。別存教道
所依少別。又若用所依。藏依福徳通依
。別依縁修圓依實相。此即四種相因不
同。寄教雖爾論文多依後二教義。且爲
色相。又三藏因文亦不定。或一因
一相如大經三十六師子吼問。云何得
三十二相。佛因廣答因各不同。若大論第
共有別。具如法界次第。報恩第七天
王第七。所言因者即是相業。言相果者即
三十二。束爲頌曰
    奩輪手足指纖長 手足柔軟合縵掌
    跟滿趺稱腨膝藏 身正一毛上向旋
    金色丈光塵七滿 腋滿臆端圓具白
    牙頬味舌梵如頻 眼金&T030004;牛毫肉髻
法界次第之則知分齊。此相現
時。即是藏通極果別圓眞因。所證理體而爲
相體。言相用者一一各有利他之用。別圓
分果雖地住。利他之用復勝藏通。能令
衆生至極妙故。故大經性品云。如是佛性
思議。三十二相亦不可思議。彼婆沙文
小乘意。但爲始行旁借小宗。四十不共
法中應報身。言法身者。即以報身不共
之法名爲法身。次云實相即是法身。論第
六云。既念生身三十二相已。次念功徳法
四十不共。偈云。諸佛是法身非但肉身
故。佛法雖無量諸人。若人念者則
歡喜。束爲偈曰
    飛行自在 變化無量 如意無邊
    聲聞自在 智知他心 心得自在
    常在安慧 常不忘誤 金剛三昧
    知不平事 知無色事 通達諸事
    知心不相應 大勢波羅蜜
    無量波羅蜜 聞得波羅蜜
    具三輪法 所説不空過
    説法無謬失 無能害者
    賢聖中大將 四不護爲
    四無畏爲四 十力以爲
    并無礙解脱 是爲四十法
四不護者。身口意資生。論文廣釋此四十法
今略引名。若地持成熟品。有一百四十不共
。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礙解
四無所畏。三念處七無上。一身無上謂
。二行無上謂人。三正無上謂正見
威儀淨命。四智無上謂四無畏。五神力無上
六通。六斷無上謂煩惱盡。七住無上謂
聖梵天等住。大論等文。十八不共十力四無
畏四無礙。大悲三念處爲四十不共。今用
沙文且依婆沙。數雖同意義不別。婆沙
云。念佛轉深見實相身。故偈云不貪著色
法二身等。重頌三身也。善知一切法永寂
虚空者。論云。諸法本來無生無滅。菩薩
樂色法二身猶如虚空故。於一切處
無障礙。障礙者謂須彌山等。何以故。是
人未天眼他方佛禪定法殊勝
。是三昧成相隨意見佛。勸修中實智爲
佛母中爲佛眼。善權方便父無縁大悲
母。問。母豈容二。答。實智爲所生大悲爲
。悲智不具眞子不成。一切諸佛莫
。如構乳等者。以一捋頃以爲一構。構字
體俗正應&T021355;。謂牛乳。若聞是三昧如
上四番功徳者。今文與論有少迴互者此
深意。今録論文次明互相。論云。如人輕
捷其疾如風。於百年行不甞休息。遍於十
。是人所行唯除如來其數。是人行
處滿中眞金以用布施。若人於是三昧
種隨喜迴向菩提常求多聞。如過去諸佛
菩薩道時。隨喜是三昧。我亦如是隨喜。
未來現在亦復如是。三世菩薩所行三昧亦
復如是。三世佛爲三番。三世菩薩爲一番
是隨喜福於上施金之福。百千億分不
。故聞是三昧驚。得無邊果報。若墮
火即尋滅。若遇官事師子虎狼惡獸惡龍
諸毒蟲等。夜叉羅刹鳩槃荼等。皆有毀者無
是處。唯除業報必應受者。若得眼耳風
等病者無是處。常爲天龍八部護。諸
天諸佛來至其所。若一劫若減一劫説不
盡。何況信況定心修。況成就者。此校量福又
四番果報。一不驚。二信受。三定心修。四
能成就。次明互相者。今文以捷疾行
。施金與寶名異意同。先將果報四番。以
量施寶功徳。次將隨喜四番以校量果
報四番。謂自成等不隨喜福多者。此經
小。若不迴向及隨喜等。唯自修成義當
於小。故以迴向四番斥果報四番也。
一往勸助之言耳。若不修等者。重寶三昧也。
此法人天之中。有是三昧
之憂悲。悲其有大利之苦。如齆人等譬
法人。齆者鼻病不氣也。經卷如
。或遇是經義如手把。破戒無信義如
。不肯修行嗅。如田家子譬
法人。三昧行法如摩尼珠。無識之人如
家子。棄妙行法反貪五欲珠博牛。故彼
經上卷云。如愚癡子人與滿手旃檀。不
之謂爲不淨。香主語言。此是檀香莫
不淨且取嗅之。如是癡人閉目棄背不
