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No. 1866_ 法藏述 ) in Vol. 45

[First] [Prev]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866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第一
 唐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今將如來海印三昧一乘教義略作
十門
  建立一乘第一 教義攝益第二
古今立教*第三 分教開宗*第四
乘教開合*第五 起教前後*第六
決擇其意*第七 施設異相*第八
所詮差別*第九 義理分齊*第十
初明建立一乘者。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
二門。一別教。二同教。初中二。一性海
果分。是不可説義。何以故。不教相應
故。則十佛自境界也。故地論云。因分可説
果分不可説者是也。二縁起因分。*則普賢
境界也。此二無二全體遍收。其猶波水。思
之可見。就普賢復作二門。一分相門。
二該攝門。分相門者。此則別教一乘別
三乘。如法華中宅内所指門外三車誘引諸
出者。是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
牛車是一乘教也。然此一乘三乘差別。諸聖
教中略有十説。一權實差別。以三中牛車亦
羊鹿。權引諸子務令出。是故臨門三
車。倶是開方便門。四衢道中別授大白牛
車。方爲示眞實相。若彼三中牛車。亦是實
者。長者宅内引諸子時。指彼牛車秪在
門外。此應亦出即得車。如何出竟至
指車所住處而不得故。後更索耶。亦不
界外索車但是二乘。以經不彼求
牛車人。出門即得彼牛車故。又不
先許車唯二乘故。是故經中諸子得
露地已。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
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以此得知三車同
索。此中三車約彼三乘所求果説。以是元
意所標趣故。問二乘各得小果。何以界外
更索耶。答依小乘。云有教有行果。今依
。云昔日但有言教實行果故。故云
車空無。若望自宗並皆得果。若不得者如
何出世。今言倶不得者。以一乘故。是故
實映權則方便相盡。故皆無得也。爲
彼三乘人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説
也。若不爾者。彼求牛*車人既出界外
凡夫。非羊鹿二乘。未露地
大白牛車一乘。若非彼三中大
更是何色人也。以自位究竟處故。後皆
進入別教一乘。問臨門三車爲不實耶。
答實不實。何以故。是方便故。由是方便引
子得出非不實。由是方便引故非是實。此
二無二唯一相也。二教義差別。以臨門牛車
亦同羊鹿。但有其名。以一乘倶是教
故。是故經云。以佛教門三界苦。亦不
以佛教言但約二乘。以經不揀故。彼
牛*車人尋教至義。亦同二乘倶不
故。三所明差別。以彼一乘非是界内
許三*車。是故界外四衢道中授諸子時。皆
非本所望。是故經云。是時諸子各乘
未曾有本所望。亦不非本所
望言但約二乘。以經不*揀故。聖言無
故。良以。門内所許今皆無得。露地牛車本
悕冀故。今得言非本所望也。四徳
量差別。謂宅内指外。但牛車
。而露地所授七寶大車。謂寶網寶鈴等無
量衆寶而莊嚴等。此*即體具徳也。又彼但云
牛不餘相。此云白牛肥壯多力其疾如
風等。用殊勝也。又云。多諸儐從而侍
等。行眷屬也。此等異相並約同教一乘。以明
異耳。又彼三中牛車唯一。以彼宗明一相
方便主伴故。此則不爾。主伴具足攝徳
量。是故經云。我有是七寶大車。其數
無量。無量寶車非適一也。此顯一乘無盡
教義。此義廣説如華嚴中。此約別教一乘
以明異耳。五約寄位差別。如本業經仁王
經及地論梁攝論等初二三地
世間。四地至七地出世間。八地已上寄
出出世間。於出世間中。四地五地寄聲聞
六地寄縁覺法。七地寄菩薩法。八地
已上寄一乘法。若大乘即是一乘者。七地
即應是出出世。又不一乘在於八地。是
故當知法華中三乘之人。爲三車出至
門外者。*則三乘倶是出世。自位究竟也。即





是此中四地以去。至七地者是也。四衢別授
大白牛車者。此在出世之上故。是出出世一
乘法。即是此中八地已上一乘法也。問若爾
何故梁攝論云二乘善名出世。從八地*已
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既不乘是出
。如何作如説耶。答既四五二地爲聲聞
第六地爲縁覺。八地已去爲出出。彼
第七*地是何人耶。是故當知彼云二乘
善名。即大小二乘也。以聲聞縁覺倶
小故二乘名通。具如下説。六付囑差
別。如法華經云。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爲演説此法華經
使聞知。爲其人得智慧故。若有
衆生信受者。當如來餘深法中示教
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則爲報之恩。解云。
餘深法者即是大乘。一乘故稱之爲餘。
然非小乘是以稱深。亦不彼小
餘深法。以法華中正破小乘。豈可
其深耶。是故當知法華別意。正在一乘故。
此付*囑也。七根縁受者差別。如此經性
起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無量億那由他劫。
六波羅蜜。修習道品善根。未此經。雖
聞不信受持隨順。是等猶爲假名菩薩。解
云。此明三乘菩薩根未熟故。是經
爾許劫修行此一乘經
是人當知是前法華經内餘深法中。示教利
喜者是也。以一乘究竟。是故説彼以
假名。若望自宗亦眞實也。此文意明
嚴是別教一彼也。八難信易信差
別。如此經賢首品云。一切世界群生類。尠
求聲聞。求縁覺者轉復少。求
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猶爲易。能信
甚爲難。解云。以此品中正明信位終心
即攝一切位及成佛等事既超三乘。恐難
信受故。擧三乘對比決之。九約機顯理差
別。如此經第九地初偈云。若衆生下劣。其心
厭沒者。示以聲聞道。令于衆苦。若復
衆生。諸根小明利。樂於因縁法。爲説
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饒益諸衆
。爲説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事
爲示於佛身。説無盡佛法。解云。此明一乘
法門主伴具足故云無盡佛法。不三乘
一相一寂等。以此地中作大法師。明
法儀軌。是故開示一乘三乘。文義差別也。
十本末開合差別。如大乘同性經云。所有聲
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諸佛法。如是一切諸
法。皆悉流入毘盧遮那智藏大海。此文
本末異。仍會末歸本。明一乘三乘差別
耳。此上十證足龜鏡。其別教一乘所
明行位因果等相。與彼三乘教施設分齊
全別不同。廣在經文略如下辨。縱無教證
彼義異尚須宗。況聖教雲披煥然溢
矣。二該攝門者。一切三乘等。本來悉是
彼一乘法。何以故。以三乘望一乘二門
故。謂不異不一*也。初不異亦二。一以三即
故不異。二以一即三故不異。問若據
三即一者。未知彼三爲存爲壞。若存如
何唯*一。若壞彼三乘機。更依何法而得
。答有四句。一由即一故不壞。二由
即一故不存。三由即一故無壞。四
即一故無存。由初二義三乘機得
所依。由後二義三乘機得一乘
