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出三藏記集 (No. 2145_ 僧祐撰 ) in Vol. 55

[First] [Prev+100] [Prev]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一本。一名阿難陀目佉尼呵離陀羅尼。二名
疾使人民得一切智
一本。一名無端底門總持之行。二名菩薩降
諸魔堅固於一切智
一本。一名出生無量門持。二名一生補處道
行。三名成道降魔得一切智。此本備明法利
及動地伎樂事
四本皆各標前一名於經首。第二第三名不
以題經也。後舍利弗請名佛説名皆備如前

出三藏記集序卷第



出三藏記集序卷第
 釋僧祐撰 
摩訶鉢羅若波羅蜜經抄序第一道安法師
大品經序第二     長安叡法師
大品注經序第三     大梁皇帝
小品經序第四     長安叡法師
大小品對比要抄序第五  支道林作
正法華記第六      出經後記
正法華後記第七     未詳作者
法華宗要序第八     慧觀法師
法華經後序第九    長安叡法師
持心經後記第十    出經後記
思益經序第十一    長安叡法師
維摩詰經序第十二    僧肇法師
合維摩詰經序第十三   敏度法師
毘摩羅詰堤經義疏序第十四
  長安叡法師
自在王經後序第十五  長安叡法師
大涅槃經序第十六   涼州朗法師
大涅槃經記序第十七   未詳作者
六卷泥洹經記第十八   出經後記
二十卷泥洹經記第十九  出智猛傳
  摩訶鉢羅若波羅蜜經抄序第一
 道安法師 
昔在漢陰十有五載。講放光經歳常再遍。及
至京師漸四年矣。亦恒歳二。未敢墮息。然毎
至滯句首尾隱沒。釋卷深思。恨不見護公叉
羅等。會建元十八年正車師前部王。名彌第。
來朝。其國師。字鳩摩羅跋提。獻大品一
部四百二牒言二十千失盧。*失盧三十二
字。*胡人數經法也。即審數之。凡十七千二
百六十首盧。殘二十七字都并五十五萬二
千四百七十五字
天竺沙門曇摩蜱執本。佛護爲譯。對而撿之。
慧進筆受。與放光光讃同者。無所更出也。其
二經譯人所漏者。隨其失處稱而正焉。其義
異不知孰是者。輒併而兩存之。往往爲訓其
下。凡四卷。其一經五卷也。譯*胡爲秦。有五
失本也。一者*胡語盡倒而使從秦。一失本也。
二者*胡經尚質。秦人好文。傳可衆心非文不
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經委悉至於嘆詠。
丁寧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煩。而今裁斥。
三失本也。四者*胡有義記正似亂辭。尋説
向語文無以異。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
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將更傍及。反騰前辭已
乃後説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般若經。三達
之心覆面所演。聖必因時時俗有易。而刪雅
古以適今時。一不易也。愚智天隔聖人叵階。
乃欲以千歳之上微言。傳使合百王之下末
俗。二不易也。阿難出經去佛未久。尊大迦
葉令五百六通迭察迭書。今離千年而以近意
截。彼阿羅漢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
平若此。豈將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渉
茲五失經三不易。譯*胡爲秦。詎可不愼乎。
正當以不開異言。傳令知會通耳。何復嫌大
匠之得失乎。是乃未所敢知也。前人出經。支
讖世高。審得*胡本難繋者也。叉羅支越。
鑿之巧者也。巧則巧矣。懼竅成而混沌終矣。
若夫以詩爲煩重。以尚爲質朴。而刪令合
今。則馬鄭所深恨者也。近出此撮欲使不雜
推經言旨。唯懼失實也。其有方言古辭。自爲
解其下也。於常首尾相違句不通者。則冥如
合符。厭如復折。乃見前人之深謬。欣通外
域之嘉會也。於九十章蕩然無措疑處。毫芒
之間泯然無微疹。已矣乎
摸一切佛過去未來現在佛如諸法明天竺
禮般
  若辭也明智也外國禮有四種一罽耶二波羅南三婆南四
摸南*摸屈體也此跪此四拜拜佛外道國主父母通
拜耳禮父母云南*摸
薩迦薩迦供養也
摩訶大也鉢羅若智也波羅度也無極經抄天竺
經無
  前題前題皆云吉法吉法竟
是也道安爲此首目題也
  大品經序第二    長安釋僧叡
摩訶般若波羅蜜者。出八地之由路。登十階
之龍津也。夫淵府不足以盡其深美。故寄大
以目之。水鏡未可以喩其澄朗。故假慧以稱
之。造盡不足以得其崖極。故借度以明之。
然則功託有無。度名所以立。照本靜末。慧
目以之生。曠兼無外。大稱由以起。斯三名
者。雖義渉有流而詣得非心。跡寄有用而功
實非待。非心故以不住爲宗。非待故以無照
爲本。本以無照則凝知於化始。宗以非心則
忘功於行地。故啓章玄門。以不住爲始。妙歸
三慧。以無得爲終。假號照其眞。應行顯其明。
無生冲其用。功徳旍其深。大明要終以驗始。
漚和即始以悟終。蕩蕩焉。眞可謂大業者之
通塗。畢佛乘者之要軌也。夫寶重故防深。功
高故校廣。囑累之所以慇懃。功徳之所以屡
増。良有以也。而經來茲土。乃以秦言譯之。典
摸乖於殊制。名實喪於不謹。致使求之彌至
而失之彌遠。頓轡重關而窮路轉廣。不遇淵
匠殆將墜矣。亡師安和上。鑿荒塗以開轍。
摽玄指於性空。落乖蹤而直達。殆不以謬文
爲閡也。亹亹之功。思過其半。邁之遠矣。
摩羅什法師。慧心夙悟超拔特詣。天魔于而
不能迴。淵識難而不能屈。扇龍樹之遺風。
振慧響於此世。秦王感其來儀。時運開其
凝滯。以弘始三年歳次星紀冬十二月二十
日至長安。秦王扣其虚關。匠伯陶其淵致。虚
關既闡乃正此文言。淵致既宣而出其釋論。
渭濱流祇洹之化。西明啓如來之心。逍遙集
徳義之僧。京城溢道詠之音。末法中興將始
於此乎。予既知命遇此眞化。敢竭微誠屬當
譯任。執筆之際三惟亡師五失及三不易之
誨。則憂懼交懷。惕焉若厲。雖復履薄臨深。未
足喩也。幸冀宗匠通鑒。文雖左右而旨不違
中。遂謹受案譯敢當此任。以弘始五年歳在
癸卯四月二十三日。於京城之北逍遙園中
出此經。法師手執*胡本口宣秦言。兩釋異
音交辯文旨。秦王躬攬舊經。驗其得失。諮
其通途。坦其宗致。與諸宿舊義業沙門釋慧
恭僧&MT03037;僧遷寶度慧精法欽道流僧叡道恢道
㯹道恒道悰等五百餘人。詳其義旨。審其文
中。然後書之。以其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盡。校
正檢括。明年四月二十三日乃訖。文雖粗定。
以釋論撿之猶多不盡。是以隨出其論隨而
正之。釋論既訖。爾乃文定。定之未已。已有寫
而傳者。又有以意増損。私以般若波羅蜜爲
題者。致使文言舛錯前後不同。良由後生虚
己懷薄信我情篤故也。*胡本唯序品阿鞞跋
致品魔品有名。餘者直第其事數而已。法
師以名非佛制。唯存序品略其二目。其事數
之名與舊不同者。皆是法師以義正之者也。
如陰入持等名。與義乖故隨義改之。陰爲衆。
入爲處。持爲性。解脱爲背捨。除入爲勝處。意
止爲念處。意斷爲正勤。覺意爲菩提。直行爲
聖道。諸如此比。改之甚衆。*胡音失者。正之
以天竺。秦名謬者。定之以字義。不可變者。
即而書之。是以異名斌然*胡音殆半。斯實匠
者之公謹。筆受之重愼也。幸冀遵實崇本之
賢。推而體之。不以文撲見咎煩異見愼也
  注解大品序第三    大梁皇帝
機事未形。六畫得其悔吝。玄象既運。九章測
其盈虚。斯則鬼神不能隱其情状。陰陽不能
遁其變通。至如摩訶般若波羅蜜者。洞達無
底。虚豁無邊。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不可以數
術求。不可以意識知。非三明所能照。非四辯
所能論。此乃菩薩之正行。道場之直路。還源
之眞法。出要之上首。本來不然。畢竟空寂。寄
大不能顯其博。名慧不能庶其用。假度不能
機其通。借岸不能窮其實。若談一相。事絶百
非。補處默然。等覺息行。始廼可謂無徳而稱
以無名相作名相説。導渉求之意。開新發
之眼。故有般若之字彼岸之號。頃者。學徒罕
有尊重。或時聞聽不得經味。帝釋誠言信而
有徴。此實賢衆之百慮。菩薩之魔事。故唱愈
高和愈寡。知愈希道愈貴。致使正經沈匱於
世。寔由虚己情少懷疑者多。虚己少則是我
之見深。懷疑多則横構之慮繁。然則雖繁慮
紛紜不出四種。一謂此經非是究竟。多引涅
槃以爲碩訣。二謂此經未是會三。咸誦法華
以爲盛難。三謂此經三乘通教。所説般若即
聲聞法。四謂此經是階級行。於漸教中第二
時説。舊義如斯。廼無是非。較略四意粗言所
懷。涅槃是顯其果徳。般若是明其因行。顯果
則以常住佛性爲本。明因則以無生中道爲
宗。以世諦言説。是涅槃是般若。以第一義
諦言説。豈可復得談其優劣。法華會三以歸
一。則三遣而一存。一存未免乎相。故以萬善
爲乘體。般若即三而不三。則三遣而一亡。然
