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蔵検索


punctuation    Hangul    Eng   

Citation style A:
Citation style B:
()
Citation style C:
()
Citation style D:
()
TextNo.
Vol.
Page

  INBUDS
INBUDS(Bibliographic Database)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電子佛教辭典
パスワードがない場合は「guest」でログインしてください。
Users who do not have a password can log in with the userID "guest".

本文をドラッグして選択するとDDBの見出し語検索結果が表示されます。

Select a portion of the text by dragging your mouse to view all terms in the text contained in the DDB. ・

Password Access Policies

華嚴遊意 (No. 1731_ 吉藏撰 ) in Vol. 35

[First] [Pre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


  No.1731[cf.No.278]
華嚴遊意

 慧日道場沙門胡吉藏撰 
且話閻浮得有此經録雖不載相承云。龍樹
有佞弟子勸其師令與釋迦並化。師智徳如
此。宜作新佛。豈爲釋迦弟子即。然其所言
剋日月。別制新戒新衣使大同小異。坐水精
房中思惟斯事。時有大龍菩薩傷而愍之
便接還龍宮。示三世諸佛無量經。復示過去
七佛經。於龍宮九旬讀十倍閻浮。所餘題
目不可周遍。龍樹從龍宮出。龍王以此一部
經送龍樹出。爲此因縁故閻浮提得有此經

