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東林語録 (No. 2598_ 卍山道白卍山道白編 ) in Vol. 82

[First] [Prev]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2598
東林語録序
坤上艮下地中。有山而不可踰者。謙象也。
夫處謙而不衒。克己而不撓者。在古不
多。居今幾希。現隱鷹峯吾卍老和尚。蓋其
人也。藏崐崙高廣於心地黄中。不敢逞嶮
機。却似恐人不踰者。初在東武侍受業
老師于海藏并集福。次寓王子峯。三處吐演
蘊崇蔟蔟。自後住賀州之大乘攝州之興禪
城州之禪定及鷹峯。四會語録不知幾千萬
言。先是左右數請梓行。掉頭不諾。或風喩
而言有美玉於斯。應待賈而沽之何韜匵
而珍藏不許人之求流通耶。則曰。吁咈哉。
如彼美玉。待賈而沽之素無不可。若論予
分。珉中玉表宜付水火。比古聖之所爲而
可哉。子莫復言。莫令我受詅癡符之誚。其
謙讓如是。是以。言者不能強之而至今也。
和尚已老雖倦槌拂。客歳之秋。逼於眞俗
之請。來住此東林。一冬安居擧揚宗乘。吐
露心聲。落落璨璨。既吐不復呑。一任人之
收拾。吾今集爲兩卷。若請流通。又定見却。
乃竊付印生疾圖災木。是未韜匱中之崐
玉。使其謙光照長夜幽昏。則實吾邦之至
寶。而其氣如白虹者天也。其精神見于山
川者地也。此集兩卷分配天地。天也地也。
吾荷覆載之徳。玉乎珉乎。誰懷眞僞之疑。
具眼波斯正好著隻
  時
歳次戊寅元祿十一年仲冬日。筑前州博多
東林寺嗣法小師湛堂然焚香拜書

上卷之目次
  小參 茶話
普説 法語
小佛事 記
下卷之目次
  眞賛 銘
雜著 序跋
文 偈頌
附西遊草 附東歸草

卍山禪師住東林寺語録上卷
  嗣法門人湛堂編
小參
元祿十年龍飛丁丑八月二十六日入院
小參。迺曰。山僧今曉在方丈内向壁坐睡。
此時同參木上座。見似睡熟。問龜毛侍者
曰。昨日入門仰見扁額題曰瑞鳳山。然伽
藍界内如手掌平不見一卷石多。庭際籬
邊有鷦鷯飛。曾無九苞來儀。未審因甚得
此額字。侍者曰。我聞主門神説。曰地中有
山。周易所謂謙象而願主上座開基檀越。同
以謙爲其心。謙光徳輝互懷鳳兮祥。是以。
名于地中山以瑞鳳也。上座曰。如扁額字。
既得聽命。但我老和尚住彼鷹峯。不展
遼天逸翮。寓此鳳峯豈稱瑞世靈羽。現前
只見鷦鷯飛。則恐人呼爲鷦鷯翁。侍者艴然
未答。山僧不覺失笑曰。有是哉上座言也。
我到處得一枝安即足矣。實似鷦鷯者也。
雖然與麼。俊鷹也。瑞鳳也。鷦鷯也。三皆虚
名須一任人呼。誰較優劣於其間耶。所願
潜顧洞山閑名已謝密慕臨濟離相離名。
非但向上不名道膺。是雖向下何名卍山。
不點突於向下。不暖席於向上。坐禪經行
轉自己。歸山河大地。經行坐禪轉山河大
地。歸自己。恁麼恁麼。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不恁麼不恁麼。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恁麼
不恁麼畢竟如何。良久曰。橋下毎流無械水。
窓間時有不歸雲。久立珍重
永平忌拈香。宗祖老梅初託場。東林今日摘
遺芳。打開八百鼻功徳。拈作一爐心字香。
挿香曰。祥煙盤結穗雲蓋。爲祝隨風覆紫

重陽。示衆。昔李唐文宗皇帝。有詔曰。去年
重陽取九月十九日。今年取十三日爲重
陽。後來蘇東坡在南海。時以十一月十五
日爲重陽。曰菊花開時即重陽古人事不一
向。其不拘如此。然山僧不敢欲違世例。
今日正當九月九。因縁時節自是重陽。賓主
相逢正好相賞。但如臂茱萸嚢登高喫酒。
出家分上素非所取。縱値淵明來東坡到。
誓不可慣惠遠開盃中物佛印設猪肉團。
何故如是。家法不嚴峻子孫惰窳多。唯有
一偈擧唱應時。老歩登高不復禁。坐觀
節物絶追尋。黄金鑄出黄花髓。白玉琢成白
露心。一色一香幽蝶領。三玄三要候蟲吟。
忘言得意汾陽句。九日重陽萬象森
大乘忌拈香。是甚麼香。秖這是香。放手爐
内。燒表聯芳。直得酬恩通氣息。任教人喚
齖郎當
開爐示衆。東林今朝爲衆開爐。金佛木佛相
對炙手。語笑娓娓鋸屑霏霏。屋裏眞佛聽得
叱曰。止止莫多言。莫多慮。莫燒却眉毛。二
佛唯唯叉手默然。上來佛儀三莫一默。且作
麼生話會。修證即不無。汚染即不可。只此
不汚染諸佛之所護念。畢竟如何。喫茶了也
洗茶碗去
達磨忌拈香。今朝遺履出嵩陽。臘朔留衣
離片岡。將謂栖栖無所住。元來何處不風
光。相見了也。色活芳生。霜底菊一爐。多却返
魂香
結冬立花氏請小參。垂語曰。禾山纔打鼓。
文殊未擧槌。風光隱隱密機將露。實山居
士。物見眼卓。挿香展禮。通意歸位。於是。
法筵龍象。倒肉山三次。鳴手磬三通。默然
寂然。雁行鵠立。好箇第一義。自然現在前。若
動唇吻還落二三。然事不一向。此中有箇
無舌而解語底漢。不妨問話來。知客問。法
輪新碾法堂上。轉處恰如日歴太空。欲度
人天無可度。乾坤大地一家風。正與麼時。
如何是本來面目。師曰。虚空暗點頭。進曰。
不亙語默。一句作麼生。師曰。落地線香香
四散。進曰。欽謝三百年來老古佛。師曰。引
不著。副寺問。不問第一義。如何是今日事。
師曰。莫道明日十六好。進曰。和尚是巡人
先犯夜。師曰。老僧被汝覰破。進曰。法候
動止萬福。師曰。一起一倒。僧問。人天眼目法
中王。洞上眞風大擧揚。四海九州歸一脈。
千山萬水共流芳。即今賓主交參則不問。如
何是至尊靈徳。師曰。天不蓋地不載。進曰。
與麼箇箇潤恩去。師曰。領話好。僧問。宿植
大因無所廋。四方和徳到東丘。靈源皎潔
通西北。枝派暗流六十州。這箇且置。和尚
尋常以般若示人。如何是般若體。師曰。金
香爐下鐵崑崙。進曰。如何是般若用。師曰。拄
杖是木做。進曰。如何保護。師即咄。僧問。新
開爐鞴驗來賓。妙密鉗鎚絶等倫。闔國素
緇齊踊躍。千鈞一髮得其人。學人幸逢此
會。十二時中如何用心。師曰。見脚下。進曰。
和尚大悲更審細。師曰。著衣喫飯秖這是。廼
曰。心外無法。胸裏無物。脚下有地。頭上有
天。有時。隱影於半間山菴。口呑三世佛。有
時。移歩於千里海國。身應一時縁。流行坎
止任運自然。總是時節所繋。全非分別所
宣。此中宗旨又作麼生。血脈貫通綿密密。自
家鼻孔自家穿。記得。石鞏藏禪師始過馬祖
菴前。依射鹿縁領旨。祖印曰。這漢曠劫無
明今日頓息。藏當時擲下弓箭投祖。出家
常在會下。一日在厨中作務次。祖問曰。作
甚麼。藏曰。牧牛。祖曰。作麼生牧。藏曰。一
回入草去。驀鼻拽將去。祖曰。子眞牧牛。藏
便休。是他石鞏雖得無明頓息。不敢緩此
牧牛。又與我洞上先知有了尋修功勳潜
行密用相續不斷者。相似一般。此間今冬與
衆安居。殊擧上來公案。將爲九旬榜準。牧
牛也。了了了時。無可了。功勳也。玄玄玄處
又呵玄。未審諸人牧牛如何。純熟功勳如何。
周圓我今有偈。前義重宣。三墮四禁妙不傳。
行禪在欲火中蓮。長時更展牧牛手。頭角
纔生正好鞭。良久曰。大衆叱叱。久立珍重」
禪堂落成日開示。采椽不削。茅茨不剪。縛
草爲牆。借幕爲帳。非敢擬他方法窟從來
結構。方堪表此國洞宗最初禪堂。然濫觴之
至舫舟。撮土之成丘山。他時異日依此綿
蕝。聳七間瓦檐。樓千指雲衲。亦不可識也。
但古來儘有斷薪補床脚。濕煙取暖氣。塚
間樹下隨縁過時底淡家風。而今此稿居幸
無風雨之侵肌膚。又無雨露之零頭上。著
衣喫飯優游行坐。是雖一時因縁。實爲百
世基本。兄弟並坐宜慣霜花枯木衆。山僧孤
頑竊比藥嶠牛欄跡。復聞天童古佛淨老禪
師曾入禪堂。警誡衆曰。參禪須身心脱落。
只管打睡作甚麼。當時永平頓得脱落。即
今現前三百指清衆。盡是永平兒孫上來因
縁。如何用心得不孤負永平。良久曰。暫時
不在如同死人。久立兄弟即請打坐
冬至小參。曾有一人曰。若人識得心。大地
無寸土。又有一人曰。若人識得心。大地只
是土。此二尊宿。一唱一和互奏法曲。如是
法曲不一而足。是故米山崇仙禪師。示衆
曰。山河大地被山僧撮來搗羅爲末。煉蜜
爲丸以淡薑湯呑却了。何處更有一絲毫。
若道是有。即爲謗法。東林昨夜不渉米山
搗羅等造作。直撚山河大地。爲一粒黒豆。
一口平呑。正當此時被人喚爲群陰剥盡。又
曰有力者負去。今朝起來一屙屙了。黒豆生
芽。山河大地依舊。正當此時被人喚爲一
陽來復。又曰二柱神産出。唯有衲僧一坐具
地。不干四序遷謝。無有陰陽交代。然雖
恁麼時不可失。升辰一句作麼生宣一衆著
語畢
良久曰。諸人所供一一分明。要聽山僧底
麼。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久
立珍重
佛成道香語。我本師迦文大聖。是塵點劫前
古佛世尊。而於二千七百年前。今日今曉明
星現時爲慈悲故。重示成道曰。奇哉。一切
衆生與我同時成道。爭奈。後來有般癡漢不
信如來本根。謾起自己末疑。種電尋枝栽
風摘葉曰。即今現前衆生界中覓此悟底。
少於麟角見此迷底多於牛毛。是以雖非
不信如來。又非不怪其語。東林今日不免
爲他強下註脚。覺體不遷故。同時成道。無
古無今。假名有異故。迷悟差別有今有古。
然覺體假名本來不二。不二眞宗亦無佛祖
亦無衆生。説甚麼迷悟差別。説甚麼同時
成道。只如恁麼道。那裏是報佛恩處。菩提
有樹有靈根。信手拔來解返魂。天上明星
爐底火。氣煙蓬煉滿乾坤
臘九夜拈香。記得。二十年前此夜此時。先師
老人在大乘堂上二祖牌前。垂語曰。不可得
時即安心。各各試下一轉語。山僧乃曰。身心
脱落脱落身心。老人最後自曰。透也鐵壁。銀
山不透也鐵壁銀山。即今併成一偈以酬祖
恩。般若從來不可得。金剛正體妙難思。身
心脱落蛇無足。脱落身心鼠有皮。鐵壁銀
山空索索。銀山鐵壁峭巍巍。壑舟山澤依然
在。夜半一人負走時
元正示衆。記得。廬山東林西巖慧和尚。元正
示衆曰。拄杖子適早五更鐘動往西天那蘭
陀寺。賀歳見一新佛出世説新年佛法。聽
之既久歡喜踊躍。回來山僧面前連擧數遍
而連聲賛歎去。是他西巖聽得其拄杖子所
擧。只自怡悦不敢吐露。直至而今成一段
未了底公案。今早此東林藏六室中拄杖子
往彼東林問得回來。我今纔聽忍俊不禁。爲
衆擧似。要聽取麼。良久曰。今上皇帝國王
大臣。萬歳萬歳。地天回春
禪定老和尚三周忌香語。昔南泉願禪師爲
馬祖忌日設齋。垂語曰。未審馬祖還來應
供不。洞山乃出衆曰。待有伴即來。泉曰。此
子雖後生却堪彫琢。山曰。莫壓良爲賤。
南泉洞山機機相投。心心相照。雖然恁麼。似
話頭未圓。某今日爲先師老人忌日設齋。
老人三年前今日不曾去。三年後今日又何
來。不來不去面目現在。視于羹牆伴于坐
臥。目不暫捨心不暫離。説甚麼有伴無伴
有來無來。記得。老人曾住大乘日。聽得
是宗靜主説某平生。撫几祝曰。何日得東
風吹入我門來。某爾時在東武王子峯。夢
也未知有其所祝。其年九月頻思北遊。終
詣大乘禮拜老人。老人喜色滿面。接遇最
厚。一夕入室展拜未訖。老人目撃曰。道人
相見時如何。某鞠躬曰。珊瑚枝枝&T020134;著月。老
人曰還記臨濟禍事語麼。某曰。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老人曰。切莫忘却。某觸禮將退。
老人召曰。且坐喫茶。喫茶既畢宗門中事委
曲開示。懇懇諄諄言猶在耳。試屈指頭直
至而今。二十一年恰如昨日。心存目想又爭
忘却。茲値三周忌片心殊耿耿。因擧上來
因縁。竊擬巴陵三轉語。又宣前義告以拙
偈。憶昔道人相見時。珊瑚&T020134;著月枝枝。光寒
三尺吹毛劍。禍事一言也太奇。令我單單愼
觸犯。常懼傷手血淋漓。此中空洞莫憎愛。
明白身心兀似癡。感應昭昭函蓋合。存亡隱
隱箭鋒支。聲音笑貎依然在。滿目娟娟多所
思。春淺忌辰花未綻。更將甚物報眞慈。片
香拈出崑崙柱。八百鼻功不隔絲
解冬小參。乃曰。親者不問問者不親。請舒
一時新卷葉。莫動舊日樺來脣。縱有二百
問二千答。爭如一默宗一味眞。昔有一老
宿。一夏不與師僧説話。有僧自歎曰。我只
恁麼空過一夏。不敢望和尚説佛法。得聞
正因兩字也得。老僧聞乃曰。闍黎莫&T048239;速。
若論正因一字也無。道了扣齒曰。適來不
合與麼道。隣壁有一老宿。聞得曰。好一釜
羹被一顆鼠糞汚却。雪竇顯和尚拈曰。誰家
釜裏無一兩顆。慈受深和尚頌曰。口是禍之
門舌是斬身斧。山僧即今與二老宿及二和
尚。雖同其途不同其徹。此間一冬爲此
師僧撒出許多爛黒豆。去不但説與正因
兩字。縁因了因亦總説了。然今日解冬仔細
見來。一粒也無一言也無。諸人將謂滿釜煮
二三升鼠糞。誰知元來破釜無底。若要好一
釜羹問取祖印典座去。大衆珍重
元祿十一年龍飛戊寅孟春十七日補陀山
興宗寺入院
即日小參。廼曰。因縁時節不可思議。去年季
秋十七初入此山。然公是主。山僧是賓。今
年孟春十七再入此山。山僧是主。然公是賓。
賓中有主。然公待我特開齋筵。主中有賓。
山僧謝他應其供養。賓主互換。和氣可掬。
此中來由宣通以偈。補陀請我作開山。鳳
塢同門不等閑。泉石膏肓隣好睦。煙霞痼疾
道情頑。松聲吐出觀音舌。華雨洗清勢至顏。
捉敗彌陀中位主。長教願力護禪關。諸人
且道。這裡是甚麼所在。喚作禪關。則彌陀
現淨土。喚作淨土。則山僧據禪關。禪關淨
土。是同是別。良久曰。一拳一掌皆三昧。總
在自家展縮間。大衆珍重
道雪居士影像供養香語。廼曰。筑前州博多
郷瑞鳳山東林寺開山卍山遙値本州之夫
人立花氏託其臣久世請作其遠祖福嚴寺
殿梅岳道雪居士影像賛語。不得飾讓。作
賛已成。今也令使臣某入寺演禮詞。特賜
白銀。如數領受。國施義重不可輕用。嚴設
齋會供養影像。恭拈一香。説偈慶讃。歴歴
孤明獨露身。從來大道自天眞。天眞而妙紅
爐雪。一炷煙中一點新

