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肇論新疏 (No. 1860_ 文才述 ) in Vol. 45

[First] [Prev]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意已見前文。初法説謂諸法不眞。名亦假也。
後三句喩明。於中初句經文。次二句義釋也。
謂幻成一人似非無也。似豈爲眞。故云非眞」
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
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名無得物
之功非名也 此與論初大旨無殊。文小變
爾。名自情生好惡何定。或於一物立多名。或
以一名召多物。物雖應名。亦無當名之實理。
如以地龍木賊等名藥也。又名雖召物。亦無
得物之實功。如談水濡唇言穢不涴口。應知
名是假號物爲幻化。但順世俗不入實相
是以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
在 一切諸法不出名相。此二既空萬物不
立。已上名相境寂。下辯妄想心虚
故中觀云。物無彼此。而人以此爲此。以彼爲
彼。彼亦以此爲彼。以彼爲此 初句論文。彼
論第四云。諸法實相無有此彼。而人下釋也。
如二人相向彼此互執也
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懷必然之志。然則
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無 正擧妄計也。彼
此互指既無定在。柰何惑者必然而執我定
名此。他定名彼。妄想之心。依然取著。然則下
名相元空迷夫妄執。亦可名相無暫始有。妄
想無暫始無。以無暫始無之妄情。執無暫始
有之名相。病眼花生病耳蝉鳴。蝉花恒無病
根常執
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哉。故知
萬物非眞假號久矣 初句遍計性空。次句
名隨相遣翳差花亡。耳聰蝉喪。後二句結成
經義。此中雖帶名相而言。意顯妄執本空。況 
後引成具等。又唯約妄情説邪
是以成具立強名之文。園林託指馬之況
成具經云。是法無所有強爲其名。園林即漆
園也。曹州地名。莊周曾爲此吏。故以目之。彼
齊物云。以指喩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喩指
之非指也。以馬喩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喩
馬之非馬也。指謂手指。馬謂戲籌。若今雙六
之馬也。如二人相向各以己指是指。他指非
指。是非互在本無實也。喩曉也。馬可例之
如此則深遠之言。於何而不在 通指上
文。内教妄想元空。外典是非無主。文亦備在」
是以聖人乘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常通者。
以其即萬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 初
句擧能證之聖。令物則之。次二句顯證悟之
相。千化名相萬物也。不變者。即名相而如如
故。惑妄想也。常通者。即妄想而正智故以其
下出即眞所以。可知
故經云。甚奇世尊。不動眞際爲諸法立處。非
離眞而立處。立處即眞也 初引經。即同放
光不動等覺建立諸法。非離下論主釋經義
也。謂依理成事。事豈離眞而立也
然則道遠乎哉。觸事而眞。聖遠乎哉。體之即
神 初二句明境。初句擧體而覈。道謂如如。
下句指屬觸謂六觸。事即名相。事相既近。體
虚即眞。眞豈太遠。後二句明心。亦初句擧聖
而覈。聖即智也。下句屬體。謂體究神心也。即
神者。即我之心爲神聖矣。豈太遠乎。仁王經
云。菩薩未成佛。以菩提爲煩惱。菩薩成佛時。
以煩惱爲菩提。今詳論意。自放光已下。乃密
嚴楞伽五法相翻之義。故密嚴云。名從於相
生。相從依他起。此二生分別。諸法性如如。於
斯善觀察。是名爲正智。名爲遍計性。相是依
他起。名相二倶遣。是爲第一義。略解云。五
法者。一名。二相。三妄想。四正智。五如如。此
五約迷悟配之。謂迷時即如如。以成名相。即
正智以成妄想。悟時翻名相爲如如。翻妄想
成正智。經中初三句如次名相妄想。次三句
説正智。後一偈約三性顯如如也。略示如此。
論意謂依彼名相顯示論旨。苟識相等體虚。
不捨一論能詮之名所詮之義。即境而會如。
即解而成智。故先擧聖人證法爲式。然後示
以即眞之理。但在文甚隱致令難求。若前後
冥捜義如指掌
肇論新疏卷上

肇論新疏卷中
 五臺大萬祐國寺開山住持釋
源大白馬寺宗主贈邽國公海
印開法大師長講沙門文才述 
般若無知論第三 釋茲分二。初明般若。後
解無知。初有二種。一本覺般若。即衆生等有
智慧是也。大論四十三中翻爲智慧。故華嚴
出現説。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等。二始覺
般若。即六度之一。然通淺深。淺則生空般若。
深則法空般若。此復有二。一因修。謂歴位漸
得故。二果證。謂覺至究寛故。然始本平等唯
一覺也。又有三種。一實相般若。大論指般若
是一切諸法實相故。二觀照般若。照理照事
故。三文字般若。能顯總持故。而此論中具攝
前理。至文隨示。後言無知者。據下論文。總有
二義。一楝妄。下云。本無惑取之知等。二顯眞
有三。一本覺離念。知即非知。故下云。果有無
相之知等。二始覺無知。謂窮幽亡鑑撫會無
慮故。實相觀照可以例知。三文字無知。謂言
説即如文字性空非知非不知。仍曰無知。修
文字者不著不離。是名修諸佛智母。應知甚
深般若總持一切之功徳。出生無盡之法門。
破裂煩籠優游正覺也。據梁傳。什公初譯大
品。論主宗之以作此論。竟以呈什。什歎曰。吾
解不謝子。辭當相揖。論者。謂假文宇般若。問
答析理。顯示實相等
夫般若虚玄者。蓋是三乘之宗極也 非知
非見曰虚。不有不無曰玄。又四句不攝曰虚。
靈鑒亡照曰玄。此牒經也。極至也。三乘之人
皆宗尚於般若。各各修學。但機有小大成自
乘菩提。故大品聞持品云。善男子欲得阿羅
漢果。當習行般若波羅蜜等
誠眞一之無差。然異端之論紛然久矣 正
理唯一至當不差。人學般若隨見成殊。各興
異論。紛然亂轍久矣
有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者。少踐大方研
斯趣獨拔於言象之表。妙契於希夷之境
 天竺或曰印土身毒。即五印婆羅門國。什
公生龜茲。以父鳩摩羅炎本南天竺人。今從
本稱。盛徳如傳。言象出易經略例。言生於象
象生於意。今以言喩能詮。象喩所詮。希夷出
老氏。彼云。聽之不聞名曰希。視之不見名曰
夷。今喩般若。離名曰希。離相曰夷。按什公本
傳。幼學小乘。因悟蘇摩説阿耨達經。復學大
方研心此趣。孤出於言象之外。妙合於實相
之境
集異學於迦夷 異學即西域外道。迦夷即
佛生之國。亦通指諸國。集猶正也。師在天
竺。破邪顯正非一
揚淳於東扇。將爰語辭殊方。而匿
耀涼土者。所以道不虚應。應必有由矣 
殊方謂他國。涼土今西涼也。意謂什公將欲
擧揚教風東傳漢地。値符堅失國姚萇僣逆。
品光父子心不存法。師蘊其深解無所宣化。
在涼十有三年。機縁未會隨世浮沈。是知佛
法流行。亦待時節因縁。苟非其時道不虚行」
弘始三年歳次星紀。秦乘入國之謀。擧師
以來之意也 萇子興即位歳號弘始。星紀
者。瑤疏云。丑月星紀。今以月紀年也。秦乘
下。梁傳云。弘始三年廟庭木生連理。逍遙觀
葱變成茞。以爲美瑞。謂智人應入。五月秦遣
隴西公碩徳伐之。隆軍大破。九月品隆上表
歸降。故云入國之謀。至十二月末。師至長安。
亦可師即什公。西伐之意擧師令來
北天之運數其然矣 大品云。般若於佛滅
後先至南方。次至西方。次至北方大盛。震旦
在天竺東北。今什公道通應斯懸記
大秦天王者。道契百王之端徳洽千載之
下。游刃萬機弘道終日。信季俗蒼生之所
天。釋迦遺法之所仗也王謙故不稱皇帝。但
比跡三王。以春秋尊周爲天王。故百王但汎
擧前代帝王。游刃出莊子。庖丁解牛運刃熟
妙。故曰游刃。彼云。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謂
秦王日親萬事。判決合宜如游刃爾。又復終
日弘闡佛法。蒼生即衆生也。謂蒼蒼然而生。
亦可蒼者天也。自天生故。蓋隨俗説所天者。
王徳配天物蒙其廕。昔金河顧命令王臣弘
護。今王遵行法門依仗
時乃集義學沙門五百餘人於逍遙觀。躬
秦文。與什公參正方等 義學即僧史十科
中義解。逍遙觀即今秦中草堂寺。本姚置層
觀。於此什公入關。遂施爲寺。準晋書載紀。王
雅信佛法。請師宣譯。師執梵本王執秦文。更
互參正譯出諸經云云方等者方正平等。即方
廣分
其所開拓者。豈唯當時之益。乃累劫之津梁
矣 拓手承物也。亦拓開戸也。謂所譯經論
開化一切。非直益於彼時。實爲積劫迷津之
橋梁。今藏海琅函數越五千。師所出經世多
弘讃
予以短乏。曾嘉會。以爲上聞。異要始
於時也 論主謙云。我以才短智乏。則預
什公嘉善之會。殊異要妙之義始於此時。聞
自什公故云上聞
然則聖智幽微深隱難測。無相無名。乃非言
象之所得。爲試罔象其懷。寄之狂言爾。豈曰
聖心而可辯哉。試論之曰 聖智爲般若之
體 離諸分別故云幽微。無相故非義象可思。
無名故非言詮可議。故云難測。爲試下意云。
般若雖非名相可及。將欲悟物。亦當内亡其
象。外寄其言以辯之。非言欲言故云狂也。莊
子云。使罔象求而得之。舊本作惘字誤。豈曰
下理非言辯。但寄言顯之 自下先引經定
宗。後九次問答。決擇宗中之意。令無餘惑 
放光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道行云。般
若無所知無所見 略引二經。以示此論之
所宗。放光即大品也。但兩譯成異。二十卷云。
般若無所有相。第十五云。須菩提般若波羅
蜜不生不滅相。道行第一云。般若波羅蜜當
何從説。菩薩都不可得見亦不可知。無所有
相者。謂有無知見等相皆離故。無生滅相者。
非因縁所生故。亦四相不遷三際莫易。餘如
下釋
此辯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邪。果有
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 初二句反覈。未
了之者云。二經正明智用。乃云無知無相。何
故後二句略標。若斯之理果然而有云云謂眞
心靈鑒知非知相。無知而知
何者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
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初二
句擧妄。謂妄識取境能所昭然。故曰有知。妄
見不周故。曰有所不知。何者。且丈夫心主秖
臨器身。常侍末那唯持見分。謀臣之識徒知
有漏之郷。五將之能但撃塵囂之境。各有分
量知亦何眞。故云爾爾。後四句示眞。聖心不
然。非能所取。故云無知。本覺靈明無法不照。
故曰遍知。良以即智之體宛爾無涯。即體之
智亦擴充無外。此以諸法本居智内。豈有智
内之法而不知邪。佛性論云。以如如智稱如
如境云云況法依心現無法非心。以即法之心。
知即心之法尤遍知也
故經云。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信矣 思益
經第一云。以無所知故知
是以聖人虚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甞
知也。故能默獨韜光虚心玄鑒。閉智塞聰
而獨覺冥冥深遠者矣 文似老書。義意實殊。
虚心者。無知相故。實照者。有照用故。終日下
知即無知故。默耀下正顯無相。但般若之體
了非分別。義言韜默非故藏匿。閉智下智及
聰屬能證之智。冥冥屬所證之理。以智證理
返照歸寂。亦義言閉塞。獨覺者。智無二故。金
光明説。佛果功徳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如
如深窅故曰冥冥。慈恩大師云。性質杳冥。義
正同此。上乃權實不分。寂用雙融。實相般若
該於一切。自下約二諦以明二智。不二而二。
二而不二。即開實相爲觀照也。以演宗中悲
智相導。一念之力權慧具矣
然則智有窮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
之用而無慮焉 幽屬於理智。謂眞智照無
不極。故云窮幽。眞諦非相故云無知。神謂俗
智。應用難測。故名曰神。應會者感之必應不
失其會。然水澄月現無心於化。故曰無慮。問
大悲大願豈非知邪。答無縁之悲無相之願。
皆亡知照也。故金剛三昧經云。若化衆生無
生於化。不生無化其化大焉。問觀機審化寧
非知邪。答據論本意。但由機感。雖應萬類神
亦無思。教合根宜謂言觀審。一論上下此理
昭然
神無慮故。能獨王於世表。智無知故能玄深妙
照於事外 神用渉有。由無思慮有不能縛。
故云世表。王榮也。正智契眞由非知故。事不
爲礙。故云事外。如清涼釋離世間。疏云。處世
無染即是離也
智雖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世表終日域中世間
 恐人聞實智事外。謂有外證空。故云未始
無事。言即事見眞。起信云以一切法悉皆眞
故。又聞權智世表謂不化物。故云爾也。謂處
世不染即是世表
所以俯仰順化應接無窮。無幽不察而無照
功。斯則無知之所知。聖神之所會 初二句
權用順機。或俯或仰根熟即應。應無窮極正
由無思方能如是。俯謂俯就。即隨他意語。如
人天小乘等。仰謂企仰。即隨自意語。如實教
一乘等。次二句實智覺法法無不盡。非知非
見故無照功。後二句雙結正由非知非會。然
後能知能會。豈但知而無知等邪。權智亦合
云非會之所會。 上論二智知即非知非知而
知等。下通論智體非有非無
然其爲物也。實而非有虚而不無。存而不
可論者。其唯聖智乎 欲揀前義故。再起文
勢云然其等。實而非有者。雖眞照炳然亦非
有相。若取爲有則著常見。虚而不無者。雖妙
湛杳然。亦非無心。若取爲無則落斷見。故般
若妙存所以能聖。若無般若亦無聖人。但不
可作有無等思議。其唯下結屬
何者徴釋欲言其有無状無名。欲言其無聖以
之靈 無状等者。名依相立相自縁生。有爲
法也。且即心覺照不從縁生。何有名相。聖以
之靈者。聖人諸法盡覺萬縁普應。正由般若
力通難思。何爲無邪
聖以之靈故虚不失照。無状無名故照不失
虚。照不失虚故混而不渝虚不失照故動以
接麁俗事 虚寂也。正由非有故寂立。非無故
照存。正寂而常照。正照而常寂。展轉躡跡釋
成前義。混而不渝者。謂正漚和時長在般若。
故入生界不染不縛動。以等者。謂正般若時
恒漚和故。義利流行。接引凡夫之麁也
是以聖智之用未始暫廢。求之形相未暫可
得 始初萌也。靈智妙存。如何暫時可廢。有
無兩非。如何形相可得。言暫者少選不可。況
久廢久得邪。非直有無諸相等不得。而智亦
無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故寶積曰。以無心意而現行。放光云。不動等
覺而建立諸法。所以聖跡萬端其致一而已
矣 寶積即淨名經。長者子寶積歎佛偈言。
佛心意已滅寂也。而現行照也。放光二十九
云。不動眞際爲諸法立處。聖跡教也。屬上二
經。古譯句爲跡。尋跡得兔如尋句得義。下論
直云教跡。致一者。謂在文有異於旨無殊
是以般若可虚而照眞諦可亡而知萬動
可即而靜聖應可無而爲 以所觀眞諦
妙絶諸相。但可非知而知故般若照時亡能
亡所。唯虚而照。仁王云。正住觀察而無照相。
萬動等者。以所應俗諦縁生性空即動而靜。
亦令能應權智無爲而爲。心境前後互擧者。
以心由境以境即心皆可。亦順文使不以辭
害志
斯則不知而自知不爲而自爲復何知哉。
復何爲哉 前二句結成知爲。復何下恐聞
知爲心復住著。此又遣之。般若菩薩少有所
住。便落妄想。著我人相即非菩薩。是故有得
無得皆無所得。逈然無寄眞智現前。然燈記
別而得菩提 自下大段九重問答。決擇前
義。前依宗致粗述大綱。今賓主往復令人精
曉。故遺民云。此辯遂通。則般若衆流殆不言
而會。良有以也
難曰。夫聖人眞心獨朗物物斯照。應接無方
動與事會。物物斯照故知無所遺。動與事會
故會不失機。會不失機故必有會於可會。知
無所遺故必有知於可知。必有知於可知故。
聖無虚知。必有會於可會故。聖不虚會 難
曰。下至會不失機。謂眞智盡諸法之實。權智
應萬物之感。皆不失也。會不下四句雲庵達
公云。必有能會之智。應可會之機。亦有能
知之智。知可知之理。必有下四句言實有知

既知既會。而曰無知無會者何邪 正難可

能夫忘知遺會者。則是聖人無私於知會。以
成其私耳 初句叙救後皆明意。此同老氏。
以前文難定有知有會。恐救云。聖人雖有知
會。以其不矜不恃。知如不知會如不會。故云
忘知遺會。若爾此則但是聖人不以知會自
長取爲己私。然由虚心不自長。故爲物推載。
返以知會歸於聖人。是聖人不能迯其知會
之長。竟成己私爾。如老氏云。後其身而身先。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彼意云。後其身
不欲私己也。然己讓人。人必讓已。本欲在後
而返在前。是成其私耳
斯可謂不自有其知。安得無知哉 據上
所救。但是聖人不以知會自取爲長。豈一向
無知會。非無之太甚邪
答曰。夫聖人功高二儀而不仁明逾日月
而彌 二儀天地容儀。不仁文出老氏。
取義不同。彼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意
云。天地無私。雖以仁恩生成萬物。於物不望
其報。如人縛芻毅爲狗亦不責於吠守。此老氏
意也。論意云。大權普度功高天地。然無縁之
慈化而無化不住化相。故云不仁。如金剛般
若云。四生九類我皆度之。功高也。而無有一
衆生實滅度者。不仁也。明逾等者。謂實智照
理明也。都無分別昏也。又明逾日月遍知也。
彌昏無知也。唐光塔瑶和尚意同
豈曰。木石瞽其懷其於無知而已哉。我言
無知知即。無知非如。木石聾瞽無覺
誠以異於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
 神妙靈明謂般若也。事相謂人之情見。蓋
前所難者。於知不恃於會不矜。但人之情識
虚心容物比無相般若。相去邈然。莫認不矜
便爲般若。顔子虚懷。孟反不伐。未聞入理
子意欲令聖人不自有其知。而聖人未甞不
有知 復審前難。以前云此可謂聖人不自
有其知。安得無知哉。故先審定下。責云
助辭乖於聖心。失於文旨者乎 無乃
文簡。具云豈不乃也。如外典云。無乃爲佞乎。
若定有知。豈不乖心違教
何者。經云。眞般若者。清淨如虚空。無知無見
無作無縁 大品含受品云。摩訶衍如虚空。
無見無聞無知無識。三假品云。般若於諸法
無所見等。眞揀惑取。清淨者。絶相之義。無知
下釋成清淨。作者。造也。謂無師自然之智。非
因所作非縁所生。仁王云。無行無縁義同
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返照然後無知哉 
斯者。指所引經。既云般若即是知體。復云無
知無見。據斯經意。知即無知。豈待反收其照
閉目塞聰。絶聖去智冥如木石。謂無知邪
若有知性空而稱淨者 假牒彼救也。恐難
者別會經意救云。經稱般若清淨者。非謂無
知故清淨。約知見性空故云清淨。若云爾者
下反詰云
則不辨於惑智。三毒四倒皆亦清淨。有何獨
尊淨於般若 若云。般若有知有見但性空
故。經説清淨者。則與惑智不相殊畏。何者。夫
三毒四倒皆亦性空。亦應清淨。據此而知不
約性空。但約無知無見。惑智即三毒等分別
名智。如下云惑智之無。起信六麁智相是惑

