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玄疏文義要 (No. 2299_ 珍海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十 信 (伏)見一處住地  正 分段生死(盡初地)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八
十三佛義經論立
名不同
 法報二身差別十異
私集
 攝論法華論法身同異
 攝論三身合迹歟
 内應外應地前菩薩見
内應身歟
 二乘曲見
 三身中法身因位見耶
 法身隱顯不同
 法身説法修成報佛説法
多寶佛法身
 三身常無常隆海律師佛
智常住記
 法身有色無色
 釋迦成佛久近新成佛説
久成義不
  三佛事
問。三佛者何等耶。答。一法身佛。二報身佛。
三化身佛。是其三佛也。問。爾此三身。出
經論説。又有異名耶。答。此三佛者。出法華
金光等經。地論攝論等也。大師玄疏中。處處
多論之。然文義廣博。難尋難窮。窮隨
見處。及粗示文義
大乘玄一乘
云。同三身有幾名耶。答。經論不
同。法身。舍那身。釋迦身。亦名法身報身化
。亦名法身應身化身。又名佛所見身。菩
薩所見身。二乘凡夫所見身。法身亦名自性
。又名法性身文 報身亦名受用身。見梁攝論
第十四卷也。法身亦名毘盧
遮那
法華信解品疏。釋中止一城文云。此文始
終。具有三身。前言子不得。即是法身。
先時也。今是盧舍那身。初成道時。化
菩薩。未二乘。名中止時。後脱珍御服
弊衣。爲釋迦佛。化彼二乘。謂後時
文 又方便品偈文見六道衆
。及金光明等同
同壽量品疏云。依法華論。三種如來。一者化
身佛。二報身。三法身佛
法華論云。八者示現成大菩薩無上故。示
現三種佛菩薩。一者應化佛。菩薩隨所應
見。而爲示現故。如經皆謂如來出釋宮
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故。二者示現報佛。菩薩十地行滿
足。得常涅槃證故。如*經善男子。我實成佛
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三
者示現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
乃至如來能見能證。眞如法身。凡夫不
  裏書云
十地論第三云。有三種佛。一應身佛。二報身
佛。三法身佛文 已上裏書
梁攝論第十四云。於三身中。應化二身易
見。法身難見。又法身。於深行菩薩。及諸佛
同論十三云。若離應身登地菩薩善根。不
成就故。須應身
又云。若離化身。下願衆生。謂聲聞縁覺。
所有善根。不成就。○地中菩薩善根。亦
化身成就
仙光院云中論疏記三身之法身。三點之法身。
其義異矣云云
  十地論三
身同
應化佛二乘凡夫
身化菩薩身
法華論所説三佛報佛修行顯佛性。謂方便
淨如如智
法佛隱時名法身。謂如來
藏顯時名法身。謂多
寶佛如如法
 裏書
若依勝鬘隱但名如來
顯方爲
法身耳。
已上裏書 
  法身一意合隱顯法華論
異。玄論云。開迹合本
云云
攝論所説三佛應身一意化菩薩身外應一意如
如智及舍那外應内應イ
    統略云。開本合迹云云
法華論疏亦云。應身與
眞如相應。即法華論報
身。云云
化身二乘凡夫
  裏書云
攝論十五云。釋曰如來自圓徳。及利益諸菩
。此二事與如來恒不相離。此二事即是
應身此文應身通内外兩應
又云。應化二身。不斷故爲常。如恒受樂。及
恒施食取意此文應身
外應身也 已上裏書
   此與法華信
解品意同
法─眞─如如法
如如智
金光明所説三佛應─┐
 又與釋論
之一意
化─應
問。付法報應三身。且法報二身。差別如何。
答。性淨方便淨異也。又如如境。如如智別也。
是等異。今私付處處文。略開十門。一隱顯
異。二體相異。三空有異。四有始無始異。五能
生所生異。六有因無因異。七一味萬徳異。八
生所生異。六有因無因異。七一味萬徳異。八
能證所證異。九本智始智異。十自利利他異
  一隱顯異
大乘玄一乘
云。若法華論明三身者。以
法身。修行顯佛性報身
法華玄九云。若就法華論明三身者。佛性
隱顯爲二身
法華論疏下云。謂如來藏。性淨涅槃者。出
佛菩提體。經論不同。餘經云。隱名如來藏
顯名法身。此論正以如來藏法身。顯即
報身。言性淨涅槃者。涅槃有二種淨。一
性淨。二方便淨。本性清淨。名爲性淨。修
便。斷煩惱淨。名方便淨。今此用性淨涅
。是法佛菩提。方便淨屬報佛也。二淨即
是攝論。有垢眞如。無垢眞如也
  裏
寶窟下云。今此明法身者。即是實相眞如法
也。此實相正法。隱名如來藏。此實相顯名
法身。唯是一實相法。約隱顯不同故有藏之
身。又法者。謂諸功徳法之所依。名身故。
攝論云。與功徳法相應名法身。即此經下
文。成就一切佛法。説名如來法身。問若顯
法身者。何故法華論云。法身者謂如來
藏性淨涅槃。答。經論不同。各有云云
顯時修因所得名爲報身。是法華論意也
已上裏書
梁攝論五云。論曰。眞實性亦有二種。一自性
成就。釋謂有垢眞如。論曰。二清淨成就。釋
曰謂無垢眞如文 無著本
天親釋
問。若隱爲法身。顯屬報身者。法身應是無
始有終。若隱法身。顯時猶存者。名無終者。
報身始顯。而本有體。應是無始。然而何故。
壽量品疏。云報佛壽量。有始無終。法身佛
壽量。無始無終略抄答。且對報佛修因始顯
隱時法身。理實法身。該通隱顯
法華論疏下云。問。前明隱時。爲法身多。實
豈隱時耶。答。論解二種法身。一者隱時名
法身。此非多寶也。二者顯時名法身。即多
寶也。問。若爾與報佛何異。答。體一義殊。假
因義邊。目之爲報。衆法所依正法爲身故。
法身
  二體相異
一乘義云。○亦可。法身爲體。報身爲相。化
身爲用。法華論疏云。○體一義殊。假因義
之爲報。衆法所依正法爲身故名
文 正法之身爲萬徳體衆法所依萬徳
之相依正法體故。假目爲相可
  三空有異 亦是眞俗異。
中道假名異也
大乘玄教迹義云。○對法身眞如空邊故。報
佛十力十八不共等。是有法故言有爲。非
滅有爲文 此會通經説
有爲言也
問。若爾法身偏是空。報身但名有耶。答。此是
因縁有空。非定性之有空。謂法報相對。且
空有。理實二身。竝超空有。而有而空。所
以因縁。成空有者。眞如離相離性。不
爲有。故名爲空。報佛功徳。相顯可知。故且
名有也
法華論釋法身非實非虚非如非異者。
謂離四種相
寶窟下云。如來藏中。恒沙佛法。同一體義分。
○又就常等。説爲解脱。離常等外。無
一解脱。自性法身波若類。亦同然。如是一
  四有始無始異 亦名
無常異
玄教迹義云。又攝論云。無常有二種。一者因
中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無常。二者佛果本無
今有。已有不無無常。而不因中生滅無
。但是佛果上報梨耶八識五根等。始起邊
無常
壽量品疏云。○二報身佛壽量。有始無終。○
行因滿。初證佛果。是故有始。一證已後。
湛然不滅故。無有盡終。三法身佛壽。本自
之。不生不滅。無始無終
 問。爾報佛偏有始歟。答。亦有無始義
壽量品疏云。○初證法身。是故有始。於
身中。是應身。亦名報身。是故有始。而所證
法身。此則無始。故是不二。二義二不二者。
所證法身。既無始終。言窮慮息。能證亦無始
無終。以能證於所證。所證既無始終。能
證亦無始終文 始云初説法身者。爲
能證而擧所證而已
  五能生所生異
玄教迹義云又論云。佛有二種。一者父母生
身佛二者法性生身佛。父母生身者。是應
法性生身是報佛。若但言法性身。是法身佛
文 此則報身從法性身生故名法性生身
也。生字大論第九不見更可
問。法華玄。及法華論疏一乘義等。並*云
修行顯佛性。名報身。今何云生耶。又以
之。佛果萬徳。本來有之。而爲客塵煩
。之爲覆藏。後修方便。斷煩惱時。但顯
本有萬徳。更復生何功起信論并勝鬘經説
如來藏中功徳滿足
答。此實難思。今且以二義通之。一*云
報佛是修生。正佛本無今有故。今云法性
生身。又上所引文云。佛果本無今有。又云。上
報梨耶八識五根等始起云云又涅槃説。菩
提有生因。故知報身是生因生淨影意以
法身
修生
報身
然言佛性報身者。於生説
顯。謂此修生徳。即以法性身爲其。故合
之。體本有之。而相始生。相生即是本有
體顯。故於生中顯聲已上
一義
二*云報佛
但是修顯故。法華論疏云。假因義邊目
報。衆法所依正法爲身故。名法身云云
若以修生報。其修顯假因。當何名耶。
故知但是爲衆法體性。萬徳所依義邊。爲
。此法假因顯義。爲報身也。如來藏中。本
來具足。恒沙功徳。無闕少。但可顯。何
生耶。然言始起及法性生身者。此是
顯説生言也。顯相本無。無始有故。説名
生。實是顯也已上二義若就道門。佛身非生非
顯。而生而顯。此義無礙何所妨乎
  裏書云
一義云法性生身。且外應身。非内應身。若内
應身。亦是法性身之所攝也已上裏書
  六有因無因異
法華論疏下云。本性清淨名爲性淨。修
便煩惱。得淨名方便淨。今此用性淨涅
。是法佛菩提。方便淨屬報佛
又云。體一義殊。假因義邊。目之爲報。衆法
所依正法爲身。故名法身
壽量品疏云。○此意明本有義法身。酬
因義名報身。應物義名應也
  七一味萬徳異
大乘玄涅槃義云。性淨涅槃體者。正法中道
體修成涅槃。萬徳體。○問曰。性
淨涅槃爲萬徳
答。有二釋。一云有萬徳。今明萬徳。但
平等一味。爲正法涅槃。若言萬徳體。故
性淨涅槃有萬徳亦得
 問。若性淨是萬徳體故。得萬徳者。
 是性淨涅槃。有萬徳義。何云今明
 徳耶。答。萬徳體者。是萬徳家體。非體即
 萬徳。以萬徳者。有差別相。非是一相一
 味之義。此亦且對別義。言萬徳。理實
 性淨。有自性萬徳
寶窟下云。不空如來藏者牒也。恒沙佛法體
者。不無故言不空
又釋此二空智文云。無相及無性。云諸徳
同體。無別自性云云義推云。性淨涅槃既
二義。方便淨亦爾
  八能證所證異
壽量品疏云。初證法身。是故有始。於三身
。是應身。亦名報身。是故有始。而所證法
身。此則無始
 此則如如法爲所證。如如智爲能證也。
 又功徳智慧爲報佛。如如爲法身。又智斷
 中。法身是斷徳。報身是智徳。又境智等分
 別。准此可知。又内應身與法身相應等。
 皆此門攝耳
  九本智始智異
寶窟下云。如來藏中。恒沙佛法。同一體義分。
○又就常等。説爲解脱。離常等外。無
一解脱。自性法身波若類亦同然文 本有
智顯
於此
 此中言常等者。明四徳。言解脱等者。
 明三點。此則先明四徳一體。然後就
 以。明三點同一體耳。今取三點之中波
 若。以爲本有智證文三點之法身。三身之
法身。其義少異。疏
 記論之故合
法身
名玄第四云。問。亦得實相爲實惠。觀照爲
方便以不。答。若以佛性。爲實相。本自有
之。名爲實惠。觀照修習始生。名爲方便也。
此非有爲方便。照空名爲實。若權若實。
始有之義。皆名方便。本有佛性 覺照之義。
名爲實也云云 此文約因位
二惠
此中正取本有佛
性覺照之義以爲證也。謂本有智矣
次文云。地論人。眞修般若。則本自有之。縁
般若。則修習始起。性淨涅槃。方便淨涅槃
亦爾。此猶是舊本始義云云
玄二智義云。問。北土論師云。初地已上。即
常住。法身亦即有常智。是事云何。答。須
此意。○若以能證之智。爲法身者。是事
然。○以佛性常。爲法身者。此猶是論。江
南舊宗。非北方異説
 應知以性淨中智慧。爲本有智。以方便
 修性智。爲始有智
起信論云。從本已來。有大智慧光明義
云云
問。法華經壽量品疏。引楞伽四佛已云。三
佛之中。功徳智慧爲報佛。如如爲法身云云
若有本有智慧者。何以智慧偏爲報佛。不
法身耶。答。始有之智。相用明顯故。以
報身佛。報身是相故。本有智慧。離相
寂滅。唯屬如如。爲法身也。問。統略方便
答云。如如智可是法身佛。○如如境非覺照
之名。云何名佛。答。○即智不變異如。即
如覺照稱智。更無二體。故並是佛也又云
壽量
合用如如及如如智法身云云亦是
今所言本有智歟。答。此等並是合本中論。
今就本中。於本有法性。明智慧。故彼
文所明非此所論本有智也更思
  十自利利他異
統略壽量
云。如如是自利。如如智是利他云云
若開本爲二者則即法身是如如故。即爲自利。報身是
如如智故。即名利他也。又方便品統略云。如之智。利
益衆生。名爲佛眼。如如境是自利。即如如智所照之境。
略抄。又同壽量品云。謂如如智見。六道見。無所見。即如
如無所見而見。
如如智
問。法華玄九云。○又法華論。二身爲自徳
一是化他取意今何以法報二身。開自利利
耶。答。以智照見六道衆生有苦。故名
。然非正化他用故。對應化用。判爲自亦
相違。若亦通論。倶是自利。倶是利他。今
推以眞如亦是利他本故。亦爲利他。如
應化非眞説法者。即以彼法身爲説法者。
又於眞如。具有慈悲性功徳故也
已上法報相對。略明十異若依淨影
生修顯法報二
身別
之歟
問。以攝大乘所説法身。對法華論所説法
。爲同爲異耶。答。此有二義。一云是同
同是眞如理
如來藏體也
二云是異法華論意。唯取
眞如攝論通智
問。先其云
同意何。答。法華論以如如法身。以
報身壽量
品疏
攝論亦爾
  裏書云
攝論第十五云。論曰。若法身無始時。無差別。
無數量。釋曰。若法身無始本有。於一切衆
。無差別。不度量。諸佛由法身。於利
益他事倶足。勝能衆生。爲法身。何用
進修道。論曰。爲法身。不可應不
。釋曰。雖爾不功用。無自然證
得法身云云
又云。證得恒時不因。釋曰。諸佛證
。一切是有。若離自正勤。此證得則不
自證得。何以故。若是因者。從昔以來。無
復凡夫皆由他得度故。既無此義。是故雖
證得。不自因
 准此文意。攝論所説法身。正顯時也。然亦
 云法身無始。故知。亦通隱時已上裏書
統略上末云。問。攝論云照用皆是應身。與
光明相違。云何會釋。答。○經合本開迹者。
如如智即應身。如如境即法身。合此二種。皆
法身故言本而有應化兩用。應身化
菩薩。化身化二乘。故是開迹。論開本合迹
者。以如如境法身。如如智爲應身。故開
本也合迹者。應身已外皆名化身文今此中正
攝論
如如境法身
餘則同文故總引來
法華論疏下云。攝論明應身與眞如相應
即是此論報身
 此文既以法華論報身。即爲攝論應身。故
 知智慧同屬報身。唯取眞如法身也」
又云。又攝論及同性經。淨土中化諸菩薩。名
應身。今此中合。若淨土若穢土悉屬化。
他合名應化身
梁攝論十四云。法身是斷徳。應身是智徳。化
身是恩徳同十三云。一自性得是法身。二
人功得是應化兩身
又云。諸佛以眞如法身。於法身也。
行不可得。應身則不
問。二論説法身異者。其意如何。答。法華論
唯以眞如法身。攝論以如及智合爲
。故寛狹異也。又法華論以性淨法身
攝論通以性淨方便淨法身。故是異也
攝論十三云。唯有眞如及眞智獨存。説名
法身
玄一乘義云。若法華論明三身者。以佛性
法身。修行顯佛性報身。若攝大乘論
明。隱名如來藏顯名爲法身耳。此二皆
法身文 此文意明勝鬘所説之二種
法於攝論皆名法身
法華玄九云。法華論開本爲二身。合迹爲
一身。攝論開迹爲二身。合本爲一身。又法
華論二身爲自徳。一是化他。攝論法身爲
。餘二化他。化他中化菩薩身。總名舍那
取意 攝論既合本故知合法華
論法報一法身
法華疏壽量
云或開爲二身。故云佛眞法身。
猶如虚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既但有
本迹。亦是本迹倶合。或開爲三而三義不定。
