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涅槃經義記卷第四 (No. 2764B ) in Vol. 85

[First] [Prev]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764B [cf. No. 375]
大涅槃經義記卷第四

性若三世攝是無常也。第四從若斷善根有
佛性者已下。執定有定無爲問。從爲衆生故
有四種答已下。先明昔日四答所以明者。一
爲明由昔顯今。二爲明今異於昔也。從如來
十力無畏已下。訖六少見名分別答。此將答
第一問。先擧縁正於前。如汝先問者。此稱第
一問而答。答意斷善根人實當有彼如來後
身二種佛性。但現在邪見隔障因縁是以無
也。如來佛性非過去已下。答第三問明正因
是常非三世也。後身佛性現在未來已下。答
第二問。就中恒兼答第三問。向所以在前。答
第三問者爲明正因非三世。後身二世九住
以前三世增一明義故也。後身二世者。取初
能見之心以爲現在。自後見心束作諦。未來
未得菩提時。佛性因故三世攝者。初住以前
有漏位中。是不善五陰佛性因故三世所攝
果則不爾。有三世非三世者。初地以上訖於
十地。此善五陰。是不善五陰果體無常故三
世所攝。佛果五陰是善五陰。果體常住故非
三世攝。十地已下訖於六住明佛因故。過去
現在未來果亦如是者義亦同然。五住至初
住□□□□□□□故。過去現在未來果亦
如是耳。以義同前故□□□□□□□□性
六種七種。此□□中明上縁正闡提當有也。
若□□□□□□□第四問也。我亦不説者。
亦不偏説置而不説名置答也。亦有説置妄
計名爲置答也。云何名因。過去現在未來者。
將欲配屬於人。是故發問。又云上來廣明因
果三世非三世。今問意因所以三世果所以
有三世非三世也。答意因是不善五陰是以
三世攝。果有不善五陰果有善五陰果是以
有三世有三世也。自下廣明三世非三世縁
之別。一切無明已下凡有三段。廣釋縁因爲
世攝正因不爲世攝。初一段直就道理廣明
縁因爲三世攝。正因不爲世攝□□□□於
已下。第二引其成經明于縁正攝以不攝。須
陀恒人已下。第三就人以明縁正攝以不攝。
聲聞如乳者。上如來爲成增一明義故。是以
從佛向下而明。此中爲成前微後著。是以從
下向上而明也。十住下品爲辟支。上品爲菩
薩。五六七種未來有者。復明何義。上來但明
縁正二種佛性明生善。自下始明生善義也。
未來業未業生終不生果者。爲明未來佛性
必有。是以能生現在之善不同未來業也。又
云此未來業以未有故。不能生果。現有下品
因未來必生中品之業。未來有時必得生果
故。名爲有佛性。亦以未有故不名現有。以畢
有故名爲當有。由當有故感生現善也。因上
未來之業。以未生故終不生果。即執作難未
來佛性即時未有。云何生善下。以二喩喩有
生義也。若言五陰是佛性者。此下還復宗廣
明佛性。非有非無中道之理。重答上第四問。
明非定有非定無也。自下將明生善。先執或
以明中道。以是生善之本故也。執現有陰爲
性。而問但執擧一執耳。其實廣發衆疑也。執
縁爲正故言失意衆生不解。即是中道者明
不解故。現無佛性。是非有或時有解明佛性
非是都無非有非無爲中道也。我爲衆生得
開解者。執内外有無皆不開解。下明非内非
外虚空兎角以下。就六種喩明非有非無。令
得生解爲開解也。熱病服乳者。解云。外國乳
冷酪熱是以服乳除其熱病。但服之太過故
生冷病。服酪能除冷病。但服之太過反生熱
病。若順此方乳熱酪冷者。而言熱病服乳者
此當以熱治熱。下病服酪者以冷治。冷乳生
冷病者。此明其乳非直能治熱病生則亦能
治冷病也。下言酪生熱病者義亦如之。若言
五味先有待縁而發。如内大先有待外大增者
義不得然。何故不然。五味前後次第説故。不
從多方使。但從二縁乳中得酪生蘇。乃至醍
醐。一切諸法皆不如是。但從二縁得也。非
方便得者非正。從二方便能得。乃從五縁得
也。能增□内外四大者亦復如是者。皆是本
無從縁生也。又云取計而破外人計乳因之
中。先有酪果不由方便。始得生酪。佛性亦
爾。身中先有。不由縁得者。是妄計耳。就我正
義生蘇等皆不如是者。皆不先有非方便得
明其本無從方便得也。四大佛性皆亦如是
要侍縁也。如我所説十二部經已下至一向
作解。此明偏執爲病。勸信中道而生善也。又
復爲明昔經隨自意語説無常法。猶可從之
生解。況今隨自意語解説佛性何得不生解。
乃至闡提佛性有無亦如是者。明闡提當成
佛時佛性有無同如現佛有無一不異也。亦
云闡提現在有惡名有無善爲無也。昔共彌
勒論于性空。望今是世諦但空理幽玄故。身
子等不能生解。而所以須菩提等能爲諸大
士説者如來加感故也。於性空世諦猶尚不
解。況佛性第一。而乃率已一向取解不隨佛
語也。又云。舍利弗乃是大權之人。非爲不
解爲取現迹所同實聲聞也。如恒河中有七
衆生已下。此品大段第三引喩喩上生斷之
義明。若當於上四句義中不能解者。作前二
人。若能解者次第相續作。後五人微妙河者。
上品中以煩惱爲河。生死爲水。此中以涅槃
敎爲河。四種佛性爲水。上勸修道見性以取
現果。此中勸解佛性成後五人。上明不能修
道沈沒生死。即亦迷沒涅槃之法。此中迷沒
涅槃理敎即亦迷沒生死河中。今且各擧一
邊互明其義也。七人亦爾。今列二種七人。上