江南講此經者亦須知其原首。前三大法師
不講此經。晩建初彭城亦不講。建初晩講。
就長干法師借義疏。彭城晩講不聽人問
講之文。前三大法師。後二名徳。多不講
經。講此經者起自攝山。時有勝法師爲檀越
教化。得三千餘解未凡經七處。徒八過設會。
始自慧莊嚴終歸止觀。一會則講一會經文。
爾時實爲隆盛。後興皇繼其遺蹤大弘斯典。
講因縁如此也。然此經義正開二佛兩教門
淨土三十心十地等。今略明淨土義。淨土凡
有四條。一化主。二化處。三教門。四徒衆。此
之四種束爲兩雙。化主化處即如來依正兩
果。化主即是正果。化處即是依果。即依正一
雙。教門徒衆即縁教一雙教門即縁教。徒
衆即教縁故。是縁教一雙。雖有四條束爲兩
意也。然非但淨土有此四條。三世十方諸佛
土一一土中皆具此四條。三世十方土雖復
無量不出十種土。十種土者。一淨。二穢。三
雜。四本淨末不淨。本是淨土。後薄福衆生
本淨反爲穢。此名本淨今穢也。五者本不淨
末淨。變向可知。此是釋迦土。有五應現。復有
五種合成十種土。十種土皆具上四條。據此
十種兩雙。攝一切土盡也。十種之中略明淨
土一種。四條之内且辨化主一條也
問此經爲是釋迦所説耶爲是舍那所説耶。
興皇大師開發初即作此問然答此之問。便
有南北二解。南方解云。佛教凡有三種。謂頓
漸無方不定也。言頓教者。即教無不圓理。
無不滿。爲大根者説。所以經云。譬如日出先
照高山。故言頓教。言漸教者。始自鹿園終至
鵠林所説。經教初淺後深。漸漸而説。故稱
漸教。就漸教中有五時不同也。言無方不定
者。進不及頓。退非是漸。隨縁不定。故言不定
教。問。此是大乘。爲是小乘耶。解云。是大乘
教。金光明勝鬘等經也。用此三經者欲釋
此經是釋迦所説。何者此之三教是佛教。是
何佛教。 解云。 是釋迦佛一期出世始終
有此三教。若使如此故知華嚴是釋迦佛説
也。釋迦雖説此三教復不同。何者若是漸教
無方教此是現前説。若是頓教遙説彼土人
華。類如無量壽經釋迦遙説彼西方淨人
*華。今此國三輩往生。今此經亦爾。是釋迦
遙説蓮華藏國土淨人*華也。次北方論師解。
彼有三佛。一法。二報。*三化。華嚴是報佛説。
涅槃般若等是化佛説。法佛則不説。彼判舍
那是報佛。釋迦是化佛。舍那爲釋迦之報。釋
迦爲舍那之化。華嚴經是舍那佛説。此則是
南北兩師釋如此也
今次難此兩師解。委悉述大師之言。前難南
土解。釋迦與舍那不異。今還用前四種責故
不得一。一者化主異。涅槃般若是釋迦佛説。
七處八會是舍那佛説。舍那是本佛釋迦是
迹佛故。菩薩戒經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
臺。周匝千華上示現千釋迦。故舍那是本
釋迦是迹。若使如此本迹不同那得爲一。
二者化處異。釋迦在娑婆世界。舍那在蓮華
藏國。娑婆是雜惡國土。蓮華藏界是純淨土。
二處不同豈得爲一。又娑婆國動則六種動。
蓮華藏動則十八種動。又臺葉二處不同。舍
那在臺釋迦在葉。二處*如此之殊。何得爲
一耶。三者教門異。釋迦則雜説三一。雜説半
滿。雜説但不但。舍那純説一大。純滿純不
但。釋迦赴雜縁説雜教。赴三一縁説三一教。
乃至赴但不但縁説但不但教。舍那唯赴一
大縁説一大教。乃至赴滿不但縁説滿不但
教。若爾故不得爲一也。四者徒衆異。釋迦具
有三一雜縁但不但縁。如千二百聲聞彌勒
等菩薩則是雜縁也。舍那唯一大縁滿縁。
普賢菩薩等則是大縁。教既其異縁亦不同。
縁既不同故。二佛不得爲一。將此四條異彈
南人解二佛不得是一也。次更前難何者彼
云。釋迦遙説蓮華藏國。如釋迦在此説無
量壽國。然此解不知是誰解。山中師及興皇
師並述此釋實不成釋。好體不煩須難。何
者汝既云舍那即釋迦。何得言釋迦遙説耶。
但別有難。今更述之。何者釋迦説無量壽凡
有二種經。一者無量壽觀經。二者無量壽
經。無量壽觀經爲世王母韋提希夫人説。夫
人在獄。令其觀佛三昧。若是無量壽經爲比
丘十六正士説彼國土淨人華。令此間五痛
五燒三輩往生。若爾説無量壽國既有所爲
縁。釋迦遙説蓮華藏國。爲何物縁。不見有解
故不應言是遙説。 好體不須難。大師既有
斯言略而述了。 此即是借北人異彈南
一竟
次借南人一彈北人異亦有兩難。彼云。如此
二佛有此四殊豈得爲一。所以北講華嚴。
勝於南土。今次難之還用前四條。難一者。
化主不得異。凡擧三處文。難一者此經名
號品是第二會。文殊菩薩説文云。或名
舍那。或名釋迦文。或名悉達多。既稱或
名何得言異。若使或名舍那或名釋迦。而言
異。或名眼或名目。亦應異。反詰云。第二像
法決疑經云。或有見我爲舍那。或有見釋迦。
此是縁見不同佛爲何異。如有見佛身三尺。
或有見佛身無邊。如瞿師羅長者見佛短。
大梵天王不見佛頂。只是一佛縁見異耳。
若縁見舍那釋迦則言二佛異者。縁見長短
亦應爲異。反詰云。若爾故不應言異也。次
第三此經第六會在他化自在宮説十地法
門。釋迦放眉間白毫相光加金剛藏説。既
是釋迦勸金剛藏説十地。何得言是舍那
説。若是舍那説應舍那放光勸。而今是釋迦
放勸。故不應言二佛調然迥異也。二者處所
不得爲異。説此經在摩竭提國寂滅道場。摩
竭提還是摩伽陀。此乃是梵音之切緩。何
關兩所有異。若爾還是娑婆國説此經也。何
以得知。涅槃經云。并及摩竭提阿闍世大
王不久須臾至。阿闍世王即是摩伽陀國主。
以此而言故知二處不異也。三者教門不得
異。何者釋迦説雜教。釋迦説純淨教。釋迦説
半滿教。釋迦説純滿教。若爲是釋迦説純淨
教耶。解云。釋迦勸金剛藏説十地法門。是此
經之中。故知釋迦説純淨大教也。四者徒衆
亦不異。第八會具列大小乘衆。列五百聲聞
身子須菩提等。若爾二佛徒衆亦不異。若使
言舍那唯爲一大縁則應唯列一大乘衆。何
則具列大小衆。爲則具大小縁。又列既雜列。
縁即是雜縁。教是雜教。又釋迦大縁文殊彌
勒等。更無別文殊彌勒。何異舍那。小縁身子
須菩提等。無別身子須菩提等。若使如此故
知。二佛徒衆亦復不異。四種既其不異。何
得釋兩佛調然有殊
第二別難者。彼云。舍那是報佛。釋迦是化
佛。舍那是釋迦之報。釋迦爲舍那之化。師
難云。此則迴互二佛。翻覆世界。混亂教門。言
互二佛者。謂舍那自有報應。舍那自有本
迹。釋迦亦自有報應。自爲本迹。何得指彼
佛爲此報。此佛爲彼化。彼佛爲此本。此佛
爲彼迹。若指彼佛爲此報。此佛爲彼化。即有
二佛迴互之失。言翻覆世界者。釋迦自出華
葉上。舍那自在華臺上。二世界各自不同。何
得指彼佛爲此報。此佛爲彼化耶。言混亂教
門者。釋迦赴大小縁説大小教。舍那爲大
縁説大教不同。何得以舍那爲釋迦本。釋迦
爲舍那迹耶。前開借異以破一。此開就異
以彈異。大而爲言。前借北異彈南一。今借南
一破北異。此則互借兩家。彈彼二解竟
既斥南北一異兩家皆非。彼即反問。汝既彈
一異皆非。汝作若爲別釋耶。建初法師曾以
此問興皇一大學士云。舍那釋迦爲一爲
異耶。答云。舍那釋迦釋迦舍那。建初即云。我
已解。若爲解。既云舍那釋迦釋迦舍那。豈
是一豈是異。作此一答彼即便解也。然何但
非一異四句皆非。何者釋迦是舍那。釋迦豈
得是異。乃至非異亦爾。又釋迦舍那豈得是
一。釋迦舍那豈得是異。釋迦舍那豈得是亦
一亦異非一非異耶。雖非一異四句欲言
一異四句亦不失因縁四句。何者釋迦舍那
豈一。不一而不失一。釋迦舍那豈是異。不異
而不失異。餘兩句亦爾。故非四句而不失四
句。因縁無礙也。非一異四句而一異四句。並
有其文義。何者文云。或名釋迦。或名舍那。故
不得其異。而臺葉本迹不同故。不得爲一。
或爲縁見是釋迦。或有縁見是舍那。故得是
亦一亦異。或有縁見非是釋迦非是舍那。故
得是非一非異。所以因縁無礙。無往不得也。
然要須彈他四句乃得明今因縁四句。何者
語是亦須彈語非故。宜須彈語既是何須
彈語耶。解云。語*雖是而不得因縁無礙意。
既其失意不成語故。若是若非皆悉須彈。以
彈彼淨。然後始得明今因縁無礙也。用此語
者爲對他家了非是。今時明因縁義但爲對
彼定義。南方定云一。北方定異。爲破彼定一
定異明今因縁一異。此語既答前之一異
問也
次更別明一異四句。或成前意。此四句爲異
