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阿字義 (No. 2438_ 實範撰 ) in Vol. 77

[First] [Prev]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菩提芽也。此芽生已中間運運者地地也。地
地増進乃至成菩提樹王更無行可増○從初
發心入菩薩位。乃至滿足十地。但以一眞言
之行一眞言之道。而成正覺云云 疏第十二
云。入阿字門故即能了知眞言行之與果也。
若了知彼行及果。即是據得無上大果也云云
十四本
同也
 轉字輪曼荼羅行品云。於一切世間
出世間。聲聞縁覺靜思惟勤修成就悉地。皆
同壽命同種子同依處同救世者云云 疏第
十二云。此阿字門即是世出世間二乘定觀
等之惠命也○如上世出世間。一切所作妙
業。阿字即爲彼命。如人若無命根一切化事
皆悉妄廢。一切世出世間功徳定惠等亦爾。
若離阿字門即不得増益成就。如彼死人無
所能爲。復阿字是開口聲也。若無阿聲即不
能開口。若不開者一切字皆無。是故阿字爲
一切字之種子。當知一切萬行亦如是。以阿
字門而爲種子。若離阿字亦不成也云云依處等
釋可見

第十七云。此心眞言即是無量義處遍生
一切世出世間之法。離一切戲論。諸戲論永
息。而阿妙智生。此智即是奢麽他毘鉢舍那
之智。從此智有無量惠方便生云云 又云。若
捨阿字本自然之智。則一切善不得生。故捨
佛即是斷一切菩薩之命。與絶其成佛之根
云云 鈔第九云。疏若捨阿字等者。阿字是菩
提心。由菩提心故則有阿字大悲地波羅蜜
等成佛之根。若捨之者則絶成佛之根。一切
萬善而不得生故云云 又云。若祕釋者。即
是阿字法界本不生之體也。此字能生一切
諸法。若捨阿字自然之智。則一切善法不得
生故云云 受方便學處品云。祕密主應當諦
聽。吾今演説差別道一道法門云云 疏第十
七云。謂一切法不出阿字門。即是一道也。道
者謂乘此法而有所至到之義也。一道者即
是一切無礙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場之道也。
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獨一法界故言一
也。於此一道中而分別種種差別。獨如無量
岐路皆至寶所。殊街同歸也云云上一行一道之
意以此可知耳
  一字軌云。阿字菩提心種智之本源云云
  以阿字統如來無邊果徳事
疏第四云。如以阿字五輪統如來無邊内徳
云云兩本義釋如
字下有以字
 第十二云。入阿字門故即能
了知眞言行之與果等 云云
具如上之
  阿字統へテ如來無邊果徳故。入阿字門則能
了知眞言果也
  如來妙感妙應皆不出阿字門事
  妙感妙應雖亦果徳。義門殊故別出之耳
住心品云。而此一切智智道一味。所謂如來
解脱味云云 疏第一釋云。佛從平等心地開
發無盡莊嚴藏大曼荼羅。已還用開發衆生
平等地地無不出阿字門。當知盡莊嚴藏大
曼荼羅。妙感妙應皆感應。因縁所生方便亦
復不出阿字門。譬如大海中波濤相激迭爲
能所。然亦皆同一味。所謂醎味也云云二本大
同之


阿字義中

  中川上人
  於阿聲字相辨能所詮事十一
祕藏&MT60342;云。淨菩提觀○聲字實相順逆往反
觀想言聲者。口誦字聲。字者觀字體。實相
者觀字義云云 又云。如何文字。假令有一阿
字呼阿。聲則能詮是文也。以呼阿顯無名。阿
即無故。是爲所詮。是則字云云 聲字義云。
謂實相由聲字顯。則聲字之實相。亦依主得
云云 又云。若言聲字外無實相。聲字則實
相。亦如上名云云如上名
者釋也
 疏第七云。經言。祕
密主。云何眞言教法者。即謂阿字門等。是眞
言教相雖相不異體。體不異相。相非造作修
成不可示人。而能不離解脱現作聲字。一一
聲字而是入法界門。故得名眞言法教也云云
 又云。且如阿字門。若聲若字擧體不生。聲
字之義即筌擧體不生。若證時還只證此不
生。中間文無間雜。亦無異路云云 第二十
云。今如是見聲實相。即知此聲不生滅同於
實相。是音聲平等性也云云
  私案。祕藏&MT60342;意。上文聲字爲能詮。實相爲
所詮。下文字亦所詮也。聲字義意。上文聲
字能詮。實相所詮。顯義廣故。下文聲字則
實相。故能詮即所詮也。疏意二文聲字即
實相。能詮即所詮。後文聲即實相。准上可

  阿聲字實相之法然隨縁事十二
字母釋云。夫梵字悉曇者印度之書之也。西
&MT60342;云。梵天所製。五天竺國皆用此字。然因
地隨人稍有増減。語其當體。以此爲本。劫初
之時世無法教。梵王下來授。以此悉曇章。根
源四十七言。流派餘一萬。世人不解無由。謂
梵王所作。若依大毘盧遮那經。云此是文字
者。自然道理之所作也。非如來所作。亦非
梵王諸天之所作。若雖有能作者。如來不隨
喜。諸佛如來以佛眼觀察此法然之文字。即
如實而説之。利益衆生。梵王等傳受轉教衆
云云 具縁品云。復次祕密主。此眞言相。
非一切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隨喜。何以
故。以是諸法法如是故。若諸如來出現。若
諸如來不生。諸法法爾如是住。謂諸眞言。眞
言法爾故云云 疏第七云。經中次説眞言如
實相。故云。復次祕密主。此眞言相。非一切諸
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隨喜。何以故。以是
諸法法如是故。若諸如來出現。若諸如來不
出。諸法法爾如是住。謂諸眞言。眞言法爾故
者。以如來身語意畢竟等故。此眞言相。聲字
皆常。常故不流。無有變易。法爾如是。非造作
所成。若可造成。即是生法。法若有生。則可破
壞。四相遷流。無常無我。何得名爲眞實語
耶。是故佛不自作。不令他作。設令有能作之
人。亦不隨喜。是此眞言相。若佛出興于世。若
不出世。若已説若未説若現説。法住法位性
相常住。是故名必定印。衆聖道同。即此大悲
漫荼羅一切眞言。一一眞言之相。皆法爾如
是。故重言之也云云二本
同之
 十住心論第十引
此釋全文已云。已知法爾而住無人能作。若
然誰傳。答。初從大日尊下至青龍阿闍梨。有
七葉大阿闍梨耶云云 又云。如來○自在加
持説眞言道。雖從機感因縁生。而不動實際
云云 鈔第六云。疏法住法位等者。眞如住在
諸法之中名爲法住。法有澄淨離染得淨分
位。顯之故名法位。此約理事差別。或眞如
法即法位。唯約理明言性相常位者。謂眞言
如實體相。眞言行相有佛無佛而常有故。亦
可性是常住。相是無常。既爾云何言性相常
爾。答。性相無二故。又性常是常。相常是無
常。不由如來出世故。問。常住音聲可爾。無常
音聲言説豈非如來説耶。釋曰。法本無常。但
由佛顯故云云 疏同卷下文云。即謂阿字門
等是眞言教相。雖相不異體體不異相。相非
造作修成不可示人云云具如
上抄
 又云。如來一
一三昧門。聲字實相有佛無佛。法如是故。即
是故不流。即是如來本地法身云云
  兩本義釋倶云。即是常故不流云云准兩本
并上疏文中脱常字歟
鈔同卷云。疏即是常故不流者。一一三昧門
等皆是加持之相。竅其至極但是寂靜涅槃
之相。法爾已來恒常如是。即是常故不流。此
常不流句是涅槃經。涅槃眞常故不可遷流。
若有流動即有出生。今既不流。即是無生。以
無生故即無盡滅。無生無滅即是本來堅固
之體。堅固之體即是法身。此法身者即是涅
槃。雖常處生死教化衆生。而不捨涅槃之性。
故肇公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
云云祕藏&MT60342;云。梵字者性相共本有歟。爾
也。性相共本有。性云本有者可然。何相稱本
有。若有證文耶。有證文。據密教性相本有不
待言也。又顯教之中法花經云。世間相常住
之故。若然者相常住者。譬如水性澄靜。是
常住也。以風縁波起。波者則相。水者則性。風
息者波即水也。據攝相歸性可稱常住。依性
相差別何稱常住耶。其者顯教説生滅無常
家所論之喩也。密教説如來自受用境界。是
處離生滅無常。此喩不用耳。然者不用此喩。
何以顯諸法性相常無常之理耶。其者別亦
有喩。以顯示耳。然者本來性相各各達立。各
各守自性。不同水波相融者。不得六道衆生
成佛。佛者化作六道形類。抑喩心如何性之
處。性相宛然而本有也。譬如日月與光明。日
月者性。光明者相。是性是相不離本有者也。
是故曰性相常住。不離佛而衆生有。不離衆
生而佛有。如是融入不相離。何故不得六道
衆生成佛。佛化作六道形類耶。縁起法皆生
滅者也。人眼所明見。何堅執云不破耶。雖
凡夫目見破而於聖見常住。抑亦據人喩。四
大和合所成身是則體。手足屈申取捨是則
用。眼耳鼻等一切好醜是即相。地水火風是
則性。性相體用不相離而各各宛然。是故稱
性相共本有耳云云 聲字義云。文字所在六
塵其體。六塵之本法佛三密即是也。平等三
密遍法界而常恒云云 又云。所謂聲字實相
者。即是法佛平等之三密。衆生本有之曼荼
云云 全眞梵字母釋義云。言常住者。梵字
獨得其稱。諸國文字不同。此例何者如東夷・
南蠻・西戎・北狄・及諸胡國所有文字。並是小
聖叡才隨方語言演説文字。後過劫盡三災
起時。悉皆磨滅不得常存者。所謂外道俗書
者哉。唯有此聖梵天受在五天竺國。隨梵天
王上下前劫後劫六十四種梵音也。同一梵
天王所説經百劫亦無差別。故皆從毘盧遮
那佛心生也云云 西域&MT60342;第二云。詳其文字
梵天所製原始垂則四十七言也。寓物合成
隨事轉用。流演枝派其源浸廣。因地隨人微
有改變。語其大較未異本源。而中印度特爲
詳。正辭調和雅與天同音氣韻清高爲人軌。
則隣境異國習謬成訓。競趍澆俗莫守淳風
云云 第七卷疏云問。阿誰向本法呼造本不
生耶。答。有三種。一祕密釋二祕密中祕釋
三祕祕中祕釋。一祕釋者。毘盧遮那佛説本
不生故。二祕祕釋者。阿字自説本不生故。三
祕祕中祕釋者。本不生理自有理智自覺本
不生故云云 悉曇藏第一云。安然今謂。一行
大日經義釋云。有淺略釋也。有深祕釋也。於
深祕釋中復有淺深也抄私檢十四本。第二之阿闍
 梨所傳皆須作二種釋。一
者淺略釋二深祕釋
云云。二本同之
 又新羅國零妙之寺釋僧不
思議大日經供養法疏云深祕釋大日如來説
○深祕中深祕釋阿字自説○祕祕中深祕釋
眞如理智自然説此阿字合此二文爲四釋
○吉藏云。造書天造文字。是全淺略釋攝也。
如慧均云。過去諸佛通化法門。諸佛去後梵
王議要三□下造三行書。梵書加書篆書。又
云。光音天造四十二字門。謝靈運云。梵書
本由佛造。過去迦葉等佛所説。外道捨得安
置己典。又全眞云。從大日心出隨梵王上下。
又空海云。自然道理所作。大日佛眼ヲモ觀而
説之。梵王傳教衆生。寶性論云。劫盡之時
有智慧人。以此教法仰書虚空。劫成之時有
明眼之人。觀彼教法取傳世間。華嚴經云。一
微塵中有一經卷。大如三千大千界。盡&MT60342;
千大千世界力業。一心亦爾者。是今深祕釋
攝也。大日教云。諸字以爲種子。成立器世
界及以有情界。出生諸尊身及以衆生身。諸
字即是法曼荼羅之身。自性常住。此乃遍一
切處善巧法門。能觀字轉以爲種子。發生大
曼荼羅等者。是今深祕中深祕攝也。楞伽經
云。有二種法。一本住法。界法性法證法住。二
自證法。譬如驛路能證本法。依此義故我作
此説。自得道夜至涅槃夜不説一字者。是今
祕祕中深祕釋攝也云云 菩提心義
  十卷楞伽第五云。大惠菩薩復白佛言。世
尊如來説言我何等夜證大菩提。何等夜
入般涅槃。我於中間不説一字○佛告大
惠言。大悲如來依二種法。説如是言。何
者爲二○一者依自身内證法。二者依本
住法。我依此二法如是言。大惠云何依自
身内證諸法。謂○自身内證諸境界行離
言語分別相離二種字故。大惠何者本住
法。謂本行路平坦。譬如金銀眞珠等寶在
於彼處。大惠是名法性本住處。大惠諸佛
如來出世不出世法性法界法住法相法證
  常住。如城本道。大惠譬有人行曠野中見
向本城。平坦正道即隨入城。入彼城已受
種種之樂。作種種之業。大惠於意云何彼
人始作是道。隨入城耶。始作種種諸莊嚴
耶。大惠白佛。不也。世尊大惠我及過去一
切諸佛。法性法界法住法相法證常住亦
復如是云云
疏第三云。人欲語時亦因口中有風。名憂陀
