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弁顯密二教論懸鏡抄 (No. 2434_ 濟暹撰 ) in Vol. 77

[First] [Prev]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2434

辨顯密二教論懸鏡抄卷第一

此論以三門分別。初辨來意。次釋題目。後消
釋本文。初辨來意者。竊惟顯密衢異而如遙
分九等。權實區別而似遠隔三十里。是故天
親地論馳因分可説之談。龍猛釋論談果海
不談之説。彼等覺十地尚不能窺窬。三自一
心亦不得齒接。何況凡庶所望。愚鈍所知乎。
昔欽明天皇御宇時。佛法創來起。從爾以來
至于大同元序時。人好翫顯網而未識祕旨。
於是密藏始東流祕典新來。于時雖新藥驗
深。而舊痾猶相鬪。宿執未除。而狐疑更重
者也。因茲論主方審決顯密之聖教。弋鉤經
論之奧旨。遂以制作明鑒手鏡。而令照察其
眞僞得失矣。其題號曰辨顯密二教論也。夫
宗致之發起幽遠而旨趣之所爲甚深也。寔
爲令有縁學徒。茂於花因三密寶林。植
蓮種性徳圓海也。而其詞美艶猶春林花。其
義至明最等秋夜月者歟。蓋如明醫投藥方
尚指掌也。聖人救物法豈乖機哉。而末學等
適雖汲法水下流。尚未逮決幽源。僅雖遺文
膚。焉探隱裏骨體哉。只纔傾管見之才。
盡螢火之明。以聊述此論之梗概義。宛
象馬將度巨海。蚊蝄欲昇妙高也。冀萬之
一若契聖意者。將爲出世之結縁耳
次第二解釋題目者。辨顯密二教論者。蓋相
對顯密二教。而判斷其優劣淺深。辨決其麁
細差別也。顯教者即爲易了知。是説隨他意
麁淺法義故也。密教者最爲難悟解也。説隨
自意甚深法義故也。辨者是分別義。決了
義。決斷義。剖割義等也。顯者是顯露義。現前
義。彰敞義。可見義。可思議義。可了義等也。密
者是微細義。祕奧義。隱藏義。微密義。幽邃
義。不可思議義等也。二者即簡別於一三等
數義也。教者即誘引悔諭義。化導義。教誡義
等也。論者即有二説。一者教誡義。是倶舍論
等意也。二者是往復問答而決斷理非。研竅
義致者。以即爲論正意也。是正論義也而已」
次第三消釋本文者。此論一部兩卷則是密
教之肝要祕藏心府也。所以略而不安序説
分流通分也。唯存正宗分矣。就是正宗分
有五分大門文段也。一者大門第一總標
綱要分。文云夫佛有三身教則二種者是也。
二者大門第二總釋開宗分也。文云應化開
説至祕奧實説者是也。三者大門第三略示
證説成義分也。文云顯教契經至謂果人也
者是也。四大門第四廣説問答料簡分也。文
云。何以得知乃至下卷之經文智者詳而解
迷者是也。五者大門第五問答決疑成宗分
也。文云問若如所談至應攝而已者是也 
就前大門第四廣説問答料簡分中。文更有
五分也。一者徴問總標證説分也。文云何以
得知至具列如後者是也。二者勸進依證信
解分也。文云求佛之客庶曉其趣者是也。三
者示説顯密優劣分也。文云縱使觸顯至裨
於童幼者是也。四者問答決疑顯義分也。文
云問曰古傳至金剛以摧迷者是也。五者依
請廣示證説成義分也。文云問者唯唯至下
卷注文智者詳而解迷者是也 就前小門中
第四問答決疑顯義分中。更有六重問答也。
一者問答密教利益多少分齊也。文云問曰
古傳至合爲一手鏡者。是第一重問答也。二
者亦重問答顯密二教差別之由也。文云問
顯密二教至是名祕也者是也。問。前文所云
應化開説名曰顯教等文。與此下文所云問
顯密二教其別如何等之文者。彼此有何等
別異意歟耶。答。此下文所言問答意。與前上
文所言之問答意者。是約大意遂雖無其殊
異義。而約所發起之問答相有少差別相也。
謂即是總別不同意是也。前説問答者是以
總相故。唯標佛説顯密二教差別相也。但此
下文所言問答是別相也。即此子細約外化
權説。與内證實法別異義而成問答。即辨示
其義方此意也。故無重言過也。三者就密教
更亦問難決答。於法佛所説法爲密教義也。
此所言應身者即勝應身佛也。即十地菩薩
之能化主示種種他受用報身佛是也。化身
有地前菩薩二乘凡夫所現八相成道釋
迦佛等是也。文云問應化身至人鳥明暗者
是也。即此示問者之外人是許應化佛正説
顯教義。而不許此立者之所立法佛説密教
義也。然則所以何者略合文即示説以此法
身佛所説法教爲密教之所由也。四者外人
更又成疑問也。謂於先聖古賢之未傳説事。
今論主法師何恣成此耶疑難也。故即爲通
釋。是上疑難故。今重文陳前代未流布此密
教之由緒也。文云問若如汝説至不甞醍醐
者是也。五者更請問其可出誠文説故。所以
略示説其可爲證據之經論等衆多相也。文
云問義若如是至經論簡擇説者是也。六者
重成此請問故。更詳示其明密教之經論之
名相。而答説前請問也。已上此六段文者即
構問答兩説而釋之也。文云問者曰請至以
摧迷者是也就第五依請廣示證説成義分
中有二文也。一者總擧請問分也。問者唯唯
欲聞者是也。二者廣示證説成義分也。文云
龍猛菩薩至上卷注文智者詳而解迷者是也」
更就前大門第一總標綱要分中。文云夫佛
有三身者。總擧設教之能説意也 問。此
三身者何等耶。答。是法應化三身也 問。此
三身其義云何。答。法身者是理智即一法身。
謂此法身者自性身與自受用身合爲法身
也。應身者是他受用報身也。即十身盧
那佛是也。化身者八相作佛大小釋迦等佛
是也。故大師所造付法傳云。法報應化體同
用異。所謂報應化佛者。亦名十身盧舍那大
小釋迦等。常途顯教之主是也。又云。所謂法
佛者。常住三世淨妙法界體性智大毘盧舍
那自受用佛是也云云問。論主依何等經論
建立此三身義耶。答。依六波羅蜜經・入楞伽
經・分別聖位經等。菩提心論等文證。而建立
此三身義也 問。大略彼等經論所説云何。
答。六波羅蜜經第一云。爲應身者刹那遷變。
化身佛者疾入涅槃。功徳法身湛然清淨
云云又入楞伽第二云。大惠法報佛説一
切法自相同相故。乃至云。大惠應化佛所作
應佛説六波羅蜜陰界入解脱等者。即是烈
法應化三身相也。此經所言應化身者。唯指
劣應身佛也。又分別聖位經云。然如來變化
身。於閻浮提摩竭陀國菩提場成等正覺。乃
至報身毘盧遮那。於色界頂第四禪阿迦尼
吒天宮。雲集盡虚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十地
滿足諸大菩薩證明。驚覺身心頓證無上菩
提。自受用身佛。從心流出無量菩薩。皆同一
性。所謂金剛性云云又如密嚴經上卷云。得
解脱智慧如來微妙身。云何爲涅槃。是滅壞
之法云云又同經云。遠離諸分別。亦非無覺
了。無有我意根。惠根常悦樂云云又云。阿頼
耶識爲分別心之所擾渇。若離分別即是常
住。猶如虚空識。色殷常變等亦爾。皆無變
異也云云又蓮花三昧經頌云。歸命本覺心法
身。常住妙法心蓮臺。本來莊嚴三身徳。三十
七尊住心城。普門塵數諸三昧。遠離因果法
然具。如是徳海本圓滿。還我頂禮以諸佛云云
又涅槃經第三十八云憍陳如品云。爾時世
尊告憍陳如。色是無常。因滅是色。獲得解
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亦是無常。因滅是
識。獲得解脱常住之識。如色即是苦。因滅
是色。獲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等云云是正明法身如來所備無漏無爲之
五蘊常住義也。又如來藏經云。我以佛眼
覩。諸衆生貪欲諸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
智。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乃至如我
無異云云又金光明經第三云。我法身清淨
無比。種種妙相無量智慧。無量自在。無量功
徳。難可思議。一切衆生皆蒙利益。乃至法身
攝藏一切諸法。一切諸法不攝法身。法身常
云云法寶師涅槃經疏云。金光明經三身
品云。法如如如如智爲法身。即是自受用及
眞如爲法身也。經云。法身無異。異無刹那故。
佛身於諸常中最爲一也云云又云。依金光
明經等。眞如自受用身爲法身。他受用名應
身。此上所明法身常者。即是智及眞如以爲
法身。應化二身是法身影故。亦即是法身云云
此等文證是密教所明功徳法身義也。其文
證廣多也。今不能具引勘之。具如下所引大
日經・金剛頂經・智度論等所説也。如是等經
論所明法身義。正理智即一之功徳法身是
也。即此全異常途顯教所説空性義説法身
義也。能可察之 問。於此三身義又若有異
説耶。答如心地觀經成唯識論等者。説法報
化三身義也。法身者是二空顯眞如理性是
也。約報身有二種。所謂自受用報身他受用
報身是也。化身者八相作佛釋迦等是也。今
不爲此二教論所用義門説也。又如最勝
王經明三身者。所謂法應化三身也。而約應
身者有勝應身。謂十身盧遮那佛也。劣應身
者大小釋迦等也。化身者隨所被機根忽然
所示現變化色像也。是即十界依正身是也。
不今論所用義門也
文教則二種至顯教也者。是標示分顯密二
教之所因也。謂隨能説主而分判所説二教
相也。所謂顯密兩種教即是也
文應化開説名曰顯教者。標示隨設教之化
主而且以示立顯教分齊也。謂應化開設名
曰顯教者。如付法傳云。此報應化身則上
包十地滿下括六趣等。對種種根機以種種
方便説種種法門。其所説教則大小乘所攝
花嚴法花般若寶積最勝涅槃等。及阿含等
一百落叉部經是也。語其宗要則菩薩四攝
六度聲聞縁覺四諦十二縁三十七菩提分。
及人天種種善法是也。並是隨他意説方便
門也已上總標綱要分也。自下總釋開宗
分也
文曰顯略逗機者。是釋成名顯教之所以也。
如大日經疏等辨者。顯教名爲淺略趣。又名
曰顯略趣也。密教名爲深祕趣也。顯者是非
祕密之法義也。是顯露義也。略者省略義也。
佛界所證法境界。其所説法門。實是雖不可
窮盡。而隨機依時宜略示説。其少分許垂化
導施利益故名爲略也。文法佛談話謂之密
藏者。是亦標示隨能説教主而立密藏分齊
義也
文云祕奧實説者。是釋成名密教義也。如付
法傳云。如是法身智身二種色相平等平等
遍滿一切衆生界一切非情界。常恒演説眞
實語如義語曼荼羅法教。彼曼荼羅教者。金
剛頂十萬頌經等是也。大日如來普遍常恒
雖演説如是唯一金剛祕密最上佛乘大曼
*荼羅法教。而非機非時不得聽聞信受修行
流傳云云
文顯教契經部有百億者。如釋論第一云。凡
集一代種種諸經有一百億云云此中億者十
萬是也已上第二段總釋開宗分了。自下
第三段依正證説成義分也
文顯教契至五十一之差者。是依釋大衍論第
一説意。而擧示顯教契經之部數也。一十者。
是且略擧藏之初後數。而欲括攝中間八藏
意也。又義。始從源第一而指第十也。故云一
十也。藏者。基師立藏章云。天親攝論云。何
縁名藏。由能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意言。
由能詮教能攝一切所應知義令不失故。立
以藏名。又有釋云。攝持義是藏。所應知法皆
此所攝持法令其不失。名之爲藏云云
第一云。一者唯立一藏總攝諸法。契經説一
切衆生所有言音莫非如來法輪聲攝解曰。
元曉起信論疏上卷云。或有説者。如來實有
衆多音聲。一切衆生所有言音莫非如來法
輪聲攝。此佛音無障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
一。一切即一故名一音。一即一切故名圓音。
花嚴經言。一切衆生語言法一言演説盡
無餘。欲悉顯了淨密音。菩薩因是初發心故。
又此佛音不可思議。非但一音即一切音。亦
示於諸法無不等遍云云二者有二藏義。論
云。立二藏總攝諸法。謂聲聞藏及菩薩藏云云
解曰。如世親攝論一云。由彼獨覺教理行果
少於聲聞教彼多爲藏。但名聲聞藏。即依半
滿以分二藏故。獨覺者唯證生空斷人空。攝
入聲聞。又初發心亦依聲故。從入故亦名聲
三者有三藏説也。論云。三者立三藏總
攝諸法。謂加如來藏等解曰。此三藏者是
聲聞藏中攝入獨覺藏也。菩薩是因位之境
界分齊也。是三乘之中菩薩乘也。此佛乘者
是如來果地之法藏義是也。四者有四藏也。
論云。立四藏總攝諸法。謂加補特伽羅藏。
契經説。爲汝解説仁藏義藏禮藏智藏及與