從來四句。言四句者。一則二佛説一教。二則
一佛説二教。三則一佛説一教。四則二佛説
二教。二佛説一教者。舍那釋迦二佛。舍那是
本。釋迦是迹。本迹臺葉不同故。是二佛一教
者。涅槃華嚴一教。涅槃即華嚴。華嚴即是
涅槃。故是一教也。一佛二教者。一佛即舍
那釋迦一佛。舍那即釋迦。釋迦即舍那。本
即是迹。迹即本故。言本迹雖殊不思議一
故。是一佛言二教者。涅槃華嚴二故云二教
也。二佛二教者。舍那釋迦二佛。涅槃華嚴二
故。一佛一教者。釋迦即舍那。涅槃即華嚴也。
此是何物四句。解云。合離四句。二佛一教
此則離人合教。離舍那釋迦爲二。合涅槃華
嚴爲一。一佛二教者。即合人離教。合釋迦
舍那爲一佛。離涅槃華嚴爲二教。二佛二教
離人離教。一佛一教合人合教。斯四句作如
此用也。所以用四句者欲答前問。前問云。
二佛爲一爲異。今望此四句答。自有二佛説
一教。自有一佛説二教。二佛説一教。舍那説
華嚴即是説涅槃。釋迦説涅槃即是説華嚴。
一佛二教者。 釋迦説涅槃即是舍那佛説。
舍那*佛説華嚴即是釋迦佛説。餘二句可知。
爲是故不同他釋也。前作舍那釋迦釋迦舍
那語。此爲對他家故作此説。然此語復別有
義。何者爲欲讀經。經云。舍那在臺上。釋迦在
葉上。此臺是葉臺。此葉是臺葉。臺葉豈是
一豈是異。不得是一不得是異。詺作何物
耶。詺作臺葉。葉臺也。臺葉既爾。舍那釋迦
亦爾。問。臺葉葉臺成華。舍那釋迦成一佛不。
解云。得。難。得稱是何物佛。臺葉成一華華
名蓮華。舍那釋迦成一佛佛名何物。解云。臺
葉成一蓮華。舍那釋迦爲一應佛。臺葉成蓮
華。蓮華共一根。舍那釋迦成一應。應佛同
一本。本即是法身佛故。經云。十方諸如來同
共一法身界故。二佛同一本。臺葉共一根也。
爲是兩義故。云舍那釋迦釋迦舍那也
次明二佛相開不相開義。言相開不相開者。
二佛異。二土異。二教門。二徒衆。言二佛
者。舍那釋迦各開本迹。舍那開本迹者。舍那
以法身爲本。只舍那爲迹。釋迦開本迹亦爾。
以法身爲本。只釋迦爲迹。釋迦法身爲本。釋
迦爲迹。然此迹中更開本迹。釋迦是迹中本。
此身更起他佛。即迹中迹。如大經受純陀及
大衆供。受純陀供迹中本身。受大衆供即迹
中迹。此一條既爾。類餘亦然。釋迦既有兩
重本迹。舍那亦有此兩重本迹。法身爲本。舍
那爲迹。然此迹中更開本迹。不起寂滅道場
即迹中本。現身六天宮殿即迹中迹。故二佛
有兩重本迹。斯則二佛相開不相開義。恒須
因縁語不得單道
次明不相開相開者。法身爲本。舍那爲迹。好
體只應有一重本迹。何者十方三世佛出世。
唯爲一大事因縁故出世。如法華爲大事故
出。謂開佛知見等。又如大品云。般若爲大事
故起。不可思議事故起。爲無等等事故起。
今舍那出世唯爲一大事故出。唯爲大根性
者説一大因縁。故唯應有此本迹。十方三世
諸佛正意只應如此。而今於迹中更開本迹
者。但穢土中衆生。罪重鈍根不堪舍那大化。
所以方便於迹中更開本迹。本則爲淨土大
根性者説大因大果。迹即爲穢土鈍根者
初説三乘教門。次説般若等。然後始得説法
華涅槃等大乘之義。如火宅窮子等譬。初大
化不得。方便説三乘。然後得説大乘。二
佛亦爾。穢衆生不堪舍那大化。更起迹佛方
便初説三乘。後説大乘。爲此義故。所以舍
那迹中更開本迹。舍那爲本釋迦爲迹。斯
即是二佛不相開相開義。然十方三世諸佛
本迹雖復無量。以相開不相開。不相開相開
二句攝。則無所不盡。爲是故明此二種也
次開四句成前義。四句者。一唯本而不迹。二
唯迹而不本。三亦迹亦本。四非本非迹。用
此四句安何處。用此四句安不相開相開義。
不得漫用用須得處也。問。若爲是唯本不迹
乃至非本非迹耶。釋云。但本不迹者即是
法身故。經云。佛眞法身猶如虚空也。言唯
迹不本者即是釋迦但是應身。亦迹亦本者
是舍那。舍那望法身即是迹。望釋迦即是本
故。舍那亦本亦迹也。非本非迹者此則卷前
三句。何者前。雖有三句只是本迹二句。法身
是本。舍那釋迦並是迹。此本是迹本。此迹是
本迹。此本是迹本。非本無以垂迹。此迹是本
迹。非迹無以顯本。非本無以垂迹。由本故迹。
非迹無以顯本。由迹故本。由本故迹。迹是
本迹。由迹故本。本是迹本。迹本則非本。本迹
則非迹。斯即非本非迹清淨。即本迹雖
不思議一。舒則遍盈法界。卷即泯無蹤迹
也。前略明化主竟
今次辨化處。化處者亦有二處。一者舍那蓮
華藏處。二者釋迦娑婆國處。亦得將前二佛
類今二處。將正以類依。何者前。云舍那釋迦
釋迦舍那。不得言一不得稱異。不得言一亦
得因縁一。不得稱異亦得因縁異。故非一非
異亦得因縁一異。今處亦爾。蓮華藏娑婆娑
婆蓮華藏。不得言一不得稱異。不得言一亦
得因縁一。不得稱異亦得因縁異。故二處非
一非異亦得因縁一異。此則將正類依。在此
依是正。依正既然類依亦爾。何者此正是
依正。依正既然。正依豈當不爾。故二佛類
二處亦非一異。而不失因縁一異也。次更將
前兩本迹類今化處亦有兩條。一者二土各
有本迹*土。二者二處共論本迹土。二*處各
論本迹*土者。前云舍那有舍那法身爲本舍
那爲迹。舍那迹中更開本迹。今土亦爾。舍那
法身即有舍那法身土。舍那迹則有舍那迹
土。舍那迹中開本迹即迹中開本迹土。舍那
既然釋迦亦爾。問若爲作耶。解云。舍那有舍
那法身*土也。問法身何須土。解云。法身土
始是好土。何者以正法爲法身即以正法爲
土。此之身土更無有異。正法爲身即名法身。
正法所拪託即名爲土故。法身始有清淨淨
土也。所以仁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
佛一人居淨土。此則唯法身佛居清淨第一
義土也。言舍那爲迹有舍那迹*土者。故此經
初會普賢菩薩説云。佛子。蓮華藏是舍那過
去誓願力之所感故。此土是舍那迹*土也。
舍那迹土者。前云不起寂滅道場爲本。現身
六天宮殿爲迹。餘事無量寄此一條明耳。今
還約此判本迹土。亦得但此義小局。今明舍
那迹中本迹土者。蓮華藏界即迹中本土。舍
那既王十佛世界海即是迹中迹*土也。釋迦
亦有此兩重者。釋迦有法身佛即有法身土。
如舍那法身土無異。何者十方如來同共法
身。法身既同。法身土亦無異。正法爲法身。
正法迻託爲土也。釋迦迹土即此娑婆世界
是也。釋迦迹中迹土者。約前迹中本迹亦得。
何者受純陀食爲迹中本佛即爲迹中本土。
受大衆供爲迹中迹佛即爲迹中迹土。但此
事非一。如法華釋迦佛及分身諸佛。釋迦佛
土爲迹中本土。分身諸佛土爲迹中迹土故。
二佛土皆有此兩重也
次明二佛共論本迹土。如法身爲本舍那爲
迹。唯有一本一迹佛。亦以法身土舍那土唯
是一本一迹土。十方三世佛唯爲一大事
故出現於世亦唯舍那正直之心成清淨之
*土。但爲薄福罪重鈍根衆生故。迹土中開本
迹土。故爲娑婆穢土。舍那蓮華藏爲迹中本
土。釋迦娑婆。爲迹中迹土。故菩薩戒經云。我
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示現千
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如是百億國
有千百億釋迦。華有千葉一葉一釋迦故有
千釋迦。一*華有百億國一國一釋迦故有千
百億釋迦也
將本迹四句類本迹土亦有四句。一者唯
本非迹*土即是法身土。二者唯迹非本土即
是釋迦土。三者亦本亦迹土即是舍那土。
望法身土爲迹。望釋迦土爲本也。四者非本
非迹土。還卷前三句。前雖有三句不出本
迹二句。法身本舍那釋迦二佛爲迹。此是本
迹迹本。本迹非本無以明迹。迹本非迹無以
明本。非本無以明迹即由本故迹。非迹無以
明本即由迹故本。由本故迹。迹是本迹。由迹
故本本是迹本。本迹非迹。迹本非本。非本非
迹清淨。二佛既然 兩土類此可知。斯則卷
三句成無句無。句成無句畢竟清淨。雖復無
句無句而句。則有依正句本迹句者。則三句
爲二句。二句爲無句。今無句而句。一句
無量句。爲量句而一句。無量句即一句。無量
中解一。一句即無量句。一中解無量。無量
中解一。此是無量一。一中解無量。此是一無
量。無量一即非一。一無量即非無量。非一
非無量而不失一無量。此言玄妙不易可聞