無法之可得。故以無生爲乘體。無生絶於戲
論。竟何三之可會。所謂百花異色共成一陰。
萬法殊相同入般若。言三乘通教多執二文。
今復開五意以増所疑。一聲聞若智若斷皆
是菩薩無生法忍。二三乘學道宜聞般若。三
三乘同學般若倶成菩提。四二乘欲住欲證
不離是忍。五羅漢辟支從般若生。於此五義
不善分別。堅著三乘教同一門。遂令朱紫共
色珉玉等價。若明察此説深求經旨。連環既
解弄丸自息。謂第二時是亦不然。人心不同
皆如其面。根性差別復過於此。非可局以一
教。限以五時。般若無生非去來相。豈以數量
拘。寧可以次第求。始於道樹終於雙林。初中
後時常説智慧。復何可得名爲漸教。釋論言。
須菩提聞法華經中説於佛所作少功徳乃至
戲笑漸漸必當作佛。又聞阿鞞跋致品中有
退不退。又復聞聲聞人皆當作佛。是故今問
爲畢定爲不畢定。以此而言。去之彌遠。夫學
出離非求語言應定觀道以正宗致三乘不分
依何義説。相與無相有如水火二性相違。豈
得共貫。雖一切聖人以無爲法。三乘入空其
行各異。聲聞以壞縁觀觀生滅空。縁覺以因
縁觀觀法性空。菩薩以無生觀觀畢竟空。此
則淄澠殊味涇渭分流。非可以口勝。非可以
力爭。欲及弱喪去斯何適。値大寶而不取。遇
深經而不求。亦何異窮子反走於宅中。獨姥
揜目於道上。此廼惑行之常性。迷途之恒
心。但好龍而觀畫。愛象而翫跡。荊山可爲流
慟法水。所以大悲經譬兎馬論喩鹿犀。倶以
一象配成三獸。用度河以測境。因圍箭以驗
智。格得空之淺深。量相心之厚薄。懸鏡在前。
無待耳識。離婁既睇。豈勞相者。若無不思誼
之理。豈有不思誼之事。放瑞光於三千。集
寄蓮於十方。變金色於大地。嚴華臺於虚
空。表舌相之不虚。證般若之眞實。所以龍樹
道安童壽慧遠。咸以大權應世。或以殆庶救
時。莫不伏膺上法如説修行。況於細人可離
斯哉。此經東漸二百五十有八歳。始於魏甘
露五年至自于闐。叔蘭開源彌天導江。鳩摩
羅什澍以甘泉。三譯五校。可謂詳矣。龍樹菩
薩著大智論。訓解斯經。義旨周備。此實如意
之寶藏。智慧之滄海。但其文遠曠。毎怯近情。
朕以聽覽餘日集名僧二十人。與天保寺法寵
等。詳其去取。雲根寺慧令等。兼以筆功採
釋論以注經本。略其多解取其要釋。此外或
捃關河舊義。或依先達故語。時復間出以相
顯發。若章門未開義勢深重。則參懷同事廣
其所見。使質而不簡文而不繁。庶令學者有
過半之思。講般若經者多説五時。一往聽受
似有條理。重更研求多不相符。唯仁王般若
具書名部。世既以爲疑經。今則置而不論。僧
叡小品序云。斯經正文凡有四種。是佛異時
適化之説。多有十萬偈。少者六百偈。略出
四種而不列名。釋論言。般若部黨有多有少。
光讃放光道行。止擧三名復不滿四。此土別
有一卷。謂爲金剛般若。欲以配數。可得爲五。
既不具得經名。復不悉時之前後。若以臆斷
易致譏嫌。此非議要請俟多聞。今注大品自
有五段。非彼所言五時般若。勸説以不住標
其始。命説以無教通其道。願説以無得顯其
行。信説以甚深美其法。廣説以不盡要其
終。中品所以累教。末章所以三屬。義備後
釋不復詳言。設迺時曠正教處無法名。猶且
苦辛草澤經歴嶮遠。翹心逿聽澍意希夷。冀
遲玄應想像空聲。輕生以重半偈。賣身以尊
一言。甘渫血而不疑。欣出髓而無悋。況復
龍宮神珠寶臺金鍱。難得之貨難聞之法。遍
布塔寺充刃目前。豈可不伏心受持虚懷鑚
仰。使佛種相續菩提不斷。知恩反復更無他
道。方以雪山疋以香城。寧得同日語其優劣。
率書所得。懼増來過。明達後進。幸依法行
  小品經序第四     釋僧叡作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薩成
佛之弘軌也。軌不弘則不足以冥群異指其
歸。性不盡則物何以登道場成正覺。正覺之
所以成。群異之所以一。何莫由斯道也。是以
異教慇懃。三撫以之頻發。功徳疊校。九増
以之屡至。如問相標玄而玄其玄。幻品忘寄
而忘其忘。道行坦其津。難問窮其原。隨喜
忘趣以要終。照明不化以即玄。章雖三十貫
之者道。言雖十萬倍之者行。行凝然後無
生。道足然後補處。及此而變一切智也。法華
鏡本以凝照般若冥。末以解懸解懸理。趣菩
薩道也。凝照鏡本告其終也。終而不泯則歸
途扶疎。有三實之跡。權應不夷則亂緒紛綸。
有惑趣之異。是以法華般若相待以期終。方
便實化冥一以侠盡。論其窮理盡性夷明萬
行則實不如照。取其大明眞化解本無三則
照不如實。是故歎深則般若之功重。美*實則
法華之用微。此經之尊三撫三囑。未足惑
也。有秦太子者。寓跡儲宮擬韻區外。翫味斯
經夢想増至准悟大品。深知譯者之失。會聞
究摩羅法師。神授其文眞本猶存。以弘始十
年二月六日。請令出之。至四月三十日。校正
都訖。考之舊譯。眞若荒田之稼芸過其半。未
詎多也。斯經正文凡有四種。是佛異時適化
廣略之説也。其多者云有十萬偈。少者六百
偈。此之大品。乃是天竺之中品也。隨宜之
言。復何必計其多少議其煩簡耶。*胡文雅
質按本譯之。於麗巧不足樸正有餘矣。幸冀
文悟之賢。略其華而幾其實也
  大小品對比要抄序第五 支道林作
夫般若波羅蜜者。衆妙之淵府。群智之玄宗。
神王之所由。如來之照功。其爲經也。至無空
豁廓然無物者也。無物於物。故能齊於物。無
智於智。故能運於智。是故夷三脱於重玄。齊
萬物於空同。明諸佛之始。盡群靈之本無。
登十住之妙階。趣無生之徑路。何者耶頼其
至無。故能爲用。夫無也者。豈能無哉。無不
能自無。理亦不能爲理。理不能爲理則理非
理矣。無不能自無則無非無矣。是故妙階則
非階。無生則非生。妙由乎不妙。無生由乎生。
是以十住之稱興乎未足定號。般若之智生
乎教迹之名。是故言之則名生。設教則智存。
智存於物*實無迹也。名生於彼理無言也。何
則至理冥壑歸乎無名。無名無始道之體也。
無可不可者聖之愼也。苟愼理以應動則不
得不寄言。宜明所以寄。宜暢所以言。理冥則
言廢。忘覺則智全。若存無以求寂。希智以忘
心智不足以盡無。寂不足以冥神。何則故有
存於所存。有無於所無。存乎存者非其存也。
希乎無者非其無也。何則徒知無之爲無。莫
知所以無。知存之爲存。莫知所以存。希無以
忘無。故非無之所無。寄存以忘存。故非存之
所存。莫若無其所以無。忘其所以存。忘其所
以存。則無存於所存。遺其所以無。則忘無於
所無。忘無故妙存。妙存故盡無。盡無則忘玄。
忘玄故無心。然後二迹無寄無有冥盡。是以
諸佛因般若之無始。明萬物之自然。衆生之
喪道。溺精神乎欲淵。悟群俗以妙道。漸積損
至無。設玄徳以廣教。守谷神以存虚。齊衆首
於玄同。還群靈乎本無。蓋聞出小品者道士
也。常遊外域歳數悠曩。未見典載而不詳其
姓名矣。嘗聞先學共傳云。佛去世後。從大品
之中抄出小品。世傳。其人唯目之以淳徳。驗
之以事應。明其至到而已。亦莫測其由也。夫
至人也。*攬通群妙凝神玄冥。虚靈響應感
通無方。建同徳以接化。設玄教以悟神。述往
迹以搜滯。演成規以啓源。或因變以求通。事
濟而化息。適任以全分。分足則教廢。故理非
乎變。變非乎理。教非乎體。體非乎教。故千變
萬化莫非理外。何神動哉。以之不動故應變
無窮。無窮之變。非聖在物。物變非聖。聖未始
於變。故教遺興乎變。理滯生乎權。接應存物。
理致同乎歸。而辭數異乎本。事備乎不同。不
同之功。由之萬品神悟遲速莫不縁分。分闇
則功重。言積而後悟。質明則神朗。觸理則玄
暢。輕之與重未始非分。是以聖人之爲教。不
以功重而廢分。分易而存輕。故群品所以悟。
分功所以成。必須重以運通。因其宜以接分。
此爲悟者之功重。非聖教之有煩。今統所以
約。教功所以全。必待統以適任。約文以領玄。
領玄則易通。因任則易從。而物未悟二本之
不異。統致同乎宗。便以言數爲大小。源流爲
精麁。文約謂之小。文殷謂之大。愼常之爲
通。因變之爲&T023742;。守數之爲得。領統之爲失。
而彼揩文之徒羈見束教。頂著阿鋡神匱
分。淺才不經宗儒墨。大道域定聖人志記文
句詰教難擁。謂崇要爲達諒。領統爲傷宗。
須徴驗以明實。効應則疑伏。是以至人順群
情以徴理。取驗乎沸油。明小品之體本。塞群
疑幽滯因物之徴驗。故示驗以應之。今不可
以趣徴於一驗。目之爲淳徳。効喪於事。*實
謂之爲常人。而未達神化之權。統玄應於將
來。暢濟功於殊塗。運無方之一致。而察殊軌
爲異統。觀*寄化爲逆理。位大寶爲欣王。聚
濟貨爲欲始。徒知至聖之爲教。而莫知所以
教。是以聖人標域三才玄定萬品。教非一
應物萬方。或損教違無寄通適會。或抱一御
有繋文明宗。崇聖典爲世軌則。夫體道盡神
者。不可詰之以言教。遊無蹈虚者。不可求之
於形器。是以至人於物遂通而已。明乎小大
之不異。暢玄標之有寄。因順物宜不拘小
介。或以大品辭茂事廣喩引宏奧。雖窮理有
外終於玄同。然其明宗統一會致不異。斯亦
大聖之時教。百姓之分致。苟以分致之不同。
亦何能求簡於聖哉。若以簡不由聖。豈不寄
言於百姓。夫以萬聲鍾響。響一以持之。萬物
感聖。聖亦寂以應之。是以聲非乎響。言非乎
聖明矣。且神以知來。夫知來者。莫非其神也。
機動則神朗。神朗則逆鑒。明夫來往常在鑒
内。是故至人鑒將來之希纂。明才致之不並
簡。教迹以崇順。擬群智之分。向關之者易統。
知希之者易行。而大品言數豐具辭領富溢。
問對衍奧而理統宏邃。雖玄宗易究而詳事