信藏。并聲聞藏及菩薩藏大覺法藏。所以者
何。一切行者漸次轉勝次第之法故解曰。
謂出世間三乘藏之上更加人乘法而爲四藏
也。仁義禮智信者是當佛法内優婆塞所受
五戒法也。所謂不殺生爲仁。不邪婬爲義。不
飮酒爲禮。不偸盜爲智。不妄語爲信也。五者
有五藏義也。論云。謂加天藏。契經説。佛告
邪論不可言説清淨報空。我爲大衆廣大宣
説淨藏人藏。第二乘藏一切諸佛大覺法
藏故云云解曰。佛告*邪論不可言説清淨報
空者。是佛對治機。無因果之斷見外道之惡
見人之邪執故。而説修行十善業道。及修四
靜慮業者決定受天上果報義也。淨藏者天
藏也。人藏者人乘教法也。二乘藏者是分開
聲聞菩薩之二種教法也。大覺法藏者佛云
也。謂因三種縁故立五十一藏義云也。一者
分別因果差別義故。二者表示五十一種階
降差別法故。三者令修行者爲引生五十
一地功徳位故示此義也
文言乘則有一二三四五之別者。是辨顯教
中説乘差別義也。乘者是運載義也。是運載
漂沒生死海之自他有情。而令到菩提涅槃
彼岸義也。故新譯仁王經上卷云。運載名乘
云云一者是一乘法也。於此一乘法即有教理
行果四種義也。故心地觀經第二云。於法寶
中有四種。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
者果法。一切無漏能破無明煩惱業障。聲名
句文名爲教法。有無諸法名爲理法。戒定慧
行名爲行法。有爲無爲果名爲果法云云此一
乘者是三乘外一佛乘法也。如法花第一云。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
方便説云云是方指三乘中菩薩乘之果不謂
一乘法也。辨此一乘三乘差別義。如法藏師
五教章上卷有十門義別也。其文意。難信
易信差別如此經賢首品云。一切世界群生
類勘有欲求聲聞道。求縁覺者轉復少。求大
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爲易。能信是法甚
爲難。九約機顯理差別。如此經第九地初偈
云。若衆生下劣其心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
出於衆苦。若復有衆生諸根小明利。樂於因
縁法爲説辟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
饒益諸衆生爲説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
樂大事。爲示於佛身説無盡佛法。十本末開
合差別。如大乘同性經云。所有聲聞辟支佛
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法皆盡流入
毘盧*遮那智藏大海。此文約此本末分異。仍
會末歸本明一乘三乘差別理耳三乘者如
法花第二云。舍利弗若有衆生内有智性。從
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欲速出三界
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爲求羊車出於
火宅。若有衆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
進求自然惠。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縁。是名
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爲求鹿車出於火宅。若
有衆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懃修精進求一
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
畏。愍念安樂無量衆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
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爲摩訶薩。如彼
諸子爲求牛車出於火宅云云四乘義者。如勝
鬘經云。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衆生。以人天
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縁覺
乘者授縁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是名攝
受正法云云五乘法者。前四乘中更加佛果一
乘。如法花經也。而人乘天乘二法而即合以
爲一法。而爲五乘義也。如法花第三云。或處
人天轉輪聖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云云是即
人乘天乘合説。而以一佛乘加前四乘即爲
五乘義也。又於前三乘開加人天二乘法爲
五乘。如大日經第一云。或聲聞乘道。或縁覺
乘道。或大乘道。或願生天或生人中等云云
已上辨諸乘差別義也。三乘之教法是也。六
者有六藏説。論云。加捺落迦藏。宣説八萬四
千捺落迦藏。如前所説五種藏云云曰。捺
落迦者此翻云苦器也。彼言地獄者義翻
也問。以何義故以地獄法而爲藏義耶。答。
誡地藏之業惡行而爲令捨離之故爲藏義
也。七者*有七藏也。論云。謂加魔羅鳩多耶
藏也。契經云。爲班母等一億七萬三千大衆。
分別宣説五萬一千三百二種鬼神道藏。如
前所説六種藏故云云解曰。魔羅鳩多耶者是
鬼神之梵語也。是亦爲誡鬼道之惡業而令
修善行故。立鬼神之惡行法爲藏義也。八者
有八藏義。論云。謂加鍵娑陀那跋藏。佛開
十億傍生道義。如前所説七種藏故云云解曰。
鍵娑陀那跋者是傍生義也。是亦誡應遠離
傍生之惡行義故。集立其惡行法爲藏義也。
九者有立九藏義也。論云。謂加器世界藏。契
經中演説所依止藏。如前所説八種藏故云云
解曰。是明所依器界行相差別之教法故。別
義是爲藏義也。十者立十藏者。論云。謂加
雜亂藏。契經説。我今開示八種雜藏。如前所
説九種藏故云云解曰。於前九藏中。或合二
藏爲第一雜藏。若合三藏爲第二雜藏。若合
四藏爲第三雜藏。若合五藏爲第四雜藏。若
合六藏爲第五雜藏。若令七種爲第六雜藏。
若合八藏爲第七雜藏。若合九藏爲第八雜
立也。或又一一合説則束諸藏而爲八箇
雜藏也。此中或唯除第一藏也。於此第一藏
者。是合攝一切藏故也。五十一之差者。論五
十一者別因果故。表功徳故。引行者故。契經
中説。我當爲汝無礙言辭宣説開示五十因
藏及一果藏故云云解曰。有三種所因故。有
立此五十一藏義也。五十藏是因行藏也。所
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之行法是也。
一果者是妙覺果地法也。明此五十*一地之
境界法門名爲五十藏
文談行六度爲宗者。是明一乘本行所修之
殊要行法也。謂佛菩薩乘所行法者。以六波
羅蜜法爲其所修要行本也。六波羅蜜經第
四云。佛告慈氏菩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應
當導引五趣衆生。置於無上正等菩提遠離
外道邪法及惡知識。應當親近修行布施持
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具足行大乘者而爲伴
侶。應於自身聽聞正法。精勤誦持。應常
安住如是六波羅蜜多精進修行。降伏心意
攝護六根。由此勢力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是
名菩薩摩訶薩
文告成三大爲限者。界地章云。三無數劫者。
然瓔珞經小中劫四十八十八百里石。淨居
天衣三年一拂。隨彼石盡得彼劫名。數大劫
三名三大劫。正理論云。經説三劫阿僧祇耶
精進修行得成佛者。於前所説積何劫成積
劫成三劫無數。謂從初種大菩提種經三
大劫阿僧企耶方乃得成大菩提果。既稱無
數。何復言三。有釋言。此諸善算者依數計論
算至數窮初不能知名一無數。如是無*數
積至第云云依花嚴經阿僧祇品説。有百
二十數一一皆以本數位數也。謂十十爲萬。
如是以本數爲位之數總有百二十數。其百
二十數中第百三數即名阿僧祇劫其如經
文也
起世經説者。八十由旬城滿芥子。一年一盡
芥子盡已爲大劫云云依智度論者。百由旬
城芥子。百年一去若芥子盡劫猶未盡云云
依瓔珞經者。譬如一里石乃至十里石方廣
正等。以淨居天三銖衣三年一拂。拂盡此
石名一小劫。乃至四十里六十由旬名大劫
巳上劫章
疏意也
百法抄云。方廣八百里石三年一拂
一劫。如是阿僧祇劫量諸教不同也。以此
等劫量菩薩三僧祇百劫修行成佛也云云
已上辨顯教分齊了。自下示説密教分齊也
文若據祕藏至謂之密教者。是約密教中而
示説其三身説法差別分齊證文也。此文顯
然也。所以不加私解釋也。立顯密二教差別
義者。此經文分明也 問。於此所言金剛頂
經者何經耶。答曰。今檢教王經及略出經。未
有此論所引正文也。今私案云。若是不空三
藏所持他本金剛頂經歟 問。以何因知爾
耶。答。仁王經良賁疏云。三藏所持金剛頂瑜
伽經明四種地。一解行地四十心也。二普賢
地謂十地也。三大普賢地謂等覺。四普曜地
謂妙覺也今案云。大師在唐日豈不披覽
此經文乎
此三密門者至智境界也者。是論主即釋成
上所引經文云意也
文等覺十地至誰得昇堂者。是讃歎此密教
之甚深微妙所因也。等覺者因位窮極菩薩
是也。十地者第十法雲地菩薩也。是總擧
十地菩薩入住出三心位也
文故地論釋至歎言斷心滅者。是引證文而
釋成密藏甚深徳也。其地論者天親菩薩所
造十地論是也。此論十二卷也。菩提留支譯
云云其第二文云。我但説一分慈悲及願力漸
次非心境。智滿如淨心。是境界難見難説自
智。我承佛力説。咸共恭敬徳。乃至曰前
言十地義如是不可得説聞。今言我但説一
分。此言有何義。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
二果分。説者謂解釋。一分者是因分於果分
有一分故。言但説一分釋論者是龍猛菩
薩所造釋摩訶衍論是也。此釋論是解釋於
馬鳴菩薩所造大乘起信論故。名曰釋摩訶
衍論也。此論第一云。何故不二摩訶衍法無
因縁耶問也是法極妙甚深獨尊離機根答也
何故離機又問
無機又答
何須建立又問
建立故又答
解曰。此不二摩訶衍法者是爲
眞言密教中究竟果分法佛内所證法也。而
此法者方不能建立演説言也。其所以者是
法無所被機根。亦遠離言説思議略故云也」
文唯識中觀歎言斷心滅者。是唯識論者本
頌是天親所造之三十頌文。是唯識本論是
也。然護法難陀等十大論師造釋論十卷也。
中觀論者是龍樹菩薩所造也。有五百行頌
并釋。本頌之釋論有四卷也問。其二論所
立其言斷心滅之意何。答。今案之説。且
案彼唯識論第十中天親所説本頌云。此即
漏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云云又中論第四觀法品云。諸佛或説我。或
説於無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諸法實
中。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
槃。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非實。是名
諸佛法云云問。於是等兩論正意。是於因
分法境界之顯教分齊中。生法二空理而言
其示説言斷滅義者此道理有也。而何約果
分密教所説境界。亦頓同上説而可言示説
此果分法中言斷心滅義也耶。答。是約彼二
論意而顯。然正雖示説顯教分齊中之諸法
實相之不可言説不可思議義。而亦約密
意即兼示説密教分齊中果分境界法之不可
言説不可思議義也。其所以者。於諸教中有
