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般若心經祕鍵開門訣 (No. 2204_ 濟暹撰 ) in Vol. 57

[First] [Prev]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心之非究
竟義
 問。如是一法界一道眞如之理
究竟佛。龍樹菩薩説。一法界心非百非
千是。非中非中背天背天。演水之談
是斷而已。審慮之量手亡而住。如是一心
無明邊域非明分位云云私云。以此一道無
爲心對眞言等。而以其一道無爲即爲
無明不離佛。亦爲有溜滯中道之智住心云
也 問。以何得極無自性心不
。而直進趣果分法耶。答。二教論引
五教章中卷云 問。上言果分離縁不
相。但論因分者。何故十信修心即辨
作佛得果法也。答。今言作佛者。但初從
已去。乃至第二生即成解行。解行修心因
位窮滿者。於第三即得究竟自在圓融果
矣。由此因體依果成故。但因倍滿者勝進
即沒於果海中。爲是證境界。故不説耳
云云大師釋云。所謂因分可説者。顯教分齊。
果性不可説者。即是密藏本分也云云今私
云。依此誠文知也。從極無自性心即無
溜滯障。而直趣入祕密莊嚴心義也。又十住
心論第九云。等空之心於是始趣寂滅之界
果還爲因。是心望顯教極果。臨後祕心
初心云云意云。以此極無自性心即爲彼祕
密莊嚴心已成親因云也。此極無自性心是
十縁生句之埓。而馳對治道之正路
而進趣菩提場果分本處云也。又云。故
眞如受熏之極唱勝義無性之祕告。驚
道於彈指。覺無爲於未極。等空之心於是始
寂滅之界還爲因。是心望前顯教
果。臨後祕心初心云云十義。是示前一道無
爲不後極無自
也。所以彼此相對示判ノ
斷其優劣懸隔
焉知此極無自性住心
是雖一分馬乘之所攝法。而非幻影
之埓句所攝也。十住心論第九云。又極無自
性心明眞如法身蒙驚覺縁力更進金剛
。據大日經及金剛頂經等云時。婆伽梵
大菩提普賢大菩薩。住一切如來心寂滅無
相平等究竟眞實時。金剛界一切如來現
用身。彈指驚覺告曰。善男子。汝所證是一道
淸淨。未祕密金剛三摩地。勿此爲足。
時一切義成就菩薩。由一切如來驚覺。即從
無色身三昧起。禮一切如來白言。世尊。如
來教示我所行道。云何修行。云何是眞言。一
切如來異口同音告彼菩薩言。善男子。當
觀察自心三摩地。從此已後説五相成
身眞言。由此五相眞言加持。得大日尊
。如是明證非一。恐繁不云云又寶鑰
云。鳳水龍王一法界眞如生滅歸。雖
此宮。初發心五相成身可云云
故知極無自性心不溜滯心也。以此行
必定初入果分時前心也。所以非
幻影之埓也 問。立此五乘之義證其
文何。答。十住心論第一云。衆生住宅略有
十處。一地獄。二鬼趣。三傍生。四人宮。五
天宮。六聲聞宮。七縁覺宮。八菩薩宮。九一道
無爲宮。十祕密曼荼羅金剛界宮云云 問。若
爾者何故不立極無自性心宮義耶。答。
一道無爲心・極無自性心。總合爲一種所住
也。此二種住心大都等同義故云爾也。此
二種住心之佛共名爲權佛。故合爲一種宮
也。又如他縁解大乘心與覺心不生心
一種菩薩之宮。此亦爾也。故寶鑰云。第
四唯蘊已後名聖界。出世心中唯蘊拔業
是小乘教。他縁以後大乘心大乘。前二菩薩
乘。後二佛乘云云 問。其文證何。答。同論第
一云。菩薩權佛二宮乘雖究極金
剛界。地前諸住處亦是大自在安樂無爲故。
如來與大小二牛其歸舍云云 問。此五
今住心何故名云乘義耶。答。同論云故如
來與大小二牛其歸舍者。是以知此五
今住心是非名爲乘義耶。又云。言車則三
四雙轍而遊東西云云以是五今心即爲
義意也
文云。隨其解毒得藥即別者。是總示前所説
之顯密二教之所爲利益差別不同相義也
文云。慈父導子之旨大綱在此乎者。是總
前所説之總顯宗體綱要分之本意義也


般若心經祕鍵開門訣卷中

文曰。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者。三總題顯義
略解問答分是也。就此中亦有二分。初總
題顯義略解分。文曰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者
下是也。次二者問答顯義分。文曰或門云之
下是也。就初義之文。文曰大般若波羅蜜多
心經者。是牒擧此心經總相題名也。文曰即
是大般若菩薩大心眞言三摩地法門者下。
總解釋此經明題目之所由義也。次於
心經之總題名。即密以文殊師利菩薩之所
證得智慧徳。而爲所説經教之題號云也。
此菩薩所證之三摩地及所説眞言即名
法門也。於此菩薩境界。以自體軌範
。而爲諸行者之所證法門也。於文殊之
翻名多種。或云妙吉祥。或云妙徳。或云
妙光。言妙光菩薩者。即是名爲大般若菩
。其義旨漸近隣已相稱也。光者是智慧義
故也。大般若者。此云大智慧也。妙光與
智慧義最相契當也
文曰。文闕一紙行十四者。是先讃能詮之文
。是總合略少而易受持徳也
文曰可謂簡而要約而深者。是讃所詮之義
旨備總持綱要深祕肝心之*徳
文曰五藏般若嗛一句而不飽者。是指事而
其義也。五藏般若者。先所明五種法藏
也。各各所明其智慧法門内是也。即當其所
詮教法之法門藏即是也。嗛一句而不飽者。
之一句文中而悉攝入彼五藏所説一切
。又解云。雖五藏之中廣義無邊際 問。於
般若幾種類耶。答。有心經疏集云。般若
義古人釋有三義。一實相。謂眞理。二觀照。謂
眞惠。三分字。謂言教。又般若有五種。謂於
前三第四眷屬般若。謂萬行也。第五加
境界般若。謂諸地也。福智倶修。有空齊照。
詮會旨也。若於空理解惠性惠資。皆
名般若云云 問。如六波羅密經説五藏法
者。大小乘教藏中何教可攝耶。答。前三藏是
或小乘教所攝。或大乘教所攝也。後二藏純
大乘教所攝也 問。其文證云何。答。基法師
法苑林章第二卷云。大乘中亦説六藏。瑜伽・
顯揚・對法・釋言。菩薩聲聞各有三藏。法花
經云。不小乘三藏學者。故知大乘亦
三藏。故分成六。獨覺等又復更無別戒
律等。故無三藏可云云第四般若藏第五
總持藏。純大乘藏也。教理顯然也 問。其於
何一句文入五藏般若之法教
耶。答。文云。掲諦二字呑諸藏之行果。波羅僧
兩言孕顯密之法教云云是於此句
也。又經云照見五蘊皆空。及是諸法空相
等者。是一句等皆總攝一切法意也 問。
初義意。准下文。初揭諦顯聲聞行果。二
揭諦擧縁覺行果。三波羅揭諦諸大乘最勝
行。波羅僧揭諦明眞言曼荼羅具足果。五
菩提娑婆訶説上諸乘究竟菩提證入義云云
若准是説文者。揭諦等一句何言以嗛諸藏
行果而不飽耶。答。彼上文云初揭諦顯聲聞
行果等者。是約一往竪義故作此説也。若
横義時。揭諦二果攝盡一切教義也。故
字母釋云。總攝持者任持言。於一字中
持無量教文。於一法中持一切法。於
義中持一切義等云云此説文可
通此疑難也 問。以何故爲横義是普
雙攝盡諸法。約漸次攝諸法耶。
答。横義是普雙悉攝義名爲横義也。竪
義是重重漸次有後次第階級。而
下品于上品。從淺義于深義。有
次第義而攝諸法故。名爲竪義也 問。其
文證云何耶。答如十住心論十云。大日經云。
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此是一句含無量
。竪顯十重之。横示塵數之廣多云云
此文知。横竪各有取法差別義

文云。七宗行果歠一行而不足者。是亦此心
經之甚深最妙示總攝諸宗義也。於
本朝。舊新都合傳弘八箇宗教。所謂倶舍宗・
成實宗・律宗・法相大乘宗・三論宗・天台宗・
花嚴宗・眞言宗也・前三宗小乘教也。後五宗
大乘教也。今所言七宗者。是且除律宗也。
今心經但不此律宗義故除之。而取
餘七宗義也 問。若爾者五藏般若中。何故
取律藏般若行耶。答。般若行是取弘廣
故。普攝取律藏内般若行也。但於
宗之行果者。唯取其自家已別
因分果徳也。於此倶舍宗等七箇宗者。
皆是明自家已分別果徳也。所
倶舍宗・成實宗者。是取小乘所説阿羅
漢果爲自宗果位也。於法相・三論・天台・花
嚴・眞言五箇大乘宗者。以其自宗
別所建立之佛果。各各自宗義也。但於
者。無立於自家有已分之各別果
也。唯聚集倶舍宗等七宗所立果位。而
律宗之所期果徳也。其所以者。於倶舍
等七宗。各各皆悉三業有妨非止惡義也。而
今於律宗者。偏唯以集彼諸宗所持戒
律之妨非止惡義。而爲律宗*因分所爲業
也。而於爲諸即成所要妨非止惡義
也。故今於諸宗有別果徳者。唯
自家已別果徳七宗之果。而不
自宗中無別果徳律宗也。故云七宗行果
歠一行而不足也。又亦有彼律宗中唯有
故而不取之義也。謂於彼七箇宗。皆
各別持律行故。別不彼律宗
文曰。觀在薩埵則擧諸乘之行人者。是但示
此經之最初文能修行人中。是即取
一切菩薩人也。此意云。是但約一切大乘行
人菩薩此説故也。非取一切小乘行
也 問。若言小乘人者。有何失耶。
答。約小乘行人者。無一切苦厄。簡
之也 問。若爾者。分別諸乘分中。何故擧
二乘行果耶。答。於其中是於擧二乘行
者。而是爲小乘人攝般若畢竟
空觀故取之也。但於此處者不二乘之
狹劣行果也。彼二乘人者不甚深般
若波羅蜜多故。無利他行故。今於此處
取大乘之勝行修六度行四攝法而能利
益諸衆生之行故也。故不取二乘小行
也。此觀自在菩薩者。是不必觀世音菩薩唯
一人也。但廣取他縁大乘住心等五種住心
之八地已上深位菩薩行也。故言觀在薩埵
則擧諸乘行人也 問。何故八地菩薩總名
觀自在耶。答。大疏六云。經云。祕密主。八
地菩薩三昧道不一切諸法離於有生
一切如幻。是故世稱觀自在。義釋文云。
初發意以來。深觀十縁生句。入此地
性空彼岸故。不一切諸法離於有
彼以善巧方便。於如如不動中。起十縁
生無邊大用。以如幻三昧遍至十方佛刹
近種種善知識。普學無量度人門。隨
衆生何等像類言音而得度者。即皆
之而爲説法。是故世間見是事迹
故。號爲觀自在。是初入蓮花三昧之異名也
云云
次下度一切若厄句者。准此釋文