那。還入至臍。響出時觸頂及斷齒脣舌咽胸
七處而退。是名爲語。愚人不解而生三毒。智
者了知心無所著。但隨諸法實相云云兩本。大日
也。但十
四本囙字作&MT00439;。智論云。但
隨諸法相云云。具如上之
 第二十云。今此語從
何有耶。謂從齒喉咽脣古臍等衆縁。心動風
牙相觸故得有此聲。猶空谷響都無自性。凡
夫不了故聞好生欣。聞逆情生怒耳。今如是
見聲實相即知此聲不生不滅同於實相。是
音聲平等性也云云 兩本並云。心動風界。○是入音
聲平等惠性也云云。餘如疏之
 第十二云。以一切萬法乃至形顯等色萬
類差別莫不從ト云コトヲ心分別。而有分此阿字門。
亦不從外來。但從心生無別來處也。所以者
何。以有方便修定故其心漸淨。以心淨故阿
字現中云云 聲字義云。法然隨縁有者如上。
顯形等色。或法然所成。謂法佛依正是。大日
經曰。爾時大日世尊入於等至三昧。即諸佛
國土地平如掌○安住其中。此文現顯何義。
謂有二義。一明法佛法爾身土。謂法界性身
法界標幟故。二明隨縁顯現。謂菩薩隨福所
感及如來信解願力所生故。謂大日尊者。梵
云摩訶毘盧遮那佛陀。大毘盧遮那佛者。是
乃法身如來也。法身依正則法爾所成。曰法
然有。若謂報佛亦名大日尊。故曰信解願力
所生。又云時彼如來一切支分無障閡力。從
十智力信解所生無量形色莊嚴之相。此文
明報佛身土。若謂應化佛或名大日尊。應
化光明普照法界。故得此名。故經云或名
釋迦或名毘盧遮那。大日經云。無數百千倶
胝那由他劫。六度等功徳等所資長身。此明
應化佛行願身土。若謂等流身亦名大日尊。
分有此義故。經云即時出現者。此文明等流
身等暫現速隱。身既有。土豈無乎。此明等
流身身及土。上所説依正土並通四種身。若
約竪義有大小麁細。若據横義平等平等一。
如是身及土並有法爾隨縁二義。故曰法然
隨縁有。如是諸色皆悉具三種色互爲依正。
此且約佛邊釋。若約衆生邊釋亦復如是。若
謂衆生亦有本覺法身。與佛平等。此身此土
法然有而已。三界六道身及與土隨業縁有。
是名衆生隨縁。又經云。染彼衆生界以スト云ヘシ
界味。味則色義。如加沙味。此亦明法然色○
如是法爾隨縁種種色等。能造所造云何。能
生則五大色。所生則三種世間。此是三種世
間有無邊差別。是名法然隨縁文字。已釋色
塵文竟云云 入祕密漫荼羅位品云。爾時大
日世尊。入於等至三昧。觀未來世諸衆生故。
住於定中。即時諸佛國土。地平如掌。五寶間
錯。懸大寶蓋。莊嚴門標。衆色流蘇。其相長
廣。寶鈴白拂・名衣・幡珮・綺絢・垂布。而&MT02380;
之。於八方隅。建摩尼幢。八功徳水芬馥盈滿。
無量衆鳥鴛鴦鵝鵠。出和雅音。種種浴池時
花雜樹。敷榮間列芳茂嚴好。八方合繋五寶
瓔繩。其地柔軟猶如綿絋。觸踐之者皆受快
樂。無量樂器自然諧韻。其聲微妙人所樂聞。
無量菩薩隨福所感。宮室殿堂意生之座。如
來信解願力所生。法界標幟。大蓮華王出現。
如來法界性身。安住其中。隨諸衆生種種性
欲。令得歡喜。時彼如來一切支分無障閡力。
從十智力信解所生。無量形色莊嚴之相。無
數百千倶胝那由他劫。布施・持戒忍辱・精
進・禪定・智慧。諸度功徳所資長。身即時出現
云云 疏第十六釋爾時大日世尊云。如世間
之○今法身如來亦復如是云云 又釋莊嚴門
標云。即是大悲胎藏之門標云云又釋無量菩
薩隨福所感乃至願力所生云。於此布列莊嚴
之地。復生無量隨諸菩薩福徳。所感意生。之
座及宮殿。從如來信解生。其座羅列亦作三
重。如上大悲藏生曼荼羅布列次第也。各隨
菩薩淨妙功徳。五塵樂具而生有種種差別。
擧要言之。則有十世界微塵數等。名各不同。
而布列其位也。此等皆在八寶幢柱之内。並
從如來信解力生。以如來本願力故。於等至
三昧中普門示現也云云 二本
同之
  鈔第九釋此品題云。位者處。上之入字即
能入。位是所入。此之位處乃是意生八葉
大蓮華王。東方寶幢如來乃至東北方觀
自在菩薩。及下持明忿怒等一切諸位。此
等諸位是所入。阿闍梨之智而爲能入云云
疏釋此品下。應以意生香花等之文云。意
  生謂從心生花等云云鈔云。疏從如來信解
生者。謂從如來因中信解而生。擧果徴因
○又如來信解力。亦隨果中之徳云云 具可
見之
疏云。法界標。標幟從法界生。即是法界壇標
幟也。標者此中有性義。梵文語含也。標即是
性也。法界體性。本來常淨第一無相。還用
法界而莊嚴之。中有大蓮花王。此花即同法
界。遍一切處自性清淨也。當知彼中如來止
住者。花既量同法界。當知佛身亦復如是。此
即中台八葉之花也。然生大蓮華。如來住彼
法界第一。隨意解衆生喜悦。此第一。是第一
法界身。隨諸衆生信解令得歡喜。極微細之
意最難見之性。故極微細也。此第一者。義譯
當云性也。隨意者。佛本願力爲度一切衆生
故。普門示現。各各隨彼所喜見身。應其機道
利令得歡喜也云云
  私案疏意法界標幟有四意也。一標幟從
法界生。二法界壇之標幟。三標幟即法界
體性。四用法界而莊嚴之也。此標幟與前
門標同異可思之。如來信解願力所生者。
准次上疏。上意生座及宮殿也。亦可下法
界標大蓮華王。故云然生大蓮華也。故依
二意可訓經文。譯字十本裏書同之。十四
本釋字也
又云。如來支分有無礙力無壞力○由如金
剛。故云無礙力也。此無礙力從何生。當知
從如來十種智力生也。從佛身支分上中下。
爲分三分流出種種類形。乃至一一毛孔皆
悉出種類。若干形色各異。或方・或圓・三角
半月。或青・黄・赤・白・黒。寂心歡喜忿怒等形。
其數無量。即是諸本尊等。皆當坐於意生所
感之座也。今此十力復從何生。謂從如來無
量阿僧祇劫以來。修行六度十度乃至百千
萬不可説阿僧祇諸度萬行。即此諸行功徳
資長也。以功徳所資長身出現也。從法身而
出現也云云
  二本倶云。有無礙力名無壞力云云 十四
本云。即此諸行功徳資長法身而出現也
 云云十本云。資長法身云云
尋云。聲字實相倶有法然隨縁二義耶 
答。爾也 問。云何聲字實相之法然義耶
 答。實相法然如常。應知聲字法然略有
二義。以a聲爲a形之聲。以a形爲a
之形。自然道理而無能作。是即法然義。五
大常故其色聲常。色聲常故其表亦常。聲
字本有而無能生。此亦法然義 問。此之
二義依何文證耶 答。初義依具縁品字母
釋等其文
如上
後義依經下之聲字義等文亦
如上
 問。
具縁品應是説實相。疏釋此文云。説眞言
如實相故。若爾何爲聲字法然之證耶 
答。具縁品文正説聲字法然之義。云眞言
法爾故。眞言即聲字故。而疏云。眞言如實
相者。此亦明眞言即法爾也。以如實相之
言顯法爾之義故。故次文云。此眞言相聲
字皆常。常故不流。無有變易云云又彼經意
兼明實相法然之法。故疏又云。法住法位
性相常住云云 問。相常住者依性常故相
隨常耶 答。不爾。相自常也 問。疏云。相
  不異體。體不異相。相非造作修成。苑云。性
相無二故云云此等豈非言依性故相常耶
 答。疏意明二義。上句明相體不異。下句
明性相本有。擧相況性故。故非言依性故
相常。故祕藏&MT60342;云。本來性相各各建立。各
各守自性不同乃至是性是相不相離本有
者也。是故曰性相常住乃至性相體用不相
離而各各宛然。是故稱性相共本有耳云云
但苑釋難依耳 問。若言相常住者。隨方
文字皆常住耶 答。爾也 問。若爾如何
全眞云。言常住者。梵字獨得其稱。諸國文
字不同。此例等耶 答。全眞意東夷・南蠻
等之文字。遇劫盡而磨滅。不如梵字四十
有七。有佛無佛法然常住故。云諸國文字
無常。然論其體非遮五大所成恒有 問。
若言梵字漢字倶常住者。又二倶正耶 
答。祕藏&MT60342;云。梵字與漢字何正何邪。梵字
從本有理起。漢字從妄想起。所以梵字正。
漢字邪。梵字雖本有起天竺外道等皆用
焉。是即惡法。漢字雖從妄想起諸經教皆
用焉。是即善法。何可云梵字正漢字耶。梵
字從離塵垢本性清淨理起而來。雖外道
同用而巨海之一芥也。漢字雖佛教外道
共用而從妄想轉轉而來。彼此相望邪正
有別云云字母釋云。此悉曇章本有自然眞
實不變常住之字也。三世諸佛皆用此字
説法。是名聖語。自餘聲字者是則凡語也
云云 問。就色文字。云何佛邊之法然。云
何衆生之法然耶 答。本有四種法身身
  土。若約如來顯證邊謂之如來法然。若約
衆生未顯邊名之衆生法然。其體雖同顯
未顯別。顯未雖別本有義同 問。若爾四
種法身身土各有法然之義耶 答。爾也。
故聲字義云。如是身及土並有法爾隨縁
二義云云 問。云何聲字實相之隨縁義耶
 答。聲字之體雖是本有。依佛等説而得
顯現。又風觸七處生聲文字。手心等縁生
色文字。又菩薩隨福如來信等生諸文字。
此等名爲聲字隨縁。吽字義云。佛聲口一
切實相之源云云聲字義云。聲字明而實相
云云即身義云。三密加持速疾顯云云
故別依聲等。總依三密而實相顯。此即名
爲實相隨縁 問。經云。無量菩薩隨福所
乃至如來信解願力所生者。唯説文字之
隨縁耶 答。亦説實相之隨縁也。何以知
爾。所感生宮殿等是法佛之依果。法佛之
依果即實相故也。何以得知。此宮殿等是
法佛之依果。聲字義中若謂報佛亦名大
日尊。已下此明報佛身土文云。謂有二義。
一明法佛法爾身土○二明隨縁顯現。謂
菩薩隨福所感及如來信解願力所生故
者。明法佛身土故。若爾何故下文云。若謂
報佛亦名大日尊故。曰信解願力所生耶。
經文初云。大日世尊既含四意。謂四法身。
次云如來信解願力所生。此具法佛報佛
二意。何可疑乎
問。第七卷疏阿字祕祕中祕釋者。爲説法
然。爲説隨縁耶 答。説法然也。其意云何。
  雖阿字自説阿義。若依能詮而所詮顯。此
尚隨縁顯現。上祕祕釋意在之耳。今此釋
意理自有智此言智者即理智
也 故曰理智
智自覺理能覺智
即所覺
理也。故
曰自覺
既絶其詮如彼淨名
三階不二
 故非隨縁理智
自爾。故爲法然 問。若其後釋離言詮者。
如何安然引彼釋云。眞如理智自然説。此
阿字耶 答。安意難解。不須會之
問。若言性相用水波喩。此顯教意。若密
教意不用之者。如何演密抄云。雖成諸字
而不壞其本體。如水全波而不失濕之自
性。常是隨縁。常是不變具如
上之
此釋豈非密
教之意耶 答。華嚴探玄&MT60342;云。理事無礙
門者。亦有二義。一謂一切教法擧體眞如
不礙事相歴然差別。二眞如擧體爲一切
法不礙一味湛然平等。前即如波即水不
礙動相。後即如水即波不失濕體。當知此
中道理亦爾。是故理事混融無礙云云苑且
依此述淺略義。或可述密教義。苑意本存
相無常故。如言相常是無常是也。夫水波
喩者波之相激喩生滅動相。濕之不動喩
無生靜性。以水即波不失濕體。喩性即相
動不失靜。其言雖成諸字等者意在之耳。
此雖述密義存相生滅顯網未脱祕藏。何
許邪正炳然。取捨可知
  阿聲字實相之迷悟損益事十三
聲字義云。此眞言詮何物。能呼諸法實相不
謬不妄。故名眞言云云又云。若知實義則名眞
言。不知根源名妄語。妄語則長業受苦。眞
言則拔苦與樂。譬如藥毒迷語損益不同云云
又云。此是文字於愚能著能愛。發貪瞋癡等
種種煩惱。具造十惡五逆等故。頌曰能迷。於
智則能觀因縁。不取不捨。能建立種種法界
曼荼羅。作廣大佛事業。上供諸佛。下利衆生。
自利利他因茲圓滿。故曰能悟云云 又云。如
是内外諸色。於愚爲毒。於智爲藥故曰能迷
亦能悟云云 十住心論第十云。問。悉曇字母
者。世間童子皆悉誦習。與此眞言教何別。答。
今世間所誦習悉曇章者。本是如來所説。梵
王等轉轉傳受流布世間。雖云日用然未曾
識字相字義眞實之句。是故但詮世間四種
言語。不得如義之眞言。不知義語皆是妄語。
妄語則長四種口業爲三途苦因。若知眞實
義則滅一切罪。得一切智。譬如藥毒。知與
不知損益立驗云云 疏第三云。人欲語時
亦因口中有風。名憂陀那○愚人不解而生
三毒。智者了知心無所著。但隨諸法實相云云
具如
上之
第二十云。凡夫不了故聞好生欣。聞逆
情生怒耳。今如是見聲實相即知云云 具如
上也
第七云。而世間凡夫不觀諸法本源。故妄見
有生。所以隨生死流不能自出。如彼無智畫
師自運衆綵作可畏夜叉之形。成已還自觀
之。心生怖畏頓躃于地。衆生亦復如是。自
運諸法本源畫作三界。而還自沒其中。自兩行
作身
心熾然備受諸苦。如來有智畫師既了知已。
即能自在成立大悲曼荼羅。由是而言。所謂
甚深祕藏者。衆生自祕之耳。非佛有隱也云云
第七卷
疏同之
 字母釋云。此梵字者亙三世而常恒。
遍十方以不沒。學之書之定得常住之佛智。
