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 (No. 2219_ 曇寂撰 ) in Vol. 60

[First] [Prev+100] [Prev]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即不思議神通力。上勝所現絶圖度故
三者八九十三也。當相者簡前對治勝。不
思議佛法等當相是勝故。二即等者。五勝中
第一合三爲一。對彼第一云二也。信出生
等者。亦智徳也。大疏云。三不雜染勝。謂證
眞生智無中邊雜。是佛之境故。以即邊而
中故無有邊。二邊既無。中云何有
信隨入下亦智徳也。大疏云。四一切種智勝。
證眞了俗故云隨入無量。差別是種智境
愚按。新華嚴作信如來隨入無量境界
如來言在隨入上。則如來是能入人。若在隨
入下。則如來是所入。其意不同。恐今疏顛倒
矣 信成就果者。是斷徳也。大疏云。五離勝
一切煩惱習。常遠離故。但經云果。而論判
爲斷徳。以前四皆果。今復云果。明是果果。
故當涅槃經此次文云。擧要言之。信一
切菩薩行乃至如來智地説力故疏科云
擧略顯廣故今疏證信解義。故但擧十種
説信相文。最後一句非今所要。略而不出

於如是諸事下結也。是約信解性業釋。謂
於上十事審決印持爲性。故云其心畢竟
不可破壞。異縁不能轉爲業。故云不復隨
他縁轉故。唯識第五二十五云。云何勝解。於
決定境印持爲性。不可引轉爲業。謂邪正
等教理證力。於所取境審決印持。由此異
縁不能引轉其心畢竟不可破壞者。謂
初地證決定也。第七二十九云。所云決定者。
且如阿字門。若聲若字擧體不生。聲字之義
全擧體不生。若證時還只證此不生。中
間更無間雜。亦無異路。若見此眞實義時。
假使十方諸佛同時現前。説種種相似波羅
蜜。欲令改易其心。然不生疑惑故云決
定也上釋除蓋障三
昧中亦有此釋
華嚴大疏上三十四上
云。已入初地證決定非是地前。信地所
攝之願受決定名亦名到於修行地者。第
三十云。經次若到於修行地。授不思議果。
此修行地即是淨菩提心初法明門。例如聲
聞見諦以後復入修道位也。初法明門者。初
地得百法明門。對第二地得千法明門等
云初。具第七卷記辨之按雖引華嚴證信
解義。未辨行義。故爲此釋也。初地已上滿
足十波羅蜜。故。名爲修行地。其行體即十波
羅蜜。故經云無量波羅蜜惠觀。第十二二十二
云。稽首行體地波羅蜜者。次歸敬眞言行
體。行體即是其地。地及波羅蜜也信解中
行故。名爲修行地
  享保九年歳在甲辰春正月十有五日於五
智山忘慮亭繕寫之沙門vajraganti五十
一年
同十四年己酉夏再閲添剛
元文二年丁巳春三月晦日重正閲擱筆
寶暦十辰歳冬十月十五日善住闍梨以御
本書寫竟順庸






大日經疏私記第十九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
觀察三心下。釋觀察三心義。愚按。三句亦
名心者。三句者即菩提心論所明勝義行願
三摩地三種菩提心。故云心也。又三句因縁
生義。因縁生即a字義。a字有三義。空即菩
提心也。有大悲也。不生方便也。又a字即衆
生本心。故第七十二乃至如是見一切法
生時。即是見本不生際。若見本不生際者
即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自心即是一切
智智。故毘盧遮那唯以此一字爲眞言也。
又第二十卷二十六云。問前三句。一者菩提心
爲種子。二者大悲爲根。三者方便爲後。今
就大悲藏曼荼羅説之。爲以中胎爲菩提
心。次八葉爲大悲。外三院爲方便。三心
十心開合爲異。是菩提心初中後。故云三
第十二釋意處云。此衆生自心處
即一切佛。大悲台藏曼荼羅也明知。三句
即一心三徳。菩提心之始終。若如實知自
心心蓮開敷。則爲大悲台摩曼荼羅。故三句
亦云三心也
若通論下是通十地。明三句分齊。故云通
論信解地。謂初地爲因。從二至七爲根。八
地已去爲究竟。是初明初地因句也 虚空
無垢等者。即所證菩提心。下釋第三無畏中
云。此空智生即是時極無自性心生也乃至
時於有爲無爲界二種扼縛得蘇息處。即是
眞言行者虚空無垢菩提心也虚空無垢約
喩。明菩提心本淨義。故上釋虚空無垢金
剛云。菩提心體離一切執諸戲論。如淨虚空
無障翳。無垢無染亦無分別初地菩薩初
證此心云得。得即成就也。是於得中説成
就名。非是法至生相名得也。第十二十六
云。行者見此心佛之時。即名悉地第一成
就。所謂得第一常身也即此之謂也 十
無盡界等者。明菩提心行相。十無盡界者。是
十大願所依。由十無盡成就十大願故。新
華嚴三十四云初地
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而
得成就。何等爲十初句爲總。十願皆是爲衆生
故。餘九句別別皆集成。度衆
生義
所謂衆生界盡能居
有情
世界盡取居
器界
虚空界
世界
取依
法界盡所説
之法
涅槃界盡所證
之法
佛出現界盡
教化
之法
如來智界盡能證
之法
心所縁界盡通能
所縁
佛智所
入境界界盡眞性世間轉攝初
二三
法轉攝四
五六
知轉

界盡前七別。後一摠。十智
云盡者。無斷盡故
若衆生界盡我願乃
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
乃盡。而衆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
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
生十大願者經文甚廣。今依大疏文科
略擧十願爲。一供養願供佛及
師僧
二受持願亦内
護法
三轉法輪。四修行二利願。五成熟衆生願。
六承事願。七淨土願攝彌陀四
十八願等
八不離佛菩薩
願。九利益願。十成正覺願攝藥師十二願等。各
以類攝故。諸願皆攝
滿足百萬等者。經説十大願畢云。佛子
菩薩住歡喜地。發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
猛。如是大作用。以此十願門爲首。滿足
百萬阿僧祇大願大疏云。以此下明攝眷
屬。若觀經文似此十之類有於百萬等。
依論釋。云此十大願一一願中有百千萬阿
僧祇大願。以爲眷屬。則此十願攝無不盡。
如成正覺則攝藥師十二上願。如淨土願
則攝彌陀四十八願等此中願爲因句行
爲根句。願在内心行發身口。願即菩提心
故禪要。第五發菩提心門者即五大願也。又
願是行所依故。仁王青龍疏下二
云。起諸大
願者。行所依故。由行與願互相依持。此二
倶修不偏起故
二地下釋根句也 大悲萬行者其體即
六度也。警發地神偈云。修行殊勝行淨地波
羅蜜義含
等字
釋云。修殊勝行淨治諸地。淨滿
諸度及餘種種功徳。如摩訶般若中歴法廣
明。是以云等。今譯偈五字爲句。不可具存。
然地波羅蜜中亦已含衆徳也。第十二二十二
云。稽首行體地波羅蜜者。次歸敬眞行體。行
體即是其地地及波羅蜜也又第三卷釋
修行曼荼羅行云。乃至離垢地以後。各於
自地觀心中修曼荼羅行第九卷法螺偈
云。瞞怛羅眞言遮唎耶曩演鉢㘕譯云
勝道眞言行第一云。眞言梵云曼怛羅。入
眞言門略有三事眞言即三密故。故知。曼
荼羅行即三密行也。今此經宗六度皆有印
眞言及其觀心。依三密行淨滿六度故。今
大悲萬行即三密行。謂之曼荼羅行也
即是下。明菩提心増長義。無盡大願即菩提
心。第三所云一向志求一切智智。必當普
度法界衆生。是也。謂度衆生願心増長生根
也。十法界者。抄有二解。一上所云十無盡
界也。一四聖六凡爲十法界也。今按。兩解
倶得。初解具擧十界依正。後解唯取正報。
若依上疏當取後解。上第一末
三*丁
云由自善根
及與如來加持法界力故。所爲妙業皆得成
就。即是普於一切智地佛果乃至三乘無餘有
情界六凡皆悉生根也意明。志求一切智智
願。於一切智地等生根。度衆生願於無餘
有情界生根也。願有自證化他二故。如次
於二各生根也。文句三之三八十云。十法界
者謂六通四聖。是爲十法。法雖無量數不
出十。一一界中雖復多派不出十如記云。
界如

如地獄界當地自具相性本末。亦具畜
生界相性本末。乃至具佛法界相性本末
無有缺減記示相故毘婆沙第七云。地獄道
成就他化天法。即是其例。餘九法界亦如是
記以小
例大
當知一一界皆有九界十如云云華嚴
大疏十九上四九云。十法界五蘊者謂六道四
今助一解云十法界者謂十波羅蜜
也。理趣釋云。金剛加持者。表如來十眞如十
法界十如來地。以成上下十峯金剛大空智
都部要目云。金剛杵者菩提心義。能
壞斷常二邊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薩亦表
十六空爲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五智
義亦表十波羅密。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
眞如。便證十地證金剛三業釋經十法界
當要目十波羅密故知。十法界即十度也。界
者性義。分義法界有事理二種。眞如爲法
界者是理法界。十度即事法界也。又具縁品
云。爾時毘盧遮那世尊本昔誓願成就無盡
法界度無餘衆生界故。一切如來同共集會
漸次證入大悲台藏三摩地。第三十七釋無
盡法界云諸佛法界廣釋
徃見
諸佛法界者即八
萬四千諸度門也。八萬四千六度爲體。故明
十法界即十波羅密也 生根者謂大悲萬
行爲縁。而淨菩提心生根也。上疏一末
三丁
云。爲
令如是淨信心即無盡
大願也
堅牢根執