顯略深祕兩義也。於顯略義中亦密兼帶深
祕義。是常途事也。如大日經疏云。此經本地
身 妙法蓮花最勝祕密處云云又云。又
將阿字配解法花中開示悟入四字也云云
如是於顯教經文中。隱密而多含説眞言祕
密奧義。如是比例甚廣多也。於顯密覺悟不
同義者。只任學者之淺深意樂不同而已。故
如是今二教論下文自述云。謂諸經論中往
往有斯義。雖然文隨執見隱。義逐機根現而
已者。豈非此意乎。故唯識中觀共雖明於因
分境界義。潜示果分法之中言斷心滅義無
其失也。此天親論主大概即於顯示因分
因分境界中言斷心滅義處本意。潜兼亦含
攝彼果分境界。而總云言斷心滅也。而護法
等釋論之師菩薩等。但不得解此除意。而
只因分之二空所顯眞如境界。而淺作言斷
心滅解釋也。此釋論師所解即當智論所言
不知名字相人等也。其文言言復有二種。有
初習行有不知他意人等者。即此義意也。天
親菩薩既經一大無數廣劫而修菩薩行故。了
知果分法也。如唯識論基師樞要上卷云。世
親位居明得。道隣極喜云云
文如是絶離並約因位談非謂果人也者。
文是明以因分法中所用四種言説九種心
識。而不能詮縁果分境界法爾常住不思議
法云也。但彼果分之圓海佛。以果分所有如
義言説及一心一心識。而能如實詮縁此不
二摩訶衍果分法云也。而中觀論之釋論者
名爲般若燈論也。是清辨菩薩造也。又説智
光論師造之云云成唯識論釋論者。護法難
陀安惠親光等十大論師所造也。而如是等
宗宗之後代論師等。唯了知因分二空所顯
眞如理。而謂究竟至極妙理。而不能了知彼
果分法爾常住境界之不二摩訶衍法也。故
彼等論師唯於因分所攝二門眞如。置言斷
心滅之言。即於果分法者敢不謂其言慮之
及左右説也。如此二教論所言者。謂經論
中往往有斯義。雖然文隨執見隱。義逐機根
現而已。乃至云傳顯法將會深義而從淺。遺
祕旨而未思。師師伏膺隨口蘊心。弟弟積習
隨宗成談等者。即此意耳。即知此所言言斷
心滅之意者。唯約天親龍樹等久劫修行之
深位高徳人。而就果分境亦作此言斷心滅
等説也。但非謂約後代論師淺智初修業人。
而於此果分中成言斷心滅者歎之辭也 
已上大門第三略示證説成義分了
自下大門第四廣説問答料簡分也。付此文
有五文中。其第一文云何以得知至具烈如
後者。是付大門第四分中。又更有二分之文
中。是其第一分文也。此文亦有二別也。一者
門也。其文云何以得知者是也。二者總標
證説分也。其文云經論有明等者是也 文
庶曉其趣者。是第四分中之第二分勸進依
證信解分也已上第二
文縱使觸顯至裨於童
幼*者。是大門第四分中第三示説顯密優劣
分是也。付此文中即有四別。一者判斷二教
優劣差別義也。文云縱使觸顯至甘雨何益
者是也。二者示當得悟遮迷益義也。文云
若有善男子至權實氷解者是也。三者許示
所應説教義也。文云所有明證至且示一
是也。四者明設教意趣也。文云庶有裨於童
幼者是也 付第一判斷二教優劣分中更
有三重優劣相對文也。第一重相對。文云縱
使觸顯至恒沙己有者是也。是初文辨顯教
麁淺義。後文示密教深細義也。尋文可悉之」
文觸顯網以羝&T034241;者。謂捕生類者是用網羅
之術也。即以此比類物而顯示甚深教義
利生用也。謂以教法即濟救有情之用方喩
網羅捕生類之術計也。於網羅有二種。
細網麁網也。以目麁網不能*捕小身生類。
以目細網不能捕大身有情也。所以隨其大
生類而構麁細網而可成畋獵獸捕之業
也。而如以彼顯教者喩羝&T034241;以之而欲
籠小鳥小魚類而無捕縛之術也。羝者是羊
也。以三歳羊爲羝也。又牡羊名曰羝也。此
等説者有字書文也。&T034241;和名於史也
文萬加季也
此物甚
麁疎而不能繋留小身生類也。是籠於羊之
&T034241;名曰羝也和名曰萬
加季也
文壅權關以税駕者和名
天也
是以譬類方表示
顯教麁淺義也。謂怨敵互成鬪戰時須用堅
固城墎用強堅垣關也。而設用麁荒城*墎
關垣時。其敵者被責通而自殆及蒙殺
害也。示顯教利生用亦爾也。其義趣麁淺
而不如深教深妙極理殊勝利益也。税駕者
即相當稻城義税字智那
利波彼也
此以稻之束而作假
關。及城*墎之塘垣等義也。以何文證知
爾。爾者聖徳太子傳云。物部守屋大連子
等築稻城接戰云稻城者
伊那幾也
此税駕者是繋駕稻
而假借作關城義也。而是密教即如金剛城
不可破壞也
文云息城賓者。明法花經化城喩品事也。
彼經第三云。譬如險惡道。逈絶多毒獸。又復
無水草。人所怖畏處。無數千萬衆。欲過此險
道。其路甚曠遠。經五百由旬。時有一導師。強
識有智慧。明了心決定。在險濟衆難。衆生皆
疲惓。而白導師言。我等今頓乏。於此欲退還。
導師作此念。如何欲退還。而失大珍寶。尋時
思方便。當設神通力。化作大城郭。莊嚴諸舍
宅。即作是化已。慰衆言勿懼。汝等入此城。各
可隨所樂。諸人既入城。心皆大歡喜。皆生安
穩想。自謂已得度以此義即名爲息*城賓
也。是止息化城而生自謂已得度想者。最不
可義云也
愛楊葉兒者。是涅槃經中喩也。涅槃第二十
云。又嬰兒行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
以楊樹黄葉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
嬰兒見已生眞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楊葉實
非金色云云喩意云。求與人天乘少樂令與楊
葉非眞金義。令嬰兒啼哭者。厭怖三惡趣故。
與人天之果。暫時解脱樂也
無盡莊嚴者。是法身如來果地所顯得無盡
莊嚴藏是也。大日經第一云。毘盧*遮那如
來加持故。奮迅示現身無盡莊嚴藏。如是奮
迅示現語意平等無盡藏大疏第一云。所
謂莊嚴者謂從平等身普現一切威儀。如是
威儀者非密印。從一平等語普現一切音聲。
如是音聲無非眞言。從一平等心普現一切
本尊。如是本尊無非三昧。然此一一三
差別之相皆無邊際不可度量。故名無盡莊
嚴也云云
文云恒沙已有者。是示是一切衆生各各己
身從無始以來所具足佛果萬徳莊嚴法爾本
有自然成就義也。如密嚴經云。如是之藏識
普現於世間。其體無増減。光潔如眞金。如是
之藏識是清淨佛性。凡位恒雜染佛果常持
寶。又大日經疏一云。一切衆生色心實相。從
本際已來常是毘盧*遮那平等智身。非是得
菩提時強空諸法使成法界也云云又大師法
花祕釋云。此九種佛爲諸佛之根本。從此一
一智各現十佛之刹塵數差別智印。如是智
印則一佛之徳。一一佛徳皆亦如是。經中
擧法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起信論云。具
恒沙性功徳。大日經云。無盡莊嚴第一
番相對了。自下第二番也
文云棄醍醐至甘雨何益者是也。醍醐者涅
槃經第五云。如因乳生酪。因酪得生蘇。因生
蘇得熟蘇。因熟蘇得醍醐已上轉漸次第
生五味是也
七又云。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能得
醍醐。無有青黄赤白黒色已上顯出
生醍
第三卷
云。如諸藥中醍醐第一治衆生熱惱亂心
云云
文覓牛乳者。於世間現有言之者。從牛出生
雜乳是也。是非藥物也
文云。擲摩尼者。是如意寶珠是也。梵云摩尼
此翻云如意也。慈覺大師教王經疏一云。即
譯爲珠。或云摩尼者如意神珠也云云釋大衍
論第七云。如是珠寶黄石中皆悉具足。有黄
石而無摩尼云云此摩尼珠有雨寶等勝妙
用云也
文云拾魚珠者。是即有魚類中珠類是也。如
寶鑰上卷云魚珠照夜者即是也。謂若其類
者鮑和名安
波比也
中有珠等是也和名安久
野能玉也
從此下明
第三番相對義也
文云寂種之人者。是指一闡提人之無佛
性咎也。一闡提者此云燒種也。涅槃經第二
十六云。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故名
闡。佛性不信。又第三十三云。一闡提輩斷
善根故。衆生悉有信等五根。而一闡提輩永
斷滅故云云又入楞伽經云。闡提有二。一
一切善根。二作盡衆生界願云云此第二人
者是大悲闡提菩薩是也
文云膏肓之病。是即必死病也。此病者即醫
師不能治療之也。以此病即喩一闡提必死
之病也。以此一闡提人必定可墮三惡道義
而比必死義也。其膏肓之病者。如雜抄云。秦
緩善醫人也。靈公病使人求緩。緩入普未
到。公夢見二童子。相謂曰良醫至奈何。一童
子曰。居膏肓上湯藥針灸不可及。緩至言如
夢。公曰良醫也。厚禮遣之而去。野王案云。膏
肓裏心之上也。&T031527;預云心下也云云
文云醫王拱手者。涅槃經第十一云。譬如有
病必死難治。若有膽病隨意醫藥。若無膽病
隨意醫藥。如是之病不可治。當知是人必死
不疑。是三種人亦復如是。三種人者。所謂一
謗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闡提。如是三病世中
極重。悉非聲聞縁覺菩薩之所能治云云
文云甘雨何益者。是示上文所明一闡提人
斷善根之譬喩義也。此譬喩文如涅槃經第
十卷云。譬如有人食菴羅果吐椀置地。而
後念言。是菓極中應有甘味。即*後還取破
而嘗之。其味極苦。心生悔恨。恐失菓種。即還
捨種之於地。勤加修治。以蘇油乳隨時漑
灌。於意云何。寧可生不。不也世尊。假使天降
無上甘雨猶亦不生。善男子。彼一闡提亦復
如是。燒燃善根。當於何處而得滅罪云云
一嗅斯芸者。是明依密教徳而勸信行也。若
取例者。大日經疏一云。復次行者初發心得
時入阿字門。即是從如來金剛性牙。當知
此牙一生運運増進更無退義。乃至成菩提
者此義也。又密教有□□熏習義。若□側
例者。如是無量義經云。天人象馬調御師道
風徳香熏一切者。此義意也。若擧喩者如六
十花嚴經第三十七卷云。譬如雪山中有大
藥王樹。見聞嗅味觸除滅一切患。十力亦如
是。若有見聞者修習一切徳。究竟成菩提
云云又長行文云。若聞香者鼻得清淨等云云
若法喩合者。於密教有見聞嗅味觸之者。悉
必得深妙勝利益義。猶如於大藥王樹。若有
見聞嗅味觸之人。所得勝益云也。是約聞香
義而成勸信意者是示擧遠淺薄行之得益
義。而況親近行益也。意云。乍遠所聞香氣
人尚得益。況親見聞之乎也。若比合法者。
此密教之勝利益遠近多少行併成究竟成菩
提之勝利益言。准上譬喩文而可比知之也。
已上是示説顯密優劣分之中第一判斷二教
優劣義了。自下第二辨當得悟遮迷益義也」
文云秦鏡照心者。是擧遮迷而得悟之例也。
西京雜記曰。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府庫。有
方鏡四尺九寸。表裏有明人宜來照之影倒
見。以手掩心來即腹胃五藏歴然無礙。人有
病則掩心而照之即知病所在。又女子邪心
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照官人膽
文云權實氷解者。謂以氷喩顯教之權義。以
水喩密教實義也。權相之氷銷時遂歸實相
水性云也
文所有明證至且一隅者。是第三許示所應
説教義也
文云庶有裨於童幼者。第四示設教意趣也。
裨字切韻符支反副也。將也。有裨者將道於
人義也 已上示説顯密優劣分了
自下付大門第四廣説問答料簡分中。更重
明第四問答決疑顯義分也。此文有六番問
答也。第一番問文云問曰古傳至利益如何
者是也。是問意者總略疑問於令興隆密教
之利益所因也。夫吾日本國從元所興隆
有六宗也。是一*者倶舍宗。二者成實宗。三
者律宗。四者法相宗。五者三論宗。六者花嚴
宗也。至于天台宗者是與眞言宗同時興隆
*之宗也。故不預古傳法者也
文曰開演三藏。彼等論宗各各弘宣修多
羅毘尼阿毘達磨三藏云也
文云軸剩廣厦者。示其所傳三藏文廣多而
充滿屋舍經藏義云也。厦字玉篇胡假反。堂下
同屋也。門也
文云人僵卷舒者。盡義也。此意云。内典文
籍之卷帙甚廣多。而諸宗學者雖披叙此
典。文卷帙未得其窮盡之邊際故言僵也。僵
者盡義也。亦彼訖義有也。又倒者傾盡義也」
文云答多有發揮至一手鏡者。是即第一番
答。意云。古來諸徳所傳興六宗法教。是非
即身成佛道。又非法佛自内證境界也。而今
所興密教者是頓證菩提道。即法佛自内所
證境界也。所以應傳興之云也。仍纂此二教
