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金剛般若疏 (No. 1699_ 吉藏撰 ) in Vol. 33

[First] [Prev]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勝。昔有兵賊欲破舍衞。婆斯匿王遂拒破賊
宮人啓云。生於太子。因以立名故名戰勝。須
達多者。此云善與。父母無兒就神乞之。夢中
得兒故名善與。彼土曾十二年中不雨。而須
達巨富賑濟貧乏。故名給孤獨長者。今言祇
樹給孤獨園者。此是君臣兩擧。通別二名。祇
陀是君名。給孤獨即是臣稱。樹是其別所。園
即是通處。又祇樹是門處故前明。園是精舍
故後擧。又祇陀是本稱。給孤是末名。眞諦三
藏云。須達爲過去第四鳩留村馱佛已於此
地起精舍。爾時此地廣四十里。佛及人壽四
萬歳。須達爾時名毘沙長者。以金板布地寶
衣覆之供養佛也。第五倶那含牟尼佛時。人
及佛壽三萬歳。爾時須達名大家主長者。以
銀布地滿中乳牛之子以爲供養。爾時地廣
三十里。第六迦葉佛壽及人三萬歳。須達爾
時名大番悉長者。以七寶布地。地廣二十里。
以爲供養。第七釋迦佛及人壽百歳。地廣十
里。以金布地此處供養。彌勒出世地還廣四
十里。以七寶布地以爲供養。佛及人壽八萬
歳。須達爾時名儴佉王。儴佉王此云螺王。其
色白如螺也。出家得成羅漢。又須知此處是
般若處般若依果。其猶彌勒樓館。亦如法尚
香城也
金剛波若經義疏卷第一終






金剛般若經義疏卷第二
 胡吉藏法師撰 
與大比丘衆者。此是第六明同聞衆。問何因
縁故要須六事。答具足六事義乃圓足。所以
者何。如是即所聞之法。我聞是能聞之人。一
時是説經之時。佛是演教之主。祇洹爲説教
之處。今是同聞之衆。亦是教所爲人。竝此亦
得是證經人。亦得是聽經人。若取釋迦同行
宿世善友。多是證經之人。證如來所説可信。
證阿難所聞無僻。若是聽經之人多是實行
也。問大智論云。菩薩經初有聲聞衆有菩薩
衆。聲聞經初但有聲聞無菩薩衆。若爾今是
大乘經。何故有聲聞衆無菩薩衆。答曰。具撿
大乘經有四句不同。一者大乘經初但有菩
薩衆無聲聞衆。即如華嚴七處八會。二者大
乘經初但有聲聞衆無菩薩衆。即是此經。三
者大乘經初具有大小兩衆。即如涅槃大品。
四者大乘經初倶無兩衆。則如金光明及勝
鬘等經也。問何因縁故此大乘經但有聲聞
衆。答曰。今此經中實具兩衆。何以知之。下
流通文廣列衆故。今但列聲聞衆者。示以此
般若要略門故。又應具四衆今但列比丘者。
一者釋迦出世比丘最在前入道故。二者心
形兩勝故。形則勝於在俗。心則勝比丘尼。是
故偏列。又此諸比丘是如來内眷屬。與佛共
住常在佛邊。餘三衆不爾。又比丘衆能受正
法能説正法助佛揚化。是故偏列。所以不列
菩薩者。菩薩是客來故。所以不列。聲聞舊衆
故。所以偏列之。又顯示教中聲聞威儀勝於
菩薩。菩薩形無定方反常而化。又今正欲破
聲聞人邪曲之見令信受般若。是故偏列。菩
薩不爾。所以不列。言大比丘僧者。外國應云
摩訶比丘僧。摩訶者或大或勝或多。言大者
具大戒故具大徳故大名聞故。言多者數至
千二百五十人故。言勝者諸衆中最勝故。論
議能勝九十六種外道故。比丘名乞士。從俗
人乞食以資身。從諸佛乞法以練神也。言僧
者。福田經説。諸有五淨徳名曰福田。一者發
心離俗懷珮道故。二毀於形好應法服故。三
者永割親愛無的漠故。四者委棄躯命集善
法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千二百五十
人者。佛初成道前度五人。次度優樓頻螺迦
葉摩訶迦葉得五百人。次度那提迦葉伽耶
迦葉兄弟二人各有二百五十弟子。合成千
人。次度舍利弗目連復得二百五十人。合有
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但擧其大數取有名
聞者。正云千二百五十也。爾時世尊下。第二
別序。就別序中大開爲二。第一明如來塗行
乞食。第二明如來敷座而坐入于三昧。就此
二章各開兩段。初章二者。一明往事。二明還
事。後章二者。一明敷座。即入定前方便。二
而坐一句。第二正入三昧。問何因縁故前明
乞食後入三昧。答曰。欲令衆生生福徳故。所
以前明乞食。欲令衆生生智慧故。入三昧後
説法。復次前利益在家衆生故。後通利益出
家在家諸大衆故。亦云前益白衣則別益。何
故。唯就白衣乞食不就比丘比丘尼乞食。故
稱別後爲四衆説法則通利益。復次前與衆
生世間利。後與衆生出世間利故。復次前示
爲福田。顯如來是應供故。後明佛爲施主。以
般若法施衆生。即是釋迦如來正遍知義。復
次初是中前利益衆生。後是中後利益衆生
故。復次前是身業益物。後入三昧是意業益
物。次説般若是口業益物也。復次前欲令生
身久住故。後欲令法身久住故。欲令生身久
住乞食資於生身。後説般若即是益於法身。
以有此兩住令衆生得二身之益也。又乞食示
如來少欲知足之行。説法顯如來微妙之解。
又乞食明佛慈悲。説法明佛智慧。又乞食示
末世衆生身軌。説法示末世衆生心軌。合令
一切衆生心依般若也。又令弟子從俗人乞
食以資身。從如來受般若以練神。二事便足。
又乞食破憍慢心。説般若破愚癡心。問大經
因食開涅槃與此經何異。答彼經因食開如
來法身常身非雜食身。此經因乞食明有上
來諸義也。又二經亦同。初乞食明與凡夫二
乘同。次説法明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故如來
身非是食身。論云。三相異體故離彼是如來。
要須先同而後異。此即欲令凡夫二乘皆發心
求佛身也。問今説般若何因縁故前明乞食。
答云。至人動無非時。諸有所作悉皆益物。故
不應責所由。復次以近顯遠。故將説般若前
明乞食。所以者何。世間飮食本以資身養命。
般若法食資法身養於慧命。復次乞食是四
聖之種。般若是衆聖之本。復次道遠乎哉。體
之即神。是故飮食不離般若。若能了食清淨
即是般若也。就經文中凡有五句。一標福物
之人。二明乞食之時節。三辨乞食儀容。四明
乞食之處所。五明乞食方法。爾時世尊者。此
即是第一標福物之人。成實論云。具上九號
故名世尊。食時下。第二明乞食之時。此乃是
世間麁事而遠表佛法兩益。而自他無惱。然
世間居士食有定時。初旦則始營未辨。晩日
瞰食既訖。今是營食初熟之時。於是行詣。可
謂得時。聖人心雖存道。身託有資。今内無積
畜之累。外有福物之功。乞若得時彼我兼益。
乞若失時則自他兩惱。故云食時。以知時故
名大法師。信哉誠説。著衣持鉢下。第三明整。
於容儀明衣有三種。著亦三時。若平常臥起
著於五條。名安陀衞。此云下品衣亦云内著
衣。若入衆法事著於七條。名欝多羅僧。此云
中品衣。若入聚洛見國王長者著僧伽梨。此
云大衣亦云正著衣。從九條已上至二十五
條略爲三品。品中有三合成九種。下品三者
九條十一十三條也。中品三者十五十七十
九條也。上品三者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條
也。此隨形大小故制條葉多少。佛身丈六可
著二十五條。今人唯可十五條而已。外國通
稱袈裟。此云離塵服。若紅紫相糅則増物染
心。今三種壞色則貪心不起。二云消痩衣。入
道之人身被此服則煩惱折落。三者云蓮華
服。此借喩爲名。體淨離垢有類芙蕖。四者云
間色衣。三色相間共成一衣。眞諦三藏云赤
血色衣。外國袈裟雖復五部不同。同皆赤色。
問常云三種壞色。云何言竝赤色。答常解云。
新衣前取青染。次則入泥。次樹汁度之名爲
木蘭。故云若青若泥若木蘭。三藏云。預是中
國人都無此法。言三種壞色者。三色之中隨
用一色以點印之。若有青處即用青點。若無
有青處用泥爲點。無泥處可磨鐵汁點之。竝
但應取一色便足。但爲時處各異一色不恒。
恐諸比丘生於疑悔故言於三種隨取一色。
十八部義雖異衣色是一。故大經云。見我弟
子著赤色衣謂呼是血。但點不同故有諸部
爲異。若薩婆多部點顯現處。上座部則節節
皆點。若正量部但點四角也。三藏又云。外國
亦無五部著五種衣。但佛爲波斯匿王解夢。
玄記末世有惡比丘破我法者分爲五部。彼
土俗人有五性故著五色衣。爲表五種神異
故也。問佛入涅槃之時。三衣爲在何處。答説
處不同。若依胎經云。佛將入涅槃手自牒三
衣置金棺中以儭佛身。若依摩耶經説。摩耶
從忉利天下不復見佛。唯見佛僧伽梨及錫
杖。而自悲歎云。我子在世著執此物以用度
人。今空無主。以此而推三衣猶在。三藏云。佛
五條即在彌梯羅國。七條在半遮尸國。大衣
及錫杖在罽賓國。尼師檀在迦毘羅國。持鉢
者。一隨順三世佛法。二者爲破外道手自捧
食。三顯威儀利物不同下賤乞人。四爲示永
功徳器。無量壽經云貯功徳示福田。著袈裟
示福田。律中云。佛將阿難往南山國。彼土多
有良田鄰壟可愛。仍令傳像之以製衣。表出
家之人爲世福田能令施心種子獲無量報。
有散種良田收功而萬倍故。衣之條葉擬似
田之壟畔。所以經云示福田也。鉢姼羅此云
應量器。即表出家人體具智斷内外相應即
是應受人天供養之器也。佛初受二女乳糜。
即是金器盛之。廣於一尋。此是未成道時食
器也。至成道竟次受提謂波利長者所施菓。
或言是麨。爾時未有鉢。自念。三世諸佛無有
手捧食法。是以四王奉以四鉢。佛以手案之
合成一鉢。而四重文現。又三藏云。淨居天還
將過去四王石鉢以付四王。四王各用奉佛。
此鉢今在罽賓國。有塔盛之。至像法滅四王
還將付淨居天。淨居天待彌勒出令四王送
與彌勒。然鉢之大小三品不同。上品容三鉢
他飯。一鉢他羹。餘可食物者半羹下品則容
一鉢他飯。半鉢他羹。餘可食物半羹。若大於
少少於大是爲中品鉢。鉢他是外國六舛器。
上品鉢則容三斗。可盛二斗七舛食。須空上
三舛。以示少欲。下品鉢容一斗半。可盛一斗
二舛食。須空上三舛。則是一斗二舛。兩盈之
間名中品鉢也。大智論云。明鉢有八種。不許
弟子畜金銀鉢。恐生貪故。不許畜木鉢。受垢
故。但許畜二種。謂鐵瓦等也。佛畜石鉢也。問
曰。頗有佛不著袈裟不用鉢不耶。答有。大論
云。天王佛作白衣威儀也。入舍衞大城乞食
下。第四明乞食之處所。舊解云。園去城有千
二百歩。或有言四里。如來受食其法有三。一
坐待日時。名膳自至。二則外來請佛。請佛有
二。一者佛與衆僧倶去。二者僧去而佛不去。
遣人請食。所以不去者凡爲五事。一爲入定。
二爲諸天説法。三爲看病比丘。四爲案行房
舍。五爲欲制戒也。三者如來自行乞食。行法
有三。一則飛空而去。二者足離地四寸而印