持支
増長。根引
生義
中次説大悲爲根。根是能執持義。猶如樹
根執持莖葉花果不傾拔也乃至漸次下
明根句也。從二地至七地。淨菩提心次第
増長。増上是根義也。至第八地等者明究
竟義也 佛性論云者。論第四四丁云。無相
無功用道者即八地以上。無相者即眞如境。
無功用者即自然昇進道。是名不淨地惑。不
淨地惑者在究竟行。辨相續中能障八地
已上三地。譬金剛定惠所礙。言究竟者八
地以上見境界皆同。無更別境所未見者
故名究竟。但方便由有淺深故。諸地爲別
但約方便者。方便有上中下三品故。
三地差別。演密云。謂後三地境界皆同。以無
相爲境故。但約方便等者。對治惑障有
階差故大乘義章三末四九云。第四現色不
相應染。色自在地斷之。畢竟色自在者是第
八地。能淨佛土名色自在。第三轉識不相
應染心自在地斷之。畢竟心自在者是第九
地。善知物心名心自在。第二業識不相應染
菩薩地盡斷之。畢竟入如來地此三地名
方便者。寶窟上本明五種方便中第五云。
顯此一乘離相巧成故名方便。方便中極。
故名爲大。此即用一乘爲方便也八地
已上
寄顯一乘故云一乘。具
如華嚴大疏第三十八上
若觀一一等。上來約十
地始終明三句畢。已下明一一地皆有三
句。是明約初初地有三句也
如以衆多下明因句也。抄引華嚴初地章三
十種因縁文云云愚按。華嚴文明入地已後功
徳。今疏明未入地前有衆多十因縁。故與彼
經意不同也。謂經違順十心入於初地。云
衆多十因縁也。上疏明違順十心云。從此
順世
八心
 即發聲聞菩提初種子心。皆應準前
文廣分別説。乃至三乘一一地皆具十心。迄
第十地亦具種子牙疱葉花果等。有求佛
地智生。觀畢竟空得至金剛際也今如
是十心云衆多十因縁也 得入初地者。謂
入見道也。最勝疏云。入者證也入梵云
pra鉢羅viza千文華嚴大疏二十云。又
此證者亦了知義。乃至鉢唎味底多了知也
既安住已者。踏前起後。謂安住見道已
修種種萬行也。第十五卷明入見道。云安
住實智慧中是也。故華嚴大疏四十一八*丁
云。安住即入義也。智度七十四七*丁云。安住
者深入通達心無所著故不生疑。我是阿
鞞跋致。非阿鞞跋致。自心中深入智慧。故是
名自地證
以種種下。正明根句。是初地住心也。又解。既
安住已等者。即初地住心也。華嚴經三十四
地章云。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淨治地法名爲
安住菩薩歡喜地大疏三十四下三十八云。第
三總結者。上三十句廣勤行具足成就。此勤
行有四。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乃至是名此
地説分中安住。故云成就如是淨治地法
名爲安住淨地此地者。謂淨自地地即心
地也。最勝疏四本釋淨地陀羅尼品題云。
釋名者。成唯識論云。總攝有爲無爲功徳以
爲自性。與所修行爲勝依地令得生長。
故名内地。地持。攝論。瑜伽。莊嚴釋皆大同。
淨謂清淨。離二障故。然大乘同性及證契大
乘經説其三乘各有十地。菩薩十地能除二
障極淨名最。即最淨之地。依主釋也。淨
能依地是取依。總爲別所依。或十地體即
爲無爲功徳爲體。即此功徳體離二障。名爲
最淨。最淨即地名最淨地。持業釋也第三
十七云。若爲我倒凡夫擇得一念守齊種子
心。淨治令平正亦名淨地。乃至爲一生神
處菩薩擇去心中無明父母極細之垢亦名
治地。由地言之。則經文一一言下治地之義
凡有幾重。例如十縁生句皆漸次轉深不
可窮盡也
説淨治地下明究竟句也。果謂自證業。是
化他。即向上向下兩種方便也。果相者第七
三十云。經次云。若到修行地授不思議果。
此修行地即是淨菩提心初法明門。例如聲
聞見諦以後復入修道位。此菩薩於百字明
門中名見蓮華台藏曼荼羅世界海。其莊嚴
皆悉不同。先從佉字門大空輪中以訶字
門起大風輪。次於其上以嚩字門起香水
海。於其上以阿字門起金剛地金剛輪山。
餘如華嚴經説。於此蓮華藏一一世界菩提
曼荼羅各有十世界諸菩薩金剛等。以爲眷
屬。此瑜伽者不起于座悉至如是諸佛會
中。亦能次第詢求諸善知識。故云初地菩薩
化滿百佛國。非從見之而已。亦能以此百
蓮華藏轉作自身。至初地牙莖花疱等十心
滿時。一明門中開出十解脱門成千世界。
皆是隨分蒙不思議果。至第十一地畔於
處空雲海門中一一皆見蓮華藏莊嚴世界。
性相形類展轉不同。用作自身自在無礙。
是名不思議果滿也方便業者化他事業。
上疏云。即萬行所成一切智智之果説名方
便。由内具方便故。方便之業即是利他。是
以梵音鄔波娜亦名發起。如種子生果果還
成種。以爲名也又上疏釋除蓋障三昧中
云。常以四攝方便拔苦衆生。乃至無量阿
僧祇劫常在無間獄中。身心精進熾然不息。
無有退沒不辭勞倦。此經下。抄云。付經
文三句配釋也。觀察三心者標句也。無量波
羅密等根句也。信解地無對等下究竟句也。
此中不説因句。擧行果顯因云云愚按。三
句者菩提心之初中後故。當段經即以三句
總爲因句。不云三句云三心者。意顯其體
是菩提心。故知。觀察三心者是因句也。請思
之。此中無量波羅蜜多者是自利行。四攝即
利他也。經云惠觀者能觀智也。行必依智
成故。意明。由二利行淨除蓋障名爲治地。
問。治地是自利行。云何四攝爲治地乎。答。菩
薩以同體大悲故無心外衆生。若衆生不淨
心亦不淨。故以自他利總爲治地。仁王青龍
疏第一四二云。菩薩濟物得同體悲。正他利
時即爲自利。不見離自利有利他。又初
地位於自他利得自在故。以其二利爲治
地也。仁王奉持品云。二利自在如水與波。非
一非異。智起諸波羅蜜多亦非一異
量波羅蜜多者。十波羅蜜乃至八萬四千諸度
門。仁王經觀如
來品
云。聖者現前眞見
最初一念。具
足八萬四千波羅蜜多名歡喜地具如青龍
記第三釋
智度十二云。波羅秦言
彼岸
秦言到是名渡布
施河得到彼岸。乃至復次於事成辨亦名
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車
成辨皆言到彼岸
最勝疏四本二十一云。
梵云始迦波羅蜜多。始迦十波羅彼岸也。蜜
多離也到也。總云十離到彼岸。十者數也。彼
岸有五。一所知。二教。三理。四行。五果。由此
十行能知一切空有境盡。能解一切五明
教盡。能達一切眞俗理盡。能修一切福惠
行盡。能證菩提果盡。名到彼岸。菩提斷倶
名菩提。菩提涅槃並名菩提。故於五中有
小不盡不名到彼岸。離者遠離。由此十行
能證生死五蘊之法。能到所知五種彼岸
名十波羅蜜多。依大般若作如是釋。帶數
釋也。若無性攝論。於諸世間聲聞獨覺施
等善根最是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
蜜多。若據自能取到。攝論簡他。以二乘等
非於此五皆修證故云云又依仁王等。初
地檀度圓滿。四攝即初地所行也。仁王云。念
念常行壇波羅蜜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廣大
清淨善能安住饒益衆生。青龍疏云。十度之
中檀度偏増。財法無畏圓滿修故。餘非不修
隨力分故。布施等者廣大修習皆清淨故
行者從此下。釋信解地無對等文也。是究意
句也。行者者即經信解地也。是到於修行
地人故稱云行者也 無有對待者。釋無對
義。此中三義恐皆abhimukti信解中所含義。a
bhidharma此云對法。abhi無對也。信解是無
相菩提心。離有爲無爲一切諸相更無可
待對者。故云無對。明非是如第二劫心外
影像有相之觀也。第九五右釋明鏡偈云。若
與此無相法相應時。即於普門曼荼羅得除
蓋障三昧。能爲一切衆生作無比利。或云
無對。或云無稱。謂不可稱量第十九六丁
云。如上皆説離一切相無對無縁。而今作
此觀等觀心蓮
花等
豈不相違耶。如從阿字生一
切字生一切字時即本不生義。此亦如是。
佛以方便故。故無相宗滅法中而作此瑜
伽之行。無相之中而説諸相。即此諸相即是
無相也第四十八釋香水眞言云。若句義
者。此阿鉢羅底無對三迷無等是無等無對義。
謂此心地曼荼羅出過一切語言譬喩。乃至
無有一法可爲倫匹。故云無等出過心
量者。經云無量。量心量也。謂絶心稱量也。
量梵云m@ava千文按。引點是無義。摩亦
有無義。vabha通。此中abhi義又稱梵云
kast@a。此中有kti言。皆abhimukti中義也。意明。
此菩薩證知心中祕密事。故非是第二劫菩
薩所稱量。故云出過。上疏云。修對治道雖
迹隣補處然不識一人。是故此事名爲祕
密。即此之謂也 不思議地者。謂初地菩薩
深入阿字門。覺心本不生故云不思議地。
不思議即阿字義也。第十六二十五云。又復入
如來祕密法身不思議。此不思議梵音阿眞
底。亦有阿聲。意明從阿出又從阿而入也。
此兩頭上下。指兩阿字。明一切法出入即
同法界之體也。初地已上名不思議解脱菩
薩。故云不思議地。解脱梵云vimukti。第六
卷。釋vi尾字云不思議解脱。又vimarakta
云不思議解脱經。故知。是abhimukti中所含
義。又大索眞言dhimukti信解也信解地即
不思議解脱義也。又中胎藏名不思議法
界。即淨無垢不思議心地。初地菩薩證此心
故云不思議地。此三義即轉釋菩提心義。謂
菩提心無相故更絶待對。以無對故非有
心所量故云無量。非有心境者即不思議
心地也。又解。無對因句也。無量根句也。不思
議究竟也 有十心等者。如上三義嘆於果
相。此正明果相也。十心者初地十心也。第七
卷所云。初地菩薩牙莖花疱等滿時。一明門
中開出十解脱門成千世界。皆是隨分蒙
不思議果即是也 無邊智生者。上疏云。爾
時行人爲此寂光所照。無量知見自然開發
如蓮華敷故云無量智成就。此智成就即是
毘盧遮那心佛顯現。故云正等覺顯現
