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三論名教抄 (No. 2306_ 珍海撰 ) in Vol. 70

[First] [Prev+100] [Prev]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二位耶 答。亦得始終分二位別。始屬第
二終屬第三也。然正可云於第八地。義有
兩兼。或通屬第二。或通攝第三也
 海龍王經法進疏云。初二三地爲三昧意
 生身。四五六地名覺法意生身。七地以上
 爲種類生也
名教抄第八
 建仁二年五月十八日。於東大寺塔本坊
 爲興法利生書寫之

 留贈後見 共期佛惠 三論末學覺澄


名教抄卷第九
 此卷有三科附一
乘義
三身義 三佛説法義
三身成道義
  三身義
明三身義略有三門。一辨名・二料簡・三開
合。第一辨名。言三身者。所謂法身・報身・化
身。大乘玄一乘義云 問。三身有幾名耶
答。經論不同。法身・舍那身・釋迦身。亦名
法身・報身・化身。亦名法身・應身・化身。又名
佛所見身・菩薩所見身・二乘凡夫所見身。法
身亦名自性身。又名法性身此中初總
列三身名有四種異。乃應次第而相配之。
後別約法身更出二名。總言法身有四名。
報身亦四名。化身三名也。總別有四者。法花
玄九文全同。而重問答云。此等名字出何文
耶 答。初出梵網經。次像法決疑金剛般若
論。次出攝大乘論。次出涅槃月喩品。三時
短長之異。如佛菩薩二乘所見不同。經論異
名意猶一也又列多種法身名云 問。經
有種種説。或言虚空法身。或言實相法身。
或言應感法身。或言法性生身。或言功徳
法身有何異耶 答。言其大則彌綸太虚
故言虚空法身。語玄妙則無相無爲太云
實相法身。辨其能應則無感不形故云應感
法身。説其生則本之法性故云法性生身。
明其體則衆徳所成故云功徳法身。約其
義異故有名不同。考而論之一法身也
問。此五種法身者。並三身中法身之異名歟
 答。總相言之並是三中之法身耳。但法身
中經論隨義亦有異説 問。感應法身者
可是迹身耶 答。今所應之本故云能應。
即指法身能起應用故云能應歟 問。法
性生身者。教迹義云法性生身是報佛。若但
言法性身是法身佛今何云法身爲法性
生身耶 答。修成報佛從法性起名法性
生身。如攝論等與法性身合爲法身。今
據此也。又爲菩薩所現應身亦攝爲法性
身故。花玄云 問。直就佛法性身中自待
説眞應不耶 答。得也。妙窮法性則是法
身。若隱法性身菩薩所見。如前引釋論。法
身但者。皆是法性身中應身也前引釋論
者。上文云。釋論明法身者。望花臺舍那丈
六釋迦爲法身耳。若望究竟法身於屬迹
乃至又法身名相斯絶。豈有音聲説法等文
具如下説
不説引
學者謂有二義。一云。即指花臺舍
那爲法性身。即是法性生身也。一云。舍那身
中分取本有法性義邊爲法身佛。然能見菩
薩有無明覆故名隱法性身。而隨分見故
有屬法身義。分取生滅身正爲舍那身。
分取本有常住義別爲法身。但未是究竟
法身故。屬舍那身合爲應也然此二義終
是一意耳
法身名毘盧遮那故。法花經壽量品疏引普
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毘盧舍那遍一切處。其
佛住處名常寂光。即法身義報身亦名受
用身。梁攝論十四云。論曰。如法身受用身亦
爾。釋曰。諸佛應身云云亦名法性生身。玄教
迹義云。法性生身是報佛云云法花論説。化
身名應化佛。今一乘義依論列名。略云。化
佛耳。又十地論第三列三佛云。一應身佛。
二報身佛。三法身佛上依餘文或云法
報化。或法應化。今別異之。又智論第九以
化身名父母生身。第三十四名隨衆優劣現
佛也。又涅槃疏十七云。月喩如來三種法
身。生法二身悉名法身出此經也。冬喩如
來生身。冬即衆草木枯落。喩生身無有常樂
云云所以名法身者。並是功徳法故。或
並以正法爲體性故。然三身中別以法性
爲法身者。法花論疏云。衆法所依正法爲
身故名法身所言應身者。壽量品疏云。
報身即應身。應身有二。一者内應。謂與法
身相應○二者外應。謂與大機性相應故
云云問。外應亦有眞如相應義耶 答。窟
上云。攝論云。地前見化佛登地見應身
者。是良爲與眞如相應名爲應身。應身有
二。一内應。與眞如相應住眞如土。二外
應。住淨土奇特相好教辨也。地前未見。
眞如但見八相成道故言見化身准此
文意。外應身者。非地前所見。以地前未
見眞如故。但見八相化身耳。故知。約地
上菩薩外應身者。亦約眞如相應義也
問。若爾何於分二應之中。唯於内應云
與眞如相應耶 答。眞如相應正是内應身
義也。外應正約大機相應。兼亦有眞如相應
義。但爲簡別地前化身故。登地亦明眞如
相應義也 問。化身亦通名應爲依何義
耶 答。壽量品疏解法花論三身中云。應物
義名應云云然三身佛並名如來者。金光疏
云。法身如來。道前無變異曰如。道後顯曰
來。應身如來。乘如實道曰如。來成正覺
曰來。化身如來者。化身化人不過時不待
時曰如。八相趣果曰來云云所化機已熟
而不現化。是過時。然無此事故不過時
也。所化機未熟。早欲化之徒設劬勞。是
待時。無此事故不待時也。法身道後顯
曰來者。且約金光明顯時法身耳。若論隱
時法身即名如來者。非必約道後釋其來
名也
第二料簡者。一乘義云。今所釋者。壽量品
亦具明三身。法花論云。王宮現生伽耶成
佛名爲化佛。久已成佛。乃至復倍上數故
名爲報佛。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
若退若出明法身佛。但三身不同。若法花論
明三身者。以佛性爲法身。修行顯佛性
爲報身。化衆生義爲化身。若攝大乘論所
明。隱名如來藏。顯名爲法身。則此二皆名
法身。就應身中自開爲二。化菩薩名報
身。化二乘名化身。或云。化地上名報身。
化地前名化身。地論法花論。是菩提留支
所出。攝大乘論是眞諦三藏所翻。此三部
皆天親之所述作。西明義有異者。或當譯
人不體其意。今欲融會者云云 此與法花玄第
九文全同耳
釋二説不同有二意。一云。本義應一。而有
異説者。是翻譯人之所致耳。一云。只是開
合不同。實義無異也。正明三身者。玄云。依
法花論。二身爲自徳化身爲化他徳。攝論
法身爲自徳二身爲化他徳。若爾法身爲
自徳化身爲化他徳應身亦自亦化他。故
立三身亦可法身爲體。報身爲相化身爲
用。體相用故立三身也應身亦自亦化
者。合取二文爲論耳。亦依二説合立報身
義也 問。且就佛自徳法報二身同異義如
何 答。今依玄疏略明九同十異。言九同
者。一本身同。二常住同。三周遍同。四究竟
同。五利益同。六所住同。七功徳同。八智
慧同。九得時同。言本身同者。本迹二身
中同是本身。亦是眞應之中同眞身也。常
住同者。金光明疏云。法身本有無生無滅。
報佛與之相應亦無生滅云云隆海律師佛智
常住記云。文證甚多。且仁王云。一轉妙
覺常湛然云云又云。□□若湛然清淨常住
不變同眞際等法性云云又引大佛頂經第四
卷云。大圓鏡智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常住
不壞云云又引涅槃第二云。若言如來是
有爲者。即是妄語死入地獄○能知如來
是常住法不變異法無爲之法云云 法性常住誰
言有爲。故
知。今明報
身無爲也
法花玄九云。開本合迹。即是開常
合無常云云壽量品疏云。二報佛壽量有始
無始○以行因滿初證佛果。是故有始。一
證已後湛然不滅故無有終云云一乘義云。
別而爲言。法應二身爲常。化身無常。通而
爲言。三身倶常倶無常。化身以大悲爲體
故是常。法身有陰顯故義説無常。應身始
起義是無常三身倶常無常中。二身常義
不待言故。且解化身常耳。以眞徳中大悲
爲化身體。以用從體名爲常住。或以大悲
爲化身故是常住。以體從用名化身也。金
光疏云。化身如來以二佛爲體。以衆生
爲縁。體縁無盡故。化身亦無盡○如七卷經
中明。應化二身是相續常者。以菩薩業識所
影項背光明三十二相等合名報佛。同與樂
因相應故。好體論之。實是化身。故言念念
相續常。若言與理相應之報是凝然常住
好體者正也。古詩云造端云云問。報
身是湛然常者。大論四十四云。乃至十八不
共法○以作法故是爲有爲法云云如何會
耶 答。教迹義云。對法身眞如空邊故。報
佛十力十八不共等是有法故言有爲。非生
滅有爲云云一乘義云。應身始起義是無常
具如
大論具文云。十八不共法雖爲無爲法。
以作法故是爲有爲法云云雖兼明常無常
義。而此中正明法報二身同是凝然常住也
○言周遍同者。如云毘盧舍那邊一切處
者。是報身也。勸發品疏云。一者法身遍一
切處云云究竟同者。花玄九云。妙窮法性則
是法身云云又云。經云。陰名如來藏顯名
法身。唯佛能見十地不覩法花經云。唯佛
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言利益同者。
一乘義云。依法花論二身爲自徳云云
住同者。壽量品疏云。一者法身栖實相之内
乃至内與法身相應名曰應身。此猶屬法身。
與法身同義云云 法身者能栖。所栖義説身土。應
身亦義説。以能證爲身。所證
爲土
言功徳同者。同有萬徳故。法花論疏
云。性淨涅槃是法佛。菩提方便淨屬報佛也
云云涅槃義云。修成涅槃以萬徳爲體乃至
若言萬徳體故明性淨涅槃有萬徳亦得
寶窟下云。不空如來藏者牒也。恒沙佛法
體有不無故言不空智惠同者。二身同是
佛。佛是覺故。寶窟下云。如來藏中恒沙佛
法同一體義分○又就常等説爲解脱。離
常等外無別有一解脱自性法身。般若類亦
同然云云 若論本有義邊爲法身
修因顯之爲報佛耳
淨名玄四云。
若以佛性爲實相。本自有之名爲實惠。觀
照修習始生名爲方便。此非照有爲方便。照
空名爲實。若權若實始有之義皆名方便。本
有佛性覺照之義名爲實也云云言得時同
者。顯時法身與報身同故。法花論疏下云。
論爲二種法身。一者隱時名法身○二者顯
時名法身。即多寶也 問。若爾與報佛何
異 答。體一義珠。假因義邊目之爲報。衆
法所依正法爲身故名法身一乘義云。如
攝大乘論所明合佛性及佛性顯皆名法
云云今取顯時法身望報身佛以明同
也。九同略如此。所言十異者。一體相異。
二通局異。三空有異。四本始異。五能生
所生異。六能證所證異。七一味萬徳異。八
有因無因異。九權智實智異。十自利利他
異。初言體相異者。一乘義云。法身爲體。
報身爲相言通局異者。法花論疏下云。
論解二種法身。一者隱時名法身。此非多
寶也。二者顯時名法身。即多寶也云云
量品疏云。二報身佛壽量有始無終乃至一證
已後湛然不滅云云報身局在顯法性時。法
身通於隱顯二時也報身雖亦有無始義然
但約顯時義説之耳
有異者。教迹義云。對法身眞如空邊故。報
佛十力十八不共等是有法故言有爲云云
問。法身云何空耶 答。法花論釋法身云。
非實非虚非如非異者。謂四種相故云云
云。離相故名空。非無性徳故空。窟云。如來
藏中恒沙佛法同一體義分○又就常等説
爲解脱。離常等外無別有一解脱自性
所言本有始有異者。壽量品疏云。二報
身佛壽量有始無終○以行因滿初證佛果。
是故有始。一證已後湛然不滅故無有終。三
法身佛壽本自有之。不生不滅無始無終
教迹義云○二者佛果本無今有已有不無無
常。而不同因中生滅無常。但是佛果上報。
梨耶八識五根等始起邊名無常耳法身
無始者有二義。一者本有故名無始。二者離
相故言無始。若本有義報身無之。若離相義
名無始者。報佛亦有故。壽量疏云。二不二
者。所證既無始終言窮慮息。能證亦無始
終。以能證證於所證。所證既無始終。能證
亦無始終云云不二而二故。法身本有報身
始有也。又不二義中。報身無始起相故。即
義説爲本有無妨也。淨名玄四云。地論人
眞修般若。則本有自有之。縁修般若則修習
始起。性淨涅槃方便淨涅槃亦爾。此猶是舊
本始之義云云 舊者江南
舊宗也
能生所生異者。玄教
迹義云。法性生身是報佛。若但言法性身是