四句倶即一故。是故唯有一乘更無餘也。
二以一乘即三不異者。隱顯四句。反
之。是故唯有三乘。更無一也。此如
同教中辨。二不一者。此即一之三。與上即三
之一。是非一門也。是則不不一而明
。又此中不一是上分相門。此中不異是此
該攝門◎也。二同教者於二。初分
後融本末。初中有六重。一明一乘
中有七。初約法相交參以明一乘。謂如
乘中亦有因陀羅網及微細等事而主
伴不具。或亦説華藏世界。而不十等。或
一乘中亦有三乘法相等。謂如十眼中
五眼。十通中亦有六通。而義理皆別。
此*則一乘於三乘。三乘參*于一
是則兩宗交接連綴引攝成根欲性。令
別教一乘故也。二約攝方便。謂彼三乘等
法。總爲一乘方便故。皆名一乘所以經
云。諸有所作皆爲一大事故等*也。三約
辨。謂三乘等。悉從一乘故。故經
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又經云。毘尼者





即大乘也。四約殊勝門。即以三中大乘
一乘。以別教權實有異同是菩薩所
故。故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眞。又
云。止息故説二等。此文有二意。一若望
別教。餘二者*則大小二乘也。以聲聞等利
鈍雖殊同期小果故。開一異三故。若望
同教即聲聞等爲二也。又融大同故。五
教事深細。如經云。我常在靈山等。六約
八義意趣。依攝論。如問答中辨。七約十義
方便。如孔目中説。依上諸義即三乘等並
一乘皆隨本宗定故。主伴不具故。是
同非別也。二明二乘三種。一者一乘三
乘名爲二乘。謂如經中四衢所授并臨門三
。此中合愚法迴心。倶是小乘。故有
耳。二者大乘小乘爲二*乘。此*則合一同
三。開愚法迴心。三者聲聞縁覺爲
*乘。此通愚法及迴心。又初約一乘。次約
三乘。後約小乘。準可之。三明三乘
三種。一者一乘三乘小乘名爲三乘。此爲
法本末故。上開一乘下開愚法。故有
三也。以經中愚法二乘並在所引諸子中
故。知三乘外別有小乘。三車引諸子。故知
小乘外別有三乘。三人倶出至露地已。更
別授大白牛車。故知三乘外別有一乘。問何
以得愚法二乘在所引中耶。答以彼愚
法約大乘終教已去並不究竟出三界
故。何以故。以人執煩惱未故。但能折
伏而已。故彌勒所問經論云。一切聲聞辟支
佛人。不實修四無量。不究竟斷
諸煩惱。但能折伏一切煩惱也。又經云。
汝等所得涅槃非眞滅度。又經云。若不
此法阿羅漢果。無是處。又大品云。
阿羅漢等。當般若波羅蜜。是
故當知。羅漢實義在大乘中。是故大乘必具
三也。故普超三昧經云。如此大乘中亦有
三乘。*則爲三藏。謂聲聞藏・縁覺藏・菩薩藏。
唯大乘中得三藏。餘二乘中則無此也。
入大乘論中。亦同此説。是故當知。門外三
車不愚法。以法華非小乘故。其瑜伽聲
聞決擇及雜集等論。辨聲聞等教行位果及
斷惑分齊。與沙倶舍等不同者。是其事
也。是故當知。一乘三乘小乘分齊別也。由
此義故。大智度論云。般若波羅蜜有二種
一共二不共。言共者。謂此摩訶衍經。及餘方
等經。諸聲聞衆集共説故。不共者。如
不思議經聲聞共説故。解云。不思議
經者。彼論自指華嚴是也。以其唯説別教
一乘。故名不共。義準知之。如四阿含經
不共。以唯説愚法二乘教故。如大品
等經。共集三乘衆。通説三乘法。具獲三乘
。故云共也。此中通大之小非愚法。通
之大非一乘。依此三義故。梁攝論云。善成
立有三種。一小乘。二三乘。三一乘。其第三
最居上故。名善成立。即其事也。若言
品等時一音異解得小果故有三乘者。説
華嚴時何不異解得小果耶。又説増一等
時。何不異解得大果耶。是故當知。三宗各
別。理不疑也。二者大乘・中乘・小乘爲三乘
此有三義。一則融一乘大乘。合愚法
小乘故唯三也。教理可知。此約一乘辨。
則大乘中自有三乘。如所説。三
小乘中亦有三。如小論中自有聲聞法・縁
覺法・及佛法。此中佛法但慈悲愛行等。異
二乘故也。四者戒爲四乘亦有三種。一
謂一乘三乘爲四。此則開一異三。合二聲
故也。二謂一乘・三乘・小乘・人天爲四。此
總開意也。三謂三乘人天爲四。準上可知。
五者或爲五乘亦有三種。一謂一乘三乘小
乘爲五。二謂三乘人天爲五。三謂佛與
天及梵亦爲五。並準釋可知。六者或無
量乘。謂一切法門也。故此經云。於一世界
。聞一乘。或二三四五。乃至無量
乘。此之謂也。上來分乘竟。二融本末者。此
文説諸乘等會融無二同一法界。有其二
。一泯權歸實門。即一乘教也。二攬實成
權門。*則三*乘教等也。初*則不權而即
泯故。三乘即一*乘而不三。後*則不異實
而即權故。一乘即三*乘而不一。是故一
三融攝體無二也。問若爾二門倶齊。如何復
權實耶。答義門異故權實恒存。理
遍通故全體無二。何者謂權起必一向頼
。是故攬實實不失。實現。未必一向藉
於權。故泯權權不立。是故三乘即一雖
存壞竟必有盡。一乘即三雖隱顯竟恒
盡。由此鎔融有其四句。一或唯一乘。謂
別教二或唯三乘。如三乘等教。以
一故。或亦一亦三。如同教四或非一
非三。如上果海。此四義中。隨於一門皆全
法體。是故諸乘或存或壞。而不相礙也。
準思可解。餘釋明體等。並如別説
來明建立一乘竟
第二教義攝益者。此門有二。先辨教義
分齊。後明攝益分齊。初中又二。先示相。後
開合。初中有三義。一者如露地牛車自有
教義。謂十十無盡主伴具足。如嚴説。此
別教一乘。二者如臨門三車自有教義
謂界内示爲教得出爲義。仍教義即無
分。此當三乘教。如餘經及瑜伽等説。三
者以臨門三車開方便教。界外別授
白牛車。方爲示眞實義。此當同教一乘。如
法華經説。二開合者有二。先別。後總。別中
一乘三乘各有三句。三乘三句者或具教義
三乘自宗説。或唯教非義。約同教一乘
説。或倶非教義。約別教一乘説。爲彼所目
故也。一乘三句者。或具教義。約自別教説。
或唯義非教。約同教説。或倶非教義。唯約
三乘説。隱彼無盡教義故。後總者。或
教義倶教。以三乘望一乘故。或教義倶義。
一乘望三乘故。或具三句同教
説。或皆具教義。各隨自宗差別説矣。
明攝益分齊者。於中有三。一或唯攝界内
出世益。即以爲究竟。此約三乘當
説。亦如瑜伽等辨。二或攝界外機。令
出出世益方爲究竟。此有二種。若先以
其得出。後乃方便得一乘者。此*即
一乘三乘和合説故屬同教攝。亦名迴三入
一教。此如法華經説。若先於一乘已成
。後於出世身上彼法者。即屬別教一
攝。此如小相品説。三或通攝二機
二益。此亦有二。若先以三乘引出。後令
一*乘。亦是三一和合攝機成二益。故屬
同教。此如法華經説。若界内見聞。出世得
法。出出世證成。或界内通見聞解行。出世
唯解行。出出世唯證入。此等屬別教一乘。此
華嚴説第三叙今古立教者。謂古今諸
賢所立教門差別非一。且略叙十家以爲
龜鏡。一依菩提流支。依維摩經等。立一音
。謂一切聖教皆是一音一味一雨等霔。但
衆生根行不同。隨機異解遂有多種
其本。唯是如來一圓音教。故經云。佛
一音説法衆生隨類各得解等
也。二依護法師等。依楞伽等經。立漸頓二
。謂以先習小乘後趣。大由小起
故名爲漸。亦大小倶陳故。即涅槃等教是也。
直往菩薩等。大不小故名爲頓。亦以
小故。即華嚴是也。遠法師等後代諸徳
多同此説。三依光統律師三種教。謂漸
頓圓。光師釋意。以根未熟先説無常後説
常。先説空後説不空。深妙之義。如是漸次
而説故名漸教。爲根熟者。於一法門
足演説一切佛法。常與無常。空與不空。
同時倶説更無漸次。故名頓教。爲於上
達分階佛境。説於如來無礙解脱究竟果
海圓極祕密自在法。即此經是也。後光統
門下。遵統師等諸徳。並亦宗承大同此説。四
大衍法師等一時諸徳四宗教以通
收一代聖教。一因縁宗。謂小乘薩婆多等部。
二假名宗。謂成實經部等。三不眞宗。謂諸部
般若説即空理一切法不眞實等。四眞
實宗。涅槃華嚴等。明佛性法界眞理等。五
護身法師五種教。三種同前衍師
等。第四名眞*實宗教。謂涅槃等經。明
性眞理等。第五法界宗。謂華嚴明