上十心是初地果。即心佛顯現。謂心佛現時
一切心數皆爲法門眷屬。是云無量智。是第
七卷云。於此蓮華藏一一世界菩提曼荼
羅。有十世界諸菩薩金剛等。以爲眷屬是
也。又祕密曼荼羅品云。次得世尊身語意平
等身等同虚空。語意量亦如是。逮得無邊
智生。於一切法自在而演説云云文智度第二
三十一云。問曰。所知處無量故無一切智人
諸法無量無邊多和合尚不能知。何況
一人。以是故無一切智人。答曰。如諸無
量智惠無量無數無邊。如函大蓋亦大函小
蓋亦小愚按。此中總有五義。即五字門
也。五字滿足一切智智義。初地已上分得一
切智智。故云十如來地。無對者a字義。此心
本來不生故云無對也。出過心量是va字義。
不生心地言斷心滅非有心境。云出過心量
也。不思議地者羅字也。第八云。經云。中央
示法界不思議色者。ra@m嚂字作絶白色。所
謂不思議法界之標幟也不思議法界即
不思議心地也。十心者訶字門十因縁義。可
見。無量智者kha字大空義。空即智義。無量
如虚空。故云無量智也。第七卷釋初地果
相明五輪建立義亦是此義也
華嚴云下。引經證數多十心義。數多十心即
無量智也。大疏三十四下七十云。由先大願熏
心故。則得利益等十心爲起行依。於後十行
信悲
慈等
行自在。然有二意。一以十心通爲
十行之依。隨釋易了。二以十心別對十行
以治十障。文皆次第。唯信行最初而不濁居
末。以與釋文相接故也。一利益心者。利
益拔苦即是悲心所依。治損害障能成悲
行。二與樂柔軟即是慈心。治瞋恚擴強障。三
隨順所求即是施心。治於身命財生顧戀
障。四寂靜無求方能求而無厭故。是無厭心。
治希求報恩貪著利養不寂靜障。五三
學調伏。是知經論心。以經詮於定。論詮
於惠。經兼於律。復是調伏。治無善巧求加
行障。有則調伏故。六雖行世間妄惑不生
故云寂滅。是解世法心。以治性不柔和
不於他心隨順而轉不寂滅障。七高崇賢
善拒惡不増故。名謙下。是慚愧心。治於放
逸之高擧障。八能修出難以法潤澤。即堅
固莊嚴。治於種種猛利無間無斷生死大苦。
生怯弱障。九能説如。行故心不動。即供養
佛行。治於大師所。猶豫疑惑障。十不濁心
即第一信行。信以心淨爲性。離不信濁故。
此治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處障。由
治十障故。經名淨治地法。地法通於教證。
此所治障具如瑜伽四十九説
次又成就下。大疏三十四下百一云。然安地分
有三十句亦明信慈悲等。與此何異。論
云。前清淨地法。今盡是障地。淨法者前句文
異。若具應云前是清淨此地法以局初地
故。今盡是障地淨法者。謂不局初地故云
盡。是盡淨諸法障故。故經云淨諸地法。瑜
伽亦云。此十種法於一切地能淨修治故。下
諸地中皆云信等皆轉淨等
復次下。大疏三十四下百九云。論攝十句爲
五方便。言方便者行修善功也。第一觀方便
觀謂觀解。攝初二句。一諸地障對治者。以
能治觀解治十種障。立十地別。本文具之。
此約所斷明觀。二地成壞者。攬行成位。集
故名成。諸行各住散故名壞。此約所知明
觀。第二得方便得謂證入攝次三句。曲有
三種方便。一相果者即欲入方便。是方便智。
帶相觀終。故名相果。二得修者已入方便。
即根本智。顯是證修非縁修故。三勝進方
便。即後得智。謂信等淨地之法。離障清淨
故。第三増上方便進修後位故名増上。亦
攝三句。一地地轉行者。依前起後。地皆相
捨故。二二報名非處。二空爲住處。亦是相
應不相應也。三以後勝前増長善巧名殊
勝智。第四不退轉方便。唯第九句。前三方便
無退息故。第五盡至方便即第十句。淨治
菩薩地盡轉至佛智地故
如是等下。正明無邊智生義也。指如上所
引十住文云如是也 若廣分別等者。新華
嚴從三十五至三十九。地地下説種種十
心。第二地下説十種深心。第三地下説十哀
愍心等。是亦數多十心也。又三十九十地下曰。
百萬阿僧祇三昧皆現在前。又曰。有無量百
千阿僧祇解脱門。皆於此第十地中得。如
乃至無量百千阿僧祇三昧門。無量百千阿
僧祇陀羅尼門。無量阿僧祇神通門。皆悉成
問。今疏所指華嚴文是第十地文。云何
擧此證初地義耶。又第七卷明初地果相
中云。初地成百佛世界。二地成千世界乃至
佛地成雲海明門。意與華嚴同。今百萬阿
僧祇正在佛地。何爲初地果相耶。答。此宗
意初地成百法。乃至佛地成雲海明門是教
道門。若約證道初地與十地無高下故。是
此宗實義也。故第六三十六云。又如上所説
一生補處。及八地三昧是約教道法門作如
是説耳。然祕密乘人於世諦中即能通達
第一義諦者。從初發心時即具行大空三
昧。其謂不然。則於一生之中不能頓滿
諸地也又下云。然此經宗初地即入金
剛寶藏更約前三心下。已上約三句長
短釋之畢。自下開三句而爲十心。亦長短
釋之也。是初長釋。初地於三句中爲因句。
是萬徳根本故亦爲種子也。從二至七是
根句也。此六地中有漏無漏雜起。有功用地
故配牙等六也。八・九・十三方便句也。八
地已上純無漏相續任運無功用故爲方
便。於方便中開爲三也 七地爲受用種子
者。明果復爲種。七地是有功用中之極故名
爲果。望無功用復爲種故云受用種子也
 果中之果者。上果有功用。是無功用。望前
云果中之果也 進求佛地者。上經云。復次
勝行。隨彼所説殊勝。住求解脱惠生
殊勝心。今約十地故云進求佛地。此二心
下。明於無功用中爲差降也。無別境界者。
八地已上無相眞如爲境界故。上云八地已
上境界此同是也。十四本作方便轉勝。今
疏脱勝字
若一一地下。約短釋也 此中擧花嚴所説十
心釋之淨治諸地者。上所引信慈悲喜捨等
十心也。及諸地者又上所引善知諸地障等
十心也
即是下。例知二地已上諸地也。籍此爲因
者。明初地十心爲種子。故云因也。智惠増
長者。明二地已上十心爲根句。故云増長
等也。十四本作二地以上十心
華嚴下擧華嚴説。證一一地皆有十心。如
上辨之。又第十五卷引寶炬陀羅尼經。明
百心成佛義。亦即斯義也
然此經宗下。明十地階位有淺略深祕教證
二門。若約淺略教道義則漸次證入次第有
差故。前廣引華嚴數多十心文證之。今約
深祕證道門故。云此經宗從初地即得入
等。即明此經實義也。正是簡華嚴經説十
力無畏等爲佛地所得也。彼經第四明八地
七勸中云。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無畏。十八
共諸佛之法汝未得。應爲成此法此文明
十力等
佛地
所得
此經上文不久勤修滿足一切佛法。疏
釋云諸佛力無畏解脱三昧等此等性功
徳名金剛寶藏。故應知。今云從初地得入
者。與華嚴意不同。故簡彼教道説云此經
宗等也。金剛寶藏者。本涅槃説。而今假用
顯於此經初地所證也。故上疏云。行者最初
開發金剛寶藏涅槃第三名號品云。佛告迦
葉。是經名爲大涅槃。上語亦善。中語亦善。
下語亦善。義味深邃。其文亦善。純滿具足。清
淨梵行金剛寶藏。滿足無缺。汝善諦聽。我今
當説。又第八如來
性品
云。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衆
生所有功徳。爲諸煩惱之所覆蔽。如彼貧
人有眞金藏不能得見。如來今日普示衆
生諸覺寶藏。所謂佛性。一切衆生見此事
已。心生歡喜歸仰如來。善方便者即是如
來。貧女人者即是無量衆生。眞金藏者即佛
性也又後分經云。我曠劫中已入大寂a@h
無陰界入所云菩提心
離蘊界處義
永斷諸有。金剛寶藏
常樂我淨。我今於此顯離思義又云。此大
涅槃。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金剛寶藏常樂
我淨周圓無缺又瓔珞經下因果品云。我是
一切智人乃至一乘金剛寶藏阿字有義
即解脱也
法身法
不空
法身
自性清淨妙藏空義
般若
今解。金剛寶藏者
金剛寶喩性功徳 所云。十力無畏等無量佛法也。
上經云。不久勤修滿足一切
佛法
是也
藏喩自性清淨心。此心具無量性功徳
故。故上疏云自性清淨心金剛寶藏。金剛寶
是能依。藏即所依。金剛寶之藏依主立名。上
疏云。如世間金剛寶有三事最勝。一者不可
壞義a字有義。亦語
密也。亦解脱也
二者寶中之上故不生義。身
密也。法身
三者戰具中勝故空義。意密
也。般若也
此與釋論三種
金剛三昧中喩意同金剛三昧者。阿字大因陀
羅義。亦即大涅槃義也
三義即三點祕藏故。涅槃以喩佛性也。從我
觀彼。彼三點即a字三義。故今假以喩中胎
藏心也。又涅槃云。上語亦善等者。理趣釋解
初中後善爲三密義三密即阿字
法界體性也
三密即三點
祕藏。此經説云中胎藏本地常身。故黒色云
涅槃深玄色。即是自證三菩提也。今初地菩
薩見心正等覺證心大涅槃。故云得入金剛
寶藏。得入即證入。與云上最初開發義同
也又上釋極無自性心云。如蓮花盛敷。盛
敷即與得入及開發同。蓮花即心蓮花藏干
栗馱眞實心。故上云自性清淨心金剛寶藏。
以要言之。則眞言行者初入阿字門。謂之
從初地得入金剛寶藏也
華嚴經十地經下。意明。今此經宗從初地即
得入者約深祕門。初地已上皆證道法門故。
然上廣引華嚴十地品文而證。今依阿闍
梨所傳。彼亦有淺深二義。若約深祕門皆
證道法門故。更無事迹可見。且約淺略教
道故。十地事迹淺深重重。若不達如是密
號但依十地經文説之。則十地經中因縁事
往渉於地前教道十住品。十住品者指地
前十住品。歡喜等名皆同十住品故云往渉
也。古解以爲十住品者即十地品。此解不
可。次上既云華嚴十地經。忽亦云十住品。
上下若不異則疏主有雜亂之失。豈有其
義耶。華嚴大疏三十四上初云。夫劫不虚
設終必有歸。前明解導行願賢位因終。
今明智冥眞如聖位果立。故有此會來
也。前是教道。此是證道。教爲證因。證即證