難備。是以明夫爲學之徒。須尋迹旨關其所
往。究*攬宗致標定興盡。然後悟其所滯統
其玄領。或須練綜群問明其酬對。探幽研賾
盡其妙致。或以教衆數溢諷績難究。欲爲寫
崇供養力致無階。諸如此例群仰分狹。&T055761;
絶希。是故出小品者。參引王統。簡領群目。
筌域事數。摽判由宗。以爲小品。而辭喩清約
運旨亹亹。然其往往明宗而標其會。致使宏
統有所於理無損。自非至精孰其明矣。又察
其津塗尋其妙會。*攬始源終研極奧旨。領
大品之王標。備小品之玄致。&T036091;&T036091;焉*攬津乎
玄味。精矣盡矣。無以加矣。斯人也。將神王於
冥津群形於萬物量不可測矣。宜求之於筌
表。寄之於玄外。惟昔聞之曰。夫大小品者出
於本品。本品之文有六十萬言。今遊天竺未
適於晋。今此二抄亦興于大本。出者不同
也。而小品出之在先。然斯二經雖同出於本
品。而時往有不同者。或小品之所具。大品所
不載。大品之所備。小品之所闕。所以然者。或
以二者之事同互相以爲頼明其本一。故不
並矣。而小品至略玄總事要擧宗。大品雖辭
婉巧而不喪本歸。至於説者。或以專句推
事而不尋況旨。或多以意裁不依經本。故使
文流相背義致同乖。群儀偏供喪其玄旨。
或失其引統錯徴其事巧辭。辯僞以爲經體。
雖文藻清逸而理統乖宗。是以先哲出經。以
*胡爲本。小品雖抄以大爲宗。推*胡可以明
理。徴大可以撿小。若苟住胸懷之所得。背
聖教之本旨。徙常於新聲。苟競於異常。異
常未足以徴本。新聲不可以經宗。而遺異常
之爲談。而莫知傷本之爲至。傷本則失統。失
統則理滯。理滯則惑殆。若以殆而不思其
源。困而不尋其本。斯則外不關於師資。内不
由於分得。豈非仰資於有知。自塞於所尋。困
蒙於所滯。自窮於所通。進不闇常退不研新。
説不依本理不經宗。而忽詠先舊毀呰古人。
非所以爲學輔其自然者哉。夫物之資生。靡
不有宗。事之所由。莫不有本。宗之與本萬理
之源矣。本喪則理絶。根朽則枝傾。此自然之
數也。末紹不然矣。於斯也。徒有天然之才
淵識邈世。而未見大品*攬其源流明其理統。
而欲寄懷小品率意造義。欲寄其分得標顯
目然。希邈常流徒尚名賓。而竭其才思玄格
聖言。趣悦群情而乖本違宗。豈相望乎大品
也哉。如其不悟。將恐遂其所惑以罔後生。是
故推考異同驗其虚實。尋流窮源各有歸趣。
而小品引宗時有諸異。或辭例事同而不乖
旨歸。或取其初要廢其後致。或筌次事宗*例
其首尾。或散在群品略撮玄要。時有此事乖
互不同。又大品事數甚衆而辭曠浩。衍本欲
推求本宗明驗事旨。而用思甚多勞審功又
寡。且稽驗廢事不覆速急。是故余今所以例
玄事以駢比。標二品以相對。明彼此之所
在。辯大小之有光。雖理或非深奧。而事對
之不同。故釆其所究。精麁並兼。研盡事迹。
使驗之有由。故尋源以求實。趣定於理宗。是
以考大品之宏致。驗小品之總要。搜玄沒之
所存。求同異之所寄。有在尋之有軌爾乃也。
貫綜首尾推歩玄領。究其盤結辯其凝滯。
使文不違旨理無負宗。棲驗有寄*辯不失
微。且於希詠之徒。浪神遊宗陶冶玄肆。推
尋源流關虚考*實。不亦夷易乎。若其域乖體
極對非理標。或其所寄者願俟將來摩訶薩
幸爲研盡備其未詳也
  正法華經記第六    出經後記
太康七年八月十日。燉煌月支菩薩沙門法
護。手執*胡經口宣出正法華經二十七品。
授優婆塞聶承遠。張仕明張仲政。共筆受。竺
徳成竺文盛嚴威伯續文承趙叔初張文龍陳
長玄等。共勸助歡喜。九月二日訖。天竺沙門
竺力龜茲居士帛元信。共參校。元年二月六
日重覆。又元康元年。長安孫伯虎。以四月十
五日寫素解
  正法華經後記第七   未詳作者
永熙元年八月二十八日。比丘康那律。於洛
陽寫正法華品竟。時與清戒界節優婆塞張
季博董景玄劉長武長文等。手執經本詣白
容對與法護。口校古訓講出深義。以九月
本齋十四日。於東牛寺中施檀大會講誦此
經。竟日盡夜無不咸歡。重已校定
  法華宗要序第八     釋慧觀
夫本際冥湛則神根凝一。渉動離淳則精麁
異陳。於是心轡競策塵想諍馳。翳有淺深則
昏明殊鏡。是以從初得佛曁于此經。始應物
開津。故三乘別流。別流非眞則終期有會。會
必同源。故其乘唯一。唯一無上。故謂之妙法。
頌曰。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最無有
上。夫妙不可明。必擬之有像。像之美者蓮華
爲上。蓮華之秀分陀利爲最。妙萬法而爲言。
故喩之分陀利。其爲經也。明發矇不可以語
極。釋權應之所由。御終不可以祕深則開*實
以顯宗。權應既彰則扃心自廢。宗致既顯
則眞悟自生。故能令萬流合注。三乘同往。同
往之三會而爲一乘之始也。覺慧成滿乘之
盛也。滅景澄神乘之終也。雖以萬法爲乘。然
統之有主。擧其宗要則慧收其名。故經以眞
慧爲體。妙一爲稱。是以釋迦玄音始發讃佛
智甚深。多寶稱善歎平等大慧。頌曰。爲説佛
慧故。諸佛出世間。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眞。
然則佛慧乃一之正*實。乘之體成。妙之至
足。華之開秀者也。雖寄華宣微而道玄像表。
稱之曰妙。而體絶精麁。頌曰。是法不可示。言
辭相寂滅。二乘所以息慮。補處所以絶塵。
唯佛與佛乃能究焉。故恒沙如來。感希聲以
靈萃。已逝之聖。振餘靈而現證。信佛法之
奧區。窮神之妙境。其此經之謂乎。此經之謂
乎。觀少習歸一之言。長味會通之要。然緬思
愈勤而幽旨彌潜。未嘗不面靈鷲以遐想。臨
*辭句而増懷。諒由枝説差其本。謬文乖其正
也。有外國法師鳩摩羅什。超爽俊邁奇悟天
拔。量與海深辯流玉散。繼釋蹤以嗣軌。秉神
火以霜燭。紐頽綱於將絶。拯漂溺於已淪。耀
此慧燈來光斯境。秦弘始八年夏。於長安大
寺集四方義學沙門二千餘人。更出斯經。與
衆詳究。什自手執*胡經口譯秦語。曲從方言
而趣不乖本。即文之益亦已過半。雖復霄雲
披翳陽景倶暉。未足喩也。什猶謂語現而理
沈。事近而旨遠。又釋言表之隱。以應探賾之
求。雖冥扉未開。固已得其門矣。夫上善等潤
靈液尚均。是以仰感囑累俯慨未同。故採
述旨要流布未聞。庶法輪遐軫往所未往。十
方同悟究暢一乘。故序之云爾
  法華經後序第九    僧叡法師
法華經者。諸佛之祕藏。衆經之*實體也。以
華爲名者。照其本也。稱分陀利者。美其盛
也。所興既玄。其旨甚婉。自非達識傳之。罕有
得其門者。夫百卉藥木之英。實之本也。
八萬四千法藏者。道果之原也。故以喩焉。
諸華之中蓮華最勝。華而未敷名屈摩羅。敷
而將落名迦摩羅。處中盛時名分陀利。未敷
喩二道。將落譬泥洹。榮曜獨足以喩斯典。至
如般若諸經。深無不極。故道者以之而歸。大
無不該。故乘者以之而濟。然其大略皆以適
化爲本。應務之門不得不以善權爲用。權之
爲化悟物雖弘於*實體不足皆屬法華。固其
宜矣。尋其幽旨恢廊宏邃所該甚遠。豈徒説
*實歸本畢定殊塗而已耶。乃*實大明覺理
嚢括古今。云佛壽無量。永劫未足以明其久
也。分身無數。萬形不足以異其體也。然則壽
量定其非數。分身明其無*實。普賢顯其無
成。多寶*照其不滅。夫邁玄古以期今。則萬
世同一日。即百化以悟玄。則千*塗無異轍。
夫如是者則生生未足以期存。永寂亦未
可言其滅矣。尋幽宗以絶往。則喪功於本無。
控心轡於三昧。則忘期於二地。經流茲土雖
復垂及百年。譯者昧其虚津。靈關莫之或啓。
談者乖其准格。幽蹤罕得而履。徒復搜研皓
首。並未有窺其門者。秦司隷挍尉左將軍安
城侯姚嵩。擬韻玄門宅心世表。注誠斯典信
詣彌至。毎思尋其文。深識譯者之失。既遇
究摩羅法師。爲之傳寫。指其大歸。眞若披
重霄而高蹈。登崑崙而俯眄矣。于時聽受領
悟之僧八百餘人。皆是諸方英秀。一時之傑
也。是歳弘始八年歳次鶉火
  持心經記第十     出經後記
持心經。太康七年三月十日。燉煌開士竺法
護在長安説出梵文授承遠
  思益經序第十一   釋僧叡法師
此經天竺正音。名毘絁沙眞諦。是他方梵天
殊特妙意菩薩之號也。詳聽什公傳譯其名
幡覆展轉。意似未盡。良由未備秦言名*實
之變故也。察其語意會其名旨。當是持意。非
思益也。直以未喩持義。遂用益耳。其言益者。
超絶殊異妙拔之稱也。思者進業高勝自強
不息之名也。舊名持心最得其*實。又其義旨
舊名等御諸法。梵天坦其津塗。世尊照其所
明。普華奬其非心。文殊泯以無生。落落焉眞
可謂法輪再轉於閻浮。法鼓重聲於宇内。甘
露流津於季末。靈液沾潤於遐裔者矣。而恭
明前譯頗麗其辭迷其旨。是使宏標乖於謬
文至味醈於華艶。雖復研尋彌稔而幽旨莫
啓。幸遇*究摩羅什法師於關右。既得更譯梵
音。正文言於竹帛。又蒙披釋玄旨。曉大歸於
句下。于時諮悟之僧二千餘人。大齊法集之
衆。欣務難遭之慶。近是講肆之來。未有其
比。于時予與道恒謬當傳寫之任。輒復疏其
言記其事。以貽後來之賢。豈期必勝其辭必
盡其意耶。庶以所録之言。粗可髣髴其心耳。
不同時事之賢。儻欲令見其高座所説之旨。
故具載之于文。不自加其意也
  維摩詰經序第十二    釋僧肇
維摩詰不思議經者。蓋是窮微盡化妙絶之
稱也。其旨淵玄。非言像所測。道越三空。非
二乘所議。超群數之表。絶有心之境。眇莽
無爲而無不爲。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
