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廣釋菩提心論 (No. 1664_ 蓮華戒施護譯 ) in Vol. 32

[First] [Prev]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如聖法集經説。若諸菩薩如實顯示者。謂於
一切衆生中以大悲轉。我此三摩地樂。一切
法中如實顯示。一切衆生爲作所成。由是大
悲所開發時。即得増上戒定慧等。諸學圓滿。
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中應知。慧及
方便是諸菩薩所行相應勝道。不斷世俗諦。
顯示勝義諦。若不斷世俗即能以大悲而爲
先導。善爲衆生作利益事。遠離顛倒。彼即名
爲善能建立出世間慧。由此乃爲順行方便。
於諸方便所行時中。了如幻相亦不顛倒。以
出世智。如如善修最勝方便。能於眞實句義
之中。發勇悍意出生勝慧。菩薩得是慧方便
已。乃住相應所行勝道
如無盡意經説。禪定無盡而能出生慧及方
便。其所出生應知即是相應行者。所行勝道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三
  ◎妄分別刺等。何能拔除 復次此中
云何能離疑惑種子。謂於相應定中。以慧
眼觀彼種子空。如先所説。於色等中若以
其所得相而爲得者。畢竟無得。如人迷
繩謂蛇。智了無異。色中離疑其義亦然。
以慧眼觀諸境不實邪妄計執。如人處於
暗室復還掩閉。總一暗冥都無所見。又
如瓶等器中盛滿諸物。以蓋覆故亦無所
見。此中意者。是暗室等雖無所見。然色
等有性疑惑取著亦不能離。以不離故彼
雖無見不斷過失。如是等人諸取著心畢
竟云何而能除斷。是故應以三摩地。手執
極微妙快利慧刀。斷彼思色等。邪妄分別
種子。如是眞實斷故。譬如拔樹連根悉除。
地既無根不復生長。邪思種子既得斷已。
一切過失悉不復生。此中如是。斷障等義
是奢摩他毘鉢舍那相應法門。即修行者
所行之道。如世尊言。此相應門是無分別
正智因性。故經頌云
    先安住戒次得定 得彼定已慧當修
    清淨圓明智慧成 智淨先由戒具足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四
  蓮華戒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
賜紫臣施護等奉  詔譯 
復次此中如寶雲經説。菩薩云何得大乘法。
謂若菩薩善學一切法。彼雖有學而於學時
及所學法悉不可得。雖於學中決定無所得。
亦不於彼因縁法中而起斷見
如聖法集經説。云何是諸菩薩所行。謂若菩
薩於身語意諸所行中。長時不捨一切衆生。
内心發起大悲増上。爲欲利樂諸衆生故。應
作是念。若我現行及已行行悉與一切衆生。
施作廣大利益安樂。菩薩雖觀諸蘊如幻。亦
不於中而生厭捨。一切所行悉無障礙。處如
空聚。亦不於中而生厭捨。一切所行悉無障
礙。界如蛇毒。亦不於中而生厭捨。一切所行
悉無障礙。又復雖觀色如聚沬。亦不捨離如
來色身相好。受如浮泡。亦不於諸如來禪定
三摩地三摩鉢底出生妙樂中不起方便。想
如陽焔。亦不於諸如來智中不起勝想。行如
芭蕉。亦不於一切佛法行中而無所行。識如
幻士。亦不於如來三業智爲先導中而無所
行。如是一切所行。悉無障礙
復次諸經皆説。應知慧及方便。是諸菩薩正
所行行。是故諸菩薩於彼無數一切行中。常
所發起慧及方便。觀想修作長時無間。如是
即得十二分位。是諸地位得安立已。彼彼位
中勝上功徳皆悉具足。所言十二分位者。謂
