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慈悲水懺法 (No. 1910_ ) in Vol. 45

[First] [Prev]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97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910
御製水懺序
夫三昧水懺者。因唐悟達國師知玄。遇迦諾
迦尊者。以三昧水爲濯積世怨讐。知玄遂演
大覺之旨。述爲懺文。普利將來甚盛心也。其
爲福徳莫可涯涘。所謂三昧者。正受之名也。
不受諸受乃爲正受。眞空寂定此心不動。其
要使人求之於己而已。蓋人之生於世也。自
非上智之資。豈能無故作誤爲之愆。或宿世
寃業之繞。如來廣慈悲之念。啓懺悔之門。苟
能精白一心懺悔。爲善則積累罪業一旦氷
釋。譬諸水也。身之煩而濯之無不清。衣之汚
而澣之無不潔。器之穢而漑之無不淨。其幾
不踰於方寸之間而已矣。故曰。心者身之神
明。所爲善則善應。所爲惡則惡應。若影之隨
形響之隨聲。其効驗之捷速不爽毫髮。此三
昧水懺之作。所以利於人也。其功博哉。恒惟
知玄以十世高僧尚負宿報。矧常人乎。昔孫
皓穢犯金像。陰遭譴罰。懺悔自陳禍即消釋。
法佐交車議師不愼幽獨。師重加責以懺獲
免。若此者固多。凡人揆之于心。豈能無愧。匪
由懺悔。曷以滌除端能趨進善塗。一絲惡念
不萌於心。則菑禍潜消福徳増長。若雨潤群
卉。生息繁茂。目雖不覩。而陰受其滋益者多
矣。然則三昧者。其惟在於人心。而不必他求
也。朕遂書此。以冠于篇。并以鋟梓。作方便利
益。是爲汲大海之三昧。以遍周沙界。潅濯塵
劫者也。觀於斯者尚愼其所趨向哉
永樂十四年七月初一日





慈悲道場水懺序
竊謂聖教經律論藏譯席所翻之外爾後群賢
製作未有無所感而爲之者乎若條陳枚擧品
別而言未易紀極即此靈文而曰水懺者請言
其由昔唐懿宗朝有悟達國師知玄者未顯時
嘗與一僧邂逅於京師忘其所寓之地其僧乃
患迦摩羅疾衆皆惡之而知玄與之爲隣時時
顧問略無厭色因分袂其僧感其風義祝之曰
子向後有難可往西蜀彭州茶隴山相尋其山
有二松爲誌後悟達國師居安國寺道徳昭著
懿宗親臨法席賜沈香爲法座思渥甚厚自爾
忽生人面瘡於膝上眉目口齒倶備毎以飮食
餧之則開口呑啖與人無異遍召名醫皆拱手
默默因記昔日同住僧之語竟入山相尋値天
色已晩彷徨四顧乃見二松於煙雲間信期約
之不誣即趨其所崇樓廣殿金碧交輝其僧立
於門首顧接甚歡因留宿遂以所苦告之彼云
無傷也巖下有泉明旦濯之即愈黎明童子引
至泉所方掬水間其人面瘡遂大呼未可洗公
識達深遠考究古今曾讀西漢書袁盎晁錯傳
否曰曾讀既曾讀之寧不知袁盎殺晁錯乎公
即袁盎吾即晁錯也錯腰斬東市其寃爲何如
哉累世求報於公而公十世爲高僧戒律精嚴
報不得其便今汝受人主寵遇過奢名利心起
於徳有損故能害之今蒙迦諾迦尊者洗我以
三昧法水自此以往不復與汝爲寃矣悟達聞
之凛然魂不住體連忙掬水洗之其痛徹髓絶
而復甦覺來其瘡不見乃知聖賢混跡非凡情
所測再欲瞻敬回顧寺宇不可復見因卓菴其
所遂成招提迨我宋朝至道年中賜名至徳禪
寺有高僧信師古作記紀其事甚詳悟達當時
感其殊異深思積世之寃非遇聖人何由得釋
因述爲懺法朝夕禮誦後傳播天下今之懺文
三卷者乃斯文也蓋取三昧水洗寃業爲義命
名曰水懺此悟達感迦諾迦之異應正名立義
報本而爲之云耳今輒敍夫故實標顯先猷庶
幾開卷若禮若誦者知前賢事跡之有端由歴
劫果因之不昧也
  啓運慈悲道場懺法
  一心歸命三世諸佛 南無過去毘婆尸佛
南無尸棄佛 南無毘舍浮佛 南無拘留
孫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彌勒尊

慈悲水懺法卷上
