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法界次第初門 (No. 1925_ 智顗撰 ) in Vol. 46

[First] [Prev]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中起入識處。識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
空處。空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四禪。四
禪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三禪。三禪起住
散心中。散心中起入二禪。二禪起住散心中。
散心中起入初禪。初禪起住散心中。是爲諸
佛菩薩超出三昧之相。若聲聞人超出。但能
超一禪出。而不能超二。何況能自在超出也。
是中超出有三種。一順超出。二逆超出。三順
逆超出。足前三種超入。合爲六種超越三昧。
如來於此六三昧。而入涅槃也。齊此明三乘
行行共禪竟也
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上



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四諦初門第三十三
  一苦諦 二集諦 三滅諦 四道諦
次超越而辯四諦者。但上來所説。諸無漏禪
中。乃禪禪悉有四諦觀慧。彼既明禪相。則隱
理顯事。從事以立名。是以雖有四諦觀法。而
不從諦得名。如嚢中有寶。不探示人。人無見
者。是以今更。次諸禪後。明四諦等八科慧行
法門。此四通言諦者。諦以審實爲義。此四諦
法門。正爲聲聞人從聞生解。故必須藉教詮
理。今明教理不虚。故云審實也。若由因感果。
則應先因而後果。今悉先果而後因者。教門
引物爲便。故皆先果而後因也
一苦諦 苦以逼惱爲義。一切有爲心行。常
爲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爲苦。苦有三種。
一苦苦。二壞苦。三行苦。今明三苦。有別有
通。別者三苦即別對三受。苦受從苦縁生。情
覺是苦。即苦苦也。樂受。樂壞時生苦。即是壞
苦。不苦不樂受。常爲無常遷動。即是行苦也。
若通論三苦。則三受通有三苦也。所以然者。
三受之心。即是苦。通從苦縁生故。通是苦。苦
三受之心。通爲壞相。所壞故通是壞苦也。三
受之心。通是起役運動不停之相。故通是行
苦也。若三受心。若別若通。無非是苦者。當知
苦是審實而有。故名諦也
二集諦 集以招聚爲義。若心與結業相應。
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爲集。集有三
種業。攝一切業。一不善業。即十不善也。二善
業。即十善也。三不動業。即十二門禪也。具如
前*辯。煩惱者。二種煩惱攝一切煩惱。一屬
愛煩惱。二屬見煩惱。是二煩惱出一切三毒。
五蓋。十使。九十八煩惱等。皆如前*辯。若此
煩惱與前業合。則未來定能招聚三界死生
苦果。即是集諦也
三滅諦 滅以滅無爲義。結業既盡。則無生
死之患累。故名爲滅。若發見思無漏眞明。具
三十四心斷結者。則三界九十八使皆滅。以
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
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也。因滅故果滅。捨
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
槃。眞滅度也。滅理不虚。故名爲諦
四道諦 道以能通爲義。正道及助道。是二
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爲道。正道者。實觀三
十七品。三解脱門。縁理慧行。名爲正道。次下
當出科目。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
及諸禪定。皆是助道。具如上出。復次正道者。
謂見諦八忍八智十六心。思惟九無礙九解
脱十八心。眞無漏慧。名爲正道。其餘方便對
治。諸禪三昧。及三十七品。三解脱等。皆是助
道。此二道相扶。能通涅槃。審實不虚。即名道