一者如七卷金光明云。三佛者。一法二應三
化。法身爲眞。餘二爲應。此則合眞爲一。開
應爲二也。○二者法華論列三佛法報
化。即是開眞合文 此雖攝論三身
然爲本迹義引之
問。攝論法身。一義云唯法性如如智
別屬應身
統略
之開本合迹文顯也。又攝論以眞如法
等之説分明也。一義云。合本爲法身矣。
如如及智慧。見攝論文。又隱顯二通爲
法身。見一乘義合本義。見法華玄也。爾者
二義倶見論及釋。而復相違如何會通耶。答。
此有二義。一云論有二意。解釋亦爾。二云
攝論内應。即當法華論報佛諸文所辨内
應身。正自出攝論也。故知法身唯是所證法
性。然攝論云。眞如及智獨存。説名法身者。
能證意所證也。如法華論解法身
。不三界於三界者。謂如來能見
能證眞如法身。凡夫不見故此則擧能證
。以成所證眞如法身。攝論例之亦爾。又
隱顯倶名法身者。所證眞如通隱顯
也。然望法華論異者。此是一往。據
來藏性淨涅槃之文。如來藏者。是隱時名。然
多寶顯時。亦名法身法身通隱顯。雖
。然顯時異報身之智。故攝論法身雖
隱顯。猶不開本之義也。又玄論第九云。
攝論合本爲一。其應身是化他者。且就
身中外應邊隱。内應不論也。此且爲
法華論報身。是以攝論應身迹也
法華玄論第九。二論相違文云。地論法華論。
是菩提留支所出。攝大乘是眞諦三藏所翻。
此三部皆天親之所述作。而明義有異者。或
譯人不體其意。令融會者。衆經及論。
或二身。或三身。或四身。今總束爲四句
合本合迹如金光明
  裏書云
十地論第三云。一切佛者。有三種佛。一應身
佛。二報身。三法身佛文 論自不
三佛相
又云。以大神通力。見諸佛者。以勝神通力
色身佛大願力者。以内正願力。見法身
文 淨影釋云非唯法
性眞應二身矣 已上裏書
問。攝論意化身者。爲諸應迹。爲一化身
歟。爲當何。答。此
統略云。○論開迹者。以如如境法身。如
如智爲應身。故開本也。合迹者。應身已外。
皆名化身文 論者攝論具
上抄
法華玄九云。攝論開迹。以爲二身。又化他
中。化菩薩身。總名舍那取意
 問。二文相違云何會通耶。答。攝論實是開
 迹。化菩薩身爲應身。化二乘身名
 身。然統略云合迹者。爲金光明合本
 一法身問。迹應化故。攝論應身。就内應
 論。名開本法應迹唯化。且爲合迹也。
 ○或攝論化地前菩薩及二乘身。合名
 身。故名合迹
統略寶塔
云。梵網經。盧舍那示千百億釋迦
此明本一迹多
略述華玄
第二
云。凡有二種本迹。一報佛爲本。舍
那釋迦爲迹。二迹中。又開本迹。舍那爲本。
釋迦爲
今見大師釋多據
前義本迹
問。付法報應化三身。且應身有幾種耶。答。
二種。謂内應外應也
壽量品疏。報身即應身。應身有二。一者内
應。謂與法身相應。是故經云。諸佛所師。所
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二者外應。謂
大機性相應。故爲大菩薩淨土中
云云
 問。内應身見何文耶。答。可攝論歟。
 又壽量疏引經也
攝論第十五云。釋曰如來自圓徳。及利益諸
菩薩。此二事與如來恒不相離。此二事即
是應身。故應常住
梁攝論第十四云。○釋曰。諸佛同以法身
依止。於衆生。利益安樂。意用亦同。○論
曰。由無量正覺事故。應知有差別釋曰前
後不同

論曰。如法身受用身亦爾。釋曰。諸佛
應身。無差別有差別義。如法身。○釋曰。無
量菩薩。修道轉依。如菩薩數量。應身亦爾。
○論曰。變化身應知必如受用身。○論曰。
此法身應知與幾種功徳相應。與最清淨
四無量相應。○八解脱八副乃至
十八不共法相應
釋曰。此身與
諸功徳法相應。故名法身。欲相應法。故
此問文 十八不共法等與法身
相應即是内應身義也
又云。法身是斷徳。應身是智徳。化身是恩徳
文 智徳爲應故
内外
又云。釋曰。○從初地七地乃至第十
。一切如來。所有祕密處。現前證智爲
。故難思爲勝。與法身相應。次此後證
佛地時。○雖諸地。明其差別。同至果方
究竟。故悉與法身相應
又云。無間位即佛金剛心。能滅最後微細無
。及無生死苦集二諦故。言脱一切
。清淨眞如。是常住法。諸佛以此爲身。故
諸佛常住○依此身衆徳故。衆徳亦常
住。此常住以眞實性
次上云。論曰二如來常住
此等文。十八不共等衆徳。與法身相應。
是常住。亦是應身也。又此付顯時法身云云
略同勝鬘經意已上
第十三云。菩薩於諸佛淨土中。自聽受大乘
。受法樂。爲他説大乘法。亦受法樂。○若
應身。則無此二受用法樂。故應身爲
二受用法樂因
 准統略。此文於受用身中二種受用
 歟。新譯論云自受用他受用
又云。十入名色身受等名行身。諸佛以眞如
身。於法身中色行不應身
 准此文如如智是應身攝。則内應也
 問。攝論十三云。若離應身。登地菩薩善
 根。則不成就故須應身爾者内應
 歟。外應歟。答云云且云外應
寶窟上云。若同性經云。應身佛住淨土。化
身居穢國。今是化佛也。攝論云。地前見
。登地見應身者。此應身是與眞如相應
名爲應身。但應身有二。一内應與眞如
應。住眞如土。二外應住淨土。奇特相好。教
菩薩也。地前未眞如。但見八相成道。故
化身文 准此文登地見外應身
亦是眞如相應身也
統略塔品云問曰。何故知分身佛是三身中
應耶。答。此經叙十方分身。皆是淨土。純有
菩薩。無二乘。而同性經金光明攝論等。
皆明應身化菩薩淨土化身化二乘
穢國也。○問曰。攝論云。二乘及地前菩薩。
化身佛。登地已上。方見應身。今云何二
乘并見應身。答曰。金光明云。有四句。一者
應身非化身。謂地前身。則知應身。位通
地前乃至登地。皆有應身。今攝論云初地
應身者。此明初地已上見眞如故。應身
眞如相應者。即是内應身。取本有義。名
法身。與眞如相應。始有之義。名應身。初地
已上。見此應身也。今言分身爲應身者。此
是外應身。位通上下。今約大小二人故。開
二身。化菩薩應身。化二乘化身
 問。外應身。位通上下。何引經云謂地前
 身。答。正取地前也。經説言地前身
 者。上簡内應身。局在地上。及簡化身凡
 小亦見
攝論十三云。若離化身下願衆生。謂聲聞
縁覺。所有善根。不成就。○地中菩薩善
根。亦因化身成就云云 地中菩薩者。對登地
三十心歟。言亦因
者。二乘因化身。菩薩亦*同此身也。又地中菩薩。
身亦因化身也。地前菩薩正見外應身居
兼見二乘能化
穢土而修善也
問。地上菩薩。見内應身者。論地上能化歟。
爲當地上菩薩自身歟。答。且云通。然正
能化。所以然者。因中有爲智。故自身未
常也。問。若爾地上所見。外應身佛。與能化
内應身何異耶。答。相好之身。爲外應。如如
智。爲内應寶窟問。地前菩薩。見
耶。答。有二門義云云
法華玄九云。就應身中。自開爲二。化菩薩
報身。化二乘化身。或化地上
。化地前化身
寶窟云。地前未見眞如。但見八相成道
化身文 此同玄論
後義
統略云。此是外應身。位通上下文 此與玄論
前義同也
此二義但是門別。實不相違。若就眞悟菩
論。即局地上。見外應身。若約順忍學
無生觀。亦通地前。但是菩薩。皆見應身
華玄九云。化他中有二。一者化菩薩身。總
舍那身。二者化二乘身。名釋迦身
又淨土穢土異。純化雜化異。花臺花葉異。本身遮身異。
酬因化物異。時分前後異。謂初成道及成道後也。總有

 今見此文。無地前地上故。
 地上能化爲舍那者。非正意
問。云何名二乘曲見耶。答。見釋迦化身。爲
眞實也。中論邪見品疏云。若傳望者外道望
小乘邪見。小乘望大乘邪見。○故
涅槃明小乘。若空若有。皆是邪見南二十四
若以聲聞辟支佛心。言無布施。是則名
破戒邪見。此是二乘空觀爲邪見。又云
南二十九若見菩薩八相成道。是則名爲二乘
邪曲之見。此是二乘有解名爲邪見。故知
二乘空有。望大乘皆是邪見
花玄九云。問。是何等心垢耶。答。謂丈六爲
實身。生滅爲生至極。此二乘曲見。即是垢
又云。謂釋迦王宮始生。雙林終滅。如大經
。是名二乘邪曲之見
涅槃疏十四云。云何名爲聲聞下。此明
聞曲見乃至此等見何意。言是邪見。解云
此是生滅之見。故聲聞人。即是生滅觀。見
王宮生定生。雙林滅是定滅。故是生滅
觀。若是菩薩則是無生滅觀。生滅觀故是邪
云云
又云。見不正故曲云云 更有凡夫曲見
即八倒義
又云。二乘人無此二觀故。所見皆曲也
云云 二觀者生滅是無生滅生滅是一觀也。無生
滅是生滅無生滅是爲一觀合爲二觀
問。三身中法身。爲唯是果位所見。爲
因位所見耶。答。有二義。一云唯佛。二云通
因位所見
法花玄九云。經云。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
唯佛能見。十地不覩。○文 前義證也
又云。大士入法身境界云云 後義證也
問。就前義既云大士入法身境界。何會之。
又登地菩薩。與法身相應。見内應身。何不
法身耶。答。因位猶是有爲般若。與一品
無明相應。已來未常智。故不
身。設有分見。但可盧舍那身。如盧舍
那身。雖法身體。然爲菩薩所見猶不
常身舍那無常見
法花玄論也
故知。十地所見法身。從
其能見智。名無常身。非法身也。然言大士
入法身境界者。約隨分自見法身。不
究竟法身也。又是大士隨分得佛。得佛見
法身。非因位人見法身也。問。付後義
如何通玄論法身唯佛所見之文耶。答。略述
五云。○法身唯佛見者。就究竟見義也云云
攝論十四云。又法身於深行菩薩及諸佛。爲
云云
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法華論云。謂如來能見能證眞如法身。凡
夫不見故文 不
薩不
已上雖二義。前義優也。能能思
  裏書云
寶性論一。法身偈云。此甚深境界 非
乘所見 具勝三昧 如是人能見
過於恒沙 不思議功徳 唯如來成就
 不餘人文 此文唯者
簡二乘也 已上裏書
玄九云。法身唯佛能見。故不説法云云
究竟。言十地不見者。亦應究竟
説法。而隨分説法。而不分説。亦
分見
問。法華論以如來藏。即名法身。而勝鬘經。
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爾何會通耶。答云云
窟云。問若顯名法身者。何故法華論云
身者謂如來藏性淨涅槃。答。經論不同。各
其義。法華論明三身次第。義隱時是眞
如法。隱故云自性清淨心。即此法有體。故
名爲身。顯時修因所得。故名爲報。有應物
之用故。稱爲化。今此經就隱顯之。隱
煩惱所藏。即身義未現。若出煩惱胎。身
相便現。名法身。○是故經論義。不相違
大乘玄涅槃義云。性淨涅槃。是如來藏。本有
佛性。顯爲法身。亦名涅槃云云 意云顯名
淨涅槃也。
又文云萬徳之上無
果名方便淨
 法身説不説事付報身説不説事又轉法輪事
問。法身佛説法耶。答云云今且有二義云云
大論三十云。○而佛有二種。一者眞身。二者
化身。衆生見佛眞身。無願不滿。佛眞身者。
滿於虚空。光明遍照十方。説法音聲。亦遍
十方。無量恒河沙等世界。滿中大衆。皆共聽
法。説法不一時之頃。各隨所聞而得
。○如是法性身佛。有所説法。除十住菩
。三乘之人。皆不能聽。唯有十住菩薩。不
可思議。方便智力。悉能聽受。衆生其有
法身佛。無三毒及衆煩惱。寒熱諸苦。一
切皆滅。無滿願不滿等文
 又三十三卷説。二種身也。法性生身名。可
 之。此文以法性生身。非即正法中道
 之身。如菩薩法性生身。亦名法性身。而
 以變易身。爲法性生身
  裏書云
又九十三云。是法性身。佛身無量無邊。光
明説法音聲。遍滿十方國土。國中衆生。皆是
佛道乃至展轉復出。隨應度衆生。見
佛優劣。根本眞佛。無分別大小之異云云
又云。阿羅漢。生三界外。受法性身取意
已上裏書
又第九云。佛有三種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
母生身。是法性身。滿十方虚空。無量無邊色
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
衆亦滿虚空此衆亦是法性身。非
死人生死人不
常出種種
。種種名號。種種生處。種種方便。度衆生
常度一切。無須臾息時。如是法性身佛。能
十方衆生。受諸罪報者。是生身佛。生身
佛。次第説法。如二種佛故。受
諸罪文 釋迦生身受九罪報
以爲問今此文答
又第九十三。説法性身佛相
高野和尚。二教論。引此文究竟法身説
也。又云。此身非十地境。然論自説化
住菩薩。故知是外應身佛。望釋迦同人受罪
法性身。實是外應。非眞法身
四論玄文下有色無色中引
華玄九云。同。前文明法身不説法何故釋
論云法身亦説法耶。答。釋論明法身者。望
華臺舍那。丈六釋迦。爲法身耳。若望究竟
法身。猶屬迹身。何以知然。經云。隱名如來
。顯名法身。唯佛能見。十地不覩。釋論所
明。猶化菩薩即菩薩見之。故知屬應身也。
問。法身佛。何故不説法耶。答。唯有二縁。一
菩薩即報身化之。二聲聞即應身化之。法身
唯佛能見。故不説法也。又法身名相斯絶。
豈有音聲説法。説法之事。皆是應身文 菩薩
報身
之者。外應身也。又付
此文内應身
略述云第五
近奧
華臺舍那等者。謂望釋迦
舍那法身耳。梵網經云。我已千阿僧
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爲因。初捨凡夫。成
等正覺。號盧舍那乃至千花上佛。是吾化身。
千百億釋迦化身。吾已爲本原。名爲盧舍那
。即此義也云云
華玄又云。問。直就法性身中。自得眞應
不耶。答。得也。妙窮法性則是法身。若隱
性身。菩薩所見。如前引釋論。法身佛者。此
是法性身中應身也
觀經疏云。問。他云。報佛爲地上説法。化佛
地前菩薩説法。所云報佛。豈非修成耶。
而今云修成佛不説何耶。答。有二解。一云
報佛是修成佛。爲地説法。二云爲地上
説法之報佛。然應化爲報此是化之細身
 若准此中前釋。地上所見。内應身説法也。
 又可外應。亦爲修成佛歟。更思
法華論疏下云。問。多寶爲是法身。爲表
。答若依光宅等師乃言。多寶是化身家舍
利。非三身所攝。亦得佛寶所攝。今明
種意。一者據迹而言是佛舍利。二者以
法身。三者天親論釋三平等中。明
今即是法身。以多寶此身。即是入涅槃
此是入三徳涅槃。三徳涅槃。即是法身。又八
義中。第三義。多寶如來身一體。攝一切諸佛
法身。故知即是法身。四者多寶雖涅槃
常在世間故。世間涅槃不二。即非世間
涅槃。言亡慮絶云云
 見塔品疏。引釋論云。復化佛身。及七寶
 塔云云化身云歟。若爾何故云舍利。不
 三身中何佛耶。答。初門且准光宅等
 歟。此中第三門意。多寶即法身。讃言善哉。
 稱大惠平等。故知法身亦説法也。若存
 者。多寶猶是化身。然約平等不二
 之義。説名法身
法華玄第八云。一者法身成佛。謂坐無生觀
道場。將滿不二念。若假諸佛爲作因縁
故無生觀輪。於心中轉。名爲他轉文 佛既
無生觀論。法身成佛。
故知法身有説教義
又云。一者佛教爲能轉。衆生智爲所轉之
云云 准此可法身説也若存不説義者。既
無生觀將滿。故知猶是*同位佛爲因縁
者猶是舍那非
究竟法身佛
開中大義章惠遠問
什公答
法身感應章云。聲聞人及
初習行因。丈六身而得實相。或有菩薩。功
徳純厚。信力深固。所見之身。過於丈六。道
所愛色。而得實相。如密迹經説。得無生
。阿惟越致菩薩。所見佛身。無量無邊。世間
端正第一無比云云
 既云法身感應。故知此佛即是法身。無生
 忍菩薩所見。色相端正。既色相端正。亦應
 音聲殊妙也。若存不説者。此亦應是花
 臺舍那非究竟法身
玄二諦章云。攝山高麗朗大師。○從北土
羅什義。來入南土云云
二諦章中卷云。問。若凡説不聖者。何故
佛話經。却除諸菩薩。兩佛共話。○今明