茶話
冬夜茶話。冬至前一夜謂之小至夜。猶如除
夕前一夜謂之小年夜。又諺有之曰。冬至
在月頭。賣被買牛。冬至在月尾。賣牛買
被。今冬冬至正在月頭。今此兄弟理合賣
龜毛織成的之舊破被以買石鞏牧得的之
水牯牛。還併披來的被牧來的牛。一時賣却
以買廬陵精米鎭州蘿蔔趙老茶雲門餅洞
庭橘鄭州梨等物子。特爲山僧日間設齋。
晩間藥石。夜間茶果。一一拔貧箇箇掉嚢。
不知山僧將甚報謝。只擧家傳一則未了公
案。以拈以頌。投此涓埃答他海岳。昔日洞
山价禪師因請恭首座喫果子次。乃問。有
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黒似漆。常在動用中。
動用中收不得。儞道過在甚處。泰曰。過在
動用中。師便喝。乃令掇却果卓。洞山憐兒
忘醜。不覺舌頭落地。當時泰若道此是蟲
蠧的爛果子請和尚抛向爐邊。付丙丁童別
拈精的一顆來好。定見洞山歡笑一場和氣
如春。然在古人之後。議古人之言。則易處
古人之位爲古人之事則難。山僧即今又且
如何。任他有物黒如漆。抛向一邊報放
參。時節因縁何所作。啜茶喫果打閑談。然
雖恁麼。果中皮肉茶中骨。正好留心辨苦
甘。兄弟久默。請點茶來
除夜茶話。一年三百六十日。已到臘月三十
夜。百忙盛閙如拂頭燃。世人年年非不知
有此時多事。然黄檗所謂預打徹者。雲栖所
謂看他忙者。世上何曾見一人哉。古來以
此臘月三十夜。譬彼生死到來一刹那際。如
一刹那際實在呼吸間。諸人若要得免臨
時蒼黄手忙脚亂。請看香嚴閑禪師説底偈
子。百計千方皆爲身。不知身是塚中塵。莫
言白髮無言語。此是黄泉傳語人。是就輪
王心想之中。設語句來。布置最妙。到於人
壽八萬歳時。金輪聖王出現於世。七寶具足。
千子圍遶。富樂自在。無言可喩。而金輪王
常時照鏡。若見頭生白髮一莖。頓覺悟無
常手拔白盛函。傳之太子。讓與輪位出家
修道。身隱山林。想出家後壽猶應保二三
萬歳。而一旦捨其世榮。快於脱却枷鎖。豈
非希有中之希有。紅焔堆中之分陀利華乎。
今之世人壽不滿百。富榮不及輪王奴僕
百分之一。而至臨終惓惓戀世。萬一不能
生覺悟心。飮恨而去者至愚之甚。不勝
悲傷。但我曾目撃賀茂長明發心集中。白髮
大臣乘車出行。恍愡之際忽覺一人從車
後上而觸冠巾。問是阿誰。答白髮丸。既而
心醒無復所見。急攬鏡照則其頭上生白
一莖。因憶著貴人頭上不曾饒之古意。乃
覺悟無常。辭官厭世。發心修道得了生死。
嗚呼如大臣者。可謂。輪王流亞。不亦奇特
乎。我又曾恐少年人恃未見白髮。安然玩
時。爲和香嚴偈曰。生死未論老少身。都成
次第不同塵。莫言黒髮無言語。是亦黄泉
傳語人。一唱一和。併誡老少。更有圭峯宗
密大師開示底語曰。作有義事是惺悟心。
作無義事是散亂心。散亂隨情轉。臨終被
業牽。惺悟不由情。臨終能轉業。苦口丁寧
如飮甘露。雖然恁麼。喚甚麼作有義事。
慚愧懺悔是爲其首。喚甚麼作無義事。貪
欲名聞是爲其首。貪欲名聞所爲皆成無義
事。慚愧懺悔所爲皆成有義事。愼不作無
義事。須修有義事。愼不被業牽。須念能
轉業。説到于此。見座上燈明古佛。灼灼
舒光特地照破山僧面皮曰。止止莫亂道。
年窮歳盡將迎摩訶吉祥元正。賓主交參笑
談惟宜。因甚徒吐禁忌苦語。令人短氣麼。
於是。山僧不覺吐舌。俄喚龜毛侍者及木
上座曰。捧果來點茶來。共衆懽話。伏惟珍


普説
完戒普説。黄面老子一代所説。結集流傳
總名爲經律論三藏。其文廣博層層。在大
藏中者可見矣。三藏所詮是戒定惠。謂之
三無漏學也。凡佛弟子所修者。戒定慧實
法。而其所學者。經律論文言也。如文言縱
不得渉獵。如實法不可不研究。故涅槃
經中告大衆。今以正法付囑國王大臣乃
至四部之衆。應當勸勵諸學人等令得増
上戒定智慧。若有不學是三品法懈怠破戒
毀正法者。國王大臣四部之衆應當苦治。
又言。若於僧中。有破戒者不應以披袈
裟因縁。恭敬禮拜。以此佛囑故。如中華。梁
武帝告高僧智藏曰。比見僧尼多未調習。
白衣僧正不解律科。以俗法治之。傷於過
重。弟子暇日。欲自爲白衣僧正。依律立法。
此雖是師之事。然佛亦付囑國王。如此土。
推古天皇有詔。責僧曰。夫道人犯法。何
以誨俗人。朕聞。以僧入爲三寶斷欲恚愚。
教人化世。以是爲寶。若無此功則遊民
國賊。爲世何所益。非佛徒。非法師。不知
其所可貴。故自今已後任僧正僧都。應檢
校僧尼。乃以勸勒僧爲僧正。司僧事。並
以鞍部徳積爲僧都。令副司即日命官人
阿曇連爲鳴。爲法頭令扱僧。夫官人之司
僧事。中華有祠部官。有宣政院事。此土有
法頭。法頭今所謂寺社奉行是也。上從王
城武城。下至國主群主。壹是皆以有我輩。
無不有此奉行。可謂。不忘靈山付囑。但
奉行人多是不解律科。以俗法治之實如
梁武言。故其所治雖合世禮不利法門
者。亦不無焉。若夫不學三品法輩。不畏
傷於過重。却幸其不解律科。而陽食葷
酒陰犯小童。作樗蒲圍棊等無義戲。而身
住大小寺院。偸安過日。破戒無慚者不論
他宗。我宗門中亦往往而有焉。誰有智者
得不嘆息。不見。梵網戒經中。如來實語者
言。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
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
國王地上行。不得飮國王水。五千大鬼常
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
復掃其脚跡。一切衆生眼不欲見犯戒之
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又言。如師子身
中蟲自食師子肉。又於楞嚴會上。誡後來
弟子言。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
種種業。聖言如是。徹骨透髓不可不畏。不
可不思。國王大臣若知上來佛制及推古
詔制。必命奉行可苦治之。爾時云何得行
國王地。得飮國王水哉。信心檀越若知之。
則雖一絲一粒不可施與。爾時云何得衣
食免饑寒哉。縱然檀信知而施之。佛有明
誨。曰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纒身。終不
以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寧
以此口呑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
終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飮食。
嗚呼明誨如是而不信佛。不畏鬼。撿無
因果。昧却正因。欺奉行檀信不解不知。安
然大言誤己誤人。不亦悲傷乎。廬山東林
卍菴顏禪師曰。今後生晩進戒律不持。定
慧不習。道徳不修。專以博學強辯。搖動
流俗。牽之莫返。既至今日。卍菴所謂博
學強辯者萬中無一。只内抱名利。外現殊
勝。專以曲學妄辯。搖動癡人。玷辱法門。
牽之莫返。怨哉怨哉。我偶寓此東林。如
普州人送賊。雖兼身在其中。心潜傷時弊。
耿耿或不寢。今幸大機大心珍敬尊重菩薩
大戒。乞傳者乞受者僧尼士女五十八員。自
然契當重輕戒數。異口同念傾誠祈請。忽
忘老懶見義不拒。終啓建心地戒壇。親授
與金剛寶戒。乃付正傳血脈。是此國洞宗
禪戒壇之最初也。夫雖同一菩薩戒及傳
爲禪戒。逈非諸家之所測量。稱宗門一大
事實有所以也。室内戒壇直從毘盧性海
涌現。而授受儀則最是希有難思議者也。且
其護持際如第一快意殺生戒中祖師之斬
猫斬蛇斬蚓。是其慈愍護生之出於常情。
能了菩薩心地者所爲。而如第十毀謗三
寶戒中。維摩之毀佛毀法毀僧。是亦信順
三寶之出於常情。非拘持犯軌轍者所爲
也。乃至中間一一戒中。或有如是類不一
而足。肉眼所見雖似不守律儀。法眼所照
毫又不違律儀。蓋是攝善法益有情之所
寓。而自非其具眞正見者。爭能了如是
護持相乎。是故古來我門嗣法人外不許學
人分上開壇授戒。爲利養故爲名聞故。
惡求弟子。是戒經中之所制不可不愼。縱
雖是嗣法人。其法臘徳義未兼備。則又不
可容易啓建壇儀。時節因縁逼不得已。而
後處師位。代佛揚化者。是爲得其宗。三
學之中以戒爲首。定慧次焉。所謂持戒爲
平地。禪定爲屋宅。能生智慧光。次第得明
照。定慧力莊嚴萬行爲。具足乃至成佛道。悉
猶戒爲本。宜哉言也。譬如灸病。其初一壯
雖是甚熱不易堪忍。若言除之灸二三壯。
決無是處。法有三學亦復如是。戒如灸有
初壯。定慧如二三壯。若不由此序。亦豈得
平治煩惱重病乎。受戒不易。持戒最難。如
帶浮嚢。損微塵許不免沈溺。如握茅艸。
若不緊急必傷其手。如護徳瓶。莫存憍
慢。如調狂象。莫放鐵鉤。如是能受持至
無受持相。是所謂不取正戒相。亦無邪念
心。是名清淨戒。諸佛所稱讃者。其不爾乎。
其爾也。我今老婆心切。不覺叨叨繁絮如是。
若有人問我戒是師資相傳盧舍那佛受何
人戒。只對他道床角𥻘皴木上座。又問木上
座受何人戒又對道。未曾辜負老僧。諸人
還信得麼。其或未然。且聽我偈。圓陀陀地
是眞空。授受分明無始終。昨夜金烏飛入海。
今朝依舊一輪紅。久立大衆伏惟珍重

