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 (No. 1797_ 不可思議撰 ) in Vol. 39

[First] [Prev]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 1797 [cf. No. 848 Fasc. 7]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
卷上

 零妙寺僧釋不可思議撰 
 稽首毘盧遮那佛  實相法智縁起法
 聖者妙音阿闍梨  垂恩令證法性海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供養次第法眞
言行學處品第一
釋此經法四門分別 初述大意
次説來由
 三釋題目
四隨文解釋
初述大意者。夫眞性至理離言絶像。應機示
現無相非顯。所謂阿字等門妙明其理。今此
經者理蘊於詞意絶文外。是故以如來加持
神力對以祕印導以眞言。所以若不從師受
學。禁入其門。非其人者制妄授傳。未經灌頂
禁其輒聞。若得見聞頂禮者滅除恒沙之罪。
如説奉行者徳海集於其身也。次説來由者。
昔在中天竺國王有四子者。其王臨命終之
時。王后請問大王。若崩以後何子當爲嗣位。
王即答曰。小子可能繼位也。於是父王崩後。
大臣百寮皆悉來集請問遺制。王后即答如
王終言。是時王后及諸兄并大臣等奉請小子
將繼王位。小子答曰。我有誓願。出家學道望
濟群品。不堪繼位也。母后等再三重請如父
王遺言。小子亦如前辭謝。母后等再三請已
後強令繼位。小子不敢違逆。遂即王位之後
更亦思惟。我住此國不得出家。我之阿姨隣
國爲后。宜以投託必能出家。方便逃出奔赴
其國。到彼國境即有鎭將問曰。汝何人也。小
子即答曰。我是中天竺國之王也。鎭將曰。若
是國主何以獨來也。答曰。我本冀望出家學
道。若久住本國必不得出家。深冀出家學道
禮拜。遣使聞奏。王后聞之使人來迎。小子見
王后胡跪説志願。王后聞説悲泣流涙哀愍
傷心。良久曰。汝姓是刹帝利。淨飯王子孫釋
迦如來遠從姪也。我聞釋迦捨太子位。出城
入道乃成正覺。天下難捨唯棄寶位。汝同釋
迦捨國王位發大誓願。必得成佛哉。今日以
後隨百姓門。持鉢乞食麁飯持齋。可以悲傷
矣。雖然大丈夫所冀至心誓願。無可奈何。便
許出家。爲請境内高徳法師。爲作弟子出家
學問。小子禀姓明慧。一聞便領妙宗。二問比
知千百。雖學不多年。所學者盡達。於是其法
師辭曰。我之所解盡矣。更無所以演説。吾聞
其國賢聖太徳。宜到彼所而學也。小子奉教
禮謝而退。往至賢師之所。修學如前。乃至經
歴五十餘國。乃至北天竺。乃有一城名乾陀
羅。其國之王仰憑和上受法念誦。其經文廣
義深。不能尋遂供養次第。求請和尚供養方
法。和上受請。於金粟王所造塔邊求聖加被。
此供養法忽現空中。金字炳然。和上一遍略
讀分明記著。仰空云。誰所造也。云我所造也。
云誰我也。云我是文殊師利也。即喚書人遂
便寫取。即與其王一本。自寫一本隨行將行
流通四方也。所謂小子者。厥號善無畏三藏
和上。即是小僧不可思議多幸。面諮和上所
聞法要隨分抄記。三釋題目者。大毘盧遮那
成佛神變加持經供養次第法眞言行學處品
第一者。大者即是無邊義也。毘盧遮那者是
日。所謂即慧日也。成佛者證正覺正智義也。
神變加持者神力所持也。經者貫穿縫綴能
詮在此矣。供養者理事供養。理者會理入證。
是云理供養也。事者盡心竭力營辦香花供
養佛海。是言事供養也。次第者作禮及發遣
之前後次第也。法者軌則之義也。眞言者簡
虚妄也。行學者行學眞言也。處者此四種。一
如法界自性。二教本也。三傳教師也。四妙山
輔峰等也。品者品類也。第一者此法有五品。
此品最初故言第一也。是以言大毘盧遮那
成佛神變加持經供養次第法眞言行學處品
第一。四隨文解釋者。此中有三分。謂序正流
通。第一品是序。次三品是正説。末後一品是
流通。就序分中初有二頌。歸敬勸信序。然初
以下精勤修行序。初中有四門。初中二句者
敬主歎徳門。次二句者依經所現門。次二句
者成法得益門。次二句者契本結説門。毘盧
遮那此云日也。開敷淨眼者開悟妙理也。我
者文殊也。供養者理事供養也。所資者諸本
尊也。衆儀軌者諸印眞言等也。爲成次第者
禮拜發遣也。如彼者指慧日尊也。令本心者
令悟本不生理之心也。我今一句者結上已
來之意。精懃修行序中分爲六門。初一偈之
全成就信解門。二一偈之半勸信三寶門。三
有情信解以下廿五偈勸行制戒門。四依此
正住一偈依正戒重禁門。五妙眞言門一偈
覺心得益門。六欲於已下十偈一生成佛門。
就初段中。然初自他利成就者擧所成果。無
上智願之方便者明能成智。成彼者指所證
果。發起等者擧果顯因。約第二段中。於滿悉
地諸勝願等二句總表佛僧二寶。彼等等一