界自在無礙法門等。六依耆闍法師
宗教。初二同衍師。第三不眞宗。明
大乘通説諸法如幻化等。第四*名眞*宗
諸法眞宗理等。第五*名常*宗。明
眞理恒沙功徳常恒等。第六*名圓*宗。
法界自在縁起無礙徳用圓備。亦華嚴法
門等是也。七依南岳思禪師及天台智者禪
種教統攝東流一代聖教。一名
三藏教。謂是小乘。故彼自引法華經
近小乘三藏學者智論中説
三藏教。大乘爲摩訶衍藏。二名通教
謂諸大乘經中。説法通益三乘人等。及大
品中乾慧等十地。通大小者是也。三
別教。謂諸大乘經中所明道理。不







等者是也。四名圓教爲法界自在
足一切無盡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
即華嚴等經是也。八依江南慜法師
二教。一釋迦經。謂屈曲教。以物機
著故。如涅槃等。二盧舍那經。謂平等道
教。以法性自在説故。即華嚴是也。九依
梁朝光宅寺雲法師四乘教。謂臨門三車
三乘。四衢所授大白牛車方爲第四。以
彼臨門牛車亦同羊鹿倶不得故。餘義同
信行禪師依此宗二教。謂一乘三
乘。三乘者。則別解別行及三乘差別。并先
小乘後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謂普解普
行唯是一乘。亦華嚴法門及直進等是也。十
大唐三藏玄奘法師。依解深密經・金光
明經・及瑜伽論。立三種教。即三法輪是也。
一轉法輪。謂於初時鹿野園中。轉四諦法
。即小乘法。二名照法輪謂中時於大乘
密意説言諸法空等。三名持法輪。謂於
後時大乘中顯了意説三性及眞如不空
等。此三法輪中。但小乘及三乘中始
終二教。不別教一乘。何以故。以華嚴經
初時説。非是小乘故。彼持法輪在後時
説。非是華嚴故。是故不華嚴法門也。此
上十家立教諸徳並是當時法將英悟絶倫。
歴代明模階位叵測。秪如思禪師及智者
禪師。神異感通迹參登位。靈山聽法憶
於今。諸餘神應廣如僧傳。又如雲法師。依
此開宗。講法華經天雨花等。神迹如
僧傳。其餘諸法師行解超倫。亦如僧傳。此
等諸徳豈夫好異。但以備窮三藏覿斯異
。不已而分之。遂各依教開宗務存
通會。使堅疑碩滯氷釋朗然。聖説差異其宜
各契耳
第四分教開宗者。於中有二。初就法分
教。教類有五。後以理開宗。宗乃有十。初門
者。聖教萬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
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初一即愚法二乘
教。後一即別教一乘。以經本中下文内
善伏太子説名爲圓滿修多羅故。立
此名也。中間三者有其三義。一或總爲一。
謂一三乘教也。以此皆爲三人所得故。如
上所引説。二或分爲二。所謂漸頓。以始終
二教所有解行並在言説。階位次第因果相
承從微至著。通名爲漸。故楞伽云。漸者如
菴摩勒果漸熟非頓。此之謂也。頓者。言説
頓絶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
等。故楞伽云。頓者如鏡中像頓現非漸。此
之謂也。以一切法本來自正不言説
觀智。如淨名以默顯不二。又寶積
經中。亦有説頓教修多羅故。依此立名。
三或開爲三。謂於漸中出始終二教。即
説深密經等三法輪中後二是也。依
是義故。法鼓經中以空門始。以不空門
終。故彼經云。迦葉白佛言。諸摩訶衍經
多説空義。佛告迦葉。一切空經是有餘説。
唯有此經是無上説。非有餘説。復次迦葉
波斯匿王常十一月設大施會
孤貧乞者。次施沙門及婆羅門。甘
衆味隨其所欲。諸佛世尊亦復如是。隨
衆生種種欲樂。而爲演説種種經法。若有
懈怠犯戒不勤隨順。捨如來藏常住妙
。好樂修學種種空經。乃至廣説。解云。此
則約空理有餘。名爲始教。約如來藏常住
妙典。名爲終教又起信論中。約頓教門
絶言眞如。約漸教門依言眞如。就
言中。約始終二教。説空不空二眞如也。此
法以分教耳。若就法義下別辨。二
宗。宗乃有十。一我法倶有宗。此
二。一人天乘。二小乘。小乘中犢子部等。
彼立三聚法。一有爲聚法。二無爲聚*法。三
非二聚*法初二是法。後一是我。又立五法
。一過去。二未來。三現在。四無爲。五不可
説。此即是我。不是有爲無爲故。二法
有我無宗。謂薩婆多等。彼説諸法二種所攝
一名。二色。或四所攝。謂三世及無爲。或五。
謂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應。五無爲。故
一切法皆悉實有也。三法。無去來宗。謂大
衆部等。説現在及無爲法。以過未體用
故。四現通假實宗。謂法假部等。彼説
。現在世中諸法。在蘊可實在界處
假。隨應諸法假實不定。成實論等經部別師
亦即此類。五俗妄眞實宗。謂説出世部等。世





俗皆假。以虚妄故。出世法皆實。非虚妄
故。六諸法但名宗。謂説一部等。一切我法
唯有假名。都無體故。此通初教之始知。
七一切法皆空宗。謂大乘始教。説一切
法皆悉眞空。然出情外分別故。如般若
。八眞徳不空宗。謂終教。諸經説一切
法唯是眞如。如來藏實徳故。有自體故。具
性徳故。九相想倶絶宗。如頓教中顯絶言
之理。如淨名默顯等。準*知。十圓明具
宗。如別教一乘主伴具足無盡自在所顯
法門是也
第五乘教開合者。於中有三。初約教開
合。二以教攝乘。三諸教相收。初約教者。然
此五教相攝融通有其五義。一或總爲一。謂
本末鎔融唯一大善巧法。二或開爲二。一
本教。謂別教一乘爲諸教本故。二末教。謂
小乘三乘。從彼所流故。又名究竟及方便
三乘小乘望一乘悉爲方便故。三或開
三。謂一乘三乘小乘教。以方便中開
愚法二乘故。四或分爲四。謂小乘漸頓圓。
始終二教倶在言等故。五或散爲五。謂
上説。二以教攝乘者有二。先一乘隨
五。一別教一乘云云。二同教一乘云云。三
絶想一乘。如楞伽。此頓教。四約佛性平等
一乘等。此終教云云。五密義意一乘。
八意等此約始教云云。二明三乘
五。一小乘中三。謂始別終同。以倶羅漢
故。二始教中三。始終倶別。以入寂故。三
終教中三。始終倶同並成佛故。四頓教中三。
始終倶離云云。五圓教中三。始終倶同。汝
等所行是菩薩道等故云云。三諸教相收者
二門。一以本收末門。二以末歸本門。初中
圓内。或唯一圓教。以餘相皆盡故。或
五教。以方便故。頓教中惑唯一頓教
亦以相盡故。或具。以方便
故。熟教中或一或三。初教中或一或二。小乘
中唯一。皆準上知之。二以末歸本。小乘内
或一。以自宗故。或五。謂於後四教。皆有
方便故。初教中或一。是自宗故。或四。謂
後三教。皆有方便故。熟教中或一或
三。頓教中或一或二。圓*教中唯一。皆準
之。是諸教下所明義理交絡分齊。準此
之。是則諸教本末句數結成*教網。大
聖善巧長養機縁周盡故此經云。
大教網生死海漉人天魚置涅槃
。此之謂也
第六教起前後者。於中有二。初明稱法本
。二逐機末教。初者謂別教一乘。即佛
初成道第二七日。在菩提樹下。猶如日出先
高山。於海印定中同時演説十十法門
主伴具足圓通自在。該於九世十世因陀
羅微細境界即於此時一切因果理事等
一切前後法門。乃至末代流通舍利見聞等
事。並同時顯現。何以故。卷舒自在故。舒則
於九世。卷則在於一時。此卷即舒舒又即
卷。何以故。同一縁起故。無二相故。經本云。
一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等。又云。於
一念中。即八相成道。乃至涅槃流通舍利
等。廣如經説。是故依此普。一切佛法並
第二七日。一時前後説。前後一時説。如
世間印法。讀文則句義前後。印之則同時
顯現。同時前後理不相違。當知此中道理亦
爾。準以思之。二逐機末教者。謂三乘等有
二義。一與一乘同時異處説。二異時異處
説。初義者是同教故。末不本故。依本而
成故。後義者本末相分故。與本非一故。此
二各有。一三乘。二小乘。初者密迹力