法語
  示隱之維那
老僧應請于東林。垂開山統。立日常規約
七條。其中一條禮拜三昧也。冬至日出黒豆
生芽語。令衆下語。隱之尋常口如紡車。此
時默然出衆。纔拜歸位。相尋示拈華微笑
垂足禮拜二則公案。即禮三拜不容一語。目
陳道合宗趣有在。昨夜入室密付已畢。授受
證契偈以表信。竪横交互大圓通。摩頂合頭
印此宗始末默然投五了。轉身捉敗太虚空
  示道菴居士
塚本道菴居士乞上方香飯。來於此鳳山中。
開午齋一筵。乃以天地爲臺子。須彌爲風
爐。崑崙爲鼎釜。陰陽爲炭火。沸四海五湖。
爲湯。少室舜林大竹爲杓爲筅爲匙。合
二輪圍爲石轉運。碾龍團鳳團大月團小月
團并森羅萬象。爲一壺茶。點出於無底大碗
中。不但供養此會清衆。乃至法界四聖六
凡一頓飽滿。一味止渇。且道。上來無限殊勝
畢竟將甚爲證。良久曰。三輪清淨無所希
望。遍界一道總是心光
  示鎌田宗幽居士
金剛經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楞嚴經曰。若
能轉物即同如來祖師。付法偈曰。心隨萬
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
憂。鎌田宗幽居士。號心轉。法號法名共從
上二經一偈中安立來者也。居士若能操持
其心。常無所住而隨境轉。轉處宗其幽
妙則自然不爲境移。不爲物轉。時時轉
物著著轉境。起居動靜乃至生死岸頭得大
自在。其或未然。徒成幽沈流轉人。亦不可
識也。吁欽。我居士莫忽焉
  示付戒人菩薩戒口訣
古徳曰。菩薩戒禪門一大事。靈山少林嫡嫡
相承。而諸家皆傳持焉。獨禪家爲一大事
者。雖同是此戒。及其傳爲禪戒。直入毘盧
性海。單提毘盧心印。戒壇儀則授受樣子高
出於諸家之所施設。非思議分別之所度
量。是其所以稱一大事。宜哉。自非入室親
子。不能了知焉。且元朝以來中華禪林。蓋
似失其儀則等。況於此土乎。唯永平門下
失在儀則。得在血脈。血脈相傳不絶。如綫。
是雖似告朔餼羊。實古法所寓不可無因
茲正名者。果我先師舟老和尚乘願力出
勤回古道。終得儀則遺法。而重起戒壇。尋
血脈墜緒。而張皇幽眇。予受其統至今綿
綿者。諸家之所驚怪。而我門之孔幸也。信
焉者。知是佛祖命根命脈。不信焉者。認爲
朱墨合成底一枚古紙耳。耆婆醫之見草木。
盡是靈藥。而常人見爲閑草木。釋摩男之取
瓦礫。無非金寶。而常人取爲片瓦礫。今此
血脈是佛祖屋裏靈藥金寶而見爲閑草木。
取爲片瓦礫者。匪其人也。非其機也。葉
縣歸省禪師曰。宗師血脈或凡或聖。龍樹馬
鳴。天堂地獄。&T055114;湯爐炭。牛頭獄卒。森羅萬
象。日月星辰。他方此土。有情無情。以手畫
一畫曰。倶入此宗此宗門中亦能殺人亦能
活人。殺人須得殺人刀。活人須得活人句。
是他葉縣發明血脈。説得無餘。今若有人
問山僧作麼生是殺人刀活人句。只指血脈
頂上一圓相道。秪這是。殺也全機現。活也
全機現。都來不出此一圈中。此一圈中。所
謂倶入此宗是也。是以。不問婬男婬女。發
一念信力則齊付此血脈。令其結縁於此
宗門中。又豈不博大殊勝功徳聚哉。此宗
門中空知空見信爲能入。則無機不收。無
物不容。梵網經曰。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
戒。佛言如是。不可不信。又大灌頂神呪經
曰。三十六神護受三歸人。二十五神護持
五戒人。況此大戒乃佛乃祖天神地祇之同
所護念。其誰不珍敬。切莫生輕忽。至祷至
祷時元祿十年龍次丁丑。孟冬初八東林開
山白卍山老衲行年六十二。呵筆書于藏六
室中
  示如如齋是性居士
金剛經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
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
是觀。是金剛正體也。金剛眞宗也。此中六
喩空一切相無所取著。是所謂心外無法
者也。如是眞觀了如如心。寂然不動。是所
謂滿目青山者也。然南泉願禪師曰。喚作如
如早是變了也。南泉此語是金剛眼睛也。金
剛一槌也。若無此眼缺此一槌以如如觀
礙却如如。是死如如非活如如也
  示鎌田海忠居士
佛鑑懃和尚曰。自智者人愚之。自高者人下
之。藥石哉言也。鎌田氏海忠居士數次相見。
其言曰。天賦魯鈍此道難進。果如所言則
其不自智。不自高者可知。而國人之於居
士。無敢一人愚之下之者。亦無他也。夫江
海深廣衆流所歸居百谷下。爲百谷王。今
居士以謙下爲心。以海忠爲號。蓋取義
於此。古所謂中心爲忠此言至矣。中心者信
心也。信心者猶如大海之七旱九潦不増不
減。信之有常。有如彼者。昔晋文公攻原。
裹十日糧與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
不下。撃金兩退。罷兵而去。士有從原中
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諫曰。夫原
食竭兵盡矣。君姑待之。曰。吾與士期十日。
不去是吾亡信也。得原失信。吾不爲也。遂
罷兵而去。原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
歸乎。乃降公。衞人聞曰。有君如彼信也。
可無從乎。乃降公。孔子聞而記之曰。攻原
得衞者信也。嗚呼信之至徳不亦昭昭乎。
祖宗門下三祖鑑智禪師。作信心銘曰。至
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後
來徳山仁繪禪師曰。山僧即不然。至道最難
須是揀擇。若無憎愛。爭見明白。二師所説
一難一易如鳥之雙翼。如車之兩輪。若缺
一則何以飛運哉。若日常之際二語互用得
無乖角。至道至信必進必成。古曰大海若
知足。百川須倒流。請莫得小爲足而違號
之所表。居士其勉焉
  示長昌院禪尼
昔龍牙宗密禪師。上堂説偈曰。休把庭花
類此身。庭花落後更逢春。此身一往知何
處。三界茫茫愁殺人。我今和出併以示之。
天禮鬼鞭在此身。此身能待幾回春。若觀
三界了如幻。即是塵塵三昧人
  示小野玄幽醫士
佛於法華會上。對舍利弗。説聽經不信顰
蹙毀謗者之罪報。中言。若修醫道順方
治病。更増他疾或復致死。若自有病無
人救療。設服良藥而復増劇。而今小野玄
幽醫士聽法信解。讃嘆無措。是故修醫而
能得驗。自療療他無病不瘥。是雖繋藝
之所精。又無非誠之所感。大凡醫之爲術。
因有病而有用藥。病若除則藥亦無用。病
除而藥存。則藥却成病。是故不死於病而
死於藥者亦有焉。法亦如是。因有迷而有
要悟。迷若除則悟亦無要。迷除而悟存則
悟却成迷。是故不死於迷。而死於悟者
亦有焉。如死於病死於迷者。猶似可救。
而如死於藥死於悟者。無如之何也。杯
渡禪師一鉢歌曰。無可離無可著。何處更
求無病藥。藥是病。病是藥。到頭兩事須拈
却。亦無藥亦無病。正是眞如靈覺性。出世
人莫造作。獨行獨歩空索索。雲門禪師曰。
藥病相治。盡大地是藥。那箇是自己。三祖禪
師曰。不用求眞。唯須息見。道悟禪師曰。
但盡凡情。別無聖解。是皆除迷而不留悟。
除病而不留藥之要旨也。若能了此要旨。
佛法也得。醫法也得。玄幽醫士頻頻求示法
語一段。上來所擧一佛四祖之所説。是酬其
勉也。請玄子鑑焉
  示湛堂長老
生聞梵志問佛言。在家出家以何爲苦。佛
言。在家者以不自在爲苦。謂。錢寶穀畜奴
婢不増長。因此憂愁。不自在故苦也。出家
者以自在故苦。謂隨順貪欲瞋恚愚癡。不
守禁戒。因此愁慼故。自在故苦也。又問。二
人以何爲樂。佛言。在家者以自在爲樂。
謂。錢寶穀畜奴婢増長。因此歡喜自在故樂。
出家者以不自在爲樂。謂學道不隨貪欲
瞋恚行。隨戒所制無鬪諍怨憎憂苦。有義
利故。以不自在爲樂也。是阿含經中所説。
諄諄慈誨。切須三復。叔世出家多不思如
是聖言。往往苦樂顛倒。只以自在爲樂。以
不自在爲苦。雖方袍圓頂。恰不殊於在
家身心。是故追從權門勢家。而狗苟狐媚。名
聞是慕欺瞞善男信女。而鬼叫魔魅。施利是
求區區役役枉過一生。不亦悲乎。今我東
林新寺。除實山居士。外別無檀信成供養
主。以淡薄爲家風。以不自在爲樂。又幸
得公令補我處。公能心我心。而樂我樂。
少欲知足不敢望他閙熱門頭。不亦喜乎。
重按佛藏經。昔迦葉佛記我本師釋迦如來
言。釋迦牟尼佛多受供養故。法當疾滅。嗚
呼如來尚爾。況我輩。毎受供養。宜念十
方一粒米重如須彌山。若還不了道披毛戴
角還之古誡。永平高祖當時爲後代兒孫。惜
法惜福。而其居不欲占城隍聚落富饒繁
華之憐里近郊。其身不欲受國王大臣長者
居士之供養恭敬。急流勇退遠隱北越。是以
兒孫遍滿扶桑國裏。直至今日。沐其賜者
不知幾千萬。其示衆中曰。先來慈明會中
有大叢林小叢林之説。且道。甚麼作大叢
林。喚甚麼作小叢林。若以衆之寡多院之
大小。爲叢林之量。則成戲論。縱使衆多而
無抱道之人。則是爲小叢林。縱院小而有
抱道之人。是爲大叢林也。猶不以民繁土
廣爲大國。而以有君聖臣賢爲大國也。
汾陽昭禪師會下止七八衆。趙州不滿二十
衆。藥山僅有十衆。由此而言。則如我輩縱
雖單丁住院亦可也。但顧抱道念何如耳。
苟存抱道念。如此東林衆不多。院不大。
然不愧稱大叢林。又何羨他峻宇高堂千
指圍繞哉。南華眞人之言曰。以瓦注者巧。
以鉤注者憚。以黄金注者昏。其巧一也。而
有所矜則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是内無
抱道念故拙也。若有道念充實於内則外
無所矜。而其内重於黄金。故外顧一切
不及一瓦。當此時也。百發百中無不巧
妙。何憚何昏之有乎哉。況見閑名浮利如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荀子所謂肉腐出蟲。
魚枯生蠧。貪利忘身。禍災乃作。此言最堪
爲失道念者之鑑戒也。若能護道念回光
返照相續不斷。則活肉活魚不腐不枯。何
暇出蟲生蠧乎哉。流水不腐。戸樞不蠧。亦
此謂也。但貪利貪名而忘道忘身。枉令禍
災百出者。腐敗枯朽之甚。非皮下有血底
之所爲也。上來許多陳爛葛藤一一是公之
所諳。雖不及告喩。師資縁重。老婆心切。
不得不弄快馬鞭影。公其思之