法身佛云云 此釋智論二種佛身之中法性生身
也。二身者。父母生身法性生身也
法花
玄云。説其生則本之法性故云法性生身
云云報佛如來從法性生文義顯然 問。法花
玄・大乘玄・法花論疏等並云修行顯佛性
爲報身云云今何云生耶。又勝鬘經・起信論
等説如來藏中過恒沙功徳滿足云云故知。
修方便者。但斷煩惱顯本有功徳以成佛
果。何論云報身始起耶 答。既云法性生
身。又攝論云本無今有。教迹義云八識五根
等始起。又涅槃説菩提有生因也淨影云。修
顯爲法身
修生名
報佛
然言顯爲報身者。此是於生説顯
言耳。謂此修生功徳。即以法性爲其體故。
但其相生即修顯義故。雖言顯而實是生也。
又一義云。報佛但是修顯。而取假因義邊説
名爲報。即所顯身。衆法所依トシテ正法爲身名
爲法身。非別有修生報身。但言生者。於顯
説生言耳。始起亦爾。於修顯中説起名
也。所顯之相本無今有。義説爲生實是顯也。
又正法之身。實非生非顯。而隨義説生説
顯無妨礙也。言能證所證異者。壽量品疏
云。初證法身。是故有始。於三身中是應
身。亦名報身。是故有始。而能證法身此則無
壽量品疏云。三佛之中功徳智慧爲報
佛。如如爲法身云云問。如如境非覺照義
名。如何名佛耶 方便品統略答此問云。
即智不變異名如。即如覺照稱智。更無二
體故並是佛言一味萬徳異者。涅槃義
云。性淨涅槃體者。正法中道爲體。修成涅
槃以萬徳爲體○問曰。性淨涅槃爲有萬
徳不 答。有二種。一云。有萬徳。今明無
萬徳。但以平等一味爲正法涅槃。若言萬
徳體故。明性淨涅槃有萬徳亦得性淨
涅槃正義之意云無萬徳。但是萬徳家之體
性云也。先明同義用有萬徳者。即義説云
有故。今取無萬徳義明異義也。此則以無
萬徳爲正義。以有萬徳爲傍義耶。又爲
簡別報佛有萬徳相故。且言無耳。理實法
身應有性功徳也。言有因無因異者。法
花論疏下云。本性清淨名爲性淨。修方便
斷煩惱得淨名方便淨。今此用性淨涅槃
是法佛菩提。方便淨屬報佛也又云。體
一義殊。酬因義邊目之爲報。衆法所依正
法爲身故名法身。壽量品疏云○本有義
爲法身。酬因義名報身。應物義名應也
方便品疏云。涅槃無因而體是果。即是法身
本有修因所得故稱爲報權智實智異者。
淨名玄四云。若以佛性爲實相。本自有之
名爲實惠。觀照修習始生名爲方便
云。眞修般若則本自有之。縁修般若則修習
始起云云起信論云。從本已來有大智慧光
明義故云云 今取此爲本
有實智也
言自利利他異者。
統略云。如如是自利。如如智是利他文 壽量
又方便品統略云。如如智即利益衆生名爲
佛眼。如如境是自利。即如如智所照之境略抄
又同壽量品云。謂如如智見六道見無所
見。即如如無所見而見謂如如智意云。如
如智者是總佛果智也。今言見六道者。且
擧方便用耳。理實如如智智雖亦是自利。
而對如如法是自利故。且取方便用爲利
他也。此是無差別之差別義矣。次以應
化對法報二身以明同異者。且有七同八
異。言七同者。一佛義同。三身雖別。同是佛
故。皆覺照故。二法身同。涅槃疏云第十
三種
法身也。三尊重同。於三寶中同是佛寶。三
歸之中同歸依佛故。四清淨同。同是果地清
淨徳故。並以眞如清淨法故。一切煩惱習氣
盡故。五常義同。一乘義云。通而爲言。三身
倶常倶無常也。六乘義同。同是大乘故。七功
徳同。同具圓徳故。言八異者。一本迹異。本
即是眞身。迹即是應也。二自他異。法花玄九
云。又法花論二身爲自徳。應身是化他也。
三常無常異。一乘義云。別而爲言。法應二
身爲常。化身無常云云應即報也。四有色無
色異。法報無色相。住眞如土故。應化居淨
穢云也。五説不説異。法報眞身不説。應化佛
爲他説法。六麁妙異。法報二身十地不覩。
應化佛身衆生得見。七數量異。本一迹多也。
八遍不遍異。本身周遍。迹身有量也
第三論開合。一乘義云。今欲融會者。衆經
及論。或二身或三身或四身。今總束爲四句。
一合本迹。如金光明經。但辨一本迹也。故
云佛具法身猶如虚空應物現形。如水中
月。二開本開迹。如此大論法花玄第九云。
如上凡夫論也
明有四佛。開本爲二身。一法身二報身。法
身即佛性。報身謂修因滿。迹爲二身。化菩
薩名舍那。化二乘名釋迦也。三開本合迹。
如地論法花論所明。開本謂二身。謂法性是
法身。佛性顯爲報身。四開迹合本。如攝大
乘論所明。合佛性及佛性顯皆名法身。開
迹身爲二。化菩薩名舍那。化二乘名釋迦。
此皆經論隨義説之。悉有不違云云法花玄
第九云。法花壽量品可具二義。壽命無量劫
久修業所得。此是報佛即名常樂法身也。純
化菩薩名爲舍那者。如化千世界微塵數菩
薩無有凡夫二乘。此可名舍那無常身也
云云 以化三乘誰衆名
釋迦個佛也
若准此文。法花亦明舍
那應身與攝論同。統略擧攝論與金光明
問相違而答云。經合本開迹者。如如智即應
身。如如境即法身。合此二種皆名法身。故
言合本而有應化兩用。應身化菩薩。化身
化二乘故是開迹。論開本合迹者。以如如
境爲法身。如如智爲應身故開本也。合迹
者。應身已外皆名化身又法花論疏下云。
攝論明應身與眞如相應。即是此論報身
文 此文與統略相合歟。文金光疏見合
内外兩應爲一也。乃至統略意異耳
問。若爾
攝論三身難習。統略明開本合迹。一乘義等
爲開迹合本。如此釋文處處相違。云何可
會耶 答。攝論有二文。一開本合迹也。第
十四云。法身是斷徳。應身是智徳。化身是恩
十三云。一自性得是法身。二人功徳是
應化兩身若合本者。法身亦可有人功得
義然但云自性得。故知。唯取本有佛性爲
法身。取眞如相應如如智爲應身也。又十
三云。諸佛以眞如法爲法身云云十四云。
論曰。二如來常住云云又云。清淨眞如是常
住法。諸佛以此爲身○依此身有衆徳故。
衆徳亦常住云云此等是開本文也。二者開
迹合本也。第十三云。唯有眞如及眞智獨存
説名法身又十三云。若離應身登地菩
薩善根。則不得成就故須應身。若離化身
下願衆生。謂聲聞縁覺所有善根不得成
云云此是開迹合本云文也。統略依前文
云開本合迹。一乘義依後文爲開迹合本
也 問。爾論有二意歟 答云云且云論但
一意耳。但文相兩方也。至大師釋者。處處
作別釋歟。若依一乘義者。攝論但是開迹
合本説也。若會前文者。可云法身中智徳。
屬法性隱而不論。以相微細。離衆相故。
如是三徳皆隱顯論而應身實是因徳攝也。
次言以法身爲自性得者。以眞如爲本。
其如如智即一體不二故。總言自性得。理實
細論可通人功得也。以眞如爲法身亦
爾。次言二如來常住者。十地菩薩見眞如
故。分顯常故。且言爲常。若約能見心判。
猶是生滅身也已上
一意
若依統略。攝論但是開
本合迹。還以前文爲證而會後所引文者。
唯有眞如及眞智獨存名法身者。正可云
以眞如爲法身。其眞智是應身也。而言眞
智存名法身者。欲顯顯時法身故。幷擧眞
智以成眞如爲法身義也。次若離應身登
地菩薩善根則不得成就者統略意許十地
菩薩見内應身故。亦屬眞身。然以外應屬
化身也。故云地中菩薩善根亦因化身成
云云此則對□地菩薩以三十心名地
中也謂登此爲上地。前
爲中耳。又一意
問。攝論十五云。釋曰。
如來自圓徳及利益諸菩薩。此二事與如來
恒不相離。此二事即是應身。故應常住
見此文。應身總合自利利他。即合内應外
應立一應身也。故可云應身通本迹也
答。此文亦可二意消之。若以開本合迹義
云之者。此唯説内應身耳。十地菩薩見内
應身故。具利益諸菩薩事也。故云。與如來
相應。即與法身如來相應。亦言常住也。若
依開迹合本義者。是外應身。而菩薩分見
眞如故。即望如來有自利義而屬舍那身
故。猶是生滅身中合説之也 問。若言應身
通本迹者有何過耶 答。兩釋倶違。又違
眞如及眞智説名法身之文。亦違智徳爲
應身恩徳爲化身之文。即違文兩方也。又
本迹大異合爲一佛。而依支條開多種於
義不便也。故今依理勝取。違文一斥成之
耳 問。開迹合本與開本合迹二釋中可取
捨耶 答。不可有取捨。若論傍正者。且
以開迹合本爲正意。開本合迹是傍義也
問。十地菩薩見法身佛耶。答。若究竟見即唯
佛所見非十地所見。若論隨分十地亦見内
應亦爾。法華玄九云。經云。隱名如來藏顯
名法身。唯佛能見十地不覩經者是勝鬘
經也。故寶窟下云。今此經就隱顯分之。隱
爲煩惱所藏。即身義未現。若出煩惱胎身
相便現名法身勝鬘經云。若出無量煩
惱藏所纒如來藏不疑惑者。出無量煩惱
藏法身亦無疑惑。出説如來藏如來法身不
思議佛境界等文寶窟云。即非餘人所測故
不思議。唯佛所知名佛境界云云法華玄九
云。法身唯佛能見故不説法云云此等約究
竟見明之。法華玄云。大士入法身境界云云
攝論十四云。法名於深行菩薩及諸佛爲易
云云法華論云。謂如來能見能證眞如法
身。凡夫不見故云云此明法身者如來能見
而簡凡夫。故知。十地大聖亦能見也。略述五
云○法身唯佛見者。就究竟見義問。若
爾十地菩薩所見法身者。本迹二身中何耶
 答。是本身耳。但就本中自論本迹者。是
本中之迹也法花玄文如
上出之
寶窟下云。所言法身者。經論不同。或明一
身二身三身四身。如法華經論中説。今此明
法身者。即是實相眞如法也。此實相正法隱
名如來藏。此實相顯名法身○又法者謂諸
功徳法。法所依名身故。攝論云。與功徳法
相應名法身。即此經下文。成就一切佛法
説名如來法身云云 法花經論
者玄論歟
攝論十四云。釋
曰。此身與諸功徳法相應故名法身云云
鬘云滅一切意生身隱一切苦滅作證○所
言苦滅者。名無始無作無起無盡離盡常住
自性清淨離一切煩惱藏。世尊。於恒沙不離
不脱不異不思議佛法成就説如來法身
今見寶窟文。即以攝論功徳合勝鬘一切佛
法。故知。内應身與法性合爲一身。即功徳
法身耳。壽量品新撰疏云。亦有四門。一但無
常。謂化身也。二但常。謂法身。三亦常亦無
常。即應身也。内應與法身相應○外應淨土
作佛故是無常 問。出何文耶 答。諸佛所
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此是常
文。七卷金光明經云。應化二身是假名有
念。念滅故名爲無常也。四者非常非無常
者。此始是正佛如中論明法身絶常無常四
句。此品後文明法身非實非虚非今非異
此文應身亦常無常者。今取二經説。且
以今論亦非依攝論也。法花玄九云。問。大
經金剛身品云雖不常住非念念滅此是
何身。若是法身即應常住。若是應身應念念
滅○答。以此問二身義亦難可會通。今所
明者。以四義通之。一者明如來身者即是
中道○非常非無常即中道身○云云二者
不同虚空常亦不同有爲。即非有爲無爲
也。意云。亦是中道身也。三者同衆生故非
是常。又衆生故非念念滅不思議身也。四者
非有故非常住。非無故非念念滅。非有非無
意云亦是中道身也。今案新撰疏四門中第
四句。即法花論法身也。但第二句用門説法
身常用□□門也。若論體者。即爲第四門
故。就法身開爲二門也。今法花玄明本迹
合爲一身。次以二而不二故。此雖亦是中
道正法而與四句中第四句意別。彼直就
本明之。今合本迹明一身而兼帶二義
也。攝論十五云。法身爲二身本。本既常住。
末依於本相續恒在故。末亦常住。論曰。由
應身無捨離故。釋曰。如來自圓滿及利益
諸菩薩。此二事即是應身。故應常住○化
身爲度衆生。乃至窮生死際。無一刹那時
不相續示現得無上菩提及般涅槃云云問。
若開迹合本者可爾。若開本合迹義者。何云
應身是相續常耶 答。開迹合本是正意耳。
若依傍義可云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之意
也。十八不共等。是有法故相似有爲。假説
相續。實是湛然常住耳。又約利益菩薩義邊。
雖内應身立相續常。據自圓徳非相續常。
天親並擧爲簡別耳。非謂相續常義通自
圓徳也。又四佛有二。壽量品疏云。次開四
佛者此義亦有二種。一者楞伽經明四佛。
一應化佛。二功徳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
彼經云。初一爲應後三爲眞○二者如七卷