十六行初門第三十四
  苦諦下四行 一無常 二苦 三空 四
無我
集諦下四行 一集 二因 三縁 四生」
滅諦下四行 一盡 二滅 三妙 四離」
道諦下四行 一道 二正 三跡 四乘」
次四諦而*辯十六行者。還離四諦開爲十六
行也。但教門既有總別之殊。故諦有離合之
異。欲使修觀之者取理無謬。故次於四諦之
下。各以四行分別。則審實之義意。乃愈明通。
加以行名者。行以往趣爲義。修此十六觀法。
能趣四實之理。故名行也。或時從理得名。即
十六諦也
苦諦下四行 一無常行者。觀五受陰。因縁
生。新新生滅。故無常也。二苦行者。觀五受
陰。若無常即是苦。爲無常之所逼也。三空行
者。觀五受陰。一相異相無故。空即是空。四
我者。觀五受陰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
無相。是爲無我行也
集諦下四行 一集行者。觀煩惱有漏累和
合。能招苦果。故名集行。二因行者。觀六因生
苦果。故名因行。三縁行者。觀四縁生苦果故
名縁行。四生行者。還受後有五陰。故名生行」
滅諦下四行 一盡行者。觀涅槃種種苦盡
故名盡。二滅行者。觀涅槃諸煩惱火滅故名
滅。三妙行者。涅槃一切中第一故名妙。四
出行者。觀涅槃離世間生死法故。名爲出也」
道諦下四行 一道行者。觀五不受陰三十
七品等道。能通至涅槃。名道。二正行者。觀五
不受陰三十七品等道。非顛倒法故名正。三
跡行者。觀三十七品等道。是一切聖人去處
故名跡。四乘行者。觀三十七品等道。能運行
人。必至三解脱。愛見等煩惱不能遮故名乘」
生法二空初門第三十五
  一衆生空 二法空
次四諦十六行而*辯生法二空者。正明聲聞
之人。雖云通於三藏教門入道。而三藏教門。
既有二空不同。故知修四諦十六行者。亦應
有別。是以。毘曇見有得道。成實證空成聖。此
皆約二空教門。有斯之異也。今爲分別。修四
諦十六行者不同故。次而*辯生法二空也。通
言空者。空以無有爲義。無此生法二有。故名
爲空
一衆生空 若觀生死苦果。但見名色。陰入
界實法。從因縁生。新新生滅。是實法中空。無
我人衆生壽者等。十六知見。如龜毛兎角畢
竟不可得。是爲衆生空也
二法空 若觀生死苦果。非但我人衆生等。
十六知見空。如龜毛兎角不可得。是中名色
陰入界異法。一一分別。推析破壞。乃至微塵
刹那。分分細檢。皆悉空無所有。即名法空。
是爲聲聞人經明法空相。若摩訶衍中*辯法
空者。諸法如夢幻。本來自空。不以推析破壞
故空也
三十七品初門第三十六
  合七法門爲三十七品 一四念處 二四
正勤 三四如意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覺分 七八正道
次生法二空而*辯三十七品者。若觀二空而
入道。並須善識道品之階級。若依有門學聖。
必約衆生空觀。以修三十七法。若用平等斷
惑。則應歴法空。行於道品之門。故次二空而
*辯也。通言道品者。道義如前。品者品類也。
此七科法門。悉是入道淺深之氣類。故云道
品也
四念處 一身念處 二受念處 三心念處
 四法念處
一身念處者 頭等六分。四大五根假合。故
名爲身。是中觀身智慧爲念。明見内身五種
不淨。破淨顛倒。即是處也觀外身内外身亦
如是。是爲身念處也
二受念處者 六觸因縁生六受。從六受生
三受。名之爲受。是中觀受智慧名爲念。明達
三受皆苦。破樂顛倒。即是處。觀外受内外
受亦如是。是爲受念處也
三心念處者 六識能識諸塵。分別攀縁。謂
之爲心。是中觀内心智慧。名之爲念。了知心
從縁生。刹那不住。念念生滅。破常顛倒。即是
處也。觀外心内外心亦爾。是爲心念處也
四法念處者 想行二陰。及三無爲法。名之
爲法。是中觀法智慧名爲念。通達一切法我
我所。畢竟不可得故無我破我顛倒。即是處
也。觀外法内外法亦如是。是爲法念處。若
聲聞經中明念處。但説破四倒爲念處。若摩
訶衍中明念處。即説破八倒。爲念處也。故大
品經云若能深觀四念處。是爲坐道
 四正勤  一已生惡法爲除斷。一心勤
精進 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一心勤精進 
三未生善法爲生。一心勤精進 四已生善
法爲増長。一心勤精進
一已生惡法爲除斷。一心勤精進 四念處
觀時。若懈怠心起。五蓋等諸煩惱覆心。離信
等五種善根時。如是等惡若已生爲斷故。一
心勤精進。方便除斷令盡也
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一心勤精進 四念處
觀時。若懈怠心。及五蓋等諸煩惱惡法雖未
生恐後應生。遮信等五種善根。今爲不令生
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令得生也
三未生善法爲生。一心勤精進 四念處觀
時。信等五種善根。未生爲令生故。一心勤精
進。方便修習令信等善根生也
四已生善法爲増長。一心勤精進 若四念
處觀時。信等五種善根已生。爲令増長故。一
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信等善根令不退失。増
長成就。此四通名正勤者。破邪道。於正道中。
勤行故。名正勤也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二精進如意
足 三心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欲爲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
意分。是爲欲如意足
二精進如意足 精進爲主得定。斷行成就。
修如意分。是爲精進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心爲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
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思惟爲主得定。斷行成就。
修如意分。此通言如意者。四念處中實智
慧。四正勤中正精進。精進智慧増多。定力小
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
名如意足。智定力等。能斷結使。故云斷行成
就也
 五根  一信根 二精進根 三念根 
四定根 五慧根
一信根 信正道及助道法。是名信根也
二精進根 行是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時。勤
求不息。是名精進根
三念根 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
是名念根也
四定根 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
應不散是。爲定根也
五慧根 爲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無常等
十六行。是名慧根。此五通名根者。能生也。行
者既得四如意足。智定安隱。即信等五種善
法。若似若眞。任運而生。譬如陰陽調適。一切
種子。悉有根生。故名根也
 五力  一信力 二精進力 三念力
四定力 五慧力
一信力 信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信根増
長能遮疑惑。破諸邪信及煩惱。故名信力
二精進力 行是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精
進根増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
事。是爲精進力
三念力 念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念根増
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徳是。爲
念力
四定力 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定
根増長。則能破諸亂想。發諸事理禪定。是爲
定力
五慧力 爲正道及諸助道法。觀無常十六
行時。若慧根増長。則能遮三界見思之惑。發
眞無漏。故名慧力。此五通名力者。能壞諸有
漏不善。成*辦出世善事。故名力也
七覺分 一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三喜
覺分 四除覺分 五捨覺分 六定覺分 
七念覺分
一擇法覺分 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眞
僞。不謬取諸虚僞法。故名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
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眞法中行。
故名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
依顛倒之法而生。歡喜住眞法喜。故名喜覺

四除覺分 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
了除諸虚僞。不損眞正善根。故名除覺分
五捨覺分 若捨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
了所捨之境。虚僞不實。永不追憶。是爲捨覺

六定覺分 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
禪虚假。不生見愛妄想。是爲定覺分
七念覺分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
定慧均平。若心沈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等。
三覺分察起。若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等
分攝。故念覺常在二盈之間。調和中適。
念覺分。此七通名覺分者。無學實覺七事能
到。故通名覺
八正道分 一正見 二正思惟 三正語 
四正業 五正命 六正精進 七正念 八
正定
一正見 若修無漏十六行。見四諦分明。故
名正見
二正思惟 見四諦時。無漏心相應。思惟動
發。覺知籌量。爲令増長入涅槃。故名正思惟」
三正語 以無漏智慧。除四種邪命。攝口業
住一切口正語中。是爲正語
四正業 以無漏智慧。除身一切邪業。住清
淨正身業中。是名正業
五正命 以無漏智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
命。住清淨正命中。是爲正命。何等五種。一爲
利養故。詐現異相奇特。二爲利養故。自説功
徳。三爲利養故。占相吉凶爲人説法。四爲利
養故。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爲利養故。稱説
所得供養。以動人心。邪因縁活命。故是爲邪

六正精進 以無漏智慧相應。勤精進修涅
槃道。是爲正精進
七正念 以無漏智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
法。故名正念
八正定 以無漏智慧相應入定故。故名正
定。是八通名正道者。正以不邪爲義。今此八
法不依偏邪而行。皆名爲正。能通至涅槃故
名爲
三解脱初門第三十七
  一空解脱門 二無相解脱門 三無作解
脱門
次三十七品。而*辯三解脱門者。大智度論
云。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到涅槃。
涅槃城有三門。謂空無相無作。既已説道故。
次應説到處門也。此三通名解脱門者。解脱
即是涅槃門。謂能通此三法。能通行者。得入
涅槃。故名解脱門也。亦云三三昧。三昧義如
前説。但三昧即是當體得名。解脱從能通之
用。以受稱也。此無別法。有師解云。因時名三
昧。證果則變名解脱。此類如八背捨八解脱

一空解脱門 云何名空解脱門。觀諸法無
我我所故空。所以者何。諸法從因縁和合生。
無有作者。無有受者。能如是通達者。是名空
解脱門。是空解脱門。縁二行。謂空無我
二無相解脱門 云何名無相解脱門。觀男
女相。一異相等。是相中求實皆不可得。故無
相。所以者何。若諸法無我我所故空。空故無
男無女。一異等法。我我所中。名字是異。以是
故。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可得。能如是通達者。
是爲無相解脱門。是脱縁四行。謂盡滅
妙出
三無作解脱門 云何名無作解脱門。若知
一切法無相。即都無所作。是名無作。所以者
何。若於法有所得者。即於三界。而有願求。因
是造作三有之業。今一切相。皆不可得故。則
於三界。無所願求。不造一切三有生死之業。
無業故無報。是爲無作解脱門。是無作解脱
門。縁十行。謂無常苦集因縁。生道正進乘