誦之觀之必證不壞之法身。諸教之根本。諸
智之父母。蓋在此字母乎。所得功徳不能縷
説。具如華嚴・般若・大毘盧遮那金剛頂・及
涅槃經廣説云云
  私案。書是身業。誦則語業。觀乃意業。學通
三也
住心品云。此菩薩淨菩提心門名初法明道
云云 疏第一云。法明者以覺心本不生際。其
心淨住生大惠光明。普照無量法性。見諸佛
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云云
  私案。法明道者。法者性性無量法性。明者
光明大惠光明。道者諸佛所行之道。謂此
菩薩淨菩提心。覺自本不生際故。其心能
生普照法性。大惠光明而見諸佛所行之
道。是故其心名法明道也。淨菩提心及法
明道作六種釋。應知得法明道。是覺阿字
義之利益也
具縁品云。行此無上句。眞言救世者。止斷諸
惡趣。一切苦不生云云 疏第六云。行此無上
句者。即是修行無上菩提句。此阿字門爲一
切眞言之王。猶如世尊爲諸法之王。故曰眞
言救世者。次二句明救世之業。所爲十本
作謂
全行人成金剛性。止斷諸惡趣。一切苦不生
云云 第十二釋轉字輪曼荼羅品。同救
世者云救度亦同者。當知阿字門即是一切
世間之大救護也云云同品云。眞言三昧門圓
滿一切願。所謂諸如來不可思議果云云 疏
第七云。眞言三昧門。圓滿一切願者。具存
梵本。應於眞言之下更加道字。加行人二縁
住於阿字。即名阿字三昧。此阿字三昧。即是
開心明道門。餘一切字亦如是。一切願者。梵
云薩嚩奢。是心所祈願之願。謂諸衆生修此
三昧門者。一切志求皆得圓滿。此願圓滿時。
即是諸如來不思議果也。常住之果無師之
惠。猶能給與衆生。何況世間悉地之願耶。復
次如來一一三昧門。聲字實相。有佛無佛法
如是故。即是二本此
有常字
故不流。即是如來本地法
身。爲欲以此法身遍施衆生故。還以自在神
力。加持如是法爾聲字 二本倶有故
此聲字四字
即是諸佛
加持之身。此加持身即能普作隨類之身。無
行不在。當知加持聲字亦復如是。是故行者。
但一心諦縁觀此聲字。自當見佛加持身。若
見加持身見本地法身。若見本地法身時。即
是行者自身。故此一一字門。即是如來不思
議果。不從別處來也云云 鈔第六云。疏即是
常故不流者。一一三昧門等皆是加持之相
具如
上抄
即是諸佛加持身者。身者積聚。謂此聲
字一一皆是入佛三昧之門。而能圓滿一切
自地之願。諸功徳法所積聚處故名爲身。又
從佛加持現起即是諸佛加持身也云云
  私案。滿一切願者。世出間悉地之願。滿出
世願即是諸佛不思議果。其果者謂常住
之果。無師之惠。滿一切願是阿字三昧之
利益也。又行者於自身見佛加持身本地
法身。即是諸佛不思議果。見佛二身阿字
三昧之利益也
阿闍梨眞實智品云。如相應布已云云 疏第
十七云。若布此者即同諸佛。謂從字二本
作字
果。果即是佛。能正遍知故名爲正覺。由識此
字之理性故得如來名。此字之性理十四本同
之。十本之

者○然即是此心本不生之義云云 疏有亂脱
二本倶無
 鈔第九云。初阿字菩提心而爲種子。從此
種子即得暗字菩提之果云云
  私案。疏字字錯。可作子字。或不錯字者阿
字故也
同品云。一切如是作即同於我體云云 疏云。
然此布阿字法即是前文所説。先觀其心八
葉開敷。置阿字於其上。此阿字即有圓明之
照也。將行者染欲之心。與眞實惠心而相和
合。即同於眞而共一味也。如是觀者即是如
來。又云彼若如是作者即是我也。我者佛自
指也。又復大我者即是如來。故云即是我也。
即是我者即是阿闍梨。非但以此瑜伽故得
此阿闍梨。亦以此得成弟子也云云 第七釋
眞言通相云。且擧三昧耶眞言。最初阿字以
本不生義故即有息災用。以本不生故一切
功徳具足無缺。即有増益用。以本不生故無
量過失殄滅無餘。即有降伏用。更無一法出
此本不生者。故有攝召用。如是本不生中無
二本倶
有不字
有功。即能成辨一切諸事。如阿字者
餘一一字亦如是。如一一字者一一名句及
成立相皆亦如是。是故當知即此眞言中具
是一切功用也云云 私案有不
字爲善耳
 悉地出現品云。
置於耳上持之。當得耳根清淨云云 疏十一
釋云。行者若欲耳根清淨者。想布阿字於其
耳根而復念誦。即得耳根清淨。聞持不忘。能
聞十方佛所説法乃至天等之聲。亦如法花
説也云云 一字儀軌云。於眼觀此字。即能成
天眼。餘四悉具足諸根。例可知云云此字者
阿字也
  私案。餘四者肉等四眼也。諸根者耳等五
根也
悉地出現品云。以阿字門作出入息。三時思
惟。行者爾時能持壽命長劫住世云云 疏云。
經云。以阿字門作出入息。三時思惟。行者
爾時能持誦。壽命長劫住世。明阿字菩提心
不生不滅門。若欲住壽長久者。想阿字同於
出入息謂以此字作出入息。
令出入分明不斷也
 若短命者。如是想
念。日日三時思惟。即得常壽也説者字及句
并本尊爲三時也。若欲攝一切毒。想是阿
十本
a
字。或自或他想在身。若如自作在|字二
本倶無
者。想此字於有毒之處。漸遍身分而馳下之。
毒漸漸下字亦逐之。逐出盡即除也。毒有二
種。一二本此
有藥字
 物之毒。二有情毒。謂龍蛇等毒
也。若祕説者。毒謂三毒。三毒盛時欲除。亦如
前作。謂逐之令盡也云云
  私案。十本a@m字此書錯歟。既謂此明阿字
菩提心等。是當a字故也
經此文中無攝毒之説。而疏加述之者。攝
二種毒是長壽之要故也
第十七云。猶如人有出入息以此爲命。息絶
即命不續。此阿字亦爾。一切法有情以爲命
云云 具如
上之
 又經次文云。願囉闍等之所愛
敬。即以訶字門作所應度者。授與鉢頭摩花。
自持商佉而互相觀 即生歡喜云云 疏十一
云。願囉惹等之所愛敬者。即以阿字門作所
應度者。謂若欲令人愛念及彼歸依者。想阿
字作其自身。想訶字作彼身。自身想持商佉。
又想蓮花即彼シメヨ之。互相觀者心中誦此
阿字。設彼忿怒憍慢亦即愛心順伏也。祕説
者。若欲攝伏其心。想自作阿字。想心作訶字。
心有蓮花。手有シメヨ商佉。而令相順即能攝伏
也。一切難伏者亦可伏之。謂上煩惱及隨也
云云 十本同之。而亂脱。
十四本無及隨二字
 鈔第八云。梵云囉闍。
此名王也。等者等於臣庶也云云 又云。諸微
細煩惱名上煩惱○今以阿訶之字而能伏之
云云
  尋云。經訶字作所應度者。疏阿字作所應
度者。何相違耶 答。經傳寫錯。可依疏耳。
所牒經意始終相契也。或經不錯。疏不違
也。經以能愛爲所應度。疏以所愛爲所應
度。佛意度二人。梵本含二義。經疏互顯故
不相違也
已上文中聞持・長壽・増益・攝毒・息災・王
愛敬愛・伏心・降伏也
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不空
迦毘羅
城善知衆藝童子告善財云。我得菩薩解脱。
名善知衆藝。我恒稱持入此解脱根本之字。
稱阿字名時由菩薩威徳力。得入無差別境
界般若波羅密門。悟一切法本不生故○若
菩薩摩訶薩。能聽如是入諸字門。印訶
印。聞已受持。讀誦通利爲他解脱。不貪名
利。由此因縁得二十種殊勝功徳。何等二十。
謂得強憶念。得勝慚愧。得堅固力。得法旨趣。
得増上覺。得殊勝惠得無礙辨。得想持門。得
無礙戒。得違順語不生恚愛。得無高下平等
而住。得於有情言音善巧。得蘊善巧處善巧
界善巧。得縁起善巧因善巧縁善巧法善巧。
得根勝劣智善巧他心智善巧。得觀星暦善
巧。得天耳智善巧宿住隨念智善巧神境智
善巧死生死善巧。得漏盡智善巧。得説處非
處智善巧。得往來等威儀路善巧。是爲得二
十種殊勝功徳 華嚴經第七十品云。時彼
童子告善財言。男子我得菩薩解脱。名善知
衆藝。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唱阿字時入般若
波羅蜜門。名以菩薩威力入無差別境界○
善男子我唯知此善知衆藝菩薩解脱如諸菩
薩摩訶薩。能於一切世出世間善巧之法。以
智通達到於彼岸。殊方異藝咸綜無遺等云云
此中不別
説二十種
 大般若經第五十三云。若菩薩摩
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爲
方便入&T046110;字門。悟一切法本不生故○若菩
薩摩訶薩。能聽如是入諸字門。印相印句。聞
已受持。讀誦通利爲他解脱。不貪名利。由此
因縁得二十種殊勝功徳。何等二十。謂得強
憶念。得勝慚愧○得往來等威儀路善巧○
當知是爲菩薩摩訶薩大乘相云云 具如字母
釋之所引
  此經中十九功徳全同上觀門之所説。但
説第九徳云得無疑惑。智度論云。得無疑
悔心。而下文釋云。無疑悔心者。入諸法實
相中。雖未得一切智惠。於一切深法中無
疑無悔云云 准此等。觀門云無礙戒者傳
寫錯歟。可尋正本
智度論第四十八云。若菩薩摩訶薩。是諸字
門。印訶字印。若聞若誦。若讀若持若爲他説
如是。當知得二十功徳。何等二十。得強識念。
得慚愧○得巧知往來坐起等身威儀。須菩
提是陀隣尼。門字門阿字門等。是名菩薩摩
訶薩。摩訶衍論釋曰○問曰。知是陀羅尼門
因縁者。應得無量無邊功徳。何以但説二十。
答曰。佛亦能説諸餘無量無邊功徳。但以廢
説般若波羅蜜故但略説二十。得強識念者。
菩薩得是陀羅尼。常觀諸字相。修習憶念故
得強識念云云 二十功徳一一釋之。
而其二十少異新經
 疏第四釋
灑淨眞言云。末句云莎訶。是警覺義。以一
切如來從本行菩薩道時。同見如是義故。必
定師子吼發誠實言。我要當以此阿字門。遍
淨無盡衆生界。若我此誓不虚者。其有一切
衆生。誦我誠言不虧法則。則當如其所願皆
死滿之。我今已隨如來三昧耶教説其眞言。
唯願不違本誓故。令我道場具足嚴淨。故云
莎訶也。以下諸眞言云莎訶者。其義大同云云
 又釋持地眞言云。第四句阿者麗。是不動
義。第五句云微麼麗。是無垢義此意言。以一
切如來神力正加持之。令得安固不動。非但
不動而已。又令離一切垢也。正以第四句初
阿字。爲眞言體。如來以何法加持。能令畢
竟不傾動耶。謂以此阿字門故。有如是力用
云云 第七云。次一偈勸住二本
作信
眞諦。然此
悉曇字母。幻童皆亦誦持。至於護摩供養等。
韋陀世仙亦皆共作。而今此眞言門。所以獨
成祕密者者。以眞實義所タルヲ加持耳。若但口
誦眞言而不思惟其義。只可成世間義利。豈
得成金剛體性乎。故偈云。最勝眞實教。眞言
眞言相行者諦思惟。得成不壞句云云見行經云
當得不壞

云云
  第四卷云。設於事相之中。思惟修習亦成
世間悉地。切不唐捐三密冥資修成佛果
云云
第十四云。然此悉曇字母乃至世間童子亦
常修習。何能頓辨如是事耶。然此諸字皆是
如來以加持神力。從如來内證體性而流出
之。故能有是不思議業用。若人明解此中意
趣方便。即是通達三菩提道也云云十本云。正
遍知道也
 
鈔第九云。疏然此諸字等者。此釋妨難也。謂
有難云。然此悉曇字母乃至世間童子亦能
修習。云何頓能成辨如是世出間不思議事
耶。故爲釋云。然此諸字豈同世間隨俗之字。
此是如來神力加持。從内證體性而流出之。
如來若捨加持之力。則十地菩薩尚非其境
界。況世間幻童等乃能思議。以加持故能有
如是不思議業用。何所疑哉云云
  阿字之字相字義實相之有相無相事
字母釋云。世人但知彼字相。雖用而未
曾解其字義。如來説彼實義。若隨字相而用
之。則世間之文字也。若解實義則出世間陀
羅尼之文字也云云 又云。a音阿去聲
上呼
訓無
也。不也。非也云云 吽字義云。若見阿字則
知諸法空。無是爲阿字字相云云 又云。若執
非空非有非常非斷非一非異等。阿字中非
義中攝。若執不生不滅不増不減等八不等。
又阿字中不義中攝。又若執無色無形無言
無説等。亦阿字中無義中攝。亦未會眞實義
並是遮情之邊云云 具縁品云。云何眞言教
法。謂阿字門。一切諸法本不生故云云 瑜伽
金剛頂經釋字母品云。a字門。一切法本不
生故云云 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云。稱阿
字名時○悟一切法本不生故云云具如
上也
 文殊
師利問經卷上字母品第十四云。如説阿字。
是出無常聲云云 大集經卷第十一海惠菩
薩品之四云。阿者言無。一切諸法皆悉無常
云云 方廣大莊嚴經第四卷示書品云。唱阿
字時出一切諸行無常聲云云悉曇藏第
六引之
 疏第
七云。阿字自有三義。謂不生義。空義。有義
 吽字義云。阿字實義者有三義。謂不生義。