金光明辨四句。一化而非應。謂入涅槃已
爲物示龍鬼等身故。名之爲化。不佛身
故名非應。二者應而非化。經云。謂地前
身釋者云。地前菩薩所見佛身三昧法門中
現名之爲應。非六趣攝所以非化。三者亦
化亦應。經云。住有餘涅槃身釋者云。聲聞
所見佛身。彼見如來相好形修之成佛故
爲應。見佛在人中受生同人類故名爲化。
四非應非化。謂法身○開應合眞也依花
嚴經明十身。十者。義疏次文云。一無著佛。
安住世間成正覺故。二願佛。願出生故。
三業報佛。佛信成就故諸行皆成。但略説一
信也。四住持佛。隨順世間不斷絶故。五涅
槃佛。取滅度故。六法界佛。於一切處無不
現故。七心佛。善安住故。八三昧佛。成就無
量功徳無所著故。九性佛。善決定故。十如
意佛。以普覆故也略意有眞應義明二
種身也。金光疏云。三身佛果。三而恒一。一
而恒三。然則非一非三。不可以智知相不
可言論
  三佛説法義
法報化三身。倶説倶不説。此是無差別門也。
若據差別門者。法報二佛一往不説。唯應化
説耳。觀經疏云。胡云般遮。此云説。説是吐
教敵理名之爲説。略論佛義凡有三種。一
正法佛。二修成佛。三應化佛。故七卷金光明
經云。三身謂法身報身應身。般若論云。法佛
報佛化佛。然三佛差別無差別。有説不説。若
論法佛本無相。何説不説。修成佛無聲亦
無説義。應化不眞復無説法。而復得言三佛
説法。不聲聲是法佛説。何者不聲即是法佛。
豈有音聲之外別有法佛。故音聲即不音聲。
不音聲即音聲故法佛説。修成佛者應化色
聲是修成佛用故云説。化佛者化是音聲。今
詮辨之用故云化佛説開避無差別。若別論
之。法修二佛一往不説。何者二佛非色聲
之相故云不説 問。他云報佛爲地上説
法。化佛爲地前菩薩説法。何云報佛是非
修成耶。而今云修成佛不説何耶 答。有
二解。一云。報佛是修成佛。爲他説法。二云。
爲地上説法之報佛。然應化爲報。非修成
妙覺之報。此是化之細耳。化佛説者。化是隨
縁之迹故。察縁吐教名爲説法花玄九
云法身唯佛能見故不説法也。又法身名相
斯絶。豈有音聲説法。説法之事皆是應身
問。智論盛説法身佛説法。故第三十卷云。佛
有二種。一者眞身。二者化身。衆生見佛眞身。
無願不滿。佛眞身者滿虚空光明遍照十
方。説法音聲亦遍十方無量恒河沙等世界。
滿中大衆皆共聽法説法不息。一時之頃各
隨所聞而得悟○如是法性身佛有所説法
除十住菩薩。三乘之人皆不能聽。唯有十
住菩薩不可思議方便智力悉能聽受。衆生
其有見法身佛。無有三毒云云又第九云。是
法性身滿十方虚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政相
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衆亦滿虚
此衆亦是法性身。非
生死人。生死人不見
常出種種身種種名
號種種生處種種方便度衆生九十三同
之約所化云。國中衆生皆是近佛道者云云
論文明説。今如何言不説法耶 答。法花
玄云。釋論明法身者。望花臺舍那丈六。釋
迦爲法身耳。若望究竟法身猶屬迹身。何
以知然。經云。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唯佛
能見。十地不覩。釋論所明猶化菩薩即菩
薩見之。故知。屬應身也云云略述五云。望
花臺等者。謂望釋迦而以舍那爲法身耳
云云法花玄又云 問。直就佛法性身中自
得論眞應不耶 答。得也。妙究法性則是法
身。若隱法性身。菩薩所見。如前引釋論。法
身佛者此是法性身中應身也問。屬應身
者。眞應二身中應身歟。法性身中之應身歟
答。二義何失 問。二倶有過。若眞應之應
者。後文云。法性身中自論眞應。釋論法身
是法性身中應身。若自是法性身中應者。上
文云。是花臺舍那云云豈非三身中之應身
耶 答。此義難解。然今案云。花臺舍那義
有兩兼。若據菩薩無常心所見者。是無常
佛是隱法性身故。本迹之中是迹身。若約十
地菩薩證眞如者。望其所證分顯眞如故。
乃是法性身亦是常住也。據此義邊非迹身
攝。直是法性身中之應迹也。故知。上文云猶
屬迹身者。實義難是法性身佛從其菩薩生
滅心見。猶屬迹身爲無常佛也。問。法花論
疏云○天親論釋三平等中。明多寶佛身是
法身○又八義中第三義多寶如來身一體
攝一切諸佛法身。故知即是法身云云 總有四
意第二
義云表法身
餘如文也
多寶如來人天所見。證説法花。
故知。法身有説法也 答。准大智論。法性
身佛。此是法身之應身耳。亦是迹中之法身
也。又聞中大義章云。或有菩薩功徳純厚信
力彌固。所見之身過於丈六。隨所愛色而
得實相。如密迹經説。得無生忍阿惟越致
菩薩所見佛身。無量無邊。世間端正第一無
云云此非究竟法身。但以信力所見耳。
此以證未極故。望究竟位與信力名也
問。内應身佛爲有説法耶 答。法花玄既
云。説法之事皆是迹身云云故且可云報身
亦不説法也 問。智論三十三云。法性生身
佛眷屬者。如法花經從地涌出菩薩等云云
成佛已來教化是等衆法菩薩。受持彼佛所
説經。故知。報佛爲他説法也。教迹義云法性
生身是報佛故耶 答。此法性生身即上所
引大經諸文法性身也。彼但略言法性身
耳。正所引法性生身倶説二身。文勢同也。又
觀經疏云。有二解。一云。報佛是修成佛。爲
他説法。二云。爲地上説法之報佛。然應化
爲報此是化之細耳初釋意。内應身佛爲
十地菩薩説法。准法花玄。法性身中自論
眞應。亦可云内應身中自有眞應。此是報身
中之應身耳。後釋意云。此以外應望地前。
三乘所見名爲報佛既以下問
答之
問。登地菩
薩見内應身佛耶 答。宗有二釋。一云。地
上菩薩見外應。地前見化身。此意則内應
身。唯佛所見與究竟法身同也。故十地菩薩
不能見之。故寶窟上云應身有二。一内應。
與眞如相應住眞如土。二外應。住淨土奇
特相好教菩薩也。地前未見眞如。但見八
相成道故言見化身云云二云。地上菩薩見
内應身。地前見外應身。二乘見化身。故塔
品統略云。金光明云有四句。一者應身非化
身。謂地前身則知應身位通位地前。乃至登
地皆有應身。今攝論云。初地見應身者。此
明初地已上見眞如故。應身與眞如相應
者。即是内應身。取本有義名法身。與眞如
相應始有之義名應身○今言分身爲應
身者。此是外應身。位通上下云云意云。地
上證見眞如故見内應身。地前但信名外
應身。乃至二乘迴心能見外應身。但小乘凡
夫見化身也統略問云何二乘並
見應身即答之
 問。唯佛與
佛有説法耶 答。凡説法者。謂説教法故。
唯佛與佛互相照知而不説教也 問。二佛
相待何不説教耶 答。法花疏第三解唯佛
與佛云。明唯佛解故不須言。釋論云。若兩
佛相對則無所言。即其事也大論八十四
云。佛雖種種分別説諸法。但以言説欲令
衆生得解心無所著。若二佛共語。不應説
諸法名字。以衆生無及佛者。欲牽引令解
故。説是善是惡。如法花經説火宅。以三乘
引出諸子。但以名相説諸法不壞第一
云云 二佛共語者既云共語即應有説
法。何云不説耶。答。可尋之
二諦章
中卷云 問。若凡説不爲聖者。何故有佛
語經却除諸菩薩兩佛共話○今明佛話不
爲佛佛話爲衆生云云 有私記出
梵網經也
法苑珠林
出金剛仙論論文殊結集云。如來在此世
界之外。不至他方世界。十方諸佛並皆雲集
説法亦名話經云云問。教門爲必是言説。
又爲諸佛言説必是教門耶 答。大乘正意。
諸佛言説必是教門。但教非必言説也。淨名
玄六云 問。佛若不説恒有因縁有無因
縁有無豈是教耶 答。非但取説義爲教。
經中明六塵。皆是教 問。若爾境教何異
答。此因縁有無可兩望論之。發智即境。能
開不有不無不二理即是教也。此據佛不説
自有境教也。就説義明境教者。佛照有無
有無名境。佛説有無有無是教先徳云。言
説之教諦表理教諦今云。亦可云。説教
及境教也 問。經明六塵皆是教者。爲是
凡小六塵歟。爲當佛菩薩。以此作佛事耶
 答。今未詳之。彌勒經遊意云。但就釋迦
教色聲等爲經體。不二而二明之。十五色
中。三色爲經體得也 問。十五色者何等耶
 答。五根五境爲十。加四大無作爲十五
歟 問。爾其三色爲體者是何耶 答。且可
云色聲香三塵也。色者如金牒經唄葉木
皮等經也。又如光明中現首楞嚴三昧文等
也。聲者如佛菩薩音聲説法及諷誦等經名
句文等。即此音聲屈曲無別體也。故隱不
論。若約義別應是法塵經也。香者如香飯
等。此色等三其相明口有詮義用故且取之。
彌勒遊意又云。一家義宗。而法無非經。色表
非色。香表非香等。而法例無非經云云准依
此文凡小六塵亦皆是教也。大論三十云。佛
菩薩音聲有三種。一業所得一里二里乃至
三千界。二神力乃至十方。三常音聲遍滿
十方取意
略抄
此常音者。可是法性身音聲也。猶
可劬勞之
問。以因縁有無開不二理者。爲衆生開
之歟。爲亦唯佛自表不二理耶 答。佛自
有三諦。是圓中故。又即此三諦無礙互相表
之 問。若爾唯佛與佛何不説教耶 答。且
約誡勸之教判爲不説耳 大論八十四
約逼引教爲不説也 問。論云若二佛共
語不應説諸法名字者。既云共語何不説耶
 答。今一義云。言共語者。只是相對之謂
耳。非云已有語也。故法花疏引論云。兩佛
相對則無所言也。又一義云。無説無不説
義也。無説故不説名字。無不説故二佛共
語。意云。教有二種。一爲下位引令同佛。
是名爲教。據此教不説。二直表理以報佛
音聲顯示正法亦是説也。故論説言二佛
共語耳問就説不説二義
傍正如何。答
義疏云。三佛説不説
義。隨縁所見適時用之義可知也 問。
究竟法身佛有色相耶 答。有色無色二義
有。寶窟上云。次論法身有色無色。古今諍
論。有人言法身有色○文 □□
略□
次江南旻藏等
悉云佛果無色○引二
經文
破有色者云。若言
佛果有色者。應架芎隆屋。帶提禁之裳難
意也。法身既有無礙之色。應處無礙之宅。
應著無礙之衣也。肇公注淨名至人空洞
無像。豈國土之有恒。竺道生著法身無。淨
土論明法身無淨土。此皆用無色義也。通
初家難云。色與心此二非顯。麁心可硏習
爲妙心。麁色不可硏習爲妙色。是故佛果
則無色有心 問。若爾經云何云捨無常色
獲得常色 答。蓋是妙有炳然。故言色耳。
二家各執互成諍論。今依龍樹一言決之。
中論法品云。諸佛或説我或説於無我。諸法
實相中無我無非我。亦應云。諸佛或説色
或説於非色。諸法實相中非色非無色云云
義章明有
無義也
窟下卷云 問。既有自性清淨心。
何不立自性清淨色 答。色從心變起以
心爲本。所以云心。又色是形礙。心法不爾。
故不立色也 問。何故經云佛性亦色非
色。又言妙色湛然常安住 答。若色性説
色亦得。是色故。起信論云。色心不二。以色
性即智。智性即色。但以立形礙故不名色。
故起信論云。色體無形。故説名智涅槃疏
十六云。他明法身佛性。或云有色。或云無
色。今且戲並佛果無色者。佛果應無心。汝
硏麁心成細心。亦應一義麁色成細色。彼
解云。心可硏色不可硏。今更責心可硏
故。有麁有細色□硏故應無麁無細。今
明。法身佛性未曾色不色。曾色不色具四
句。取其見了了邊名爲色。見不了了邊則
非色也云云此意取見佛性了了義説爲色
耳。教迹義明報身云。八識五根等始起云云
若准此文可云有色法也。均師四論玄云
○釋論云。佛有二種身○二法性身佛。即是
常住佛故。經云光明無量從衆無量也云云
此師謂
有色
若准此文。法花玄云。望花臺舍那丈
六。釋迦爲法身者。以法性身望於舍那釋
迦二種之迹爲法身。此即法性身是常。舍
那身無常。兩佛別也。然此法性身非究竟法
身。以是十地菩薩所見故也。但若相從亦
爲舍那身猶屬迹身。此之謂也且以此義
爲正意耳
  三身成道義
法花玄轉法輪義云。轉有二種。一者他轉。二
者自轉。此二種開三種成佛。一者法身成佛。
謂無生觀道場將滿不二念。若假諸佛爲
作因縁故。無生觀輪於心中轉名爲他轉。
二者應身成佛。謂十地行滿坐於道場無師
自悟名爲自轉也。此二皆是大乘。三藏所無。
次明。三僧祇劫行滿。三十四心成佛。亦無師
自悟得眼智明覺。此三藏成佛。成佛雖多不