嗅。聞三昧者不及棄而不戒捨
是妙經。又云。如賈客摩尼珠田家
。其人問客。平直幾錢。賈客答言。夜於
其明所照直滿中寶。其人不曉反形
言。寧貿得一頭牛不。賈客不復過與其
。亦如譬喩經云。有長者子不貨。父令
外國興易。初載栴檀他國賣久久不
售。便問他言。市頭何者貴耶。他人答言。市
中炭貴。便燒栴檀爲炭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之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之二
 唐毘陵沙門湛然述 
次半行半坐者。先釋方等。亦通四教。故
彼經文聞三昧者。結得道益於三乘及
以四衆。經與今文意亦從別。唯爲圓。故
意止觀但觀祕密。依此修行事儀未足。文
中自指百録等也。聊者略也。先求夢王等
者。如法華疏引。有五種夢。因疑心分別。學
習并現事。非人來相語。因此五事夢。此即
非人來相語也。列子有六夢。謂正夢萼夢
思夢寤夢懼夢。此即正夢思夢也。故周禮
云。占六夢之吉凶。方等云。佛告文殊。爲
男女廣説九十二億諸陀羅尼。一一陀羅尼
復九十二億陀羅尼門。佛告華聚。勿妄宣
神明證。何者。神明有十二夢
。見一王者乃可爲説此陀羅尼。云何名
十二夢王。昔雷音比丘爲九十二億魔之
揜蔽。生大苦惱。即發大聲於十方三
世三寶。十方諸佛同發聲言。誰能救此菩薩
者。有寶王如來重擧聲問諸菩薩。有
聚菩薩佛言。當何法而往救之。佛言。
摩訶袒持陀羅尼章句彼魔王。華
聚往彼調伏魔已。令諸魔受持此陀羅尼
諸魔各各脱衣供養已。至佛所白言。我等十
二大王當持之。華聚問。何名十二。乃説
十二王名。至夢行品中十二夢相。佛告
文殊。若求此法十二夢王。若得
七日法。一者若於夢中。得通飛行旛蓋
後。是名袒荼羅相。二者若見形像塔廟
大衆聚會。是名斤提羅相。三者若見
淨潔衣白色馬。是名茂持羅相。四者
若見白象可。是名乾基羅相。五者若
駱駝高大山。是名多林羅相。六者
若見高座般若。是名波林羅相。七者
若見樹下升壇受戒。是名檀林羅相。八者
若見列佛像僧設供。是名禪林羅相
九者若見生華樹入禪定。是名窮林羅相
十者若見大王帶劍遊行。是名迦林羅相。十
一者若見王爲浴身香坌淨衣。是名伽林羅
。十二者若見王夫人乘車入水見蛇。是
婆林羅相。先須發大勇猛精進生難遭想
自傷傷他。如刑者從他求脱。如是念
念歸求夢王。若不感者雖行無益。應
慳而修供養。世多直行終成無益。於閑
靜處等者。應僧藍若蘭若處立道場
若有事縁亦聽俗舍。謂俗人二衆。故經云。
阿難白佛。是人辭家當何言。佛言。語
言。我行陀羅尼典。父母若聽我當出去
是作已心中默念。我欲婦兒家屬。行
陀羅尼典。阿難白佛。父母等不許當
向道場。佛言。向於父母種種燒香勸
喩三請。若不聽者當宅内默自思惟誦
此經典。若修行時淨其舍内香供養。一
一如道場入法。若能如是於七日中
觀音菩薩爲其説法。若於夢中其人前
道場異。若散亂心反墮三途。三途出
人奴婢。應當志心後悔無益。若僧藍等
處。先有道場更新嚴淨。依經方法無者新
營。壇外室内及以室外倶須香塗。故云及室
内外。作圓壇等者。禮云。築土爲之。佛法準
此作蓮華形。故云圓壇及彩畫等。五色旛者
總擧五色。繍畫間色亦應在。字應旛。
旛者旌旗之總名也。經中多作此旛旛帤字
耳。今佛法供具相状似彼。故云旛耳。凡造
旛法切不佛菩薩像。旛是供具供
所供。如何復以形像之。海岸香者。經云。
海此岸栴檀之香。請二十四像者。凡建道場
先嚴淨。然後請像。世人口云道滅
障。道場時令愚童慢豎猥服裸形。云
像來把來取來。以此觀之可悲之甚。涅
槃後分阿難問佛。佛滅度後如何供養。佛言。
滅後供養像者與在世別。故令供養福
正道。生善消障豈復過之。俗禮尚云。過
尊之位必趨。雖道場慢尊像。反招
障良難。如向所引方等文是。餚饌者。
餚如前解。饌者。玉篇云。陳飮食也。亦具
也。鞋屩者。所著鞋也。道場内外各別置之。
七日長齋者。此文通俗故云七日。齋者潔
也。韓康伯云。洗心曰齋防患曰戒。故知俗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