文曰。度苦涅槃則擧諸教之得樂者。且先
是本經所言度一切苦厄之句者。是擧
般若其能行人之所作自利利他二種利
益行也。是就能行般若菩薩之所化度
之利益行之中。於此所化度之境界者。
取二乘所得之有餘無餘二涅槃也。何況
大乘所得大涅槃義耶
文曰。五蘊横指迷境三佛竪示悟心者。是示
一種五蘊法即衆生與佛界兩種人所成
之其迷悟差別義也。衆生是顚倒横亂。而於
假僞之五蘊法則成實我實法之虚妄執著
也。於佛界是於假僞蘊法而竪高正直。則
道理悟五蘊即空義也。此義如密嚴
經中卷云。一切世間皆無相。相爲繋縛
無相即解。相是心境。心境不實。眞實之法是
智境。遠離衆相。非心境界。一切諸相是三
界法。色聲等法。名之爲相。諸根境界一切
衆生繋縛之因。若能於相而不貪著。衆縛悉
除安樂自在云云私云。此經是明一種五
蘊法而凡聖成其異解故即有解縛。示
閉義云也 問。於此一種法而佛菩薩者
假有性空義解之文證何。答。心地觀經三
云。一切諸罪性皆如。顚倒因縁妄心起。如
罪相本來空。三世之中無所得。非内非
中間。性相如如倶不動。眞如妙理絶
。唯有聖智能通達。以是諸罪相以
五蘊法自體故云爾也。又仁王經下卷云。世
諦幻化起。譬如虚空花。如影三手無。因縁
故誑有。幻化見幻化。衆生名幻諦。幻師見
幻法。諦實則皆無。名爲諸佛觀。菩薩觀亦然
云云又彌勒菩薩四禮文云。幻無人馬迷情
有。達者幻知曾然云云是等文。是示
諸衆生横亂執蘊法實有。示佛菩薩
蘊法而如理實悟虚假不實也。
重解云。五蘊横指迷境。三佛竪示悟心
者。是凡聖相對顯示迷悟差別懸隔義。而欲
離迷使求覺悟境界義意是也。而
現在生盡十方法界。一切衆生界迷五蘊
假合法則成實我實法想者。即爲横義也。」
文云。三佛竪示悟心者。是成非有似有。似有
即空想義故者。是爲竪義也。横者雙
縱廣相義也。竪者是立而取無高下長
短相義也。故本經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
蜜多故。得阿耨菩提者。此義也。又解云。若
行人得益分文。所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句中。即三菩提句是也。三菩提與三佛
者。是同倶翻正覺義。是常途事也。於
即普皆翻正覺故云和也 問。何故約
凡夫迷境而云横義耶。答。於凡夫之心
者。示横取盡十方世界之衆生現在所
具足一念心物。而有體法故云
也 問。衆生現在所具足一念心者。何等念
一念心耶。答。新譯仁王經上卷云。五蘊・
十二處・二諦・四諦。一切皆空。是諸法等即生
即滅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復如是。何以故。
一心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經九百生滅
諸有爲法悉皆空故云云今私案云。九十刹
那之中。以一刹那而應一念心也。又解
云。於九百生滅之中。以一金剛生住異滅
而應現在一念心也。而於過去與未來
。悉以爲無體法故云爾也。故云五蘊横
指迷境也。若約佛之悟解境界者。竪取
世常住法一切諸佛功徳境界而爲佛果境
故。三佛竪示悟心也。以十方
。指三世竪義事。如智覺禪師花嚴感
通賦云。花嚴經教無盡圓宗於一心而普會
注曰。横十方。竪徹
三際。皆是心中現 云云
又佛説藥師如來牛頭
天王經羅什譯其經云。牛頭天王竪知三世
。横見十法界云云 問。如經之所説文
者。言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等者。是
此五蘊即爲覺悟之境界義也。而何故
今云五蘊横指迷境耶。答。於此五蘊之名
。總有二義也。一者覺悟之義。如經文云
照見五蘊皆空之句是也。二者亦於五蘊
而有直通迷境也。謂是直約凡夫之迷
心前而言五蘊時是也 問。此二義差別意
趣何耶。答。謂於觀自在菩薩之所觀界與
斯菩薩之所化度境界。而有斯二種差別義
故云爾也 問。有此二種差別意何。答。約
觀自在菩薩之所觀境者。約一切諸法皆悉
非有似有。似有即空義也。而更約觀音所
化度衆生而所以度一切苦厄物者。於
所度衆生。而有五蘊相實我實法
也。而約此迷亂之衆生故。約
此迷惑衆生界之前。而言五蘊横指迷境
咎也 問。以過去未來二世無法義何。
答。如心地觀經第八云。文殊師利菩薩白
言。於三世法誰爲心。過去已滅。未來未至。
現在心不住。是過去已滅未來未至法
豈非無法耶 問。於佛界三世常住
何。答。金剛界禮懺經云。南謨常住三世淨妙
法身金剛界大悲毘盧遮那佛云云又理趣般
若經云。常住三世一切身語意業金剛大毘
盧遮那如來等云云 問。於五蘊而起我法
義何。答。基法師六十二見章云。薩迦耶
見。此見爲依於五取蘊法常云云
又解云。五蘊横指迷境者。是横者雙廣示
異生羝羊心愚童持齋心嬰童無畏心。三箇
住心人之所迷心也。謂此三人雙同於
五蘊和合假成境上。堅執實我實法事。既
其勝劣淺深差別故云横也。如是人等
我法二執之咎也。故云五蘊横指迷
也。此三箇住心者。寶鑰之初一擧凡夫一
向行惡行微少善。次一顯人乘。次一
天乘。即是外道下厭下界上欣生天。願
樂解脱遂墮地獄。已上三心皆是世間心。未
出世云云已上三種住心於行雖
。於迷心勝劣也。是皆倶我執深厚故
也。故爲横義也。又佛竪示悟心者。此三佛
者。以三菩提一切諸佛名爲三佛。自體
是有四箇佛也。謂一者他縁大乘心佛。二者
覺心不生心佛。三者一道無爲心佛。四者極
無自性心佛是也。此四量佛者。於五蘊法
而此四佛如次成淺深麁細智解。而了知五
蘊無性理。此解即有重重淺深差別義故名
竪也 問。其四種住心之中。初住心淺劣。
後後住心漸漸轉深義何。答。寶鑰云。九
種住心無自性轉妙皆是因。乃至云。唯蘊
拔業是小乘教。他縁以後大乘心大乘。前二
菩薩乘。後二佛乘。如此乘乘自乘得佛名
後作戲論。前前皆不住故名無自性。後
後不果故。皆是因轉轉相望各各深妙云云
此文三佛竪示悟心義也 問。此
横竪義者何云事耶。答。十住心論第十云。大
日經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此一句含
無量義。竪顯十重之淺深。横示塵數之廣
云云此文説者。以淺深高下重重差
別義竪義也。横者是横雙取縱廣相
也 問。何故以二乘聖者三菩提句
耶。答。二乘聖者於五蘊法生空智。未
法空觀。故不三菩提句也 問。此義
何。答。如菩提心論云。又二乘人聲聞執
。縁覺執十二因縁。知四大五蘊畢竟磨
。深起厭離衆生執。乃至云。二乘之人
人執。猶有法執云云此故以二乘生
空智三菩提句也。唯以佛所得二空
三菩提也。上文既明迷悟差別義
故。從下更就覺悟義。先約極無自性
。即示普賢菩薩所成眞俗圓融智性相不
二解義
文曰。言色即是空普賢解頤圓融之義者。先
普賢菩薩所受内證自受法樂義也。謂普
賢薩埵即於眞俗圓融性相不二智境。成
自受法樂之功義也。此色即是空等四句
文。是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
因縁等諸法即相攝圓融于眞空性。而成
就其無礙無障甚深不思議智境界是也。
此義契當花嚴教中所言普賢菩薩内證之
三摩地所得法也。此義意如密嚴經云。一
切法空性。與法常同體。始於胎藏時。色生
便滅壞。離空無有色。離色無有空。一切
法亦然。空性與之一。展轉無差別。所爲得
成就云云是頌意明空有縁攝圓融相攝義
也。此經文所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者。即
此義意也。是示五蘊體具性空理。此
理即是不其假相五蘊法云也。此假相五
蘊是全不異眞性之空理云也。謂非有也。
似有法也。虚妄現起説爲五蘊法也。以
有之眞理實性説爲眞如之性空理也。故應
知離有爲法之外。全都無一分之無爲法
也。離無爲法之外。全都無一分之有爲法
也。有爲法即相是無爲也。無爲法即性是有
爲也。故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也。如
上所引密嚴經頌也。此實既明色不異空空
不異色義也。方是存是義即辨是即空有
圓融性相縁攝意而已 文云解頤圓融之
者。此表自受法樂深旨義。如理趣般若
經云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爲重顯明此
故熙怡微笑者此義也。理趣般若經所
熙怡微笑義。是此經獨唯表示自性法身之
佛界自受法樂義也。又解曰。言説大樂金剛
不空三摩耶心者。是表示依能用自受用
而成自利益。及有法身境界説法用
利他行故。是即成微笑相也。意云。若
入定及入觀行時。是時有種種威儀身
也。謂閉目舌付上腭。脣合端身等相也。
而生悅笑時。顏頤等自成變移之相貎。而
是既違背入定相。以破傷其入定時也。威
儀相矣故解頤云也。重意云。文云頤解圓融
之義者。是約世流布淺喩。倚此喩而述
也。謂普賢菩薩有能飡法喜食味禪悅
微妙事故。云頤解等也。是如世人所
言。喰美食時。雖頤之例也。自受法樂體
是也。法喜食禪悅食義。如法花第四云。富樓
那。淨土衆生成法喜禪悅食。更無餘食想
云云此法喜禪悅食者。普賢豈不
此徳耶。此中今云喜食者。是以
法圓融無礙義爲樂也。禪悅食者。以三三昧
自體也。所謂佛部蓮花部金剛部三
昧耶是也。何況成説法利物之威儀。豈是同
入定住定之威儀相耶。故云頤圓融之義
也 因論問。普賢菩薩之入定觀行有威儀
身相文證云何耶。答。金剛界蓮花部儀軌云。
舌柱於上腭乃至方成最正覺云云此文
大師釋云。是文明極無自性心之普賢菩薩。
是從彼極無自性心之三摩地行。而迴
即入眞言門果分云云故寶鑰云。金剛頂
經説。薄伽梵。大菩提心普賢菩薩。住一切如
來心。時如來遍滿此佛世界。猶如胡摩。爾
時一切如來雲集。於一切義成就菩薩
提場。往詣示現受用身。咸作是言。善男子。
云何證無上正等覺菩提。不知一切如來眞
實忍諸苦行。時一切義成就菩薩。由一切如
來驚覺。即從阿沙婆那伽三摩地起。禮
切諸如來白言。世尊如來教示我。云何修
行。云何是眞實。如是説已。一切如來異口同
音告彼菩薩言。善男子。當觀察自三摩
。以自性成就眞言自恣而誦云云 問。此
舌柱於上腭等者。爲何等相耶。答。蓮
花部儀軌四卷記云。次文云端身勿動搖
舌柱於上腭。止息令微細者。亦説成觀時
儀式也。口決云。寂息氣。於其息氣上
h@u@m。隨息氣出入云云今私云。舌柱
上腭時。是先頤直而於脣小分許不合也。
而今於悅咲相頤等動變改於前威儀
故。言解頤者此義意也。可知悅笑相是
入定威儀之式也。今普賢菩薩於自受法
樂境即生喜悅想義故。言熙怡微笑相也。
是暫捨入定之威儀式故云解也。解者變移
義。暫捨義也 問。若爾者。此普賢菩薩於
者。爲入定相耶。爲當爲出定相耶。答。
已住禪定。而有熙怡微笑相也。即是示
入定中微妙受樂事也。是不出定以後
也。故同儀軌云行者聞驚覺定可普禮足
者。是正定住定中事也。准之可
也 問。以何所以普賢住定得自受
法樂耶。答。准瑜伽・唯識論等云。八地已上
菩薩行唯定非散。而恒時住無相觀。則二空
無漏觀相續無間斷時云云豈普賢非
乎 問。此普賢菩薩以圓融之三法而成
受法樂義者。是若因分中之圓融義歟。爲當
果分中圓融義歟。答。今倶用因分及果分中
圓融義。即而爲自受法樂之境界也 問。
果分法圓融義意云何。答。十八會指
歸云。瑜伽教十八會具五部四種曼荼羅四
。具三十七尊。一一部具三十七尊。乃至
一一尊成三十七尊。亦具四種曼荼羅四印
互相渉入如帝釋網珠光明交映展轉無
云云此義説果分中圓融義也 問。若爾者。
果分有三種世間義耶。答。爾有也 問。其文
證云何。答。祕藏記云。問。生住等諸法常恒如
是生二句乎。三種世間之常無常相配云
何。答。生住等諸法一句。三種無常世間相配
也。常恒一句者。三種常住世間相配也云云
問。若爾者。依此文者。唯觀果分三世間圓
融義。不因分中三世間圓融義耶。答。可
察同因分果分二種三世間圓融義
問。何故知爾耶。答。五教章中卷云。此一乘
義因果同體成一縁起。得此即得彼。由
此相即故。若不得者因即不因。何以故。
果故非因也云云因分三世間是觀
義也。果分三世間是觀常住義云也 問。
此普賢依何義故云笑於圓融義耶。答。
理趣經云而爲法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
一圓滿淸淨潔白。説一切法淸淨句門。所謂
妙適淸淨句等者。是方今金剛手菩薩即普
賢也。此普賢即住是等所説圓融無礙義
喜悅云也。金剛手即名爲普賢義。見
趣釋也。此意如大師所造三昧耶戒序云。極
無自性心者。雖法界而證三世間身
等帝網而得一大法佛。猶是成佛之因也。初
心名云云此文且示普賢菩薩未入果分
之以前事也。而更有普賢菩薩趣入果
分法甚深妙義。如寶鑰云。金剛頂經説。薄
伽梵大菩提心普賢菩薩乃至自姿而誦云云
問。斯自性成就眞言者何物耶。答。教王經云。
唵菩地質多畝怛波二合娜夜彌。以此自性
成就眞言菩提心云云普賢菩薩已
果分菩提以後。觀成果分中三世間法圓
融義
文曰。談不生文殊破顏絶戲之觀者。是示
心不生住心大意也。是釋經本文云
法空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増不減
也。明此八不上文明也。是約實相
眞理中。即示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等義
文殊破絶戲之觀者。如理趣經云。一切無
。如來復説轉字輪般若理趣。所謂諸法空
無自性相應故。諸法無相與無相性
應故。諸法無願與無願性相應故。乃至云。
時文殊師利童子欲重顯明此義故。熙怡
微笑者。是示文殊依三解脱門之三摩地法
而住自受法樂義故。文殊而現微笑相
也。咲悅儀者。是散亂時所作妄僞儀也。但於
道時者。專不此事也。入定人容
顏。是閉目舌付齶。而小分許脣不合等也。
是如散亂時成咲悅相者。而則今破
是入定吾儀之相也。而更作凡愚人
咲悅相故。曰破顏絶戲之觀也。咲是爲
愚儀。如法花一云。又見菩薩離諸戲咲
是也。絶戲之觀者。是入離言實相之觀行。而
法喜禪悅之儀是也。是微笑相即示現住
受法樂之至極義也。又解曰。今文殊於
受法樂時。是乍於安住妙定座。則有能成
説法事業之顏容威儀。此事違背敗壞於
常途住定者威儀。而能諸餘人輩住
時敢不説法之事。故云顏破戲論觀也」
文云。説之識界簡持拍手者。是約他縁大乘
唯識無境義。而釋本經文也。是故空
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乃至無意識界文是也。
此本經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色乃至
無意識界者。是約眞如理性中都斷絶一
切依他起性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諸法空義
言也 文云説之識界者。是示此中有
心識也 文云簡持拍手者。是釋唯義
也。簡持者。是簡者唯外境義也。而簡取唯内
云也。簡持也。拍手者。有二解也。一
者歡喜義。是拍手而喜悅是唯心説也。行
人適聞唯識正義故。即拍手悦義也。又
解。拍手者是驚覺義也。是驚覺長眠衆生
悟唯識妙理之義也
文曰。泯之境智歸一快心者。是約一道無爲
住心而釋本經所者智亦無文意也。
是示如如理如如智無二無別同一如義。是
即歸一快心也。又解云。歸一快心者。
是三乘五性遂歸入一佛乘之理義也。此
義如寶鑰云。寂而能照。照而常寂。似澄水
之能鑒。如瑩金之影像。濕金即照影。照影
即金水。即知境即般若。般若即境。故云無境
云云意云。寂者是境也。照者智也。境與
智無二無別云也
文云。十二因縁指生滅於麟角者。是示縁覺
人法二種也。是示能所觀之二義也。十二
因縁義者。如法花第三云。廣説十二因縁
。無明縁行。行縁識。識縁名色。名色縁
。六入縁觸。觸縁受。受縁愛。愛縁取。取
有。有縁生。生縁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
即行滅。乃至則老死憂悲苦惱滅云云此中
流轉還滅二種十二因縁法也。而生之中
十二因縁者。是流轉十二因縁也。是流轉生
十二因縁是也。滅之中十二因縁者。是
滅十二因縁是也。鱗角者。是於縁覺
。一者部行類。即部黨衆多徒衆而修習十
二因縁法也。二麟角喩人。是於三千世界
。唯獨一修習十二因縁法也。是如騏驎
角唯一無二
文云。四諦法輪驚苦空於羊車者。是示聲聞
乘之人法二義也。此知苦斷集證滅修
之法輪。是聲聞乘人所修行法也。如法花第
三云。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道云云聲聞
羊車也。又法花二云。若有衆生内有
智性。從佛世尊法信受。慇懃精進欲
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
羊車於火宅云云四諦法名法輪
是如轉輪聖王輪寶摧破一切怨敵義也。又
車輪之旋轉也。廻轉從佛所而旋轉於
衆生所。故名之爲輪義
文云。況復掲諦二字至孕顯密之法教者。是
此心經爲總持肝要也 問。如此祕
鍵文説者。上掲諦二字聲聞行。次掲諦二字
是縁覺行果等云云而云何掲諦二字呑
藏之行果等耶。答。是約一字攝多門意故。
掲諦二字呑諸藏之行果也。若約多字成一
故。祕藏記云。掲諦掲諦行行義也。謂
菩薩行佛行
波羅
掲諦圓滿最
勝義
波羅僧掲諦和合
行義
菩提娑婆呵究竟
義。
圓滿義。驚覺
義等。云云
文云。一一聲字歴劫之談不盡者。是約時節
廣多義。示此眞言總持之所攝文義甚廣博。
章句無盡無邊。而廣多劫中其義不説盡