次明二土相開不相開義。然土凡有五種。一
淨二穢三不淨淨四淨不淨五雜土。此之五
土是僧叡法師所辨。斯之五土横攝一切
土盡。何者只一淨土中有無量淨土故。華嚴
經云。有百億阿僧祇品淨土。西方阿彌陀下
品淨土。聖服撞世界上品淨土。淨土既其如
此。故知餘四土亦復無量。所以云。此五種土
横攝一切土盡。横既然竪即不定也。五種土
中且明淨穢二土。此有無量四句。且辨一種
四句。四句者謂。一質一處。異質異處。異質
一處。一質異處。此四句極自難解。今當影生
師淨土義。及關中法師所辨者而明之。然一
質一處異質異處。此二句易解。餘二句難明。
且問。何者爲質若爲稱處。解云。質即是淨
穢等。處即是方處之處。如淨質在西方處。穢
質在東方處也。所言一質一處者。一淨質一
穢質。一淨質在西方安養處。一穢質在東方
娑婆處。故言一質一處。言異質異處者。淨穢
互望。淨質異穢質。穢質異淨質故。言異質。淨
質處異穢質處。穢質處異淨質處。故言異處
也。言異質一處者。此句難解。異質一義亦名
異質同義。異同在一處也。且明異質同處。若
爲是異質而同處耶。解云。淨穢異質。同在一
娑婆處。如此經蓮華藏國。在娑婆處。淨名
經妙莊嚴國。在娑婆處。法華云。餘衆見燒盡。
吾淨土不毀。此並是淨質在穢處。此略明淨
質同在穢土如此。次問。若爲淨質得在穢
土耶。解此有數義。 一者所以淨質得在穢
*土者。淨穢無㝵。淨無礙穢故。淨得在穢處。
無礙淨故。穢得在淨處。以不相*礙故。
淨穢得同一處。舊擧首天子爲證。首天子是
色界淨天。來欲界穢處不相礙。首天子是三
界中淨三界。尚不礙三界穢。今蓮華藏寶莊
嚴國等。非三界非三界豈當*礙於三界。
淨土不燒者。火是顛倒三界火。亦能燒顛
倒三界。淨土非是三界。三界火豈能燒不三
界。火是穢火還燒穢。穢火豈能燒淨。故*吾
淨土不毀天人常充滿也。又寶莊嚴國。只在
一娑婆土中。掘鑿娑婆。不*掘鑿寶莊嚴國。
者鑿。是三界鑿。只能鑿三界。寶莊嚴
非三界。三界鑿豈能*掘非三界。色還鑿色。
色豈能鑿妙則。此是什法師所解。從來彈此
解。是他何處得此解。解是什法師解。什法
師是三論師。即三論義應須云奪取他。是故
淨質得在穢處也。二者所以淨土得在穢處
且反問同處。汝言。那得此淨土耶。今釋言。此
淨土是如來淨業所起。如來身既無礙所感
之土。亦無礙身即依正土。即正依無礙依。感
得無礙正依亦無礙。斯則正無礙故土無礙。
以無礙故得在穢也
次問。何意淨在穢處耶。前兩義釋淨土得在
穢處竟。今釋淨土在穢之意。問。何意淨土
在穢處耶。解此亦有二義。一者看華嚴淨名
意。爲欲教化衆生故。明淨土在穢處。只
淨土在此何意不見。汝薄福*鈍根斷常居心
不見耳。 若道穢土在東方淨土在西方不
得化縁。何者淨在西方穢土東方。兩世界遙
隔此不得爲化。 今*道淨土即在此。汝顛倒
斷常心故不見。謂棄妄存眞捨無常取常樂。
如此等居心心不淨。心既不淨故。不見淨土。
若見淨土者。當須淨心。除如此眞妄常無
常異。意清淨乃名正觀。以正觀故則佛土淨。
爲化此衆生故。明淨土在穢處也。二者所以
淨土在穢處者。爲適縁所見。如來用淨土。何
爲不如富人畜寶物安置屋裏。如來用多許
淨土作底今明。如來以此淨土。爲欲適縁。
故肇師云。聖人空同無像。豈國土之有垣。聖
身尚未曾有。亦復未曾無。豈復有土與不土。
聖人未曾像不像。亦復未曾心不心。未曾心
不心。心生於有心。未曾像不像。像出於有像。
未曾像不像。像不像適縁。縁出於有像。未
曾土不土。土不土適縁。未曾淨不淨。淨不淨
適縁。縁若應以穢得度者。示之以土沙。若
應以淨得道者。現之以寶玉。爲此義故。所
以淨土在於穢處也。從來直云異質一處。不
知何因縁故。淨穢異質在一處。今釋有如此
義故也
次明一質異處。然前三句猶可解。此之一句
最難一。何物質而在異處耶。解云。他擧一質。
如一淨質在西土東土二處。一穢質在北南
兩處。爲有此句爲無耶。若無則不成四句。若
有何者是其事耶。今就數義。明此一句。今且
就淨名經辨。只一妙喜淨質。經東西二處。何
者妙喜。一世界本在東方無動處。淨名斷取
來西方娑婆處。若爾只一妙喜淨質經遊東
西二處。如淨土既然。類穢土等亦爾。故是一
質二處也。向前異質一處。淨穢二質。當在一
處。今一質異處。亦應一淨質。當在二處。今更
據淨名經釋。彼經云。不可思議菩薩。以娑婆
世界擲置他方國土。不動本處只捧娑婆。擲
置西方安樂。而娑婆宛然不動。可謂。到而
不動。不動而至。若爾只此穢質經東西二處。
故是一質二處也。如穢質既然。類餘四土亦
爾也
次明只穢質在淨穢二處。前明擲穢質往淨
處。穢質經二處。今明只一穢質在淨穢二處。
如蓮華藏娑婆世界。只娑婆一穢質。在娑婆
處。在蓮華藏處。何者蓮華。不但以臺爲蓮華。
葉共爲一蓮華故。涅槃云。臺葉鬚等合爲蓮
華。葉不離華。葉在華中。娑婆既居葉上。故
知娑婆即在蓮華藏中。所以菩薩戒經云。我
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示現千
釋迦。故知裟婆世界在華葉上。葉不離華故。
娑婆不離蓮華藏。若使如此娑婆穢土。非但
在娑婆處。亦在蓮華藏處。故知是一質在二
處。問華藏自在臺。娑婆自在葉。何得是一質
在二處耶。解云。具二義。有時明娑婆與蓮華
藏異。娑婆界在蓮華藏外。而復臺葉共成。
共成一葉。娑婆則不離蓮華藏。何故如此。解
云。欲明娑婆與華藏。不可言異。不可言一。二
處異故。不可言一。不相離故。不可言異。不
可*言一而一。不可言異而異。斯則非一非
異。而一而異。略明一種四句。如此今更通簡
此四句義。問云。他亦明此四句。與他何異。不
得道他無此四句。經等具有此義故。他亦明
此四句。今亦辨此四。何異。解他不得明此
四句義。今時始得明此四句耳。何者雖有四
句不出一異二句。他有一可一。不得由異故
一。有異可異。不得由一故異。不由異故一。
一自性一。不由一故異。異自性異。自性一
一則礙異。自性異異則礙一。異既礙一。異豈
得同處。異不得同一處則無一。既無一何得
有異。既無一異。故四句不成也。縱之如此耳。
奪則都無。何者有一可一。不由異起一。
異可異。不由一起異。不由異故一。一不成一。
不由一故異。異不成異。一不成一則無一。異
不成異則無異。此則無一異論。何物四句有
一異可有四句。既無一異則無四句。故他不
得明四句義。今時所明者。無四句而四句。要
須前彈他有礙性義。始明今因縁無礙義。何
者今無一可一。由異故一。無異可異。由一故
異。由異故一則由一故一。一由一故異即由
異故異。異可謂。無句而句。一句而二句。二句
而四句。故大品經云。無句義是菩薩句義。