議也。何則夫聖智無知而萬品倶照。法身無
像而殊形並應。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冥權
無謀而動與事會。故能統濟群方開物成務。
現天下於我無爲。而惑者覩感照因謂之
智。觀應形則謂之身。覿玄籍便謂之言。見變
便謂之權。夫道之極者。豈可以形言權智
而語其神域哉。然群生長寢非言莫曉。道不
孤運弘之由人。是以如來命文殊於異方。召
維摩於他土。爰集毘耶共弘斯道。此經所明。
統萬行則以權智爲主。樹徳本則以六度爲
根。濟朦惑則以慈悲爲首。語宗極則以不二
爲言。凡此衆説皆不思議之本也。至若借座
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像。不思議
之迹也。然幽關難啓聖應不同。非本無以垂
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而不思議一也。
故命侍者標以爲名焉。大秦天王。俊神超世
玄心獨悟。弘至治於萬機之上。揚道化於千
載之下。毎尋翫茲典以爲栖神之宅。而恨支
竺所出理滯於文。常懼玄宗墜於譯人。北天
之運。運通有在也。以弘始八年歳次鶉火。命
大將軍常山公左將軍安城侯。與義學沙門
千二百人。於常安大寺請羅什法師重譯正
本。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眞境。既盡環中又善
方言。時手執*胡文口自宣譯道俗虔虔一言
三復。陶冶精求務存聖意。其文約而詣。其旨
婉而彰。微遠之言於茲顯然。余以闇短時豫
聽次。雖思乏參玄。然麁得文意。輒順所聞
而爲注解。略記成言述而無作。庶將來君子
異世同聞焉
  合維摩詰經序第十三  支敏度作
蓋維摩詰經者。先哲之格言。弘道之宏標也。
其文微而婉。厥旨幽而遠。可謂唱高和寡。故
擧世罕*攬。然斯經梵本出自維耶離。在昔漢
興始流茲土。于時有優婆塞支恭明。逮及於
晋有法護叔蘭。此三賢者並博綜稽古研機
極玄。殊方異音兼通關解。先後譯傳別爲三
經。同本人殊出異。或辭句出入先後不同。或
有無離合多少各異。或方言訓古字乖趣同。
或其文*胡越其趣亦乖。或文義混雜在疑似
之間。若此之比。其塗非一。若其偏執一經則
失兼通之功。廣披其三則文煩難究。余是以
合兩令相附。以明所出爲本。以蘭所出爲子。
分章斷句使事類相從。令尋之者瞻上視下
讀彼案此。足以釋乖迀之勞。易則易知矣。若
能參考挍異極數通變。則萬流同歸百慮一
至。庶可以闡大通於未寐。闔同異於均
致。若其配不相儔儻失其類者。俟後明哲君
子刊之從正
  毘摩羅詰堤經義疏序第十四
 僧叡法師 
此經以毘摩詰所説爲名者。尊其人重其法
也。五百應眞之所稱述。一切菩薩之所嘆伏。
文殊師利對揚之所明答。普現色身之要言。
皆其説也。借座於燈王。致飯於香積。接大衆
於右掌。内妙樂於忍界。阿難之所絶塵。皆其
不可思議也。高挌邁于十地。故彌勒屈之而
虚己。崇墉超於學境。故文殊已還。並未有&T055761;
其庭者。法言恢廓。指玄門以忘期觀品夷照。
總化本以冥想。落落焉。聲法鼓於維耶。而十
方世界無不悟其希音。恢恢焉。感諸佛於一
室。而恒沙正覺無不應其虚求。予始發心啓
曚。於此諷詠研求以爲喉衿。禀玄指於先
匠。亦復未識其絶往之通塞也。既蒙*究摩
羅法師正玄文摘幽指。始悟前譯之傷本。謬
文之乖趣耳。至如以不來相爲辱來。不見相
爲相見。未縁法爲始神。縁合法爲止心。諸如
此比。無品不有。無章不爾。然後知邊情
詖難可以參契眞言厠懷玄悟矣。自慧風東
扇法言流詠已來。雖曰講肆格義迂而乖本
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驗之。最得其
*實然鑪冶之功微恨不盡。當是無法可尋。
非尋之不得也。何以知之。此土先出諸經。於
識神性空明言處少存神之文其處甚多。中
百二論文未及此。又無通鑒誰與正之。先匠
所以輟章遐慨思決言於彌勒者。良在此也。
自提婆已前。天竺義學之僧並無來者。於今
始聞宏宗高唱敢豫悕味之流。無不竭其聰
住其心。然領受之用易存。憶識之功難
掌。自非般若朗其聞慧。總持銘其思府。焉能
使機過而不遺。神會而不昧者哉。故因紙墨
以記其文外之言。借衆聽以集其成事之説。
煩而不簡者其事也。質而不麗者重其
意也。其指微而婉。其辭博而晦。自非筆受胡
可勝哉。是以即於講次疏以爲記。冀通方之
賢不咎其煩而不要也
  自在王經後序第十五  僧叡法師
此經以菩薩名號爲題者。蓋是思益無盡意
密迹諸經之流也。以其圓用無方故名自在。
勢無與等故稱爲王。標准宏廓。固非思之所
及。幽旨玄凝。尋者莫之髣髴。此土先出方等
諸經。皆是菩薩道行之式也。般若指其
標。勇伏明其必制。法華泯一衆流。大哀
拯濟雖各有其美。而未備此之所載。秦大
將軍尚書令常山公姚顯。眞懷簡到徹悟轉
詣。聞其名而悦之。考其旨而*靈衿。思弘斯
化廣其流津。以爲斯文既布。便若菩薩常住
不去此世。奔誠發自大心。欣躍不能自替。遂
請鳩摩羅法師譯而出之。得此二卷。於菩薩
希蹤卓犖之事。朗然照列矣。是歳弘始九年
歳次鶉首
  大涅槃經序第十六 涼州釋道朗作
大般涅槃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
衆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爲體也。妙存有
物之表。周流無窮之内。任運而動。見機而赴。
任運而動。則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
化。見機而赴。則應萬形而爲像。即群情而設
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慮。教彌天下情
不在己。厠流塵蟻而弗下。彌蓋群聖而不高。
功濟萬化而不恃。明踰萬日而不居。渾然與
太虚同量泯然與法性爲一。夫法性以至極
爲體。至極則歸于無變。所以生滅不能遷其
常。生滅不能遷其常。故其常不動。非樂不能
虧其樂。故其樂無窮。或我生於謬想。非我起
於因假。因假存于名數。故至我越名數而非
無。越名數而非無。故能居自在之聖位。而
非我不能變。非淨生於虚淨。故眞淨水鏡於
萬法。水鏡於萬法。故非淨不能渝。是以斯經
觸章。叙常樂我淨爲宗義之林。開究玄致爲
涅槃之原。用能闡祕藏於未聞。啓靈管以通
照。拯四重之&MT01832;疽。拔無間之疣贅。闡祕藏則
群識之情暢。審妙我之在己。啓靈管則悟玄
光之潜。映神珠之在體。然四重無間誹謗方
等。斯乃衆患之&MT02359;痟。創疣之甚者。故大涅槃
以無創疣爲義。名斯經以大涅槃爲宗目。宗
目擧則明統攝於衆妙。言約而義備。義名立
則照三乘之優劣。至極之有在。然冥化無朕
妙契無言。任之冲境則理不虚運。是以此經
開誠言爲教本。廣衆喩以會義。建護法以渉
初。覩祕藏以窮*原。暢千載之固滯。散靈鷲
之餘疑。至於理微幽蟠微于微者。則諸菩薩
弘郢匠之功。曠舟船之濟。清難雲搆幡覆周
密。由使幽途融坦宗歸豁然。是故誦其文而
不疲語其義而不惓。甘其味而無足。飡其音
而不厭。始可謂微言興詠於眞丹。高韻初唱
于赤縣。梵音震響於聾俗。眞容巨曜於今
日。而寡聞之士偏執之流。不量愚見敢評大
聖無崖之典。遂使是非興於諍論。譏謗生于
快心。先覺不能返其迷。衆聖莫能移其志。方
將沈蔽八邪之網。長淪九流之淵。不亦哀
哉。不亦哀哉。天竺沙門曇摩讖者。中天竺人
婆羅門種。天懷秀拔領鑒明邃。機辯清勝内
外兼綜。將乘運流化先至燉煌。停止數載。大
沮渠河西王者。至徳潜著建隆王業。雖形處
萬機。毎思弘大道。爲法城塹。會開定西
斯經。與讖自遠而至。自非至感先期。孰有若
茲之遇哉。讖既達此。以玄始十年歳次大梁
十月二十三日。河西王勸請令譯。讖手執梵
文口宣秦言。其人神情既鋭。而爲法殷重。臨
譯敬愼殆無遺隱。搜研本正務存經旨。唯恨
胡本分離殘缺未備耳。余以庸淺豫遭斯運。
夙夜感戢欣遇良深。聊試標位叙其宗格。豈
謂必然&T055761;其宏要者哉
此經梵本正文三萬五千偈。於此方言數減
百萬言。今數出者一萬餘偈。如來去世。後人
不量愚淺。抄略此經分作數分。隨意増損雜
以世語。縁使違失本正。如乳之投水下。章言
雖然猶勝餘經。足滿千倍。佛涅槃後初四十
年。此經於閻浮提宣通流布。大明於世。四十
年後隱沒於地。至正法欲滅餘八十年。乃得
行世。雨大法雨。自是以後尋復隱沒。至于
千載像教之末。雖有此經。人情薄淡無心敬
信。遂使群邪競辯曠塞玄路。當知遺法將滅
之相
  大涅槃經記第十七   未詳作者
此大涅槃經。初十卷有五品。其*胡本是東方
道人智猛從天竺將來。暫憩高昌。有天竺沙
門曇無讖。廣學博見道俗兼綜。遊方觀化先
在燉煌。河西王宿植洪業素心冥契。契應王
公躬統士衆。西定燉煌。會遇其人。神解悟識。
請迎詣州安止内苑。遣使高昌取此*胡本。命
讖譯出。此經初分唯有五品。次六品已後。其
本久在燉煌。讖因出經。下際知部黨不足。
訪慕餘殘。有*胡道人。應期送到此經。*胡本