偈別釋也。眞言形者即是眞言字所莊嚴身。
所住種種印威儀者明印及右脇而臥也。所
行道者即是如法界自性。方廣乘者即是大
日經也。以上明諦信三寶了也。問此中歸敬
三寶與初分歸敬佛寶其義云何。答初分者
顯文殊自敬。此中明後代修行者法則。問文
殊歸敬三寶不耶。答歸敬。所謂我依大日經
者即是敬法。不輕自身即是敬僧也。同體三
寶可知。約第三段中。有情信解上中下者即
是六趣衆生也。若於最勝等者指前大日經。
調伏行者不犯三昧耶也。別律儀者謂大日
經也。具縁衆支分者是修造道場支分也。一
心住者一心繋師所。三昧耶者明平等本誓
等也。道場者妙圓壇也。教本者是毘盧遮那
經。親於尊所者爲灌頂之師也。獲勝三昧耶
及護者受傳法灌頂之人所得也。攝正眞言
平等行者。於本不生理中安心不動也。入此
眞言最上乘者入者解也。最上乘者即是毘
盧遮那所證理自體。密行者行眞言行者。軌
範者即阿闍梨等也。廣大諸功徳者。軌範者
即是功徳大海。功徳大海住在其身也。何以
故。經云。若欲見佛禮拜。若欲供養佛禮拜供
養。此人與佛無異也。何以無異者。以五種眞
言心及印等莊嚴其身故。契經者指毘盧遮
那經。莫過瞋者如華嚴經廣説也。淨菩提心
者即是眞言也。常懷忍辱不觀過者。於世間
法忍中難忍。唯有背恩徳者故勸勵忍也。俟
者待也。所謂俟時者。正欲修眞言者三昧
之時也。忽有檀越請講説者。即語道我修三
昧。以後爲汝講説。當時不可也。清白醇淨法
者。於體理中恒有得恒沙性無漏功徳及布
施等諸度門也。由諸酒者。此酒放逸之本。若
飮者亂三昧也。増我慢者。増妄執。妄執深則
習定更遠。今已等者嘆略言義深。令廣知解
生決定者讃多聞之益也。從上以來戒理定
慧略説已了。第四段中依此正住平等戒。正
住平等戒者。住戒性心不起持戒心也。前以
明徳此禁犯因。第五段中妙眞言門覺心者
等相應者有二。先觀本尊。觀本尊熟自身作
本尊。此心不散亂言相應也。智者悟本不生
理。第六段中明法者眞言也。智者蒙師等二
句結前起後也。妙山輔峰以下三偈半表行
者所依處。此中有四處各有表制。一妙山者
高妙名山也。輔峰者大山懷裏之峰可居安
隱也。半巖間者石壁之中有穴可居也。龕者
有三種。一室龕。二土龕。三石龕。謂似窟而安
尊像處名爲龕也。窟者石室也。兩山中者泉
石清潔修行安穩處河等處。芰者菱角也。荷
蓮葉也。涇川者常流水不絶也。洲者水中可
居所也。岸者側傍也。謂河之崖側清潔之處
可居修道。次一句現離可不宜處也。憒心亂
也不靜也。謂人物所煩亂鬧也。三明草木林
樹處。扶疏者樹木敷茂貎也。林藪寂寥可住
修行處也。乳木者桑穀也。祥草者此土黄茅
也。次二句明其可不也。四明寺塔處。練若者
三。一達摩。二檀陀伽。三摩登伽。達摩者是菩
提場也。檀陀伽者是無穢草也。摩登伽者無
諠動處也。此中所説者約摩登伽也。次一句
明簡可不也務事也。五欲者色聲香味觸。諸
蓋纒者五蓋。慳貪瞋昏沈睡眠掉擧散亂疑
蓋。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云淨命者小欲
知足之行。胡語頭陀之具有十六。經論隱顯
故説十二。十六衣四食六處六。衣四。著糞掃
衣。著毳衣。著納衣。畜三衣。糞掃衣者。火燒
牛嚼鼠嚙死人衣等。外國之人如此等衣棄
於巷野。事同糞掃名糞掃。行者取浣染縫治
用供身。問何唯受此衣。三品。下治生活販
種種邪命得衣服。中遠離前過受僧衣且越
施衣。上不受僧且越受糞。何不受僧受此衣。
僧法須同斷理僧事。處分作使斷事賓人亂心
廢道。何不受且越。若受且越。爲衣追求多墮
邪命。又則生親著難得出離。又得處偏親不
得處便疏。妨等化。又數得生慢不得怨言。彼
無知不識福田應施不施。或自鄙恥生憂悔。
又數往廢道不去致恨。又憎嫉好人讒謗良
善。不欲便往見。是多過。是故不受且越施
衣。何唯受糞。少事増道離過無罪。故唯受
之。言毳衣者。濕洗鳥狩細毳。行者無糞可
取得此爲衣。言納衣者。朽故破弊縫納供身
不著好衣。何者。若求好衣生惱致罪費功廢
道。又好衣未得道人生貪著處。又在曠野多
致賊難或至奪命。言三衣者。五條七條大衣。
上行之流唯受此三不畜餘衣。何者。白衣求
樂畜種種衣。外道苦行裸形無恥。佛住中道
捨離二邊。故畜三衣。又求多衣費功廢道。少
不濟事畜三衣。然三衣供身事足。若營作務
大小行來著五條。爲善事著七條。化攝俗人
令至敬信須著大衣。又在屏處著五條。入衆
時著七條。若入王宮聚落之所須著大衣。又
調和温暖之時著五條。寒冷之時加七條。寒
苦嚴切加以大衣。故往一時正冬以夜天寒
裂。如來於彼初夜分時著五條。夜久轉寒加
七條。於夜後分天寒轉盛加大衣。佛便作念。
未來世中不忍寒苦諸善男子以此三衣足得
充身。以此多義故畜三衣。食中六者。一乞食。
二次第乞食。三不作餘食法食。四一坐食。五
一揣食。亦名節量。六不中後飮水。乞食者。
人中有三。下中上。下品之流雖恣出家邪命