若以所知美般若 所知者。即眞諦。恐難者
再救云。經稱清淨。非約能知般若無知無見。
但約所知眞諦清淨。故美般若云。清淨者
所知非般若。所知自常淨。故般若未嘗淨。
亦無縁淨歎於般若 能所宛然。豈所
知淨故令能知亦淨。而歎美之
然經云。般若清淨者。將無以般若體性眞淨。
本無惑取之知。本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
哉。豈唯無知名無知。知自無知矣 會經正
意。將無者。豈非也。既不約性空及所知。云清
淨。然經言清淨。有二意。一智體眞淨非知見
故。二本無惑取之知故。既本無矣。難以知
名。豈唯下恐疑者聞前云。性淨無知。謂兀然
絶照。故今遣云。以知無知相故。本無惑取故。
知即無知也
是以聖人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眞諦。
眞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 前二
句明以智證理。後二句證理之相。兔馬者。即
經中所説象馬兔同渡一河。河自無殊得有
淺深。以喩三乘同入法性淺深三異。今意云。
以所證眞諦本無兔馬淺深之跡以軌般若。
般若亦無差別無窮之鑒照也
所以會而不差當而無是寂怕無知而無
不知者矣實 不差者。應不失機即前無不爲
也。無是者。由感而應。本非我故。寂怕下可
知。此但決擇前宗中眞諦可亡而知等
難曰。夫物無以自通。故立名以通物。物雖非
名果有可名之物。當於此名矣。是以即名求
物。物不能隱 此難知及無知二名互違。今
且立理文亦易通。意云。名能召物名正則物
順。此依世諦名可得物。如召火時不以水應。
而論云。聖心無知。又云。無所不知 二名互
違也。難實例權
意謂無知未嘗知。知未嘗無知。斯則名教之
所通。立言名之本意也 例如寒暖相反得失
互非。言教詮量太通之理。立名本意自有定

然論者欲一於聖心。異於文旨。尋文求實心
未見其當 知即無知是一其心。然二名互
非。心豈成一哉
何者。若知得於聖心。無知無所辨。若無知得
於聖心。知亦無所辨。若二都無得。無所復論
哉 此言若聖心有知。宜置無知。若聖心無
知。宜置有知。若聖心雙非。更不復説二名。二
名既成互非三義。皆爲不可
答曰。經云。般若義者。無名無説非有。非無非
實非虚。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斯則無名之
法。故非言所能言也 亦義引放光等經。由
難者。依名求實二名既違。謂聖心亦異。不知
般若非名非相。故引經以遮令忘名會旨。經
約遮詮可知。斯則下論辭略釋無名無説。以
起下文
言雖不能言。然非言無以傳。是以聖人終日
言而未嘗言也。今試爲子狂言辨之 大方
便佛報恩經初卷云。法無言説。如來以妙方
便。能以無名相法作名相説
夫聖心者。微妙無相不可爲有。用之彌勒不
可爲無。不可爲無。故聖智存焉。不可爲有。故
名教絶焉 微妙等者。謂聖心離知見作縁
等相。非有也。用之下聖心靈妙照理達事。用
無怠息非無也。亦擬老氏。既云。妙無諸相。名
教詮之不及以通。前難即名求物。物不能隱。
今般若非物名依何立。欲以有知無知定名
聖心邪。大論三十七云。一切世間著有無二
見等
是以言知不爲知。欲以通其鑒。不知非不知。
欲以辨其相 言知下若説有知。但欲令人
通曉其鑒照之用。豈有知相可取。不知下若
説無知。但欲令人知無惑取之相。豈謂一向
無知
辨相不爲無通鑒不爲有。非有故知而無知。
非無故無知而知 謂般若之體無知無見。
亦非是無。有鑒有靈。亦非是有。非有下但
躡前。釋成知與無知非一非異。方詺中道之

是以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而異於
聖心也 無以者。戒止之辭
難曰。夫眞諦深玄非智不測。聖智之能在茲
而顯 法性深廣玄妙難思。唯般若能證。故
此智證眞功能顯著
故經云。不得般若不見眞諦 反明也。亦義
引般若。智論十八云。解脱涅槃道皆從般若

眞諦則般若之縁也。以縁求智智則知矣 
意云。境爲心縁。眞即所證之境。智即能證之
心。當證理時寧不知邪
答曰。以縁求智智非知也 上句順難縱之。
下句總斷非知。此但斷定非知。下釋不知之
所以云
何者。放光云。不縁色生識。是名不見色。又
云。五陰清淨故般若清淨 文即大品義同
放光。十六云。不以五陰因縁起識者。是爲不
見五陰。又云。下即放光第十四文。謂不以五
陰爲縁。而生般若知識。是名不見者。成無知
也。以色即空故智無所得
般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他。所知即縁也
 但釋後文。前亦例解。經雖云色意在色空。
空與清淨義非異也。欲明眞諦無相故。非是
般若發知之縁。今且對前問以所知爲縁。然
後眞妄對辨。究竟即顯眞諦非縁眞智非知。
委細開示令人深悟。善巧方便其在于斯。遺
民云。宛轉窮盡極於精巧。可謂知言矣
夫知與所知相與而有相與而無 初
句通標。次句妄心妄境相待而起。後句眞心
眞境相待而無。廣如下釋
相與而無故物莫之有相與而有故物莫之
物莫之無。故爲縁之所起物莫之有故。
則縁所不能生物者通屬眞妄心境。初二句
躡前。相因顯眞心眞境寂然無相。後物莫之
有下躡前無相。 以明眞心眞境互非縁互非
起。以第一義諦空慧雙融本非心境。要人悟
入一體義分。空即寂也。境也。慧即照也。心
也。涅槃云。第一義空名爲智慧。故法爾寂照
湛然心境互現。性出自古實非縁生。今亦云
縁者。且例妄説義言縁也。次二句躡前。相因
顯妄法相待心境昭然。後物莫之無下躡前
有相。以明妄心妄境互成縁互成起也
縁所不能生故。照縁而非知爲縁之所起
故。知縁相因而生 眞非縁起故。照境之
時了無分別。妄自縁生故。能所歴然。外託塵
境内生分別故。云知縁等
是以知與無知生於所知矣 所知者。通
屬眞妄二境。妄知因境而生故云生於等。無
知亦言生者。實無生相。但因眞諦無相。軌則
眞智成無分別。生者。因也成也
何者通徴
眞妄
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眞諦
自無相眞智何由知 成前相與而有相與
而無。妄智以能分別所知之境。一一於境取
相。相既妄起心亦妄生。眞則反此。故曰無知。
對妄辨眞義意昭然 自下但廣釋前義。問
何故眞妄相因非因爲縁非縁有知無知邪 
所以然者通牒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所
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 妄心妄境相因相
待互各生起。心境迢然有能所知。非所知者。
境未對心之時亦未爲境。生於知者。由現前
境牽起内心。此即因境生心。心故能知。故起
信云。復次境界爲縁。故生六種相。即六麁事
識分別取著。是名知也。知亦生所知者。謂因
心生境也。由心分別境亦隨生。知者。分別也。
古徳云。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
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縁法。縁法故非眞。非眞
故。非眞諦也 初句躡前。文簡。具云。知與
所知等。縁法者。若心若境皆因縁所生法也。
非眞者。縁集故有縁離故無。自無主宰故成
空假。中論云。因縁所生法我説即是空等
故中觀云。物從因縁有故不眞。不從因縁有
故即眞 亦義引彼論破因縁品中之義。但
前句證前後句證後
今眞諦曰眞。眞則非縁。眞非縁故。無物從縁
而生也 初二句明眞諦非縁集之境。後二
句承前以明非縁。文亦或脱。應云無物從非
縁而生也。下引證中可見
故經云。不見有法無縁而生 大品云。亦諸
經通義。未曾見有一法從非縁而生。無者。非
也。如水土是生穀之縁。火石則非。今眞諦如
空有知如芽種。空不生芽空非縁故。縁眞不
生知眞非縁故。中論云。不從非縁生。亦可無
者有無之無。謂但見諸法頼縁而起。未有一
法無縁而生。今眞諦無縁性。亦不能生般若
之知。中論初卷云。如諸佛所説眞實微妙法。
於此無縁法。云何有縁縁
是以眞智觀眞諦。未嘗取所知。智不取所知。
此智何由知 初二句明不取。後二句顯非
知。眞智觀眞。若取所知豈成眞智。故永嘉大
師云。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縁知。如手執如意。
非無如意手。若此則能所宛然。不唯不成於
眞智。亦不能證寂。問若竟無知何名般若。亦
應不名見道答
然智非無知。但眞諦非所知。故眞智亦非知
 有所則有能。今所觀眞諦離心縁相。故能
照般若都無知相。誰謂般若絶於靈照
而子欲以縁求智。故以智爲知擧難縁自非縁。
何而求知哉反責 已上唯約實智照眞。
眞既非縁智亦非知。中呉集云。上三重問答
通辨論旨。下之六重皆次第躡跡而生
難曰。論云不取者。爲無知故不取。爲知然後
不取邪 設爾何失
若無知故不取。聖人則冥。若夜遊不辨緇素
之異。若知然後不取。知則異於不取矣 二
倶有過也。此躡前爲難。謂不取順於無知。
應合聖心冥暗。如人夜行不辨黒白。有取與
知相順。焉有知而不取。以難前云未嘗取所
知。又云智非無如
答曰。非無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後不取 雙

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了了妙存。故曰
知。分別已亡故。曰不取。故能下正由遍計久
空無明永盡。無能取相也。知由不取取則不
知。故云不取而知。若此尚非自知。況取境邪。
如永嘉云。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縁知。如手自
作拳。非是不拳手
難曰。論云不取者。誠以聖心不物於物。故
無惑取也 不取之中含有二難。前約知與
不取兩違。此約不取斷滅故二難成異。不取
於物者。謂了物本空無我無法。無惑取者。謂
二執二障永已斷滅
無取則無是。無是則無當。誰當聖心。而云聖
心無所不知邪 是者。印可於物不謬之稱。
當者。印物不謬有主質之。謂若心有取。則定
有是物之懷。有是物之懷。則有當物主質之
心。今既不取。應無印可之是。當物之主。體用
頓絶空空如也。故云誰當等
答曰。然無是無當者。夫無當則物無不當。無
是則物無不是。物無不是故。是而無是。物
無不當故。當而無當 有當有是則屬惑取。
求當求是。終不得其眞是眞當。今般若之照。
由無惑取是當之情。故能無物不印。印無不
是是無不當。豈云一向無是淪其心用。一向
無當喪其心主乎。物無不是下謂正是當時。
復無是當之相少法當懷。此亦無知即知。知
即無知中。一分之義矣
故經云。盡見諸法而無所見 義引放光等
文。彼第十云。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盡知一切
衆生之意等。第三又云。行般若波羅蜜。於諸
法無所見等
難曰。聖心非不能是。誠以無是可是 非不
下心能了境。無是下境相既空。是念亦寂
雖無是可是縱成故當是於無是矣 境空
心寂不可有是有當。無是無當應可住乎
是以經云。眞諦無相故般若無知者。誠以般
若無有有相之知。若以無相爲無相。又何累
去聲於眞諦邪 因前決擇。已捨有知之念。故
云無有有相之知。復取無相爲是。故云。若以
無相爲無相等。爲者。取著之相。累謂負累。亦
罪也。意云。眞諦無相般若無知心境倶無。住
此無中如何
答曰。聖人無無相也 擧聖總遣
何者若以無相爲無相。無相即爲相 無相
雖無。若心有所住即爲相矣。焉成無相。智論
二十六云。若無相中取相非是無相。學般若
者。住有爲有火燒。住無爲無水沈。水火雖殊
滅身無異。若有無倶捨中道不存。是謂住於
無所住矣
捨有而之無。譬猶迯峯而赴壑。倶不免於
患矣 避有住無。猶如一人患危峯險峻。翻
身赴於溝壑。不知溝壑墜墮亦可傷身。故中
論云。大聖説空法爲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
諸佛所不化。以著有之見易除。著空之見難
治。如火出水中病因藥起
是以至人處有不有居無不無。雖不取於有
無。然亦不捨於有無 處有下二句謂常居
有無了無所住。亦不起有無之見。雖不下二
句縱成前後不取不離。眞無住之般若也
所以和光塵勞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怕爾而
來。恬淡無爲而無所不爲 此約悲智相導。
以顯無住。初句文同老氏。彼云。和其光同其
塵。今借彼文以明權智渉有化生。周旋者。謂
周遍迴旋也。往者。往五趣故即靜而動也。來
者。復涅槃故即動而靜也。謂不出生死恒復
涅槃。了知生涅無二際故。寂然怕爾恬淡義
皆相似意云以。悲導智而往五趣。周遍化生
無所不爲。然正方便時。智即導悲。見生界空
度無所度。故言怕爾而來恬淡無爲。此如宗
中悲智相導一念之力。權慧兩具處説
難曰。聖心雖無知。然其應會之道不差。是以
可應者應之。不可應者存之 此難權智生
滅。先立理也。因前辨祈已許二智不住有無。
然其下權智應機之時。大小無差。機熟爲可
應。未熟者與作得度之縁。故云存之
然則聖心有時而生。有時而滅。可得然乎 
正難也。謂應時新生感謝息滅。許如此不
答曰。生滅者。生滅心也。聖人無心生滅焉起
 前二句明妄。謂諸心心所實託縁生。從因
縁故堕在生滅。聖心反此。謂三際已破四相
兼亡。刹那不萌。何容生滅邪。問若爾應無心
邪。下通云
然非無心。但是無心心耳。又非不應。但是不
應應耳 華嚴明佛智廣大。金光談如智獨
存。豈曰默然如空無知無照。無心心者。一非
妄有故。二寂而能照故。問無心之心應不應
機邪。答又非不應等。後得無私但隨感而現。
現無現相故云爾爾。即前云。功高不仁等。亦
可即寂故。不應即照故應。以今不應之應。顯
上無心之心。上體此用
是以聖人應會之道。信若四時之質直以虚
無爲體。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而滅也 大
權利物。是唯無感感之必應。信若四時也。直
者。正也。虚無者語借老氏。謂般若之體妙湛
絶相曰虚。永盡惑取曰無。斯不下結成。賢首
大師云。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謂既以至
虚爲性。則感來非生感謝非滅故云不可得

難曰。聖智之無惑智之無。倶無生滅。何以異
之 此辨眞妄宛殊。而云倶無。倶無則同無
生滅。智惑何分
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惑智之無者知無。其
無雖同。所以無者異也 聖心無知無惑取
知見等相。故惑智知無。謂妄知縁生其性本
空故。其名雖同其義實異。亦猶眞俗皆諦。諦
義元殊
何者。夫聖心虚靜。無知可無可曰無知。非謂
知無。惑智有知。故有知可無。可謂知無。非曰
無知也 謂聖心遍計已斷識相亦滅。更無妄
知之體可令無之。但可稱云無知遮也。非謂
知無者表也。故永嘉云。其性了然故不同於
木石。謂覺照炳然光遍法界。豈曰知無。故荷
澤云。知之一字衆妙之門。華嚴十首問佛境
界智佛境界知。清涼釋云。知即心體智即
心用。此論智知體用雙舍爾。惑智下反前可