今亦爾。無句而句。一句而四。四而無句。四
即一句。一句還無句。無句而句則非句。
句而無句則非無句。非句非無句而句。始是
菩薩無礙句。以無礙句故得一質在二處。二
質在一處等。故今時明四句與他異也。他所
以不得有此四句。他一異礙故。異不得在
一處。一不得在異處。如兩柱相礙故。不得
容柱。何者柱是色。如釋色是質礙義。柱是色。
柱不容柱。土亦是色土不得容土。今時即
無礙無礙故。所以一異互得相在。爲是故他
不得明此四句。今時始得辨此四句也。然此
四句約事猶易解。後去四句轉難也。
次更明一種四句。前地架明一種四句竟。今
更明一種四句。漸深轉妙。然前之四句衆意
不同他論。或同不同。若是今之四句非但意
不同論然迥越。言四句者謂。異質一處。一質
異處。一質一處。異質異處。言異質一處者。
淨穢質異故言異質。此淨穢是因縁淨穢。因
縁淨穢。非淨無以明穢。非穢無以明淨。非淨
無以明穢。穢是淨穢。非穢無以明淨。淨是
穢淨。穢淨則非淨。淨穢則非穢。非穢非淨。
淨穢不二名爲一處。斯則淨穢二爲異。非淨
非穢不二爲一處也。言一質異處者。前二
不二今名不二二。前淨穢非淨穢。今名非淨
穢淨穢。非淨非穢名淨名穢。斯則非淨非穢
不二爲一質。淨穢二爲異處反前也。*言一質
一處者。非淨非穢質。非淨非穢處不二爲一
質。不二爲一處也。*言異質異處者。淨穢異
質。淨穢異處故。言異質異處也。大師正意
在此四句也。問。此四句與前四句何異。解
云。前四句約事而辨。今雖有四句只是非淨
非穢淨穢淨穢非淨穢一句。開此一句以爲
四句。故與前異也。問。前亦言質言處。今亦
言質言處。與前質處何異。解云。前以淨穢
爲質。東西方爲處。今言異質一處者。以淨穢
爲異質。非淨非穢爲一處。只淨穢宛然不非
淨穢。淨穢宛然不而得動心。只二而不二。故
二質在一處也。一質異處者。以非淨非穢不
二爲一質。淨穢二爲二處。一質一處者。不二
爲一質。不二爲一處。異質異處者。淨穢二
爲質。淨穢二爲處。雖有四句後二句質處同
前質處。意雖同而轉爲異。此復是一種四
句也
次更明 一種穢四句。四句者謂。一質二見。
二質一見。一質一見。二質二見。此之四句初
一句難解。後三句易明。且辨一質二見。何者
是其事且擧淨名華嚴兩經。淨名經云。螺髻
見金玉身子矚土砂。此經第八會祇洹精舍
諸大菩薩。見祇*洹七寶所成。五百聲聞見須
達泥木所起。只是一質兩縁見不同故。言一
質二見也。今問。一質一何物質爲一。穢質爲
一。淨質爲一。非淨非穢質爲一。此之三
便有三家解釋。第一舊成實論師解云。一淨
質一穢質。只一淨質。身子自見木。只一穢質。
梵王自見金。祇*洹亦爾也。次地論解云。一
質是非金非木質。只如林樹。有想心取則成
有漏樹。無想心取則成無漏林樹。樹未曾有
漏無漏。隨兩心故有漏無漏。今亦爾。未曾
淨穢。淨縁見淨穢縁見穢耳。復有三論師。不
精得一家意義者。監於此解。一非金非木質
縁見金見木。此質未曾金木身子自見木。梵
王自見金。名一質異見。今且難之。不難成論
地論。難三論師解。三論既壞。所餘自崩。何者
汝非金非木一質。身子梵王見木金者。爲
當身子木非木非金。身子見木。梵王見金。
爲當梵王金非金非木。身子見木。梵王見金。
爲當離身子木梵王金別有非金非木。所以
身子見木。梵王見金耶。且開此三關責。次第
設難。若只使一身子木非金非木故。身子
見木梵王見金者。身子之木既被燒。梵王金
爲被燒爲不被燒。更開兩關責此一句。若身
子*木被燒梵王金燒者則破業果。何者身
子惡業感見木。梵王善業感見金。兩業各感
一果。身子業壞木自被燒。梵王不壞何得金
亦被燒。又身子惡業可壞。梵王善業那應
壞。惡業壞善業亦壞。地獄壞天堂亦壞而不
爾故。身子木壞梵王金不應壞也。又且善業
制不得壞。既共一木。惡業善業制那得壞耶。
故不得同壞。若使身子木自壞。梵王金不壞
便二質。何謂一質二見耶。前關得一質則
壞業義。後關得業義則壞一質義也。身子木
非金非木見金木既爾。梵王金非金非木亦
然。類前可知。次金木別有非金非木一質。
二縁見二者。汝非金非木爲當非此金木。爲
當不非此金木耶。若非金非木還非此金非
此木。則金木共成非金非木。若爾還著前被
燒難。何者既共一質燒木既燒金也。又若共
成一非金非木質。兩人見金木則皆顛倒。此
質非是金。梵王見金既非顛倒。此木非是
木。身子見木亦非倒。非是木。身子見木既
*倒。非是金。梵王見金亦倒。同皆非金非木。
而言身子倒梵王不倒者同皆非金木。豈非
梵王倒身*子不倒。何以故同是非金木故也。
若非金木非不金木者。則離金木別有非金
非木者。既離金木何得別有非金木耶。又若
離金木別有非金木。則成三體金木二體非
金非木。復是一體故成三體。師云。如此一梨
時兩盛子。爲非金非木一體時金木二體故
不成義也。四句義此一句。且難未得解
當解後三句。第二句云。二質一見者。此
有三義。言二質者。淨穢二質。言一見者。淨
穢是因縁淨穢。非淨無以明穢。非穢無以辨
淨。由淨故言穢。由穢故稱淨。淨是穢淨穢是
淨穢。淨穢不穢。穢淨不淨。只淨穢不淨穢。見
二不二故。涅槃經云。明與無明愚者謂二。智
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黒法
白法淨不淨法亦爾。故是二質一見也。二者
口淨穢二質。深行菩薩並見是淨。故大經云。
一切世諦。若於如來成第一義諦。若俗若眞
於如來皆眞。亦若淨若穢。菩薩皆見淨。亦如
法華法師功徳品云。若甘若苦等味至菩薩
口皆成甘露。大品云。菩薩見産業之事。無非
般若也。三者惡業衆生。若淨若穢。皆見穢。如
餓鬼非但見彼處火。見恒河水亦是火。亦如
獅子國採珠。福徳人得珠。薄福人見珠成蛇。
非但見蛇成蛇。見珠亦成蛇。以是故二質一
見也。第三句言一質一見者。非淨非穢質非
淨非穢見。斯則中道正土也。此之正土即是
法身。波若涅槃此中道正土。本不曾淨。今
亦不曾穢。先不有今亦不無。非淨非穢不有
不無名爲正法身。只此正法可拪託。名
正法土也。此正土何人所見。還以非淨非穢
正人所見故。言一質一見也。又言一質一
見者。非淨非穢方便穢質即有非淨非穢方
便穢見。穢既然淨亦爾。非淨非穢方便淨
質。即有非淨非穢方便淨見。故云一質一
見。斯則前明方便實一質一見。今明實方便
一質一見也。第四句二質二見者。非淨
穢。淨穢雙遊。淨穢雙現。如華臺示現千釋迦。
華臺舍那*爲本。釋迦爲迹。非本非迹。本迹
雙遊。亦非淨非穢。淨穢倶現。即既雙現雙
見故。云二質二見也。雖然語並相監。何者前
第二句亦不二爲一見。第三亦不二爲一見
何異。解前第二句見二不二爲二質一見。第
三句本不二見不二爲一質一見。故與前異