論。而當興宣此道云也
又云問顯密二教其差別如何者。是第二番
問也。此問意者。應化所説法者。以何義故名。
顯教耶。法佛所説法者。以何義故名爲密教
耶。尋問之也
文云答他受用至是名祕也*者。是第二番
答也。謂應化佛宣説隨他意之化他境界故。
名爲顯教也。法身佛宣説自意内證法故。
名密教也 已上第二番問答了
文云問應化至證安在乎者。是第三番問也。
此問家意者。即串執彼顯教常途所立。
空無相理之言斷心滅無色無心道理。即爲
法身義故。而今疑難是密教所立法身説法
義也 問。其顯密二教所立法身差別義如
何。答。且此顯密義意。如唯識論等云也。
彼第十云。謂自性身唯有眞實常樂我淨。離
染衆善所依無爲功徳。無色心等差別相
云云又心地觀經三云。法身無形離諸相。
能相所悉皆空。如是諸佛妙法身。戲論言辭
相寂滅遠離。一切諸分別心行寂滅體皆如
云云明是義趣顯教經論其數甚衆多也。而密
教之所明法身佛性義。與顯教所説彼此懸
隔殊也。大師所造最勝王經略釋云。則本有
理無變易。今亦不改。以示自性徳宜也。
然顯家佛性與密宗義稍異云云又大師法花
祕釋云。雙圓性海常談四曼法性。重如月殿
恒説三密自樂。人法法爾興廢何時云云此中
所云人法法爾者。其意辭甚深也。是顯教
之所未陳義也。眞言教主之法身境界者。即
是雖色心悉具足佛身佛智。而遠離衆因縁
而法爾常住法言也。故大師即身成佛義云。
問諸教説滿萬行因。於金剛以前得萬徳果。
于妙覺之位證遍法界理。今何云自身本有
三部諸尊速疾顯耶。答彼因圓果滿遍法界
佛是顯教分齊。今意不爾。一切衆生自
中三部三昧耶諸尊。遠離因果法然具故云
云云私云。此説甚微妙。義趣俄不可知解
法也。又大師所造略付法傳云。故楞伽經
云。大惠應化佛作衆生事。異眞實相説法。
不説内所證法聖智境果。乃至釋云。如是法
身智身二種色相平等平等。遍滿一切衆生
界一切非情界。常恒演説眞實語如義語曼
荼羅法教。即是楞伽所謂眞實説法者是也
云云則知。顯教所立法身佛性。有此懸隔殊
異義也。而顯家人者不知此差別深意而致
此疑問也。大疏二十云。就常途説法。
云。法身寂靜如空者。所動作都不説具足如
是力用。以爲凡趣神變皆是有爲之心三昧
之力而不言法體如是。此其未了也云云
文云答諸經論至人鳥明暗者。是第三番答
也。答意云。此問家人意者。未了知此眞言家
所立法身如來具足微妙色心功徳義也。而
於衆多經論中。密雖帶説是義。而只隨習
顯教之常途人之説意故。餘一切諸人等未
覺此甚深祕密義也。所以成此疑難也。但於
經論中者。粗祕略而示説法身佛具足
無量色相智慧功*徳而演説自證境界。其文
處甚多云也
文云譬如天鬼見別者。是指示於一種所縁
境方能所見解不同義例也。如阿毘達磨經
頌云。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
許義眞實釋阿毘達磨經之攝大乘論第四
云。如世尊言。若諸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
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一者成就相違識相
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
識有差別故云云無性攝論釋此文云。相違智
者更相違返故名相違。相違者識名相違識。
生此識因説名爲相。了知此相唯内心變外
義不成。故無有義説名爲智。如餓鬼傍生及
諸天人等。謂於餓鬼自業變異増上力故。所
見江河悉皆充滿膿血等處。魚等傍生即見
舍宅遊徒道路。天見種種寶莊嚴地。人見是
處有情冷水波浪湍洄。若人空無遍定。即於
是處唯見虚空。一物實有爲互相違。非一品
類智生因性不應道理。云何於此一江河中。
已有膿血屎尿充滿。持力伏人兩岸防守。
復有種種香潔舍宅。清淨得術衢衆寶嚴地。
冷水波浪湍洄。虚空定境。若許外物。都
無實性。一切皆從内心變現衆事皆成
文云人鳥明暗者。是亦示能見心不同義也。
釋大衍論第四云。一種無明或明或闇。譬如
一色二人異見。此義云何。謂如迦羅鳩奢那
及人同分。極闇夜分同在一處見此闇色。若
迦羅鳩奢那唯見清淨光明之色。若人同分
唯見一向黒闇之色聖法抄云。迦羅鳩奢
那翻云利鳥。又云火鳥。又云眼赤鳥云云今私
云。此迦羅鳩奢那鳥者。即此鳥即暗夜中有
見色用。當此方似鵂鶹鳥之相也。如大日經
疏第二云。鵂鶹心者此鳥於大明中無能爲。
夜則六情爽利云云
文云問若如汝説至不談此義者。是第四番
問也。此問者即廣疑問古來先徳人不傳説
此密教所由也。上文所言古傳法者。是於上
文者即總略問答也。今者更又廣發問也
文云答如來説法至不甞醍醐者。是第四番
廣答也。付此中。文云如來説法乃至權多實
少者。是明所以佛説顯教者。稱所被機性而
成方便隨機之權説義也
文云菩薩造論至非究竟唱者。是辨佛弟子
諸大菩*薩亦不乖返大師素意。而興權教
義也。是大菩*薩等雖了知密教義。而隨佛
功意而作釋權教論而興隆顯教也
文云雖然傳顯法將至損己之劍者。是等後
代論師及人師等依不禀受深義之本意。不
了知此密教奧義故。只傳燈顯教而未傳流
密教云也。即天竺論師及漢土人師等互有
是自非他之咎。共陳楯戟互擧旗鼓之諍論
盛至甚也。故似翫鋒劍也
文未遑訪損己之劍者。如大日經疏三云。如
世人慈育稚子雖復情無所悋。而不授與干
將莫耶。以不知運用方便故如傷其體。今此
法門亦復如是。即心成佛旨趣難知。恐未來
衆生輕慢故等云云
文云加以釋教至皆是顯教者。先示於晨
旦國流傳。於顯教之前後起縁也。東夏者是
晨旦國之異名也。相對西域而得東夏名也。
名胡國爲西夏。晨旦名爲東夏。或名天竺而
爲大夏也
文云自微至著者。是明始出興小乘教經法。
而其後次復轉轉大乘教興隆義云也。又解
云。此微者是微少義也。著者是廣大義也。意
云此始時者。佛教微少發興也。後時者佛教
漸弘廣興盛故也。譬如日初將出時有微明。
而後遂有明盛光曜也。佛法興起亦爾也。故
内典録第一云。四十二章經一卷。右一經後
漢明帝世。中天竺國婆羅門迦葉摩騰所譯。
或云。竺攝摩騰。群録互存。未詳孰是。先來
不譯。故備叙之。以永平十年。隨使蔡愔東返
至雒邑。於白馬寺翻出此經。依録而編。即是
漢地之經祖也。又云。但大法初傳。人少歸信。
使摩騰蘊其深解不復多翻。後卒章離陽。
載其委曲備。寶昌録云。竺法蘭所出者。此義
或據其同來時耳開元録第二十五云。四
十二章經入小乘部録云云又内典録一云。佛
本行經五卷。十地斷結經四卷。二百六十戒
合異經二卷。法海藏經一卷。法本生經一
卷。右五部一十三卷。是中天竺國沙門竺法
蘭與迦葉摩騰同番行來間後至。在明帝世
翻之。初共騰出四十二章經。騰卒蘭自譯
文云漢明爲始至皆是顯教者。是示顯教
之獨興起時分因縁也。文云其中間所翻傳
者。是事如内典録第一云。都合一十八代所
出衆經總有二千二百三十二部七千二百
卷。第一後漢朝譯傳道俗一十二人。所出經
律等三百三十四部四百一
十六卷
乃至云第十八代
皇朝傳譯僧等十有一人。所出經論等二百
餘部一千五百
餘卷文
此中皇朝者是唐代異名。故白
居易文集云皇唐大和歳者。即此意也
文云漢明爲始者。漢法傳云。後漢孝明皇帝
寢夢見金人。丈六光明奇特相容非常。且集
常郡臣以問所夢通人。對曰。臣聞西域有神。
號之爲佛。陛下所夢將必是之。帝即遣蔡愔
秦景尋法西域。尋訪佛騰法。至天竺國遇見
沙門攝摩騰竺法蘭等。乃至求請之二僧。即
許共至洛陽。帝見大悦甚尊重之。即於城立
精舍住之。僧翻譯胡經一從漢言
文云周天爲後者。於大唐代内即更有亦立
大周名號也。南海傳三云。且如西國名大周
爲支那者。直是其名更無別義云云故知。大
唐與大周者義字別也。而以則天帝之治世
即名大周也
文云周天者。安大唐王代記意。是大唐時世
第四代皇帝。其名曰則天皇帝也。此則天王
者元本是皇后也。此即女帝也。大唐第三代
皇帝名高宗。其高宗之妻者則天皇后是也。
以此人亦更爲帝王。凡約大唐王之次第。此
則天皇后也。已上則有四人帝王。一者高祖
堯皇帝。二者太宗文皇帝。三者高宗皇帝。
四者則天皇帝也。此則天皇帝代有衆多翻
經三藏也。謂大唐國三藏。于塡國喜覺三
藏。中天竺國日照三藏。寶思惟三藏。尸利末
多三藏等是也。如是等諸三藏等皆是傳説
顯教經法也
文玄宗代宗至盛談祕趣者。是後明遂密教
興起由縁也。玄宗代宗者約大唐代世。此玄
宗者當第七代帝也。代宗者第九代帝也。此
則天皇以後玄宗以前中間。更有第五中宗
第六叡宗二個帝皇也。又玄宗與代宗中間
更有第八肅宗皇帝也。金智廣智之日者。即
金剛智三藏者。玄宗代以開元八年從天竺
來著大唐國也。大廣智不空三藏和上者。是
本金剛智之弟子也。而玄宗代之開元二十
九年秋時更又方度詣南天竺國。詣龍智御
所。更研學兩部大曼荼羅法。而同玄宗在世
天寶五年還于大唐國。而興隆密教也。則爲
玄宗肅宗代宗三代之國師。盛弘密教云也」
文云楞伽法佛至宗而取義者。是更釋成前
所表。説後代論師人師等雖見聞説密教中
深義之經論説。而隨己解之淺膚義趣而隱
弊深密義意。而以彼楞伽法身説法義與智
度性身妙色等説意。彼法相三論師人師
等悉隨淺略趣而會之事也 問。其顯教明
匠等。於楞伽智度之法身説法文所。作淺略
會釋之作法何。答。且約楞伽説先約法相宗
意會云。自性法身者雖遠離色心等法。而以
此法身即爲應化之身成所依體。而作説法
利生事。故以其應化身之説法即爲法身之
説法用也。此義如唯識論第十云。又自性身
正自利攝。寂靜安樂無動作故。亦兼化利爲
増上縁。令諸有情得利樂故云云又顯幽抄
第二云。問曰。三身何身説法。答三身皆説法。
問法身無言説。如何言説法。答曰。説法有
二。一者證説名説。二者言説名。今法身有
證説故名説法。乃至云法身與自性受用
身爲所依所證故。以自受用身親師法身名
法身亦説法故。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
常故諸佛亦常云云三論宗意云。諸法皆悉本
覺眞如性故。應化二身皆名爲法身也。故性
身説法者。實應化身説。應化身説即爲法身
説也。又智度論性身妙色句者。製智論疏人
師等。以於此所法性身佛者。皆謂於淨土
中成佛他受用身佛。而以是即爲法性身故。
其所以者相對穢土中成佛之父母所生身
相。而以於淨土中成佛變易身所攝佛身。名
爲法性生身佛云也。是不謂眞實性法身也。
彼法相三論明匠等會釋大略如是也
文惜哉古賢不甞醍醐者。是歎慼之辭也。
以密藏正今名爲醍醐也。至下可知之也
文云問若如是至顯密差別者。是第五番問
也。此問意云。更亦請問於可直示開宣祕密
教義之經論之名相也。而欲聞之也
文答曰五祕至論簡擇説者。是第五番答*也。
是示明説*祕密教之經論之名相也
文云問者曰請聞其證者。是第六重請問欲
聞其一一識證文處也
文云答曰然矣至金剛以摧惑者。是第六番
答説也
文云我當爲汝等者。示遣迷而可得悟之利
益相也 已上大門第四廣説問答料簡分之
中。第四問答決疑顯義分了。因論 問。約
密教立一闡提成佛義耶。答。爾立也 問。其
文證何耶。答。菩提心論云。眞言行人應知。一
切有情皆含如來藏性。皆堪任安住無上菩
提。是故不以二乘之法而令得度。故花嚴經
云。無一衆生而不*具眞如智惠。但以妄想
顚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等則
得現前云云此文是元如何。別一闡提等而
皆悉攝取一切衆生。即爲皆成佛義也。
之。大疏第一云。大那羅延力執金剛者。謂持
祕密神通力也。如一闡提必死之疾。二乘實
際作證已死之人。諸佛醫王明見如來性故。
則能必定師子吼。於救療因縁心不怯弱。諸
菩薩尚不能爾故云云問。若爾者。何故上文
言寂種之人。膏肓之病。醫王拱手。甘雨何益
者。是非明一闡提不成佛義耶。而二義相違
咎。如何。答。會二義相違咎有二門異説義。一
者制門隱奪義。二者開門顯與義也 問。此
二門意何耶。答。制門隱奪義者。依其一闡提
縁因佛性了因佛性二義闕無意故。立一闡
提之不成佛義也。但雖一闡提人。有正因佛
性一種也 問。何物名曰縁因佛性耶。答。