文現地。三者足踐蓮華而蓮華動而足不動。
佛所以塗歩乞食者。依瓔珞女經凡有十事。
一者如來入城乞食。衆生見佛三十二相如須
彌山王故發菩提心。必求如來身也。二者城
中有盲聾疾病等人乃至百苦。不能得至如來
所。是故如來入城放光照之。衆苦休息便發
菩提心。三者爲刹利婆羅門豪貴長者自恃
種性不生敬心。見如來威徳嚴儀挺特有異
於世故憍慢心息。故發菩提心。四者爲守護
女人有三監五礙故不得見佛。又爲懈怠者
雖與如來鄰住而不能往。故佛今入城令其
因得禮拜問訊。故發菩提心也。五者如來入
城四王八部皆悉導從。各齎華香歌詠供養。
城中人見即便生念云。諸天尚捨天樂供養
於佛。我等云何而不供養禮拜者哉。故因發
心也。六者如來持四王所奉之鉢。實是一鉢
四縁宛然爲異。城中人見此希有。是故發菩
提心也。七者爲貧富二人。若使富者見如來
鉢空於是多施。若是貧者便見如來鉢滿即
少施皆生歡喜。故發菩提心也。八者如來鉢
中受百味飯食。皆悉不雜還如異器盛食。一
切衆僧諸衆生等恣意而散不増不減。見者
歡喜無不發心也。九者爲未來弟子諸比丘
等。現行乞食作其儀軌不畜有爲。十者如來
之身常在三昧。其身不食。但爲利益衆生故
現行乞食。以是因縁故云入城乞食也。言於
其城中次第乞已者。第五句明乞食方法。有
論師言。外國四姓豪族竝在城内住。若使庶
人屠兒等竝在城外住。若入城時各自別行
不相參雜。今言次第乞者。由在城内四姓之
中。不擇其貧富次第而從乞也。又善吉捨貧
從富謂今雖受果未來無因。今欲使其修未
來因業果相續。是故捨貧從富也。迦葉則捨
富從貧。愍其交切之苦。又過去不施今生貧
窮。今不行施來世復貧。貧相係無得脱時。是
以捨富從貧。此之二人雖有慈悲而不能平
等。是故爲淨名所屈。今如來欲顯平等之道。
所以次第乞也。還至本處下。第二明得食後
事。然須識般若大意。此是去而不往。歸無所
還。受而不納。食而不飡也。此中亦有四句。第
一明還至本處。然鉢他既滿須反所住以待
中時。又利物故往。利竟便還。所以令鉢滿即
還。不許隨得隨噉者。略有二。前供養師長。二
兼濟老病。如來得食分爲三分。一分布施陸
地衆生。一分布施水中衆生。一分自食。若有
老病亦分施也。飯食訖者。第二句明食事竟
究。收衣鉢者。第三明攝容儀也。洗足已者。第
四句亦有五。一者明洗塵累。塗歩行乞雖離
地四寸而示有塵垢。故便洗也。二示尊敬般
若故須身淨方説。三爲護僧臥具。四爲諸天
下禮敬於足。五爲表衆生煩惱應淨。問佛日
行幾里。答如轉輪王法日行四十里也。問樂
瓔珞女經云。雖明乞食爲於十事。今更有餘
義不耶。答三藏云。佛欲爲破惡世貪名利高
慢出家人多貪積聚。是故如來自行乞食。又
爲息外道譏謗言沙門釋子多好著樂。是故
行乞。又爲顯如來少欲知足。不受人天所奉
供養躬自行乞。又有二外道一者樂行。坐受
供養。二者苦行。過時而乞。所以過時者。正以
或得不得爲苦行也。今如來爲破二事。佛自
乞故破著樂外道。以其乞得時故破苦行外
道。敷座而坐下。第二明將説般若故前入三
昧。文亦有二。一者敷座定前方便。二者而坐
正入三昧。所以自敷座者。般若名爲佛母。今
欲尊敬般若故自敷座。二者隨順諸佛教戒。
若不自敷座臥具。得突吉羅罪。又是示少欲
知足。不使人敷也。言而坐者。第二正入三昧。
論經長有結跏趺坐。是坐中最勝故。見者歡
喜故。身得安穩故。心得端直故。所以入三昧
者。如來靜散無二。實無出入。而今爲説法人
作於模軌。夫説深法必須靜心。若不靜心則
不識根縁亦不審法相。是故如來前入三昧
然後説法。則是明照於根縁明審法相。毘婆
沙云。依相書善法示聰明人相。聰明人相者。
善言所言。善行所行。善思所思。是故如來入
定思惟然後方説也。又示輕賤薄衆生模軌
法則故。有人得少知見。他問即答而不思之。
如來不爾。久思惟竟方乃説也。時長老須菩
提下。若依開善此則猶屬序分。此之一文名
歎請序。今謂不爾。已如前説。善吉正問。如來
正答如華嚴普慧二百句問。普賢二千句答。
何故容割問爲序截答爲正。北地論師云。此
文屬十二分中護念付屬分。是亦不然。如前
説善吉有歎有請。歎即是護念付屬。請即是
發乎四句問若以歎爲護念付屬分者。應以
請文爲請問分。若言論解護念付屬以之爲
分。不解請問故請問非分者。論亦不解通別
二序。應無序分。然此是未見論家製作之意
故生此謬耳。此是易故不釋。難故須解。豈是
解與不解而判分與不分耶。今從此文屬第
二正説般若分也。若三業分經者。乞食等身
業利益分。入三昧意業利益分。今是口業利
益分也。若以福慧爲判者。上是生物福徳門。
今是生物智慧門。亦上是利益在家門。今是
通益一切門。具如前十數對説。亦不可專作
序正兩分。故經意無盡言多不足。三段失旨。
意顯於玆。今聊寄一名爲序正流通之説耳。
就此正説開爲二周。第一周爲利根人廣説
般若。第二周爲中下根未悟略説般若。作此
開文驚乎常聽。今具引事義證其起盡。問何
以知前是一周後復是一周説耶。答今當以
數義驗之。一者經自有文。善吉有前問後問。
二問略同。如來前答後答二答相類。是故當
知二周説也。又經語難明。今以論爲證論解
前經答四問竟。而後次第生起釋玄疑伏難。
蝉聯而來。亦釋後問竟次第生起釋玄疑伏
難。相接而至。是故知爲兩周也。斯乃經論兩
證豈虚搆哉。問曰。聖人制作理致玄遠。辭即
巧妙。豈當一軸之經遂有二周煩長。答曰。雖
曰兩周其旨各異非煩長也。所以者何。類如
大品兩周。前周明於實慧。後周辨於善權今
之兩周在義亦異。前周則淨於縁。後周則盡
於觀。然要須縁淨觀盡不縁不觀無所依止
方能悟於般若。故肇公云。法無有無之數。聖
無有無之智。法無有無之數則無數於外。聖
無有無之智則無心於内。於外無數於内無
心。彼已寂滅乃階其妙。影公云。萬化非無宗。
宗之者無相。虚宗非無契。契之者無心。故至
人以無心之妙慧契彼無相之虚宗。此則内
外兩冥。縁智倶寂。豈容名數於其間哉。斯二
三子言與經會。信而好古。餘豈異哉。問何以
得知前周盡縁後周盡觀耶。答經有明文。論
有誠説。前經直云雖度衆生而無衆生可度。
正歎菩薩依般若作無所得發心乃至無所得
修行。而經意雖復縁觀倶息。但文未正顯灼
破於觀主。故鈍根之徒由言有於菩薩巧度
衆生巧能修行。故後周經文方息四心無發
心人乃至修行者。然前周正勸生四心。後周
明四心亦息。豈不然乎。論偈云。於内心修行。
存我爲菩薩。此則障於心違於不住道。以是
義故當知。此文正息觀至盡於觀主。文義昺
然無所疑也。此之二周非止是一經之大意。乃
是方等之旨歸至人環中之妙術也。又前周
爲前會。後周爲後會。下當更辨。就前周文科
爲二別。一善吉致問。二如來答。就問之中復
開爲二。一者經家序能問之人儀容。二者發
言正問。初序中又二。一者標對揚之主。二序
請法之儀。爾時者。此是如來加與善吉之時。
亦是時會發悟之時。故云爾時。問此經加與
義與大品何異。答大品則具口意二加。發言
命説稱爲口加。與其智慧辨才名爲意加。今
此經但其與智慧辯才爲意加。不命之令説
無有口加也。然下文亦有對揚之義。但無炳
然命説故與大品不同。須菩提者。此人本迹
其事難知。三藏云。是本東方世界青龍陀佛
影嚮能仁爲弟子化。其猶文殊之例也。或有
經云。此是化人。攝大乘論明身子是化人。善
吉猶爲其例。又經云。是舍衞國長者之子位
登遺顏。言遺顏者。法身菩薩過阿鞞之位也。
復云。是舍衞國内有婆羅門。名曰鳩留。其人
無子祈天神。天神云。汝家大富無堪生者。因
見一大徳天下詫生其家。兒既長大。令父母
請佛還家。後送佛反於祇洹即得羅漢果。復
有經説。昔爲白衣人。見沙門乞食不得空鉢
而反。因以食與之。後得十劫常生天中。故其
人福徳深厚無比。又言。是淨音嚮王太子。如
此等説多出福報雜譬喩經。須菩提者翻爲
善業。亦言善學。舊云善吉。善吉與善財生異。
何者。善財生時七寶踊現故名善財。須菩提
生時擧室皆空。父母疑怪請問相師。相師云。
唯善唯吉。故名善吉。又云空生。即從生時受
稱。其人内祕菩薩行。外現聲聞。位高可崇故
呼爲長老也。即從坐起下。第二明請法之儀。
此中凡有五句。一避席修敬。弟子儀法既尊
人重法。不可晏然而坐。故將欲請道。所以避
席。偏袒右肩者。既表師弟之儀則。示永有驅
策之相。又是隨從國法。故修敬袒肩。右膝著
地者。此明屈曲伏從。示師弟無有違拒之貌。
合掌向佛者。此是斂肅容貌專心受道也。而
白佛言者。上來經家序其身業此之一句序
其口業也。希有世尊者。此下第二正明發問。
就此爲兩。第一稱歎。第二請問。言希有世尊
者。中阿含二十四卷云。昔時大王者我身是
也。我從子至子從孫至孫從族至族。八萬四
千轉輪王。并前剃除髻髮捨家趣非家。又増一
阿含第二十一卷云。若如來不出家者。當二
千五百歳作轉輪王。今捨轉輪王位遂能爲
物塗行乞食。故爲希有。又善吉知般若無相
無貌。念想觀除言語亦滅。而無名相中爲衆
生故作名相説。雖作名字而不傷無名。故爲
希有。譬如劫盡大火世界洞然。有人擔一束
乾草而從火中過不燒一葉。故爲希有。善護
念諸菩薩善付屬諸菩薩者。歎也。問何因縁
故有此歎耶。答此一言貫於前後。如來所以
塗行乞食者。正爲大慈大悲。護念付屬諸菩
薩故也。又今説般若者。亦爲護念付屬諸菩
薩故也。又歎上塗行乞食以爲希有。則歎佛
身業。今歎護念菩薩。是歎如來意業。善付屬
諸菩薩。即是歎口業。如來既三業利物。故善
吉竝歎三業。問云。何名爲善護念耶。答欲使
其内徳堅固名爲護念。令其外徳成就名爲
善付囑。問諸佛如來常念六道。何因縁故偏
念菩薩。答雖常念六道。但菩薩堪受般若。有
其内因。是故外爲諸佛護念。問諸佛護念有
何利益。答猶如魚子。母念則成不念則壞。菩
薩亦爾。佛若護念善根則成。若不護念善根
則壞。付囑者。以無上法寶付諸菩薩。以諸菩
薩善能問答。如是法寶則得久住無量千世。
所以通稱爲善者。若護念付囑聲聞則不善。
今以護念付囑菩薩故名爲善。具如大經付囑
老少二人譬也。依論解釋。論曰。巧護義應知。
加彼身同行者。此釋善護念也。善是巧之異
名。故云巧護義應知也。加彼身同行者。護念
即是加與之義。謂加與二力。一者加其智慧
力令成就佛法故。此即是加其自行。故名爲
身。身即自身也。次加其教化衆生力。即是加
其化他力。令受化之徒與其行同。故云同行
也。不退得未得是名善付囑者。此之半偈釋
付囑義。論云善護念者。依根熟菩薩説。善付
囑者。依根未熟菩薩説。根熟菩薩則堪加與
自行化他二種之力。以如前明。今以根未熟
菩薩付囑根熟菩薩。令其未熟得熟也。不退
得未得者。已得功徳令其不退。所未得者而
令得之。故云不退得未得也。問論釋之與舊
解云何同異。答論以人付囑於人名善付囑。