三無漏根初門第三十八
  一未知欲知根 二知根 三知已根
次三解脱門而*辯三無漏根者。解脱既是涅
槃之門。若善修三解脱。必定發眞無漏。證有
餘涅槃。得有餘涅槃。自有三道不同。謂見道
修道。無學道也。證三道時。必發三根故。次三
解脱而*辯之。通名根者。根以住立能生爲義。
得此三法。住立不退。生眞智照。故名根也」
一未知欲知根 無漏九根和合。信行法行
人。於見諦道中。名未知欲知根。所謂九根者。
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喜根樂根捨根意
根也
二知根 信解見得人。思惟道中。是九根轉
名知根。九根如未知欲知根中分
三知已根 若至無學道中。是九根轉。名知
已根。九亦如未知欲知根中分別也
十一智初門第三十九
  一法智 二比智 三他心智 四世智 
五苦智 六集智 七滅智 八道智 九
盡智 十無生智 十一如實智
次三無漏根而*辯十一智者。以三根能生十
一智故。所以者何。未知欲知根。生法智比智。
知根生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及他心智世智。
知已根。生盡智無生智。及如實智。是以次三
根。而*辯十一智也。通名智者決定了知。故
名爲智。若發此十一智時。各齊位照了分明。
故通名爲智也
一法智 欲界繋法中無漏智。欲界繋因中
無漏智。欲界法智滅中無漏智。爲斷欲界繋
法道中無漏智。及法智品中無漏智也
二比智 於色界無色界中。約四諦*辯四種
無漏智。亦如法智中所明。但有法比之殊也」
三他心智 知欲界色界繋現在心心數法。及
無漏心心數法少分。是爲他心智也
四世智 諸世間有漏智慧。亦名等智。凡夫
聖人。同有此智。故名等智。亦云名字智。是智
但有名而無
五苦智 五陰無常苦空無我觀時。得無漏

六集智 知諸法因。因集生縁觀。無漏智也
七滅智 滅止妙出觀時。無漏智也
八道智 道正行遠觀時。無漏智也
九盡智 我見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已。如
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
十無生智 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斷集已。不
復更斷盡證已。不復更證修道已。不復更
修。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
十一如實智 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智。
無有罣礙。是爲如實智。此智獨在佛心中有。
二乘之所無也
十二因縁初門第四十
  一無明 二行 三識 四名色 五六入
六觸 七受 八愛 九取 十有 十一
生 十二老死
次十一智而*辯十二因縁者。除如實智。其餘
十智。皆是二乘共得。今一往明。若聲聞人。但
約一世。總觀四諦。成十智則智劣。智劣故。不
能侵除習氣。功徳神用亦減少。若縁覺人。通
約三世。細分別觀十二因縁。若成十智則智
強。智強故。能侵除習氣功徳。神用亦廣。是以
大聖教門。別開出中乘之道。意在此也。通稱
因縁者。是十二法。展轉能感果。故名因。互相
由藉而有。謂之縁也。因縁相續。則生死往還
無際。若知無明不起取有。則三界二十五有
生死皆息。是爲出世之要術也。教門十二因
縁。有三種不同。一者約三世明十二因縁。二
者約果報二世*辯十二因縁。三者約一念一
世*辯十二因縁。今無明三世十二因縁者。
初二過去世攝。後二未來世攝。中八現在世
攝。是中略説三事煩惱業苦。是三事展轉。更
互爲因縁。是煩惱業因縁。業苦因縁。苦苦因
縁。苦煩惱因縁。煩惱業因縁。業苦因縁。苦苦
因縁。是爲展轉。更互爲因縁故。云三世十二
因縁也
一無明 過去世一切煩惱。通是無明。以過
去未有智慧光明故。則一切煩惱得起故。是
以過去煩惱悉是無明也
二行 從無明生業。業即是行。以善不善業。
能作世界果故。故名爲行也
三識 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
相識。故名識。即是父母交會初。欲託胎時之

四名色 從識生非色四陰及所任色陰。是
名名色。即是歌羅邏時之名也
五六入 從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
從五皰初開已來。即是六入名也
六觸 由入對塵情塵識合。是名爲觸。以六
塵觸六根故。即有六識生。故名情塵識合也
七受 從觸生受。故名爲受。即是因六觸。觸
六根即領受六塵。爲六受也
八愛 從受中心著。名之爲愛。謂於所領受
六塵中。心生渇愛也
九取 從渇愛因縁求。是名爲取。謂求取所
愛之塵也
十有 從取則後世業因成。是名爲有。因能
有果。故名爲
十一生 從有還受後世五衆之身。是名生。
所謂四生六道中受生也
十二老死 從生五衆身熟壞。是爲老死。老
死則生憂悲哭泣。種種愁苦。衆惱合集。若正
觀諸法實相清淨。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
乃至衆苦和合皆盡。若能如是。正觀三世十
二因縁。發眞無漏。成辟支
次明從果報。約二世觀十二因縁相。具出大
集經。今略出經文。是十二因縁。從歌羅邏而
*辯無明。故云果報也。約二世明者。前十因
縁屬現在。後二因縁屬未來。二世合爲十二

一無明 大集經言。云何名爲觀於無明。先
觀中陰。於父母所生貪愛心。愛因縁故四大
和合。精血二渧。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羅
邏。是歌羅邏有三事。一命二識三燸。過去世
中。業縁果報。無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
入。是名無明。歌羅邏時。氣息入出者。有二種
道。所謂隨母氣息上下。七日一變。息入出者
名爲壽命。是名風道。不臭不爛。是名爲燸。是
中心意。名之爲識。善男子若有欲得辟支佛。
當觀如是十二因縁
二行 復觀三受因縁。五陰十二入十八界。
云何爲觀。隨心於念觀息出入。觀於内身皮
膚肌肉筋骨髓腦。如空中雲。是身中風。亦復
如是。有風能上。有風能下。有風能滿。有風能
焦。有風能増長。是故息之出入。名爲身行。息
從覺觀生。故名意行。和合出聲。是名口行
三識 以如是三行因縁故。有識生。故名爲