佛話佛。佛話不佛。佛話爲衆生
云云 私記出梵網説耳。有處引金剛仙云。鐵圍山外
餘界中間。説佛話經也結集大乘法藏
略抄
法華疏第三云唯佛
與佛文
唯佛解故不言。
釋論云。若兩佛相對。則無言即其事也
大論八十四云。佛答須菩提佛。雖種種分別
諸法。但以言説。欲衆生得解脱
所著。若二佛共話。不應諸法名字。以
衆生無佛者。欲牽引令解故。説是善是
。如法華經説火宅三乘出諸子。但
名相諸法。不第一義云云
 若許法身説者。此中言不説名字者。但
 不説。通引化教之方便名字。非不説證法
 歟
又淨名玄第六云。教有二種。一者説教。二
者境教取意
 説教即是言説。境教者謂六塵等境也。若
 其理教寂靜。不動法身。應此教。若其
 言説呼召詮法。即是動相。故法身無。又
 法身者。唯佛能見。十地不覩。論言二佛
 相。無言説。故知法身不説法也。若約
 菩薩所見。論法身者。許説法義
 問法身許諸根相好耶。答。理名法身者。
 性有色根等。若相用即無。若合如如及
 智。總名法身者。即有智相。亦有色根相
 耳。妙勝萬云。如來色盡。智慧亦復然。
 即報身佛也。問。法身既遍法界。無
 捨。擧足下足等法身。何有手足等耶。答。
 不思議作業故得之。問。若爾言説亦應
 之。不思議作業故。又既有心縁法。有
 眼矚色。此是無縁之縁。不見之見也。若
 爾亦應不説之説。不詮之詮
又既許色。亦應聲香等法。故知音聲之
聞門。及法螺音。應説法耶。答。可
之。淨影之釋楞伽等説可
 第二第十法身説内證境界
  裏書云
慈恩理趣分疏。引新譯稱讃大乘功徳經云。
法性土中。即法身説。釋云。理實嚴花徳嚴
花菩薩在
但居淨土。不法性。法性土中。無身無
云云
又云。欲大乘名義深證二空理。方能知
説。故假妙土以顯云云
又云。又爲顯正智内證眞空。名法性土
後智起應化。名淨土等。亦無過矣云云
已上裏書
  三身常無常事
問。三身常無常義。云何分別耶。答云云
大乘玄一乘義云。若言常無常者。別而爲
言。法應二身爲常。化身無常。通而爲言。三
身倶常倶無常。化身以大悲體故是常。
法身有隱顯故。義説無常。應身始起義是
無常
 此中應身者。通内應外應。而別門爲
 者。且據内應。又可此是開本合迹三
 身。所言應者。但是内應也。就通門。法應
 爲常。及化身外應無常。易知故。但解
 身常。及法身内應無常而已
  裏書云
攝論十五云。日應六時觀衆生根性
爲作利益事是大悲功用。大悲即是應身
已上裏書
法華玄九云。開本合迹。即是開常合無常
本開迹合。常開無常云云
又云。問。餘二身但是無常。亦得是常耶。答。
義有通別。通而爲論。三身皆常。法身無始
終。不生滅故常。以法身常化菩薩而無
息時故應身亦常。化二乘。亦無息時故。化
身亦常。
壽量品新疏云。○亦有四門。一但無常。謂化
身也。二但常。謂法身。三亦常亦無常。即應身
也。内應與法身相應。法身常。應身亦常。外
應淨土作佛。故是無常。問。出何文耶。答。諸
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此
是常
七卷金光明經云。應化二身是假名。有念念
故名爲無常也。四者非常非無常者。此
始是正佛。如中論明。法身絶常無常四句
此品後文。明法身非實非虚非如非異
  裏書云
三身品云。二身假名不實。念念滅不住故。
數數出現。以不定故。法身不云云
同上文云。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前
二種身是假名。有第三身。名爲眞有。爲
二身而作本故文 已上裏書
法華論云。二者示現報佛。菩薩十地行滿足。
常涅槃證故。○三者示現法佛。菩薩謂
如來藏。性淨涅槃。常住恒清涼不變故
 問。法身是常。化身是無常。其相易了。報
 始起云何常耶。答。雖有始。而無
 終。又無念念生滅無常。故説爲常也
壽量疏云。二報佛壽量。有始無終故。下文云。
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以
因滿初證佛果。是故有始。一證已後。湛然
滅。故無盡終
  裏書云
新撰疏云。故無終也誦便也 已上裏書
又次上引文云。應化二身是假名。有念念滅
云云報身異此。非念念滅此文云應者
内應
玄教迹義云。對法身眞如空邊。故報佛十
力。十八不共等。是有法故言有爲。非生滅
有爲云云
此會通經説有爲言
又一乘義云。應身始起義是無常云云 應身者報
身異名也
大論四十四云乃至十八不共法。雖無爲
法。以作法故。是爲有爲法云云一具文可
之。大品經自説有爲
 問。釋内應身常證云。以法常故。諸佛
 亦常者。爾報身自性。未是常法。但與
 性相應力。假法性方名常歟
 答。法身尚非自性常。但是因縁假名爲
 常。況報身乎。又報身者。於法性上。分取
 其相。以立之。若言法性常者。即是遍
 體常。本由法性報故也
法華玄第九云。問。大經金剛身品云。雖
常住。非念念滅。此是何身。若是法身。即應
常住。若是應身。應念念滅。云何而言
常住念念滅耶。答。以此問二身義者。
會通。今所明者。以四義之。一者
如來身者。即是中道。非念念滅。故非
。亦非常住。故非是常。非常非無常。即中
道身也。又非常故不虚空。下云。常法無
知。如來有知。是故非常。非念念滅。不
有爲故如來身非有爲無爲也。又同衆生
故是非常住。異衆生故非念念滅。故如來
之身。不可思議也。又存不有。故非常住
無。故非念念滅。故如來之身。非
有非無也
 二身義者。定説本迹二身義也。此義各
 於一邊。有一違故。即不之。今
 二而不二。即合爲一身。離二邊
隆海律師。佛智常住記云。佛具三身。所
化身應身法身。理法身佛。無爲常住。應化身
佛。生滅無常。二宗共諍。本非所諍。但於
智法身。相諍既久。有所得宗。執有爲無常
無所得家。立無爲常住。今依無相宗。祛
生滅執
 智法身者。亦名報身也。問答數番。今依
 要用。略出其文義
報身佛第一義故。非常非無常。對治門故。
亦常亦無常云云又云。文證甚多。且仁王經。
寂滅忍。中。下忍云。一轉妙覺常湛然云云
又明上忍云。超度世諦。第一義諦之外。爲
第十一地。薩云。若覺。非有非無。湛然清淨。
常住不變。同眞際法性云云五忍皆説
智之階級。又云。薩云若者。是一切智梵語也」
又大佛頂經第四卷云。如果位中菩提涅槃
眞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
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
金剛王。常住不壞云云
又涅槃經第二卷云。若言如來是有爲者。即
是妄語。當知是人。死入地獄乃至爾時文殊。
○讃言。○汝今已作長壽因縁。能知
如來是常住法。不變異法。無爲之法云云
又云。降煩惱魔。○以是因縁。成就具足種
種無量。眞實功徳。故稱如來應正遍知。文殊
師利。汝今不憶想分別。以如來法同
諸行云云此等文。是智法身。非唯理法
身常
陳如品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云云
  如是誠文。不具引
  難文
大品第六卷云。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名
有爲法何會。答。彼對法身眞如空邊。○故
有爲非生滅有爲云云 此玄教迹義
釋也見上之
 問。既云何爲有爲法。若法生住滅。欲界色
 界無色界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
 名有爲法釋論云。有爲法。略説三相。所
 謂生住滅云云何云生滅有爲耶。答。
 生住滅且據三界等法。非一切智
 又一義。生住二義有故耳。*釋論云。十八
 不共等。雖無爲法。以作法故。爲
 爲法云云因生故。名作法。一證湛然。
 爲無爲法。問。若云因生故名有爲者。
 云何是有法故名有爲耶。答。生者有
 義。故不相違
 今私云。一乘義云。應身始起義是無常
 此是内應。即報身也。教迹義云。但是佛果
 上報。梨耶八識五根等。始起邊名無常
 耳有義即攝生義
無垢稱經第五云。有爲生滅法。○菩薩不
其有爲乃至佛智六通。善圓滿故。不
有爲云云何會耶。答。利生大故。受六道四
生身故。不有爲
最勝王經云。如是三身。以有義故。説於無
云云云。或可。如如智合法身。四智
無常故。總標云或説無常云云如何通耶。
答。此爲彼本宗義。而作此釋。非經正意
經正意云。初説云以有義故。而説於常。此
三身無常。不法身。下文云。二身假
名不實。念念生滅。不定住故。數數出現。以
不定故。法身不云云又云。是法如如。是
惠如如。是二種如如。如如智。不一不異。是故
法身。具足清淨云云私云。准大乘玄。報身
者。本無今有。已有不無之無常也。如如智
者。是報身。今經意。此與如如法合爲法身
此義邊。説爲無常
  裏書云
七卷金光明。三身品云。如是三身。以有義
故。而説於常。以有義故。説於無常。化身
者。恒轉法輪。處處如如。方便相續不斷故。
是故説常。非是本故。一切諸用。不具足現
故説無常。應身者。從無始。生死相續不斷。
一切諸佛。不共之法。能攝持故。衆生未
用。亦不盡故。是故説常。非是本故。以
足用顯現故。故無常。法身者。非
行法異。異是自本。故猶如虚空。是故
 今考此文。無法身無常義也。最勝王經
 亦同之 已上裏書
勝鬘經云。道諦無常。滅諦常住云云故智法
身。應是無常耶。答。此約因位。道諦説
。非佛果智故。寶窟下云。○道亦常無常。
若是四諦中道諦。此是因道故名無常。若是
佛果之道。稱之爲云云問。若爾佛果智。
何諦攝乎。答。滅諦攝。法華玄第八云。十地○
乃至等覺地。名爲道諦。如來地一。依寂滅涅
。名滅諦云云問。若佛果智。是滅諦攝
者。何故寶窟下。出四諦體。云二種生死果。
苦諦體。一切煩惱。漏無漏業。爲集諦體
五住滅無。爲滅諦體。常無常戒之定慧。爲
道諦體已上答。記答不見故。私撿。窟云。無邊
聖諦章中有此。出體即此章中。料簡門云。
問。四諦中道。與菩薩道何異。答。莫門大
小乘。四諦中道。名爲因道。即是無常。○無
上菩提。謂果道也。即是常住又一諦章經。
此四聖諦。三是無常一是常云云故知果
道是滅諦攝。以爲常住也。然云常無常戒
定慧爲道諦者。亦有一意。且屬道諦。道義
同故。然非正意
  裏書云
 問。内應身者。湛然常住歟。爲當如何
攝論第十五云。法身爲二身本。本既常住。末
於本。相續恒在故。末亦常住。論曰。由
身無捨離故。釋曰。如來自圓徳。及利益諸
菩薩。此二事即是應身。故應常住。論曰。由
化身數起現故。釋曰。化身爲衆生乃至
生死際。無一刹那時。不相續示現。得
上菩提。及般涅槃。何以故。所度衆生恒有。
如來大悲。無體廢故。是故化身。亦是常住。
論曰。如恒受樂。如恒施食。二身常住。應
此知。釋曰。爲二身常住故。引此二
爲譬。如世間説。○由本及事。二義不斷。
故名常住文 已上裏書
  已上裏書
涅槃經云第九卷
十卷文也
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
有法。無有是處云云此偈意何。答。迷故本
煩惱。悟故今無煩惱。迷故本無般若。悟
故今有般若。既約迷悟故。有無即不定。有
無非今非本。故非三世云云 此是約迷悟
一義也又約
二惠
釋之
涅槃疏第十八。二義釋。一約二惠以釋。二
迷悟以釋云云
 今所解即是涅槃義疏釋也
問。佛地唯識莊嚴論等。皆説自受用身。生滅
無常。佛地論第三云。是故如來有爲功徳。從
因生故。雖念念滅。而無斷盡云云
唯識第十云。四智心品。所依常故。無斷盡
故亦説爲常。非自性常。從因生故。生者歸
滅。一向記故。不色心。非無常云云
嚴論云。常有三種。一本性常。謂自性身。此
身本來。性常住故。二不斷常。謂受用身。恒
法樂。無間斷故。三相續常。謂變化身。沒
已復現。化無盡故云云答。是皆權教分齊。
實教意。其唯識等。皆説佛智從有爲無
漏智種。此非一乘教意
 今私云。權教分齊者。可定之
  裏書云
述記十云。四智心品。所依眞如常故常。其四
智品體。無斷及無盡故説常。無斷常者。是
不斷常義報身也 無盡常者。是化身。相續常
義。莊嚴論。説三種常。故如常施食受樂等
。四智非自性常義。從因所生者。謂修從
種生故。若初唯生。後不滅者。便違佛説。一
記言生者。皆滅故。又若色心。是自性常
者。不説故。違比量故。獲得常色等者。
願力有情。是不斷相續常云云
 求云。色心常違比量者。具足三支。何立
 之乎已上裏書
大般若經勝天王分云。如來法性。在有情類。
蘊界處中。從無始來。展轉相續。煩惱不染。
本性清淨。一切聖法。由此成就。○謂佛如來
無邊功徳。不共之法。從此性云云天親佛
性論第二云。二空所顯眞如。云因由
此空故。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後法身
云云金剛三昧經。眞性空品云。信此身中眞
如種子等云云涅槃獅子吼品云。佛性者。三
菩提中道種子云云瑜伽論五十二云。出世
間法。從眞如所縁縁種子生。非彼習氣積
集種子所生云云又云。云何建立三種般若
涅槃等。一切皆有眞如所縁縁故。問由
障無障差別云云取意
問。無相宗。依何論文。立佛智無爲常住耶。
答。無相宗意。遠依妙徳淨名。近依馬鳴龍
樹等論也。涅槃第二文殊。讃純陀言。善哉
汝今能知如來常住取意
起信論云。復次眞
如者。依言説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爲二。一
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
空。以自體足無漏性功徳故等云云
論三十七云。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
婆若與過去何以故。過去世是虚妄。薩
婆若是實法乃至三世者。從凡夫虚妄生。云
何與薩婆若合。譬如眞金不弊鐵同相
云云
 私云。法華論明報佛是常。而以實相顯
 爲報身者。亦是理法身義。非唯智故。非
 分明。此中深義。猶可
  已上四張依隆海律師。而述之。少
  加私意耳
華玄略述三云。學權論者。妄以二因
無常。有刹那壞云云因生故。一向記故。
色心。非無常故也
金光明疏云四卷金光
明疏嘉祥
又復。法身本有。無
滅。報佛與之相應。亦無生滅。是故大經云。
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
又化身如來。以二佛體。以縁。
體縁無盡故。化身亦無盡也。故云三身常住
七卷經中明。應化二身。是相續常者。以菩
薩業識所顯項背光明。此二相等。合名
。同與樂因相應。故好體論之。實是化身。
故言念念相續常。若與理相應之報。是凝然
常住
 好體者。餘處亦住住有此語也。此語者。
 爲體之語類也。體タラクハ止可訓歟。亦
 可訓正正者直也
中論疏記中卷云。好體破發者。體猶悟也。又
好體者。猶委曲云云
涅槃疏第二十云。有師解云。業字誤。好體應
是我字云云
 准此好體言。是正也
  法身有色無色事
問。付法應化三身。且法身佛有色耶。答。今
且法報二身。合爲法身。此身唯靈智無
。若依淨影意。亦有色法云云
窟上云。次論法身有色無色。古今諍論。有人
言。法身有色。泥洹經云。妙色湛然常安隱。
時節劫數。涅槃云。捨無常色。獲
常色。地論云。如來相好莊嚴。爲實報身。又