舊釋以法寶付囑於人名善付囑。兩言雖異
會歸終一。以人付囑人終令得悟法。即是付
囑法義。以法付囑人終爲化人義。即是付囑
人也。又一義防遏衆魔不令得菩薩便爲護念
義。爲説道法令如説修行爲付囑也。問根熟
與未熟約何位耶。答北地論師云。根熟菩薩
即是内凡習種性之人。必能趣於初地名爲
根熟。若是外凡未能必入於初地名爲未熟。
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此第二正發問。
若依羅什法師翻經唯可三問。一問菩提心。
二問云何應住。三問降伏。但解此三問衆師
不同。第一師云。問雖有三不出願之與行。菩
提心一問即是問願。降伏住二問即是問行。
菩薩之道不出願行二門。行以渉行爲義。願
以要期爲旨。行若無願行則無所御。願若無
行願則不果。其猶鳥之二翼車之兩輪。故行
以即事渉行。願以懸求未得。今明行願之義
實如所説。若偏以菩提心爲願。此事未然。今
以發正道心名菩提心。豈得空有其願而無行
耶。復有師云。應爲三問。一問菩提心即問平
等空。二問云何住問實法空。三問云何降伏
問假名空。然觀門次第應從淺至深。今乃從
深至淺。此是説門非是行門。問者唯慕其深
前問深也。今謂此亦不然。三空乃通貫大小
今正辨菩薩之行。又且問無三空之辭。佛答
無三空之意。初答乃明菩薩成廣大心遍度
衆生而無所度。非謂但明假名空也。若但明
假名空。即應但辨無衆生亦無度義亦無廣
大心義。今乃明大心而無度無度而大心。此
乃是無度度義度無度義。二慧具足。云何偏
是假名空。次答住問亦非實空。若是實空。應
明無有諸法無有修行。今乃明於一切法無
所依住而修檀等萬行。豈偏是實空耶。今依
論經凡有四句問。一問云何發菩提心。二問
云何應住。三問云何修行。四問云何降伏。所
以有此四問者。凡爲菩薩必須發菩提心。故
前問發心。若不依般若發心。則住顛倒不住
般若。今依般若發心。則住般若不住顛倒。故
次問住菩提心。既得住立故修行萬行。所以
次問修行。以修無所得行故顛到有得之心
析伏不起。所以次問降伏也。佛言善哉。此下
第二如來答問。開爲二別。一答問縁起。二正
答。答問縁起。復開爲二。一美其歎請。二則許
酬其問。然佛歎善吉者。良由善吉歎得時宜
問復會道故佛歎之。又善吉是聲聞人今遂
能問菩薩事。此爲希有故復歎之。又時會恐
菩薩道深小乘智淺問容僻謬。故印歎之令
衆尊人重法也。汝今諦聽下。此第二句許答
其問。就文爲二。初正誡許。次受旨願聞。此兩
易知皆如文所列。佛告須菩提下。第二如來
正答。就正答中若依論判。則應開爲兩。則酬
其四問。次從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下
竟經。皆是斷疑。故論主判此章。云自下一切
修多羅中斷生疑心。前酬四問名爲略説般
若。後斷衆疑即是廣説。今採論意按致一經
開爲三別。第一明般若體門。二明信受門。三
明格量門。明此三者。既稱般若波羅蜜經。故
前明般若體。既明般若體竟。必有信受人。故
次明信受門。信持則獲福無盡。故次明格量
門。又前就因果説般若。即是法門次就信受
門説般若。即是人門。後就功徳門説般若。明
人行法故得功徳也。就前門二。一答其四
問即明因門。二斷衆疑次辨果門。因即無依
無住。果則無相無爲。般若未曾因果。爲衆生
故故作因果名説。就明因門答其四問唯有
兩章經文。由來舊釋。初章經非答菩提心門。
乃是答降伏心問。次章經答其住問。後擧佛
果答菩提心問。北地論師云。初答其住問不
答菩提心問。今謂并不然。若言此中遍度四
生非答菩提心問者。汝復以何法名菩提心。
又下第二周中善吉更發三問。佛答發菩提
心者。當生如是心滅度一切衆生而無滅度。
此即是牒菩提心問而解釋之。云何言非答
菩提心耶。今明經雖兩章共酬四問。初一章
經答住問。即是答菩提心問。次一章經答修
行問。即是答降伏心問也。問云何答其住問。
即是答菩提心耶。解云。由發菩提心故得住
大乘法。若不發菩提心則不住大乘。故論云
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徳滿。就初經文復開爲
二。第一對於善吉總勸菩薩發菩提心。二者
正明發心之義。初則如文。問曰。今正辨菩提
心。寧言如是降伏其心。答以發一菩提心故
不起凡夫及二乘心即是降伏。初明遍度衆
生故異二乘心。降伏二乘。後明度無所度是
降伏凡夫心也。降伏二乘即是以他降自。降
伏凡夫心即是以無降有也。又降伏二乘亦
得是以有降無。二乘無慈悲心菩薩有慈悲
心故。是以有降無。復以無降有。如前説也。又
此中明大慈大悲。即降伏貪瞋煩惱。故名降
伏。又菩薩雖度衆生。實無衆生可度。即是降
伏衆生見也。又菩薩若言有衆生可度。即是
常見。若言無衆生可度。則見斷見。今雖度衆
生實無所度。故降伏常見。雖無所度而常度
衆生。故降伏斷見也。所有一切衆生之類下。
此第二正明發菩提心。論偈云。廣大第一常
其心不顛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徳滿。故用
於四心釋此經文。四心者。一廣大心。二者第
一心。三者常心。四者不顛倒心。問何因縁建
乎四心。答凡爲菩薩異凡夫二乘自調自度。
今言遍度三界六道名廣大心。雖復遍度衆
生。若遍與衆生人天之樂名爲下心。若遍與
衆生二乘之樂名曰中心。今遍與衆生大涅
槃樂名第一心。菩薩雖復遍與衆生大涅槃
樂。或時休息。生死道長衆生性多。云何可遍
度之令得常樂。是故於生死中起疲厭心。今
明生死邊如虚空。衆生性邊亦如虚空。是中
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脱者。故能菩薩常度衆
生誨而不倦名爲常心。雖度衆生而不見衆
生可度。是名菩薩不顛倒心。以建此四心住
菩薩道得大利益故。論云利益深心住。是故
建此四心則菩提心滿足。故論云此乘功徳
滿。雖有四心不出慈悲般若。前三是慈悲心。
後一是般若心。前是功徳。後是智慧。前亦是
方便。後名爲實慧。故發心即具福慧亦即具
二慧。如大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若望開善
義。假名空但是空心。但得四中之一。又二慧
中但得實慧意耳。問何故名廣大心。答從所
有一切衆生之類至非有想非無想已來。總
攝衆生名廣大心。此中二句。所有一切衆生
之類。此總攝衆生。若卵生下。此有三句別攝
衆生。第一句以一門攝衆生。謂一生門。第二
有色無色二門攝衆生。欲色兩界名爲有色。
無色一界名爲無色。第三以三門攝衆生。無
想者即是色界第四禪中無想天也。非有想
非無想者無色界最後天也。有想一句。除
上二處通三界也。問何故不以六道攝衆生。
答六道不攝中陰。四生則一切攝故也。我皆
令入無餘涅槃者。此下第二明第一心也。此
言無餘者非灰身滅智小乘無餘。斯乃無累
不盡無復餘累。無徳不圓無復餘徳。故云無
餘也。問此乃是涅槃教意。云何釋般若文。答
作此問者乃是五時教意非經論之説。般若
論云。此經正辨無爲法身。與大般涅槃更復
何異。如是滅度無量無邊衆生者。此下第三
名爲常心。問般若論云。不見衆生異於菩薩
常不離是心名曰常心。此意云何。答今言常
心可有二義。一者常不離正觀心名曰常心。
則是論意。不見衆生異於菩薩。不見菩薩異
衆生故衆生菩薩皆畢竟淨。常作此觀名曰
常心。二者以正觀心常度衆生不休不息名
曰常心。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下。此第四明
不顛倒心。雖常度衆生無衆生可度名不顛
倒。若見有衆生則是我見。凡夫自不能度。何
能度物耶。復次須菩提於法應無所住行於
布施下。此第二章經答修行降伏心二問。前
明以初發心故得住大乘。不發心不得住大
乘。故發心與住二事相成。故合詶也。今二門
亦爾。以修行故得降伏顛倒。若不修無得萬
行。以何降伏有得煩惱。故二門相成。故須合
詶也。又四門次第。前須發心。發心故得住大
乘。住大乘故修行。修行故煩惱得降伏也。然
此經文略意含。非可一言得盡。今更以數義
釋之。一者前章正辨發菩提心。今此一章辨
於修行。所以明此二者。如華嚴經善財童子
於一一善知識所。皆自稱云已發菩提之心
未知云何修菩薩行。學菩薩道。故知前須發
心然後修行。菩提心即是願義。今之一章辨
菩薩行義。菩薩之道雖復多門。統其大歸不
出願行。然願門雖多略爲四弘誓願。行門無
量略爲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者。一未度苦海
令其得度。二未脱業煩惱縛令得脱之。三未
得道諦之安令得安之。四未得滅諦涅槃令
得涅槃。前章明一切衆生皆得涅槃。即是四
願之中略擧後究竟願也。今一章經略擧六
度中最初行也。然前章擧於後願則攝得三
願。後章擧初行則攝於五行。問云何後願得
攝前願。云何初行得攝後行耶。答後願既令
衆生皆得滅諦涅槃。豈不度苦脱集見道諦
耶。次辨初行攝後行者。論云。檀義攝於六。
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爲修行住。此偈
意明六度悉名爲檀義。但檀義有三種。一資
生檀即是布施。資益衆生亦是以資生之物
以用布施。二者無畏檀持戒忍辱。持戒即不
犯財奪命。即是施物無畏。忍辱不加報於物
亦是施物無畏。故此兩度名無畏檀。精進禪
定智慧此之三度名爲法檀。言法檀者以法
施物。故名法檀精進則説法無倦。禪定則知
他人心方能説法。般若是智慧。正能説法。故
此三種名爲法檀。言一二三者。一即是資生
檀也。二則戒忍。三即後三度也。又此中依般
若修行。但明布施者。如攝五品檀説具攝於
五故。又略擧初故。又檀則攝衆生之要法故
也。又前章經明菩薩内有大慈大悲。此一章
經明菩薩方便外能赴救。所以者何。菩薩發
菩提心以赴縁度物爲務。故大品云。菩薩大
事者。所謂不捨一切衆生。然度衆生必須二
事。一者内有慈悲心。二者外有方便救濟。前
章明遍拔衆生生死苦即是大悲心義。與衆
生大涅槃樂即是大慈心義。雖内有慈悲之
心。未有慈悲之事。是故今辨菩薩修行布施
等萬行而拔濟之。令其離苦使其得樂。即是
成上慈悲之義。問曰。上辨内有慈悲。今明外
能赴救。何須般若。答上辨内有慈悲要須般
若。若無般若則慈悲不成。故大論云。慈悲與
實相合行。大悲雖拔其苦而實無所拔。大慈
雖與其樂而實無所與。故慈悲不妨畢竟空。