一切諸佛愍念衆生。爲説水懺道場總法。佛
言。衆生垢重。何人無罪何者無愆。凡夫愚行
無明闇覆。親近惡友煩惱亂心。立性無知恣
心自恃。不信十方諸佛。不信尊法聖僧。不孝
父母六親眷屬。盛年放逸以自憍&MT03034;。貪一切
財寶。貪一切歌樂。貪一切女色。心生貪戀意
起煩惱。親近非聖媟狎惡友。不知懺悔。或殺
害一切衆生。或飮酒昏迷。無智慧心。今日披
誠一一懺悔過去諸罪。現作衆惡。今日志誠
悉皆懺悔。未作之罪不敢更作。弟子某甲等
今日志心。歸依十方盡虚空界一切諸佛。諸
大菩薩辟支羅漢四果四向。梵王帝釋。天龍
八部一切聖衆願垂證鑒
  南無毘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
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
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
幢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
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
觀自在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夫欲禮懺。必須先敬三
寶所以然者。三寶即是一切衆生良友福田。
若能歸向者則滅無量罪。長無量福。能令行
者離生死苦得解脱樂。是故弟子某甲等
歸依十方盡虚空界一切諸佛 歸依十方盡
虚空界一切尊法 歸依十方盡虚空界一切
聖僧
弟子今日所以懺悔者。正音。無始以來在凡
夫地。莫問貴賎罪自無量。或因三業而生罪。
或從六根而起過。或以内心自邪思惟。或藉
外境起於染著。如是乃至十惡増長。八萬四
千諸塵勞門。然其罪相雖復無量。大而爲悟
不出有三。一者煩惱。二者是業。三者是果報。
此三種法能障聖道及以人天勝妙好事。是
故經中目爲三障。所以諸佛菩薩。教作方便
懺悔除滅。此三障者。則六根十惡。乃至八萬
四千諸塵勞門皆悉清淨。是故弟子某甲等。
今日運此増上勝心懺悔三障。欲滅三障者。
當用何等心。可令此障滅除。先當興七種心
以爲方便。然後此障乃可得滅。何等爲七。一
者慚愧。二者恐怖。三者厭離。四者發菩提心。
五者怨親平等。六者念報佛恩。七者觀罪性
空。第一慚愧者。自惟。我與釋迦如來。同爲凡
夫。而今世尊成道以來。已經爾所塵沙劫數。
而我等相與耽。染六塵輪轉生死永無出期。
此實天下可慚可愧可羞可恥。第二恐怖者。
既是凡夫身口意業常與罪相應。以是因縁
命終之後。應墮地獄畜生餓鬼受無量苦。如
此實爲可驚可恐可怖可懼。第三厭離者。相
與常觀生死之中。唯有無常苦空無我。不淨
虚假如水上泡。速起速滅。往來流轉猶如車
輪。生老病死八苦交煎。無時暫息。衆等相與
但觀自身。從頭至足。其中但有三十六物。髮
毛爪齒眵涙涕唾垢汗二便皮膚血肉筋脈骨
髓肪膏腦膜脾腎心肺肝膽腸胃赤白痰癊生
熟二藏。如是九孔常流。是故經言。此身衆苦
所集。一切皆是不淨。何有智慧者而當樂此
身生死。既有如此種種惡法。甚可患厭。第四
發菩提心者。經言。當樂佛身。佛身者。即法
身也從無量功徳智慧生。從六波羅蜜生。從
慈悲喜捨生。從三十七助菩提法生。從如是
等種種功徳智慧生如來身。欲得此身者。當
發菩提心求一切種智。常樂我淨薩婆若果。
淨佛國土成就衆生。於身命財無所悋惜。第
五怨親平等者。於一切衆生。起慈悲心無彼
我相。何以故爾。若見怨異於親即是分別。以
分別故起諸相著。相著因縁生諸煩惱。煩惱
因縁造諸惡業。惡業因縁故得苦果。第六念
報佛恩者。如來往昔無量劫中。捨頭目髓腦
支節手足。國城妻子象馬七珍。爲我等故修
諸苦行。此恩此徳實難酬報。是故經言。若以