無知即般若之無也。知無即眞諦之無也 
若妄知對於妄境。妄知亦心。今以般若照之。
妄知性空即是眞諦之境。如前云。五陰清淨
是也。一心一境二相歴然。如何但認空同。不
觀心境各異
是以般若之與眞諦。言用即同而異初句言寂
即異而同次句同故無心於彼此異故不失
於照功 釋前初句
是以辨同者同於異。辨異者異於同三倶
斯則
不可得而異。不可得而同也四非
 此中具有
四句。但文隱難見。今具出之令無餘惑。初句
承前雙標心境。爲寂用同異所依之法體。心
境法也。寂用義也。同異但料簡寂用爾。言心
境者。即智而如境也。即如而智心也。不二而
二體用恒殊。二而不二心境一觀。華嚴迴向
説。未有如外智能證於如。未有智外如爲智
所證。今論中言寂即如也。言用即智也。正由
如智同源體用一致。故得同異自在。四句全
現體用。非異曰同。非一曰異。已知大義。言
用下第一句即同而異者。謂即體起用用與
體殊。下躡釋云。異故不失於照功。言寂下第
二句即異而同者。謂攝用歸體體與用一。下
躡釋云。同故無心於彼此。彼此目心境也。是
以下第三倶句。雙攬前二成此第三爾。是以
辨同者。牒前同句。具云。是以辨異而同者。以
其但同於異故。云異而同。蓋即異而同也。辨
異者。牒初異句。可準前説。亦即同而異也。二
句同時。斯則下第四非句承前第三而成。以
同於異故非同。異於同故非異具。云不。可得
乎異而同同。而異也下。寂用各辨中但叙前
二句以。後二句從前生故
何者。内有獨鑑之明。外有萬法之實。萬法雖
實然非照不得。内外相與以成其照功。此則
聖所不能同用也 釋前第一句。以心爲内。
以境爲外。獨鑑者。無二之照故。萬法之實者。
實謂眞實。諸法實相故。又空亦名實。縁生性
空故。前云。實相性空縁會一義等。上列心境。
萬法下明智證。理唯甚深。般若能照蘊等皆
空也。内外下謂如如之境待般若以證。亦由
證境成般若之功。此則下結成異句
内雖照而無知。外雖實而無相。内外寂然相
與倶無。此則聖所不能異寂也 釋前第二
句。此中内外倶無如智雙泯。寂亦不立。假彼
寂同以遣其異。異既遣矣。沒同果海唯證相
應。非思非議。文義可解
是以經云。諸法不異者。豈曰續鳧截鶴。夷
滿壑。然後無異哉。誠以不異於異故。
雖異而不異也 初句牒經。大品遍學品云。
諸法無相非一相。非異相。若修無相是修般
若等。此中略引一句也。豈曰下引事會釋。鳧
雁屬脛短者。鶴脛長者。意云。諸法差別。如鳧
短鶴長等。然性無不空。空故不異。不待續截
夷盈然後平等。亦文借莊子。彼云鳧脛雖短
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誠以下不以
諸相爲不異。但以性空平等故不異也
故經云。甚奇世尊。於無異法中而説諸法異。
又云。般若與諸法亦不一相。亦不異相信矣
 大品六喩品云。世尊云何無異法中。而分
別説異相。又云下大品照明遍學品云。諸法
無相非一相非異相。合亦無所合。初段不分
心境。即同而異。後段心境相對。非一非異。雙
證前文。信受者。聖教爲定量故量故亦見法
無疑故
難曰。論云。言用則異言寂則同 擧前文爲
疑起之因
未詳。般若之内則有用寂之異乎 疑聖心
唯一。如何復有寂照之二。二則非一。一則非
二。故成相違
答曰。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
更無無用之寂而主於用也 初二句相即顯
一。次二句釋成非異。正因相即所以非異。同
出下語借老氏。亦非寂用復有同出之源。但
論主巧用彼。又不可隨文取義。後二句謂即
用之寂與用爲體。豈有用外單寂而來主於
用。邪主猶體也。亦合云又無無寂之用。以賓
於寂。約體用重輕假分賓主
是以智彌昧照逾明神彌靜應逾動豈曰
明昧動靜之異哉 心用之外了無寂境故。
此但屬般若。成立本論也。謂二智皆即寂而
照。正照而寂。豈曰下會歸一致。前約寂用非
二。答成一體。此約權實一心寂照雙含。實相
般若該心境融眞妄。總萬法括二乘。未有一
法非實相也
故成具云不爲而過爲寶積曰無心無識無
不覺知 成具即經正文
斯則窮神盡智極象外之談也即之明
文聖心可知矣通結上文。謂窮二智之玄
理。盡物外之清談也。明文者。謂前所引聖教。
依教出理般若之道可知悟也。然上九翻問
答皆決擇前宗。但初翻揀彼儒老不矜不恃
遠非般若。中間七次或權實雙明。或二智殊
辨。或境智合説。或同異料簡。至於第九。寂用
同源歸般若之極致爾
劉公致問 致至也説文曰。送詣也。諸説公
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漢楚元王之裔。外善
百家内研佛理。與儒者雷次宗。宗炳周續之
等。皆當代名流。事遠公於廬阜。稱十八賢。精
結蓮社。時龍光寺生法師入關。就學於什公。
因與論主莫逆。生公南返。乃以前論出示廬
山社衆。遺民覽之。歎曰。不意方袍復有平叔。
因以興問。實曰起予。瑤和尚云。雖跡在遺民。
亦遠公之深意
遺民和南頃餐去聲有懷遙佇久立
末寒嚴體中如何音寄壅隔増用抱蘊。弟
子沈痾病身草澤薮澤常有弊瘵耳。因慧明道
人北游。裁通其情 遺者。逸也。謂野逸
散民。比跡虞仲夷逸。亦自號也。公亦嘗爲柴
桑令。値桓玄僭逆初萌。乃歎曰。晋室無磐石
之固。蒼生有累卵之危因去廬山辟命弗顧。
太尉劉裕見其野志冲邈。乃以高尚人相禮
云云和南者。天竺敬禮之辭。頃餐下名達曰
聞。謂近味美名遠懷思慕。久立遠望也。本傳
佇作仰字。蘊者。積蓄不通也。時南北兩國故
音信難通。増其蘊積耳。沈痾下。謂陸沈病身
於山林草澤之中。更甞有弊困之病也
古人不以形疎致淡。悟渉則親。是以雖復
江山悠邈不面當年。至於企優風味鏡
像跡。佇悦之勤良以深矣。緬然無因瞻霞
永歎。順時愛敬。冀因行李敷有承聞 引
古量今妙契一貫。豈以地殊而隔。悟同則親。
是以云云企懷謂劉公企仰而懷思也。風味謂
肇公徳風道味。像跡即上風味影像蹤跡也。
鏡心謂鑑於劉公之因此。佇立而悦慕勤勤
不忘。無因者。無由一見也。但遠望秦中煙霞
長歎爾。行李游人也。聞謂音問。當遇行人令
我頻承師之音問
伏願彼大衆康和。外國法師常休納 祝
也。外國法師什公也
上人以悟發之器而遘茲淵對。想開究之
功足以盡過半之思故以毎惟乖憤愧
何深 悟發者。謂遇什公明悟開發也。淵對
指什公。開究下謂開解窮究般若之道。想足
盡了過半之思。意云。已盡過半語用繋辭。謂
悟極聖心也。故毎下劉公毎思南北乖違疎
闊。不親一見。憤愧深也
此山僧清常道戒彌勵禪隱之餘。則唯研唯
講恂恂敬貌穆穆故可樂矣 一所棲同處。
二居戒甚勉。三禪定隱跡。四禪外講學。五相
敬相和略張四行。六和備矣
弟子既已遂宿心。而覩茲上軌。感寄之誠日
月銘至 謂已果昔日棄世之念。又遇法社
上妙軌範。感心奇託之誠。皎然不欺。唯指日
月可以銘記之。至到也。亦擬春秋諸侯盟誓
之辭。中呉源公云。誠心銘刻明如日月。瑤本
至作志。甚通
遠法師頃恒履宜。思去聲業精詣乾乾宵夕。
自非道用潜流。理爲神遇孰能以過順之
年。湛氣茲之勤。所以憑慰既深。仰謝逾
 履宜者。謂履踐道候相宜順也。思業謂禪
思行業乾健也。易初卦云。終日乾乾。是以
建徳匪懈。曉夜勤勤。予近禀 灌頂上師著
思吉剜卜元言法。救行道精健兢兢宵夕。學
廣徳高。叔世一人也。自非正歎。謂遠公如斯
乾乾。蓋神智證理。即道之用潜注流行。故能
爾爾。過順者。孔子自謂六十而耳順。今謂遠
公六旬已上人也。所以下劉復自叙。意云。謂
遠徳高廣所以托身慰心亦深。恩大難答。致
令仰徳報謝。其路尤絶
去年夏末。始見生上人示無知論。才運清俊
中沈允深當惟渉聖文。婉而有歸。披味
慇懃不能釋手。眞可謂浴心方等之淵。而悟
懷絶冥之肆者也 謂論主澡浴心智於方廣
海中。絶冥者。至深也。肆者。如市肆之肆。謂
悟徹深性處
若令此辨遂通。則般若衆流殆不言而會。
可不忻乎。可不忻乎 理非廣略學貴樞機。
樞機入手。衆流普會。豈可不悦。悦之又悦。故
再言也。衆流指八部般若
然夫理微者辭險。唱獨者應稀。苟非絶言象
之表者。將以存象而致乖乎。意謂。答以縁求
智之章婉轉窮盡。極爲精巧。無所間然矣 
初句雙歎辭理。謂所詮般若微妙。令能詮論
辭嚴峻。次句歎論主。獨唱如雪曲唱孤令和
者亦鮮。苟非下反推也。唯忘言者會。指存象
者乖趣。意謂下擧論以艱。婉轉猶展轉也。間
然者。同論語禹吾無間然矣。彼釋間謂間厠。
蓋其理完密無有間隙可厠入也
但暗者難以頓曉。猶有餘疑一兩二也今輒題
之。如別想從容之暇復能粗爲釋之 從
容擧動也。如別者。謂問在書外。今合之也
論序云。般若之體非有非無。虚不失照。照不
失虚。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下章云。異
乎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又云。用
即寂。寂即用。神彌靜應逾動 序者。指問答
已前論文。下章下兩段擧問答中第一第九 
夫聖心冥寂理極同無不疾而疾不徐
 徐疾文借莊子。彼云。徐則甘而不固。
疾則苦而不入
是以知不廢寂。寂不廢知。未始不寂未始不
知。故其運物成功。化世之道雖處有名之中。
而遠與無名同 初四句通叙前文寂用一
致。故其下承前叙神彌靜等二句。謂權智運
物建化世之功。時雖居有名之中。以有名之
世性空。即是實智印無名之理。二智無殊也。
有名無名文出老氏。彼云無名天地之始。有
名萬物之母
斯理之玄固常所迷昧者矣 謂至理玄妙
我實迷昧而未入也。上乃就許下方致問
但今談者所疑。於高論之旨。欲求聖心之
異 遺民欲難托於衆情。故云但今等。疑寂
用非二之旨。以求權實兩殊
爲謂窮虚眞諦極數俗諦妙盡冥符邪。謂將
心體自然。虚怕獨感邪 餘本虚作靈字。
瑤作虚字。今從之。問意云。論稱寂用相即。爲
一者。謂般若之用證窮眞諦之虚。斷盡俗諦
之數。妙盡冥符爲一邪。此難實智冥眞爲一。
謂將下自然者。謂般若之用不在窮虚極數。
當體虚怕。無相獨存爲一邪。此難疑無權智。
言獨者。不應群機。故二邪字疑而審之之辭。
下雙關
若窮虚極數妙盡冥狩則寂照之名。故是定
慧之體耳。若心體自然虚怕獨感則群數之
應固以幾乎息矣若實智冥符爲一。何故
前云寂照之二。以寂即是定。照即是慧。故依
此求心。心應兩異。又若智體虚怕獨存爲一
應不會於群敷之機。既獨存不應。何故前云
應逾動。若許應動自合實外別有一權智。以
冥本寂時更不能應。故若如是者二心宛殊。
幾息等言文借周易。彼云。乾坤或幾乎息矣」
夫心數既玄而孤運其照。神淳表。而慧
明獨存 文總四句。亦承前潜難無知也。初
二句難實。意云。心與事數既妙盡玄寂可許
無知。不合云孤運其照。存照則有知矣。後二
句難權。意云。神既淳靜於物外。應不對機。唯
慧明獨存。可許無知。若許應會豈非知乎。此
文尤隱詳下答辭方可圓解
當有深證。可試爲辯之 深證有二義。一論
主證解。二深經證據
疑者當以撫會應機覩之知。不可謂之
不有矣。而論旨云。本無惑取之知。而未釋
所以不取之理 此難權智有取。意謂實智
妙盡冥符不取可爾。權撫物機應大應小。觀
物變動。此知定有。已上按定。而論旨下擧論
以難。理合有取。論反謂無。未通不取之理也」
謂宜先定聖心。所以應會之道。爲當唯照無
相邪。爲當咸覩其變邪。若覩其變則異乎無
相。若唯照無相則無會可撫先可依二諦之
境楷定聖心。若言心一者。假令權智應動觀
物之時。爲唯照物空無相邪。爲照俗動有相
邪。若覩下出違若觀相撫會。定失無相。若唯
見無相却失撫會也。聖心唯一定應得一失
一。若令二諦倶得。理合權實兩殊
既無會可撫。而有撫會之功。意有未悟幸復
誨之 初句承前後句明違。設許無會聖心
是一。復次違論如前云。功高二儀無不爲等。
後二句違而請通也
論云。無當則物無不當。無是則物無不是。物
無不是。故是而無是。物無不當。故當而無當
 叙前正論以發疑端。下正難之
夫無當而物無不當。乃所以爲至當。無是而
物無不是。乃所以爲眞是 既云無不當。宜
其至當也。眞是例之
豈有眞是而非是。至當而非當。而云當而無
當。是而無是邪 是當之義已如前説。但劉
公擧前文。已是已當。後復云當而無當等。不
知復拂是當之跡文。如矛盾。義符膠漆。依名
定理有是問也
若謂至當非常當。眞是非常是。此蓋悟惑之
言本異耳。固論旨所以不明也 恐救云。
我言無當無是。非是汎常是當。故云當而無
當等。劉復云。若謂爾者。此蓋悟者謂至當眞
是。迷者謂常當常是。本自異爾。何須説云當
而無當等邪。依此訓無者非也。固論下直非
論意。恐滯於是當。故拂之。劉公却取爲至當
眞是。心有所住非般若也。見下答辭 願復
重喩以袪其惑矣 惑不從師。而解其於
惑也。終不免矣
論至日。即與遠法師詳省之。法師亦好相領
得意。但標位似各有本。或當不必理盡同矣
 好相領者。深許可也。本傳云。遠歎未嘗有
也。得意者。蓋得作者之意也。標位下謂標指
般若。宗位師承各有源本。其理不必盡同。良
以一心之上恒沙義相。專門受業非全同也。
瑤和尚云。遠宗法性什宗實相。但眼目殊號