次明土有四種。一穢淨土。二淨穢土。三穢穢
土。四淨淨土。言穢淨土者。此是因縁淨穢
也。何者一往舍那釋迦開淨穢二舍那爲淨
釋迦爲穢。此淨穢是因縁淨穢。非淨無以明
穢。非穢無以明淨。故淨是穢淨。穢是淨穢。
故舍那是穢淨。釋迦是淨穢。依果既然。正果
亦爾。舍那是本釋迦是迹此因縁本迹。非本
無以明迹。非迹無以辨本。本是迹本。迹是本
也。言穢穢土淨淨土者。此即衆生顛倒業
所感。以衆生顛倒穢穢業故。感得穢穢土。顛
倒淨淨業故。感得淨淨土。前之二句是衆生
顛倒所感也。問。穢穢土是顛倒業所感。淨淨
土云何亦爲顛倒業所感。顛倒業何得感淨
耶。解云。雖同顛倒顛倒中有重有輕。顛倒重
故感穢穢土。顛倒輕故感淨淨土。雖同顛倒
倒有重輕。雖同土土不同土有穢淨也。今所
化衆生。雖同顛倒顛倒不同。有顛倒淨淨顛
倒穢穢。前能化諸佛雖同方便方便不同。有
淨穢方便。有穢淨方便。然土有此四。見亦
有四。因縁淨穢土。因縁穢淨土。即諸佛菩
薩因縁穢淨見。因縁淨穢見。衆生穢穢土。淨
淨土。則衆生顛倒穢穢見淨淨見。故土有四
見亦有四也。明見淨穢土義未竟
更辨一穢四句者。一見穢不見淨。二見淨不
見穢。三亦見淨亦見穢。四不見穢不見淨。此
之四句約兩處辨之。見穢不見淨。見淨不見
穢。此兩約何處辨耶。解云。且約祇*洹而辨
之。只是一祇*洹。五百聲聞唯見須達所起
祇*洹。不見法界祇*洹。以其罪重薄福斷常
之心故。見穢祇*洹丘陵坑坎。良由心有斷
常高下故。見祇*洹丘墟高下之土。不見法
界祇洹清淨之土。既其如此餘三亦然。唯見
須達祇*洹不見法界祇*洹。唯見釋迦受用
不見舍那受用。唯見三乘徒衆不見純諸菩
薩衆。唯見三乘教不見純一大教門。故言見
穢不見淨也。見淨不見穢反前。如法界中普
賢文殊等諸菩薩。則見法界祇*洹不見須達
祇洹。所以然者以諸菩薩心無斷常故。不見
丘墟之土。唯見法界祇*洹不見須達祇*洹。
唯見舍那受用不見釋迦受用。唯見大菩薩
衆不見三乘衆。唯見大乘教不見三乘教。故
言見淨不見穢也。言亦見淨亦見穢。不見淨
不見穢。此二句復約何處明耶。釋云。此約華
臺辨好也。故經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
周匝千華上示現千釋迦。舍那是迹。本釋迦
是本迹。臺是穢淨葉是淨穢。諸大行菩薩非
但見舍那釋迦本迹亦見釋迦舍那迹本。非
但見臺葉淨穢亦見葉臺穢淨。此則淨穢雙
見。所以雙見者師云。因中二慧果地二身。良
由菩薩有二慧故。見諸佛二身。非但見迹亦
見本。非但見本迹復見迹中無量迹。正既然
依亦爾。故云亦見淨亦見穢也。不見淨不見
穢者。即是二乘異常之人非但不見釋迦
舍那迹本。亦不見舍那釋迦本迹。非但不見
葉臺穢淨亦不見臺葉淨穢。所以不見二身
兩土者彼無二慧故。菩薩有二慧故見二身。
既無二慧豈得見二身。非但不見本亦不見
迹。非但不見本迹亦不見迹中無量迹。身既
然土亦爾。故云不見淨不見穢也。次更因前
二句問後二句。何者前既言諸菩薩見淨不
見穢。復何意云諸菩薩亦見淨亦見穢。前既
言二乘見穢不見淨。復何意云雙不見耶
今更開一四句答此兩四句者。一知而不見。
二見而不知。三亦見亦知。四不知不見。言知
而不見者。此句正取前菩薩見淨不見穢義。
所以言菩薩知而不見。菩薩知聲聞以顛倒
斷常業感得丘墟不淨土。知彼見此土而菩
薩土。而菩薩淨業淨心而不見彼所見土。如
佛知餓鬼惡業故見火。而佛不見彼所見火。
故云知不見。釋菩薩見淨不見穢義也。言見
而不知者。還是諸聲聞。唯見釋迦穢土。不知
釋迦是舍那釋迦。不知穢是淨穢。故云見而
不知也。言亦知亦見者。菩薩知舍那是釋迦
舍那。知釋迦是舍那釋迦。知本是迹本。知迹
是本迹。知本是迹本。見本即見迹。知迹
本迹。見迹即見本。本迹既然淨穢亦爾。知淨
是穢淨。知穢是淨穢。既識淨穢即見淨穢也。
既知本是迹本。知迹是本迹。知臺是葉臺。知
葉是臺葉。臺一而葉多則知本一而迹多。知
一是多一。知多是一多。知一是多一。無量中
解一。知多是一多。一中解無量。無量不礙一。
量中解一。一不礙無量。雖無量而一。雖
一而無量。無量一一無量。無量一非一。一無
量非無量。非一非無量方便一無量。問若使
本迹多一一多無礙。既本一而迹多。何不迹
一而本多。解云。例如前所明。而今一往開本
迹。本一迹多者。本是體故一。迹是隨縁故無
量。又本爲一大縁故一。迹爲縁不同故無量。
本迹佛既然本迹土亦爾。知此本迹土見此
本迹也。言不知不見者。凡有三意。一者約前
明知本是迹本。知迹是本迹。見本是迹本。見
迹是本迹。本迹既然淨穢亦爾。今知無所知
見無所見。知淨穢宛然而未曾知淨穢。見淨
穢宛然而未曾見淨穢。只見淨穢宛然而未
曾淨穢。如石室佛影譬。遙望相好宛然。至邊
一無所見。故言不知不見也。次意言不知不
見者。二乘不知本是迹本。不知迹是本迹。不
知淨是穢淨。不知穢是淨穢。不見本不見迹。
不見淨不見穢。斯則&MT05415;然不知不見。所以經
中擧譬云。如二人並眠一人上忉利天。見林
婇女等事。 一人&MT05415;然不知不覺。菩薩與
二乘亦爾。知見本迹淨穢等事即彼二乘&MT05415;
然不知不見。所以作此釋者經中有此言。今
爲釋經故作此語。非是今時有義故作此釋
也。第三意言不知不見者。顛倒凡夫不知
本。不見釋迦迹身。亦不見釋迦土也。雖有
四句約三人。前知而不見菩薩望聲聞。見而
不見當聲聞辨。亦知亦見當菩薩。不知不見
是衆生不知淨穢亦不見淨穢。此復是一節
義意也
前明一質異見四句釋三句竟。一句難而未
解。即是一質異見句。今追解之。然成論地
論釋一質異見。所以著前種種責種種難
者。良由彼有一質可一質。以有一質可一質
故。所以著諸難。今明何曾此一質在中耶。若
有此一質在中。則有他所投得爲他所難。今
明未曾一質。不一質而言一質異見者。明不
蓮華藏蓮華藏不娑婆娑婆。不淨淨不穢穢。
此則如來正土。非淨非穢土淨穢土出自兩
縁。如來正土未曾有未曾無。未曾淨未曾穢。
斯則非有非無非穢非淨。不知何以目之。強
名中道正土。即第一義土故。云一質二見
者。如來正土非淨非穢。淨縁見淨穢縁見穢。
正土非淨非穢。身子穢業故見穢。正土非
非穢。諸菩薩淨業故見淨。亦如祇*洹非淨非
穢。身子見須達多所記祇桓。見娑婆丘陵。見
釋迦所用。若諸菩薩見法界祇*洹。見蓮華藏
界。見舍那所用。故只若祇*洹未曾淨未曾
穢。淨縁見淨穢縁見穢也。問正土未曾淨穢
淨穢縁見淨穢。淨穢並是倒不。解云。並是倒。
正土非淨非穢。顛倒穢業故見穢。正土非淨
非穢。顛倒淨業故見淨。故淨穢並是倒。雖同
倒倒有輕重。重倒非淨穢見穢。輕倒非淨穢
見淨。故正土非淨非穢兩縁見淨穢。名爲一
質二見也。問何意作此語。何意云正土非淨
非穢縁見淨穢爲一質二見耶解云。爲釋經。
經何意作此語。釋云。爲對縁。何者明如來正
土非淨非。穢見淨見穢並是顛倒。淨名經一
往云。不依佛惠見穢土。亦應云。不依佛正慧
見淨土。問。見穢不依佛慧。見淨何亦不依佛
慧耶。解云。正土非穢。見穢既不依佛慧。正土
非淨。見淨亦不依佛慧。又土非穢見穢則穢
見。土非淨見淨則淨見。若使如此淨穢皆不
依佛慧。淨穢皆是見皆是倒。爲對此縁故。云
如來正土非淨非穢縁見穢見淨也。又所以
明正土非淨非穢縁見淨穢者。爲對由來人。
由來人無有非淨非穢土義。*若是淨土亦有
亦無。成論小乘義無有大乘義有。問。既有苦
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可得有淨土穢土不淨
不穢土不。彼釋云。受有三受土無三土。唯
有淨土穢土。無有不淨不穢土。爲對如此人
明有不淨不穢土。如來第一義土不淨不穢。
縁見淨土縁見穢土。爲對此所以明一質二
見也。義必須有原始。若不得其由致則不成
義。今明爲讀經爲對他故作此語。若無此意
則不須明此。故一家無有義也。問一質二見