頂戴兩肩荷負。於恒沙劫亦不能報。我等欲
報如是恩者。當於此世勇猛精進。捍勞忍苦
不惜身命。建立三寶弘通大乘。廣化衆生同
入正覺。第七觀罪性空者罪無自性從因縁
生。顛倒而有。既從因縁而生。則可從因縁而
滅。從因縁而生者。狎近惡友造作無端。從因
縁而滅者。即是今日洗心懺悔。是故經言。此
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間。故知此罪從
本是空生。如是等七種心已縁想十方諸佛
賢聖&T016254;拳合掌。披陳至到慚愧改革。舒歴心
肝洗蕩腸胃。如此懺悔亦何罪而不滅。亦何
福而不生。若復不爾。悠悠緩縱情慮躁動。徒
自勞形於事何益。且復人命無常。喩如轉燭。
一息不還便同灰壤。三塗苦報即身膺受。不
可以錢財寶貨囑託求脱。杳杳冥冥恩赦無
期。獨嬰此苦無代受者。莫言我今生中無有
此罪。所以不能懇祷懺悔。經中謂言。凡夫之
人擧足動歩無非是罪。又復過去生中皆悉
成就無量惡業。追逐行者如影隨形。若不懺
悔罪惡日深故知包藏瑕疵佛不許可説。悔
先罪淨名所尚。故使長淪苦海實由隱覆。是
故弟子某甲今日發露懺悔不復覆藏。所言
三障者一曰煩惱。二名爲業。三是果報。此三
種法更相由藉。因煩惱故所以起諸惡業。惡
業因縁故得苦果。是故弟子某甲今日至心
懺悔。第一先應懺悔煩惱障。而此煩惱皆從
意起。所以者何。意業起故。則身與口隨之而
動。意業有三。一者慳貪。二者瞋恚。三者癡
闇。由癡闇故起諸邪見造諸不善。是故經言。
貪瞋癡業能令衆生墮於地獄餓鬼畜生受
苦。若生人中得貧窮孤露兇很頑鈍。愚迷無
知諸煩惱報。意業既有如此惡果。是故某甲
等今日至心歸命諸佛。求哀懺悔。夫此煩惱。
諸佛菩薩入理聖人種種訶責。亦名此煩惱
以爲怨家。何以故。能斷衆生慧命根故。亦名
此煩惱以之爲賊。能劫衆生諸善法故。亦名
此煩惱以爲瀑河。能漂衆生入於生死大苦
海故。亦名此煩惱以爲覊鎖。能繋衆生於生
死獄不能得出故。所以六道牽連四生不絶。
惡業無窮苦果不息。當知皆是煩惱過患。是
故今日運此増上善心求哀懺悔。某甲等自
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在人天六道受報。
有此心識常懷愚惑繁滿胸&T046259;。或因三毒根
造一切罪。或因三漏造一切罪。或因三苦造
一切罪。或縁三倒造一切罪。或貪三有造一
切罪。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惱亂一切六道四
生。今日慚愧皆悉懺悔。又復某甲等自從無
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因四識住造一切罪。或
因四流造一切罪。或因四取造一切罪。或因
四執造一切罪。或因四縁造一切罪。或因四
大造一切罪。或因四縛造一切罪。或因四貪
造一切罪。或因四生造一切罪。如是等罪無
量無邊。惱亂六道一切衆生。今日慚愧皆悉
懺悔。又復某甲等自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
或因五住地煩惱造一切罪。或因五蓋造一
切罪。或因五慳造一切罪。或因五見造一切
罪。或因五心造一切罪。如是等煩惱無量無
邊。惱亂六道一切衆生。今日發露皆悉懺悔。
又復某甲等自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因
六情根造一切罪。或因六識造一切罪。或因
六想造一切罪。或因六受造一切罪。或因六
行造一切罪。或因六愛造一切罪。或因六疑
造一切罪。如是等煩惱無量無邊。惱亂六道
一切衆生。今日慚愧發露皆悉懺悔。又復某