頃兼以班布諸有懷。屡有撃其節者。而恨不
得與斯人同時也 不唯與遠公詳省。又示
諸懷道者。亦數有和而許者。廬山名士高人
如慧持慧永輩。非少而和者固非聊爾。節者
樂之音節。若今之撃板以節樂也
論主書答 書復前書。答釋前問
不面在昔佇想用勞。慧明道人至。得去年十
二月疏并問。披尋返覆欣若暫對。涼風屆
節。頃常如何。貧道勞疾多不住耳。信南返
不悉 昔不相面。但企想勤勞。慧明付遺
民書者。暫對者。因書見意暫如面對。貧道者。
古之沙門謙稱亦少。有病疾或勞心而得。是
故云爾。書式有二幅三幅。此廣略二幅爾。略
令先知大況故
八月十五日釋僧肇疏答。服像雖殊妙期不
二。江山雖&T035191;理契則隣所以望途致想虚
有寄 初二句舊説連前。今詳義意。合
貫廣初題言疏答。即通答前問故也。次二句
形像衣服儒釋兩殊。玄妙歸期終無有二。亦
殊途而同歸也。次二句謂南北雖遠。妙理唯
一契之則近。後二句既理契即隣故。南望道
途而興想也
君既遂嘉之志。標越俗之美。獨恬事
外。歡足滿方寸。毎一言集。何嘗不遠喩
下之雅詠。高致然清散未期厚自保愛。
毎因行李數有承問 初四句但叙前書云。既
已遂宿心等。嘉遁即周易遁卦九五之辭。毎
一言集者。謂肇公與南來之人一言集會也。
何嘗下長讀至雅詠絶句。林下者指廬山林
下。雅詠者。即廬山社衆所作歌頌。如念佛三
昧詠等。意云。論主凡遇南來。雖聊爾一言集
會。彼人未曾不遠誦廬山諸公雅作歌詠。以
相曉示也。因聞雅詠。見諸公高趣悠然而遠。
如下云。君與法師應數有文集。因來何少。大
底二晉文章句讀多難請詳。清散下可解
願彼山僧無恙道俗通佳 蓮社名流僧俗
兼有
承遠法師之勝常。以爲欣慰。雖未清承。然服
高軌。企佇之勤爲日久矣。公以過順之
年湛氣彌厲嚴勁養徒幽巖抱一冲谷遐邇
仰詠何美如之。毎亦翹擧足想一隅懸庇
無由寫敬致慨良深  清承下未能禀
承遠公之清範。然於高軌已服心歸仰。所以
企立仰慕時亦日久。公以下但叙前書。抱一
者。守道也。不獨景仰之。而又歌詠之也。毎亦
下自叙一隅者。以晋在東南故。論主毎想廬
山徳化。如懸蓋天際蒙其清廕。但江山遠阻
盡敬無由。致令感慨深也
君清對終日快有悟心之歡也 但欲寫敬恨
我無因。君獨清對終朝悟心之歡。快哉多矣」
即此大衆尋常什法師如宜 草堂義學俊彦
五百衆總三千
秦王道性自然天機邁俗。城塹三寶弘道事
務。由是異典勝僧方遠而至。靈鷲之風萃
于茲土 謂秦王好法之心。出自天然機亦性
也。謂聰睿之性高出俗主。觀通鑑。姚興雖例
五胡。實亦英主。城塹下謂護持於法如城如
塹。由是下徳既如是。善必相應。異典勝僧方
且不遠萬里而來也。略如下示。法門勝事無
出斯時。似移鷲嶺之風集于此土。晋書什傳
云。羅什入關。人從化者十室而九
領公遠擧。乃千載之津梁也。於西域還得方
等新經二百餘部。請大乘禪師一人三藏法
師一人毘婆沙法師二人。什法師於大石寺。
出新至諸經。法藏淵日有異聞。禪師於
瓦官寺。教習禪道。門徒數百夙夜匪懈。
邕邕肅肅盡趣可樂矣。三藏法師於中
寺。出律藏。本末精悉若覩初制。毘婆沙法
師於石羊。寺出舍利弗阿毘曇。胡本雖未及
譯。時問中事發言新奇 領公者。支法領也。
據遠公傳似遠公弟子。亦遠公使之令去西
域。華嚴梵本等皆此師尋至。恨無正傳。華嚴
大鈔略述元由。請大乘禪師者。即佛陀婆陀
羅。此云覺賢。據本傳智巖所請。以賢學禪業
於罽賓佛大仙。嚴亦學此固請賢行以傳其
事。弘始中入秦。於瓦官寺教習禪道。江南慧
嚴慧觀關中玄高等。皆從師受。論主亦在中
矣。三藏一人即弗若多羅也。本傳云。罽賓人
備通三藏。姚興待以上賓之禮。令譯十誦。功
及兼半而亡。曇摩流支續譯方終。毘婆沙法
師二人者。曇摩耶舍。曇摩掘多也。倶載梁傳。
不繁引之。出新下或自齎梵文。或支公取得
者。本末等者。本謂四重。末謂餘篇。新譯精詳
如見如來初制之戒也。餘文可解
貧道一生猥參嘉運。遇茲盛化。自恨不覩釋
迦祇桓之集。餘復何恨。而慨不得與清勝君
子同斯法集耳 論主自慶也。明時難遇而
遇。正友難逢而逢。方等深規律論遍覩。遭遇
既盛感慶良多。但恨身不厠於祇園。目不接
於聖彩。同列身子共聽圓音。而慨下前歎自
已不得清承於遠公。此慨遺民亦不能美預
於嘉會。然觀二書似各鬪美於一方。然亦兩
宣其實也。郁郁陳跡燦於傳記。流芳衰世。何
其寥寥
生上人頃在此同止數年。至於言話之際。常
相稱詠中途詞縁切
迴也
南。君得與相見。未
更近問。惘悒何言。威道人至得君念佛三昧
詠。并得遠法師三昧詠及序。此作絶句興寄
既高辭致清婉。能文之士率稱其美。可謂游
渉聖門。扣玄關之唱也。君與法師當數有文
集。因來何少 生公入關依什數載。與論主
同止。亦頻讃遺民也。不得終世相友。故云中
途迴南。君得下謂生南去亦歸廬阜。故復相
見更再也。近亦未再承於書問也。惘悒下慨
慕良多口不容言也。傳説通情則生融上首。
精難則觀肇第一。良以駢肩八俊聯衡十哲。
同氣相求同聲相應。二人莫逆千古共談。威
道下蓮社修西方行。故諸賢作念佛詠。社主
亦作。又制序也。威公南來附至關内。此作者
指詠及序也興比興也。寄托也。致猶理也。謂
所寄清興既高。亦令辭理清婉。婉美也。能文
下謂關中善文什之人皆稱其美。可謂下論
主讃之。謂作詠衆賢優游如來之門庭。扣撃
玄關之唱詠。君與下因見詠序。宜多有文集。
何故來者少耶
什法師以午年出維摩經。貧道時預聽次。參
承之暇輒復條記成言絶句以爲注解。辭雖不
文然義承有本。今因信持一本往南。君閑詳
絶句試可取看 午年者。即弘始八年丙午也。
出維下謂什公且譯且講。論主參譯而聽。及
承禀之暇輒又條貫記録什公已成之言。注
解一經。蓋謙也。師序云。余以暗短時預聽次。
雖思乏參玄。然麁得文意。輒順所聞。爲之注
解。略記成言述而無作。辭雖下謙也。有本者。
謂親承什公。君閑下瑤本云。詳議取看甚通」
來問婉難爲郢人。貧道思不關微。兼拙
於筆語。且至趣無言。言必乖趣。云云不已
竟何所辨。聊以狂言。示酬來旨耳 郢者。州
名。莊子略云。郢人堊漫其鼻端。薄如蠅翼。使
大匠Ah之。匠者乃運斤成風。斤下堊盡而鼻
不傷。郢人亦立不失容。意謂。Ah者雖妙而承
者尤難。以喩公之難美而切當。譬匠者妙Ah。
論主答之難如郢人。蓋謙謙爾。云云者。言説
也。言多喪眞。故云爾也。聊以下許也
疏云。稱聖心冥寂理極同無。雖處有名之中。
而遠與無名。同斯理之玄固常所迷昧者矣。
以此爲懷。自可忘言。内得取定方寸。復何足
以人情之異而求聖心之異乎 自疏云。至
者矣。即前劉公就叙論旨之言。以此下三句
許其所得無差。復何足下責其迷昧復求心
異。通斯意云。既知聖心冥寂有無一致。自可
外忘權實之異名。内得聖心之無異中心印
定不復求異可也。何故復以人情分別之心。
而求聖心權實兩異乎
疏曰。談者謂窮虚極數妙盡冥符。則寂照之
名故是定慧之體耳。若心體自然虚怕獨感。
則群數之應固以幾乎息矣上擧難
下出意
意謂妙盡
冥符不可以定慧爲名。虚怕獨感不可稱群
數以息 出問大意也。義如前釋
兩言雖殊妙用常一。迹我而乖。在聖不殊也
 兩言者。瑤和尚云。妙盡冥符爲一言。虚怕
獨感爲一言。源公指權實爲兩言。義意甚同
今依之。前兩句直約聖心權實無異。後二句
潜責求異。迹者。謂二智照理達事之殊迹。但
我人情分別爲異。非聖心權實兩殊。我雖通
稱。且屬劉公
何者夫聖人玄心默照理極同無。既曰。爲
同同無不極。何有同無之極。而有定慧之名。
定慧之名非同外之稱也 答前初難。初四
句謂妙盡冥符寂照雙絶。何有下二句反責
當此同無極處。豈容定慧異名。問曰若如是
者。何故前云寂即用用即寂耶。下釋云。定慧
之名非同外之稱也。意云。定慧之名即同無
之寂照。豈離同外別有二名
若稱生同内有稱非同。若稱生同外稱非我
也 遣妄執也。言生者。恐妾計云。同非定慧
但定慧生於同内。下遣云有稱非同謂有定
慧兩名。依名取相便非同也。若稱生同外者。
謂定慧二名同異而出。下復破云。稱非我也。
我指同無。無得之般若焉有同無之外。別生
定慧之名哉
又聖心虚微妙絶常境。感無不應會無不通。
冥機潜運其用不勤群數之應。亦何爲而息
耶 答前第二難也。初二句正智無相亦無
爲也。次四句量智應有亦無不爲也。後二句
反責。清淨忘照故曰虚微。非色非心可云妙
絶。冥猶默也。深也。機目智也潜亦冥潜。如量
無思不應而應。智用何勤。故韋提懇切。運通
而出於宮中。勝鬘仰祈。應念而現於空際。智
則即實而權身亦即眞而應。而言幾息。是何
言歟
且夫心之有也以其有有有不自有 自此
已下答前二智體殊。謂正答心異。兼通有知
也。初句標妄。次二句辨釋。諸心心所由四縁
起。縁有之有故不能自有
故聖心不有有不有有故躡上有無有非有有無
有故。則無無非無無無故聖心不有不無不有
不無。其神乃虚 初句承前妄心有有。以顯
聖心非縁有而有。故不有有。躡此三字展轉
釋。成非有非無。中道莫寄。至虚至寂之心。文
相可解
何者 亦雙徴眞妄
夫有也無也心之影響也。言也象也影響之
所攀縁也 欲明聖智雙非。先示有無妄念。
爲下雙非義因。初二句中影因質起響自聲
騰。謂心縁有無之時。有無之相是心之影響。
心者如質如聲。言也下謂心縁有無二境復
生言象。言象既立心於其中。計有計無追攀
縁慮也。此同起信由心現境。智復分別。相續
執取等。大乘二十頌略云。如人畫羅叉自畫
還自畏
有無既廢則心無影響。影響既淪則言象莫
測。言象莫測則道絶群道絶群方故。能
窮靈極數。窮靈極數乃曰妙盡。妙盡之道本
乎無奇 初句躡前不有不無也。連下三句
相躡。但翻前妄心。後有八句亦相因而成。至
妙盡無寄。心境亡寂用泯皆無寄。擬大意連
後一唱。只就難辭躡而通之。顯二非殊也
夫無寄在乎冥寂。冥寂故虚以通之。妙盡
乎極數。極數故數以應之。數以應之故
動與事會。虚以通之故道超名外 初三句
冥眞。次三句成權。環而釋之。意顯非異文亦
尤難。今細示之。問何得無寄。答由冥寂故。冥
寂即窮虚也。問何得妙盡。答由極數故。數以
應之者。即實成權也。了俗由於證眞。證眞不
離諸數。豈非即應耶。此中妙盡非謂宰割。悟
其性空即是盡義。次二句應事。後二句合。謂
心境冥寂非名非相。只就劉難。二知何殊
道超名外因謂之無。動與事會。因謂之有。因
謂之有者。應夫眞有強謂之然耳。彼何然哉
 此論有無。含有二義。一有體無體之有無。
二有知無知之有無。前後例同。此中之意爲
超名相。故曰無。無豈斷滅爲與事會故曰有。
有豈常存。然般若約表四句。皆是約遮四句
皆非。表以顯徳遮以離過。故勝熱四火居之
四邊。中有刀山取之則四焚。虚心則通照。分
別則割體。忘懷則斷惑。後有四句復拂。以眞
智妙存且以有名之。此猶剰之。眞豈屬有。以
後例前無亦強謂
故經云。聖智無知而無所不知。無爲而無所
不爲 舍利品云。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知一
切衆生心亦不得。衆生乃至知者見者亦不
得。照明品云。般若能照一切法畢竟淨故。三
慧品云。一切無所爲般若亦無所爲等。此中
合集前後。引之以顯聖心知而又爲。證權實
不異也。兼證有知無知一致
此無言無相寂滅之道。豈曰有而爲有無而
爲無。動而乖靜靜而廢用也 初句顯體下
皆正責。有無不羈。何云有知。動靜不乖。何云
心異。已上答前二智體殊。此下方答二智有
知。亦正答有知潜答心異。以第一難中顯難
心異潜難無知。故答中亦顯答心異。潜答有
知。難中以相次而起。答中亦相次而答也
而今談者多即言以定旨。尋大方而徴隅。
懷前識以標玄。存所存之必當 初句
汎指時輩。亦在問者。次句隨聲取義。過失尤
多不必雷同。故云多等。多字貫下諸句。次二
句大方前識倶出老氏。彼云。大方無隅。又云。
前識者道之華。如人欲游大方反求廉隅。以
況欲悟非有非無之般若。反於有知無知中
求。前識即惑取也。存分別之識標。指無分別
玄妙之智。恰與相反。後句所存者。謂胸臆所
見也。執胸臆之見。定爲允當
是以聞聖有知謂之有心。聞聖無知謂等太
虚 由前四謬。成此二見
有無之境邊見所存示過豈是處中莫二之道
乎 不合中道。反墮斷常
何者萬物雖殊。然性本常一。不可而物。然非
不物 初二句縁生故萬殊。性空故常一。二
諦之境非一非異。下二句縁生無性故。不可
爲物。無性縁生故。亦非不物
可物於物。則名相異陳不物於物。則物而即
眞 初二句迷也。可謂取著則成於名相。名
相紛紜不達三假。故云異陳。賢首大師云。眞
空滯於心首。恒爲縁慮之場。實際居於目前。
翻成名相之境。後二句悟也。物非主宰。受取
亦空不捨名相。而入圓成後句恐誤。宜云即
物而眞
是以聖人不物於物。不非物於物。不物於
物。物非有也。不非物於物。物非無也 初二
句從縁非有故。云不物。縁起不無故。云不非
等。後四句承前以辨中道
非有所以不取。非無所以不捨。不捨故妙存
即眞。不取故名相靡因。名相靡因非有知也。
妙存即眞非無知也 不取者。名相本空取
之不得故。不捨者。實相妙存離之不得故。次
四句中由不捨故。即事而眞湛然無相故。曰
妙存。由不取故。名相無因而起。又名與相相
因而生。苟不取著相因自亡。後四句中躡前
釋成雙非。非有知者。所知空故。非無知者。心
妙存故
故經云。般若於諸法無取無捨無知無不知。
此攀縁之外。絶心之域而欲以有無詰者。不
亦遠乎 放光第十三中文具云。般若波羅
蜜於諸法等無知下復在別卷。如前引。以五
陰乃至十八不共等。相空故無取。無取則無
知。妙存故無捨。無捨則無不知也。此攀縁下
論辭擧體而責。可知
請詰夫陳有無者。夫智之生也。極於相内。
法本無相聖智何知。世稱無知者。謂等木石
太虚無情之流。靈鑑幽燭于未兆。道無
隱機微事寧曰無知 初句詰前。但今談者。夫
智下四句對妄顯眞。以示無知。世稱下揀異
木石以示有知。靈鑑下正顯智體。形于下示
智用。遍知未來故曰未兆。悉覺現在故無隱
機。現未既然。過去應爾。華嚴云。智入三世悉
皆平等。寧曰無知者。四無所畏徴之而汗竟
弗生。十力所能照之而事無不契。達僧祇之
數量。塵墨難名。窮法界之泉源。太虚何限。遍
知若此。豈曰無知耶
且無知生因起於無知。無無知也無有知也 
字誤。應云無知生於有知。謂無知亦相待而
起。第一義中二名倶無
無有知也。謂之非有。無無知也謂之非無。所
以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怕然永寂靡執靡
拘。敦能動之令有。靜之使無邪 初四句
可知。所以下二句。承前釋成權實雙現。次一
句雙亡。後一句離著。能所兩亡無執也。有無
雙非不拘也。孰能下結責。謂動靜二智非異。
有知無知何殊
故經云。眞般若者非有非無無起無滅。不可
説示於人 證成前義
何則言其非有者。言其非是有。非謂是非
有。言其非無者。言其非是無。非謂是非無。
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 且徴經中非有
非無而釋之。初句牒經。據起信論釋皆遮過
之義。因執般若是有故。言非有。反執云。是非
有下復破云。非謂是非有無亦例然。後二句
重遮。由聞前説不住有無。却住於非有非無。
故今遣云。非非有拂却非有。非非無拂却非
無。雖曰不有不無。豈住於不有不無哉
是以須菩提終日説般若。而云無所説。此絶
言之道。知何以傳。庶希望
參玄君子有以會之
耳 放光無住品略云。須菩提語諸天子言。
我所説者常不見一字。教亦無聽者等。此絶
下本離言説。亦無相想。以知求智何以傳。通
遣言象也。君子者。指遺民依斯通釋有可領
會。以前云當有深證等。故此結之
又云。宜先定聖心。所以應會之道。爲當唯照
無相耶。爲當成覩其變耶 據前難。先難覩
變之知。謂有所取。然後云宜先定聖心。此難
通有二意。一難有取。二難心異。今答中先答
心異。躡此後答不取。文義相順故也
談者似謂無相與變其旨不一。覩變則異乎
無相。照無相則失於撫會 就叙遺民求心
有異
然則即眞之義或有滯也 即眞等者。即俗
而眞之義。或似滯而未通
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 大品第二也。彼云。非色異空。等有執色
處非空空處非色。故經云。色不異空等有。執
析色方空空不在色。故經云。色即是空等。寶
性論説。初心菩薩於空未了。有三種疑云云。今
以色空相即二諦相融。先辨境通。後示心一」
若如來旨觀色空時。應一心見色一心見空
 設爾何失
若一心見色則唯色非空。若一心見空則唯
空非色。然則空色兩陳。莫定其本也 前
四句各一句縱前。各一句奪而出過。若唯色
非空。何故經云。色不異空色即是空。唯空例
同然則下正明其違。本謂經也。亦本旨也。若
空色殊觀。豈不達經空色相即之旨。二而不
二文乎
是以經云非色者。談以非破斥
之辭
色於色。不非
色於非色 牒經以釋色即是空。故牒非
色。初出正理。謂凡夫執青黄等相。皆謂實有
者。不了從縁性空之理。故經破著。即於青黄
色中。求色無實如幻如夢。故云非色於色」
若非色於非色。太虚則非色。非色何所明 
此釋前不非色於非色也。本就所執。色中非
斥如幻。以顯眞空。故云非色。若非色於太虚。
太虚本非色何用更非。則非色名義自不成

若以非色於色。即非色不異色。非色不異色。
色即爲非色 前二句色空不異。後二句顯
空色相即。成前經意
故知變即無相無相即變。群情不同故教跡
有異耳。考之玄籍本之聖意。豈復眞僞殊心。
空有異照耶 承上經意。以所照空有二而
不二。答能照之心二智一體。群情下亦會違。
何故亦有説云眞俗迢然二智各照也。釋云。
由群情云云玄籍者。指前所引之經。眞僞是心
空有是境。僞目權智
是以照無相不失撫曾之功初句覩變動不乖
無相之旨二句造有不異無造無不異有三句
嘗不有未嘗不無四句 依心照境。四句料簡
皆顯非異。初句無相即相智照之時。實而恒
權二句。變動即靜故權而恒實。三句有不異
無非有也。無不異有非無也。以境非有無心
造之時理量雙絶。四句中亦承前起。雖非有
非無。不妨亦有亦無。若心若境遮表四具。遮
亦非異表亦無殊。此中照及撫會覩造等言
屬心。無相變動及三中有無係境。四中有無
通心。文理昭然。不敢狂簡
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 即眞成俗也
以此而推寂用何妨。如之何謂覩變之知異
無相之照乎 初二句承前以明心一。如之
何下責異
恐談者脱謂空有兩心靜躁殊用。故言覩變
之知不可謂之不有耳 承前無異以答不
取。故復標談者。此但先出問意。然後答之。差
謂以權實不一之心。觀空有兩殊之境。謂言
靜智無知動智覩變。豈無知取乎。脱亦忽也」
若能捨己心於封内。尋玄機於事外齊萬有
於一虚。曉至虚之非無者。當言至人終日應
會與物推移乘運撫化。未始爲有也 玄機
者。眞智也。初句令捨情執封滯無懷前識以
標玄存所存之必當。事外者。令無即言定旨
尋大方而徴隅。齊萬下謂觀縁萬殊性空齊。
一非有也。至虚只在縁中非無也。當言下承
前以明不取。夫能如是忘情了境。始可與言
心也。已推移者。瑤師云。進退也。權多方推移
何定。以萬有故撫化。由一虚故無爲
聖心若此。何有可取。而曰未釋不取之理耶
 爲即不爲。何有知取之情
又云。無是乃所以爲眞是。無當乃所以爲至
當。亦可如來言耳
若能無心於爲是。而是於無是。無心於爲當。
而當於無當者。則終日是不乖於無是。終日
 當不乖於無當 此但遣情不遮是當。於是
於當苟能忘心。則終日是當不乖於無是無
當也。我令於是於當忘心離著。誰斥非是非

但恐有是於無是。有當於無當。所以爲患耳
 心有住於是當。亦惑取之患
何者若眞是可是。至當可當 有所著也。
下彰其過患云
則名相已形起美惡是生。生生奔競。孰與止
之 名相一起好惡從生。煩惱紛然諸業隨
造。奔走四生競馳五趣。從生至生誰能止息」
是以聖人空洞其懷。無識無知。然居動用之
域。而止無爲之境。處有名之内。而宅絶言
之郷。寂寥虚曠莫可以形名。得若斯而已矣
 初二句總顯聖心。非有了別故云無識。亦
非知覺故云無知。次二句相即無相。次二句
名即無名。非名曰寂非相曰寥。虚曠下成前
空洞耳
乃曰眞是可是至當可當。未喩雅旨也。恐
是當之生物謂之然。彼自不然。何足以然耳。
 是當之心但於名相之物。如是而轉。彼般
若之體眞至雙絶。何足以眞是至當爲般若
耶   
夫言迹之興異途之所由生也。而言有所不
言。迹有所不迹。是以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
言。善迹迹者。尋迹所不能迹 此有二義。一
遺民依言求理。二論主依言答難。今皆遣之。
一令妄言會旨。二顯言即無言。初二句雙明
過患所由由於言象。異途謂異執宗途也。而
言下二句有二義。一言象本空故。二聖心本
絶故。是以下承前正示。文甚隱奧。其云善言
言者。當言言所不能言之言。謂理非言到。故
云言所不能言。寄言顯理故云當言。如經云
無説無示。豈不説邪。又云。文字性離。豈取言
耶。以遣言之言談離言之理。方爲言所不能
言之言爾。迹可例説
至理虚玄擬心已差。況乃有言。恐所示轉遠。
庶通心君子。有以相期於文外耳 擬心下
謂一念起時已落分別。況依分別而興言象。
豈非轉遠餘文可解。然遺民師承社主。遍友
群賢。豈實執異。但嘉雅論精巧深無不至。假
問請談發揚其妙。不可執迹以輕君子
肇論新疏卷中

