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摩訶僧祇律 (No. 1425_ 佛陀跋陀羅法顯譯 ) in Vol. 22

[First] [Prev+100] [Prev]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越*比尼罪。波羅提提舍尼衆學法。及威儀法
謗者。犯越比尼。心悔若謗比丘尼八波羅
夷。十・九僧伽婆尸沙。若一一謗。波夜提。三十
尼薩耆。百四十一波夜提。若一一謗犯越*比
尼罪。八波羅提提舍尼。衆學及威儀。一一謗
犯越*比尼心悔學戒尼十八事。若一一謗言。
當更與學戒犯偸蘭罪。沙彌沙彌尼十戒。若
一一謗言。當更與出家犯越*比尼罪。下至俗
人五戒。若一一謗犯越*比尼心悔。是故説若
比丘瞋恨不喜故。乃至作是語者。僧伽婆尸
沙*八戒
摩訶僧祇律卷第



摩訶僧祇律卷第
 *東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
共法顯       譯 
明僧殘戒之餘
住舍衞城。廣説如上。時尊者陀驃摩羅
子衆僧拜典知九事。如上説。乃至六群比丘。
受得下房麁食。心常愁苦。乃至念言。是長
老陀驃摩羅子久在梵行者。我等常得苦惱。
又世尊制戒。不聽以無根波羅夷法謗。今當
求其罪過。根原作是語已。常隨逐尊者陀驃
摩羅子。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常隨左右至月
八日十四日十五日。諸比丘尼來禮佛足。是
時尊者陀驃摩羅子去佛不遠。於一面坐。諸
比丘尼禮佛足已。次來禮尊者陀驃摩羅子。
陀驃摩羅子。時有姉妹比丘尼。禮拜時風吹
衣角。墮陀驃摩羅子膝上。即以手擧去。時六
群比丘便作是言。長老陀驃汝犯波羅夷。陀
驃言。我無是事。六群比丘復言。我已見事。何
所復疑。誰復作賊。自言是賊。便於屏處及
多人中。乃至僧中説是事。爾時陀驃以是因
縁。具白世尊。佛言。呼六群比丘來。即便呼
來。佛問六群比丘。汝實以無根波羅夷謗陀
驃摩羅子耶。答言。不也世尊。實有根本。佛言。
有何根本。六群比丘白佛言。時一齋日有
諸比丘尼來。禮世尊次。禮長老陀驃。爾時
風吹尼衣。拂陀驃膝上。爾時陀驃手捉彼衣。
是爲根本。佛言。癡人。此非波羅夷根本。此是
異分中小小事。佛語六群比丘。汝常不聞。世
尊種種因縁。於梵行人所起恭敬心慈身口
意耶。汝今云何於清淨無罪比丘。欲破彼淨
行故。以異分中小小事非波羅夷。比丘以波
羅夷法謗。此非法非律。非是佛教。不可以是
長養善法。佛告諸比丘。依止舍衞城比丘。皆
悉令集。以十利故。爲諸比丘制戒。乃至已聞
者當重聞。若比丘瞋恨不喜故。以異分中小
小事非波羅夷。比丘以波羅夷法謗。欲破彼
梵行。彼於後時。若撿挍若不撿挍。以異分中
小小事。是比丘住瞋恨故。説僧伽婆尸沙。比
丘瞋恨不喜者。如上説異分者。除四波羅夷。
十三僧伽婆尸沙。是爲異分小小事者。衆學
法及威儀也。非波羅夷比丘。以波羅夷法謗
者。四波羅夷中。若一一事謗者。無事説過。欲
彼梵行者。欲令彼非比丘非沙門非釋種
子。欲令作沙彌作俗人作園民作外道。後時
若撿挍若不撿挍。撿挍者。汝見何事婬耶
耶故殺人耶。不實稱過人法耶。云何見何因
縁見何處見。是名爲撿挍。若不如是問者。是
名不撿挍。清淨無罪比丘。以異分中小小事
住瞋恨故。説者僧伽婆尸沙。僧伽婆尸沙
如上説。若比丘瞋恨謗二相似者。淨不淨。清
淨者言。見我犯何罪。一切如上無根中説。乃
至謗俗人越比尼心悔。是故説若比丘瞋
恨不喜故。以異分中小小事。乃至住瞋恨故
説。僧伽婆尸沙
佛住王舍城。廣説如上。是時提婆達多欲破
和合僧故勤方便執持破僧事。於十二修多
羅戒序四波羅夷。十三僧伽婆尸沙。二不定
法。三十尼薩耆波夜提。九十二波夜提。四
波羅提提舍尼。衆學法。七滅諍法。隨順法。不
制者制。已制者。便開。乃至在家出家共行
法。所謂九部經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
陀那。如是語經本生經方廣未曾有法。於
此九部經更作異句異字異味異義。各各異
文辭説自誦習。持亦教他誦持。時諸比丘
語提婆達多。汝莫作方便壞和合僧。莫執持
破僧事。汝莫爲破和合僧。故勤方便莫受破
僧事。故共諍。長老當與僧同事。何以故。僧
和合歡喜不諍。共一學如水乳合。如法説法
照明安樂住。如是一諫不止。第二第三諫亦
復不止。諸比丘以是因縁。往白佛言。世尊。
提婆達多欲破和合僧故。勤方便執持破僧
事。從戒序乃至九部法異句異字異味異義。
各各異文辭説。自誦習亦教他。時諸比丘一
諫不止。二諫三諫猶故不止。佛告諸比丘。若
是提婆達多愚癡人。欲破和合僧故。勤方便
執持破僧事。乃至九部法作異句異字異味
異義。各各異文辭説。三諫不止者。汝去應當
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僧中三諫。令捨是事。
比丘屏處諫者。應作是説。汝提婆達多實欲
破和合僧。執持破僧事。乃至九部法。異句異
字異味異義。異文辭説。自誦習。亦復教他不。
答言。實爾。復應語提婆達多。汝莫破和合僧
故勤方便。莫執持破僧事。長老提婆達多破
和合僧。最是大惡重罪。當墮惡道入泥犁中。
經劫受罪。提婆達多我今慈心饒益故。當受
我語。一諫已過二諫在。捨此事不。不捨者。
第二第三諫亦如是。復於多人中三諫亦如
是。猶不止者。將詣僧中應作求聽羯磨。羯磨
者作如是説。大徳僧聽。是長老提婆達多
欲破和合僧故。勤方便執持破僧事住。於十
二事。乃至九部經。異句異字。異味異義。異文
辭説。自誦亦教他。已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
猶故不止。若僧時到僧今於僧中當三諫令
止。僧中應問提婆達多。汝實於十二法。乃至
九部經。異句異字。異味異義。異文辭説。自誦
復持教他。諸比丘已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
猶故不止耶。答言實爾。僧中應諫言。汝提婆
達多莫爲破和合僧故勤方便莫執持破僧
事。乃至於九部經中。異句異字。異味異義。異
文辭説。汝莫破和合僧。破和合僧者。是大惡
事。是重罪墮惡道入泥犁中。經劫受罪。今
日衆僧中慈心諫汝。欲饒益故。當受僧語。
一諫已過二諫在。當捨此事若不捨如是第
二第三諫猶故不止。諸比丘復以是事。往白
世尊。是提婆達多已於屏處三諫。多人中
三諫。僧中三諫。此事猶故不捨。佛語諸比丘。
是提婆達多癡人。破和合僧勤方便。執持破
僧事。*已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僧中三諫。
此事猶故不捨者。僧應與作擧羯磨諸比丘
白佛言。世尊。云何是提婆達多不受諸比丘
諫自受苦惱。佛告諸比丘。不但今日不信他
語自受苦惱。過去世時已曾如是。諸比丘白
佛言。*已曾爾耶佛言。如是。過去世時有城。
名波羅奈。國名伽尸。時有一婆羅門。於曠野
中造立義井。爲放牧取薪草人行來者。皆就
井飮。并洗浴。時日向暮有群野干。來趣井飮
地殘水。有野干主。不飮地水。便内頭罐中
飮水。飮水已戴罐高擧。撲破瓦罐。罐口猶貫
項。諸野干輩語主野干。若濕樹葉可用
者。常當護之。況復此罐利益行人。野干主言。
我作是事樂。但當快心。那知他事。時行人
語婆羅門。汝井上罐已破。復更著之。猶如前
法。爲野干所破。如是非一。乃至破十四罐。
諸野干輩數數諫之。猶不受語。時婆羅門便
自念言。是誰於我福徳義井作障礙者。今當
觀。知其所以。即持罐往著井上。於屏處
微伺見之。諸行人飮水而去。無破罐者。至
日向暮見群野干來飮地殘水。唯野干主。飮
罐中水。然後撲破。見已便作是念。正是野干
於我福徳井而作留難。便作木罐堅固難破。
令入頭易出頭難。持著井邊。捉杖屏處伺之。
行人飮訖。向暮野干群集。如前飮地殘水唯
野干主飮罐中水訖。便撲地不能令破。時婆
羅門捉杖來出打殺野干。時空中有天。説此
偈言
    知識慈心語 佷㑦不受
    守頑招此禍 自喪其身命
    是故癡野干 遭斯木罐苦
佛告諸比丘。爾時野干主者。今提婆達多是。
時群野干者。今諸比丘諫提婆達多者是比
丘當知。於過去時。已曾不受知識軟語。自喪
身命。今復不受諸比丘諫。當墮惡道長夜受
苦。佛告諸比丘。依止舍衞城比丘。皆悉令
集。以十利故。爲諸比丘制戒。乃至已聞者當
重聞。若比丘欲破和合僧故勤方便。執持破
僧事故共諍。諸比丘語是比丘言。長老。莫
破和合僧故勤方便。執持破僧事故共諍。當
與僧同事。何以故。和合僧歡喜不諍。共一學
如水乳合。*如法説法照明安樂住。長老捨此
破僧因縁事。是比丘諸比丘如是諫時。堅持
是事不捨者。諸比丘應第二第三諫。爲捨是
事故。第二第三諫時。捨是事好。若不捨者。僧
伽婆尸沙。比丘者。如上説。和合僧者。不別
衆。諸比丘雖復鬪諍更相導説。但一界
衆一處住。一布薩自恣故。名爲和合僧。齊幾
許當言破和合僧勤方便執持破僧事。若比
丘於十二事戒序。四波羅夷。十三僧伽婆尸
沙。二不定。三十尼薩耆波夜提。九十二波夜
提。四波羅提提舍尼。衆學法。七滅諍法。隨
順法。不制者制。制者便開。是名破和合僧事。
復次五衆罪不制者制。制者便開。是名
和合僧事。復次四衆罪不制者制。制者便開。
是名破和合僧事。復次三衆罪。二衆罪。一衆
罪。四波羅夷。不制者制。制者便開。是名破和
合僧事。復次六作捨法。折伏羯磨。不語羯磨。
發喜羯磨。擯出羯磨。擧羯磨。別住羯磨。於此
六作捨法。不制者制。制者便開。是名破和合
僧事。破和合僧比丘者。如提婆達多也。諸
比丘者。若一若二若衆多若衆僧。三諫者。
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衆僧中三諫。屏處
三諫者。問言。長老汝實破和合僧。故勤方
便執持破僧事。乃至十二法不制者。制制者
便開耶。答言。實爾是比丘即便諫言。長老。汝
莫爲破和合僧故勤方便執持破僧事。於十
二事不制者制。制者便開。破僧者。此是大罪
墮惡道入泥犁中。長夜受苦。我今慈心諫汝。
饒益故。受我語。一諫已過餘二諫在。捨此
事不。若不捨第二第三亦如是。多人前三諫。
亦如是。復不止者。將至僧中。應作求聽
磨。大徳僧聽。是某甲比丘爲破和合僧故勤
方便執持破僧事。已於屏處三諫。多人中三
諫。猶故不止。若僧時到。今於僧中三諫令止。
僧中復問言。長老。汝實爲破和合僧故勤方
便執持破僧事。乃至不制者制制者便開耶。
答言。實爾。即應諫言。今衆僧諫汝。長老。莫
爲破和合僧故勤方便執持破僧事。乃至不
制者制。制者便開。破僧者。最大惡深重。當於
惡道中長夜受苦。今日衆僧慈心呵汝。當止
此事。若不捨者復第二第三諫。亦如是説。
如是諫時。若捨者善。若不捨者。僧伽婆尸沙。
僧伽婆尸沙者。如上説。是比丘於屏處諫時。
一諫不止。犯越比尼罪。第二第三亦如是諫。
多人中諫時。一諫不止犯越比尼罪。第二第
三諫時。亦如是。至僧中初諫時。説未竟。越比
尼罪。説竟偸蘭罪。第二諫。説未竟越比尼罪。
説竟偸蘭罪。第三諫説。未竟偸蘭罪。説竟得
僧伽婆尸沙。僧伽婆尸沙罪起已。屏處諫。多
人中諫。及僧中諫。諸越比尼罪。諸偸蘭罪。