品不列者。亦是互明耳。如上三人者不修善
等三種人也。復有常沒非一闡提者。此是樂
三有人沒在三有也。大望就常沒中自有是
闡提自有是繋珠人沒之。三有而非闡提。暫
出還沒亦爾。亦有常沒非一闡提。下引善星
等者。此人若能讀誦十二修諸禪定名樂三
有是第二人。若斷善根即爲第一人也。從有
漏戒生無漏戒故言戒。戒是人未剋爲不具
也。能牽果報名爲作戒。不感生死爲無作戒。
隨道之戒背於生死名爲捨戒也。所以不列
習種性爲住人者。以於中寬漫有退不退故
不列也。列第三人住竟更不列後五人者。以
斯自此以後無非住人可知故也。智不具足。
凡有五事。自前已就舍利弗等明。今經住人。
此下廣明住人。昔時之行故後成也。作不淨
觀伏貪慈悲等觀各伏。所患思覺多人作數
息觀通伏十使著我多者。分析界入。此等諸
人皆求禪支中作如此觀情現離惡近求禪本
遠求期生空。是人聞已者。總上諸人聞斯善
反説觀法。已既得根本作生空觀。初正縁五
陰壞苦壞無常。兼知衆生無性爲觀不已。正
觀生空兼知衆生爲五所成文。言如法修行
者。生空觀成也。次得念處者別入四空也。初
正觀色身作壞苦壞無常兼知身無性爲觀不
已。正觀身空兼知身。是名用變壞苦無常身
觀既然後三亦爾。此是思惠之始。若鈍人者
次作正懃後作如意之觀。然後方能總四念
處爲一法之境。作行苦行無常兼知無性以
入於煖。大望聞思位中趣空之始。要必先作
壞苦壞無常兼知無性入斯空觀向現見之。
初訖至羅漢要作行苦行無常兼知無性以入
空也。文□次第作十二因縁者。此當是聲聞
縁覺。乃是利根中乘之人作此觀也。然中乘
之人直觀因縁。兼因縁無性以入於空不同
小乘苦觀於前也。但就中有斯三根。今此中
從念處後作十二因縁者。是利中下根也。然
生空念處利鈍通作。是以利中下根亦作此
觀。但自不作壞苦觀也。若中上二人不作生
空念處之觀。直作三世因縁之觀。以入法空
出法空。已知衆生亦空。斯猶下根。始入生
空出知衆虚。入則無難。利中下根出念處觀。
後逆觀十二別觀因縁。兼作壞無常。亦兼因
縁無性。或正作壞無處常兼作因縁。及因縁
無性入因縁之空。此猶是思惠不現之解。從
此觀復總觀三世作□因縁。正作因縁。兼
作行無常。亦兼因縁無性。或正作行無常
兼作因縁。亦兼因縁無性。入因縁空成彼
煖頂現見之解。若作四十四智觀者是利之
中根。作七十七智觀者是利之上根。而此
二人離想三世因縁之觀法用如前。而復有
異。即向離觀之解有始末兩品。下品爲聞
惠。上品爲思惠。總觀入煖訖于盡智以爲
修惠。下根之人生空之解。是其聞惠。是以
不同。外道於十六行中。唯有集四苦二之六
行故故無煖也。又云唯觀六行者。厭下三行
無常苦不淨欣上三行常樂淸淨。是以無煖。
我弟子具足十六者。以其外人煖頂忍中用
彼等智。始終具作十六行觀。若論正義煖等
四心。亦有斯行故不非也。煖心報得色界五
陰者。若作上生解者。由前煖心伏離欲結出
觀心後起初禪愛受色地報也。若作不上生
解者。由煖爲因。藉四禪定發其勝煖。然此觀
即是彼地第五行陰。若四空發煖其義亦爾。
今且論報得色界五陰耳。煖是有法者。若作
前解由煖次第起初禪愛受生色有名有法
也。次煖起結爲有漏所爲名有爲也。還能破
壞有爲有漏者。雖出觀起愛受報色地而由
前觀解作因生。後勝觀故能破壞也。若作後
解煖法爲因生彼色地第五行煖故言有法
也。有爲如前。若爾從前有漏之煖生。後有漏
煖法相續不絶。能生無漏破壞有漏有爲之
行下答可知。亦愛亦策者。出觀存陰故。愛入
觀鑒空名策。得煖法人七十三種者。上明煖
法。今明行法之人。就欲界煩惱分爲九品。若
伏一品作一人伏九品盡作九人。都未伏者。
復作一人合成十人。從初釋至無所有處地。
地之中分結爲九。從伏而立各有九人。如是
七九六十三通向欲界十人成七十三人也。
所以不論非想地者。外人假上斷下非想以
後更無禪地。以外道不能伏非想結。是故不
論也。明此等人皆外凡時修禪伏結來入内
凡作十六行觀而入於煖也。是人二種者是
向五事。不具者一人五雖不具値遇善友敎
令觀行。次第入煖成彼住人終獲聖果。一人
五事不具。復遇惡友起彼重惡沈淪四趣爲
還沒也。大意廣引。昔日五人者。一與今敎
作基。二遠明昔日五人皆有佛性。但昔不得
説耳。頂法雖復性。是五陰而亦能作歴別四
諦觀故。言亦縁四諦性。是五根者此字是誤。
理亦應言性是五陰。所以然者。以此第一法
次第能得色地果報。即體復是有漏五陰。是
以不應言性是五陰根也。亦縁四諦者。昔在
凡地未見五陰生滅之時。存法性有定有是
常則不由因生此迷苦諦。亦迷集諦。性有是
常則不可滅。即迷滅諦。道於性有無用即迷
道諦。是則四諦俱迷。今修行得在現忍以上
則見五陰生滅因縁體非自性則達。從因有
苦道能滅累故言亦縁四帝也。所以名爲苦
法忍者。解云凡天下斷結有其三種。一者從
厭伏斷不從理除外道是也。二從厭從理二
乘是也。三者從理不從厭。菩薩是也。以菩薩
人但從理故。故從理作名名無生法忍。聲聞
之人從厭苦入空。是以通苦作名名苦法忍
也。此苦法忍在無相行中。見四諦平等故言
忍性。是惠縁於一諦。此三重者與餘或作本
故言重也。文言亦攝一切所斷結者。略解重
義。我見與邊見作本戒取與見取爲本疑與
邪見爲本。成實中言。此三勝者根本中□也。
餘使成在於後。此三起通前後爲常所起大