肇論新疏卷下
 五臺大萬聖佑國寺開山住持釋
源大白馬寺宗主贈邽國公海印
開法大師長講沙門文才述   
涅槃無名論第四 涅槃唐譯圓寂。謂四徳
已備曰圓。三障已亡曰寂。即第一義眞該通
空有佛性是也。故下文中亦叙第一義。意在
於此。亦名盡諦。如宗中説。約位則凡夫具而
未證。三乘證而未極。佛果道圓證無不盡。剋
體則因果同源依正平等。在闡提不減。登極
喜非増。下論云。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
體。然約出處。説有四種。一自性。二有餘。三
無餘。四無住處。體用混成四而非四。詳下可
了。無名者。二意。一約對待謂隨流名生死。返
流名涅槃。相待而生。因云涅槃。生死若寂涅
槃絶待對。誰名涅槃耶。故經云。生死及涅槃
二倶不可得。二就本體。謂名因相起相隨名
現。涅槃非相名自何生。下論云。不可以形名
得。如本經亦説。涅槃名爲強立。所以淨名杜
口遍友亡言。只爲無名故不説示。雖秦王首
唱論主發揮。共禀教源述而不作
僧肇言。肇聞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君王
得一以治天下 表端不稱臣而稱名。方外
之高也。後世弗能亦有臣稱。天得下語出老
氏。一謂自然之道。三者得一。然後能清寧等」
伏惟。陛下叡明道與神會。妙契環
中理無不統游刃萬機弘道終日。威被蒼生
垂文作則所以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尚書叡哲舜徳。欽明尭徳。以二帝之徳美秦
王也。道謂至道屬涅槃也。神謂興之神智證
會此也。環中者。出莊子。彼齊物篇云。樞始得
其環中以應無窮。彼喩世之是非互指。彼此
相反如環而無窮。環中之虚則無是非之可
寄。以況道也。理無不統。謂衆理悉貫也。威被
下歎武以禦難文以經世。謂垂布文教與世
爲法。四大者。老氏云。天大地大道大。而王亦
大等
涅槃之道蓋是三乘之所歸。方等之淵府。渺
漭希夷絶視聽之域。幽致虚玄。殆非群情
之所測 根異有三所歸元一。三乘出界雖
殊。然放捨身命。共以大涅槃爲究竟之宅。渺
漭者。水大之貌。幽致下如叢筠。身子地滿智
雲智尚非知。況凡淺群情耶
肇以人微猥蒙國恩。得閑居學肆。在什公門
下。十有餘載。雖衆經殊致勝趣非一。然涅槃
一義常以聽習爲先 十有下。瑤公云。十九
見什。三十一亡。雖衆下隨經所詮。宗趣無窮。
涅槃之義先所聽習
但才識暗短雖屡蒙誨喩。猶懷疑漠漠。爲
愚不已。亦如似有解。然未經高勝先
唱。不敢自決。不幸什公去世諮參無所。以爲
永慨 漠者。瑤云。不分明也。然未下論主謙
云。雖似有解。未曾經於高勝之人先示。不敢
自判以爲必然。什弘始十一年終
而陛下聖徳不孤。獨與什公神契。目撃道存。
快盡其中方寸。故能振彼玄風以啓末俗 
論語云。徳不孤必有隣。由秦建徳。感什而來。
同聲相應妙趣莫逆。故心神符合。目撃下莊
子略云。温伯雪子適齊。仲尼見之兩無一言。
子路問之曰。若人者目撃而道存焉。謂目相
撃觸已達道意。方寸心也。二人同心。以弘法
化開悟末世之俗。風教也。啓開也
一日遇蒙答安城侯姚嵩書問無爲宗極。何
者。夫衆生所以久流轉生死者。皆由著欲故
也。若欲止於心。則無復生死。既無生死潜神
玄默。與虚空合其徳。是名涅槃矣。既曰涅槃。
復何容有名於其間哉 姚嵩者。亦秦之宗
枝。依唐弘明集十八。略云。秦王先有詔云。夫
道者以無爲爲宗。姚嵩難云。不審明道之無
爲爲當以何爲體。若以妙爲宗者。雖在帝先
而非極等。秦王答略云。吾意以謂。道止無爲
未詳所以宗也。末又云。夫道以無寄爲宗。若
求寄所在。恐乃惑之大者也。文多不載無爲
即涅槃也。因依生死推至涅槃故云流轉等。
生死果也。必自因招故云著欲故也。若欲下
明返生死而復涅槃。無復下躡前以明潜神
者。冥潜心神也。玄默者。準寂。默是漠字倶
通。玄妙寂默謂涅槃也。虚空擧喩無相略同。
故言合徳。集中徳作體字。既曰下正顯意。謂
無爲宗極返生死有爲。證涅槃無爲。無相無
名何體何宗。恐心有所係。當以無寄爲宗耳」
斯乃窮微言之美。極象外之談者也。自非道
文殊徳侔慈氏。孰能宣揚玄道爲法城
塹。使夫大教卷而復舒。幽音淪而更顯 初
二句美其解深。微言者經論也。得經論之。美
趣盡物外之高談。自非下歎其徳遠。王者四
海之尊三寶之主。歎雖過實勢合如斯使夫
下謂佛法大教卷而復伸。無名幽旨沈而又
彰。皆王之力也
尋玩慇懃不能暫捨。欣悟交懷手舞弗暇 
謂所得既深欣感亦厚。不期於舞手。自舞之
舞之弗止。亦應足之蹈之
豈直當時之勝軌。方乃累劫之津梁矣 教
既弘闡利及無窮
然聖旨淵玄理微言約可以匠彼先進拯
拔高士。懼言題之流。或未盡上意。庶擬孔
易十翼之作。豈貪豐文。圖以弘顯幽旨。輒
作涅槃無名論。論有九折十演。博釆衆經託
證成譬。以仰述陛下無名之致。豈曰關詣神
心窮究遠當聊以擬議玄門。班喩學徒耳
 可以下語無名之旨深妙。唯可法於先進
拔高士之疑也。懼言題等者。謂守名言之輩
但聞無名。未能盡解上章上屬王也。司馬遷
紀事以帝爲上。故庶擬下謂比擬十翼。以作
十演且被。守言後進之輩。易本伏羲畫卦。文
王繇辭。周公繋爻。孔子作十翼。即上彖下彖
等。今九折十演彷佛于斯。豈貪下不在廣文
而在演旨。輒作下可知。豈曰下雖作演論。
不敢自謂關渉造詣神妙之心。極盡玄遠允
當之理。聊以下但倣法妙理之門。布曉學者

論末章云。諸家通第一義諦。皆云廓然空寂
無有聖人。吾常以爲乖殊太甚逕庭不近人
情。若無聖人知無者誰 末章者答。姚嵩書
末後之章。廊然下時計勝義空寂不容有聖。
吾常下正明。乖殊差異也。下二句莊子文。林
希逸云疆界相遠也。今言太甚。蓋遠之又遠。
若無下反覈。由證勝義故爲聖人。今爲無有
者證無者非聖而誰。無指空寂
實如明詔。實如叨詔。夫道恍惚窈冥其中有
精。若無聖人誰與道游。頃諸學徒莫不躊躇
道門怏怏此旨。懷疑終日莫之能正 初二
句正許。夫道下出理。恍惚下文借老氏。彼云。
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謂有無
難象故云恍惚。深窈叵測故云窈冥。以窈冥
目空寂。有精目聖人。躊躇者。將進將退之貌。
怏怏謂中心欝滯不通之謂
幸遭高判。宗徒㦎火麥
然扣關之儔。蔚登玄
室。眞可謂法輪再轉於。閻浮道光重映於千
載者矣 㦎破帛聲喩疑情破也蔚草木盛
貌。玄室謂勝義涅槃意云。達逢明君高見判
決。疑蓋㦎然而裂。扣關者盛登於玄室也。眞
可謂下歎
今演論之作旨曲辨涅槃無名之體。寂彼廓
然。排方外之談 作意有三。一演無名二寂
異説。三按梁傳。亦有什公長往。翹思彌厲惑
而作也。雲庵云。寂者息也。息諸家廓然斷見
也。排斥逐也。前文別無叙方外之説。今兼排
斥。意謂當時學流計空廓無聖。方爲物外或
排權小界内生死界外涅槃等。今體用不二
誰内誰外耶。故下云。標其方域不亦邈哉
條牒如左。謹以仰呈。若少參聖旨。願勅存
記如其有差。伏承指授僧肇言 條謂條段。
牒謂紙未有時但書簡牒今從古用。條段十
演于牒以進。指授者。指示教授謙禮於君。本
傳云。興覽之答旨慇懃備加讃述。勅令繕寫
班諸子姪。其爲時所推重如此
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
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 西來梵僧五竺不
同。郷音成異。亦猶此方楚夏輕重
九折十演者 折謂折辨。有名興難曰折。演
謂流演。無名通情曰演
開宗第一 十演之一也。開張也。宗本也。初
略張宗本令識大義。後方折演委細巧示。令
人深入。倣於孝經命章云爾。後之九演宗此
演此
無名曰。經稱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者。秦言無
爲。亦名滅度 欲明無名之致。故牒有名之
二。竟顯此二應物假號。以悟眞常無名之妙」
無爲者。取乎虚無寂寞妙絶於有爲。滅度者。
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 無爲據體而言。
滅度息障而稱。分段變易爲大患。欲見有癡
爲四流
斯蓋是鏡像之所歸。 絶稱謂之幽宅也 初
句喩況。以明所歸。後句法説。略彰無名。有無
之跡如鏡中之像。像虚歸鏡跡虚歸性。此句
絶相下句離名。幽宅目涅槃。以是三乘九流
之所歸處。義言宅也。問若云絶稱。何立二名」
而曰有餘無餘者。良是出處之異號。應物之
假名耳 出處猶動靜也。出名有餘處名無
餘。出處不同有無名異。應物而有。不應則無
以故爲假
余甞試言之。夫涅槃之爲道也。寂寥虚曠不
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超群
有以幽升。量太虚而永久。隨之弗得其蹤。迎
之罔其首。六趣不能攝其生。力負無以
化其體。潢漭恍惚若存若往。五目莫覩其容。
二聽不聞其響。冥冥窅窅誰見誰曉。彌綸靡
所不在。而獨曳於有無之表 夫涅下總十
九句。初句標體餘皆辨相。即自性清淨涅
槃通凡及聖。如出現經體性眞常門。初二對
皆上句顯相。下句顯離。前離名相後離心縁。
群有下二十五有離苦也。量太下量等太虚
而永久。妙存非空也。隨之下二句非前後際。
離無常也。六趣下二句生滅離也。亦離無我。
謂涅槃眞我有實主宰自在義故。不能攝之
令生化之令滅。此約破二乘末四倒以釋。潢
漭下積水成池曰潢。水大曰漭。今取廣大之
義。存往難定故云恍惚謂言存此邈然往彼
謂言往彼。居然存此。亦如老氏。大曰逝逝曰
反。亦可存往猶有無也。五目下成前無相。五
目即五眼。二聽即二耳。成前無名。冥冥下冥
幽也。目深曰窅。今取深義。誰見誰曉成前離
心。彌綸者。包羅之義。靡所不在者。華嚴云。
法性遍在一切處等
然則言之者失其眞。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
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躯 不知非名非相。強
言強知。故失眞而反愚。不知非有非無強謂
有無。故乖性而傷躯。傷躯者。身本性起今既
爲無。故自傷身。東安莊公云。有質不成。捜源
則冥。無質不成。縁起萬形
所以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毘耶。須
菩提唱無説以顯道。釋梵絶聽而雨花 通
引三事。前二明無説。後一兼明無聽。反證前
言之者失其眞。摩竭國名。法華説。如來成佛
三七日中而不説法。智論第七云。佛得道五
十七日不説等。義言掩室也。淨名經事可知。
釋梵等者。大品般若自天主品以來。須菩提
依幻化喩。廣説甚深般若無説無聽之理。至
散花品釋提桓因及三千大千世界中四天王
等。化作天花散佛及大衆上等。意云。須菩提
以説聽空。故説而無説。以顯實相。諸天解空
聽而無聽。爲供深法故散花也
斯皆理爲神遇。故口以之而默。豈曰無辨。辨
所不能言也 斯皆者。通指上三。唯證相應。
所以口皆默也。非謂釋迦淨名無樂説之辯。
但有辯而不能説也
經曰。眞解脱者。離於言數。寂滅永安無始無
終。不晦不明不寒不暑。湛若虚空無名無説。
論曰。涅槃非有亦復非無。言語道斷心行處
滅 義引涅槃淨名等經。涅槃第五廣説眞
解脱相。二十一中亦説。涅槃非諸相故。淨名
阿閦佛品説觀實相。文亦多同。細引恐繁。大
義涅槃之。體即是諸法實相第一義。空絶於
名數離諸對待。性本自離非方便也。論即中

尋夫經論之作豈虚搆哉。果有其所以不
有故。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無故。不可得
而無耳 詮理爲教。苟無其理。豈虚造其文

何者之有境。則五陰永滅。推之無郷則
幽靈不竭幽靈不竭則抱一湛然。五陰永滅
則萬累都捐萬累都捐故與道通同。抱一湛
然故神而無功。神而無功故至功常存。與道
通同故冲而不改。冲而不改故不可爲有
至功常存故。不可爲無 初二對有無雙非。
二種苦陰已亡。故云永滅。無亦非郷。但有無
疆域兩異。義言郷也。般若妙存。故云不竭。與
理冥一。故云抱一。惑業苦事如塵如沙。故萬
累。都捐者。眞解脱故亦可五陰。永滅樂也。幽
靈不竭我也。抱一湛然常也。萬累都捐淨也。
與道通同者。三事四徳無異體。故抱一下明
體神而下顯用。無功者。即神而常湛故。常存
者。雖曰無功。神應無息故。故涅槃經云。能建
大義。後四句約體以明非有。就用以明非無。
體用一源故。非有非無。若各説者。五陰滅故
萬累捐。萬累捐故與道同。與道同故冲而不
改。冲而不改。故不可爲有。相躡釋成前本之
有境等。已上約體用可例説
然則有無絶於内。稱謂淪於外。視聽之所不
四空之所昏昧。恬焉而夷怕然而泰
九流於是乎交歸。衆聖於是乎冥會 此亦
躡前而起。初句絶二種相。次句離二種名。視
聽下由非名相。故視聽不及。四空者。即四無
色。昏昧者。謂涅槃非四空之定。若以此求之。
則何能明了。故云昏昧。恬焉下復成前義。何
故爾耶。以其恬焉而夷等。九流有二。一云九
地。一云治世九流。即道儒墨名等。衆聖三乘
也意云。涅槃之道是九流所歸。衆聖所會。王
成不二殊途而同歸
斯乃希夷之境太玄之郷。而欲以有無題榜
其方域而語其神道者。不亦邈
涅槃之道非聲非色。豈可以有餘爲有。無餘
爲無。依名榜示標指處。所謂王宮託質爲有。
雙林息跡爲無。而説其妙道。豈不遠乎。以成
前文應物之假名爾
覈體第二 九折之一也。覈考覈也。因前説
涅槃之體非有非無。故今折之。體竟何在。此
假二乘有無之問。以破其執
有名曰。夫名號不虚生。稱謂不自起 稱謂
言説也。約義生名。因名起説
經稱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者。蓋是返本之眞
名神道之妙稱者也。請試陳布張之 返本無
餘之名。神道有餘之號。謂隱現難測曰神。往
來所遊曰道
有餘者。謂如來大覺始興。法身初建。澡八解
之清流。憩七覺之茂林積萬善於曠劫。蕩無
始之遺塵 三乘之人斷煩惱障。寂無喧擾
謂之涅槃。有餘縁等未滅故名有餘。論意謂。
正覺成佛積徳斷障自利利他等。皆有餘樂
也。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揀於分小之
覺。故云大覺。戒等五分名爲法身。依報而住。
故此先後。八解者。因修八觀隨得解脱。即内
有色等。此能淨惑喩澡清流。七覺者。謂念擇
等覺分。佛已修圓如休息於茂林。上明果滿
下明因圓。積萬下大小皆説三僧祇數六度
萬行。然義復殊不繁具示。蕩無下明斷惑。
樹下合斷。謂三十四心等。坌汚淨智喩于塵

三明鏡於内神光照於外。結僧那於始心。終
大悲以赴難 三明即知三世生死之智。在
心明内鑑他爲外。僧那梵音。此云弘誓。難
者。謂生死界。以如來初心結誓盡度生界。故
成佛已酬願利生
仰攀玄根俯提弱喪。超邁三域獨蹈大方。
啓八正之平路坦衆庶之夷途。騁六通之神
驥。乘五衍之安車 此顯利生之儀。仰向上
也。俯就下也。玄根喩理。弱喪者。弱而失國。
喩背覺合塵。此意如人救溺上攀於樹。下拯
溺者則身不陷。如來亦爾。本智照眞後智救
物。生死不縛。次二句明超。三域即三界。界外
名爲大方。亦二空之理也。佛獨踐之。以小教
説唯悉達一人具遍覺性。故八正者。謂正見
正思等。衆庶者。庶謂庶&T008862;即異見外道。謂大
開八正以坦諸邪。邪徑不平由坦而夷故。騁
謂馳騁。駿馬曰驥。神通化物應機敏速。故喩
神驥梵云衍那。此云乘。即五乘之法。論戒善
諦縁六度等。安車者。雲庵云。三乘出三界人
天出三途。故云安也。化儀大況。啓正摧邪運
通説法
至於出生入死與物推移。道無不洽
不施。窮化母之始物。極玄樞之妙用 初二
句明隨機宜生則出宜滅則入。但益物是懷
推移何定。意兼隨類之化。次二句明化博。謂
八正等布三界倶霑。五衍齊運群機皆濟。化
母下道書以氣爲化母。雪庵云。因縁能生諸
法。如化母也。玄樞喩智。門樞運轉。喩後智應
動。然此上句擧化境。下句明化智。謂窮盡因
縁生物之理。極其智用。説因縁生滅之教。知
可度者度之。不可度者存之。又知宜大宜小
等。由斯而知所以極智妙神用而化矣
虚宇於無疆。耀薩雲以幽燭。將絶眹於
九止。永淪太虚 初句所證。次句能證。梵語。
薩雲若。此云一切智。謂騰耀智光深照前理。
眹微兆也。九止九地也。太虚無餘也。欲結有
餘之名。先擧證理入寂。詳此折意。謂如來本
欲淪虚。但餘縁不盡居有餘
而有餘縁不盡。餘跡不泯。業報猶魂聖智尚
存。此有餘涅槃也 通有四事。一餘縁即度
餘之機。二餘跡即所依之身。三餘業即感報
之業猶有魂氣。四聖智未滅皆有餘也
經曰。陶冶塵滓如錬眞金。萬累都盡而靈覺
獨存 初二句喩説塵如萬累。金如靈覺 鑛
穢去而眞金現。萬累盡而靈覺存。陶謂陶汰。
冶鎔冶
無餘者。謂至人教縁都訖。靈照永滅。廓爾無
眹故曰無餘 縁跡既了。業智兼亡。皆無所