甲等自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因七漏造
一切罪。或因七使造一切罪。或因八倒造一
切罪。或因八垢造一切罪。或因八苦造一切
罪。如是等煩惱無量無邊。惱亂六道一切衆
生。今日發露皆悉懺悔。又復某甲等。自從無
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因九惱造一切罪。或因
九結造一切罪。或因九縁造一切罪。或因十
煩惱造一切罪。或因十纒造一切罪。或因十
一遍使造一切罪。或因十二入造一切罪。或
因十六知見造一切罪。或因十八界造一切
罪。或因二十五我造一切罪。或因六十二見
造一切罪。或因見。諦思惟九十八使百八煩
惱。晝夜熾然開諸漏門。造一切罪。惱亂賢聖。
及以四生。遍滿三界。彌亘六道。無處可避。今
日至祷向十方佛尊法聖衆。慚愧發露皆悉
懺悔。願某甲等承是懺悔。三毒一切煩惱所
生功徳。生生世世。三慧明三達朗。三苦滅三
願滿。願承是懺悔。四識等一切煩惱所生功
徳。生生世世廣四等心立四信業。滅四惡趣
得四無畏。願承是懺悔。五蓋等諸煩惱所生
功徳度五道豎五根。淨五眼成五分。願承是
懺悔。六受等諸煩惱所生功徳。生生世世具
足六神通。滿足六度業不爲六塵惑。常行六
妙行。又願承是懺悔七漏八垢九結十纒等
一切諸煩惱所生功徳。生生世世坐七淨華。
洗八解水。具九斷智。成十地行。願以懺悔十
一遍使及十二入十八界等一切諸煩惱所生
功徳。願十一空。能解常用栖心自在。能轉十
二行法輪。具足十八不共之法。無量功徳一
切圓滿。發願已歸命禮諸佛
  南無毘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
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
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
幢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
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
觀自在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夫論懺悔者。本是改往
修來。滅惡興善。人之居世誰能無過。學人失
念尚起煩惱。羅漢結習動身口業。豈況凡夫
而當無過。但智者先覺便能改悔。愚者覆藏
遂使滋蔓。所以積習長夜曉悟無期。若能慚
愧發露懺悔者。豈唯止是滅罪。亦復増長無
量功徳。竪立如來涅槃妙果。若欲行此法者。
先當外肅形儀瞻奉尊像。内起敬意縁於想
法。懇切至祷生二種心。何等爲二。一者自
念。我此形命難可常保。一朝散壞不知此身
何時可復。若復不値諸佛賢聖。忽逢惡友造
衆罪業。復應墮落深坑險趣。二者自念。我此
生中雖得値遇如來正法。不爲佛法紹繼聖
種。淨身口意善法自居。而今我等私自作惡
而復覆藏。言他不知。謂彼不見隱慝在心傲
然無愧。此實天下愚惑之甚。即今現有十方
諸佛諸大菩薩諸天神仙。何曾不以清淨天
眼見於我等所作罪惡。又復幽顯靈祇。注記
罪福纖毫無差。夫論作罪之人。命終之後。牛
頭獄卒録其精神。在閻羅王所。辯覈是非。當
爾之時。一切怨對皆來證據。各言。汝先屠戮
我身炮煮蒸炙。或先剥奪於我一切財寶。離
我眷屬。我於今日始得汝便。於時現前證據。
何得敢諱。唯應甘心分受宿殃。如經所明。地
獄之中不枉治人。若其平素所作衆罪心自
忘失者。臨命終時造惡之處。一切諸相皆現
在前。各言。汝昔在於我邊作如是罪。今何得
諱。是時作罪之人無藏隱處。於是閻羅王切
齒訶責將付地獄。歴無量劫求出莫由。此事
不遠不關他人。正是我身自作自受。雖父子