前三心之教抄即九種教證中地前地上相對言證前
三心者。直深大悲三菩提心。三賢別増。
此中齊證文九重教證者具如
大疏三十四上五十紙明之
 問。如是密號者
爲指何乎。答。此經宗但説信解行地又云
到於修
行地。信解者
謂證智境界也
而不説歡喜地等。但説信解謂
之密號。故疏主懇指云此經宗。意顯不通
餘教。是深祕説也。若不達此義從執歡喜
等因縁事相。則往渉於地前教道十住品也
 若解金剛頂等者。意云。十六生義通地前
地上故。與因縁事相往渉十住品義同。故
以爲例也。云何知者。心要明金剛薩埵云。
雖證薩埵正位。而見惑未除又禪要云。乃
至證得解脱一切蓋障三昧者。名爲地前三
此等文意十六生名通地前地上。具
淺略深祕二門也。已上所解與疏抄指心等
解不同。讀者請擇之
經云下已上明信解地法體畢。自下明信解
行地爲一切果徳之本。一切果徳皆由因行
而得故。云依此而得也。如上一切等者。經
云我者。大日尊自稱也。故擧上經。此有二
種。一切智地者是佛自證向上方便。上云云
何如來應供正遍智得一切智智是也。無盡莊
嚴者即是化他向下方便。上經云。彼得一切
智智爲無量衆生。廣演分布隨種種趣種種
性欲種種方便道宣説一切智智。或聲聞乘
道。或縁覺乘道乃至説生摩睺羅伽法是也。
或聲聞乘等者。即是無盡莊嚴。具如上辨」
及餘下。擧顯教所説一切行果。行果者
唯取果。行是同文故來。至次喩中當知耳。
問。經云我者大日自稱。疏釋何擧餘經乎。
答。一切修多羅歸本皆是大日所説。故不相
違矣。無不因此得之者。指上三句十心。謂
菩提心爲因。萬行爲縁。依此因縁而得成
果也
是故餘經下。明餘經徒嘆果也。莖葉花皆
屬果。故總喩果也。若不知因行何縁得果。
所以顯略也。娑羅樹此云堅固。是過去毘舍
浮佛菩提樹見于孔
雀經上
次喩菩提心也。又華嚴
經第五十一如來出
現品
云。復次佛子如雪山頂
有藥王樹名無盡根。乃至如來智惠大藥王
樹。何故得名爲無盡根。次究竟無休息故
不斷菩薩行故。菩薩行即如來性。如來性即
菩薩行。是故得名爲無盡根。佛子如來智惠
大藥樹王其根生時。令一切菩薩生不捨
衆生大慈悲根。其莖生時。令一切菩薩増長
堅固精進深心莖。其枝生時令一切菩薩増
長一切諸波羅密枝。其葉生時令一切菩
薩生長淨戒頭陀功徳少欲知足葉。其花生
時令一切菩薩具諸善根相好莊嚴花。其果
生時令一切菩薩得無生忍乃至一切佛灌
頂忍果此文正明莖葉花果可見
今此經下。明此經説菩提種子及三密妙行。
即因根二句也。問餘經亦説菩提心及六度
萬行。何云不説因及行乎。答雖往往説因
及行。非如此經明心續生之相故云不説
也。此經從一念淨心次第續生心佛顯現。乃
至成婆羅樹王妙果。實違順八心相續之相此
經不共説也。又此經廣説世出世持誦法軌。
是餘經所未曾説故擧種子因及生育縁。
以爲此經超絶之相也。問。種子者爲指何
位乎。答順世八心中最初種子心也。上疏云。
最初微識善惡因果故名種子即是也。是
爲種子衆多十心次第相續也。故第三十五
今以蓮華喩此曼荼羅義。如蓮華種在賢
穀之中。枝條花葉之性已宛然具足。猶如世
間種子心順三十
八心
從此慚次増長。乃至生花
疱時。蓮華臺果實陰於葉藏之内。如出世
間心同在蘊中初地已上
因句也
又由此葉藏取包。
不爲風寒縁所傷壞。淨色鬚蘂日夜滋榮。
猶如大悲胎藏第二劫
根也
既成就已於日光中顯
照開敷如方便滿足第三劫
究竟句
又第三十六曰。先
爲弟子擇治平地。若論外事自如常釋。
若爲我倒凡夫擇得一念守齊種子心。治
令平生亦名治地云云生育因縁者。謂三
密曼荼羅行。又第三云。如初無畏時。以聲
字觀修曼荼羅行。第二無畏於有相觀中
修曼荼羅行。第六無畏於平等心中修曼
荼羅行。離垢地已去於自地觀心中修曼荼
羅行云云故第三二十四云。復次衆生一念心
中有如來壽量長遠之身寂光海會。乃至不
退菩薩亦復不能知當知。此法倍復離信。
故法花中補處三請。如來四誡然後演説。今
此經具有修入方便三密
妙行
乃至一生可成。若
諦受不疑地前
三賢
到於信地十地或度信解佛地
乃名深行阿闍梨也
經復下。上嘆勝徳。是明勸修也。一切智信
解地者。此有二種。一一切智即信解地。第三
三十云。上文金剛手直問毘盧遮那。云何得
一切智智。佛直答如實知自心。是名一切
智智是也。二與上如來信解同。一切智果
也。信解因也。初地是隨分覺故。因與果名
名一切智信解地。一切智之信解依主釋也。
上疏云。當知。行人是位同大覺也。以其自
覺心故。便得佛名。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
智者指金剛手。今明一切智信解地
故。呼對告主云智者。上疏云。衆生自心品
即是一切智智。如實了知名爲一切智者
如實了知者。即信解地故 復越一劫等者。
舊解云云今云。復越一劫即超第三劫。故疏
釋云度三大僧祇也。對第二劫云復也。昇
進此智者。明進入初地也。疏釋云即是初
入信解地。謂越第三劫一重細惑而至虚空
無垢大菩提心也
行者初觀下。釋昇住此地文意也。空性極無
即初地淨菩提心中之初後故。經總云此地
也。疏即明此地有二心相也 空性者。上云。
空性即自心等虚空性自心等虚空性即自
心實際。實際者眞如之異名也。常途所云眞
如。此經説云干栗太心。第十七十三云。此中
眞言心者。此心梵音汗栗馱之心。即是眞實
心也是此心性畢竟無相等虚空故。名爲
空性。若約相宗二空之性名爲空性。如是
空性二空所顯名眞如故。若依性宗二空即
眞如故。空即性也。今即後義也。空性者即無
生忍。故第六無畏釋中。云此空智生。空即無
生。智亦忍義也。仁王青龍疏中一三十云。無
生因如。七八九地惠忍也常照理無生名無生
華嚴大疏三十八上十六明八地七勸中
經云。無分別如如智所入如。離一切心意
識分別想。無所取著猶如虚空。入一切法
如虚空性。是名得無生忍。佛子菩薩成就此
忍。即時得入第八不動地乃至作如是言。善
哉善哉善男子。此忍第一順諸佛法。然善男
子。我等所有十力無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
汝今未得。汝應爲成就此法勤加精進
勿復放捨於此忍門又第六釋八地三昧
道中。今疏全同也 此等皆約教道故。明八
地無生義。今約證道故。初地即得。上所云
從初地得入。即是義也 初觀者。諸經論
中有其二意。仁王説七地沈空。華嚴説
八地。今會。七地出心即八地入心。故義不
相違。今根第六卷釋指七地出心云初觀
也第六二十六云。經云祕密主八地菩薩三昧
道不得一切諸法。離於有生知一切如幻。
是故世稱觀世自在者乃至一切菩薩初度
第七地時。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衆生
可度謂是住大涅槃於萬行休息等。時十
方佛以此三昧道發起其心。得度菩提心
難地。是故別説。從此進入九地中無別患
難。故不須別説行處印也。從初發意已來
深觀十縁生句。入此地時得度空性彼岸。
故云不得一切諸法離於有生。復以善巧
方便於如如不動中起十縁生無邊大用。
以如幻三昧返至十方佛刹親近種種善知
識。普學無量度人門。隨諸衆生應以何等
像類言而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爲説法。是故
世間見始是事迹。故號爲觀世自在者。是
初入蓮華三昧之略名也 覺一切法等者。
正明沈空相也。上云。行者得如是微細惠
時。觀一切染淨諸法乃至少分猶如隣虚
無不從縁生者。若從縁生時即無自性。若
無自性即本不生。本不生即是心實際
第七十一云。如是見一切法生時。即是見本
不生際。若見本不生際者即是如實知自
心。如實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沈住此
心。萬行於此休息。故云入心之實際。既沈
空也 下不見等者。瓔珞經云。一切菩薩
初度第七地時。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
見衆生可度。爲是住大涅槃於萬行休
息。爾時十方諸佛以觀自在三昧道發起其
心。得度菩提心難處 謂爲究竟者。瓔珞
云。住大涅槃涅槃即究竟。二轉妙果爲方便
究竟。故仁王明第八地文云。此菩薩佛心
大悲下
化心
菩提心涅槃是二轉果
即上求心
皆悉不起青龍疏下
二三十一
隨二乘者。亦有二義。一謂第七地。第
十五二十五云。第四二乘者。謂觀察二乘境界
心得無著不墮實際。爾時得度二乘境界。
爾時到第八地也 五祕密軌云。或証七
地。以所集福徳智惠迴向聲聞縁覺道果。仍
不能証無上菩提七八地云二乘。注楞
伽第八現證品
第九
云。大惠八地菩薩所得三果同
諸聲聞縁覺涅槃。以諸佛力所加持故。於
三昧門不入涅槃。若不持者便不化度一
切衆生。不能滿足如來之地。亦則斷絶如
來種姓。是故爲説如來不可思議諸大功徳
令其究竟不入涅槃不進得上菩薩地
者。此亦有二義。若七地沈空者。入第八地
云上菩薩地。八地已上得無生忍故。總云
菩薩地也。若八地沈空者指第九地第十五
二十五云。從第五至第八得度聲聞縁覺境
界。從第九心一向行菩薩道至第十心名
爲成佛。不進者兩本義釋作進不。今疏恐寫
誤 法愛生者。智度四十一二十一云。問云。
頂者是法位。此義先已説。今何以重説。答曰
雖説其義。名字各異。無方便入三解脱門。
及有方便先已説。法愛於無生忍法中。無
有利益故名曰生。譬如多食不消。若不
療治於身爲患。菩薩亦如是。初發心時貪
愛法食。所謂無方便行諸善法。深心繋著
於無生忍法。是則爲生。爲病。以著法愛故。
於不生不滅亦愛。譬如必死之人雖加諸
藥藥反成病。是菩薩於畢意空不生不滅法