邪見心雖不起我見。然小邪見人乃無出世
涅槃情。猶執有非想涅槃故。自侠我受生。是
爲我見。通餘四見故得名爲常所起也。能生
餘或因義理隱爲微難識。又云。常所起者。身
見疑戒取似道名微難識未麁易除本細難遣
故難可斷也。是三對治者且名中相對耳。理
實十使通覆三藏也。名有二種者。凡夫之時
有順流名稱爲舊名後成須陀。始得逆流名
以爲客名。以先得故者。須陀覆復得稱舊名。
以後得故者。斯陀含名在後立故名客也。流
有二種。一者解脱是無漏觀解。二者涅槃是
滅結無爲。所以論者爲明一切聖人皆具此
二得立同名也。從須陀洹者亦名菩薩以下。
前明上名得同於下。自此已下復明下名得
同於上也。縁有名共鑒空爲不共。亦云苦集
與凡共滅道名不共也。十六行者。苦下有四。
所謂苦無常空無我。乃至道下四行。四四合
有十六也。經言向果十六者。總而言之故有
十六。若就人義分苦乃入道者。不爲無常等。
以無常入道者。不爲苦等人情所樂隨觀何
也。苦下既然。三諦類爾通束而言故有十六
別而言之。見諦道中正有四諦觀無十二行
也。而言無漏十六行者。無相行中不爲十六。
但總觀十六境空故言十六行也。果中十六
類行中可知也。遍觀已行者。明斯陀含人進
修勝觀斷三微品結以取上果名遍觀已行
也。而有二種。一者食三果結令盡。二者修食。
無漏令惠命相續也。斷三微結成那含果住
在上界故名爲住。凡有二種者。總束那含判
爲二相。現般爲一相。自餘上生總爲一相。中
陰雖非色界。以向色界故盡屬色界也。一者
現在得那含進修得羅漢者。此句是總。就中
自有從那含果心入觀即成無著自有出入觀
空而成羅漢。下言加現在涅槃者。此是從果
心入觀即成者也。即亦爲彰五人不同現般
也。加無界涅槃者。廣果中生。命終以後越
於五天生無色。而般即是樂定人也。亦應言
加五天中般涅槃者。樂惠之人以界同故略
而不明也。下文自當釋出二人行涅槃。復有
二種者。此是擧行以明上流耳。非謂釋前行
般。行般後文自當別釋。今所以擧行明上
流者。以上言加無界般涅槃。今明無色界者。
乃在上流位耳。不作上流唯取色地二身四
身者也。論中乃不別立上流之人。今此中作
五門説法而立之也。四身中受二者利。受三
者中。受四者鈍。受一即是生中三人。是故
但言受二乃至受四爲上流也。因定自在發
於理觀名自在定也。作業者明那含乃有凡
時無明取縁造作此業也。無受生業者無有
染著。色界生處起其妄愛潤業受報。以其欲
生中陰不樂上生故也。然此中陰報業是凡
夫時造此人具有生後二業都得受也。二心
在羅漢始終通束故有四心。且就中般上生
之始明四心耳。自餘那含皆得明也。今此中
但明中陰以後上生之人故不明轉世亦可略
而不明也。身證信得此之三人義通餘人故
不論也。受身涅槃已下。釋上生中三人故。是
就一生明利鈍三人與論經同也。受身中言
生業者。受初禪生報業也。此業故未成聖果。
凡時所造前中陰中言無受生業者明那含身
中不造。言無今言受生業者。用凡時所造生
報之業。初禪受生業家報各據一邊也。其實
受生。即能厭苦入觀斷或道成羅漢證有餘
涅槃。今言盡其壽命入涅槃者入無餘也。論
云生般者就證有餘爲語。此據無餘而言今
昔不同故致問也。下答意受身已斷三界煩
惱道成羅漢證有餘涅槃不乖論經也。行涅
槃中明能斷煩惱入涅槃者證有餘也。無行
其實利於行般與證論經同。今云壽盡入涅
槃者入無餘也。上流涅槃者已下。正是章門
中次第而釋。兼辨厭樂之異退生或時終不
越生初禪之愛。要先起四禪。次生三禪。後生
二禪方起初禪。今言生初禪愛者。就齊詣處
作語耳。毘曇言不煩此言少廣彼言色究竟
此云無小彼從下順明。此中從上逆明也。所
以復明修熏禪者。上言修第四禪有五階差。
今明修之方法。乃是熏修之修不同毘曇別
有熏法也。而樂惠之人志欲修禪發惠爲論
義之本故。修熏禪樂定之人不欲發惠論義。
直任業受生故不熏修無色定也。此之二人
在他上流位中故。就上流章門中辨于二人
故。下明二人。既竟還結上流也。樂惠之人
不用生彼故。呵嘖無色定也。若欲入無色樂
定之人。亦應呵責。五淨居中略不明也。欲
界煩惱因縁有二者。一者内意三煩惱。二者
外身口七惡也。上界唯有意三煩惱無身口
七過故言無外也。又復上界於内己身起結。
是多外他身上生患是少故也。未離欲界者。
禀壽齊人故言未離。此是利根也。始離未至
者。壽命據中是中根也。至色界者壽命長遠。
與色報相似故言至邊。此是鈍根也。得食已
住者。自下凡有六種明得食已住義。一明處
在三界名住。即復是食受身二界相續受命
故名食也。二明不受欲界五道之身。可謂食
盡五道之身。更不復受故名爲爲住。已斷無
量煩惱者。第三明食斷七禪地結盡。唯非想
未除住在不起細中故名住也。四明食却共
凡夫牽生善不善業盡住不造作中故言住
也。五者能能自他生死因果住在不作二畏
之中故名爲住。六者食離二愛貪瞋永盡住
在永離故名爲住也。不離佛性水者。總結二
種七人不離正因水也。是七衆生已下總結
二種七人不離縁因水也。若有因則有果。所
以問者。因上五不善五陰與善五陰作因。五
陰與佛果作因故生此問。問意有因必無常
涅槃是常則必無因。無因故亦無果。若無涅
槃果亦無正因。性若爾那得上言不離正因
水也。下答雖不從生因生從了因見是常住
果。果既常住有正因水故不離也。方便果者。