何則夫大患莫若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
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絶智以淪虚 文有二
對。皆初句擧患。後句欣寂。初身後智如文可
了。老氏云。吾有大患爲吾有身
然則智以形倦形以智勞。輪轉修途疲而
弗已 欲養其形智慮籌畫。是智因形而疲
倦。智既籌慮。反使其身晝夜勞作。是形因智
而勞。因此相役於生死長途。如輪運轉雖疲
弗止
經云。智爲雜毒形如桎梏。淵默以之而遼
患難以之而起 智慮不一故云雜。毒如世
毒藥。能損命故。桎梏刑器。械足曰桎。械手曰
梏。桎梏禁人。人實厭之。形能患人。厭亦應
爾。淵默下示過。淵默謂無餘。身智兼存而有
二過。一遠於無餘。二生於勞患
所以至人灰身滅智捐形絶慮。内無機照之
勤。外息大患之本。超然與群有永分。混爾與
太虚同體。寂焉無聞。怕焉無兆。冥冥長往莫
知所之 至人謂如來。體質名身。容儀爲
形。灰身乃捐其形患。智即心體慮即心用。滅
智乃絶其思慮。次二句釋成無患。超群下六
句明益。一超群有離生滅相。二同太虚顯無
爲益。三非聲非色。四究竟不退
其猶燈盡火滅膏明倶竭。此無餘涅槃也
燈火喩身智。膏明喩形慮
經云。五陰永盡。譬如燈滅 五陰身心通體」
然則有餘可以有稱。無餘可以無名。無名立
則宗虚者。欣尚於冲默。有稱生則懷徳者。彌
仰於聖功。斯乃典誥之所垂文。先聖之所軌
轍 初二句謂有斯二理。可立二名。次二句
正彰所益。宗虚謂二乘小機性本好滅。依名
求實而入無餘。懷徳謂六度大人。性好立徳。
依名求實而仰有餘。後之二句。一聖教定量
故。二先聖軌轍故
而曰。有無絶於内稱謂淪於外。視聽之所不
曁。四空之所昏昧。使夫懷徳者自絶。宗虚者
靡託 初四句引前違文。後二句顯失二機」
無異杜耳目於胎&T021400;掩玄象於霄外。而
責夫宮商之異。辨緇素之殊者也 玄象天
上星彩。霄謂霄漢。宮商五音之二。合擧二喩。
以喩外亡名相内絶有無。二喩影略。具云掩
玄。象於霄外。閟琴瑟於堂中。却責盲瞶之徒。
令辨玄象黒白之殊。琴聲宮商之異。何由能
之。法中意云。内存有無。外存稱謂。猶恐不
入。今内外雙絶。何以寄懷而悟入
子徒知遠推至人於有無之表。高韻絶唱於
形名之外。而論旨竟莫知所歸。幽途故自蘊
而未顯。靜思幽尋寄懷無所初二句擧得。而
論下顯失。至人者。即涅槃也。出現疏云。雖明
現身即涅槃用大。有無下謂雙絶名相。幽途
者。幽深途徑。謂無名相而引物。物不能造。是
自蘊藏。靜思下即有名者。尋思無所措懷」
豈所謂朗大明於冥室。奏玄響於無聞者哉
 大明日也。謂若名相雙絶。不應根宜。不可
謂之明杲日於暗室。令見其相奏妙音於未
聞。使聽其玄。皆約名相以難
位體第三 十演之二也。位猶安也。亦立也。
因有名覈體寄懷無所。故今位之
無名曰。有餘無餘者。蓋是涅槃之外稱。應物
之假名耳 外稱亦強名也
而存稱謂者。封名。志器象者耽形 由言封
名志器耽象。所以雙亡。楞伽云。名相常相隨
而生於妄想
名也極於題目。形也盡於方圓。方圓有所不
象。題目有所不傳。焉可以名於無名。而形於
無形者哉 初二句彰名相所盡。世間物象
非方則圓。次二句正明妙體。非象故方圓何
能象。非名故題目何所傳。大鈔象是寫字。後
二句正顯不可。名但名於可名。象但象於可
象。無名無象之體。焉可強名強象哉。題云涅
槃無名
難序云。有餘無餘者。信是權寂致教之本
意。亦是如來隱顯之誠跡也 初句牒前名
家叙有餘無餘之文。信是下縱是權宜。縱有
二意。一權寂是無餘。隨宜方便。故云權也。立
教是有餘。皆如來化生之本意。二隱顯之實
跡。隱爲無餘。顯爲有餘
但未是玄寂絶言之幽致。又非至人環中之
妙術道耳 奪也。前是權寂立教之慧。未是
玄寂絶言之致。無相故玄。無名故寂。前是隱
顯之跡。亦非環中之妙。環中之妙豈容隱顯」
徒不聞正觀之説歟。維摩詰言。我觀如來
無始無終。六入已過三界已出。不在方不離
方。非有爲非無爲。不可以識識。不可以智知。
無言無説心行處滅。以此觀者乃名正觀。以
他觀者非見佛也。放光云。佛如虚空無去無
來應縁而現。無有方所 初句告問者。經説
正觀。子獨未聞耶。維摩下亦約義引之。無始
下三句顯超。生相已盡語故云無始。滅相又亡
故云無終。又三際已斷故。六入六根也。根境
相入故名六入。已過者無漏淨色不入塵故。
三界下界繋已亡故。不在下四句遮表同時。
不可下四句顯體深玄。以此下結揀邪正。皆
古譯之經與今經少殊。放光下即義。引彼經
第三十卷法上菩薩答薩陀波崙所問之意。
大疏云。若有方所此現彼無。無方所故感
處即形。此前皆示自性涅槃。下示無住。亦應
化涅槃也
然則聖人之在天下也。寂寞虚無無執無競。
導而弗先。感而後應 承前經意以辨。前云。
佛如虚空隨縁而現。故云在天下。謂應無不
周與體同遍。寂寞下顯非聲色。身非執受故。
二執永無故竟諍也。無諍是涅槃故。導而下
因感而導。疾前無藥故
譬猶幽谷之響明鏡之像。對之弗知其所以
來。隨之罔識其所以往。恍焉而有。惚焉而亡。
動而逾寂。隱而彌彰。出幽入冥變化無常
顯無住也。初四句喩説。後六句法喩皆通。谷
鏡皆喩無名之體。對鏡之質。呼谷之人皆喩
能感之機。若響若像皆喩於應。於中像喩應
身。響喩説法。感之而來謂之有餘。來實非來。
雖對之而不知所從。不住有餘也。感謝而往
謂之無餘。往實非往。欲隨之而不知所向。不
住無餘也。喩意可知。動即有也。隱即無也。機
見去來聖無所住。故云動而等。出幽下釋成
出無入有棄有入無。變化權宜理非常準。無
名之道。譬月印空虧盈不遷出入常湛
其爲稱也二名因應而作。顯跡爲生。息跡爲
滅。生名有餘。滅名無餘 生滅因乎顯息。有
無復由生滅。隨跡而起。非假名何
然則有無之稱本乎無名。無名之道于何不
名 有無跡也。末也無名。實也。本也跡從。實
現末自本名
是以至人居方而方。止圓而圓。在天而天。處
人而人 承前于何不名。以示用也。逐器應
形無不能也。方圓喩殊機。應天爲天。應人名
人。同類攝生無擇鹿馬居士宰官等。如本經
廣示
夫能天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果以
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 是天是人之定
報。豈能應天應人而現形。正由非天非人。所
以能應天人。有體方用
其爲治也。應而不爲因而不施。因而不施
故。施莫之廣。應而不爲故。爲莫之大 現身
名應。感而後應。聖不爲也。現通説法名施。因
機而作。聖不施也。施作也。平聲。起信論示用
大云。第一義諦無有世諦。離於施作。但隨衆
生見聞得益等。莫之者。含具二意。一最大最
廣故。如衆生界一時皆感。亦一時普應。此應
之大更無大於此者。施例之。二忘廣大之相。
亦云莫之。如下云
爲莫之大。故乃返於小成。施莫之廣。故乃歸
乎無名 莫之者。亦忘乎至大至廣之相也。
由忘乎大。故曰小成。但寄小以遣大。豈住小
成。由忘乎廣故歸無名。總前意云。謂依體起
用即用恒體。非體時不用用時不體。體用無
住無不住也
經曰。菩提之道不可圖度。高而無上廣不可
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大包天地細入無間。
故諸之道 經即太子本起瑞應經也。菩提
祕藏中般若故。圖度思慮也。何故不可耶。以
高而無上等。諸高深有際可思。上下無窮故
不可也。天地至大智又包含。無間F至小智復
入中無間。如子微極細無中間也。以證涅槃
體大用廣
然則涅槃之道。不可以有無得之明矣
而惑者覩神變因謂之有。見滅度便謂之無。
有無之境妄想之域。豈足以標榜玄道。而語
聖心者乎 執跡迷本。亦猶逐派而亡源。且
略標涅槃。令其知有。而於正位猶爲剰名。計
跡爲實空花結果
意謂至人寂怕無兆隱顯同源。存不爲有亡
不爲無 至人法身徳也。正位之中有無幾
微。亦不形兆。故云寂怕。餘可了
何則佛言。吾無生不生。雖生不生無形不形。
雖形不形以知存不爲有 初句放光。即彼
二十六中文。無形下亦義。引放光涅槃等經。
以知下論斷。生謂四生。無生不生者。猶云無
一生而不生。形謂六道萬類之形。猶云無一
形而不形。何者。如忍辱太子等胎生也。雁王
鸚鵡卵生也。頂生手生濕生也。爲天爲鬼化
生也。四生攝於萬類。如涅槃三十二云。菩薩
摩訶薩受羆身乃至鹿兔龍蛇等身。然但由
感起即應而眞故。復云不生不形。即不爲有

經云。菩薩入無盡三昧。盡見過去滅度諸佛。
又云。入於涅槃而不般涅槃。以知亡不爲無
 初引晋華嚴。即安住長者。成就法門名不
滅度。所得三昧名無盡佛性。唐譯名佛種無
盡。梵云三昧。此云正思亦云正受。無盡者。以
佛性無盡。故入此三昧見三世佛亦無盡。又
此宗中三世互現故。現在中見過未佛也。廣
示如經。後引義同。即本經二十一中之義。是
知栴檀塔下勝觀元存。靈鷲山中釋迦常在。
莫隨妄想見有去來
亡不爲無。故雖無而有。存不爲有故。雖有而
無。雖有而無。所諸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
 躡前以顯二非之中。無住涅槃。跡不可執」
然則涅槃之道果出有無之域。絶言象之逕
斷矣 四法皆非。眞應莫羈。有無不住言象
何及。教明如鏡理直似絃。喩合符契義皎白
晝斷然超絶。無襲前惑
子乃云。聖人患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
莫先於有智。故絶智以淪虚。無乃乖乎神極。
傷於玄旨者也 此非答前正問。以前名家
叙入無餘。所以云。身爲大患。智爲雜毒。此見
淺近過患良深。故答問已。兼破此計初
叙計
無乃
下責非。神極者。神妙至理。玄旨者。幽玄經

經曰。法身無相應物以形。般若無知對縁而
照 晋經三十二略云。清淨法身非有非無。
隨衆生所應。悉能示現。下對即諸部般若之
意。無身而形。非心而照。引此章明。身心尚無
勞患何起
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
慮。動若各雲止猶谷神。豈有心於彼此。情繋
於動靜者乎 般若無知也。初四句法説萬
機大數也。不撓有二。一由機感故。如水澄月
現。二由無思故如摩尼出生。千難例同。次二
句喩明有餘名動。如行雲無餘名靜。猶谷神
也。谷神出道經。彼云。谷神不死。後二句正明
無心
既無心於動靜。亦無相於去來 法身無相
也。初句躡前。後句例身。以釋前文法身無相。
去爲無餘。來爲有餘
去來不以相故。無器而不形。動靜不以心故。
無感而不應 躡前雙明身心。以成前文。應
物而形對縁而照
然則心生於有心。相出於有相 機有身心
之感而聖。有身心之應
象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焦。心非我生故日
用而不動。紜紜自彼。於我何爲 象非
聖出。心非聖生。既由機感而現。此身此心何
患何勞。故出現疏云。象非我有。自彼器之虧
盈。心非我生。豈普現之前後。金石下即莊子
逍遙篇云。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等
所以智周萬物而不勞。形充八極而無患。益
不可盈。損不可虧 八極八方之極際也。無
心之心遍知一切而何勞。非身之身分應八
方而弗患。至于遣侍問候。只叙禮儀。答以輕
安俯隨世範。豈曰小疾須乳爲雷居士呵哉。
後二句以身心無爲。故非所損益。初句擬繋

寧復痾癘中逵。壽極雙樹。靈竭天棺。體盡焚
燎者哉 長阿含等説。如來向拘尸羅城中
路背痛。令弟子四疊僧伽黎樹下休息等。天
棺即金棺也。依古聖輪王葬儀而作。故言天
棺。意云。身心非有自感而興。非益能盈非損
可虧。豈同小乘之見半路背痛雙林壽終。靈
智滅於天棺聖體灰於焚燎也
而惑者居見聞之境。尋殊應之跡。秉執規矩
以擬大方。欲以智勞至人形患大聖。謂捨有
入無。因以名之。豈可謂采微言於聽表。拔玄
根於虚壤者哉 初二句法説。次二句喩明。
方曰規。圓曰矩。今之梓匠所用斗尺也。意云。
任見聞之情執殊應之跡。欲求無名之妙。如
人手執斗尺擬量大方。不知其可也。故本經
名爲二乘曲見。欲以下正明謬執。豈可下責
其淺近。言即名言。謂有無之名應權施設。無
實體性。非名之名。故云微言。會意忘名。故云
聽表。玄根喩涅槃。出生世出世善故。事相本
空。故云虚壤。意謂。有無二種。名相兩虚。無
相無名涅槃顯現。義説采拔
徴出第四 九折之二也。徴責也。前章云。涅
槃之道果出有無之境。徴意云。有無二法攝
盡一切。如何有無之外別有涅槃之體。今詳
徴辭。包擧儒老有無之説。復引小乘有無二
爲例以徴之。下超境中皆超此有無
有名曰。夫混元剖判萬有參分。有既有矣。
不得不無。無不自無必因於有。所以高下相
傾有無相生。此乃自然之。數數極於是 混
謂混沌。元謂根元。剖判分裂也。萬有即萬物。
世典多説。元氣鴻濛而爲混沌。形如雞子。爾
後清氣上升。穹窿爲天。濁氣下沈磅礴爲地。
即混元剖判。亦一生二也。盤古生中萬八千
云云是二生三。盤古死後形分物兆。萬物叢
生。是三生萬物。今意混元已前屬無。一氣始
萌即入有境。是無而生有也。次二對明有無
相成。所以下引老氏以結。皆明相因而起。此
乃下顯是定數。非由使令。故曰自然
以此而觀化母所育理無幽顯。恢恑憰怪無
非有也。有化而無。無非無也。然則有無之境。
理無不統 化母道也。亦氣也。理無下據理
而推。不論幽顯兩途之中。物有恢而大者。恑
而奇者。憰而詐者。怪而妖者。妍醜多端巨細
萬状。無非是有。既因無而有。必自有而無。千
状萬態皆入無也。然則下正明遍統。恢恑一
句用莊子文。已上儒老皆有此論。何晏王弼
諸儒各有申説。謂之清談。事在通鑑諸書。故
今論主假問而遣
經云。有無二法攝一切法。又稱三無爲者。虚
空數縁盡非數縁盡 數名慧數。縁即是慧
盡爲滅諦。謂無漏慧斷諸煩惱。證滅諦理。唐
譯名擇滅無爲。非數縁盡者。即諸法縁離自
滅。於此三中取第二爲小乘涅槃。第三同前
儒老。自有入無。以明有無攝世出世。以無餘
即出世法故
而論曰。有無之表別有妙道。妙於有無謂之
涅槃。請覈妙道之本果若有也。雖妙非無。
雖妙非無。即入有境果若無也。無即無差。無
而無差即入無境。總而括檢東之即而究之。無
有異有而非無。無有異無而非有者明矣
初四句引前違文。請覈正難。下意云。妙道
之體畢竟有之。體雖玄妙不可謂無。便入有
境。下無例同總而下正顯所收。意謂妙本非
有。非無者。非有即是無。非無即是有。未曾見
一法異有之外而爲非無者。下句例説
而曰。有無之外別有妙道非有。非無謂之涅
槃。吾聞其語矣。未即於心也 耳雖聞其説
心未悟其理。吾聞其語矣論語文
超境第五 十演之三也。超越也。境即有無
六塵之境。徴中欲以有無統收涅槃。演中指
二法俗諦之境。涅槃眞諦卓然超越。以破外
宗有無之見
無名曰。有無之數誠以無法不該。理無不統
然其所統俗諦而已 有無雖寛收一切。
但不收眞諦
經曰。眞諦何耶。涅槃道是。俗諦何耶。有無法
是 義引大品。道樹品云。菩薩以世諦故。示
衆生若有若無。非以第一義諦。問以屬體二
諦迢。然仁王經亦以有無爲俗諦
何則有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有無所以稱
有。無有所以稱無。然則有生於無。無生於有。
離有無無離無無有。有無相生。其猶高下相
傾。有高必有下。有下必有高矣 初二句明
二法相因。由有於無所以是有。下句例之。次
二句承前以生二名。然則下順明相待兩成。
離有下反顯不待皆非。有無相生下引類。非
直有無相待。至於高下是非前後等皆然也」
然則有無雖殊倶未免于有也。此乃言象之
所以形是非之所以生豈足以統夫幽極
而擬夫神道者乎 初二句中對有之時無乃
是無。若二法相待因有生無。皆是縁有也。此
乃下隨有無而興言象。依言象而起是非。豈
足明於幽深神妙之道乎
是以論稱出有無者。良以有無之數止乎六
境之内。六境之内非涅槃之宅。故借出以祛
之 初句牒前位體中結文。六境者。古譯
六塵爲六境。皆縁生之事形。兆入有縁散入
無。豈涅槃之居宅。故假借出之言以顯高邁」
庶希道之流。彷彿幽途託情絶域。得章亡言
體其非有非無。豈曰有無之外別有一有而
可稱哉 彷彿者。相似比擬也。猶言倣法玄
道而悟。如何法耶。一相絶。二言亡。不可守有
無之言而隔玄悟。體其下但可體究其非有
非無。不生知覺自與玄會。若計有無之外。別
有涅槃復入有境。豈能超之
經曰。三無爲者。蓋是群生紛繞。生乎篤患。
篤患之尤莫先於有。絶有之稱莫先於無。故
借無以明其非有。明其非有。非謂無也經即
羅什所譯仁王也。紛繞煩惱也。亦業也。篤患
生死也。有謂三有。有爲有漏故。絶有下謂欲
引出有爲。則無爲第一。此意佛説無爲。令群
生息有爲之患。爾借無下但假借無爲之名。
以引著有之物。令悟非有。故放光云。若無有
爲亦無無爲等。非謂非有是斷無之無。恐儒
老之流計有無遍攝一切。謂涅槃亦無之所
攝。曲引佛經有爲無爲。以爲類例。涅槃既是
無爲亦合無攝。故合無攝。故設此難以揀之。
一揀涅槃非有無攝。二揀無爲之無。非二家
所計有無之無
玄第六 九折之三也。亦承前起。至下
可知
有名曰。論旨云。涅槃既不出有無又。不在有
無 初句叙前豈。曰有無之外等。次句叙前
良以有無等
不在有無則不可於有無得之矣一也不出有
無則不可以離有無求之矣二也求之無所便
應都無三也 二所不得當求無所。究竟無體
徒説何爲
然復不無其道。其道不無則幽途可尋。所以
千聖同轍。未嘗虚返者也 初明玄體非
斷。所以千聖同歸。必有實理
其道既存而曰不出不在。必有異旨。可得聞
乎 若斷可許不在不出。既存何云雙離
妙存第七 十演之四也。不出不在曰妙。體
非斷絶曰存。亦示無住之深
無名曰。夫言由名起名以相生。相因可相無
相無名。無名無説。無説無聞 初三句擧妄。
後三句顯眞。可相者。相由心起。心於相上印
可分別。故言可相猶言相由心現
經曰。涅槃非法非非法。無聞無説非心所知
 本經二十一云。略謂涅槃非相非不相。非
物非不物等。無聞無謂等亦淨名文。理事善
惡等皆名爲法。今順論意。且以有無爲法。非
法不在也。非非法不出也。不出不在無説也。
無説則無聞。無聞則無知也
吾何敢言。而子欲聞之耶 此由名家執出
在之名而折非出非在之妙。願樂欲聞。故於
答前先擧妙體之玄。以拂聞相。令忘名會旨」
雖然善吉有言。衆生若能以無心而受。無聽
而聽者。吾當以無言言之。庶述其言。亦可以
言也 義引大品須菩提告釋提桓因諸天子
之意。非正文也。事如前引。子以論勘經。論主
引用實有多式。或引正文。或取義引之。或出
經名。或汎擧之。或但引經中人名。或合集上
下字文。或合集兩經引之。或略或詳。細推自