忍中。而生愛著反爲其患。法愛於人天中
爲妙。於無生忍爲累。一切法中憶想分
別諸觀是非。隨法而愛。是名爲生。不任
盛諸法實相水。與生相違。是名菩薩熟乃至
復次無諸法實相智火故名爲生。有諸法
實相智惠火故名爲熟。是人能信諸法實相
智惠。故名熟。譬如熟瓶能盛受水生則爛
仁王菩薩
行品
云順道法愛無明習。遠行大士
獨能斷。青龍中二八右云順道法愛者。愛善
法也。婆沙論中名善法欲無記心者。光
記第二云。有善増上可讃置白品中。有
惡増上可毀置黒品中。故名有記。若非可
讃毀。非二品收。不分明故名無記麟記
云。無記者記謂決定分明説義。前二品善惡
状可分明記故名無記今云。退不墮二
乘作證。進不起菩薩悲願。其相状不分明
故。云無記心也 然以菩薩心勢力者。舊華
嚴第二十七云。菩薩住此地第八地心識無分
別如入滅盡定。休息諸所行。得是深忍已
是諸想念滅。以本願力故。及佛令勸道。如
是第一忍是諸佛職位。我等深智力無畏不
共法。汝今無有此。當加勸精進諸法實相
常住無變易。二乘亦得此而不名爲佛
願力者。往昔所發上求下化心。即是菩提心
也。眞言行者初入曼荼羅時受菩提心戒。
所謂五大願。以此爲三昧耶故。由此勢力
而發起悲願也
爾時十方下。明諸佛驚覺也。華嚴第八三
十八明十方諸佛悉皆現前與如來智申其
七勸。文廣往閲。然義釋第七五一釋一切諸
佛菩薩眞言中出四箇驚覺。彼云。復次世尊
自念。往行菩薩道時常蒙如是諸佛恩故。
如諸菩薩初住地之時。無生忍之時。受灌
頂時。上如來地時。皆頼十方諸佛加持建
云云此中即無生忍驚覺也。下釋泡喩中
云。如行者即以自心作佛。還蒙心佛示
悟方便。轉入無量法門是深釋也。上疏
云。空性即是自心等虚空性。上文。無量如虚
空乃至正等覺顯現。即喩此心也謂心佛
顯現故。即蒙心佛示悟也。又云。此菩薩能
於畢竟淨心中。普集會十方法界諸佛菩薩
亦此之謂也 轉生極無自性心生者。第三
釋自性平等無畏云。此空智生空性即是時
極無自性心生問第六卷八地三昧道爲空
性心。若爾極無於八九二地何所攝耶。答
今八九十三地合爲初地。文中皆有所當
也。上云。八地爲無畏依。所云果中之果。九
地有進求佛地惠生。是最勝心。十地此心
決定。此二心無別境界。還是於第八心中
約方便轉開出之耳常途云。八地已上境界
皆同。今經合爲初地也
仁王奉持品云。不動菩薩。住無生忍。體無
増減斷諸功用心心宗滅無身心相。猶如
虚空。此菩薩佛心菩提心。涅槃心。悉皆不起。
由本願力諸佛加持。能一念頃而起智業。雙
照平等以十力智遍不可説大千世界。隨
諸衆生普皆利樂色自在地。第六云。此中自在是當
貴義。即是也。千鉢經云。第八佛
性佛
吼地
復次善惠地菩薩。住上無生忍滅心心
極無自
性也
証智自在斷無礙障。具大神通力
修力無畏滿足
佛法
善能守諸佛法藏。得無礙
法義詞辨。演説正法無斷無盡心自在地。千鉢
云。體性花嚴也
復次法雲地菩薩。無量智惠思惟觀察。從
發信心經百萬阿僧祇劫廣集無量助道
法。増上無邊大福智證業自在斷神通障。
業自在。千鉢云。
體性佛境界地。
於一念頃能返十方百萬億阿
僧祇世界微塵國土。悉知一切衆生心行上
中下根。爲説三乘普令修習波羅密多
上疏云。祕密主此菩薩淨菩提心門名初
法明道第八地
空性心
菩薩往此修學不久勤苦便
得除一切蓋障三昧第九地
極無心
若得此者與諸
佛菩薩同等住。當發五神通獲無量語言
音陀羅尼。知衆生行。諸佛護持雖處生死
而無染著。爲法界衆生不辭勞倦。成就無
爲戒離於邪見。通達正見第十地業自在義。
與仁王餘同可見
上云。次無自性心如灰水瑩拭使極光淨。
第九地爾時生佛家。名置在高幢兩種種寶。
第十地第六二十明大空三昧云。及坐道場自
證心性時。即知如是等加持境界皆是心之
實際空性爾特不住相。亦不依空離有爲
無爲界
照見空與不空畢竟無相而具一切相業煩惱
具存
住此三昧者。即是住於佛無礙惠仁王云。
第九地
得無
礙辨
佛説是人一切智智究竟圓滿。第十地
以經云。故説爲大空圓滿薩婆若大空三
昧即無
生忍
智度一百十四云。六波羅密者。從初地乃
至七地得無生法。八地九地十地是深入
智惠。得一切種智成就作佛依此等文。
常途所説八九十地即此初地中三義也。八
地已上境界皆同故。合爲初地也。又色心業
三種自在即離三細。具如覺心乘下辨。乃至
者依上經文略於離有爲無爲界等文。故云
乃至也 心之實際亦不可得者。上疏亦云。
心實際亦復不可得。故曰極無自性心生也。
明蒙驚覺畢。知心之實際亦不可得發起
大空縁起智也 雖解脱業煩惱等者。正明
縁起智生。大空三昧畢竟無相具一切相。故
云業煩惱具存等。問上經云具依今何云
具存乎。答十本同今。十四本作具存。此中
略依云具存。具存只具義。與上不異。具如
上解 眞離二乘者。對初二劫共行共聞
云眞離。亦如上辨 就前三句中等者。釋
此四分之一等文。初地爲因。從二至七爲
根句。八九十地爲究竟句。對八九十下中上
三種方便云上上方便。即第十一地。故云
更開佛地等也 究竟一切智地者。如實知
自心名一切智智。故上中下三心皆一切智
智地故上云一切智信解地。依起信説是隨
分覺。對彼云究竟。又起信云。覺心源故名
究竟覺。即是究竟一切智智地也又起信
云。覺心源故名究竟覺。即是究竟一切智
智地也。又上釋除蓋障三昧中云。當知行人
則是位同大覺也。以其自覺心故。便得佛
名。然非究竟妙覺大牟尼位。分得一切智智
故稱佛對第十一地故云非究竟等。即與
此中同也 四分之一者。四分謂四種方便。
上上方便。云四分之一。即第十一地。至此
位時越於信解入佛地故。云度於信解。度
謂越度也。又解。深入名度四種方便研竅其
體則無生忍。深入無生名爲度。深入即佛
地也。智度第五二十五云觀法實相非空非
不空不有非不有。是法中轉入不轉無所
罣礙。是名度深法忍。度名得甚深法。具足
滿無所礙。得度彼岸是名爲度
  大日經疏第三住心品第
一之餘
經云。爾時等。已上明三劫建立畢。自下明
六無畏也。前約所斷妄執判其位。故名爲
三劫。是就能超淨心明其相。故名爲無畏。
無畏是離抳縛而得蘇息處義故。即是淨心
漸次増長之相也。不空羅索第十四第四説阿
縒縛acava三字畢云。一一字門聲相如觀
世音相。輪舞其印。如是觀照修諸善法。殺
不善業得善無畏。如是觀知得身無畏。捨
自蘊集得我無畏。害蘊攀縁得法無畏。害
法住縁得法無我無畏。害諸蘊界能執所
執自性無性平等無畏。依是修者名住如
來形相法身。與三昧倶是眞發心。以少功
用獲大成就云云此經宗依持誦行而得六
無畏。持誦是觀音所主故。眷屬有毘倶胝持
誦母者。又馬梵云azva。與無畏梵語同。故
胎藏曼荼羅觀音下有馬頭觀音。是蓮華忿
怒明王。與大日下持明院同。是阿闍梨位
也。與六無畏相應又施無畏是觀音稱號
號施無畏者。三世最勝心明王經有安慰印。
又十心中第八云無畏依。第八地是觀音三
昧也。此中於觀世音甚有相關思之。猶是
答前心相句者。答前九句問中第四問也。
對前六十心及三劫段答心相云猶是也。
猶與又通。維摩觀衆生品。天曰。衆生猶然。
無沒生也。唐譯經猶字作亦。韵會猶又也。
心相者六無畏相續而生也。準前三劫段。亦
應云答諸心相及心殊異也。此亦有心殊
異義。淨菩提心漸次轉明是殊異義。然今唯
云心相。是略説耳
以金剛手下。明金剛手發問來由也。抄有
三解云云今云金剛手踏前第三劫中眞言門
修行菩薩行文以爲發問。六無畏者是眞言
行者漸次證入相故。然佛還復約三劫答
之。意爲欲令人易解故。前文云。復次祕密
主眞言門修行菩薩行諸菩薩。無量無數百
千倶祇那由多劫積集無量功徳智慧。具修
諸行。無量智慧方便皆悉成就。疏釋云乃至
此教諸菩薩則不如是。直以眞言爲乘超
入淨菩提心門。若見此心明道時。諸菩薩無
數劫中所修福惠自然具足
問。世尊下正明問相。是問六無畏處漸次證
入相也
佛還下明答意 約三劫者。謂欲明眞言
行漸次證入無畏處相。以離直申故還約
三劫而爲差降。前以三劫門寄齊常途而
顯故。其相易知。今亦約三劫而對明也 
差降若謂六無畏差別階降也。第三十七云。漸
次證入者。如初無畏時。以聲字觀修曼荼
羅行。第二無畏於有相觀中修曼荼羅行。
第三無畏於唯蘊無我心中修曼荼羅行 第
四無畏。於法縁心中修曼荼羅行。第五無
畏。於無縁心中修曼荼羅行。第六無畏。於
平等心中修曼荼羅行。離垢地已去各於自
地觀心中修曼荼羅行
梵音下釋無畏處名義。初擧梵名。以如人下
明蘇息相也 妄想業煩惱等者。妄想者根
本無明。煩惱即根本支末諸煩惱也
亦如下。約無畏義釋也 廣險惡道者。即法
華化城喩品意也。三劫六無畏所經之路。即
是所云五百由旬。初劫度三百由旬。第二劫
度四百由旬。第三劫度五百由旬。具如上
辨。無畏處者即如彼止息處也。法華云。唯
有一佛乘息處故説二 其心泰然。法華
譬喩品云。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
礙。其心泰然歡喜踊躍
佛言下明第一無畏也 愚童凡夫者。上經
云。無始生死愚童凡夫執著我名我有分別
無量我分上疏云。一者愚童薩埵。謂六道
凡夫不知實諦因果。心行邪道修習苦因。
戀著三界。堅執不捨。故以爲名 害不善
法者。不善即十惡也。害者第十八二丁云。菩
薩害其慳者。害是對活義。如言永害隨眠。
今亦如是害彼慳結也。又十九二十四云。云
何不離生死乎。害是損傷義。亦是衰耗義
也。第十一三十四云。聲聞害者此歎聲聞之
徳。謂害隨眠等也。又解。蘇羅多是害煩惱
者也
善義下。釋善義。抄有二解。今取初義。通於
淺深者。六無畏處皆是善也。於中有六種
淺深。故云通於淺深。今是修十善法故。名
爲善無畏也
如世人下釋不善法義。即是愚童凡夫相也。