小佛事
  禪堂掛鐘版龜子氏
喜捨焉
坐禪起止由此鐘聲。魚版唱和互成弟兄。選
佛場中無事客。心空及第樂清平
  鳴鐘
第一聲上騰有頂。第二聲下徹無間。第三
聲。中震沙界。從此聲聲壯祖關。祖關禮樂
成何事。惺覺群昏不等閑
  開光
久野一通居士請取釋迦地藏古像各一尊
觀音古像大小二尊。乃命匠氏新其光趺。
持就山門供養恭敬。特乞山僧修開光點
眼之佛事。擧。世尊因五通仙人問曰。世尊有
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世尊召曰。
五通仙人。五通應諾。世尊曰。那一通儞問我
即今且道。那一通是甚麼通。此通通時。山僧
不勞手頭。拈龜毛筆。肉眼。天眼。慧眼。法
眼。佛眼。一點點開。心光。毫光。戒光。定光。慧
光。一點點出。直得四聖六凡。蠢動含靈同一
眼孔。同一光明。若人未信。聽重説偈。不
較五通與六通。一通通徹十方空。龜毛點
出光明藏。法界總歸阿堵中
  毘沙門開光
慈威一合北天王。擁護鳳山古道場。兩顆蒲
萄光轆轆。照開福壽海無量
  道雪居士影像點眼
福嚴寺殿梅岳道雪居士之影像裝背已成。賛
語亦成。立花重根幸以爲當山檀越。感喜
此影像暫留在此中。恭設供養。特乞山僧
修點眼開光之佛事。於是。黒田重種。黒田
重敬。立花増弘。及一家同氏之諸子弟同來
追崇舊君恩義。稽首列拜於影像前。退坐
一面點然傾聽。擧。長髭曠禪師初參石頭。
頭問。甚麼處來。師曰。大痩嶺頭來。頭曰。大
庾嶺頭一舖。功徳成就也未。師曰。成就久矣。
只缺點眼。頭曰。莫要點眼麼。師曰。便請
頭垂下一足。師便禮拜。頭曰。見甚麼道理。
便禮拜。師曰。如紅爐上一點雪。山僧即今
拈彼爐上點雪。打開此道雪居士眼光了
也。且道。爐雪道雪是同是別。古人曰。直須
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所以道
雪居士從無相界中。現出此影子。影子即是
實相。實相了然居士未曾亡。要見居士麼。
本是九州一老將。眼睛律律掛寒堂。高標森
立孔明柏。永覆後昆成蔭涼
  薦惠明信女
惠明信女春半掩䊋。渉月單九。經日二百三
十有餘。慈母感夢。維靈有語。不入地獄。不
生淨土。只如恁麼道。作麼生他遊戲三昧
處。本來無苦樂。何處有蹤由。靈感不曾昧。
招魂笑點頭
  薦卜外居士
別傳卜外居士十二年前今月今日。幻生中
得幻死以了。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其時山僧
與居士千里相隔互不相知。十二年後今月
今日。無死中得無生。以了生滅滅已寂滅
爲樂。即今山僧與居士一絲不阻。常時初
見。且此會中祖忠上座。居士生前在居士家
受居士恩。居士沒後投法王家學菩提道。
以酬居士。今日特以山僧住在此中。爲邂
逅幸。預爲明年先支忌。嚴啓建齋會一中。
恭請現前清淨海衆。慇重修行圓通懺法
更乞山僧擧揚宗乘莊嚴報地爲金添黄。
擧。世尊昔在靈山會上。拈花示衆。是時衆
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
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居士居士切
須顧名思義。明破箇當局那一著。且見山
僧傍觀助行。世尊拈華嘉州大像喫黄連。迦
葉微笑陝府鐵牛滿口苦。正法眼藏涅槃妙
&T055114;湯無冷處。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崑崙絶
縫鏬。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泥猪無皮骨。居
士信得及麼。居士點然。善哉善哉。唯此點然
又是眞入不二法門。何獨待破顏微笑耶。又
記。正覺逸公頌此公案曰。教外單傳事最奇。
兜羅綿手擧華時。會中不得鷄峯老。無限
清香付與誰。我今爲居士次韻和出。居士
要聽取麼。拈華手段甚希奇。教外別傳一點
時。會裏縱無鷄足老。清香莫道付阿誰。是
此清香佛祖聯芳。珍重居士鼻孔自長
  薦諦菴立實童女霜幻童子
夢驚夢破。諦實諦當。廓然無聖。止止吉祥。室
虚生白。宇定發光。寶明空海乘般若航。國
殤了幻。以兒呼彭。八百形骸何較眞常。眞
常眞寂。死而不亡。不亡故壽。誰測壽量。
暗中梅蕚。隱影餘香。御風傳信。穿鼻孔
長。焄蒿昭氣。特地感傷。返魂一炷。用助孤
芳。只如山僧恁麼道。畢竟將甚爲證。心心
相照紅爐上。片雪飄消盡十方
  薦雪空宗極居士因事
自殺
宗極趣通山水流。風警雪落片雲浮。吹毛截
斷虚空骨。舜若多神笑點頭
  薦含空塔主默知宗説上座
無聲三昧現成時。宗説二通默自知。誰謂轉
身離塔下。依然隱影侍先師
  薦一山道超行者
一山突出。超法超人。四相雲盡。現清淨身
  薦唯禪上座
直指直心是道場。唯禪唯證沒商量。松聲彈
出還郷曲。一陣薫風送午涼
  薦黒田一貫無法居士
相見曾評石鞏縁。那時親付牧牛禪。翻身跨
背歸家去。短笛聲沈落日前
訃到傳聞&T066960;國憂。福城内外感浮漚。無常拂
盡劫波石。有力負趨夜壑舟。肇老玄論觀水
注。傅翁妙偈證橋流。一條貫却去來路。空
手把鞭歩騎牛
  預付慈法院元贅妙光大姉擧钁
諸方火葬掃寒灰。這裡活埋絶片埃。一钁钁
翻心地底。土田變作玉蓮臺。正與麼時。樹林
水鳥念三寶。感應道交歸去來
  預付無爲祖忠上座火
無爲無我祖門忠。正好將身置火中。特地平
沈三界影。全機獨露十方空。正與麼時。酬願
寶池蓮一朶。花開見佛霎時風
  預付徹信道清菴主火
五陰非有水中月。四大本空眼裏華。一念不
生如幻火。了然無復片雲遮。正與麼時。即
心即土共清淨。到處隨縁便是家
  預付奇峯盛雲大姉火
夏雲忽見奇峯變。驀地風狂雷雨過。洗出青
天塵不點。金烏依舊照山河。正與麼時。清
涼靈焔性空火。煉出無生古佛陀


  瑞鳳山東林寺後記
筑前州博多郷瑞鳳山東林禪寺未詳何人
之創開於何代。一旦廢壞只有空名而存者。
又不知幾年也。元祿九年祖忠上座告官
起廢。結搆禪宇。再成僧伽藍處。如其費用
盡傾自己衣資。且假檀越實山居士之護念
耳。不同夫宋明以百性賣兒賈婦錢造湘
宮寺令虞愿吐直言也。古曰。道藉人弘。人
必依處。此三者不可不畢備。今已有此處。
不可不藉人而弘道。上座兼知予欲赴崎
陽。特來請曰。崎陽歸程願見寄錫於新東
林。以師爲開山祖。以寺屬大乘之門末。
而起永平正統於我國。是從來之志願非一
朝一夕之心也。其辭氣逼人不許飾讓。乃
以孟秋十七。發鷹峯中秋十五遊崎陽。同
二十六到東林。未到前數日。上座與檀越
謀。同兩僧司粉滌前之志願。告之有司。有
司達之國君。國君不忘靈山付囑。一聞其
事有命。稱善。然則予今雖暫住於此中。創
開山業。垂宗乘統者意。在揚水卒章之四
言。而暗顧國君大護法之偉恩者也。於是。前
所謂道也人也處也三者粗備。而山有玉則
草木潤。泉有龍則水不竭。住處有三寶則
善根増長之古言亦見驗於此也。徒侶輩有
竊議者曰。支那近代稱名徳者雲棲蓮池大
師鼓山永覺禪師也。如雲棲曰叢林爲衆固
美事。然須已事已辨而爲之。不然或煩勞
神志。或耽著世縁。致令未有所得者望洋
而終。已有所得者中道而廢。予興復雲棲
事事皆出勢所自而後動作曾不強爲。
而亦所損於己不少。況盡心力而求之
乎。如鼓山有一居士。勸師營精舍。師曰。日
食一升夜眠七尺。過勞信施何爲。士曰。建
置精藍先佛遺制。接引來機菩薩悲願。何
必過爲高尚而成自利之局哉。曰。古人道
充徳立方堪垂手。愚鈍如賢而急於接人。
有自點耳。況今天下所少者。非精藍也。
爲名之囮爲利之罥。潤後學之貪。夷前修
之化。莫此爲甚。吾所以疾馳而不敢一顧
者。非違前佛之制廢百丈之規。蓋欲以不
接接之也。嗚呼二師之言如是親切。則上
座之建此寺。和尚之居此中。非違其所
誡乎。抑有説乎。予曰。如上座又非無説。
蓋二師之所誡。誡爲屋宇之貪失眞修
者也。而上座不爾。雖建寺全非爲己。專
欲招知識爲主令其修法要。回其功徳。
向大恩舊主別傳居士之冥福。以利樂有縁
之眞俗而已。若二師再來必讃嘆無措也。但
如予更無説可對汝。實如所責。詩曰。維
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予
今於建此寺。無有尺寸功。身素無一毫徳。
而特地來爲主人翁。稱開山祖。是事不獲
已而後雖應于此。非但有愧於彼二師。亦
不免詩人所風刺也。議者又曰。昔梁武帝
建寺度僧而言無功徳者。非達磨大師乎。
未審今之建寺還有功徳耶。予曰。大元世
祖問帝師曰。修寺建塔有何功徳。帝師曰。
福廕大千。達磨與帝師推之輓之。共主車
行。無功徳時即福廕大千。福廕大千時即
無功徳。未初分途轍而背馳也。華嚴大經
曰。菩薩觀見世間種子所種雖少獲果甚
多如是知已熈怡微笑而心自誓。又皇明袁
中郎作建青門菴疏曰。夫不知有秋之
獲者見人投種則怪曰。奈何以可食之物
棄之淤泥。不知福田之道者亦然。今上座
同檀越共知福田之道以菩薩所誓。而自
誓焉。從其廣大心而觀之。則此寺之壯觀
猶如一粒尼拘陀子大。他後生五丈之質以
成大叢林。蔭涼九州亦不可識。夫古往
今來其祖田舍翁而子孫爲天子者亦在焉。
予今魯鈍木訥實法中之一田父也。而所願
相繼住此寺者皆悉法中之法王而如夫廬
山東林慧遠去後常總卍菴等諸大禪師前後
出現立大法幢演大法義。是予與上座并
檀越之同所護念也。檀越既作記述創建
之顛末。雖無餘蘊。只爲感上座願力及檀
越信力。強滴胡餅汁。添些些潤色。以傳瑞
鳳之法瑞於不𣏓。是爲後記。元祿十年龍
飛丁丑九月穀旦開山老衲撰
  遊補陀山興宗寺記
大哉。觀世音之爲殊勝威神也。巍巍乎蕩蕩
乎我無得而思議焉。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而具十四無畏功徳。首三十五圓通。示娑
娑教體。現三十二應身。赴人天機感。八萬
四千母陀羅臂。八萬四千爍迦羅眼。無刹不
照。無物不接。宜哉。一時受持其名號者。
與夫盡形壽供養恭敬受持六十二億恒河
沙菩薩名號者。是二人福正等無異。非但
是而已。又似勝於受持三十六萬億一十一
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所以者何。
日本國西海路筑前州八角嶋南方有無垢
境。曰寺塚里。里中補陀山有一石窟。古來
州人稱爲穴觀音。而窟穴竪入三丈餘。横廣
丈餘。上高同横。窟之正面磨四方丈餘大盤
石。彫出西方三尊。中位彌陀。左右觀音勢至。
然不稱穴彌陀。而有今稱者觀音之有縁
於娑婆衆生非勝於彌陀乎。三尊形模自
然奇古。非凡手可及。但年代深遠不詳何
人造之。先是此州府君忠之公羽獵里中。
而放俊鷹。其鷹遠飛不知所止。乃祈於觀
音曰。鷹若歸來。當營拜殿於窟前無何得
鷹。公喜不食前言。即造一宇。此宇一頽廢
無復營造者。窟穴亦損壞而荊榛塞路。往往
參禮者無不痛心酸鼻也。於是在城長圓
湛堂然公告諸有司以造修願。遂蒙官許。
先就窟穴完補其缺落處。以添堊填罅隙。
除塵土出淨石。設須彌座樣子於像前。掛
雙燈籠。乃至華瓶香爐種種莊嚴無不辨備。
次於窟前鼎新拜殿掲圓通二大字爲額。
蓋我先師月舟老人所書也。殿前作石堦一
道。便于升降。階下廣平處建一寺。名興宗。
興宗者古寺。廢絶已久。今掲其舊號則雖
新寺非新也。自經始至落成其間。里中并
近村老少男女日日自來。曳石搬土。區區忘
勞。足見其歸三寶如子孫趨父祖事。可
謂。奇特矣。中嶋氏室了月貞因信女。捨奩
具等。以辨淨財。命洛陽造像氏某。新彫觀
音瑞像。爲寺本尊。相好殊勝光趺嚴麗。一
瞻一禮。人皆稱嘆。初信女發願時。有同氣
同聲隨喜結縁信心女流十四五人。戮志以
至成此功徳。譬如帝釋因地得四八同志
感得天報忉利一處有三十三天也。今又
然公於寺右方。將營僧堂一所中安地藏
薩埵像以禪誦功徳乘菩薩願輪利樂六
趣羣萠。最是好心不久當成。蓋此像昔所
彫造者。行基菩薩。而今所喜捨者。國老輔
黒田一貫居士也。予此日應然公招。同明
光主人來遊此靈地。詣窟朝三尊入寺喫
午飯。飯後相伴歩於寺前池畔。池水廣且
深。鳥浮魚躍。聞人之説此中有蓮而能著
華。則紅幢翠蓋隱在日中。又進到大賀氏山
亭啜茶。從此回杖再登窟上。放眸四顧。
則四面皆山。遠送翠青供於窟前。其横峯
倒嶺層出連亙。而隱顯出沒於煙雲夕輝之
際也。有如坐者。有如臥者。有如行者有
如住者。一一有名字。面面鍾奇秀。而非言
之可説盡。非趣之可寫出。恍忘立處神魂
將飛。乃收視降階入寺就座。座中偶有加
藤氏老母長昌院禪尼。此地素屬加藤氏采
地。予告禪尼曰。昔者須達長者家有一老
婆。與佛無縁。佛不能度。縱雖是佛不能
度得無縁衆生。佛以結縁爲重者爲此也。
此地幸屬禪尼家之采地。則禪尼實與此大
悲。有大因縁。然雖有縁。若不能信仰則
不異無縁。請宜信大悲供大悲如孝事
父母。禪尼唯唯。既而夕陽在西相別歸東
林。則戸牖初閉燈火已點。然公令徒透玄出
偈一紙。謝予遊彼中。一再覽了與衆同打
夜坐。坐了不寢。磨墨於燈下。和其偈曰。
八角嶋南孤絶處。大悲福海渺無窮。樹林水
鳥圓音轉。霧露雲霞妙色濃。天碾青山千朶
朶。風香紫竹一叢叢。彌陀勢至本同道。都
入普門三昧中。因寫彼中所見聞及所説
話。而繁絮叨叨者。併爲補陀略記。蓋一時
隨喜之所感。走筆疾書不顧言之不文也。
時元祿十年龍舍丁丑九月十有七日。白卍
山老衲書于東林藏六室中
  築鎭守壇記
大凡十方寺院。搆鎭守社於伽藍界内。祭護
法神祇於其中。是古今通義而禮也。今東林
築小石壇一座於寺右邊。其壇四面各三尺
排四時十二月。以表毎月供法祭。特勸請
天照大神。白山權現。住吉大神。稻荷明神。八
幡大菩薩。香椎宮。志賀神。天滿大自在天神。
櫛田明神。寶滿菩薩。彦山三所權現。護法龍
天等。設祭於壇上。以敬焉。以拜焉。更説
慶讃偈。告祝祷忱曰。立春慚近築神壇。先
節包含和一團。感應靈通光綽綽。聰明正直
氣桓桓。護僧護法法僧競。鎭國鎭家家國
安。最祈布金長者福。子孫踐武作英壇。夫
律中。所謂。出家受戒不拜神祇等者。禁媚
凡世鬼神而祈癡福耳。今之所勸請。一一
是佛菩薩之垂跡權現。而利益無邊。其豈不
敬拜而可乎。按華嚴合論中曰。凡爲天
地日月五星名山大川五嶽四涜河海社稷之
神。皆是菩薩所爲。非是凡世鬼神力所堪
能。故以出纒妙智入俗接生名之爲神。亦
以慈悲之行處於天地晝夜之中。以爲神
位。主持世間法則養衆生故。以出家法。
化初心智未具者。若已智滿便爲俗士。現
同外道。工巧技術智増悲妙便入諸天靈神
位中。主持世法。祐護衆生。嗚呼。棗柏大士
之所言。又足爲徴。誰敢間然。昔者古徳
約伽藍神。令其不見僧非。偏以扶持擁護
爲念。予約此神祇令其賞罰分明專以勸
善懲惡爲念。虢史嚚曰。神聰明正直而壹
者也。然則後之有事於此壇者當知。諂曲
以媚者。粢盛雖備。經呪雖誦。神之不應。昭
昭也。藥山儼禪師。因僧問曰。如何是道中至
寶。師曰莫諂曲。曰。不諂曲時如何。師曰。
傾國莫換。蓋子罕之不貪爲寶意在其中。
善哉言也。用以爲記
  立花道雪居士影像記
昔鎭西勇將戸次丹後守鑑連。領筑前州立
花城。修文武經緯於麟白軒中。勇名聞于四
方。養寶滿城主高橋紹運之子志氣似己者。
而爲世嫡。乃立花左近將監統虎是也。鑑連
値母臼杵氏法名恕榮妙忠之掩粧就木。葬
于花谷山神宮寺。而改寺名爲養孝院。以
爲其仁柌。蓋妙忠者臼杵越中守鑑速之姊
也。天正十三年及攻筑後黒木城。鑑連感
病於軍中。行年七十三而卒於高良山麓北
野村。實其年九月十一日也。紹運亦在軍中。
護其遺骸而歸立花。葬于母墓傍。立法名
爲道雲居士。既而統虎居喪守城。時薩州
兵拔寶滿城直攻立花。比來薩軍所向土
崩瓦解諸城皆降。唯此立花孤立不傾。堅壁
拒戰者垂半月。偶及將軍秀吉公之前軍西
來。薩軍恐懼收兵而退。統虎鼓躁出城逐
北十餘里而歸路攻高鳥居城。日中即下矣。
恰如齊國七十餘城共降獨田單守即墨孤
城終復其降城。是統虎者古之田單。而立花
者今之即墨也。秀吉公感其勇略。状其戰功
稱九州一人者不亦宜乎。未幾移封領筑
後柳川城。於是。安道雪影像於柳川梅嶽
寺。修香火於其中。今改梅嶽爲福嚴也。大
凡物不得兩全。福嚴日日盛而養孝年年衰。
然狐之首丘。鳥之巣南。皆戀其本。況於人
之爲萬物靈乎福嚴雖盛養孝雖衰。維靈
顧念必在養孝。養孝之前住智燈。現住雪江。
同追慕其所自。而獻法供於二靈。致灑掃
於二墓。且欲寫道雪形像掲于祠堂。謀
之於野田新兵衞一理。一理與竹森松菴醫
士。相議告之於高畠五郎右衞門久世。蓋以
久世仕于本州太守夫人立花氏也。夫人乃
道雪遠孫也。久世屬之於柳川家臣戸次與
左衞門親興。親興令畫手寫福嚴祠堂遺
像。見其所寫。手握軍扇。氣呑英雄者指
揮相而表智徳也。方眼圓頂著五條衣者。
忍辱相而表仁徳也。腰帶短刀傍靠大刀
者。威武相而表勇徳也。不翅三徳具足文
武兼備。又能歸佛參禪。内空身心。外現僧
形。則其於生死岸頭得大自在者。不言而
可知也。夫人一見其相如此者。同氣遠感
不勝喜慰。命工裝背。造箱盛之。寄付養
孝院。令其掲祠堂且喜捨白金五百兩。爲
寺之無盡財。永充影像供養之料。可謂。不
忘其本。其本立而枝榮葉舒。則敢保夫人之
桂子蘭孫世世相承愈久愈昌。今雪江又託
一理松菴及久世。乞予賛其影像傳盛功
於不朽。懇到丁寧不得默置。作賛偈一篇。
書于影上。又聞其詳於立花五郎左衞門重
根。別書影像之因縁。永副像軸以鎭院門。
又聞。院曾祕道雪所寄長刀馬鞍。爲什物。
而今在同門醫王寺。且元祿五年季春掘院
庭上。得古小鐘。同八年孟秋掘道雪基傍。
得鑓并鎌子。想是道雪故物。而今皆在院。
因其物思其人。則古意之所寓。亦不偶然
也。此院開闢至今。三百一十有三年而未
詳開山祖爲誰某云。時元祿十年龍次丁
丑。杪冬十九日。博多東林開山老衲卍山撰
  丹鳳山瑞石寺記
豐後泉福寺無著禪師之法嗣。天眞嫡和尚
遊方日。相攸於此筑前州鞍手郡金生村。卓
錫於丹鳳山中。開一坐具地。創建一宇精
藍。未立寺名。先詣彦山。山中拾得一片小
石子之可把玩者。袖之而歸于鳳山。纔及
至於門外。俄覺袖裏重。乃石子落地屹然
人立。其高可三尺許。其重非合五六人力。
不可移動。其形似官人頭上烏帽子。和尚
見之知其神瑞。因名于寺。爲瑞石矣。昔
投子同禪師。一日指菴前一片石。向雪峰
曰。三世諸佛總在裏許。今此瑞石不但三
世佛在裏許。兼彦山三所靈神。又在其中。
爾來法運日盛而興無著眞宗。唱虚玄大道。
如丹鳳翔于青霄。似金龍躍于碧潭。法
子法孫甲乙住持。諸方指目爲一方望刹也。
中及薩州兵蜂起於紫陽。佛宇神宮爲兵所
侵。此時此寺隨世衰廢至無住侶。其後
悟叟覺和尚一住起廢以中興焉。時本州太
守長政公寄付山林四至一十五町之地。令
悟叟興天眞舊業。嗚呼。丹鳳之山草本回
古。瑞石之寺祖風施今。實由太守護法之
所繋也。或曰。彼石之素小而忽大。未審爲
復神通妙用。爲復法爾如然。予曰。是佛徳神
徳之所感。時節因縁之所應。而稽古帝辛
之時。有雀生烏在城之隅。大史占曰。以小
生大。國家必昌。帝辛驕暴不修善政。殷國
遂亡。然則此寺之中廢。蓋其時住侶恃瑞生
驕不修善行。而陷彼帝辛舊轍歟。悟叟之
中興想夫能勤禪誦事佛敬神之所使然
也。但雀石雖分情無情之異。其自小之大
則爲昌爲瑞者。古今一同而其至廢亡者
人之失用心也。非雀石之咎也。寺有無著
正傳法衣。名曰花車袈裟。爲第一法物也。
鋤煙長老先是董瑞石住。一旦令弟子湛水
補法席。退隱于菴中。去秋以來在我座下。
共衆參堂。禪餘數乞作瑞石記。不忍峻拒。
直筆其口頭底以答其勉云。時元祿十一
年龍次戊寅。孟春十二日。書于東林藏六室