空義。有義云云 陀羅尼義云。問。阿字有幾
義耶。解云。且略言之有三義。謂不生義。空義。
有義云云 疏第十釋普通眞言藏品彌勒眞
言云。然此眞言以阿字爲體。即是本不生義。
生者生老病死一切流轉之法。彼即體常自
不生。是阿字義也云云 十住心論第十云。云
何知如實義○又阿字諸法性義。因義。果義。
不二義。法身義。即是大日如來種子眞言云云
 守護經卷第九陀羅尼功徳軌儀品第九
云。阿字者是菩提心義。是諸法門義。亦無二
義。亦諸法果義。亦是性義。是自在義。猶如國
王黒白善惡隨心自在。又法身義云云疏第五云
○如意輪
 十住心論第七云。謂本不生者兼明不生
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等云云 
法花儀軌説普賢陀羅尼云。又一一字中皆
有阿字義門。詮一切法本不生不滅不有不
無不即不異不増不減非淨非不淨云云 守
護經卷第二陀羅尼品第二云。佛告一切法
自在王菩薩言。善男子有八陀羅尼門○所
謂大清淨自在王陀羅尼門。無盡寶篋陀羅
尼門。無邊漩澓陀羅尼門。海印陀羅尼門。蓮
花莊嚴陀羅尼門。能入無著陀羅尼門。漸漸
深入四無礙智陀羅尼門。一切諸佛護持莊
嚴陀羅尼門。菩薩若能於此八種陀羅尼門。
受持修習。即能總持一切如來所説妙法。辨
才無盡。亦令衆生愛樂歡喜○云何名爲大
聲清淨陀羅尼門。若有菩薩修習此陀羅尼
門。應以無著清淨妙念。安住眞實。心絶動搖。
威儀凝清。以決定心説微妙法。令一佛刹所
有衆生隨其類音普聞其聲。悉解其義○乃
至十方無量無邊倶那由他百千佛刹。其中
衆生亦各隨類音普聞其聲。悉解其義○時
十方諸佛悉現其前。爲此菩薩演説妙法。菩
薩聞已。即能以此陀羅尼力。一時聽聞總持
不忘。深入義理。現證相應。身心怡暢。一一法
中成一境性。一一字句聞無所聞。即於如是
聽聞法時。而常演説無有障礙。若諸菩薩深
入如是一字聲門。一切諸法悉入此門。即從
此門出生。演説一切諸法。且初第一説婀上短
呼下
皆准
字門。出生無邊無數法門。所謂婀字者一
切法無來。以一切法體無來故。又婀字者一
切法無去。以一切法體無去故○又婀字者
一切法寂靜。體大不生亦不滅故。善男子。菩
薩如是得此大聲清淨陀羅尼門。入第一婀
字時。演説諸法。或雖一年○乃至無礙無數
大劫説此法時。不離婀字。如説婀字義無有
盡説。餘諸字亦復如是不可窮盡云云
  私案。此中説婀字一百義。謂始從無來至
無出無求ヨリ至無心意二十無高下至補特
伽羅三十無本空至無相四十無業至無濁
五十無對至無欲六十無色至無名七十無離
至無動八十無障礙至無是九十無開解至寂
一百第三三十四五十五トハ同云無行。第
七十二トハ同云無住。第五三十九同云
無本性。第九二十五トハ同云無生。第十三
十八トハ同云無出。第十七二十三トハ同云不
可説。第三十二四十トハ同云無相。第三十
五十九八十六トハ同云無境界。第五十二
六十一トハ同云無色。而義各別。見經可知 
尋云。此中婀義若一百者如何。十住心論
第十云。此一字中具一百二十義。及無數
義理者。如守護國經説耶 答。既説如説
婀字義無有盡。故云及無數義理但別所
出。則是無來乃至寂靜一百義也。而言一
百二十義者。檢彼經次文。云菩薩住此陀
羅尼故得身清淨。威儀寂靜故○得行清
淨。出過所解甚深法故云云此中合得二十
五清淨 三業六度業六根
六境念心行清淨
 并前一百則一百二
十五義也。故就大數云一百二十耳 問。
得二十五清淨。是陀羅尼之徳也。何云婀
字之義耶 答。義既廣。徳何非義。陀羅尼
徳即婀字義。故經説二十五清淨已。結云。
如説於此一婀字門。無量無邊不可窮盡。
餘一一字亦復如是云云
大集經卷第四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一。
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語師子幢菩薩言。有八
陀羅尼。菩薩摩訶薩。若有得者則能受持一
切佛語。凡所演説字句及義而無窮盡。何等
爲八。一者淨聲光明陀羅尼。二者無盡器陀
羅尼。三者無量節陀羅尼。四者大海陀羅尼。
五者蓮花陀羅尼。六者入無礙門陀羅尼。七
者四無礙陀羅尼。八者佛莊嚴瓔珞陀羅尼。
是名爲八○菩薩摩訶薩。若得住者。能於無
量無邊佛所。具足成就無量功徳。得淨四大。
以是因縁。其聲微妙。演説時。其聲遍滿一佛
世界○乃至百千萬佛世界○設有十方無量
諸佛。講演道化普得聞之。受持不忘。善解字
句及其義味。自説法時及聽佛説。於是二事
各無妨礙。於一字中説一切法。一字者所謂
爲阿。可者諸字之初。菩薩摩訶薩。説阿字時
即能演説一切諸法。阿之言無。無者諸法無
根○無識。菩薩摩訶薩。獲得如是淨嚴光明
陀羅尼時。於此一字説一切法。菩薩於此一
字之中説無量義。無有錯謬。不壞法界。不失
字義。菩薩得是陀羅尼。己身口意淨。擧動進
上衆生等見。是名身淨○能淨於行。觀察甚
深諸法界故云云
  私案。此中有一百四十義。初一百一十五。
後二十五也。初者始自無根至無性無出
至無覺觀二十無説至無主三十無有士夫至
無句四十無字至無數五十無身至無計六十
無狂至無行七十無識至無無色八十無誘導
至無燒九十無習至無光一百無闇至無識
  十五後者始自身淨至淨行二十五門。守護
經但彼舌清淨。此云淨口。彼心清淨。此云
淨意耳。依上諸文阿字字相有無不非三
訓。非空不生無色等多義。又於字義有本
不生義。亦有無常一義。不生空有三義乃
至無根等一百四十義。及無量義。而字相
多義。不出三義訓。吽字義云。若執非空等。
阿字非義中攝。若執不生等。阿字不義中
攝。若執無色等。阿字無義中攝故也。又字
義雖多不出不生空有三義。所以然者。疏
第七并吽字義意。阿字不生空有三義。即
是假空中三諦也。萬假萬空不出假空二
諦故。即此假空二諦不遇中諦故。故疏第
七云。悉曇阿字亦爲衆字之母。當知阿字
眞實義。亦復如是。遍於一切義之中也云云
又云。此有此空皆不出法界故。説爲中云云
第十二釋轉字輪漫荼羅品。本寂無有上
之句云。此本字中即有阿聲。即不生義。以
不生故即是不滅。是故本來寂然云云第十
七云。此心眞言即是無量義處。遍生一切
世出世間之法云云祕藏記云。是有是空不
出鏡體。體即中云云
尋云。非空不生無色等既云阿字中義。何
爲字相耶 答。以云執非空等。則知愚夫
所執之字相。又云非不無義。則是字相之
中三訓也 問。覺心不生之八不未會眞
言實義。尚是遮情邊也。何爲阿字實義耶
 答。於八不義有淺略深祕。且約深祕爲
阿字實義。故十住心論釋深祕云。證大空
  惠時。能知一切諸法本來不生不滅不斷
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云云 大空惠者眞
言實智。此智所知豈非眞言之實義乎。又
疏第七云。大品經及花嚴入法界品皆説
四十二字門。涅槃文字品。文殊所問經。大
集陀羅尼自在王品。各釋悉曇字母。與此
經所説其義或同 二本倶云
或異或同
 若得此意則諸
經冷然。懸會無所違妨也云云 大品經卷第
八四念處品第十八説四十二字。花嚴經
卷第七十六入法界品第三十九説四十二
字。涅槃經卷第八文字品第十三説十四
音等。文殊問經卷上字母品第十四説悉
曇字母五十字。大集陀羅尼自在王説二
十八字。此明顯教所説有淺略深祕。而淺
略異眞言之實義。深祕同眞言之實義。顯
密無違妨也 問。若言涅槃等經帶深祕
者。何十住心論第十云。花嚴般若所説字
門者是末也。涅槃所説雖是本母。然但説
淺略義祕之深密義耶 答。此顯彼等諸
經顯。但説淺略密。而帶深祕非謂。都無深
密義也 問。若言顯經帶深祕者。一一文
句必帶耶 答。爾也 問。若爾如何祕鍵
中科心經文爲七宗行果。而其經文各別。
此豈可非顯經淺略深祕。一經之内雖兼。
一一文句不爾耶 答。祕鍵意且就經文
顯相與七宗義相順。各別相配。而非遮盡
理則一一文句各具七宗之義。故總歸持
明分經文下勝空者。如應者倶出自義。既
知深祕之處有淺略。何疑淺略之處兼深
  祕 問。二師尚在顯網。若是不知深謬述
耶 答。護法已佛。清辨非凡香象角力
非香象何
雖知
淺略下之深祕。且演深祕上之淺略。大師
云。傳法聖者非不知祕而傳顯。知而相讓
良有知也者。蓋斯之謂也 問。若言顯經
一一文句帶深祕者。其證云何耶 答。法
花開題云。此經梵名九字。即是胎藏九佛
種子眞言。而其初字觀音種子。以爲經體。
自下八字經内一切文義。只説此一字義。
又云。今意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諸尊
法曼陀羅身。法然而有無人造作云云是經
如此。餘經可爾。密印品云。乃至身分擧動
住止。應知皆是密印。無相所轉衆多其説。
應知皆是眞言云云疏第十四釋云。若阿闍
梨明解瑜伽深達祕密之趣。能淨菩提之
心。以心淨通達祕密法故。凡有所作。皆爲
利益調伏衆生。隨所施爲無不隨順佛之
威儀。是故一切身所有擧動施爲無不是
印也。何但身業而已。乃至一切所有語言
亦復皆是眞言也云云明解瑜伽阿闍梨尚
以如此。何況如來一切語言。寧有非眞言
深祕。此等皆是其明證也 問。亦於眞言
有淺深之差別耶 答。爾也 問。有方云
何 答。二教論云。問。若如所談者。説法身
内證智境名曰祕密。自外曰顯。何故釋尊
所説經等有祕密藏名乎。又彼尊所説陀
羅尼門何藏攝耶。答。顯密之義重重無數。
若以淺望深。深則祕密淺略則顯也。所以
外道經書亦有祕藏名。如來所説中顯密
  重重。若以佛説小教望外人説。即有深密
之名。以大比小亦有顯密。一乘以簡三立
祕名。總持擇多名得密號。法身説深奧。應
化教淺略。所以名祕。所謂祕密且有二義。
一衆生祕密。二如來祕密。衆生以無明妄
想覆藏本性眞覺。故曰衆生自祕。應化説
法逗機施業曰不虚故。所以他受用身祕
内證而不説其境也。則等覺希夷十地離
絶。是名如來祕密。如是祕名重重無數。今
謂祕密者究竟最極法身自境。以此爲密
藏。又應化所説陀羅尼門。雖是同名祕藏。
然比法身説。權而不實。祕有權實隨應攝
而已云云十住心論云。問。毘盧遮那所説名
祕密。釋迦所説名顯教者。釋迦説中亦有
眞言及祕密藏之名與之何別。答。釋迦所
説眞言簡多名句得祕名。彼眞言義亦逗
機根量。法花涅槃律藏等亦有祕名。各隨
所望得斯名耳。律藏望世間外道得祕號。
法花約引攝二乘有斯名。涅槃據示佛性
得之。世間外道經書中亦有斯名。隨各各
所愛所珍名之而已。並是小祕。非究竟説。
大日經説勝上大受句心淡生之相。諸佛
大祕密。約祕密有大小。眞言亦有大小。故
菩提場經云。我名眞言亦名大眞言。初眞
言者應化身所説眞言。次大眞言者究竟
法身所説眞言云云 二論所釋是其淺深差
別之意也 尋云。二教論云。彼尊所説陀
羅尼門。何藏攝耶之意云何 答。問顯教
中眞言顯密之中何攝也 問。其答云何
 答。有二意。一云。以淺望深淺略則顯。此
意顯乘攝。一云。比法身説。權而不實等。此
意權密藏攝。十住心論云。並是小祕非究
竟説。其意同也 問。十住心論云。彼眞言
義亦逗機根量之意云何 答。明釋迦眞
言祕内證而不説也。謂彼眞言簡多名句。
雖得祕名而但逗機不説自證。故非極祕
二教論云。應化説法逗機施業。等其意同
也 問。疏第三云。聲聞經中以毘尼爲祕
藏。要擇人簡衆方乃授之。若未發律儀。不
合聽聞修習。摩訶衍中亦以持明爲祕藏。
未入漫荼羅者。不合讀誦受持。還同盜聽
布薩反招重罪云云若依此意。律藏望未發
律儀得祕名。如何十住心論云。律藏望世
間外道得祕號耶 答。世間外道即未發
律儀。故又如二教論云。佛説小教望外人
説有深密名。此意如彼。律藏即小教故。是
故律藏得密名。有望未發望外道二義。疏
論各依一義 問。律藏亦有大乘。如毘奈
耶瞿沙經等。何云律藏即小教耶 答。疏
既云聲聞經中等故。今所論且四部律等
也 問。二教論明衆生如來二種祕密。其
所祕法重重祕中何祕耶 答。論自云。今
謂祕密者。究竟最極法身自境云云疏第七
云。世間凡夫不觀諸法本源故○由是而
言。所謂甚深祕藏者。衆生自祕之耳。非佛
有隱也云云 又第三有不授。與干將莫耶
之喩。此等亦於法身自境明二種祕也 
問。若爾於餘佛法無二種祕耶 答。可有
  其義。易解耳 問。於外道法有無云何 