四名色 識因縁故。則有四陰及以色陰。故
名名色
五六入 五陰因縁識行六處。故名六入
六觸 眼色相對。故名爲觸。乃至意法。亦如

七受 觸因縁故。念色乃至法是名爲受
八愛 貪著於色乃至於法。是名爲愛
九取 愛因縁故。四方求覓。故名爲取
十有 取因縁故。受於後身。故名爲有
十一生 有因縁故。有生是爲生也
十二老死 生因縁故。則有老死種種諸苦。
是名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縁之大樹也
此並是略出經文*辯。從初受報來。約二世明
十二因縁相。孱然無一句私語。讀者善尋。自
知與前來約三世明十二因縁有異也
次明一念十二因縁。但約一世中。隨一念心
起。即具十二因縁。亦出大集經中。今略出經
文明一念十二因縁相
一無明 因眼見色而生愛心。即是無明
二行 爲愛造業。即名爲行
三識 至心專念。故名爲識
四名色 識共色行。是名名色
五六入 六處生貪。是名六入
六觸 因入求愛。名之爲觸
七受 貪著心者。名之爲受
八愛 經中脱落。不釋愛相。今私作義釋云。
纒綿不捨。名之爲愛
九取 求是等法。名之爲取
十有 如是法生。是名爲有
十一生 次第不斷。是名爲生
十二老死 次第斷故。名之爲死。生死因縁。
衆苦所逼。名之爲惱。乃至意法因縁生貪。亦
復如是
是十二因縁。一人一念。皆悉具足。並出大集
經文。未有一句私語。讀者善尋。此與常所説
三世因縁逈異。若有欲學因縁佛道者。上來
至此三種*辯因縁。相隨用一門修學。即證縁
覺智也
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



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四弘誓願初門第四十一
  一未度者令度 二未解者令解 三未安
者令安 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次十二因縁。而辯四弘誓願者。上二卷所出
法門。或是凡夫共法。或與二乘同有。並未明
菩薩諸佛不共之道。故今此一卷。略出二十
科法門。皆是別明菩薩所行。諸佛證法。故從
弘誓而*辯也。所以凡夫二乘法中。雖有慈
悲。而並無弘誓之徳者。若凡夫人。既不識四
諦十二因縁。雖修慈悲。止是爲大福徳。生
梵天中。受梵王果報。此於衆生。無出世利益。
豈能因慈悲。樹立弘誓之功。若是二乘。雖知
四諦十二因縁。所修慈悲。但爲自調。其心欲
於一世盡苦。獨入無餘。既不能久處生死。荷
負一切。豈能因慈悲。而起弘誓之徳。今菩薩
善達四諦十二因縁。憐愍一切。同於子想。故
能爲衆生。久處生死。發心荷負一切。共入涅
槃。是以必須大誓莊嚴。要心不退也。此四通
言弘誓願者。廣普之縁。謂之爲弘。自制其心
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云願也。菩薩摩訶薩。
以慈悲縁四眞諦。運懷曠闊。自要其心志令
一切衆生。同證四眞實究竟之道。故云四弘
誓願也。菩薩若以諸法實相之慧。發此四願。
即是發菩提心。萬行之本。靈覺之源。是以一
切大士。由斯弘誓。曩劫修因。十方大聖。縁
此四願常處生死。廣度衆生而不永滅。今明
不共之法。先從弘誓爲始。意在此也
一未度者令度 此弘誓縁苦諦而起。故
絡經云。未度苦諦。令度苦諦。今明苦者即是
生死也。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謂六道衆
生。所禀陰入界身。果報既麁。有形質分段之
成壞也。二變易生死。謂羅漢辟支。及大力菩
薩。三種意生身。雖無分段麁報。猶有細微因
轉果移。變易生滅之所遷也。若一切未度二
種生死苦者菩薩發心。願令得度故云未度
者令度
二未解者令解 此弘誓縁集諦而起。故*纓
絡經云。未解集諦。令解集諦。今明集者。即是
煩惱潤業。能招聚生死。煩惱潤業有二種。一
四住地煩惱。潤分段生死業。能招集分段生
死苦果也。二無明住地煩惱。潤變易生死業。
能招聚變易生死苦果也。若一切未解此二
種集者。菩薩發心。願令得解。故云未解者令