自活。耕田種植活生。方博作諸工巧種種邪
命自在活。中品捨離前過受僧食且越請。上
行之人不受僧食且越請食。唯行乞食。何不
受僧且越請。過同前。何義故專行乞食。所
有二。一自爲省事修道。二爲他福利世人。
次第乞食者。通亦乞食收。彰乞食時離於偏
過。別論凡愚貪味棄貧從富。小行悲狹捨富
從貧。上行之流離貪去狹等慈衆生。不簡貧
富次第乞等。言不作餘食法者。律中説。有
人雖復次第乞食。於求處數得正食餘食法
數數食。行者作念。此餘食法世尊雖開聽病
者。我今無病不應受。是故不作餘食法。通而
攝一坐食收。故經論中多不別説。律中別者。
彼一坐食不於中前食餘小食。此約遠離數
數正食有此不同。見故別説。一坐食者。有
人雖不數數生食。而於中前數食其餘餅果
粥等。行者作念。愚夫養身爲増煩惱受數
數。我今爲道不爲養身。爲破煩惱。不爲増結。
故受一食。又思爲求一食已妨道。況求多食。
故唯一食。又觀。飯食多若中生。若受多食惱
亂彌多。故受一食。又觀。飯食信心所施。一食
叵消。何況多食。故受一食。一揣食者。經中亦
名節量食。一受便止名一揣食。節儉少食名
節量食。何況爽。有人雖受一食法。於一食
中恣意飽噉。腹滿氣脹睡眠消息。半日不滅
妨修道法。故須節量。又多食増長煩惱難可
折伏。故須節量。又多食増長睡眠。難消如病
令身不安。故須節量。又行者爲求法身漸捨
食身。故宜節量。節量至幾許。隨己所堪三分
留一施諸鳥獸。餘便自食。能少益善。所言不
中後飮漿者。有人雖節量飮食而猶貪味。於
中後飮種種漿果漿蜜漿石蜜漿等。爲求是
漿多致邪命費功廢道。是故不飮。又觀。此心
難放縱。如馬無勒左右噉草不能疾疾隨。御
者意加以轡勒。方能速進隨人意去。故裁斷。
處中六。一在阿蘭若處。二在塚間。三在樹下。
四在露地。五常坐。六隨坐。阿蘭若者此翻名
爲空閑處。如雜心説者。一弓有四肘。去村五
百弓名一倶盧舍。半名阿蘭若處。計有三里
許。頭陀行者極近在此。能遠益善。何在此。行
者作念。我本在家父母親屬共相纒縛。爲是
捨之今出家已。若還師徒同學知識共相結
著。與俗無異。是故須捨在蘭若。又聚落男女
參雜多増俗染。不宜住中。又近聚落音聲憒
鬧妨修定意。言塚間者。塚間多有尸屍。爛壞
膖脹臭穢。覩臭穢易入不淨觀門。又塚間死
尸破壞。由食火燒分離散滅。覩之易入無常
觀門。又塚間駭骨分散。見之易入空無我觀。
故在塚間。言樹下者。前在塚間觀察死尸得
道事辦。故捨塚間來至樹下。又前塚間取死
尸相。然彼多有哭泣等聲妨修止觀。故來樹
下繋念思察。又樹蔭覆事同半舍。安身修道。
故在樹下。有佛賢聖得道證果多皆依樹。故
在樹下。露地坐者。樹下蔭濕久居致患。故至
露地。又樹上多有鳥雀音聲。鬧亂妨修定意。
故在露地。又行者久在樹下著樹心生。或復
分別此好彼惡。爲除是患故須捨樹來至露
地。明了顯現所謂無礙。故在露地。又露地月
光明照心想明淨易入定。故在露地。常坐
者。四威儀中行立太苦。臥則太樂。坐離二邊
堪能長久。故須常坐。又行立心即掉動難可
攝持。臥則昏沈入睡眠中。坐離沈掉故須常
坐。又求道者大事未辦。諸煩惱賊常伺人便。
不宜安臥故須常坐。又中多有成辦食易消
化。氣息調和故須恒坐。言隨坐者。隨有草地
得處便坐。故曰隨坐。隨別細分有此十六。經
論就此隱顯合宣説十二。依四分律。衣中立
二。食中立四。處中立六。合爲十二。衣中二
者。一著納衣。二著三衣。餘皆不論。食中四
者。一乞食。二不作餘食法食。三一坐食。四
一揣食。次第乞者乞食中收。所言中後不飮
漿者。一坐中攝故不別論。處六同上。依十二
經衣中立三。食中立三。處中立六。合爲十二。
衣中三者。一著糞掃衣。二著毳衣。三畜三衣。
餘皆不論。食中三者。所謂乞食一坐一揣。餘
皆不説。次第乞食中收。不作餘食法食及中
後不飮漿一坐中攝。處六如上。大智度論十
二與前復異。衣二著納衣著三衣。與四分律
同。食五。一乞食。二次第乞食。三一坐食。四
節量食。五中後不飮漿。不作餘食法攝入一
坐更不別立。處中説五除隨坐。餘如上。若
依如上所説修行者名爲淨命人也。若雖如
是依如上説。求名利者亦名不淨行人也。亦
道邪命人也。亦道佛法中大賊。是故經云。諸
鬼見此者掃其脚迹。即其義也。説淨命行竟。
已下説邪命不淨行。邪命四種。一方口食。二
仰口食。三遺口食。四下口食。十住論第二
云。五邪命法。一矯異。二自親。三激動。四抑
揚。五因利求利。矯異者。有人貪求利養故。若
作阿練若。若著納衣。若常乞食。若一坐食。若
常坐。若中後不飮漿。受如是等頭陀行。作是
念。作是行得供養恭敬。我作是行或亦得
之。爲利養故改易威儀名爲矯異。二自親者。
有人貪利養至檀越家語言。如我父母兄弟
姊妹親無異。若有所須我能相與。若有所作
我爲作。我不計遠近能來問訊。我住此者正
相爲耳。爲求供養貪著檀越。能以口辭
別人心。如是等名爲自親。三激動者。有人不