菩薩廣劫。修作相好之因。而何無果。以
之。當知法身有色。破無色者云。若
色是礙義。故佛果無色者。亦應心是縁
。應佛果無心。佛遂有無縁之心。應
無礙之色。問。無礙云何名色。答。若爾佛
無 縁。云何次。江南雲旻藏等。悉云
果無色故。涅槃云。願得如來無色之身。文
殊十禮經云。無色無形相。無根無住處。不生
不滅。故敬禮。無所觀也。破有色者云。若
佛果有色者。應隆之屋。帶
之裳。難意云。法身既有無礙之色。應處
之裳。難意云。法身既有無礙之色。應處
礙之宅。應無礙之衣也。肇公注淨名。主
人空洞無像。豈國土之有恒。竺道者。著法身
無淨土論。明法身無淨土。此皆用無色義
也。通初家難云。色與心。此二類。麁心
硏習爲妙心麁色不硏習爲妙色
是故佛果。則無色有心。問。若爾經云。何
無常色。獲得常色。答。蓋是妙有炳然。
故言色耳。二家各執。互成諍論。今依龍樹
一言之。中論法品云。諸佛或説我。或
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亦應
諸佛或説色或説於非色諸法實相中。
色非無色。又非色非不色。不知何以。目
之歎美爲色。亦非心非不心。不知何以。
之歎美爲心。故色與無色。義不
此雖一句之經。乃是佛法大事。悉須
樹意。通之則無帶著
 此文釋經如來色無盡之文也。次上云。
 判其眞應者。一行半歎應身常住。已下
 歎法身。今用此意
 今考此意。以色正屬應身也。又總意。云。
 第一義門。非色非無色。若對治門。亦色亦
 心也。言芎隆之屋提禁之裳云云
義記上云。今此所論。是常無盡。○有人説言
眞無色。是所經中説。菩薩廣修
好之。如何無乃至廣證有色窟有色
義其言不異可檢知
無*縁。而有所知。故得心。佛雖無礙
而有法界諸根相好。何爲非色文此明報身
。即今
所論法身
所攝也
義章涅槃義云。法身色者。如來藏中。色性法
門。顯成佛體乃至又若言色皆是應都無眞
者。此應竝難。眞處情。有覺有知。應
是應。應化之知。從眞智生。眞中立知。應化
之色。從眞色起。眞色中存色。竟有何妨。○
人復釋言無常色。獲常色。此實是心
心法。顯現義。説爲色。此應變難。若心顯現
義。説爲色。實無色者。色法不顯義。説爲心。
實應心。又若現義説色者。他亦應
色光照明義説爲心。佛實無心色。光照明不
心。心法顯現。何得色。以斯驗求。
佛眞有色。不
義章三佛義云。次就色心非色心等。三義分
別。法佛體中。備具三義。法身諸根。相好光
明。是其色法。此義云何。如涅槃説。佛性是
色。可眼見。彼色顯了。爲法身色。○因
無明。獲得熾然三菩提燈。以是因縁
是光明。如此光明。當知亦是法身色也。
諸根相好類亦同爾。眞識之心。從縁顯了。説
智慧。三昧行等。是其心法。眞如之空。絶
離一切色心等相是其非色非心之法。○又
涅槃云。入於無色大般涅槃。當知亦是非色
義也。等文廣如文可考知
寶窟下云。問。既有自性清淨心。何不
性清淨。答。色心變起。以心爲本。所
以云心。又色是形礙。心法不爾。故不
也。問。何故經云佛性亦色非色。又言妙色
湛然常安住。答。若色性説色。亦得是色故。
起信論云。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智性即
色。但以形礙故不色。故起信論。云
色體無形故説名
 例難云。心體無縁。應説名色。若雖無縁
 亦無形故非色者。雖體無形。亦無縁故
 應智乎。答。照智是靈妙。於佛有之。形
 礙非妙。故佛果是無礙也。此是無名相
 中。假立心名。亦復不有色義
涅槃疏第十六云。他明法身佛性。或云
。或云無色。今且戲竝佛果無色者。佛果
無心。汝硏麁心細心亦應硏麁心
成細心亦應麁色細色。彼解云。心可
硏色不硏。今更責。心可硏故。有麁有
細。色不可硏故。應麁無細。今明法身
佛性。未曾*色不色。色不色具四句。取其見
了了邊。名爲色。見不了了邊。則非色也
教迹義云。八識五根等始起邊名無常
云云
此明報身有始無終也。此義説五根
。土非色相土故也
四論玄云。故大品經釋論云。佛有二種身。一
是父母生身。生身是相好佛。二法性身佛。即
是常住佛。故經云光明無量。徒衆無量也。問。
法性身佛。是無常身佛。爲是常身佛耶。答。
亦無常亦常故大品經句義品云。一切種智
有爲也。亦如常住佛是常身。若至而論之。
常住亦是無常佛。故中論涅槃品云。○由
故明常。若無常。常亦去。云何常耶
云云
 意云。常住佛者。是理法身。種智是智法身。
 其智法身。同理法身常故。云常住佛
 亦常也至論常住佛等者。是理法身。亦有
 無常義。以常去故。義説爲無常。非
 滅。起盡爲無常也。今云。嘉祥意不爾。論
 第十有文也
華玄九云。問。前文明法身不説法。何故釋
論。云法身説法耶。答。釋論明法身者。望
花臺舍那。丈六釋迦。爲法身耳。若望究竟
法身。猶屬迹身。何以知然。經云。隱名如來
。顯名法身。唯佛能見。十地不釋論所
明。猶化菩薩即菩薩見之。故知屬應身
論第十云。佛身二種。一神通變化身。二父母
生身。父母生身。受人法故不
問。此中引釋論。明法身者。爲是内應歟。
是外應歟。答。今有二義。一云是外應身。化
菩薩故。即花臺舍那。問。若爾望花臺舍那。
丈六釋迦。爲法身之文。如何破文耶。答。望
花臺舍那乎丈六釋迦。爾可訓。二云是内應
身。統略釋攝論云。初地已上。見應身者。此
初地已上見眞如。故應身。與眞如相應
者。即是内應身。取本有義。名法身。與
相應。始有之義。名應身。初地已上。見
應身問。此與花臺舍那。爲同爲異耶。
答。花臺舍那是外應。此是内應。故爲異也。
既化菩薩是外應乎。答。即以常身。爲
菩薩所見。不舍那是無常也。問。爾者望
花臺舍那。丈六釋迦文。何可讀耶。答華
臺舍那止。丈六釋迦止爾望天可訓。問。二義
中。何義勝耶。答。且後義爲勝。與四論玄。符
會一家之義。而相成故。更思
瓔珞經上卷云。敬首菩薩。白佛言。世尊從
初地後一地。有果報神變。二種法身。一
法性身。二應化身。爲何色相。爲何心相。佛
佛子。出世間果報者從初地佛地
二種法身。於第一義諦。法流水中。從
生智故。實智爲法身。法名自體。集藏爲
身。一切衆生善根。感此實智法身。故法身
能現。應無量法身。所謂一切界國土身。一切
衆生身。一切佛身。一切菩薩身。皆悉能現。不
可思議身。國土
又下卷云。果體圓滿。徳無備。理無
周。居中道第一義諦清淨國土。無極無名
無相。○其一照相云云
又云。五分法身。無罪三業。佛寶法僧。滅諦。
解脱。靈智一乘。金剛寶藏。法身藏。自性清淨
妙藏云云
 若依二種法身文。法性身中。唯有實智
 無色法。若依無罪三業文。似身口
 意業。而非分明。既云實智。亦言靈智等
 正是以智爲身也
問。論佛身唯有三身義耶。答。一佛二佛三
佛四佛及十佛也。楞伽四佛。華嚴十佛。如
華疏明
壽量品疏云四 佛
一者楞伽經。明四佛。一應
化佛。二功徳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彼經
云。初一爲應。後三爲眞。此亦合應開眞也。
三佛之中。功徳智慧。爲報佛。如如爲法身
二者如七卷金光明四句云云如
  衆生悟時佛亦忘云事
統略下云。衆生若悟。佛亦*忘故。華嚴云。爲
衆生故。有佛有世界。若於眞實中。無
佛無世間。若除妄而存眞。無衆生佛。
此無薪有火義
 若除妄下。擧他師義
無薪等以喩顯非也
 今尋。若約眞者。不亡。若約應者。不
 他義耶。答。名相之佛。唯是應也
  釋迦成佛久近事
問。就了義大乘意。釋迦文佛爲久成佛。爲
新成佛耶。答。是久成佛也。但仙光院傳。云
久成佛云云
華玄第二云。問。此經但明成佛久耳。云何
是無始終耶。答今詳經意。若但明成佛久
者。於縁有何益耶。所以然者。始成之
久成。皆是無常。今開久成。竟有何利。今
深取佛意者。昔明於伽耶乎雙樹。故
是無常之壽。補處不其初。窮學不
。唯佛覩佛。其壽無量。考斯文宗。豈不
況哉。三看愈影再思已決也。故法華論云。
復倍上數者。示現如來常命。方便顯多數
過上數量。不知故也。余見此文。悲喜交
至也。又問。若以近成方便。久成爲實説
者。法華明久成。此實説。華嚴辨始成正覺
便是方便。未然矣。又大經云。我聞半偈
彌勒九劫。先得成佛。今請問之。超九劫
者。爲是實説。爲是權教。若是實説。則法華
方便。又若超九劫。爲實説者。諸小乘經
論。明九劫。若爾三藏爲實教。法華是權
教。若言法華明久爲實。大經明超九劫
權。則法華爲實。涅槃爲權。又法華已明
。云何涅槃更覆遠耶。若近遠兩經迴互者。
三一之教義。亦應然。又問。若法華開近顯
遠。明久已成佛本。近成爲迹者。何故常
不輕品。更覆遠明近。隱本辨迹耶。不
一經之内。前後相違。若一經之中。本迹或覆
或開。則三一或會。或不會也。又若此經明
久已成佛實説者。則初開三顯一。諸佛共
同。開近顯遠。則釋迦獨有也。若言此義爲
例者。下分別功徳品。諸菩薩皆發願。願我
未來壽亦如是。豈得釋迦獨有
近顯遠。而餘佛無耶。以此衆事之但知。
是寄無始終。以顯法身常義。有始終者。皆
是應迹。以此義上諸經。無一毫滯
 今見此文衆事久成説。非開近
 顯遠宗旨。正以所顯法身無始終義
 近顯遠之旨歸。故諸菩薩皆願成佛時。説
 壽如今也。又以報身成佛。屬法身成。故
 義疏云壽量
所證無始故。能證亦無始取意
 故此中云。以無始終法身。以有始終
 爲應迹。而不有始無終之義也。一
 義云。若據遊意一切諸佛。多具前二
 義。釋迦則具三義取意此則久證法身。如
 釋迦等有餘新成佛。不此久證法身
 即報身久成。此是別開法報二佛。始無始
 別。若約此義。新成之佛。但説法身無始
 無終又説報身一證。以後。湛然無滅。而
 不久證法身義耳。如遊意言。諸佛多
 具前二義。統略亦爾。故彼文云。若論
 已證法身者。但是釋迦云云
觀經疏云。一經云。三世諸佛。久已成佛。現迹
成佛。一經云。十地因滿。金剛後成佛
 有人謂。此顯新成久成二佛。今案不爾。
 一經云三世諸佛皆久成者。此經約
 證。説爲久成佛。一經云金剛後成佛者。
 准遊意等。約相論報即有始。耳言不輕
 品更覆遠者。以是近事故。難覆顯長
 短倶迹。何以得知。是事者。以跋陀婆羅
 等爲所化故。此賢護等。從初已來在會。
 爲釋迦所化。不久成來。故
 智論中。以跋陀婆羅等。爲世間身
 眷屬
智論三十三。云隨世間身眷屬者。阿難等
内眷屬。舍利弗。目連。及彌勒。文殊。跋陀
婆羅等。名大眷屬。法性生身眷屬者。如
華經從地涌出菩薩等。是内眷屬。大眷屬
取意
略抄
 法性生身者。淨土報身。從法性生。非
 法性身
統略中末云。像法決疑經云。諸佛説法。指
以標遠。立像以表玄。當意在無生正觀。故
此喩釋委屬家業辟也。今以此文
塵數顯無始意
華玄略述云。然即我説燃燈佛等。蓋是方便
之言。過去久成。此爲實説。今案。此解未
其心。何者。大般若等。諸經皆云。燃燈授記。
又不輕品。釋迦自言。彼時不輕。即我身是。若
先解宿行菩薩之道。但是虚設。其大品
諸大乘教皆權。此義不然。准例云。成佛
實久。壽無始終。就理法身。不二正觀。隱顯
異。而恒在故。不輕修善。燃燈授記。就
法身。修成之義。要因行業。所證得故。然即
我説燃燈佛等。當以諸佛平等故言之。如
十方諸佛。同一法身。莊嚴論曰。一平等
意。如毘婆尸佛。即我身是云云
 問。久證法身。則是無始。爾一切菩薩。皆
 説久證法身耶。答。爾玄文見此義。又觀
 經云。三世諸佛。久已成佛云云問。若爾。非
 始而久成歟。答。善巧方便顯多數。以
 顯無始。故云逸多不始也。問。久成非
 實説。諸佛何必説耶。答。爲無始故。新
 成佛亦説。新成亦説故。非實説□□
 □顯遠故。爲段宗。問。若爾。何故云
 釋獨具三義遊意
統略
答。釋迦實久成。餘
 必久成故也
 古云合珍淨土佛不久成。以衆生利
 云云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八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九
十一淨土義五種土十種土
 四種淨土三種土
 法身内應所居同異
 無障礙土
 大小同住土實報土同異
 獨菩薩土當實報土
 安樂國九品生皆凡夫有歟
 安樂國五門常無常乃至有
胎生無胎生
 十信前人生西方淨土
 三福業
 安樂二種生死何
 彌陀身量相好
 五逆謗法闡提生不
 小乘意明十方佛不輪王
 釋迦託彌陀二經
 觀地水滅罪
 品生得無生位
 極樂同處三途
 
 凡聖土有無
 質二處等句
 一質異見等句質體
強弱
 佛菩薩見衆生土耶
 人成結成事成
 付四重淨土大小同住何處唯獨
菩薩上唯界外歟
 安樂淨土是何
 淨土經事
 聖眼幢世界上品土
十二涅槃義有番 無番
相待 絶待
 性淨方便淨三點四
 性淨涅槃萬
 三修八倒
 有餘無餘
 醉入無餘有無
 佛舍利
  淨土體
問。今此宗家立幾佛土耶。答。若依淨影。立
三種淨土。一者事淨土。二者相淨土。三者眞
淨土也具如
義章
今依嘉祥之師宗。凡就佛土
五種別。一是淨土。二不淨土。三不淨淨
土。四淨不淨土。五雜土具如玄教迹
義淨土門
玄云。總
該佛土。凡有五種乃至此五皆是衆生自業
所起。應衆生土。但佛有王化之功。故名
佛土。然報土既五。應土亦然。報據衆生業
。應就如來所現。故合有十土
華嚴遊意云。此之五土見僧叡法師所辨斯
五横攝一切土文 註維摩佛國
品見
問。穢惡不淨國土。偏是衆生業感也。何於
之土云耶。答云云
淨名玄第八云○又以穢土是衆生惡業所
故名爲報。非是佛示現。所以非應。但佛
穢土物。託居衆生報土之中故。名
以爲佛土。問。即衆生惡業感土。是佛應
土不。答。佛應其内故。稱佛土亦得。名
佛應土也。故下文云。爲斯下劣人
故。示是衆惡不淨土耳。○如餓鬼業故感
鐵丸。非佛應。但佛應其中故。説爲
云云
問。若爾穢土無佛大悲力起之義耶。答
云云
次文。有土無土義云。而昔行菩薩道大
願行。爲衆生三界内外諸土。以益於物
遂能應物起云云
問。若依因位願行物起穢土者。何故前
穢土非佛示現耶。答。佛以悲願穢土
故。佛昔日願行等。不衆生業所感土
則爲増上縁故。言。然非正起故。
示現也。又名玄次上引華嚴云。非
因縁淨土得起也云云淨土既爾。穢土亦然。
只是義分不偏定
問。且就淨土中幾階級耶。答。有四階級
淨土。凡聖共居土。二大小同住。三獨菩薩土。
四諸佛獨居土或三
玄教迹義淨土門云。就淨土中更開四住
一凡聖同居土。如彌勒出時。凡聖與在淨土
住。亦如西方九品往生凡後有三乘
賢聖也。二大小同住土。謂羅漢辟支及大力
菩薩。捨三界分段身。生界外淨土中也。三
獨菩薩所住土。謂菩薩道過二乘居土亦異。
香積世界二乘名。亦如七寶世界。純
諸菩薩也。四諸佛獨居土。如仁王云。三賢十
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諸淨土住不
此四。則是從劣至勝爲次第
今料簡云。四中初一是分段。中間二種是變
易。後一離二死。變易中二乘所居爲第二
十地所居第三也。若約佛論。第四法
身本土中。二是應身土。初是化身之土也。此

智論九十三云。有淨佛土。出過三界。無
惱名。羅漢生中。聞法華經
三種土。分段同居報土。實報無障礙報土。常
寂光土
仁王疏中云。三賢十聖住果報者。住分段
變易報土也。又三賢住分段同居報土。十聖
實報無障礙報土。第二唯佛者。佛一人住
常寂光土。○前二土皆是生滅無常
觀經疏云。以寶蓮華&T016254;世界故。名蓮華藏
世界