文云。一一名實塵滴之佛無極者。是約
説佛菩薩之無量無數。示此所説眞言所
攝之能詮名句所詮實義不數盡
文云。是故誦持講供則拔苦與樂修習思惟
則得道起通者。示行此般若之得益之深
重義也。此有麁細内外諸種種之行。可
之也
文云。甚深稱誠宜可然者。總結歎徳
文云。餘教童子次聊撮綱要釋彼五分者。示
是祕釋興起由來
文云。釋家雖多未釣此幽者。是示此祕釋之
殊勝不共義
文云。翻譯同異顯密差別竝如後釋者。是示
此第三總顯略儀分中。而略第五翻譯
不同異本義等而不之由
文云。或問云般若第二未了教何能呑三顯
之經者。是就第三總題略解分中。是當
問答顯義中之是其問也。此難問意。即是
法相宗學者所成疑難也。難意云。依
深密經説者。於三時教中。是般若經即當
第二時未了説之經也。而何於未了義經
彼第三時之中正顯了義經所説甚深
妙義耶云也 問。以何所由爾耶。答。花
嚴經探玄記第一云。日照三藏説云。近代天
竺那爛陀寺。同時有二大徳法師。一名
。一名智光。神解超倫。聲高五印。群那稽
顙。異部歸誠。大乘學者仰之如日月。獨
天竺。各一人而已。以所承宗別教不同。
謂戒賢遠承彌勒・無着。近踵護法・難陀。依
深密等經瑜伽等論三種教。初佛初鹿苑
小乘法。雖生空。然猶未法空眞理
故非了義。即阿含等經。第二時中雖
計所執自性諸法空。然猶未依他圓
成唯識道理。故且非了。即諸部般若等教。第
三時中方就大乘正理具説三性三無性等
唯識二諦。方爲了義。即解深密經等。又此三
位各以三義釋。一攝機。二説教。三理顯。且
初唯攝聲聞唯説小乘唯顯二空。三普攝
諸機通説諸乘具顯空有。是故前二攝機
教理各示闕。故非了義。後一機無攝。
教無具。理無圓。故爲了義。第二智
光論師遠承文殊・龍猛。近禀提婆・淸辨。依
般若等經・中觀等論。且立三教。謂佛初鹿園
諸小小乘法。明心境倶有。第二時
中爲彼中根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
識道理。以根猶劣未熟。令平等眞空
是説。於第三時上根無相大乘
心境倶空平等一味。爲眞了義云云
辨中邊論云。是即契中道者。謂一切法非
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
。亦善符順般若等經説一切法非空非有
云云今見此説。是般若經可攝第三時顯
了説也。又依智度論説者。於大般若經
共教不共教般若。此二種般若中。共般若者
不了義也。不共般若了義也。今唯思此兩説
。當戒賢論師門人破難智光論師所立義