二質一見。若爲對判迷悟得失。解云。若是二
質一見則是悟。所以前釋云。明與無明愚者
爲二。智者了達性無二。淨穢亦爾。智者了淨
穢不淨穢故是悟也。若是一質二見即是迷。
正土非淨穢縁見淨穢故。不淨穢縁見淨穢是
迷。見二不二爲悟。見不二二爲迷。見二不二
爲悟。只見此二爲不二。見不二二爲迷。只見
不二爲二故。迷悟事同反掌。迷者見二悟者
見一。有迷有悟。悟不見二亦不見一。既聖不
迷亦復不悟。斯則不一不二不迷不悟清淨
也。問。土非淨非穢縁見淨穢爲一質異見時可
得一淨質。見淨見穢爲一質異見。不穢亦作
此問。解云。具有三義。非淨非穢質縁見淨穢。
此義已如前明。亦得一淨質縁見淨復見穢。
一穢質縁見穢復見淨。名爲一質異見。責何
者是解言。如釋摩南經。摩南城七寶所造。摩
南見金柱。餘人則見木柱。只於一金柱復見
木柱。此則是一淨質縁見淨穢。名一質異見。
一淨質既然。一穢質類爾可知。問。摩界金柱
摩南見金柱。餘人見木柱。摩南藏金柱。餘人
猶見木柱爲不見。解云。具有見不見。何者於
摩界金上見木。摩界既藏金則不見木。亦
於珠上見蛇形。既藏珠則無蛇可見。問。若藏
金餘人不復見木則著壞業果義。彼何故見
木。由彼惡業所以見木。見木是業果。今既無
金不復見木則壞業果義也。解云。顛倒之物
並有所屬。摩界金屬摩界。於摩界邊強故。摩
界藏金餘人不復見木也。言見者明摩界雖藏
金彼猶見木。問若無金猶見木則成兩質義。
若是一質無金即不見木。若見則兩質。又且
木於金上見木。既無金見何有木耶。解云。
雖猶見木而是一質。雖是一質而猶見木。大
師於此各擧神蛇爲喩。有人行見一蛇即斬
之。蛇腹中有酒肉。蛇何處得酒肉。此蛇是神
蛇。人酒肉祭神故。蛇得酒肉。此酒肉是人酒
肉。蛇將人酒肉去。人猶見酒肉。在人唯見酒
肉而非兩酒肉。只是一酒肉。蛇將去人猶見。
人將去蛇腹有業行。不可思議如此。故金雖
無而猶見木。雖見木而非兩質也。次更擧一
事。只是一金質。福徳人見金薄福人則見
蛇。只是一金質兩人見異。雖見異只是一質
也。問。只是一質斷蛇即斷金斷金即斷蛇不。
直作此問。不知何答。今明雖得斷蛇則斷金
不得斷金即斷蛇。言得斷蛇即斷金者。此是
大師所言語。何者如二人同從共行。見一挺
金兩人相讓遂不取便棄之。後復一人來見
挺金成一蛇。即斷之兩斷即去。故云二
人同心其類斷金故。斷蛇即斷金也。不得
斷金即斷蛇者。彼本不見金故。不得斷金
即斷蛇也。 問斷蛇即斷金者。亦應燒穢則
燒淨。解云。復爲此義説。斷蛇即斷金。亦燒
穢即燒淨也
次將正果類例前依果諸四句。何者前云。
有二質一處。一質二處。一質一處。二質二
處。又云。二質一見。一質二見。一質一見。二
質二見。可得類正果二佛一處一佛二處等
四句。二佛一見一佛二見等四句。不解云。依
果既有此二種四句。類正果亦有此兩種四
句。此兩種四句。前四句大師作。後四句學士
明。言二佛一見者。開本迹二。此是本迹此是
迹本因縁本迹。*若因縁本迹則非本迹。本迹
二爲二質。非本迹爲一處。故云本迹雖殊不
思議一。不思議一是何物紹。隆哲法師竪義。
有人問。不思議一一名何物。則解云。一名正
性。大師云非解。正性是五性。是五性中。則
因與因因。果與果果。四性是縁性非果爲*正
性。不思議一不得道是正性。師云。本迹二處
舍那釋迦非本非迹名正法身。本迹雖殊不
思議一爲二佛一處也。一佛二處。正法非本
迹爲一佛。非本迹爲本迹爲二處。此則本迹
雖一不思議殊。前雖殊不思議一。一是不思
議一。今雖一不思議殊。殊是不思議殊。故云
一佛二處也。一佛一處者。非本迹佛在非本
迹處也。二佛二處。本迹二佛在本迹二處也
次明二佛一見等四句。且辨二佛一見者。本
迹是因縁本迹。因縁本迹則不本迹。故前云
明無明因縁。智者即了不二。故二佛一見也。
一佛二見者。正法身非本非迹不二。何故二
縁見本迹二。法身未曾二縁見本迹。法身未
曾本迹。故是一佛二見也。一佛一見者。法身
佛非本非迹。縁如法身而見。故是一佛一見
也。二佛二見者。法身非本迹本迹赴縁。既本
迹赴縁縁則見本迹。本迹若不赴縁縁無由
見本迹。良由本迹赴縁故。縁得見本迹故。二
佛二見。所以正果亦得有兩四
次更兩種四句合明依正二果。且明一種四
句。何者謂一佛多處。多佛一處。一佛一處。多
佛多處。一佛一處者。如涅槃經徳王品
明。釋迦有淨土。在西方名曰無勝。此則一釋
迦在淨穢等處。大智論云。釋迦有穢土亦有
淨土。釋迦穢土既有淨土。彌陀淨土亦有穢
土。故云一佛在多處也。多佛在一處者。如法
華明。十方佛同在娑婆。亦如五佛共現信相
室也。一佛一處。釋迦有東方。彌陀居西
土也。多佛多處者。十方諸佛在十方土處也」
次復有四句者。謂一佛二處。二佛一處。一佛
一處。二佛二處。一佛二處者。釋迦即舍那舍
那即釋迦爲一佛。祇*洹淨穢不同爲二處。二
佛一處者。釋迦舍那二佛。祇*洹雖淨穢只
是一祇*洹爲一處。一佛一處。本迹一佛。淨
穢祇桓爲一處。二佛二處。本迹二佛淨穢二
處也。然此四句難解。且作章門如此。至後第
八會中更當委釋。略明土義如此。今通問前
四句。何者一家明因縁義。若非因縁明不成
義彈他自性。明今因縁既皆因縁。一二二一
可因縁。一一二二*若爲是因縁耶。如初彈他
有無。他有是自有。無是自無。自有則有故有。
自無則無故無。有有無無非因縁。汝今一一
二二若爲是因縁耶。且釋明四句。因縁因縁
四句。因縁四句。不四句四句。四句不四句。
此四句皆是因縁。此是總釋。次別釋前總則
竪而密。 今別則横而疏。別明四句皆因縁
者。由一二故二一。由二一故一二。一二二一
因縁若爲一一二二因縁耶。解云。由二一故
一二得起。何得有一一。由一二故二一則由
二一故一一。既由二一故一一。亦由一一故
二一則一一因二二。一一因一一由一二有
二二。亦由二二故一二則二二因一二。一二
因二二。此則四句皆因縁四句。因縁因縁四
句則非四句。非非四句非非不四句。畢竟清
淨。上雖明如此四句未曾有一家所説。大品
云。須菩提告諸天子。我無所説無字可説。
此則論無所論。説無所説。今亦爾。無量四句
而未曾有四句而無量四句。無量一雖一而
無量。一無量雖無量而一。雖無所説而説。雖
説而無所説。舒則遍盈法界。合則泯無所有。
雖卷而無所不有。只歴我如此。不得歴歴不
得漫渾。歴歴則成有得。得漫渾則不可解。
今且歴歴而漫渾。漫渾而歴歴也。略明淨土
義如此也。然四條義兩條義略竟
今第三次明教門。前明化主化處則是依正
能所。有能化即有所化。有所化即有能化。斯
則依正具足能所因縁。明此化主化處作何
爲。爲欲化縁設教所以今第三明教門。就教
門中凡有三句。一者能所。二者因果。三者
半滿常無常。師雖明此*三種並綢格辨商略
存大意耳。大師云。能所義最長。因果處中。半
滿常無常義最局。然中且明能所義。就此中
開四句。一者能而不所。常無常半滿義。
涅槃經初別當廣釋。今提綱振領辨其大要
也。三句之而不所。二者所而不能。三者亦能
亦所。四者非能非所。言能而不所者。加來設
教無有得悟之縁。名爲能而不所。所而不能
者。或有衆生見葉落而悟道。觀華彫而成聖。
如來不被其教名爲所而不能也。亦能亦所
者。有能被之教有所被之縁。教是縁教縁是
教縁。縁教相稱教稱縁。縁稱教縁教和會衆
生得道。故名亦能亦所。不能不所者。無如來
被教。無衆生所被縁。故稱不能不所也。
問何故明此四句。解云。雖明此四句今辨教
門。正約亦能亦所句以辨之。何故明教明教
爲欲被縁。所以今約亦能亦所第二句辨。雖
亦能亦所且明能被教。後第四即是明所被
縁。今即明能被教也。問。釋迦舍那二佛施教
若爲同爲異。解云。二佛施教是同。問二佛既
異那得教同。解云。二師雖異施教並爲顯道。
顯道不異故施教義同。何以故。道是所顯。
教是能表。所顯之道既無異。能表之教是同
也。二佛既然。類十方諸佛亦爾。十方諸佛施
教何所爲。並顯道既同。爲顯道故教義是同