畢竟空不妨慈悲心。故雖行畢竟空觀而不
捨大慈大悲。雖行大慈大悲不捨畢竟空觀。
故知即以畢竟空爲慈悲。即以慈悲爲畢竟
空。故慈悲未曾不空。空未曾不慈悲也。今明
修行亦與實相合行故。雖修萬行而實無所
行。雖無所行而常修萬行。故行無所行。無所
行故具二慧也。又前章經正明菩薩度於衆
生始識衆生相識於度相。知度無所度。方是
識度。知衆生無衆生。方始識衆生。今此章經
正辨度義。前雖識度猶未正度。如雖復識病
猶未授藥。今此章經正明度義。即是正授於
藥。亦前章正明識病。此章正明識藥。衆生即
是病。由般若故能識衆生。即是由般若故能
識病也。今修萬行竝爲衆生。是故萬行悉名
爲藥。由般若故解悟萬行。由般若故方能識
藥。又前章經正辨衆生空。今此章經明諸法
空。前辨雖度衆生無衆生可度。故是衆生空。
今明雖修萬行實無所修。即是法空。問曰。大
品開宗則云不見菩薩及菩薩字。此經開宗
何因縁故但言不見衆生。答大品不見菩薩
即不見衆生。此經辨不見衆生即不見菩薩。
但兩經互擧。能所不同耳。又大品正勸菩薩
學般若。或者便謂有菩薩能學般若所學。爲
此義故前破菩薩明不見菩薩。此經明菩薩
發菩提心欲度衆生。便謂有衆生可度。是故
今破無有衆生。問曰。何因縁故前辨衆生空。
今明法空以爲説般若耶。答曰。般若未曾空
與不空。但衆生多滯有病故破有病明於空
耳。有病既息空則不留。如大火炎不可四觸。
但佛在世時衆生根利直聞説空不取空相。
故無所依止即便得道也。就此章經開爲三
段。第一正明無住相以修行。第二明得無所
得果。第三結勸。就初爲二。第一正答修行問。
第二答降伏心問。此即第一言無所住行布
施者。即如大品開宗不住法住般若無所捨
具足檀。然此中既云不住六塵。亦即不住六
根六識。但文略故偏明不住六塵耳。大品問
住品。明不住一切法故是住般若。今言不住
六塵。六塵攝法盡矣。然菩薩身口意業一切
所爲行住坐臥乃至擧動施爲産業之事。皆
是無依無得。今偏言不住行施。豈非略擧一
以例諸耶。若依論經便有三種。一者不著自
身故行布施。若著自身則惜外物故不行施。
今不著自身則不惜外物故能行施也。二者
無所住一句。即是不著報恩。報恩者。謂供養
恭敬等也。三者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即
是不著果報。果報者。謂人天樂等。菩薩若著
報恩及以果報則捨遠佛道。是故不著報恩
及以果報也。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下。若
依論意即是答第四降心問。然要須修行故
有所得心乃降伏耳。故次修行後明降伏也。
以菩薩不見三事故行布施名爲降伏。言三
事者。謂施者受者財物等。以不見財物故
得諸法空。不見施者受者故得衆生空。以
得此二空即是降伏人法見也。然論作此意
正以修無所得行即是降伏有所得心。故
兩問相成兩答相成也。問初章經親有降伏
言。何故不答降伏問今始答之耶。有釋云。先
但明衆生空。未明法空。故生法二空未具
得不得稱降伏。今具得生法二空始是降伏
名也。又前始明是菩提心未明菩薩行。故降
義未成。今願行倶成降伏義始顯也。若菩薩
不住相布施下。此第二明修無所住因得無
所得果。所以有此文來者有二義。一者即是
擧果勸修。良以修無住因得福無邊。是故勸
修無住相布施也。二者即是釋疑。疑者云。有
住布施可有福徳。無住布施應無福徳。是故
釋云有所得施功徳則少無所得施其福無邊。
問今持戒行道書經造佛功徳可多。云何以
無住心而作福與十力空等。此言極成過差
也。答覆面之舌言豈虚哉。子若不信今當略
述。夫福徳因扶理而生。故釋善以扶理爲義。
以無所住蓋是扶理之極。福豈不多。以此而
思煥然可解也。故一切有所得心積劫種種
修行持戒坐禪皆是乖道。故福不多。今無得
施與道相應。故福多。故爾前一切功徳不及
五華施福多也。就此文開爲三別。第一法説。
第二譬説。第三合譬。法説如文。東方虚空下。
第二譬説就中有兩。初擧東方虚空爲喩。次
擧九方虚空爲喩。各有問答。如文尋之。問何
因縁故借虚空爲喩。答凡有二義。一者虚空
無相無爲。無住相施無依無得。是故假此爲
喩。二者虚空包含廣大。無住相施果報亦大。
故假喩也。須菩提無住相布施亦如是下。第
三合譬。如文可尋。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
住下。此第三章結勸也。所言如所教住者。如
上來無所得之教。應須依此而住依此而修
行也。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下。若依開善。擧平等空答菩提心問。今謂
二義不然。一者有顛倒過。要先發菩提心然
後行菩薩行。豈得前明菩薩行竟今始辨發
菩提心耶。二者此中文云可以身相見如來
不。若是平等空則無復如來。何名見佛耶。今
作五義生起此章。一者若依論釋。自上已來
答四問竟。從此下第二章斷生疑心。答於四
問即是略説般若。若斷生疑心則是廣説般
若。故論云自下一切修多羅中斷生疑心。故
知説經皆是斷生疑故也。若依因果分門。上
來酬於四問即是辨無所得因。此下第二明
無爲法身之果。若行有所得因還得有所得
果。故大經云。有所得者名曰無明。有所得者
名二十五有。今無所得因故得無爲法身之
果。故大經云。無所得者名爲智慧。無所得者
名大涅槃。又初章經明發菩提心。次章經明
修菩薩行。今一章經辨得於佛道。此三即是
次第。是故斯經其義要也又成上菩提心義。
發菩提心下度衆生上求佛道。下度衆生已
辨衆生之相。故度無所度。今上求佛道。故須
識法身。即是求無所求。若不識衆生則不能
度衆生。若不識法身則不能上求佛道也。若
有所得發心求佛。如淨名所呵。即欲令其捨
菩提見。而是發菩提心捨於佛見。乃見佛耳。
亦上辨度衆生即辨衆生空。次辨修萬行則
辨六塵諸法空。此人之與法竝是世間畢竟
空。今明不可以諸相得見如來。即是諸佛空。
故衆生無所有則非衆生。諸佛無所有是即
非佛。故非衆生非佛非生死非涅槃。故衆生
與佛本來不二。然爲破二見故云不二。在二
既息不二亦除。故華嚴云。不著不二法。以無
一二故也。若能如此而悟。一切諸見畢竟不
起。始是金剛。稱爲般若。就此文中開爲三意。
第一如來騰衆疑以問善吉。二善吉對如來
以釋疑。第三如來印述結成得失。此即是初。
所言疑者。上云菩薩行無住相圓因。時衆生
疑。因若無住果應無爲。今見果是有爲。云何
因是無住。所以者何。小乘人言。釋迦之身體
具有三相。初生王宮即是生義。次八十年住
世即是住義。雙林入滅即是滅義也。今果既
具此三相。豈得言因是無所住耶。是故佛騰
衆疑以問善吉。可以身有三相見如來法身不
耶。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下。此第二善吉對佛
釋時會之疑。問佛應自釋。何故令善吉釋。答
欲示有得解之人故令善吉釋。又善吉是小
乘人。今欲引接小乘人令信如來身是無爲
故令善吉釋也。又如雀母引子。善吉亦爾。欲
引聲聞令同其所解。善吉是聲聞既知如來
身是無爲。我亦是聲聞。亦須知如來身是無
爲不爲三相所相也。又善吉欲引菩薩令求
如來法身。所以者何。小乘之人尚知如來身
是無爲。云何菩薩言佛是有爲。問涅槃經可
辨佛是無爲。般若經云何有於此説。答蓋是
五時教人作此問耳。今般若論中正破此問。
故偈云三相異體故離彼是如來。豈得般若
教中佛是有爲。又今辨般若正法即是法身。
般若非爲非無爲。即是法身。非爲非無爲但
爲對凡夫二乘身是有爲故。歎美作無爲耳。
亦不同北土論師謂如來身定是無爲。爲與
無爲竝是般若功用也。不可以身相見如來
者。不可以生住滅三相見如來無爲法身也。
何以故如來所説身相者。時會復疑。若言三
相非如來者。何故如來昔説有三相耶。昔説
生在淨飯王家。即是説有生相。却後三月當
入涅槃。即是滅相。八十年住世。即是住相。是
故釋云。如來所説有三相者。即非身相。言非
身相者。非是法身無爲相也。此是無生生方
便。即是生身。故有三相。若生無生方便。即是
法身。無三相也。佛告須菩提下。此第三如來
述成結其得失。所以須述成者。時會恐善吉
所解未能不謬。是故如來述成其解。就此文
中凡有兩句。初句明失。凡有名相皆是憶想
而有。悉是虚妄。豈但計生住滅非虚妄耶。若
見諸法相非相下。第二句明得。若見一切諸
相非法身相。即是見法身。故華嚴云。一切法
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此觀。諸佛常現前

金剛般若經義疏卷第二


金剛般若經義疏卷第三
 胡吉藏法師撰 
須菩提白佛言頗有衆生者。此下第二段明
信受波若義。所以明信受者。上説波若即是
能被之教。今明信受即是所被之縁。此即是
縁教相稱。若縁非教縁此教則不稱縁。若教
非縁教此縁則不禀教。以今縁是教縁故此縁
禀教得益。以教是縁教故此則不空説。爲此
因縁故縁教相稱也。又佛種種門説於波若。
上已因果門説波若竟。今就信受門説於般
若。所以了悟無依無得。故名信受。説此無依
無得之信。即是説般若義也。就此門中問答
爲二。初即是善吉發問。所以問者。上明因辨
果義已周滿。是故今問信受之人。然因是無
所得因。果是無所得果。因是無所得因雖行
萬行而實無所行。果是無所得果雖得菩提而
實無所得。此事難信。若實有萬行可行實有
佛果可得。信之則易。若實無萬行可行實無
佛果可得。信之了亦易。若言俗諦自有因果
眞諦自無因果。有無各轍信之亦易。今竝不
然。雖修萬行而不見菩薩能行。不見萬行可
行。無所依止而修萬行濟度衆生。此事希有。
是以難信。如空中種樹不依於地而漑灌修
治有於華實。此事爲難是。故今問明有信者。
若言佛身同於二乘是生滅法。亦易信。若言
佛身是常住法凝然在金剛後心。此亦易信。
若言應身自無常。法身自是常。此亦易信。今
明如來雖生畢竟不生。雖滅畢竟不滅。雖無
生無滅而生滅方便利益衆生。此事希有。是
故難信。所以問也。問曰。此爲問現在信。爲問
未來信耶。答曰。現在衆生福慧深厚三多具
足。在祇洹受道聞必生信。故不問現在。但佛
滅度後後五百歳入像法中。此時衆生薄福
鈍根。雖尋經文不能通了。故聞不生信。大智
論解信毀品文云。佛滅度後五百歳後有五百
部。皆執佛語不知佛意爲解脱。故聞畢竟空
如刀傷心。故知未來能信人少。故知問未來
世也。又此擧未來有信以況現在。未來是惡
世。外不値佛内薄福鈍根。尚信波若。況現世
之人聞不生信。佛告須菩提下。此第二章明