答。又有。雖無佛祕説人可祕故 問眞言
與大眞言云何別菩提場所説一字頂輪王經第三
佛告去曼殊室利言○名轉輪眞
言名大眞
言 云云
 答。十住心論答此問云。譬如大
乘與小乘。若就淺略門説淺深不同。云何
不同。且説初阿字釋。世天乃至如來所説
眞言皆有阿字。是不生義。於此不生有無
量不生。世間呪術眞言。約除寒熱等病説
不生。護世四王眞言。約疫癘等不起説不
生。帝釋眞言約十不善災横不起明義。梵
王眞言約欲覺不起説不生。大自在眞言
聲聞眞言約盡無生智説不生。縁覺□眞言
約十二因縁不起説不生。諸菩薩眞言約
各各所通達説不生。他縁乘約生法二空
二障不生明義。覺心不生乘約諸戲論不
生説義。一道無爲乘約無明不動明不生。
遊無自性乘云云 二處文闕多本如之。而大自在
者可是摩醯首羅梵天之上故
具縁品云。祕密主汝當諦聽。諸眞言相云云
疏第七云。大判眞言略有五種。謂如來説。
或菩薩金剛説。或二□□。或諸天説。或地
居天説。謂龍鳥修羅之類。又前三種通名
聖者眞言。第四名諸天衆眞言。第五名地
居者眞言。蘇悉地經供養花品第七云。三
部各有三等眞言。所謂聖者説。諸天説。地
居天説。是爲三部。聖者説者。謂佛菩薩聲
聞縁覺説者。是爲聖者眞言。諸天□者。從
淨居天乃至三十三天諸天所説。是爲諸
天眞言。地居天説者。從夜叉羅刹阿修羅
龍迦樓羅乾闥婆緊那羅摩護羅部多卑舍
  遮鳩槃荼多所説。是爲地居天眞言云云
可通名諸神眞言也。如聖者眞言亦説阿
字或囉字等。彼諸世天乃至地居鬼神等
□□復説之。彼相有何殊異者。阿闍梨言。
若佛菩薩所説。則於一字之中具無量義。
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義。謂不生義。空義。
有義。如梵本○又如囉字亦有三義。一者
塵義。二者以入阿字門故即是無塵義。又
有波羅蜜義。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初
不生。當知亦具三點。三點即攝一切法。如
□囉字者。餘諸字義皆然○若諸菩薩眞
言有阿字者。當知各於自所通達法界門
中具一切義。非於普門法界中具一切義。
若二乘眞言有阿字者。當知只約盡無生
智寂滅涅槃明不生義。若梵天所説眞言
有阿字者。是約出離五欲覺觀不生明義。
若帝釋護世眞言有阿字者。是約十不善
道及災横不生明義。餘皆以類可知也。如
上所説皆是隨他意語。明淺略義耳云云
言大眞言之差別如是應知 問。十住心
論明意如何 答。論明其差別有二意。先
言譬大乘與小乘者總明。謂眞言如小乘。
所説淺狹故。大眞言如大乘。所□□深廣
故。後言若就淺略門説等者。別明謂且就
阿字釋五種眞言有無量不生義。而如來
眞言中究竟法身大眞言不生。極深極廣。
應化化已下眞言不生漸淺漸狹 問。論
中雖云無量不生。猶未説盡諸乘不生。何
況於彼無有極深廣漸淺狹之判。如何云
  爾耶 答。其義准上十住心中可知故。此
文中雖不具明。准上云爾。又疏釋明鏡。
故論文推彼不具明。今准疏云爾也 問。
准上十住心中之意云何 答。其義可別
述之 問。疏意云何 答。疏言若佛菩薩
所説等者。明佛菩薩眞言字義深廣。後言
若二乘眞言等者。明二乘已下眞言字義
漸淺狹。初中言若諸菩薩等者。明菩薩眞
言字義。雖深廣而非極深廣。此中各於自
所等者。明菩薩自分字義之非極。非於普
門等者。明不及法身自境極深廣。普門法
界中具一切義者。是法身自證故。以此還
知。上言若佛菩薩所説一字之中具無量
義者。則該二意。一究竟法身眞言一字普
門法界中具一切義故。云具無量義。二應
化佛并菩薩眞言一字自通達法界門中具
一切義。故云具無量□。所以應化佛菩薩
眞言同者。説法契機能所化義同故也。是
故此文中重重眞言淺深等差別之義分明
也 問。究竟法身所説普門法界中具一
切義。是爲最深祕處。如何淺略門中明之
耶 答。爲明對此最深有淺之深重重。以
爲淺略。此淺略門中明彼最深祕也 問。
疏中云何明最深祕耶 答。疏云。若就隨
自意語明深密義。隨入一門皆具一切法界
門。乃至諸世天等悉是毘盧遮那。何有淺
深之別。若行者能於無差別中解差別義。
差別中解無差別義。當知是人通達二障
義。亦滅眞言相也云云陀羅尼義云。二諦者眞諦
俗諦。正諦智所證眞諦。
  後得智所知俗諦。是
二諦各有四重。云云
 疏第二十云。若開實性
即世天眞言與大日如來何相異耶云云 
答。意云。隨入一字門則具普門法界中一
切之義。而世天眞言乃至究竟法身眞言
等無淺深之異。以爲隨自意最極深祕也


阿字義下

  中川上人
問。就極深祕門。阿字不生空有三義之意云
何 答。疏第七云。阿闍梨言。若佛菩薩所
説則於一字之中具無量義。且略言之。阿字
自有三義。謂不生義。空義。有義。如梵本阿
字。有本初聲。若有本初則是因縁之法故名
爲有。又阿者是無生義。若法攬自縁成則自
無有性。是故爲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實境界。
即是中道故。龍樹云。因縁生法亦空亦假亦
中。又大論明。薩婆若有三種名。一切智與二
乘共。道種智與菩薩共。一切種智是佛不共
法。此三智其實一心中得爲分別令人易解。
故作三種名。即此阿字義也○即是本初不
生。當知亦具三點。三點即攝一切法云云 吽
字義云。阿字實義者有三義。謂不生義。空
義。有義。如梵本阿字。口作三種名。即此阿字
云云具如
疏之
 問云。如梵本乃至故名。爲有之
意云何 答。阿字有本初聲者。先標阿聲詮
本初義。聲者能詮。本初所詮。謂阿字有詮
本初義之聲也。大日金剛頂等顯密經云。阿
字門一切法本不生故云云 此説阿聲字能詮
本義及不生義。智度論第四十八説字等語
等義中云。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故云云此説
阿聲字能詮初義并不生義而統連義。言之
從本初來不生義也。故疏云。本初不生。又智
論云。得是字陀ra尼菩薩。若一切語中聞阿
字即時隨義。所謂一切法從初來不生相。阿
提秦言初。阿耨波陀秦言不生云云 然鈔卷
第八轉字輪曼荼ra行品處云。上第五疏云。
如梵本阿字有本初聲。本是一切諸字之本母
故。初者在一切諸字之首故云云 此釋難依。
違教理故。若有本初已下正釋因縁所生有
義。謂阿所詮之本。初者是即因縁。若法有因
縁生則是因縁所生法。故名爲假有。如疏下
文并祕藏記之意。法雖是空能觀心合本有
三密之時。普門海會假有現前。名爲假有也」
問。疏云。又阿者是無生義。若法攬因縁成則
自無有性。是故爲空之意云何 答。阿者是
無生義者。標阿字之空義。而言無生者。無生
是空義之本故。二本義釋倶但云無。而無生
字其義不違無即空故。若法攬慮敢反。廣
雅云。取也
縁成等者。釋空義之所以。謂法離因縁無有
自性。無自性故名爲空也。如疏下文云。以
種種門推求。都不可得。是名爲空云云 祕藏
記意
同之。私案種種門者中論四
句湛然弘決六十四句等也
 問。疏云。又不生者
即是一實境界即是中道者。其意云何 答。
又不生者者。牒阿字不生義。即是等者明不
生體。即一實即中道 問。其不生義云何可
知耶 答。同卷下文云。悉曇阿字亦爲衆字
之母。當知阿字門眞實義亦復如是。遍於一
切法義之中也。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無不從
衆縁生從縁生者。悉皆有始有本。今觀此能
生之縁。亦復從衆因縁生。展轉從縁。誰爲
其本。如是觀察時。則知本不生際。是萬法之
本。猶如聞一切語言時。即是聞阿聲。如是見
一切法生時。即是見本不生際。若見本不生
際者。即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自心即是一
切智智故。毘盧遮那唯以此一字爲眞言也。
而世間凡夫不觀諸法本源。故妄見有生。所
以隨生死流不能自出云云 言猶如能詮阿字
遍一切能詮衆字之中。而爲其本。故聞一切
能詮語言時。即是聞其本阿聲。如是所詮不
生實義遍一切所詮法義之中。而爲其本。故
見一切所詮法生時。即是見其源本不生際
實義。諸法本不生際即是自心實相。故見本
不生際即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自心唯佛
究竟。故名一切智智。一切智智知此不生大
義利故。其能詮一字爲自心眞言。凡夫迷此
本不生故妄見有生也。不生之義如是可知
 問。處處云本不生不可得之意云何 答。
疏云。一一字門皆言不可得者。爲明中道義
云云 祕藏記云。夫一切諸法或執空或執
有。爲除空執説有。爲除有執説空。爲除空有
病説非空非有。是稱中道。言尚留中道。爲除
其言又説中道不可得。是不可得入阿字門。
見者不可得亦不可得。於茲絶言。是一切諸
法本不生不可得義云云 當知諸字皆言不可
得者。以入阿字本不生故。皆入阿字本不生
者。爲明中道義故。本不生即中道義故。是故
云不可得云本不生。皆是爲明中道義故。爲
明中道亦不可得故云不可得亦不可得。又
云本不生不可得也 問。若言爲明中道亦
不可得云不可得亦不可得。又云本不生不
可得者。但云中道云不可得云本不生。言尚
留中道等。非究竟之詮耶 答。不然。例如中
論釋空諦云。空亦復空是則空諦。空言顯空
亦空而云空諦。而恐愚人留空。故釋云空亦
復空。今中道等亦復如是。若中道等留中道
等。其中道等非中道等。絶諸戲論名中道等。
是故大日經等明究竟法身實義。但云本不
生。而恐外人以云中道等留中道等故。或時
重言亦不可得故。中道等究竟詮也 問。絶
諸戲論故名中道云不可得。可知如何以本
不生之言。得知絶諸戲論耶 答。如先言本
不生即中道義故。又生是諸相之源。若遮生
相則遮諸相故。若遮諸相則不可得故。故疏
十二云。此本字中即有阿聲即不生義。以不
生故即是不滅。是故本來寂然云云 又如常
云無生。其義相似耳 問。一實境界者何物
耶 答。次文云。即是中道云云 問。中道即
中諦耶 答。爾也 問。疏云。故龍樹云。乃
至亦中之意云何 答。中論觀四諦品第二
十四云。衆因縁生法。我説即是空。亦爲是假
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縁生
云云 疏家引此偈明阿字空有不生三義。如
次即彼空假中三諦也 問。此宗所謂因縁
所生法及三諦之義云何 答。前三義中已
明重述之者。疏同卷下云。一一字門皆言不
可得者。爲明中道義故。今且是寄車字門説
之。如觀鏡中面像。以本質爲自。淨鏡爲縁。有
影復 二本倶
作像字
 現見二本倶
無見字
 是爲所生之法。妍
嗤之相現前不謬。故名爲有。以種種方便推
求。都不可得。是名爲空。此有此空皆不出離
鏡體。即一名中三相不同而同。不異而異。是
故世間論者不能思議。此眞言門亦然。以觀
心爲因。三密爲縁。普門海會現前不謬。故名
爲有。以種種門推求。都不可得。是名爲空。
此有此空皆不出法界。故説爲中。三諦不同
而同。不異而異。一切方便乘人不能思議。餘
法門例皆如此。不可遍擧也云云 祕藏記云。
以我能觀心。觀本有三身。於中普門海會現
前能觀心爲因。所觀本有爲縁 海會現前爲
所生法等云云具意
同疏
 鈔第六云。假不異空。空
不異假。即是其中○不同而同。不異而異。此
兩句各具遮表不同者。三相有別。以遮同而
同者。表一體故。不異者遮三體故。而異者
表三相故。是名法界不思議中道縁生。非是
世間論師等所能思議耳云云 又疏上文云。
娑字門一切諸法一切諦不可得故者。梵云
薩跢也。此翻爲諦。諦謂如説法眞相。而知
不倒不謬○乃至分別四諦有無量相及一實
諦。如聖行品中説之。是爲字門之相。然一切
法本不生乃至畢竟無相。無相故。語言斷故。
本性寂故。自性鈍故。當知無見無斷無證無
修。如是見斷證修。悉是不思議法界。亦空亦
假亦中。不實不妄無定相可示故云諦不可
云云 鈔第六云。疏亦空亦假衆中者。謂娑
字門中遠離二諦四諦等相。本來平等。亦空
亦假亦中。雖三而一。雖而三不相妨礙。但
隨根施説強立三名。入此字門即知一切法
即空假即中。無一二三而一二三。無一二三