計貪罪。欲得財物作得物相。如是言。是鉢好
若衣好。若戸鉤好若尼師檀好。若我得者即
能受用。又言。隨意能施此人難得。又至檀越
家作是言。汝家羹飯餅完香美衣服復好。常
供養我。我以親舊必當見與。如是示現貪相
是名激動。四柳楊者。有人貪利養故語檀越
言。汝極慳惜尚不能與父母兄弟姊妹妻子
親戚。誰能得汝物者。檀越愧恥俛仰施與。又
至餘家作是言。汝有福得受人身不空。阿羅
漢常入出汝家。汝與坐起語言。作是念於檀
越生是心。更無餘人入出我家。必謂我是。是
名*柳楊。五因利求利者。有人以衣若鉢僧伽
梨若尼師檀等資生之物。持語是人言。若王
王等及餘貴人與我是物。作是念。檀越或能
生心。彼諸王貴人尚能供養。況我不與。是人
因以此利更求餘利。故名因利求利。若順諸
佛菩薩行者。行人捧心示於佛。以此身心對
人畜。又對牆如人面。無處造惡佛歡喜。故言
順佛菩薩行。於正眞言堅信解者。謂此眞言
知從清淨法界流。以此智慧力如金剛不動
不搖堅信解。具淨慧力能堪忍者。知此身心
妄想起。妄想休息如太虚八風。所過不動念。
故言慧力能堪忍。精進不求諸世間者。棄捨
名利如涕唾。莫心迴顧如爛尸。直求悉地救
頭燃。故言精進不求世間。常樂堅固無怯弱
者。勇猛精進如金剛。隨不失如師子。是以堅
固不怯弱。自他現法作成就者。見他得利如
自獲。若見自身得利必與他。故言自他作成
就。不隨餘天無畏依者。住心本尊直進修之。
傍聞讃天不改動。故言不隨餘天無畏依。具
此名爲良助伴者。世間出世所有善凡聖見
皆歡喜。故言具此良助伴
  増益守護清淨行品第二
將釋此品四門分別。初釋名者。隨修性理清
淨行。護戒保身言守護。修必得果言増益。二
來意者。前品所説清淨戒。此品能護所説人。
是故第二此品來。三宗趣者。能修行人蒙法
力。以用此品爲所宗。用不壞身住佛心。自悟
悟他。此品所趣。四攝文者。此品大分有二。初
二偈半當品之總序。二次於臍以下別釋。初
總序中初二句結前起後。毎日先住於念慧者。
毎日者。受法當日初修乃至成佛。於其中間
三時不闕言毎日也。念慧者念師慧也。依法
寢息者。右脇而臥。右手爲枕。左手長申髀上
押著。即是也。初起時者。受法夜即其後夜出
明相時也。爲障者。生死流轉三毒煩惱爲根
本。悟三毒煩惱本不生。即是除障也。是夜者。
受法以前生死長夜也。放逸所生罪者。根塵
和合所生罪也。慇懃者。如救頭燃依法念誦
也。寂根者。悟根本不起也。具悲利益心者。慧
簡劣小乘。顯大悲勇猛也。誓度者。衆生界不
盡我願不休也。如法澡浴者。外浴必用香湯
水也。或不浴者。内浴達無身法可浴也。二別
釋中有十五眞言。即是十五門也。門皆有偈頌
眞言。就頌中齋室空靜處者。妙山輔峰等處
中所造作壇念誦成就悉地室也。散妙華等
者。凡所奉獻各隨諸尊性類及漫荼羅位等。一
一善分別之。當令色香味觸適悦人心。於白
黄赤三色中。如來部類當用白色。蓮華眷屬
以黄色。金剛眷屬以赤色。復次當如漫荼羅
方位中。圓壇者以白。方壇者以黄。三角壇者
以赤。諸世天者以赤。鉢頭摩是紅蓮。青黄白
等水生諸蓮皆可通獻諸尊也。龍樹花彌勒
世尊於此樹下成佛。其直言龍花者。是龍中
所尚之花。西方頗有其種。其計薩羅花娑羅
樹花皆是天竺所有。此方無也。但使人心
所好。世間以爲吉祥者。皆可供養。當一一在
意善分別之。採集以爲鬘。爲錯雜莊嚴。或綴
或結。以行人慇淨淳厚心故。則令諸尊歡喜
護念也。隨置者前所造堂也。典者大日經也。
當依本尊所在方者。一云。前念誦堂本尊所
在方也。二云。十方世界隨機顯方。如東方藥
師西方阿彌陀清涼山文殊等亦得。一心住
者。結心本尊目不暫捨等也。五輪者身中五
支也。歸命者。衆生所重命爲最珍。用此寶藏
奉獻三寶。用眞言印等也。身口意清淨業者。
捨命歸尊言淨業也。眞言中作禮方便者。由
此作禮眞實言者。眞言即是實相智。諸尊以
實相智爲身心。以實相智眞言誦。即遍至實
相智尊。實相智尊一時頓受眞言禮。故言即
能遍禮十方佛。右膝著地以下一段出罪方便
眞言門。誦眞言同前。實相智自無罪。若執有
罪。此智能令解無罪。是故言出罪。南無十方
三世佛以下第三歸依方便眞言門。此眞言
智外無妄。外無妄處即是眞言。自身若誦此
眞言悟自眞。故言歸依。亦有誦眞言。頌中南
無者。度我也亦云禮敬也。三種常身者。法身
等三身。悟生死本不生故言常身也。正法藏
者。正者&T077350;邪。法者軌則。藏者含恒沙徳也。
大心衆者。菩薩乘也。我淨此身離諸垢以下
第四施身方便眞言門。亦有誦眞言。眞身以
外無別身。三世如來亦同體。衆生妄執有別
身。此眞言門能令解我身佛身等無別。故言
施身。淨菩提心勝願寶已下第五發菩提心
方便眞言門。有誦眞言長行。我身佛身既無
別。佛菩提智同我智。此眞言令悟此法。能令
知云發菩提。増加者能顯眞言義加也。菩提
心者自性清淨自覺也。心者中實義也。故云
離一切等也。蘊者五蘊也。界者十八界也。處