士經説。佛初成道竟。七日思惟已。即於鹿
園中衆寶等嚴法座。廣集三乘衆
梵王請佛爲轉法輪。廣益三乘衆。得大小
等果。乃至廣説如彼經中。又大品經云。佛初
鹿四諦法輪。無量衆生發聲聞心
無量衆生發獨覺心。無量衆生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六波羅蜜。無量菩薩得
生忍。住初地二地乃至十地。無量一生補
處菩薩一時成佛。解云。以此教證。當知最
初第二七日。即説三乘法。與一乘同時説
也。二小乘者。如彌沙塞律説。佛初成道竟
三昧。七日後乃於鹿野苑而轉法輪。故知
小乘亦與一乘同時説也。又普曜經云。第二
七日。提謂等五百賈人。施佛糗蜜。佛與
佛等。此經所説雖三乘等教





有義亦攝人天等法。亦與一乘同時説也。問
説時既同。何故説處別耶。答爲時處
顯法故。須同異也。故地論云。時處等校量
示勝故。同時者。顯是同教故。異處者。
別教故。如別教一乘在菩提樹下
者。欲此是得菩提處即顯如來自所得
法稱本而説故。不處説也。餘三乘等法。
機改異故。移處就機鹿*園而説。
本也。第二時處倶異者。由一乘
即義故。時處倶別也。或三七日後説。如
。或六七日後説。如四分律及薩婆多
論説。或七七日乃説。如興起行*經。或八七
日乃説。如十誦律説。或五十七日後説。如
大智論説。或一年不説法。經十二年方度
五人。如十二遊經説。有人解云。智論五十七
日者。即五十箇七日。與十二遊經一年
也。以此等教證當知。三乘小乘教。並非
第二七日説。由一乘教差別故。
故。餘可準知
第七決擇前後意者。然諸教前後差別難知。
略以十門別其意。一或有衆生。於此世
小乘根性始終定者。即見如來從初得
乃至涅槃唯説小乘。未曾見大乘法
。如小乘諸部執不大乘者是。二或有
衆生此世中小乘根不定故。堪進入
乘初教。即便定者。*即見如來初時轉於小
乘法輪諸外道。後時見大乘初教即空
法輪諸小乘。如中論初説者是。三或有
衆生。於此世中小乘及初教根不定故
終教即便定者。即初時見小乘法
。中時見空教法輪。後時見不空法
。如解深密經等説者是。四或有衆生。於
此漸教中。根不定故堪頓教。即便定
者。即見初示言説之教猶非究竟。後顯
言之教方爲究竟。如維摩經中初三十二菩
薩及文殊等所説不二並在説中。後維摩
所顯絶言之教。以爲究竟者是。五或有
。於此世中頓悟機熟即便定者。即見
初得道乃至涅槃一字。如
。又涅槃經云。若知如來常不説法。是名
菩薩具足多等。六或有衆生。*於此世
三乘根性定者。見佛從初即説三乘教
。乃至涅槃更無餘説。如上密迹力士經
及大品經説者是。七或有衆生。*於此世中
三乘根不定故。堪入同教一乘者。*即
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無盡教起。是
彼方便阿含施設。是故諸有所修。皆迴向一
會三歸一等。又如上所引三乘與
同時説等。八或有衆生。於此世中
乘根不定故。堪進入別教一乘者。即
彼三乘等法。本來不別教一乘。何以
故。爲彼所目故。更無異事故。如法華經
同教説者是。九或有衆生。*於此世中
普賢機者。*即見如來從初成道乃至
涅槃一切佛法普於初時第二七日海印
定中。自在演説無盡具足主伴無窮因陀
網微細境界。本末不三乘小乘等
。如華嚴經別教中説者是。此約普賢教
分見聞及解行處説。十或有衆生。於一乘
別教。解行滿足已證入果海者*即見
來諸教並是無盡性海縁所成更無
。是故諸教即是圓明無盡果海具徳難思
不可説不可説也。此約一乘入證分齊處説。
餘可準知
第八施設異相者。然此異相繁多。
十門以顯無盡。何者十異。一者時異。謂此一
乘要在初時第二七日説。猶如日出先照
高山等。故論云。此示法勝故。在初時及勝
説也。若爾何故不初七日説。思惟因縁
行等如論釋。又此即是時因陀羅網等故。
即攝一切時。若前若後各不可説劫。通
際後際。並攝在此一時中也。三乘等不爾。
逐機宜時不定故。或前或後亦不
時收一切劫。二者處異。謂此一乘要在
華藏世界海中衆寶莊嚴菩提樹下。*則攝
七處八會等及餘不可説不可説世界海並
此中。以一處攝一切處故。是故不
。遍昇六天等者。是此義也。又此華藏
界。通因陀羅*網故周測諸塵。於此稱法
界處。説彼一乘稱法界法門也。三乘等*則
爾。在娑婆界木樹等處。亦無一處即一
切處等。問若爾何故佛地經等。亦在淨土中





説耶。答彼經但云光曜宮殿等十八
種圓滿。亦不別指摩竭提國等。以彼爲
上菩薩佛地功徳故。在三界外受用土
此三乘終教及一乘同教説。若此華嚴。
皆云嚴界内摩竭國等。不娑婆内
亦不三界外。故知別也。餘義準知。三者
主異。謂此一乘。要是盧舍那十身佛。及
無盡三世間説。如普賢行品云。佛説菩薩
説刹説衆生説三世一切説等。不同三乘等
是化身及受用身等説。餘義準知。四者衆
異。謂此一乘經首唯列普賢等菩薩及佛境
界中諸神王衆。不三乘等。或唯聲聞衆或
大小二衆等。問若爾何故第九會中有聲聞
耶。答彼中列聲聞意者二種。一
對顯法故。爲示如聾如盲顯法深也。
二文殊出會外所攝六千比丘。非是前所
引衆。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令向一乘
故。作是説也。五者所依異。謂此一乘教起
要依佛海印三昧中出。不三乘等依
後得智。六者説異。謂此一乘。此一方説
一事一義一品一會等時。必結通十方一切
世界皆同此説主伴共成一部。是故此經
一文一句皆遍十方。多文多句亦皆遍
十方。三乘等*則不爾。但隨一方一相説。
此主伴該通等也。七者位異。謂此一乘所
有位相上下皆齊。仍一一位中攝一切位。是
故乃至佛等諸位。在信等位中。餘位亦然。三
乘中*則不爾。但隨當位上下階降。皆不
也。餘如下説。八者行異。謂隨一菩薩
*則具信等六位。一一位中。所有定散等差
別行相並一時修。如東方一切世界中常入
定等。西方世界中。常供養佛。如是十
方世界中。盡窮法界行。亦不身。一時皆
遍滿。一念皆遍修。一一念中亦如此。信位
滿心已去。一一位皆如是修。更無優劣。又
一行即一切行等通因陀羅*網等。三乘*則
爾。地上菩薩猶各有分齊。況地前者乎。
餘如下説。九者法門異。謂略擧十種以明
之。一彼有三佛此有十佛。二彼有六通
十通。三彼有三明此有十明。四彼有
解脱此有十解脱。五彼有四無畏此有
無畏。六彼有五眼此有十眼。七彼説三世
十世。八彼四諦此有十諦。九彼
此有十*辯。十彼百十八不共法
此有十不共法。餘門無量。廣如經説。十者
事異。謂隨舍林池地山等事。皆是法門。
或是行或是位或教義等。而不其事。仍一
一塵中。皆具足法界一切差別事。因陀羅微
細成就。隨一事起皆悉如是。三乘等*則不
爾。但可即空即眞如等故。不此也。
又若以神通不思識力。容暫現。非是彼
法自恒如是。餘可第八門竟。後有
所詮義理二門。成中下二卷。畢十門矣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第一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第二
 *唐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九明諸教所詮差別者。略擧十門。義差
故。顯彼能詮差別非一。餘如別説。一所
依心識。二明佛種性。三行位分齊。四修行時
分。五修行依身。六斷惑分齊。七二乘迴心。
八佛果義相。九攝化境界。十佛身開合。第一
心識差別者。如但有六識。義分心意
。如乘論説。於阿頼耶識但得其名
増一經説。若依始教。於阿頼耶。但
一分生滅之義。以眞理融通。但
凝然不諸法。故就縁起生滅事中
立頼耶。從業等種體而生。異熟報識爲
諸法依。方便漸漸引向眞理。故説熏等悉
皆即空。如解深密經云。若菩薩於内於
藏住。不*熏習。不阿頼耶。不
阿頼耶識。不阿陀那。不阿陀那