出此三。若以本迹而言。初一爲本。後二爲
迹。大小爲論。初二大乘。後一三藏。權實而
言。三藏辨實。大乘有權有實。法身爲實成。
迹身爲權成也。次就應身成佛復有自他。
婆沙云。佛在菩提樹下轉自身法輪。謂自
得無漏行四諦境。於鹿薗爲化身轉法
輪。謂陳如等身應發之惠。須佛言教爲其扣
發名爲他轉。但自轉之義就初成道此義則
掟。從爾已後皆屬他轉。故他轉時長。小乘
既爾大乘亦同問。法身成佛者眞身成道
也。眞身無自他彼此差別例之假諸佛爲
因縁。耶 答義意云。若究竟法身者。諸佛法
身爲金剛心菩薩爲因縁令得成道。此即
金剛心中見佛法身也。即對究竟法身也。若
論分證者。十迴向終心菩薩。見諸佛已即
得入初地名爲成佛也。此乃成佛已無假
縁時。但言假縁者據將成佛時。是故無過。
然文正據究竟爲言故。云將滿不二念也
 問。應身成佛十地行滿者。内應身歟外應
身歟。若内應者何云後二爲迹耶。若外應者
何云十地行滿耶。法花論明内應即報身成
道云十地行滿得成涅槃故耶 答。今案。是
外應身故言後二爲迹也。但舍那身現十地
滿已方成佛之相也。或可云。應身二種。初正
明内應義分本末者。顯應身中含外應義
前義爲正。義疏文云。界内界
外成佛故耳。疏文如擧之
維摩疏四云。大乘
法中。唯以一念則豁然大悟與一切智云云
二乘法也三
十四成道
中論疏二云。階級無階級唯一無生
觀。無階級階級故有五十二位不同高野
十住心述三論旨云。階級之無階級不障一
念成覺大集經四云。知心性淨。是故唱如
來一念得阿耨○菩提。爲令衆生一念得
成阿耨○菩提故演説正法云云大論九十
云。經○菩薩○具足住如金剛三昧用一念
相應得阿耨○菩提。是時名爲佛云云九十
四云。菩薩法亦是佛法。若知一切種是得一
切種智斷煩惱習。菩薩當得是法佛。以一
念相應惠知一切法已得阿耨○菩提云云
法花分別功徳疏云。若超悟者其間無定云云
可習之。大論四十三云。疾得佛道者。入是三
不受三昧
即無□也
無障礙故。所行智惠與佛相
似。若無量阿僧祇劫應得。或時超一阿僧祇
劫百劫乃至六十一劫。如弗沙佛讃嘆。釋迦
牟尼佛超越九劫云云 又云。首楞嚴三昧及
陀羅尼門等同之
同三
十八云往生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
有乘馬去。或有神通去者○乘神通者。發
意便到○有人前世少有福徳。利根○若三
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菩提。如乘馬
者。必有所到。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説
上文云。有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
久來集諸無量福徳智惠。是人遇佛聞是
大乘法。發阿耨○菩提心○入菩薩位得
阿鞞跋致地等文大品疏三云往生
問。未發
心云何假福徳 答。此是人作發心也。復作
發心名也。又若望花嚴。此是初心佛以初是
後初故。後初不異初後。故大經云。發心
畢竟二不□○今明如五種菩提。發心菩提
伏心菩提乃至佛菩提。今亦然。如花嚴自
有發心菩提。自有十信得菩提。自有三十
心得菩提。自有十地得菩提。自有佛菩
提住涅槃亦然。發心住大涅槃。乃至佛
住大涅槃自有發心具萬行不退。三十
心具萬行不退轉。乃至佛具萬行不退轉
也。自有初發名發心。自有十信發心。自
有三十心發。自有十地發心。自有佛方
發心。故知。發心成佛五通語也云云 此文十
信前有
初發
心也
觀經疏云○第二師云。有本迹二意。就
本爲明二經不同。一經云。三世諸佛久已
成佛現迹成佛。一經云。十地因滿。金剛後成
佛。今彌陀佛亦例然。可有二義。辨其成佛
不敢定判義意云。若約法身論之。皆是
久成。若約報佛十地滿後成佛。即有初成時
久近不定也。或就報身二義不定。若約縁
論有初成道。若約所證本有能證證之。故
證本有亦即久成。久成只是本有義耳。法花
玄二云。始成之與久成皆是無常。今開久
成竟有何利。今深取佛意者。昔明始於伽
耶。終于雙樹故。是無常之壽。補處不見其
初。窮學不知其後。唯佛都佛其壽無量。
考斯文宗豈不允哉。三看愈彰。再思已決
也。故法花論云。復倍上數者。示現如來常
命。方便顯多數過上數不可知故也。余見
此文悲喜交至也。又問。若以近義爲方便
久成爲實説者○華嚴辨始成正覺。便是方
便未可然矣。又大經云。我聞半偈超彌勒
九劫先得成佛○何故常不輕品。更覆遠
明近隱本辨迹耶。不應一經之内前後相
違。又此經明久已成佛實説者。則初開也。
顯一諸佛共同開近顯遠顯釋迦獨有也
○下分別功徳品。諸菩薩皆發願也。我於未
來説壽亦如是。豈得言釋迦獨有○以此
衆事詳之。但知是寄無始終以顯法身常
義。有始終者皆是應迹○通上諸經無一豪
云云智論三十三云。隨世間身眷屬者。
阿難等名内眷屬。舍利弗目連彌勒文殊&T075586;
陀婆羅等名大眷屬。法性生身眷屬者。如法
花經從地涌出菩薩等文取意
略抄
不輕成佛以
跋陀婆羅爲眷屬。故知。是應迹非久成
説耳。言方便顯多數者。是善巧方便。成論
正文云。善巧方便也。故知。非是施權之方
便矣
統略中卷云。像法決疑經云。諸佛説法。指近
以標遠。立象以表玄云云法花玄略述云。成
佛實久壽無始終。就理法身不二正觀。而不
輕修善燃燈授記龍智法身修成之義○然即
我説燃燈佛等。當以諸佛平等故言之云云
化城品義疏云。成佛有二種。一法身成佛。如
從初發心至等覺地。後轉成妙覺地佛。此
是變易生死將傾故。於三界外法身成佛
也。依攝大乘論。三界外有四種生死○無
有生死者。但有一刹那生死更無有生。後
則轉成法身。法身成佛正是離無有生死。
應身成佛者。凡有二種。一者依大乘。十地
行滿坐於道場。或三界外淨土中成佛。或三
界内淨穢土中成佛。二者小乘成佛。定在三
界内。倶舍論有二種釋。一云。佛於菩提樹
下坐。作不淨觀。乃至次第證盡無生智。始
出觀名爲成佛。二云。於道樹下。從四善根
次第入見修道。三十四心成佛。大小乘成佛
異者。小乘從凡轉成聖。大乘從聖至聖
涌出品疏云。昔日亦在伽耶成道化此等
衆。即是久遠如來云云是何身可案之。言道
場者。又疏次上文云。道場有二種。一者法
身道場。二者應身道場。法身道場者。道謂三
菩提果道也。場謂萬行也。如淨名經説。由
萬行故能成三菩提道果也。是故因行爲
果道之場也。應身道道場者。摩竭提界無
吉樹下。起道之處稱爲道場也 問。若言
因行爲道場。何爲淨名經云一切智等爲
道場耶 答。道場具通因果。一者即因行
能起道名爲道場。如前説之。二者即果。亦
是道場。無上虚通故稱爲道。即此妙道聖
所履踐故稱爲場。今以四句釋之。一者道
而非場。謂無上果道也。二者場而非道。謂
菩提樹下起道之處也。三者亦場亦道。即如
前説。謂果道場也。四者非場非道。泯上三
門歸于寂滅。言亡慮絶初句者。以因行
爲場之意也。又以道附爲場之義也。同疏
文云。適縁不同。如釋迦六年苦行。彌勒即出
家日成道也。而言十劫不成佛者。此欲待
物縁熟在於十劫故。此時方成也。又有二
益。未成道令其供養生物福也。成道竟
受請説法生物惠也 問。菩提難得易得
有何義耶 答。如大品數處明之。一者約
有方便無方便明其難易。無方便故爲難。
有方便故爲易○又世諦門明菩提難得。第
一義門明菩提易得。又爲輕賤佛道衆生
故言菩提難得。爲怖畏生死長遠衆生故
言菩提易得彌勒經遊意云。理成佛即是
眞成佛也。二者應迹成也。凡夫修行乃至
登十地未成常住。窮學後心如來圓明。斯
即本無今有。故言理眞成也。言應迹成者。
如彌勒大士。即出家日坐龍花樹下成等
正覺故言應迹成也○今彌勒成道迹因應
果也 問。智處成道如何 答云云
 建仁二年五月二十日。於東大寺爲興法
 利生書寫畢
         東南院三論末學覺澄
    留贈後見    共期佛惠
 文明十四二月二日寫此帖了。首尾三十
 日間。時時振筆。漸漸黷紙極帖際了
            三論宗英憲生年
二十







名教抄卷第十
  此卷有十四科附一
乘義
八相成道義 相好義 十號義 十力義
四無畏義 十八不共法義 五分法身義
四無礙辨義 四陀羅尼義 五眼義 六根
清淨義 六道義 三明義 三示現義
  八相成道義
化佛成道具有八相。彌勒經遊意引釋論
云。諸佛八相成道。一上天。二天下入胎。三
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説法。八
滅度云云起信論云。能現八相利益衆生。所
謂從都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
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然是菩薩未
名法身云云 初一相異
前説
涅槃疏又云。八相
成道一一相中復現八相。初入胎時即現出
家成道轉法輪。若涅槃等云云涅槃疏第七
云。如花嚴所明。十住初心便能八相成道。尚
能現般涅槃説法度人。是當不解涅槃小
分義法花提婆品疏云。伽耶山頂經明四
種發心○然十信菩薩亦能八相成道云云
涅槃疏云。花嚴十住初心能現八相。法花云。
十信菩薩亦能八相成道。何相違耶 答云云
寶窟云。地前未見眞如。但見八相成道故
云見化身中論邪見品疏引涅槃經云。
若見菩薩八相成道。是則名爲二乘邪曲之
文 意云。未見眞
身故云爾
觀經疏云○又彼佛生異
此王宮。彼佛直生菩提樹下化生淨土之
佛不必具八相歟。法花信解品疏云。二乘
所見具有八相成道法花論疏三云○八
相成道即八方便○若依佛性論有十四種
方便。一現本生事。二現生都率天。三從天下
受中陰。四入胎。五出胎。六學伎能。七童子遊
戲。八出家。九苦行。十詣菩提樹下。十一破魔
軍。十二成道。十三轉法輪。十四般涅槃
此與八相開合
廣略而有異也
淨名玄二云。經中凡有四句。
一淺爲深用。初發心菩薩即八相成佛。二深
爲淺用。往古如來爲能仁弟子○深爲深用
淺爲淺用
可知
涅槃疏第六云。林微尼薗此香釋氏薗
玄城三十里。夫人往薗中戲琴。無憂樹太
子便生也又云。行七歩他解示過六道。
故行七歩約事解者。大象王初生時。即行七
歩離其母。然後來就之。如來是正法王故
示行七歩。若是有所表者不失前意。南
行七歩示爲福田者。南方是湯地示道智斷
堪爲福田也。悉達太子有人言。一事不知
不名悉達。作此間語解今明。此是外國語。
大論翻爲成利。有經番財主。此明應爲
輪黄帝七寶御世故言財主同十四云。行
至七歩者他解云。示過六道。今明不然。此
是譬白象王明。白象王生時墮地即行七
歩竟還歸就其母。佛既是三界法王。初生亦
行七歩也又釋化似白象云。然有餘本
雖云化乘白象。而經論中無有云乘白象
入母胎者。今以正化似爲是相書法。今其
母夢見白象。即知有胎云云同八云。不信初
生七歩爲魔説。若言初生示現七歩是佛
説也○外國人生以鼎晨將詣天等求福。若
言佛初生亦爾者。是魔説也。若知如來爲
現神力。能令天象禮敬者即佛説也云云
疏九云。如瑞應經明。年至七歳乘羊車詣
所所問學書時者聖久書缺二字。以問於
所所不能答反質其意云云大品疏三云。阿
彌陀佛見身相。故知。是最説身珊。若波羅門
糜相知今有一切智人當出世云云涅槃疏
六云。如來納妃生子。並是住大涅槃法身
方便不可思議事云云觀經疏云。王本明得
初果。何以知然。出大論太子踰城。學道時。
至王城促藕菓乞飯。無量人觀者王兒結
誓云。太子若得道前當度。我受我請後成
佛時王則八萬四千人退佛。佛爲説法。於
路得須陀洹果。故本得初果。今蒙發光照
唯得那含云云法花方便品疏云。摩竭提界
寂滅道場初成正覺○有人言。如來在此樹
下成道。念於樹恩故觀樹也。行者向爲取
道故。坐今得道竟。是故經行即欲行善利
物報樹恩也。云此解五經。有人言○世人
思惟凡有二種。一觀物思惟。二經行思惟。