如來答。就文爲二。一者遮無答。二者明有信
答。莫作是説者。即是遮無答也。汝勿謂現在
有信受之人。言未來起信受也。故云莫作是
説也。如來滅後後五百歳下。此第二明有信
答。就文大開七別。第一明信之時節。第二明
能信之人。第三明所信之法。第四正出信心。
第五明信之所由。第六明信之利益。第七廣
釋信義。此即第一。言後五百歳者。有人言。正
法五百年爲初五百。次像法五百年爲中五
百。次像法後五百年名後五百。今擧最後五
百。此是像法將滅衰弊之時。亦有信般若者。
況前兩五百無信人耶。今謂不然。言後五百
歳者。如大智論明五百歳已後也。前五百年
得道者多不得者少。故名正法。次五百年得
道者少不得者多。名爲像法。既正法滅已次
入像法名後五百歳。此中雖多不信。如五百
部之例然亦有信受之人。故大品云。是波若
波羅蜜佛滅度後南方轉至北方。是中四衆
要有信持乃至供養也。又解云。佛滅後千年。
爲斷疑云前五百是正法故聞有信。後五百
是像法故聞不信。若爾後五百年無信波若。
故佛今答云。後五百亦有信者。不應言無信
者也。此時亦有信持乃至供養也。有持戒修
福者下。此第二明有能信之人。什師翻經但
明二人。一者持戒人。二者修福人。持戒人多
是出家菩薩。修福多是在家菩薩。大智論云。
出家菩薩以尸羅爲首。在家菩薩以檀爲首。
是故今文但明二人。然此二人具通大小。若
有所得小乘二人則不信波若。故下文云若樂
小法者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若大乘二人
樂無所得乃信是法。故下文云此經爲大乘
者説爲最上乘者説。若是論經便有三人。論
云不空以有實菩薩三徳備。第三即是智慧
人也。前之二人名爲聞信。若智慧人此是證
信也。又言。能信之人既是勝人。故擧止行二
善物情所貴。以褒歎之令得信受。持戒是止
善。修福是行蓋。此二攝一切善盡則諸惡莫
作諸善奉行故擧此二攝一切人也。於此章
句下。第三明所信之法。即上因果法門名爲
章句也。能生信心下。此第四正辨於經生信。
以此爲實者。即是無所得實信。若有所得信
雖異小乘不信。若望無所得信還成不信。故
大品有信毀之品。欲明有所得信此即成毀。
今此是無所得實相正信。故言以此爲實。亦
信波若是法之實相。故云以此爲實也。當知
是人下。此第五明信之所由。所以聞經決能
信者。良以殖因積久故能信受。故涅槃云。熈
連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
世中不謗是經。今亦爾。三多久殖故能信而
不謗。文有二句。前句明非値少佛。以於下。第
二句明値於多佛也。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
淨信者下。第六章明信得利益。凡有二益。一
者外爲諸佛知見。二者内得無邊功徳。然信
波若之利難可稱量。今擧一念之信尚獲無
邊功徳。始終之信故復難言。如來懸鑒信謗
皆知。而今偏擧信人者。略有三義。一者此經
是諸佛之母爲佛守護故。若生希向則爲佛
所記録。故大品云。佛常以佛眼觀此經卷。若
受持者則爲佛護念。爲如來之所齒録。直置
世間爲天王貴勝知友。尚自歡喜。況爲如來
之所親愛耶。二者此福與虚空等。豈下地所
能知。唯佛窮其邊底。三者佛無二言。言必可
信。今明信得多福。故其福必知多。問何因縁
故名爲知見。答論云。如來願智力知非是比
智知。佛眼所見非肉眼見。又佛知此人行菩
提因。見此人得菩提果。故言知見。何以故下。
此是第七廣釋淨信之義。若依論師釋。上來
通明三種人信。此的辨第三智慧人信。今明
此言即通。上釋於信得徳福無邊。今釋無邊
所以。良由得無生信故其福無邊。但無生信
自具二種。一者聞信。二者證信。就此釋中有
三何以。故大開三別。第一明得。第二明失。第
三勸捨失從得。此是初。自有兩句。初句明衆
生空。次句明諸法空。所以明此二空釋信義
者。大智論云。知衆生及法不生故名無生法
忍。雖渡衆生。衆生畢竟不可得即是無衆生。
雖行萬行。諸法畢竟不可得此即無生法忍。
是故今辨此二空爲無生淨信。又衆生空故
是無果患。諸法空故即無因患。所以者何。會
法已成人故。法因而人果。因果兩患雙離故
其福無邊。又無人見故超凡夫地。凡夫著我
不知無我。今辨無我即離凡夫地。又知法空
故離二乘地。二乘之人但得人無我不得法
無我。又以無人故離煩惱障。已無法故離於
智障。超凡越聖兼二障倶盡。是故其福無邊。
離人見中具無十六。今但略故止言無四。五
陰中起我我所心。故名爲我。不斷不絶相續
住世。名爲衆生。計有一根之命不斷猶有我。
故稱爲命者。亦名爲人。外道計有神我死此
生彼經遊六道。故名壽者也。無法相無非法
相者。第二句明法空。雖不見我猶見有五
陰之法。故今明亦無法相。五陰之法既無。
五陰本無名爲非法。空病亦空故云無非法
相。此應如淨名三種次第。初不見我爲衆生
空。次不見法名爲法空。不見非法亦名空病
亦空。所以明此三空者。我見是衆結之根本。
故明我見。次有見無見又是斷常之本乖道
事深。故明有無見也。有人言。修善離惡。以善
爲法惡爲非法。又有人言。以空遣有。以空爲
法有爲非法。若依論經。人空之中有於四句。
法空之中亦有四句。故論偈云依八八義別。
言八八義者。人四法四名爲一八破人四破
法四。不此八病復爲一八。故云八八。言法四
者。一者法相。二者非法相。三者相。四者非相。
此四是病也。問外道計我可是病。今見法生
時是有。滅時是無。何故言病耶。答作此問者。
未讀大乘經論也。破第一句法相言非法相
者。陰界入等法不可得故言無法相。破第二
句者言非無法相者。惑者聞陰入界虚誑故
空便謂。諸法實相亦空。如大經云。既聞生死
虚誑謂涅槃亦虚誑。爲破此執生死自虚誑
空。實相涅槃此非是空。故云空者二十五有。
不空者大般涅槃。破第三句者云無相者。惑
者云。涅槃實相若不可空便還同有。若不可
有還應是空。是故今云不可謂涅槃還是有
無相也。涅槃實相不可説有無相。破第四句
者。惑者既聞實相不可有無。便應不可得説。
是故今明雖絶有無爲衆生故無説而説。云
何言不可説。但舊經文略。但云無非法相也。
何以故若心取相下。此第二對得明失。亦是
擧失顯得。就此爲二。初明計人爲失。次明計
法爲失。今失即是初。若心取相即取衆生相。
則同外道計有我人。是故爲失也。若取法相
下。此第二明計法爲失。就中有兩。前明見法
爲失。次明見非法爲失。問曰。若計法爲失。應
云著於法相。何因縁故計法爲失著我相也。
答理實應然。計人故著人。計法故著法。今明
欲顯其失患之甚。計法之人非但起於法見。
計法之人還起我見。以法是我因縁故也。成
實論云。灰炭不盡樹想還生。又數論取一切
有相非病。取我相爲病。成實論云。有二諦則
非病。取我人故是病耳。今明不然。但使生心
動念則過同我人。何以故若取非法相下。此
第二明著於非法此亦爲失。既聞計法爲失。
或者便謂無法爲得。是故今云若計非法是亦
爲失。所以者何。計有非法必起法見。若有法
見則有我見。又若無有我則無所計。以有所
計故知有我。所以計於非法亦復著我。是故
不應取非法下。此第三章勸捨失從得。此文
有二。一者正勸捨失。二者引證。此即是初勸
捨失。然法與非法尚自須捨。我人之見去何
不捨。是故擧法況人。但勸捨法不勸捨人。以
是義故如來常説下。第二引證。阿含經中佛
爲比丘作於筏喩。譬如有人爲賊所逐。取草
爲栰度於彼岸。既至彼岸則便捨筏。初則取
筏度河。既至彼岸則河筏兩捨矣。譬意初則
以善捨惡。後則善惡雙捨。初則以法捨人以
空捨有。次則人法兩除空有雙淨。如是生死
涅槃萬善類然。若依論經。大意略同其文小
異。論經亦有三何以故。與舊經意同。第三何
以故云不應取法非不取法。此明理教之義。
以得理忘教得月捨指故。故云不應取法。而
藉教悟理因指得月故非不取法。如到岸捨
栰故不應取栰。爲欲度河故非不取栰也。問
筏喩是小乘經。云何證大乘耶。答筏在小名
小在大名大也。又擧小況大。於小乘法中尚
明兩捨。況於大乘耶。如中論引迦旃延論。是
小乘尚捨有無況大乘耶。法尚應捨。何況非
法。明有是物情所安尚應須捨。無非六情所
對豈可執也。須菩提於意云何下。此文所以
來者凡有二義。一者證信故來。上辨無依無
得之信乃至法非法皆捨。今明一切賢聖同
作此悟。故知此法可信受也。二者依論釋疑
故來。論主至此章凡釋三疑。初擧法身非有
爲釋以果徴因疑。次信者章雙釋因果之疑。
謂説因果法門便無信者。上明有信者。即釋
此疑。今此一章經釋以果徴果疑。上法身非
有爲章云生住滅相非是無爲法身故。不可
以此三相見如來法身。疑者云。若言三相非
是佛者。應亦釋迦不得菩提。不爲物説法。而
今釋迦樹王下實證得菩提。趣於鹿苑爲物
説法。若爾則應王宮實生。雙樹實滅。不應言
三相非佛。今正破此疑。就文爲二。一者佛騰
衆疑以問善吉。二者善吉奉對以破衆疑。今
即是初。佛問意云。於意云何下。汝言佛於樹
王下實得菩提耶。五十年住世實爲説法耶。
善吉答中大開二別。第一正破實證實説之
疑。第二更破異疑。此即是初。善吉云。無有
實得菩提。無有實説法。論偈云。應化非眞佛
亦非説法者。明佛有三種。一者法身佛。即以
正法爲身。二者報身佛。即是脩因已滿果起
酬因名爲報佛。三者化身佛。今言無有實證
無有實説者。釋迦即是化身佛。非是眞佛。即
是化證化説非是實證實説。以此例前。釋迦
即是化生化滅非實生實滅。是故如來身是
無爲。故云無有定法名菩提。亦無有定法如
來可説也。何以故如來所説法者。此下第二
破無説之疑。惑者聞上釋迦是化佛無有實
證無有實説。便謂無有化説無有化證。是故
今明雖無實證而有化證。雖無實説而有化
説。故云如來所説法即是化説。前即破實説
之疑。今則破無化説之疑也。不可取不可説
者。此句更復破疑。惑者既聞有於化説便謂
有法可説。佛若有説聽者便應有取。以有説
故則言語不斷。聽者有取故則心行不滅。今
以言語滅故不可説。以心行滅故不可取。大
智論云。波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念相觀。已
除言語法亦滅。即是此意也。非法非非法者
此句成上不可取不可説意。諸法實相非有
非無。非有故非法。非無故非非法。既離有離
無。云何可説。既離有離無。云何可取。即此如
淨名仁王所辨。其説法者無説無示。其聽者
無聞無得。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
者。所以有此文來者。成上非法非非法非有