三未安者令安 此弘誓縁道諦而起。故纓
絡經云。未安道諦。令安道諦。今明即是能
通涅槃之正助道也。有二種正助道。一偏縁
眞諦。修正助道。此道但得至小乘盡苦涅
槃。二正縁中道實相。修正助道。*此道能到
大乘大般涅槃若一切未安此二種道者。菩薩
發心。願令得安。故云未安道者令安也
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此弘誓縁滅諦而起。
故*纓絡經云。未得滅諦。令得滅諦。今明滅
諦者。即是業煩惱滅。生死苦果滅也。有二
種業煩惱生死。一分段生死業。四住地煩惱。
滅。則分段生死苦果滅。即二乘所得滅諦也。
二變易生死業。無明住地煩惱滅。即變易生
死苦果滅。諸佛及大菩薩所得。不共究竟滅
諦也。若一切未得此二種滅諦者。菩薩發心。
願令得滅。故云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今四
種弘誓所縁四諦。與前聲聞中明四諦。有半
滿異。前但明半字有作四聖諦。今明滿字無
作四聖諦。所以二種四聖諦合明者菩薩之
道。教門不同。若是三藏教通教。所明弘誓。但
縁有作四聖諦而起。若是別教圓教。所明弘
誓。通縁有作無作二種四聖諦而起。故約弘
誓分別四諦。半滿異於前也
六波羅蜜初門第四十二
  一檀波羅蜜 二尸羅波羅蜜 三羼提波
羅蜜 四毘梨耶波羅蜜 五禪波羅蜜 
六般若波羅蜜
次四弘誓願。而*辯六波羅蜜者。菩薩之道。
願行相扶。既發大願。必須修行。今六波羅蜜。
即是菩薩正行之本。是以法華經云。爲求菩
薩道者。説應六波羅蜜。故次弘誓而*辯之
也。檀尸乃至般若。並是外國語。至下別釋中
當各翻名。此六通云波羅蜜者。並是西土之
言。秦翻經論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
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無極。菩薩修
此六法。能究竟通別二種因果。一切自行化
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從二種生
死此岸。到二種涅槃彼岸。謂之到彼岸。因此
六法。能度通別二種事理。諸法之曠遠。故云
度無極也。若依別釋。三翻各有所主。若依通
解。則三翻雖異意。同無別也
一檀波羅蜜 檀那。秦言布施。若内有信心。
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時。心生捨法。能
破慳貪。是爲檀。布施者。有二種。一者財施。
二者法施。財施者。所謂飮食衣服田宅六畜
奴婢珍寶。一切己之所有。資身之具。及妻子
乃至身命。屬他爲他財物。故云捨身。猶屬財
施。隨有所須者。悉能施與。皆名財物也。法
施者。若從諸佛及善知識。聞説世間出世間
善法。若從經論中聞。若自以觀行故知。以清
淨心爲人演説。皆名法施。菩薩以質直清淨
心行此二種施。故名爲檀。波羅蜜者。翻名如
前。若菩薩於檀中。能具修五種心者。是時布
施。名波羅蜜。何等五。一者知施實相。二者
起慈悲心。三者發願。四者迴向。五者具足方
便。一云何名知施實相。若布施時。施人受人。
及財物三事。皆空不可得。入實相正觀。以無
所捨法。而隨他有所須者。能捨不悋。是爲知
施實相。二云何名起慈悲心。若菩薩雖知布
施實相。無所有而起大慈大悲。欲因此施與
一切樂拔一切苦。是爲起慈悲心。三云何名
發願。施時願因此施。得無上佛果。不求凡夫
三乘果報。是爲發願。四者云何名迴向。隨
所施時。迴此施功徳向薩婆若。及施一切衆
生。是爲迴向。五云何名具足方便。所謂能於
布施一法。旋轉通達一切佛法。遍修諸行。是
爲具足方便。菩薩若能具足此五心者。是時
隨有所施。因中説果。亦名事究竟。亦名到彼
岸。亦名度無極也。是以菩薩所行布施*者。
名爲行檀波羅蜜。若至無上菩提佛果。方是
檀波羅蜜。具足成
二尸羅波羅蜜 尸羅。秦言好善。好行善
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
戒行善。皆名尸羅。尸羅略説。有二種。一者在
家尸羅。二者出家尸羅。在家尸羅者。所謂
三歸五戒八齋戒也。二出家尸羅。所謂出
家。沙彌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尼六法戒。大
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律
行。若菩薩十重四十八輕。則通在家出家共
戒也。若菩薩以質直清淨心。持如是等戒。皆
名尸羅。波羅蜜者。翻名如前。若菩薩住二種
尸羅中。能具足修行。五種心者。是時尸羅名
波羅蜜。何等爲五。一知尸羅實相。罪不可得。
而好行善道。不自放逸。餘四類如檀中分別。
菩薩若能具修。此五心者。隨所持戒行善。因
中説果。皆具三義。是以菩薩持戒。名爲行尸
羅波羅蜜。若至無上菩提佛果。方是尸羅波
羅蜜。具足成就也
三羼提波羅蜜 羼提。秦言忍辱。内心能安
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忍辱有二種。一者生
忍。二者法忍。云何名生忍。生忍有二種。一於
恭敬供養中。能忍不著。不生憍逸。二於瞋罵
打害中。能忍不生瞋恨怨惱。是爲生忍。云
何法忍。法忍有二種。一者非心法。謂寒熱
風雨饑渇老病死等。二心法。謂瞋恚憂愁
婬欲憍慢諸邪見等。菩薩於此二法。能忍不
動。是名法忍。菩薩以質直清淨心。修此二忍。
爲羼提。波羅蜜者。翻名如前。若菩薩住羼
提中。能具修五種心。是時羼提。名波羅蜜。何
等爲五。一知忍實相。雖不得能忍之心所辱
之事。而隨對生法二種所辱之境。心能安忍
不動餘四心類如檀中分別。菩薩若能具足。
修此五種心隨所忍事。因中説果。皆具三義。
是以菩薩修忍。名爲行羼提波羅蜜。若至無
上菩提佛果。方是羼提波羅蜜。具足成就
四毘梨耶波羅蜜 毘梨耶。秦言精進。欲樂
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謂之精進。精進有二種。