者十二處也。能執者妄心也。所執者妄境也。
捨離也。法無我有者離妄境等也。自心平等
者無妄想也。又自心者妄想自心也。平等者
妄想自心本不生也。是故云能執所執乃至
本來不生。如大空者。大慧日輪中無生死晝
夜別。自性者慧日即爲身。捧妄不生令同眞
性故云如也。此増加句譯人讃歎梵本也。若
能誦梵本者第一。依漢文得意讀誦亦得。道
場者寂場也。十方無量世界中以下第六隨
喜方便眞言門。亦有誦眞言。如實智自無有
嫉。自無嫉智令無瞋嫉。至誠念誦此眞智令
不異眞實之智。故言隨喜方便法。我今勸請
諸如來以下第七勸請方便眞言門。頌眞言
同前。眞智大悲恒利物。利物故降法雨。至誠
念誦此眞言令請法住世。故云勸請。願令凡
夫所住處以下第八奉請法身方便眞言門。
頌眞言同前。法身恒住於本眞。以恒住故令
至法身。誦此眞言直奉請。故云奉請方便
法。所修一切衆善業以下第九迴向方便眞言
門。頌眞言同前。本覺眞智外無散。以無散故
同迴向。勤苦念誦此眞言。歸眞本法云迴向。
復造所餘諸福事以下第十入佛三昧耶明門。
是生法之身也。此中有頌印眞言。所餘者念
誦眞言以外也。遍清淨者。自三業中不淨令
不生也。哀愍救攝者。即是他三業中不淨令
不生也。心性者。如心本性自清淨也。身隨所
應者。面向本尊也。又於三部五部中以何尊
是我本尊者也。以安坐者。頭頂鼻臍皆悉正
直結跏及半坐等也。淨除三業道者。不生三
業不淨即是道也。印者。眞言所依身也。問身
智云何別。答身是諸功徳所依。智即照明義
也。然則約用別而約體一也。入佛三昧耶持
明經云。時薄伽梵住廣大法界加持。即於是
時。住法界胎藏三昧。從此定起説入佛三昧
耶持明者。梵音毘富羅是廣大義。謂深廣無
際不可測量。如是諸法自體名爲毘富羅法
界。諸佛實相眞言實相衆生實相皆是毘富
羅法界。以此更相加持。故名爲法界加持。復
次如男女交會因縁種子託於胎藏而不失
壞。即是相加持義。如是諸佛國王明妃爲夫
人。和合共生毘富羅種子。爲大悲胎藏所持
無有失壞。故名法界加持也。世尊普遍加持
一切衆生。皆作平等種子竟。即時入於遍法
界胎藏三昧。觀此一一種子。皆是蓮華臺上
毘盧遮那。普門眷屬無盡莊嚴亦與大悲漫
荼羅等無有異。而諸衆生未能自證知。故名
在聖胎倶舍。若出藏時即是如來解脱也。世
尊如是現觀察已。即時從三昧起説三昧耶
持明。三昧耶者。是平等義是本誓義。是除障
義是警覺義。言平等者。謂如來現證此三昧
時。見一切衆生種種身語意。皆悉與如來等。
禪定智慧與實相身亦畢竟等。初發心時與
地波羅蜜滿時亦畢竟等。是故出誠諦言以
告衆生。若我所言必定不虚者。亦一切衆生
發此誠諦言時。亦蒙三密加持。無盡莊嚴與
如來等。以是因縁故能作金剛事業。故名三
昧耶也。言本誓者。如來現證此三昧耶時。見
一切衆生悉有成佛義。故即時立大誓願。我
今要從普門。以無量方便。令一切衆生皆至
無上菩提。劑衆生界未盡已來。我之事業終
不休息。若有衆生隨我本願發此誠實言時。
亦令彼所爲事業皆悉成金剛性。故名三昧
耶也。言除障者。如來見一切衆生。悉有如來
法界。但由一念無明故。常在目前而不覺知。
是故發誠實言。我今要當設種種方便善爲
一切衆生決除眼瞙。若我誓願必當成就者。
令諸衆生隨我方便説此誠實言時。乃至於一
生中獲無垢眼。障蓋都盡。故名三昧耶也。言
警覺義者。如來以一切衆生皆在無明睡故。
於如是功徳不自覺知。故以誠言感動令得
醒悟。亦以此警覺諸菩薩等。令起深禪定窟。
學師子頻申。若有眞言行人説此三昧耶者。
我等諸佛亦當憶持本誓不得違越。猶如國
王自制法已。還自敬順行之。故名三昧耶也。
持明者梵云陀羅尼。明謂總持一切明門
行。乃至盡此三昧耶誓願以來終不漏失。故
名入佛三昧耶持明也。初句歸命一切諸佛
如上釋。次句云無等。次云三等。連下句言之。
即是無等三平等三昧耶也。復次阿是諸法
本不生義。即是法界體性。娑是諦義。迷是三
昧義。磨是自證大空亦是我義。世尊證此三
昧時。諦觀一一衆生心中普門漫荼羅皆等
於我。是故更無待對無可譬類。名爲無等也。
三等爲三世等三因等三業道等三乘等。即
是轉釋前句。所以無等之意。呾&MT01414;謂心如實
相一切塵垢本來不生。三世如來種種方便
悉皆爲此一大事因縁故。即是除障之義。結
云三昧耶者。即是必定師子吼説諸法平等
義。故立大誓願。當令一切得如我。故欲普爲
衆生開佛知見故。是故以此警覺衆生及諸
佛故。是故此三昧耶名爲一切如來金剛誓
戒。若不先念持者。不得作一切眞言法事也。
世尊以遍滿一切佛刹身語心輪。説此三昧
耶已。一切諸佛子衆無不聞之。既聞是已。於
一切眞言法中不敢違越。所以然者。若菩薩
於衆生諸法中作種種不平等見。則越三昧
耶法。若於此平等誓中作種種限量之心。亦
越三昧耶法。諸有所作隨順世間名利。不爲
大事因縁。亦越三昧耶法。放逸懈怠不能警
悟其心。亦越三昧耶法。以越三昧耶法故。有