非無義也。以一切賢聖皆體悟無爲。無爲無
有無無。是故當知諸法實相非有非無。豈可
取説。論文云。佛所以能説實相無爲法者。由
體悟無爲法故耳。故無爲是説因也。又一切
聖人所證尚不可説。聽者豈可取也。此中不
獨擧佛乃至廣引衆聖者。此意欲證一切賢
聖同悟此法。當知此法必可信受。問何故言
一切賢聖無爲而有差別。答復爲釋疑。既言
同悟無爲則衆聖無異。便無十地階級四果
淺深。是故今明雖同悟無爲所悟不同。故有
三聖爲異。三鳥出網三獸度河而昇空有近
遠。渉水有淺深。即是其事。問三佛乃是地論
師説。汝今何故乃用斯義。答作此問者非。是
通方之論。今一師辨無一豪可得一切皆是
義。如思益云一切法正一切法邪。若有所得
心非唯三佛不可得。一佛二佛悉是戲論。若
以無所得了悟之心。隨縁所説一佛二佛
三佛十佛至無量佛並皆無礙。云何苟存二
身疑於三佛。問何故須立三佛。答義要有三。
由有法佛故有報佛。由有報佛故有化佛。法
佛是佛性。要由佛性故修因滿成報身。此
二即是自徳。然後化衆生即是化他徳。故
有化佛也。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
千世界七寶布施下。此是第三格量顯勝稱
嘆勸修門。若以福慧而判。上來就智慧門
説般若已。今以功徳門説般若。般若未曾
福慧。爲衆生故作福慧名説也。又上來就無
依無得説波若。今就稱歎門説波若。又上來
明波若體。今明波若用。以能受持生無邊功
徳是故用也。就此門中開爲三別。第一擧外
施格量。第二擧内施格量。第三擧釋迦往因
格量。就擧外施格量中更開爲二。第一正擧
外施格量。第二釋成格量優劣之意。就正格
量中復開爲二。第一正擧二種財施格量稱
嘆。第二辨於經名。就初亦開爲二。第一正擧
二施格量受持波若一四句偈。第二稱歎波
若。在處處貴在人人尊。就第一擧二施格量
四句開爲二別。第一擧三千世界七寶布施
格量四句。第二擧恒沙界七寶布施格量四
句。就初章中復開二別。第一正擧財施格量。
第二釋成格量之義。今即是初。問何因縁故
有此文來。答此文來意凡有近遠。所言遠者
如向數義。所言近者論生起云。若諸法實相
不可取説。文字則是可取可説。受持應無功
徳。爲釋此疑。明文字雖是可取可説因此文
字得悟波若。則是因説悟無説。是以受持者
其福無邊。故格量也。就文爲二。第一正擧財
施。第二格量波若。擧財施中自開爲二。第一
佛問。第二善吉答。開爲二別。初正答。次簡擇
答。正答如文。阿泥樓馱以一食施九十一劫
常受安樂況今大千妙寶以用布施。其福不
多。問實有以大千妙寶布施以不。答亦得言
實有亦得言假説。言實有者。轉輪聖王領四
天下。能以四天下滿中妙寶以用布施。大梵
天王主領大千世界。能以大千妙寶布施。故
知得是實有。言假設者。若無此事假説言有。
亦不及受持波若。佛欲令人尊重波若故。雖
無事假説明也。何以故是福徳即非福徳者。
此下第二簡擇答。有人言。福徳即是世諦。即
非福徳即眞諦。明此福徳虚假即眞。是名福
徳。多者世諦故説多也。一切諸法不出二諦。
故就二諦明之。今謂此釋似無次第。今乃是
釋福徳多之義。何因縁故明二諦也。復有人
言。此是福徳非福徳。非福徳福徳。此是波若
福徳。但波若中有財施法施。波若財施法施
實無優劣。但受財施人一生富樂。未能未來
滅惡道之苦。受法施人能滅三惡道報。未來
生天人好家乃至作佛。是故財施不及法施。
今謂約受人其實如此。但此中約能施人格
之耳。不約受人格之。故不同此釋也。但施不
同。有得財施不及無得法施。此是互對自有
無得財施勝有得法施。自有無得財法勝有
得財法。問無得財施何如無得法施。有得財
施亦作此問。答財法不二則無得財施與無
得法施無有優劣。但無優劣優劣義則法施
爲勝財施爲劣也。有得法施亦勝有得財施。
大格如此也。今依論釋。論云福不趣菩提。此
簡布施之福雖多此是有漏福徳。即非福徳
者非無漏無所得福徳也。是名福徳者。論經
重言福徳福徳。此意略判福徳凡有二種。一
者有漏福徳。二者無漏福徳。是故重言福徳
福徳。問善吉但應答佛明布施福多。何因縁
故忽簡福徳漏與無漏。答善吉領解佛意。佛
意欲明布施之福雖多而是有漏。是故答佛如
我所解。布施福多者。此是有漏之福多耳非
無漏也。佛言下。第二正擧財施格量法施。就
中有二。初明持經勝於布施。第二釋勝所以。
今即是初。問云。何名爲四句偈耶。有人言。此
經下文兩四句偈。即是其事。今謂此人得經
語不得經意。若取下偈爲四句偈者。自經初
已來便應非偈。受持之者便無功徳。又當佛
説經時至此中未有後兩偈。云何逆格量耶。
有人言。一切大乘經四句要偈。如雪山之四
句等。即是其事。是亦不然。今正論波若不渉
餘經。有人言。凡是言説成就一義者此即是
偈。故偈名爲竭義。取其竭盡則名爲偈。今謂
亦不然。經乃明四句偈。今云其義竭盡何必
的論四句。自有一句於義亦盡。若是別偈則句
定言不定。若是通偈則言定句不定。別偈句
定言不定者。要須四句故句定。或五言四七
六等故言不定也。通偈言定者。要滿三十二
字也。句不定者。三十二字或一三四句不定
也。今既云四句則是別偈。云何以通釋耶。有
人言。三十二字名爲一偈。是亦不然。乃是外
國數經法耳。非關四句偈也。有人言。凡是經
論能顯道者。悉名爲偈。此亦不然。今的云四
句偈。云何乃通取顯道之言。顯道何必四句
耶。有人言。假名四句。如一假有。不可定有定
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亦得言假有。即不有
乃至假有未曾有無。故此假四句即名爲偈。
今謂上來亦無此説。乃是通方之論耳。有人
言。上不可取不可説非法非非法即是一四
句偈。今謂是亦不然。若唯此是偈餘應非偈。
有人言。前答善吉四句問。即是四句偈也。是
亦不然。前乃是答於四句。豈關偈耶。今世俗
中以四句爲一偈。佛隨世俗亦以四句爲一
偈。明此乃是擧少況多之言耳。然一四句斯
言最少。若能受持一四句其福無邊。況復一
段一章一品一部耶。故須得經意勿著語言
也。何以故下。此第二釋勝所以。至人極法從
是經生。是故持經其福爲勝。論云二能趣菩
提。即是受持四句及演説四句也。所謂佛法
即非佛法者。有人言。此是遣執。向明出生極
果人法。恐物著故須遣即空。今謂不然。前明
即非福徳。亦應恐生物著故須遣也。有人言。
佛法非佛法如中假之流。是亦不然。恐是玉
巵無璫也。今依論釋。成上持經福多之義。偈
云唯獨諸佛法福成第一體。所言佛法者。唯
佛是無上菩提之法也。即非佛法者。自佛以
外二乘菩薩無有此法。故云即非佛法也。以
佛獨有故此法第一。今持經福能生第一之
法。是故持經之福其福最勝。須菩提於意云
何須陀洹能作是念下。此第二釋成格量之
義。就此章中大開二別。第一擧小乘因果釋
成格量之義。第二擧大乘因果釋格量之義。
就此二章各開兩別。初段兩者。第一擧小乘
因成格量義。第二擧小乘果成格量義。今即
是初。問曰。云何擧大小乘義成格量耶。答前
章云如來所説皆不可取不可説。乃至一切
賢聖皆體悟實相無爲而有差別。然此語意
即是明悟實相無依無得之義。以悟無依無
得故。須有大小乘賢聖不同疑者云。若言諸
法不可取不可説無依無得者。云何小乘取
得四果。乃至大乘證得佛耶。以大小乘皆有
證得故。知非是無依無得。以大小乘皆説有
證得故知。非是不可説義。今爲釋此疑故。明
大小乘雖有證得而實無所得。雖有所説實
無所説。是故當知無取無説無依無得。是以
擧大小乘。釋成上不可取不可説乃至皆以
無爲法而有差別也。問曰。云何成上格量。答
諸法若是可取可説有依有得者。受持則無
功徳。良由波若無取無説。是以受持其福無
邊。問曰。此經下文云。爲大乘者説。若樂小法
者不能聽受。大品云。波若是菩薩法不屬二
乘。今云何乃引小乘爲證成。答此擧小況大。
明小乘人尚悟無依無得無取無説。云何菩
薩而不信無所得法耶。如大品引先尼爲證。
聽者聞諸法畢竟空不信受故引先尼。小乘
人尚信法空。今大乘人無相法中豈不信空
耶。又今是無所得三乘。是波若善巧方便用。
此是大小非有所得小也。又欲引學小乘人
令入大法。欲爲小乘亦須學此法。如大品云
諸天子汝欲住須陀洹果亦不離是忍也。問
若爾此法便是通三乘法。答如觀中道者有
三品。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縁
覺菩提。上智觀故得佛菩提也。問何故聲聞
法中立於四果。菩薩法中開於十地。師云。今
須開此一路。此一路擁塞來久。今明無礙通
方悉得。聖人善巧爲欲出處衆生隨其根性
故開大小。然至論道門未曾大小。今作大小
者。並是赴根縁故開大小方便。然大小不同。
由有其通別。若通而爲論。大小皆得名地。大
小悉得稱果故。如三乘共十地。八人地見地
即須陀洹果。薄地即斯陀含果。離欲地即阿
那含果。已辨地即阿羅漢果。菩薩法中已辨
地屬佛地。是知大小皆得名地。然大小皆名
果者。小乘既名四果。菩薩十地亦名十果故
大品云。有法是菩薩道。無法是菩薩果也。若
就別爲論。開大小不同則果地爲異。小乘則
名因果。菩薩稱爲十地。所以菩薩名地。是勝
持廣普能生能成。有此衆義故與其地名。聲
聞無此諸義。故不名爲地。聲聞之人厭老病
死欲入無餘。故斷除煩惱數辨蘇息。遂其心
期。故與其果稱。菩薩無此諸事。故不名爲果。
然復有互擧之義。其事常通。何以知之。如三
種皆乘三種皆道三種皆地三種皆聖人。然
地豈不通耶。故知隨擧一義耳。問依小乘義
明惑唯有見諦思惟。斷三界見諦惑既立初
果。斷思惟亦立一果。若爾唯應有二果。何得
有四果耶。若斷三界思惟既立三果。三界見
諦亦應立三果。又若約界而判既有三界。斷
三界惑應有三果。何故斷欲界惑立於二果。
斷上二界惑立一果耶。若依靜散而判。欲界
已爲散地。斷欲界惑應立一果。上二界已爲
靜地。斷二界惑亦應立一果。今何因縁故不
依此諸義立因果耶。答此是如來善巧假名
制立。無有定相。通而爲論具如問也。而今不
爾者。斷三界見諦出三塗之表爲聖人。故
立初果人。見惡道塵散八十八頭蛇死就斷
三界思惟更立三果。斷欲界思惟立於二果。
斷上二界思惟立羅漢。所以然者。欲界是苦
難地。此既難可過度。是以斷欲界惑立於
二果上二界非苦難地。已有解基惑則易斷。
是以斷上二界惑立阿羅漢果。言斷欲界惑
立二果者。欲界思惟有九品。斷前六品名斯
陀含果。具斷後三品立阿那含果。所以斷前
六品立斯陀含果者。毘婆娑中和須密論師
云。前六品煩惱能發無作潤於三塗。是故斷
此六品制於一果。又且既開惑以爲九品。是
則上中二三品其惑則重。是以斷之立於一