今隨世法亦唯此二○彌沙塞律云。三昧七
日此與十地論同。彼論問云。本爲利物成
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説 答云。顯示自受大
法樂故。此則初七日不説。第二七日方始説
云云問。若依他論初七日不説法者。淨名
玄七云。法花玄論已審評。餘未盡者今當更
説○前七會耳。是佛初成道菩提樹下説之。
此時未有小衆故。七會不列第八會。後時
説之。後已立祇洹精舍。此時得有聲聞所
以列也。講者謂七處八會。皆初成道説。即
失斯意云云法花玄九云經所皆言花嚴唯
初成道説之
今請
難之。花嚴七處八會。初一會可言初成道
説也。七會六處云何亦是初成道説耶。又第
八會入法界品在祇洹説也○云何第八會
在祇洹説也。又列五百聲聞耶。今所得者。
釋迦化短舍那化長可具五義云云准此
文初七日説花嚴經也。既云前七會耳。是
初成道説。若第二七日等爲初者。應之並
是而言多者。意第六會非初成道説也。又
言初一會可言初成道説。若十地品爲初
成道説者。何但云初一會耶。若許初七日
説花嚴者。法花疏何云初七日不説。第二
七日方始説耶 答。此甚難也。今且可云
以義疏釋爲定。法花玄淨名玄破有人義
時。且與云。或有初七日説。今而言依論
初七日不説也。又玄云。初成道者。實是以
初七日且爲初時。第二七日雖是成道未
久。而非直是初也。但初言應通第二七日。
後文中且論初七日爲初時耳。或對第八
會。前七會皆初成道説。七會六處非初者。意
在第八會。以對初會經非云十地品亦爲
後時後義
爲正
義疏次文云。此經明過三七日
方説。律中及薩婆多傳。過六七四十二日方
説十二由經。成道竟第三年方度五人則一
年不説。智度論云。五十七日不説法。或可。
則是五十七日。或可是五十箇七日計近一
年。與十二由經相應。適縁見聞不須會也。
薩婆多論云。何故六七四十二日不説。一
者梵天未來請故。又陳如等善根未熟故○
又多故
略之
隨從世法故示三思而後言耳。七是
一數之窮。三思是俗之常法故。有三七之言
乃至智度論云。諸天儀法不同。淨居天動
令出家。四天王擧鉢。梵王請轉法輪○論
云。佛雖不須請。而全請者獲福。金光明云。
請佛轉法輪能滅謗十二部經罪。又先請
後説諸佛法爾○二所以
略之
又若不請而説則
應答十四難。以待請方説故不答也○
天請人不請所以。又
十六王子請義云云
又云。波羅捺此云鹿林。昔
有王以林施鹿故云鹿林。略婆娑云。仙人
薗者。昔有仙人在此處住。因以爲名。又悉
爲繞水城。今謂。波羅捺是其通處。鹿林是其
別處。迦毘羅國正是天地之中央。諸國皆有
四方也。波羅捺在迦毘羅之西相去九百六
十里。佛轉法輪處。在波羅之北相去二十
里。樹名香淨 問。何故住此處初説法耶
 答。衆生待時待處以得悟故。聖人化之
耳。處無定也。今明○一者毘婆娑云。有五
處定。謂生處。出家處・成道處・説法處・滅度
處○佛未出世有轉輪王。持兵衆欲從此
道過。而兵衆即住不行空中也。此是古佛
説法處。王須避也。故知處定。二者五人退不
還國。畏淨飯王誅也。信不給侍太子。謂
佛無道故。頓止鹿薗。毘婆娑云。三人計苦
行得道。二人計受樂得道。二人見佛苦行。便
謂佛無道故往鹿薗。三人二年供養佛後
見佛。⻝乳糜後謂佛受樂故無道。亦捨佛
往鹿薗。佛受請竟則自念云。甘露門開誰先
應聞。自念。阿羅羅欝多藍弗。總明利根應前
得道。諸天報云。一仙命終已七日。一仙昨夜
命終○則知前五人應以受道故往彼化之
○言五人者。一陳如。二十力三頞鞞。四跋
托。五摩男𤘽利○經出一云。迦葉佛時有同
學九人。四人利根前得道。五人鈍根自誓。釋
迦出世要先得道。又經云。釋迦過去於飢饉
世作大魚力自誓云。前⻝我肉者當先
度之。五人前來⻝之故前度也。又經云。過
去世有六人。五人取稻花供養佛。一人待
之稻熟供養故。五人前悟須跋後悟也云云
問佛若不待請説立答十四難者。設雖不
請何可答也。自本不可記事故耶 答云云
法花玄九云釋論云。佛初成道度結髮梵志
千人後還本國。諸弟字雖得道迹而苦行
來久容色憔悴不光顯。世尊父王即勅國中
豪貴子等。應資生身並令出家等文 明調達
三逆
化城品疏云。同六年苦行是唯道場以不
答。非也。六年苦行竟受乳糜也。後始取草
坐於道場也維摩疏四云。如釋迦文佛菩
提樹下初成道處。三千二百里金剛地爲場
云云涅槃純陀品疏云。昔日受二女之糜。此
是不受而受○今日受純陀飯。亦是不受而
受○昔受已得菩提。此明智圓。今受已入
涅槃。此是斷徳備。今番智斷皆具足故。令二
施果報無差別也法花疏一云。十二遊經
云。初成道第二年爲五人説法。三年化迦
葉兄弟三人。第五年度身子目連。明陳如最
初得道故最初列也。分別功徳論云。佛法最
大者謂陳如。最小者謂須跋云云又云。問。阿
難是佛得道夜半生。年二十五方乃得佛○
答今引二經據本迹通之○二依報恩經據。
迹而記佛重爲説方乃得聞云云法花玄七
云。冷水灑面者。初成道時但堪受人天教。
爲瞽龍及提謂等説三歸五戒也。喚子得
者。趣鹿苑爲説出世二乘教也云云涅槃疏
六云。木鏘儐者。此示業果不失。木鏘來佛之
遍避鏘遍逐。乃至三十三天行還下鏘亦下在
等文涅槃疏十五云。佛既生人間。聞人法
故。依轉輪王葬法以端纒身而燒之也○
内外兩端
不燒
中間九百九十九張盡燒云云 可云九
十八張
而言九
者何
問。處處文云。浮圖或云佛駄都者。爲
因何者耶 答。浮圖者。法琳云。佛陀云云
此説者。浮圖共是佛名號。大論十一云。阿愉
伽王一日作八萬佛圖云云依餘文。此王作
八萬四千塔婆。故知佛圖者是塔異名也。又
准此文。浮圖可是佛圖也。會云。塔爲佛立
之故。從所爲稱佛圖歟或可是梵漢互擧歟。
佛是梵語。圖是圖像也
所言佛駄都者。婆沙百九十二云。佛焚身時
内衣不失駄都云云准此駄都是舍利也。佛
舍利故云佛駄都也。故亦云如來駄都。倶
舍光記云。駄都此云性。如來體性也云云
問。佛出家成道委始有異説。今意如何 答。
亦有二意。一是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故壽量
品疏云。若久成佛。何故昔説十九出家三十
成道云云二者信解品疏明二十九出家三十
五成道爲正義云云即疏文云。疏四云。如來
三十成道。八十滅度。其間五十年説法。此經
隣沒涅槃故。壽量品云。於伽耶成道。至今
四十餘年。諸師並云。四十九年説法花。今
明。若説法花必是四十九年。則佛非十九
出家三十成道。何以知之。若十九出家三十
成道。即出家已後十二年。而經及釋論云踰
城之夜生羅歟。若爾何故知十二年耶。又
經皆言六年。苦行若十二年者。其間何所爲
耶。以此推之。非十九年出家而三十成道。
若必十九出家者。則二十五成道。壽量品應
云五十餘年。不應云四十餘年也。今依
釋論引經云。我年二十九出家。若爾則三十
五成道。而壽量品云。四十餘年則會主文。若
言經論不同適縁而見者。斯即時若不定
也。淨影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於其中間
五年。自餘六年習定云云仁王疏上云。成道
三十六年正月八日説此經佛成道。七年方
説餘。彼若案諸文記。二十九年至今時。應
成道後三十六年。生年六十六方説此經
道成後三十六年加未成道前三十年。故
云六十六也。此則三十成道義也。彌勒經遊
意云。若爾以八十爲定者。十九出家三十
成道。正取上何説法者。佛初説法時。有人
年十一許。已能至佛所乃至佛滅度去已。後
四十許年時。此人始百一歳。具聞説法始
終。説法之此人。在世由能説法行化純風
相在盛行。佛法也。此是諸師説意也文 意云。佛
生已二
十年。有一人生故。佛八十滅。此人爾時
年始六十一。佛滅後四十年此人百一歳
此文明三十
成道者。是諸師説意也壽量疏云。今依釋
論。我年二十九等者。論第三卷云。我年二十
九出家學佛道。我出家已來已過五十歳
或本云我
如年十九
惠影云。我年二十九者。此字錯。十
九當。是已過五十歳者。從出家來至五十
九云意云。至入涅槃
時有此年數也
僧偘師依本起經及因
果經。云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爲眞云云
取意又云。依悲花經及善見律婆娑等。皆云
三十五年。在世教化通前三十五即有八
十○而言十九出家者。此或翻譯誤耳。少
一竪盡云云壽量疏以羅睺羅生證出家。已
六年成佛者。僧偘疏云。如依本起經説。欲
出家時。指瞿夷腹云却後六年當生男子
又羅睺出家日成懷。成道日生云云法花疏
一云。羅睺羅者○以六年在胎乃至佛到迦
毘羅城七日即度之爲道云云彌勒經遊意
云。而釋迦壽命經論出不同中。本起經云。佛
壽八十。雙卷泥洹經云。七十九行年八十。胎
經第十二卷善□釋迦壽八十四也。阿含經
云。佛壽八十五。釋論三十四卷云。釋迦佛
壽百歳。婆娑云。三阿僧祇劫壽命與他化自
在天壽。一種萬六千歳。但八十年受。餘者
衆生機品堪。八十故入滅。餘化衆生者。付
諸聲聞菩薩等也。如此等時不同意。或時
隨物所宜見。應壽無定。如來大期八十。於
第七十九年説大經。若爾者。法華云四十
餘年者。此必是大經之前者。更退一年。是
七十八年上説法花云云金光明疏云。問曰。
此經是何時説疑佛八十。釋曰。未涅槃前九
十日説。所以知然者。從如來出世。至於法
花未有八十之語。説法花已後時。於魔王
唱言。却後三月涅槃。此時衆生方知正八十
年。以此可知於九十日説。而九十日中
未知是何日説。方者將也。二月十五日入八
十而未滿足曰將法花疏一云。問。未曾
有經須拏經及瑞應經。皆云羅睺是瞿夷之
子。如法花所辨是耶輸之兒○十二遊經云。
太子有三夫人。第一名瞿夷。第二名耶維
○即耶輸陀羅也。第三名鹿野。三夫人各領
二萬釆○答。羅睺實是第二夫人兒。瞿夷
是大母○大智度論云。瞿毘陀是寶女故
不孕子○又經云。佛有三子。一善星。二優
婆摩耶。三羅睺。即三夫人所生云云又引注
經云。諸尼之中擧姨妻二人者○欲明
己修度。則從生之義。顯滅法則伉
儷之業成 云云 即引智度幷母。法花
以爲妻久成云云
道樹不同 彌勒經遊意云。依長阿含明
之。第七釋迦佛坐唄多羅樹下成道也。又
十住毘婆沙明。坐阿輸陀樹下成道也。第八
彌勒佛龍花樹下坐成道云云 釋略
七佛度人多少 彌勒經遊意云。依觀佛三
昧經明之○第一毘婆尸佛三會説法乃至
七釋迦牟尼佛亦一會説法。度千二百五十
人也。並是善來得戒也。諸師云。此觀佛三
昧經未知何時會時度千二百五十人。初度
於謂婆梨人等不見爲五人説法。六見
狗隣等五人。若合諸天明之。經自云。八萬
諸天悟道故難解之。又非是一會度人也。
但是一坐異聞悟道名千二百五十人也。又
云優樓毘螺迦葉等三兄弟等爲一千。舍利
弗目連二人眷屬爲二百五十人。又云。身子
弟子等六百五十人。目連六百人。合一千二
百五十人也。釋迦一會説法者。偏就於鹿苑
中爲説四諦法輪明也 問。若爾唯是五
人。何云千二百五十耶 答。後時重述。鹿苑
所説無異説。故云一會耳。更可尋之 同
疏又云。彌勒佛三會説法。度人多少不同。
如胎經○初説九十六。二説九十四。三説九
十二。我初説十二。二説三十六云云 胎經説違
觀佛經。釋
迦一會説也。此經者。
約密轉法輪歟
又云。狼跡山是崛山之一
所山○問。迦葉何時佛大衣與八萬四千法
藏。待彌勒來狼跡時。起滅定付屬彌勒佛
 答。釋迦入涅槃時。阿難迦葉復來佛。佛
爾時從棺起。廣爲説法。爾時付迦葉○云云
法花玄九明舍利有無中云。小乘謂。骨是金
剛。肉非金剛。以傷出血故。大乘明。一切堅
滿故皆是金剛。無有能傷佛身肉者○唯
有如來入金剛三昧。出世道力能破此身
耳。世間之物無能壞者云云涅槃疏十五云。
分舍利爲八分者。實爲三分。天得一分。
人得一分。龍得一分。龍人中八國共分故
爲八分。而今不言三分。止言八分者。此是
據本爲語。本是人間。八國分爲八。後時天
與龍來求覓分。故就此八分中。各減取與