現在人功作事方便而得名方便果。果由過
去善業而得名業行果亦云現在人功作業行
也。下言是方便果者是略明者耳。亦應言是
名業行果也。子能恩養名報恩果。由父母過
去善業名爲近也。由孝子之身而施恩養之
事以爲遠也。餘殘果者。一不殺戒相續始末
分爲二品。即爲二報。正因正報。得彼現生之
果。第三之身受後報業總別二果盡名餘殘
果。大判善業。餘殘總報不得三塗中受別報
得受不善業家餘殘亦爾。人中不得受總唯
正得受別。今言如因不殺者。偏論善業餘殘
果耳。近是過去三業淨十善之因遠是資身
外如仙藥等爲延年也。果報果者。此現在中
品三業之善。過去下品因家果報。此中品
善。能生上品之善。即指此上品善爲果報家
果也。此中品善述於往因故言果也。然過去
之因欲使來報無窮。今此中品善復能生上
品之果。酬往善因無窮之義故言報也。近因
現在身口淨者。現在三業中品之善。望現上
品是近故爲近因。過去下品三業之善。望現
上品是遠爲遠因也。三解脱爲一切煩惱作不
生生因者。能斷煩惱使永不起爲不生。下言
生者能令後解相續而起故名爲生。即有能
了出涅槃之用故稱因也。沙門名八正道者。
是其了因。因中道也。何縁故名沙門那者。廣
解因沙門那了因義也。若有煩惱乏無惠道
名煩惱爲乏。又復煩惱不能運人遠到佛果
名之爲乏。從所斷作名名沙門也。阿羅漢已
下。復流明第七人。羅漢等四人俱爲第七。皆
不離佛性水。其中有解不解有得不得。未知
所以。自下料簡廣釋明二乘當有佛性故言
不離。但偏學不解佛及菩薩能得解故。故不
迷沒涅槃理敎也。下明羅漢得五分法身。及
以四智道出三界名到彼岸耳。不同佛菩薩
究竟之地。言四智照已生或業果報盡處名
我生。已盡智涅槃名梵。阿羅漢果初空觀眞
解道出三界名梵行已立。出盡智後生心縁
此梵行已立名梵行已立。智當道作訖名所
作已辨。生心縁當所作已辨道名所作辨智
當未生或畢竟更不復受後有之果。生心縁
彼不受後有名不受後有智。初後二智縁於滅
諦。中間二智縁於道諦。就昔敎中二乘四智
涅槃形凡夫三果名爲究竟具足無餘。就今
經而論。唯佛得彰究竟具足無餘之稱耳。二
乘四智涅槃不名究竟具足無餘。然二乘四智
眞解之體永無。或穢不奪淸淨之名也。是七
衆生不修身戒心惠已下所以來者。上恒河
譬。總喩生斷明。若不解我所説中道之理四
種佛性者作前二人。若能解者成後五人説
喩擬人結合已竟。今還總擧而勸修也。明若
不修身戒心惠者。則常沈沒作二人。若能者
其必次第成後五人也。若有説言一闡提已下
明中道佛性非有非無。若作定有定無執者
皆謗三寶也。若不捨闡提之心即得菩提者。
是名染著。若言畢竟不得乖必當得名妄語
也。是七種人已下。還成前二執乖理是失也。
一人具七者。明闡提發心修善次第相續。逕
後五人終得作佛。成後不得名虚妄也。七人
各一故。闡提之人守在初一非後六人未是
得佛成前即得菩提是染著也。虚空現有通
生之用佛性未是現有而用故。言非有如虚
空也。當常佛性可修善而見不同兎角畢竟
是無故。言非無如兎角也。不名一法乃至萬
法者。明佛性眞體絶于萬相。不可以其數量
注論也。金剛已還下至闡提善以不善無記
五陰等縁性無邊。亦不可以數量注局也。未
得菩提已下。釋斯縁性兆是數量也。衆生佛
性猶如虚空已下。此品大段第四明佛性與
虚空有同有異也。所以發問者。經初已來毎
明佛性猶如虚空。次前後言佛性非有如虚
空。前後相違不得不會故。迦葉致問爲彰同
異也。以是因縁者。以是虚空非三世攝。非
内非外無有罣礙三因縁故。故名佛性如虚
空也。無非虚空者。明世間無有一法。是有
如四大非是虚空而爲虚空之所對治。是故
虚空無有對治破物之功。是以得知虚空是
無非是有也。故言無非虚空對於虚空也。涅
槃之法破諸煩惱萬行家果。是故名有也。或
者執有實是大故。迦葉執或情而問。世間亦
無非四大法。如虚空等□對四大。而是四大
得爲實有虚空無對。何爲不有也。是有可見
已下。明涅槃具此十三法故。得名爲有虚空
無。此故無也。汝意謂若離涅槃十三法外更
有法者。正四大是有者。必三世攝非實有也。
虚空若同四大是實有者。是三世攝也。下有
二人計。虚空一人計。虚空與有並合一而有
異。如計結眼著一匹緋。第二人計虚空在物
中下自廣破。已合共合者。因中計果家計萬
物未生之時已有。與虚空合性生時後與空
合故。言已合共合也。若使虚空體是其有。而
離虚豁虚空在有中住者。有物亦應離虚豁
虚空在餘有中住。汝以兩有相礙不得相住
者。虚空是有後是無礙亦不得住有。如今虚
空遍一切處。故知是無也。風依虚空空無常
故風亦無常者。若是有與風作因應是無常
如前。地水是有與他作因是無常也。而虚空
是常故。知是無也。我終不與世間共諍已下。
此品大段第五明二諦也。此即廣上三解脱
門三十七品爲諸煩惱作不生生因下明三漏。
廣上煩惱修道廣上三十七品。亦云廣前爲
破煩惱非涅槃故名爲涅槃。此下廣明修道
破除三漏煩惱之法。終得涅槃故得廣之接。
次經文由上如來明隨自意語説於佛性意。
謂如來不與物同故。次云不與世諍。亦云因
上外人計虚空爲明如來。廣破明虚空。是似
與世諍明如來除物横計。爲同其旨内實無
諍。次云不與世諍。又復上明佛性妙有常住
不同三世異於虚空理應修善了之故。下正
明修道斷累顯性之義也。云何爲色從煩惱
生者。上言凡夫色從煩惱生。是以無常苦無