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若無遮
無照。即是娑字門諦不可得云云
問。此宗所謂因縁生者。法體實是本無。今有
名生耶 答。不爾 問。不爾之意云何 答。疏
第七云。惹字門一切諸法生不可得故者。梵
云惹哆也。是生義。如泥團輪繩陶師等。和合
故有瓶生○内法因縁亦如是。無明行等各
各生因而復生。是故若見惹字門。即知一切
諸法無不從縁生。如説偈言。衆因縁生法。是
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十二門論
觀因縁門
第一
文也
 是故生不可得也。外道論師説種種邪
因縁。或無因縁生一切法。假法中人亦有失
般若方便故。取著因縁生滅相。如中論廣破。
復次阿字門是諸法本性不生。惹字門以十喩
觀生。雖從縁有而不可得。若生畢竟不可得
則不異無生際。又十喩是心之影像十四卷本重
有影像二字
不出法界故。生亦不出無生際也云云 又云。
阿字門一切諸法因不可得故者。梵云係怛
嚩。即是因義。因有六種○若見阿字門。即
知一切諸法無不從因縁生。是爲字相。以諸
法展轉因成故。當知最後無依故。説無住爲
諸法本。所以然者。如中論以種種門觀諸法
因縁悉不生故中觀論觀因縁品第一云。諸法不自
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
故知
無生
 當知萬法唯心云云實相即是一切種智
二本義釋倶重有
一切種智四字
 即是諸佛法界。法界即是諸法
之體。不得爲因也。以是言之因亦是法界。
縁亦是法界。因縁所生法亦是法界。前説阿
字門從本歸末。畢竟到如是處。今亦阿字門
亦從本歸末。畢竟到如是處。阿字從本不生
生一切法。今亦以無因待爲諸法因。終始同
歸。則中間旨趣皆可知矣云云十四卷本大同之。
十卷本爲諸法本
之次。所以然者。
之上加一行許文
吽字義云。訶字實義者。所謂訶
字門一切諸法因不可得故。何以故。以諸展
轉待因成故。當知最後無依故。説無住爲諸
法本。所以然者○心之實相即是一切種智。
即是諸法法界○今亦訶字門亦從末歸本。
畢竟到如是處○今亦訶字以無因待云云 具
如疏。之疏義釋三本倶云諸佛法界但吽字
義之諸法法界。私案其意不違。三本倶云。
今亦訶字門亦從本歸末。吽字義云。從末歸
本又不違也。終者訶字。始者阿字。中間者二
十七字也。最後無依者。此就談云最後。若據
法最初。故其無依者。無依住也。故説無住者
亦無依住也。謂一切法展轉待因。觀其最初。
誰爲其本。而其最初無依住故。説無依住爲
諸法本爲言其依住者。謂因待也。是故下云。
以無因待爲諸法因云云鈔第六云。疏當知最
後無依等者。謂前諸字皆依後字展轉待因
成故。當知此最後訶字則無所依。還以訶字
無住之體而爲其本。過此無字可説。是故更
無依住也。言故説無住爲諸法本者。謂到此
無言説訶字處。則無所住。即此無住名大涅
槃。涅槃以無住而爲本故云云 私案。苑釋甚
爲難依。疏并吽字義意展轉待因最後無住
等者。於一切法談之。而於諸字論故既言以
無因待爲諸法因。而云還爲訶字本故。恐似
未得阿字訶字畢竟所到之意耳。疏第十四
釋如來發生偈云。然諸佛法身離於生滅。若
十四末
有於字
 如來有生即是著相。夫著相者尚不
能離生死。況能成大菩提。今言生者是眞實
離相之生也云云諸佛法身即是法界。
法界即是諸法體也
 又云。諸
法雖從因生而生因無相。雖從縁生而此縁
無相。雖從縁起而法本不生。雖從縁起滅
而無生住之相。是故爲常。非同外道之見。
故説生滅斷常也云云 因縁無相法體不生故。殊
生滅及斷。雖常不廢假生
外道亦別
滅故常見
 當知因縁者。瑜伽觀前海會境等
而得現起。如是一切内外因縁和合之時。諸
法現起名爲因縁生。而以十喩觀察則假相
非實義。若論實義生因縁及所生法。皆是
本有諸佛法界。法界即是諸法之體不得爲
因。是無生際既無因待。都絶能所生滅等
相。皆不可得法體實爾。豈有本無今有之
義乎 問。若爾如來之應化縁謝即滅機與
則生。此猶非實生滅耶 答。非實生滅。如
幻事等故。疏第十一釋如來行舞。作廣大成
壞果之舞。是戲也 二本倶云
是戲論也
 復普現色身隨類
曲成作種種應。此非眞實。但如幻耳。是故
名爲如來之舞。猶如舞者能悦可衆人之心。
雖種種意解不同。皆令心悦。佛亦如是。然非
四界之色所作。隨佛心意而生。從心而生。從
心而滅。雖二本倶有
非字謬歟
常法而能隨縁生滅。此興
廢隨縁故之生滅之果。即謂成壞也。此遮遍
於法界廣大無邊故云廣大也。衍已遂滅故
云成壞也○此成壞即是變轉義也○即是如
來妙應從佛法界機感而生。雖生不生雖滅
即同於幻不異法界故也。猶所作不實故名
爲舞。三世諸佛皆化此舞也云云 私案。然非
四界之色者。謂非四大所造之色。是佛心所
生之色也。從佛法界機感而生者。謂三力生
如次。如來法界行者功徳力故 問。如幻事
等者等取何物耶 答。金剛界儀軌有五喩。
幻焔乾闥婆城旋火輪空谷響。略出經有七
喩。陽炎幻化乾闥婆城空中響旋火輪夢妄
別本次第異
之而幻爲初
法花儀軌有八喩。幻陽焔夢影像響
光影水月佛變化。金剛薩埵軌有九喩。幻陽
焔夢影像聲響光影水月變化。虚空千手軌
有十喩。幻陽焔夢影像谷響光影水月變化。
因陀羅網虚空住心品亦説十縁生句。幻陽
焔夢影乾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虚空花旋火輪。
是故隨上諸説。除幻以外陽炎等喩皆等取
之 問。今此十縁生句誰人所觀耶 答。住
心品云。若眞言門修菩薩行諸菩薩。深修觀
察十縁生句。當於眞言行通達作證云云 問。
若爾此觀於眞言門。是最要觀耶 答。疏第
三釋上經文云。如下父萬行方便中無不藉
此十縁生句。淨除心垢。是故當知最爲旨要。
眞言行者特宜留意思之云云 問。若爾如何。
祕藏記云。如境界中見界會聖衆及餘一切
事。皆當入十縁生句。觀察不信而信之。唯當
毎係心。於本不生際無留所觀境云云 又云。
於十喩觀察嚴海會眼前時。現如湯焔。其心
如何。若思是至極其意留著。又作悟心。譬如
磨鏡時。見現小影像停留時。遂不成實鏡云云
若此觀旨要一向可信。何云不信而信。又若
思至極有過。何云留意思之耶 答。既萬行
方便淨除心垢必藉此觀。豈非旨要。而因縁
生法即是假相。即是法界。若纔見假相不知
法界。思假相爲至極之時。則有留著慢心過
失。故言見所現境不可信。是法界至極但可
信是至極之假。勿留假相。當係心至極也。本
不生際即是法界至極故也 問。凡所觀幻
有幾種耶 答。總有三種。即空幻即心幻即
不思議幻也 問。三種幻何位之所觀耶 
答。即空幻初劫。即心第二劫。即不思議第
三劫。乃至如來地所觀也 問。初二幻如次
初二劫所觀。經文分明。何以得知。第三幻第
三乃至如來之所觀耶 答。疏云。今此中云。
深修觀察者。即是意明第三○復次言深修
者。謂得淨心已去。從大悲生根。乃至方便究
竟。其間一一縁起皆當以十喩觀之。由所證
博深故言觀察也○是故唯有如來。乃能窮
此十喩。達其源底。此經所以次無垢菩提心
即明十喩者。包括始終。綜該諸地云云 鈔第四
云。若
修眞言行者。上此十六位時。以十縁
生句方便。證得暗字大空三昧云云
十六位者。十
六大菩薩位也。故知第三重幻第三劫。得淨
心已去。乃至佛地之所觀也。言無垢菩提者。
上云得淨心已去之淨心也。言十喩者第三
重也。謂所以次第六無畏即第三劫淨心。即
明第三重十喩者。以淨心包始。以十喩括終。
擧所觀顯其地故。始終即諸地故也。又釋大
乘句云。此十喩皆是摩訶衍人甚深縁起。非
聲聞縁覺安足之處。故名大乘句云云又釋漸
次大乘生句云。以深修觀故如入大海。漸次
轉深。乃至毘盧遮那以上上智觀方能盡其
源底。故曰漸次大乘句云云 文意易知 問。
行者何故觀三種幻。又其即空等義之意云
何 答。疏云。然統論此品中。十縁生句略
有三種。一者以心沒蘊中欲對治實法故。觀
此十縁句。如前所説即空之幻是也。二以心
沒法中欲對治境界攀縁故。觀此十縁生句。
如前所説蘊阿頼耶即心之幻是也。三者以
心深著 二本倶無深著二
字。有説一字
 心實際中欲離有爲無
爲界故。觀此十縁生句。如前所説解脱一切
業煩惱。而業煩惱具依即不思議之幻也。摩
訶般若中十喩亦具含三意云云運和尚云。且
約初門有即心幻即蘊幻即不思議幻。即心
幻者。以心喩。即蘊幻者。以五蘊喩幻。即不
思議幻者。以諸佛聖又皆喩幻云云 私案。三
名義皆不違疏意可思。鈔第四云。第一劫中
行者。心沒蘊中欲對治執有實法故觀此十
縁生句。如前所説即空之幻。是名爲淺。第二
劫中對治境界攀縁觀此十縁生句。如前所
説蘊阿頼耶即心之幻亦名爲淺。今第三劫
中欲離有爲無爲界説不思議幻。故名深觀也
云云且約最初云第三。約已
上觀三種幻之所以也
 經云。越世間三妄執
出世間心生。謂如是解唯蘊無我云云 疏云。
然就第一重内最初解了唯蘊無我時。即名
出世心生也。度世間六十心離我倒所生三
毒根本。名越三妄執也云云 經云。根境界淹
留修行云云 疏云。復次有三妄執。所謂根境
界淹留修行○此是三果學人所留滯處故云
淹留修行也云云經云。拔業煩惱株杌無明種
子。生十二因縁云云 疏云。復次有三妄執。所
謂業煩惱株杌及無明種子。即是無學聖人
所斷最難斷處。凡有三種三妄執也云云私案。
經言業者行有二支煩惱。愛取無明初支生
者。餘七七事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縁大樹云云
當知十二因縁大多羅樹無明爲種子。曰支
爲根本。餘七枝葉花菓等也。其中無明等正
妄執體也。故疏但云。所謂乃至種子而皆枝
者。因已果喪故也凡有等者
兼前結三
又云。學摩訶衍人
初得出世初心。與小乘見道適齊。然不墮聲
聞正位。所以爾者。猶二本
作由
彼從初發心即知心
性○具可
見之
然彼行者有法執當心○可見故名掩
留修行之也云云經云云云 疏云云云 經云如
是湛寂云云 疏云○云云 鈔云。湛即是喩寂。
即是法湛寂。即是三乘所得但空之理。證此
空故五根本煩惱等皆畢竟不生。故名爲寂
云云 疏云。此中有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説道
得諸法實相○故同前共一法中中昇沈有異
云云 鈔云。疏此中有三乘等者。此第一劫
中説有三乘之人。同以空爲門入諸法眞實
之性。二乘之人自爲己得涅槃生滅度想沈
也。菩薩能以不住道發起大悲昇也。譬如云云
經云云云疏云。然未度法障未名眞淨菩提心
云云 經云。彼出世間心住蘊中。有如是惠隨
生。若於蘊等發起離著。當觀察聚沬浮泡芭
蕉陽焔幻等。而得解脱。謂蘊處界能執所執
皆離法性。如是證寂然界。是名出世間心云云
疏云。以行者於瑜伽中湛寂之心。雖已明顯
然渉事時根塵識等由尚當心由厭怖有爲故
著無爲法。然以菩提心勢力自然不由他教
十四本同之。
十本無也字
 有如是惠隨生。能於等發起其
心修離著方便。於五種譬喩觀察無性空云云
沬泡炎蕉幻如次喩五蘊。
從縁無自性即是本不生也
 又云。聲聞經中雖説此
五喩。而意明無我。今此中五喩意明諸蘊性
空。如觀五蘊者。當知十二入十八界六入入字
二本
作火十二縁等皆應廣分別説。如大般若中説。
行者如是觀察時。從無性門達諸法即空。得
離一重法倒了知心性。如是不爲蘊界處能
執所執之所動搖。故名證寂然界。證此寂然
界時。漸過二乘境界如蓮花。雖未開敷而稍
出清流之上。行者亦爾。不復心沒蘊中故名
出世間。若據正譯當言上世間心也云云 鈔
云。若拔業煩惱根本無明種子。三障盡時名
證寂然界。即初劫滿也云云 經云云云 疏云。
大乘行者。了達諸蘊性空故。於一切法中。都
無所取。衆無所捨。雙離違順八心我蘊。兩倒
二種業煩惱網 兩倒業煩惱者。我
法二執之所生也
 是名超越一
切瑜祇行○所謂相應者。即是觀行應理之
人也。依常途解釋。是菩薩從發心已來。經一
大阿僧祇劫。方證如是寂然界。今祕密宗。但
度此一重妄執。即是超一阿僧祇劫。行者未
過此劫。與辟支佛位齊時。名爲極無言説處。
爾時心滯無爲法相。若失方便。多墮二乘地。
證小涅槃。然以菩提心勢力。還能發起悲願。
從此已後三乘逕路始分。然所觀人法倶空。
與成實諸宗未甚懸絶。由十本
作猶
 約偏眞之理。