南本涅槃經第九十二丁菩薩品云。流轉生死
無有窮已
後得順世下。釋修諸善法義。兼明害義也。
不善是外道違理心。修諸善法即順世八心。
上經云。愚童凡夫猶如羝羊。違理心或時有
一法想生。所謂持齊云云順三十
八心
對前愚童云
後得也。此中抄出二解。一順世八心外八心
也。漸受三歸者内三歸也。二八心三歸倶
約内教。具如抄辨。今取初義。何者世八心
中第八無畏依正是歸依三寶心世間
三寶
然今云
得順世八心亦漸受三歸等。明已歸世間
三寶。亦遇内善知識而歸依内三寶也。故
上疏云。又如行者於第八心外第
八也
求生死無
畏依時外三
寶也
若遇善知識内教爲説三寶眞歸
依處内教由彼漸識現世因果故。即能信受
於無量下。釋當得善無畏文。生人天中等者。
正明得無畏處義也。準上疏明内教世間
八心中。歸依三寶爲種子心。今無量世等
者當第七受用種子。具引文辨之。上疏云。
復次行者歸依三寶内三
寶也
隨順如來律儀。於
一日中受八齊法。乃至信賢聖所行數數
修習。是名初種子。爲令此善増長而修諸
善乃至從二心至
第六心
由戒淳淨決定生天。後至
涅槃。是名受用種子云云依此釋。第八無畏
依已下小乘七方便故。當次身無畏。今善無
畏者但是世間所歸佛法。凡夫十善業道是世
間善中之極故。上云受用種子也 生人天
中者。五乘中人天乘。由歸依三寶力故。常
生人天中而免三途苦。是即無畏處也 後
至涅槃者。今受用種子者。果復爲種故。展
轉増勝終入出世間。故云後至涅槃。此有
二義。近至小乘涅槃。遠至大乘涅槃也。上
疏云。又於此中第八心殊勝住有求解脱惠
殊勝心思惟觀察生決定想。從此即發聲
聞初種子心小乘
涅槃
皆應準例前文廣分別説。
乃至三乘一一地大乘
涅槃
皆具十心。迄第十地
亦具種子牙疱葉花果等。自求佛地智生。
觀畢竟空得金剛際也
若眞言下。明能寄齊心相也。初入三昧耶
者。第十五卷所釋五種三昧耶中第三三昧
耶。彼云。第三見曼荼羅及印位。并作諸
事者。謂阿闍梨首至末爲此人而依曼荼
羅。乃至諸尊及印等一一告示。又授眞言手
印一一行法皆教授之。此是第三也是受
明灌頂。亦名學法。學法亦名弟子灌頂。具
如下辨 依三密供養等者。第三十七云。如
初無畏時以聲字觀修曼荼羅行聲字觀
者四種念誦中第一意支念誦。有形音義三
種。聲字者觀字觀聲也。第三觀義即次身
無畏也。此三種總名世間念誦。具如世品記
辨之。問。第一無畏爲當何位耶。答。演密
云。即當十信已前今按。是當小乘五停心
觀。今具出圖
  善無畏─十信已前─五停心觀
身無畏─十  信─別相 念處
總相 念處
無我無畏─十 住
十 行
─二 乘
法無畏─十  向─寂然界
法無我─初地至七地─他縁覺心
平等無畏─八九十地─實際極無
經云。若如下。第二明身無畏也。抄云。修四
念處觀治四顛倒。今且約初立名。故云
身無畏也愚按。此位當小乘總別相念處
位故。觀四念處然名身無畏者。今對本尊
衆相現前故名身無畏。雖當觀四念處。意
要在循身觀。故云於身抳縛得蘇息處也。
如實知我者。問四念處小乘三賢位所修故。
是有漏智而非無漏。何云如實知乎。答雖
是有漏所修知身實不淨。乃至法實無我。故
簡凡夫四倒云如實知。故智度十九十丁云。
行者觀是樂受以實知之無有樂也。但有
衆苦。何以故樂名實樂。無有顛倒。一切世
樂受皆從顛倒起無有實者問四念處中
觀身不淨治於淨倒。我是第四觀所治。今
何云如實知我爲身無畏乎。答抄及指心
等皆約總縁合觀辨之。若是總縁應云如
實知淨苦無常我。云何唯云我乎。今云四
倒本依我而起。我爲本故總云我。故次下云
得離不觀我性四種顛倒華嚴大疏三
十六上二
十二
云。此身等四前三即三蘊。而合想
行爲法念者。爲明我所依事我受用事我
自體事我染淨事故。抄今初對蘊開合。爲
破我故。我有四類故合爲四。即是釋前所
縁之境。故雜集云。念住所縁即身受心法。上
已略明。又云。復有四事。謂我所依事等。疏
但列名。論主釋云。由顛倒覺。愚癡凡夫多分
計我依止有根身故。即我所依事。受用苦樂
即我受用事。所了境相即我自體事。由貪等
染汚。由信等清淨。即我染淨事。是故最初
爲正觀察眞實事相故。建立此四種事爲
所縁境 循身觀者。吉慶第七賛云。怛布
taprava無侶反na苦行
處也
釋云。苦行處梵音正
翻云循身處具如第八卷記辨之。倶舍二
十三初云。經説於身住循身觀名念住。餘
三亦然。諸循觀名唯自惠體。非惠無有循
觀用故。何縁於惠立念住名。毘婆沙師説。
此品念増故。是念力持得轉義。如斧破木
由楔力持。理實應言惠令念住。是故於惠
立念住名。隨惠所觀能明記故。由此無滅。
阿那徳作如是言。若有能於身住。循身觀
縁身念得住。乃至廣説。世尊亦説。若有於
身住循身觀者。念便住不謬光記云。經
説於身至循觀用故引答。可知。何縁於惠
主念名者問自性是惠。應名惠住。何縁於
惠立念住名。毘婆沙師至由楔力持者。答。
斧由楔持能破於木。惠由念持於境得
轉。此間從因爲名。理實應言至便住不
謬者。論主釋云。理實應云惠令念住。從果
立名。是故於惠立念住名。隨惠所觀念能
明記。引論及經皆由惠觀念便得住云云 文
解云。四念住惠爲體故。惠循身等所縁境而
轉名爲循身等也。又華嚴大疏三十六上三
十一
經佛子菩薩住此第四地觀内身循身觀。勤
勇念知除世間貪愛。觀外身循身觀勤勇
念知除世間貪愛。疏今初觀身自有内等三
觀。此三智論瑜伽廣顯其相。今略擧一兩。
瑜伽云。内自有情色爲内身。外非情色爲外
身。他有情數爲内外身。初即自身我愛愛故。
次即資具等我所愛故。後即眷屬妻子彼我
我愛我所愛故乃至所以有此三者。破三種
邪行故。有人著内情多捨妻財以全身。
有著外情多貪財表身爲妻捨命。有二
倶著破此三邪成三正行。此約三人對治
各別。若約一人起觀始終。謂先觀自身求
淨等不可得。或當外有次便觀外復不可
得。便生疑云。我觀内時於外或錯。觀外之
時於内或錯。次内外倶觀亦不可得。初二是
別。後一是總。以此二釋明知。倶合前二爲
内外身。次循身觀者。總顯循相。智論云。尋
隨觀察知其不淨等。然循有二義。一尋義五
種不淨遍尋求故。二隨義。謂雖冥目了見
身之影像。隨順本質相似性故。前標内身即
是本質。今云循身即是影像。此雜集意
此身下。明不淨相也。三十六物者。智度四
十八二丁云。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觀内身。從
足至頂周匝薄皮。種種不淨充滿身中。作
是念。身中有髮毛爪齒薄皮厚皮筋肉骨髓
脾腎心肝肺小腸大腸胃脬尿屎垢汗涙洟涎
唾膿血黄白疱痰癊肪&T038096;腦膜。譬如田夫倉
中隔盛雜穀種種充滿稻麻黍粟豆麥。明眼
之人開倉即知。是麻是黍是稻是粟是麥是
豆分別悉知。菩薩摩訶薩亦如是。觀是身
從足至頂周匝薄皮。種種不淨充滿身中。
髮毛爪齒及腦膜。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
觀内身勤精進。一心除世間貪愛不可得
又三十六物及五種不淨。皆如演密出
之 惡露充滿者。惡穢露水。謂血膿等也。淫
水云不淨露。義亦同也 終不爲此等者。光
記二十三云。或謂。諸欲貪於身處轉故。四
念住觀身在初。然貪身由欣樂於受。由欣
樂受故觀受第二。欣樂於受由心不調故
第三觀心。心之不調由惑未斷。惑是法攝
故第四觀法 不觀我性者。我性謂無我。凡
夫不知一切法無我。故起四倒也。倶舍二
十三初云。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
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爲自
相。一切有爲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
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爲共相。光記云。次觀
身念住觀共相者。謂觀身上與餘有爲倶
無常性。與餘有漏倶苦性。與餘一切法倶
空無我性。又上經云。祕密主彼不觀我之自
性。則我我所生也。疏釋云。若彼觀察諸蘊皆
悉從衆縁生。是中何者是我。我依何所爲
即蘊異蘊。相在耶。若能如是諦求。當得正
眼。然彼不自觀察。但展轉相承自久遠以
來祖習此見。謂我在身中能有所作。及長
養成就諸根。唯此是究竟道。餘皆妄語。以
是故名爲愚童也 於身諸抳縛等者。今
對衆相現前故。唯約身明。所以名身無畏
也。抳縛者。即四倒離四倒故得無畏處也。
身即無畏持業釋也。十四本作於身之抳縛。
今諸字寫誤
若眞言行者下。明能寄齊。於意支念誦中
第三觀句。所云諸佛勝句也 本尊三昧等
者。海會現前也。第十二十八云。又句中義
者。即本尊之體。先想本尊明了。次即自觀
己身。同於本尊。令内外明了也。字眞言觀
第一即是眞言身。聲眞言觀第二即是眞言主。
句義觀第三即是眞言之體。即眞言心也。句是
義趣。所歸趣處也。即本尊心也。身語意淨三
事清淨平等猶如内有明眼外觀淨境。又
無暗障三事等故明了現前。以此三事等
故身口意皆住一見。衆縁具故則有成就之
果也。此三事等明見本尊。以三事等故
名世間成就也。爾時本尊及諸菩薩。隨想而
現。隨念而至。隨問而答。然後入修學出世
眞言之行前持
誦法
不如此者。徒指其功無有
益也第三當知。即諸佛勝句。又第六二十丁
明世間無相及大空三種三昧中云。復次瑜
伽行人若蒙諸佛威神加被故。乃至於三昧
中具十方佛刹土微塵數等無量聖衆。三種
密印互不相離。或復一心不亂轉成自身。
雖則奇特離思。尚以有相有縁故名爲世
間三昧 與此齊也者。當小乘別想念處。