。若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菩薩。如來齊
此建立一切心意識祕密善巧。瑜伽中亦同
此説。解云。既齊此不見等處立爲心意
等善巧故。是故所立頼耶生滅等相皆是密
意。不言而取故。會歸眞也。若依





。於此頼耶。得理事融通二分義。故
但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
阿梨耶識。以眞如隨熏和合成此本
。不前教業等種生故。楞伽云。如來
藏爲無始惡習熏名爲藏識。又云。如來
藏受苦樂。與因倶若生若滅。又云。如來藏
阿頼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倶。又起信云。
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染心等。如
一。問眞如既言常法。云何得
起滅。既許起滅。如何復説爲凝然常。答既
眞如常故。非如言所謂常也。何者聖
眞如凝然者。此是隨縁作諸法時。不
自體。故説爲常。是即不無常之常
不思議常。非諸法如情所謂之
凝然也。故勝鬘中云。不染而染者。明
縁作諸法也。染而不染者。明隨縁時不
自性。由初義故俗諦得成。由後義故眞諦
復立。如是眞俗但有二義二體。相融
無礙離諸情執。是故論云。智障極盲闇謂
別執。此之謂也。此眞如二義。同前始教
中約法相差別門故。但説一分凝然義也。此
終教中。約體相鎔融門故。説二分無二之
。此義廣如起信義記中。又如十地經
。三界虚妄唯一心作。攝論等約始教
釋。諸頼耶識等也。十地論約終教釋。爲
一義眞心也。又如達磨經頌攝論等釋云。
此界等者。界謂因義。即種子識。如是等。寶
性論約終教釋云。此性者即如來藏性。依
此有諸趣等者。如勝鬘經説。依如來藏
生死。依如來藏涅槃等。乃至廣説。是故
知二門別也。若依頓教。即一切法唯一眞
如心。差別相盡離言絶慮不可説也。如
摩經中三十二菩薩所説不二法門者。是前
終教中染淨鎔融無二之義。淨名所顯離言
不二是此門也。以其一切染淨相盡無
法可以融會故。不可説爲不二也。若依
。即約性海圓明法界縁起無礙自在一即
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圓融。故説十心以顯
。如離世間品及第九地説。又唯一法界性
起心亦具十徳。如性起品説。此等據別教
言。若約同教。即攝前諸教所説心識何以
故。是此方便故。從此而流故。餘可之。問
云何一心約就諸教。得是差別義耶。
答此有二義。一約法通收。二約機分齊。初
義者。由此甚深縁起一心具五義門。是故聖
者隨以一門化衆生。一攝義從名門。如
小乘教説。二攝理從事門。如始教説。三理
事無礙門。如終教説。四事盡理顯門。如
教説。五性海具徳門。如圓教説。是*即不
本而常末。不末而恒本。故五義相融唯
一心轉也。二約機明得法分齊者。或有
名而不義。如小乘*教。或有名得
分義。如始教。或有名得具分義。如
。或有義而不名。如頓教。或有
義倶無盡。如圓教。其餘義門如唯識章*説
第二明種性差別者。若依小乘種性有
。謂退・思・護・住・昇進・不動。不動性中有
三品。上者佛種性。中者獨覺性。下者聲聞性。
舍利弗等。雖此中佛一人有佛種
。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佛功徳
未來際大用等故。是故當知於此教
佛一人餘一切衆生。皆不大菩
提性。餘義如乘論説若依三乘教
性差別略有三説。一約始教。即就有爲無
常法中種性故。*即不一切有情
故五種性中即有一分無性衆生。故顯揚論
云。云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謂一切界差別
得故。乃至云。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
理故。乃至廣説。是故當知由法爾故。無
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第五種性無
出世功徳因故。永不滅度。由是道理。諸佛
利樂有情功徳無斷盡。其有種性者。
伽論云。種性略有二種。一本性住。二習所成。
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是相
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習所成者。謂
先串習善根得。此中本性。即内六處中意
處爲殊勝。即攝頼耶識中本覺解性
種性。故梁攝論云。聞熏習與頼耶識中
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爲因。然瑜伽既
種性者方能發心。即知具性習二法
一種性。是故此二縁起不二。隨闕一不
成。亦不性爲先習爲後。但可。位至
堪任已去。方可本説性種修説
習種。然有二義而無二事。如上攝論
。二義和合爲一因故得知也。問此二種
性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性内習種性種
差別耶。答彼經大都約位而説。以
初習習種。久習積成爲性種*性故。
習種在十住性種在十行。三賢之前。但
善趣種性。瑜伽中。久習習種
本爲性種。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是故
經説習故成性。論中説爲性起習。良以
此二互成縁起二相故。經論互説義方備
足。又經説種性在發心後。論中種性在
心前。何以爾者。以其至得位時功能方顯
是故經説三賢位中。然彼功能必有
。是故論中説位前。要由功能顯方可
有故。經不論。要由性方起功能
故。論不經。亦是互擧義意融通。問又以
何義。知種性至堪任位耶。答以論説
性必具性習。既已有習必已修行。若已修行
必至堪任。若不愚夫堪任*已來中
間修此串習行者。更何位修也。以愚位
修習故。得位*已去具第二住故。是故當
知從愚位未修串習行。至彼堪任串習
方成故得性習通融以爲種性。問若要待
習方説性者。愚位未習。豈無性種。如其無
者後不有。先無後有非性種故。如其有
者無習有性。不理故。論不説故。答此二
既爲縁起。故無習時亦無彼性。由此亦立
無性有情。先無後有非性種者。此亦不然。
習成處定先有性。愚位未習故不性。
後起習已不無習。是故習成後説性。
於諸乘習何行。爾時*即説
問若爾此*即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
種性差別耶。答*即由此義立五性
何者。謂修六度串習行已。位到堪任
薩種性。若習小行於忍位聲聞性。故
智論云。煖頂忍等名爲性地。善戒經云。若
世第一法是名第二。故知前三善根
種性。若依倶舍論。得順解脱分善根
位方説性。故彼論云。順解脱分者。謂定
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爲
身中有涅槃法。獨覺準知。由此*即立三乘
種性。若於三行隨一修行未本位。爾時
立爲不定種性。若於三行全未修行。爾時
立爲無有種性。由此當知。諸乘種性皆就
習説。問若愚位無習。*即無性者。後縱起
何得有。答有習非是無習位故。是故有
習常恒有。無習自恒無。既不無習而作
習。亦不無性而爲性。以分位差別故。
涅槃經云。三種人中畢竟死者。喩一闡
提無佛性也。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
佛菩薩。聞深法及以不遇。倶不