文曰。如來説法一字含五乘之義一念説三
藏之法何況一部一品何匱何無者。是答説
分也。此答説分意顯然也。謂一字含五乘之
。一念説三藏之。是如彼魏菩提留支
三藏一音教。謂一切聖教唯是如來一兩所
潤等。又經云。佛以一音説法。衆生隨
各得云云
文。龜卦爻蓍含萬象而無盡者。是擧一法攝
多之比例也。龜卦者龜甲之筮是也。爻
蓍者是又示易筮之法。是含容衆多義
之比例也。大師請來表曰。含理者也。三爻能
敷者也。十翼若闕縁繋。龜文何益云云又悉
曇字母釋云。譬如易一&MT03764;中具含萬象。龜十
士悉知三世云云&MT03764;字是卦字或作也。
爻字是卜筮義也。故字鏡云。爻爻平第反。
勑也。卦名也。易
筮六爻也。
云云
蓍者字鏡云。蓍蓍卦脂反。信也。蒿也。
四聲玉編云。音尸神草
也 靈者用之。文。今私云。易筮
用有草名也。蓍者此草名也
類聚和名云。蘇敬
曰。蓍音尸。和名女卜。以莖爲筮者也云云
文曰。帝網聲論呑諸義而不窮者。亦是擧
法攝多法之*傍比例也。帝網者。十住心論
第九云。然帝釋天珠網者。即號因陀羅網
也。然此帝網皆以寶成云云寶明徹遞相影
現渉入重重。於一珠中同時頓現隨。即示
竟無去來云云聲論者。大疏第七云。此如
因陀羅宗者。因陀羅是天帝釋異名。帝釋自
聲論。能於一言衆義。故引以爲證。世
間智慧猶尙如此。何況如來於法自在
云云
文曰。難者云若然者前來法匠何不吐斯言
者。外人疑難之辭也。難意云。吾本朝從
流佛法以後至于今日。若干人師或權者或
實者。皆博覽一代釋典。弘隆諸宗教法
人。其數不稱計也。而如此明徳龍象等
此祕密眞言法教也。而仁者獨何
立此祕教耶云也
文云。答聖人投藥隨機淺深者。是答説也。如
法華經云。諸佛如來隨其所住。乃至以道受
同三卷云。破有法王出現世間。隨
衆生欲種種説法。乃至以種種縁
云云
文曰。賢者説默待時待人者。示説教與
相應及不相應義也。如法華第一云。我
是方便。令佛慧。未曾説汝等當
佛道。所以未曾説。説時未至故。今
正是其時。決定説大乘云云 又説默待人
義者。如維摩經説也。三十一類菩薩以
不二法門。淨名一人默説而表示不二
法門之道理。是即悉皆有其時機得益也」
文曰。吾未知者。是示自卑下意辭也。此明
知時機。是則許讓諸佛得自達神力大
菩薩。是諸佛等乃所證知也。不凡夫二
乘所知云也
文。可言不言者。是總擧當正理及應
機根之説教。與當正理及不順機
之説教之二種義也。契當正理教説者。
是必爲人所説教法也。又能應順于所
被機根法教。亦必爲衆生之也。以
名爲可言義也。若雖契當正理。若不
順于機根者。不之也。若强説之。
即爲不言之失也。可言者是善説也。故
依用。此善説言也。不言者是不善説也。
故於不善説者不用之云也 問。若
正理。於順所被機
者。爲不可説之言
次不言不言者。於當于正理。及不
順于機根者。不之云也。謂不
イフマシ
キヲハ
不言イハサレト
イフナリ
次文。不言言之失者。若用應言之言
時者。爲咎云也 問。若不應于所機
其説法者。是何樣説法耶。答。如二教論
。是猶方底於圓蓋。願其能令功力
於寒氷其飛焔。何其愚哉云云 問。此可
言不言等一行文句。云何可訓之乎。答。
可言不言イフヘキトイ
フマシキトニ
不言不言イフマシキヲハ
イハサレトナリ
不言
イフマシキ
ヲイフコト
之失者。是若有人於言法
强用言之時。示過失咎也。是謂
非法之説法也。有如法説法
大意如迦葉佛所説經云。諸惡莫作。諸善奉
行。調伏自心。是諸佛聖教云云此説意
逆次可知其可言不言義意也。不言不言
者。契善調伏自心也 問。其知人之斷者
誰人乎。答。佛菩薩是也。以是人即名
也。所説最勝知人者。唯是可取無上
佛果是也。故法花第一云。諸佛智慧甚深
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
能知等文又第三云我是一切知者。
道者。開道者。説道者者。即是意也 問。
可言之説法者。有何勝利益耶。答。如
花第三云。爾時無數千萬億種衆生。乃至漸
云云是文明機可言義也 問。若
不應機之不言之説法損物意云何。答。法
花第一云。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説。
乃至増上慢比丘將於大坑。又云。我即自
思惟。若但讃佛乘。衆生沒在苦。不
。乃至我今所得道。亦應三乘者。是明
應機之説法有利益義。與機説法有
損義。准之可知也 問。於佛滅度後惡世
末代時。流行眞言總持教。是豈非説不
言法耶。答。眞言總持教法。是於濟惡
世衆生。實有廣大利益用故。佛菩薩教
世衆生行此總持密教給。是有其處
也。契經有文説也 問。其契經説文云何。
答。六波羅密經云。若彼有情樂山林
閑寂靜慮者。而爲彼説素怛纜藏。若
彼有情樂威儀持正法一味和合令
久住。而爲彼説毘奈耶藏。若彼有情樂
正法性相循環研覈究竟甚深。而
彼説阿毘達磨藏。若彼有情樂大乘眞
實智慧於我法執著分別。而爲彼説
若波羅密多藏。若彼有情不持契經・
調伏・對法・般若。或復有情造諸惡業四重八
重五無間罪。謗方等經。一闡提等種種重罪
使消滅。速疾解脱頓悟涅槃。而爲彼説
諸陀羅尼藏。 又云總持門者。譬如醍醐
醍醐之味。乳酪蘇中微妙第一。能除諸病。有
情身心安樂總持門者。契經等中最爲第一
能除重罪。令諸衆生解脱生死速證涅槃
安樂法身云云此經文説知。於惡世像
末世時。而流布眞言教法。必有利益義明
白也。於前四味經教者。當此惡世。此世未
當。返不構衆生根。唯眞言總持教相
惡業深重衆生之滅罪之謀方法也。所以此
法也 傍論問。如六波羅密經説者。於
尊所眞言總持教既以是法被付屬金剛
手菩薩也。而何故入楞伽經云。我乘内證智
妄覺非境界。如來滅後未來當人。大惠
汝諦聽。有人持我法。於南大國中大徳
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爲人説
乘大乘無上法。出現八百年。住壽三百歳
云云二教論云。我乘内證智者。是則示眞言
祕密藏云云然則是有此相違咎也。答。佛
滅度後於八百年中。龍樹菩薩出現世。而
弘行眞言教。是大日尊所傳眞言教也。釋
尊被屬金剛手菩薩眞言教。是釋迦所説
眞言教也。而其源是一種無二無別也。大日
尊同又親被屬金剛手。金剛手轉流之
其第二轉被屬龍樹菩薩也。故無相違
也。但於末世流行眞言教條者。是爲
一切衆生重罪等故。是則當可言
也 問。以二乘聖者有智人處耶。答。
維摩經意者。不之也。謂富樓那尊
者爲大乘機人説小乘法故。蒙淨名居士
之呵責等此義也。有維摩經中也 問。鑒
知所被機根之熟未熟應機非應義唯佛菩
薩所爲妙業也。而云何大師乍現凡夫相
而被宣眞言密教耶。答。大師是勘其本
即第三地菩薩也。而爲利生故暫示
凡夫身相給。故以本地智慧力而鑒察衆
生機根。而隨時宜而被宣其相應之祕
密教法。即其妨難也。謂權實無隔事。猶如
影不形。波不水。故於實相權。以
假令眞。而以權身宣密教。有何妨
哉 問。以何文證大師第三地菩薩
耶。答。靑龍大和尚説宣故。呉殷纂云。今有
大日本國沙門。來求聖教。皆令所學可
寫。此沙門是非凡徒。三地菩薩也。内具
乘心。外現沙門相云云此説文知。大師實
第三地大菩薩也。上來第三總題略解問答
分辨了。次可第四外題廣解分釋分也」
文云。佛説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者。是別
此第四門而先牒本經題是也
文云。就此題額有二別梵漢語別故者。是總
示此心經之題號之有梵漢交雜也」
文云。今謂説至胡漢雜擧者。是更牒
而總分梵漢兩説
文云。説心經至九字胡號者。是分文字而配
釋梵漢兩土語也。問。以何義梵語
胡語耶。答。梵語者是五天竺國之名字
語言也。天竺所用名字語言。是梵王所傳故。
之梵字云也。西域記云。梵王所製原始垂
則。四十七言。寓物令成。隨事轉用云云
者是淸淨義也。梵王是修得離欲清淨行
梵王也。漢語者是振旦國之名字語言也。
而佛法初傳弘後漢明帝代故。對是時
振旦國名字語言即呼云漢字也。胡語者是
或梵語之異名也。字母釋云昔後漢明帝夢
金人云。彼摩騰・竺蘭以此文來傳振旦。字
篆隷。語隔梵漢者。此義具如下辨舊人師
等呼梵語亦云胡語。今依其舊説故。今依
用爲胡語之説也。如悉曇字記云。古謂
胡文者。案西域記。其閻浮提地之南
五天竺。遠承梵王大分四姓。通謂之波羅
門國。佛現於其中。非胡土也。而雪山之北
傍臨葱嶺。即胡人焉。其字無異。良以
天竺。文字參渉。所來經論咸梵篋。而風
俗則勅習。其文粗有増損。自古諸佛經多於
彼獲之魚魯鄆浠直曰胡文謬也云云今謂。
先可此胡與梵兩語差別義
文曰梵名曰下。是列梵語之名目
文曰。初二字圓滿覺者之名。是釋佛字之
名義也。以能説主之圓滿覺者。是自覺
覺他覺行圓滿故名云圓滿覺者也 問。此
心經佛説者。何故般若三藏所翻心經云。爾
時有菩薩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
壽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甚深般若
波羅蜜多行者。應五蘊性空。舍利子。色
空。空不色等云云是此經正文
即此心經是不佛自所説也。而何云佛説
耶。答。於此可多種會釋也。一者於
説法者。假令若菩薩説。若聲聞説。餘
人天等説。皆名佛説也。如勝鬘經等類也。
此菩薩等 此皆承佛勅能宣説之故。
名爲佛説失也。又解云。觀自在菩薩即
佛也。或分證佛也。或過去已成佛也。故
佛説失也。又解云。此心經之説主説
處衆多差別也。或時舍衞國給孤獨園説也。
是如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説也。又如般若三
藏所譯心經者。是於鷲峯山佛自説之等
也。故知有衆多異本經也。或佛自説云。或
是菩薩説云也。然此今所釋心經。是約
觀自説義故。名云佛説失也
文曰。次二字開悟密藏施甘露之稱者。是於
説字之梵語而釋其字義也。開悟者是示
此甚深義之能詮文也。密藏者示所詮義
也。是眞言等也。施者化他之業用也 問。此
甘露者何義耶。答。以妙有眞空而開
中道義。名甘露義也。依治偏有偏空執
之爲妙藥故。名云甘露
文曰。次二字就大多勝三義者。付其梵語
釋大義也。大者是大小相對義也。以
乘義即是簡小乘法之微少義也。大乘法即
教理行果廣大甚深也。示小乘法是爲
其教理行果淺近微少也。多者是多少相
對義也。以大乘廣多義小乘邊少義也。
是於教理行果示有大乘之廣多義與
小乘*邊少差別故也。勝者劣相對義也。大
乘是教理行果廣大而爲殊勝也。小乘法是
此四法即爲狹少下劣
文曰。次二約定慧樹名者。釋般若義也。般
若者此云智慧也。此言智慧是取修慧
也。非聞思二慧也。是即一切種智及一
切智智也
文曰。次三就所作已辨爲號者。是釋波羅
蜜多義也。是以菩薩之六度四攝廣大行已
成就已具辨。以爲所作已辨也。波羅蜜是翻
到彼岸也。是即所作已辨義也。如顯幽
抄云。摩訶般若波羅者。即是所至到義。蜜
多者是能至能到義。想名爲彼岸到。翻爲
彼岸。即是六到彼岸也。此六總名爲波羅蜜
。總名爲度也。即如般筏越生死河云云
又云。六度萬行稱之爲乘者。即是六度是
波羅蜜多也。有往來運載之用名爲乘也
云云
文曰。次據處中表義者。釋心義也。此心者
是中心義。是肝心義也。是堅實心義也。是
外慮心義而已
次二以貫線攝持等義者。此有二義。一者線
義。謂以糸筋花也。謂以&T036086;而貫
也。又以文即是攝持義趣散失
故。云攝持也。等者是等取繩是墨。常恒法
軌等是也
文曰。若以總義説皆具人法喩斯則大般若
波羅蜜多菩薩之名即是人者。是明人義
名也。是則約此經題目。於上來者。別別
字解釋之。至此下文者。是約總相
釋人法喩三義也。人者是以云此大般若
波羅蜜多者。以是名字則爲人之名號也。
故陀羅尼集經第三卷。大般若菩薩像
者。以此菩薩人直名大般若菩薩耶。依
此經説故疏主造。此約人釋也。約法名字
者。是般若波羅蜜多者。六波羅蜜中第六智
慧波羅蜜多之行法是也。菩薩所修行法也。
喩義者。於此有別義與通義也。且約
者。謂波羅蜜多者。此曰到彼岸也。今勘
般若心經諸家所釋。謂波羅蜜多譯曰到彼
云云此到彼岸者。是約譬喩此名也。
謂譬如大海江河之時。從此方岸而到
彼方崖岸也。菩薩亦以大般若之智慧之舟
筏。而度生死大海之此岸。而到菩提涅槃之
彼岸。故借世間舟筏淺喩則顯示於出世法
深義。即用到彼岸之也。故云大般若波
羅蜜多者。以是義譬喩之名稱
文曰。此菩薩具法至三摩地門者。是標此大
般若菩薩内證之所備能詮名字眞言與
詮實義之二法
文云。一一字即法者。是示眞言字之所
義是爲甚深法門也。皆以入佛
之門戸云也
文云。此一一名皆以世間淺名表法性深號
者。是以世間所用假立之文字言説而表
離言絶相眞如實相法性理云也
文云。即是喩者。是明總通喩義也。謂釋
示以大般若波羅蜜多之名字即爲喩義
也。謂如次世間淺卑名字而表示世間假
之事義。而亦以世間淺近名字而表示出世
間之深義云也。以是則爲大般若心經名字
之譬喩義也
文云。此三摩地門至鷲子等説之者。是總結
此第四分也 上來是門第四別題廣解分
釋分畢也。從下是明第五翻譯不同異本