信解行地乃至佛地。此等地中但除佛地。自
餘皆是異生及菩薩攝。此中信解行地者。未
能證得二無我理。一向發起堅固信解。魔不
能動。彼信解力亦未能觀唯識實性。但於堅
固信解法中。立解行地。又諸地中。隨應各具
無數三摩地總持解脱神通等諸功徳
如寶雲經説。安立四種順決擇分。而彼四位。
有軟中上智光明出。此四皆觀諸法無我。是
中若有軟品智光明生。是爲煖位。彼所證定
名爲明得。若有中品智光明生。是爲頂位。彼
所證定名爲明増。若有最上外無對礙智光
明生。於心分位離能取相。是名忍位。彼所
證定名一分入。若於能取所取相中悉無所
得。以無二智。決定印彼二取相空。是爲世
第一位。彼所證定名爲無間。從此無間入唯
識性。此中總略。如是等説。皆是信解行地所

復次十地即十分位。彼初地者。從前世第
一法無間初心得入見道。既獲聖性生大歡
喜。是故説此名歡喜地。此能分證二無我理。
得法無性眞實智生。一切分別戲論悉離。此
中能斷一百一十二見所斷惑。餘修所斷三
界總有一十六惑如應而斷。此位菩薩得平
等智。自利利他。於施波羅蜜多而得圓滿。安
住三摩地。乃至未能遠離微細毀犯垢染。若
能分得進居二地
彼二地者。能離一切犯戒垢染。是故説此名
離垢地。此位菩薩能正遠離微細犯戒垢染。
於戒波羅蜜多而得圓滿。乃至未能成就勝
三摩地三摩鉢底及聞總持。若能分得進居
三地。彼三地者。能發無量勝智光明。是故
説此名發光地。此位菩薩普盡獲得勝三摩
地及聞總持。堪忍諸苦。於忍波羅蜜多而得
圓滿已。於一切三摩鉢底愛心中捨。乃至未
能廣修菩提分法。若能分得進居四地
彼四地者。菩提分法慧焔。能燒諸煩惱薪。是
故説此名焔慧地。此位菩薩已離缺減語意
分別。善修無缺減菩提分法。於精進波羅蜜
多而得圓滿。乃至未能作四諦觀。若能分得
進居五地
彼五地者。於生死涅槃。以善方便觀察平等。
極難中勝是勝修習。是故説此名難勝地。此
位菩薩於四聖諦中。能善觀察多所修作。於
定波羅蜜多而得圓滿。從順決擇分出至此
地中。始得無相之行。乃至未能作縁生觀。若
能分得進居六地
彼六地者勝慧具已。而能隨轉一切佛法勝
現前門。是故説此名現前地。此位菩薩能善
觀察縁生之法。於慧波羅蜜多而得圓滿。獲
無相行。乃至未能圓滿是行。若能分得進居
七地。彼七地者。於無功用方便道中。雖未能
具。以渉遠故。是故説此名遠行地。此位菩薩
觀一切相皆如化事。眞實了知相用所行悉
無違礙。彼能成就無相之行。於方便波羅蜜
多而得圓滿。乃至未具無功用行。若能分得
進居八地
彼八地者。諸相用等悉不能動。是故説此名
不動地。此位菩薩善得無相功用行。於願波
羅蜜多而得圓滿。乃至未能分別一切相説
法自在。若能分得進居九地
彼九地者。具最勝慧善説諸法。是故説此名
善慧地。此位菩薩得彼最勝四無礙解慧力
相應。於力波羅蜜多而得圓滿。乃至未能於
佛刹會中隨應化現説法利生自在圓滿。若
能分得進居十地
彼十地者。能於無邊一切世界。布大法雲灑
甘露雨。是故説此名法雲地。此位菩薩勝智
相應説法利生。作諸化事悉得自在。乃至未
能於一切所知一切相中獲無礙智。若能分
得進居佛地
如上諸地所有建立行相。如和合解脱經説。
又此諸地所有廣説。蘊等清淨及分位相。餘
處有文恐繁且止
復次佛地即一分位。此佛地者。一切勝相皆
悉具足。一切功徳皆悉圓滿。已能普盡一切
邊際。過此無別勝上分位。而佛地中所有功
徳。正使諸佛以妙言詞。而亦不能稱揚一分。
是故當知。諸佛功徳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唯
佛世尊自然智觀自證知故。如華嚴經中所