我不淨。今欲使行者識根除本故。發問言色
從云何許煩惱而生。下答從三漏煩惱生也。
自下大意明凡夫從三漏生故無常。當法身
不從三漏。是故常樂也。從煩惱三種已下。第
一段略明三漏。就中凡有五段明義。第一從
初已下。此明觀三漏過患。第二當觀一切有
漏煩惱已下。此明觀三漏因。第三從次觀果
報已下。此明觀三漏果報。第四從觀果報已
已下。此明觀三漏輕重。作輕重觀者。爲欲
修道滅除之也。第五從是人爾時精進修道
已下。明修道斷煩惱也。從云何名爲欲漏有
漏無明漏已下。第二廣明三漏。就中亦有五
文。還廣上五。第一從初已下。此還廣上三漏
過患。云何名爲欲漏有漏無明漏者。問意得
知。凡色從三漏者。問意得知凡色。從三漏
生故。無常苦未識三漏。復云何得生。下答内
外因縁故得生也。無明即一切諸漏根本者。
九使前八品無明。能使生九使諸漏之體名
爲根本。何以故已下。偏明我見。前無明能生
我見成前句根本之義。即亦通類諸使前無
明能生諸使爲根本之義。所以但就我見釋
者。以是諸見之原故也。於陰界入謂有衆生
因是次第生我見前無明也。想倒者妄情分
別。謂實衆生受心起時亦妄縁實生見倒者。
行心之中我見前無明也。以是因縁已下。向
就我見釋竟。今還總結九使。前無明生其九
使一切漏也。下引經作證説。無明者通擧九
使。前八品無明也。貪瞋癡因者。貪瞋前無明
與上品貪瞋作因癡通七使。今言癡因者。七
使前無明與上品七使作因。何以得知。癡通
七使。論經三不善中問。何故不説慢等。答言
以癡攝故。故得知也。然三不善中增微合説。
今三毒明義。但取上品不通無明。若就十惡
十使明義。准取上品貪瞋邪見也。今言與貪
等作因者。作習因也。若隔行而生爲增上縁
生。若過去無生因者。現起中上容與攝行中
上爲生因而生因義難下不能與中上爲生因。
要同類攝行相望及上品生中下品中品生下
品有生因義也。行心之始八品之前未成使
者。微貪瞋癡名不善思惟作次第習因生於
無明名爲因也。無明生不善思惟者。作其生
因生後行之初不善思惟也。生煩惱因縁者。
外縁五塵也。親近名無明者。此據内心無明
作語不善思惟。習生中近如子生外五塵遠
發如四大也。是内無明者。九使前八實通内
外境上而生。今言内者經文略也。此無明使
即亦是漏。生諸漏者。生諸漏者生九使體。然
九使内外境成由前無明而生名内外因也。
無明名内倒者。通擧九使。前無明此是輕倒。
不識無常等者。此文是略。亦不識常樂等。此
以到成其漏義也。第二從世尊如佛所説有
智之人已下。此明觀煩惱因也。造作何行生
煩惱者。明多瞋人。若作不淨觀行必更生瞋
爲生此煩惱也。憍慢時不宜修智心沒不宜
修定必生煩惱故。言時中時生煩惱也。惡知
識等即是誰也。共同止住必生煩惱也。轉下
作中乃至中業作上。此猶明生煩惱義耳。但
爲明煩惱三品增長生三品業。擧業爲成煩
惱增長故小異也。衆生一身云何能起種種
煩惱者。此爲欲明現在煩惱皆由過去煩惱
爲因。是以今現遇縁而生得生也。第三從世
尊智者云何觀於果報已下。此次明觀三漏
果報也。依上略門中。第四明煩惱輕重。此中
略而不釋也。從智者觀已爲斷。如是煩惱果
報已下。訖至迦葉白佛云何名爲清淨梵行
以來。此還廣上略門第五修道斷煩惱也。衆
生皆從煩惱而得果者。迦葉因上無始終無
明相生復説其斷即執無始終相生明無窮
故。不可得斷無修道義也。衆生觀受已下。却
推漏因大意欲明受想觸欲是煩惱因。又多
過患故須修道而斷除也。又復爲遣衆疑。是
以自下廣就受想乃訖業苦離釋以明有修道
義。就觀受中亦有五種觀門。第一從初已下
明觀其受體爲一切愛。作近因者。前總明三
受生於諸。此下但明樂受近生其愛。以是受
生義強過患處多。是以偏觀生其厭離也。明
萬境上愛皆由受生。名與一切作近因也。亦
云五識五意識第六意識後所起愛者。皆由
受生名一切與而作近因也。餘二受與瞋癡
爲近因也。第二從既觀受已下。此明觀其受
因。其實受由想生。言不從想生者。不從神
我士夫神我想生也。第三從智者。觀因已次
觀果報已下。明觀受果報。唯是其苦故。能深
厭除斷受因。何等受能作愛者。樂受生愛名
爲作愛。何等愛能作受者。現受遠從過去愛
生也。第四從若能如是深觀愛因已下。此明
斷受也。深觀愛因者。受是愛因。受因者過愛
與現受爲因。亦云愛因者指愛是受因也。受
因者指受是愛因也。然斷之有方。要由理觀。
是以第五知從八正即便修集已下。明其修
道成向斷義由起樂受動發身心廣爲其惡名
爲增長。餘二受亦爾。又云由樂受故。身心
調暢。由苦受故損於身心。由捨受故身心調
和。皆名增長。亦可三受在心身拔外彰爲增
長耳。想從無明生復生後或名無明觸。從前
解生復生後解名爲明觸。從善無記生復生
善無記名非明非無明觸。解云。明觸者生空
眞觀以上訖盡無生出觀心。後識縁五塵生
想縁假不著名用之解名爲明也。文言即八
正道者。由空觀八正導想不著故言即也。二
觸增長者。次第增長也。下明想門欲門業苦
等門。皆有五義。同上受中尋文可知也。及觀
受時亦不生貪者。欲明意地貪不從五識後
受生。亦云此貪何由而生。皆由前適想故起
爲彰想過故言受下生貪也。就門中明大小
無量者。皆是外人所計神我。所以皆作想名
説者。由想執實後計於我。是故名我爲想。又
云外人貴想故名我爲想也。三想滅名解脱