一者身精進。二者心精進。若身勤修善法。行
道禮誦講説勸助開化。是爲身精進。若心勤
行善道。心心相續。是爲心精進。復次勤修施
戒善法。是爲身精進。勤修忍辱禪定智慧。是
爲心精進。如是等種種分別。身心精進之相
不同。今不具*辯。若菩薩以質直清淨心。修
是二種精進。故名爲毘梨耶。波羅蜜者。翻名
如前。若菩薩能於精進。具足修五種心者。是
時毘梨耶。名波羅蜜。何等爲五。一者菩薩知
精進實相。身心雖不可得而能勤修一切善
法。餘四心類如檀中分別。菩薩若能於精進
中。具此五心者。隨所勤修善法。因中説果。
皆具三義。是以菩薩精進。名爲行毘梨耶波
羅蜜。若至無上菩提佛果。方是毘梨耶波羅
蜜具足。成就
五禪波羅蜜 禪秦言思惟修。一切攝心繋
念。學諸三昧。皆名思惟修也。禪有二種。一者
世間禪。二者出世間禪。世間禪者。謂根本四
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即是凡夫所行禪。出
世間禪。復有二種。一出世間禪。二出世間上
上禪。出世間禪者。謂六妙門。十六特勝。通
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
練禪。十四變化願智頂禪。無諍三昧。三三昧
師子奮迅超越三昧。乃至三明六通如是等
禪。皆是出世間禪。亦名二乘共禪。二出世間
上上禪者。謂自性等。九種大禪。首楞嚴等。百
八三昧。諸佛不動等。百二十三昧。皆出世間
上上禪。亦名不共禪。不與凡夫二乘共也。若
菩薩以質直清淨心。修如是等禪。名之爲禪。
波羅蜜者。翻名如前。若菩薩能於諸禪中。具
修五種心者。是時禪定名波羅蜜。何等爲五。
一者知禪實相。不亂不味。而能遍修諸禪。餘
四心類如檀中分別。菩薩若能如是於所得
禪中。具修此五心者隨所入禪。因中説果。皆
具三義。是以菩薩所修禪定。皆名行禪波羅
蜜。若至無上菩提佛果。方是禪波羅蜜。具足
成就也
六般若波羅蜜 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
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礙。名爲智
慧。智慧有三種。一者聲聞智慧。二者辟支佛
智慧。三者佛智慧。一求聲聞智慧有三種。學
無學非學非無學。非學非無學智慧者。如乾
慧地。不淨觀。安那般那。欲界繋四念處。
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等。學智者。苦法忍
慧。乃至阿羅漢。第九無間中。金剛三昧慧。
無學智者。阿羅漢第九解脱智。從是已後。
一切無學。如盡智無生智等。是爲聲聞智
慧。求辟支佛道智慧亦如是。但以是人無漏
善根純熟。雖生無佛之世。不從他聞。自然覺
悟得禪定。三界漏盡。所得三明六通等功徳。
小勝聲聞。是爲辟支佛智慧。又以觀十二因
縁。智慧深利。能侵除習氣。勝於聲聞。從四諦
觀門斷結。此爲異也。求佛道智慧者。菩薩從
初發心已來。行六波羅蜜。破魔軍衆及諸煩
惱。得一切智成佛道乃至入無餘涅槃。隨本
願力。從是中間。所有智慧。總相別相。一切盡
知。是爲佛智。若菩薩以質直清淨心。修此三
種智慧。故名爲般若。波羅蜜者。翻名如前。
若菩薩隨所修智慧中。能具足五種心者。是
時般若。名波羅蜜也。何等爲五。一者了知智
慧實相。非境非智。心無所得。而能遍學三乘
智慧。及一切世間知見。餘四心類。如檀中分
別。菩薩能如是。於所修智慧中。具此五心者。
隨所得智慧。因中説果。皆具三義。是以菩薩
所修智慧。皆名行般若波羅蜜。若至無上菩
提佛果。方是般若波羅蜜。具足成就也
四依初門第四十三
  一依法不依人 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
經 三依義不依語 四依智不依識
次六波羅蜜。而*辯四依者。菩薩既欲學六波
羅蜜之正行。而行不孤立。必有所依。而得成
就。依憑若正。則具正行。能至菩提。依憑若
邪。則墮邪道。故次六度。而明四依也。此四通
名依者。依憑也。依憑此四法。能成諸波羅蜜
萬行之因。滿足菩提佛果。故云依也
一依法。不依人 依法者。實相及一切隨順
實相善法。通名爲法。亦名法身。若依實相法
身。而修諸波羅蜜。萬行功徳。皆悉具足。一切
清淨。能至菩提。故云依法。不依人者。人是攬
五陰所成。假名相好之身。若依相好之身。而
修諸波羅蜜。萬行功徳。則皆墮顛倒。終不得
見眞實法身。故云不依人也。所以者何。如涅
槃説。魔王波旬。尚能作佛。況不能作四依之
人。是故雖是凡夫。若所説行。與實相相應。則
可依信。雖現佛身相好。若所説行。乖實相
法者。則不應依。況餘人也
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依了義經者。
謂諸大乘方等十二部經中。皆明中道佛性。
實相如如之理。若依此教。而修諸波羅蜜。萬
行功徳。則心與中道相應。能見佛性如來藏
理。故云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所謂
聲聞所應行。九部中不修中道。佛性如來藏
理。若依此教。而修諸波羅蜜。萬行功徳。則
隨二邊。不見佛性如來藏理。故云不依不了
義經也
三依義。不依語 依義者。義是中道第一義
諦。若依中道第一義諦。而修諸波羅蜜。萬行
功徳。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破諸顛倒。心心
寂滅。自然流入無量禪定。故云依義。不依語
者。語是世間語。文字章句。虚誑無實。乃至二
乘所見。眞諦涅槃。亦有文字。故法華經。以化
城喩。若依如是文字言語。而修諸波羅蜜。萬
行功徳。則増長諍訟。妄想煩惱。或墮二乘之
地。不到大乘大般涅槃。故云不依語也
四依智。不依識 依智者。照了之心。名之爲
智。若於正觀智慧心無所著。而修諸波羅蜜。
萬行功徳。則能破散五住煩惱及無邊生死
之業。必獲大乘涅槃常樂我淨。故云依智。不
依識者。妄想之心。名之爲識。若依妄識。而修
諸波羅蜜。萬行功徳。則搆集五住煩惱二邊
生死之業。是以流轉無際。衆苦不息。故云不