一切盡合成一僧伽婆尸沙。若中間止者。隨
所止處治罪。是故説。若比丘欲破和合僧故
勤方便執持破僧事。乃至三諫不捨者。僧伽
婆尸沙第十
戒竟
佛住舍衞城。廣説如上。爾時諸比丘爲提婆
達多。作擧羯磨時初羯磨竟。無有遮者。第
二羯磨竟。亦無有遮者。第三羯磨時。提婆達
多看六群比丘面。而作是言。六群比丘汝等
長夜承事我。共我從事。今衆僧爲我作擧羯
磨已。至再説而皆默然。汝等今日持我任。
於衆人如酪塗麨與烏。如酥塗餅與那
羅。如油和飯與野干。修梵行者。爲人所困。而
坐觀之。六群比丘即起作是言。如是如是。長
老。是法語比丘。律語比丘。是比丘所説。皆是
我等欲忍可事。是比丘所見。欲忍可事。我
等亦欲忍可。是比丘知説非不知説。是時有
多人遮羯磨不成。時諸比丘語六群比丘。長
老。莫助提婆達多作破和合僧同語同見。當
與僧同事。一切僧和合歡喜不諍。共一學如
水乳合。如法説法照明安樂作。如是一
諫不止。第二第三諫猶故不止諸比丘以是
因縁。具白世尊佛告諸比丘。是六群比丘與
愚癡提婆達多欲破和合僧同語同見。已一
諫二諫三諫不止者。汝去屏處三諫。多人中
三諫。應僧中三諫。令捨是事。比丘受教。即於
屏處問六群比丘。汝等實與愚癡提婆達多
破和合僧同語同見爲黨。諸比丘已再三諫
故不止耶。答言。實爾。即便諫之。汝六群比
丘莫與提婆達多破和合僧同語同見。汝等
當與僧同事。一切僧和合歡喜無諍。同一學
如水乳合。如法説法。照明安樂住。諸長老
破和合僧。是最大罪。墮惡道入泥犁中。長
夜受苦。我今慈心諫汝。*欲饒益故。當受我
語。一諫已過二諫在。當捨是事。若不止第
二第三亦如是説。復於多人中三諫。亦如是。
復不止者。僧中應作求聽羯磨。大徳僧聽。是
六群比丘與提婆達多破和合僧同語同見。
*已於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猶故不止。若
僧時到。當於僧中三諫令止。即於僧中問六
群比丘。汝等實與提婆達多。破和合僧。同語
同見。已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猶故不止
耶。答言。實爾。即復諫言。六群比丘汝等莫與
提婆達多共破和合僧同語同見。破和合僧。
最是惡事。墮惡道*入泥梨中。長夜受苦。
僧慈心諫汝。饒益故。當受僧語。一諫已過二
諫在。汝捨是事。若不止者。第二第三亦如是
諫。猶故不捨。諸比丘復以是事具白世尊佛
言。呼六群比丘來。即呼來。來已佛問六群
比丘。汝等實與愚癡提婆達多同語同見破
和合僧。諸比丘已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
僧中三諫。猶故不捨耶。答言。實爾世尊。佛
言。比丘。此是惡事。汝常不聞我種種因縁呵
&T014461;悷難諫種種因縁讃歎柔軟易諫耶。
汝等云何&T014461;*悷難諫。此非法非律。非是佛
教。不可以是長養善法。諸比丘白佛言。世
尊。云何是六群比丘共提婆達多同語同見
徒自受苦。佛告諸比丘。是六群比丘不但今
日同語同見徒自受苦。過去世時已曾如是。
諸比丘白佛言。已曾爾耶。唯願説之。佛告諸
比丘。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奈。國名伽尸。
於空閑處有五百獼猴。遊行林中。到一尼倶
樹。樹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現。時獼猴主
見是月影。語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
當共出之。莫令世間長夜闇冥。共作議言。云
何能出。時獼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樹枝。汝
捉我尾。展轉相連。乃可出之。時諸獼猴即如
主語。展轉相捉。小未至水。連獼猴重。樹弱
枝折一切獼猴墮井水中。爾時樹神便説偈

    是等騃榛獸 癡衆共相隨
    坐自生苦惱 何能救世
佛告諸比丘。爾時獼猴主者。今提婆達多是。
爾時餘獼猴者。今六群比丘是。爾時已曾更
相隨順受諸苦惱。今復如是。佛告諸比丘。依
止王舍城比丘。皆悉令集。以十利故。爲諸比
丘制戒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同意相
助。若一若二若衆多同語同見。欲破和合僧。
是比丘諸比丘諫時。是同意比丘言。長老莫
説是比丘好惡事。何以故。是法語比丘。律語
比丘。是比丘所説。皆是我等欲忍可*事是比
丘所見。欲忍可事。我等亦*欲忍可。是比丘
知説非不知説。諸比丘諫。是同意比丘。長
老莫作是語。是法語比丘。律語比丘。何以故。
是非法語比丘。非律語比丘。諸長老莫助破
僧事。當樂助和合僧。何以故。僧和合歡喜不
諍。共一學如水乳合。如法説法照明安樂住。
諸長老。當捨此破僧事。是同意比丘。諸比
丘如是諫時。堅持不者。諸比丘應第二
第三諫。捨此事故。第二第三諫時。捨是事
好。若不捨者。僧伽婆尸沙。比丘者。提婆達多
是。同語同見比丘者。六群比丘也。若一若
二若衆多同語同見者。或有同語不同見。或
有同見不同語。或有同語亦同見。或非同語
非同見。同語非同見者。言語相助不同彼見。
是名同語非同見。同見不同語者。同彼所見
而不助説。是名同見不同語。同語同見者。助
彼言語同其所見。是名同語同見。非同語非
同見者。不助彼亦不同見。是名非同語
非同見。是中同語非同見。及同語同見者。當
呵諫。云何名爲同語同見法。於十二法不制
者制。制者便開。是名同語同見法。復次五
衆罪不制者制。制者便開四衆三衆二衆一
衆罪。亦如是。不制者制。制者便開。復次
作捨法不制者制。制者便開。是名同語同見
法。諸比丘當諫是比丘言。長老莫與破和合
僧。勤方便同語同見。*諸比丘諫是比丘時。
執是事堅持者。謂六群比丘也。*諸比丘者。若
僧若多人若一人也。三諫者。屏處三諫。多人
中三諫。僧中三諫也。屏處諫者。汝諸長老實
與破和合僧。勤方便同語同見耶。答言實爾。
復言。長老。汝莫與破和合僧。勤方便同語同
見。破僧者。最大惡事。當墮惡道長夜受苦
我今慈心諫汝。當捨是事一諫已過二諫
在捨。此事好若不捨者。第二第三亦如是
説。多人中三諫。亦復如是。復於僧中三
磨諫。猶不止者。僧伽婆尸沙僧伽婆尸沙者。
如上説。是比丘屏處一諫不止。越比尼罪。第
二第三亦如是。多人中三諫。亦如是僧中
羯磨未竟。不止越比尼罪。説竟偸蘭罪
第二*羯磨未竟不止越比尼罪。説竟偸蘭罪。
第三*羯磨未竟偸蘭罪。説竟僧伽婆尸沙。僧
伽婆尸沙罪。起已屏處三諫。越比尼罪。多
人中三諫。越比尼罪及僧中偸蘭罪。一切盡
共成一僧伽婆尸沙。中間止者。隨止處治
罪。是故世尊説。若比丘同意相助。若一若
二若衆多同語同見。乃至三諫不捨者。僧伽
婆尸沙十一
戒竟
佛住倶舍彌國。廣説如上。爾時長老闡陀惡
性難共語。諸比丘如法如律教。作不可共語。
如是言。諸長老莫語我若好若惡。我亦不語
諸長老若好若惡。何以故。汝等皆是雜姓。我
家民吏。譬如烏鳥銜雜類骨聚在一處。何能教
我佛法僧事。皆是我許從菩薩出家。我常隨
侍。至于今日。唯佛教我。我當受持。時諸比
丘語闡陀言。長老。諸比丘善説所犯波羅提
木叉中事。汝莫自身作不可共語。汝身當作
可共語。長老。汝當爲諸比丘説。如法如律教。
諸比丘亦當爲汝説。如法如律教。何以故。如
來衆得如是増長。所謂共語共説共諫。共罪
中出故。長老捨自身。作不可共語。一諫不捨。
第二第三諫猶故不止。諸比丘以是因縁。往
白世尊。長老闡陀自身作不可共語。乃至三
諫不止。佛告諸比丘。是闡陀自用不可共語。
乃至三諫不止者。汝去屏處三諫。不止者。復
於多人中三諫。復不止者。乃至僧中作求聽
羯磨。應作是説。大徳僧聽。是長老闡陀惡性
難共語。諸比丘如法善説所犯波羅提木叉
中事。自用作不可共語。乃至已於屏處三諫。
多人中三諫。猶故不止。若僧時到。今於僧中
三諫。令止此事。即於僧中諫。長老闡陀汝
實惡性難共説。諸比丘如法如律。説汝自
作。不可共語。乃至已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
猶故不止耶。答言。實爾。應僧中諫言。長老
汝莫惡性難共語。諸比丘如法善説所犯波
羅提木叉中事。汝莫自身作不可共語。乃至
如來衆得如是増長。所謂共語共説共
共罪中出故。僧今慈心諫汝。饒益故。一諫已
過二諫在。當止此事。若不捨者。更第二第三
亦如是諫。猶故不止。諸比丘復以是事。往白
世尊。佛言。呼闡陀來。即便呼來。佛問闡陀。
汝實惡性難共語。乃至僧中三諫不止耶。答
言。實爾。佛言。闡陀。此是惡事。汝常不聞我
種種因縁。呵責自用讃歎不自用。汝今云何
自用反戻。此非法非律。非是佛教。不可以
是長養善法。諸比丘白佛言。世尊。云何是闡
陀比丘而自用意作是言。唯有佛語。我當受
佛語。諸比丘。是闡陀比丘。不但今日不受餘
語。但信我語。過去世時。亦曾如是。諸比
丘白佛言。已曾爾耶。唯願樂聞。佛言。如是。
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奈。國名伽尸。爾時有
一長者。有奴字阿磨由。爲性兇惡。爾時長
者與諸婆羅門子遊戲園林。諸從人輩皆在
園門外住。時阿磨由在園門外。打諸從人
時。諸從人被打者。各告其主。時諸婆羅門
子盡出呵之。時阿磨由不受其語。答諸婆羅
門子言。不隨汝語我大家來。呵我者。當受其
語遂打不止即來。告阿摩由主。阿摩由主生
得天眼。觀是鬪處下有金銀伏藏。其他凶故
令其鬪耳。即往訶之。時奴即止。佛告諸比
丘。爾時長者豈異人乎。即我身是。爾時阿
摩由者。今闡陀比丘是。諸比丘白佛言。世
尊。云何是闡陀恃怙世尊。陵於他人。佛言。比
丘是闡陀比丘。不但今日恃我輕於他人。過
去世時。已曾恃我輕於他人。諸比丘白佛言。
已曾爾耶。佛言。如是。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
奈。國名伽尸。時有弗盧醯大學婆羅門。爲
國王師。常教學五百童子。時婆羅門家生一
奴。名迦羅呵常使供給諸童子等。婆羅門法。
餘姓不得妄聞。以奴親近供養故。得在其
邊。爲諸童子説婆羅門法。是奴利根聞説法
言盡能憶持。此奴一時共諸童子。小有嫌恨。
便走他國。詐自稱言我是弗盧醯婆羅門子。
字耶若達多。語此國王師婆羅門言。我是波
羅奈國王師。弗盧醯子。故來至此。欲投大師
學婆羅門法。師答言。可爾。是奴聰明本已曾
聞。今復重聞。聞悉能持其師大喜。即令教授
五百門徒。五百童子言。汝代我教。我當往
來王家。是師婆羅門無有男兒。唯有一女。便
作是念。今可以女妻之耶。若達多常在我
家。便如我子。即告之曰。耶若達多當用我語。
答言。從教。復告之言。汝莫還波羅奈。常住此
國。我今以女妻汝。答言。從教。即與。其女在
家。如兒共作生活。家漸豐樂。是耶若達多
爲人難可。婦爲作食恒懷瞋恚。甜酢醎淡生
熟不能適口。婦常念言。脱有行人。從波羅奈
來者。當從彼受作飮食法。然後作供養夫
主。彼弗盧醯婆羅門具聞是事。便作是念。
我奴迦羅呵逃在他國。當往捉來。或可得奴。
直便詣彼國。時耶若達多與諸門徒。詣園遊
戲在於中路。遙見本主。即便驚怖密語門