種種障生。自損損他無有義利。是故諸菩薩
等奉持此三昧耶。如護身命不敢違越也。能
淨如來地者。念誦眞言及作印即能除煩惱
所知障也。地波羅蜜滿者。淨除諸障。皆以出
現佛地功徳也。成三法道界者。印眞言及意
密。道界者即是果也。合而云成三法之果也。
次結法界生以下第十一法界生眞言門。是
養法之身。此中有印眞言頌。經云。薄伽梵復
説法界生眞言者。世尊前入法界胎藏三昧
時。見一切衆生悉有菩提種子等同諸佛。故
説入佛三昧耶持明。以此持明得入佛平等
戒。即是託聖胎藏也。爾時世尊復以普眼諦
觀。見一切衆生皆悉聖胎具足生在佛家。爾
時無盡莊嚴亦復與如來等。從此三昧起已
即説法界生眞言。又以普眼諦觀。見此一一
衆生金剛事業具足成就。爾時無盡莊嚴亦
復與如來等。從此三昧起已即説金剛薩埵
眞言。故此三種皆名三昧耶也。復次由入佛
三昧耶故。於胎藏中不令夭折。由法界生故。
初出胎時離諸障礙。由金剛薩埵故。能持家
業備諸伎藝。又以入佛三昧耶加持祕密胎
藏。以法界世加持金剛菩薩二重眷屬。以金
剛薩埵加持種種隨類之形。入佛三昧耶如
蓮華藏。法界生如蓮華敷。金剛薩埵如蓮華
實成就復還爲種。故此三種皆名三昧耶也。
達磨駄覩是法界義。薩嚩婆嚩是自性。亦名
根本性。句痕是我義。其句義云我即法界自
性也。以必定師子吼言。我及一切衆生皆是
法界自性。是平等義。我常當設種種方便令
一切衆生皆悉證知。是本誓義。以知我即法
界自性故。能除一切分別開淨知見。是除障
義。諸佛唯願憶持本願。故令我此身即同毘
盧遮那法界自性。是警悟義。當以字門廣釋
之。如法界自性者。以顯所觀法體。謂即是大
日智體也。而觀於自身者。顯行者能觀之智。
或以眞實以下二句非但意業。亦以口誦眞
言也。三轉者三遍也。當見住法體以下四句
明行者所得之益也。爲令彼堅固以下第十
二金剛薩埵眞言門。是堅固法之身也。又有
印眞言及頌也。令彼堅固者。欲令依法界生
修行者堅固其身心也。觀自金剛身者。同於
金剛薩埵身也。結金剛智印以下二行偈明所
作印。是人當不久等二句以現作印之益也。
眞言印等二句顯救世者所見之相也。常如
寶輪轉等二句於救世者所見中擧事寶輪況
法寶輪也。金剛薩埵眞言門初句將説金剛薩
埵眞言。故歸命一切金剛。即是從無量門持
如來金剛智。皆令憶持護念也。次句云伐折
羅呾麼句痕。謂我身即同金剛。即是法界自
性。以成就大堅固力不可俎壞故。異門説爲
金剛。如來以普眼觀一切衆生金剛智體與
我無異。是平等義。以衆生不自覺知故。從無
量金剛智門作種種金剛事業。要摧如是大
障令至實際。是本誓義。如是實際名爲無垢
眼金剛。即是除障義。以此師子吼聲震動十
方佛刹。即是警覺義。故名三昧耶也。復次眞
言行者。以初三昧耶故。得同如來祕密身口
意平等之身。以第二三昧耶故。得同如來加
持法界宮尊特之身。以第三三昧耶故。令此
生身皆作金剛。與無量持金剛衆而自圍遶
眷屬。佛説初三昧耶爲自受用故。第二三昧
耶爲成就法性身諸菩薩故。第三三昧耶爲
折伏攝受隨類衆生故。佛説初三昧耶爲建
立大悲胎藏漫荼羅故。第二三昧耶爲作毘
盧遮那阿闍梨事業故。第三三昧耶爲執金
剛弟子事業故。初三昧耶爲加持如來眷屬
故。第二三昧耶爲加持蓮華眷屬故。第三三
昧耶爲加持金剛眷屬故。是故佛説三三昧
耶也。即是執金剛者。金剛薩埵是也。勿生疑
惑心者。勸修行者令定信心。次以眞言印以
下第十三金剛甲冑眞言門。亦有頌眞言印。
初二偈總現印徳。是中密印相以下一偈半
正顯印相。次二句結前起後。無垢者覽字。次
説金剛鎧眞言者。爲莊嚴金剛薩埵身故。行
人已發金剛誓願。欲爲一切衆生摧滅諸障
故。以牢強精進被金剛甲冑。且如六波羅蜜。
一一如實相皆如金剛不可破壞。又一度中
皆具五度。是故同體密緻無有間隙。如六度
者。三十七品十八空百八三昧五百陀羅尼等
皆當廣説。以被如是金剛甲故。旋轉六道出
生入死。一切煩惱業苦所不能傷。若就淺略
説者。由行人以此眞言自加持故。一切諸天
龍等皆見同於金剛薩埵身遍體皆被金剛甲
冑堅密無際光如猛焔。是故一切爲障者皆
不能傷也。伐折羅是金剛迦嚩遮名甲。如來
以金剛眼普觀衆生。無不被此金剛甲冑。是
故以誠實言而演説之也。以最初嚩字爲眞
言體。嚩是諸法離言説義。若是戲論言説所
行處。悉皆可破可轉。無有堅固。是故以嚩字
皆轉釋之。何故諸法離言説。以生不可得故。
何故生不可得。以自性清淨故。自性清淨即
是金剛薩埵身也。次明甲義。若法是造作所
成。當知但有假名從縁遷變。尚不能自固其
性。況能蔽捍六塵利箭耶。今觀此金剛體無
盡莊嚴。皆悉離諸造作。是故堅固不壞。百非
所不能干。是故名爲金剛甲冑。末後吽字即
是無所畏聲。亦是自在力義亦是歡喜義。以
定慧具足。證此吽字門時。自知必能摧壞諸
障普護衆生。是故大歡喜也。囉字色鮮白以
下第十四&MT01169;字眞言門。亦有頌眞言。初一偈
明所置之處。此中初一句指字體色相明淨。