東林語録上卷


卍山禪師住東林寺語録下卷
  嗣法門人湛堂編
眞賛
  藥師
筑前州大藩主。手親描畫藥師瑠璃光如來
像。賜老醫養巴。養巴請賛於予。爲之賛曰。
靈山付囑。素在大家。活國妙手。描病者爺。
維藥師佛。慈救無涯。分身散影。何翅河沙。
自神農氏。乃至養巴。拔苦與樂化益可嘉。
定印掌内。寶壺盛霞。觸處春遍。枯木亦華。
淨瑠璃界。莫言路遐。一毫端上。不隔些些。
元祿丁丑杪冬二十四立春之日。拜賛於藏
六室中
  出山釋迦大空實相
居士請
實相無相。大空不空。形隱象外。影現鏡中。
出山成道。度生網風。稽首古佛。有感即通
  釋迦如來如如
齋請
天上天下。獨坐獨尊。如如不動。寂寂無言。十
八萬中金色土。毫光照徹盡乾坤
那伽常在定。河注未曾流。屣寶位而脱。芥
王宮不留。隱身三界外。現影一毛頭。若問
誰家子。西天老比丘大賀如心
居士請
  觀音大士以普門品
而畫焉
身是經兮經是身。身經混合普門眞。即眞即
假即中相。一點毫光飮刹塵
夢中感得半斤相覺後描來八兩光。識取鉤
頭些些意。不須盤上認星量和實山居士夢
感觀音賛偈
  達磨大師
隱几手支頤。聞香鼻似槌。龜毛風未拂。電
光爍難追
廓然無聖。白日青天。一雙碧眼。照破大千
  布袋和尚
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因甚他自言。彌
勒眞彌勒。從無住本。現一切身。隨處作主。
即假示眞。灰頭土面。阿魏水銀。少欲知足。
求名合塵。&T016254;珠在手。卸袋等人。羣兒圍繞。
任喜任嗔
  南泉提猫圖
衲子爭時猫子危。劍光動處電光遲。從頭縱
有趙州在。不許小慈妨大慈
  維摩立花重根
居士請
重重脱落根塵識。一一彈呵佛法僧。不二門
頭淵默處。遠山無限碧層層
  永平初祖
身心脱落。遍界無塵。大圓鏡上。形影相親。
定手印内。正偏雙泯。眼横鼻直。扶桑回春
  立花道雪居士
生面儼然死不亡。通神佳手發精光。隱圓
軍扇一輪月。摧鋭寶刀三尺霜。文武施功
曾創業。子孫繼志永流芳。立花山與大洋
海。沃日摩霄映彼蒼
  自賛
在鷹峰非鷹。住鳳峰非鳳。久冐知識名。
謾領人天衆。何物恁麼來。説似即不中。値
居士實山寫影被活弄。自今供養煩兒孫。
又是一場閑打閧
  又
是興宗叟。未謝閑名。但要忘己。何暇度生。
實山揮筆。不藏醜形。湛堂請賛。令吐心
聲。一靈皮袋。皮袋一靈。即此影像。眞機現



  東林寺大鐘并序
古曰。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縁。時節若
到。其理自彰。有旨哉言也。夫如來一代法
寶。分爲五時者。其大綱大數而雖一言一
句自有時在矣。不但如來爲爾。稱孔夫
子爲聖時者。爲時中者。且大易三百八十
四爻。都歸時一字。則時之所繋。儒釋通要。
而物之應時應縁者。羣器之中鐘爲其首。
不亦宜乎。城市閙中報世間時節。佛閣僧
樓報出世時節。共是無不由鐘也。筑前州
博多郷東林禪寺。護法檀越實山居士。能知
時能觀縁。新範法鐘以喜捨焉。而詳其情
素則借此大口阿師音聲三昧。長鳴佛祖甚
深之大法義。回其功徳。爲家君重種老居
士。祝壽福而期道心増進。爲先妣慧雲院
大姊。修冥福。而壯報地莊嚴。併願法門悠
久國家鎭靜者也。嗚呼。此鐘聲之所及。無
眞無俗。齊得耳根圓通。而觀積時至日。
積日至月。積月至年。積年至老。如是念
念觀時節易移。顧此身如夢幻。明天地如
空華。則非專不被十二時使。又能使得十
二時。以了佛性義。到大安樂地。祝之祷之。
祝祷之不足。又添以銘辭。蓋隨喜之所感
也。銘曰
若能轉物。即入圓通。卓此法器。本是頑銅。
經文武火。乃湧乃鎔。脱規模範。應商應宮。
發大義蘊。鳴至孝衷。存亡一路。隨感不壅。
音聞三昧歴劫無窮須彌爲杵。驚震虚空
  念經鐘
禪林禪樂。三時念經。龍天歡喜。佛祖證明。苦
拔無間。利流有情。是眞功徳。塵劫長鳴

雜著
  東林寺日常規約
一。我輩同是佛祖兒孫。若破佛戒違祖範
者。不許共住
一。粥後飯後。暮夜曉天。四次坐禪。直須以
了己事爲念。亂想無記莫失功課
一。早朝日中。及與晩間。三次誦經。切須顧
念回向旨趣
一。禮拜者。古佛之三昧。最要如法。莫忘不
輕之故事
一。晦望布薩。三八念誦。時至遵行不可懈

一。二時粥飯。雖隨豐儉。畢竟淡薄不違佛
意。五觀想念宜銘腹心
一。客僧接待。或一羹。或二羹。縱値大賓來。
不過三羹。乞士家風。理當如是
山僧今與十方清衆。寓於此中。雖一日雖
一月。佛子之所住。不可無規繩。已前七條
是調六和。報四恩之階梯也。可以升可以
踐。愼勿違拒。至祷至祷
  祠堂無盡財誡約
東林寺者。祖忠上座爲別傳卜外居士。造立
以爲其仁祠者也。卜外長子。野村新兵衞
明貞。襲卜外封。食卜外祿。其爲人也。樸實
正直。不修邊幅。講家傳武。養仁義勇。可
謂。能繼先志者矣。一日就予乞安法名。
蓋潜發菩提心也。乃呼爲單傳即宗居士。
頃喜捨黄金十兩。附寺之無盡財。爲卜外
之供養料。可謂。能知所施矣。後之住此寺
者。但取十兩息利爲祠堂供。愼勿取本財
以致互用。雲蓋火枷之報不可不懼也。是
爲後證
  書觀音小影上
實山居士。告予曰。某歸命夢現觀音小影。
有年于茲。昨夜夢中和尚。手展此小影曰。
影上一句是大士之實語。居士領會麼。時某
禮了見影上。則觀五觀一觀之五字分明
也。乃援筆著一語其傍。曰。歸命禮中玉玲
瓏。和尚曰。好箇禮拜。既而夢忽覺也。予謂眞
觀。淨觀。智觀。悲觀。慈觀。是大士之五觀。五
觀即一觀。一觀即一玉。一玉圓明内外玲瓏。
能禮所禮體空寂之宗旨。所謂好箇禮拜之
所表也。禮拜者諸佛三昧。是居士從來所得
法門。而寤寐恒一夢覺無二者也。元祿龍次
戊寅。孟春十八日東林老僧書