文云。此經數翻譯者。是標此翻譯不同義
文云。第一羅什至所説本是者。是明翻譯不
之中。先初正出今所釋經本之譯人也。
是後秦代鳩摩羅什三藏之所譯者。是今釋
家所解釋也。言鳩摩羅什者。此云童壽
也 問。諸家目録云。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大
明呪經一卷。爲羅什三藏譯云云而今所釋
經本是何經本耶。答。古人云。羅什所譯般
若心經有五本不同云云而今所釋經本是
彼大明呪經歟。此心經是別本經也。今此
所釋經題正云佛説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
故也 問。於近代世間流布般若心
經本者。誰人所譯經耶。答。是雖玄奘所
譯經。而與彼經本頗有不同事。故可
其他本也。又雖羅什所譯。是今所譯經
若是他本歟。今所譯經本行數十四行云云
世所流布本是十七行也。又於題目
佛説字也。所以知其他本也。又解云。於
流布經本者。是若是羅什所釋本之
上。有後代人取捨其文言而改易少少文
歟。故知是非偏羅什本。亦非偏玄奘本
也 問。若爾者改易何文言耶。答。先於
。是省略佛説二字。直言摩訶等十字
又改觀世音號而易安觀自在名字也。觀
音者義狹少也。且用音聲一種而爲境界
故。觀自在者義廣備十自在用故也
五陰名而易安五蘊名舍利弗名
安舍利子名已上四事是後代人所
歟 問。何故後代人改易之耶。答。或用
音韻和順之言音故更改易之。或用義旨
了知之名字故更改易之也。問。音韻
和順故改易之者。其義何。答。言五蘊
者。是陰言是頗似強澁矣。蘊言是最和柔
也。舍利弗與舍利子亦如是也。又有題了
解名字。陰密難解名字也。而後代人能
是差別而改易之失也。用
等二種好良名字。是後代三藏玄奘・義淨等
諸明匠深智人。能鑒察天竺與唐土言辭差
而所建立。強設其翻譯名字。因之後代
人能能了知分別此由。而改前代樹詞
安後代好辭也。又至于省略佛説之題
者。又非其由也。謂此心經是説主衆多
而不同也。或佛自説。或觀世音菩薩自説也。
此不同故。但總言摩訶般若心經。而別
説主。左右意最是也。又是於主教。若
佛自説。若菩薩所説。若聲聞所説。若人天
畜等所説。若於佛前佛加許而所宣説
辭教義。皆爲佛説。故後後代人得此意。於
羅什經本而削捨佛説言。而但言摩訶等
也。於佛加許。而以菩薩人天等所説
皆爲佛説義。是有智度論説也 問。若爾
羅什本十四行。今世所流行經本十五行也。
如何可會耶。答。今會云。若以十八字
時。此經本有十四行文。若以十七字
一行時。此經本既有十五行文也。故無
違失
文曰。次遍覺三藏至後無功能者。第三明
奘所譯經本不羅什本
文曰。次大周義淨至後加功能者。第三明
淨所譯本不前二本
文云。又法月及般若至序分流通者。第四明
兩三藏異翻異相不同
文云。又陀羅尼至羅什同者。是辨此彼同相
。而助成今所釋之羅什之本殊勝義意有

文云。言般若心者般若心名者。是則釋心字
也。此心義是有肝心義。有指要眞實義
也。不解慮義也。故陀羅尼集經三曰。般
若大心陀羅尼呪曰。跢經他掲帝掲帝
波羅二合不同掲帝波羅僧掲諦菩提莎訶
云云此經本文今疏主成此釋也 問。
般若三藏所譯之般若心經云。如是我聞。一
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衆及
大菩薩衆倶。時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
甚深。爾時衆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
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離
一切苦厄。即時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承佛威力合掌
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善女
人。若有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云
何修行。如是問已等云云今見此等傍經文
即可知此心經是別會説也。所以不
大般若經中之略出經本也。而何言
或云略出大般若經心等耶。答。是蓋出古人
異解。而示心義也 問。此或云者。是指
誰人耶。答。案其義趣。是當法相宗之學者
所説歟。此説意云。第二時教於鷲峯山等四
處十六會大般若經中。抽其大經中之肝心
而爲此般若心經云也
文曰。可謂之蛇鱗者。是示出同大般若經
中之少分要義而名心經之比例義也。意
言。如泥蛇現身若得成就身時。不舊蛇
身之鱗而爲龍之鱗也。此心經亦爾也。已
上古人説也。但三論宗門人智光論師等意
云。是心經不第二時諸部般若教義。而雖
諸法畢竟義。而於今心經者。雙
空有二義也。是不諸部般若所説
空義也。但於今經者。無唯空之過失
云也。故經云色不空。空不色。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等者。是意也。此義方非
變成龍之鱗同義也。問。以蛇身生。
而乍蛇成龍義。出何文耶。答。都良香之
探要集云。蛇無羽登白雲者。是蓋不此義
耶 問。心經不別會説者。理盡説歟。爲當
如何。答。一往義也。是是別會説理盡義也。
陀羅尼集經者。佛別於給孤獨園
若心經種種眞言印法。最衆多廣大故也。又
般若三藏所譯心經云。一時佛在耆闍崛
。説此般若心經云云所以知別會説
也 問。文殊是於般若即爲證之本主
若然者文殊自可般若心經也。而何故般
若三藏所譯心經。言觀自在菩薩説心經
耶。答。文殊與觀音同體異名也。觀音説
若心經失也。大師法花略釋云。文殊則觀
音妙惠云云文殊者是觀音之智之體也。觀
音是文殊之智用也。是即大悲心也。此悲智
不二義也。如法寶涅槃經疏云。大慈大悲大
喜大捨。總以智爲云云智之用義
觀音説心經也。以此説釋此義
也。實雖文殊可心經。今依大悲用義
。而爲利他説法故。觀音云心經。有




般若心經秘鍵開門訣卷下

上來明第五翻譯不同異分義已畢。自下明
第六判釋本文分別分
文云。此經總通有五分章者。所謂一者人法
總通分。二者分別諸乘分。三者行人得益分。
四者總歸持明分。五者祕藏眞言分也。謂第
一人法總通分者。是諸能修行人與所觀諸
法境。相雙總收通攝而成能觀般若義。而擧
示之以爲此人法總通分之義意也。人者
是總合而攝取諸大乘修行中諸得自在
修業大菩薩衆也。法者約所觀法境者。總
取五蘊等諸法及眞如無爲法也。於五蘊
取諸法也。謂三科・十二因縁・四諦・六
度・及眞如無爲等諸法是也。故玄奘所譯心
經本云照見五蘊等皆空者是義也。若約
位不覺時故云五蘊横指迷境也。若約
悟位即觀五蘊等法皆空性也。如仁王經
。菩薩未成佛時。以菩提煩惱。菩薩成
佛時。以煩惱菩提者此義也 問。如
義等文證云何耶。答。可知上説文
問。於能觀人取大乘行中諸菩薩文證
何。答。上文云觀在薩埵則擧諸乘之行人
者此意也 問。此觀行之所觀法者。言即爲
五蘊等。及眞如爲無言云何耶。答。今經文
照見五蘊皆空等者。是義意也。是即以
五蘊等與眞如正爲所觀之境界義也。空
者是以空性總略但言空也。似五蘊等諸
有爲法之性空理體總云空故也。此義如
唯識論基疏第九云。此圓成實依他起上無
遍計所執。二我既空。依此空門顯眞如
其自性。梵云瞬若。此説爲空。云瞬若多
此名空性。如名空性名爲空故。空門而
此性。即圓成實是空所顯。此即約表詮
圓成實云云具雖空性。而今略云
空也。謂是具可五蘊皆空性也 問。於
五蘊即攝入眞如無爲耶。答。依小乘倶舍
論等意者。是不五蘊法中入無爲
也。故倶舍論頌云蘊不無爲。義不
故等者。此義也。若依大乘義者。於
内者。謂攝入眞如無爲。是許蘊法
即該攝眞如無爲也。則如此心經云
者。色不空。空不色。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等云云又如密嚴經云。一切法空性。與
常同體。乃至離空無色離色無空。一
切法亦然。空性與之一者。此義意也 問。若
爾者。以何義人法總通分耶。答。人者是
總通而集一切大乘經中得自在菩薩也。法
者是亦總通而攝取一切有爲無爲法也。則
是人法。而依總集通攝義。即爲今人
法總通義。而成般若妙行云也。重解云。此
中人者是於觀得自在菩薩是也。法者所觀
之自性空寂之五蘊等法是也。是即人法互
相待。即境智共相通渉也。依和合力而成
般若波羅蜜多之妙行也。故云人法總通分
也。若是雖能觀智是有。假令所觀法若無者。
般若妙行不成也。若是雖所觀境是有。若假
令能觀人無者。又般若妙行不成也。而今能
觀人所觀境倶是圓滿而成般若妙行云也。
故智度論云。智及智處。名爲般若者。此義
也。復次祕釋意云。人法總通者。人與法互融
通該攝義也。人即法也。法即人也。智即境。境
即智也。無二無別義也。是説理爲智。説智
理也。此義意如寶鑰明一道無爲心
寂光如來融境智而知見心性。乃至云。寂
而能照。照而常寂。似澄水之能鑒。如瑩金
之影像。濕金即照影。照影即金水。即知境即
般若。般若即境。故云無境界。即此如實知
自心名爲菩提云云
文云。觀自在能行人者。是先初指示第一人