至親。一旦對至無代受者。我等相與得此人
身。體無衆疾各自努力。與性命競。大怖至時
悔無所及。是故至心求哀懺悔。某甲等自從
無始以來至于今日。積聚無明障蔽心目。隨
煩惱性造三世罪。或耽染愛著起貪欲煩惱。
或瞋恚忿怒懷害煩惱。或心憒惛𢢺不了煩
惱。或我慢自高輕傲煩惱。疑惑正道猶豫煩
惱。謗無因果邪見煩惱。不識縁假著我煩惱。
迷於三世執斷常煩惱。朋狎惡法起見取煩
惱。僻禀邪師造戒取煩惱。乃至一切等四執
横計煩惱。今日至誠悉皆懺悔。又復無始以
來至于今日。守惜堅著起慳悋煩惱。不攝六
情奢誕煩惱。心行弊惡不忍煩惱。怠惰緩縱
不勤煩惱。疑慮躁動覺觀煩惱。觸境迷惑無
知解煩惱。隨世八風生彼我煩惱。諂曲面譽
不直心煩惱。獷強難觸不調和煩惱。易忿難
悦多舍恨煩惱。嫉妬撃刺很戻煩惱。凶險暴
害慘毒煩惱。乖背聖諦執相煩惱。於苦集滅
道生顛倒煩惱。隨從生死十二因縁輪轉煩
惱。乃至無始無明住地恒沙煩惱。起四住地
構於三界苦果煩惱。無量無邊。惱亂賢聖六
道四生。今日發露向十方佛尊法聖衆皆悉
懺悔。願某甲等承是懺悔。意業所起貪瞋癡
等。一切煩惱所生功徳。生生世世折憍慢幢
竭愛欲水。滅瞋恚火破愚癡暗。拔斷疑根裂
諸見網。深識三界猶如牢獄。四大毒蛇。五陰
怨賊。六入空聚愛詐親善。修八聖道斷無明
源。正向涅槃不休不息。三十七品心心相續。
十波羅蜜常得現前。懺悔已至心信禮常住
三寶
慈悲水懺法卷上



慈悲水懺法卷中
一切諸佛愍念衆生。爲説水懺道場總法。今
當歸命一切諸佛
  南無毘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種
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勝
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幢
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
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觀自
在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某甲等相與。即今身心
寂靜。無諂無障。正是生善滅惡之時。復應各
起四種觀行。以爲滅罪作前方便。何等爲四。
一者觀於因縁。二者觀於果報。三者觀我自
身。四者觀如來身。第一觀因縁者。知我此罪
藉以無明不善思惟。無正觀力不識其過。遠
離善友諸佛菩薩。隨逐魔道行邪險徑。如魚
呑鉤不知其患。如蠶作繭自纒自縛。如蛾赴
火自燒自爛。以是因縁不能自出。第二觀於
果報者。所有諸惡不善之業。三世輪轉苦果
無窮沈溺無邊。巨夜大海爲諸煩惱羅刹所
食。未來生死冥然無涯。設使報得轉輪聖王
王四天下。飛行自在七寶具足。命終之後不
免惡趣四空果報。三界極尊福盡還作牛領
中蟲。況復其餘無福徳者。而復懈怠不勤懺
悔。此亦譬如抱石沈淵求出應難。第三觀我
自身。雖有正因靈覺之性。而爲煩惱黒暗叢
林之所覆蔽。無了因力不能得顯。我今應當
發起勝心破裂無明顛倒重障。斷滅生死虚
僞苦因。顯發如來大明覺慧。建立無上涅槃
妙果。第四觀如來身。無爲寂照離四句絶百
非。衆徳具足湛然常住。雖復方便入於滅度。
慈悲救接未曾暫捨。生如是心可謂滅罪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967 968 969 970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97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