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根故。一闡提輩亦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
菩提之心。*即不復名一闡提也。
善男子。以何縁故説一闡提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實不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如命盡者等。乃至廣説。當知此
中就位前後有無恒定不相由也。二約
。即就眞如性中。立種性故。則遍一切衆
。皆悉有性故。智論云。白石有銀性。黄石
金性。水是濕性火是熱性。一切衆生有
槃性。以一切妄識無自眞性故。
經説言。衆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
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
故。我常宣説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問如
難云。若諸有悉得菩提者。佛亦有心亦
當得。若言佛雖心更非得。是*即
無性衆生雖是心亦非得。答經中已
揀濫故。但云衆生有心矣。以
處處受生名衆生故不佛也。問若並
有性。如何建立五種性中無性者耶。答論自
釋故寶性論云。一向説闡提無涅槃性
涅槃者。此義云何。爲顯謗大乘
故。此明何義。爲轉誹謗大乘心
無量時故作是説。以彼實有清淨
故。又佛性論云。問曰。若爾云何佛説
生不於性永無般涅槃耶。答曰。若
大乘者。此法是一闡提因。爲衆生捨
此法故。若闡提因。於長夜時輪轉不
息。以是義故經作是説。若依道理。一切
衆生皆悉本有清淨佛性。若不般涅槃
者。無是處。是故佛性決定本有。離有離
無故。解云。又此論前文廣破無性。乃至末
文云。三者失同外道有本定有。無本定無。
有不滅。無不生。此等過失。由汝邪執
無性義生。乃至廣説。問前始教中。決定説
無性衆生。此終教中並皆有性。云何會
通。答亦論自有釋。故佛性論第二卷云。何故
復有。經説闡提衆生決定無般涅槃性
若爾二經便自相違。如何會二説一了一
不了。故不相違。解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
佛性。餘一切人皆不有。若三乘始教
中。以漸異小乘故。説多人。猶未全異
彼故。許一分無性。是故論中判爲權施不
了説也。問若依終教。一切衆生皆當作佛
即衆生雖亦有終盡。若如是者。最後成
佛即無所化。所化無故利他行闕。利他行
闕成佛不道理。*又令諸佛利他功徳有
斷盡故。如其一切盡當作佛。而言衆生
無盡者。即自語相違過失。以終盡
者永不成佛故。又如一佛度無量人。於
生界已不。若有漸損必有終盡。有
損無盡不理故。若無損者*即無滅度
滅無損不理故。依是等道理。佛地
論等。由此建立無性有情。離上諸過。此
義云何。答若謂衆生由有性故並令成佛。
盡者。是*即便於衆生界中於減
。衆生界既減佛界必増。故於佛界便起
増見。如是増減非是正見是故不増減。
經云舍利弗大邪見者。所謂見衆生界増。見
衆生界減。乃至廣説。設避此見故。立此一
分無性有情。爲増減者。彼終不
増減見。何以故。以彼見諸有性者並成
故。*即便起於斷見減見。諸無性者不
故。即便起於常見増見。以彼不
生界故。是故經云。一切愚癡凡夫。不
一法界故。不實見一法界故。起
見心衆生界増衆生界減。又文殊般若經
云。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如
佛世界。復有無量無邊恒河沙諸佛。如是一
一佛。若一劫若過一劫。晝夜説法心無
。各各度於無量河沙衆生皆入涅槃。而
衆生界亦不増減。乃至十方諸佛世界亦復
是。一一諸佛説法教化。各度*無量河沙
衆生皆入涅槃。於衆生界亦不増不減。何
以故。衆生定相不可得故。義言説衆生界
猶如虚空。假使無量勝神通之者。各無量
劫飛行虚空。求空邊際終不盡。非
盡不遊行。非遊行其得際。
知此中道理亦爾。非得令其有終。
終説得。是故諸難無
也。又爲諸佛利他功徳無斷盡故。
一分無性衆生者。是*即令彼諸佛但有
化利他功徳。亦即斷彼隨他受用諸功徳也。
菩薩證諸地故。又化他中。亦但有
麁斷滅彼細。以一人得二乘無漏故。
*又今已後諸佛。無一佛得三乘等教
聖機故。即斷諸佛同體大悲也。又
定意謂悉有性故必皆有盡。恐最後佛
利他行故。立一分定無性者。然彼後佛
終於利他行圓滿。以其所化無一有情
聖果故。但佛菩薩二利之中利他爲最。
何有一人得果而於自身
耶。又本皆發弘誓願云。令諸衆生悉得
菩提。是故令得故本願不虚。而衆生界不
盡故本願不斷。若不爾者違本願故。行
願虚故。虚行成佛不理故。是故雖
上諸失立無性。不彼過還墮
。是故無性非究竟了義也。問夫論
必是有爲。如何此教約眞如種性
耶。答以眞如隨縁與染和合成本識時。即
彼眞中有本覺無漏内熏衆生返流因
有種性。梁攝論説爲黎耶中解性。起
信論中。説*黎耶二義中本覺是也。*又彼
論中如來藏具足無漏。常熏衆生淨法
。又寶性論云。及彼眞如性者。彼本云如
六根聚經説。六根如是從無始來。究竟諸
體故。解云。以眞如通一切法。今*揀
去非情故。故約六處衆生數中。取彼畢竟
眞如理。以爲性種性也。此與瑜伽所説
同。但彼約始教。以理從事麁相而説故。約
事中種性故*也。地持云。種性麁相我
已略説。此之謂也。寶性論中。約此終教。以
事從理深細而説故。就眞如性種性。是
故佛性論云。自性清淨心名爲道諦。又涅槃
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爲
。此等並就本覺性智説爲性種。其習種
亦從眞如成故。攝論云。多聞熏習。從
清淨法界流等。*又起信論中。以眞如
體相二大内熏因。眞如用大爲外熏縁
無明染法故。是故三大内外説熏。
熏力故無明盡時冥合不二。唯一眞如也。
三約頓教明者。唯一眞如離言説相名爲
種性。而亦不性習之異。以一切法由無
二相故。是故諸法無行經云。云何是事名爲
種性。文殊師利。一切衆生皆是一相。畢竟不
生離諸名字。一異不可得故。是名種性。以
此準之。上來約三乘竟。第三約一乘
二説。一攝前諸教所明種性。並皆具
主伴宗。以同教故。攝方便故。二據別教
種性甚深因果無二。通依及正三世間
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諸法門。本來滿足已
成就訖。故大經云。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
界虚空等。此之謂也。若隨門顯現。即五位
之中位位内六決定義等。名爲種性。亦即此
法名爲果相。以因果同體唯一性故。廣如
經説。餘可準知。問云何種性。諸教差別
不同耶。答此亦有二義。一約法辨隱顯相
。二約機明得法分齊。初義者。由此種性
縁起無礙具五義門。是故諸教各述一門
攝化。義不相違。何者五。一是隨執非
有門。如小乘説。二隨事虧盈門。如始教説
隨理遍情門。如終教説。四絶相離言門。
頓教説。五性備衆徳門。如圓教説。義雖
五。然種性圓通隨攝遍收。隱顯齊致也。
二明得法分齊者。或一切皆無。唯除佛一
。如小乘説。或一切皆有。唯除草木等。如
終教説。或亦有亦無。如始教説。以許一分
無性故。或非有非無。如頓教説。以離相
故。或具前四。如乘方便處説。或即
果通三世間。如圓教説。餘可準知
第三行位差別者。於諸教中皆以三義
示。一明位相。二不退。三明行相。初者依
小乘四位。謂方便・見・修・及究竟*也。又
小乘十二住以爲究竟。及説三界九地十
一地等。廣如小論説二不退者。此中修行
忍位。得不退故也。其行相亦如彼諸論
。問何故小乘行位等相不廣顯耶。答此中
意者。以義差別教不同。而小乘異