總相念處即三賢順解脱分位也。演密云。當
十信位也。是有相觀故。與彼齊故。第三卷
云。第二無畏於有相觀中修曼荼羅行。第
七云。行者初住有相瑜伽。則是世間三昧
五種三昧道中第
一世間三昧也
經云若於下明第三無畏也 取蘊者。倶舍
第一五云論曰。此何所立。謂立取蘊亦名爲
蘊。或有唯蘊而非取蘊。謂無漏行。煩惱名
取。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如草糠火。或蘊屬
取故名取蘊。如帝王臣。或蘊生取故名取
蘊。如花果樹。光記云。火從草糠生名草糠
火。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取因爲名。煩惱
取能執取故。依主釋也。臣屬於王名帝王
臣。蘊屬於取故名取蘊。從屬爲名。樹生
花果。名花果樹。蘊能生取故名取蘊。從果
爲名。述記第一末十一云。薩婆多中一切煩惱
皆名爲取。蘊從取生。或能生取。故名取蘊。
今者大乘如對法説。欲貪名取。唯貪爲體。
染希五蘊。蘊能生取。蘊從取生蘊立取名
也 所集者論次文説有漏衆名中云。此有
漏法乃至亦名爲集。能招苦故。光記云。此有
漏法亦名爲集。招苦果故。論指上取蘊云
此有漏法。謂此有漏取蘊由煩惱所招苦果
故。云取蘊所集我身。我謂能依。身是所依。
即五蘊也。意明。於取蘊所集我所依身。又
解。所蘊所集者。由煩惱所招苦果即我所
依。我身者謂我體也。身有體依聚三義故。
唯識云。體依聚義總説名身 捨自色像
者。明唯蘊無我義。約初擧色。具應觀三科
法。故疏云陰界入等也。像謂影像即喩我

謂觀唯蘊下。釋中先總明唯蘊無我觀也。
是諸部小乘通計也。中論疏第一末二
十二
明小乘
三失。中云。一者同失。如同計有五蘊。謂決
定有。佛説五陰意在破我不在於法。而諸
部不領無我而取著於法。與佛意乖也 
種種分折等者。謂折法空也。上疏一末
十三
云。
復次如聲聞入。初觀陰界入時即陰求我。
離陰求我。皆不可得。相在亦不可得。爾時
於八直道中遠塵離垢正法眼生
捨此自色下。樹喩五陰影即喩我。樹梵有
多種。或云suruma。或云v@rk@sa。或云薩擔婆。
華嚴大疏第十四二十五云。經若見大柱。當
願衆生離我諍心無有忿恨。疏大柱者。舊
經云大樹。梵云薩擔婆去聲
輕呼
此云樹也。薩擔
八聲
重呼
此云柱也。由此二物呼聲相濫。古今
譯殊。柱有荷重之能。一舍由之而立。翻此
願離我能之諍。忿恨何由而生倶舍第一
明取蘊次文云。此有漏法亦名有諍。煩惱名
諍。觸動善品故。損害自他故。諍増隨故。名
爲有諍。猶如有漏有諍即取蘊故。今樹梵
云恐是薩擔婆。薩擔婆名樹者。即有漏五蘊
也。故今蘊喩樹也。又論釋取蘊云如花果
樹蘊有樹義思之。又薩擔婆恐與satva
體同。上疏云。忍樂修行堅持不捨義也。又
戀著三界堅執不捨名愚童薩埵遠離三
界樂求涅槃名有識薩埵。今捨愚童我入
有識正位。即唯蘊無我觀也
今五蘊下合法也。都無自性者。蘊是聚義。從
縁生故云無自性。求是法體空故名無自
性也。故上疏釋寂然界五喩中。明湛寂寂
然不同云。聲聞經中雖説此五喩而意明
無我。今此中五喩意明諸蘊性空 如上
所説者。上經云。如是湛寂一切外道所不
能知。先佛宣説離一切過 我之抳縛
者。我即抳縛故。無我即無畏持業釋也
若眞言下明能寄齊也。瑜伽境界指前本尊
三昧衆相現前
一切分段下正明當位。下皆準知。一切分段
者一切有爲法都也。上疏一末
十一
云。初句云謂
若分段者。是總擧從縁生法。以法待因縁
成。必有差別相故。行者當知。如是觀察。今
此分段中何者是心。乃至分折推求都不可
得。即知此心出過衆相離諸因縁。以知心
性常如是故。爾時一切法自然不異於心
十三云。次復説十八界十二處乃至一
切分段中求不可得陰界入義。阿毘曇中廣
明。此三法已攝一切法復云。乃至一切分段
中求不可得者。即是摩訶般若中歴法廣明
者是也。如於陰界入分折求心心不可得。
當知。六度萬行乃至總持三昧門中種種求
心亦不可得。以心不可得故是心常樂我淨
非常樂我淨等相。亦復如是不可得也 觀
心不可得者。行者初觀心本不生。分知心不
可得理寄齊於小乘無我觀。故名唯蘊無
我。即是眞言行者出世間心之初門也。上疏
云。學摩訶衍人初得出世初心與小乘見
通適齊。然不墮聲聞正位。所以爾者。由
彼從初發心知心性但爲我倒所覆未得
現前。爾時觀陰界入等一切
分段
悉從縁生無常變
異。是中何者是神耶。如是推求即了神本不
心不
可得
度無量見網淨菩提心少分増明
不生愛慢者。抄出二解。恐皆不可。今云。於
前本尊三昧衆相現前位。不生取著心云
不生愛慢。生取著者亦名我慢定故。第六
十八若見異境界以爲殊妙。而取著之名
爲我慢定。亦名慳執定云云第十一十五云。
行者初修出世間觀方便時先觀本尊。依
畫像善觀已初時閉目而得明了。其後漸開
眼。亦顯現明了無有陰昧。此是末等引。若
以得如是事故。其心倍生信樂第二
無畏
由此
信故其心清淨漸當不取著即不生
愛慢也
等心無
第四
無畏
此無二亦除無有中邊差別之見第五
無畏
除諸心縁萬法平等。爾時名等至相也第六
無畏
等引
地也
又解。愛謂愛著。慢即増上慢。未得爲得
也。維摩第六二十八云。舍利弗言。天女汝何
所得。以何爲證。辨乃如是。天女曰我無得
無證。故辨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
則於佛法爲増長慢
經云。若害蘊下。明第四無畏也。害蘊者對
治前唯蘊著也。住法者住蘊空觀也。攀縁
者疏以觀察言釋。華嚴大疏十二五七云。苦
諦衆名中或名攀縁。攀縁者進求苦也 
觀察者即進求義也。倶舍光記二十七三十二
云復有呪術名伊刹尼。持此便能知他心
念如他心通。伊刹尼此云觀察華嚴大疏
第十七云。觀察者以惠推求故以惠推
求即攀縁也。維摩第五問疾云。從有攀縁則
爲病本。什曰。心有所屬名爲攀縁。攀縁取
相。是妄動之始病之根也。肇曰。攀縁謂妄想
微動攀縁諸法。淨影云。攀者是手。縁者是
足。心法取境似手似足。故曰攀縁 心住
蘊中者。明前唯蘊觀。是取治也。上經云。彼
出世心住蘊中。有如是惠隨生寂然界若於
蘊等發起離著當觀察聚沫浮 泡芭蕉陽焔
幻等而得解脱云云欲令發起離著者釋害
義。離著即害。謂對治也
爾時下。釋住法等義。法謂幻等五喩也。上疏
釋寂然界云。大乘行者了達諸蘊性空故。
於一切法中都無所取。亦無能取。雙離違
順八心我蘊兩倒業煩惱網 觀察諸蘊
者。觀察釋攀縁謂惠推求即攀縁義也。得離
違順者。前唯蘊位以斷我故離順世八心。今
害蘊故雙離違順八心。是初能越心故也 
然離蘊之抳縛者。前第三中雖達無我還住
唯蘊。住唯蘊即是抳縛。今以五喩觀住於
蘊空名爲法無畏。法即無畏持業釋也 法
謂十縁生句者。抄辨五喩十喩義云云今云。
前初劫中約所寄齊故唯説五喩。今約能
寄齊眞言行者故云十縁生句。眞言行人初
從凡夫直約十喩故。下十喩段亦明三種
十喩。又第六卷明出世三昧中亦云十縁生
句。皆是此義也
若眞言行者下。明能寄齊也。前位於一
切分段中觀心不可得。今此位覺前瑜伽境
界畢竟空寂如鏡像水月等。第六二十明世
間三昧畢云。若此三昧世間三昧。
即本尊觀也
現前時行
者觀察十縁生句即五
喩也
淨除一切妄想戲論
與空寂相應。即悟如是曼荼羅海會皆悉
從衆縁生。如鏡像水月乾城等。觀無性相
名出世間三昧。然尚以空病未空故未得
名爲大空空病未除者。寂然界離蘊之扼
縛尚住蘊空。是云住法。是以未知不空故
云空病。上釋他縁乘中云。今大乘不可得
空相。空相亦不可得 第二劫已上知不可
得空。故對此云空病也。又第三卷明第二
劫即心之幻云。二者以心沒法中故等。法
即十縁生故。即是前所謂住偏眞理偏眞理
即空病。故云心沒法中也
經云若害下。明第五無畏也。害法者。上云。
法謂十縁生句。今即對治於前住空寂故云
害法。謂識外見空。空即有縁。有縁即空病
名法扼縛。今還除之也。住無縁者。萬法唯
識故。識外無法。如空亦不可得。故云住無
縁也 即是無縁乘者。依上疏釋此有智
悲兩義。今約智釋。無縁乘心者即實智也。法
無我性者。智所證理。如智證如。能證所證不
二平等義。具如上辨。心外有無影像者。於
初劫中初遣我存蘊。次遣蘊存空。初觀存
有影像唯蘊次觀存空影像蘊空皆心外見有
空故云影像也。第二劫中住唯識觀。而知
心外無法故。不取心外之影像。是云無所
得也。又二乘執人我空。寂然界執法我空。
今知空亦不可得故。云智都無所得也。唯
識第七二十二云。我法非有。空識非無。離有
離無故契中道。述記七末
十六
云。謂心外所計實
我法非有。眞如理空。能縁識非無。或空即其
理。識即俗事。初離有後離無故契中道
上疏云。大乘不可得空相。空相亦不可得。雖
觀諸法無所有。然亦於諸法無所空故。
須離有無道觀法無我性 智都無所得
者。離有無故云無所得。無所得即中道。是
即無縁心義也。唯識第九十二云。若時於所
縁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論云。若時菩薩於所縁境無分別智都無
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乃名實住唯識
眞勝義性。即證眞如。智與眞如平等平等。
倶離能取所取故。能取所取相倶是分別有
所得心。戲論現故
心王自在下。明覺心乘也。經唯明無縁乘。
略覺心乘。今疏主依上第二劫文加釋之
也。上經云。彼如是捨無我心主自在覺自
心本不生捨初劫中人法二無我云捨無
我。無我即法之扼縛。故知。正離扼縛在覺
心乘。故疏主得經意而釋出也。得離法等
者。釋法無我無畏義。法即初劫十縁生。前
爲能治今還爲所治。所治即空病。故云扼