壽量品疏云。今對三身亦有三土。一者法
。栖實相之土。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
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即法
身土。故仁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
人居淨土。瓔珞經亦以中道第一義
身土。然諸法寂滅相。不。論
非身。亦何土與非土。但無名相中。爲
故。假名相説故。明身與土○能栖之義。
説爲身。所託之義。目之爲土也。如七卷金
光明三身品明。法身具如如智及如如境。就
義而望境則土也。二者報身報土。但報身即
是應身。應身有二種。一内。二外。内與法身
相應。名曰應身。此猶屬法身。與法身同土。
法華論云。我淨土不毀。而衆見燒盡者。報
佛如來眞實淨土第一義攝。此則是報身土
也。若外應之義。名爲報身。化大菩薩於
成佛。此以寶玉淨土。此土乃不
火所燒。而終有盡滅。○既三種土亦別。然
法身之土。但常非無常。化身之土。但無常非
常。應身之土。亦常亦無常。内應身土。此則
是常。外應身土。此則無常也。若分淨穢者。
法報二土。此是淨土。然化身之土。此則不定。
或常或穢文 中道第一義。寶玉土。
土化身之土
問。金光明所説。法身合身爲義疏
上文
如如及智。可此分爲身土。然法報
化三中。智慧屬報身。以如如法身亦見
上之
此法身若唯是如如者。何得境智
身土
  新選疏云。攝論師以眞如法身
  法身無上云云
答。以如如法身者。此是一往爲言。細論
性淨亦具智慧故。以智慧身。以境界
土也。彼金光明開合雖異。以境智
故。引爲例。非即同
觀經疏云。然第一義土。即是法身。法身第一
義土。更無爲也。可栖託義。名之爲土。無
感不應。名爲法身文 無感不應者。
用顯體也
疏略壽量品云○諸佛所乘故名乘。至人所
栖稱土○法身有能照所照義人土。問
曰。經明唯有自性淨心顯法身。智度亦
云。除實相外。皆是魔。實相即法身。云何有
人土體。答曰。攝論師云。法身是眞如。更無
土。此淨心及如。在煩惱中煩惱
。不反異故名如。所照用即名智。智
但知。非如亦知於如。既有能知所知。何
故無能住所住。有人土文 此淨心以下對
攝論師顯正之
寶窟上云○毘盧遮那即是法身。法身佛住。
常樂我常四徳之○云云
問。法身如來所居淨土與内應身佛所居淨
各別耶
答。壽量品疏云。與法身同土云云同住
道第一義土亦名四徳土
問。法應二身。既是各別。所居淨土。何云
耶。答。如世間人二人同居一處則無
也。又性淨名法身。方便淨爲報身即名
内應
淨中各有境智。智名爲身。境爲土也。然方
便與性淨體不二故。云第一義諦之所攝
也。又方便淨照義強故。名如如智。性淨常
寂。如如境顯故。以方便淨智性淨境。即
内應身以性淨土也。而性淨中。亦有
故。名法身住第一義土耶。問。付方便淨
之土色相耶。答。今按。二義。一云。但有
常樂等。而無色法。如法身色義。二云。有
色故云報身。五根等始起
  若依前義義説五根。實非色也
問。二義何者爲正耶。答。准身論土。宗家正
意。歸無色義。然細尋之。第一義門。非色非
形。若世諦門。有色形
法華論疏云。問。既是常住。云何得有諸天
撃鼓及散花等耶。答。於無障礙用
斯事
今案。諸文。法身及内應。住中道第一義諦
。若外應身住實報無障礙土。此是寶玉之
土也。此實報無障礙土。則是菩薩之報土。故
仁王疏出分段同居土。及實報無障礙已云。
前二土皆是生滅無常此是中道第一義土
家之無障礙用也。故法華論疏云。於常土無
障礙用云云常土即是中道之土。無障礙用
即寶玉也。問。何故名無障礙用耶。答。中道
體是虚通無礙寶玉。即是無礙之用故。云
土無障礙用也。又義云。寶玉色不穢土
故云
  此義勝也。如首天子事問答云云
問。四重淨土之中。第二大小同住土者。即實
報土歟非歟。答云云
問。若實報者。二乘人何生實報土。夫實報土
土十地菩薩方便住故。若非實報者。大力
菩薩何得共居耶。答。此應實報土直是
變易土。即應化土。於此土中。初地已上大力
菩薩受生共居。若初地已上實報者。則二乘
非分。不生。但是地上菩薩爲化他故。
二乘住也。若望二乘。直名果報。而不
實報
問。第三獨菩薩土。爲是實報土爲當非耶。
答。是實報淨土也。即是七珍寶玉土也香積佛
土七寶

問。初凡聖共居淨土中。且安樂國九品往生
凡夫。復有三乘賢聖云云爾九品皆
凡夫歟。答。應二義。一云。九品竝是凡
夫。凡夫者是内外凡夫。謂從初心乃至十迴
向。此是地前通凡夫
一云。九品中。下輩是凡。餘中上是聖。故云
化復有賢聖也。難初義云。九品之中。
中品上生三果學人。上品中上生是初地已
上菩薩。然何通云凡夫耶。答。九品往生。本
是凡夫。然於中上亦有聖人。文中且擧
聖而已。難次義云。不順文相云云
玄別論西方。五門西方者是安
養淨土也
一常無常門
  有説。覆相常與法華相似。正義云。是
  常住
二三界非三界門
  無麁三界細三界
三有聲聞無聲聞
  有二説。一云有。一云無。正義云。應
  聲聞。於此學者二義。一云。應是應化
  一云。應是可
四有天人無天人實無
天別
五有胎生無胎生門
玄云。一常無常者。有人言。此經猶是無常。覆
相説常。與法華相似。今明常住。文云。究竟
一乘。至於彼岸。故知。是常。依論種種説
雙卷無量壽經下卷。説彼國菩薩功徳云。究
竟一乘。至于彼岸斷疑網惠由心出云云
法華遊意引寶性論云。究竟一乘。經説
如來藏及三寶無差別云云涅槃經明三寶
無差別者。依常義
又云。惠眼見眞。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覺
法性云云
上卷云。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
無爲泥洹之道云云
今見此等文。一乘則是佛性異名。然言究竟
于彼岸。故知。窮證佛性常樂我淨。又言。
佛眼覺了法性即常住之性此文不
明了
又云。泥
洹無爲之法。其國土次之。次者是近也似也。
問。彼國是凡聖同居。尚不菩薩實報土
泥同中道第一義土耶。何云尚住乎。
答。此但淨經宗了未了故云此經明常不
彼國土是常住
天親菩薩往生論云。彼無量壽佛國土莊嚴
第一義諦妙境界相云云
此且約地上所見。或是初發心人。見中道第
一義之相。雖是分段之土。而順中道故云
相也
又云。即見彼佛淨心。菩薩畢竟得
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云云
又云。清淨句者。謂眞實智慧無爲法身故
云云
玄云。二明三界非三界者。如釋論所明。在
地不色界。無欲染故。不欲界。有
故。不無色界。經云須彌山大海江
。故知無三界。又云。佛問彌勒阿難。汝見
彼國。於地以上於淨居天有微妙嚴
淨自然之物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既言
已見。不三界。自在物機不定判。斯
則無麁三界細三界
大論第三十八卷云。如是國土。在地上
色界。無欲故不欲界。有形色故不
無色界。諸大菩薩福徳清淨業因縁故。
別得清淨國土。出於三界此執明他方淨
。非的指西方無量壽佛國。然他方佛土。
正以西方定而已。如仁王疏後有及
十方淨土文云。淨土者明西方淨土云云
且約地居者此論。若約空居者
有色染。故非色界等。應
天親往生論偈云。觀彼世界相過三界
云云
淨影義章云。望求有土苦諦攝。故云
三界當分。實是苦諦三界攝也
無量壽經上卷云。又其國土無須彌山及金
剛鐵圍一切諸山。亦無大海小海溪渠井谷
乃至阿難白佛。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
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乃至行業果報不可思
議。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諸衆生功徳善
力住業行地故能爾耳
下卷云。汝見彼國。從已上淨居天乃至
阿難對曰。唯然已見
玄引無須彌山文諸無三界者。准智論解
常途三界所有於彼無。故非三界也。言
在物機者。彼佛自在隨物機而現故。淨土
定判。此意則顯然。或應三界相者。
即爲之。或不見者。無三界也。此則
麁三界細三界者。定判云細三界
此異前意
已上一義
或應先言不可定判者。即以有無隨
不定故。爾有細三界。不定無。無麁三
。不定有。以物機自在故。示
微妙境界。而應三界衆生
玄云。第三有聲聞無聲聞者。經云。有
漢果。解釋不同。一云。下輩生於花中退
提心。出生之後受二乘果。實有聲聞。二云。
法藏比丘設願云國中無聲聞二乘之
。今言聲聞者。仍本爲名。實無聲聞。今
謂。如香積佛國。無聲聞之名。今此經
有故。應聲聞
言經云有羅漢果。觀經云。中輩生人。
彼國中羅漢果
雙卷經説。彼國初會聲聞衆數不稱計。如
廣有聲聞衆。又智論云。彌陀佛國聲聞
僧少。菩薩僧多。亦是有聲聞文也。此中二
義。初説云。下輩生於花中道退等者。正應
中輩。觀經説中輩得小果故。而言
者。恐是文字寫錯歟。或中下二輩望
。通爲之下輩。以菩薩少根早劣
故。以下輩名之。第二説云。法藏比丘
二乘名者。雙卷經説。法藏比丘願
中第十四願云。我國中聲聞。有能計量
正覺云云此則聲聞無量也。悲華經第三
説。無諍念王經云。我世界無聲聞
辟支佛乘云云今謂。王出家已。稱法藏比
。只是一人兩名出之。故云法藏比丘願
二乘也。今言聲聞者等。第二師會云。今
經言聲聞者。本是聲聞故。今雖菩薩
名也。今謂。如香積已下大師也。香積
佛國。即衆香世界。如維摩説。於此評文。學
者二義。一義云。所無聲聞義。西方似如香積
佛國。無二乘名。是本願故。然觀經云。有故
知應化而有聲聞
  如第五門云。實無禽獸。而有應禽獸
  也
一義云。如彼香積佛國。全無聲聞。然此經
彼説。而言聲聞。故知。彼國無
。此國有聲聞也。此則指積極樂有無
不同。應聲聞者。可聲聞。非應化
  如第五門云。應胎生之應言也。豈
  言應化而無胎也。以應化生亦有
  生。故略
後義云。若爾。何故但言聲聞。然不
通無聲聞文耶。答。第一説云退菩提心
小果。則已會竟。以退菩提心人非決定
小果故。説言無者無決定者也。如無量
壽論云。無譏嫌名二乘種更思
往生論云。非但無三體乃至二乘女人
諸根不具三種名云云
玄云。第四有天人無天人者。經云非天非人
若依文則是一相。豈可別是人是天。而
文云。因餘方故。有天人之名者。此有
時勝者爲天。劣者爲人。欲引穢土人天
於淨土。實無人天別
雙卷經上云咸同一類形無異状。但因
餘方。有天人之名。顏貎端政。超世稀有。容
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無之身無極
之體
則是一相者。經云咸同一類故。此有時勝者
天。等者。於彼國中。有時説人天名也。勝
劣者。總相雖同非少異。如二菩薩勝。餘
菩薩等故。云勝劣也。今謂之。或可
地者名。虚空者名天。此亦住處土下。得
勝劣。然非正意
玄第五有胎生無胎生者。皆應化生。應
。而經言下輩受胎生者。此非胞胎。於
臺中久不出故。言胎生實胎生。禽獸之
類亦如是。實無禽獸。而有應禽獸故。經云
池中有鳧鴈等皆應化生者。若對實生
者。以變化隨物名爲應化。此中約四生
胎化生。論故云是化生也。經言下輩受
胎生者。平等覺經云。中下輩人。五百歳在
於胎生過度人道
經亦爾
今言下輩者。對上。通以
也。禽獸亦然者。胎生非實。禽獸亦爾。細
之。胎生但有名。無應胞胎。禽獸非變化
之相故有異也若細尋非
其相
雙卷下云。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
對曰。已見。其胎生者。所居宮殿。或百由旬。
或五百由旬佛告
○何因何縁。彼國人民胎
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衆生。以疑惑心
諸功徳。○此諸衆衆。彼宮殿壽五百歳。常
佛。○是故於彼國之胎生
疑心而生者。在宮殿中。不佛僧。如穢土
胎生不外事故。類以爲名。非胞胎
胎生也。准此釋文既云下輩故。知
生非是九品外也。又此經言。在宮殿中。而
釋云華胎者。寶積經云無量壽會。與
雙卷同本
彼等
菩薩處華胎中。如遊園菀宮殿之想云云
外相唯蓮華唯宮殿。淨土事微妙故不

問。十信已前外凡夫人。生西方淨土耶。答。
淨影觀經義記云。善趣已前常沒罪人亦得
往生取意嘉祥意同。故三福善中。初是世間
凡夫善。亦名舊善。佛未出世已有此善。不
小乘。故知十信已前亦得往生也。又云。
有所得因亦得往生故。知菩薩位者。
並得往生也。雖菩薩位。要須
一念菩提心方得生矣
觀經疏云。二約所化因果者。有通別二
。通論以三福十六種觀。皆是生淨土因。
別則以菩提心業主。餘善爲縁。故雙觀
經云。十念菩提爲因得生。此之菩提業非
但生淨土而已。終至佛果因。但衆生聞
佛道長遠。望岸而退故。示淨土近果。作
趣之縁。爲淨土因故。經曰往而無人也。
畢竟成佛之本故。經云始發菩提心。能動
邊生死大海也。○問。爲方得因生無得因
生。答。二義皆有之。問。以禪定本不。答。
然。三界禪定有二種。謂有得無得也雙卷
經云。念彌陀佛十念。又云。發菩提心。今合
之。又菩提心者。縁菩提心念佛。即念
提心。故云爾。問。既云菩提心爲業主。應
必入十信已上。故論云大乘善根界也。今
何文理。云十信已前亦得生耶。答。大乘
善根通寛内外十信。要在無所得信。然疏解
云。有得無得二皆爲因。故信位亦得生也。
問。何要以無所得信十信耶。答。法華疏
云。天親論主。以無所得成佛因故。謂發
菩提心所得善根。能證菩提。非諸凡夫
及二乘取意。可
方便品疏
問。既有所得。此中何故
要發菩提心爲業主耶。*○又疏下文云。
滯貪所發菩提心業不往。又云。但觀
璃寶地。不滅罪。以依正因縁解中
乃得滅罪云云若爾。要以無所得方得
往生何言未入信位生耶。答。義有通別。通
論。一念佛願欣淨厭穢有所得心。亦是菩提
心。亦名無所得。順無所得故。得此心。亦
發心也。然於無所得明了悟解。乃
入信位也。阿羅漢初雖大。而未
要決定心方乃得入。由此應知凡夫學
入遇善知識。聞他方淨土。一念欣厭。與
貪等三善根相應心。乘佛大功徳縁力強故。
發心。雖有相心亦得往生。小乘三
果及七方便。一聞則生。何必深耶。下品不
及故非十信。若依通門相攝言之。亦名
發菩提心者。亦名信位
觀經疏云序王○或現穢質厭心。或示
淨處便修勝善。是以思惟夫人遇此惡縁
累苦之世。欣勝樂之地。由是佛現金臺
十方界淨妙之國。令此今縁撰取所
夫人情感安養極樂。如來廣説淨土勝果正
業妙因云云又云。問佛普現十方淨土。夫
人何意願西方阿彌陀佛耶。如華嚴所
辨。百萬阿僧祇品淨土。西方彌陀最是下品。
既是下品。何故願往生耶。解云。始捨穢入
淨。餘淨不階。爲是因縁。唯得
西方淨土
起信論云。復次衆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
其心怯弱。以於此娑婆世界。自畏
常値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成就
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
謂以意念佛因縁。隨願得他方佛土