次明二佛教同者。同明因果法門。二佛教雖
無量不出因果法門。因果法門。十方諸佛教
亦爾。不出因果法門。十方諸佛教不出因果
法門。今因果法門攝十方諸佛教盡。既明因
果法門是同故二佛教不異也。然此因果非
是數人六因五果之因果。論師同時因果。
時因果。四縁三因因果。此等因果並非因果
義。大師前將中論因果品來彈此因果。明非
此因非此果。撿此因不得非因。求此果不得
非果。彈如此因果竟。始得明今時因縁因縁
因果。因果則無礙亦得同時亦得異時。因縁
同時因縁異時。因縁同時不同時因縁異時
不異時。雖不同時而同時。雖不異時而異時。
如空谷之嚮明鏡之像。恒須此意要須
前彈他因果。始得明今時因縁因果。因縁因
果因果義始成。故二佛同明因果也
問。若爲二佛同明因果耶。解云。二佛同明因
果。各有差別無差別無差別差別義。釋迦差
別無差別者。一般若因一薩婆若果。一佛性
因一涅槃果也。釋迦無差別差別者。開一般
因爲無量*因。謂三乘共十地因。開薩婆
若果爲無量果。謂薩婆若果菩提果涅槃果
也。舍那亦有差別無差別無差別差別義者。
行一離世間因得一法界果。即是無差別義
也。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因。十世界
海正果。大少相海。及現本迹等身。即是無差
別差別義。此即二佛各有差別無差別義。故
二佛明因果是同也。言異者釋迦多明差別
無差別義。束散明義明一般若因一薩婆若
果。不作十十明義。若是舍那多明無差別差
別義。散束明義十十明義。十信十地等。乃至
普慧菩薩二百句問。普賢菩薩二千句答。一
句作十句答。乃至十佛世界海大小相海等
故。是無差別差別義。此則二佛教門同異義。
如此明二佛教門雖多不出因果。故二佛同
明因果。大師從來云。二佛同明因果。明因果
不同。言二佛同明因果者。釋迦能化過去行
不生滅因今得不斷常果。釋迦能化既然。舍
那能化亦爾。舍那能化過去行不生滅因今
得不斷常果也。釋迦所化現在行不生滅因
未來得不斷常果。釋迦所化既然。舍那所化
亦爾。現在行不生滅因。未來得不斷常果也。
故二佛明因果。義同而不同者。釋迦能化具
明因果。舍那能化倶明果不明因。舍那所化
具明因果。釋迦所化但明因不明果。言釋迦
能化具明因果者。釋迦教明現是凡夫。行因
得果凡明兩世因。明過去行六度等因。現在
城學道六年苦行。具明兩世因果故。是明
因辨果者。菩提樹下得成正覺即是辨果。故
言釋迦能化具明因果也。舍那能化但果不
因者。舍那教不明舍那能化行因。何者不明
過去行因。不明現在行因。直舍那始成種覺
明依正兩果。依果則十國土正果。十佛名
號海。故舍那能化但明果不明因也。舍那所
化具明因果者。舍那所化修行十信十地等
因。得不思議大小相海果。行離世間因得法
界果。故云舍那所化具明行因得果也。釋迦
所化但明行因不辨得果者。故大品云。菩薩
以不住法住般若中具足萬行。此即但明行
般若等因不明得薩婆若果。所以釋迦所化
但因不果也。然此四句從山中師來已有此
語。是一家舊義極自難。後人雖誦得語實不
得其意。今且作數問之。何者既言。舍那所化
行十信十地等因得不思議大小相海果。行
離世間因得法界果。何以得知。此何以得知。
住十地等是舍那所化因。大小相海是舍
那所化果。後一周因果亦作此責之。此經七
處八會經文。何處道十*信十地是舍那所化
因。大小相海是舍那所化果。後一周因果亦
作此責。此經七處八會經文。何處道離世間
是所化因。法界是所化果。又安知十信十住
非是舍那能化因。大小相海非是舍那能化
果。安知離世間非是舍那能化因。法界非是
能化果耶。又一句責。若言十信十地等是舍
那所化因。大小相海是舍那所化果者。舍那
所化*爲當現得大小相海果以不。若使言
舍那所化不得大小相海果。乃是舍那爲諸
菩薩説今諸菩薩修因取果者。此與釋迦所
化更復何殊。釋迦亦爲諸菩薩説涅槃薩婆
*若等果。今諸菩薩明因取此*果。若爾兩
佛所化無異。何得判釋迦所化但因不果。舍
那所化具因果耶。若使言舍那所化已得大
小相海果者則諸菩薩皆悉是佛。何以故。大
小相海果是如來大小相海果。諸菩薩既得
此果則諸菩薩即既成佛。那復更行離世間
因得法界。紛紜作義此兩句責不可解。所以
不可解者。由來師作此語故難解。不具他事。
然二佛因果義相是極自難見。前云。釋迦能
具因果所但因不果。舍那能但果不因所。其
因果何意明此因果不同耶。明此作義大師
云。所以明此四句因果者。欲辨二佛能所
兼義者。釋迦能化具明因果。舍那所化
具明因果。此則能所相對。非能無成所非所
無成能。能是所能。所是能所。此之能所皆
*具因果。雖皆具因果只一因一果義。故釋迦
能具明因果。舍那所具明因果。第二句相兼
者。 舍那能化但果不因。釋迦所化但因不
果者。此亦是能所義。非能無以明所非所無
以明能。以所能果兼能所因。能所因兼所能
因。此之能所亦是一因一果義。故舍那能但
果不因。釋迦所但因不果也。第三句相兼者。
釋迦能對舍那能。釋迦能一二義。舍那能二
一義。此二是一二。此一是二一。此本是迹本。
此迹是本迹。以本迹故一二。以迹本故二一。
一二兼二一。二一兼一二。以本迹兼迹本。迹
本兼本迹故。釋迦能具明因果。舍那能但因
不果也。大師只作此語
今更問。何意明此四句因果相兼耶。解云。有
二義。一者明二佛能所互通。釋迦能化既具
明因果顯舍那能化亦爾。舍那能化但果不
因顯釋迦能化亦爾。二佛是二句但各顯一
義。故一二不同也。能化既然所化亦爾。斯義
易知也。二者欲泯能所因果本迹義。釋迦本
迹一二。舍那迹本二一。本迹非迹。迹本非
本。一二非二。二一非一。能所非所。所能非
能。斯則非一非二非本非迹畢竟清淨。此則
名大方廣義也
更釋前一句義。何者云前舍那能化但果不
因。所化具因果者。明此經發初但説舍那依
正二果。十佛國土即依果。十佛世界海即正
果。而不明舍那能化之因。若是舍那所化前
明十信十地等五位是所化因。 大小相海
是所化果。此是一周明所化因果義也。次復
一周明所化因果。謂離世間因法界果。此二
周因果中間。性起品結前生後。結前者前明
五位因。次明大小相海果。性起品即收此因
果。還歸不因不果一正性義。生後者由不因
不果始得明因果。從體出用義。由非因始得
明離世間因。由非果始得辨法界果。故性起
品結前生後也。今問。何以得知。此十信十地
等因大小相海是舍那所化因果。安知是所化
因果非能化因果耶。解云。所以得知十信十
地等是所化因者。明如來以如此等因勸所
化衆生。令行此因。明汝若能行此因必當得
佛。故知此因果是舍那所化因果也。大師
云。此則所化長有兼義。何者以舍那所化兼
能化因。不得能兼所化。言所化因兼能化因
者。明所化行此等因得果。當知舍那能化行
此等因令得果也。難。所化因兼能化因。亦應
所化果兼能化果。所化因兼能化因。亦應能
化果兼所化果。解。不得能化果兼所化果。何
者欲歎舍那所化現在行因別得果故。所以
不得能化果兼所化果。難。顯所化別得果。不
得能化果兼所化果。亦應能化別有因。不得
所化因兼能化因。解云。若併兼則成一義。
今各擧一義故不同也。問。何意所因兼能果。
不得所果兼所因耶。解云。有兼不兼。不得一
例所未了處。復更釋。次更問。何故釋迦所化
但因不果。舍那所化具因果耶。解云。淨穢
利鈍。所以釋迦所化穢土中。鈍根故行因
未即得果。舍那所化淨土中。利根故行因即
得果。大判如此耳。細論釋迦所化因不得果。
非無具因果。舍那所化因具因果。非無但因
不果義。何者大論云。釋迦轉法輪有二種。祕
密法輪中。有得無生有現身成佛。仁王經云。
聞説般若現成正覺。釋迦所化因不果。既有
因果類舍那所化具因果亦有因而不果。問。
既爾何故作此釋。解云。大判如此耳
華嚴遊意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ootnote:
 

[First] [Pre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Next] [Last] [行番号:/]   [返り点:/] [CITE]