次一句明莊字法用也。如彼者指金剛也。次
一句顯誦持者所安&MT01169;之處也。設於百劫中
以下一偈現持誦者所得之益。囉者是垢。上
有點是大空義。謂是離垢同於大空。是法界
心之義。亦名無垢字。眞言同法界者是也。即
謂眞法界以外其眞言無所從來處。故下云
無量衆罪除。謂顯眞言徳用也。不久等二句
明持眞言者所得之位也。一切觸穢處等二句
明持誦者出入穢處之時。以用嚴身之法。赤
色等二句圍繞&MT01169;字光焔之相。其字用梵字。
約供養儀式品云。現前觀囉字。具點廣嚴飾。
謂淨光焔鬘赫奕如朝日暉。持誦法則品曰。
&MT01169;字初日暉。彤赤在三角。加持本心位。是名
智火光。入漫荼羅具縁眞言品云。頂戴無垢
字。嚴以大空點。周旋開焔鬘。字門生白光。流
出如滿月。疏云。又觀彼頂上有一囉字。字
上安點。故云嚴以大空點。此是&MT01169;字也。此四
邊遍有光焔。猶如華鬘連環不斷。字中又遍
流出白光。如淨滿月之暉。以此淨法界心所
加持故。能除内外諸障。謂潤益義故。悉地出
現品云。第一攝除相安以大空點。囉字眞勝
眞實。佛説火中上。疏云。次説囉字除障漫荼
羅。於除障中最爲第一眞實之法。此囉字是
亦赤中之赤火中之火燒中之燒。由能燒滅
種種煩惱業苦。乃至現作五無間罪。若修此
字門。亦能淨除無有遺餘。既除罪已則生諸
善功徳也。出現義故。次爲降伏魔已下第十
五無堪忍大護明門。亦有誦眞言。此中降伏
魔者有四。煩惱魔陰魔天魔死魔。無能堪忍
者。魔鬼等者見此持誦眞言人。開眼欲見不
能見。故言無堪忍明也。漫荼羅法事時所要
眞言支分門。爾時毘盧遮那復觀一切衆會
告執金剛祕密主等以下明漫荼羅法事時所
要眞言支分。阿闍梨宜應解了故次説之也。
將顯示如來語密之藏。故復普觀大衆而加
持之。如生身佛。將發誠實言時。或示廣長舌
相遍覆其面而告應度者言。汝經書中頗見
有如是相人而出虚妄語不。若摩訶衍中或
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今者世尊將説如來
平等語故。以此語輪横竪皆遍一切法界故。
曰廣長語輪相。此相字梵本正云漫荼羅。前
已開示普門身漫荼羅。今復顯示普門語漫
荼羅。如如意珠寂然無心亦無定相。而能普
應一切皆令稱悦其心。故名巧色摩尼。從巧
色摩尼身出巧色摩尼語。示巧色摩尼心普
雨法財。滿法界衆生種種希願。如是應物之
迹常遍十方三世。以無量門植衆徳本無窮
已時。住不可害行。即是於一切事業中皆悉
不可留難不可破壞之義。故名三世無比力
眞言句。此是總説諸眞言所出生處也。至下
文所明大力大護等。即是從如來如意珠輪
所出稱機之用。爾時一切大衆自知。心器純
潔。又蒙如來不思議加持故堪受大法。即時
以無量門各共同聲請佛言。世尊今正是時。
善逝今正是時。據梵本前時名迦羅。是長時
之時。如一歳有三分等。後時名三摩耶。是時
中小時。如晝夜六時之中復更有少分等。如
有人言。今正是動作之時。遇獲膏雨。宜趣時
下種。勿使失其機會。故重言之也。爾時世尊
既受請已。將説大力大護明妃故。住於滿一
切願出廣長舌相遍覆一切佛刹清淨法幢高
峰觀三昧。此中言出者。梵本正翻當云發生。
舊譯云或奮迅。出此廣長舌相。即是如來奮
迅示現大神通力。故會意言之也。此三昧於
如來廣長舌相遍滿一切佛刹巧色摩尼普門
大用中最爲上首。猶如大將之幢。故云清淨
法幢也。梵云駄嚩二合惹此翻爲幢。梵云計都
此翻爲旗。其相稍異。幢但以種種雜綵標幟
莊嚴。計都相大同而更加旒旗密號。如兵家
畫作龜龍鳥獸等種種形類以爲三軍節度。
有一家亦翻爲幢。故合言之。若具存梵本。
當云清淨法幢旗也。如大將高峰之上建立
幢旗。備見山川倚伏敵人情状。指麾百萬之
衆。動止齊一離合從心以戰必勝以攻必取。
若拙將暗於事勢又失幢旗。則人各異心敗
不旋踵矣。如是淨菩提心爲萬行幢旗亦復
如是。住中道第一義諦山上。安固不動以健
行三昧普觀十方。悉見無量度門種性優劣
所應用處及與諸地通塞障道因縁。故能攝
持無量功徳普護一切衆生。凡有所爲不可
俎壞也。爾時世尊作如是念。我從初發意以
來常以此勇健菩提心護持正法及與衆生。
於種種難處行苦行事中。猶如金剛無有退
轉。正爲成就如是三昧普護十方諸佛刹故。
今我所願皆已滿足。作所應作正是其時。
即時發遍一切如來法界哀愍無餘衆生界音
聲。説此持明法句。若我所言誠實不虚者。其
有誦持修習。令其勢力與我無異。故名大力
大護也。阿闍梨云。明是大慧光明義。妃者梵
云囉逝。即是王字作女聲呼之。故傳度者義
説爲妃。妃是三昧義。所謂大悲胎藏三昧也。
此三昧是一切佛子之母。此佛子者。即是清
淨法幢菩提心。如彼胎藏。始從歌羅羅時含
藏覆護。令不爲衆縁所傷。漸次増長。乃至誕
育之後。猶固勤加守護而乳養之。故説母恩
最深難可報得也。從此三昧起者。入住出時