之。故得爲三分。今據本時爲言。故言八
  相好義
相好者。諸佛如來色相功徳 觀經疏云。念
佛生身者。念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密
挺持名念佛生身文 金密者。金剛堅密也。挺持者。
挺徒厭反出也。挺持者。出住
也。高出大疏
即住持也
又云。然釋迦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彼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
好。釋迦太子時。白毫長五尺。成佛長丈五者。
申長丈五放。則卷成貝螺。彼佛白毫右旋。
如五須彌山也。然復有佛身相。遍滿虚空。
所有徒衆亦遍滿虚空。所以有如此不同
者。皆爲適縁所見故也 大論九云○是此
性身滿十方虚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政。相好
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衆亦滿虚
云云二者父母生身也。此是法性生身。名
法性身耳。第三十卷名此身爲眞身。十住
菩薩聽受説法也。涅槃疏一云。面門即是光
所出處。僧家舊解。以口爲面門故。此中之
面門下結之。如來所放五色光明還從口入
云云若是梁武云依禪經。以鼻爲面門。今
所不用云云 問。六十花嚴第十九卷列六
根。以鼻名面門。武帝釋云。一契花嚴。何云
今所不用耶 答。面門者。含攝口鼻。倶是
氣息出入門故。然云今所不用者。只於今
文正是口耳朱付之此義猶有難。
今文何必是口乎
仁王經疏中
云。八辯者依梵摩喩經云。一最好二。易了。
三調和。四柔濡。五不誤。六不忘。七尊惠。八
深遠云云金光明疏云。梵音者。有五徳。一深
如雷。二清徹遠。三諦了易解。四衆生愛敬。
五聽者無厭。有此五徳名爲梵音云云 愛敬約
始。無
厭約
又云讃佛
歎音聲六種清淨。大者一悲觀
世音二大慈濡雅音。三大梵清淨音。四大光
音照音。五師子無畏音。六天人丈夫音文 此是
如來
梵音
聲相
涅槃疏一云。釋迦身止丈六。而梵王不能
見其頂。雖不見頂而身丈六。此是丈六無
邊。無邊丈六文 此是無見頂相也。無邊
丈六者。是因縁釋也
百福莊嚴
相經説八十隨好八十隨相文梵王像
等文有
三十二
相功徳轉勝也。涅槃疏一云○經云。各自
見佛在其前無有在後者。何得言前後
圍繞。解云。此是互此。謂此在前。謂彼以爲
後。四方皆爾。故云前後圍繞也問。若爾
遠遊行等時。隨佛行者。何必在前。又在佛
後。以肩佛等何必非在後耶 答。唯除説
法時。餘時隨事或在佛後。更可推尋。涅槃
疏十五云。所以修三十二相八十種者。此
欲同於人天。人中轉輪王最勝。王三十二相。
佛欲同人故具三十二相。天中有八十天。
故有八十好。佛欲同天故具八十好。雖同
而異。轉王三十二相相不明了。佛三十二相
相即明了。此則異人。八十好亦然。此則勝
天。若一向異而不同。此則化道不受。若但
同而不異。則不足可尊。今爲令化道受
接故。所以同爲令生尊敬故。所以異異
故即勝於天人。故名天人師也言有八
十天故等者。八十天各有八十隨好歟。爲
當擬八十天數。佛有八十隨好歟。且云擬
天數也。涅槃疏文云。彼不殺戒有五種心。
謂下中上爲三。上上爲四○上中上是第五。
此後是上上之上。故云上ナリ。約十善各
有此五。故有五十。如是百心名百福者。一
解云。就此五十心中。更後修習轉精妙。前五
十猶當更後得増勝五十。故爲一百也。二
解云。十善有止。止十善有五十行。十善
有五十。合爲一百也。三解云。十善有方便
與正體。方便中有五十。正體有五十。故爲
一百也。如是百福成於一相法花譬喩疏
金色三
十二下
智度論云。小乘中生身不説八十
種好。此身中不説十八不共法云云彌勒經
遊意云彌勒
如來
成佛經觀佛三昧經。身長八十
肘。肘二尺。十六丈。又云。一肘四尺。若爾則
三十二丈。下生經云。身長千尺。即是百尺。
一倍過。人即五十丈也。脊廣三十丈。面長二
丈四尺。身與面手掌舊明分之。一胸與身
五分之一。如是身長八尺。面與掌並八寸。
胸廣尺六。釋迦身長丈六。面掌並一尺六寸。
胸廣三尺。此得相稱。然彌勒身百丈。面長二
丈四尺。諸法師云。恐相傳經者誤。自或處
所生人形不同。如此間人鼻短。胡人即長。
何必是誤也云云涅槃疏八云。魔王以此有
漏之形作無漏形者。有二解。一云。佛此三
十二相身。是有漏而心是無漏。佛以此身
盛於心心既無漏名身作無漏○二解云。
佛身心皆是無漏○此解爲勝云云
  十號義
佛有十號。謂通稱也。法花疏二云 問。云何
爲十耶 答。經論不同。瓔珞經云。一如來
乃至第十佛世尊。以佛世尊今爲一號。智
度論第十佛也。世尊是十數外。總號也。成實
云。具上九號名爲世尊百論疏上云。經
明佛號。凡有三種。一略説。謂如來應供正
遍知。多依梵語乎之。二處中説。即是十
號多以此土之名也。三無量號。如智度論
明。十號外復有諸號。謂度彼岸等。亦如花
嚴名號品説。今此中但標三號者此三號者。
異上三號。
謂佛哀
世尊也
凡有二義。一者攝徳略周佛名爲覺。
所謂智慧。哀是慈悲。謂功徳也。福惠既具。
故爲物可尊○二者標佛。此則攝於十號
此有三所由。一擧終攝始。佛是十號終也。二佛
號三寶初。三佛爲智慧。哀功徳。謂福惠相對也
哀與世尊。謂十號外無量號也。故智度論列
於十號。始自如來終竟於佛。故知擧佛則
攝十號云云涅槃疏第十三云。依此經數。
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
逝。六世間解。七無上士。八調御丈夫。九天人
師。十佛。而不數世尊。若依成論數十號
者。今調御丈夫天人師爲一號。以世尊爲
一號也等文。廣釋
十號義
成實論十號品云。得正智
故能知世間一切心念。知所念已而爲説
法。故名無上調御。所當調無不調伏。已
調伏者永不敗壞。所調御者天人是也。故
名天人師。佛者乃至如是九種功徳具足。於
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曰世尊文 此文次上解
善逝號已。
已得此五。此如來
自己功徳具足也
義章十號義云。十中前五是
自利徳。後五利他又云。無上士調御丈夫
共成一號云云今了簡成論有二意。一依
義章了簡。彼云。得正智故能知世間一切
心念者。釋世間解號也。知所念已而爲説
法故。名無上調御者釋第七號。所當調乃
至永敗壞者。猶屬前重釋調御也。所調御
者。天人是也。故名天人師者。第八號也。二
依嘉祥了簡。彼文云。知所念已而爲説法
故名無上。第七號也。調御所當調無不調。
乃至名天人師者。第八號也。餘不異前。但
依義章無上調御。今爲一句。依嘉祥釋故
名無上爲一句。調御屬下句也。良以本文
了簡左右故義致異也。婆伽婆者。釋論有四
義。涅槃經十義。涅槃疏十三云。此號既總世
尊蘊在其中也簡有人直
翻世尊也
婆伽婆名破煩
惱。又成就善法。又善解説法義。又有一人功
徳無能勝者。又有大名聞者。又佛無煩惱。
又能種種大施也經七義也。第一第三
第四第五與論同
  十力義
十力者。是處非處力等也。仁王受持品疏釋
千阿僧祇劫行十力法文云。十力如別釋
大品疏五云。十力内用。無畏爲外。廣爲十
力。略爲無畏。初力第十力。前二無畏。中間
八力。後二無畏也業品疏云。佛十力業
力最深文 此釋外人意文毘
婆沙中有此説耳
又別有菩薩十力。
仁王疏上云。菩薩十力。一發心堅固力。二大
慈力。三大悲力。四精進力。五禪定力。六
戒力。七不厭生死力。八無生法忍力。九解脱
力。十無礙力文 或本云。六
智慧力
義章菩薩十力義云。
菩薩十力出大智論。行心堅固魔法不壞名
之爲力云云彼云。六具智慧力。餘皆同此
  四無畏義
四無畏者。是佛果徳 仁王疏上云。一一切
智無畏。二攝盡。三盡苦道。四説彰道。通
名無畏者。十住毘婆沙云。不懼外難。故云
無畏同受持品疏云。觀那由他下別釋一
切智無畏也。言那由他諦者。此云億千萬
諦。内道論者。佛十二部經。外道論者。四韋陀
也。藥方者。本草君臣相吏制也。工巧者。善
能致城隍巿肆等也。呪術者。善解方術
也。我是一切智人者。結一切智無畏也。二
滅三界下明漏盡無畏也○三知地地有所
出者。明盡苦道無畏也。四有所不出者。明
説障道無畏也文 此明菩薩第五地徳。可對經
思之。又此乃隨分得佛功徳
大品疏五云。前二無畏自徳。後二無畏利
云云 印本闕無末五字。
故依文勢私加之
受持品疏次文云。菩
薩別有四無畏。名出大智論。一聞持。二
法。三答難。四斷疑。而此文解四無畏約佛。
四無畏即佛菩薩也即佛菩薩者。謂佛
菩薩ナリ。此乃因縁義也。意云。佛菩薩非自
性。以非自性故云佛之菩薩也。既是佛カ
之菩薩ナリ。故得以佛果徳亦爲菩薩法也。
言出大智論者。菩薩四無畏出第二十五
卷也
  大悲義
大悲者。即四無量義中。已顯拔苦心中最大
之者。在佛果上名大悲也。諸大菩薩亦共
得之
  三念處
三念處者
  十八不共法義
十八不共法者。仁王疏上云。十八不共者。一
身無失。二口無失。三意無失。四無異相。五無
不定心。六無不知已捨心。七欲無減。八精
神無減。九念無減。十惠無減。十一解脱無
減。十二解脱知見無減。十三身業隨智慧行。
十四口業隨智慧行。十五意業隨智慧行。十
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
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無礙大品廣乘品
疏云。解前十八身口二無失二隨智慧行色
陰。無異想是想陰。無不定心是識陰。餘是行
陰。皆在四諦中也。無不知已捨者。三受後
生三毒。捨受多生癡。餘人不覺。唯知前二
受佛今知此捨也。又或一月二月入禪。或
入涅槃時。人謂佛捨衆生。故今明此。是知
已捨非不知也。無異相者。佛則無別貴賤
近遠等也。念無減念無失異者。於威儀中
誤名失念。於禪定中通三世無礙故無減
也。身口無失釋上隨智慧行。以隨智慧故
無失也問。身口無失在上別之。何云
釋上隨智慧行耶 答。正可云身口隨智
慧行釋上身口無失也。或上字正可爲下
歟。謂隨智慧故無失。即以無失還顯隨智
慧行也更考
經本
同疏又云。共數十八。十力・四無
畏・大悲・三念處也言身無失等十八者。智
論二十六具明也。又雜集論十四列名辨釋。
然加定無退而歸解脱知見無減也 阿毘
達磨雜集論十四云安惠菩薩
糅。玄奘譯
不共佛法者。
即十八不共佛法○何等十八。如經言。如來
無有誤失。無卒暴音。無妄念。無不定心。無種
種想。無不擇捨志欲。無退精進。無退念。無退
定。無退惠。無退解脱。無退一切身業。智爲
前導。隨智而轉一切語業。智爲前導。隨智
而轉一切意業。智爲前導。隨智而轉知過
去無著無礙知未來世無著無礙知現在世
無著無礙。建立彼相。如經廣説。如來無有誤
失者。謂阿羅漢苾芻雖漏已盡○或一時與
惡象惡馬惡牛惡狗等共爲遊止。或於一時
踐躡叢刺齊足越坑○如來永無無卒暴音
者。謂阿羅漢或於一時遊行林野。迷失道
路。或入空宅揚聲叫喚。發大暴音○如來
永無無妄異念者。阿羅漢猶有不染污。
遠所作久遠所説。忘失憶念。如來永無略無
不定
心無種
種想
無不擇捨者。謂阿羅漢不以智慧簡
擇。棄捨有情利益事。如來無此等事。故無
不擇捨。又阿羅漢於所知清淨。有未得退。
謂志欲退。精進退。念退。定退。惠退。解脱退。
如是六退如來永無○如來三業智爲前導。
故隨智而轉。故無有無記○如來於三世
境。暫起四時。即遍知一切。是故知見無著
無礙云云 十八並云。所有三摩地等
爲體也。具可見文也
問。付大品所
説六種無減可説定無減何無之耶 答。
與無不定心無異故 問。念惠等何重説耶
 答。隨義隱顯云云
  五分法身義
仁王疏上云。五分法身者。謂戒定惠解脱解