理無疑故不説也。若依初教。亦以三義
顯。初位相者此中有二。一爲愚法二乘
迴心故。施設迴心教。亦但有見修等四
位及九地等名同小乘。或立五位。謂見道
前七方便内。分前三種資糧位。以
便故。後四善根爲加行位。是近方便故。餘
名同前。又亦爲乾慧等十地。第九名
薩地。第十名佛地者。欲二乘上不
足。漸次修行至佛果故。又彼佛界不
十地外同在地中者。以彼故方便同
彼。以二乘人於現身上聖果故。不
後也。又此位相及行相等。廣如瑜伽聲聞
決擇及雜集論説。問何故瑜伽等所明聲聞
行位相。而不彼毘曇等耶。答不同相者。
二義意。一爲小乘人愚於諸法不了
故。二爲方便漸漸引向大乘耳。是故
明行位等法。皆悉方便順向大説故不同
也。此既非是愚法小乘。又非菩薩。即知是
彼三乘教中聲聞乘也。二爲直進人。顯
者。彼説菩薩十地差別。又以十地説爲
見修。及通地前以爲大乘十二住義。何以
故。爲似小乘故。又彼地前有四十心。以
彼十信亦成位故。此亦爲小乘道前四方
便故。是故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
。謂煗頂忍世第一法。菩薩地前四位亦如
是。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又亦爲
心教故。以信等四位資糧位。十迴向後。
別立四善根加行位。見等同前。問何故
此教所立名數。多分影似小乘等耶。答爲
隨方便影似引彼。有勝方便故。若全異
信受故。若全同彼不引故。問若引
何須彼。如爲直進何假彼小
耶。答有二意故亦稍似小。一以始教中直
進之人機麁淺故。不盡受大乘深法。是
故所示位等法相亦似小乘。而義理仍別。二
凡以大乘説者。皆通二義。一爲
小。二爲淺機。是故説此爲始教也。即
如何義等者。如瑜伽説。云何已成就補特伽
羅相。謂諸聲聞先已串習諸善法故。若時
住下品成。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
加行。猶往惡趣。非現法沙門果。非
現法般涅槃。若時安住中品成*熟。爾
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惡趣。於
現法中。證沙門果。非現法般涅槃。若
時安住上品成*熟。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
品加行。不惡趣。於現法中沙門果。即
現法般涅槃。如聲聞獨覺亦爾。何
以故。道與聲聞種性同故。乃至廣説。於
薩位二乘。亦立是三種成就。故彼
論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下品成就
淨勝意樂地中品成*熟。住墮決定究
竟地上品成就。若菩薩住下品成*熟。猶
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大劫。乃至廣説。餘
二大劫配二成就。如是等文類例非一。皆
上意準而知。二不退位者。依佛性
。聲聞至苦忍。縁覺至世第一法。菩薩至
十迴向。方皆不退也。當知此中聲聞縁覺非
是愚法。是故皆是此始教中三乘人也。
可菩薩地前總説爲退。以其猶墮諸惡趣
故。如瑜伽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猶往
惡趣故。此盡第一無數大劫。如是等也。三
位中行相差別者如瑜伽云。勝解行住菩
薩轉時。何行何相。或時具足聰慧。於其諸
能受能持。於其義理能悟入。或於
是。或於一時足憶念。或於
一時於妄類。於諸衆生知調伏
方便。於自佛法。亦未知如實引發善巧
方便。爲他説法教授教誡勉勵而轉。勉勵轉
故。不實知。或時虚棄。如闇射。或中
或不中。隨欲成故。或於一時大菩提
已發心而後退捨。由内意樂故欲自樂
思擇故欲他樂。或於一時。聞
深廣大法教。而生驚怖預疑惑。如是等
類名勝解行住。解云。此是十二住中。第二住
行相其第一種性住行相更劣。及地上行相
皆如彼説。若依終教。亦説菩薩十地差別
亦不見修等名。又於地前但有三賢
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不退故。本業
經云住前有此十心。不位也。又
云。始從凡夫地佛菩薩。正教法中起
念信菩提心。是人爾時名爲住前信相菩
。亦名假名菩薩名字菩薩。其人略
十心。謂信進等。廣如彼説。又仁王經云。習
忍*已前。行十善菩薩有進有退。猶如
毛隨風東西等。在此修行經十千劫。入
住位。方得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墮下二
乘地。況諸惡趣及凡地耶。設本業經。説十住
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論中。釋彼文示現
退也。爲慢緩者策勵其心故。而實菩薩入
發心住。即得不退也。其行相者。起信論説。
三賢初位中少分得法身。能於十方世
。八相成道利益衆生。又以願力身自
在。亦非業繋。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見
報身佛。其所修行皆順眞性。謂知法性體
慳貪。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廣如彼説
又梁攝論中。十信名凡夫菩薩。十解名聖人
菩薩等。其地上行位倍前準知。是故當
此中行位。與前始教淺深之相差別顯矣。問
此教豈不通引二乘。何故行位不小乘
耶。答此後諸教並皆深勝。所引二乘亦
是純熟高勝機故。不彼也。若依頓教
一切行位皆不可説。以相故。一念不生
*即是佛故。若見行位差別等相。即是
倒故。若寄言顯者。如楞伽云。初地即八地。
乃至云無所有何次等。又思益經云。若人
是諸法正性。勤行精進如説修行。不
一地一地。若不一地一地。是人不
生死涅槃。如是等也。若依圓教者有
二義。一攝前諸教所明行位。以是此方便
故。二據別教其三義。一約寄位顯。謂始
十信乃至六位不同。隨一位
一切位。何以故。由六相故。主伴
故。相入故。相即故。圓融故。經云。在於一地
普攝一切諸地功。是故經中十信滿心勝
進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者。是其事也。又
諸位及佛地等相即等故。即因果無二始
終無礙。於一一位上即是菩薩即是佛者。是
此義也。二約報明相者。但有三生。一
見聞位。謂見聞此無盡法門。成金剛種
等。如性起品説。二成解行位。謂兜率
天子等。從惡道出已。一生即離垢三昧
。得十地無生法忍及十眼十耳等境界。廣
小相品説。又如善財始從十信乃至十
地。於善友所一生一身上皆悉具足如
普賢諸行位者。亦是此義也。三證果海位。謂
彌勒告善財。我當來成正覺時汝當
我。如是等。當知此約因果前後
故。是故前位但是因。圓果在後位故。説
當見我也。三約行明位即唯有二。謂自分
進。此門通前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齊
説。如普莊嚴童子等也。其身在於世界
等上處住。當是白淨寶網轉輪王位。得
普見肉眼。見十佛刹微塵數世界海等。若
三乘肉眼。*即不此故。智論云。肉眼唯見
三千世界内事。若見三千世界外者。何用
天眼爲。故知不同也。又彼能於一念中。化
不可説不可説衆生。一時皆至離垢三昧前
餘念念中皆亦如是。其福分感定光頗
璃鏡。照十佛刹*微塵數世界等。當知此
是前三生中。解行位内之行相也。以
故。若約信滿得位已去。所起行用皆
法界。如經能以一手大千界等。手
供具虚空法界等。一時供養無盡諸
。作大佛事益衆不可説也。廣如
信位經文説。又云。不一世界。不一坐
。而能現一切無量身所行等。又於一念