文云。即此人本覺菩提爲因者。是明上所
五法之中第一因義是也。此因者是性得佛
性也。即成佛之正因是也。是成佛之種子義
也。如密嚴經云。如是之藏識。是淸淨佛性。
凡位恒雜染。佛果常持寶云云又菩提心論
云。佛能證無上菩提。法爾應普賢大菩
提心。一切衆生本有薩埵。爲貪嗔癡之所
縛故。諸佛以善巧智此甚深祕密瑜伽
修行者於内心中日月輪。由是觀
見本心等云云又云。一切有情於
質中一分淨性。衆行皆備。其體極最妙
皎然明白。乃至輪迴六亦不變易云云
文云。深般若能所觀法即是行者。是明修得
佛性也。是則能觀智與所觀法和合。正成
般若之妙行云也
文云。照空則能證智者。是釋般若義也。能
觀智即觀照五蘊性空之義。説爲深般若
妙行者也。即是爲自證菩提果徳
文云。度苦則所得果果即入也者。是示證得
大般𣵀槃義也。此證大𣵀槃名爲果果義
𣵀槃經二十七云。佛性者有因有因因
果有果果。有因者即是十二因縁。因因者
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果果者是無上大般𣵀槃云云意云。世間
十二因縁法即以爲佛因也。其所以者。於
此十二因縁即觀其空性故。令佛果也。
故以十二因縁第一句有因佛性也。是
名爲境界佛性也。故以此境界名爲有因
佛性也。第二句有因因者是因位智慧行也。
是前因之家因故。名爲有因之義也。此因
前境界之因時。以是爲此其第二因因
也。於是雖果義。今望後有果有果果
二法時。以此智慧行名爲正了知之因義
也。第三有果句者。是無上大菩提果也。望
第二句智慧因時。以此第三句菩提名爲
有果義也。第四有果果句者。是當大般𣵀槃
也。前第句菩提果之上重果故名爲
果義也。即入也。入者般𣵀槃義也。此義意
大日經疏曰。所言阿短聲長聲短聲
入聲
短聲
四字如次配因・行・證・入四法
問。其大疏所言因行證入義意云何。答。如
菩提心論云。准毘盧遮那經疏。釋阿字
五義。一者阿字短聲是菩提心。二阿字
引聲
短聲
菩提行。三暗字短聲是證菩提。四惡字
短聲是般𣵀槃之義。五惡字引聲是具足方
便智義云云已上四句義如是也
文云。依彼敎人智無量差別時亦多者。是釋
時節差別義也。是約化度衆生機根不
。所以而辯敎法有差別也。三生者是
正示極無自性心之行者修行時分所得果
也 問。其極無自性住心行者之三生得
果義意何。答。華嚴宗五敎章中卷云。何故十
信終心即辨作佛得果義也。答。今言作佛
者。但初從見聞已去。乃至第二生即成
。解行終心因位窮滿者。於第三生即得
彼究竟自在圓融果云云此義故。云
三生者。是正示極無自性心等意也。兼又
一道無爲心速疾成佛義也 問。若爾者。
一道無爲心佛可其三生數義耶。答。於
一道無爲心修行位次成佛時頃二義。一
者頓悟行者之速疾成佛義。是以龍女
證據。二者漸悟人聲聞經多劫成佛義。是
三根之聲聞成佛義也。其漸悟成佛之文
證。是法花二云。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
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乃至云。具足菩薩所行
之道。當作佛。號曰花等云云又第三云。
我以佛眼迦葉。於未來世。過無數劫
作佛云云又於自餘得授記諸聲
聞等。皆有無數劫成佛之文説也。但於
此漸悟入經無數劫成佛義者。義可
。所明三劫行義也。可知一道心行人有
二義。謂以頓悟人三生句。以漸悟人
三劫行也。又龍女成道文證者。同經第
五云。當時衆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
。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
。成等正覺云云故可知於一道無爲心
三生所攝成佛與三無數劫所攝成佛
二義也。於天台宗立速疾成道義故。於
此三生處一道無爲心故無失也 問。
其意何。答。彼宗以龍女成佛速疾成道
之證據也。龍女之成佛是可三生義也。
女身者是第二生。變成男子是第三生也。此
女身以前之生爲是種善根之生也。以
總可第一生也。故可知於一道無爲心
行人亦有三生義也。所以言三生者。是終
權佛處密容入一道極無兩心。而含説二住
心之三生義也。具於龍女之前生種善根
文之證據。方尋之處。法花第四云。若復有
持讀誦解説書寫妙法花經乃至一偈
藥王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
諸佛所就大願。愍衆生故生此人間
云云此文知龍女亦於曾世必値
若干佛無量善根也 問。此龍女三生成
佛之文證云何。答。五敎章云。此龍女及普莊
嚴童子善財童子都率天子等。於三生中
彼果義云云此文證此義也」
文。三劫者。是總標他縁大乘心覺心不生心
有所經三無數劫義三僧祇劫義
常説
問。若言
三生者言聲聞乘中三者有何咎耶。答。可
雜亂説義咎也 問。其有咎意云何。答。
先明聲聞人三生者。此次可縁覺所
多少劫生也。而此三生次直明三劫。故可
知此次第示極無自性心等之權佛之因位
所經三生義也。此次亦更明他縁大乘心覺
心不生也。因此次第。明聲聞人所經六
十劫與縁覺人所經百劫者。則有其理
雜亂説義咎也。故云爾也
文云。六十百妄執差別者。是明聲聞人與
覺人各各期得果時。其修行之間所經時頃
也。十住心論四云。聲聞速即三生。遲六十
劫也。縁覺有二類。一者部行。二者麟喩也。
部行類四生等及六十劫也。麟喩一向百劫
行也 問。如何立其義耶。答。是
立之。十住心論五云。瑜伽論第三十四
云。云何獨覺習。謂有一類。依初獨覺道滿
足百劫集善根。過百劫已於無佛世。無
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法現觀
獨覺菩提果云云 問。此中何故不縁覺
乘中極速所經時頃耶。答。麟喩人必經
修行也。部行人從聲聞乘轉成縁覺果
也。故其行所經時頃同聲聞三生等而無
差別義也。是人經四生五生等。最不定也
問。於此三生六十劫修行。是於何人何位
習獨覺菩提之因行耶。答。十住心
論云。若已聲聞六十劫修習解脱分迴心入
獨覺時成衆出。若至獨覺解脱分等善根位
等中。更四十劫練者成麟角云云此文
知。於自乘他乘之種解脱分位與自乘順
決擇位。依習因行事各別不同。而成
麟喩・部行二種獨覺果位也 問。如是劫數
何劫耶。答。智法花攝釋曰。明增減劫中
此行云云文云妄執差別者。是示
切行者必是皆悉於妄執之中。而經
多少劫數而修行之本意起也。謂二乘人
本意是而爲煩惱障除人我執故。修
習三生六十劫百劫行。而證二乘菩提𣵀槃
云也。又菩薩是本意即爲盡煩惱・所
知二障除我法二執故。修三阿僧祇善
。而遂證菩提𣵀槃二果云也。依是斷
染差別故。云妄執差別也。三劫者是示
僧祇劫也。是即示他縁大乘心行與覺心不
生心行也。若於一道無爲心・極無自性心所
經劫數者。雖心處不之。而以此三劫之
義亦含攝一道極無兩心。而表各有
數量也 問。以何大疏二云。越世間三
妄執出世間心生者。若以淨菩提心出世
間心。則是超越三劫瑜祇行。梵言劫跛
二義。一者時分。二者妄執。若依常途解釋
三阿僧祇劫正覺。若祕密釋。超
瑜伽行。即是度百六十心等一重麁妄
。名一阿僧祇劫二劫瑜伽祇行。又度
一百六十心等一重細妄執。名二阿僧祇劫
眞言門行者。復越一劫更度百六十心等一
重極細妄執。得佛慧初心。故云三阿僧
祇劫成佛也。若一生度此三妄執。則一生成
佛。何論時分耶。今私云。准此疏文。總亦説
極無自性與一道心等中所經三劫中斷
妄執之義也。又依此義意故。可知辨
除妄執差別者即此意明白也
文云。是名時者。是總結也
又頌曰觀人修智慧至離煩一心通者。是以
頌文上第一人法總通分義也。如此頌
是有音韻調連。下頌皆爾也。准可其所
也。上第一句頌示能行人也。頌文云
深照五衆空者。是示修得之其空行之
也 第三句曰歴劫修念者者。示上時
分不同義也 次頌第四句云離煩一心通
者。示上證與入二種義
文云。第二分別至二一是也者。自下於第二
分別諸乘分。標其章數別名也。建者義擧
建立如來之境界也。是普賢之如來號也。即
極無自性心之義也。於此佛乘中。正明
立諸法縁起也。故名爲建立如來也。如
釋大乘論第三云。證説經云。我從具縛凡。具
一切地。圓滿行因海。莊嚴大覺果。我從
淸淨地。具經一切地。將一切萬行。得第一
信位。入無明藏海。如是二大事。一時非
云云此文是明縁起諸法是從如來藏
建立。而圓滿融相攝之由來義也。又如
住心論九及寶鑰云。華嚴大意。原始要
眞如法界不守自性隨縁之義云云 文云
絶者。是示覺心不生心義也。諸法相絶絶。
而示八不中道義意也 文云相者。是
他縁大乘心法相唯識義也。文云二者。
是示聲聞縁覺二乘人所行法義也。如
唯蘊無我心拔業因種心也。又云一是
一道無爲一乘心義也 問。明此六種住
心義者。於此六重住心即次第雜亂。而何
前後不次咎耶。答。雖次第雜亂。而
更表除所以故。今有此建立次第義
雜亂也 問。其所以云何。答。於極無自
性心。是始明染淨義之縁起法。是初際由
故。初前明建立如來三摩地門義也。故
菩提心論云。又深知一切法無自性。云何無
自性。前以相説。今以旨陳。夫迷途之法從
妄想生。乃至展轉成無量無邊煩惱
。若覺悟已。妄想止除。種種法滅。故無
。復次佛慈悲從眞起用救攝衆生。應
藥施諸法門。隨其煩惱治迷津。遇
於彼岸。法已應云云十住心論等。以
極無自性心
之證文
次所以明覺心不生他縁大乘拔業
因種唯蘊無我心之次第。是示始從深住心
漸次出淺住心次第也。從本趣向末次第
也。次最後所以明一道無爲心者。是示
末歸本義也。此一切諸法遂還歸一乘一道
故云爾也。法花第三云。如來説法一相一
味。所謂解脱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
云云又如華嚴經探玄&T047368;一云。唐吉藏法
師立三種敎三法輪。一根本。即華嚴。最
初所説。二支末法輪。即小乘等於後所説。
三攝末歸本法輪。即法花經。四十年後説迴
三入一三敎。今准此説知。於諸敎所
之生起由來義也。若依此説者。所
最初明極無自性心者。是表最初説華嚴
也。其中間所説大小乘敎當餘住心

文云。初建立者所謂至地門是也者。釋建立
如來名
文云。色不異空亦復如是者。明極無自性心
中之圓融事無礙義也。是即眞俗相融事理
該攝義也。是即華嚴宗三種圓融之中事理
圓融義意也
文云。建立如來至菩薩祕號者。是約極無自
性心。是明普賢之異名也。具辯如理趣經

文云。普賢圓因至故以名之者。釋建立名義
謂約此住心即以三種圓融妙義故。名
建立也。三種圓融義者。勘華嚴宗章疏
文處云。理理圓融・理事圓融・事事圓融。是
名曰三種圓融義也。如十住心論九云三種
圓融優遊二門境者。此義意也。十住心論亦
云。雖三種世間互相融説無盡無盡義迹
此域云云三世間。一者智正覺世間。二者衆
生世間。三者器界世間是也
又文云。又是一切至行願之身者。是指普賢
一切如來菩提心行願之身也。如
疏一云。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義。賢是
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行願及身口意。悉
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衆徳。以爲
云云
文云。頌云色空本不二至含水喩其宗者。是
頌示説前經文云色不異空也。初第
一句。且約色法有空不二義。次第二句
餘四蘊法事理不二義也。第三句約
一切法三種世間圓融無礙義。第四句約
喩示其圓融無礙相攝義也。於喩者是有
二種。一者金器不隔喩。二者水波不別喩也。
金器不隔喩者。如密嚴經頌曰。如來淸淨藏。
世間阿頼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云云
水波不別喩者。如入楞伽經頌云。八九種之
識。如水中諸波云云
文云。二絶者所謂至地門是也者。是標第三
覺心不生心之文殊之三昧門
文云。是諸法空至不減是者。擧本文
釋意也。此是諸法空相等者。是明眞如相
也。是明眞如自相也。是如起信論云。心眞
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
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
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云云
文云。言無戲論至菩薩密號者。是擧文殊異

文云。文殊利劍至執之心平等者。是歎文殊
斷惑斷徳
文云。是故名者。總結立名
文云。頌曰八不絶諸戲至義用最幽眞者。初
一句顯示上所明八不眞如法離絶義也。次
第二句是配當文殊所證境也。次第三句却
上離絶義也。第四句是讃其甚深最妙