果。後三品既輕。故斷之而立阿那含果。莊嚴
師云。欲界思惟九品煩惱潤業不同。前之三
品潤邊地貧窮。次有三品潤邊地富貴。問曰。
立此四果出何處文。答毘婆娑以五義故立。
一者捨於曾道。二者得未曾道。三者得一味
解脱。四者具修十六行。五者修得八智。今以
五義具立初果。下三果者可具三義。謂捨於
曾道得未曾道及一味解脱也。如此等義數
論中廣釋。但知是假名方便。不如數論有所
得解。數論但得名字不知佛意也。就初果文
前問。次答。就答中有三。一正答明悟初果時
不見得與不得證與不證。即成上不可取不
可説義也。何以故下。第二句釋於上義。須陀
洹者。此言修習無漏。亦名逆生死流。流有二
種。一生死流即是煩惱。二者道流名爲正觀。
今此中具明二流。名爲入流即是入於道流。
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即是逆生死流。由入道
流故逆生死流。故入道流。然入道流而實
無所入。亦逆生死流實無所逆。第三句是
名須陀洹者。結名也。餘經云得須陀。名爲
溝巷斷結。前觀欲界苦斷欲界苦下煩惱。次
觀上界苦斷上界苦下煩惱。還觀欲界集。次
觀上界集。如是上下屈曲似於溝巷。故云
溝巷斷結。三藏師云。得須陀洹者。此云至
流。如煩惱引人至生死流。八正道引人至
涅槃流也。問何故但云不入六塵。答既不
入六塵亦不入六情六識。即明於法空。不
見須陀洹故即是人空。入道流無所入故則
涅槃不可得。逆生死流無所逆故生死不可
得。故不人不法不生死。不涅槃乃名波若
須陀洹也。第二果亦有問答。文來可知。斯
陀含者。此云薄婬怒癡。亦名一往來。此人
猶感欲界兩生。一生天上一生人中。便成羅
漢。故名一往來。亦名頻來。以頻受兩生故
名曰頻來。第三阿那含者。此云不還。亦云不
來。斷欲界結盡不生欲界故名不來也。而實
無來者。問阿那含名不來既云實不來。斯陀
含名一往來應云實往來。上云一往來實無
往來。時阿那含名不來。應云無不來。答其實
應爾。但互文現意。而不爾者。那含名不來而
云實無來者。此不來之名而無得之語其義
相稱。故以無來之語還釋不生之名。上二果
名不同此。所以非類也。又意實應言而無不
來。今少不字但云無來者。無即兼不故省煩
言也。問四果十智中具有幾智。答初二果十
智中除盡無生及他心。問凡夫外道尚得他
心。二果聖人何故不得。答聖人非不能得。若
得他心即得四禪斷欲界非復初二果也。第
三果人八智。加他心。第四果具十智也。從第
四果去。即是第二擧小乘果以成格量之義。
上來三種雖並稱果。若望羅漢並皆是因。就
此文中復開爲二。一者通擧羅漢。二者別明
善吉。初亦有問答。答中有三。一直答。二順釋
答。三反釋答。問四人並皆稱果。何故前三云
果羅漢稱道。答果道之名皆通四人。但羅漢
既其徳極。簡異上三偏云道也。所以然者。大
經云。菩提名盡智無生智。菩提此稱爲道。羅
漢既得此二智與其道名。上之三果未得二
智不名與道也。第二偏據善吉悟解勝爲證
者。善吉猶是羅漢。但今是對揚之主。又復別
得勝定異於餘人。又自引爲證。欲使於義明
顯也。就文有四。一明佛就其得上果。二明其
果不作得意。三明若有得意則不爲佛所印
可。四明以無著故爲佛所歎。人中最爲第一
者凡有三種第一。一者人第一。二者離第一。
謂離二種障。一離煩惱障。二離定障也。三者
徳第一。即得無諍定及斷煩惱障智斷定障
智。問何因縁修無諍三昧。答凡有三義。一
者昔聞佛説此三昧有種種功徳。心信願得。
今成羅漢故修此定。由昔因故便習得也。二
者在凡夫時於多衆生起諍故受苦報。今得
無學還憶昔憂悔故修此定。三者欲令多人
得現果報故復修之。得此定已前作方便守
護他心。無一衆生於我起諍。然後現身故名
無諍。問以何方便法修此定耶。答前散心中
發願。隨其心願要期近遠。或一土一村人物
處所。悉願見其形相姓族名字及知其心所
趣向。發此願已入達分三昧。如昔所願皆悉
分明。此事已還出散心。憶念定中所見如夢
中所見覺已還憶。以是義故能遮惡生善不
煩惱他。故名無諍。無諍與願智相成如前説
也。問云。何名爲無諍。答有人言。以慈心爲
無諍。以慈心故不與物諍。有人言。第四禪
名無諍。以此定離三災免四受故也。有人言。
空解爲無諍定。有人言。即以無諍智爲無諍
定。今依論釋。論云。依彼善吉者遠離二種障。
斷煩惱故得羅漢。斷三昧鄣得無諍定。故知
此別是方法定。非是空解亦非四禪亦非慈
心也。問文云離欲羅漢。離何欲耶。答非是離
煩惱之欲。乃是善吉好修阿蘭若行遠離五
欲五塵之境名爲離欲。阿蘭若者此云無事。
即是優遊任放不爲塵累所拘。四段文處易
知不須出也。佛告須菩提如來昔在然燈佛
所下。是第二章擧大乘因果釋成上義。就文
爲兩。第一擧大乘因釋成前義。第二擧大乘
果釋成前義。就擧大乘因中開爲二別。第一
擧受記。第二明嚴土。今即初。所以有此文來
者。從上如來所説法不可取不可説文生。若
言諸法不可取者。昔爲儒童菩薩應不得記。
若昔爲儒童菩薩遂得記者。則諸法可取。若
言諸法不可説者。然燈佛不應爲其授記。既
爲釋迦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則是可説。
以時會有於此疑故。佛騰衆疑問於善吉。故
云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菩提不。善吉答
云。於然燈佛所實無所得。此意明不見人是
能得無有記之可得。具如淨名彌勒章記。如
是無得無不得。乃名得受記。此得實無所得
也。北人云。凡有四時受記。一是習種性不現
前受記。二是道種性亦不現前受記。三是初
地現前受記。四是八地大無生忍現前受記。
此中文明釋迦由是習種性菩薩。未得初地
已上無生法忍記。今佛問善吉云。我於爾時
已證初地無生法忍三菩提耶。乃至金剛已
後常住現果證三菩提耶。善吉答云。如來爾
時未得初地無生法忍三菩提。亦未得金剛
後常住三菩提。今謂論無此義。又未見經説。
若就義推。於理不可。此中乃明無依無得之
義。破有依有得之疑。成上不可取不可説意。
云何乃作行位淺深解釋。故於義不然。但經
中不無三賢十聖之説。首楞嚴經亦有四種
受記之文。非此中正意也。於意云何莊嚴佛
土不下。此第二次辨嚴土釋成上義。來意同
前。若言諸法不可取不可説。云何菩薩取淨
佛土行。爲釋此疑故有此文來也。問因行無
量。何故前辨受記今明嚴土。答受記是菩薩
自行。嚴土是化他行。自悟無生故佛授記是
自行。衆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故嚴土之行。則
是化他行。行門雖多不出此二。是故明也。又
前論得記則是正果。今論嚴土則依果。又菩
薩得無生已後更無餘事。唯成就衆生淨佛
國土。故次第二句來。文亦有二。一問二答。問
意可知。就答中有二。第一正明嚴土之眞僞。
第二勸修淨土因。今即是初。若依大品經説。
此中始終圓成一意。即是菩薩無大莊嚴爲
大莊嚴。雖大莊嚴實無莊嚴。然依論釋。此中
文云須菩提言不也世尊者。此明如來法身
實無七寶形相莊嚴。故不應言菩薩有七寶
淨土之可取也。如來説莊嚴佛土者。疑者云。
若形相莊嚴非眞土者。佛何故説七寶等爲
淨土。令菩薩修淨土因取淨土果耶。故今釋
云。如來以正法爲身無身非身。是故無土。今
説形相爲淨土者。此爲始行之人令棄土沙
之穢取寶玉之淨耳。非是第一義眞淨土也。
故言如來莊嚴佛土則非莊嚴也。是名莊嚴
者。此是第一義眞實莊嚴。正以諸法實相無
徳不備無累不淨故名莊嚴。爲至人之所栖
止故名之爲土。應如是生清淨心下。此第二
明淨土因。然上明土果。破別相世俗之土。明
第一義眞淨佛土。故明二土眞僞不同。此中
辨因有得失之異。就文開爲三別。第一正勸
修得。二者勸捨失三者重勸修得。應如是生
清淨信心。此即是勸修得也。不應住聲香味
觸法生心者。此第二句勸失捨。應無所住下。
第三句勸修得。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
山王下。第二明大乘果證前無取無説。成格
量之義。就文爲二。前佛問。次善吉答。今即初。
問成論人釋云。山王廣大譬無相理廣大也。
今謂不然。非但義無次第。亦是文無所出。今
依論生起猶爲釋疑。疑云。若無取無説者。云
何諸佛取得菩提而爲他説得菩提耶。所以
擧須彌山者。明須彌於十寶山中最大。譬佛
於十地中最大。須彌此云妙高山。亦云安明
山也。釋意云。如須彌山雖於十寶山中之大
亦無心言大。佛亦爾。雖於衆聖中大亦云無
心言大。雖得菩提亦無心言得也。佛説非身
是名大身者。又釋疑。疑云。聞須彌無心言大。
謂與佛齊須彌既是有爲有漏。言佛亦是有
爲有漏。故今釋云佛説非身者。明佛不同須
彌非是有爲有漏身。故云非身是名大身。即
是無爲無漏身也。故云是名大身也。問此擧
三佛中何佛耶。答正擧報佛。所以然者。報佛
正是修因滿故得菩提。法佛是佛性未得菩
提。故不説法佛。得報佛竟方起應化。故化佛
亦非得菩提。故但擧報佛也。須菩提於意云
何如恒河中所有沙數下。此第二擧諸恒河沙
珍寶布施。格量持説四句偈也。所以有此文
來者。凡有二義。一者上明布施少正是三千
世界珍寶故不及持經。今明布施多謂諸恒
沙世界珍寶應及持經。又上大千珍寶但施
衆生故是福田劣。今恒沙珍寶供養諸佛此
是福田勝。應及持經。今明雖施多田勝由是
有所得施亦不及持經也。問先説大千格量
既不及持經。何故不即説恒沙珍寶以格量
持經耶。答増數明義。從小至多實應相次。但
上聞大千格量不及持經。時會或未了不及
之所以。謂波若猶是可取可説。云何受持四
句及勝大千珍寶。是以上廣釋疑。明波若非
可取可説故四句雖少若持若説其福則多。
布施雖多是可取可説故其福則少。所以釋
前疑竟方顯勝之所由。故方更格量也。就此
文中爲二。一明財施福多。二明法施格量。就
初有兩問答即爲二意。初一番明沙數多。後
一番明福徳多。今以問答相承直爲四別。一
擧沙數爲問。二稱事而答。三擧財施爲問。四
明施福多也。初問中有三意。前擧一恒沙爲
本。二以沙數河。三以彼沙數河中之沙爲問。
第二答中有兩意。初直答多。從後徳。但諸恒
河下顯多之義。明諸河顯數尚以無邊。況河
中之沙云何可數。問何因縁故佛經之中多
擧恒河爲喩。答於四河中恒河最大其沙又
多故擧爲喩。二者外道云。此是吉河。入中洗
者罪垢清淨故擧爲喩。三者餘河名字數轉。
此河世世名字不轉也。又五天竺國在此河
邊住。佛弟子眼見故擧爲喩。香山頂有阿耨
達池流出四河。恒河即是四河中一也。有人
言。此河長八千里。廣處四十里狹處十里。此