縛。今觀空亦不可得。對治空病。是離義也」
若眞言行者下。明能寄齊也。於瑜伽道中
等者。明第二劫持誦相也。是第十一卷所
明影像成就住也。心得自在者。謂心王自在
義。若約所修瑜伽行。謂於瑜伽中廣歛卷
舒得自在用也。義釋第八二十九云。乃至如
是知世間萬法畢竟不出阿字門。今觀圓
明種子亦復如是。以見初起時極微細故。
則知。但從心生畢竟無住無本。以知無住
無本故。後雖修習増廣乃至彌綸法界。即
知不異初起時。是故學此觀者要旋微小
漸至已上明無
縁乘心
復次所以從小至大
攝大歸小者。欲令行者心自在故。由彼心
力卷舒無礙。漸能以一微塵包含無量法
界。以無量法界内一微塵中。若深祕釋者。
此是般若經中諸佛微細惠。以出過一切心
量不可示人。然亦自在心持無所不見。是
故義云微細。非細少之謂也已上明覺
心乘也
又第十
一卷明影像成就中有二未等引地。如次
明他縁覺心二種持誦。文廣往見
經云若復下。明第六無畏也 一切蘊界處
等者。明第六無畏如上所説一切扼縛皆悉
除遣也。蘊界處者擧三科法。是第三無畏所
滯唯蘊等諸法也。能執所執等者。凡夫外道
所計我我所也。上疏一末
十二
云。已説觀諸法實
相。次明觀於我相。故云若我若我所若能
執若所執若清淨。如上於諸陰中種種方便
觀心而不可得。何況我人壽者等法。從本以
來但有假名。而於其中有心可得云云又上
釋能執所執計云。謂有外道言。身中離識
心別有能執者。即是眞我。能運動身口意
作諸事業。或有説言。能執者但是識心。其所
執境界乃名眞我。此我遍一切處及法者
第四無畏所滯十喩觀也。無縁者第五無畏所
滯。且擧無縁攝覺心也。如是扼縛皆悉淨
除也。或可。一切蘊界處等者。是上經所説一
切分段中求心不可得義也。如是觀時。懸悟
心本不生際爲第六無畏也。空自性無性
者。正明第六無畏。於中是初明空性心。謂
上諸段中遣我住蘊。害蘊住空。害法住無
縁。皆是取捨不平等見。今此中悟如是諸法
畢竟平等自性無性不出阿字門。謂之空智
生。空智生即入心實際。上疏云。行者初觀
空性時。覺一切法皆入心之實際。即此義

當得一切下明極無自性心。具如疏釋
謂觀下初釋空性觀也 觀自心畢竟空性
者。謂觀心本初不生也。第六云。知空等虚
空者。本來不生即是畢竟空我與之蘊者。
經蘊前我後。疏約外道二乘次第故前却
文也 皆同一性者。謂如上五種無畏淺深
雖異皆不出阿字門。故云此同一性也
 自性無性者。自性謂諸法本性。無性即空
義。空即本不生。故上疏云。行者得如是微
細思空智時觀一切染淨諸法。乃至少分猶
如隣虚。無不從縁生者。若從縁生自性
無自性無性若無自性即是本不生。本不生
即心實際空性心實際亦復不可得極無故曰
極無自性心生也 此空智生者。指自性無
性。即空性無境觀惠。故云空智也。即是時
極無自性心生者。謂空智生時自知心實際
亦復不可得不住實際。此時極無自性心生
也。於業煩惱下。釋當得已下文業煩惱等者
釋一切法義。等攝苦道。即擧三道攝一切
法。即擧第三劫文釋自性平等義也。無縛
無脱者釋自性平等義。上疏云。本自無有
縛。令誰解脱耶。謂縛擧體本自不生。縛外
無解脱。是云縛解不二。縛解不二即自性平
等義也。謂煩惱業苦即十二因縁。十二因縁
即生死迷法。因縁實相本來不生。法住法位
性相常住。何名爲縛。縛已不可得。亦何有
脱。無縛無脱即是自性平等義也。理趣釋第
二段云。即説一切法自性平等心a+uH。釋此
字云四出生字。又云。此四字是毘盧遮那自
覺聖智。四種智解脱。外現四大轉輪王菩薩
第十一釋a@a等四字云正等覺眞言
今自性平等無畏者。極無自性心生義也。
經明極無心云正等覺顯現。即a+uH字出生
a+uH字即心蓮華藏。故花座種子亦a+uH字也。
心蓮花藏即摩訶薩意處。證此心時云正
等覺顯現也。又除蓋障種子a+uH字。第十三眞
言釋云。除凡夫二乘及菩薩四垢入清淨
位也四垢即當段所謂離蘊界處能取所
取等是也。清淨位者。即得自性平等位也。
又傍二點除義。引點即金剛三昧除蓋障
三昧
能斷
智也。本體阿字即四垢也。亦即清淨位也。約
淺略則除四垢而入清淨位。若約深祕則
a字爲障。亦爲清淨位。煩惱即菩提。縛解
不二。是此宗實義。謂之除蓋障三昧。即是自
性平等無畏也。又二點極也。a無自性也。引
點即能觀心。@a@h字即極無自性心也。又本體
字菩提心因句也。上點大悲萬行即根句也。
傍二點是二轉妙果。即方便究竟。三句即極
無自性義也
爾時下釋蘇息處義。謂無所縛故離有爲
界。無所説故離無爲界。於此二處得無
畏故名自性平等。自性平等即無畏。持業釋
也。第三卷云。第六無畏於平等心中修曼
荼羅行涅槃梵行品第十五。初地云空平等
地。千臂千鉢經第七云體性平等地。平等
即初地稱號。初證平等法界故以爲名也。
即是下明自性平等無畏體性也。上疏云。若
通論信解地。則是初地菩薩得此虚空無垢
菩提心時。自然於十無盡界生十大願云云
 虚空無垢等者。即大空生亦云大乘生。亦
云佛樹牙生。即是心佛顯現。初地菩薩證
此心名爲淨菩提心也 然此心等者。已上
逐文消釋畢。此下明於無相心辨於心相
也。淺略深祕二種法門是此經大意也。是初
明無相心也。理趣釋云。清淨法界本來不染
與無量雜染覆蔽。異生無明住地其性亦不
減。預聖流證佛地其性亦不増 畢竟
無相者。上疏云。以如是淨菩提心出過諸
觀離衆相故。於一切法得無罣礙。譬如
虚空之相亦無相故。云云又云。若瑜伽行人正
觀三法煩惱
業苦
實相。即是見心實相。心實相者
即是無相菩提亦名一切智智以如來五
眼等者。述成無相義。謂菩提心本自無相。
無相可見。五眼尚不能見。而況凡夫肉眼
豈能見之乎。中論疏二本十二云。問。世諦破
此性。實生滅是性空義。以不。答。即是性空
也。以如是等性畢竟空寂五眼不見故。名
性空
今所以下明建立心相也。意明。此心畢竟
無相。言斷心滅更無由進趣是以擬儀六無
畏外迹。以明無相心修證之淺深也 上已
等者。上疏二末
十二
釋六十心相中云以心法微
細難知。但觀彼所爲事業。必有相彰于外。
譬如鑒煙之状貌則火性可以比知
但知下明第六無畏表示也。心垢盡處者。心
垢即六無畏外迹。所謂三種妄執。又當段所
謂蘊界處能執所執等是也 盡處者謂第
六無畏。即云離蘊界處等是也 戲論不行
者。戲論即差別之見。前五無畏中捨劣得勝。
次第進趣皆是差別之見名戲論。今至第六
平等無畏悟此等諸見畢意平等不出阿字
門故云戲論不斷。戲論不斷即自性平等也。
上疏云。即悟此心性本自無生無滅畢竟常
淨。戲論雲披譬如珠力故水清。水清故珠
現定不從餘處來也又戲論不行即是虚
空無垢菩提心。上疏云。虚空無垢執金剛者。
即是菩提心體。離一切執諍戲論。如淨虚空
無有障翳。無垢無染亦無分別云云 無畏
依者。問。至此無畏何云依乎。答。第六無畏
正證虚空無垢淨菩提心。淨菩提心者即一
切智。一切智爲萬法依。故云無畏依。上疏
釋無相菩提云。以如是淨菩提心出過諸
觀離衆相故。於一切法得無罣礙。譬如
虚空相亦無相。故萬像皆悉依空。空無所
依。如是萬法皆依淨心。淨心適無所依
又解。若以常途十地配屬十心。則第八地
即第八無畏依。彼第八地當此初地。初地即
無畏依故云也
  享保八年歳次甲辰正月二十有五日擱筆
 沙門曇寂 
同十四年巳酉夏再閲正治
元文二年歳宿丁巳初夏七日重正治擱筆
寶暦十三年辰霜月三日善住師以御本
書寫了
 順庸 

大日經疏私記第二十

 沙門曇寂撰 
  住心品第一之餘十縁生句
經云祕密主等。自下釋十喩經文也 十縁
生者。帶數得名。又從縁而生故。因縁之生。
亦依主釋也。青龍疏上二云。言縁生者。縁
謂衆縁。生者起也。諸有爲法皆從縁生
十一二十三云。雖復生此有爲方便。然即了
此分別之法本性常空。如是因縁起法離生
滅斷常一異去來。但如幻化不異中道。若
捨離此而未無爲別體不可得也。以無爲
之性即不異有爲。了達如是甚深縁起法。
故能以此有爲即成無爲之果也第十九
云。縁起者謂觀心八葉之花。花上圓明同
於淨鏡之類。初時未即明了因義以羅字惠
眼方便故縁起漸自明了。乃至於圓鏡中見
自身。即同一切佛等。如是法生生義即是從
自心方便生義若從縁起者觀此不生
門。即入法界體性也法界作性即阿字義。可如
縁生法者。即阿字法界義
今按。用縁生者即阿字三義。亦即三句義也。
空是因義。有即縁義。生即不生。如次因根究
竟三句也。又阿等四字攝三句者。初阿字菩
提心也。次行爲根第三四即二轉妙果。是究
竟句也。三句五轉開合之異。即因縁生義。因
縁生者亦曼荼羅義第四二十九云。曼荼羅者
是發生義縁起今即名發生諸佛曼荼羅也。
下菩提心種子因義於一切智心地中潤以
大悲水。照以大惠日。鼓以大方便風。不礙
以大空空。能令不思議法性牙次第滋長。乃
至彌滿法界根縁成佛樹王。故究竟生以發
生爲稱。○次答義中。梵音曼荼羅是攅搖
乳酪成蘇之義。曼荼羅是蘇中極精醇者浮
聚在上之義。猶彼精醇不復變易復名爲
堅。淨妙之味共相和合。餘物所不能雜故。
有聚集義。是故佛言。極無比無過上味是故
説爲曼荼羅也。以三種祕密方便縁也攅搖
衆生佛性之乳因義乃至經五味即成妙醍
醐。醇淨融妙不可復増生義一切金剛智印
同共集會於眞常不變甘露味中爲第一。是
爲曼荼羅義也第三十三云。次明入曼荼
羅行法。具衆縁支分及所要眞言皆於此中
廣明。譬如已知乳酪有醍醐性。即教令具
諸器物方便攅搖。以從縁起故。當知不異
十縁生句也此五味者如次五種阿字。五
種阿字横談則爲中胎藏入中惡字。即
五字具足也
即五智
五佛也。竪言則四重流現。即四阿義。具如第
二十卷抄記中所明。以要言之。則一經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