序跋
  詣志賀神廟
予入東林以來。時時告左右曰。涓天氣快
晴。候海波平穩。放舟詣志賀神廟。昨十四
日朝誦始畢。仰觀天宇。雲氣羅織如將雨。
如將晴。沙彌淨人等一同報曰。今日好天
氣已買舟在歩下。志賀行其時哉。乃與徒
侶五六人。拏杖行市頭。六百餘弓而到歩
下。乘一小艇挂蒲帆。而舟走二千餘弓許
微雨俄下。無片蓬可蓋頭者。予獨頂小笠
披毛氊。其餘數人霑濡狼藉恰如見沐猴。
棹郎辛苦舟漸著沙渚。出舟扣加藤氏徹信
隱士之幽居。燒松葉炙衣。隱士周旋設伊
蒲膳。齋後以隱士爲前導。歩行二千餘弓
而達志賀宮司坊。坊主奔走掲神廟寶簾。
開文殊龕扉。獻法供於兩所。而歸坊見神
寶數事。喫餅啜茗。時社官某著烏帽持縁
起三軸來。一一歴覽了。出華來外。遊莊嚴
寺。寺主出迎對談懇懇。不許理歸舟留令
一宿入夜。喫紅豆飯飽滿快活。過三鼓而
寢。今朝早起誦經打禪。粥後又赴宮司坊。
喫飯再詣神廟。瞻禮住吉明神古像。既而
廟下市人。互走艤舟跨舟之際雨罷天晴一
帆順風目撃著歩下。明光主人命奴僕以
肩輿待之。乘輿歸寺。則午禪坐香纔過一
二炷。明光主人在座。相對説前事。因憶昨
日若無雨即往即歸。又似等閑。因雨淹留
者豈得言非神之懇。平昔曹溪有一宿覺。
今日志賀著一宿賓。今昔雖時異神祖趣相
似。乃寫心所感。賦偈一篇。竊比永嘉證道
之歌云。精爽和光志賀濱。軸開縁起感前
因。思量風雨皆神意。留我故成一宿賓
  書法華經後
大乘妙法蓮華經者。如來一代時教王也。在
般若後。而似空不空。在涅槃前。而似常不
常。不空不常。眞空眞常。不可思議不可商
量。喚爲妙法。亦強名耳。筑前信士龜子白
直。法名靜頤。事主致身。任役靡鹽。僅得
餘暇不敢寧居。書寫此經功終全部。裝潢
盛箱。供養恭敬。書寫功徳如經所説。若著
一辭却成贅疣。然隨喜心油然不休。偈吐
四句。書以爲跋
筆落忽生黒豆芽。芽莖開發妙蓮華。蓮華葉
葉盡沙界。沙界齊乘大寶車
  書正法眼藏後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現成公案。山海高深。摩
訶般若。波羅蜜。寸土分明。是寸金還看永
平麼。古佛堂中香細細。夜明簾外月沈沈。某
甲禪人拜寫高祖正法眼藏乞予著一語。
上來叨叨者。是所以應其懇懇之爛葛藤



  告實山居士
韓氏曰。人道惡盈而好謙。是以。衣成必則
缺衽。宮成則必缺隅。且欹器之戒十分。君
子之貴八成。凡處世者不可不思也。予一
時告實山居士曰。居士之家君仕此大國。
位著祿重而眤近於國君之左右。宣傳國命
者。十而七八無非家君子孫族類。可謂。功
盛業大而寵異於國家者矣。夫盛過而衰來
樂極而哀生。古今天常之所必然也。可以
愼焉。可以懼焉。書曰。居寵思危罔不
惟畏。弗畏入畏。推賢讓能。庶官乃和。又
王符曰。嬰兒常病傷于飽也。貴臣常禍傷
于寵。太平老人曰。世間四事不可久恃。春
寒秋熱。老健君寵。家君能了上件趣。巳雖
致仕退休。國君召見如無虚日。昔齊慶封
奔呉。呉句餘予之朱方。聚其族而居之。
富於其舊。子服景伯謂叔孫曰。天殆富淫
人。慶封又富矣。穆子曰。善人富謂之賞。淫
人富謂之殃。天其殃之也。其將聚而殲旃。
及慶氏亡。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弗受。子
尾曰。富人之所欲也何獨弗受。對曰。慶氏
之邑足欲。故亡。吾邑不足欲也。益之以
邶殿乃足欲。亡無日矣。在外不得宰吾
一邑。不受邶殿。不惡富也。恐失富也。且
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爲之制度使無遷
也。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徳以幅之。
使無黜嫚謂之幅利。利過則爲敗。吾不
敢貪多所謂幅也。家君亦心晏子心。宜念
幅利。崔子玉曰。知足勝不祥。李至曰。吾見
進而不已者敗。未見退而自足者亡。宋景
濂曰。堯舜禹湯文武皆王天下。故子孫受
其祉有限。孔子無位故餘慶遺澤被其子
孫者無窮。是皆不可不愼懼盈滿之意
也。予聞。往日火災于家君別業。想是天之不
忘家君。示鑑戒於家君。家君彌愼懼謙退
側身修善。火之爲災却吉祥之所寓也。殷
太戊之時有桑穀。共生于朝。大史占曰。野
草生朝。朝其亡矣。太戊恐懼修善。殷道中
興。蓋轉凶爲吉。其畏天責己之所感。而
蘇秦所謂智者擧事。因禍爲福轉敗爲功。
齊紫敗素也。而賈十倍者是也。高僧功徳賢
對帝曰。七十老病唯一死在矣。今家君齡超
古稀。不可道不老。專思賢語而黜聰明。
空智慮敬神信佛如愚如魯以如幻三昧
而觀破身世。以慈善根力而愍念衆人。逍
遙不迫。優游樂老。則子子孫孫沐遺澤千
百世。人人箇箇頌仁聲於千里。不亦説乎。
予今以古賢格言數條。告之居士。居士以
漸語之家君。家君以漸内之靈臺。譬如行
舟雖不横截迅流。漸靡而往。稍向所趨然
後得濟也。彼岸不遠行舟必到。到岸捨舟。
居士其思焉
  禪餘誡語
先是二十五六年前。予住東武王子峯。一日
平井秋山。酒井浩山二居士。來訪。相携遊於
目沼聖天社。社前有石燈籠。刻銘曰石燈
爐。予指爐字同二居士。笑籠誤成爐。其後
他方社前。値爐字者數次。笑如聖天時。這
回赴崎陽寓皓臺寺始終七日。其中應請
遊皓臺東堂湛元和尚之隱居。飯後湛元和
尚。皓臺主人。并二三寺主催予同詣天神
社。社前又見爐字相互笑其誤焉。今冬在
此東林安居。頃日禪餘把涅槃經遮眼。第
四卷如來性品中。佛言。譬如男女燃燈之
時燈爐大小悉滿中油。隨有油在其明猶
存。若油盡已明亦倶盡。其明滅者喩煩惱滅。
明雖滅盡燈爐猶存。如來亦爾。煩惱雖滅
法身常存。看到于此置卷深悔王子峯以
來不覺犯自讃毀他之佛戒。陷壓良爲賤
之慢罪。以己不知而爲知以他不誤而爲
誤。噬臍不及。刺舌又遲。受一非餘魔所
攝持之謂也。大衆面前吐露再三。更誓要而
曰。向後縱値以燒茄爲燒蒙以鴿字爲人
日鳥之類。又不可容易輕笑之。且予看涅
槃經與今三次。在經文上不認爐字。而
却於石燈上數數認得者自然似有心于
見他非而無。實于了經文是亦不可不
愧赧也。乃援筆疾書自誡誡他。以寓懺罪
意。云爾。時元祿丁丑。杪冬二十日。卍山老
衲。行年六十二。書于藏六室中
  示靜頤信士警戒
夫名者實之賓而實者名之主也。賓主投合
名實相稱者。君子徒也。龜子常右衞門。法名
龜隱靜頤信士。其心端正。其氣幽閑。所守
不移。所爲有常。似彼靈龜之不貪藏六
而頤靜者也。有常不移違道不遠。南泉
曰。平常心是道。龍牙曰。萬般施設不如常。
又不驚人。又久長如常恰似秋風至。無意
凉人人自凉。是眞常道得之。在不二三其
徳而一其心。然自非念念空名利念心心
實菩提心。又爭得相應哉。所願信士顧名
思義。以明此道。但南箕之不簸揚。北斗之
不斟酌。有名而無實。則君子之所恥也。信
士其莫忽焉

偈頌
  東林最初祝聖
新起祇園古法城。東林結果自然成。今朝資
始祝皇運。瑞鳳三呼萬歳聲
  九月八日應請立花實山居士。遊來也
堂賦此以示壁上挂
觀音軸
來也聲前空合空。觀音默許入圓通。忘機
共話靈山昔。回首雨中夕日紅
  詣太宰府觀世音寺
稽首紫陽觀世音。堂堂古像再粧金。善哉起
此戒壇廢人。護浮嚢免陸沈
  横嶽懷古
湛公聖一大應師。三老遺蹤餘古基。甘露井
荒誰復理。照心寫影立多時
  詣太宰府天滿宮
獻法供於廟前。見菅神所帶寶刀。聽
勾當坊讀縁起三卷。了出宿華表門外
某氏宅。夢誦薩天錫觀音寺裏一聲鐘
之詩。覺而有感。乃和原韻
寂然不動感能通。儒雅風流梅映松。此夜
無雲天吐月。夢魂却入句中鐘
  望竈門山寶滿菩薩
游舍靈嶽
竈門蒸霧氣成煙。雲樹過霜色欲燃。應是
天孫機上錦。袈裟新綴挂山肩
  登彦山四首
神昔來時駕石船。落帆留在碧巖前。前頭
霧合山如海。風怪櫓聲度半天權現
石船
法俗女神三體山。巍然鼎峙白雲間。眺望著
隻九州眼。一合一開擬往還詣三所
權現宮
節此彦山徳有隣。蓮公修練道通神。天龍
&T016254;玉擘巖出。幽谷照餘。光瑞新到玉屋谷瞻
禮八幡大菩薩
并法蓮上
人二像
豐前坊與藥師尊。相對老杉擁洞門。一二三
峯奇且怪巖前突出小崑崙題豊
前坊
  呼猿巖
是亦飛來竺土山。白猿化石碧孱顏。若教慧
理再呼喚。涙落巴江匹似閑
  獅子巖
獅化石耶石化獅。巨巖踞地振全威。前川
水怒陰風動。應是嚬呻哮吼時
  羅漢寺二首山名𡺸
闍窟
探奇偶入𡺸闍窟。撞著天台五百尊。山下水
流來處遠。石橋香刹是靈源
碌碌一千頑石子。點頭化作地藏尊。請看手
裏寶珠影。常照衆生心水源
  詣宇佐八幡宮
維神本跡妙難宣。來往何唯度八千。百億分
身明皎皎。波心月落不離天
  登御許山四首
望日足谷鍛冶翁遺跡
神昔垂蹤鍛冶翁。化鷹化鴿化兒童。陰陽
不測底靈變彌出彌存橐籥中
  途中口號
硯水巖阿一勺潨。琵琶石上四絃風。仰頭忍
渇盜泉下。神在虚無縹緲中
  禮石體權現
堅密身心石體神。消磨歳月未曾燐。點頭
震吼我何要。懶効昔人饒舌顰
  歸路喫點心戲作
偶陵絶頂取歸程。脚倦恰如跛鼈行。忽値
點心供一頓。雲門胡餅弄蹄輕
  昨九月。盡宿中津壽福寺。偶値龍穩山
主來訪見留二偈。去後展覽以慰客況
於燈下。今朝孟冬初一應招扣室。因
和前韻聊助火爐頭話云
風生萬竅互呼號。自是大塊噫氣高。借此
天公那一曲。不勞三寸答禪騷
前宵目撃恍如夢。今日道存笑盪胸。相對爐
邊何所見。火中坤馬産乾龍
  宿山鹿村
山貧誰識金銀氣。人樸只看麋鹿遊。一宿醒
來幽谷夢。日上阿含苑裏秋
  望求菩提山
鑚仰堅高求菩提。幾人披頂卜幽棲。欲成
下化衆生願。先向彼中路莫迷
  望香春山
雖爲彦山遭拔樹。又因傳教得生肌。至
今藥草喩中雨。潤色香春舊翠微
  白馬山安國寺懷古
白馬山中阿練兒。普門示現甚慈悲。寺頽誰
是創開主。問著老松總不知
  宿松巖院院主宗純上座呈偈次韻酬

宰府彦山羅漢寺。次經宇佐渉中津。處處
同行純上座。珍重著衣成主人
  望若杉山
山號若杉杉老蒼。老蒼蓊欝溌神光。人生
莫恃青年好。鬒髮雲成蓬首霜
  歸寺口號往來渉
十三日
出入往來都十三。依前間坐舊禪龕。途中辛
苦半宵夢。覺後對人助笑談
  次韻酬謝金龍隱室省堂和尚以偈見