淨名曰。不離煩惱而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
界而入佛界 彼經弟子品云。不斷煩惱而
入涅槃。天女下即寶女所問經第四。寶女偈
答舍利弗云。如魔之境界。佛境界。則平等相
應爲一類。以是印見印
然則玄道在乎妙悟。妙悟在於即眞。即眞則
有無齊觀。齊觀則彼已莫二 初句於道貴
悟。如何悟耶。即妄而眞故。如前云。不離煩惱
得涅槃等。次句既不離縁而即眞。觀色之時
莫非見空。觀空之時莫非見色。故云齊觀。彼
己目心境。心境一如。故云莫二
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天地
萬物皆境也。我即心也。既云同根一體。則本
無二。文似莊子
同我則非復有無。異我則乖於會通 同我
者。心境無異亦理事冥同。非復有無者。有無
之事泯絶也。異我下心境理事兩殊。不能會
證冥同也。詳此二句。唯同唯異皆非。亦同亦
異方離諸過。出在兩成。何者。由異故事理相
違。所以不在。今若唯同非復有無。則不在之
旨不成。由同故事理相即。所以不出。今若唯
異乖於會通。不出之旨不成。以涅槃是理有
無屬事。故相躡各有二過。可知
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間矣
何則夫至人虚心冥照理無不統。懷六合於
胸中。而靈鑑有餘。鏡萬有於方寸。而其神常
虚 初二句汎明一智皆虚冥也。次二句示
正智照理。四方上下名爲六合。後二句示後
智達事。鏡萬下謂萬有於方寸而無慮焉。故
云常虚。此辯智玄下明證妙
能拔玄根於未始。即群動以靜心。恬淡
淵默妙契自然 至能下承前以明。玄根喩
眞拔喩於證。未始二意。一未猶無也。理無始
故智始會時非照今有。二智雖極眞未始照。
故如前云虚心等。群動俗也。權應之時初無
應相故云靜心。後二句如次成上二智無相。
自然者。感而後應不加功力。起信云。自然而
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衆生
所以處有不有。居無不無。居無不無故不無
於無。處有不有故不有於有。故能不出有無。
而不在有無者也 所以下略至人二字。初
二句承前釋成。處有居無明不出也。不有不
無明不在也。次四句躡前雙示不住。故能下
結成
然則法無有無之相。聖無有無之知。聖無有
無之知。則無心於内法。無有無之相則無數
於外。於外無數於内無心。此彼寂滅物
心冥一。怕爾無眹乃曰涅槃。涅槃若此圖度
絶矣 初二句顯心境無相。次四句明心境
兩亡。次四句心境冥一。怕爾下結離心思。圖
度思慮也
豈容責之於有無之内。又可徴之於有無之
外耶
難差第八 九折之四也。此亦承前心境不
二之妙。以難三乘等修證之差
有名曰。涅槃既絶圖度之域。則超六境之外。
不出不在而玄道獨存。斯則窮理盡性。究竟
之道妙一無差。理其然矣。通叙前理。窮理盡
性語出周易。彼云。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理其
然者。許可其理
而放光云。三乘之道皆因無爲。而有差別
即二十四中之文。亦少不同義則無異。金剛
亦云。一切賢聖法皆因等云云
佛言。我昔爲菩薩名曰儒童。於然燈佛所。已
入涅槃。儒童菩薩時於七住獲無生忍。進修
三位 縁起如本行説。詳意儒童時居七住。
依無生忍見無生理。名入涅槃。折意以既得
涅槃。謂究竟無修。如何復修後三住乎。古譯
十地亦名十住
若涅槃一也。則不應有三。如其有三則非究
竟。究竟之道而有升降之殊。衆經異説何以
取中耶 初四句難三乘有差。以三一互違
故非究竟。則無常也。次二句躡前以難三位
之殊。升降高下也。中謂折中亦正也
辨差第九 十演之五也。辨謂分辨
無名曰。然究竟之道理無差也 理無二。實
所以究竟
法華經云。第一大道無有兩正。吾以方便爲
怠慢者。於一乘道分別説三。三車出火宅。即
其事也 亦義引法華前後之文正法華善權
品云。是一乘道寂然之地無有二上等。妙法
化城品云。佛爲求道者中路懈廢。意止息故
以方便力。於一乘道分別説三。懈廢亦怠慢
也。火宅可知
以倶出生死故。同稱無爲。所乘不一故有三
名。統其會歸一而已矣 三乘云殊免患是
同。所乘下通理教行果。今略就教行釋之。教
者。謂依一乘分別説三。即諦縁度。行者。三乘
三行大小不一。統其下意謂能乘之人隨所乘
之法。不一而有三名。所歸之理唯一無二
而難云。三乘之道皆因無爲而有差別。此以
人三。三於無爲。非無爲有三也 初四句叙
難。此以下出理。三差在機不在於理
故放光云。涅槃有差別耶。答曰。無差別。但如
來結習都盡。聲聞結習末盡耳 即彼經二
十四中之文。但如來下彼云。但如來諸習結
盡爾。聲聞習結不悉盡等。即二障種子習氣。
此約三乘斷惑淺深。以分三異。非涅槃有三

請以近喩以況遠旨。如人斬木去尺無尺去
寸無寸。修短在於尺寸。不在於無也 已見
邊爲近。未見邊爲遠。人喩三乘。斬喩智斷。
木喩種現無喩無爲。尺寸喩三乘斷惑多少
也。以喩量法昭然可見
夫群生萬端識根不一。智鑑有淺深。徳行有
厚薄 初句總指次句。識謂識心。即樂欲不
同。謂樂大樂小。根謂根性。即種性不一。即大
機小機。次句大乘雙照二空名深。小乘獨見
人空名淺。徳行下自利之行名薄。二行雙行
名厚。亦可諦縁之行名薄。六度萬行名厚
所以倶之彼岸。而升降不同。彼岸豈異。異
自我耳 由識根差別故。所以倶往彼岸而
高下不齊。喩以生死爲此岸。煩惱爲中流。涅
槃爲彼岸。彼岸唯一爲力。不同故成異也
然則衆經殊辨其致不乖 由前云衆經
異説何以取中。今引法華。明三乘一起。三雖
差別。至道唯一。三位例然
責異第十 九折之五也。所證之理既一。如
何能證之人三殊耶。此亦躡前而問。下文自

有名曰。倶出火宅則無患一也。同出生死則
無爲一也。而云彼岸無異異自我耳。彼岸則
無爲岸也。我則體證無爲者也 初喩次法免
患既同。無爲定一。而云下擧前違文。彼岸下
約法約人。先定其理而後難云
請問我與無爲爲一爲異。若我即無爲。無爲
亦即我。不得言無爲。無異異自我也。若我異
無爲。我則非無爲。無爲自無爲。我自常有爲。
冥會之致又滯而不通 初二句雙審。若我
下出第一過。明人法相。即既人法相即人三
法三。何云法一也。又若我下出第二過。明人
法兩異。無爲有爲兩分。有爲三乘應冥會
於無爲之理。何言三乘冥會耶
然則我與無爲。一亦無三異亦無三。三乘之
名何由而生 以人從法法。一人一也。異則
不證於何有三耶
會異第十一 十演之六也。會謂會通。下文
自顯
無名曰。夫止此而此適彼而彼。所以同於得
者得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失之 此目此
岸。彼目彼岸。猶言居生死之岸。則同生死之
患。無爲例之。所以下承前已明。文擬老氏。同
於得下釋前適彼而彼。得謂證得然通能所。
能得之人同所得之理時。理亦同於能得之
人。如下云。我即無爲無爲即我。同於失下釋
前。止此而此。能所不相得也。反前可知
我適無爲我即無為。無爲雖一何乖不一耶
人證法時人法必即也。所以亦三者。理雖一
味。證有淺深故。於法略示。下喩及合中具

譬猶三鳥出網同適無患之域。無患雖同而
鳥鳥各異。不可以鳥鳥各異。謂無患亦異。又
不可以無患既一而一於衆鳥。然則鳥即無
患 無患即鳥。無患豈異異自鳥耳 初四句
擧喩體。三鳥隨擧大中小者。在網爲患。出網
之時遠近雖殊。皆爲無患之域。以喩三乘斷
惑出界。不可下鳥患相望反責一異。然則下
釋成相即。又不防鳥異。美哉斯喩何疑不遣」
如是三乘衆生倶越妄想之樊。同適無爲之
境無爲雖同而乘乘各異。不可以乘乘各異。
謂無爲亦異。又不可以無爲既一而一於三
乘也。然則我即無爲無爲即我無爲。豈異異
自我耳 三乘名衆生者。諸蘊未轉二死猶
存。相續之心猶生。和合之識未破。等覺已降
皆有此名。亦前四句明人證法。不可下四句
以人會理。會許淺深。人可云異。理何異耶。亦
不可云由理一故。不許證有淺深之殊。何云
一亦無三耶。然則下結成相即。理則元一證
則有三也。句句合前不煩重指
所以無患雖同。而升虚有遠近。無爲雖一而
鑑有淺深 承前法喩。以答異亦無三
也。初二句喩明。後二句法説。前擧三鳥雖異
免患是同。免則相即。不妨人異。以明一亦有
三。此擧迯患雖同遠近有異。以明異亦有三。
但異在遠近不在於法。幽鑑三乘之智也
無爲即乘也。乘即無爲也。此非我異無爲。以
未盡無爲故有三耳 初二句明相即無異。
此非下以相即故非異。非異故冥會。誰云其
異而乖於冥會耶。以未盡故有三。誰云異亦
無三。血脈隱微。可細推繹
詰漸第十二 九折之六也。詰難也。由前未
盡有三。以是漸義故今詰之
有名曰。萬累滋彰本於妄想。妄想既袪則萬
累都息。二乘得盡智菩薩得無生智。是時妄
想都盡。結縛永除 枝末麁惑衆多名萬滋
益也。彰著也。妄想即根本無明細惑。意云。枝
末雖衆本惑唯一。但剪本惑末惑頓息。理可
頓證。盡智下大品説。三乘之人共十一智。第
九名盡智。謂苦已盡見等。第十名無生智。謂
苦已見而不更見等。則前之十智聲聞皆有。
盡智在已辨地得之。今云。菩薩得無生智者。
二地已上第九菩薩地阿鞞跋致。如實知諸
法本自不生今亦無滅。名無生智。不共二乘
也。意謂智起惑亡理即顯現。如大品放光及
智論二十三廣説
結縛既除則心無爲。心既無爲理無餘翳
初一句躡前。次句明證。後二句惑盡。理如明
鏡惑如塵翳。妄惑既盡理即明淨
經曰。是諸聖智不相違背。不出不在其實倶
空。又曰。無爲大道平等無二 放光第二略
云。聲聞辟支佛菩薩佛世尊。是諸聖智不相
違背。乃至云。不出不在其實空者無有差殊。
與大品大同。今謂在字宜是生字。傳之誤也。
智論四十三解云。因邊不起名爲不出。縁邊
不起。名爲不生。又曰下亦義引大品等。如三
慧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無爲法中可得差
別不。佛言。不也等
既曰無二。則不容心異。不體則已。體應窮
微而曰體而未盡。是所未悟也 初句躡前
理智無二。次句會前不相違背。不體下意云。
三乘之智無殊。是唯不證證則頓盡。如何分
小大之殊。談漸盡之理
明漸第十三 十演之七也。謂結習不可頓
盡。無爲不可頓見。譬如磨鏡塵亦漸除。明亦
漸現
無名曰。無爲無二則已然矣。結使重惑而謂
可頓盡。亦所未喩曉也 初二句許前。結使
下正明其漸。此明方便淨也。三乘之人皆以
見前伏惑。登見道已始盡分別。思惟位中漸
斷倶生。如是已歴乾慧乃至已辦及辟支佛
菩薩等地。方得無漏盡無生智
經曰。三箭中的。三獸渡河。中渡無異而有淺
深之殊者。爲力不同故也 初二喩皆古譯
毘婆沙論之義。故彼論二十二云。猶如一的
若木若鉄。衆箭所中如是一。無爲體爲三想
所行等。五十五云。於甚深十二因縁河。能盡
其底。是名爲佛。二乘不爾。如三獸渡河。謂兔
馬象。兎則騰擲乃渡。馬或盡底或不盡底。香
象於一切時。無不盡底等
如是三乘衆生倶濟縁起之津。同鑑四諦之
的。絶僞即眞同升無爲。然其所乘不一者。亦
以智力不同故也 縁起諸十二因縁。津謂
渡處。渡已名濟。四諦可知。若縁若諦。隨一法
門三人同禀。通教意也。所禀法門無殊。隨其
機宜但成自乘菩提。亦婆沙之意。涅槃略云。
十二縁生下智觀者得聲聞道等。見諦之理
名曰中的。行相皆多。如婆沙説。絶僞者。斷惑
也。即眞者。證理也。同升無爲者。明所趣非
異。然其下明能趣有殊。後句即論語云射不
主皮爲力不同科。以法對喩。昭然可知
夫群有雖衆。然其量有涯。正使智猶身子
辨若滿願。窮才極慮莫躐其畔 群有即萬
物也。量謂邊量縁起事法。雖廣多無際。然有
名有相皆屬分限。故云有涯。身子即舍利弗。
智慧第一故。滿願即富樓那。辨才第一故。意
云。有眼俗諦直令窮滿願之辨才。不能盡談
其名極。身子之智慮不能遍知其状。故涅槃
三十五云。我往一時在耆闍崛山。與彌勒菩
薩共論世諦。舍利弗等五百聲聞。於是事中
都不識知。何況出世第一義諦
況夫虚無之數重玄之域。其道無涯。欲之
頓盡耶 虚無重玄擬老書爲文。謂涅槃也。
有涯之數令智辨之人尚不躐其畔。無涯之
眞使三乘衆生欲令頓盡。豈能爾耶。譬乎九
層之臺不可躐等。萬里青冥頓欲階升。於道
未許故
書不云乎。爲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爲道者。
爲於無爲者也。爲於無爲而日日損。此豈頓
得之謂。要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捐耳 例
引老書。論主於中間而釋之。以喩漸斷之理。
如見前見後之節級。性宗相宗之位次寄位
斷惑。皆此理也
經喩螢日智用。可知矣 放光第二云。舍利
弗譬如螢火虫不作是念言。我光明照閻浮
提。普令大明。如是舍利弗諸聲聞辟支佛亦
無是念言。我當行六波羅蜜。具足十八法。成
阿惟三佛。度脱衆生。舍利弗譬如日出遍照
閻浮提。莫不蒙明者。如是菩薩行六波羅蜜。
具足十八法。成阿惟三佛。度不可計一切衆