常見諸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説。若人專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
求生彼世界。則得往生。常見佛故。
退。若觀彼佛眞如法身。常勤修習。畢
竟得生住正定
論文既云欲求正信。故知未十信位中
觀經疏云。今明○可方便生三界。實
三界。但以惑用之。何以知然。雙
卷經云。三十三天依何而住。佛言。依業報
住。以義制之。有三界也 問。彼土三界。但
果報勝劣三界者。爲此地慳貪
發。菩提業得得彼土不 答。滯貪所
發勝業不淨土。唯以一時廣濟之心
菩提心。雖現起。而未斷之煩惱具足有
之。以勝劣業向淨土。命終得
問。何故慳貪菩提心。又何云一時廣濟之心
耶 答。凡論滯貪者。未斷煩惱人所發有漏
善心。皆名滯貪。以未斷故。以所縁縛故。
今不此義。具足煩惱亦生彼故 問。若
爾。云何滯慳貪而發菩提心耶 答。雖
貪。而伏不起。不滯貪。若數起貪適
勝業慳貪心
陵雜名爲滯貪。亦非貪相應而起。若相
應者。是染污心何名勝業。故知此中爲
引。而性是名滯貪耳 問。如何慳貪引
耶 答。欣樂西方。五塵妙境。爲自受樂
此願生。如難陀求上天。有一比
妙善等也。所言一時廣濟心者。欲
衆生同離雜惡佛國唯自身。名
廣濟。此心非乃至一念十念。故名一時
此是無貪所引勝業。翻上可知 問。此心雖
是十念一時。凡夫惡人何輒起 答。易往無
人。良由此也。然由如來勝方便故。任運得
廣大心也。如觀音三毒不起。以
故。似佛心生。是名親近熏習力也。如
香熏今有。凡夫本無廣濟之心。由
勝縁。自然得廣濟心
疏又云。何意説此淨業耶。爲未來世一切
衆生故。説此淨業
  釋如來今者爲未來世等文
  三福業
疏云。此三種攝一切盡。何者。初一是世間
凡夫善。第二是小乘善。第三是大乘善。所以
第一是世間凡夫善者。文云養父母
行十善。受三歸五戒。第二始明三歸
五戒前。宜明養父母行十善。故知。
是世間凡夫善。亦是舊善。佛未生時。已有
故。名舊善云云餘二如
經云○二者受持三歸。具足衆戒。不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
進行者
問。十善勝五戒。然何第二始受五戒前修
十善耶 答。十善是舊善。五戒佛始制。別依
作法而得故。作此次第
又云。然此三善得是三人。得是一人。三人
者如向。得是一人者。始從凡夫任運修
此善。次入佛法。受三歸五戒。乃至從小入
大乘。始終一人具足修此三善
既有三人別修。故知有世善。但由十念
願助之生
又云。今此中明三種善生一淨土。何以知
爾今明三種善西方彌陀淨土故。知三種
一種土文 名三福業
三福善
次文云。問。既有三種善因。那得倶生一種
淨土耶。解云。此三種雖同生一種淨土。於
此淨土中果報不同。因有淺深。得果亦勝
劣。如此間穢土中。衆生雖同在穢土。而貴
賤昇沈不同。生彼國亦爾也
三種善人生彼已所受相通無障礙
人天欲色界等故。故一土也
又云。此三種皆是淨心。孝養父母心。此心
亦淨乃至發菩提心亦淨。以三種心皆淨故。
土亦淨。所以維摩云。以其心淨故佛土
淨也。若得此心。亦此則是西方淨土云云
又云。上品則大乘善。中品則聲聞人天善
問。安養世界分段變易中何 答。分段 問。
香積佛國。及華藏世界。二種生死所攝歟
答。華藏世界。地上菩薩所居。是變易也。然地
前菩薩見舍那淨土故。應分段。香積佛
土應是地前所見外應身土。地前未
。未變易故維摩經見阿閦品説。請
飯於香積。人天二乘倶受用之。故非變易果
報土更思
仁王疏云。三賢。住分段同居報土。十聖。實
報無障礙報土之。香積非同居故非

疏云。今云。此應是分段生死。何以知之。世
自在王佛所爲國王而發心出家。始發四十
八願。造此淨土。又彼土壽雖無量。必終訖
故。知彼土分段生死乃至蓮華藏世界是分
段變易。無量壽土是變易分段變易分段者變
易之分段云也
大乘小乘觀生
滅無生滅觀
乃是彼大乘中生滅觀耶。此雖
生滅無生滅。觀但生滅觀。○但彼劫數
此之間。此間一劫爲彼一日一夜。又彼佛
生異此王宮。彼佛眞坐菩提樹下化生。徒
衆亦化生。隨此五種故。知生滅觀云云
  時節。化主。所化。發心。徒衆。爲五種
  淨
疏又云。此佛壽半閻浮提微塵數劫滅度
云云
問。餘經中説鼓音
聲經
阿彌陀有父母。今何云
座菩提樹下化生耶 答。有父母者。據
佛。今淨土故云化生相違
問。淨土中彌陀是化生者有文證耶 答。今
見。然且應所化衆生皆是化生故。
能化佛亦隨化生。尋
問。阿彌陀佛身量相好如何 答。觀經云。身
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
云云
疏云。是身則三十二相。則是應身云云想像
觀文中
又云相像觀
眞觀
此並就應身中此二觀。前
想像觀應身。今眞觀應身。則是觀無量壽佛
之眞身也。○然釋迦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彼
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好
○然復有佛身相。遍滿虚空。所有徒衆亦
滿虚空。所以有如此不同者皆爲適縁所
故也
雙卷經云。其道場樹四百萬里
  若以觀經定量者。此樹是化身所居也。
  或約彼方數量
有人云。八萬四千相好者。觀想境界也。非
夫所見。學者多云。中下品生人凡夫二乘輩。
彼得八萬四千相好云云
前義云。前像觀未極樂能化實身。今
是眞實見彼佛身故。知分段凡夫二乘所
也。今通云像者約初門以名。故疏云前
依丈六身觀初想像彼佛花臺。經云。此花是
法藏比丘願力所成既云願力所成。故知
像中則觀彼佛願力所成依正二果。然以
眞身者。十地所見。是凡夫所見之本。
此方舍那釋迦故。云本迹疏釋
後義云。心地觀經説。爲十地菩薩
萬四千相好云云
又道場樹量小故。知極樂凡夫化。是三
十二相。非八萬四千相也。有人引觀佛三
昧經云。毘婆尸佛有八萬四千相。故知
夫所見亦有此相。此佛娑婆七佛初故。難
云。此亦觀想境界。如彌陀之。又有引
佛經云。爲諸菩薩八萬四千相云云極樂
是分段猶爲大乘善根界。以菩薩正爲
所化故。知八萬四千相。非心地上之所見

問。造惡衆生臨終聞彼土得者。四重五逆謗
法等罪人皆得生耶 答。十惡四重五逆並
往生。謗法闡提不生也
疏云。明惡。有三人。初明十惡。次明
。後明五逆。不謗法闡提。故明惡不
盡。十惡四重五逆。并得西方。若是謗法
闡提不生也○闡提不法。臨終雖
無量壽佛。彼經不信故。不往生
又謗法亦爾。如小乘人。聞十方佛。不
信故不往生
此文二義。一義云。謗法闡提二人不生。一義
云。謗法此身中信改悔。雖罪但先信
受歸已罪滅亦得往生。闡提亦爾。續亦生故。
明惡不盡。但説不盡。非無義也。又言
信故不生。明知謗時不生。然逆罪造惡時
短。後時得生。謗法時長。多分不信。故隱不
説。又小乘人不信不生。然經言生故。且就
不信之者不生也 問。大經説往生人
五逆罪。此經何故説得生耶 答。有
五異釋。且淨影記以二義釋。一依人上下
善趣造逆亦得生。常沒造逆不生。大
經據常沒故。造逆不生。餘皆得生也。二行
定散。觀經據定善生。大經據散善
得 生也
  今疏無別釋
疏云。又下品所以得大果者。明彼現在雖
善。過去或經發心。今聞大乘。後得
發心
  或經者。或是不定辭也。經者曾經也
問。小乘意。説他方淨土耶 答。疏云。小乘
十方佛。但明三世佛云云 問 阿含經
別有淨土。又智論引小乘經十方
。何云十方佛耶 答云云
疏云。解有數義。一者小乘雖十方佛
而明釋迦一佛化於十方。明分身諸佛遍
滿十方。雖滿十方。還是釋迦一佛故。阿含
經云。我別有淨土。我於彼處成佛○二者
小乘實明十方佛。何者龍樹云小乘實説
方佛而小乘不覺不知。何者大論中引
乘經明毘沙門天王歎佛偈云。𥡴首去來現
在佛亦復歸命釋迦文○小乘少明十方
。○少故爲不了。○又小乘雖十方
而不云云
又云。大小兩乘。同明唯有一佛。○小乘人
便言十方唯有一佛。○大乘人皆説唯有
一佛。明此一國土唯有一佛。餘方國不
餘佛。如此天下唯有一輪王。○小乘便言
一切四天下唯一輪王。大乘知是一四天下
唯有一輪王大乘知是一四天下唯有一輪
王餘四天下不餘輪王。○則小乘人不了。
大乘人了云云
問。他方四天下有餘輪王。大小同然。他方佛
或許或不許。今何云小乘人言餘四天下無
餘輪王一切四天下唯一輪王耶 答。可

華嚴遊意云。釋迦説無量壽。凡有二種經
一者無量壽觀經。二者無量壽經。無量壽觀
經。爲世王母○若是無量壽經爲世王比丘
十六正士説。彼國土淨人花云云花者麗也
  世王比丘等言可
問。經説地水等多劫罪。不懺悔
如何得滅罪耶 答
疏云。佛有無量功徳。念佛無量功徳故。得
無量罪也○微妙清淨。如夢如幻○識
假則識中。若爾。豈不罪耶。所以文云。
此觀時。得無生法忍。何意得無生法忍
止不依*止識假悟中故。得無生
法忍也。若但作瑠璃地觀。見好淨地。則生
貪心。以觀地不地故得滅罪。故文云。作
者名爲正觀。作他觀者名爲邪觀
此觀時。得無生忍者。引韋提希見
極樂國心喜故得無生忍也。言好地
貪者。若不依並無生正觀意者便生貪心。此
所著貪心耳。名生觀文有深所以

問。上品上生人生彼國已悟無生忍。何地
無生耶 答。七地也。疏云○下下品生百法
明門歡喜地。下品既得歡喜。當知此是
七地無生
又云。前上品見佛聞法。則得無生。今中品
一小劫無生
又云上品
下生
復開三小劫百法明門。住歡喜
。今下品得初地無生故。知前上品是七
地無生。所以明此二無生者。無生有二處
一初地無生。二七地無生。爲是故明二無
問。於一位中即時得上品
上生
或一小劫。或三
小劫。何以上品下生得初地證。上品上生忍
七地耶。如中品三生同得第四果。然於
三種時別。此亦應爾耶 答。有云。下品既
歡喜地。上品云無生。故知。無生非初地
也。異名説故。難云。法華十二類得益中。云
無生成佛。論家釋倶是初地。今雖名別
何妨同地 答。嘉祥非必同論家也。今云。
此中爲無生二地故別説也。故疏自云。
以明此二無生者。無生有二處云云
意則經意寛通。顯法多途而已
問。雙卷經説。以光明三途者。令
他方惡趣歟 答。觀經疏云 問。雙*卷經云。
聲見光令三途○ 答。解不同。論師
云。彼佛放光照他方。他方惡道便免之也。
今云。汝義中。同處異質淨土故。以穢質
一淨土質中。以穢業反爲穢土耶。今言。
自有空爲地馳馬朾別。自有大地爲
虚飛行無礙。自有娑婆爲淨。復有安養爲
穢耳。此是業力不思議不定判。○云云
身子飛空袈裟
血事略
聲見光者。經云。在三途光説
而聞聲者義勢歟
問。成論師云。照他方惡道者。其尤叶經意
光明無量故。而言極樂同處有穢土
者。有何證乎 答。此以理耳
問。凡諸淨土。以何爲體耶 答云云
教迹義云。攝論師云。識所變異。是淨土以
體。今明三種。若是法身淨土。以中道
體。亦是報佛淨土。七珍爲體。亦是化身
淨土。以應色體。通而爲論。皆是中道爲
體。以二是用
報佛淨土七珍爲體者。此化菩薩名報身。此
以寶玉爲淨土。若内應身名爲報者。以
土。與法身同也
法華疏壽量
云。内與法身相應。名曰應身。此
猶屬法身。與法身同土。法華論云○報佛
如來眞實淨土第一義攝。此則是報身土也。
若應之義。名爲報身。化大菩薩於淨土
佛。此以寶玉淨土云云
問。若衆生自業土何以爲體耶 答。可
之。且應云若就衆生土攝論師説。謂
心爲體也。若據事相。亦以四塵體。
若論實義。以中道爲體而已
問。就凡聖如何判土有無耶 答。若依
影義章。以三門別之
  又評異説。具如私抄
今明玄意。亦具有義門。一叙異説。二辨
是非。三顯正義
  第一異説者。或言佛有土。或言佛無
  土也
淨名玄第八云。有人言。佛一而無二。皆是
三界内外異。報佛斷惑因已盡。不土報
是無土。有人言。佛具足法土。以法界法門
圓滿。豈無土耶
法華玄第九云○什公以土沙穢。珍玉爲
淨。明異質同處者。此是迹身淨土耳。生公
七論。此是法身無淨土論
又云。生法師釋淨土不毀乃至理論之。
乃是無土之義。既寄土言無故。云淨土之
。豈非法身所
 竺道生法華疏二卷。今得其本也。彼疏
 釋壽量品此文
生公法華疏下卷云○無穢之淨。乃是無土
之義。寄土言無故言淨土。無土之淨。豈非
法身之所託哉云云梁高僧傳云云生公製
法身無色論。佛無淨土論云云四論玄有
公二人同名之沙汰。可
  第二辨是非或得或失
大乘玄教迹義云。有人言。佛無淨土。但應
衆生報化生言故佛土耳。此是成論
師意。非經論所明。經論云佛無淨土者。
分段變易淨土。乃是萬行所得眞常淨
土。故經云法身淨土是眞成淨土。報佛淨土。
經論處處皆明淨土成論師者。是梁三大
法師等也。此師意用生公義也。萬行所得眞
常淨土者。萬行所顯故云所得。此亦是報佛
淨土也。然別顯報佛淨土者。是華嚴等所
明舍那淨土。此以外應報故不眞常

瓔珞經上云。一切衆生乃至無垢地盡非淨
土住果報故。唯佛居中道第一法性之土。是
故我昔爲普光堂上。廣爲一切衆生淨土
之門
  普光堂者。指華嚴説經前後文
淨名玄云。今明有無。各有其義。若如四住
縁。有漏業爲因。感三界内報淨穢諸土
無明爲縁。無漏業爲因。感三界外。當知佛
即斷因已竟。無復此報。故言無土。所以經
云。普賢身命猶如虚空。依於如如
。何有土異。而昔行菩薩道大悲行願
而衆生起三界内外諸土。以於物
能應物起土。則此身果酬於昔因。佛則有
土。二近不達。會通故各偏執耳今見此評
。無土據無生。所果報土。有土據應土。則
酬因義。二近不達者。一向無土者。不
佛有應土。具足法土者。不中道第一義
無土假説爲土。定取淨土故。亦不
達耳
法華玄云。祥生公意。但是無寶玉之土也。
無中道之土也。若爾。生公得法身土。則
夫迹土。什公得於迹土。失於本土。若二師
各明一義者。無云云
生公言佛無淨土者。此是法身。無寶玉之
也。若爾。則無所失。許七珍之土
故。若言無土。義勢總立寶玉。是衆生土。非
佛土者。便失應土也。又什公云。佛淨土在
衆生穢處。此若明應土者。則無失。不
中道之土故。若以此淨眞淨土者。
便失中道。非淨穢得失意更可
明之
教迹義云已上
名玄云。問。仁王云唯佛一人居淨土。是何
土耶。答。此中道第一義諦。名之爲土。爾時
第一義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故。獨居
。下位之流未其中乃至瓔珞法華皆有
此説。問。中道亦是報不。答。酬因亦是報也。
但中道實相非因所生故。不報名
瓔珞之文法華者。法華論。報佛如
來眞實淨土。第一義諦之所攝故之文也。言
因所生故不報名者。此有多義。一
云報佛所居。則中道土。能居名報。從因起
故。所居則不然。不因生也。二云。若望
報身則名報土。而言不報名者。望
法身。但是酬因所顯。非因所生故。不
報身。淨土亦爾。三云内應酬因但是
所顯而非所居。論法性義。不酬因
。但取本有義而已。非此所論。内應身所
居之土。亦是酬因所顯是報土也。而言
所生報名者。以内應法身。但以
外應名爲報佛。所居亦爾。故於内應身土
且不報名後義應勝。
更可
法華玄云。評曰。佛或開三身。或名爲本迹
二身。以身例土。迹有三土及與二土。法身
中道第一義土。如瓔珞所辨。又如仁王
。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又
攝大乘論云。眞如則是佛所住土也。晩見
華論。亦名眞如常住土也。二舍那報身