都二萬五千偈。後來*胡本想亦近具足。但頃
來國家慇猥。未暇更譯。遂少停滯諸可流布
者。經中大意宗塗悉擧。無所少也。今現已有
十三品。作四十卷。爲經文句。執筆者一承經
師口所譯不加華飾。其經初後所演。佛性廣
略之聞耳。無相違也。毎自惟省。雖復西垂深
幸此遇。遇此大典開解常滯。非言所盡。以諸
家譯經之致大不允其旨歸。疑謬後生。是故
不辭。輒作徒勞之擧。冀少有補益。諮參
經師。採尋前後。略擧初五品爲私記。餘致
惟之悉可領也祐尋此序與朗法師序及懺法傳
小小不同未詳孰正故復兩
  六卷泥洹記第十八   出經後記
摩竭提國。巴連弗邑。阿育王塔。天王精舍。優
婆塞伽羅。先見晋土道人釋法顯遠遊此土。
爲求法故。深感其人。即爲寫此大般泥洹經
如來祕藏。願令此經流布晋土。一切衆生悉
成平等如來法身。義熙十三年十月一日。於
謝司空石所立道場寺。出此方等大般泥洹
經。至十四年正月二日挍定盡訖。禪師佛
大跋陀。手執胡本。寶雲傳譯。于時坐有二
百五十人
  二十卷泥洹記第十九
 出智猛遊外國傳 
智猛傳云。毘耶離國有大小乘學不同。帝利
城次華氏邑有婆羅門。氏族甚多。其禀性敏
悟歸心大乘。博*攬衆典無不通達。家有銀
塔。縱廣八尺高三丈。四龕銀像高三尺餘。多
有大乘經。種種供養。婆羅門問猛言。從何來。
答言。秦地來。又問。秦地有大乘學不。即答。
皆大乘學。其乃驚愕雅歎云。希有。將非菩薩
往化耶。智猛即就其家得泥洹*胡本。還於涼
州出得二十卷
出三藏記集序卷第








出三藏記集序卷第
 釋僧祐撰 
華嚴經記第一出經後記
十住經含注序第二釋僧衞作
漸備經十住胡名并書叙第三未詳作者
菩薩善戒菩薩持二經記第四釋僧祐撰
大集虚空藏無盡意經記第五釋僧祐撰
如來大哀經記第六未詳作者
長阿鋡經序第七僧肇法師
中阿鋡經序第八道慈法師
増一阿*鋡經序第九道安法師
四阿鋡暮抄序第十未詳作者
優婆塞戒經序記第十一出經後記
菩提經序第十二僧馥法師
關中出禪經序第十三叡法師
山修行方便禪經序第十四慧遠法師
禪要祕密經記第十五出經後記
修行地不淨觀序第十六慧觀法師
勝鬘經序第十七法慈法師
勝鬘經序第十八慈法師
文殊師利發願記第十九出經後記
賢愚經記第二十釋僧祐撰
八吉祥經後記第二十一出經後記
無量義經序第二十二劉虯作
譬喩經序第二十三康法邃作
百句譬喩經前記第二十四出經前記
  華嚴經記第一     出經後記
華嚴經胡本凡十萬偈。昔道人支法領。從于
闐得此三萬六千偈。以晋義熙十四年歳次
鶉火三月十日。於楊州司空謝石所立道場
寺。請天竺禪師佛度跋陀羅。手執梵文。譯
*胡爲晋。沙門釋法業親從筆受。時呉郡内史
孟顗右衞將軍禇叔度爲檀越。至元熙二年
六月十日出訖。凡再挍*胡本。至大宋永初二
年辛丑之歳。十二月二十八日挍畢
  十住經*含注序第二   釋僧衞作
夫冥壑以冲虚靜用。百川以之本。至極以無
相標玄。品物以之宗。故法性住湛一以居妙。
寂紛累以運通。靈根朗圓燭以遂能。乘渉動
以開用。然能要有資用必有本。用必有本。故
御本則悟渉無方。能要有資。故悟虚則遂其
通。通則苞鏡六合而有無圓照。塞則用隨縁
感而應必慮偏。照圓則神功造極。慮偏則顛
覆興焉。故四涜開溢則洪川灌壑。玄象差轍
則三光晦耀。因此而推。固知運通有宗化積
有本。夫運通之宗。因縁開其會。無相極其終。
化積之本。十道啓其謀。心術兆其始。故心術
憑無則靈照通而大乘廓。滯有則神虚塞而
九宅開矣。然推而極之則唯心與法。引而
張之則綿彰八極。請辯而目焉。夫萬法浩然
宗一無相。靈魄彌綸統極圓照。斯蓋目體用
爲萬法。言性虚爲無相。稱動王爲心識。謂靜
御爲智照。故滯有慮塞。則曰心曰識。憑
照通。則曰智曰見。見者正見也。始曉之偏目
也。智者正遍知也。體極之圓號也。正見創入
轍之始。正遍標體極之終。四者蓋精魄彌綸
水鏡萬法。雖數隨縁感。然靈照常一而不變
者也。夫體用無方則實異照。故亂識爲
塵穢心欲。開見謂寶。廓智謂種。穢心故。五欲
爲酖醴之室。開見故。三寶爲荊石之門。亂識
故。六塵爲幻惑之肆。廓智故。一切種爲驪龍
之淵。四者寔萬法浩然同*實異照。雖感應交
映而宗一無相者也。故識御六塵以矇性。心
赴五欲以昏慮。見憑四諦以洗鑒。智撫無相
以通照。然則境雖理故心縁精魄彌綸體故
靈照。靈照故統名一心。所縁故總號一法。若
夫名隨數變則浩然無際。統以心法則末始
非二。故十住爲經。將窮頤心術之原本。遂
眞悟之始辯。神功啓于化彰。八萬歸於圓照。
使靈機無隱伏之數。大造無虚竊之名。爾乃
落滯識以反鑒。貞眞慧以居宗。開十道運其
用。恬無相遠其通。合三義以廓能則表宏稱
謂菩提。菩提者統極十道之尊號。括嚢通物
之妙稱。乃十住啓靈照之圓極。遠弘大通之
逸軌。故十住者。靜照息機反鑒之容目者也。
夫所以冠大業之始唱。統十地之通目。表稱
十住。諒義存於茲焉。義存於茲焉。然則十住
之興。蓋廓明神覺之響像。發瑩眞慧之砥
礪。如來反流盡源之舟輿。世雄撫會誕化之
天府。乃衆經之宗本。法藏之淵源。實鑒始領
終之水鏡。光宣佛慧之日月者也。夫致弘不
可以言象窮。道玄不可以名數極。故文約而
義豐。詞婉而旨弘。兆百行開于心轍。啓八
萬擧其一隅。非夫探鉤玄亹研機。孰能亢貞
鑒敬於希微。開拔英悟返于三隅者哉。悲夫
守習之迷。雖服膺舊聞不翫斯要。譬負日月
而彌昏。面玄津而莫濟矣。當請彌而攉焉。
夫擧高必詣遠。致深則興玄。故廓六天以妙
處。引法雲以勝衆。蓋非勝無以扣其玄處。非
妙不足光其道。道光要有方。玄扣必得人。故
位妙處以殊方則境絶衆穢。開玄肆以引衆
則英彦蓋時。處極六天則實映七珍。衆擧法
靈則體鏡九宅。廓六變以開運。朗耀世之宏
觀。叩三説以開奧。撫玄中之統韻。發五
宣到。慮衆誠以彌淳。遞二七以運感。互
交用於玄端開。神轍于三轉之際。兆靈覺於
九識之淵。匹夫衆經以比興固不得同日而
語。開八萬以辯用焉。可共劫而言非。夫體
苞三義道總兩端。孰有若斯之弘哉。孰有若
斯之弘哉。以此而斷。其道淵矣。其致玄矣。夫
以金剛之幽殖總神辯以居用。猶日不可
究其深。況自降慈者乎。然道不獨運。弘必
由人。故令千載之下靈液有寄焉。夫外國法
究摩羅耆婆者。挺天悟於命世。邁英風于
季俗。乘冥寄而孤遊。因秦運以弘道。撫玄節
於希聲。暢微言于象外。可以祛故納新。非
擬三益悟宗。入轍幾于過半。運啓其願彌遭
其會。以鉛礫之質厠南金之肆。誠悟無返三
之機。思無稽玄之謀。然在聞賞事庶無惑
焉。故撫經靜慮感尋疇昔。毎苦其文約而致
弘。言婉而旨玄使靈燭映于隱數。大宗昧于
褊文。神標繇是以權範。玄風自茲用澆。淳至
于閑詣靖惟扣膺津門則何常不遙。然長慨
撫頽薄以興懷哉。故遂撰記上聞略爲注釋。
豈曰淵壑之待晨露。蓋以申其用己之心
耳。庶後來明哲有以引而補焉
  漸備經十住胡名并書叙第三
 未詳作者 
波牟提陀晋曰一住 維摩羅晋曰二住 波
披迦羅晋曰三住 阿至摸晋曰四住 頭闍
耶晋曰五住 阿比目佉晋曰六住 頭羅迦
摩晋曰七住 阿遮羅晋曰八住 抄頭摩提
晋曰九住 曇摩彌迦晋曰十住
漸備經晋曰十住名
第一住名悦豫 第二住名離垢 第三住名
興光 第四住名輝耀 第五住名難勝 第
六住名目前 第七住名玄妙 第八住名不
動 第九住名善哉意 第十住名法雨
漸備經十住行
第一住今忘 第二住説誡行 第三住説十
二門五通事 第四住説三十七品事 第五
住説四諦事 第六住説十二因縁事 第七
住説權智事 第八住説神足變化事 第九
住説神足教化事 第十住亦説神足教化事」
漸備經護公以元康七年出之。其經有五卷
五萬餘言。第一卷説一住事。今無此一卷。今
現有二住以上至十住爲十品
漸備經十住與本業大品異。説事委悉於本
業大品。不知何以曀於涼州。昔涼州諸道士
釋教道竺法彦義。斯二道士普皆博學。以
經法爲意。不知何以不集此經。又亦不聞其
有所説。始知博聞之難爲人興顯經。且亦是
大經。説事廣大義理幽深。乃是衆經之美望。
辭叙茂贍眞有奇聞。而帛法巨亦是博學道
士。昔鄴中亦與周旋。不知何以復不集此經。
又不聞其言。博聞強記信難有。護公出須頼
經。雖不見恒聞彦説之。張天錫更出首楞嚴。
故當應委於先者。元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一
日沙門法護。在長安市西寺中出漸備經。手
執*胡本譯爲晋言。護公菩薩人也。尋其餘音
遺迹。使人仰之彌遠。夫諸方等無生諸三昧
經類多。此公所出。眞衆生之冥梯。大品出來
雖數十年。先出諸公略不縷習。不解諸公何
以爾。諸公才明過人。當能留心思研心以爲
至業者。故當極有所得先出諸公。故恨大蘭
於文句殊多可恨。大品頃來東西諸講習無
不以爲業。於文句猶不同覺其轉深。但才分
有限思尋有極。幽旨作非短思所盡。然文句
故可力爲方欲研之。窮此一生冀有微補。漸
備經恨不得上一卷。冀因縁冥中之助忽復得
之。漸備所説十住位分衆行各有階級。目下
殊異於衆經。方欲根悉研尋之如今芒芒猶
渉大海。不知第一住中何説。彼或有因縁信
使君不可不持。作意盡尋求之理。大品上兩
卷若有可尋之階。亦勤以爲意。護公出光讃。
計在放光前九年。不九年當八年。不知何以
遂逸在涼州不行於世。尋出經時。乃在長安
出之。而都不流行。乃不知其故。吾往在河北。
唯見一卷經。後記云。十七章。年號日月亦與