徒。諸童子汝等還去。各自誦習。門徒去已便
前。頭面禮足。白其主言我來此國。
稱噵大家。是我之父。便投此國師。大學婆
羅門爲師。以大學經典故。師婆羅門。與女爲
婦。願尊今日勿彰我是事。當與奴直奉上
大家主。婆羅門善解世事。即便答言。汝實我
兒何所復言。但作方便早見發遣。即將歸家。
告家中言。我所親來。其婦歡喜。辦種種飮食。
奉食已訖。小空閑時。禮婆羅門足。而問
之曰。我奉事夫耶若達多。飮食供養常不可
意。願今指授本在家時何所食噉。當如先法
爲作飮食。客婆羅門便即瞋恚。而作是念。
如是如是。子困苦他子女。語此女言。汝但速
發遣我。我臨去時。當教汝一偈。汝誦是偈
時。當使汝夫無言。是女即語夫言。尊婆羅門
故從遠來。宜早發遣。夫即念言。如婦所説。宜
應早遣莫令久住。言語漏失。損我不少。便大
與財物。教婦作食。自行爲主求伴婦。於後奉
食訖已。禮足辭別請求先偈。即教説偈言
    無親遊他方 欺誑天下人
    麁食是常食 但食復何嫌
今與汝此偈。若彼瞋恚嫌食惡時。便在其邊。
背面微誦。令其得聞作是教已。便還本國。
是耶若達多送主去已。毎至食時。還復瞋恚。
婦於夫邊試誦其偈。時夫聞是偈已。心即不
喜。便作是念咄是老物。發我臭穢。從是已
常作軟語。恐婦向人説其陰私佛告諸比
丘。時波羅奈國弗盧醯婆羅門者。豈異人乎
即我身是。時奴迦羅呵者。今闡陀比丘是。彼
於爾時已曾恃我&T020717;易他人今復如是。恃我
勢力*&T020717;易他人。佛告諸比丘。依止倶舍彌
比丘。皆盡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
若比丘自用*戻語。諸比丘如法如律教時。
便自用意。作是言。汝莫語我若好若惡。我亦
不語汝若好若惡。諸比丘諫彼比丘言。長老。
諸比丘如法如律教。汝莫自用意。諸比丘教
汝應當信受汝亦應如法如律。教諸比丘。何
以故。如來弟子衆展轉相教。展轉相諫。
中出故善法得増長。諸比丘諫是比丘
時。應捨是事。若不捨者。復第二第三諫。捨者
善。若不捨者。僧伽婆尸沙。比丘自用戻語
者。闡陀比丘也。諸比丘如法如律教者。謂戒
序四波羅夷。十三僧伽婆尸沙。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波夜提。九十二波夜提四波羅
提提舍尼。衆學法。七滅諍法。隨順法。以此法
律展轉相教。復次五衆罪法。四衆罪法。三衆
罪法。二衆罪法。一衆罪法。復次六作捨法展
轉相教。復次波羅夷法。僧伽婆尸沙。波夜提。
乃至越比尼罪。實非不實。時非不時。饒益
非不饒益。軟語非麁言慈心故。不求過。是名
如法如律展轉相教也。是比丘者。闡陀是
也。諸比丘者謂一人多人僧三諫者屏處三
諫。多人中三諫。僧中三諫也。屏處者。問言。
長老汝實自用*戻語。諸比丘如法如律教。汝
自身作不可共語耶。答言。實爾。即便諫言。
長老。汝莫自用*戻語。諸比丘如法如律教。
汝應當受。莫自身作不可共語。乃至展轉相
教。得善法増長故。我今慈心教。汝當捨此事。
一諫*已過二諫在。若不捨者。第二第三亦復
如是諫。多人中三諫亦如是。猶不止者。僧
中作求聽羯磨。白言。大徳僧聽。是某甲比丘
自用*戻語。諸比丘如法如律教。不受其語。
已於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猶故不止。若僧
時到當於僧中三諫。令止此事。即僧中問言。
長老實自用*戻語。諸比丘如法如律教。不
受其語。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猶故不受耶。
答言。實爾。即復僧中諫言。長老莫自用意。諸
比丘如法如律教。乃至展轉相教。得善法増
長故。今僧慈心諫汝。饒益故。當受僧語捨
此事。僧一諫*已過。二諫在。若不止者至第
二第三諫捨者善。不捨者。僧伽婆尸沙僧伽
婆尸沙者。如上説若比丘於屏處三諫。若
多人中三諫時不止者。諫諫犯越比尼罪。僧
中諫時。初諫時未竟越比尼罪。羯磨説竟。
偸蘭罪。第二羯磨未竟。越比尼罪。説竟偸
蘭罪。若第三*羯磨未竟。偸蘭罪。説竟僧伽
婆尸沙。僧伽婆尸沙罪。起已屏處諫。乃至僧
中一切越比尼罪。一切偸蘭罪。皆合成一僧
伽婆尸沙。中間止者。隨止處治罪是故世尊
説。若比丘自用*戻語。乃至三諫不捨者。僧
伽婆尸沙十二
戒竟
佛住舍衞城。廣説如上。時六群比丘於迦尸
黒山聚落。作諸非威儀事。身非威儀。口非威
儀。身口非威儀。身非威儀者。若走來走去。跳
行跳躑。倒行匍匐。扣盆戲笑。遞相擔負。作
如是比種種身戲。口非威儀者。作象鳴
鳴。牛鳴羊鳴。長聲短聲。或相&MT01159;耳。作如是比
種種音聲戲笑身口非威儀者。令身斑駮半
邊白。塗面令黒。染髮令白拍鼓彈琴撃節舞
戲。時諸優婆塞來詣比丘。欲禮拜聽法。見如
是事。心生不喜。便作是言。阿闍梨。沙門之
法所爲善行。當令不信者信。信者増信。而
今所爲悉皆非法。更令不信増長。信者心壞。
六群比丘即瞋恚言。汝爲我師。爲我和尚。
此是逆理。我當教汝。汝反教我。瞋恚増盛。
作身害口害身口害。身害者。入其家中牽曳
小兒。打拍推撲。破損器物。折犢子脚。刺壞
羊眼。至市肆上種種穀米小麥大麥。鹽麨
油乳酪。悉和雜合。不可分別。田中生苗。其
須水者開水令去。不須水者決令滿中。
刈殺生苗焚燒熟穀。是名身暴害。口暴害
者。詣王讒人加誣良善。是名口暴害。身口
暴害者。屏處藏身恐怖其人。牽挽無辜。是
名身口暴害諸優婆塞皆瞋恚言。沙門釋子
作是非法。我等從今莫與供養。時彼比丘遂
持鉢乞食。其家見已。猶故與食。不至大惜。
諸優婆塞復作是要。沙門釋子作是暴害。我
等從今莫令入門。然後是比丘便到諸不信
家乞食。初時與食後續聞優婆塞斷食不與。
定是惡人。我何以與食。復不聽入。然後便作
身邪命。口邪命。身口邪命。身邪命者。作水
木器。賣作盛酥革嚢繩索結網縫衣。學
作餅賣學賣醫藥。爲人傳信。如是種種求
食。是名身邪命。口邪命者。誦呪行術呪蛇呪
龍呪鬼呪病。呪水呪火。如是種種求食。是名
口邪命。身口邪命者。手自然火。口説呪術。手
灌酥油灑散芥子。如是種種求食。是名身口
邪命時黒山聚落諸優婆塞。來詣舍衞城。料
理官事。官事訖已。往詣世尊。頂禮佛足已。
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是黒山聚落優婆
塞。六群比丘在彼間住。於彼聚落作諸非法。
廣説如上。唯願世尊。當約勅之。令不在彼住
者善
爾時世尊爲優婆塞。隨順説法示教利喜已。
禮足而去。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往黒山聚
落。爲六群比丘作驅出羯磨。爾時阿難白佛
言。我不敢去。佛言。何故。阿難答言世尊六群
比丘躁性強暴。我若往者譬如甘蔗田人乘
車載甘蔗歸。諸童子輩逆出村外。捉甘蔗亂
取就外噉食。彼六群比丘亦復如是。聞我往
者逆來道邊作非法事。或能爲我作驅出羯
磨是故難去。佛告阿難。汝與三十人衆倶去。
足能伏彼。是時阿難與三十人。前後圍遶。往
到黒山聚落。復有三十比丘。聞尊者阿難往
到黒山聚落。自相謂言。我未曾聞作驅出羯
磨當隨阿難到彼聚落。聽作驅出羯磨。并前
三十人合六十比丘。大衆而去。時六群比丘
聞尊者阿難與六十人倶眷屬而來。爲我作
驅出羯磨。即生恐怖。時三文陀達多摩醯沙
達多走到王道聚落長老闡陀迦留陀夷。便
一由旬迎尊者阿難。即懺悔言。長老我所作
非善。犯諸過惡。從今已去不敢復作。爾時衆
受其懺悔。尊者阿難前到聚落。彼二人已
懺悔。二人已走去。餘有殘住者。爲作驅出
羯磨。世尊不聽衆羯磨。羯磨衆故。二人三
人爲作羯磨。羯磨者。應作是説。大徳僧聽。是
某甲比丘等。於此聚落身非威儀數作不止。
道俗悉知。若僧時到。僧當爲某甲比丘等身
非威儀故作驅出羯磨如是白大徳僧聽是長
老某甲。比丘等身非威儀。數數不止。道俗
悉知僧今爲某甲比丘等。作驅出羯磨。諸大
徳忍某甲比丘等身非威儀作驅出羯磨。忍
者默然。若不忍者便説。是初羯磨説竟。第
二第三亦如是説。僧已與某甲比丘等身非
威儀作驅出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
持。如是口非威儀身口非威儀亦如是。身害
口害身口害。亦如是。身邪命。口邪命。身口邪
命。亦如是。説白三羯磨。羯磨已。是六群比
丘被驅出者語諸比丘言。闡陀比丘迦留陀
夷比丘亦行非法。何故獨驅我出而不驅彼。
衆僧語彼言。是二比丘於一由旬迎僧懺悔
僧已聽悔三文陀達多摩醯沙達多走到王道
聚落。汝等現在既不迎僧懺悔。又復不走。故
作羯磨驅出彼復作是言。長老僧今隨愛隨
瞋隨怖隨癡。倶共同罪。有驅出者。有不驅者。
諸比丘復諫。長老莫以。非理謗僧。僧不隨愛
不隨瞋。不隨怖不隨癡不於同罪有驅出者
有不驅者諸比丘如是諫時。彼故不止。復第
二第三諫。堅持不止。尊者阿難爲諸優婆塞。
隨順説法。令其歡喜。供養衆僧還復如前。
尊者阿難及諸大衆欲還舍衞。時諸比丘白
尊者阿難。今僧悉還。是僧伽藍與誰典知。阿
難言。誰應任知。諸比丘言長老闡陀應住。
阿難復言。闡陀先已有過。令他生不信。何可
留住。便更安餘比丘已。尊者阿難還舍衞城。
禮世尊足。於一面立。世尊知而故問。阿難。汝
等已於黒山聚落。作驅出羯磨耶。答言。已作
世尊。闡陀比丘迦留陀夷比丘。於一由旬迎
僧懺悔。三文陀達多摩醯沙達多。即便走到
王道聚落。餘諸比丘不來懺悔。復不走去。衆
僧爲作驅出羯磨。彼見闡陀迦留陀夷不被
驅出。便以非理謗僧言。僧隨愛隨瞋隨怖隨
癡。有同共犯罪有驅出者。有不驅者。佛告比
丘。是六群比丘以非理謗僧言。隨愛隨瞋隨
怖隨癡。*有同共犯罪有驅出者。有不驅者。
作是語者。汝當去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
僧中三諫。令止此事。屏處問言。汝等實以闡
陀比丘迦留陀夷故。非理謗僧言。隨愛隨瞋
隨癡隨怖。倶共犯罪有驅出者。有不驅者
耶。答言。實爾。即屏處諫言。長老。莫以非理
謗僧。何以故。衆僧不隨愛不隨瞋。不隨怖不
隨癡。不於同罪有驅出者。有不驅出者。汝
等莫作隨愛隨瞋隨怖隨癡。語言。長老。我
今慈心諫汝。饒益故。當捨此事。一諫*已過。
二諫在。若不捨者。第二第三亦如是諫。及
多人中三諫。猶復不止者。僧中作求聽羯磨。
羯磨人應作是説。大徳僧聽。是六群比丘以
非理謗僧已。於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不止。
若僧時到。當於僧中三諫令止此事。即於僧
中問是比丘。汝實非理謗僧。已於屏處三
諫。多人中三諫不止耶。答言。實爾。僧應諫
言。長老。莫以非理謗僧。何以故。僧不隨愛不
隨瞋。不隨怖不隨癡。不同犯罪有驅*出者。
有不驅者。今僧慈心諫汝。饒益故。當捨此
事。一諫*已過二諫在。若不止者。第二第三
亦如是諫。猶故不止。諸比丘以是因縁。具
白世尊。六群比丘已屏處三諫。乃至僧中
三諫。猶故不止。佛言。呼六群比丘來。來已
佛問六群比丘。汝實非理謗僧。已屏處三
諫。乃至僧中三諫。故不止耶。答言。實爾世
尊。佛告六群比丘此是惡事。汝不聞世尊常
讃歎易諫呵*責難諫耶。汝今云何難諫。執持
不捨。六群比丘。此非法非律非如佛教。不可
以是長養善法。諸比丘白佛言。世尊。云何此