諸菩薩於淨土故有四常。○化主國土
徒衆教門
三者釋迦化二乘。則是穢土○已上。此難雖
文則土義故。今
用爲
義文
今文具明三身。則具明三土。以
昔未三身。今始開之。三土亦然也今文
者是今法華也。法華報身是内應身故。論云
第一義諦土也。故知。舍那爲報身者。是
攝論。非法華論文。照二論理實相通
故。通用無違。若爾。理實有二報身。今此文
中。且擧外應而已。總論有無者。佛無
。迹土是衆生業感。但佛居衆生土中
佛土。實非佛土
  淨名玄明無土義
又法身寶玉之土故云無土
  則法華玄云。生無土失返得本。玄云。
  生者○意也
有佛土者應土也。又有中道第一義土也。
問。若爾者。法報二身佛無寶玉之土歟。答。
法身及内應之報無之也。問答云云今按云。
第一義土中。雖色法生故但名第一
。不寶玉也。對法身色無色義
按之
問。明淨土二處二質等幾異説耶。答。玄
淨土門云。四師云云
問。其四師説云何乎。答云云
三。問。有人言。淨土二處二質。如西方淨
土與此穢土。二者二質一處。三者一質二處。
淨名云。斷取妙喜淨土並此穢土中。且
是一土在彼復來。此故一質二處。如是四師
各成諍論云云
今按此文。但有三師。而言四師者。足以
質一處。如西方淨土。直就西方此句。若
此穢土。乃名二處二質也。此則四句成
四師説
  然於文中但有三師者。恐是脱落。更
  可餘本。或且擧三句以顯四師
次文云。今明各其義一返其義
今明四師所説各有其義諍論。此則
上問也。問意云。四師諍論各有何意乎。
答。意云。四義各有道理。正答問也。莫
者。依理息諍也
次文云。身子見穢土。梵王見眞成淨土。下
文十七句。所用淨土是報土。足指安地等淨
土是應土餘文可
此文爲一質二處等義。先就維摩經説
三種佛土也。三土者一眞淨土
  中道第一義土。由因位萬行所顯。則法
  身及内應身所居土也
二實報淨土
  寶玉之土。是外應身所居
三應化淨土
  如一時反現足指案地之土。又如西方
  淨土等也。或西方等長久住持之者。
  則是佛報土所攝也。淨名玄第八云。應
  土則暫有。報土則久長云云
淨名玄八云。土雖無量三種。一法身
本土。二迹中明報應二土。法身本土。即中道
實相
大乘玄云。問。經云衆生見燒盡。吾淨土不
毀。是何淨土耶。答。羅什云。是異質同處義。
淨穢麁細不同故不相礙。如首眞天子身
於地。又如無間地獄雖百千共處。亦
違妨。又如醍醐不麁器。況淨穢二質
而相妨耶。故燒穢不淨土。佛開三身。例
土亦有三土云云羅什釋見注淨名之説
也。經者是法華壽量品説也。此中不相妨
二義無身不地。及淨醍醐不
者。是麁細異故不礙也。地獄身共處非
麁細異。但是業力不相妨耳。況淨穢二質而
相妨耶者。前所擧事。皆是極凡麁顯之事。尚
相妨。況淨穢質凡聖異類。如色心異類
何有相妨也。例身開三土者。須約三土
一處等故也
壽量品義疏云。依羅什師意及法華論。是異
質同處云云 新撰疏
問。法華論釋我淨土不毀
。但云報佛如來眞實淨土第一義諦之所
云云此文不異質同處。合依何文
此引耶。答。一義云。既言眞實淨土。故知。穢
質外別有眞實佛土云事顯然也。問。若第一
義土者。應是一質。故疏次文云。若望正道
論。未曾淨穢。隨淨穢二縁淨穢二土
○故言質二見云云第一義土
者。豈非一質義耶。答。義有多門。若以
道第一義淨穢者。我淨土不毀者。則
淨縁所見淨土故。淨穢二縁所見異也。以
淨穢一質。然論文以第一義諦土
非淨非穢。但對穢土以爲淨土。故依論文
二質一處也。若言第一義諦淨質
衆生見穢土一質者。亦可此義。然娑
婆穢土不則以第一義體。以第一義
穢爲淨土故之。依顯相二質也。又一
義云。論釋清淨國土無上云。量者方便亦
一切佛國土清淨莊嚴。是出世間無漏
所生。一切佛非世間有漏善根所生
論疏云界形量
反因量
○二者因量謂無漏善根生。
有漏*善起也。○是出世間下釋因量
因量義。淨土是出世善根得。穢土是有漏
業生。由此義故。是二質也。言首眞天子
者。華嚴遊意云。首眞天子是色界淨天來故。
欲界穢處不相礙云云觀經疏云。如首陀那
天子穢不彼淨云云私云。淨居天云首
陀會同歟異歟
問。淨名。斷取妙喜淨土。置此土中。是名
質二處者。爾前後二處爲質歟。爲當何耶。
答。此是一質先後二處。又正是一時也。問。若
是前後。則生滅非一耶
答。且總爲一如一質異土爲一質等

玄教迹義云。且是一土。存彼後來。此故一質
二處
華嚴遊意云。妙喜一世界。本在東方無動處
淨名斷取來西方。○今更據淨名釋。云
可思議菩薩以娑婆世界置他方
本據等文
問。一質異見義云何。答。於一質體淨穢
等異見故。名一質異見也。有愚者云。所見
本質故名異見。此非義智人察之而已」
教迹義云。問。經云一質異見。是何物質耶。
答。一質多種。若以相實一質。以
實相故。有六道異見。大經云。見一味藥。隨
其流處六種差別。如人見水則有三塵
鬼見於火。倒心所感故成水火二見。如
恒河爲水。鬼見爲火。天見爲地。魚見窟宅
淨穢亦爾。業不同故。見淨穢。實無此淨
。此是中道土質。淨穢二縁見其二土。此
中道一質。以六道所見異見也。
三塵者。色。味。觸。可之。法華玄九云。如
入見水則有三塵。鬼見火但有色觸
云云
次文云。攝論師明皆唯識爲淨土
心爲淨土體。今宗以中道淨土體。則
源盡之。談彼唯識。唯是對治教門。
究竟理
次文云。就迹爲論。一質二見者。身子見
土穢但見人土。梵王見天土。而佛土非人天
。如經云。寶莊嚴土。而況釋迦眞土意云。
此言眞土猶是迹
名玄。但二縁所見。各自不心。依佛惠
還是淨質。若不佛惠則於一淨質遂見
其穢。故名一質異見
螺髻依佛惠淨。身子不佛惠
也。然此文約中道土一質異見
問。於淨質穢土者。穢土燒盡時。淨土亦
燒耶。答。教迹云。惡業故見不淨燒。而淨實
燒也
問。淨土壞時。穢土亦壞耶。答
次文答此問云。穢隨壞也。於淨寄見
耶。以淨壞故。則穢縁無所見。如鬼本於
水見火。水竭不火也。於穢質淨土
亦然
法華玄九云。淨質屬淨業所起。於淨寄見
穢耳。以淨壞故則穢縁無所見。如鬼本於
恒河水火。恒河水竭鬼則不火也。問。
穢質淨。復云何耶。答。例此可知也
此可知者。於穢質淨者。若穢土壞時。
淨縁無所見
問云。何名淨質。又名穢質耶。答。淨業所感。
名爲淨質。穢業所感名爲穢質也。問。其所
感者。是何物耶。答。淨業所感四塵等。名爲
淨質。穢業所感亦爾
問。於淨質上。以惡業故見穢土者。所見穢
土。既是惡業所感。則是穢質。若爾。淨穢各
穢體。何名一質耶。答。此有二義。一云。
淨穢二縁所見。實無其體。推實但是中道實
相。非淨非穢。然約縁中。且隨一義立一
。或以淨土一質。或以穢土一質
故明實體無定准也。難云。上文云。以
故見穢燒時淨土不燒。此明淨質。次文
問答云。於穢質淨。亦此然。意云於
質上淨土者。穢土燒時。淨土亦壞。此明
穢質。此則淨質上惡業見穢。無穢質。若
是穢質。淨土應壞。如後文所明耶。故知。
壞不壞事異。由質體有無也。第二義云。若
淨穢業各感質體。名爲異質。若淨業感
。穢縁雖穢。但是淨質。而無穢質也。難
云。雖已之難。猶一難。謂於淨質
。穢縁見不淨。亦由惡業。同借業力。何一
質體。一無質體耶。答。業力所見。總
相雖同。然於其中亦有差別。謂業正感
四塵等。於阿梨耶識變異分中。任持成質。
此則有質。若於質體。但於
別意識妄起倒。或見穢見淨者。則無質也。
人夜分見繩爲蛇。其人亦感繩而妄也
蛇等也。問。身子見穢土有穢質耶。答。
法華意。亦有穢質也。難云。若爾。穢土燒
時。亦應淨土壞義耶。於穢質見故。何必
佛淨土不壞耶。答。佛淨土自由淨業。不
身子穢土。故不壞也。自有淨。由身子穢。謂
天見恒河寶地者。此穢盡時。淨隨壞也
後義應勝。
宜須審取
華嚴遊意云○惡業衆生。若淨若穢。皆見穢。
餓鬼彼但火。見恒河水亦是火
亦如師子國採珠。福徳人得珠。薄福人見
珠成蛇非但見蛇成蛇見珠亦成蛇以
故二質一見也云云
又云。如釋摩南經。摩南城七寶所造。摩南
金柱木柱。唯於一金柱復見木柱。此
則是一淨質。縁見淨穢。名一質異見。一淨
質既然。一穢質類爾可知。問○摩南藏
柱。餘人猶見木柱。爲見。解云。具有見不
。何者於摩男金上木。摩男既藏金。則
不。如珠上蛇状。既藏珠則無
蛇可見。問。若藏金。餘人不復見木。則著
業果義。彼何故見木。由彼惡業所以見
木。見木是業果。今既無金不復見不。則
業果義也。解云。顛倒之物。竝有
。於摩男邊強故。摩男藏金。餘人不復見
木也。言見者。明摩男雖金。彼猶見*不。
問。若無金猶見木。則成兩質義。若是一
質無金。則不木○解云。雖猶見木。而是
一質○大師於此擧神蛇喩。有人行見
一蛇則斬之。蛇腹中有酒肉。○此蛇是神
蛇。人酒肉祭神故。蛇得酒肉。○蛇將人酒
去。人猶見酒肉在。○唯是一酒肉○業行
不可思議如
法華玄云。問。經云餘衆生見燒盡。吾淨土
毀。是何淨土耶。答。羅什云。是異質同處
義。淨穢二質。同在一處云云 同大乘
玄文
大乘玄云。一質二見者。身子見佛土穢。但
人土。梵王見天土云云此依維摩經。法
華玄亦同
新撰疏云壽量
問。靈山具三土不。答。靈山本
不生滅則法身土。菩薩見靈山寶玉。則應身
土。凡夫二乘見。是化身土隨縁見
三佛。未曾三土亦然也
問。二經所説。同依業淨穢淨穢異也。何
法華所説異質土。以淨名説一質
耶。答。此有二義。一云。具有多義。各擧
耳。一云。於一處中種種異土。謂淨穢
麁妙等也。望異類土或説一質或名
。意云。佛及凡夫所見。各有質體。法華説
之爲異質。然凡夫見穢土。亦以佛淨土
云爲縁而見義有也。若望此土則名一質
維摩據之故。維摩經云。譬如諸天共寶器食
其福徳飯色有云云法華但云吾淨土
毀。衆生見燒盡也。難云。法華説。衆生見
佛土燒盡。何有別穢質耶。維摩亦説於
一器中二食。於一處中淨穢質。何忽
一質耶。答云云
法華玄云。經説。身子自云。我見釋迦土穢
梵王云。我見釋迦土淨。佛復云。我此土淨。
而汝不見。三種皆云釋迦土。故知。二縁見
釋迦土是人天土云云
此釋維摩所説也。法華云。衆生見劫盡者。
直明衆生所感之土。不釋迦土。凡明
時事。而不的論淨土故也前二義中
後義應
法華玄第九云變土
問。壽量品云吾淨土不
。今何故三變而成淨土耶。答。淨土多門
下。明異質同處義故。淨土不毀。穢土被燒。
今明同質同處義故。三變而成淨。同質者。
一淨質。一處者。無兩質共處也
統略云提婆
上品已各反八方淨土。無
海山河。云何文殊從海出耶。答○上明異質
異處。今明異質同處又上明異質異見
明同質異見
塔品三變土田淨土玄曰。同質。此會大衆所見。同
一淨質。故統略云。異質者。望
他方穢質
以論耳
提婆品淨穢二土統略云。有二意。一云
質同處。二云同質異見
壽量品淨穢二土玄曰。異質同處也。義疏云。
異質同處。又一質異見也
義疏十云壽量
問。餘衆生見燒盡。而淨土不
毀。此爲是一質異見。異質同處。答。依
師意及法華論。是異質同處○麁妙既殊。不
相障礙。次明一質異見者○云云若望
曾淨穢。而二縁見淨穢。以淨穢二
故。非淨非穢。爲一質也。若就縁論。一
質者。文云。自有一淨質。薄福之人。自見
。自有穢質。於福徳之人。自見其淨云云
且就一質者。本感淨質強。餘人隨之見
故。質唯一淨。見淨穢故。云異見也。一
淨質既爾。穢質亦然。有此中依謬解之。本
質是淨。有人薄福。見爲不淨。此見異於本
。名異見也。今按。不爾。以淨穢二見異
故名異見耳。問。云何名質。何名見耶。以
體義質。以縁義見。然涅槃隨義門
轉勢論之實無所在也問。什公何處云異質
同處耶。答。維摩經什師註中。引法華説云。
此是淨穢二質。同在一處云云
問。法華論説異質同處文如何。答。論文但
我淨土壞而衆見燒盡者。報佛如來
眞實淨土第一義諦之所攝故
此文不異質同處。如今所見。此義甚難。
習之
法華論疏下云。報佛如來下釋經。即是擧
土報佛既常。如前所釋。故知。報佛之土
亦常。以常故不可燒也。問。既是常土。云
何得諸天撃鼓及散花等耶。答。於淨土
無障礙用。故得斯事
問。諸佛菩薩。唯見自業所得淨土。不
生土歟。答云云淨名玄云。問。若爾。二乘惡
業故。於菩薩境界横見不淨。菩薩應
其不淨。答。諸佛菩薩有顛倒智天眼他
故能知能見。故華嚴云。隨順衆生故。普
諸世間。智慧常寂。然不世所見云云
問云。何人成結成事成耶。答。此是犢子部義
也。謂云云名玄八云。晩習唯識攝大乘論
云如虚空天見之爲。鬼見之爲
猛火。鳥見之爲好路。人見之爲虚空。竝無
四質悉是心變異故。見此四耳。犢子部云。
人成結成事成事成者。即六塵等事。此明
質。薩婆多云。人成結成事成亦有一質
譬喩部。人不成事不成。但有結成耳。如
。貪人見之爲淨。不淨觀人謂不淨。餘人
之爲非淨非不淨故。無定實。但有結使
之心。尋譬喩之計。似唯識之宗云云 此文初
習成
論者義。云世諦有
一質眞空則無
問。唯識竝譬喩部所説。尤叶
道理。今何云一質二見。答云云 佛性義明草木成
佛義。正用唯識
理也。
然云云
名玄破唯識義云○既有能造之心。豈
所造之境界云云
又云○此乃是妄謂之心本。妄謂之境
末。不本有而末無。又衆生心變異
故。見衆生土諸佛菩薩應土。誰所作耶。○佛
即無應土。若爾。但有法報兩身。應化佛
又但有他心天眼
佛地論有一質異見之文。梁攝論云。餓鬼畜
生人諸天等如應一境心異故紆彼境界成
○釋云。一處一時。竝成四境云云
問。付四重淨土。且大小同住土者何處耶。
答。界外變易淨土也。問。二乘無學及初地上
大力菩薩。倶生變易土然此三乘人。位行遙
異。淺深非類。何於一種土中。可同依止耶。
答。地上大力所住。殊勝超過二乘境界。是第
三獨菩薩土也。但第二大小同住土者。聲聞
縁覺所得之土中。迴心已後亦同住故。迴
大。菩薩同住名大小同住土大力各亦通
之也。或地上大力菩薩爲化亦生亦中如凡
聖同居土中亦有十地菩薩等也。又佛過
前三土中住也
問。獨菩薩土。唯界外淨土歟。答云云一義云。
唯界外土。若於界内説小乘必有凡夫
獨菩薩也。設是獨菩薩。而以分濟
故。分段土皆名同居也。又一義云。此通
。或有純諸菩薩。而非界外。謂彼土中。有
地前菩薩。是舍那淨土也。前義應勝。仁王疏
云。三賢居分段同居土云云
三賢所居分段。是同居土。故知。獨菩薩土非
分段
問。安樂世界。四重淨土中何。答。第一凡聖同
居土也
問。安樂世界。是大乘善根之境。鈍根菩薩之
處也。應香積佛國。可獨菩薩之土。何
凡聖同住處耶 答云云
 難文
悲花經第三説彌陀本願云。我世界無
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衆純諸菩薩云云
無量壽經論云。非但無三體。乃至不
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云云
 答文
雙卷經云。諸有衆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
至一念。至心迴向。願彼國。則得往生。住
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本願亦爾
觀經云。十惡五逆具諸不善。遇善知識。亦
往生取意。
若依攝論別時意趣釋。雙卷
經中。何除五逆。以五逆人現在有善心。未
善故。後時亦可生。如餘人故然除
五逆。故知。餘者次生得往。又何於彼土
中輩下輩。於多時佛。又何得小果等
耶。又與觀經相違者。依淨影釋。上下定散
同故爾
  淨土經事
梁攝論十五云本論
百千經
菩薩藏中。有別淨土
。經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經。又華嚴經有