也。智者觀欲已下次明欲也。上明受想是其
漏因。今明欲者。是明漏體。又云此明欲者
故是上愛更無別法。所以復明者。爲明愛是
受生之本有多過患故。作異名重彰之也。又
復所以更擧來者。爲下生業故也。就欲門
中明欲體欲因并列合明無有別文也。十種
想者。當是十惡也。煩惱能發生於業名爲生
業。業是正業名爲受業煩惱非正名爲不作
也。與業共行者共行一境亦云俱能感果共
行生死也。則有二種者。一作生業者發業生
也。二作受業者潤業受生也。業因即無明觸
者。由前想觸及行中無明并行九使次第發
生於業名爲因耳 非生因也。閻浮善業是劣。
爲強煩惱作縁而發故。言上上因縁生閻浮
也。北方善業是勝。爲微煩惱之所發潤故。即
下下因縁生欝單曰東西二方昇降可知也。
次觀是是所得果報以下。次明觀苦。就中明
觀三世十二因縁展轉生苦也。從智者復觀
已下。此明觀過去煩惱因縁生現衆苦。從苦
因縁故生於煩惱已下。此明現在業及煩惱
生未來苦。從有因縁生有已下。此明未來業
以煩惱復生來苦無有窮畔。其猶預還也。從
智者若能下此以明。若能作向三世十二因
縁。總觀三苦者。必新故兩已不受生死。此是
勸觀結句也。從有智之人已下。別觀苦苦。從
作是觀已復觀人天已下。此別觀壞苦。其中
亦有苦苦。從智者深觀已下。訖盡爲苦所壞
亦復如是。此是別觀行苦。亦可總觀三苦也。
從智者若能觀苦八種盡下能斷衆苦。此總
擧結勸也。苦果報者。苦是果報文文六名取
者是取因果報也。又云苦果名取者。類下文
者。應改苦字爲愛字。應言愛果名取也。下
文更明愛果名取者。重擧爲明斷也。愛因縁
取者。思前八品第九愛名取。取因縁愛者。思
復愛也。云何名爲清淨梵行已下。此品大段
第六廣明道體梵行爲宗。上來通明有漏善
行以爲梵行名衆生中有妙藥王。此下將欲
簡却有漏善行。唯取初住以上眞無漏觀以
爲梵行也。就此段中凡有二段。第一從初已
下。正明眞無漏體以爲梵行。第二從十想已
下。明住前觀行得無漏之由。就前段中凡有
四段。第一從初已下。此總明初住以上無邊
行法以爲梵行。第二從如我先説此經雖攝
一切諸法已下。明三十七品以爲梵行。第三
從若有菩薩於三十七品知根知因已下。就
九法以爲梵行。第四從世劣根本因增已下。
就三法以明梵行所以。初總後別始廣終略
者。當是根有利鈍。宜悟不同故也。濟生死貧
苦名寶。收理斯盡攝藏。從大海已下譬藏猛
風已下譬寶。從畢竟者即是涅槃已下訖至
下偈。第二就十想之觀以爲梵行所以。明十
想者。明上十地中行三十七品無漏眞解。何
由而成。藉此十想始時之觀故得故次明也。
解云。此十想觀正是住前理觀之智作想名
而説耳。如上二十五三昧。其實是智作三昧
名説也。作十想觀故能成萬行。終得向者畢
竟涅槃故應修也。具上六想故能生下七種
之心。由六生七故言即七想。因此七種心猶
成六想也。能呵三界。即是第七多過罪想故
須呵也。遠離者是第八因果通離也。滅除者
是第九想。唯擧十使諸煩惱也。於三界中不
生愛著。即是第十無愛想偏明一愛也。爾時
迦葉即於佛前已下訖偈。此品大段第七明
迦葉現同始悟領解歡喜説偈嘆佛也。就偈
中初二偈讃嘆如來常住眞體。次下四偈讃
嘆如來因時所行。自下竟偈讃嘆如來能垂
大悲救拔物苦令其永離也
  憍陳如品    龍記
凡經有三分序正流通。從純陀品已來訖向
迦葉品。明經之正體以常住因果以爲宗致。
然經必流通曠被一切。是以自此已下訖經。
明摧天魔制外道明法輪下無有異見異學。
既已大法得行。即是大段第三流通文。解云
上大衆問品明斯現常師子迦葉。此之二品
明斯常當今此一品總結二常。經文接次上
明道行二諦觀解三十七品十想等行。是斯
了因。今出果顯常住五陰所了之果。又解復
常住果現由當性正因。即亦通如常住當性
常住五陰可謂即是總結二常故次明也。此
中所以對憍陳如者。爲顯如來有斯始終可
爲大人。又後十仙悟機時至縁在陳如故。對
斯人辯常五陰。欲使領會始終二教。然後得
以十仙而付之也。憍陳如色是無常已下。解
云。此下大望依今經四諦而辯之也。從初已
下對苦諦以明常住五陰。從色是無明已下。
此對集諦而明常住五陰。明色能縁生集諦
之體故名集也。從色非歸依已下。訖盡獲得
涅槃寂靜之色。此明常樂第一義諦寂滅萬
相爲眞滅諦歸依處也。滅道同體不更別明
也。此明四諦者。爲彰凡夫起彼三漏造作集
因。是以體是苦空無常無我不淨如來三漏
久除塵習永亡故。得眞體常樂我淨。一切外
道虚假詐稱。所以乃唱此等語者。明諸外道
機發時至故作是説。令懷忿而來論義生解
也。於此大衆之中作師子吼。至汝亦作師子
吼。凡師子吼法有斯二義。一者欲令同類安
隱。二者欲悟長眠之者。汝若能如是。則久
始心增解佛法安隱。又解能使彼長迷得反。
是故汝當宣説常無常義。令斯聞者得不遍
之解。下所以先降伏十仙及諸魔者。恐如來
滅後懷亂佛法故也。共往阿闍世所者。解云。
外國論義之法。要先白王聽許則論。不聽便
止。汝若夢見者。諸外道等明欲論義。今夕乞
夢夢曰。塔地斯久致朦夢已遂心故。説此意
未足可信也。大三月可增減等者。明現可驗
實不應輕夢也。瞿曇直自過有施福現因呪
力故。能如是實無智慧。我等有智不應見輕
也。三意諸仁者已下。明往事難信。且驗以今
實玄知有益。是以聽許也。從性生大者。若依
百論而説者。此中應意從性生覺。今云大者。