前日已爲蕎麺約。途中憶著卷衣回。黄金
一諾今猶在。珍重令徒傳命來
  次韻長圓和尚見賀演法
此交眞匪一時縁。暗感曩分接几筵。吐語
互無紅粉跡。未慚頭上有青天
  次韻安國和尚見賀演法
欲整洞門已墜綱。新開一處菩提場。強令
野衲臨緇素。恰似楚雞冐鳳凰。垂老單單
唯有死。利生毎毎別無方。幸因諸徳扶持
力。贏得孤燈引壁光
  次韻明光和尚見賀演法
東林窟起阿蘭若。鐘梵遏雲翠竹間。月照新
梁遊玉宇。門當古路隔塵寰。間中消息最
堪樂。世昨日國君潜入門。我眠堂裏默無
言。此中却是道通處。笑彼仲尼目撃存
  酬和歌見呈偈并序
當山護法實山居士命畫手綵繪紗縠。製
唐樣燈籠一雙。淨心喜捨以挂大雄氏之須
彌座前。添以和歌見祝悠久普照之光瑞。
山僧素不善和歌。故不能以歌答歌。但
摘其最後一字爲韻。打偈聊酬盛意也。偈
中五箇燈字用表傳燈等之五禪燈。併擬維
摩無盡燈。且此中些子火種密付居士。盡未
來令不斷絶。云爾
紗籠一對護雙燈。即是毘耶無盡燈。續焔傳
光來際遠。燈燈何只百千燈
  示行牧禪人
行亦牧牛坐亦然。慧爲鼻纒戒爲鞭。時時
毒打空頭角。耕破祖翁一片田
  詠初雪
白盡四山頂。逼來稍及門。舞空空有色。落
地地無痕。竹傲虚心節。梅回寒苦魂。蒲團
鏖坐睡。清氣洗乾坤
  示實山居士并序
昨小至夜。爲實山居士。開血脈戒壇。依宗
門儀則。授菩薩大戒。今朝至日更付一偈。
應君子道長之時節。祝授受之機縁。云
二氣交通珠走盤。循環宛轉竟無端。夜來石
女咬梅破。天曉木人口帶酸
  酬承天間居北源和尚見寄偈并序
野衲暫戢倦翼於此鳳山。一發楚鷄鳴。承
天東堂北源和尚。法齡八十一。不但以老
爲達尊。平素樸實之白眉。而今傳聞鷄聲
遺響。殊辱見寄清和三章。所謂。朱絃三嘆
者也。老成存問不可默置。依韻以酬者二
篇蓋以輸一籌爲謝。呵呵。承天勅寺法王
城。古代典刑有老成。豈意朱絃三嘆韻。助
吾一唱楚鷄聲
仙衣拂石芥盈城。海屋應觀壞又成。九九
何唯八十一。無量壽佛是同聲
  和實山居士偈并序
予在鷹峯。曾製一枚竹篦。蓋模建長大覺
禪師持來底古樣也。這回西遊途中爲物礙
却。一頭少折。則重下刀子截其折頭。以爲
短篦而心自念。凡物長則有礙。短則不然。
然從來古樣亦不可失焉。一日遊實山居士
松月庵。出彼短篦告居士曰。請居士爲予
別製一枚篦子。少許令長而可也。居士許
諾焉。即收短篦去。今新篦已成添以偈并
序。持來呈之。序也偈也抓著予癢處。此時
一衆列坐長圓湛公亦在座。予乃撫摩竹篦
擧首山背觸話了曰。我即不然。喚作竹篦
不觸。喚不作竹篦不背。有時背也可憐生。
有時觸也可憐生。語未訖居士微笑點頭。即
禮三拜。予曰。前日以短竹篦留於居士菴
中。然居士若無今日事。背手奪取以擬彼
趙璧。今却加拙和一篇。以付焉。夫以予短
授居士。令居士常避其長以居其短。則
長自在其中予今雖得居士長而不敢忘
其短。昔楚昭王與呉人戰。軍敗走王亡其
踦履。行三十歩後還取之。左右曰。大王何
惜於此。王曰。楚國雖貧豈無此一踦履哉。
吾悲與之偕出而不與之偕返。於是楚俗
無相棄者。少原之婦泣惜蓍簪。亦不忘其
故也。予與此短篦出鷹峯而不與之偕
返鷹峯。然非忘之也。何也如居士已是
予室内人。他日雖隔千里不可離予左右。
而短篦屬居士則此物亦常在予左右也。
長篦出於居士手向後雖在鷹峯。亦豈忘
松月舊主人哉。其唯不忘是以長短二篦如
君臣如父子。如師資如兄弟。而傳受用
於無窮也。祝祝
付短留長意作麼。從來少欲不較多。點頭
微笑禮三拜。直得呼蛇又遣蛇
  冬夜夢鷹峯
歳寒松秀四時夜。燈淡花生一日冬。坐睡坐
忘胡蝶夢。飛尋春信入鷹峯
  酬和歌見呈偈并序
昔玄沙封三張白紙。呈雪峯。峯示衆曰。不
見道君子千里同風。今也黒田重敬居士。見
呈一張墨紙。有歌有序。國語綴之國字寫
之。聞。此土歌詠以人心爲種。詞花言葉根
于性情。自然能動天地。令感鬼神。況於人
乎。予之木訥無心亦不能不感。終摘歌之
末字爲韻。賦偈一篇聊酬同風句。云。
感人君子同風句。親自胸襟流出來。一紙
頓超三白紙。心聲心畫又奇哉
  示心牛祖印禪人
祖師心印鐵牛機。無尼無頭知者稀。去住誤
隨風穴後。莫追昔日瞎盧陂
  示一山行者
一二三四。四山逼人。能觀無我。是名出身
  示禪海禪尼
禪如江海成百谷王。若是知足。倒流難防
  和黒田無法居士偈并序
山僧往日拈石鞏牧牛公案。示人天衆。今偶
値黒田無法居士來參。重爲擧揚助一席談。
居士頓領話頭下手處。退見呈得意偈一
篇。再三展覽甚慰老懷。乃鳴瓦釜以和清
韻。聊表相見之因縁云
一等牧牛紛似塵。就中誰是獨超倫。豈圖
石鞏舊公案。新屬宰官有力人
  六十三元正口號
可憐破爪小童男。已作禿頭一老憨。七九秖
今非十六。却將六十更添三
  次前韻已下九首酬
兄弟和
童視公侯伯子男。明州布袋獨誇憨。誇憨
我亦樂知足。佛法兼身寶作三
我今不羡釋摩男。單弄碌塼任放憨。誰是
同參同道者。拍肩李四與張三
佛性了時女亦男。眞修懈處智猶憨。莫將喜
怒分朝暮。三四元來是四三
籬根日暖摘宜男。不但忘憂忘却憨。賓主
醉心茶當酒鶯聲似唱鹿鳴三
定是女兮慧是男。妻憐法喜助呆憨。見來孤
獨非孤獨。一産二兮二産三
那箇男兒眞箇男。若非小黠大癡憨。折衷
大小用心者。乾有九三坤六三
出家本是丈夫男。端立不偏始免憨。川老曾
懼川字側。側時依舊狄三三
祖翁片地屬頑男。種月耕雲單養憨。秋收將
謂唯一粒。粒孫粒子自成三
張良畫像女邪男。取相見人實是憨。若以
多髯求孔子。何唯前後共三三
  題象爐蓋上祖師像
禪教由來同一塵。峨眉熊耳不阻津。象爐背
上聞香者。行願全身是祖身
  寄本多房州居士偈并序
隱有三等。大隱隱於城市。小隱隱於山林。
中隱非城市。非山林而隱於大小兩楹之
間者也。本多房州政長居士。身在大隱地。
雖握國家之政柄。心憐小隱跡。雖思山林
之幽趣但心之所樂身之所安。要無過不
及之偏倚曾搆清齋於別業。扁曰中隱堂。嗚
呼居士在官不忘隱逸。思隱不失中庸。其
用心也。可謂。善且美矣。今春正値七十大
誕。賀筵盛禮如在目中。予去秋西遊經由
筑前州。州之眞俗創建東林興宗之二寺。共
延予爲開山是以未得回錫向北。孤雲獨
鳥瞻戀尤深。終瀝片誠爲綴祝頌。遙賀福
壽之綿長以。當千里之眉目
行年七十尚童顏。道骨仙風照世間。中隱堂
中兼大小。從心所欲不踰間
  誕日祭考妣靈
春來又値母難辰。憶著劬勞獨濕巾。豈測
三年含乳日。老成不孝闡提人
  興宗寺入院祝聖
開國已來無異姓。一王神統照玄黄。乾坤交
泰太平象。曉雨洒花暗吐芳
  示心月自照信士
心月孤圓。未曾離天。浮雲斷處。自照了然
  示大空實相居士
大空實相。實相大空。心外無法。明月清風
  示壽慶禪尼
身心如水沫。世界似空華。念念觀無念。觸
途即到家
  和古外和尚元旦韻
横嶽名山萬年崇福禪寺東堂古外和尚。位
當大應國師直下之遠孫。身應東海兒孫轉
多之懸讖。就其轉多中。如衆星之一輪。如
萬器之孤鼎。而實紫陽之老白眉也。其新年
頭陽春一曲希聲大音。雖不易和謾接遺
響呈巴人技。若不値掩耳則幸也
郁乎大應國師家。東海兒孫氣釀霞。松竹隱
中藏不得。春心吐出老梅花
  又依前韻謝筆墨寵賜
寫情筆表弟兄家。傳印墨含萬古霞。此賜
誠知非世禮。唯存眞實不存花
  石經慶讃偈并序
慧性上座爲亡母聚小石子書寫蓮經一
部。一石一字恭敬終功。埋清淨地立石表
之。因付一偈令刻其上
一文一石一如來。點出毫光照九垓。龍女
成男遲八刻。夜臺即是妙蓮臺
  示立花平九郎英士
平生心事莫期盈。八九成時即十成。維孝維
忠儒釋要。都來不出一團誠
  示石川即中居士
經行坐臥是何物。一念即通空假中。觸目更
無心外法。回光莫昧主人公
  示道清菴主
知法者多默。用身爲舌頭。若非忘自讃。爭
免閙啾啾
  示青松院夫人
人間榮耀眼前空。大事因縁心裏通。莫將松
樹千年翠。換却牡丹一日紅
  道策上座號禪關
祖域忽逢乳虎瞋。未呈公驗早阻津。透過
須是棄繻漢。莫慣雞鳴狗吠人
  光禪上座號天瑞
高而無上廣無方。佳氣葱葱包雷光。此是
乾元交泰蘊。總歸心地散成祥
  禪梁上座號大屋
鼇極柱&T016254;天棟梁。金剛輪載地禪床。十方聚
會無爲客。法界含容選佛場
  宗純上座號牧牛
溪水東西他國田。一回入草一回牽。縱然露
地安眠去。也好待醒擧起鞭
  出隊口號
來亦有縁去亦縁。隨時重者任先牽。同風
千里蒲團月。坐斷東西一樣圓
東林語録下卷

東林菩薩戒弟子。龜子白直。法名靜頤信士。
發不壞信。捨不堅財。印刻東林語録兩卷。
先圖流通於筑前州。其餘波之所及。不唯
河潤九里。從九州資始遍溢六十餘州。只
願目撃而存道者。耳餐而承言者。信受而喜
者。渉獵而弄者。同把般若智楫於吉祥海雲。
共轉菩提道樞於摩訶衍岸
  元祿戊寅冬日 不肖徒元貞
隱之
拜識

我聞之。有徳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徳。
誠哉。所聞之不欺我也。東林開祖卍老和
尚。去年西來孤錫飄然不携一卷文字。坐
禪念經日常是勤。其間隨人求而開示者。
應時到而演唱者。皆等間流出總不修邊
幅。及其會儒釋禪教於一舌。而無偏頗情。
如夫融鉼盤釵釧於一金而忘差別相。所謂
和順積中英華發外者。是其徳之符而心之
聲也。徳符心聲感應不虚。若能平心而看
閲之。則箇箇隨分必有所得。今此録之流通
先濫觴於此國也。蓋因縁之所繋。時節之
當然。而不但一時國華之盛事。抑又悠久治
教之陰翊云爾
  時
元祿戊寅冬日
 筑陽吏隱實山敬書 