此記同。但不記處所。所以爲異。然出經時人
云聶承遠筆受。帛元信沙門法度此人。皆長
安人也。以此推之。略當必在長安出。此經
*胡本。亦言于闐沙門祇多羅所齎來也。此同
如慧常等涼州來疏。正似涼州出。未詳其故。
或乃護公在長安時。經未流宣唯持至涼州。
未能乃詳審。泰元元年歳在丙子五月二十
四日此經達襄陽。釋慧常以酉年因此經寄
互市人康兒展轉至長安。長安安法華遣人
送至*互市。*互市人送達襄陽。付沙門釋道
安。襄陽時齊僧有三百人。使釋僧顯寫送與
楊州道人竺法汰。漸備經。以泰元元年十月
三日達襄陽。亦是慧常等所送。與光讃倶來。
頃南郷間人留寫。故不與光讃倶至耳。首楞
嚴須頼。並皆與漸備倶至。涼州道人釋慧常。
歳在壬申。於内苑寺中寫此經。以酉年因寄。
至子年四月二十三日達襄陽。首楞嚴經事
事多於先者。非第一第二第九。此章最多近
三四百言許。於文句極有所益。須羅經亦復
小多。能有佳處。云有五百戒。不知何以不至。
此乃最急。四部不具。於大化有所闕。般若經
乃以善男子善女人爲教首。而戒立行之本
百行之始。猶樹之有根。常以爲深恨。若有縁
便盡訪求之理。先*胡本有至信。因之勿零落
  菩薩善戒菩薩地持二經記第四
 僧祐撰 
祐尋舊録。此經十卷。是宋文帝世。三藏法師
求那跋摩。於京都譯出。經文云。此經名善戒。
名菩薩地。名菩薩毘尼摩夷。名如來藏。名一
切善法根本。名安樂國。名諸波羅蜜聚。凡有
七名。第一卷先出優波離問受戒法。第二卷
始方有如是我聞。次第列品乃至三十。而復
有別本題爲菩薩地經。檢此兩本。文句悉同。
唯一兩品分品品名小小有異。義亦不殊。既
更不見有異人重出。推之應是一經。而諸品
亂雜前後參差。菩薩地本分爲三段。第一段
十八品。第二段有四品。第三段有八品。未詳
兩本孰是三藏所出正本也
又菩薩地持經八卷。有二十七品。亦分三段。
第一段十八品。第二段四品。第三段五品。是
晋安帝世。曇摩懺。於西涼州譯出。經首禮
敬三寶。無如是我聞。似撰集佛語文中不出
有異名。而今此本或題云菩薩戒經。或題云
菩薩地經。與三藏所出菩薩善戒經。二文雖
異五名相渉。故同一記。又此二經明義相類。
根本似是一經。異國人出。故成別部也。並次
第明六度。品名多同。製辭各異。祐見菩薩地
經一本。其第四卷第十戒品。乃是地持經中
戒品。又少第九施品。當是曝晒誤雜。後人不
悉。便爾傳寫。其本脱多恐方亂惑。若細尋内
題。了然可見。若有菩薩地經闕無第九施品
者。即是誤本也
  大集虚空藏無盡意三經記第五
 僧祐撰 
祐尋舊録。大集經。是晋安帝世。天竺沙門曇
摩*懺。於西涼州譯出。有二十九卷。首尾有
十二段。説共成一經。第一瓔珞品。第二陀羅
尼自在王。第三寶女。第四不眴。第五海慧。第
六無言。第七不可説。第八虚空藏。第九寶幢。
第十虚空目。第十一寶髻。第十二無盡意。更
不見異人別譯。而今別部唯有二十四卷
尋其經文餘悉同。唯不可説菩薩品後寶幢
分前。中間闕無虚空藏所問品五卷。又經唯
盡寶髻菩薩品。復無最末無盡意所説不可
思議品四卷。略無二品九卷。分所餘二十卷
爲二十四卷耳
又尋兩本。並以海慧菩薩品爲第五。越至無
言菩薩品第七。無第六品。未詳所以
又撿録。別有大虚空藏經五卷成者。即此經
虚空藏品。當是時世有益甄爲異部。又別無
盡意經四卷成者。亦是此經末無盡意品也。
但護公録復出無盡意經四卷。未詳與此本
同異
  如來大哀經記第六   未詳作者
元康元年七月七日。燉煌菩薩支法護。手執
*胡經。經名如來大哀。口授聶承遠道眞正書
晋言。以其年八月二十三日訖。護親自覆挍。
當令大法光顯流布。其有攬者。疾得總持暢
澤妙法
  長阿含經序第七    釋僧肇作
夫宗極絶於稱謂。賢聖以之冲默。玄旨非言
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
三。約身口則防之以禁律。明善惡則導之以
契經。演幽微則辯之以法相。然則三藏之作
也。本於殊應。會之有宗則異途同趣矣。禁律
律藏也。四分十誦。法相阿毘曇藏也。四分五
誦。契經四阿含藏也。増一阿含四分八誦。中
阿含四分五誦。雜阿含四分十誦。此長阿含
四分四誦。合三十經以爲一部。阿含秦言法
歸。法歸者。蓋是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其
爲典也。淵博弘富温而彌曠。明宣禍福賢愚
之迹。割判眞僞異濟之原。歴記古今成敗之
數。墟域二儀品物之倫。道無不由法無不在。
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爲名。開析修
途所記長遠。故以長爲目。翫茲典者長迷頓
曉。邪正難辯顯如晝夜。報應冥昧照若影
嚮。劫數雖遼近猶朝夕。六合雖曠現若目
前。斯可謂朗火明於幽室。慧五目於衆瞽。
&T055761;戸牖而智無不周矣。大秦天王。滌除玄
*攬高韻獨邁。恬智交養道世倶濟。毎懼微言
翳於殊俗。以右將軍使者司隷挍尉晋公姚
爽。質直清柔玄心超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
上特留懷毎任以法事。以弘始十二年歳上
章掩茂。請罽賓三藏沙門佛陀耶舍。出律藏
四分四十卷。十四年訖。十五年*歳昭陽奮
若。出此長阿含訖。涼州沙門佛念爲譯。秦國
道士道含筆受。時集京夏名勝沙門於
第挍定。恭承法言敬無差舛。蠲華崇朴務存
聖旨。余以嘉遇猥參聽次。雖無翼善之功。而
豫親承之末。故略記時事以示來覽焉
  中阿鋡經序第八    釋道慈
中阿*鋡經記云。昔釋法師。於長安出中阿
*鋡増一阿毘曇廣説僧伽羅叉阿毘曇心婆
蜜三法度二衆從解脱縁。此諸經律凡百
餘萬言。並違本失旨名不當實。依悕屬辭句
味亦差。良由譯人造次未善晋言故使爾耳。
會燕秦交戰關中大亂。於是良匠背世。故以
弗獲改正。乃經數年至關東小清。冀州道人
釋法和。罽賓沙門僧伽提和。招集門徒倶遊
洛邑。四五年中研講。遂精其人漸曉漢語。然
後乃知先之失也。於是和乃追恨先失。即從
提和更出阿毘曇及廣説也。自是之後。此諸
經律漸皆譯正。唯中阿*鋡僧伽羅叉婆須蜜
從解脱縁。未更出耳。會僧伽提和進遊京師。
應運流化法施江左。于時晋國大長者尚書
令衞將軍東亭侯優婆塞王元琳。常護持正
法以爲己任。即檀越也。爲出經故造立精舍。
延請有道釋慧持等義學沙門四十許人。施
諸所安四事無乏。又*豫請經師僧伽羅叉。長
供數年。然後乃以晋隆安元年丁酉之歳十
一月十日。於楊州丹楊郡。建康縣界在其精
舍更出此中阿*鋡。請罽賓沙門僧伽羅叉令
講*胡本。請僧伽提和轉*胡爲晋。豫州沙門
道慈筆受呉國李寶唐化共書。至來二年戊
戍之歳六月二十五日。草本始訖。此中阿*鋡
凡有五誦。都十八品。有二百二十二經。合五
十一萬四千八百二十五字。分爲六十卷。時
遇國大難未即正書。乃至五年辛丑之歳。方
得正寫挍定流傳。其人傳譯。准之先出大有
不同。於此二百二十二經中。若委靡順從則
懼失聖旨。若從本制名類多異。舊則逆忤先
習不愜衆情。是以其人不得自專。時有改本
從舊名耳。然五部異同孰知其正。而道慈愚
意怏怏於違本。故諸改名者皆抄出注下。新
舊兩存別爲一卷。與目録相連以示於後。將
來諸賢令知同異。得更採訪。脱遇高明外國
善晋梵方言者。訪其得失刊之從正
  増一阿含序第九    釋道安作
四阿含義同中阿含。首以明其指不復重序
也。増一阿含者。皆法條貫以數相次也。數
終十今加其一。故曰増一也。且數數皆増。
以増爲義也。其爲法也。多録禁律繩墨切厲。
乃度世撿括也外國巖岫之士江海之人。
於四阿含多詠味茲焉。有外國沙門曇摩難
提者。兜佉勒國人也。齠齔出家。孰與廣聞誦。
二阿含温故日新。周行諸國無土不渉。以秦
建元二十年來詣長安。外國郷人咸皆善之。
武威太守趙文業。求令出焉。佛念譯傳曇嵩
筆受。歳在甲申夏出。至來年春乃訖。爲四十
一卷。分爲上下部。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
下部十五卷。失其録偈也。余與法和共考正
之。僧略僧茂助挍漏失。四十日乃了。此年
有阿城之役伐鼓近郊。而正專在斯業之中。
全具二阿含一百卷鞞婆沙婆和須蜜僧伽羅
刹傳。此五大經。自法東流出經之優者也。四
阿含四十應眞之所集也。十人撰一部。題其
書爲録偈焉。懼法留世久遺逸散落也。斯
土前出諸經班班有其中者。今爲二阿含。各
爲新録一卷。全其故目注其得失。使見經尋
之差易也。合上下部四百七十二經。凡諸學
士撰此二阿含。其中往往有律語。外國不通
與沙彌白衣共視也。而今已後。幸共護
使與律同。此乃茲邦之急者也。斯諄諄之誨。
幸勿藐藐聽也。廣見而不知護禁。乃是學士
通中創也。中本起康孟祥出出大愛道品。乃
不知是禁經比丘尼法堪慊切直割而去之。
此乃是大鄙可痛恨者也。此二經有力道士。
乃能見當以著心焉。如其輕忽不以爲意者。
幸我同志鳴鼓攻之可也
  四阿*鋡暮抄序第十  未詳作者
阿鋡暮者秦言趣無也。阿難既出十二部經。
又採撮其要逕至道法。爲四阿*鋡暮與阿毘
曇及律並爲三藏焉。身毒學士以爲至徳未
墜於地也。有阿羅漢。名婆素跋陀。抄其膏腴
以爲一部。九品四十六葉。斥重去復文約義