説功徳。亦即一分未能窮盡故。況復我今造
此論者。敢以言詞具讃説耶。又佛地中所有
功徳。總攝一切殊勝之義。如楞伽經説
復次頌曰
    應當了知三身者 普攝諸佛一切身
    最上勝義法所依 是故開顯三身相
    自性身及正報身 化身等三最勝上
    分別諸佛所有身 初身與二爲依止
    已修難行希有行 百種錬磨安忍心
    所有一切衆善門 普能積集無遺棄
    無量劫來久修習 大乘最上妙法門
    一切障礙悉蠲除 盡滅無餘得清淨
    因中所有微細障 果中智力悉拔除
    譬如妙寶始開函 放淨光明照一切
    隨順世間現有生 歴苦勤求菩提果
    説法化利百千門 遍一切處善施作
    如來高顯復不動 安住世間大聖尊
    如彼須彌衆山王 觀仰巍巍最高勝
    大以悲心爲根本 三摩地門善出生
    遍三有中現其身 一切無不示生處
    如淨日輪放一光 普遍世間悉照耀
    諸佛聖智妙光明 能知諸法亦如是
    諸聲聞人所證果 出離世間爲最勝
    而彼聲聞所得中 又復不如縁覺地
    縁覺若比菩薩地 於諸分中不及一
    菩薩較計佛如來 倍多分中不及一
    如來所證菩提果 無量功徳不思議
    如其時處所應行 隨順方便而善轉
    果中所證最勝上 五根清淨妙用成
    十二位中功徳門 彼一切義皆能轉
    果中所證最勝上 一切意道皆清淨
    如其所證悉應知 一切無垢無分別
    果中所證最勝上 攝諸義利皆清淨
    佛刹清淨如所應 一切自在而出現
    果中所證最勝上 一切分別悉清淨
    所作不壞常時中 善修一切智事<#0572_1/>業
    果中所證最勝上 一切清淨善安住
    已得無住大涅槃 圓滿諸佛清淨句
    果中所證最勝上 一切染法已清淨
    不雜煩惱本無瑕 常入諸佛妙樂行
    果中所證最勝上 想如虚空悉清淨
    積集廣大勝義門 離諸色相而觀察
    如來化相極廣大 此無量行皆清淨
    成所作智妙難思 諸佛無垢勝依止
此中當知。清淨法界即一切法眞如。爲一切
法無顛倒自性正因。而能出生諸佛及諸佛
智。離諸障染。建立三摩地總持法門。及餘無
量福智諸行。成就一切衆生利樂等事。乃
至成熟一切正法聞<#0572_2/>知種子。如是等相皆得
成就。所言諸佛智者。謂即四智。初大圓鏡
智。是智遠離我我所相。及離能取所取分別。
不雜一切煩惱垢染。於一切所縁所行所知
相中。不忘不愚。智影相生現種依持。彼一切
智所依清淨。是即眞如所縁無分別智。二平
等性智。得勝上所縁。是智能觀自他平等。已
能安處無住涅槃。起大慈悲隨往一切現身
現<#0572_3/>上以善方便畢竟相應。三妙觀察智。普攝
一切三摩地三摩鉢底總持法門。於一切所知
分位。無礙而轉及能發生勝功徳寶。方便現
身善斷衆疑。如其所應能善説法。四成所作
智。能以種種不思議方便。爲他成熟一切所
作。如應化度一切衆生。如是等相是爲四智
復次頌曰
    三身分位二二一 二法二報一化身
    諸佛清淨法界中 若一若多性不立
此中意者。清淨法身猶如虚空而無形相。從
是身中流出一切法。此等皆是妙無比喩最
勝白法。清淨眞理大利樂因。出生佛地最上
善樂。而能圓滿無盡法海。復能具足清淨妙
慧。即能成就大菩提心。如上所釋菩提心義。
於諸經中略集要文。唯佛菩薩能盡知見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四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