脱知見也。凡夫惑累以五陰爲身。聖人清
高以五分法身爲體
  四無礙辯義
四無礙辯者。仁王疏釋四辯云。一法辯識萬
法名體爲説法立名。二辭辯解一切六導
衆生種種殊方異類言音。三樂説辯者自有
無窮辯樂爲彼説。又善見衆生樂聞之機名
樂説辯。四義*辯經云。無量功集毘伽羅論
故得法辨集第一義故得義辨涅槃疏十二
云。若有所得則無四無礙。無所得故有四無
礙○明四無礙有六轉釋也○知法體及
法名字。此是法無礙○知法及名字義名義
無礙。辭無礙者。音辭無礙○隨字論者。隨學之
訓釋。闡陀論者。
河西云。此名偈誦論一切詩章言語道名闡陀。
而律中明不以闡陀偈勿教人者。取浮艷也
樂説無
礙者。非是菩薩樂欲説法。此言樂者。是衆
生樂聞菩薩説法云云 此是
初轉
第二轉云。以三
乘法爲法無礙。以一乘爲義此是都理
持對也
辭無
礙。於一法作種種名樂説者。於無礙劫作種
種異説。不可盡也。第三轉總釋無所取著爲
四無礙。第四就能持以釋。第五轉云。得世
諦故名法無礙。得第一義名義無礙。第六
簡二乘。昔説二乘人有四無礙。今故簡深。
昔於聲聞法中名四無礙。望菩薩即無也
取意
略抄
問。昔教説摩訶𤘽絺羅得四無礙。何
故不入十弟子數 答。同卷文云。十弟子
並取長。於一事偏長者。如舍利弗智慧第
一。𤘽絺羅雖得無礙。而未必於一事偏長
者故。不得爲十弟子故大執藏四辯不
如身子一辯。破大執藏常加修治也。見
婆娑論也
  四陀羅尼義
法花陀羅尼品疏云。地持論明有四持。一法
持謂聞惠。二義持謂思惠。三呪持因禪起呪
謂修惠。四忍持是入證惠。四種位者。地持云。
聞義呪三初地。成就者始不退。爾前得者不
定。忍時起自解行地成在初地又云。
論云。波若在聲聞心名道品。在菩薩心名
陀羅尼。在佛心名薩婆若又云。菩薩
欲遍持一切行。令經身不失。歴劫愈明。
故在菩薩心中名陀羅尼呪陀羅尼法花
疏云。有人言。呪所論不出三義。一説極果
勝徳或因中萬行。故聞者發心。二説三寶名
字或諸佛菩薩之別名或大力鬼神之名。
此名使魔耶聞者驚退。三説諸法深理
生無相。使聞者悟道得無生忍 問。諸經
中何故不翻呪耶 答。呪語多含。此間無
物以擬之。若欲翻之。於義不盡。又失其
勢用。如此間禁呪之法。須依呪語法而誦
之。則有神驗。不得作正語而説云云涅槃
疏第一云。説呪古來解呪亦有七人六家。
今略出一兩意。愛法師與治城素法師解
同。云呪含三義。一者含眞諦。二者含三寶。
三者含鬼神○如此有滅難
生福外議也
有解云。&T018741;
是雷公○復有解云。純是諸鬼神名。此亦難
解。請觀世音云。聞此呪者能滅四重五逆。
破三塗業障。聞鬼神名耶忽能如此邪。前
二師同云。含三義此亦難解。無有出家
○今明呪者此是佛法中密術如在間語。若
是人之男女瓶衣等。此是通語。而復有別語
禁術。此法中語亦能自有通語。自有別語
今言呪者。此是別語。是諸佛道術也問。
第二十云。有人解呪。或云。是鬼名等○今明
呪是十方諸佛祕術。如涅槃説。若皆是祕術。
此呪復是祕中之祕也金光明疏云功徳
天品
頂章句者。所謂神呪。神呪所詮凡有四種。一
歎諸佛功徳。二説第一義諦。三明藥。四唱
鬼神名字。此中所詮應是諸功徳。明諸佛
功徳灌衆生信心之頂。登法王位。從譬爲
名。故言灌頂云云涅槃疏云
  五眼義
五眼者。肉眼・天眼・惠眼・法眼・及佛眼也。法
花方便品疏云 問。五眼得名凡有幾種
答。肉・惠兩眼就體得名。以肉爲眼故名肉
眼。以惠爲眼故名惠眼也。法眼即從境立
名。以其見法名爲法眼。天眼佛眼得名不
定。所以然者。天眼得名凡有三種。一從人
立稱。又從義得目。諸佛菩薩名。爲淨天。生
在人中報得眼根徹見大千世界。從彼淨
天以立其名。故名天眼。二者就趣彰名。
始從四王上至非想。通是天趣。生彼天中
報得眼根能遠照曜。故名天眼。三者從因
目。如地持説。一切禪定於三住中名
爲天住。依此天住修得淨眼。從因得名。
故云天眼。佛眼得名凡有二種。一從人得
名。佛是人名。人有此眼。故名佛眼。二佛名
覺。即此覺能照故名爲也 問。五眼
以何爲體 答。若據法身。以智爲體。智
有五用。故名五眼。若就應身。天肉既是報
名。即以色法爲體。餘三以智爲體。若言
天眼通。依毘曇義亦以智爲體云云金剛
般若疏第四云。五眼義別須釋。今且示數
意。然五眼具得約五人有五。謂人有肉眼。
天有天眼。二乘見四諦有惠眼。菩薩照三
乘根性。説三乘法有法眼。佛有佛眼。次約
二人。因人四眼。果人一眼。因人四眼。如仁
王經。歎菩薩得四眼五通。果人一眼即佛
有佛眼也。次明一人具足五眼。即是佛
問。何故具足五眼 答。此是無差別。差別
三擧彰内境。約佛智名肉眼。擧*彰
外境目佛智名天眼。約二惠境名惠眼。
無量壽經言。惠眼見眞境。見眞境名惠眼。
大品往生品中云。惠眼無法不見。又云。而
無所見。大智論云。具總相惠別相惠名惠
眼。故名惠眼具二惠也。法眼可知。四眼不
了。佛眼具了。故名佛眼。二見佛性故名
法花疏云。五眼有二門。一者
因中名四眼。果地名佛眼。謂人有肉眼。天
有天眼。聲聞惠眼。菩薩法眼。佛有佛眼。故
四眼入佛眼中。悉名佛眼就佛眼中。約
境論其五用。故有五眼者見六道衆生。即
佛屬天眼也。又佛眼無所不知。無所不
見。亦見六道衆生也問。於法身具五
眼耶 答。法花義疏又云。五眼有二門。一
就應身論五眼。佛託父母生身故有肉眼。
次在道樹下得於四眼。以有遠見故有天
眼。照三乘根性故有法眼。照於實相故有
惠眼。照佛境界故有佛眼。次就法身論五
眼者。照五境界故有五眼。照障内境名
爲肉眼。照障外境名爲天眼。餘三如上
云云問。就法身何論障内障外耶 答。約
縁有障内障外。而法身倶照達之。若下一
就法身同論之。何内何外。孰障孰照耶
金剛般若疏四云。擧障内境。約佛智名肉
眼。擧障外境。目佛*智名天眼云云又仁
王疏上云。五眼者。如來一眼。即究竟諸道何
須此五同之將境即智故有此五。肉眼者。
照金剛已還一切諸法皆盡。天眼者。照如
來果第一義諦。名爲障外。惠眼者。照常無
常等一切法空。法眼者。照一切有爲法因果
等。佛眼者。究竟諸道若准此釋。金
剛以還皆有障累名爲障内。佛果累外名
障外也 問。菩薩得佛眼耶 答。仁王疏
上云歎菩薩徳云
四眼五通
菩薩在因未得佛眼
槃疏十五云。菩薩亦有三達○出超日
經云。菩薩有三達 問。佛有三達。菩薩亦
有三達者。佛有五眼。菩薩亦有五眼不
解云。亦有 出何處 解云。未見的文。而
經云。須陀洹人亦名爲佛。何以故。正覺見道
斷煩惱故。須陀洹人既得名佛。豈況菩薩。
又大品中釋十地。第七等定惠地名佛眼地。
既有佛眼。豈無餘眼。故菩薩有佛眼也
同疏十二云。佛見佛性。即是佛眼。十住小
見。即是惠眼。前云。知衆生求大小逆流順流
等。即是知三乘根性説三乘法。是法眼。前
云。以天眼見衆生造身口意業等。即是天
眼。餘肉眼可知也大品疏三云。開善云。佛
眼照世諦者。不然。若爾應法眼反爲佛眼。
法眼照世諦故。而論主惠眼反爲佛眼。應
佛眼見眞諦。非汝家惠眼見眞諦故也。今
不爾。因中二惠爲略其果反爲佛眼故。成
一切智一切種智。慧眼即是道種惠也。故釋
佛惠兩眼文。皆無法不見也。因中惠眼既
照二諦。果中佛眼亦照二諦也。即用此云
破由來釋。大經師子吼云。惠眼故不明了
佛性。既非眞諦。何云佛眼還照佛故有反
照智。今問。佛眼唯照佛。何得今云惠眼見
他。又何得云十力等滿徳皆是佛眼。論主自
釋云無法不見。云無縁大悲即是佛眼。豈
但照佛耶。又經云。佛眼無別境。還照前四
眼境。亦應無別眼。還是四眼。若只是一境
有了不了。故有二眼亦應只是一眼有明
不明。因中惠則○明又且因中即惠眼未必
見佛性。如九住已下佛眼見性。故有智有
境也言即用此云破者。即以此惠眼佛
眼並應二諦。謂以破由來釋也。自界釋云
下。出其所釋。今問已下破之也。古義意師
子吼品説惠眼不耶。佛性者。只是不照知
佛性。佛性是世諦。惠眼不知世諦故也。何
云佛眼等者。佛性若眞諦者。何云反照智耶。
是智知世諦故也。此猶古師見也。餘以可
知次文也 問。凡夫聲聞菩薩三人具幾眼
 答。凡夫有二。未モノハ得通有肉。無未得
通具二眼。生天凡夫但有天眼也。聲聞初
二果具眼根者有肉眼惠眼也。不具眼根
唯惠眼也。離欲聲聞眼根具者。三根肉天惠
眼也。不解度衆生無法眼也。菩薩初
未得無生忍受捨。肉眼身即有惠。得通者
有天。能度物有法也。受法性生身菩薩
無肉眼也 問。因中惠眼至佛反名佛。法
眼反爲何物 答。聞因中二惠。道忍爲惠
眼。道種惠爲法眼。則果中惠眼轉名一切
智。法眼轉名一切種智。即知道種惠是法眼
也。今者言因中二惠皆名惠眼。果中二智
皆名佛眼。則因中化他方便名法眼。果中總
名佛果。無復別名○若別名者。無縁大悲
非正是度物。亦得名大慈猶未好也。大
判。取佛自行徳。對二惠眼佛化他徳對上
法也 問。惠眼具二惠。法眼復是何物惠
答。二惠有多種。知空有爲二惠。即是惠眼
故。論云。惠眼破一切法中無明故。身心出
過。餘人故衆生見便愛受其道化也。故諸法
總相別相。若得如法皆則是惠眼也。若約
自行化他明二惠。今惠眼是自行。是實惠
義。法眼是化他。是方便惠 問。法眼是方
便。惠眼亦有方便。云何淺深 答。惠眼自行
方便故易淺。法眼化他方便難深也。故惠眼
第三。法眼第四也又云。今五眼並見並不
見。見無所見故並不見。如云五眼不了
見菩薩等也。五眼並照俗並照眞。具照眞
欲惠眼無法不見。是不照俗。淨名云。常
在三昧恒見諸法不二。是非天眼見眞耶。
次天眼見無所見。故見眞。惠眼無見而見。
故照世也 法花玄六云。如三藏中唯明三
眼。大乘經中具説五眼○雜心及舍利弗毘
曇皆云。唯有三眼肉眼天眼惠眼云云
五眼十眼相攝 方便品疏云 問。五眼與
花嚴十眼云何相攝耶 答。言十眼者。一
是肉眼。見一切色。二是天眼。見諸衆生死
此生彼。三是惠眼。見諸衆生根性差別。四
法眼。見諸法眞實之相。謂見諸法第一義相。
五是佛眼。見佛十力。六是智眼。分別了知
一切種法。七是明眼。謂見一切諸佛光明。八
出生死眼。見涅槃法。九無礙眼。見一切法
無有障礙。十是普眼。謂見法界平等法門。
物一是前肉眼。亦兼天眼。見麁細遠近。是
天眼故。第二天眼是前天眼。第三惠眼。第五
佛眼。第六智眼。第七明眼。第八出生死眼。第
九無礙眼。此之六種是前法眼。第四法眼是
前惠眼。見眞諦故。第十普眼是前佛眼。普
見平等眞法界故文 義章五眼義十眼
相攝全同之
出生死眼。
見涅槃果故非惠眼攝。惠眼見空理爲此
義。故不相攝之涅槃果。是乘果故入法眼。
見三乘道也。若約二乘。見四諦爲惠眼。及
佛見有爲法因果爲法眼等義者。即以見
涅槃法可爲惠眼。非法眼也。然約前義。
今爲法眼耳
  六根清淨義
六根清淨者。法花論云。受持法花經乃至
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根用。未入初地菩
薩。正位應知如經。以父母所生清淨肉眼。
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故。又六根清淨
者。於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辨香別
味覺觸知法等諸根互用。應知眼所見者。聞
香能知如經。釋提桓因在勝殿上。王欲娯樂
乃至説法故。聞香知者。此是知境。以鼻根
知故文 此是知境等者。疏云。此是知境者。香是鼻根
所知境也。以鼻根知故者。出能知也
問。香既是鼻根所知。若以鼻根知者。何名
互用耶 答。此文釋聞香一句。非釋互用
 問。若以何證互用耶 答。眼所見者。聞
香能知。謂釋提桓因在勝殿上。是眼所見。而
以鼻根聞香而知。眼所見故名互用也
問。六根清淨時即得互用耶 答。可爾
問。何位人得六根清淨 答。論云。未入初
地凡夫人也。疏云。如經已下次引經證。既
云父母所生肉眼故。是凡夫未得初地法
身眼也問。地前有十信及三十心。於何
位得 答。三十心也。故經疏云。前是十信弟