譏動第十四 九折之七也。譏諷也。亦詰難
之謂。前斷惑證理損益等皆動。故論文雖別
引經以辯。然意中含有前旨。如下云。既以取
捨爲心。揖益爲體。豈非盡惑證理之動也。所
以譏動者。欲明動而常寂。寂而恒動。無住之
行。事理雙修。不爾奚證無住涅槃之果
有名曰。經稱法身已上入無爲境。心不可以
智知。形不可以象測。體絶陰入心智寂滅。而
復云。進修三位積徳彌廣 方廣分中共示
菩薩入地。心證眞如離分別故智不知。以法
爲身故象弗測。至七地中身心無相。如何復
進後之三地。焉非其動乎
夫進修本於好尚。積徳生於渉求。好尚
則取捨情見。渉求則損益交陳 初二句推
因。謂心有好尚於後位。所以進修其勝分。身
有渉求於衆徳。所以復出於自分。夫二句顯
其過患。取後捨前損障益徳。皆分別之動
既以取捨爲心。損益爲體。而曰體絶陰入心
智寂滅。此文乖致殊。而會之一人 以此
四者身心兩現。如何乃云體絶云云文義既殊
動靜互戻。會屬於儒童一人如何
無異指南爲北。以曉迷夫也 南喩動北喩
寂。經中云寂云動。令人服行。既二理相違。如
何準的。譬之欲北而反指南。若今謂寂而反
示動。何以令迷夫行人曉解耶。南北喩動靜
者。南爲朱明故喩動。北爲玄冥故喩寂
動寂第十五 十演之八也。法身已上行行
合眞即相無相。焉有動而不寂。寂而不動耶。
今標動靜不云寂動者。以問中但譏其動。意
謂動則違寂。不知動時全寂。故云動寂。然禀
實教之行者悟理起行。不揀凡夫。況七地乎。
演此顯無住之因。方契無住之果矣
無名曰。經稱聖人無爲而無所不爲 放光
二十四云。佛言。適無所爲故。行般若波羅蜜
等。無爲寂也。無所不爲動也。寂不妨動故」
無爲故。雖動而常寂。無所不爲故。雖寂而常
動。雖寂而常動故。物莫能一。雖動而常寂故。
物莫能二。物莫能二故。逾動逾寂。物莫能一
故。逾寂逾動 初四句相躡顯動寂無違。次
四句顯二法非一非異。後四句躡前。釋成二
行雙流
所以爲即無爲無爲即爲。動寂雖殊。而莫之
可異也 承前三對之文。一致已明。此但結
成前所引經。通答進修之動。既爲即無爲。如
何進修三位。一句屬動
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無 即彼經初卷中
文。據前問中。身心各説。以進修是取捨之心。
積徳是渉求之身。今答中初答進修。引爲不
爲之文。意復屬身以運行由身故。今答積徳。
而却引心亦不有之文。意以渉求豈非是心。
大底行由身運身由心策。身心相應互擧皆
可。況法身菩薩證心成身。未嘗宛異不惟動
寂無殊。亦乃身心一致
不有者。不若有心之有。不無者。不若無心
之無 義如下釋
何者。有心則衆庶是也。無心則太虚是也。
衆庶止於妄想。太虚絶於靈照。豈可止於妄
想絶於靈照。標其神道而語聖心者哉 衆
庶謂凡夫。初二句指體。次二句彰過。豈可下
正揀
是以聖心不有。不可謂之無。聖心不無。不可
謂之有 爲斥二見故。言非有非無。豈可聞
説非有。却計是無等。謂者計謂之謂
不有故。心想都滅。不無故。理無不契。理無不
契故。萬徳斯弘。心想都滅故。功成非我 初
二句離過。次二句證理。次二句初由契理。恒
沙佛法一一隨理周遍法界。後二句由心想
滅故功皆無相。無容我證我爲。如何乃至積
徳起於渉求哉
所以應化無方未嘗有爲。寂然不動未嘗不
爲。經曰。心無所行無所不行。信矣 答問至
此大理已明。前結後證文皆可了。所引之經
亦義引大品等。如無作品云。菩薩行般若不
行色。爲行般若。不行受想等爲行般若等。自
此已下廣會教理。眞不異前
儒童曰。昔我於無數劫。以國財身命施人無
數。以妄想心則非爲施也。今以無生心五華
施佛。始名施爾。又空行菩薩入空解脱門。方
言。今是行時非謂證時 智論第十六云。我
於無量劫中。頭目髓腦以施衆生。合其願
滿。乃至慇懃精進求此功徳。欲具足五波羅
蜜。我是時未有所得。見然燈佛。以五華施佛。
布髪泥中得無生法忍。即時六波羅蜜滿等。
釋曰。七地已前智相未盡故。三輪未或全空。
住相行施非眞施也。以不順眞故。施既如此
戒等皆然。擧一例諸也。至無相地。智相已亡。
無生又證施無所住。冥然契眞。施雖五花之
尠。勝前身命之多。蹄涔海量何敢相望。施華
之縁如本行經。又空行下放光二十略云。菩
薩行空無相無願三昧等。今正是行五波羅
蜜時。非是證時。皆顯動寂無妨
然則心彌虚行彌廣。終日行不乖於無行者
也 謂行行忘相。動而恒寂
是以賢劫稱無捨之檀。成具美不爲之爲。禪
典唱無縁之慈。 思益演不知之知 梵云檀
那。此云布施。賢劫經説。一切諸法無有與者。
是曰布施。成具經云。不爲而過爲。禪經説。慈
心三昧有無縁之慈。思益經略云。無取捨之
知方爲知矣
聖旨幽玄殊文同辨 文雖四異。旨則一貫
而玄通
豈可以有爲便有爲。無爲便無爲哉。菩薩住
盡不盡平等法門。不盡有爲。不住無爲。即其
事也 初二句責其動靜異見。菩薩下引經
顯理。即名經略云。上方香積世界菩薩欲還
本國。向佛求法。佛言。有盡無盡解脱法門。汝
等當學云云如菩薩者不盡有爲。不住無爲。彼
疏解云。有爲雖僞。捨之而大業不成。無爲雖
實。住之而慧心不明。即其事者。同前動寂無
礙。若有無異見豈順經義。既云平等。則盡與
不盡其行一也
而以南北爲喩。殊非領會之唱 領謂領
納。會謂契會。雲庵云。南北之方定異。寂動二
行常一。將定異喩常一。豈能領會也
窮源第十六 九折之八也。窮謂窮討。源謂
根源。雲庵云。由前章已知一乘正行動寂同
時。今則行成必證。未識能證之人與所證之
法。誰先誰後。隨一爲源二倶有過。故今窮

有名曰。非衆生無以御控進三乘。非三乘無以
成涅槃。然必先有衆生。後有涅槃 反顯也。
意云。由先有衆生。然後控御三乘之因。證涅
槃之果。此立理也。然必下定先後
是則涅槃有始。有始必有終 有始終生滅
之過。何故前引經云。無始無終。又云。六趣不
能生。力負不能化
而經曰。涅槃無始無終。湛若虚空。則涅槃先
有 本經二十一云。涅槃非始非終等。虚空
爲喩。在經多有
非復學而後成者也 有不因修成之過。涅
槃既先則性自圓成。非由修學而後成就。何
須行三乘之行耶
通古第十七 十演之九也。通同也。古先也。
意云。涅槃之體性出自古無始無終。今三乘
之智本是即理之智。不證則已。證則冥通。何
有即理之智證即智之理。尚分今古之異而
不通同。故生公云。若尋其趣乃是我始會之
非照今有。照不在今。即是莫先爲大。既云大
矣。所以稱常。故下云。理而成聖聖不異理。演
此明證窮自性同自性也
無名曰。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
造 聖人與理冥一。故云無象。萬物下心雖
寂然。亦不離諸法。以一切法皆心所起
會萬物以成己者。其唯聖人乎 會證會也。
聖人了法即心。前則依性起相。此則會相歸
心。所以成聖。楞嚴經云。一切衆生從無始來。
迷己爲物。失於本心爲物所轉。若能轉物即
同如來。雲庵云。昔石頭和尚讀至於此。遂豁
然大悟曰。聖人無己靡所不己。法身無相誰
云自他。圓鑑虚照於其間。萬象體玄而自現」
何則非理不聖非聖不理。理而成聖者。聖
不異理也 初二句明心境互成。若不證於
萬物性空之理。何以成聖人。若非聖智。亦不
見性空之理。 此則同前般若論中内外相與
而成功。後二句明心境非異。初一句躡前。既
證理爲聖。聖智豈異於理耶。此明聖智與理
通同。顯無古今先後之異
故天帝曰。般若當於何求。善吉曰。不可於色
中求。亦不可離色中求。又曰。見縁起爲見法。
見法爲見佛 初文即大品散花品文。般若
即能證之心。色即所證之境。擧色例諸。萬法
皆然。不可於色中求者。由心境非一故。不可
離者。由心境非異故。以色即是空空即如境。
如外無智。故言不離。又曰下即涅槃文。縁起
即十二因縁也。法即空性佛即覺智。見縁起
性空之理。即爲見佛。如智非異
斯則物我不異之傚也 物即境也。即物明
如故我即心也。約聖稱我故畢竟證會。涅槃
非先三乘非後
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
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 前引聖教。以
明理智冥符二而不二。以爲定量。方明至人
以智契理。亦寂然冥通。戢止也。亦歛也。玄機
智也。未兆謂智證理時。全用歸體不存眹兆。
清涼大師云。智體無自即是證如。冥寂也。運
動也。即如智之合稱。化謂萬化即就也。意云。
冥運之體即萬化之有。事顯理隱義言藏也。
清涼大師云。冥眞體於萬化之域。六合謂俗
諦之有。以用也。謂總括六合之事。以爲靈鑑
之心。未有一法非心也。一去來下去謂過去。
即古也。來謂未來。亦義兼現在今也。既混融
三世爲體。何古而弗通。前則統六合遍十方。
此則該三世通今古。成體者。且約聖智初眞
俗融心境會。義言成爾。圭山云。無去無來。冥
通三際。問佛用蘇漫多説。論主何以文爲。答
方便善巧逗華人之機。故封文之流謂言同
俗。賛寧嘲其用文。慧達解其孟浪。以子愚瑣。
頗求立言之意。如達師不害於文矣。故今定
解。但用内義而釋雅言。令知論主文托於彼。
義屬於此
古今通始終同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太
均乃曰涅槃 顯前心境冥寂之體也。初句
中約終教辨。如大疏云。心冥至道混一古今。
約頓教則一念不生前後際斷。何古何今。依
圓教則古今二相即入圓融。尤見通也。次句
以始終同故。三乘涅槃初證非始。證極非終。
本末即理事海波一濕故。浩然謂浩浩然廣
多無際。太均謂情非情無差。染非染平等。未
有一法非涅槃也
經曰。不離諸法而得涅槃。又曰。諸法無邊故。
菩提無邊 又曰下放光三十云。諸法無邊
際故。般若波羅蜜亦無邊際等。引此證理智
皆依諸法。即顯心境不異也。二文互影。細尋
可知
以知涅槃之道存於妙契。妙契之致本
冥一 以知者。依經求理。理自昭著貴於妙
合。妙合之旨因乎忘智。内冥二而不二一亦
遣矣。此文亦通包前義智會之時通於古也」
然則物不異我。我不異物。物我玄會。歸乎無
極 如智玄寂寄言無極。非別有處如智歸

進之弗先退之弗後。豈容終始於其間哉
進退約人。先後通約人法。三乘進而證之非
先也。以無前際故。迷夫退而未證非後也。以
無後際故
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淨名經説。舍
利弗問天女。止此室其已久如。曰如耆年解
脱。舍利弗言。止此久也。天女云云。解云。耆年
謂身子耆宿。身子所證解脱。豈屬久近之時。
故云爾也
考得第十八 九折之九也。考稽也。承前不
離諸法而得涅槃。因之考稽。盡陰存陰違教
違理。當何得乎。所以最後辨此者。謂從前決
擇悟修先後。義意已周。究竟證入最居於後
故今考也
有名曰。經云。衆生之性極於五陰之内。又
云。得涅槃者五陰都盡。譬猶燈滅 本經二
十九云。離五陰已無別衆生。又云下初二句
示衆生之體。五陰即體故。次二句示證相。法
喩可知
然則衆生之性。頓盡於五陰之内。涅槃之道
獨。建於三有之外。邈然殊域。非復衆生
得涅槃也 順經而違理也。以能得者五陰
已盡於有内。所得者。涅槃獨立於有外。若云
得者。有二違理。一盡陰誰得。二内外懸絶
果若有得則衆生之性不止於五陰。必若止
於五陰。則五陰不都盡。五陰若都盡。誰復得
涅槃耶 存陰順理而却違經。若定許得。餘
有二義。一應五陰之外更有衆生之性。五陰
令盡。陰外之性令得。故今論云。果若有得
二恐違以前經云極於五陰。豈許陰外更有
生性耶。若此應合五陰不都斷盡。或盡麁存
細或滅色存心。爲能得者。必若都盡誰是能
得耶。故論云。必若止於五陰云云此理已通
亦違前經云五陰部盡。據此存盡皆違不可
不考。此意明。三乘之教斷盡生死。轉得涅槃。
不知二際無二。故假此問答。令悟即妄而眞」
玄得第十九 十演之十也。前演證窮。此演
得妙。不存得相而得曰玄
無名曰。夫眞由離起。僞因著生。著故有得。
離故無名 忘得曰離。涅槃從此而顯。有得
曰著。名相從此而生。無名者。猶云無得。對前
避文。亦可由離故。得無名之理
是以則眞者同眞。法僞者同僞 法眞離得
智亦眞矣。依僞生著。心念妄矣
子以有得爲得。故求得於有得耳。吾以無得
爲得。故得在於無得也 有得者法僞。得亦
無得。無得者則眞。無得而得也。心經云。以無
所得故。而得菩提
且談論之作必先定其本。既論涅槃。不可離
涅槃而語涅槃。若即涅槃以興言。誰獨非
涅槃。而欲得之耶 言隨法起。談眞以眞爲
本。説俗以俗爲根。既談涅槃之體。正當如體
而言。涅槃之體彌綸法界。未有一法而非涅
槃。若此則本來即是更何論得。起信論云。一
切諸法畢竟平等。即眞即如云云
何者夫涅槃之道妙盡常數。融二儀。
滌蕩萬有。均天人同一異。内視不己見。返聽
不我聞。未嘗有得。未嘗無得 初一句標體。
次七句辨相。後二句雙絶。常數者。即三世有
爲事相等。此總示也。下別列。二儀即天地。萬
有者。即縁生萬物。融冶故所以均天人。滌蕩
故所以同一異。顯自性涅槃無差別之相。内
視下二句約見聞以辨。限不循色曰内視。色
之注空空無對觸。故云不己見。耳不循聲曰
返聽。聲之性空空故亡音。故云不我聞。己我
皆屬涅槃。知非身外故云己我。未嘗下可知」
經曰。涅槃非衆生。亦不異衆生。維摩詰言。若
彌勒得滅度者。一切衆生亦當滅度。所以者
何。一切衆生本性常滅。不復更滅 本經二
十二云。如來非衆生非非衆生。以如來即涅
槃故。可義引也。二十九云。衆生佛性不一不
二等。次引淨名。即初卷菩薩品文亦少別。彼
云。諸佛知一切衆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等」
此名滅度。在於無滅者也 生死空花本來
不起。則已滅也。四流陽焔當相元空。則已度

然則衆生非衆生。誰爲得之者。涅槃非涅槃。
誰爲可得者 然則者。因前而起。衆生本滅
度。於滅度中能所總非。何爲得相哉
故放光云。菩提從有得耶。答曰。不也。從無得
耶。答曰。不也。從有無得耶。答曰。不也。離有
無得耶。答曰。不也。然則都無所得也。答曰。
不也。是義云何。答曰。無所得故爲得。是故得
無所得也 此以義合集放光上下之文。而
成此理非正文也。大品亦同。三慧品云。須菩
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修般若波羅蜜。得薩
婆若不。佛言不。不修般若得薩婆若不。佛言
不。修不修得薩婆若不。佛言不。非修非不修。
得薩婆若不。佛言不等。放光二十四略云。須
菩提言。世尊。不住最第一要義。成阿惟三佛
不。佛言不。乃至云。將無世尊不逮正覺耶。佛
言。不也等。答曰已下放光等經。皆是此義。而
前四有得。第五無得。皆不許無得而得。始爲
玄爾
無所得謂之得者。 誰獨不然耶 無得而得
正由冥通。冥通之道體遍一切。故楞伽經云。
以知衆生本來而入涅槃。誰獨不得。此則本
來得矣。而前云捨陰存陰謂内謂外。如是分
別非爲正問
然則玄道在於絶域。故不得以得之。妙智存
乎物外。故不知以知之。大象隱於無形。故不
見以見之。大音匿於希聲。故不聞以聞之
此有四對。皆上句示體。下句辨得。初二對約
心境。玄道境也。絶域事之外也。妙智心也。皆
非俗故。故云物外。下二句可了。但約境言得。
約心言知。後二對約相名以辨。大象非相。不
存相以見。然後眞見。存相則不見也。大音非
聲。不循聲以聞。然後普聞。循聲則不聞也。是
故離朱外馳而不得。只爲無形。觀音返聞而
圓通。良由即性。願諸達士勿循形聲
故能嚢嚢括終古導開引示悟群方亭毒蒼
生。疎而不漏。汪哉洋哉。何莫由之哉 顯
涅槃之用也。即出現大用無涯。通前兩科如
是次第者。深有所以。謂初示所得之體。次示
證得之門。既非得而得從得起用。開示衆生。
故最後示業用之大。至哉。斯論三語皆善。記
録登爲四聖。今古號爲四絶。歴世名徳寶而
玩之。良有以也。嚢括小變易文。彼曰。括嚢無
咎。謂括結其嚢口也。今取包含之義。終古久
也。謂涅槃之體既遍既圓。稱體之用亦彌綸
包羅。亭毒養育也。疎而下謂妙用無形。義如
疎遠。然應機之道未嘗遺漏。文借老書。彼云。
天網恢恢疎而不漏。汪洋歎用廣大
故梵志曰。吾聞佛道厥義弘深。汪洋無
涯。靡不成就。靡不度生 即八師經梵志
闍旬歎佛之言。正取化生之用爲證
然則三乘之路開。眞僞之途辨。賢聖之道存。
無名之致顯矣 九折之義皆三乘也。十演
之談皆一乘也。以一乘之實。開三是權。令捨
小入大引權歸實。正同法華開方便門示眞
實相。無名爲眞有名爲僞。賢聖下準表中。諸
家談義諦廓然無聖。今論聖人證體起用。賢
哲倣之。儒童證涅而進修。空行入空而起行。
豈曰無耶。故云存。本演無名以作論故。十演
之文以釋有名之執。執既喪亡本致自顯。分
文結會。恐入局見
肇論新疏卷下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