豐。眞可謂經之瓔鬘也。百行美妙辨是與
非。莫不悉載也。優奧深富行之能事畢矣。
有外國沙門。字因提麗。先齎詣前部國。祕之
佩身不以示人。其王彌第求得諷之。遂得布
此。余以壬午之歳八月。東省先師寺廟。於鄴
寺令鳩摩羅佛提執*胡本。佛念佛護爲譯。
僧導曇究僧叡筆受。至冬十一月乃訖。此歳
夏出阿毘曇。冬出此經。一年之中。具二藏也。
深以自幸。但恨八九之年始遇斯經。恐韋編
未絶不終其業耳。若加數年將無大過也。近
勅譯人直令轉*胡爲秦。解方言而已。經之文
質所不敢易也。又有懸數懸事。皆訪其人爲
注其下。時復以意消息者爲章。章注修妬
路者。其人注解別經本也。其有直言修妬路
者。引經證非注解也
  優婆塞戒經記第十一   出經後記
太歳在丙寅夏四月二十三日。河西王世子撫
軍將軍録尚書事大沮渠興國。與諸優婆塞
等五百餘人。共於都城之内。請天竺法師曇
摩讖譯。此在家菩薩戒。至秋七月二十三日
都訖。秦沙門道養筆受。願此功徳令國祚無
窮。將來之世値遇彌勒。初聞悟解逮無生忍。
十方有識咸同斯誓
  菩提經注序第十二     釋僧馥
夫萬法無相而有二諦。聖人無知而有二名。
二諦者。俗也道也。二名者。權也智也。二名以
語默爲稱。二諦以縁性爲言。縁性兩陳而其
實不乖。語默誠異而幽旨莫二。故般若經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見縁起爲見法也。菩提
經者。諸佛之要藏。十住之營統。其文雖約。而
義貫衆典。其旨雖玄曉然易*攬。猶日月麗天
則群像自朗。示之一隅則三方自釋也。經之
爲體。論縁性則以二諦爲宗。語玄會則以權
智爲主。言菩提則以無得爲玄。明發意則以
冥期爲妙。婉約而弘深。莫不備矣。耆婆法師
入室之祕説也。親承者寡。故罕行世。家師
順得之。於始會。余雖不敏謬聞於第五十。性
疎多漏。故事語而書紳。豈曰注解自貽來哂。
庶同乎我者領之文外耳
  關中出禪經序第十三   僧叡法師
禪法者。向道之初門。泥洹之津徑也。此土先
出修行大小十二門大小安般。雖是其事既
不根悉。又無受法。學者之戒蓋闕如也。*究
摩羅法師。以辛丑之年十二月二十日。自姑
&T073308;常安。予即以其月二十六日。從受禪
法。既蒙啓授。乃知學有成准法有成條。首
楞嚴經云。人在山中學道。無師道終不成。是
其事也。尋蒙抄撰衆家禪要。得此三卷。初四
十三偈。是*究摩羅羅陀法師所造。後二十
偈。是馬鳴菩薩之所造也。其中五門。是婆須
蜜僧伽羅叉漚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馬鳴羅
陀禪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覺中偈。是馬
鳴菩薩修習之。以釋六覺也。初觀婬恚癡相
及其三門。皆僧伽羅叉之所撰也。息門六事
諸論師説也。菩薩習禪法中。後更依持世經
益十二因縁一卷要解二卷。別時撰出。夫馳
心縱想。則情愈滯而惑愈深繋意念明。則
澄鑒朗照而造極彌密。心如水火。擁之聚之。
則其用彌全。決之散之。則其勢彌薄。故論云。
質微則勢重。質重則勢微。如地質重故勢不
如水。水性重故力不如火。火不如風。風不如
心。心無形故力無上。神通變化八不思議。心
之力也。心力既全。乃能轉昏入明。明雖愈於
不明。而明未全也。明全在于忘照。照忘然後
無明非明。無明非明。爾乃幾乎息矣。幾乎息
矣。慧之功也。故經云。無禪不智無智不禪。然
則禪非智不照。照非禪不成。大哉禪智之業。
可不務乎。出此經後至弘始九年閏月五日。
重求撿挍。懼初受之不審。差之一毫。將有千
里之降詳而定之。輒復多有所正既正既
備。無間然矣
  廬山出修行方便禪經統序第十四
 釋慧遠 
夫三業之興以禪智爲宗。雖精麁異分而階
藉有方。是故發軫分逵塗無亂&T050610;。革俗成務
功不待積。靜復所由則幽緒告微。淵博難究
然理不云昧。庶旨統可尋。試略而言。禪非智
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則禪智之
要照寂之謂。其相濟也。照不離寂。寂不離
照。感則倶遊。應必同趣。功玄於在用。交養
於萬法。其妙物也。運群動以至壹而不有。廓
大象於未形而不無。無思無爲而無不爲。是
故洗心靜亂者。以之研慮。悟微入微者。以
之窮神也。若乃將入其門機在攝會。理玄數
廣道隱於文。則是阿難曲承音詔遇非其人
必藏之靈府。何者心無常規其變多方。數無
定像待感而應。是故化行天竺緘之有匠。幽
關莫開罕&T055761;廷。從此而觀。理有行藏道不
虚授。良有以矣。如來泥曰未久。阿難傳其
共行弟子末田地。末田地傳舍那婆斯。此三
應眞。咸乘至願冥契于昔。功在言外經所不
辨。必闇軌元匠孱焉無差。其後有優波崛。弱
而超悟。智終世表才高應冥。觸理從簡八萬
法藏。所在唯要。五部之分始自於此。因斯
而推。固知形運以廢興自兆。神用則幽歩無
跡。妙動難尋渉麁生異。可不愼乎。可不察乎。
自茲已來。感於事變懷其舊典者。五部之學
並有其人。咸懼大法將頽理深其慨。遂各述
讃禪經以隆盛業。其爲教也。無數方便以求
寂然。寂乎唯寂。其揆一耳。而尋條求根者衆。
統本運末者寡。或將曁而不至。或守方而未
變。是故經稱滿願之徳。高普事之風。原夫聖
旨非徒全其長。亦所以救其短。若然五部殊
業存乎其人。人不繼世。道或隆替廢興。有時
則互相升降。小大之目其可定乎。又達節善
變出處無際。晦名寄跡無聞無示。若斯人者。
復不可以名部分。既非名部之所分。亦不出
乎其外。別有宗明矣。毎慨大教東流禪數尤
寡。三業無統斯道殆廢。頃鳩摩耆婆宣馬鳴
所述乃有此業。雖其道未融。蓋是爲山於一
簣。欣時來之有遇感。寄趣於若人。捨夫制勝
之論而順不言之辯。遂誓被僧那。以至寂爲
己任。懷徳未忘。故遺訓在茲。其爲要也。圖大
成於末象。開微言而崇體。悟惑色之悖徳。杜
六門以寢患。達忿競之傷性。齊彼我以宅心。
於是異族同氣幻形告疎。入深縁起見生死
際。爾乃闢九關於龍津。超三忍以登位。垢習
凝於無生。形累畢於神化。故曰。無所從生靡
所不生。於諸所生而無不生。今之所譯出。自
磨多羅與佛大先。其人西域之俊。禪訓之
宗。搜集經要勸發大乘。弘教不同。故有詳略
之異。達磨多羅。闔衆篇於同道。開一色爲恒
沙。其爲觀也。明起不以生滅不以盡。雖往復
無際。而未始出於如。故曰。色不離如。如不離
色。色則是如。如則是色。佛大先以爲澄源引
流。固宜有漸。是以始自二道開甘露門。釋四
義以反迷啓歸塗以領會。分別陰界導以正
觀。暢散縁起使優劣自辨。然後令原始反終
妙尋其極。其極非盡亦非所盡。乃曰。無盡入
如來無盡法門。非夫道冠三乘智通十地。
孰能洞玄根於法身。歸宗一於無相。靜無遺
照動不離寂者哉
  禪要祕密治病經記第十五 出經後記
河西王從弟大沮渠安陽侯。於于闐國衢摩
大寺。從天竺比丘大乘沙門佛陀斯那。其
人天才特拔諸國獨歩。誦半億偈兼明禪法。
内外綜博無籍不練。故世人咸曰人中師子。
沮渠親面禀受憶誦無滯。以宋孝建二年九
月八日。於竹園精舍書出此經。至其月二十
五日訖。尼慧濬爲檀越
  修行地不淨觀經序第十六 慧觀法師
夫禪典之妙。蓋是三乘之所遊。反迷悟惑者。
託幽途以啓眞城。塹三業之固宅。廣六度以
澄神。散結賊於曠野。研四變以遊心。焔三慧
爲炬明。浪冲源以殊分。金剛戟以練魔。定
慧相和以測眞如。是智依定則癡妄虧而霄
落。定由智則七淵湛然而淳。清清融九服則
玄庭有階。階級相乘則鑪冶成妙。義之本本
之有方。尋根傳訓則冥一倶當。雖利鈍有殊
濟苦一量。若契會同趣則聖性同照。聖性同
照則累患永遼。故知禪智爲出世之妙術。*實
際之義標也。夫禪智之爲道。言約理備。究
析中道。對治萬法。善惡相乘。迭轉孰止。互
有廢興。館&T055761;匠徹。略位其宗。以揆大方。異
世同文。上聖爲慈悲之主。留法藏於千載。示
異之軌轍。知會通之至階。汰麁蜯於曩
劫。曲成衆艶之靈蠙。密典相傳以至今。接有
縁以八背。未始失其會。隨機猶掌迴。所謂澹
智常寂而不失。照雖高機寂化一用。故能窮
諸法寶。擬想玄扉遊志妙極。躡神光於無間
者哉。禪典要密。宜對之有宗。若漏失根
支尋不全。群盲失旨則上慢幽昏。可不懼
乎。若能審其本根冥訓道成。*實觀會古則萬
境齊明。冲途&MT00086;爾而融。體玄像於無形。然
後知凡聖異流心行無邊。然棄本尋條之士。
各以升降小異。倶會其穴。遂迷穴見。
變其津塗。昏遊長夜永與理隔。不亦哀哉。自
頃來禪訓*實少尠得其中。毎以列形難保
遷動不常。便啓誠三寶搜求玄要。依四百論
扣其關旨。會遇西來宗匠。綜習大法尋本至
終。冥隅一開。千載之下優曇再隆。可不欣乎。
遂乃推究高宗承嗣之範。云佛涅槃後阿難
曲奉聖旨流行千載。先與同行弟子摩田地。
摩田地傳與舍那婆斯。此三應眞。大願弘覆
冥搆于昔。神超事外慈在寧濟潜行救物偶
會無差。佛在世時。有外學五通仙人。往至佛
所請求出家。乘俗高勝志存遠寄。便言。若我
入道智慧辯才與身子等者。爾乃當於至尊
法中修習梵行。佛知其本根於後百年當弘
大事。便答仙人。汝今出家。智慧淺薄不及身
子。仙人即退。後百年中其人出世。奇識博達