九種大禪初門第四十四
  一自性禪 二一切禪 三難禪 四一切
門禪 五善人禪 六一切行禪 七除煩
惱禪 八此世他世禪 九清淨淨禪
次四依而*辯九種禪者。菩薩既得正依憑處。
則能進修深廣之大行也。至論深廣之内行。
莫若禪定。故大智度論云。禪最大如王。言禪
則一切皆攝。所謂若諸菩薩成道。起轉法輪
入涅槃。所有勝妙功徳。悉在禪中。今明別觀。
菩薩成道。起轉法輪入涅槃。勝妙功徳。思惟
修法。並在九種禪中。故次四依而*辯也。此
九種禪。*纓絡經中。雖有其意。而不列名。解
釋彌勒菩薩造地持處。明六波羅蜜。方乃*辯
出九種相。並是菩薩不共之禪。從自性禪乃
至清淨。不與二乘人共。今爲明菩薩不共次
第。深廣内行。思惟修法。於六波羅蜜中。的別
出此九種大禪。此九通名禪者。翻釋名同
前。是則名同。而法相有別
一自性禪 云何名自性禪。於菩薩藏聞思
前。行世間出世間善。一心安住。或止分或觀
分。或此二同類。或倶分。是自性禪
二一切禪 云何名菩薩一切禪。略説二種。
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又隨其所應。各有三
種。一者現法樂住禪。二者出生三昧功徳禪。
三者利益衆生禪。菩薩禪定。離一切妄想。身
心止息。第一寂滅。自擧心息。捨離味著及一
切想。是名現法樂住禪。菩薩禪定。出生種種
不可思議。無量無邊。十力種性。所攝三昧。彼
諸三昧。一切聲聞。辟支佛。不知其名。況復能
知。起及所出生二乘解脱除。入一切無礙慧
無諍願智。勝妙功徳。是名菩薩出生三昧功
徳禪。利益衆生禪者。十一種如前釋。菩薩
依布施衆生。所作以義饒益。皆與同事。爲除
衆苦。知所應説。知恩報恩。護諸恐怖。諸難
憂苦。能爲開解。資生不具。給施所須。如法
畜衆。善能隨順。見實功徳。歡喜讃歎。等心折
伏。神力恐怖。或令歡喜。是名略説一切禪。無
餘無上
三難禪 云何菩薩難禪。略説三種。菩薩久
習勝妙禪定。於諸三昧。心得自在。哀愍衆
生。欲令成熟。捨第一禪樂而生欲界。是名
菩薩第一難禪。菩薩依禪。出生無量無數。不
可思議。諸深三昧。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
是名第二難禪。菩薩依禪。得無上菩提。是名
第三難禪也
四一切門禪 云何菩薩一切門禪。略説四
種。一者有覺有觀倶禪。二者喜倶禪。三者樂
倶禪。四者捨倶禪
五善人禪 云何菩薩善人禪。略説五種。一
者不味著。二者慈心倶。三者悲心倶。四者喜
心倶。五者捨心倶
六一切行禪 云何菩薩一切行禪。謂六種
七種。略説十三種。善禪。無記化化禪。止分觀
分自他利正念禪。出生神通力功徳禪。名縁
義縁止相縁擧相縁捨相縁現法樂住第一義
禪。*是十三種菩薩一切行禪也
七除惱禪 云何菩薩除惱禪。略説八種。一
者菩薩入定。除諸苦患毒害霜雹熱病鬼。是
名呪術所依禪。二者菩薩入定。能除四大所
起衆病。是名除病禪。三者菩薩入定。興致甘
雨。能消災旱。救諸饑饉。是名雲雨禪。四者菩
薩入定。濟諸恐難。一切水陸。人非人怖。是名
等度禪。五者菩薩入定。能以飮食。饒益曠野
饑渇衆生。是名饒益禪。六者菩薩入定。能以
財物。調伏衆生。是名調伏禪。七者菩薩入定。
覺諸迷醉迷十方者等開覺之。是名開覺禪。
八者菩薩入定。衆生所作。悉令成就是名等
作禪
八此世他世樂禪 略説九種。一者神足
現調伏衆生禪。二者隨説調伏衆生禪。三者
教誡*變現調伏衆生禪。四者爲惡衆生示惡
趣禪。五者失辯衆生以辯饒益禪。六者失念
衆生以念饒益禪。七者造不顛倒。論微妙讃
頌摩得勒伽。爲令正法久住世禪。八者世間
技術義。饒益攝取衆生。所謂書數算計。資生
方便法。如是等種種衆具禪。九者暫息惡趣
放光。明禪
九清淨淨禪 云何菩薩清淨淨禪。略説十
種。一者世間清淨淨。不味不染汚禪。二者出
世間清淨淨禪。三者方便清淨淨禪。四者得
根本清淨淨禪。五者得根本上勝進清淨淨
禪。六者住起力清淨淨禪。七者捨復入力清
淨淨禪。八者神通所作力清淨淨禪。九者離
一切見清淨淨禪。十者煩惱智障斷清淨淨
禪。如是菩薩無量禪。得大菩提果菩薩依是。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
是中所明九種禪。從始至終。並是出地持處
彌勒菩薩之所説。未有一句私言。讀者自思
取其意也
十八空初門第四十五
  一内空 二外空 三内外空 四空空 
五大空 六第一義空 七有爲空 八無
爲空 九畢竟空 十無始空 十一散空
 十二性空 十三自相空 十四諸法空
 十五不可得空 十六無法空 十七有
法空 十八無法有法空
次九種禪。而*辯十八空者。前九種正爲重顯
禪波羅蜜深廣之階級。今十八空次成般若
波羅蜜。智慧照了。無得無著之妙絶也。故次
而明之。此十八通言空者。無也。無此十八種
有。故名爲空。若菩薩始從初修自性禪。終至
清淨淨禪。雖有大功徳神通智慧之用。而禪
定是門戸。詮次階級之法。若不善以十八空
慧。照了遣蕩。或於所證諸禪三昧中。十八有
法。隨滯一有。則不得無礙解脱。縱任自在。故
須修十八空。照了無住無著也。經論明空。開
合名數不同。或以略故。合十八空。但爲十四
空。或爲十一空。或爲七空。乃至三空。二空一
空。或以廣故。開十八空。爲二十空。二十五
空。乃至無量空。今處中用十八空。遣蕩諸有。
罄無不盡。則諸波羅蜜。禪定三昧。萬行悉皆
清淨也
一内空 内空者内法空。内法者。所謂内六
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無我無我所。無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是爲内空也
二外空 外空者。外法空。外法者。謂外六入。
色聲香味觸法。色空無我無我所。無色聲香
味觸法。亦如是。是爲外空也
三内外空 内外空者。内外法空。内外法者。
所謂内外十二入。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無
内外法。是爲内外空也
四空空 空空者。以空破内外空。内外空破
是三空。故名爲空空也。故維摩經云。得此法
已。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故名空