作此平等觀耳。故以三乘上中下出世間心。
合論一僧祇劫云云 鈔云。疏極無言説處者。
我蘊倶離故稱爲極。語路欣絶名無言處也
云云又云。今此初劫文意兼得藏通二教之意。
何以故。有折法成空之義故。有三獸渡河之
理故云云 疏釋湛寂中三獸渡河之喩。私案
以折法證三藏以三獸成通教也
 又釋第
二劫中云。謂前劫中有通教菩薩。從無性門
達諸。諸即空。此則體法空云云 疏釋法無畏
云。爾時幻涅槃等喩觀察諸蘊即空云云 依上
諸文之意。即空幻者。謂即折法體法二空。而
論如幻此云即空幻也。經云。大乘行發無縁
乘心法無我性。何以故。如彼往昔如是修行。
觀察蘊阿頼耶。知自性如幻陽焔影響旋火
輪乾闥婆城云云 疏云。即是明第二重觀法無
我性也○此無縁乘心。即是法無我性。以行
者初劫修觀行時心沒蘊中故。以五種無性
空門。觀法無我。然望縁生中道。由十本
作猶
 屬對
治悉檀。若失般若方便。即墮於斷滅。名惡
取空者。濫方廣道人。今大乘不可得空相相字
二本
倶無空相亦不可得。雖觀諸法無所有。然亦於
諸法無所空。故須離有離無道。觀法無我性。
爲欲淨除智障故。隨順古昔諸菩薩修觀蘊
阿頼耶。即楞伽解深密等經。八識三性三無
性。皆是此意。經言智自性者。即是智三界
唯心也。如幻○婆城六喩。皆是雙辨有無明
蘊阿頼耶別縁起義。與前劫上五喩觀無性
空意。復有殊矣。阿頼耶○義云。含藏正翻爲室。
生諸蘊。於中生滅爲名
然阿頼耶有三種義○ 分別因
縁眞實
如大乘莊嚴論
求眞實偈中云。彼論明觀察蘊阿頼耶。了知
自性如幻。最與此經符會。故具出之。當知陽
炎○婆城。亦應如是廣説。前劫五喩有泡沬
芭蕉。此中所以不論者。此三事由帶折。法
明無性空。然此中幻焔等喩意。明唯識無境
體解之空。即是麁相博融故不論也。行者解
諸蘊唯心。即是知法自性○今以如幻等門。
照有空不二。而人法二空之相。亦不當心。乃
名眞入法空。悟唯識性故。經云。祕密主。彼如
是捨無我。心主自在覺自心本不生。心主即
心王也。以不帶有無心無罣礙。所爲妙業隨
意能成。故云心主自在。心主自在。明十四本同
之也。十
本明字
作時
 即是淨菩提心。更作一轉開明倍勝於
前劫也云云 鈔云。謂初劫中觀察○五喩從無
性門。從無性門達諸法即空。離一重法倒雖
不復心沒蘊中。然帶折法故。以三乘合論一
阿僧祇劫。今第二劫以○六喩正觀不可得
空。兼以體法空觀頼耶法無我性云云 又云。
對前三乘但空故云今大乘不可得空。空亦
不可得名不可得空云云 又云。謂前劫中有通
教菩薩○具如
上之
今則不爾。了法縁生故。幻有知
縁無性故。眞空此則自性不可得空。云與前
無性空意復有殊矣云云又云。疏捨無我心主
等者。離義無我者。謂前劫離我倒時有法執
當心故。以五喩達諸法即空。遣彼法倒。雖
遣其有仍滯空相。今第二劫以六喩對治前
劫。即空既有去空。已方順不可得空故。疏云。
雖觀諸法無所有。然亦於法無所空故。須離
有無觀法無我性。既能雙離有無之相。即得
心王自在。由是聖教説相爲縛令心不得自
云云 私案。疏言。今以如幻等門。照有空不
二。而人法二空之相。亦不當心。乃名眞入法
空。悟唯識性者。有空不二者。有謂幻有。空
謂眞空。而此有空相性是異故不一。相性不
離故不異。且約不離云不二也。故上文云。唯
識無境體法難解之空。即是麁相轉融。唯識
無境者幻有。難解之空者眞空。轉融者明不
二。然帶不一故云麁相。人法二空者。人法謂
初二性。二空謂眞實性。三性妄假眞實有空
諸相皆不當於心也。故下文結此第二劫云。
然上來原始要終。自發一毫之善。以至於超
度人法有無二障云云涅槃入等者。入眞空故
證勝義性。證勝義故了世俗性。故云悟唯識
性也。疏釋法無我無畏云。於心外有無影像
智。都無所得心王自在覺本不生云云 故即
唯心而論。如幻此云即心幻也。經云。眞言門
修行菩薩行諸菩薩○所謂空性離於根境
無相無境界越諸戲論等虚空無邊
一切佛法依此相續生離有爲無爲界
諸造作離眼耳鼻舌身意極無自性心生
祕密主。如是初心佛説成佛因故。於業煩惱
解脱而業煩惱具依云云疏云。已歎入眞言門
功徳竟。然行者復以何法入此門耶。故經次
云。所謂空性。空性即是自心等虚空性○前
劫悟萬法唯心心外無法。今觀此心即是如
來自然智。亦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身。以心如
是故。諸法亦如是。根塵皆入阿字門。故曰
離於根境。影像不出寂滅光。故曰無相。以心
實相智覺心之實相。境智皆是般若婆羅蜜。
故曰無境界。以此中十喩望前十喩。復成戲
論。故名諸戲論。第三重微細百六十心。煩惱
業壽種除。復有佛樹牙生。故曰等虚空無邊
一切佛法。依此相續生。既不壞因縁。即入
法界。亦不動法界。即是縁起。當知因縁生滅。
即是法界生滅。法界不生滅。即是因縁不生
滅。故曰離有爲無爲界。若如來出世。若不出
世。諸法法爾如是住。故曰離諸造作○眼即
是第一實際。第一實際中。眼尚不可得。何況
趣不趣耶。耳鼻舌身意亦如是。故曰離眼耳
鼻舌身意。行者得如是微細慧時。觀一切染
淨諸法。乃至少分由如隣虚。無不從縁生者。
若從縁生。即無自性。若無自性。即是本不生。
本不生即是心實際。心實際亦復不可得。故
曰極無自性心生也。此心望前二劫。由如蓮
花盛敷。若望後二心。即果復成種。故曰。如是
初心佛説成佛因。故於業煩惱解脱。而業煩
惱具依。此中云佛説者。世尊以十方三世佛
爲證。言以此一事因縁。爲衆生開淨知見。
其道玄同也。行者解脱一切業煩惱時。即知
一切業煩惱無非佛事。本自無有縛令誰解
脱耶。如良醫變毒爲藥用除衆病。又如虚空
出過衆相。而萬像具依。若住此不思議解脱
時。即是眞阿羅漢。不著於有爲無爲。一切世
間應受廣大供養。故經云。世間宗奉常應供
養也云云 又云。行者初觀空性時。覺一切法。
皆入心之實際。下不見衆生可度。上不見諸
佛可求。爾時萬行休息。謂爲究竟。若住此者。
則退不墮二乘地。不進二本倶
云進不
得上菩薩地。名
爲法愛生。亦名無記心。然以菩提心勢力。及
如來加持力。復能發起悲願。爾時十方諸佛。
同時現前而勸喩之。以蒙佛教授故。轉生極
無自性心。乃至心之實際亦不可得。雖解脱
一切業煩惱。而業煩惱具存。至此不思議地。
乃名眞離二乘地也云云 鈔云。疏所謂空性
等者。言空性者性即實性。即是諸法之實性
故。猶如虚空過虚空生過衆生與萬像爲依
存曰空性。經中以九事顯之。顯之易見云云
四云。初劫第二劫十種譬喩乃成戲論。今此
今此中十喩後爲對治前劫心沒實際。欲合
離有爲無爲界故。觀此十喩亦成戲論。今時
等虚空性倶不可得故越諸戲論云云又云。若
望後二心等者。此心屬八心中第五花種心
第六成果心。彼二者第七名受用種子第八
嬰童心也。望此二心名果復成種。復能與彼
復心而爲種故。又於業煩惱解脱即是如蓮
開敷。而業煩惱具依即是果復成種也。又解。
此心即是三心中菩提心。望前來三劫論時
當第三劫如蓮花盛敷。望後二心即根與究
竟此菩提心劫爲因。故云如是初心佛説成
佛因也云云 又云。知一切業煩惱等者。據事
則凡情謂之塵北方聖智達爲功徳。約理則
本離塵染。然與一切煩惱爲依。故以變毒虚
空二喩而相呪爾云云私案變毒喩
事虚空喩理
 又云。初觀空
性時等者。謂觀此畢竟空性時。覺知一切諸
法皆入心之實際。言心實際者即是入無相
海身心寂滅也云云 又云。十方諸佛○而勸喩
之者○依花嚴經明七勸者云云 一應趣果徳勸勸
進求故。二愍念
衆生勸勸令化故。三令憶本誓勸勸滿本願故。四呵同
二字勸勸雙修故。五指事令成勸勸修成故。六勿生止
是勸勸令遍修故。七悉應通達
勸勸遍知故云云。具可見之
又云。説七勸已彼經
結云。若諸佛不與此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
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益衆生業等云云 又云。
轉生極無自性心者。前劫發無縁乘心以六
種譬喩。作唯識了知三性離染等法皆無自
性故。唯識云。初即極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
遠離前所執我法性。雖作此觀未得稱極。今
以十縁生句觀自心畢竟空性我之與蘊法及
無縁皆同一性。所謂空性名極無自性。此空
智生名極無自性心生也云云。
可思
 又云。雖解脱
一切業煩惱者。行者得此心時即名之爲明。
明來暗射故。即是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
則死滅等名爲業煩惱解脱云云 而業煩惱具
存者。淨名經云。不斷無明而具明達之智。又
云。衆生未成佛。以菩提爲菩薩。成佛時以
煩惱爲菩提故。故花嚴疏顯三毒相普有正
法。彼有五義。一當相即空。空故是道。非謂此
三即是佛法○般若 二約幻用攝生亦非即是
淨名三在惑用心○觀心爲道亦非即道俗流
四留惑潤生長菩薩道亦非即是○淨名 五當
相即道。不同前曰不思議故。今第五義正。與
此同故。無行經云。婬慾即是道。恚癡亦如是。
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即斯義矣。又如虚
空出過衆相。而萬像具依故。下經之虚空無
垢無自性云云具可
見之
 疏釋第六無畏云。謂觀
自心畢竟空性時。我之與蘊法及無縁。皆同
一性。所謂自性無性。此空智生。即是時極無
自性心生也。於業煩惱等。都無所縛 亦無所
脱。故云得一切法自性平等。爾時於有爲無
爲界。二種扼縛得蘇息處。即是眞言行者虚
空無垢菩薩心也。然此心在纒出纒皆畢竟
無相。以如來五眼諦觀。尚不能得其像貎。況
餘生滅中人云云又釋深修觀察十縁生句云。
今此中云深修觀察者。即是意明第三重。且
如行者於瑜伽中。以自心爲感。佛心爲應。感
應因縁。即時毘盧遮那。現所喜見身説所宣
聞法然。我心亦畢竟淨。佛心亦畢竟淨。若望
我心爲自。即佛心爲他。今此境界。爲從自
生耶。他生耶。共生無因生耶。以中論種種門
觀之。生不可得。而形聲宛然即是法界。論幻
即幻。論法界即法界。論遍一切處即遍一切
處論幻。故名不思議幻也。復次言深修者。謂
得淨心已去。從大悲生根。乃至方便爲究竟。
其間一一縁起。皆當以十喩觀之。由所證轉
深故。言二本倶
有深字
觀察也私案。第三即不思議幻等之
深觀察有二深義。一望初二
幻等云深。二淨心已去所證轉深故云深。即是意
明第三重者初義也。謂得淨心已去等等者後義也
○今
行者於一念淨心中。通達如是塵沙四諦。空
則畢竟不生。有則盡其性相。中則擧體皆常。
以三法無定相。故名爲不思議幻。如四諦者。
餘一切法門例耳云云 十卷本云。即是即即字
十四
本無 法界論幻即幻。論法界即幻。論遍一切
處即遍一切處論幻。故名不可思議幻也云云
鈔第四云。疏即幻論一切等者。如來金剛三
乘之幻。即是遍一切法界圓壇。彼法界大曼
荼羅中一一本尊皆是法界幖幟。一遍一切
名遍一切處遍一切處論幻者。謂遍一切處法
界曼荼羅即是如來三密之幻。皆本不生四
句求之倶不可得。即不思議之幻也云云當知
即不思議幻有二義。初義兩本義釋其意全
同。謂法界與幻互相即論。亦幻與遍一切處
互相即論 鈔決
後句
 故名不思議幻。疏文雖異其
意遂同。如來身語名爲幻。空有性即是法界。
圓壇爲遍一切處。三法一體隨論異名。今即
法界遍一切處而論幻故名不思議幻。後義
三本皆同。空即畢竟不生者。八不擧初一。有
則盡其性相者。十如出初二。中則擧體皆常
者。是法界不動也。幻有假諦即餘二諦。而
無實相故云即不思議幻也 問。疏釋觀第
三幻所以中云。如前所説解脱一切業煩惱。
而業煩惱具依即不思議之幻也之意云何 
答。説第三劫經云。於業煩惱解脱。而業煩惱
具依云云 疏釋意云。極無自性心生故解脱一
切業煩惱。解脱一切業煩惱時。即知一切業
等皆是佛事本無縛脱。雖知無脱而能解脱。
雖能解脱而亦具存二喩
如上
是爲不可思議解脱
至乃此不思義解脱
地名眞離二乘地也
 此不思議解脱即是如幻。名
即不思議幻。斯文意也 問。若爾可有不思
議解脱即是幻。故名即幻之義。如何但云有
二義耶 答。且就後一處文但云二義。若并
前釋有三義也 問。三種即義如先可知。然
言幻者何義耶 答。疏引釋論云。佛言若幻