皆是不思議法界。非如世間禪定動寂相礙
有退失間隙時也。初句歸命一切諸如來。次
句能除一切諸障恐怖等。是歎一切如來大
力大護之徳。又次句歎無量諸門。毘濕嚩亦
是巧義。所謂無量巧度門。即是法幢高峰觀
三昧普門業用。今欲説此明妃。故先歸敬一
切如來如是功徳也。次云薩婆他。是總指諸
佛如是功徳。欲令同入一字門故。次有唅欠
兩字。正是眞言之體。亦名種子。已下諸句皆
轉釋二字門。訶字是因義。所謂大乘因者即
是菩提心。以一切因本不生故。乃至離因縁
故。名爲淨菩提心。淨菩提心是成佛眞因正
法幢旗之種子。上加空點是入證義。所以轉
聲云唅也佉是大空。上加點轉聲爲欠。即是
證此大空名爲般若佛母。正是明妃之義。於
此虚空藏中含養眞因種子。即是大護義也。
復次佉字門猶如虚空畢竟清淨無所不有。
即是高峰觀所知境界。訶字是菩提幢亦是
自在力。以此二字相應故。猶如大將能破怨
敵。又訶字門是菩提心寶。與佉字門虚空藏
和合故。得成巧色摩尼。能滿一切希願。今此
眞言中闕此欠字。下文具有也。次句云囉乞
灑。即是擁護義。如人恐怖厄難。若恃怙有力
大人。或得高城深池之固。則泰然無勞。彼
諸怨敵雖以種種方便無若之何。行人亦爾。
依恃菩提心王。以般若胎藏爲城郭。猶如虚
空不可破壞。即是轉釋前義也。次句摩訶沫
麗翻爲大力。訶字菩提心具足一切如來力。
今與佉字合。故離諸繋縛無罣礙。如虚空中
風自在旋轉。故名大力。又訶字自在力與佉
字無量巧度門合。故猶如力士具足千種伎
能。是故衆人無能勝者。故名大力也。第七句
釋大力所由。故云從一切如來功徳生。言此
堅固大力本從諸佛金剛種性生。又於無量
劫以來常以此訶字眞因具修佉字萬徳。一
一皆如金剛不可破壞。今衆徳已滿諸力悉
備。復當以此法幢高峰觀三昧。大摧法界怨
敵普護衆生。次即發誠實語。所謂𤙖字也。𤙖
是恐怖彼聲。所以重言之者。一摧外障二摧
内障。復次外是煩惱障内是智障。若釋字門。
如來以何法恐怖諸障耶。謂以此訶字門也。
下有三昧畫。即是具修萬行。上有大空點。即
是已成萬徳。訶字即是法幢旗三昧。空點合
故即是高峰觀三昧。訶字具一切如來種子
者。上點是明妃之母。下畫是胎分日増加。具
如是義故。適發聲時。魔軍散壞也。次云怛囉
吒。是吒呵攝伏之義。如師子奮怒大吼時衆獸
無不攝伏。亦重言者。是對根本煩惱隨煩惱。
乃至對界内煩惱界外煩惱也。末句云阿鉢
&T072184;訶諦。是無對無比力義。結持上文。以此
因縁故。名爲大力大護明妃也。莎訶是警覺
諸佛令作證明。亦是憶念持義。如前已釋。經
云。時一切如來及佛子衆説此明已。即時普
遍佛刹六種震動者。謂大日如來發此普遍
法界聲時。一切諸佛菩薩以無二境界故。皆
悉同聲而共説之。今此所加持句威勢具足。
又以如來誠諦言故。即時十方佛刹六種震
動。以明佛之大誓眞實不虚也。六種震動義
餘經具説其相。今此宗祕密釋中六種
動。謂貪瞋癡見慢疑六根本煩惱。一切衆生
心地。常爲此重垢所持不能自起。今以此世
尊至誠之所感動。悉皆甲折開散佛種萌生。
故云六種震動也。爾時一切菩薩見此淺略
深祕二種地動因縁。無不心自開敷得未曾
有。以微妙偈稱歎大日世尊。而經云。於諸佛
前者。謂佛説此明時。十方世界諸菩薩等各
見彼佛前亦皆説之。是故同一音聲倶時領
解。即寄此文證成大護之威力也。領解偈中
諸佛甚奇特者。具存梵本。應言奇哉一切諸
佛説此大力護。即是一一世界諸菩薩皆悉
同時領解十方一切諸佛所説眞言也。以十
方諸佛共護持故。猶如金剛城重閣高不可
昇。又環以湯池深不可越。是故一切諸障不
能侵凌也。由彼護心住者。謂諸行人能以此
眞言密印守護身心而住。是故所有爲障者
諸毘那夜迦惡形羅刹等自然退散也。此住
字若依梵音亦在名。爲鎭在其心。若作深釋
者。言此淨菩提心人以此明妃實義護心而
住。是故三種重障諸惡羅刹等皆悉馳散不
能傷彼善根。下至生心憶念時。亦有如是力
勢。故末句更結成也。由纔念故。初起南麼乃
至莎訶。於其中間即云纔也。彼一切者。毘那
夜迦之類也。馳散者。馳散於十方莫知去處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義疏卷上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
卷下
 零妙寺僧釋不可思議撰 
  供養儀式品第三
將釋此品亦四門分別。謂初釋名。二品來意。
第三宗趣。四釋文。初釋名者。行者供養合聖
海。聖海歡喜受。初供一供種種供養滿聖海。
故言供養儀式品。所謂供養有三。一者外供
養。謂香華飮食及燃燈莊嚴道場等也。二者
行供養。謂如説奉行及禮拜持戒等也。三者
理供養。謂心住法體無外攀縁也。二者此品
來意者。前品守護能持戒者。正供養時。所以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