遇物開悟。遂出家學道。尋得應眞。三明内照
六通遠振。辯才無礙摧諸異論。所度人衆其
量無邊於諸法藏開託教文。諸賢遂見。乃有
五部之異。是化運有方開徹有期。五部既擧
則深淺殊風。遂有支流之別。既有其別。可
不究本詳而後學耶。此一部典。名爲具足清
淨法場。傳此法至於罽賓。轉至富若蜜羅。富
若蜜羅亦盡諸漏具足六通。後至弟子富若
羅。亦得應眞。此二人於罽賓中爲第一教首。
富若蜜羅去世已來五十餘年。弟子去世二
十餘年。曇摩多羅菩薩。與佛陀斯那倶共。諮
得高勝宣行法本。佛陀斯那化行罽賓。爲第
三訓首。有於彼來者。親從其受法。教誨見
其涅槃。時遺教言。我所化人衆數甚多。入
道之徒具有七百。富若羅所訓爲教師者十
五六人。如今於西域中熾盛教化。受學者衆。
曇摩羅從天竺來。以是法要傳與婆陀羅。婆
陀羅與佛陀斯那。佛陀斯那愍此旃丹無眞
習可師。故傳此法本流至東州。亦欲使了其
眞僞。塗無亂轍成無虚搆。必加厚益斯經所
云開四色爲分界一色無量縁宗歸部津則
發趣。果然其猶朝陽揮首萬類影旋。師子震
吼則衆獸伏焉。聖王輪寶諸雄悚然。*攬斯
法界廓清虚津。入有不惑處無不沈。自非道
起群方智鑒玄中。孰能立無言之辯於靈沼
之淵。寄言述於七覺之林。可謂無名於所名
而物無不名。無形於所形而物無不形。無事
於所事而物無不事者哉
  勝鬘經序第十七    釋慧觀作
勝鬘經者。蓋方廣之要略。超昇之洪軌。欲其
爲教也。創基覆簣而雲峯已搆。冲想一興而
淵悟載豁。言踰常訓旨越舊篇。故發心希聖
而神儀曜靈。歸無別章而歎徳斯備。誠感聲
發而尊號響集。然後勒心切戒曠志僧那。善
攝靡遺大乘斯御。馳輪幽*&T050610;長驅永路。期
運剋終誕登玄極。玄極無二。故萬流歸一。故
三乘皆入一乘。所謂究竟第一義乘。一誠
無辯而義有區分。名由義生。故稱謂屡轉三
五之興。蓋由此也。爾其奧也。窮無始之前以
明解惑之本。究來際之末挹泥洹之妙。文
寡義豐彌綸群籍。宇宙不足以擬其廣。太虚
不能以議其量。淵兮其不可測也。廓兮其不
可極也。將來本際之源。追反流之極者。必
至於此焉。司徒彭城王。殖根遐劫龍現茲生。
依跡上台協讃皇極。而神澄世表志光玄猷。
聞斯幽典誠期愈曠。凡厥道俗莫不響悦。請
外國沙門求那跋陀羅。手執正本口宣梵音。
山居苦節通悟息心。釋寶雲譯爲宋語。徳行
諸僧慧嚴等一百餘人。考音詳義以定厥文。
大宋元嘉十三年歳次玄枵八月十四日。初
轉梵輪。訖于月終。公乃廣寫雲布以澤未洽。
將興後世同往高會道場。故略叙法要。以染
暮之懷云爾
  勝鬘經序第十八    慈法師
勝鬘經者。蓋是方等之宗極者也。所以存于
千載。功由人弘故得。以元嘉十二年歳在乙
亥。有天竺沙門。名功徳賢。業素敦尚貫
大乘。遠載*胡本來遊上京。庇迹祇洹招學
鑚訪才雖不精絶義粗輝揚遂播斯旨乃上
簡帝主。于時有優婆塞何尚之居丹楊尹。
爲佛法檀越。登集京輦敏徳名望。便於郡内
請出此經。既會賢本心。又謹傳譯字句雖質
而理妙淵博。殆非常情所可廟慮。時竺道生
義學弟子竺道攸者。少習玄宗偏蒙旨訓。後
侍從入廬山温故傳覆。可謂助鳳耀徳者也。
法師至元嘉十一年。於講座之上遷神異世。
道攸慕深情慟有若天墜。於是奉訣墳壟遂
遁臨川。三十許載。經出之後。披尋反覆既悟
深旨。仰而歎曰。先師昔義闇與經會。但歳不
待人經襲義後。若明匠在世剖析幽賾者。豈
不使異經同文解無餘向者哉。輒敢解釋兼
翼宣遺訓。故作注解。凡有五卷。時人以爲文
廣義隱。所以省者息心玄門。至大明四年。孝
武皇帝以其師習有承勅出爲都邑。法師慈
因得諮覲粗問此經首尾。又尋其注意竊謂
義然。今聊撮其要解。撰爲二卷。庶使後賢共
見其旨焉
  文殊師利發願經記第十九 出經後記
晋元熙二年歳在庚申。於楊州鬪場寺禪師
新出云。外國四部衆禮佛時。多誦此經以發
願求佛道
  賢愚經記第二十    釋僧祐新撰
十二部典。蓋區別法門曠劫因縁。既事照於
本生智者得解。亦理資於譬喩賢愚經者。可
謂兼此二義矣。河西沙門釋曇學威徳等。凡
有八僧。結志遊方遠尋經典。於于闐大寺遇
般遮于瑟之會。般遮于瑟者。漢言五年一切
大衆集也。三藏諸學各弘法寶。説經講律依
業而教。學等八僧隨縁分聽。於是競習*胡
折以漢義。精思通譯各書所聞。還至高昌
乃集爲一部。既而踰越流沙齎到涼州。于時
沙門釋慧朗。河西宗匠。道業淵博總持方等。
以爲此經所記源在譬喩。譬喩所明兼載善
惡。善惡相翻則賢愚之分也。前代傳經已多
譬喩。故因事改名。號曰賢愚焉。元嘉二十二
年歳在乙酉。始集此經。京師天安寺沙門釋
弘宗者。戒力堅淨志業純白。此經初至。隨師
河西。時爲沙彌。年始十四。親預斯集躬覩其
事。洎梁天監四年。春秋八十有四。凡六十四
臘。京師之第一上座也。唯經至中國則七十
年矣。祐總集經藏訪訊遐邇。躬往諮問面質
其事。宗年耆徳峻心直據明。故標講爲録。
以示後學焉
  八吉祥經記第二十一  出經後記
八吉祥經。宋元嘉二十九年太歳壬辰正月
三日。天竺國大乘比丘釋求那跋陀羅。於荊
州城内譯出。此經至其月六日竟使。持節侍
中都督荊湘雍益梁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司
空荊州刺史領南蠻挍尉南譙王優婆塞劉義
宣爲檀越
  無量義經序第二十二
 荊州隱士劉虬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法廣生衆教含義
不貲。故曰無量。夫三界群生隨義而轉。一
極正覺任機而通。流轉起滅者。必在苦而希
樂。此叩聖之感也。順通示現者。亦施悲而用
慈。即救世之應也。根異教殊其階成七。先爲
波利等説五戒。所謂人天善根一也。次爲拘
隣等轉四諦。所謂授聲聞乘二也。次爲中根
演十二因縁。所謂授縁覺乘三也。次爲上根
擧六波羅蜜。所謂授以大乘四也。衆教宜融
群疑須導。次説無量義經。既稱得道差品。復
云未顯眞實。使發求*實之冥機。用開一極之
序五也。故法華接唱顯一除三。順彼求實
之心。去此施權之名六也。雖權開而*實現猶
掩常住之正義。在雙樹而臨崖。乃暢我淨之
玄音七也。過斯以往。法門雖多撮其大歸。
數盡於此。亦山衆聲不出五音之表。百氏並
在六家之内。其無量義經。雖法華首戴其目。
而中夏未覩其説。毎臨講肆未嘗不廢談而
歎。想見斯文。忽有武當山比丘慧表。生自
羗胄。僞帝姚略從子。國破之日爲晋軍何澹
之所得。數歳聰黠。澹之字曰螟蛉。養爲假子。
俄放出家。便勤苦求道。南北遊尋不擇夷險。
以齊建元三年。復訪奇搜祕遠至嶺南。於廣
州朝亭寺。遇中天竺沙門曇摩伽陀耶舍。手
能隷書口解齊言。欲傳此經未知所授。表便
慇懃致請心形倶至。淹歴旬朔僅得一本。仍
還嶠北齎入武當。以今永明三年九月十八
日。頂戴出山見投弘通。奉覿眞文欣敬兼
誠。詠歌不足手舞莫宣。輒虔訪宿解抽刷庸
思。謹立序注云
自極教應世與俗而差。神道救物稱感成異。
玄圃以東號曰太一。罽賓以西字爲正覺。
東國明殃慶於百年。西域*辨休咎於三世。希
無之與修空。其揆一也。有欲於無者。既無
得無之分。施心於空者。豈有入空之照。而
講求釋教者。或謂會理可漸。或謂入空必頓。
請試言之。以筌幽寄。立漸者。以萬事之成莫
不有漸。堅氷基於履霜。九成作於累土。學人
之入空也。雖未員符。譬如斬木去寸無寸
去尺無尺。三空稍登寧非漸耶。立頓者。以希
善之功莫過觀於法性。法性從縁非有非無。
忘慮於非有非無。理照斯一者。乃曰解空。存
心於非有非無。境智猶二者。未免於有。有中
伏結。非無日損之驗。空上論心。未有入理之
効。而言納羅漢於一聽。判無生於終朝。是接
誘之言。非稱實之説。妙得非漸理固必然。既
二談分路兩意爭途。一去一取莫之或正。尋
得旨之匠起自支安。支公之論無生以七住
爲道慧陰足十住則群方與能在迹斯異語照
則一安公之辯異。觀三乘者始匱之因。稱
定慧者終成之*實。録此謂始求可隨根。三
入解則其慧不二。譬喩亦云。大難既夷乃無
有三。險路既息其化即亡。此則名一爲三。非
有三悟明矣。生公云。道品可以泥洹。非羅漢
之名。六度可以至佛。非樹王之謂斬木之喩。
木存故尺寸可漸。無生之證。生盡故其照必
頓。案三乘名教。皆以生盡照息。去有入空以
此爲道。不得取象於形器也。今無量義。亦
以無相爲本。若所證實異豈曰無相。若入照
必同寧曰有漸。非漸而云漸。密筌之虚教耳。
如來亦云。空拳誑小兒。以此度衆生。微文接
麁漸説或允。忘象得意頓義爲長。聊擧大較。
談者擇焉
  譬喩經序第二十三    康法邃造
譬喩經者。皆是如來隨時方便四説之辭。敷
演弘教訓誘之要。牽物引類轉相證據。互明
善惡罪福報應。皆可寤心免彼三塗如今所
聞億未載一。而前後所寫互多複重。今復撰
集事取一篇。以爲十卷。比次首尾皆令條別。
趣使易了於心無疑。願率土之賢有所遵承。
永升福堂爲將來基
  百句譬喩經記第二十四 出經前記
永明十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師求那毘地。
出修多羅藏十二部經中抄出譬喩。聚爲一
部。凡一百事。天竺僧伽斯法師集行大乘。爲
新學者撰説此經
出三藏記集序卷第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