。十方世界一時成佛轉法輪等。乃至廣
説。是故當知。與彼三乘分齊全別。何以故。
三乘行位是約信解阿含門中
也。問前終教中不退際上。亦得是八
相等用。與此何別。答彼於此位成佛時。
後諸位皆不自在。以得故。但是當位
暫起化故。此即不爾。於初位中此用
時。於後諸位並同時起。皆以得故。是實行
故。該六位故。問義既不同。何故一種同是
信滿勝進分上起此用耶。答爲方便顯
此一乘信滿成佛信受故。於彼教
此説。問既一位中有一切位。及信滿心
即得佛者。何須更説後諸位耶。答説後諸
即是初中之一切也。如初後亦爾。問若初
即具後得初。即得後者亦可後亦具初。既
後應亦不初耶。答實爾。但以
初無後故。是故無後而不
初也。問若爾云何得諸位階降次第
答以此經中安立諸位二善巧。一約
門分位前後。寄同三乘方便是同
教也。二約體就法前後相入。圓融自在異
彼三乘。是別教也。但以門而恒相即
即而恒前後。是故二義融通不相違
也。問若爾是初門即一切者。何不説信位
初心即得。而説滿心等耶。答若自別教。即
位成。今寄三乘終教位説。以彼教中
信滿不退方得位。今即寄彼得位處
一時得此一切前後諸位行相。是故不
初心。以不退位相。但是行
故。問若爾應住位成佛。何名信滿。答
信成故。是故是行佛非位佛也。餘義準
之。第四修行時分者。若依小乘自有
。下根者。謂諸聲聞中。極疾三生得阿羅
漢果。謂於一生解脱分。第二生順決
擇分。第三生漏盡得果。極遲六十劫。中
根者。謂獨覺人極疾四生得果。極遲*經
。上根者。謂佛定滿三僧祇劫。此中劫數。
水火等一劫一數。十箇合一爲第二
。如是展轉至第六十。爲一阿僧祇。依
以數三*阿僧祇也。問何故下根返*經
少。而上根等乃多時耶。答能於多時
根行等。以難故。是故多也。又依
菩薩成佛有二身。一法身二生身。法身
者。謂戒定慧等五分。修此法身具有四時
一三*阿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羅蜜時。二於
百劫相好業時。三出家苦行修禪定時。
四菩提樹下成正覺時。生身者。但百劫修
相好業。於最後身伽耶城淨飯王家受生報
。於摩伽陀國而登覺道。餘如彼説。若依
始教。修行成佛定*經三僧祇。但此劫數不
小乘。何者。此取水火等大劫。數至
。數此復至百千一倶。名第一數
此倶*胝復至倶*胝第二數。如是次
第以所數數。至第一百一阿僧祇
此即十大劫數中第一數也。依此數滿
阿僧祇。仍此教中。就釋迦身以分此義。如
優婆塞戒經云。我於往昔寶頂佛所滿足第
一阿僧祇劫然燈佛所滿足第二阿僧祇
。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祇劫。我於
昔釋迦佛所。始發耨菩提心。又依本業
又有百劫修相好業。但是變化非實修
也。又以一偈弗沙佛已。即九劫
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問三無數劫修諸實
。應報身。何故乃就化身説耶。答由
始教就下機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
故。是權教故。作是説也。若依終教説有
二義。一定三*阿僧祇。約一方化儀故。又
此教中修實行故成實報身。不化説。故
華云。我實成佛已來。經於無量無邊百
千萬億阿僧祇劫。又經云。我然燈佛所
授記等。皆以方便分別故也。又亦無
百劫修相好業等。何以故。以小乘中偏修
智分福分。是故臨成佛時。更於百劫
別修彼業。始教中引彼亦同彼説。仍是化
也。此終教中論其實行。從初發意即福慧
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二不定修三*阿
僧祇。此有二義一通餘雜類世界故。如
勝天王經説。二據功徳限量故。如
雲經云。善男子。菩薩不議如來境界
如來境界不思量。但爲淺近衆生。説
僧祇修習所得。菩薩而實發心已來不



。解云。此中不可計數者。是不可計
數阿僧祇劫。非但三也。問何故前教定三僧
祇此教有定不定耶。答前教生故。此教熟
故。方便漸漸勸彼三乘一乘故。作
也。若依頓教。一切時分皆不可説。但一
念不生即是佛故。一念者即無念也。時者即
無時也。餘可準思。若依圓教。一切時分
皆不定。何以故。謂諸劫相入故。相即故。該
通一切因陀羅等諸世界故仍各隨處。或一
念或無量劫等。不時法也。餘準而思
之。第五修行所依身者。若依小乘。但有
分段身究竟位佛亦同然。是實非化。若
始教中。爲心聲聞。亦説分段至究竟
。佛身亦爾。然此是化非實也。若
中有二説一謂寄位。顯十地之中功
用無功用麁細二位差別相故。即説七地
已還有分段。八地*已上有變易。二就
。即説分段至金剛*已還。以十地中煩惱
障種未永斷。故留至金剛故。既有惑障
分段之身故十地經云。第十地已
還有中陰者。是此義也。問八地*已上一切
菩薩。於煩惱障永伏不行。以無漏智果恒
相續故。如阿羅漢。既無行惑。何得
分段之身耶。答若是凡夫。即以現惑
業受生。聖人不爾。但留惑種用以受生。
故雜集論云。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結生
相續。又梁攝論云。異凡夫故永伏上心。異
二乘故留彼種子。解云。聖人受生非現潤
彼復留。如何不分段身耶。若言
八地*已上智障縁受變易者。所留
惑種即便無用。何不此第八地初
一切煩惱種耶。彼既不爾此云何然。若約
迴向菩提聲聞已斷煩惱者。彼即可
知障變易身。通諸位也。問若爾何故聖
教説八地*已上唯有所知障爲依止故受
變易身。答此等爲對二乘其優劣
故。經作此説。然此寄對依諸聖教。約位不
略辨十門。一説羅漢即同於佛。更不
位。如律中説。佛度五人已。即云佛有
然羅漢於世間。又同坐等。當知此約
小乘教説。二亦於佛地羅漢。如
法論説。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
頓成羅漢及如來故。此中雖煩惱盡邊
阿羅漢。而亦爲諸聲聞中心勝欲樂
故。寄於佛果以分大小也。三第十地名
阿羅漢佛地超過故。非彼也。如涅槃經中
四依阿羅漢者。住第十地。此寄
果以分大小*也。此上二門。約始教中
二乘説。四七地*已還寄同羅漢。八
*地。已去菩薩位。如仁王經云。遠行菩
薩伏三界習因果業滅。唯後身位中。住
第七地阿羅漢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
以分大小*也。此約始教直進中説。此中既
聲聞七地故。煩惱障及分段身倶至
此位。八地*已去寄此菩薩。行位勝前。是
故唯有彼所知障及變易身。五初二三地寄
同世間。以世間四禪等故。四地寄是須
陀洹等。以道品故。此初出世故。五地
此聲聞羅漢。以四諦法故。六地寄
*此辟支佛。以十二縁生法故。七地*已
去寄*此菩薩。以無生法忍故。此如
業經説。上來唯約三乘教説。以出一
乘法故。六世間二乘同前至六地。第七地
三乘菩薩以未自在故。八地*已去寄
乘法。以自在故。如梁攝論等説。此約
乘三乘等相而説。七於地之中。已過
世間及二乘故。如地論等説。此約三乘中
比證分齊説。八地前三賢位已過二乘地
起信論説又仁王經説。習種性中有
種心。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此約教不
退説。九信滿心後。即過一切小乘三乘等
賢首品説。此約一乘説。十初在
。創發心時即過二乘。如智論説。羅漢比
丘知沙彌發心推在前等。此通一乘及三
説。由是寄對法門故。諸説前後
此而知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第二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