於三寶境界歸依生恭敬供養心。而始從擧
低頭乃至五度四攝行名爲縁因佛性
也。是爲佛助縁故名縁因也。若知解眞如本
覺理性。是遍在自他一切衆生身心等内之
智惠。則名了因佛性也。是智惠正爲成佛
之智惠。是而成了知因縁而増長佛智故。名
了因佛性也。正因佛性者。一切衆生之身心
内無始法爾所。備。本覺眞如理性名正因佛
性也。以顯得此本覺智性。即正爲始覺佛
果。今以本覺名正因佛性也。而雖正因佛性
有一切衆生心身内。若縁了二因闕無時無
顯得此正佛性而成佛理也。而於一闡提人
者是縁了二因既闕無故。立一闡提不成佛
義也。縁了二因是値惡縁時。此二因之佛性
斷滅也。闡提不成佛義是即佛菩薩呵嘖極
惡衆生之門意也。是隱奪正因佛性而。依縁
了二因之闕無義故立無性義。故名制門隱
奪義也。故寶師涅槃經疏第一云。已有重障
未有縁因無量時。故以永無涅槃法。於權教
中説爲畢竟無涅槃法。分段身盡久文處寂
滅。似無身智。於權教中説爲眞滅云云第二
開門顯與義者。於一闡提人雖縁了二因是
闕無。由正因佛全不闕無故。以此正因佛性
有根本所依正法。則縁了二因更生長
之。還此闡提人遂成佛云云也。故大圓覺經
云。地獄天宮皆爲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
云云凡以此正因佛性。爲染淨一切法因
縁義有也。故阿毘達摩經云。無始時來皆一
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云云又楞
伽經云。如來藏善不善因受苦樂因修者是
義也問。一闡提等依*正本覺正因佛性。而
續生善根義何耶。答。起信論云。無明法實無
淨業。但以眞如而薫習故則有淨用。乃至云
以有眞如薫習力故。能令衆生厭生死苦。樂
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眞如法。發心修行云云
又云。又菩提爲諸佛菩提等。慈悲願護故能
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
成就。則値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
涅槃道云云依此開門顯與義故。闡提成佛
義成立也。謂依衆生本覺内薫習力。與諸菩
薩慈悲願力故。闡提遂成佛云也 問。正因
佛性者何物耶。答。密嚴經云。如是之藏識是
清淨佛性。凡位恒雜染佛果持寶云云又云。
阿頼耶識爲分別心之所擾湯。若離分別則
成無漏。無漏則常猶如虚空謂以第八阿
頼耶。説爲成佛正因義也。又如來功徳莊嚴
經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脱一切障
圓鏡智相應云云是以第八識爲本有清淨
正因佛性。又爲本覺體性。而由修行功力。
須得此本覺功*徳。説*有始覺佛果云
也 問。本覺正因佛性。明有毎諸佛衆生一
身之文證何。答。密嚴經云。如是之藏識
普現於世間。其體無増減。光潔如眞金等云云
又涅槃經云。一切衆生悉有佛性。悉當得阿
耨菩提云云又法花儀軌云。説一切衆生身中
皆佛性具如來藏。無不無上菩提法器等
云云又起信論釋摩訶衍論等明一切衆生悉
有本覺正因佛性義*也。文證其廣多故不
能引注云也
辨顯密二教論懸鏡抄卷第一

辨顯密二教論懸鏡抄卷第二

自下明大門第四段中。第五依請廣示證説
成義分也。文云問者曰唯唯欲聞至詳而解
迷者。是就大門第四段中。第五分依請廣示
證説成義段之中。更有二分也。初請問也。
其文云問者曰唯唯欲聞者是也。二者廣示
證説成義分也。文云龍猛菩薩等下是也
唯唯者是承諾義也。許受義也。又敬義。又是
然義也。即爲是善哉義也
文云龍猛菩薩下。是於上所標十種證文中。
是第一先引釋摩訶衍論第五卷文也。此論
中明白辨論顯密二教差別義故也。自下一
一可消釋所引論文也
論一切衆生至離時者。是外人更亦爲疑於
一切衆生之相續身中悉立平等遍有一體本
覺之義故。出擧論主身所立一本覺能遍在
諸衆生之正義也
論何故衆生至差別者。是正指疑難於一本
覺遍在諸衆生義也。此疑難有四謂。文云衆
生先有成佛乃至成佛者。一者初疑難一切
衆生同共具足一本覺性者。一切衆生以此
一本覺爲因。悉一時可成佛也。然何三世
成佛遲速差別不同事有之也。次第二者疑
難一切衆生共同具一本覺性者。一切衆生
普皆可修菩提因行也。然何此中不修菩提
行衆生有云也。次第三疑難一切同備一本
覺性者。一切衆生普皆一種而可聰明利智
性也。然何多闇鈍衆生有無量差別者云耶。
次第四總擧衆生數量心行不同差別義。而
疑難一本覺遍在諸衆生界義也。若一本覺
遍在諸衆生者。如何諸衆生界有如是心行
不同差別義耶言也
論同有一覺至上道者。是外人正立理即結
而疑難一本覺遍在諸衆生界義也。意云。若
一本覺實遍在諸衆生界者。則可一切衆生
速皆一時發心修行。而同可到無上佛果竟
云也。然既有已發心已修行已成佛者。又有
今發心修行而當成佛者。又有未發心修行
未成佛者。以有如是不同衆生心行差別相
故。定知本覺佛性應不遍在於一切衆生義
言也
論本覺佛性至差別者。是外人借擧論主之
所可設假作救答。而外人即自通前疑難也。
付中有二救答之中。是其初救答。此
假令若言一切衆生有發心修行成佛遲速根
性不同。而不一時發心修行一時成佛之所
由者。是一切衆生之本覺佛性各各從本來
法爾有強劣増減差別故。因之相言也
論無明煩惱至別故者。外人自則付第二之
轉救答亦前自所成之疑難也。意云。衆生有
根性不同而有成佛遲速。發心修行前後差
別之所由者。假令若言依是一切衆生能遍
在根本無明障。從本來已各別而有厚薄優
劣差別不同義故。因之諸衆生有根性不同。
發心成佛前後遲速不同相言也
論若言如初至不爾者。從是下外人亦自總
非初救答意也
論所以者何至減故者。是陳於初救答亦有
難之所由也。難意云。於上來處處文處。即論
主自許説一體本覺法之具足過恒沙功徳。
而同遍在一切衆生相續中故也。而今更何
違前説而立一切衆生有本覺佛性増減差別
義。而因之諸衆生有根性不同成佛遲速相
云耶也
論若言如後至不爾者。是外人自亦總非第
二轉救答也
論所以者何至立故者。是於第二救答即外
人自亦陳有其難之所由也。難意云。上來處
處文中論主自判斷一地根本無明之同遍在
一切衆生相續中也。然何更違彼上處處文
説。今更許説於一切衆生能遍在根本無明
有厚薄増減無量差別言耶也。重意云。若依
今此後救答意者。則言前所立一地根本無
明之同遍在一切衆生義者。皆悉以可
亂言也 問。其釋論文何處明根本無明一
地判斷義耶。答同第五卷文引玄文論頌文
曰。譬如一段覆雲彼滿月輪千器諸月輪皆
隱沒不現。無明亦如是唯一體無二。遍到諸
衆生能作薫習事。云即指此文。於下文彼外
人設難處言。此事亦不爾所以者何一地斷
義不成立故者。即此意也
論如是種種至住持者。是自下者論主正答
也。進爲遮於第二轉救答中所付難。而先顯
示諸衆生有根性利鈍發心成佛遲速等無量
差別之所由也。文云如是乃至差別者。示於
諸衆生有根性不同*成佛遲速等無量差別
相也。文云皆依乃至住持者。隨依正之
枝末無明厚薄増減差別義故。如是有種種
差別不同行相言也。此中所依止無明者。不
謂根本無明體也。是枝末無明也。是六染
之中前三種相應麁染心是也。染於一切
衆生此有厚薄差別故也。於三不相應細
染者。於一切衆生有平等之相。而以無有厚
薄差別相故。以此細染不爲衆生根性不同
之所由也。或亦依三細染厚薄差別相故。有
得成佛遠近義也。是約八地已上菩薩義也」
論於至理中至而已者。是論主却正答於前
第一救答所付之難。而顯衆生根性不同等
之所由也。意云於諸衆生有根性不同等之
所由者。是依枝末無明之中前三種相應
力故也。專是非謂於諸衆生能遍在本覺之
至理中。依優劣増減不同義也關字者預義也。
當義也。斷字者
判義。
處義也
已上於一切衆生相續中能遍在本覺
法。及能遍在根本無明染體者。唯一種無差
別義成立意也。從下約斷諸染法之其慚次
斷道而作五重問答而辨五種住心之所成之
義。示有淺深麁細不同意也
論若如是者至明無明者。是初約他縁大乘
住心。而外人問於此住心中果滿佛者。若究
竟到本源耶。若未到本源耶。文云一切行者
乃至四徳者。擧彼他縁大乘之行人因位中
斷惡修善而圓滿果徳相也。一切行者者。唯
指彼他縁乘中諸修因行菩薩也。斷一切惡
者。是指修行彼大乘法菩薩之所斷煩惱所
知二障麁重。及分段變易二生死之業因業
果報等是也。修一切善者。是彼乘菩薩欣所
修學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行。及菩提涅槃
果徳法是也。此住心中但立第八阿頼耶識
所攝持之法爾無漏種子即爲正因佛性也。
因之雖説修得斷惡義修得智徳義。而未立
性得斷惡性得本覺智徳義也。故言斷一
切惡修善也。寶鑰云。四智法王之號本無今
云云如是行者爲明者。是此住心中分所
究竟之妙覺佛位猶號行者。而此行者猶爲
斷盡惑障而到本源佛果歟問也。爲無明者。
又問此住心中圓滿妙覺者若猶爲惑障未
離盡之佛耶問也。句之爲字可通下句無
明二字首也
論如是行者至分位者是答也。謂彼他縁乘
中圓證妙覺位佛也。是未離盡惑障佛也。是
不究竟圓滿一切種智佛也。是未到本源故言
也 問。何故云爾耶。答。此他縁乘佛者。是於
後後覺心不生等四種住心中。教理行果法。
而未證知於彼勝處故也。故寶鑰云。歎他縁
阻境智者此義也。此他縁乘之觀行大底者
如大疏第二云。今以如幻等門照有空不二。
而人法二空之相亦不當心。乃名眞入法空
悟唯識故已上初重問答了
論若爾清淨至無明者。是第二約覺心不生
住心而問此住心之果滿佛若究竟到本源
耶。若未到本源耶也。清淨本源耶也。清淨
源乃至具足者。是明此覺心不生住心中
性得本覺智之所備自性本來清淨圓滿功徳
相也。故大日經第一云。彼如是捨無我心主
自在覺心本不生。何以故心前後際不可得
故。疏解云心主即心王也。以不滯有無故心
無罣礙。所爲妙業隨意能成。故云心主自
在。心主自在明即是淨菩提心更作一轉開
明。倍勝於前劫也。心王猶如池水性本清淨。
心數淨除猶如客塵清淨。是故證此性淨時
即能自覺心本不生。何以故。心前後際倶不
可得故。譬如大海波浪以從縁起故即是先
無後無。而水性不爾。波浪從縁起時水性非
是先無。波浪因縁盡時水性非是後無。心王
亦復如是。無前後際。以前後際斷故。雖復
過境界風從縁起滅。而心性常無生滅。覺
此心本不生是漸入阿字門云云文云不觀修
行者。性得本覺是不謂待加行因故。而得此
本覺言也。文云非得他力者。非謂待他善友
知識之教授縁也。是本有性而非今始得故。
此爲性得本覺義言也
論亦出四句者。是歎此住心中自性本覺法
之微妙離絶不思議妙徳相也。四句義至五
句處自應知之也。亦離五邊者。此自性本覺
即眞性理也。此理中者亦遠離五種偏邪失
云也。此五邊者是以五句即云五邊也。無相
宗方言義記云。且其五句者云何。答。一生。
二不生。三亦不生。四非生非不生。五非
非不生也。是俗諦所治五句也。以假生一句
爲能縁能治藥。問。以假生一句遣五句方
何。答。假生不可言性生。假不可言性不生
假生也。不可言性亦生亦不性。假生不可言
性非生非不生。假生不可言性非非不非非
不生。眞諦亦遣五句。一不生。二非不生。三亦
不生亦非不生四非不生非非不生。五非非
不生非不生也。以假不生一句爲能治藥。
問。以能治一句遣五句方何。答。假不生不
可言性不生。假不生不可言性非不生。假
不生不可言性亦不生亦非不生。假不生不
可言性非不生非非不生。假不生不可言性
非非不生非非不生。智度論文云。不生不滅
不不生不不滅不共非不共名無生已上
問。爾以是文相配五句方何。答。不生者俗初
句也。不滅者眞初句也。不不生者俗第二句
也。不不滅者眞第二句也。不共者眞俗第三
句也。非不共者眞俗第四句也 問。爾是四
句也。何説五句爲證文。答。五句中初四句所
縁境也。後能縁心也。然今論文但擧所縁境
不加能縁心。所以但有四句。故淨明玄第一
云。四句絶離第五盡觀云云問。此五句何名
邊耶。答。同記云。問。不可言生不可言不生