中沙極細如麨麺。水作白色如乳。極深象馬
度皆沒。次擧經格量。其文可見。財施不及法
施者具有多義。一者明法施之時能施之人
多是聖人智人。若使財施能施之者則不爾。
愚人無能行施。所以財施則劣法施則勝也。
二明受法施之人亦必是智人方能領受。愚者
之與畜生不能受。此故明法施爲勝。三者明
得福爲勝。財施則但明能施之者得福受施
之者則不得。若使法施則能所二人竝皆得
福。是故爲勝也。四者法施則能施所施皆得
而不失。若使財施則受施之人得五事果能
施則失也。五者財施則但益肉身。法施則益
法身。六者則法施能斷惑。財施正是伏慳。七
者法施則出有法。財施則是有流。八者財施
果有盡。法施果無盡。九者財施不一時得。法
施則一時而得。十者明法施具四攝。財施但
一攝。是故法施勝於財施也。復次隨説是經
下。上來擧二財施格量四句經竟。此下第二
歎經之處及美受持之人。明經在處則處貴。
在人則人尊。就文有四。一明經在處則處重。
二明在人則人尊。三釋人尊。四釋處重。如塔
者。塔婆外國語。亦云支提。此云方墳。然爲
尊法身是故敬塔。爲重此經故供養所在處。
問大品云。滿十方舍利作一分。波若經卷爲
一分。佛問天主。二分之中意取何所分。天主
答。寧取波若經卷。以能生舍利及一切佛法
故。若爾經既勝於舍利。則應經所在處過於
塔廟。今云何言如塔。經處若言如塔。則波若
經卷應如塔舍利以理言之。實應過塔。但世
間敬塔以爲尊極。是故今借以喩耳。何況有
人下。第二明在人則人尊。當知是人下。第三
釋人尊。若是經典下。第四釋處貴。此經諸佛
之母。能生諸佛及三乘十地。大品云。波若所
在之處十方諸佛常在其中。故欲供養佛當
知供養波若。波若與佛無二無別故云則爲
有佛也。及尊重弟子者。此處乃有文殊普賢。
非止目連身子。大品云。諸天日作三時禮敬。
六齋日彌多。故經所在處四面皆令清淨也。
當何名此經下。若依開善。從上已來並是説
波若體。此之一章明波若名。即是名説也。今
明名説體説非無此義。但此文猶屬格量段
也。前格量中開爲二別。第一正擧二種財施
格量稱嘆。第二章辨於經名。所以辨經者。
上擧二施格量及稱歎。經在處則處貴。居人
則人尊。時衆聞經有斯勝徳咸欲受持。但未
識名字。是故此中辨名也。就文爲二。初問。次
答。問中有二。一問經名。二問受持也。佛告須
菩提是經名爲金剛波若下。第二答經名。前
問有二。一問經名。二問受持。今具答二問。開
爲二別。第一正答二問。第二釋成答問意。今
前答二問即爲二。初答名。二答受持。今前答
名。金剛般若者。波若未曾法譬。非譬不譬假
設譬名。非法不法強作法名。非名不名強爲
立名名金剛波若耳。以是名字下。第二答持
經問。所以者何下。第二釋成答問意。他云。答
名中三段。一標金剛之名即辨堅利之義。第
二遣於體堅。第三遣其用利。上答名即標堅
利義竟。此下即是遣其體堅。就遣體堅中二
句。初明佛説波若即非般若。明心行斷也。下
如來無所説。明絶言語也。今問上不可取不
可説已明心行斷語言絶。今何因縁更復明
絶。今依論判此二句。初句明下有所異。次句
明上有所同。問何故明下有所異上有所同
耶。答下同二乘上異諸佛。則波若不足可尊
敬受持。良由下異二乘上同諸佛故可尊敬。
以勸物之意故作此説也。下有異者。上標此
經名爲金剛。但二乘斷惑之智亦名金剛。未
知此經。名金剛者是何金剛耶。故釋云。佛説
波若者。此是佛波若佛金剛也。則非般若者。
非是二乘智慧。非二乘金剛也。須菩提於意
云何下。他云。前明斷心行。今辨絶語言。今依
論意不然。前文明下有異。今句明上有所同。
時會疑云。但釋迦作此説般若。餘佛亦作此
説耶。故佛牒時衆疑問善吉。如來有所説不。
此問意明釋迦獨有此説。餘佛不作此説耶。
須菩提云如來無所説者。此明釋迦無別有
説。還同十方三世佛説。離三世佛説外無別
有説也。故大品無作品云。説是波若時。十方
各千佛現同説是波若經。難問者皆號釋提桓
因。解釋波若者皆名須菩提。天主更問。但現
在十方佛作此説。未來諸佛亦作此説。佛答
當來彌勒亦作如是説。故知十方三世佛同
作此説。大品廣故廣明同。今文略故略明同。
所以同者。明波若只是一正觀。正道豈當有
異耶。須菩提於意云何下。他云。此是第三遣
於用利。波若能斷假實二惑。得假實二解故
是波若之用。今此中明假實兩境皆空。豈有
兩惑可斷二解能斷。故是遣其用利也。他就
此中爲二。初明依果空。次身相下明正果空。
初中又兩。一者擧微塵明實法空。二者擧世
界辨假名空也。今依論第二釋成格量優劣。
所以時衆疑。何故持經小而福多。布施多而
福少耶。故今釋云。布施雖多是煩惱塵染因。
還得顛倒生死果。譬如大千世界微塵雖多。
還成世界塵土之果。明四句雖小此是不顛倒
因。還得不顛倒果故。持經雖少而得福多。布
施雖多而福小也。文云諸微塵者。明微塵有
兩種。一者塵染之塵。二者成世界無記之塵。
以兩塵相濫故今簡之。諸微塵者是成地微
塵也。非微塵者非塵染微塵也。是名微塵者
結是成地微塵也。如來説世界下。前明因今
辨果。如文。次擧三十二相者。他云。前明依果
空。今明正果空。依果空中有假實。今正果空
有問答。今明前云不可以身相見如來。已明
正果空。此中何因縁復明耶。故不同常説。依
論猶是釋成上格量意。明何但布施塵染之
福不及持經。只相好之業亦不及持經。又持
經之福尚勝相好之業。豈不勝布施耶。故有
此文來。此中直明二果優劣。即顯二因優劣
也。何者法身之果勝相好之果。顯法身因勝
相好因。以持經是法身法故。持經福勝相好
業也。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者。可以
相好身見法身以不。作此問也。須菩提答云
不可以身相見如來者。不可以相好見法身
也。如來所説身相則非身相者。此明所説身
相非法身也。是名身相。是相好身也。須菩提
以恒河沙身命下。第二明内施格量。上外施
格量中有二。初捨三千世界七寶。次捨恒沙
世界七寶。今内施格量中亦二。初捨恒沙身
命。次擧日三時捨恒沙身命布施。今初。所以
有此文來者。上明外施格量。此未足稱易。今
捨内身命。方乃爲重也。又上明外施是下施
格量。今明内施是中施格量。何以知之。大論
呵迦旃延以内施爲上。若是財施此明名下
施。内施名中施。若無依無得施方是上施。汝
何得以中爲上耶。故知内施是中施。故從下
施格次至中施格也。此文爲二。初正明格。第
二領解釋疑。初復爲二。初正明捨恒沙身。第
二正格。今初云捨恒沙身者。今生捨一身命
施。次生復捨一身命布施。如是捨恒沙身命
布施也。就受施中具有三句。一須身不須命。
如止須食肉。二須命不須身。如怨家止欲得
命。三身命倶須。通上二句也。若復有人下。第
二正格量。然持説倶得功徳如文
金剛波若經義疏卷第三畢


金剛般若疏卷第四
 胡吉藏法師撰 
爾時須菩提聞説是經下。第二領解釋疑。文
爲二。初領解。次釋疑。領解中爲二。初領解。
第二佛述成。初領解爲四。第一自領解。第二
明他領解。三明自領解爲易。四明他領解爲
難。初領解又二。第一經家序其悟解相貌。第
二正明領解。初序其相貌者有四。一標領解
人。二明所領解法。三正明領解。第四領解相
貌。問得解應歡喜。云何乃悲泣耶。答領解相
貌不同。凡有三句。一者得解歡喜。如法華身
子踊躍歡喜。二者得解悲泣。如此文。三得解
亦歡喜亦悲泣。如善集王悲喜交集。喜則欣
今悟。悲則慨昔迷。悲喜雙兼二事也。希有世
尊下。第二明得解。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
得聞者。古來釋經前後不同。一家云。此經在
大品初説以此文爲證。既云未曾聞般若。故
知在前。第二師云。此經在大品後説。既在大
品後。何得善吉云昔來未曾得聞耶。彼釋云。
前於大品中。雖善吉已悟而中下根人未悟。
今同其未悟故云未曾得聞。中下根人於今得
悟故同其得悟。故言今始得聞耳。此事已如
前明。今更開一意。上外施格量竟如來自稱
歎經勸物受持。今内施格量竟善吉自稱歎
經勸物受持。是故師弟互文勸縁信悟耳。若
復有人得聞是經下。第二陳他得解。則生實
相者。他云。世諦生眞諦不生即問。實相即是
眞諦。既生實相。何不生眞諦耶。彼釋云。生實
相之慧耳。實相不可生。但慧從境作名稱爲
實慧。境從慧作名。故生慧言生境耳。今明二
諦倶生不生。如義中釋。斯文即證也。但一師
有觀發中中發觀義此明生實相。即是觀發
中。正觀明了則實相現前。故名生實相。此約
迷悟爲論。於迷者不現前名實相不生。悟者
現前名爲生實相。令生實相既爾。佛性等例
然。至論實相未曾生不生也。是實相者則非
實相者。他還以二諦釋此文。如常彈。今依論
釋簡成實相義。是實相者。獨佛法大乘有此
實相故云實相。即非實相者。天魔外道無實
相故言非實相。是名實相者。論經長有一句。
云實相實相。此句簡二乘。實相有二種。一大
乘實相。二小乘實相。今明是大乘實相非二
乘實相。故云實相實相。前句簡外實相。此句
簡内實相。所以二簡者。以獨佛法有實相。及
獨大乘有實相。生實相之慧。方是希有耳。世
尊我今得聞下。第三述自悟爲易。所以易者。
一者明過去久殖三多。二者現在者値佛。内
因外縁具足故信受爲易也。又就迹中爲論。
須菩提是大阿羅漢。如大品云。般若甚深。誰
能信解。答云。正見成就人漏盡阿羅漢能信。
今須菩提既是羅漢。所以信解不難也。若就
本爲論。須菩提内祕菩薩行。或可是往古如
來。示同衆迷。所以悟解爲易。若當來世下。第
四陳他悟爲難。所以難者。良由生在末世後
五百歳故也。叡法師云。前五百歳得道者多
不得道者少。後五百歳不得道者多得道者
少。前五百歳信無生者多不信者小。後五百
歳不信者多信者爲少。是以前五百年名正
法。後五百年名像法。能於像法中信。所以爲
難也。又明此時衆生不久殖三多。不久値佛。
無内因外縁。能於中生信。是故爲難。何以故
下。此釋信爲難意也。若言有人能信般若所
信。則是人法之見。不名爲信也。此信亦不難
也。明若不見我是能信。即是人空。即是無有
人見。不見般若是所信即是法空。即是無法
見。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者。所以不取我
等相者。非有我相。是故不取我相。以實無我
故無所取耳。故云我相即是非相也。又道理
若實有我人之相則不可離。以道理實無我人
之相。但衆生妄謂爲有故我相可離多。故云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