六群比丘以闡陀迦留陀夷不驅出故。非理
謗僧。佛言。此六群比丘不但今日以非理謗
僧。過去世時。已曾非理謗僧。諸比丘言。已
曾爾耶。佛言。曾爾。唯願欲聞。佛言。過去世
時有城。名波羅奈。國名伽尸。時王家畜養
狗。以金銀鎖繋食用寶器。夜則解放令
備守門戸。時王得頭痛病。經十二年療治不
差。後漸得差。時王於眠中聞狗吠聲。王即驚
覺頭痛便増。王問侍者。向何等聲。答言。狗
吠。王即瞋怒。教勅侍者現*狗驅出。即如
教驅出。時有一狗問驅者言。何故驅我。驅
者答言。王病小差。眠中聞*狗吠聲。驚覺増
病。是故驅汝。狗復問言。一切狗盡被驅出耶。
答言。盡驅出。又問。王家二狗亦被驅耶。
答言。王家二*狗不驅。餘者盡驅。狗便瞋恚
言。是王無道。隨愛隨瞋。隨怖隨癡。*狗即説

    若以*狗爲患 一切應驅出
    而今不盡驅 如是王無道
    家自養二狗 不遣獨驅我
    當知是惡王 隨愛瞋怖癡
佛告諸比丘。時王家狗者。今闡陀迦留陀夷
比丘是。餘*狗者。今餘六群比丘是。爾時被
驅以二*狗不驅故。非理誹謗。今日被驅亦復
如是。以闡陀迦留陀夷比丘不被驅故。非理
謗僧。諸比丘白佛言。世尊。云何是闡陀比丘
衆人欲安處知事。而阿難不聽。佛告諸比丘。
是闡陀比丘不但今日欲還知事阿難不聽。
過去世時。已曾欲擧爲王。阿難不聽。諸比丘
白佛言。世尊。已曾爾耶。佛言如是。唯願欲
聞佛言。過去世時。雪山根底曲山壅中。有
向陽暖處。有衆鳥類雲集其中。便共議言。
我等今日當推擧一鳥爲王。令衆畏難不作
非法。衆鳥言善。誰應爲王。有一鳥言。當推
鶬鵠。有一鳥言。不可。何以故。高脚長頸衆
鳥脱犯啄。我等腦衆咸言爾復有一鳥言。當
推鵝爲王。其色絶白衆鳥所敬衆鳥復言。此
亦不可。顏貌雖白項長且曲。自頸不直。安
能正他。又復言。正有孔雀毛衣彩飾。觀者悦
目。可應爲王。復言。不可。所以者何。衣毛雖
好而無慚愧。毎至舞時醜形出現。是故不可。
有一鳥言。禿梟應爲王。所以者何。晝則安
靜夜則勤伺。守護我等。堪爲王者。衆咸
可。爾時有一鸚鵡鳥。在一處住。有智慧。作是
念。衆鳥之法夜應眠息。是*禿梟法。夜則不
眠。而諸衆鳥圍侍左右。晝夜警宿不得眠
睡。甚爲苦事。我今設語。彼當瞋恚拔我毛羽。
正欲不言。衆鳥之類長夜受困。寧受拔毛
不越正理。便到衆鳥前。擧翅恭敬。白衆鳥言。
願聽我説一偈。時衆鳥即説偈答言
    黠慧廣知義 不必以年耆
    汝年雖幼小 智者宜時説
時鸚鵡聞衆鳥説偈。聽已即説偈言
    若從我意者 不用*禿梟王
    歡喜時覩面 尚令衆鳥怖
    況復瞋恚時 其面不可觀
時衆鳥咸言。實如所説。即共集*議。此鸚鵡
鳥聰明黠慧。堪應爲王。便拜爲王。佛告諸比
丘。彼時*禿梟者。今闡陀比丘是。鸚鵡鳥者。
今阿難是。彼於爾時已曾遮彼。不聽爲王。
今復遮彼。不聽知事。佛告諸比丘。依止舍衞
城比丘。皆悉令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有諸
比丘依止城。若聚落住。汚他家行惡行。汚他
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諸比丘應語
是比丘言。長老。汝等汚他家行惡行。汚他
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長老。汝等
出去不應是中住。是比丘語諸比丘言。大徳。
僧隨愛隨瞋。隨怖隨癡。何以故。有如是同
罪比丘。有驅者。有不驅者。諸比丘應語是比
丘言。長老。汝等莫作是語。僧隨愛隨瞋。隨怖
隨癡。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驅者。有不驅者。何
以故。僧不隨愛不隨瞋。不隨怖不隨癡。諸長
老。汝等汚他家行惡行。汚他家亦見亦聞。行
惡行亦見亦聞。汝等出去莫此中住。是比
丘。諸比丘如是諫時。若堅持是事不捨*者。
諸比丘應第二第三諫。捨是事故。第二第三
諫時。捨者善。若不捨者。僧伽婆尸沙。諸比丘
者。若僧若多人。若一人依止城。若聚落住
者。云何依止聚落住。若比丘於彼聚落中得
衣被飮食床臥病痩湯藥等。是名依止住。若
復不得衣食床臥病痩湯藥等。但依止聚落。
得免諸難。亦名依止住。若復比丘不依聚落
免難。但依止聚落界住者。亦名依止住。汚
他家者。他家名若刹利家。婆羅門家。若毘舍
家。首陀羅家。是名他家。汚者。若比丘於聚落
中作非梵行。飮酒非時食。是不名汚他家。若
聚落中人先有信心供養衆僧。興立塔寺。令
彼退滅。是名汚他家。行惡行者。身非威
儀。口非威儀。身口非威儀。身暴害口暴害身
口暴害。身邪命口邪命身口邪命。汚他家行
惡行亦見亦聞者。作諸惡行聚落中人亦見
亦聞。諸比丘語是比丘言。長老。汝等汚他家
行惡行。汚他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
莫此中住。是比丘作是言。諸長老。僧隨愛
隨瞋。隨怖隨癡。有同罪比丘。有驅者。有不驅
者。諸比丘復語是比丘言。長老。莫作是語。僧
不隨愛不隨瞋。不隨怖不隨癡。汝捨是事。
是比丘故堅持不捨。非理謗僧者。六群比丘
是也。諸比丘者。若僧若衆多人。若一人三
諫者。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僧中三諫也。
屏處諫者。屏處問言。汝長老。實以非理謗
僧言。隨愛隨瞋。隨怖隨癡。有同罪比丘。有
驅者。有不驅者耶。答言。實爾。即復呵言。長
老。莫作是語。非理謗僧。何以故。僧不隨愛不
隨瞋。不隨怖不隨癡。不於同罪中有驅者
不驅者。我今慈心諫汝。饒益故。當止此事。一
諫已過二諫在。若不止者。復第二第三諫。多
人中三諫。猶故不止者。僧中作求聽羯磨。唱
言。大徳僧聽。某甲比丘非理謗僧已。於屏
處三諫。多人中三諫。猶故不止。若僧時到。今
於僧中三諫。令止是事。僧中應問。長老汝實
非理謗僧。作是語。僧隨愛隨瞋。隨怖隨癡。乃
至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猶故不止耶。答言。
實爾。僧應諫言。長老。汝莫非理謗僧。何以
故。僧不隨愛不隨瞋。不隨怖不隨癡。不於
同罪有驅者有不驅者。今衆僧慈心諫汝。饒
益故。一諫已過二諫在。當捨此事。若不捨者。
應第二第三諫。捨者善。若不捨僧伽婆尸
沙。僧伽婆尸沙者。如上説。是比丘屏處諫
時。三諫不止。諫諫越比尼罪。多人中三
諫。亦復如是。僧中初説未竟。越比尼罪。説竟
偸蘭罪。第二説未竟。越比尼罪。説竟偸蘭罪。
第三説未竟。偸蘭罪。説竟僧伽婆尸沙。僧
伽婆尸沙。起已除四偸蘭罪。非理謗僧諸
餘屏處三諫。多人中三諫。僧中三諫。一切
越比尼罪。一切偸蘭罪。都合成一僧伽婆尸
沙。中間止者。隨止處治罪。是故説。有
比丘依止城。若聚落住。乃至第二第三諫時。
捨者善。若不捨者。僧伽婆尸沙十三
戒竟
二不定法
佛住舍衞城。廣説如上。爾時長老優陀夷同
聚落。舊知識婆羅門有一女。新到夫家。愁憂
不樂。遣信白父願來看我。若不能得來者。語
阿闍梨優陀夷來看我。其父聞已。詣優陀
夷所語言。我女新到夫家。愁憂不樂。遣信喚
我。并喚阿闍梨。我今俗人多事不能得往。願
阿闍梨數數往看。優陀夷言。可爾。汝不囑我
尚欲往看。何況相囑。長老優陀夷明日晨朝
著入聚落衣。往到其家時彼女人。掩戸而
坐。優陀夷在外喚言。某甲在不。女言是誰。答
言。我是優陀夷。女言。阿闍梨來入。阿闍梨
來入。即入其房。於房内坐。與共語言時。姑毘
舍佉鹿母。有三十二子。亦有三十二兒。婦皆
悉福徳吉相成就。是時毘舍佉鹿母。常教
兒子。諸婦勸導父母親屬。次到是女房前。是
毘舍佉鹿母。善解時宜不卒入房。踟蹰戸外。
戸孔中見房内有人剃髮著染衣。睩瞬細語。
知是出家人。但不知是比丘。爲是比丘尼。便
喚此婦。婦應曰。是誰。答言。是我。白言。大家
來前。問汝邊是誰婦。答言。阿闍梨優陀夷。優
陀夷言。優婆夷。何以不前。鹿母即入而作是
言。阿闍梨優陀夷。此間坐耶。答言。如是。白
言。阿闍梨此坐非明白處。設有善惡。誰
知者。當以此事。語諸比丘。優陀夷言。汝説何
等。毘舍佉鹿母言。見優陀夷與女*人共坐。
優陀夷言。我亦當向佛説汝。毘舍佉鹿母言。
欲説何等。優陀夷言。我見毘舍佉鹿母。與他
男子共坐。毘舍佉鹿母言。何等男子。優陀夷
言。我非男子耶。毘舍佉鹿母言。阿闍梨。佛不
制我不與男子共坐。然阿闍梨是出家人。應
護沙門法。優陀夷言。咄哉。汝惱我不少。便起
出去。復在一露處。與女人共坐。毘舍佉鹿
母教誡兒婦已出。復見優陀夷*與女人露
處共坐語。往到其邊。語優陀夷言。此是不善。
非沙門法。云何與女人露處共坐。當以是事
諸比丘。優陀夷言。何所説。毘舍佉鹿母
言。見優陀夷獨與女人露處共坐。語優陀夷
言。我亦當向佛説汝事。毘舍佉鹿母言。爲
何所説。優陀夷言。我見鹿母與男子露處共
語。毘舍佉鹿母言。何等男子。答言。我非
男子耶。毘舍佉母言。我是俗人共男子坐。
佛法所聽。尊是沙門應自防護。云何爾耶。
優陀夷言。汝處處惱我。作是語已。即便起去。
時毘舍佉母即以是事白諸比丘。諸比丘以
是事。具白世尊。佛言。喚優陀夷來。即便
來。佛問優陀夷。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
告優陀夷。此是惡事。汝愚癡人。俗人尚知出
家宜法應行不應行。汝出家人而更不知坐
起言語。應與不應*與。汝常不聞世尊種種
因縁呵責隨順婬欲讃歎離欲耶。汝今云何
作此惡事。此非法非律。非如佛教。不可以是
長養善法。佛告諸比丘。依止舍衞城比丘皆
悉令集。集已。爾時世尊以是因縁。向諸比丘
廣説過患事。起種種因縁。呵責過患。起已爲
諸比丘隨順説法。有十事利益故。如來應供
正遍知爲諸弟子制戒。立説波羅提木叉法。
何等十。一者攝僧故。二者極攝僧故。三者令
僧安樂故。四者折伏無羞人故。五者有慚愧
者得安樂住故。六者不信者令信故。七者
已信者増益信故。八者於現法中得漏盡故。
九者未生諸漏令不生故。十者正法得久住
爲諸天世人開甘露施門故。是名十。如來
應供正遍知爲諸弟子制戒。未聞者聞。已聞
者當重聞。若比丘與女人獨屏覆處。可婬處
坐。可信優婆夷。於三法中一一法説。若波
羅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夜提。比丘自言。
我坐是處。三法中一一如法治。若波羅夷。若
僧伽婆尸沙。若波夜提。應隨可信優婆夷。所
説如法治。彼比丘是初不定法。若比丘與女
人獨露現處。不可婬處坐。可信優婆夷。於
二法中一一法説。若僧伽婆尸沙。若波夜提。
比丘自言。我坐是處。二法中一一如法治。若
僧伽婆尸沙。若波夜提。應隨可信優婆夷。所
説如法治。彼比丘是二不定法。比丘者受具
足善受具足。一白三羯磨。無遮法和合。非
不和合十衆。十衆已上年滿二十。非不滿
二十。是名比丘。女人者。若母姉妹親里非
親里。若老若少在家出家。屏覆者。若闇
處。若覆障處。可婬處者。男女共事無可羞處。
獨者。一男一女。更無餘人。設有餘人。若眠
若狂若嬰兒非人畜生。亦名獨。共坐者。相近
坐。可信優婆夷者。成就十六法。名可信優婆
夷。何等十六。歸佛歸法歸僧。於佛不壞淨。於