文云。三相者至地門是者。明第三他縁大乘
心之法相宗之義也。此摩訶梅多羅者。此云
大慈氏也。冐地薩坦縛。此云覺士也。又云
覺有情也。慈代者彌勒菩薩本心性也。又種
姓也。是以慈立爲姓名也。覺士者是一切
大菩薩之通相徳行也。三摩地門者。是彌勒
菩薩所證大慈心三昧也
文云。是故空中至識界是也者。是以經本文
初釋意也。是故者。是同用上覺心不生
心章中所言是諸法空性等義故。至于此章
是故也。是故空中者。於眞空性眞理
。凡都遣除一切有爲相法之三科・十二支・
四諦等法相云也
文云。大慈三昧以與樂爲宗者。是示此他縁
大乘心之利他行本意義
文云。示因果爲識者。是示由慈氏尊名。是
因位果位並依不殺生戒故。因位果位
倶立彌勒名義也。此義如心地觀經第三
。彌勒菩薩法王子。從初發心肉。以
是因縁慈氏。處於第四都率天云云
文云。相性別論唯識遮境心只在此乎者。此
義意云。相性別論者。是眞如理與依他相
者。彼是雖不即不離義。而此眞性與
劫相其差別義云也。如成唯識論
。依他起自性分別縁所生圓成實。於彼常
離前相故。與此依他一非不一。如
無常性等。非此彼云。此頌意。示依他
起識相與圓成實之識性非一非異義也。是
即性相別論門義也。唯識遮境者。是遣所執
心外實有之都無境界。而存唯心所作境
也 如舊譯華嚴經云。三界唯一心。心外無
別法。心佛及衆生。是三無差別云云又新譯
華嚴經云。了達於三界。但從貪心。知
二因縁。在於一心中。如是即生死。但從
喜。心若則滅者。生死則亦盡云云又成唯
識論云。文諸愚夫迷執外境煩惱業
淪生死。不觀心求出離。哀愍彼故説
唯識言云云此性相別論唯識遮境者 意云。
若眞性勝義門意者。唯有眞如理性。而雖
遣遍計所執之都無體用。及以存依他如
幻之虚僞之假成法體。而今若約於俗諦依
他門者。由唯有内心内境。而發菩提心
因向果義成也。但爲畢竟都無是心外境界
之實我實法體云也
文云。頌云二我何時斷至幻影即名賓者。是
一頌中第一句。問我執法執相應煩惱障
所知障惑之義也。第二句已下答也。三祇證
法身者。菩薩於三無數劫間。修行六度四攝
。而斷盡二障二執二空無我法身
云也。阿施者是阿陀那識也。此云執持
也。第八阿頼耶識之執持一切諸種子五
根器界等故。名云執持也。如阿毘達摩經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
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爲云云
影即名賓者。是幻喩示此執持之虚假非實
義。尚如幻如像等也。於此阿陀那識
即亦因縁所成法故。即説爲如幻如影云也。
是爲假名非實法義也。如金剛般若經頌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是觀云云
文云。四二者唯至三摩地門也者。是第四人
聲聞獨覺二乘三昧門義
文云。無明至無老至佛之三昧者。且先明
於十二因縁義本經文。配屬拔業因種心
之縁覺之三昧門
頌云風葉知因縁至羊鹿號相連者。此頌初
一句。是明覺道之外因縁也。謂待秋風
紅葉零落。依東風而春花紛散故焉。見
季無常相即縁覺人發道心。即厭生死無常
。知世間苦患也。十住心論五云。見彼花
四相之無常。住此林落三昧於無
云云第二句云輪迴覺幾年者。是示
悟從無始以來輪迴生死苦也。幾者於
是示無始生死受苦之間。不可數劫
數量也。又云露花除種子者。是示
如露虚假僞義而斷惑拔罪義也。如
敎論云。持草上露朝日至。憑枝端葉
風霜至者。蓋此義也 文云羊鹿號相連者。
二乘義
文云。無苦集滅道至道之三昧者。即明
滅修道法也。如法花二云。諸苦所因。
貪欲爲云云若滅貪欲。名第三諦。爲
故。修行於道。離諸苦縛。名爲解脱云云
是先上文所明二乘之中唯蘊無我心之三
昧行是也。是又釋聲聞人得名
文。頌曰白骨我何在至羅漢亦何虞者。是第
一句示骨瑣想之不淨觀而遣我愛執
也。次第二句明青瘀想不淨觀而遣
人我執也。依已上二想觀。遂捨貪愛結
。而證得生空無我理也。文云吾師是四
者。示諸聖人以法爲師。即是四念處。四
念者。是念身・受・心・法而成不淨・苦・無我
之觀念也。以此四處觀行而可諸行者
師依云也。第四句文云羅漢亦何虞者。無
學人既觀達四念處故。於此處佛有常樂
我淨之四顛倒妄念耶也。虞者娯樂義也
文云。五一者至三摩地門也者。是明第五擧
一道無爲心之能證智人以屬所證法也。是
三摩地爲觀世音菩薩之三昧法門也。一者
是一乘法也。故法花第一云。諸佛世尊唯以
一大事因縁故出現於世。又云。十方佛
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説
者。此義也。又云。阿里也聖義
縛路枳帝觀自在
義也
冐地覺義
薩坦縛有情義也。具文此義
意病祕釋
文云。無智至無所得故是也者。是牒本經文
當釋意也 問。以何義故。以此無智亦
無得文偏屬一道無爲義耶。答。大日經云。
大日尊告祕密主言。云何菩提。謂如實知
自心。乃至彼法少分無得等云云亦法
花第五云。又復不上中下法有爲無爲實
不實法。亦不別是男是女。不諸法。不
知不見。是則名爲菩薩行處云云此等
本經文。大師作此釋給也。寶鑰云會三歸
一讃佛智之深多者此義也
文云。此得自性至拔其苦厄者。是指此住心
之中能證佛。而示其佛利他之化用
文云。擧能達得名者。釋經本所言之無
之下智義。謂通達所證之無所得之空理。總
智義
文云。所證既泯者。是明此能證智之即稱
所證空理
文云。理智強以一名者。意云。能證智與所證
既成就一體無別義故。或時説智即名
理。或時説理即名智。無過失也。故金光明
經云法如如者此義也。又智度論云智及智
處名爲般若者此義也。是説理爲智説
理也。是以理智無別義故有此説也。故
理智強以一名也。又如寶鑰明一道無
爲心。文云。寂光如來融境智而知見心性
乃至云。寂而能照。照而常寂。似澄水之能
。如瑩金之影像。濕金即照影。照影即金水。
即知境即般若。般若即境故。云無境界。即此
實知自心名爲菩提云云又云。一如本淨
境智倶融云云此説文此義
文云。法花𣵀槃等攝末歸本敎者。是指示所
依本敎之經名
文。唯含此十字者。是別結此第二分也。謂
始從無智無所得故之十字是也。此般
若無得義者。是示始覺般若之無所得義也。
成唯識論十云。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
二麁重故。便證得轉依云云是明十地菩薩
所得無攝行
本經云以無所得故者。以上來所明諸乘始
覺之般若行。今即令入本覺故。云依般
若波羅密多故也 問。始覺般若是依正本
覺般若者。示何等義。答。如起信論云。所
云覺義者。謂心體離念相。離念相者。等
空界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
身。依此法身説名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
始覺義説。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
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説有
云云
文云。諸乘差別智者察之者。總結分別諸乘