空欺誑無實。云何從幻能作伎樂。女言。大徳
是幻相法耳云云二本倶
云法爾
 鈔第四云。幻者化也。
無而忽有之謂也。先無形質假因縁有名爲
幻化。又幻者詐惑。以不實事惑人眼目。故
曰幻也云云 問。若言無而忽有。此謂幻者幻
是有義。何以幻有觀三劫對治實法境界攀
縁有爲無爲界縛耶 答。無而忽有此幻義
者。亦論一邊有而忽無亦是幻義。已有還無
有爲相故。如疏釋求眞實偈云。有亦如幻。無
亦如幻。何況初劫所治實法。斯有相故。隨能
治即空如幻觀。雖但空觀初劫合論二乘之中。
二乘折空。菩薩體空
復二劫所治境界。攀縁有爲無爲界縛。非但
有故。隨亦能治即蘊幻即不思議幻。二種觀
心非唯空觀。既後二所劫治通空故。能治如
幻觀亦通有空也 問。何以得知。後二劫之
所治能治倶通有空。又其通有空之意云何
 答。所問文證義理如上廣攝。重示之者。先
第二劫心沒法中境起攀縁以爲所治。而法
非但有境。是兼空法境既爾。心縁隨然。故
能治即心如幻。觀智亦通有空。此爲所治倶
通有空之義。故經云。觀察蘊阿頼耶。知自性
如幻。疏云。知自性者即是知三界唯心也。又
云。六喩皆是雙辨有無明蘊阿羅耶別縁起
義。又引莊嚴論云。彼論明觀察蘊阿頼耶。了
知自性如幻。最與此經符會。又云。然此中幻
焔等喩意明唯識無境體法難解之空。又云。
今以如幻等門照有空不二等文是其證也。第
三劫中著心實際及有爲無爲界以爲所治所
治。有爲無爲兼有空故。能治即不思如幻。觀
智亦應有空故。經云。離有爲界。疏云。既不
壞因縁即入法界。亦不動法界即是縁起。當
知因縁生滅即是法界生滅。法界不生滅即
是因縁不生滅。故曰離有爲無爲界。又云。即
是眞阿羅漢不著於有爲無爲。又云。以中論
種種門觀之生不可得。而形聲宛然。即是界
○三法無定相等云云。
具如上之
又釋等正覺句云。以
此中道正觀離有爲無爲界。極無自性心生。
即是心佛顯現故曰正等覺句。又釋如實遍
知一切心相之文○若於一念心中明及十縁
生義。則上窮無盡法界。下極無盡衆生界。其
中一切心相皆能了了覺知。以皆從縁起即
空即假即中故。故曰如實遍知一切心相云云
第三劫有空義。并證如之問。阿三義中空者
爲留空相。爲空亦空耶 答。空亦空也 問。
何故知爾耶 答。是大空故 問。何爲大空
耶 答。疏第一釋勝迅執金剛云。勝謂大空。
大空即是遍一切處故。能起速疾神通也云云
又第四云。淨菩提心於一切法都無染著。即
名蓮花三昧。住是三昧者乃至諸法空相亦
不可得。所謂諸佛大空故云云鈔第五云。諸法空
相亦不可得。即是
諸佛大空
之智云云
又第六云。瑜伽行人。若蒙諸佛威神
加被故。乃至於三昧中。具見十佛刹土微塵
衆等。無量聖尊三種密印。互不相離。或復一
心不亂轉成自身。雖則奇特難思。尚以有相
有縁故。名爲世間三昧。若此三昧現前時。行
者觀察十縁生句。淨除一切妄想戲論。與空
寂相應。即悟如是曼荼羅海會。皆悉從衆縁
生。如鏡像水月乾城等。觀二本倶
作都字
無性相。是名
出世間三昧。然尚以空病未空故。未得名爲
大空。及坐道場自證心性時。即知如是等加
持境界。皆是心之實際。爾時心不住相亦不
依空。與照見空與不空。畢竟無相而具一切
相。故名大空三昧。住此三昧者。即是住於
佛無礙慧。佛説是人一切智智究竟圓滿。所
以經云。故説爲大空。圓滿薩般若也云云 百
字成就持誦品。觀此爲空。空如下數法云云
第十九釋此經文。以下數喩明一切法不離
阿字本不生空。又有虫行喩。具可見之。疏正
云。即同彼數之一一遍一切。大空亦爾。具一
切法遍一切法云云次上云。大般若説十八空
○於十八空中最在其上。即是諸佛大空。而
實不空也云云第七卷疏云。越十八空名爲大
空。住空之位名爲大空云云 私案。在上即是
越義也。十八空中第四大空。名雖同此而義
全別。第五空空雖有空倶空義尚淺於此。故
云越也。義之淺深智者可知。住空位者證空
也。謂證道空名爲大空也 問。何以得知。阿
字空義必是大空耶 答。如上已云。以阿字本
不生釋大空故。故其空義即是空諦。故中論
釋空諦云。空亦復空。故空亦復空。即是大空
故 問。若言大空空與不空畢竟無相者。大
空無自性耶 答。爾也。故悉地出現品云。虚
空無垢無自性能授種種諸巧智。疏第十一
釋云。以如是即彼大空無爲亦無自性。故能
生一切智智云云 二本倶云。法爾空寂常無自
云云 問。若爾如何疏第十九云。此虚空以
不可得故。非是都無所有。而實有其自性。所
謂空自性者即不空也。當知此不空者。即是
虚空等心。虚空等心者。即是淨菩提 二本倶
有心字
從此淨菩提心而生大悲心也云云 此虚空者。
謂大空故耶 答。空自性者。非謂約空義邊。
別有自性。而顯三諦一體。以中諦爲空諦。自
性也。故鈔第十釋義釋次上文云。此等空之
心是不可得空。非都無所有。而實有其自性。
所謂空自性者即不空矣。即此十喩所明縁
起甚深中道不思議。畢竟不可得空。非但空
而已也云云然此疏意義釋云。空自性其空中道也。不
可得故名爲空也。故鈔又云。疏空空性者
即空不空也。上一空即是但空。次言空性即不空之性。
而不可得也。謂以不可得故名之爲空。非是如上都無所
有而實有其自性。自性者即不空矣云云私案。疏云空自性
之空。是大空非中道也。所以然者。上經云。虚空無垢自
性。疏釋其虚空云。大空下疏云。此虚空實有其自性。
此虚空之自性名爲空自性。而此虚空亦可大空故也
 
問。何故大空云虚空名耶 答。以喩名法故
也 問。何以得知虚空是喩耶 答。住心品
云。譬如虚空界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
別。如是一切智智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
分別云云鈔釋
可見
 疏第一釋云。如此即是毘婆沙
義。虚空無過無徳。今如來智身離一切過萬
徳成就。云何得相喩耶 但取其少分相似
以大空耳。此中相況有三義。一者虚空畢竟
淨故。二者無邊際故。三者無分別故。一切智
心性亦如是故二本倶
有以字
世間易解空。譬離解空
云云 疏第一以世間更無有可以表示淨菩
提心相者。除太 十本同之。
十四作大
 虚空喩少分相似
云云 此釋無相菩提心也。次文之譬如
虚空○心相亦爾○永寂無相。云云
祕藏記云。比
喩之極莫過虚空云云 此意同疏。佛地經説清淨法
界有十太虚空喩。彼論釋云。
皆以虚空爲譬喩者。爲顯法界一切麁相同虚空故。如契
經言。乃至所有施説譬喩喩諸如來戒等功徳。一切皆是
謗諸如來。唯除一喩。謂虚空喩如來戒等。
無量功徳同虚空故。云云 文勢同祕藏也
 問。以虚
空喩大空。爲但三義。亦有餘文耶 答。有
也 問。何耶 答。疏第四釋迹淨眞言○等
同虚空者。即是無等等二本倶
有同字
阿字門。如虚空
無邊故。當知阿字門亦無邊。如虚空無染無
變無動故。當知阿字門亦無染無變無動。如
虚空離一切相而含萬像。離一切作而世間
事素因之得成。阿字門亦復如是。無相無作
而具足無盡莊嚴。成就普門不思議業。如是
當以種種門自在説之。然復有無量無邊未
曾有法。非彼虚空所能譬喩。是故阿字門爲
眞言種子。過於譬類也云云 二本義釋同釋悉
地出現品虚空無垢無自性之文云。正説心
之實相即是一切法中決定智印也。以無邊
際無垢無分別故。少分喩如虚空。而實等虚
空心亦復不守自性故。私案。虚空守空自性
守無諦礙。自性等虚空心不爾故也。非彼所
能譬喩如是義故。雖後等同虚空無相。而具
種種不思議權巧。能曲順根縁而道利之云云
 疏第十九云。又喩如虚空非衆生數而衆
生所依。非身二本倶
無身字
壽者非摩納婆作者受者
等。一切妄想皆除。悉離分別無去無來。然不
異衆生界。一切衆生依止作業皆由此成。滋
益衆生成種種事。不可以虚空能成一切事
故。便謂虚空有爲有相也。今此大空曼荼羅
亦如是。畢竟清淨無所不爲 爲字十四作
有十本作成
 常住
寂然而不空成就云云鈔釋
略之
 問。三義之中有
義。是假諦故。有者假有也。不生義是中諦
也。其中之有爲假有爲眞有耶 答。亦假有
亦眞有也 問。何故云爾乎 答。從因縁故
假有。是本有故眞有也 問。從因縁者可是
假諦。何其假有關中諦耶 答。假諦假有即
是中諦假有。如言因縁生滅即是法界生滅
 問。若爾中諦眞有即是假諦眞有耶 答。
爾也。如言法界不生滅即是因縁不生滅 
問。若爾假中二諦有何差別耶 答。於相有差
別。於體無差別。故云三諦不同而同不異而異
鈔釋
如上
由此得知假諦假有即是中諦假有等者。
約體論之。同相體同異之義云何 答。如是
已云普門海會現前不謬名有。以種種門求
不可得爲空。此有此空不出法界爲中。是其
相異之義也。一空一切空無假中非空。一假
一切假無空中非假。一中一切中無空假非
中。此爲體同之義也 問。於三諦中以中爲
體。餘可是相。若爾唯一中一劫一切中可爲
體同。如何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亦爲體
同耶 答。三諦者是一法。法擧體不可得爲
空。擧體從因縁爲假。擧體是法界名中。此
空假中義門差別爲相。剋性同一爲體。是故
剋性擧體同空。擧體同假。以爲體同 問。若
言擧體空亦假中者。三諦無寛狹乎 答。約
體無寛狹。約相有寛狹 問。相有寛狹之方
云何 答。唯空邊名空。唯假邊名假。故空假
倶爲狹。而中諦者。若約遮門非空非有非縁
起非本有。若約表門亦空亦有亦縁起亦本
有。門既廣故爲寛也已上述阿三
義即三諦意
 問。疏云。又
大論明薩婆若有三種名。一切智與二乘共。
道種智與菩薩共。一切種智是佛不共法。此
三智其實一心中得爲分別。令人易解故作
三種名。即此阿字義也云云 文意云何 答。
鈔第六云。疏薩婆若有三種名等者。即天台
四教中彼三教中各有八事。一教。二理。三
智。四斷。五行。六位。七因。八果。此薩婆若即
當第三智字也。且通教智者。謂同得巧度一
切智也。別教智者道種智也。圓教智者一切
種智也。言此三種智至即是阿字義者。釋成
不二也云云 私案。智度論第二十七云。雖菩
薩摩訶薩欲得具足道種惠。當習行般若波
羅蜜論者○一道乃至
十道廣説
乃至一百六十二道。如
是等無量道門智。是諸道盡知遍知。是爲道
種惠○一切諸道亦如是入一相上云一相。
所謂無相
 是
名道種惠下云道是行相。又云菩
薩行。道智得一切智
 雖欲以一道種
惠具足一切智。當行習般若波羅蜜。欲以一
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論問曰。一切種智有何差別 答曰。有人言
無差別。或時言一切智。或時言一切種智。有
人言總相是一切智。別相是一切種智。因是
一切智。果是一切種智。略説一切智。廣説
一切種智餘義
廣説
復次後品中佛自説一切智。是
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諸菩薩事。一切種智
是佛事 問曰。何等是一切智。所知一切法
曰 一切法
廣説
 以是無礙智惠盡遍知上諸法。名爲
一切智一切種智問准一切答二
智之意可知
○一心中得一
切智一切種智云云 可見 故疏主以彼論所説
三智所知相配阿三義。謂一切智所智總相。
是空義。道種智所知諸道。是有義。一切種
智所知別相。即是中諦不生義也。而此三智
所知是一心中法爾成就。今疏所顯其意如
此 問。疏云。即是本初不生。當地亦具三點。
三點即攝一切法云云其意云何 答。此文意
云。阿字本初不生。既有不生三義。三義是三
諦故。當知亦具法身般若解脱三點。三點是
三部三密等故。當知三點攝一切法也已上述
阿字之
字相字
議竟
  此本云
書本云
本記云。中川實範上人書也
貞應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於金剛峯寺。以
前大僧都靜遍持本書寫之畢。道之肝心。
宗之極祕。可愼可恐
  金剛佛子沙門道範
  延享第歳在乙丑仲秋五日全部三帖共遂
修復。收金剛藏畢  僧正賢賀俗 壽
六十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49 550 551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