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僧未得利能令得。
已得利能令増長。僧未有名稱能令名聞遠
著。僧有惡名能速令滅。不隨愛不隨瞋。不
隨怖不隨癡。離欲向成就聖戒。是十六法成
就者。是名可信。是比丘自言知事。不知坐
應治是事。若言知坐不知事應治坐。若言知
事知坐應二倶治。若言不知事不知坐者。應
如優婆夷所説。應作覓罪相羯磨治。比丘者。
如上説。女人者。若母姉妹。若大若小。在家
出家。獨者。一男一女。更無餘人。設有人者。
若眠若狂嬰兒非人畜生。是亦名獨。露現處
者。明中露地。無諸屏障。是名露現處。不可
婬處者。若男女共事可羞恥處。坐者。相近
坐也。可信優婆夷處。成就十六法。如上説
是名可信也。是比丘自言知事。不知坐應治
是事。若言知坐不知事。應治是坐。若言知
事。知坐應二倶治。若言不知事亦不知坐者。
應如可信優婆夷所説。應作覓罪相羯磨治。
是故説。若比丘與一女人獨屏覆處。可婬處
坐。乃至可信優婆夷所説。如法治彼比丘。是
初不定法。若比丘與女人獨露現處。不可
婬處坐。乃至可信優婆夷所説。如法治彼比
丘。是二不定法二不
定竟
摩訶僧祇律卷第



摩訶僧祇律卷第
 *東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
共法顯       譯 
明三十尼薩耆波夜提法之初
佛在毘舍離大林重閣精舍。廣説如上。爾時
長老難陀優波難陀遊諸聚落。多得衣物滿
車載來。爾時世尊晨朝時聞重車聲。知而故
問。諸比丘何等車聲。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
長老難陀優波難陀。遊諸聚落多得衣物滿
車載來。是彼車聲。世尊即時便作是念。我諸
弟子乃爾多求衣物。後於一時冬中八夜大
寒雨雪。時世尊初夜著一衣。在有覺有觀三
昧。至中夜時。覺身小冷。復著第二衣至後夜
時。復覺身冷。著第三衣。便作是念。我諸弟子
齊是三衣。足遮大寒大熱。防諸蚊虻覆障慚
愧不壞聖種。若性不堪寒者。聽弊故衣。隨
意重納。於是世尊夜過晨朝。詣衆多比丘
所。敷尼師檀坐。語諸比丘。我一時晨朝聞
重車聲。問諸比丘。何等車聲。諸比丘言。長老
難陀優波難陀。遊諸聚落多得衣物。是彼車
聲。我作是念。我諸弟子多求衣物。廣生樂著。
我復一時冬中八夜。乃至重著三衣。便作是
念。我諸弟子齊此三衣。足止大寒大熱防諸
蚊虻。覆障慚愧不壞聖種。我從今日聽諸比
丘。齊畜三衣。若得新者兩重作僧伽梨。一重
作欝多羅僧。一重作安陀會。若性不堪寒
者。聽弊故衣。隨意重納
復次佛住毘舍離。廣説如上。時一聚落中有
三摩訶羅比丘共住。一摩訶羅死。有多衣物。
而不知分。一比丘言。我須僧伽梨。第二復言。
我亦須之。如是一一物皆競欲得不能斷。當
爾時優波難陀遊諸聚落。過彼住處。是摩訶
羅等遙見彼來。便作是念。是釋種子端正
好。佛種出家。當爲我等止此諍事。即便白言。
此住處有諸衣物。各競欲取不能得分。尊
者。今日爲我止此諍事。得分衣物。優波難陀
答言。我今爲汝分物多起怨嫌。摩訶羅言。
不爲我分者。誰當分之。我等寧可詣諸外道。
求分物耶。優波難陀復言。當先作要隨我語
者。我當爲分。答言從教。語言。盡出物來。即
便出之。隨爲分作三分。時摩訶羅作是念。
我正有二人而作三分。彼故當欲取一分耶。
寧使取一分。且止我諍分爲三分已。復問摩
訶羅言。物盡出來。莫使後復致諍。有不欲出
者。第二人復持來出。答言已盡。時優波難陀
在二分中間立。二摩訶羅中間著一分。作是
言。汝等。聽我説羯磨。答言爾。便作是言。是
二分并我如是。我有三。汝二共一如是。汝有
三是三彼三。二三平等不是。摩訶羅已先作
要。又復畏難釋種子故。不敢復言。是二摩
訶羅共得一分。故不知分。復白言。長老。我今
此分當云何分。爾時優波難陀即與分作二
分。摩訶羅便各持去。爾時諸比丘以是因縁。
往白佛言。云何世尊。是優波難陀欺彼摩訶
羅比丘。佛語諸比丘。是優波難陀不但今日
欺彼比丘。過去世時已曾欺彼。諸比丘白佛
言。已曾爾耶。答言曾爾。過去世時南方國土。
有無垢河河中有二水獺。一者能入深。二者
入淺。時入深水者。捕得一鯉魚。如生經中
廣説
復次佛在毘舍離。廣説如上。有五事利益
故。如來五日一行諸比丘房。爾時世尊遍行
諸房。至難陀房中。見其房内多畜衣物。有
桁曬衣物者。有縫衣者。染衣者。打衣者。作
淨者。難陀如是分處。喩如欲作大會布施一
切僧物。時世尊知而故問。難陀。是誰衣物。答
言我許。佛言。比丘此衣太多。難陀白佛言。
世尊。先聽兩重僧伽梨。一重欝多羅僧。一重
安陀會。佛言。此衣故多。答言。世尊。我有共
行弟子。依止弟子等衣物。各作兩重僧伽梨。
一重欝多羅僧。一重安多會。及作沙彌等
衣。佛言。此衣猶多。又白世尊。我出家人臨
時難得。是故此諸衣物浣染作竟。擧著器
中。若衣壞時。當取易代。佛告難陀。此是惡
事。汝出家人。云何計常貪著。汝常不聞世尊
呵責多求多欲難滿。讃歎少欲知足耶。汝今
多欲難滿。廣求衣物積畜餘長。此非法非律。
非如佛教。不可以是長養善法。云何畜長衣
受用。從今已去。若有長衣聽一宿。諸比丘
白佛言。世尊。云何是難陀多畜諸衣不知厭
足。佛告諸比丘。是難陀不但今日多畜諸衣
不知厭足。過去世時已曾多畜不知厭足。如
鳥生經中廣説
復次佛住倶舍彌。爲諸天世人恭敬供養。世
尊時到著入聚落衣。持鉢入倶舍彌城。次行
乞食。爾時國王夫人名舍彌。以千五百張&T073554;
奉上世尊。佛告阿難。持是&T073554;衣與諸比丘。
長老阿難即持與諸比丘。諸比丘不受。語阿
難言用劫貝爲浣染。未竟已不如法。時
難以是因縁。往白世尊。佛告阿難。從今已去
若得長衣聽至十日。有諸比丘。長衣滿十日。
持是諸衣往白世尊。此衣滿十日。今當云何。
佛告比丘。若知識比丘邊。作淨施法。若復
捨故受新。十日一易。復次佛在毘舍離。毘舍
離人年年飯僧食已。布施衣物。諸比丘不受。
諸檀越詣佛所。禮足已白佛言。頗有方便。聽
諸比丘取衣受用。令施者得福。受者得利不。
佛言得。如上廣説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依止毘舍離比丘。皆悉
令集。以十利故。爲諸比丘制戒。乃至已聞者
當重聞。若比丘衣已竟。迦絺那衣已捨。若得
長衣得至十日畜。過十日者。尼薩耆波夜提。
衣已竟者。比丘三衣已成。是名衣竟。不受迦
絺那衣。亦名衣竟。已捨迦絺那衣。亦名衣竟。
浣染衣訖亦名衣竟。衣者欽婆羅衣。劫貝衣。
芻摩衣。倶舍耶衣。舍那衣。麻衣。躯牟提衣。
復有衣名僧伽梨。欝多羅僧。安陀會。尼師
檀。雨浴衣。覆瘡衣。納衣。居士衣。糞掃衣。若
作若不作。如法衣。不如法衣。知識衣。迦絺那
衣。已捨者。捨迦絺那衣。有十事捨。受衣捨。
衣竟捨。時竟捨。聞捨。出去捨。失去捨。壞捨。
送衣捨。時過捨。究竟捨。齊十日者。數極至
十日也。長衣者。除所受持衣。餘衣是過十
日尼薩耆波夜提。尼薩耆波夜提者。是長衣
應僧中捨。波夜提罪懺悔。不捨而悔者。
比尼罪。波夜提者。能墮惡道。開罪現罪擧
罪。施設罪名也。若比丘一日得十領衣乃至
十日不作淨。過十日一切尼薩耆波夜提。若
比丘一日得十領衣。半作淨。半不作淨。若作
淨者。是應淨法。半不作淨者。過十日尼薩耆
波夜提。若比丘一日得衣。二日作淨。二日復
得衣。三日作淨。三日復得衣。四日
淨。四日復得衣。五日作淨。五日復得衣。六日
作淨。六日復得衣。七日作淨。七日復得衣。八
日作淨。八日復得衣。九日作淨。九日復得衣。
十日作淨。十日復得衣。至十一日。一切盡尼薩
耆波夜提。以相續不斷故。若比丘一日得衣。
即日作淨乃至十日得衣。十日作淨。十一日得
衣。十一日作淨。犯越比尼罪。以無間故。間
者。比丘一日得衣。停九日。二日得衣更
停八日。三日得衣更*停七日。四日得衣更
*停六日。五日得衣更*停五日。六日得衣更
*停四日。七日得衣更*停三日。八日得衣更
*停二日。九日得衣更*停一日。十日得衣即
十日作淨。十一日得衣不應受。是名間。若
比丘前得衣多後得衣少。以前衣力故。得尼
薩耆波夜提。若比丘前得衣少後得衣多。以
前衣力故。尼薩耆波夜提。若比丘前衣有中
間無。若有者尼薩耆波夜提。若比丘前衣無
中間有。若有者尼薩耆波夜提。比丘不受迦
絺那衣。謂受想。捨迦絺那衣不捨想。不受衣
謂受想。不作淨謂淨想。不與謂與衣想。不記
識謂記識想。愚内心非處作淨。不受迦絺那
衣謂受想者。比丘不受迦絺那衣。自謂已受。
長衣過十日尼薩耆波夜提。捨迦絺那衣不
想者。比丘已捨迦絺那衣。而自謂未捨長
衣。過十日犯尼薩耆波夜提。不受衣謂受想
者。若比丘三衣自不受。便謂已受想。不作淨
過十日尼薩耆波夜提。不作淨謂淨想者。比
丘畜長衣不作淨施。而謂已作淨施。過十日
尼薩耆波夜提。不與謂與想者。是衣不與塔。
不與僧。不與人。而謂呼與過十日尼薩耆波
夜提。不記識謂記識想者。若比丘不記識。
言此是尼師檀。此是覆瘡衣。此是雨浴衣。
而謂記識不作淨。過十日尼薩耆波夜提。愚
者。若比丘得衣愚闇故。不作淨。過十日尼薩
耆波夜提。内心者。内心説淨。而口不言。是名
非法淨。犯越比尼罪。若口説者無罪。非處者。
若俗人若畜生。若無心邊作淨。是不名作淨。
過十日尼薩耆波夜提。優波離白佛言。世尊
比丘長衣應作淨。何等人邊作淨。佛告優波
離。當於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
邊作淨。又問。相離近遠。得從彼作淨。佛言。
齊三由旬。知其存亡。優波離白佛言。世尊。長
衣沙彌邊作淨。是沙彌受具足。當云何。佛言。
稱無歳比丘名作淨。優波離復問。是無歳比
丘若死者云何。佛言。得停十日。於餘知識邊
作淨。復問齊幾許應作淨。幾許不作淨。佛
言廣一肘長二肘。應作淨。若比丘二人共物
未分不犯。若分得已應作淨。若不作淨過十
日者尼薩耆波夜提。若比丘婆羅門舍。請僧
食并施衣物。有病比丘。囑人取衣分。是比丘
持衣分來。雖久未與不犯。若得已應作淨。
不作淨者。過十日尼薩耆波夜提。若比丘聞
若師若弟子送衣。與未得雖久不犯。若得已
應作淨。若不作淨。過十日尼薩耆波夜提。
若比丘令織師織衣。衣竟雖久。未與比丘不
犯。得衣已應作淨。若不作淨。過十日尼薩耆
波夜提。若比丘買衣。雖價決了。未得不犯。得
已應作淨。若不作淨。過十日尼薩耆波夜提。
若比丘爲佛爲僧供養故求衣物。集在一處。
雖久未用不犯。若比丘於佛生處。得道處轉
法輪處。阿難設會處。羅云設會處。五歳會
處。大得布施諸衣物。是物入僧。末分者雖
久不犯。是物已分。多人共得一分。中有善毘
尼人。能爲衆人同意作淨者無罪。若不作淨
者。過十日犯尼薩耆波夜提。若比丘道路行
恐畏處。藏衣而去。過十日取者尼薩耆波夜
提。若有人取是衣物。持來與比丘者。亦尼薩
耆波夜提。若比丘爲賊所逐。遂便捨衣走。過
十日已有人得衣來。還比丘者無罪。不失失
想失不失想若失失想。皆不犯。過十日
罪。不失不失想。過十日尼薩耆波夜提。若
比丘長衣過十日。欲捨衣者。當求持律
丘。能羯磨人請諸知識比丘。出界外。若無界
場應結小界羯磨者。應作是説。大徳僧聽。若
僧時到僧於此地。齊僧坐處外。一尋以内。
於其中作羯磨。諸大徳聽。於此處齊僧坐
處。外一尋已内。於其中作羯磨。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不羯磨地者。不得作僧事。若作