者。作中辭也。非假留辭者。名離邊中實事可
然有。何遣五句爲中。答。中者是對邊名也。
故離二邊名爲中。五句是邊邪也。離邊邪故
爲中故無咎
文自然之言不能自然者。明性得本覺功徳
性者。是雖不待修行力成立。不依善友知識
所教授。而從本來性得法備。但本覺義是且
相待始覺及不覺義。而假立此本覺義也。然
眞如理性中。從本來都始覺義及不覺妄法
故。方待何物可立此自然本覺義耶言也。是
亦言亡慮絶意也
文清淨之心能清淨者。性得本覺清淨功
徳。是且相待諸不覺法之染汚過患而假立
云也。然眞如理性中凡都無不覺妄法故。
何物而可立清淨本覺徳耶言也。絶
者是自性本覺體相者。是不可言其自然非自
然義也。又不可言清淨不清淨義言也。凡言
語道斷心行處滅言也。凡於本覺性中言辭
及心行斷故。置二重絶離言也
論如是本處至無明者。是正問此住心之佛
究竟而既到本源耶。爲當若未到本源耶也」
論如是本處至分位者。是答也。此住心中
證得圓滿佛者。猶未到本源具惑佛也。何以
故此佛是於後一道無爲等三種住心猶未證
得故。寶鑰云。前劫菩薩作戲論此心正覺亦
非眞云云
論若爾一法至而住者。是第三約一道無爲
住心。而問此住心中圓滿佛位。是若究竟到
本源耶。若未到本源耶。此中是先初擧此
住心之所觀理性及能證相也。一法界乃至
背天者。是擧所證理體相也。背天演水乃至
而住者。是擧能證智即冥合所證理相也。一
法界心者。是總擧三自一心一法界體不也。
非百非背千是者。此一心法界性者。是與百
非即不相應言也。亦不與千是即相應云也。
百非者如無量義經云。其身非有亦非無。乃
至云非紅非紫非諸色等云。文繁故略之。可
見彼經也。百非者是除遣義也。千是留存
義也。謂是有是無是生是滅等千種所留存
義名言千是也。此一心法界性者是不當百
非亦不當千是言也。非中者此一心法界性
者。是不當兩非中道義言也。又次背天者。是
終明此一心法界者。是不當兩是中道義也。
謂背天者亦則不當兩是中道之天然理義
言也問。何義名爲兩是中道兩非中道耶。
亦此二種中道淺深如何。答。三論宗佛性義
記云。問。經云中道者名佛性者。其中道義何。
答。約中道有兩非中道倶是中道也。今言中
道*者兩是中道也。問。二種中道差別何。答。
有無倶非名兩非也。有無具足名兩是也。問。
兩非中道往往多説。經論文分明也。中道説
本文何。答。經云。智者見空及與不空等文
也。問。何以此文爲證耶。答。經云二乘見空
不見不空故不得第一義空。所以不知中道
不見佛性涅槃
經文
空不空具足名中道也。問。
以兩是爲中者。以何義名中。答。此以正
義爲中也。問。意何。答。兩非爲中者。即偏所
以空有具足爲正也云云問。此兩是中道亦
立天名意何。答。天者是即中義也。故法花文
句疏第三云。今天雨花表其獲佛因。佛因者
即四輪因也。乃至云四輪皆同是因。是因由
中而生故從天雨花。由是因位故以花表之
云云此意云。住行向地四輪王之行因者是從
三諦即一中道出矣。此中道之天然之道理
即出生此四輪之因者。是法花所説天雨曼
荼花意也
文背天演水之談足斷而止者。此一心法界
理者。是又示乖離兩是中道也。既乖離兩是
中道故。即背天然理云也。此能證智會於此
妙理人之所修言語道斷即不能宣説此甚深
絶理云也。演水之談者是喩名也。演字字書
云。水盛而涌流貎也云云謂雖如涌泉瀑流
無滯礙之辨説。即所不及宣説此絶理云
也。足斷者。是即文字章句之道已斷絶云也。
古人説云。句者梵云鉢曇。正翻爲足。聲明
論云。是進行義住處義。如人進歩擧足下足。
其迹所住處謂之鉢曇。言辭之句逗義亦如
是。故同一名耳。之審慮之量手亡而住者。
是明以禪定所發之修惠而不能思量測知此
甚深絶理意也。手亡而住者。是即拱手而
止住都無所爲事云也。又手亡而住者。是
示諸法之實相者不可執取義也。手字者。以
取執爲義故也。如大疏一云。是菩提心體離
一切執諍戲論如淨虚空無分別云云又此
教論文云。此宗所觀不過三諦。一念中即具
三諦以此爲妙。至如彼百非洞遣四句皆亡。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此宗他宗以此爲極。此
則顯教關楔但眞言藏家以此爲入道初門不
退祕奧云云准此義者。彼非百非者是不當
空諦義也。背千是者不當假諦義也。非中者
不當但非之中道義也。背天者亦當乖背兩
是中道義也。兩是中道者。是是即天理
中道之異名也。此住心中之一心本法者。既
背乖。此天然之道理之。兩是中道義意也。大
日經云。祕密主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祕
密主。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彼法少
分無有可得。何以故虚空相是菩提。無知解
者亦無開曉者。何以故菩提無相故。祕密主。
諸法無相謂虚空相等云云寶鑰釋云。謂無
相虚空相及非青非黄等者。並是明法身眞
如一道無爲之眞理云云大疏一釋云。諸法
無相謂虚空相者亦喩也。又云。何以故菩提
無相故者。譬如虚空遍一切處畢究淨故。一
切相無動無分別。不可變易不可破壞。以如
是等小分相似喩無相菩提心云云
論如是一心明無明者。是正問此住心佛果
者若到本源耶爲當未到
論如是一心至分位者。是答也。此住心佛猶
未到本源義也。是於未證悟後極無自性心
及祕密莊嚴心故也。十住心論九云一道驚
於彈指無爲於未極者。即義意也
論三自一心至又遠者。是第四約極無自性
住心。即問此住心佛若是到本源耶。若未到
本源耶之中。是初先擧此住心大意。而兼歎
此住心之殊勝徳也。三自一心等者。擧此住
心所觀之極無自性心體也。是即三自一心
法界是也。謂體相用三種者。是唯爲一心眞
如法。即是意也。又一不能一假能入一者從
下。釋極無自性義之中。是先初釋一心言之
假立義也。謂約其眞理中而談其實義時。不
可立三自即一心義也。何以故。一義是於虚
妄假立中。而相待他之異義而立一義故也。
自義亦爾也。自義者待他義而假立自義故
也。約自如理性者。從本來無虚空之自他義
一異義。而唯有寂滅離絶故。待何物而可立
三自即一義耶。雖爾強假立三自焉一心之
名義也
文心不能心假能入心者。約眞理中者不可
立心義也。於妄法中而相待所縁境差別相
而立能縁心識也。亦相待虚疎之質礙色等
境界。而立縁慮神解心法也。然眞如理性中
無所縁境界差別及無質礙色等。而但有一
味平等寂滅義。即無別異理故待何物可有
立心識義耶。雖爾強立中覺眞如名義言

文實非我名而目於我者。一心義亦不可名爲
我義言也。而假立常一自在義。正當・是我義
也。但三自一心法即名爲我義者。亦是假立
施設義意也。雖然相待無無明等虚妄染
法之無常幻化。而即不自在而繋屬於他法
義故。且於三自一心本法方建立自我義云
也。故下文云。眞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
縁覺菩薩諸佛無有増減。非前際生非後際
滅。畢竟常住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
徳也云云又云。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
用。即與眞如等遍一切處也云云三大義有
如是自在常一義故。於此三大義立我名言
也。然此生滅門之中三大義是相待虚妄染
法之有。非自在非常一之咎。而下劣無常繋
縛但壤失故。立此生滅門之中眞如三大義
言也。又如釋論六云。本覺名常樂我淨即此
義也。故以是爲假立不實義意也。亦非自唱
而契於自者。釋三大義即自字之義也。自義
者是約妄法中而相待他義而假立自義也。
然於眞性理中實無三大義差別故。無三即自
義也。是雖無自他差別義。而強尚假立自名
號言也。如我立名等者。結前三義之我非
實意也。如自得唱等者。結前三大義之即自
義非眞意也。又解云。文實非我名而目於我。
亦非自唱而契於自者。是爲釋成前句所言
摩訶衍法一不能一假能入一。心不能心假
能入心之義故。當退釋其前義也。我名及自
名者。爲是皆假名而無實法故也。若外道所
執我者。唯有妄情之所執而都無實體用也。
若聖教施設我者。唯有假立名義而無實體
也。自義亦是相待他法且假立自義也。於衆
縁所*成法以誰可定爲自體性耶
文如我立名而非實我。如自得唱而非實自
者。是正法喩合也。謂以前文所云非一假云
一非心假云心義。而正例同此我之假立義。
及自之假名義也。此解頗契論文也問。何
故於非三自物。而強假立三自義。亦於不一
心物而強假説一心等義耶。答。所以建立如
是名義者。是隨順於世間爲巧建立出世間
微妙法門故。而以此爲能入方便。即爲令一
切衆生證入離言法性理故也
文玄玄又玄者。約離言説義邊而歎此住心
妙絶徳也。上玄字者。表他縁乘人之言説。不
能及於此極無自性心義也。中玄字者。表覺
心不生人之言説不及能義也。後玄字者。表
一道無爲之人言説不能及義也
文遠遠又遠者。約絶心慮義而歎此住心最
難思議徳也。上遠字者表覺心不生人之心
慮不及義也。後遠者表一道無爲人之心慮
及此極無自性心之妙理義也。此住心意
如大疏二云。既不壞因縁即入法界。亦不動
法界即是縁起。當知。因縁生滅即是法界生
滅。法界不生滅即是因縁不生滅。故曰離有
爲無爲界生極無自性心。又云。行者得如是
微細惠時。觀一切染淨諸法。乃至少分猶如
隣虚空無不從縁生者。若從縁生即無自性。
即是本不生本不生即是心之實際。心實際
亦復不可得。故曰無自性心生也云云
論如是勝處至無明者。是正問此住心佛若
到本源耶。若未本源耶也。論如是勝處至分
位者。是答此住心佛猶未到本源義也。是尚
具惑佛故也。何以故未證悟後祕密莊嚴心
故。大疏二云。此望前二劫猶如蓮花盛敷。
若望後二心即是果復成種。故曰如是初心
佛説*成佛因。故於業煩惱解脱而業煩惱具
云云又寶鑰云。等空之心於是始起。寂滅
之果果還爲因。是心望前顯教極果。於後祕
心初心云云
論不二摩訶至無明者。第五約不二門而問
此住心佛若到本源而即斷盡惑障耶。若未
到本源而亦未斷盡惑障耶也。此中不二乃
至唯是不二等者。是先於問不二之意者。
廢遮能入門入法之趣入方便。而一切行
者敢不可隨順證入耶問也。次又如是不二
等者。正問。此住心佛之具惑與不具惑義也。
於此住心中但有問而無答説文也 問。何
故於此住心唯有問而無答耶。爲表示不
二門之最極祕密心者。甚深微妙而離言絶
慮義。故即遠離能修行之機根義故。即無答
説分也。故論文云。何故不二摩訶衍法無
因縁耶。是法極妙甚深獨尊離機根故云云
二教論云。所謂不二摩訶衍及圓圓海徳
諸佛者。即是自性法身。是名祕密藏。亦名金
剛頂大教王。等覺十地不能見聞故得祕密
云云
文云喩曰已上至審而思之者。是論主標上
所引論文大意。若依祕藏寶鑰説者。以已上
五重問答文。即爲如次配他縁大乘心乃至
祕密莊嚴心等五種住心之證文也。以是義
故即爲此論所説。此文深意也
文云。又曰何故至有教説故者。是引釋論第
一卷文。而辨顯密差別義也。付此文中。論
何故不二至無因縁者。是問辭也。於不二門
而無因縁者。此名不二門意者。是顯示遠離
遣立造作因縁義也。謂相對三十二種本法
者。是諸佛爲利益衆生故。即被造作建立其
本法義故。而於此不二門者。即離造作建立
之因縁義云也。三十二種本法名爲建立造
作法義者。如法花第二云。吾爲汝等造作此
車。隨意所樂可意遊戲云云又云。金銀瑠璃
車渠馬腦以衆寶物造諸大車云云不二門名
曰離因縁文證。如大日經第二云。我覺本不
生。出過語言道。遠離於因縁。諸過得解脱
云云又蓮華三昧經云。歸命本覺心法身。常
住妙法心蓮臺。本來莊嚴三身徳。三十七
住心城。普門塵數諸三昧。遠離因果法然具。
無邊徳海本圓滿。還我頂禮心諸佛云云問。
此等義意如何。答。廣本即身成佛義云。問。諸
教説滿萬行因於金剛以前得萬徳果。于妙
覺之位證遍法界理。今何云自身本有三部
諸尊速疾顯耶。答。彼因圓果滿遍法界佛是
顯教分齊。今意不爾。一切衆生自心中三
三耶諸尊。遠離因果法然具故云爾依此
義意。即曰不二門法無因縁也
論是法極妙甚深獨尊離機根故者。是前問之