附西遊草
  次桔梗花韻并序
泉州少林山蔭涼寺。老隱洞外和尚。手種桔
梗草於隱居之庭際。秋來著花。其色深紫。古
雅而不野。清痩而不艷。愛爲無心間支。且
惜古人之無題詠。乃與堂頭印和尚唱和
成趣。一韻數篇。粲然可觀。撃節三嘆。接響
同賞
花破瑠璃雖吐芳。根存藥性欲登場。神
農本草眞行状。露出家風不得藏
並時隱逸菊籬芳。隔跡牡丹富貴場。眼裏黒
花同一色不妨伴我見行藏
  和洞外和尚餞別韻
空三千界泛虚舟。使十二時慣趙州。明日
天涯分手去。大圓不隔鏡中遊
  信田森狐神
叢祠
有狐拜斗甚靈通。感舊不忘熟處叢。葛葉
風翻霜染早。秋來紫紫變紅紅
  同少林印和尚遊水間觀音閣
水月水間觀世音。少林少室祖師心。無依無
相無文印。印定圓通空古今
  詣成合寺和法兄愚白老和尚餞別韻
雖成狂走客。非失鏡中頭。暗顧有縁約。明
爲無事遊。辭兄情特惡。餞弟偈方優。涼月
照千里。東西同一秋
  和成合和尚壽塔韻
造塔不論多少價。無縫誰見斧斤痕黄金
國上牛眠地。永出法門頭角孫
  舟中偶成
渺此滄溟駕月船。布帆風穩曉留連。下無承
足片錐地。上有蓋頭一笠天。泛宅浮家行裏
住。隨波逐浪動中禪。現成三昧王三昧。坐斷
虚空自在眠
幻住海中幻住船。去留無定舳艫連。時時沈
墜碇粘底。處處飛揚帆拂天。風怒雨昏憐
八獄。波平潮落樂三禪。都來未脱飄流跡。
多少櫂郎開眼眠
曾載大唐一葉船。又容日本者邊連。覆藏
篷底無生地。露出檣頭不死天。纜綰如同井
索乘。碇抛打著碌磚禪。最憐巨浪奈騰處。中
有白鴎似我眠
白頭委命紫陽船。千里秋光一色連。帆影雲
生洲上石。&MT80670;聲月碎水中天。舞橈垂手嵓頭
意。離釣翻身夾嶺禪。未了因縁今尚在。無
能懶衲付間眠
袈裟偶得寄官船。跡與長年三老連。間却
北山松竹塢。瞻望西海蔚藍天。針標子午
不迷所。網掣珊瑚可擬禪。萬丈澄澄滄碧
底。夜深月照獰龍眠
波戰浪挑來往船。和風從合又衡連。千帆相
競共三昧。六國雖分同一天。瞞鼈證龜猶
契道。摝鰕撈蜆豈違禪。莫將堂裏帶刀
睡。輕忽海中螺蛤眠
乘凉夜泛合同船。秋半流光上下連。桂子飄
空風拂月。蘆花映岸水涵天。請看清白十
分趣。即是虚明一色禪。欲識大功無所住。
柁工用意不成眠
  備前州牛窓
兩山夾海一條通。船度恰如牛過窓。槳曳
尾巴出灘去。向前正好護頭撞
  防州上關
上下二關西對東。隔程七萬八千弓。滄波劈
箭一條急。風送去舟過彀中
  長州下關
下關即是赤間關。龜阜雲通文字山。海底有
都言在耳。空餘内裏涙痕潜
  乾珠滿珠二島
想曾聖后向新羅。乾滿二珠神用多。萬頃大
洋俄見底。一望平陸忽興波。郊原行艦如
遊戲。海屋添籌在刹那。戰罷化成雙小島。
龜峯護念鎭山河
  賛賢渚和尚道影肥前州高
傳寺前住
有突不黟有舟不維。大名無號大道無爲。
涅槃後相相見了。蓋覆虚空兩點眉
  賛石鼎雲和尚道影
雲月耕種雪霜苦辛。功成不處時到藏身。唯
餘石鼎松風骨。一啜未終也醉人
  中秋時在
長崎
海西名勝是長崎。來値中秋也太奇。日本大
唐同一碧。吠瑠璃界月晴時
  崎陽一覽
千里心乘千里遊。無邊雲海一眸收錫離東
洛飛崎上。寺扣南京探福州。雨暗夢回湘
浦夜。月明神爽洞庭秋。瑠璃籠眼紫山席。坐
見阿蘭唐土舟
  舟中作并序
海雲山皓臺寺華嚴社頭諸信士。艤舟於海
上招我供養。海雲東堂堂頭兩和尚。共在
舟中。因賦偈記此遊之不可忘。兼謝諸
信士
華嚴結社社中頭。招我毘盧藏海遊。檀信歸
崇星北拱。佛乘富貴水東流。百千萬劫雖難
遇。五十三參也有由。知識互忘眞俗跡。合
同船上共優游
  與皓臺副寺笑巖長老
千尋壁立甚孤危。一掬心頭展兩眉。此是空
生安坐處。又添尊者破顏時
  示慧密禪人
工夫雖有操持少。智慧不無綿密難。入海
須窮千尺底。莫將掲厲動波瀾
  到肥前州武雄圓應寺。値舟老和尚受
業華嶽藝和尚三十三回忌拈香
對揚太寂定中人。感應道交素有因。華嶽連
天青未了。依然獨露法王身。只如感應道交。
那裏是因由處。偶來酬祖乾柴片。和氣氤氳
八月春

附東歸草
  和筑前州青柳賢令野田一理雅士二
詩其一酬餞行佳作見寄
壯夫贔屭竹輿輕。一日抹過十里程。青柳主
人何見厚。故將詩句送吾行
  其二酬花鶴松露見贈
花鶴名區松上露。落淪沙際不曾空。贈來
粒粒皆珠玉。珍味情濃一頓中
  瑞雲偈并序
詣長州瑞雲名山太寧禪寺。値方丈明山和
尚病臥於維摩室。因打瑞雲偈二篇。以擬
問疾故事云
石竹二師古道場。從來道氣麝臍香。東風二
月瑞雲雨。添得梅花暗吐芳
日面佛兮月面佛。和疴安穩主人公。方方丈
室蒼龍窟。述屈瑞雲一蔟中
  和餞偈并序
曾十七八年之前。明山和尚自濃之全昌。顧
山野於賀之山中溫泉。一夜對談。翌早分手。
未幾和尚住加納之全久。其時山野省受業
師於武州。歸路經中山道而詣全久。偶値
和尚之不在。其後住長州之龍文。今董同
州太寧。山野去秋赴筑前州東林之請。這回
歸錫取道於長州深川。訪和尚於瑞雲。和
尚臥病七旬。雖未及勿藥。強力其疾慇懃
接待。淹留五日。互慰平生。既而告辭。則有
餞偈有餞儀。殊以徒僧及人僕輿馬送山
野於四十五里之外。設一宿之安頓於萩城
之木雁軒。而供帳治具無不辨備。近代待
交友之勉未可有如此丁寧也。山野一鉢
生涯。縱百此身。爭酬道愛之十一哉。但和
寶偈嚴韻寫區區之微忱以需昭亮。餘期
他日書問也
溫泉揖別十餘歳。夢寐常思未了因。問疾三
春同氣感。開懷五日笑談新。胸中墨汁分
涇渭。肝臟饅頭無苦辛。舌織裁成勝餞錦。莊
嚴旅泊一間身
  祝書寫華嚴經偈并序
明山和尚書寫華嚴大經八十卷。編爲方册。
盛箱供養。令諸佛子拜瞻結縁。於是崎陽
海雲了潭和尚。寄偈慶讃。以書大方廣佛華
嚴經之八字冠于句首。而八句成焉。今目
撃而俲其格且歩其韻以祝焉。蓋志隨喜
之有在也
書彰心畫筆爲功。大果大因超始終。方發
百千三昧祕。廣明五十二重宗。佛光普照恒
沙外。華藏現成香水中。嚴飾裝潢文字海。經
師論主亦爭窮
  次瑞雲牛維那韻
大唐國裏沒禪師。踢破脚尖也太奇。不往
不來那一著。金槌未許兩頭垂
  一庭上座受瑞雲主人之命。送我到萩
城。其勞最多。付偈以謝
區區執役混輿臺。終日蹈泥相逐來。逆旅
燈前清話夜。暗香風細一庭梅
  途中寄偈謝瑞雲香積臺上藍典座馳
走之勞
雪苦霜辛忘己躬。笊籬木杓立家風。上藍院
裏本分事。方在瑞雲香積中
  到防州法幢名山禪昌鎭國禪寺。信宿
遣懷賦三偈。以樂寺以慶屋紹和
尚爲開山祖
源自大乘分正派。防陽望刹別生涯。竹彰
存操葆眞節。梅吐破顏微笑花。客耳谿聲晴
夜雨。佛頭山色曉天霞。慶翁即是雞峯老。抖
擻傳風古梵家
山圍三面鳥舒翼。房列兩方魚比鱗。谿舌
百雷流水活。一條洗盡利名塵
金色頭陀傳正宗。幢峯今古御遺風。此中活
計無邊福。鉢口向天呑太空
  再詣藝州嚴島宮
三十年前曾詣神。再來今日續先因。相携洛
北三徒侶。共仰海西一美人。照正照邪高
掲鏡。和光和影妙同塵。足酸百八回廊上。
目想蜿蜒布大身
  寄鳳來山主偈并序
到藝陽城下鳳來名山國泰禪寺。與方丈和
尚相見。一夕清談管待最厚。從城下至忠
海。海路一百二十里。以舟見送。舟中供養
種種兼備。其鄭重親切。雖無言之可謝。又
不可默止。打兩偈託舟回以寄贈焉。但意
長筆短。耑祈昭察
藝府叢林第一山。把將僧柄據禪關。從來
大國法門運。繋在此中不等間
百二海程領餞行。舟中供養見眞情。眞情至
厚將何謝。筆落分毫寫片誠
  示孤月圓心院主
心月孤圓明皎皎。山河大地影玲瓏。合蒲萄
朶試收拾。總在當人方寸中
  過備前州岡山城下宿故舊宅
故舊相忘冷似灰。燈前續焔興奇哉。別來五
十餘年事。談笑互開稚子懷
  宿幡州明石城下
憶到名區慰客情。名區却値客情生。埋藏
明石浦頭月。雨暗簷前滴滴聲
  訪成合愚白老和尚
去年七月感離別。今日三春喜再陪。櫻井寒
泉千尺水。轆轤未轉洗塵埃
  悼河州經山睡安和尚
玄玄玄處留豈住。了了了時去掩光。將謂此
中無影跡。元來遍界不曾藏

東林前録印版在剞劂氏店。偶有忌嫌録中
所記而欲奪取之者。於是東武夏目氏親
盈居士。同其慈母妙照。出淨財買此版。以
爲當庵之藏版。嗚呼母子之守護和尚法身
舍利。其功不同小小也。因刻年月於版尾
表不忘云
寶永七年庚寅秋七月吉旦
  源光庵主白龍誌焉
東林後録序
東林開祖卍老和尚。行年七十雖曰古稀齡。
日夜行持矍鑠壯健想當不讓七百甲子於
老趙州。而平常家風易見難識者。又足見
古人於今日也。前録梓行之後。嘉言善辭之
相續到于此國者。我皆收取以擬耳提面命
&MT80071;誨。這回和尚再來。其所吐演恰如虚
谷之應聲而靈響無窮。因與向所收拾併
得二卷。名爲東林後録。又付剞劂氏以圖
流通。是我些兒護&MT80071;之片念也。繕寫稿本始
已脱手。但至如考定編次。不免煩諸道
兄。道兄其謀焉
  時
寶永二年龍次乙酉夏五吉旦
  筑州吏隱實山盥手拜書

小説所謂晋時有人畜銅澡盤。晨夕恒鳴如
人扣。以白張華。華曰。此盤與洛鐘宮商相
應。宮中朝暮撞。故聲相應。可鑢令輕則韻
背鳴自止也。依言即不復鳴。又國史纂異所
謂洛陽有僧房。磬子夜輒自鳴。僧以爲怪
懼而成疾。求術士百方禁之終不能已。太
樂令曹紹夔。與僧善來問疾。僧具以告。俄
撃齋鐘復作聲。紹夔笑曰。明日可設盛饌。
當爲除之。僧冀其或効乃具饌以待。夔食
訖出懷中錯鑢磬數處而去。其聲遂絶。僧
苦問其所以。夔曰。此聲與鐘律合。撃彼此
應。僧大喜其疾亦愈。嗚呼張華紹夔解音之
妙可謂今古奇絶。然鑢盤鑢磬之後。二鐘
之有感而無應不復惜乎。今也師翁之有
吐演。洛鐘也齋鐘也。而實山居士之相應和。
銅盤也磬子也。宮商聲律自然諧合。可謂非
一世因縁也。居士向跋東林前録獨圖流
通。這回又集後録作序將梓行。然師翁掉
頭云。前録既無益。況後録乎。譬如厠中添
臭土上加泥。止止不須爲也。我輩進云。若
恁麼則和尚爲居士施錯鑢也。自今以後
無應者而可乎。師翁默然。於是乎爲編次

寶永乙酉年仲夏上浣
  不肖劣徒白龍稽首拜撰

東林後録目次
上卷
  法語
小佛事


下卷
  記




附西遊草

卍山和尚東林後録卷上
  門人白龍謹編
法語
  觀音大士達磨大師安座供養
記得普門品中所謂。若有女人設欲求男。
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徳智慧之
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徳
本衆人愛敬。如是所説見驗於現今者。於
此國夫人之先考先妣別峯院好雪大居士法
雲院貞照大姊明明歴歴。誰敢聽氷。我聞。
居士與大姊同在華屋時。大姊毎身及懷
孕。必告其意於居士。請取觀音大士古像
禮拜供養。耑爲胎子祈求福智。分娩之後
待成長日乃授其像令其護持焉。嗚呼如
是用心者今古希有。實火中分陀利華也。又
聞。居士非但信觀音大士。晩年殊歸我禪。
時時修靜坐於達磨大師像前。遂臨易簀
之際。親以其像又授國夫人。而居士與大
姊雖同歸山丘。其靈不亡明明在上。豈忘
此二像與其諸子乎。自其不忘而言。則子
孫之見二像乃居士大姊之二神主也。是故
國夫人這回新建此心空堂安觀音大士像
更莊嚴舊祖堂安達磨大師像。今日大起
供養雲。非啻饗二像及衆僧。兼薦先考先
妣并先靈諸位。因令老衲修一場佛事。正
當此時大士大師不起此法空座上而現意
生化身於國夫人慈悲室内。國夫人亦不出
其室内而注慈善根光於此法空座上。譬如
水月一月不降衆水不昇上下交映影子顯
現。老衲即今有心空偈。證明前縁將表章
般若十八空。然偈中著得一十七箇心字特
缺一箇者。須知空中有箇不空底那一心
而主張上來吉祥殊勝之大功徳。則心空即
不空不空即心空。心外無法滿目青山。此中
商量處且請聽我偈。大士大師傳佛心。佛心
禪教一同心。此心窮劫無邊際。箇箇心空
及第心。且道恁麼功徳聚因縁資始。又何心。
女中堯舜今猶在。福國孝慈和合心。和合心
光藏不得。照開士等四民心。逢場吐露證
明句。水月昭昭感應心。感應道交天叵測。
心呑沙界界呑心。圓通圓覺打成片。法法
總歸方寸心。方寸虚靈活卓卓。未生前事本
來心。莫言父母非依怙。函蓋乾坤心見心。
久立衆慈伏惟珍重
  示立花増弘居士
欲到彼岸。須艤此岸舟解纜待風。若纜
子縛著而不解。則雖得好風不能到彼
也。病患境界亦復如是。眷屬之恩愛財産之
戀惜。縛著身舟甚於纜子。平日須用解却
手段。若能解却。則於命終時掉臂即行可
無凝滯。欲得恁麼行履。須看金剛六喩
偈。偈云。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
電應作如是觀。專觀此觀。臨命終際心念觀
音慈悲。口唱觀音名號。念念相續無雜他
念。是最後好消息也。至切至切
  示無華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79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