百千偈故名百千經。於此經縁起中。應説
淨土相云云 縁起者應
是序説
維摩及壽觀等經。説
淨土法門
  聖眼幢世界事
華嚴遊意云。故華嚴經云。有百億阿僧祇品
淨土。西方阿彌陀下品淨土。聖*眼幢世界上
品淨土云云尋云。聖*眼幢憐彌陀土。何云
上品耶。答云云
  涅槃義
涅槃義云。涅槃有二家。一云有翻。二云
。無翻有四家義。有翻六家。一云無爲
無累。三云解説。四云寂滅。五但云滅。六
滅度。○今同有翻第六家。但彼一向有
翻。今明相待涅槃有翻。絶待涅槃不
問。云何名相待涅槃。名絶待涅槃耶。答。待
滅。名爲相待。正法離言。強名涅槃
是其絶待唯餘法門推度解之。
是私意也。更
問。絶待離言。是
無名義。非翻。例如般若。雖稱。
翻。謂絶觀般若。不智照
之。而強名已。乃此翻爲智慧。涅槃亦爾。絶
待涅槃雖稱。稱已下以此方滅度言
之。何云無翻耶。答絶待亦非一向無翻
但對他家一向有翻故。擧無翻絶待涅
。本無名相。既無名言。當何翻名。若立
槃名已。可之名滅度
問。云何名性淨涅槃。方便涅槃耶。答云云
法華論云。謂如來藏性淨涅槃云云
本有涅槃。始有涅槃。亦名正法涅槃。修成
涅槃
問。其二涅槃體何物耶。答云云
又云。別而爲論。性淨涅槃體者。正法中道爲
體。修成涅槃。以萬徳爲體。然至其體
但以正法中道二涅槃體
又云。今明性淨涅槃體。如來藏本有佛性
顯爲法身。亦名涅槃。方便淨涅槃。是萬徳
上無累。稱爲滅度。故二涅槃各別。然窮論。
只是正法中道爲
問。就方便涅槃。爲總萬徳爲涅槃。爲當但
無累義涅槃歟。答。今且云。有二義
一云。總攝萬徳涅槃。一云。唯取無累
涅槃也。問。若言總攝萬徳者。何
徳上無累滅度耶。若但取無累義者。豈
萬徳爲體耶。又涅槃中。備三點四徳。其
無累者。三點之中解脱。又四徳之中淨徳也。
故知。涅槃非但無累耶。答。涅槃正以滅度
義。即無累徳也。然於無累之中。具足一
切諸功徳者。以無累主。統攝諸法大乘
法門。多今皆爾。非唯涅槃也。問。若涅槃爲
總。三點四徳爲別者。三點之中。解脱望失。
涅槃同是無累。何故涅槃爲總。解脱爲
耶 答。若論涅槃。以涅槃主總耶。一切
功徳爲大乘涅槃。其解脱等。直是無累。不
其總義
意云。無累有二。一者是別。直取般若等上
無障累義解脱也。二者是總。謂取無累
諸功徳法統攝涅槃。若入解脱門義。
解脱爲總。涅槃爲別。於無累中此總
。餘法望涅槃。其義相別故。總別易
窟下云。如來藏中。恒沙佛法同一體義分。如
諸徳説名爲常。離諸徳外。無別有
常性可得。我樂淨等類亦同然。又就常等
説爲解脱。離常等外。無別有一解脱。自性
法身般若類亦同然。如是一切。是故諸徳皆
自性云云
又云。涅槃雖復是常。是因縁常。非定性常
云云
同中云。言四障者。如寶性論説。一者縁相。
謂無明地障佛眞淨。對除彼故。説佛眞常
云云
涅槃疏第三云。伊字譬者。外國伊字。猶如此
間草下字。亦爲鎗脚也。此譬正耶。其
義。若是摩醯首羅面上三目者。彼一目在額。
兩目在兩頬。○三點則譬三徳。法身般若解
脱也。今類此皆有總有別。若是伊字三點此
是別。爲成一伊字伊則是總。涅槃三徳則是
別。三徳成涅槃。涅槃則是總云云
又云。對生死之總。立涅槃之徳。○今對
死三障故。辨涅槃三徳。以法身彼報障
般若彼煩惱障。般若正斷煩惱。以
其業障。則明脱業障也。二者明
萬徳。以此三徳之則盡。○法身則是
身業身蜜。波若即是口業口蜜。解脱則是意
業意蜜○三者明此三徳。即是法身。無感而
應故名法身。無境而不照故名波若。無
果不盡故名解脱云云玄同之。無感不應
者。三點中。法身總攝。眞應今擧其用以攝
其體
又云。昔日有法身波若之時。解脱未足。有
解脱時。則無法身波若。互不滿足。所以今
三徳具足文 玄同
此意。昔小乘無餘涅
槃。爲解脱滿足
疏六云四相
今日爲聲聞人此圓正涅槃
昔孤斷不圓之病云云
又云。上三點。以法身第二點。今以涅槃
第二點。○今明。此是總別因縁。涅槃之
總。是別總三徳之別。此是總別。以其是總
別故。別即是總三徳。則是一涅槃。以其別
總故。總則爲別涅槃。即三徳中之一徳也
又云。昔涅槃無波若。波若是智。有智時。涅
槃未足。汝無餘涅槃。是無智故。涅槃無
波若。○今涅槃波若始具足云云
窟中云。於三徳中。對昔涅槃解脱
○此乃是其通名解脱。一切諸徳出顯垢
解脱云云
又云○菩提則波若。涅槃則解脱云云
今按。總別有二。一者名義相對。涅槃名別所
顯義。總如欲界色界名所顯五陰等也。二者
直就義中主伴相對無累義爲主。諸徳皆無
累。若於中對餘門無累。還是一義也
問。性淨涅槃。有萬徳耶。答。有二義云云
當體萬徳。若約相論體。亦徳有
涅槃義云。問曰。性淨涅槃。爲萬徳不。答。
二釋。一云萬徳。今明無萬徳。但以
平等一味正法涅槃。若言萬徳體故。明
性淨涅槃有萬徳亦得
二智義云。照空名惠。鑒有爲智。故此經云。
一相門於惠業。知種種相門於智
文 一相門即當性一味平
等也。此經者維摩經也
問。性淨涅槃體何物耶。答。若論用門。是阿
梨耶識。亦是本淨阿摩羅識。若論體門。即是
中道正法爲
玄曰。地論師。阿梨耶識。攝論師。阿摩羅識。
成論師。成佛理顯現。名爲法身。定是有法
故。以常爲經宗。今明中道佛性。中道
何隱顯。若以常爲經宗者。大論云無常
一邊。常爲一邊。非是常爲究竟。純陀哀嘆。
生死苦無常佛果常樂。至後迦葉涅
槃非常非無常。非有非無。非因非果。今
明。四句百非洞遣。爲涅槃體。常無常是用
法師但得其用。不深諦
  三修八到事
問。何名三修比丘耶。答。聞小乘教。修無常
苦無我。聞大乘經。修常樂我。此名三修比
苦等是因。樂等是果
也。比丘是行者也
玄云。問。經明三修八到。何等是三修比丘
耶。答。三修者。一常無常。二者苦樂。三者我
無我。常者凝然也。無常者遷流。樂者怡喩。苦
者逼惱。我者性實。無我者不自在。通稱修習
云云
問。若爾。應是六修。何名三修耶。答
玄云。然此三種相對。合辨名爲三修。離説即
是六修云云問。於涅槃四徳。謂常樂我
淨也。若爾。應四修。何但明三修耶。答
玄云。若具足而言。應是四修。離則八修。謂
淨不淨所以除淨不淨。但明三修六種者。
不淨觀是遠方便。因中除不淨觀故。果中
淨觀。若對治人到應辨以修因中若無常
無我不淨果上耶常樂我淨故八修
者。涅槃名果。生死爲因。正是佛性與
因。於生死中佛性故。名爲因也。
又未大涅槃已來。諸義行法。合名爲因。
則是生死所攝也
問。八倒者何耶。答。前倒有四。後倒亦四。合
八倒云云
玄云。前倒者。常樂我淨。外道時起四倒。謂
常倒。樂倒。我倒。淨倒。佛破四倒故。説
常。苦。無我。不淨。比丘佛果上更起苦無常
無我不淨。更起後四倒。謂無常倒。苦倒 無
我倒。不淨倒。前倒後倒合論故。有八倒。外
道起生死計常樂我淨等文
又云。若外凡夫起八倒者。是見諦煩惱。若
學人起八倒者。是修道煩惱。若羅漢起
者。是界外煩惱云云
又云。起倒人者。外凡夫人。起前四倒。入
凡位復起之。後四倒者。入内凡位乃至
羅漢起也
問。八修八倒。云何相對耶。答。於生死
等四倒。則有無常等四修。於涅槃無常
等四倒。則有常等四修也。又問。於外凡位
後四倒耶。答云云
問。若起者。云後四倒者。入内凡位乃至
漢起也若不起者。云若外凡夫起八倒者。
是見諦煩惱答。若別論之。不後四倒
前文云。外凡起八倒者。是言總意別也。又
外凡。亦起後四倒。然云後四倒者。
内凡位者。是約多分之。又言前四倒入
内凡位復起之者。且約見惑。若界外煩
惱亦得之。又言學位八倒者。正是後四
倒。言是修道煩惱者。一義云。是修所斷邪
見攝。此義不然。若爾。内凡位等。亦應起
四倒。既云復起之。故知。五邪見唯見
斷義也。應此異毘曇義門。學人於佛果
無常等倒。猶是界内煩惱之類。若准
。應是邪見攝。然於此位前四倒
苦等故也。問。羅漢具起以倒耶。答云云
問。若具起者。前四倒入内凡位復起之。
若言前四倒者。言羅漢起八倒耶。
答。具起八倒。是即外煩惱也。然言前四倒
内凡不起者。此約界内正使而説也。又文
前倒是凡夫。後倒是聖者。此亦據界内正
使故。故前倒是凡夫耳
涅槃疏十四云。今明。凡聖具有八倒者○只
昔外道具八倒。○三修亦具八倒者。彼
謂佛地若無常等文又涅槃疏第八。經四倒
品明三修八倒
問。生死四倒。唯迷生死歟。答。亦迷佛果
也。問。既是生死四倒。何亦迷佛果耶。答
玄云。生死中四倒。正迷生死無常苦。傍迷
佛果常樂。果上四倒。正迷佛果常樂。傍迷
生死無常苦。所以然者。計生死常。非但不
無常。亦即不常。計佛無常者。非
識常。亦則不無常
問。若爾。解無常即解常。解常則無常耶。
答。不
玄答此問云。惑性浮漫。得一惑兩迷。解
性不漫。解無常解不常。解常之解不
無常
難云。解性照徹。洞達無礙。惑性頑礙遲鈍○
障隔若惑即應局解通解何不爾耶。答。
迷者失方。於東謂西。亦言東。亦言
西。悟者見東謂東。則正見東不西也。
生死常。則有二迷。謂生死爲常。是
生死。亦不常是佛果。故迷佛果也。解
即相當故無二義。浮漫即斯謂也。又難云。
常應無常。如解一乘則決了聲聞法
耶。又上兼下。下不上。如生空
法空若解法空即悟生空耶。答。若據
亦得。如此。然今不相通者。正對理而
解。不惑浮漫故。約此義此解
  二涅槃事
中論法品疏云。大乘餘無餘者。滅五住煩惱
名爲有餘。二死報亡。稱爲無餘。○大乘前
無餘。即是法身後起應化二身。名爲
云云
窟中云○所證有二。一是有餘。二是無餘。分
段盡處。是其有餘。變易盡處。是其無餘云云
此釋梵行已立
滅智
教迹義云。問曰。若言常者。云何此經云
世諸佛皆入無餘涅槃耶。答。非是小乘無
餘涅槃。若依攝論大乘。乘無餘涅槃有
。一者。分段因果。盡名有餘。變易因果。盡
無餘涅槃。二者。報應二佛。有餘涅槃。法
身名無餘涅槃也。又金剛波若經中。我皆
今入無餘涅槃者。是彌勒釋云大乘第一
無餘涅槃
窟下云。汎經論中。明餘無餘涅槃。略爲
。一唯就小乘説因亡名有餘。果盡名
。二唯就大乘説。因盡名有餘。果盡名
。○三菩薩所得因果無處爲有餘。佛所得
因果無處爲無餘。四如攝大乘論及金光明
應化身爲有餘。法身爲無餘。○五大小相
對。小乘中因果盡名有餘。大乘因果盡名
  醉入無餘有無事
問。愚法二乘入涅槃時。滅身智根色不
生死果報耶。答。三乘位數上云二乘有醉入
無餘義不。答。攝論師云。有依楞伽經文。三
論師云。無依智論及法華略抄
雜義記云。攝論師依楞伽經。得寂滅三昧
無量劫不覺文。許醉入無餘義。三論師依
法華經。是人雖滅度之相文。不醉入
無餘取意 作者未詳
淨影釋云。愚法之人。未來無餘涅槃後。經
可稱計微塵數劫。心識還生。爾時方受變易
果報取意此義略同攝論師也。然考淨影釋
。始終無餘之間。有無明地妄心生滅
變易若即三種變易中。初門義也。言無餘
後方乃受者。據第二門。縁照法身變易。此
所得身。神化無礙。能變能易。以無漏業
因故。所得報乃爾。勝鬘經説。以此爲宗。此
報從涅槃起。心想還生時受。此約明了觀
察心也。又涅槃之間。一處文云四陰
具有四陰初不覺妄心
具五陰也
若依嘉祥。二乘無學
人。入涅槃時。分段報謝。變易續起。無其心
識斷滅故。不醉入無餘。然約
大乘。亦名醉也
統略上云方便
法華論有二種聲聞。有大機
者。謂退大取小人。無大機者。是決定聲聞。
問。此二人同生淨土何異耶。答。悟有早晩
根有利鈍。問。住羅漢幾時而悟。答。楞伽云。
無量億劫耽小乘空三昧。猶如醉人久久方
。○問。生淨土中。有大乘機。可聞説法本
乘聲聞生於淨土大乘機。云何得
。○答。有二因縁。一者佛性。則是一乘。既
本有佛性。則本有一乘。佛性力故。還生
。則是一乘種子。還生一乘善根。二者如
涅槃經。信心因聽法。聽法因信心又涅槃
經。八萬等劫。一義釋云。至念發心菩提
云云 涅槃疏
釋也
略述云仙光
菩提心變易
故。楞伽經云三昧酒而臥八萬劫云云
窟下云。斷分段因盡。而灰身滅智。分段報
任運無。變易報乃起。如人報謝故。天報起
天報故。人報謝。佛果法身與此非類。
要由解脱起。解脱道是法身故。法身起變易
報方無。所以非類此文既云人報謝故。
天報起。則分段滅時。變易乃起。非身智滅
多劫者也
  佛舍利事
問。佛涅槃後。留舍利。利世間。爾者佛舍利
幾種耶。答云云二種舍利全身碎身也
華玄第九云舍利
有無
問。首楞嚴經云。本願力故。
法盡。三昧力故示碎身舍利。大品則釋
此經云。如來碎金剛身作末舍利。此二經明
舍利。新金光明云○如來身舍利。畢竟
不可得○此經無舍利。有無相違。云何領會
耶。答。有無之言。則是佛説。理無違背。初明
有者。據佛迹身。後明無者。就法身也。又
前明有。示凡夫二乘故名。此身從業報
起故有舍利。後明無者。不凡夫二乘。明
如來之身是幻化身。非實業報生故。無力
也。又大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非
血肉之所成立。若不二而二。故開二身。法
身無舍利。應身有舍利。二而不二。則此身
名爲法身。故無舍利
統略下。釋醫師譬云。問曰。遣幾使耶。答
曰。釋迦全碎二舍利爲兩使
華玄九云。小乘謂骨是金剛。肉非金剛。以
傷出血故。大乘明一切堅滿故。皆是金剛。
能傷佛身肉也。問。世間金剛以
之。舍利金剛下得爾耶。答。不也。唯有
如來。入金剛三昧。出世間道力能破此身
耳。世間之總無能壞者○多寶全身欲
法身。常恒釋迦碎質示應身滅度
意云。示者則示自體故。釋迦則應示。應
知多寶則法身。示法身實義也。或化身家。
舍利則化身攝故。智論云。後化佛身及七寶
云云佛身則佛舍利也。既云之。即化身
也。以是化身法身
涅槃疏十云。分布舍利八斛四斗
同十五云。分舍利八分者。實爲三分。天
一分。人得一分。龍得一分。就人中八國
共分故。爲八分。而今不三分。止言八分
者。此是據本爲語。本是人間。八國分爲八。
後時天與飛來求覓分故。就此八分中。各滅
取與之。故得三分。今據本時言故
八分
          東大寺大喜院
三論玄疏文義耍第九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十私抄
雜問答并前大科餘殘等此猶不盡也
三論法華問答在別
十三問答三十許
 法華品有無前後等通他
宗難
 大悲代受苦
 四弘願
 菩薩逼惱衆生
 共貪生不共貪滅
 雜華經釋華嚴題佛
 菩薩護戒事
 伽耶山頂經四種發心龍女
 十住菩薩見生死始終
 一佛度一切
 迦葉佛不説涅槃經
 授記事鴒鳥
聲聞實成佛歟
 毛道衆生
 調達造逆先後
 菩薩位立煗等四心
 四依位分供佛
得義
 菩薩五位
 道場量
 自宗行業
 祖師血脈
 玄疏本末録
  雜問答
問。以菩薩三聚戒。約止善作善。如何分別
耶。答。百論疏有二釋。一云。初律儀是止善。
餘二是作善。二云。三種竝是止善法華疏同
第二釋
問。付第二釋。凡止諸惡。皆是律儀戒攝也。
律儀中息諸惡故。故餘二但是行善依
也淨影大師。別論三聚戒。律儀是止。餘二
是作釋。是專契道理。餘者如何耶。答。法華
疏第二云。有人言。初戒以止善體 後二
行善體。今明不爾。若後二以行善
體。初受戒時。未行度人。則應但受
一戒。菩薩之戒。便不具足。今明三戒竝以
止善體。初戒止息威儀之惡。次止不行
善之惡。後止不度人之惡。故初受戒時。具
三戒。但後時修行善法。及度衆生
淨影釋云。別論律儀。是止。止諸惡故。餘二
是作。作諸善故。通論一一皆是止作略抄問。
有人言後二行善云。初受戒時。不
者。於止善同有此難。初受戒時。未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