答也。答意云。至極究竟甚深微妙理性者。無
人禀受之也。所以不可建立此不二門也。然
於此文有四義也。一者極妙。二者甚深。三者
獨尊。四者離機根也。故之一字者通上四句
也。謂以此種種因縁故。此不二門者遠離建
立造作之因縁云也。極妙者究竟無餘而窮
盡源底義也。妙者最微細幽而不可見不可
議境界也。絶妙與微細義也。甚深者是
最奧藏義也。至最微密義也。獨尊者不共最
勝義也。甚勝崇貴義也。魏魏嚴重義也。離機
根者。此不二法者剩過一切物而其功徳深
奧故。而無人能應了逹之可開悟之者云也」
論何故離機根者至須建立者。是亦問辭
也。是聞若謂離機根者。以何以而可建
立不二門耶言也。此問意云。所以成立能誘
教法者。必待所被機根而建立其教法也。而
於不二門者。既遠離所機根矣。然者何故
可成立不二門耶云也。又解云。文云何故離
機者。是問之辭也。文云無機根者。是答之辭
也。問以何所以知爾者。下文明八種本法處
云云何故應機者。是問也。次文云有機故
者。是答也。今准此下文者。於上文云即是
何故離機者。是當亦問之辭也。次文云無機
者。是答之辭也。次文云何須建立者。是又問
之辭也
論非建立故者。是答之辭也。意云。此不二門
者既以離所被機根故。從本來都不建立此
法教云也 問。此建立義者何等義耶。答。建
立義者是以造作施設爲此義意是也。是於
法爾成就法者。是不由建立而今始生起也。
而於本無物而創造作令生起名爲建立也。
或雖無別實自體。而以義便方成立法義。即
亦説爲建立也。此義如大乘基法師佛土
章云。此自性身即眞如理。雖此身土體無
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以義相爲身以
體性爲土。以覺相爲身以法性爲土。體具恒
沙眞理功徳。此佛身土倶非色攝非心心所。
但依總一如差別義説云云又懷感師淨土群
疑論云。而言法性身居法性土*者。此以覺
照義名身法。眞理體名土。是施設安立諦門
之説云云又道常師三乘位數章云。所*言如
來藏無漏功徳者。但辨理義非是色心事。譬
如丙丁名爲火。壬癸名爲水。豈一虚空
水火性耶。唯依陰陽法故名爲水火耳。佛
性亦爾。但從義而名佛性。豈理中有定性耶。
唯待患而立徳。待染而辨淨云云今私云。建
名義以此文説可得此義意也 問。於其
種因海門中。有建立施設之能入門所入法
義云何。答。離言絶相之法性理中者不可辨
説有所入法與能入門之別異義也。但於隨
染業幻門中。依諸佛業菩薩善巧方便力
故。而爲以利益安樂諸有情故。佛以巧方便
智而爲建立施設。如是所入十六法能入門
十六也。所入十六法者約實者一相一味
平等理性也。雖云離十六種差別相。但且隨
能入門之假施種種差別義相故。亦於此所
入法且假立根本八本法及支末八種本法
差別義相也。譬如大虚空界者別雖離大小
邊際分城相。而若是人於此空界中建立
十界室宅時。隨此所作十室數而於此十室
内各各有假立其十箇之各別虚空界也。此
十室内所假立虚空界者。從本來雖不可有
各別性分界。而但隨假立十室時且有被假
立十種虚空相也。本虚空者是所在法也。十
室者是能在物。依此能有物有十箇虚空界
也。釋論第五有十室喩者。正是意也。此義
如維摩經云。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舍
隨意無礙。若於虚空終不能云云若約所
入法者。雖理與義相雙立。於理攝義意是
也。約能入門者。雖義與理相雙*立。於義攝
理意是也。所入法者以理爲建立本趣能入
門者。以義爲建立本趣故也。所入法與能入
門義亦如是也。是隨能入門亦即假立其初
一體一心法等所入法義也。如是等諸本法
皆是一味體性。自本雖無差別而以義説能
所二門也。是不謂從本來有實體各別所入
與能入性也。論是摩訶衍至滿海是焉者。是
自下以果分相對於因分。而辨判果分殊勝
義。果分殊勝義故攝得因分之劣法。因分者
劣故不能攝得於勝果分也
論是摩訶衍法諸佛所得耶者。亦是問之辭
也。於是所*言諸佛者。是擧眞如門諸佛也。
此眞如門諸佛者能攝得不二門諸佛耶問
也論能得於諸佛者。此不二門之諸佛。即
能攝得前所言眞如門諸佛也。能得之佛者。
不二門佛也。所被得佛者眞如門佛也 論
諸佛得者。是亦問之辭也。此問意云。若爾者
生滅門之諸佛者。是能攝得於不二門佛耶
問也 論不故者。是答之辭也。意云。此生
滅門之諸佛者。是形對於眞如門不二門佛
時。此生滅門諸佛是彌麁劣佛故。不能攝得
不二門及眞如門佛云也 論菩薩二乘至滿
海是焉。此文是辨眞如門諸佛及生滅門諸
佛是即不能攝得不二門諸佛之所以也。菩
二乘乃至圓滿海是焉者。於果分境界
中。即是有三乘聖人五趣衆生云意也。於有
果分中。此三乘五趣衆生。而能雖云攝得其
眞如門佛生滅門佛。而彼眞如門佛生滅門
佛者不能攝得不二門佛云也。所以者何。此
果分中三乘聖人五趣有情者。其徳殊勝義
故也。彼因分中二門諸佛者。其徳劣故。即不
能攝得果分中三乘五趣衆生云也 問。
其果分中有三乘五趣有情者。其意云何。答。
大疏云三云。又今普現隨類身而*言悉現
如來身*者。明本迹倶不思議加持不二。豈欲
令獨一法界作種種形耶。行者如是解時。觀
毘盧遮那焉鬼畜等尊其心平等無勝劣之
想。輒從一門而入皆見心王。是故作佛事
已又部一一亦有此義。亦即大日如來體雖
是一而義各異云云今依此説者。於果分法中
即有三乘五道衆生界義成也。此諸衆生者。
併爲果徳圓滿佛身也 問。約果分境界中
者。唯純一應有色相端嚴智慧猛利佛菩薩
也。而何於果分中。應有三乘五道色相心行
雜雜差別形類不同乘生耶。若有如是雜類
衆生者。何名爲一味解脱義。答。今言此義
即有喩也。譬如以金剛造作種種人馬等形
像。雖云其所造人馬等形像種種差別。而能
變作金性專皆一味平等而不變異也。法身
大日尊亦爾也。是大日尊雖能變作種種三
乘五趣身。而能變法身之自體性者。湛然常
住不變壞云也。故釋論第六云。譬如金剛作
五趣像。五人平等亦復如是云云大疏一云。
猶如有人以種種雜色金剛嚴飾金剛。然其
體性無有差別。今亦如是。還以如來種種功
徳寶王。間飾樓閣寶王云云
論所以者何至離教説故者。擧所由而成前
立三乘五道皆是爲果分義。而最勝殊
境界故。出過於因分一切勝法。因分一切勝
不能攝於果分之一切法云也
論八種本法至有機根故者。是明於彼八種
本法有因縁有建立義有所被機根義也。付
此文中八種本法等者。是辨相對前不二
門中離因縁離所被機根離示説義。而於
此八種本法者。即有因縁有機根有教説義
也。文何故應機者。是問之辭也。文有機根
故者是答之辭也 問。其八種本法者是何
耶。答。釋論第一云。根本摩訶衍中有八。
一者一體一心摩訶衍。二者三自一心摩訶
衍。三者無量無邊諸法差別不増不減體大
摩訶衍。四者寂靜無雜一味平等不増不減
體大摩訶衍。五者如來藏功徳相大摩訶衍。
六者具足性功徳相大摩訶衍。七者能生一
切世間因果用大摩訶衍。八者能生一切
間善因果用大摩訶衍也。如是八種摩訶衍
法者。悉皆從能入門而建立其名。謂以一體
一心而爲其門。所趣入故名爲一體一心摩
訶衍。乃至以能生一切*世間善因果用大。
而爲其門所趣入故。名能生一切出世間善
因果用大・摩訶衍。譬如輪王隨其輪相建立
名字摩訶衍法。亦復如是。隨其門相建立名
云云
論如是八種至因海是焉者。自下因分與果
分相對而辨判其勝劣攝不攝義也 論如是
八種法諸佛所得耶者。是問之辭也。此問意
云。此諸佛者指種因海本法八佛是也。此問
者此八種本法之能證種因海八佛者。是能
攝得第一重本佛耶問也 論次文云諸佛
所得者是答之辭也此答云末法中諸佛者
即於本法中八佛悉所被攝得云也本是攝
末道理故也 論次文云得於諸佛者。是又
問之辭也。此問意云。如是本八佛末八佛者。
若攝得不二門諸佛耶問也 論次文云不故
者。是答之辭也。此答意云。本末諸佛倶皆悉
不能攝得不二門諸佛*言也。因分與果分其
勝劣懸隔故也。十住心論九云。如是諸佛皆
悉雖云平等平等遍滿虚空法界。然猶本末
各各差別。末佛以本爲所依之境勝劣有差。
是故不得以劣攝勝。人既如是法亦如是
論菩薩二乘至因海是焉者。是明於常途變
易分段所攝之三乘五趣一切衆生者。不能
攝得於彼果分中一切四乘五趣有情云也」
論所以者何有機根故有教説者。是示於因
分者不能攝得其果分三乘五趣之義
所以也。謂於因分有機根有教説義者。即爲
淺膚義也。於果分者遠離機根絶隔教説義。
即爲深妙義云也
論又云諸佛至是故無過者。可引釋論第十
卷文而證即或因分與果分不齊義也。若一
一分釋文論文句者 論諸佛甚深至數法
者。是牒本論文説而釋第一門大意也。論前
所説門者。謂是上立義分章中前已所擧三
十三種本法是也 論此義云何者。是總問
所明其通總攝前門中本法之分齊相也 論
言諸佛者至衍法者。此以本頌諸佛二字即
配釋不二門諸佛也 論所以者何至勝故
者。此擧其所由而顯示此頌之諸佛二字所
表者即是不二門佛義也。此諸佛者其正所
顯示義趣者。是當此不二門果分云也。此
不二門佛者。是悉覺達究盡諸佛甚深本源
奧底故立此名也。是不二門之佛者。一切果
分諸佛同一體之佛果故。是不謂衆多各別
體佛也。總合而名曰諸佛也。若歸畢竟果
分。以後唯一佛而無各別佛體故也。而是入
果海以後所顯現之一切諸菩薩二乘乃至五
道衆生皆悉爲一佛身也。故約此彼所現三
乘五道等名爲諸佛也。又約此果分十佛義
故名名曰諸佛也。大賢師起信論玄記云。或
非法非報化。以十佛故通三世間故。具足主
伴故因教云云今私曰。於果分中有五
智如來四種法身佛故名爲諸佛也。以此不
二門果分佛形對於彼種因海三十二種佛
時。即此不二門是智徳勝也。此佛者即能
證達果海佛境果徳勝教也。彼諸種因海
諸佛者未解果海境界故。其智徳猶劣故
也 論大本花嚴至劣故者。是引種證文成
前義也。此大本花嚴經是末流布於天竺及
漢土之本是也。如花嚴經旨歸云。龍樹菩薩
往龍宮見此大不思議解脱經有三本。上
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四天下微塵數
品。此之謂也。又云中本經者。彼見中本有三
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此土二本
並祕在龍宮。非閻浮提人力所受持故云不
傳。又云。下本經者謂彼所見下本有十萬偈
現傳天竺。梁攝論中名百千經即十萬也。大
智度論中亦名此經爲不思議解脱經有十萬
云云圓〃海徳諸佛者。是不二門之性徳
圓滿果海佛是也。圓〃者上圓字者是擧
海佛之能即既圓滿種因海功徳義也。下圓
字是擧此果佛之能妙即圓滿不二門之果
徳義。故重立圓名也。此意如心地觀經第三
之因圓果滿成正覺住壽凝然無去來云云
勝其一切佛者。歎不二門之佛不共妙徳也。
此佛是勝過於種*因海中一切諸佛功徳也。
彼佛者不能成就此圓〃海故。其劣者故。彼
種*因海諸佛猶未證得此果海功徳故。彼因
海佛者爲其徳即猶劣也。故是二教論云。喩
曰。所謂不二摩訶衍及圓〃海徳諸佛者。即
是自性法身。是名祕密藏等云云論若爾何
故至不攝焉者。是外人引契經文證。而疑難
前所明種因海佛謂猶未證達不二門功徳義
也。此分流經者。三本中第三少本花嚴經也。
此經意云。種因海盧遮那佛以三世間爲自
心及所居土言也。於此三世間即攝盡一切
有爲無爲染淨諸法言也。然則有何法剩而
於盧遮那佛所不被攝得。而於此盧遮那佛
有未證得不二門境界云耶 論盧舍那
至無過者。此答前疑難也。謂此種因海佛即
攝盡三種世間而無遺餘言也。此三世間是
唯種因海佛所攝得堺界之分齊故也。但於
此種因海佛即不謂攝得性徳果海佛境界之
不二門功徳也。攝不攝其意異也。言攝者此
因分盧舍那佛唯攝盡一切因分境界三世
間法分齊云也。不攝者於此因分盧舍那
佛者。即不能攝得果分不二門境界言也。故
二本花嚴經所望意各異無相違答也。從此
下更引本論明三重法文也 論言甚深者至
本法者。是以本頌中甚深兩字即配釋兩重
八種本法也 論以何義故至甚深者。是問
兩重本法之名甚深之所以也。論如是兩
重至深故者。此辨於兩重本法之甚深名所
由也 論以此義故至思擇者。是結成甚深
義也。謂以所入兩重本法即相望於兩重能