子位。亦是三賢師位文 前者隨喜。今者法
師功徳六根清淨
不輕品
疏云不輕
入果
初得根淨。謂内凡三賢之果。二根
得常淨。即得初地已上得無生忍。了悟一
切法本來寂滅故。根常淨。三得佛地文 此約
爲三
果也
問。地前菩薩所得未名常耶 答。爾
也。故云常淨地上所得耳 問。經説六根
清淨中云。父母所生清淨常耳故知地前
三賢所得亦是常根也 答。不輕品中經自
説二種。初直云眼根清淨等。後更説得常
眼清淨等。故知二別。初地已上悟法性故名
爲常根。地前不爾。未得名常。而經云常耳
者。未見釋文。敏者考之。且會釋云。地上
悟常故名常。地前未得。而經云常耳者。以
父母所生説爾耳。根故名爲常。常是凡爾
也。雖是清淨。而是父母所生肉身。與常人
同故名常耳。非常住之常。故不相違 問。
初地已上得常根耶 答。爾也 問。因位猶
是有爲。般若何得常根耶 答。此對地前
且説爲常。非實是常。又智是有爲無常。而
所證法性是無爲常法。故從所證且説爲
常。又説所證爲菩薩法身。故亦名常根。又
常無常皆是對治悉旦。非第一義諦。故説十
地説常。説無常倶不相違。然十地因位
爲無常。是因縁之正義耳。又復地上六根之
用。雖刹那滅。而先大翻分段謝滅且説爲
常。若約此義勢。經云清淨常耳。亦有此
義。地前菩薩雖是分段。而六根用任運而轉
不同外凡。且説爲常。故不違也。法花玄第
十云。未得無漏法性身。而有此功徳用。當
知是八地下人也。有人言。十信菩薩有此
用也。法花論云。是地前人也此中三義。初
是大師自義。次是他師釋。後是論家説 問。
大師自義何與論違 答。八地下言是前七
地菩薩。而不分明。此與論異者。義有多途。
故爾。然釋文多云地前人得也。六千功徳
令六根清淨。六千者。義疏云。身三・口四・意
三。合爲十善。一善爲首。餘九莊嚴○成百
善也。自行百善。教他百善。讃嘆法百。讃嘆
行百善。合爲四百善。約五種法師皆具四
百成二千善也。此二千善有上中下品。故
成六千也。有人言。菩薩行十善。一善亦
以九善莊嚴○便成百善。自行百善。教他
行百善。讃嘆法爲百。嘆人爲百。合爲四百。
此之四百有上中下品。成千二百。三根於
持經用勝。具得三品。故有千二百。餘三根
持經用但得中下二品。故有八百。有人言○
六根皆具百福。一一福各十善莊嚴。成一千
功徳。一根一千則爲六千云云初説不言有
人。而義不如第二有説也。玄論引注經。即
此第二義。而云既妨更出多釋。如文。今案。
以注經釋可爲量。四前言三根於持經勝
者。意根爲五法師之本舌。亦具五師由聲
聞説受持等。故勝身等三根有何功徳而
得八百耶 答。玄論云。互相資持故。餘根得
用即是功徳問。何名功徳 答。法花經
分別功徳疏云。修功所得悉名功徳云云
槃疏十二云。如言功徳。功者故也或本
作政
者得也。功罰所得名爲功徳。亦是功夫所得
名爲功徳之者。還訓於得。得屬於我名爲
功徳。亦是修功徳獲名得也十住斷結
經第六卷説諸菩薩徳云。現如來眼不可思
議○如來鼻通倍不可計。如來舌通廣無邊
文 具説六根有通即
是六根清淨也
涅槃疏十五云。習集故。
若自然六根清淨云云但知一切修行大乘經
云。皆得六根清淨。以六根淨是菩薩功徳
故。又菩薩分得佛果功徳。故知六根清淨究
竟在佛果也 法花玄十云 問。云何名六
根淨耶 答。如文所明。有此勝用故名爲
淨。又此經明。權實二智眞應兩身。皆是無礙
之法。菩薩語無礙之法故分得無礙故名
六根淨也 問。云何權實眞應無礙 答。如
前説。長爲短用。短爲長用。長短爲非長短
用。非長短爲長短用。此是如來究竟自在無
礙之身。即有究竟自在無方之用。始行之人
分得此悟。故六根自在也 問。諸部皆云。香
到鼻方知。云何此經云遙聞香耶 答。有
人言。道理則到根方知。今假經力則遙聞
也 問。若道理色可見。聲可聞。今假經力
則應聞色見聲耶。若色不可聞。聲不可見
者。到者不可遙聞。遙者不可到知也 答。
明中色定可見。闇中色不可見者。何故人
眼晝則見。夜不見。穴鳥夜見而晝不見耶。
若言眼有光故能見者。晝何不見耶。又如
弱水不昇毛而昇鐵。金剛破餘物而水銀
所壞。孰定強弱耶。故知諸法無有定性。隨
立而轉。到不到亦然也。又今約事釋者。菩
薩分得二智。以實智故知。六根六塵空無
所有。如華嚴中明。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觀
眼無生無自性。説空寂滅無所有。以權智
有六根之用。約權智能知香義故。説鼻遙
聞香也。非鼻根能遙聞。餘亦例然也
鼻根能遙聞者。可有二義。一云。鼻根非遙
聞。但是權智能遙聞。有似六根之用也。一
云。鼻根自力非遙聞。然由權智開導力故
亦得遙聞也
  六通義
六通者。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也。
身通亦名如意。亦名神足。仁王疏上云。以菩
薩漏未盡故除漏盡通涅槃疏十五云。若
依大品。歎菩薩徳中云。悉是五通。往生品
云。菩薩得六通。二文不違。佛煩惱漏習漏倶
盡故具六通。菩薩但斷正使習漏未盡故。
未得漏盡。若望凡夫二乘。得言菩薩具得
六通。是以兩文不相乖有略抄法花序品疏
云。經或云菩薩得於五通。或得六通。凡有
二義○一始行菩薩但得五通。二法身菩薩
得於六通。又菩薩煩惱已盡。形凡夫已盡
故言得六。餘有習氣。比佛未盡故言得
五通問。凡夫亦得五通耶 答。涅槃疏
十五云。若是薩婆多成論等所解云。凡夫亦
得五通○若是雪山部。聖人得五通。凡夫
不得。而今外道能飛行自在等者。此是其若
得異道術。或是鬼神等依助故能爾。不名
爲通。諸可解釋不出此二云云問。得通
有幾種耶 答。涅槃疏十五云。有四種得。
一者修得。二者報得。三者功徳得。四者生
得。言修得者。即是修習所得。言報得者。
以修因故果報得此通。亦如生色界則報
得得此通。功徳得者。如持法花經。止爲持
經而自得功徳莊嚴六根。言生得者。如生
在人中自然得通。此是生得。如栴陀羅與
阿闍世王乃至彼答云。我見宿命。從七世
以來常屠羊都無果報○佛言。却後七日
業熟墮地獄
婆娑
中云。此非是通。此通生惠。何故生欲界非
邊地已上涅槃疏生得者。
倶舍名業得
問。五通依何定修
得之耶 答。法花疏第二云。小乘但明四禪
方能發通。大乘明一切禪定皆能發通
問。大乘一切禪定發通者。依何文耶 答。
可考之。設雖無文。道理應爾。菩薩功徳
皆自在故 大品疏三云。數人五通四根本
發之。六地發見諦。九地發思惟。論人三界
定發漏盡。七依定發五通。即四禪三無色也
云云問。功徳得者爲唯持法花經得耶
答。持大乘經菩薩應得之。故涅槃疏十五
云。習集波若自然六根清淨。即是功徳得
但是大乘有斯功徳 問。六根菩薩得清
淨者。鼻舌亦有得通。於六通中何故不論
耶 答。義章云。釋言。六通三乘共法。二乘之
人鼻舌身根無有通義。爲是不立。若於大
乘不共法中諸佛菩薩六根互用。一一根中
具一切用。説通無過云云 花嚴説。菩薩鼻根聞
於無色宮處之香十住
斷結。經第六説。有
鼻通過於眼耳。文
又六通中身通是身色自
在。非身根覺知自在。故云身根無通義也
 法花統略下卷云。眼耳直明能遠見聞事。
與二乘略同。鼻根全外道二乘無鼻通。而
菩薩有之。二者外道二乘不能遠聞。菩薩
則能。三外道二乘不能知上界微細香。菩
薩能知大品疏三云。數論明。五通與凡
夫共。漏盡獨聖人也。數云。報得五通無障。
修得者亦有亦無。他心宿命得定即得。漏盡
以煩惱爲障也。論人明。五通皆有別障也。
又明。他心宿命定内用故是善。天眼天耳定
外用故是無記。如意通若定内作十一切入
轉變即是善。定外毀小爲大等是無記也
又云。亦須知此中五通非但不凡夫共。
亦不與二乘共。如大經云。昔所不得而今
得之。今明六通皆是波若。而離合不同○波
若轉變用之如意。無所見無所不見則天
眼。無聞而無所不聞即在耳。無知而無不
知即他心宿命。煩惱畢竟即名漏盡也。以
波若無應故名通妙。而莫測故云神也
  三明義
言三明者。或名三達。然其三達正唯在佛。
通論菩薩亦分得之。三明乃共二乘無學。是
六通中宿命天眼及漏盡也 仁王疏上卷
云。三達者。宿命達天眼達・漏盡達。此三能
知自他事虚及實名爲達涅槃疏第十三
云。釋十號中明行足云。若是三達名三明
者。宿命明知過去。他心知未來。漏盡知現
同第十五云。然六通中有通有明有
力。若是外道所得但是通而非。二乘所得
亦通亦明。若佛所得亦是通亦是明亦是力
仁王疏云。道理三達是佛得。菩薩隨
分亦云仰習果徳義章六通義云。明共
二乘。達唯如來涅槃疏十八云。二乘人無
三達。如來有三達云云同疏十五引超日月
經云。菩薩有三達。又同卷云。五約六通中
論示現與明辨於四句○若天眼與宿命。
此二是明而非示現○此兩世幽隱難見。今
能照了故是明。非示現者。向他説兩世事。
人不信故非示現。若是神足與他心。此是
示現而非明○是神足即能變化令人知。他
心即了其心中事。故是示現。非明者。非是
三明之數。若是漏盡通亦明亦示現。即是三
明中一明故是明。復説法即是可見故是示
現。天耳一種但是通而非明。復非示現。非
是三明數故非明。向他説天耳聞十方世
界聲。難信故非示現也問。若他心是示
現非明者。何故涅槃疏釋十號中。云宿命
他心漏盡爲三明耶 答。彼文云。他心知
未來云云此違諸説。一者他心唯知現在。而
言知未來。設約佛論。應通知三世。何偏
預未來耶。又三明以天眼爲數。而今不
數天眼替以他心。故知以天眼通且名他
心。他心智加行先見他色相。既有相資義
故立此名耳 又一義云。三達有二義。一
者以天眼知未來。如仁王疏辨。二者取他
心通。即如涅槃疏第十三卷文。又即涅槃疏
第六云。如來有三達之智。既有未來達照
未來根縁云云既云照根縁。即知是他心智。
如十力中根上下智力等是他心智也。然以
三達有二義爲正義也 問。天眼能見現
在色塵。何爲照了未來世耶 答。法花疏
法師功
徳品
小乘人云。天眼但見色法也。天眼
通因天眼爲方便故發天眼智能知未來
生死等事問。小乘自云。天眼通知未來
此死生彼云云今何判云但見色法耶 答。
天眼者是眼根故唯見色法。又天眼通正是
眼識相應慧故亦但見色唯縁現在。其知未
來者。但是天眼所引之勝智耳 問。若爾大
小其義應同。何故而云小乘人耶 答。准
依此文。但以天眼爲方便發其別智知未
來者。是小乘義耳。若依大乘。諸佛菩薩即
以天眼見未來世。不勞別智也
  三示現義
三示現者。涅槃十五云。六通有示現不示現
者。若是如意通・知他心通・漏盡通。此三是示
現。若是餘三非示現。已如別記如別記
者。指餘文也。餘文者何可尋之 法花玄
一云。問。六通之中三輪是何等通耶 答。就
六通義。三是示現。三非示現。他心通即他心
輪。如意通謂神通輪。漏盡通謂説法輪。問。餘
三通何以不名示現。答他心等三能令衆生
即事信驗故名示現。天眼等三則不能示
故不名示現又法花普門品疏解觀音
名徳凡有十對。玄論二十雙義。其中第十六
雙引神通示現。觀音六通中他心宿命天眼
天耳。普門者謂如意通漏盡通。漏盡通即是
説法也。觀音名雖攝四通。而文正主天耳
通也。示現者可具二句。一者神通非示現。
謂天眼天耳宿命也。二者亦示現亦神通。謂
他心如意及漏盡。故六通中三是示現三非
示現。所以大品云。三事示現。下文即云。普
門示現。今普門即是三事示現。觀音既是天
耳。故不名示現云云義疏十雙中第八云。漏
盡説法神足變轉。他心知機即以事令人信
驗故名示現云云
名教抄第十
 建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巳時於東大寺塔
 本爲興法利生之寫畢
           三論沙門覺澄
      留贈後見   共期佛慧
 文明十四林鐘第二天雖惡筆其憚多偏爲
 佛法紹隆令書寫了
           三論宗英憲生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