者得越比尼罪。律師應語是比丘言。汝捨此
衣。是比丘應&T050352;跪合掌作如是言。大徳僧憶
念。我某甲比丘是長衣過十日。犯尼薩耆。
我今於僧中捨。持律復問。汝是衣曾受用不。
若言受用。應語。汝得波夜提罪。受用不淨衣
故。隨用得越比尼罪。若言不受用者。語言。汝
得波夜提罪。是比丘於持律前*&T050352;跪合掌白
言。長老憶念。我某甲長衣過十日已。於僧
中捨。此中犯波夜提罪。今於長老前悔過。不
敢覆藏持律問言。汝自見罪不。答言見。應教
更莫復作。答言爾。如是第二第三説。若受用
者長老憶念。我某甲比丘長衣。過十日已
*於僧中捨。此中犯波夜提罪。及受用不淨
衣隨用。得越比尼罪。是一切罪。今向長老誠
心悔過。不敢覆藏。持律問言。汝自見罪不。答
言見。汝更莫作。答言頂戴持。如是第二第
三説。律師問。此衆中誰是汝知識。答言某
甲。即語隨次坐。應説羯磨。大徳僧聽。某甲比
丘長衣過十日已。於僧中捨已如法作。若僧
時到。僧持此衣。與某甲知識比丘如是白。大
徳僧聽是某甲比丘長衣過十日已。於僧中
捨已如法作。僧今持此衣與某甲。知識比丘
諸大徳忍。持此依與某甲。知識比丘者。默
然。若不忍者便説。是初羯磨。如是第二第
三説。僧已忍。持此衣與某*甲知識比丘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知識比丘應即
日若明日還彼衣。亦不得於衆僧前還。亦
不得*停久過半月還也。是比丘得衣已。若受
持若作淨。若不知受持。及不知作淨者。當教
言。我某甲此僧伽梨。此欝多羅僧。此安多會。
盡受不離宿受持。如是三説。若作淨者。應教
言。我某甲比丘。是長衣淨施與某甲。某甲於
我邊不計意。若浣染縫有因縁事。當隨意用。
如是三説。若比丘衣已竟。迦絺那衣已捨。
長衣齊十日。畜過十日者。尼薩耆波夜提。是
故説
佛住舍衞城。廣説如上。有一婆羅門請衆僧
經宿供養。并施衣物。諸比丘聞彼請僧。各
作是念。今時和適不寒不熱。我等但著上下
衣往。若彼得施衣。當作三衣受持。即便著。上
下衣去
爾時世尊以五事利益故。五日一行諸比丘
房。開一房戸見架上多衣。世尊知而故問。
架上多衣者爲是誰許。有病比丘白世尊言。
有婆羅門。請諸比丘經宿供養布施衣物。
諸比丘以天時暖。留此諸衣。著上下衣去。
若彼得施衣。當受作三衣。佛告諸比丘當知
如來應供第一樂人。出家離第一樂。而隨所
住處。常三衣倶持鉢乞食。譬如鳥之兩翼。恒
與身倶。汝等比丘云何捨本族姓。以信出家
應當如是所至到處法衣隨身。不應離宿。復
次佛在舍衞城。安居訖詣王舍城。時有一比
丘。王舍城中以信出家。於餘聚落安居訖。聞
世尊安居訖詣王舍城。我今當往問訊世尊。
并從佛去過看親里。天時不寒不熱。我當留
一衣。但著上下衣去。乃至。世尊種種呵責
比丘之法。法衣應器常與身倶。譬如鳥飛毛
羽自隨。不應離宿。復次佛住王舍城迦蘭陀
竹園精舍。長老舍利弗作是念。我今當爲饒
益親里故往詣那羅聚落安居。意復不欲遠
離世尊。以恭敬故。難往白佛。諸比丘聞已。即
以是事廣白世尊。佛告諸比丘。從今日聽王
舍城竹園精舍。僧那羅聚落僧共作一布薩
界。令舍利弗安樂住羯磨者。應作是説。大徳
僧聽。從今日王舍城竹園精舍那羅聚落。
作一布薩界。若僧時到。從王舍城竹
園精舍那羅聚落。共*作一布薩界。如是白。
白一羯磨。乃至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爾
時尊者舍利弗於那羅聚落結安居。日日詣
竹園精舍。禮世尊足。値天七日連雨。便作是
念。我今體羸。是僧伽梨重。正欲持去。被雨遂
重若不持去脱不得還。便應捨墮。且住待雨
晴已。往詣世尊。道逢諸外道。即共論議。如沙
門果經中説。然後往詣世尊。禮拜問訊。佛知
而故問。舍利弗何以多日不現。即向世尊。
廣説上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從今日
王舍城竹園精舍那羅聚落。作不離衣宿界。
令諸比丘得安樂住羯磨者。當作是説。大徳
聽。今從王舍城竹園精舍至那羅聚落。
除聚落及聚落界。作不失衣法。若僧時到僧
從王舍城至那*羅聚落。除聚落及聚落界。作
不失衣法。如是白。大徳僧聽。從王舍城竹園
精舍。至那*羅聚落。除聚落及聚落界。僧今
於是中作不失衣法。諸大徳忍從王舍城至
那*羅聚落。除聚落及聚落界。是中作不失衣
法者默然。若不忍者便説。僧已忍。從王舍
城至那*羅聚落。除聚落及聚落界。作不失
衣法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作不失衣
法已。此王舍城趣那*羅聚落道兩邊。各二
十五肘名爲界。若衣在道中得道。左右各二
十五肘置衣。王舍城得至那*羅聚落無罪。
置衣那*羅聚落。亦如是。王舍城竹園精舍
那羅聚落。亦復如是。如舍利弗因縁目揵連
因縁。亦復如是。復次世尊住舍衞城祇洹精
舍有一比丘。食後欲詣開眼林坐禪。便作是
念。我或於彼中宿。便失僧伽梨。即持三衣去。
過見世尊。佛知而故問。比丘何以多持衣行。
答言。世尊。我欲往開眼林坐禪。暮脱不還。
恐失僧伽梨故。持三衣去。佛告諸比丘。從今
日後從祇洹林。至開眼林。東坊精舍。西坊
精舍。東林精舍。西林精舍。王園精舍。受籌塔
羅林精舍。盡同作不失衣法。令諸比丘得
安樂住。羯磨者。應作是説。大徳僧聽。今從祇
至開眼林。東林精舍乃至受籌塔。是中除
聚落及聚落界。若僧時到僧從祇洹林。乃至
受籌塔羯磨。作不失衣法。如是白。大徳僧
聽。從祇洹林乃至受籌塔。是中除聚落及聚
落界。僧今作不失衣法。諸大徳忍。從祇洹
林至開眼林。乃至受籌塔。作不失衣法。忍
者僧默然。若不忍便説。僧已忍。從祇洹*林
至開眼林。乃至受籌塔。作不失衣法竟。僧忍
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復次佛住舍衞城祇洹
精舍。爾時舍衞城中失火。時城中諸人象馬
車乘男女擔負衣物出城。諸比丘多於城中
寄衣畏火燒衣故。急走向城。城中諸人不信
佛者。皆呵責言。我等火逼出城避難。是沙門
等向城而走。如蛾赴火。有何急事。時有人
言。汝莫語此沙門輩不順正理。欲取人物。
譬如賊伺人慢藏。如醫治病。以自濟活。是
沙門輩亦復如是。伺人災患向城而走。是壞
敗人有何道哉。諸比丘聞已。以是因縁。具白
世尊。佛言。呼是比丘來。即呼來已。佛問諸
比丘。汝等何故向城而走。爲世人所嫌。答言。
我等衣物先在城中。城中失火。畏火燒故。走
往取之。佛問比丘。汝等云何僧不作羯磨。而
離衣宿。答言作羯磨。復問云何作。答言。通結
舍衞城。佛告比丘。汝等云何阿練若處。通結
聚落。從今已後不聽阿練若處通結聚落。應
阿練若處通結阿練若處。聚落處通結聚落
處。若阿練若處通結聚落。聚落處通結阿
練若處者。得越比尼罪。佛告諸比丘。依止舍





衞城比丘。皆悉令集。以十利故。爲諸比丘制
戒。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衣已竟。迦絺
那衣已捨若三衣中離一一衣餘處。一宿除
僧羯磨。尼薩耆波夜提。衣竟者。三衣已成
是名衣竟。不受迦絺那衣亦名衣竟。捨迦絺
那衣亦名衣竟。浣染竟亦名衣竟。衣者。劫貝
衣。欽婆羅*衣芻摩*衣。憍奢耶*衣。舍那
衣。麻衣。躯牟提衣。捨迦絺那衣者。有十事。
從受衣捨。乃至究竟捨。一宿者。從日未沒至
明相出時。三衣者。僧伽梨。欝多羅僧。安陀
會除僧羯磨者僧不作羯磨。不聽離衣宿。
設作羯磨白不成就。羯磨不成就。衆不成就。
若羯磨一一不如法。是名不作作。羯磨者。
白成就。羯磨成就衆成就一一羯磨如法。是
名僧作羯磨。世尊説無罪。尼薩耆波夜提者。
此衣應僧中捨。波夜提。應悔過。不捨而悔
者。得越比尼罪。波夜提者。如上説。界者。羯磨
界。遊行界。依止界。七菴婆羅界。羯磨界者。
廣略聚落稱名標幟。隨曲避難。諸方廣者。
摩頭羅國。有叢林精舍。摩頭羅東有遙扶
河河東有仙人聚落精舍。時仙人聚落精
舍。比丘遣使白叢林精舍僧言。我欲共結一
布薩界。問言。何以故。答言。彼間多好飮食。
得別房衣。得安居衣是故欲同應報言。爲衣
食來者。此非所宜。但彼間住。若言我所住處
多年少比丘。不善契經比尼阿毘曇。不善觀
陰界入十二因縁是故欲來就諸長老學契經
毘尼阿毘曇。陰界入觀十二因縁。彼應語言。
汝後僧作羯磨法事時。不作障礙者。當共
汝同應。語一切比丘盡來。若不來者。一切盡
出界去。若來若出界去。已當作羯磨。羯磨
者。應作是説。大徳僧聽。從今叢林精舍仙人
聚落精舍。是中内界外界内外界中間界。若
僧時到。僧是叢林精舍仙人聚落精舍。是中
共作一布薩界。如是白大徳僧聽。是叢林精
舍仙人聚落精舍。是内界外界内外界中間
界。僧今共作一布薩界。諸大徳忍。從叢林精
舍仙人聚落精舍。是二界共作一布薩界者
默然。若不忍便説。僧已忍。磨頭羅叢林精
舍。仙人聚落精舍。是二界共作一布薩界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若中間無河水
者。應一處作羯磨。中有河水者。應三處作羯
磨。一摩頭羅精舍。二水中。三仙人聚落
舍。若河水中有洲者。應五處作羯磨。一摩頭
羅精舍。二水中。三洲上。四水中。五仙人聚
落。如陸地道兩邊。各二十五肘。水中亦爾。一
時夏水漲。比丘受欲來應羯磨。爲水所漂出
界去。殆死得出。白諸比丘。我向持欲來爲水
所漂。殆死得出。今可廣結界不。諸比丘言
得。汝去上下水三由旬作識。若樹若石若
堆。如是等作識來。説羯磨者。應作是言。大
徳僧聽。從*磨頭羅精舍至仙人聚落精舍。從
分齊以來内界外界内外界中間界。上下水
中。若僧時到。僧從摩頭羅精舍至仙人聚落
精舍。河水上下從分齊已來。作一羯磨布薩
界。如是白。白一羯磨。乃至僧忍默然故。是事
如是持。復有一時持欲來赴羯磨。就船欲
渡。船師挽船上流。然後當*渡。語比丘言。
船重難牽。汝可歩去。至應渡處便上。是比丘
以持欲故。不應上岸。出界失欲故。便於岸底
渉水而進。船去疾。遂出界分。比丘即於界内。
直浮趣船。水復漂船下過三由旬。比丘復應
捨船。直浮趣岸。到彼已渉水尋岸而上。到
道口入界内。然後上。岸是名廣説。略説者。羯
磨人應作是説。大徳僧聽。今從摩頭羅精舍。
至仙人聚落精舍。内界外界内外界中間界。
若僧時到。僧今從摩頭羅精舍。仙人聚落精
舍。共作一布薩界。如是白。白一羯磨。乃至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名略説界。聚
落界者。如*磨頭羅西精舍。聚落精舍。
共*作一布薩界者。應稱名齊三由旬内諸精
舍。作一羯磨。羯磨者。應如是説。大徳僧聽。
從今日恬精舍車精舍。勝精舍。不亂精舍。
賢精舍。戒次第精舍。螺精舍。酪村精舍。黄精
舍等。是諸精舍内界外界内外界中間界。若
僧時到。僧是諸精舍共作一布薩界。如是白。
白一羯磨。乃至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
名聚落*界稱名*界者。説羯磨比丘不知諸
精舍名。令舊比丘知名字者。僧中唱諸精舍
名字已。羯磨者。應作是説。大徳僧聽。從今日
是某甲比丘所説諸精舍名字。内界外界内