即是諸計覺諦也。從大生慢者。是即所計我
心諦。從慢生十六法。所謂地水等者。好作次
第。應言從慢生五微塵。從五微塵而生五大。
從五大生諸根。若如是布文乃是次第耳。心
平等根者。其人意謂心是色法平等。爲彼四
大而成因不偏故。故能遍取色等五塵也。是
十六法從五法生者。此文可謂是次第也。下
言塵字應是麁字。瞋麁動故耳。依百論者。應
有第四對自在。此中略也。是二十五法皆因
性生者。正應言二十四法因性生文中小長
也。如是二語無有二者。昔説無常爲表性空。
今辨常住表無萬相妙無眞空來空無差爲
無二也。若人各一我遍一切處者。是爲一身
中多我聚集是義不然。又復我若遍者。一人
我遍餘人之我無安置處不同。假法光影同
室故不得遍也。上六城中難者。遍則雜合。今
難先尼遍應同造故得異也。下答遍而不造。
何故而然。天徳我遍到佛徳所造善中時。天
徳我睡眠悶故神勢不發故不造善。佛徳我
亦爾。非業作者。法與非法非是我所作業也。
是燈光明亦炷邊者。自下凡作二破計我遍
先作不遍而破明光在炷邊炷中則無我在法
非法邊法非法中則無我無故不遍也。汝意
若謂已下。第二作不異而破向引明異於炷。
今明炷增則明盛。炷枯則明滅。故知明不異
炷炷不異明法非法我三事即爲一也。意在
理中不一不異而破。但以先尼執異故。今且
作不異而破也。是事不吉者。先尼執其自性。
謂已不吉佛亦不吉。何故復説也。如來向者。
難其炷明正是一體。於先尼不得成喩似若
成用在佛故發此言佛亦不吉也。我所引喩
已下乃訖今還教汝。此明如來凡所説法無
有定。是故我實無執。以汝執異我爲説一以
明不異。若執定一故。我説異以彰不一教。汝
離執我自無執。汝意若謂若我不吉汝亦不
吉已下。此則自作。謂吉於已非吉吉在他也。
富那執六十二見作□常無常。就現在五陰。
一陰有四句通爲二十見邊無邊。就未來五
陰亦作二十如去不如去。就過去五陰復作
二十身異命異復作二見。此二就衆生上計
并爲六十二見。亦云執十六見常無常爲四
見邊無邊爲四見。身異命異爲四見。如去不
如去爲四見。通十六見也。三界爲大村諸賢
聖爲娑羅林。如來爲一樹行在物前爲先林
也。假名行者。喩如林主亦可通勝定光佛等
爲林主也。隨時修治者。譬自行外化廣修縁
因萬行修滿也。衆累永亡妙果常存。譬陳朽
脱落唯眞實在也。故名無明者 斷過二因除
現五因。新名取有者。斷現三因未來生死也。
犢子梵志凡作三意問於如來。一者爲識同
異。二者爲欲惱亂。三爲知解。是故問也。如來
以斯爲惱亂故。是以默然故。梵志即念不爲
惱亂爲知故問。如來見意即勸問也。納衣梵
志計萬法自性凡作八句。初問之中凡有三
意。一作煩惱及身各獨在先理無因縁將欲
立已自性。是故先難如來因縁之義。何意而
然。若因縁不破自性不立爲成已義故先難
也。二作身及煩惱一時亦無因縁。三先後一
時已下。明先後一時倶非因縁結爲自性也。
此人所以不斷善根者。乃可計乎。自性不無
善惡故也。下所以先就大五明自性者。以斯
五大是萬法之主善。若五大性實不從因縁
一切萬法亦同五大自性而有也。如汝所言
如五大諸法應如是義。不然者上納衣持立
自性先難因縁。今如來亦然。得有因縁。先破
自惱性也。云何説喩者。經如引如炎等。皆
明諸無常流動。即體空寂故非自性也。汝意
身爲在先已下答初問。答意若我當説身在
先汝可難意者。我若説身及煩惱各獨在先
者。汝可作身先煩惱先難。汝亦同我身不在
先者。汝納衣亦同。我身不在先。何因縁故。作
身先之難也。身及煩惱倶無先後者。答初問
中。第二意明身及煩惱。雖復倶時。得意煩
惱成身而有因果。豈是自性也。汝意若謂身
不在先已下。答初問中第三意。明理是因非
自性也。若以身先無因縁故。名爲無者。名
爲自性。無因縁者。汝不應説現在事中以蒲
爲席從縷出布。從埿出瓶等。一切法有因
縁也。若意身先因縁我不見故。不説從埿出
瓶等。現見事故我説爲因縁者。汝今現見瓶。
從埿因縁身先因縁亦爾。何不類解。汝上以
五大類萬法皆是自性。今何不以瓶類於身
先亦從因縁也。若意一切法悉有自性無因
縁者。何因縁説五大者。汝何縁説大持名地
大浸潤名水火燒名火大吹名風。若説大持
等名地水等者。即是因縁也。五大因縁雖復
如是者。次正義示之。五大雖後辯復五大名
爲生因縁生。色心及以無作耳。亦不應説心
及無作諸法皆同五大作生因因縁生也。又
云若意諸法悉是自性者。本是自性。何須以
彼五大自性而類諸法故。意何因縁説於五
大也。五大即因縁者。即以五大類諸法故。即
亦是因縁也。亦可汝以五大自性類諸法是
自性。今以諸法因縁縁類五大因是縁也。既
難五大是因縁竟。五大雖復已下解正義。目
前蘇臘胡膠於汝爲地者。外人計此爲香。香
是地之求那故也。白臘等於我爲火者。外人
計白臘等有斯明色。色是火之求那故也。汝
以非大水不凍凍時猶漯故名大者。若爾汝
亦以非風不動水波。動時應名風。汝以雖後
波動濕多名水。若爾凍時堅多應名地也 弘
廣乃是大權菩薩晦迹。下愚爲引無智故之
託近念以扣大聖。欲令如來顯斯權道八正
道已下。如來遠其意也。若問世邊無邊常爾
不答者。陳如宣如來意若有斷或盡苦要明
八聖。此論解佛意也。有感爲説令所明道滅
苦名爲可放。機感未動不得設教令明道滅
苦名爲可遮。世尊知已者。一知阿難此土有
縁有持經之徳。二知阿難不能獨爲諸魔作