五大空 大空者。十方相空。故名大空。所以
者何。東方無邊。故名爲大。亦一切處。有故
名爲大。遍一切色。故名爲大如是大方能破。
故名爲大空。乃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如

六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者。諸法中第一者。
名爲涅槃。涅槃中亦無涅槃相。涅槃空即第
一義空
七有爲空 有爲空者。有爲法名因縁和合
生。所謂五衆十二入十八界等。今有爲法。二
因縁故空。一者無我無我所。及常相不變易。
不可得故空。二者有爲法。有爲法相空。不
生不滅無所有故。是爲有爲空也
八無爲空 無爲空者。無爲法名無因縁。常
不生不滅如虚空。今待有爲。故説無爲。若有
爲法不可得。則無無爲之可著。故即是無爲

九畢竟空 畢竟空者。以前八空。破諸法畢
竟盡淨。名爲畢竟。若無諸法。亦無畢竟之可
著。故名畢竟空。又解畢竟名爲終竟觀。是終
竟之法。亦不可得。則不執有究竟之法。名爲
畢竟空。故法華經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
相。終歸於空
十無始空 無始空者。一切世間。若衆生若
法。皆無有始。如佛告諸比丘。衆生無始無明。
覆愛所繋。往來生死。無始可得。可破是無
始。於無始中無執著。故名無始空也
十一散空 散空者。五衆和合故有人。若以
智慧。一一分別。破散人與五衆及所破
法。皆空無所有。如佛告羅那。此色破散滅令
無所有。餘衆亦如是。是名散空
十二性空 性空者。性名自有。不待因縁。若
待因縁。則是作法。不名爲性。今諸法中皆無
性。何以故。一切有爲法。皆從因縁生。因縁生
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縁和合。則是無法。如是
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爲性空
十三自相空 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種相。
一總相。二別相。總相者。如無常等。別相者。
諸法雖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有堅相。火有
熱相。如是二種相皆空。故名相空。分別性相
不同。或言名異體同。或云名體倶異。所以者
何。性言其體。相言其識。性以據内。相以據
外。相如見黄色爲金相。而内是銅火燒石磨。
知非金相性。故別明相空
十四諸法空 諸法空者。一切法名。五衆十
二入十八界等。是諸法空。皆入種種門。所謂
一切法。有相知相識相縁増上相因相果相
總相別相依相。是等一切皆空。空無實故。名
諸法空
十五不可得空 不可得空者。一切法及因
縁畢竟不可得。故名爲不可得空。又解云。上
以諸法空。空一切法。皆不可得。若作可得。
則爲斷滅。若知是不可得。亦不可得。則於不
可得中心不沒。故名不可得空也
十六無法空 無法空者。無法名。法已滅。是
滅無。故名無法空。有人解云。過去未來法。名
無法。是無法不可得。故名無法空也
十七有法空 有法空者。有法名。諸因縁和
合生。故有。二法無故。名有法空。有人解云。
現在一切法。及無爲法。名爲有法。如是有法。
皆空故。名有法空
十八無法有法空 無法有法空者。取無法
有法相不可得。故名無法有法空。亦以觀無
法有法空。故名無法有法空。有人解云。過去
未來現在一切皆空。故名無法有法空也
十喩初門第四十六
  一如幻 二如炎 三如水中月 四如虚
空 五如響 六如犍闥婆城 七如夢 
八如影 九如鏡中像 十如化
次十八空而*辯十喩者。此十喩既爲易解空
故説。若修十八空觀者。不善用十喩。曉其迷
執滯有之情。體法眞空。正解發則無由。故次
十八空而*辯十喩。爲成觀空之易悟。亦以異
於二乘壞法而修空也。此十通名喩者。借事
四理。以曉迷情。故名爲喩。今以世間幻夢
易解之空。以譬迷心氷執難解之空。令同易
解。故此十事爲喩也
一如幻 如幻者。譬如幻師幻作象馬。及種
種諸物體。雖無實。然有幻色可見。幻聲可
聞。與情相對。而不錯亂。無智不了。謂之爲
實。諸法亦如是。皆是無明幻作。雖空而可
見聞。不相錯亂。迷心不了。妄執爲實。修空觀
者。若知諸法同如幻相。則心無所得。豁然開
解。悟一切法皆悉空寂。故説如幻
二如炎 如炎者。炎以日光風動塵。故曠野
中如野馬。無智之人。初見謂爲水。男相女
相。及一切法相。亦如是。結使煩惱光諸行塵
邪憶念風。生死曠野中轉。無智慧者。謂爲一
相。爲男爲女。是名爲炎。復次若遠見炎想爲
水。近則無水相。無智之者。亦如是。若遠聖
法。不知無我。不知諸法空。於陰入界性空
法中。生人想男想女*想。近聖法則知諸法
實相。是時虚誑種種妄想盡除。以是故説如

三如水中月 如水中月者。月在虚空中。影
現於水。實法相在如法性實際虚空中。凡夫
心水中有我我所相現。以是故如水中月如
小兒見水中月。歡喜欲取。大人見之則笑。無
智人亦如是。身見故見有吾我。無實智故。見
種種法。見已歡喜。欲取諸相。男相女相等。諸
得道聖人。愍之而笑也
四如虚空 如虚空者。虚空但爲有名。而無
實法。虚空非可見。遠視故眼光轉見彯色。
諸法亦如是。空無所有。人遠無漏實智慧故。
棄實見彼我男女屋舍種種物。若修空觀。入
實相理。則一切皆無所有。故説如虚空也
五如響 如響者。若深山溪谷中。及空大舍
中。若語聲若打聲從聲有聲。無智者謂爲有
人語聲。智者了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名
爲響。響事空而能誑耳根。一切音聲言語。亦
如是。人欲語時。口中出風。名憂陀那。還入至
臍。響出時觸七處退還。是名語言如響。無智
者不識語之因縁。謂爲實心。取生憂喜。智者
知語因縁無實如響。聞之心不生著。諸法如
是。故説如響
六如揵闥婆城 如揵闥婆城者。日初出時。
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
滅。但可眼見。而無有實。無智人不識。謂之爲
實。智者見之。即知無實。諸法亦如是無智不
了。妄計有假名。吾我陰入界之實。智者了達。
皆無所有故説如揵闥婆城
七如夢 如夢者。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
已而還自笑。人亦如是。是諸結使。眠中實無
而著。得道覺時。乃知無實。亦復自笑。以是故
説如夢。又夢以眠力故。無法而見有。人亦
如是。無明眠力故。種種無而見有。所謂我我
所。男女等也
八如影 如影者。但可見而不可捉。諸法亦
如是。雖眼根等見聞覺知。實不可得。又如影
映光則現。不映則無。諸結使煩惱。遮正見光。
則有我相法相影。若結使煩惱滅。則我相法
相皆無。又如影人去則去。人住則住。善惡業
影。亦如是。後世去時亦去。今世住時亦住。報
不斷故也
九如鏡中像 如鏡中像者。鏡中之像。非鏡
作非面作。非鏡面和合作。亦非無因縁作。雖
無定有。而亦可見分別。諸法亦如是。非是自
有非他有。非共有亦非無因縁有。雖有不可
得。但以名字。而有分別。如鏡中像。實無所
有。而誑惑小兒。令生憂喜。智者雖見。即知非
實。故無憂喜。諸法亦如是。誑惑凡夫。生諸煩
惱。實智慧者。雖復見聞。既知無實。不生結
業。故説如鏡中像
十如化 如化者。若諸天仙聖。得神通者。能
有變化。諸物如化人。無生老病死。無苦無樂。
亦異於人生。以是故空無實。一切諸法亦如
是。皆無生滅。又如化主無定物。但以心生
便有所作。皆無有實。人生亦如是。本無所因。
但從先世心。生今世身。皆無有實。以是故。説
諸法如
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








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下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百八三昧初門第四十七
  百八之數既多非可具列於後
次十喩而辯百八三昧者。菩薩若善以十喩。
開曉其心。則所修十八空觀。自然明了。以是
空慧。照諸禪定。種種法門。無染無著。則能出
生諸菩薩百八三昧。諸佛三昧不動等。百
有二十。如是乃至無量三昧。於諸三昧。遊
戲自在。是諸三昧。不可思議。不與二乘之。所
共也。今此百八。乃至無量。通名三昧者。三昧
名通。猶同前翻釋。但首楞嚴等。百八境界。體
用微妙深廣。故次而*辯之。今於百八中。略
出初三後一。以成次第章門百八等名相既
多。豈可具*辯。若欲遍知。當尋大智度
一首楞嚴三昧 首楞嚴三昧者。首楞嚴秦
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如大
將知諸兵力多少也。菩薩得是三昧。諸煩惱
魔及魔人。無能壞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
將所住至處無能壞伏故。名健相三昧也
二寶印三昧 寶印三昧者。能印諸三昧。於
諸寶中。法寶是實。今世後世。乃至涅槃。能爲
利益。如佛語比丘。爲汝説法所謂法印。法即
是實。印即是解脱門。若三藏教門。以三法爲
法印。若摩訶衍教門。但有諸法實相一法印。
與實相般若。相應三昧。名爲寶印三昧也
三師子遊歩三昧 師子遊*歩三昧者。菩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