外界中間界。是諸精舍共作一布薩界。若僧
時到僧某甲比丘所説諸精舍名字。共作一
布薩界。如是白。白一羯磨。乃至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是爲稱名*界。幖幟*界者。作
如是言。大徳僧聽。從今日齊幖幟。若石
若山。若井若埠。若樹内界外界内外界中
間界。作一布薩界。若僧時到。僧齊幖幟若石
若山。若井若樹。共作一布薩界。如是白。白一
羯磨。乃至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若羯磨
人不知幖幟者。先令舊比丘僧中唱。如上稱
名界。説是名幖幟界。隨曲界者。有聚落邊精
舍故壞多。有供養衆僧敷具。欲與諸精舍
比丘共作一布薩*界。修治精舍。共用此物。
諸處比丘有欲共者有不欲共者諸欲共者。
應盡來集。若出界去。其不欲者。自當精舍界
作標幟住。諸欲共者。來集一處已羯磨者應
作是言。大徳僧聽從今日此一住處某甲住
處。齊幖幟内界外界内外界中間界。共*作一
布薩*界。若僧時到僧此住處某甲比丘住處
齊幖幟以來共*作一布薩界。如是白。白一羯
磨。乃至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是名隨曲
界。避難界者一住處。諸比丘。前安居後安居
日已過。有事難起。若賊難王難。若奪命若破
戒。若水多虫漉不能淨欲至餘精舍避此諸
難去三由旬内。若彼有比丘。若呼來若出界
去。羯磨者。作是説大徳僧聽。今日是住處彼
某甲聚落精舍。内界外界内外界中間界。共
*作一布薩界。若僧時到。僧從今日是中住
處。彼某甲聚落精舍。共*作一布薩界。如是白
白一羯磨。乃至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若到彼處。復欲就餘精舍者。當捨先界。應
作是説。大徳僧聽。是住處先住處作別説戒。
若僧時到僧。是住處先某住處。作別説戒。
如是白。白一羯磨。乃至僧忍默然故。是事
如是持。僧復欲進前精舍者。復取三由旬内。
共作一布薩界。復欲進前者。當捨後結前。
乃至前求適意住處。如是隨意結隨意捨。是
名避難*界。諸方*界者。若比丘夏安居中。若
諸難起。若王難若賊難。若奪命難若破戒。
若水多虫漉不可淨。隨四方各三由旬内。自
在結界。亦如上説。若難卒至不得作羯磨。出
去無罪。是名諸方。是謂羯磨界。遊行界者。六
十家聚落界隔障界。樓閣界兩道界。井界樹
界。園界連蔓界。暫宿界船界。舍内界並界。六
十家聚落界者。如釋迦梨國大聚落。蘇彌國
大聚落。摩頭羅國大聚落。巴連弗邑大聚
落。是諸聚落各別起屋。若比丘置衣在一屋。
人在第三屋宿。日光未滅去至明相出時還。
尼薩耆。日光滅去至明相。出還無罪。日光
未滅去明相未出還無罪。一切屋中盡有比
丘住者無罪。若結界者無罪。周匝有垣牆者
無罪。周匝有塹者無罪。周匝有渠水者無罪。
共一門者無罪。若道於聚落中過。若比丘衣
在道左。身度道右。日光未滅去至明相出。亦
如上説。若比丘道中臥。持三衣枕頭。衣離
頭者尼薩耆。以不可截衣故。一切應捨。若聚
落周匝牆圍遶。若塹若籬。若一門門有閉
者。皆無罪是名六十家聚落界。隔障界者。亦
如是。樓閣界者。若挮閣道外。各二十五肘
爲界。若比丘置衣閣上。過二十五肘。日光未
去至明相出還。尼薩耆。日光滅去明相出
還無罪。日光未滅去明相未出還無罪。若比
丘樓閣上住畏賊來攻樓閣。故持衣出樓閣
外。二十五肘外藏。還樓閣上宿。日光未滅
去至明相出還。尼薩耆。亦如上説。若比丘夜
中大小行。離衣二十五肘内。與衣合無罪。是
名樓閣界。兩道界者。歩道車道歩道者有比
丘畏寒故。至諸暖國。或畏熱故。詣諸涼國道
行時。師與諸伴共行。並論議而去。弟子持衣
鉢。從後來不及師。師至日沒時。畏離衣宿故。
出道外。待弟子。弟子持衣直過不見師。至天
曉相待。若是師待衣處。離道二十五肘内。與
衣合者不犯。過二十五肘外者。尼薩耆若弟
子持衣在前行日沒時。作是念。莫令我師離
衣宿。即住道外待。師行。極眠不覺。師過至曉
相問。亦如上説。是名歩道。車道者。比丘與
乘車估客共行。置衣車上畏塵坌故。在前去。
至日沒時畏離衣宿故。應住道外二十五肘
内。令車盡過。與衣合故不犯。若比丘置衣車
上。隨車後行。至日沒時不識。何者是己衣車。
比丘爾時應去車二十五肘内。繞車營一匝。
與衣合故不犯。若高大車一隥兩*隥三*隥
*挮上者。比丘置衣車上在下住。從日光未
滅至明相出時。尼薩耆。亦如上説。若於夜中
暫内手車上者不犯。若比丘在車上宿。置衣
車下。若在車前置衣車後。若在車後置衣車







前若在車左置衣車右。若在車右置衣車左。
日光未滅至明相出時。皆尼薩耆。若比丘置
衣車上。離車二十五肘外。靜處宿者。日光未
去至明相出時還。尼薩耆。亦如上説。若
比丘畏賊故。於車外過二十五肘。藏衣還車
上宿。日光未滅至明相出時。尼薩耆。亦如上
説。若夜中起大小行。離衣二十五肘内。與衣
合無罪。若車營内以長繩横斷爲繋牛故。比
丘於繩一邊住。置衣繩一邊。日光未滅至明相
出時。尼薩耆。亦如上説。是名兩道界。井界者。
比丘與估客共行。於井邊宿。井欄外二十五
肘内。名爲井界。衣著井欄上。比丘去井過二
十五肘。日光未滅去至明相出時。尼薩耆。亦
如上説。若畏賊故藏衣井外。過二十五肘來
井邊宿。日光未滅去。至明相出時還尼薩耆。
若藏衣井半龕中。於井上宿。日光未滅去至
明相出時。尼薩耆。若繩連衣著身宿者不犯。
置衣井底。於井上宿。置衣井上。井底宿。亦復
如是。若夜暫垂手脚井中。與衣合者無罪。是
名井界。樹界者。於樹一切枝葉外。二十五肘
爲樹界。若比丘置衣樹下。過二十五肘外。日
光未滅去至明相出。應如上説。若比丘樹下
畏賊。藏衣樹外。過二十五肘。日光未滅去至
明相出時*還。尼薩耆。日光未滅去至明相未
出還不犯。日光滅去至明相出還不犯。若夜
中暫到衣所。與衣合不犯。若置衣樹上。樹下
宿若置衣樹下。樹上宿。日光未滅去。至明相
出時。尼薩耆。若繩連著身者無罪。是名樹界。
園界亦如是。連蔓界者。若蒲萄蔓架。不破蔓
架。不樓藤蔓架。瓠蔓架。解脱花蔓架。如是
一切蔓架外。各二十五肘。名爲速蔓界。比丘
與估客共道行。至此蔓下宿。比丘求靜處置
衣蔓架底。出二十五肘外。日光未滅去明相
出時還。尼薩耆。日光滅去。明相出還無罪。
日光未滅去至明相未出還無罪。若畏賊故
藏衣二十五肘外。於蔓架底宿。日光未滅去
至明相出時。如上説。若夜中大小行暫到衣
所。與衣合無罪。若著衣蔓架上。在下宿。著
衣蔓下。在上宿。亦復如是。若繩連身者無罪。
是名連蔓界。暫宿界者。客舍中種種雜人。比
丘於中止宿。客舍主言。此中畏賊。各自警備。
比丘問客舍主言。長壽何處牢固客舍主
答言。閣上牢固。或言。閣下牢固比丘藏衣
閣下。於閣上宿。或置衣閣上於閣下宿。日光
未滅去至明相出時還。皆尼薩耆。如上説。若
是中梯隥道通者不犯。若比丘道行至天
祠中宿。天*祠主言。此中畏賊盜各自守備。
比丘問。天*祠主。何處牢固。天*祠主言。若舍
裏牢固。若舍外牢固。比丘便置衣舍内。自
於舍外頭首向戸而臥。日光未滅*去至明
相出時。尼薩耆。如上説。若戸鉤在比丘邊
者不犯。比丘道行於空聚落中宿。置衣第一
房。自於第三房宿者。日光未滅去至明相出。
如上説。若一切房盡有比丘者不犯。若羯磨
作界。若籬牆溝渠圍繞。若水圍遶者不
犯。是名暫宿界。船界者。若比丘載船上水下
水。船上有衆多住處。若比丘住處。若外道住
處。比丘住處不牢密故。持衣寄外道住處。
日光未滅去至明相出時還。尼薩耆。亦如上
説。若外道聽自在置衣物者不犯。若船著岸
者。比丘置衣船上。離船過二十五肘外。日光
未滅至明相出時。如上説。若船上畏賊持衣
上岸。二十五肘外藏。還船上宿。日光未滅至
明相出時。尼薩耆。夜中大小行暫詣衣所者。
與衣合不犯。若比丘浣衣於船上。曬風鼓衣
外向。經宿者尼薩耆。若夜中風吹衣暫入
船内者不犯。若曬衣時半在船内半在船
者。尼薩耆。不可截故盡捨。是名船界。家内界
者。若兄弟二人共一家住。於家中別作分
齊。若兄不聽弟入。弟不聽兄入。若比丘在
兄分齊内。衣在弟分齊内。日光未沒至明相
出者。如上説。若兄弟語比丘言。俗人自
於法不礙任意住止者。爾時隨意置衣無
罪。若比丘至白衣家宿。畏賊故。問白衣何
處牢固。答言。舍内牢固。比丘置衣舍内。於舍
外宿。日光未滅至明相出時。如上説。若夜於
孔中暫内一手屋内者不犯。是名家内界。並
界者。若四聚落界相接。比丘衣枕頭臥。比丘
頭在一界。兩手各在一界。脚在一界。衣在頭
底。衣離頭者尼薩耆。若夜中手脚暫到衣所
者不犯。若車於此四界上住車軛在一界。車
後在一界。左輪在一界。右輪在一界。若置衣
車前車後宿。置衣車後車前宿。置衣車左車
右宿。置衣車右車左宿。日光未滅去至明相
出時。尼薩耆。日光滅已去至明相出時還不
犯日光未滅去至明相未出還不犯。是名並
界。聚落界者。若比丘著上下衣入聚落。有
人語比丘言。我今夜欲供養形像作福徳。比
丘當助。我料理之。是比丘即助莊嚴形像。
懸繒花蓋敷置床座。至日沒時比丘報主人
言。日暮還精舍。是主人慇懃留比丘宿。若彼
住處諸比丘有長衣者。應暫借受持。若無者
隨近有諸比丘住處者。應從彼借。若無比丘。
有比丘尼住*處者。亦從彼借。若無者是處俗
人。若有衣被者應從借作淨安施紐。然後
受持。若無是事後夜分城門開者。當疾還寺。
莫踰城出到精舍門。猶未開者當索開門。若
不得開者。應住門屋底。若無門屋者。應内手
著孔中。孔有二種。若門孔若水涜孔。若門無
孔者。於水涜孔中。若内手若内脚。莫先内
手脚。脱有蛇蝮應先以杖驚之。然後内手與
衣合。若無水涜者。應踰垣牆入。應作相令
内人識。莫令内人疑是賊相驚動也。若不得
入者。當疾捨衣。寧無衣犯越比尼罪。以輕易
重故。若比丘於精舍内浣衣。懸當垣牆上
曬。若夜風吹出垂著垣牆外者。犯尼薩耆。在
内者不犯。以不可截故盡應捨。若比丘於精
舍外脱衣。熱作忘衣在外。夜憶即出求之不
見。晨朝出看見衣去。夜行迹二十五肘内者
不犯。二十五肘外者。尼薩耆。是名聚落界。七
菴婆羅樹界者。佛在舍衞城。時有一婆羅門。
能種菴婆羅樹。是婆羅門聞沙門瞿曇在舍
城。具足一切知見。有所問者皆能記説。作
是思惟。我今當往問種菴婆羅樹法。云何種
菴婆羅樹。能使根莖堅固枝葉茂盛。花果成
就扶踈生長。不相妨礙。作是念已。詣世尊所。
共相問訊已。於一面坐。白世尊言。沙門瞿
曇。云何方便種菴婆羅樹。能使根莖堅固枝
葉茂盛。花果成就扶踈生長。不相妨礙。時
世尊告婆羅門言。以五肘弓量七弓種一樹。
如是種者。能令彼樹根莖堅固枝葉茂盛。花
果成就扶踈生長。各各不相妨礙。時婆羅門
歡喜。便作是言。善哉。沙門瞿曇。知種殖法。
眞一切智。從坐起而去。婆羅門去不久佛告
諸比丘。是婆羅門今大有所失。應問者不問。
不應問者問。若彼習義者。可得道
迹。雖然彼婆羅門今於我所發歡喜心。亦爲
大有所得。爾時優波離知時而白佛言。世尊。
已聞菴婆羅樹分齊。今復請問。若有處所城
邑聚落界分。不可知者。若欲羯磨應齊幾
許。名爲善作羯磨。使令異衆僧各各相見而
得成就羯磨。不犯別衆耶。佛告優波離。五肘
弓量七弓種一菴婆羅樹。齊七菴婆羅樹。相
去爾所作羯磨者。名善作羯磨。雖異衆相見
而無別衆之罪。是名爲七菴婆羅樹界。若比
丘離衣宿已。應白持律能羯磨者。言長老我