入門時。其所入法即猶甚深於能入門言也。
所入法是絶言慮甚深妙理也。然但依止於
能入門而於其所趣入即亦成其性甚深義云
也 論言廣大義至門法者。以本頌之廣大
義三字即配釋兩重能入門也。安此句末其
義之一字者。理實亦可通上兩處也。謂一者
諸佛義。二者甚深義也。謂此頌意者。以一
分義字即兼并令通三處也 論以何義故至
大義者。此問於能入門而立廣大名意也。論
如是兩重至義故者。此辨答於能入門立廣
大名意也。謂此兩重能入門横即爲令成遠
廣自所入法之功徳也。竪即亦爲令成深大
自所入法之義理故立廣大名也 論以此義
名字焉者。是結成廣大義也 論已説等
者。總結第一門也。已上通總攝前所説門
也。是結前所説所詮義了也
論文喩曰所謂至頂經説者。是下論主引釋
論誠文畢而。自方會釋於密教所説玄宗而
成此經彼論所義無二旨無別意也 問。
凡彼三十三種本法者其廢立相如何。答。其
文義廣博故不能具解釋也。若略釋大途者。
本論第一頌曰。有三十三種十六所入法十
六能入門及不二別故云云問。且何故所入
法有十六種耶。答。初重一根本摩訶衍有十
六種法故。又第二重一心法界門三大義門
有十六種故。都合三十二種本法也。更加一
種不二摩訶衍法故。遂成三十三種法也 
問。何故分二重本法耶。答。於心法有二義。謂
一者法體性。二者法之義用也。而且於第二
重中一心法界門者。是偏單明心法之自體
性也。於同第二重中三大義門者。是偏單明
心法之自體性也。用也。初重根本八種法
者。圓更雙復明心法之體性與心法義用也。
故可知彼根本八種法者。是周圓雙成立體
義。二種法而攝盡一切法也 問。何物名爲
體性。何物名爲義用也。答。古師所造一卷
起信論疏云。一切法一切義諸法自體名之
爲法。諸法所以名之爲義。此是通義。今云法
義是通法義。何者今所説法正是利耶法。故
云一者法。若約此法説其所以即是。心眞如
三種大義故云二者義也云云又法歳和上
起信論疏上卷義者所以也。又云折義理
復爲三大義故云云故可知。一心法界門者。
是直指心眞如法焉。心生滅法之自體性爲
一心法界也。三大義門者是以心眞與生滅
法之上所備廣大之體相用之三種義勢廣大
分用爲三大義本意也 問如所説義者。根
本摩訶衍八種法是體義。并復建立故。於此
中一心法界與三大義亦既以被攝在其中
也。而何煩此外更建立一心法界與三大義
兩門法耶。答。實如所難。雖爾今更爲顯示建
有此法之義門差別相故。更別論第二
重一心法界及三大義也。故釋論第二云。爲
欲顯示法體不分義門得別故云云又解。體
與義雖似有差異。而爲顯示不全別別異
法之所以故。復建立八種根本摩訶衍法也。
又雖云體與義自本來不二一體法。而爲顯
示不無體與義有差別義用意故。更別開
建立一心法界三大義門云也。意者。初
重八種本法者。是且於有差別義。而遂顯
示無差別義也。第二重一心法*界與三大義
者。是於遂無差別法而且顯示有差別義也。
是中於一切諸法能顯示平等而無差別義。
以是爲起信論本宗也 問。能入門與所入
義別相如何。答。論曰能入門者。於所詮
理善趣入故。所入門者善爲彼法作
云云意能入門者是能顯所詮理而善令
善趣入於所入法故也。此中所詮者是旨趣
之義也是所顯示義也。能詮者能顯義也。此
所入門者。善爲彼能入之門作依止。即其
能入者令顯成所趣法善爲無分別義也。所
入者是直爲所趣之法體也。能入者能隨順
於所入法體而能顯示其義理也 問。能入
門者能顯所詮之義云意如何。答。以能詮之
能入門而顯所詮之義者。是以能顯門而成
立所趣求之一體一心三自一心等本法也。
謂於所依止一法界體者。不可言一體一心
三自一心等也。何以故以無分別離言説之
法性故也。然約無分別理中。強假成能分別
義。而假立能詮而成其所入義故名能入門
也。故論云。如是八種摩訶衍法者從能入
而建立其名也謂以一體一心而爲其門所趣
入故。名爲一體一心摩訶衍。乃至以能生一
切出世間善因果用大摩訶衍。譬如轉輪王
謂如輪王隨其輪相建立名字云云意云。輪
王若無輪寶徳者何名轉輪王耶。所入法亦
爾也。若無能入門之縁者。可無一體一心等
名字云也。於無分別理性中者。從本來無一
體一心等名字故也。問若爾者。於所入法中
唯有理體無一體一心三自一心等義用。於
能入門中唯有一體一心等義用而無所依性
理體耶。答彼此法互皆具體義也。譬如
書之軌而摺寫於緗紙之上時。其所軌之文
點畫與能寫之文點畫共條然各各互備其點
畫而不失也。能入門所入法亦爾也其門與
法者體與義互相攝條然不失闕也。故論頌
曰。平等平等等一皆無有別異。各攝諸法
故。然終不雜亂者。此文意云。若約所入法者
雖理與義相雙建立。而於平等理攝義意是所
入法意也。約能入門者雖義與平等理相雙建
立。而於義攝其平等理。是能入門意也。所入
法者以理爲建立本趣故。能入門者此義爲建
立本趣故也。自餘義門具如顯祕抄廣釋也」
  上來所明所入法與能入門之義未盡其
理。今案此義若是依般若心經所云之色
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一
行四句文也。是成所入法能入門義也。若
依是説明義者。於此色不異空義者是爲
所入法之標句也。以空不異色者爲能入
門之標句也。而於所入法明其所以者。於
一切諸法以空性爲本性故。今即爲所入
法也。是爲能入門而成所依義也。以今此
空理法是亦成能入門之義也。謂彼心經
所説眞俗二諦互相融統攝義與此釋論所
入法與能入門之互相融統攝義其等同也。
故以依心經説意而助顯此釋論之所入門
與能入門互相融統攝義也。次文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者。是即法與門各各相攝之
釋句也。色即是空者是釋上所入之第一
色不異空句也。謂色不異空者是色等之
五蘊是不離空性之理也。以空性之理而
爲本性。而其理之上之起五蘊等之法假
成故。五蘊之法以空爲本性云也。言空即
是色者。是釋上第二句文也。此釋意云。空
即成色等五蘊也。故空是實性也。此空
是本體也。色是假相也。色等是末義也。以
此義故。還必定遂以末之五蘊令歸入本
空性也。故以空即爲所入法。以假五蘊而
爲能入門也。故言空即是色也。故於彼心
經上文既明五蘊之假僞義訖。次文明此
五蘊之性空義者。即可知假之五蘊還遂
歸性空理也。而於能入門中遂可用攝相
歸性攝假從實等義故。遂成所入法義及
能入門義也 問。若爾者於眞如門者。從
本不立色等之諸法。而依何義而可用空
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義哉。答。眞
如門之平等至極之者。是必相待生滅門
之生住異滅之不平等故。成立此眞如門
不二理也。以何所知爾者。如本論曰。眞
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
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
別。若離妄念即無一切境界之想等者。是
則相依生滅門之助成之因縁故。顯示眞
如門之不二妙理義也。今初雖擧色。遂受
想行識亦復如是。空有相攝義有也。又有
密嚴經所説義與般若心經所説義。其同
説此意也 問。密嚴經説文云何。經云。一
切法性與法當同體。始於胎藏時色生便
滅壞。離空無有色。離色無有空。一切法
亦然。空性與一展轉無差別所爲得成就
此中一切法者。取於空法即所相應之
一切也。與法常同體者。是空者不離有爲
諸法。而爲同體法故。名與法常同體也。始
於胎藏時色生便滅壞者。釋成色與空相
應不離義也。謂於胎生衆生而有。於入胎
時則有死滅者也。因此義故。即知此入滅
者有歸空義也。以入胎時者爲有義也。此
有與空者刹那時間不離故。取此義也。次
離空無有色者。依上義而應知。有與空刹
那之問不離義也。如是色蘊不離空義。餘
四蘊亦是也。所爲得成就者。是結成因果
道理之成就云也。因者是假有義也。即能
入門也。果者眞理義。是眞空性也
辨顯密二教論懸鏡抄卷第二

辨顯密二教論懸鏡抄卷第三

論花嚴五教等者。亦引法藏法師五教章文
證。而助成前所引金剛頂經等釋大衍論等
所説果分義也。付中有二。初正引五教文
證。後第二會釋之也 文云今將開釋迦佛
海印三昧者。是擧釋尊説自證得法時所依
止之三昧定法也。守護國界主經第三云。何
等名爲海印陀羅尼門。善男子如大海水印
現一切。謂四天下所有色相。或衆生色相。或
非衆生色相。山澤原阜樹木叢林藥草百穀
日月星辰摩尼雲雷村營聚落。乃至如是等
類上中下一切色相。於大海中平等印現。故
説大海爲第一印。最勝妙印希奇殊特無等
無過。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海印甚深
三昧得而衆生心平等印。十方世界諸佛語
業轉妙法輪。皆從海印所流出 文開一乘
教義略依十門者。廣標其章所有法門數
也 文初建立一乘至普賢境界也者。是明
因分可説果分不可説義也 文開爲二門一
別教二同教者。謂漸引接三乘遂令入一乘
果之教名爲同教一乘也。彼花嚴宗所立終
教一乘者。即是也。若從如不經三乘教行
直入*一乘而修行佛大行及普賢等大行
者。名爲別教一乘也。約此別教一乘而更有
因分與果分二別也。因分者是顯教分齊也。
果分者即密教分齊也。此中十佛者。花嚴經
旨歸云。一無著佛。二願佛。三業報佛。四住
持佛。五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三昧佛。
九性佛。十如意佛也。以已上佛則彼花嚴
宗方爲果分之法性身等佛也。是約眞言藏
家意判釋是十佛者。此十佛者四種法身所
攝也。大途初五佛者變化法身他受用法身
也。之内初第一身者自性法身。餘四身者自
受用法身也。是當大日如來與四方佛也
文云又中卷十玄縁起等者。是又更引五教
章中卷而證示因分境界與果分境界之甚懸
隔義也。此中因分果義如上辨也 文不論
因陀羅及微細等此當不可説義者。是示果
分境界最勝甚深義也。是即當言語道斷心
行處滅義法也。因陀羅者是天帝釋名也。意
者是取帝釋之羅網也。大日經疏云。因陀羅
者。此云具徳也云云大乘基法師云。因陀羅
此云帝釋也云云彼帝釋宮所有羅網者。是
用無量明珠合成之也。毎此網目所繋各各
明珠中。互各各映現一切餘明珠影像也。如
是展轉重重各各互現影。即無窮盡無窮盡
之各各珠。互相現其影像用有故。即取此網
珠之無窮影現義也。微細等者是微塵義也。
如花嚴經旨歸云。九猶帝網者彼一一微塵
即各攝此無盡刹海。即刹等復有微塵。彼諸
塵内復有刹海。是則塵塵既其不盡。刹刹
既其不盡。刹刹亦復不窮。如因陀羅網重重
不可説其不可量也云云又五教章中卷云。
故此經云。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無數億
諸佛於中而説法。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
須彌金剛圍世間不迫迮。於一微塵中現有
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云云而於此
果分境界中。尚都不能用此等微妙譬喩。而
顯示其義云也
文云問義若如是至知形對耳。此有二重問
答也。初意云。此果分法者。凡言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而離所被機根者。何故於其華嚴
經中佛不思議品中。顯示此果分功徳法耶。
即詰難也。初答意云。是佛不思議等經文
者。是不謂得而恣顯示法果分境界也。只爲
助成普賢境界之因分義故。以強曲説此果
徳而爲所止義。方還成立此因分法云也。第
二徴問意云。以何所因知爾耶。第二答云。
是爲果分之不思議法品等者。是與因位
會而説之。故知形對於果與因。果還助成此
因義耳。即是擧所以而成此答説也。於此不
思議品所明果者。不謂本意而偏唯明果分
徳也。但正爲成立因分法故。且雖擧其果海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