發心之縁要假文殊。三知阿難於須跋有縁
故問所在也。然陳如尚能對佛彰於阿難不
來之由。故知阿難善識魔説。豈爲嬈亂。而所
以不來者。示益故也。然爲魔所嬈可有二意。
一明此諸魔等應以此縁作發心之由。二明
今日常住圓教必降異學。莫不摧伏故也。原
魔嬈亂之意。聞佛後夜入於涅槃。阿難不到
經無所付頽滅佛法。是故嬈亂不令詣佛也。
變身異説者。魔知阿難姓好多聞故。變身異
唱或亂其心令不速到也。解云。魔作此意者。
此乃如來玄見諸魔發心時至故。以神力今
生此意使發心有縁也。欲起欲語不從意者
明此衆魔。要假阿難及以文殊乃發大志。文
殊未至。阿難不能獨爲作發心之縁。欲發起
大心之於説法二皆不稱故言不從意也。爲
魔機感大心未發感事未發故言入羂。阿難
獨自不能使前人發心爲受大苦。雖念如來
令遣文殊爲發心之縁耳。文殊未來無能救
者。文殊白佛此大衆中已下。此之問者欲彰
阿難有時經之徳遠使人生其深信。是以發
問也。從諦聽以下。乃訖我今阿難亦復如是
具足八法 此是如來顯明阿難有持經之徳。
以答文殊發問之意。此中言目連入定見如
來心在於阿難。賢愚經云。阿那律入定見如
來心心在阿難。各據一人也。是諸菩薩皆有
重任訖下不能宣通十二部經。明菩薩大士
隨宜化物不得專修經教。即是重任。此復寄
菩薩重彰阿難有持經之徳。或時能説人不
信受者。大明菩薩隨縁應接或側迹下愚以
接不逮而覩。形不及道者。未必信受。是以文
言人不信受也。此下大意凡有二事不付菩
薩。一以隨宜津導不得專持十二部經。二
以降迹下愚人不信受。凡有二事應付阿難。
一是吾弟人必信敬。二能專修十二部經持
無漏失故。問其人欲合受持也。文殊亦到衆
魔發心感機事發故。言即放阿難也。未捨憍
慢者。此是增上慢。自所得非想之定。生涅
槃想恃此涅槃增上之法而生慢也。其人愛
心習猶未盡者。解云。須跋得八禪定伏離欲
界七地煩惱。阿難過去作須跋子。亦見來命。
即從上次第起亂還起欲界貪習愛子之結失
禪定也。自下須跋有凡三計。一計報從過業
不由現縁。二計現在苦行能破過業。三計非
想以爲涅槃。自下廣破依文可知耳。若有沙
門等作如是言。衆生苦樂皆由往業者。此是
慢人不欲受屈已實懷疑而乃假稱他人之説
以問。如來明失則在他。是欲自攬其人起意
如是故託他人也。其所計意。若有能於現在
持戒受五熱等。苦懃行苦行償遇業盡不受
苦報名爲解脱。若不能苦行懷過業盡者。來
身復續曾不生信。未來苦樂由現善惡乃言
懷過業不盡。更受來苦可謂邪見也。佛言以
下如來順其意故。亦不欲即相指片。是故復
寄他人而生憐愍。而如來意其實正自憐愍
須跋也。所以然者。以其須跋不識因果。又
迷解脱故可憐愍。此漸摧須跋憍慢之心也。
實作如是説不者。懼假他又恐謬傳故問以
定故也。波若見答已下乃訖。皆由往曰本業
因縁。此是假彼所執而答也。即是説其須跋
所計也。我當復問實見過業不。若見過去應
見現在。如其不見不應妄説。此明須跋愚之
極也。若有是業爲多少者。汝須跋若當實見
過去業者。殺業有幾溢婬業等各有其幾。何
者多何者少故言多少耶。能知是業已盡不
盡者。現在苦行償往殺業溢婬等業爲盡不
盡耶。償殺等既盡。餘妄語諸業一切盡耶。此
之問意明過去之業不可得。以苦行償盡也。
彼若見答我實不知者。此明過業深隱唯佛
乃窮。如是問時。須跋憒然莫識過去業多少
盡以不盡故言我實不知也。譬如有人身被
毒箭者。此復引喩以明。若不知過業多少盡
以不盡不應説言現在苦行能壞過業也。毒
箭喩過業醫藥者。喩現苦行身得安樂喩得
解脱。汝若能識箭以醫藥知拔方法者。可名
爲知耳。汝既不識過業多少。對治方法云何。
乃言現在苦行能壞過業得解脱耶。若過去
有苦苦本償業業中之苦即償業盡。云何得
受。今日之身苦現在苦行復以何破者。現在
苦行即是其業。復以何苦而破也。能令現生
報作無報不者。作不定報不。次下二句。皆就
不定報名無無報也。是故先當調伏其心明。
若受五熱等苦自餓之行乃是調身耳。若能
修道斷除煩惱。是其調心也。心多喩林色陰
唯一故喩於樹。從心生怖應先調心也。汝云
何調伏心耶。若能明見眞空無我永斷煩惱。
又復能觀金剛已還是苦無常佛地是常樂
者。乃可名爲調伏心耳。汝今雖能暫伏麁想
不能伏細非眞調心。汝師不能斷非想處受
於惡身。況其餘者況復汝也。此句爲證非想
之處非是涅槃破其所計也。云何能斷一切
諸有者。明涅槃無爲無有諸有聞上已師猶
受惡身知不斷有非是涅槃。然外道興厭要
假上伏下。而非想以上更無可假。是故問言。
云何能斷一切有也。佛言已下。教作眞空之
觀。以其外道假上伏結縁有不觀空。是以勸
觀也。言實想者。是觀空之惠。所以云惠者。
以外人貴想故。作想名説其惠也。鑒空之惠
體非是想。以惠爲想故名爲想。故言無想之
想。觀空實而生爲實想也。無自相他已下。廣
明空境也。隨所滅處名眞實想者。此結空惠
也。一切諸法皆是假者。明金剛已還有是虚
假假體即空。可謂假空故言一切皆是虚假。
隨其滅處者。此明眞諦常住眞諦寂滅。下地
有之。以無故言滅處也。是名爲實者。結常住
眞諦也。是名實想者。結縁常眞解也
大涅槃經義記卷第四
 大統五年六月十三日寫訖流通末代也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