與是衣別宿。應捨長老爲我作羯磨。羯磨法
如上。過十日衣中説。是故説。若比丘衣已竟。
迦絺那衣已捨若三衣中若離一一衣。
處宿。除僧羯磨。尼薩耆波夜提
佛住舍衞城。廣説如上。爾時尊者阿那律於
阿耆羅河邊住。得一小段衣。與衆多比丘倶。
詣阿耆羅河邊水灑引令長廣。爾時世尊於
自住處沒。當阿耆羅河邊現。知而故問阿那
律。汝作何等。答言。世尊。得一小段衣。尺量
不足。欲引令長廣。佛語阿那律。汝頗有更得
衣望處不。答言有。世尊問何時可得。答言。一
月佛言從今日聽不足衣有衣望處者。停
一月爲滿足故。佛告諸比丘。依止舍衞城比
丘盡集。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衣已竟。
迦絺那衣已捨。若得非時衣。比丘須衣應取。
疾作衣受。若不足者有望處爲滿故。聽一月
畜。若過畜者。足不足尼薩耆波夜提。衣竟者。
三衣已成。亦名衣竟。不受迦絺那衣。亦名衣
竟。已捨迦絺那衣。亦名衣竟。浣染竟亦名
衣竟。已捨迦絺那衣者。有十事捨如上説。得
者。若男若女在家出家人邊得衣也。非時者。
若受迦絺那衣。有七月名非時。若不受迦絺
那衣者。有十一月是名非時於此非時中得
衣。是名非時衣。衣者。如上説。須者。是比丘
實須衣也。即取疾成受持作而少不足者。停
至一月一月者三十日。齊是應畜。爲求滿足
故。有望者是比丘實聞有得衣處。待令滿
足。得至一月畜。過是一月畜者。尼薩耆波
夜提。尼薩耆波夜提者。是衣應僧中捨。波夜
提懺悔不捨而悔。犯越比尼罪。波夜提者。如
上説。若比丘前十日得有望衣無望。衣
小望。衣無力望。羸望。因生望。斷望。更起餘
望。此皆無事停。若得此衣滿足已半作淨。
半不作淨。是中作淨者。名善作淨。不作淨
者。過十日尼薩耆。若比丘於前十日中。若得
居士衣。若糞掃衣。不自作不教作。不受持不
作淨。彼衣若作。若不作。衣及衣餘前十日過。
尼薩耆。若比丘前十日中得衣。若故衣若納
衣。是比丘得已。不自作不教作。乃至過前十
日者。尼薩耆。若比丘中十日中得衣。若以
染淨。若未淨。是比丘得是衣。不自作不教
作。不受持不作淨。彼若作衣。若不作衣及衣。
餘中十日過。尼薩耆。若比丘中十日得衣。若
得應法衣。不應法衣。取已不自作不教作。乃
至過中十日。尼薩耆。若比丘後十日中得衣。
應作一衣而欲作二衣。餘比丘語是比丘言。
長老是先欲作一衣。今何故作二衣。今應如
先作一衣。是比丘得衣已。不自作不教作。乃
至過後十日。尼薩耆。若比丘後十日中得衣。
欲作小割截衣。而作大割截衣。餘比丘語是
比丘言。長老。本欲作小割截衣。今何以作大
割截衣。應如本作。是比丘得衣。不自作不教
作。不受持不作淨若作若不作。衣及衣餘過
後十日。尼薩耆。若比丘前十日得衣。應即前
十日作中十日得衣。應即中十日作。後十日
得衣。應即後十日作。若比丘前十日。五日已
過得望衣。前十日中後五日中十日前五日。
此十日應作衣。若比丘中十日前五日已過
得望衣。應中十日。後五日後十日前五日。
此十日應作衣。若比丘後十日前五日。已
過得望衣。即應此五日中應作衣。若比丘
後十日中。六日已過得望衣。應四日中作。七
日已過得衣。三日應作。八日已過得衣。二
日應作。九日已過得衣。一日應作。十日得衣
即日應作。作衣時應餘人相助。浣染牽截
篸却刺。刺横刺長。刺縁施紐煮染。染衣作
淨已受持。若一日恐不竟者。麁行隱令竟
受持後更細刺。是故世尊説。若比丘衣已
竟。迦絺那衣已捨。乃至足不足。尼薩耆波夜

佛*住舍衞城。廣説如上。優鉢羅比丘尼因縁
應廣説。時優鉢羅比丘尼。以僧祇支與尊
者。阿難陀。是衣垢膩不淨。阿難陀持是衣。泥
塗日中曬。佛知而故問。阿難陀。汝作何等。答
言。世尊。是優鉢羅比丘尼與我此僧祇支垢
膩不淨。塗泥而曬佛問阿難陀。汝與直貿
易不。答言。不與世尊。佛告阿難陀。應當與貿
易。母人少利。阿難陀不欲與。佛語阿難陀。何
以不與。阿難陀白佛。與何物。佛語阿難陀。
王波斯匿所施劫貝。長十六肘廣八肘者與
之。阿難陀猶故不與。如劫貝契經廣説
復次佛*住舍衞城。廣説如上。時善生比丘尼
將徒衆皆著弊壞衣。禮世尊足。佛知而故問。
諸比丘。此何等比丘尼。著弊壞衣而來詣
我。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此是善生比丘尼。佛
問諸比丘。是善生比丘尼爲得衣故不著。
無衣耶。諸比丘言。但得已持與優陀夷
復次佛住舍衞城。廣説如上。時偸蘭難陀比
丘尼將徒衆。皆著弊壞衣來詣世尊。頭面禮
足。佛知而故問諸比丘。此何等比丘尼。著弊
壞衣而來詣我。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此是偸
蘭難陀比丘尼。佛問諸比丘。是偸蘭難陀比
丘尼。爲得衣故不著。爲不得衣不著。
諸比丘言。但得已持施阿難
復次佛*住舍衞城。廣説如上。時蘇毘提比丘
尼將徒衆。皆著弊壞衣來詣世尊頭面禮足。
佛知而故問諸比丘。此何等比丘尼著弊壞
衣而來詣我。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此是蘇毘
提比丘尼。佛問諸比丘。是蘇毘提比丘尼爲
得衣不著。爲不得衣耶。諸比丘言。但得已持
施善解比丘
復次佛住舍衞城。廣説如上。有失利摩比丘
尼將徒衆。皆著弊壞衣來詣世尊。頭面禮足。
佛知而故問諸比丘。此何等比丘尼。著弊壞
衣來詣我所。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此是失
利摩比丘尼。佛問諸比丘。是失利摩比丘尼
爲得衣不著。爲不得衣耶。諸比丘言。但得已
持施僧。佛問諸比丘。若親里比丘尼著如是
弊壞衣者。是親里比丘應取彼衣不。答言。不
取。世尊復問。若親里比丘尼自衣弊壞。持
衣物與親里比丘不。答言。不也世尊。佛言。
是故比丘不應從非親里比丘尼邊取衣。除
貿易。佛告諸比丘。依止舍衞城比丘。皆悉令
集。以十利故。爲諸比丘制戒。乃至已聞者當
重聞。若比丘從非親里比丘尼取衣。除貿易。
尼薩耆波夜提。比丘者如上説。非親里比丘
尼者。非父親相續。非母親相續。是名非親里
比丘尼。一親里多非親里多。親里一非親
里。沙彌尼親里。比丘尼非親里。沙彌尼非親
里。比丘尼親里。是中得衣犯。離此二衆
罪。衣者。欽婆羅衣。劫貝衣。憍舍耶衣。芻
摩衣。舍那衣。麻衣。躯物提衣。取者。受彼
施也。除貿易者。佛説若貿易無罪。尼薩耆波
夜提者。是衣應僧中捨。波夜提懺悔。不捨衣
而悔者。得越比尼罪。波夜提者如上説。非親
里比丘尼。自與使受。使與自受。自與自受。
使與使受。自與使受者。比丘尼自手與衣比
丘。遣使受使與自受者。比丘尼遣使持衣與
比丘。比丘自受自與。自受者。比丘尼自與
衣。比丘自受。使與使受者。比丘尼遣使持衣
與比丘。比丘遣使受。若比丘從非親里比丘
尼取衣。許貿易不與。不教與。自語不教
人語。還本衣截本衣。減與與異物離見聞處
離界。是比丘得波夜提罪。不與者。自不與。不
教與者。不教他人與。不自語者。不自語比丘
尼言。後爾許時當與汝衣。不教語者。不使他
人語。比丘尼言。後爾許時當與汝衣。還本衣
者。還比丘尼先衣。是不應與。應與餘衣。截
者。截本衣還彼。是不名貿。減與者。得彼全衣
已。與減小衣。是不名與。應與全足衣。與異
物者。取彼衣已*與鉢。若小鉢若鍵鎡。若以
飮食及餘物與。是不名貿。應與衣也。離見聞
處者。若比丘取非親里比丘尼衣已不與直。
不教與。不自語不教語。捨去離見聞處。波夜
提罪。離界者。若比丘取非親里比丘尼衣已
不與直。不自與不教與。不自語不教語。捨去
出界二十五肘。波夜提。若比丘取非親里比
丘尼衣已不與直。不自與不教與。不自語不
教語。若坐若臥。若入定。皆得波夜提罪。若非
親里比丘尼。與知識沙彌衣。作是言。沙彌。我
與汝是衣。汝持是衣。與某甲比丘。可得福徳。
比丘取者。無罪。如是沙彌尼式叉摩尼優婆
塞。乃至諸優婆夷言。我與汝此衣。汝持此
衣施與尊者某甲比丘。可得功徳。比丘取者
無罪。若比丘尼語比丘言。借尊者此衣。隨意
著。比丘得著。乃至破還無罪。若衆多比丘尼
與一比丘衣。是一比丘應各各與衆多比丘
尼貿衣亦得以一衣與衆多比丘尼。語言。姉
妹。通貿衣。一比丘尼若別與衆多比丘衣。
衆多比丘應各各別與一比丘尼貿易衣。
亦得共與一衣語言。姉妹。此*衣通貿衣。
若衆多比丘尼。與衆多比丘衣。衆多比丘應
還與衆多比丘尼貿衣。若一比丘尼與一比
丘衣。一比丘應還與一比丘尼貿衣。若比丘
尼與比丘。若鉢若小鉢。若鍵鎡若飮食。及
餘小小物盡得取無罪。是故説。若比丘從非
親里比丘尼取衣。除貿易。尼薩耆波夜提
摩訶僧祇律卷第



摩訶僧祇律卷第
 東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
共法顯       譯 
明三十尼薩耆波夜提法之二
佛住舍衞城。爾時尊者優陀夷。持衣與大愛
道比丘尼作是言。善哉瞿曇彌。此衣爲我浣
染打。時大愛道即爲浣染打已。送還語優陀
夷言。此衣已浣染打訖。今故送還。優陀夷
即呪願。得樂無病。送置房裏。時大愛道持衣
與優陀夷已。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
佛知而故問。瞿曇彌汝手上何以有染色。答
言。世尊。我爲優陀夷浣染衣。故手有染色。瞿
曇彌去不久。佛告諸比丘。云何優陀夷乃使
行道比丘尼浣染衣妨廢比丘尼業。復次佛
住舍衞城。爾時長老阿難陀。是偸蘭難陀比
丘尼。本二不善觀察。與不淨衣浣。作是言。姉
爲我浣染打此衣。時偸蘭難陀。即持此衣到
精舍。舒看見不淨著衣。即以此衣示諸比丘
尼作是言。汝等看此衣上。是丈夫丈夫相。時
諸比丘尼語偸蘭難陀言。如是應覆藏之物
云何示人。若欲浣者應浣。若不浣者應擧。時
偸蘭難陀比丘尼。語諸比丘尼言。此有何可
恥使我藏之。此是丈夫丈夫之相。更復擧示
諸比丘尼。時六群比丘。去比丘尼不遠聞是
語已拍手大笑。奇事奇事。時諸比丘聞是語
已。即以是事往白世尊。佛言呼阿難陀來。即
呼來已。佛問阿難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不
善看故與。佛告諸比丘。設使親里比丘有此
不淨衣。當與親里比丘尼浣不。答言。不與世
尊。佛言。設使親里比丘尼。見親里比丘有此
可覆藏之事。當出示人不。答言。不示世尊。佛
告諸比丘。親里比丘尼。尚不應使浣不淨衣。
云何使非親里比丘尼浣故衣。從今已後不
聽。佛告諸比丘。依止舍衞城比丘皆悉令集。
以十利故爲諸比丘制戒。乃至已聞者當重
聞。若比丘使非親里比丘尼浣故衣。若染若
打。尼薩耆波夜提。比丘者如上説。非親
者。非父親相續。非母親相續故衣者乃至
一枕頭。名爲故。衣者如上説。浣者除垢膩。
染者根染皮染葉染花染果染。如是等種種
染。打者乃至手打一下。尼薩耆者。是衣應僧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100] [Prev]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Next] [Next+100]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