文云。頌云觀蓮知自淨至三車即歸默者。以
頌重顯示此住心大意也。第一第二兩句
喩而悟解本覺自心之本淨性。見
菓者。是約始覺義。亦示菓之不
也。第三句釋是一道無爲之無智亦無
得義也。第四句三車即歸默者。示三乘即
歸本一乘時。未三乘遮心而歸入本一
。而本一乘顯現也。如寶鑰云會三歸一
佛智之深多者此意也 問。於分別諸乘
分中。以何義故不異生羝羊心等三箇
住心耶。答。非以不其三心。謂異
生羝羊等三心。是遂雖出世遠因縁
是今者。不住流轉生死之因果我執
相應之境界也。其所行之作業是不稱于
出世深般若波羅密多之空惠義故。即今除
之而不取分別諸乘分中。最有此處
也 問。其異生羝羊等三心之我執相應義
意云何。答。祕藏寶鑰云。第一異生羝羊心
凡夫狂醉不吾非。但
婬食猶如羝羊
第二愚童持齋心内外因
縁忽思
節食發心萠
動如穀遇
又云。擧名顯光之妙術。保
國安身之美風。外號五常。内名五戒。名異
義融。行同益別云云第三嬰童無畏心外道生
天暫得
蘇息。如彼嬰
兒犢子隨
又如菩提心論云。又諸外道等。
其身命。或助以藥物仙宮住壽。或復
天以爲究竟。眞言行人應觀。彼等業力
若盡。未三界。煩惱尚存宿殃等云云今私
云。如是文等明前三箇住心有我執相應之
過失也。又彼菩提心論之所云於前之等言
是雙即顯示第二愚童心第三嬰童心之過
失義也 問。若爾者愚法二乘既有法執過
也。故菩提心論云。當觀二乘之人雖
人執。猶有法執云云若然者則是人既不
應於深般若法空之智惠行人也。而何故
此人分別諸乘所分攝義耶。答。其二
乘人雖法執。各而有生空觀之一分智惠
故。即以此人分別諸乘分所攝
也。是既爲順深般若之空惠之一分妙行
故也。但如彼前三箇住心者。今無是生
空觀智惠行故除之也。故菩提心論云。又二
乘之人知四大五陰畢竟磨滅。深起厭離
衆執。勤修本法證其果。趣本𣵀槃
已爲究竟云云問。若依本經文立諸乘
者。下經文云無無明乃至無苦集道云云
疏主依此經文則於分別諸乘分中是建
立唯蘊拔業兩乘義也。若爾者。於上經文云
照見五蘊皆空句下。何故可意異
生羝羊等三箇住心耶。彼無無明等句與
五蘊皆空等句。彼是破有執病。其義齋等。最
差別意故也。謂於深般若理本無
凡夫之衆生。亦無二乘之聖者也。而何故
照見五蘊皆空文下者。雖立他
縁大乘心等四乘義。而強建立他縁乘等四
乘人。若強建立諸乘人者。何故同不
意異生羝羊等三心人耶。而於無無明乃至
無苦集滅道句下。既被立唯蘊拔業兩心
矣。是更似愛増偏頗咎也。此難何可
耶。答。此例難尤然也。今嘗可釋之。謂
上經文所言照見五蘊皆空文。是修證此深
般若行而境智冥合雙照眞俗二諦人。已
自在得妙觀察智菩薩。以此人
人法總通別義也。唯蘊無我已下五重住心。
既闕無是勝用也。故於于此五種住心
者而不取人法總通分中也。但於分別
諸乘分之末。而攝取唯蘊無我拔業因種二
住心義者。更有深意趣故。於分別諸乘分
立此二住心也 問。其深意趣何。答。
此意趣者約迴少入大二乘人。以此唯蘊拔
業兩心者。於小乘人即有入大乘
親因縁故。於此所言無無明乃
至無苦集滅道文。則爲立唯蘊拔業二心
之説文也 問。以何所以爾耶。答。於
經所説。以當機人舍利子是爲迴小向大
也。謂如舍利子等者。於二乘菩提道中
既洗垢濁煩惱障。而依小乘中菩提分之
故。方堪能發生大菩提心故也。所以以
此人迴小入大之觀前因縁故。則以唯蘊拔
業兩心。方於取分別諸乘分。而方爲
示此意。則有此處也。但經所言照見五
蘊皆空者。是總合示衆生之實有執
也。而下文所言無無明等乃至無苦集滅
道等者。是亦雖二乘之聖者之所觀境
界實有。而取彼二乘人即依覺悟此十二
因縁四聖諦等之空寂。是以示眞實之
二乘聖者今入大乘近因也。此義如
花第二云。我等今者眞是聲聞。以佛道聲
一切聞。我等今者眞阿羅漢。於諸世間天
人魔梵。普於其中供養。是故以
二乘諸乘攝入義也。故知於無無明
等句乃至無苦集滅道句者。雖立唯蘊拔
業兩乘。而於五蘊皆空句者。今不立其
異生羝羊等三心也。是令除一切所
執之實有我法咎故此句來也。所以上文云
五蘊皆空之句下。遣我執相應人我法
我義故。不立異生羝羊心等所存之有
情之有執義也。如下文所云無無等乃至苦
集等句者。是爲解悟三空觀智惠
故尙存子。而建立唯蘊拔業兩乘義
咎也。故彼上文此下文。其意頗有差別
以也。所以無遣咎也 問。於其二乘人
萬法皆空解者。其意云何。答。法花第二
者。爾時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目犍連
而白佛言。世尊往昔説法既久。我時在座身
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薩法遊戲
神通淨佛國土就衆生心不喜樂
云云 問。其迦葉等是廣惠大聲聞也。所以
三解脱門而成就法空觀也。如彼愚法
小乘中二乘人。云何可三空觀耶。答。如
菩提心論云。二乘之人知四大五陰畢竟磨
云云故知凡一切二乘了知諸法畢竟
空義。於愚法二乘尚有折法空觀故云
也。加之唯神呪意者。此心經建立二乘行
。所謂掲諦掲諦等是也。所以可知上下兩
文所望意異也。又會釋云。若約大乘敎中廣
惠二乘深覺悟四諦十二因縁等之無生無
作深妙理故。以無無明等義而建立拔業
因種心・唯蘊無我心。方無上所言例難咎
也 問。其大乘敎中廣惠二乘深覺悟四諦
十二因縁等無生義文證何耶。答。如法花第
二云。我等若聞佛國土化衆生都無
欣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
滅無大無小無攝無爲。如是思惟不
又云。我等今者眞聲聞。以佛道聲
一切聞等。此文且是示大乘敎中不愚法
之廣惠聲聞覺悟無生四諦等諸法也。縁
覺乘廣惠人准之可知也。故如守護國界經
辟支佛應甚深十二因縁法
者。此義也 問。其守護經文何。答。經云。
復有二種因縁。微細觀察無生理故。近
云云 上來辯分別諸乘分訖。自下明
第三行人得益分
文云。第三行人得益分有二人法者。是標
第三章中更有別門
文云。初人七前六後一至有異故者。是釋
人是有七種也。謂前六者。第一者極無
自性心之行人。第二者覺心不生心之行人。
第三者他縁大乘心之行人。第四者拔業因種
心之行人。第五者唯蘊無我心之行人。第六
者一道無爲心之行人是也。後一者。是祕密
莊嚴心之行人是也。以此七人義故。云
人有七也。七種人皆由能乘所乘差別
七人
文云。愚識金智是也者。本經云菩提薩埵依
般若波羅密多者。是名般若行人依
若之勝行而得其利益也。此四種薩埵
義如大疏第一云。就瑜伽宗者。薩埵略有
三種。一者愚童薩埵。謂六道凡夫不實諦
因果。心行邪道習苦因。戀著三界堅執
捨。故以爲名。二者有識薩埵。即二乘也。
纔覺知生死過患。自求出離涅槃。著
化城滅度想。於如來功徳願樂之
。故以爲名。三者菩提薩埵。無上菩提出
一切臆度戲論種種過失。是一向純善白淨微
妙。不譬類之義。是衆生之本性不思議
心也。能思是成道事。顯示修習堅固不
故。名菩提索多云云此祕鍵。所列四
種薩埵中。除遣前二種薩埵。而持取後二種
薩埵也。於後二薩埵中。金者是眞言門位菩
提薩埵也。智者非名眞言門菩薩也。是顯
敎中一乘之三賢十地等菩提薩埵是攝也。
又解云。持取第二有識薩埵義有也
次法又四至行證入也者。是標所行法有
種名數
文云。般若即能因者。是釋其因義也。此般
若者是以本覺即爲般若也。於此本覺
般若義故也。密嚴經云如來淸淨藏
亦名無垢智者是義也。是淸淨本覺名爲
垢智。此即般若義意也。上文等云此人本覺
菩提爲因者。是同此下文所言因義
文云。能行無礙離障者。是釋經本所言依般
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之句也。
謂依般若等者。是示本覺般若即爲
覺般若之所依也。心無罣者。是於此始
覺般若行。即示煩惱障也。心無礙者。
是示此始覺般若行亦無所知障也。
罣名云煩惱障也。礙名云智礙也。無罣礙
故者。即無有二障染因故。即亦無二種生
死之果報義也。經云無有恐怖者。依
亦無二種生死之果報義也。經云無有
恐怖者。依煩惱因故即有分段生死果報
所知障因故有變易生死果報也。以
二生死果名爲恐怖也。二乘人以分段生
所厭法故。望二乘人即爲恐義。望
佛菩薩變易生死所厭法故。以變易
生死怖法也。經云遠離一切顛倒夢想
者。是於始覺菩提示離妄識妄想也。
無量義經云。智恬情怕慮凝靜。意滅識亡
心亦靜。永斷夢妄心想念。無復諸大陰入
云云顛倒者。是示我執法執等四顛倒心
也。夢想者。妄慮分別心也。離是過時。成
是妙行也。經云究竟涅槃者。是示大般
若𣵀槃利益也。是即得果益是即入義也。
經云依般若波羅密多等者。是示始覺
無上菩提也。是即證果義也
文云。頌云行人數七至正依何事乏者。以
重顯示前義也。初一句明能行數。次第二
句明所行法數也。重二者是成四數義也。
次第三句明入與證二果義也。第四句明
其二果上依報國土與正報身心等。廣大無
邊際甚深微妙義
文云。第四總歸持明分者。是標第四分章
也。此總歸持明分者。是示一切顯敎所説
敎理行果。皆悉遂令歸入眞言寶處曼荼羅
究竟果海法也。故寶鑰云。顯藥拂塵。眞言
庫。祕寶忽陳。萬徳即證云云又云。九種心
藥拂外塵而遮迷。金剛一宮排内庫而授
寶者。即此義也
文云。又三名體用者。是大神呪。是大呪。是
無上呪。是無上等等咒之四種名字是名也。
祕藏記云。諸經中説。陀羅尼。或明。或咒。或
密語。或耳唐。如是五其義如何。陀羅尼者。
佛放光之中所説也。是故陀羅尼與明其不
異。咒者佛法未漢地前。有世間咒禁
神驗災患。今持此陀羅尼人。能發
災患。與咒禁相似。是故云
文曰。眞實不虚指體者。示此眞言體是三世
變異法義也。悉曇字母釋云。若依大毘
盧舍那經云。此是文字者。自然道理之所作
也。非如來所作。亦非梵天諸天之所作。雖
能作者如來所作隨喜者。此義也
文云。能除諸苦顯用者。義易知也
文云。擧名中等者。是約横義者。於此四
一往義次即配四乘法義也
文云。若義等者。約竪義者。以此四種名字
一一各可悉皆兼通四種法義也
文云。略示一隅至即反之者。是勸學擧
而可攝廣義云也。是以示一隅而可
知餘殘三隅云也
文云。頌云總持至實相具此名者。上二句明
四種法陀羅尼也。下二句擧其四
種體相而以陀羅尼名義也。悉曇字
母釋云。所謂陀羅尼者梵語也。唐翻云
者。總攝持者任持言。於一字中攝無
量教文。於一法中持一切法。於一義中
持一切法。於一聲中藏無量功徳。故
無盡藏。又云。若據密藏義。更有法四
種之釋。一者此一字法能諸法自作
。於一字中持一切諸法。是名法陀羅
。二者於此一字義中持一切教中義
。是名義陀羅尼。三者誦此一字之時。能
内外諸災患。乃至得究竟於示菩提之
。是名呪陀羅尼。四者若在家若出家善男
善女。於日夜分中。若一時二時乃至四時。觀
念誦習此一字時。能滅一切妄想煩惱業障
。頓證得本有菩提之智。是名得忍陀羅
。如一字者自餘一切字義皆含是義
云云
文云。頌云總持至實相具此名者。以頌重顯
示前義也。上二句明四種差別總攝
悉可受持也。下二句是示聲字等五
種法皆爲總持也。謂聲者是所
咽喉。有詮表音聲是也。字者天竺所用
梵語文字是也。人者上所擧七種人類是也。
法者上文所言因行證入是也。實相者眞言
所詮字相理是也。皆以是法總持義
也 問。何以爲總義也。答。如悉曇字母釋
云。第一法陀羅尼者。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
惠力持。由此力持未嘗言未温習未善通
利名句文身所攝録無量曲。經無量時
忘。以此義故。以爲總持義也 上來
第四章畢。自下明第五章
文云。第五祕藏眞言分有五者。是標此第五
分中更亦有五分章也。就中有二文。初
祕藏眞言義。後問答決疑也。是其初文也。
寶鑰頌云。九種住心無自性。轉深轉妙皆是
因 眞言密教法身説。祕密金剛最勝眞云云
二教論云 自性自受用佛自受法樂故。與
眷屬各説三密門。謂之密教云云
文云。初掲諦至句義如是者。以此四句眞言
次配四乘差別也。掲諦者此云行也。是
即示四種乘人之修行作業之義也。祕藏記
云。掲諦掲諦行也義謂
薩行佛行
波羅掲諦圓滿最
勝也
羅僧掲諦和合菩提娑婆訶究竟義。圓滿義。驚
覺義。成就散去義
問。彼此二説句義相違云何。答。異説不同難
和會。今嘗將之。彼祕藏記明從本垂迹
。今祕鍵是明從因向果義。故無相違也。
意謂。於第三波羅掲諦者。總攝入他縁大
乘乃至極無自性心也。於第四波羅僧掲諦
。是句者是一向唯屬眞言密教之行果也。
第五菩提娑婆訶句者。以上所明六種
住心人之皆悉遂令入眞言曼荼心之果
義也。故上所説諸乘究竟於眞言之菩
證入義也
文云。句義如是者。是總結之辭也
文云。若約字相至歴劫難盡者。是讃此梵字
眞言之總持之作用無窮盡也 問。以
何義字相又名字義耶。答。如字母釋
。音阿上聲呼訓無也不也非也。音阿去聲
長呼
至迦上聲呼一切法離作業等云云私云是云
字相
云。音伊上聲呼一切諸法災禍不可得云云此言
不可
者以是爲
字義
今私案云。梵字之字訓是爲字相
也。以此字之不可得義即爲字義也。此不
可得者含勝義諦甚深最妙義故云字義
文云。若要聞者依法更問者。是總結示勸學

文云。頌云眞言至一心是本居者。以頌重明
上義也。眞言不思議者。是總歎徳也。如
日經云。眞言三昧門圓滿一切願。謂如來不
可思議果等云云
文云。總誦者無明除者。示斷惑徳
文云。一字含千理者。是示一字攝多門徳
文云。即身證法如者。是讃即身成佛妙法
也。菩提心論云。若人求佛惠達菩提心
父母所生身即證大覺位
文云。行行至圓寂者 亦以顯密二行遂到
法身如來大涅槃處
文云。去去入原初者。示去分段變易二種
生死遂歸入本初眞實處
文云。三界如客舍者。是示欲・色・無色之三
界暫住義
文云。一心是本居者。是示本覺一心處
遂可住常住本處也 上來明祕藏
眞言分中正宗義訖。自下文中是第二問答
決疑分也。此中所有問答易可了知故。強
變委不解釋云也
文云。問陀羅尼以下文。是問答。問答有二重
文云。問陀羅尼至深背聖者。是初重問答説
此問答文義最易
故不之也
文云。問顯密二教至説祕義不可者。是第二
重問難也
文云。醫王之目至深重重耳者。是第二重答
説也。此中問答有深旨。是義意如二敎論
 問。應化身説法諸宗共許。如彼法身
色無像。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説無示。
諸經共説斯義。諸論亦如是談。如今何談
法身説法。其證安在乎。答。諸經論中往往有
斯義。雖然文隨執見陰。義逐機根現而已。
譬如天鬼見別人鳥明暗 問。若如汝説
諸敎中有斯義。若如是者。何故前來傳法者
此義也。答。如來説法應病投藥。根器
萬差針灸千殊。隨機而説權多實少。菩薩造
論隨經演義。不敢違越。是故天親十地馳
因分可説之談。龍猛釋論挾圓海不談之説
斯則隨經興詞。非究竟覺唱。雖然傳顯法
將會深義而從淺。遺祕旨而未思。師師
伏膺隨口蘊心。第第積習隨宗成談。爭
募益我鋒已之釼。加以釋敎漸
東夏。自微至著。漢明爲始。周天爲後。其中
間所翻傳皆是顯敎。玄宗代宗之時。金智廣
智之曰。密敎欝起盛談祕趣。雜藥日淺舊痾
除。至楞伽法佛説之文智度性身妙色
之句。馳胸臆而會文。自宗而取義。惜
哉古賢不醍醐云云
文云。然顯中之祕祕中之祕祕中極祕等者。
二敎論云。顯密之義重重無數。若以淺望
深。則祕密淺略則顯也。所以外道經書亦有
祕藏名。如來所説中顯密重重。若以佛説
外人説。即有深密之名。以大比小亦
顯密。一乘以簡三立祕名。總持
密號。法身説深奧。應化敎淺略。所以
祕。所謂祕密且有二義。一衆生祕密。二
如來祕密。衆生以無明妄想藏本性眞
故。云衆生自祕。應化説法逗機施藥。言
虚故。所以他受用身祕内證而不
也。則等覺希夷十地離絶。是名如來祕
。如是祕名重重無數。今謂祕密者究竟最
極法身自境以爲密藏。又應化等説陀羅尼
門。雖是同名祕藏。然比法身説權而不實。
祕有權實。隨應而已。餘文義易了故不
之也 上來第六判釋本文分訖。自下第七
流通讃歎分
文云我依祕密下有二行頌也。初二句總
上來所明五分章
文曰。一字一文一句者。讃斯所作之能詮文
句最甚深廣大義
次文云。無終無始我心者。是讃斯所詮實
相實義之常住不滅之心性最義也。我心分
者。是示一切衆生等遍在第九淨心處處佛
性之本覺心分義
次句云醫眼衆生下。是示文殊垂利生敎
本意也。謂盲冥衆生依悟上文所
我内心所有本覺淨心分故。文殊發極大慈
悲心。而示説此文殊之本法般若波羅蜜多
之三摩地門法也。如大日經疏五云。言
者。如來見一切衆生。悉有如來法身。但
一念無明故。常在目前而不覺知。是故
誠實言也。我今要當種種方便。普爲
一切衆生除眼瞙。若我誓願必當成就
者。令諸衆生隨我方便。説此誠實言時。乃
至於一生中。獲無垢眼。障蓋都盡。故名
昧耶
次文云灑斯甘露下。是示普悉迴向一切
衆生而令惑障亦除四種魔軍
般若心經開門決卷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